全麻手术后护理要点十篇

时间:2023-07-31 17:41:46

全麻手术后护理要点

全麻手术后护理要点篇1

关键词:口腔;小儿;日间门诊;手术;麻醉护理

随着外科医学与麻醉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手术可以通过非住院模式实施,日间门诊手术具有花费低、效率高、感染少等优点[1],并可提高病人满意度,扩大有限医疗资源的使用,在国内引起了卫生行政部门和临床医务人员广泛地关注与支持;另一方面,日间手术对病人和医疗环境有特定要求,为确保病人安全,围术期的甄选评估、术中流程优化、术后转运以及沟通访视有了特殊的重要意义,有鉴于此,围术期麻醉护理地参与有了积极的作用。本研究回顾我院2016年4月—2016年12月在插管全身麻醉行口腔小儿日间手术的患儿120例,进行围术期麻醉照护,包括日间门诊手术麻醉术前护理评估和准备、麻醉中护理配合、术后恢复室(PACU)监护、家属宣教及离院后随访等管理。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6年12月在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口腔小儿日间手术的患儿120例,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3岁~6岁(4.2岁±1.2岁)。美国麻醉学会(A)Ⅰ级。手术类型为全身麻醉下儿童多发龋齿治疗。手术时间95.3min±10.6min。

1.2方法

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口腔小儿日间手术的患儿进行围术期麻醉照护,包括日间门诊手术麻醉术前护理评估和准备、麻醉中护理配合、术后PACU监护、家属宣教及离院后随访等管理。

2麻醉护理

2.1术前麻醉护理

2.1.1术前护理评估

①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口腔治疗的患儿常规到麻醉门诊进行术前评估与检查:麻醉护士协助麻醉医生评估患儿的一般状况、既往病史,确定麻醉方式,签署知情同意书,发放术前宣传册;如不适合做日间手术或需进一步完善检查化验的,麻醉门诊开具医嘱完善相关术前检查或会诊。

②心理护理: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行口腔治疗的患儿多为年龄较小且不能配合的学龄前幼儿,大多数患儿家长对全身麻醉不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等不良情绪[2]。麻醉护士可对患儿家长讲解手术麻醉流程,并耐心解答家长相关疑问,减轻家长顾虑,与患儿适当互动,取得患儿及家属的信任及配合。

③告知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及其重要性,与患儿家长详细交流并了解患儿一般情况尤其是近1周有无呼吸道炎症等。

2.1.2术前麻醉准备

①核对患儿,测量体温,再次确认术前禁食禁饮情况。

②确定患儿年龄、体重,遵医嘱准备好全身麻醉诱导药及抢救药品;准备好合适气管导管及插管用物。③检查麻醉机和喉镜处于备用状态。④开放患儿静脉通路。

2.2术中麻醉护理

2.2.1术中护理配合

①协助麻醉医生进行经鼻气管插管,并妥善固定气管导管位置,防止术中脱落。

②辅助监护术中患儿生命体征,协助处理术中不良事件及突况。

2.3术后麻醉护理

2.3.1术后PACU护理

患儿手术结束后拔除气管导管送入麻醉后恢复室(PACU)进行苏醒观察与监护。包括患儿意识、呼吸、循环、肢体肌力和指脉氧饱和度5项,每项分0、1、2三个分级,总分满分10分,当评分≥8分时,患儿可从PACU转出至日间病房观察。

2.3.2执行离院标准

患儿生命体征平稳,能辨认时间、地点和人物,饮水无呛咳,无头痛、头晕,可独立行走,不伴恶心呕吐[3]等其他不适,经外科医生和麻醉医生共同确认方可达到离院标准。改良麻醉后离院评分系统(PADS)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日间手术离院标准[45]:根据生命特征(血压,脉氧,心率和体温)、活动与精神状态、疼痛、恶心呕吐和手术出血这5项来进行评分,满分为10分,PADS评分≥9分达到离院标准[6]。

2.3.3健康宣教与随访

①告知患儿家长全身麻醉后相关注意事项,包括饮食与口腔卫生并发放健康教育卡片[7],留下联系方式,确定复诊时间。

②术后3d对患儿家长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儿口腔情况,饮食及全身状况。

3结果

共统计全身麻醉下口腔治疗日间手术患儿120例,其中7例患儿因上呼吸道感染、违规进食等原因停止日间手术,余113例患儿顺利完成手术,并于24h内出院。术后并发症8例,其中1例尿潴留,体温高于38℃2例,术后躁动5例;报告麻醉医生干预处理后均有好转,患儿均在24h内出院。

4小结

4.1制定围术期麻醉护理模式的必要性

日间手术又称为非住院手术、当日归宅手术,是指手术病人在入院前做好术前检查、麻醉评估,然后预约手术时间,当日住院,当日手术,24h出院的一种手术模式[8]。我院口腔科选择技术成熟、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恢复快的患儿进行日间门诊手术;另一方面,患儿同样要经历术前检查、术前准备、麻醉手术及术后恢复等一系列的过程[9];小儿麻醉具有年龄低、配合欠佳、风险高、家长期望值高等特点,尤其口腔科手术部位多在口腔颌面部靠近呼吸道,加大了麻醉管理难度。因此,对患儿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完善的准备,术中细致的监护与治疗,术后专业的复苏与监护,以及与家属良好的沟通宣教[10],对小儿日间门诊手术的重要性尤其突出。麻醉护理在围术期的积极参与配合由此应运而生,给繁忙的临床麻醉增加了安全把关,是对麻醉医师临床工作的良好补充;同时专业的麻醉护士进行术后PACU的照护及对患儿家属的健康宣教,接受家属的意见与反馈,在保证患儿安全顺利完成手术的同时,可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有鉴于此,制定规范化的日间门诊手术麻醉护理模式是新的医疗环境下麻醉学科与护理学科协同发展的结果,在完善麻醉护理管理体系的同时,又可保障麻醉日间手术的安全开展,改善医患关系。

4.2小儿口腔日间门诊手术的围术期麻醉护理要点

小儿麻醉绝不简单是成人麻醉的缩影,与成人麻醉相比,小儿麻醉诱导期和复苏期潜藏着巨大的风险[11],要求麻醉护理人员进行充分的术前访视和麻醉前准备,掌握小儿个体的呼吸道情况,配合麻醉医师以保证小儿麻醉的安全性。同时,伴随着以人为本的医疗时代的到来,小儿麻醉已经从仅让患儿“身体上无痛”转变为更加注重“无心理上创伤”,作为麻醉护理人员,需要更加了解患儿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特征,有研究表明,良好的心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病人的术前焦虑、恐惧感,提高治疗的依从性[12]。麻醉护士不仅要注重患儿的心理辅导,还需要加强对家长的健康教育,提高家长术前的遵医行为,避免因为术前准备不足导致手术的延误或加大麻醉的风险。在本次研究中有3例患儿禁食时间不足,4例患儿由于上呼吸道炎症反应延期手术,解释原因后家长均表示理解。在给家长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让家属了解手术及麻醉过程,能理解并配合患儿术后症状的准确观察与居家护理。另外,术后疼痛是影响病人康复和延迟出院的主要原因[13]。因此,麻醉护士作为麻醉专科护士积极参与手术后的疼痛评估[14]和治疗对确保患儿安全及有效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在患儿出院时,麻醉护士给予具有针对性的麻醉术后注意事项的健康教育宣传单,从而促进病患的早日康复。

4.3日间门诊手术的围术期麻醉护理模式的发展

从发展趋势看,日间手术将成为中小择期手术的发展方向[15],这对于麻醉围术期护理是个巨大的挑战。通过加强麻醉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制定日间手术院内与出院后的应急预案,加大应急突况的演练以及病患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服务等,以促进日间手术的安全、高效及满意。

参考文献:

[1]范丽微.实施日间手术模式的效果分析[J].科技信息,2013(13):472.

[2]郭媛媛.学龄前期手术患儿的术前访视与干预模式探讨[J].护理学杂志,2013,28(6):4950.

[7]宗琼怡.日间手术病房实施术前宣教卡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增刊1):193.

[8]马洪升,戴燕.日间手术治疗模式国内外发展简述[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1):4748.

[9]赵雁.婴幼儿眼科日间手术围术期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4,14(29):3233.

[10]袁小萍,吴建红,刘春英,等.病人对信息护理式健康教育的认识与需求[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5):6667.

[11]吴秀英,杜英杰.关注小儿麻醉诱导期安全与舒适[J].医学与哲学,2016,37(10):698700.

[12]刘常清,任宏飞,李继平,等.日间手术管理模式与发展现状[J].护理研究,2016,30(10A):34663469.

[14]贺端端,贾东林.日间手术病人术后镇痛临床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2,18(2):115.

全麻手术后护理要点篇2

【关键词】全麻 扁桃体 手术期护理

小儿慢性扁桃体炎是儿科常见病,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方法治疗。既往以扁桃体快速挤切法切除,因患儿术中难以配合,易形成扁桃体挤切不彻底,出血等。选择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扁桃体切除能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血液流入气管,便于呼吸管理,所以现临床上常采用吸入麻醉或静吸复合麻醉。小儿手术因其年龄、解剖、生理特性不同于成年人,如何使小儿安全地度过麻醉和手术期,并在手术后顺利恢复,这对我们手术期的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将近年来我院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小儿扁桃体摘除术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12例患儿,男71例,女41例,年龄4~13岁,平均7.2岁。均在气管插管加静脉复合麻醉下行扁桃体摘除加腺样体刮除术,手术顺利,术后创面愈合好,无并发症发生。

2 术前护理

2.1 术前访视。小儿慢性扁桃体炎因反复发作,多次治疗,患儿对医院并不陌生,但因惧怕打针,吃药,故对医护人员多有恐惧感,因此,手术室护士于术前一同访视病人,主动和患儿接触,了解患儿的心理状况,病情及有关情况。根据患儿的年龄及不同的心理反应做好心理安慰,减少患儿的恐惧感和陌生感。

2.1.1 向患儿的父母说明手术及麻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听取家属的意见和要求并耐心解答。尤其对手术方法,手术过程及预后做详细的介绍,解除患儿父母的疑虑。

2.1.2 介绍手术室的环境于患儿及家属,增强家属和患儿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2.1.3 强调患儿术前准备的内容、要求及意义,如全身麻醉术前禁饮食8~12h,以预防术中呕吐引起窒息,使其能积极主动配合完成医疗护理工作。

2.1.4 详细交待术后复苏清醒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如不要大声哭闹、咳嗽,以防出血。口腔内的分泌物要及时用舌头送出,以便观察出血、估计出血量,并防止血液刺激胃黏膜引起的恶心呕吐等。

2.2 术前查对。由于患儿年龄小,语言表达不清,手术护士和麻醉师在患儿入室前应与患儿家属共同做好患儿的十二项查对制度,如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诊断、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等。询问患儿禁饮食及术前用药情况,准确称量患儿体重,以便麻醉师正确计算所用物的剂量。

2.2.1 术前基础麻醉:手术对患儿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刺激,直接影响患儿的正常心理活动,麻醉前缺少母亲的是对小儿心理的最大伤害。因此,尽量缩短母亲与小儿的分离时间,避免患儿哭闹而引起缺氧、紫绀及胃肠胀气。对于不配合的患儿,一般由麻醉师给予患儿5~8mg/kg氯胺酮肌内注射,约5~10min后患儿便可入睡,待患儿熟睡后接入手术间。

3 术中护理

3.1 常规物品准备。患儿未进手术间前,巡回护士常规准备好吸引器并调试好,接吸痰管放置在手术床的右侧,随时清除口鼻腔、咽喉部的分泌物和呕吐物。根据患儿年龄及身材选择大小、厚薄适宜的垫。术中用的全麻开口器光导纤维,双极电凝器等仪器要提前准备好,并保证其性能完好。协助麻醉医师备好全麻所用的物品、药品、仪器等。

3.2 建立静脉通路。由于手术部位在头部,我们一般选择下肢的大隐静脉进行留置针穿刺,穿刺完毕,妥善固定,调节输液量和滴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3.3 麻醉诱导及插管。小儿平卧手术床上,肩部挚高20~30度,头后仰偏向一侧,以利呼吸,巡回护士注意患儿安全防护,协助麻醉医师行气管内插管,密切注视插管情况,随时准备抢救。

3.4 术中管理。根据小儿的身体特点,给患儿安置时动作要轻,以利于呼吸血液循环,防止周围神经损伤。手术取垂头仰卧位,小儿平卧于手术床上,肩下垫肩垫,颈下垫圆枕,头两侧用砂袋固定,膝关节用约束带约束,松紧适宜,以能伸入一指为宜,保持功能位,安置后,检查各部位是否受压,以红霉素眼膏封闭眼裂,保护角膜、结膜,防止消毒液流入眼内。托盘架放于合适位置,使手术野充分暴露,以利于手术医师顺利。

3.5 密切观察术中情况。手术开始后,严密观察各仪器监护数据信息:血压,呼吸,脉搏,氧饱和度等。注意观察患儿四肢末梢的温度情况,控制手术室室温为24~26℃、湿度为50~60%。观察患儿输液滴速,皮肤色泽、温度,出血量等及时分析判断,及早发现病情变化,随时配合麻醉医师抢救处理,以免操作被动,造成不良后果。

4 术后观察与护理

由于扁桃体摘除手术在口腔内进行操作,术野小,对咽喉部的刺激大,并发症较多。手术即将结束时,应根据麻醉情况尽早停药。手术完毕,在复苏过程中,及时吸净口鼻里的渗血、渗液及分泌物,苏醒后拔除气管导管,患儿常可出现不自主的躁动、哭闹、四肢不随意运动等,此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护,巡回护士应守护在床旁,以防患儿坠床。苏醒后,安慰患儿,注意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呼吸及渗血情况,嘱患儿将口腔内的渗血用舌送出,切勿咽下或用力咳出,以防诱发出血。待患儿各项指标正常平稳,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才可护送患儿回病房,向家长介绍手术及麻醉后注意事项。

5 讨 论

优质的手术期护理是提高小儿手术质量和效果的关键环节。我们通过术前访视制度,做到充分了解患儿的心理特点,取得患儿及家属的密切配合。在手术过程中,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做到准确、细致、轻巧。手术室护士应精通业务,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精益求精,特别是静脉穿刺技术,做到一针见血,对患儿要有耐心,语言要和蔼,动作要轻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巡回护士应对术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熟悉小儿麻醉意外的种类和表现,掌握各种急救措施,熟悉各种仪器情况,缩短了手术等候时间。全麻手术有明显的优越性,术中进程平稳、安全,止血方便,易于操作,克服了传统手术给小儿造成的严重生理和心理刺激,但麻醉对小儿影响很大,麻醉时各项生理指标可发生急剧变化,随时可发生意外,术中及术后密切观察病情,遇紧急情况做到镇静,分秒必争,避免各种意外的发生,确保了小儿手术的安全,提高了小儿手术质量和手术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淑美等.89例小儿扁桃体腺样体肥大症手术的护理[J].吉林医学,2005;26(3):233~234

2 刘敏.小儿手术麻醉的护理配合[J].医学临床研究,2007;24(6):1056~1057

全麻手术后护理要点篇3

【关键词】  手术室巡回护士  麻醉医生  配合

        麻醉是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为手术治疗或者其他医疗检查提供条件[1]。临床麻醉的目的除了消除疼痛、保障患者安全、创造良好手术条件外,还应对患者的各种生理功能进行监测、调节和控制,减少麻醉的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迅速恢复。手术室巡回护士除配合手术外,还需配合麻醉医生开展工作。2010年1月—10月,我科共收治唇裂矫正手术患者123例,为提高手术的麻醉效果,本文详细介绍了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配合的要点,现报道如下。

        1.麻醉前的配合

        1.1术前宣教与心理护理

        术前手术室护士应对患者进行访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向其介绍有关麻醉在手术中的重要性,及配合麻醉时的各种注意事项,并安慰鼓励患者,解除其恐惧心理,使之能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麻醉和手术。麻醉前患者应禁食,以免呕吐、窒息。有些患儿家长没有执行禁食禁饮制度,会故意隐瞒。因此要详细向家属讲明危险性,以确保患儿术中安全。

        1.2手术室的温、湿度控制

        小儿患者体温调节能力差,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使体温发生变化[2]。应对等待麻醉患者进行必要的遮盖保暖。患者在麻醉状态下则往往部分或全部失去对外界温、湿度自身适应性调节的能力。室温过高影响患者散热,可致高热;室温过低,会使机体散热过快,特别是麻醉时间长,可使患者体温下降致36℃以下,可以出现寒战,心律失常等症状。尤其是儿童,可造成麻醉苏醒延迟或呼吸抑制。术后并发肺炎等。因此,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是维持患者正常体温的基本保证。手术室护士应根据室内温、湿度做适当的调节,使手术室温度保持在22~25℃,相对湿度保持在40%~50%。术中静脉输注的液体应加温输入为宜。可将液体加温至37℃左右。

        1.3手术室设备的准备 各种麻醉设备、抢救器械应按固定位置,并保持其功能完好,以备使用时得心应手。

        2.麻醉中的配合

        2.1 输液的配合

        麻醉和手术中补充血容量是手术中循环管理的重要手段。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合理输液是保证手术患者安全的一个关键。手术室护士应选好静脉进行穿刺,在麻醉医生的指导下输液,保证输液通道通畅。在麻醉医生指导下严格控制输液量和输液速度,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血容量稳定。手术中血液丢失是很常见的。应协助麻醉医生密切观察手术中失血情况。如吸引量、纱布块的血量。发现异常及时通知麻醉医师及手术医生进行处理。

        2.2 体位的摆放

        手术室护士应在麻醉开始前协助麻醉医生摆好患者体位,以利于各种麻醉操作的顺利进行。全麻病人,应仰头平卧位。手术中常需要将患者安置成适合手术需要的体位。在正常状态下,改变体位可通过机体的自身调节,以适应其变化,而对于麻醉患者,由于全身或部分知觉已丧失,肌肉松弛,保护性反射消失,患者已失去自身调节的能力。因此,体位的变化可导致呼吸和循环等调节功能的紊乱。护士应协同麻醉医生安置好体位,以保证呼吸道通畅,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避免神经损伤或骨突出部位皮肤受压。

        2.3 气管插管的配合

        手术室护士应密切配合麻醉医生完成全身麻醉的诱导、维持及苏醒期的各个阶段。应全面了解全身麻醉常用药的性质、作用、用法、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积极协助麻醉医生进行静脉给药,诱导后迅速配合麻醉医师插管。在维持麻醉期间,严格按麻醉医生医嘱给药,所用药严格核对,同时严密观察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全麻苏醒期间,调整体位,以利于吸痰和保持呼吸道通畅,用约束带加以束缚和床旁看护,防止患者在苏醒期过程中因烦躁而坠床。

        2.4 密切观察并积极参与抢救

        手术室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各种病情的变化,及时报告麻醉医生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如心跳骤停的抢救等。此外,手术室护士工作应做到紧张而有秩序,掌握各种抢救药物的特点、方法,以便在抢救中及时准确地用药。同时应熟悉各种监护仪及除颤仪的使用方法,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与麻醉医生配合默契,避免延误抢救时机。

        3.麻醉手术后的配合

        3.1 术毕护理  手术完毕,护士应与麻醉医生一同护送病人回病房。并与病房护士认真做好交接班。

        3.2 随访  术后要加强随访,了解病人术后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了解术后恢复情况,是否存在麻醉护理的不良后果。听取手术病人及家属对手术护理过程的意见和建议。

        4.体会

        随着现代护理学的不断发展,手术室护士除积极配合手术外,在麻醉的过程中还担负着大量护理、配合的各项工作。这不仅需要掌握娴熟的护理技术、麻醉的护理配合,也应了解和掌握麻醉的基础知识及各种现代化监护技术,对麻醉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巡回护与麻醉医生配合默契,分工明确,积极预防和处理意外。良好的护理配合能提高麻醉的安全和质量,对保障患者手术成功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尹蕊.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配合的体会.中国民康医学,2008,20(8):799.

全麻手术后护理要点篇4

关键词:氯胺酮;麻醉;护理

    氯胺酮为新型强效麻醉镇痛药,以其效果好,不良反应少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若护理不善就可能加重其副作用,甚至发生意外,在护理137例患者中,除按常规护理外,还根据氯胺酮的药理特点及术前心理护理,术后临床表现,认真观察病情,无一例因术后护理问题发生意外,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科于1997年1月~1999年12月共应用氯胺酮手术麻醉137例,其中男111例,女26例,年龄2~65岁。采用静脉复合麻醉77例,单纯应用氯胺酮麻醉50例,硬膜外麻醉或神经阻滞镇痛不全时辅助麻醉10例。手术种类含四肢手术30例,腹部手术56例,肛门会阴部手术3例,腹股沟疝手术48例。

1.2  药理作用:氯胺酮是一种非巴比妥类速效静脉全麻药,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浅睡眠、强镇痛,意识感觉分离,故又称“分离麻醉”。不良反应有唾液分泌物增多,眼压及颅内压升高,产生幻觉、恶梦或谵语等,本组病例术后恶心、呕吐14例,占10.2%,烦躁幻觉、谵语12例,占8.8%,复视者2例,占1.4%,暂时性先明1例,占0.73%。

2 护理体会

2.1  麻醉前护理

2.1.2 麻醉前准备:胃正常排空时间为4~6 h,禁食至少在术前6 h开始,术前4 h禁饮,要向患者及家属反复讲明禁食的意义,尤其是患儿家属,以取得配合,以防有的家属不忍心患儿饥饿哭闹,偷给食物。

2.1.3 麻醉前给药:术前应用颠茄类药物,减少流涎和喉痉挛可预防术中术后呕吐的发生。

2.2  麻醉后护理:使患者安全渡过苏醒期是氯胺酮麻醉后的主要护理部分,护士注意观察氯胺酮的不良反应,若有发生及时给予处理,防止意外发生。①氯胺酮是全身麻醉的一种,床边应准备如下物品:舌钳、开口器、牙垫、吸引器、固定带、氧气吸入设备等等常用物品,以免要急用时找不到;②麻醉术清醒前应取平卧位,应将患者偏向一侧,有利于口腔分泌物通畅地流出,避免吸入气管,操作应轻柔,不要粗暴和频繁刺激喉部,每次吸引时间不能过长,最好不超过10 s,避免喉痉挛和黏膜损伤,保持呼吸通道畅[1];③麻醉未完全清醒前、禁食、禁饮以防吸入性窒息,清醒后,恶心、呕吐消失的非腹部手术,可先给流食,以后逐步设为半流食或普食。腹部手术者待肠道功能恢复后进食;④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每隔10 min测呼吸、听心率一次,连续5次平稳后,隔30 min~1 h测一次至患者清醒,并做好记录;⑤观察口唇,指﹙趾﹚端颜色,氯胺酮对呼吸系统影响不大,但麻醉过程中与α-羟基丁酸钠,度冷丁、酚噻嗪类药物合同时容易引起呼吸抑制,如发现有口唇紫紺、呼吸频繁减慢或增加,应立即给予氧气吸入;⑥氯胺酮麻醉术后可引起幻觉、谵语、躁动、复视,暂时性失明等不良反应,成人多于小儿,女性多于男性,短时间手术多于长时间手术,单纯氯胺酮麻醉多于氯胺酮复合麻醉,如再出现上述症状,应妥善保护时给予镇静药,同时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安慰工作,待麻醉药消失后1~2 d症状即可消失。

全麻手术后护理要点篇5

为了保证手术安全的进行,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许多手术环节的管理必须不断地进行调整、补充、完善。世界卫生组织提倡在手术室实行手术安全核对制度。为此,中国医院协会于2009年2月推出了手术安全核对表,作为2009年实施患者安全目标的重点内容。[1]为了贯彻这一目标,我院于2009年6月设计和使用了《手术安全核对表》。在两年多的使用中,有效的确保了患者的安全,增强了医护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了工作效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手术安全核对表》的设计

我院使用的《手术安全核对表》有效的把各部门、各类人员、各环节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保证了手术患者的安全,具体设计如下:

2 《手术安全核对表》的临床应用

2.1 核对责任人及职责: 核对的责任人为麻醉医生、主管医生、巡回护士,其中麻醉医生是实施的主导者,负责主持每一次核对过程。具体方法是:麻醉医生依据《手术安全核对表》中的内容逐项提问,并与主管医生、巡回护士三方分别回答相应内容,同时巡回护士手持病例,将所回答各项内容与病历进行核对,无麻醉医生的手术则由手术医生主持。[2]

2.2 核对时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按上述职责要求,三方将进行3次核对:

第一次为麻醉实施前:由麻醉医生、主管医生、巡回护士三方共同核对患者身份、手术方式、知情同意等,确保各项资料的齐全和信息一致。若患者清醒时,病人姓名、年龄、手术部位、知情同意书、过敏史等内容由自己叙述。麻醉医生通告麻醉机和监护设备的运转情况,以及生命体征、心电图及血氧监测的情况,若有异常,立即查找原因,分析结果,暂停实施麻醉以确保手术中麻醉的安全。

第二次为手术开始前:皮肤切开前,由巡回护士提出“手术暂停”,再次读出患者的姓名、手术名称、手术部位。麻醉医生、手术医生确认无误。手术医生陈述:该手术预计的手术时间、预估的失血量、手术中注意的环节,便于麻醉师和手术室护士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根据手术估计的时间,麻醉师可选择合适的麻醉剂量,根据预估的失血量,准备加压输血器及适用的止血药,并提前与输血科联系,这样可避免术中的忙乱,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麻醉师陈述:患者麻醉状态下生命体征的情况,并作出指示后手术方可进行;手术护士陈述术中物品是否灭菌合格,以及术中仪器设备的连接和调试情况,从而保证手术中的用物及仪器使用的安全。

第三次为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由手术医师宣布实施的手术名称、各类引流管的放置情况,麻醉师复述术中用药、输血情况,手术医师、巡回护士、器械护士共同清点术中用物,认真做好记录。做好标本的核对,手术医师认真填写《病理送检申请单》,器械护士正确固定手术切下的病理标本,准确无误的填写标本签,并核对《病理送检申请单》与手术患者资料是否一致,做好《标本登记本》的填写和签名,巡回护士再次查对以上内容,并在《标本登记本》上签名、确认,确保准确无误。

实施核对时,必须由三方共同完成,缺一不可,由巡回护士在该患者所检查的相对应项目下打钩,三方确认无误后,分别在核对表相对应位置上签字。

3 讨论

3.1 加强了医患关系:核对表的应用加强了患者、手术医生、麻醉师、护士之间的联系,增强了患者及家属的安全感,消除了医务人员担心手术病人、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弄错的顾虑,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信赖和满意度

3.2 增强了三方的责任心及查对意识:核对表的应用,让手术医生、麻醉师均加入到了手术安全核对的过程中,起到了监督手术的作用,增强了三方的查对意识,明确了风险防范须全过程控制、全员参与的理念,确保手术病人的安全。

3.3 责任明确,避免了临床科室之间的矛盾:核对表的应用杜绝了以往因出现差错导致的责任不明确,互相责怪等,也减少了科室之间的矛盾。

3.4 细化核对内容,保证手术过程的安全:核对表的设计简洁明了,记录客观详细,明确不同时期核对的内容,以保证手术过程的安全。手术后将核对表放入病例中保管(非住院患者的核对表由手术室负责保管一年),作为手术资料,可以面对患者公开,是手术医生、麻醉师、护士三方签字的原始资料,具有真实性的特点,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可作为重要依据。

3.5 便于管理部门对质量的检查:核对表的应用加强了手术过程的环节质量管理,便于手术室护士检查核对,也便于管理部门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检查,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总之,《手术安全核查表》通过麻醉开始前、实施手术前以及患者离开手术间前三个关键环节处的反复提示核对,使得手术医生、麻醉师和手术护士能够有效沟通,共同监管手术中的各个细节,从而确保“正确的病人、正确的部位和正确的术式”,杜绝了可能出现的漏洞和隐患,构筑起一条牢固的安全防线。

参考文献

全麻手术后护理要点篇6

方法:由主刀医生、麻醉医生和巡回护士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划刀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同时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

结果:加强手术团队精神,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手术符合标准化。

结论:在手术过程中实施手术安全核查表,提高了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关键词:手术安全核查表 手术安全 手术团队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7-0227-02

外科手术造成的死亡和并发症是一个全球关注的公众健康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每年有50万例与外科手术相关的死亡是可以避免的。倡导患者安全活动,是21世纪WHO在全球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全球最为重视的课题和难题。2005年11月在英国伦敦召开“患者安全国际联盟”欧盟分会,提出每两年确定与全球相关及有实际意义的患者安全主题。2007-2008年以“安全手术,挽救生命”为主题,旨在提高全球外科手术安全,挽救更多生命[1],并推出手术安全核对表制度[2]。美国AORN有关手术患者提高病患识别正确性的最新观念为“确认时刻”,即Time out。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在参考WHO手术安全核对表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份适合本院实情的手术安全核查表。本文从手术室护士角度,总结了自2010年3月17号起实施手术病人安全核查表的实践与体会。

1 实施方法

1.1 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参与手术的本院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和手术室巡回护士三方共同核对确认并签字。在麻醉前核对阶段(麻醉实施前)由手术医生主持;手术开始前核对阶段(手术划刀前)由麻醉医生主持;手术结束后(离开手术间前)由巡回护士主持,主要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和手术器械等信息进行核查工作,以确保正确的患者、正确的部位、正确的术式。三方确认每次只需10~30秒,共1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有效地加强医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充分了解用药和技术方面的信息,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安全核查表由巡回护士负责监督和管理,一旦发生疑问,再次对以上内容进行查对,准确无误后实施手术。

1.2 实施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及流程。

1.2.1 麻醉前核对阶段(麻醉实施前)。三方核对,即由手术医生主持,采用双向核对法呼唤患者,确认患者的身份(姓名和病历号),使用录有患者手术信息的手腕身份带;确认患者的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确认知情同意书(手术知情同意书、麻醉知情同意书和输血知情同意书)是否齐全、有无签字,签字的人有无授权,是否有效;确认患者有无过敏史;确认抗菌药物的皮试结果,确认患者有无特殊的交班(各种片子、金属假牙、首饰等);确认患者的免疫结果;确认手术部位是否标识,标记使用不褪色记号笔标记YES,在手术前一天由医生标记,让患者参与,标记后不能擦拭,并置于一个手术铺巾覆盖后也能看见标记的部位。术前巡回护士协助医生以及通过患者、术前X片再次进行核对;确认麻醉安全检查是否完成;确认患者是否存在气道障碍或呼吸功能障碍;若存在,困难插管器械及麻醉辅助人员是否到位;确认是否评估术中失血量,补液计划是否准备;.确认静脉通道是否建立;确认患者皮肤的完整性。

1.2.2 手术开始前核对阶段(手术划刀前)。三方核对,即由麻醉医生主持,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巡回护士口头确认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及手术;手术团队预期危险事件,进行关注点沟通。手术医师强调关注点:预计失血量、手术时间及是否需要特殊器械或特别检查项目,须让团队知晓是否存在危险或意外的手术步骤。麻醉医师强调关注点:患者是否有特殊病情、ASA分级、需要哪些监测设备和特殊的支持及应对方案等。护士强调关注点:器械是否确认消毒合格、仪器设备有无问题;是否有手术部位感染需要预防性处理;是否需要预防静脉血栓栓塞;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是否需要重要影像学资料。

1.2.3 手术结束后核对阶段(离开手术间前)三方核对,由巡回护士主持,在手术结束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和巡回护士三方确认是否记录实施手术的名称,器械、缝针敷料是否清点,数量是否正确;标本是否正确,患者姓名、住院号是否准确。检查皮肤完整性,确认各种管道是否在位、通畅,是否有标识;如硬膜外麻醉,留置的硬膜外管是否拔除。仪器设备是否需要检修。掌握病人去向:PACU、病房、ICU。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巡回护士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记录病人进入PACU的监测要点及注意事项。检查者根据核对表的要求执行后签名。与手术医师、麻醉师及巡回护士一起将病人送至麻醉恢复室、病房或者ICU并完成下阶段的交接工作。

2 效果评价

任何环节的问题都可导致严重的医疗护理缺陷。从环节上控制或消灭不安全因素,保证病人安全。我院“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实施,弥补了系统缺陷,明确了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巡回护士共同核对的职责,使手术团队之间信息交流或沟通得到有利保障。在以往的工作模式中,手术医生在病房核对病人,麻醉医生在术前探视时核对病人,巡回护士在接病人时再次核对,程序繁琐,病人容易产生厌烦、怀疑的态度,不愿与护士交流,有失核对的真实性。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实施,减少了核对次数,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核对更加有效和准确。

我院手术室自2010年3月17号推行手术安全核对表以来,无论大小手术,手术医生未到达手术间以前,不实施麻醉,不打开无菌物品,必须经过三方共同核对以上内容,正确确认无误后方可实施手术及各项操作。通过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应用,及时发现患者的安全隐患,经过充分准备、严密的监护和及时的处理后均安全地完成手术并安返病房,未出现任何医疗差错或事故。

全麻手术后护理要点篇7

关键词 贴心护理 手术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1.184

术 前

将要手术的病人通过想要了解有关手术的许多问题,手术前心理疏导对指导病人做好术前准备,消除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使患者接受手术时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具有重要意义,为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因此,手术前1天巡回护士要到病房探访病人,通过翻阅病历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再到床边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向其介绍手术室情况、讲解治疗疾病的有关知识、说明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麻醉、手术过程以及术后不适的原因,并介绍本院历年来手术病人的情况,安排接受相同手术成功的病人介绍情况,使病人了解真情,做好思想准备,并树立信心,相信医院,相信医务人员,激发其与疾病抗争的勇气和对生活的信心,使患者处于接受手术的最佳心理状态。

术 中

病人进入手术室后,由于对环境陌生易产生紧张、焦虑的心理反应,往往表现为心跳加快、血压上升、手脚发冷或不自主的发抖,此时,巡回护士应主动与其交流,关心尊重病人,注意病人保暖,在每一项操作前应告诉病人为什么,耐心解答病人的问题,教会他们在手术前进行自我调节,全身放松,让患者感到放心和有安全感,并能比较好的配合麻醉医师而进入麻醉阶段。

因术中输液、输血需使用比较粗的留置针,在操作前向病人说明必要性,操作时力求一针见血,以减少病人痛苦。

帮助患者摆放麻醉,动作轻柔,尽量减少身体隐私部位的暴露,注意保暖。椎管内麻醉时站在病人一侧扶着病人,并进行必要的交谈,嘱病人不要随意乱动,让病人体会到护理人员的关爱和体贴,从而产生安全感。

协助医师摆放好手术,注意保暖,防止皮肤压伤、擦伤、神经损伤等。

手术开始前,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手术医师一起认真清点各类器械、物品,并由巡回护士做好详细记录,手术中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及无菌原则。

手术病人一进入麻醉阶段,大多处于睡眠状态,此时,巡回护士应在配合医生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后,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输液通畅。对于椎管内麻醉神志清醒的病人,在术中要时刻给予心理安慰,经常询问有无不适,告知其手术进展情况。在紧张的手术中,护士要始终保持精力充沛,忙而不乱,精神高度集中,避免分散注意力的说笑等,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由于手术室工作随变性很大,当突发病情变化,情况危急时,护士应沉着冷静,机智灵活,与手术医师、麻醉医师配合共同完成急救工作。同时,在术中,手术室护士要把耐心、细心、责任心融入到每项操作中,充分发挥手术室护士所具备的胆大心细、随机应变等性格优点。

术 后

紧张的手术结束后,由手术医师、巡回护士、器械护士共同认真细心的清点各种手术器械和各种物品并准确无误后,由巡回护士认真填写好手术护理记录单,给病人保暖,检查病人皮肤有无压伤、挫伤。对麻醉清醒的患者,给予心理支持,告知其手术已顺利完成,使其心情愉悦,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全麻患者在苏醒过程中多数会出现呛咳、躁动、挣扎等,此时,巡回护士要守护在患者身边,防止患者因躁动而导致坠床,同时要协助麻醉师检测好生命体征,待患者完全清醒后与麻醉师一起将病人送回病房,与病房护士交接班,并向家属交待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2~3天内巡回护士对患者进行术后回访,询问一下恢复情况,有无疼痛,对手术室工作是否满意,认真听取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并祝患者早日康复。

体 会

创新质量求效益,创新服务求信誉。在倡导文明服务的今天,贴心护理以其对“人、健康、环境、护理”的见解,把护理连同美和爱融为一体,推动护理事业向前发展,同时补充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内涵,充分展现了手术室护士的多重角色功能,加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增强了集体荣誉感,提高了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

护理工作是一项责任重大的服务性工作,护理行为的人本化原则,要求手术室护士不能盲目地、机械地执行各项操作,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以病人为中心,始终以“我能为病人做什么”融入护理工作中,改变以往的服务态度,增强服务意识,深化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活动贴心护理。

参考文献

1 李银雪,曲维香.在整体护理中如何进行贴心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3,34(1):53.

全麻手术后护理要点篇8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33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69-01剖宫产是目前解决危及母婴生命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由于科学的进步麻醉的完善及手术物品器械的改良,手术基本上可以做到安全无痛。剖宫产为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最大的保障。剖宫产的手术适应症大致分为以下几点:①胎儿异常的,如巨大儿胎位不正等。②母体异常的,如有内科疾病的,产道异常的,子宫异常的等。③产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危急胎儿,并且在短时间内不能娩出的,如脐带脱垂突然胎心音减慢等。④疤痕子宫。⑤产程过长出现宫缩无力产妇无法娩出的,及不愿阴道分娩的珍贵儿。⑥高龄初产妇。现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7月30例剖宫产手术病例做如下护理体会报告。1临床资料

本组剖宫产30例。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6.3岁,疤痕子宫15例,胎位不正10例,巨大儿11例。均是腰硬联合麻醉,平均40分钟。手术切口均为子宫下段横切口。2护理措施

2.1产妇术前准备术前需要禁食水8小时,防止术中呕吐误吸引起窒息。监测胎心音,及时发现产程变化以便出现问题随时处理。做好备皮及药物敏感试验,术前常规留置导尿管。指导家属备好新生儿物品,并做好卫生宣教工作,指导术后注意事项,鼓励产妇树立术后母乳喂养的信心。进行有效心理沟通,让其为了自身与胎儿的安全安心等待手术。手术室准备:按手术需要调整手术室的湿度及温度,检查手术物品及药物是否品齐全,监测仪器性能是否完好[1]。当产妇进入手术室后要热情接待,随时陪伴在其身边,以消除特殊环境带来的恐惧感,在产妇疼痛时注意产妇的安全,以防坠床。耐心解答产妇的疑问,担心疼痛者,应告诉患者一般情况下,手术是在充分麻醉下安全无痛的进行的,如感到疼痛就如实反映,麻醉师会根据手术需要辅助用些镇静镇痛药。

2.2产妇进入手术室后常规心电监护和胎心监护嘱咐产妇放松,必要时吸氧,询问产妇平时能否平卧,有仰位综合征者则需左侧卧位。开放静脉。一般选用浅静脉留置套管针穿刺,开放两路,一路快速输液,保证液体能快速进入体内,维持血压的稳定。一路留着备用给药和胎儿取出后接镇痛泵。穿刺部位一般选用上肢,尽量避开关节和受压部位。妥善固定防止脱落。麻醉之前最好能输500-1000ml液体.这样有助于麻醉后血压的管理。

2.3协助麻醉医师摆好,由于疼痛紧张等原因,产妇麻醉不容易到位,穿刺比较困难,巡回护士应在旁协助和鼓励产妇在宫缩间隙疼痛不明显时尽量的配合医生,以便穿刺。腰硬联合麻醉.穿刺点选用L2-3或L3-4,麻醉用药为0.75%的布比卡因和50%的葡萄糖混合液。麻醉完成后迅速帮助产妇平卧或偏左侧卧位,暴露手术部位,固定带固定四肢,检查导尿管是否通畅,准备手术。

2.4术中配合器械护士提前洗手准备和核对器械,术中积极配合手术医师做好手术。巡回护士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多采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进行监护,注意脉搏和血压变化。剖腹产产妇麻醉后,由于腹肌松弛子宫压迫经常出现血压下降,必要时协助麻醉医师给予升压药麻黄碱以升高血压,对于紧张的产妇做好心理疏导。胎儿取出后协助助产士处置新生儿,把包好的新生儿抱到产妇头边告诉性别及出生的时间,做第一步母婴接触后新生儿送回病房。

2.5心理护理恐惧大多数剖腹产术患者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尤其是急症剖腹产术患者。其原因:①医学知识缺乏,担心术中出现麻醉意外,担心麻药影响到胎儿智力,害怕术中术后的疼痛;②孤身进入手术室,与家人分离,缺乏依赖,深感孤独,陌生的环境陌生的手术氛围陌生的人群以及手术时器械的碰撞声,监测仪器启动后的滴答声,这些都是不良的应激源,都会使产妇产生恐惧的心理。当产妇感觉到紧张不适时,应轻轻地抚摸其身躯和额头,用力的握住产妇的手,并且轻声告诉她:所有的人都在帮助你,你孕育10个月的宝宝即将出生,你就要做妈妈啦,这样可使产妇由衷的产生幸福感。还可以和产妇谈论其怀孕的过程及家人对宝宝的期待,分散其注意力,并可以消除孤独不适感。在产妇进入手术室的同时做好家属思想工作,等待手术的过程家属同样会焦虑不安,应理解他们的心情,让他们安心的等待宝宝的到来。

2.6手术后,包扎切口,妥善处理产妇,擦净患者身上血迹,绑好腹带,关闭导尿管开关,接上静脉镇痛泵,把产妇的衣服的整理好,并且及时用被单遮盖产妇的身体以防受凉。在搬运产妇时要小心平稳,以免造成产妇不适,将产妇安全平稳送至病房,去枕平卧位,和病房护士做好物品的交接工作。交代手术过程,及术中用药的情况。并向家属交代术后注意事项,轻声告诉产妇让她好好休息,我会再来看你[2]。告诉产妇术后在无痛的境况下及早进行少量活动,这样利于子宫复旧,防止术后发生粘连等并发症,尽早让新生儿吸吮,建立泌乳反射,让家属帮助其进行母乳喂养。产妇病房内应保持一个安静的环境,保持空气清新,并保持良好的通风。但产妇不能直接对着风吹,产后出汗较多,应保持身体清洁。衣着宽大为宜,选用柔软的棉织品。经常更换内衣、床单,预防感冒[3]。腰硬联合麻醉的优点是产妇肌松好,镇痛效果佳,改良的腰麻针基本没有脑脊液外漏现象,病人术后一般不会出现头痛等并发症状,缺点是血压有时出现波动,在术前如果补充液体1000ml左右,在麻醉手术期间血压相对就平稳一点。芬太尼术后静脉的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产妇偶尔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因为是腰麻,嘱咐病人一定要去枕平卧,6小时后用两侧卧交替,让家属协助病人每2h翻身1次,8-12h后取半卧位,以利改善通气功能,使腹肌松驰,减轻切口疼痛。术后12h可下床活动,对防止切口粘连有重要意义;同时,早期活动,还可促进子宫复旧,预防呼吸道呼吸道感染。3护理体会

在充分的麻醉效果下,剖宫产已经成为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挽救产妇和胎儿生命的有效手段。在麻醉和手术期间需要抓紧一切时间,手术过程中医护配合是母婴安全的关键。由于产妇胃排空比正常人慢,在有效的禁食水时间内,往往还没有排空,在麻醉后产妇有时会出现呕吐,巡回护士要密切关注产妇,以防出现窒息。护士必须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保证手术安全顺利的完成,才能保证母婴的生命安全。参考文献

[1]刘春艳.剖宫产病人的护理.中国伤残医学,2010年18卷第1期.

全麻手术后护理要点篇9

【关键词】患儿;全麻;手术配合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2-207-1

麻醉是保证临床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麻醉的目的不单纯是术中镇静、镇痛、肌松,还包括围手术期的监测,术中的合理补液,术后的镇痛范围等。整个麻醉过程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协作的过程。然而对小儿的麻醉,由于年龄小,好哭易动,手术期间不配合,并且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肝肾功能不完善,解毒代谢及排泄功能不充分,所以小儿手术多施行静脉复合麻醉或气管内静脉复合麻醉,因此医护人员必须掌握小儿生长发育阶段生理和解剖特点,了解小儿心理、生理状态,以确保手术成功。本文现将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小儿全麻手术58例的合理配合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58例全麻手术患儿,男32例,女26例,年龄5~12岁,平均(7.82±3.45)岁,体质量16~36kg,平均(28.51±11.71)kg。所有患儿肝肾功能检查正常,其中烧伤整形手术8例,普通外科腹部手术32例,骨科手术6例,耳鼻喉科手术12例,手术时间70~240min,平均(178±56.4)min。

1.2手术前准备(1)由于手术对象特殊,均为小儿,故术前访视这一程序显得尤为重要。访视时间为手术前一天,尽量选择患儿精神状态最佳的时段前去探视,避免在患儿睡前及进餐时间。与患儿交流时,要融入到患儿的活动中,掌握患儿的心理特点,与患儿建立亲密感,减少患儿对医务工作者的恐惧感[1]。(2)跟患儿家属强调手术前禁食禁饮的时间及重要性,小儿禁食时间一般为8h,,幼儿4h前可喂蔗糖水或牛奶约50ml,介绍麻醉方式、手术方式及手术,通过语言交流等方式疏导患儿家长的紧张情绪,以减轻家长的心理负担。(3)术前称体重要准确,最好在晨起、空腹和排尿后测量,再减去所穿衣服的重量。小儿体重是麻醉给药、术中输液的重要依据。

1.3麻醉方法患儿术前30min用药,1岁以下小儿术前用药仅用阿托品,剂量为0.02mg/kg,1岁以上可用0.15mg/kg及苯巴比妥钠2~4mg/kg。(1)选择气管内插管全麻的患儿,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入室给予咪唑安定0.1mg/kg,氯胺酮1~2mg/kg,维库溴铵0.08mg/kg,诱导平稳行气管插管术,手术开始时给予芬太尼2.0μg/kg静注,术中采用氯胺酮0.5~1mg/kg加深麻醉,肌松药术中不再追加。(2)选择非气管内插管全麻的患儿,入室给予咪唑安定0.1mg/kg,氟芬合剂(NLA)1/4~1/3剂,首次氯胺酮按2mg/kg静脉注射,随后视术中麻醉情况每隔15~30min氯胺酮按1mg/kg静脉注射麻醉。

1.4监测

本组患儿全部常规无创监测血压、脉搏心电图和静脉血氧饱和度,且将患儿上臂紧贴胸壁使腋窝密闭。采用水银温度计置于腋动脉搏动部位,然后将测得的腋窝温度加0.55℃即相当于直肠温度[2]。观察并记录从停止给全身(静脉或吸入)到呼唤患儿使其能睁眼或刺激眼眶患儿反应剧烈(哭闹),且吞咽反射存在良好的时间。

2结果

58例患儿术中麻醉效果满意,虽有拔管时间延长的现象,但均清醒拔管安返病房,术后随访无任何麻醉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

3讨论

3.1麻醉的配合所谓全身麻醉是指为满足某种临床需要如诊疗检查或手术等而采取的一种麻醉方法,即应用一种或数种药物使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而达到失去知觉、肌松、镇痛和遗忘的状态[3]。

3.2手术配合麻醉完善后,常规消毒铺单,配合手术医生穿手术衣,接好吸引器、冷光源,并调节好压力及亮度,准备台上所需物品。

3.3小儿的护理术前应了解患儿的心理状况及有关情况:根据患儿的年龄及不同的心理反应做好心理安慰,减少患儿的恐惧感和陌生感,增强其信任感,密切与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消除对手术的恐惧感,使患儿和家属都能积极配合。

3.4插管的护理术后带气管插管的病人根据病情及麻醉深浅选择呼吸机辅助呼吸或连接气囊给氧。未拔除气管插管前,应保证其固定牢固,患儿须安静,以防止患儿因燥动导致气管插管脱出,应保证气管插管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确保氧气的供给。患儿麻醉清醒后,根据病情决定是否拔除气管插管。

3.5呼吸监测开始每10min观测一下呼吸,心率1h正常后,每30~60min观测1次,做好记录。若呼吸音大、粗糙有鼾声,宜将下颌上抬或取头侧卧位。有舌后坠者,有舌钳子将其于口外固定。对呼吸道分泌物多的患儿应及时清除其分泌物,严保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与窒息的发生。

3.6体温的观察及护理由于术中暴露过久,低温体麻醉可使患儿术后有寒战、体温不升、末稍循环差的表现,应注意保暖,并逐步复温,在复温的过程中防止烫伤,同时注意体温的变化,避免高热的发生。小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也有一些患儿麻醉后受药物的影响出现高热的表现,应及时给予降温。在麻醉未完全清醒前应用物理降温,尤其注意头部降温,以防止高热惊厥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苗金红,杨红玉.全麻下斜视矫正术患儿的术前访视技巧[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2):171.

全麻手术后护理要点篇10

通讯作者:丁丰美

【摘要】 目的 探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下行无痛人流的护理配合。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无痛人流术的早孕妇女80例,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术中护理配合,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80例患者麻醉诱导后均平稳入睡,手术均较顺利。结论 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下行无痛人流术,护理配合十分重要。护士严谨的工作态度及规范的操作流程,熟练的急救技术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关键词】 无痛人流; 静脉全麻;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6.028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人工流产是计划生育避孕失败所采取的终止妊娠的补救措施。传统的人工流产术带给患者疼痛、恐惧、焦虑,心理创伤很大,同时手术过程中刺激迷走神经会引起心动过缓、血压下降、恶心呕吐、胸闷、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重者可引起抽搐和晕厥,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痛苦。自2007年以来,笔者所在指导所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下行无痛人流术,整个人流过程患者无知觉、无焦虑、无恐惧,减少了人流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6~12月笔者所在指导所妇科门诊自愿接受无痛人流手术的早孕妇女80 例,年龄18~44岁,平均30岁。停经40~77 d,平均50 d。妇检及B超均确诊为宫内妊娠,阴道分泌物检查正常,均无心肺疾患,无麻醉禁忌证。

1.2 方法

1.2.1 术前禁食6 h,禁水4 h,术前给予阴道冲洗。

1.2.2 患者取截石位,固定四肢,连接心电监护仪,常规监测心电图、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尽量选择前臂粗、直静脉,开放输液通路,面罩吸氧,麻醉医生予以芬太尼1 μg/kg,丙泊酚2~2.5 mg/kg,进行静脉诱导,术中视手术进展及患者反应,分次追加丙泊酚,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

1.2.3 常规外阴、阴道消毒,暴露宫颈,连接可视人流机,探测宫腔,扩张宫颈,负压吸出胚囊及蜕膜组织,直至四壁粗糙。

1.2.4 术后呼唤患者睁眼,活动四肢,生命体征平稳后,扶入休息室继续观察,无异常后可离开。

1.3 护理措施

1.3.1 术前护理 (1)术前准备:无痛人流是在静脉麻醉下进行的,存在一定的麻醉风险,故术前应详细告知患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术前需确认患者是否已禁食6 h,禁水4 h以上;认真检查患者是否已完成必要的妇科检查,确认无手术和麻醉禁忌证;常规测量体温、血压,检查心电图,术前阴道冲洗。备齐必要的抢救物品和抢救药品,如麻醉机、吸痰器、氧气、阿托品、肾上腺素、升压药、止血剂等,并定期检查,保持完好。(2)心理护理:由于人流对象皆为健康患者,置身于陌生环境中,难免紧张恐惧,加之对手术过程不了解,害怕手术引起疼痛,担心手术失败、麻醉意外及药物毒副作用等,特别是未婚先孕,面临来自社会、单位、家庭的压力,惧怕因隐瞒家人而缺少亲人的关怀,流产对其心理的伤害重于对身体的伤害。因此对于前来行人工流产的患者,护士应当根据患者的文化、婚姻情况,采用不同的语言交流,给予安慰,稳定患者情绪,缓解其紧张恐惧心理。通过介绍环境、讲解手术过程及术后注意事项,减轻其心理负担,满足患者心理需求,从而增加其手术配合度,提高手术成功率。

1.3.2 术中护理 (1)术中的主动配合:整个手术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防止感染和交叉感染;做好患者的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持续给氧,如术中出现呼吸抑制,应面罩加压给氧,循环抑制时,降低头部,予以扩容,必要时使用升压药;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误吸,必要时使用吸痰器;保护好静脉通路,给药过程中,注意观察药物有无外渗,确保静脉通畅;密切观察患者面色和阴道出血情况,如果术中阴道出血,应配合医生尽快去除宫腔内容物,同时予以子宫收缩剂,子宫按摩,如出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要考虑宫外孕等异常情况,及时联系抢救人员或转上级医院。(2)术中的安全防护:由于无痛人流患者是在麻醉状态下进行手术,麻醉师在手术过程中根据孕妇的体重、孕期、手术时间的长短及容量补给的多少,适时适量追加,部分患者术中会出现无意识躁动,影响手术操作和手术安全,因此护士要配合观察患者的麻醉深度,妥善固定,专人守护,防止坠床或损伤。

1.3.3 术后护理 (1)术后病情观察:术后认真检查绒毛组织与妊娠月份是否相符,协助麻醉医生唤醒患者,细心将其转移至休息室,去枕平卧位休息,继续观察患者神志、意识、生命体征及阴道流血、腹痛情况,若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对症处理。提醒患者人流术后2周到医院复诊检查。(2)术后饮食指导:由于术前患者禁食禁水,故术后待患者完全清醒后,常规给予红糖热饮和点心,告知其加强营养,宜清淡、宜消化饮食,选择富有多维生素、多微量元素的食物,忌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3)术后心理康复:患者完全清醒后,向患者介绍手术情况,告知其孕囊已被取出,手术顺利。有些患者尤其是未婚女性,担心术后影响生活、工作、学习,更担心感染导致不孕,影响未来生活,因此护理人员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其想法和行为,尊重其人格,保护其隐私,予以安慰和帮助,从爱护患者的角度,指导患者认识无痛人流是有害和危险的,不能作为节育避孕措施,要学会保护自己,吸取教训,规范自己的行为。(4)避孕知识宣教:指导患者保护好自己,做好避孕措施,避免重复人流对自己造成伤害,介绍有关避孕知识,常用的有避孕药、、节育环、阴道避孕药环等,可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避孕方式。

2 结果

80例患者麻醉诱导后均平稳入睡。麻醉期间,有15例(18.8%)患者心率低于60次/min,经用阿托品后上升至正常;13例(16.3%)患者有轻度血压下降,经加压输液后回升;术中给予持续吸氧,未发现呼吸抑制现象;对于部分手术较为复杂(如月份较大、双胎妊娠)者,需延长手术时间,麻醉师及时追加丙泊酚剂量,避免影响手术操作。

3 讨论

吸宫人流术是目前最简单、最安全的终止妊娠的方法,而无痛人流手术是在人流过程中应用不插管全身麻醉的方法,使患者进入深睡眠的麻醉状态,在患者没有痛感的状态下完成人工流产吸宫术。丙泊酚作为一种短效静脉,具有起效快、操作简单、诱导平稳、作用时间短、代谢快、无明显蓄积现象等诸多优点,符合人们期望的效果,合用芬太尼可增强镇痛作用,提高麻醉效果。规范采用无痛人流手术,不仅能够解除患者肉体上的痛苦,同时也极大的减轻了受术者的恐惧心理,在麻醉状态下,孕妇处于睡眠状态,感觉舒适、全身放松,医生可以在没有干扰的状态下实施手术,有利于保证手术质量,减少人流综合征的发生。但在观察中发现,补液不足易使血容量不足而致血压下降,尤其在夏季,受术者出汗较多,如果补液不足,严重者无法进行正常的无痛人流手术。因此,对于无痛手术而言,由于要求患者在空腹状态下进行,术前常规给予补液500~1000 ml,夏季通常给予补液1000~1500 ml,确保患者术中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