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十篇

时间:2023-07-28 17:49:00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语文园地;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310-0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园地”教学应整合好知识系统工作,对教材中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新课改后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深入,因此选择正确的教学对策非常重要。本文对“语文园地”教学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其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详细如下文报告。

一、小学阶段语文课程中“语文园地”特点

1、具有一定新颖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园地”教学包括“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展示台”四个部分,每一部分中还可设计出多样性、灵活性的小点。例如,在“我的发现”部分,其中涉及到了两个小环节“我发现”、“我会读”;在“日积月累”部分中还可将“我会读”、“读读背背”、“读读记记”等内容穿插在其中。

2、具有一定综合性

“语文园地”综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是内容方面的综合,“语文园地”是将每一单元学习内容借助各种栏目形式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将知识点进行联系,通过这种方式的采用使学生牢固掌握每一单元中的基础知识点;第二是策略性基础知识点方面的综合,在“语文园地”中,涉及到了五大栏目,分别在听说读写方面使学生得到了一定训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第三是课外教学资源、课内资料方面的综合,也就是将课堂知识点内容借助“展示台”栏目,让学生对课外资源进行有效开发,最终达到课内指导教学,课外准备活动这一教学目的。在“语文园地”中,有一个栏目内容是口语交际,口语交际在学生日常生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因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这部分内容也是一项教学重点,每个单元口语交际部分都有明确主题。例如,在小学阶段三年级学习过程中,口语交际部分涉及到的内容有介绍学生课余生活、秋天的快乐、讲名人故事等。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组织好语言,进而做好记录工作,将学生成果在全班分享,相互之间交流体验,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成绩有较大提升空间。

二、小学阶段语文课程中“语文园地”教学分析

1、分散与集中在“语文园地”教学中的应用

“语文园地”教学还有其独特的特点,分别是集中和分散。其中分散是指在将语文教材中重要的知识点进行研究,并将知识点按照其特有的特点分布在具体课程中去;集中式教学则是指“语文园地”中对教材中的 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及记忆。因为小学教材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较多,通过研究重点知识点发现其中有密切关联。因而,这就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在讲解“语文园地”之前,可以对单元中课文内容知识点进行适当归纳总结。

2、从听、说角度多方面解读“语文园地”教学

小学阶段语文课程当中涉及到了众多技能知识,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从实践角度进行教学。通常情况下,小学阶段语文课程学习在知识能力接受方面比较弱,理解能力不高。但是小学生的可塑性、模仿能力均较高,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借助角色模仿的方法帮助学生累积优秀的语言段落,将其逐渐转化为学生自身内在语言。

3、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对“语文园地”教学进行解读

“语文园地”学习可以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开展,从当前教学趋势来看,多数学校已然具备了多媒体这一教学条件,例如,电视机、幻灯机、投影仪等。小学“语文园地”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并充分的利用教材中的图片、素材,或者与影音文件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感官特征,对知识点进行深入学习展开。

在“语文园地”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性,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图文结合方式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并恰当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教学,对文章内容进行学习,进而正确理解文章,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同时还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

在“语文园地”实际教学阶段中,教师需要采用合理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趣味,最终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积极主动性。采用正确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游戏所带来的愉悦、在游戏环节中也能对语文知识做到进一步巩固掌握,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有一单元内容是“趣味广告”,教师需要事先对教学流程进行优化设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事先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借助电视、网络、街道广告搜集趣味性广告;第二,趣味性广告搜集工作完成以后,教师应在课堂上组织学生相互之间进行沟通交流,通过这种方法的采用,使学生深刻体会广告趣味性,如,部分交通告示在语言应用方面极具幽默性,人们看了之后往往印象深刻;第三,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广告搜集的心得体会;第四,学生借鉴了搜集到的一系列广告词之后,自创广告词,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采用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增强语文学习趣味性。

小学阶段语文课程教学中“语文园地”教学旨在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语文知识学习属于一项系统、繁杂的工作。这就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语文园地”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记忆情况、积极主动性方面产生了有利影响,因而,这就需要教师对“语文园地”进行合理规划,通过这种方式的采用,提高学生理解方面能力,进而使得学生在语文学习上迈向更高台阶。

参考文献:

[1] 陈秀菊.小学语文课程中“语文园地”教学分析[J].新课程学习(中),2013(02):37-38.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篇2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前言

随着课改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促使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出很多有效策略,致使课堂呈现出理想状态。其中明确要求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围绕学生展开教学,促使学生在获取基础知识的同时,可以有效提升在语文方面的综合素养,为他们今后更深层地学习语文奠定基础。语文老师在教课时要着重关注学生在课上的表现,对教课方法进行灵活调整。

一、将教学理念更新为时刻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

在以往的语文课堂上,老师始终在课上呈现出主体的姿态,在课堂上享有重要的地位。受这种观念影响,老师在讲课时没有顾虑到学生的感受,对课上内容也是强硬灌输给学生。学生通过这样的形式接受知识显得过于被动,长时间下去很难产生对语文的兴趣,甚至还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情绪。这种现象将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很不理想,致使课堂效果得不到有效提升。

课改之后特别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明确要求,主要是老师在讲课时要注重观念的更新。要将学生放在课堂主要位置、围绕学生展开教学工作,促使学生能够改变以往被动的学习状态,在对语文的学习中表现的更加主动。同时,老师要辅助学生对语文主动探究,并进行适当引导学生的思路保持正确。这样做的好处是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语文学习的乐趣,进而端正学习态度使学习效果显著增强。

同时,老师在教课方法上也要有所更新,使课堂展现出新的形式。在确保教学任务完成的基础上,着重训练学生进行主动探究。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当中真正呈现出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的更加主动。同时,在此过程中老师作为引领者,带领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探索,对整个课堂状态进行合理调控。

二、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助于课堂的开展

对语文教学策略进行改善的前提是老师要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了解清楚,这样才能以此为依据对课堂形式进行调整。同时,也可以使改善后的课堂状态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老师在教课时要着重观察学生在课上的表现,主动和他们进行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老师建立平等的课堂关系,创设轻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对语文及老师的态度转换的更加亲近。方便他们对老师所讲知识的认同,学生学习起来就会表现的更加轻松。同时,适当的交流可以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亲近,有助于情感上的增进。老师在教课过程中对语文课堂状态进行优化,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起到表率作用。因此,注重师生交流对提升课堂效果作用显著。

三、建立与课本内容相关且有助于兴趣激发的情景

新的教学理念是要将学生视为课堂主体,在此基础上开展语文教学工作。采取策略促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探索乐趣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很有必要。同时,也适应课改之后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考察语文老师的教学水平,以及语文素养的展现。由于小学生自身具有的特性,在对很多事物的认知上还不是很全面,他们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新鲜感判断对事物的喜爱。

因此,老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将课上内容充满趣味,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语文课堂当中。小学课本中存在着很多需要抽象思维的内容,然而小学生在思维的发展上还存在着很大弊端。因此,老师要依据课本内容建立相应的情景,将知识生动地展现给学生,帮助他们对内容能够进行深层次理解。

类如学习《妈妈的账单》一文时,学生可能对账单的理解并不是很准确,老师可以在讲课时将事先搜集好的素材呈现给学生。可以是以图画的形式,也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将这一内容具体呈现给学生。促使学生很好地将情感融入到文章学习当中,结合实际深刻体会文中所描述的对妈妈的情感。

四、鼓励学生针对课上问题进行自主探究

老师在讲课时可以根据课堂内容设置相关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训练他们独立思考。或者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支持他们进行合作学习。这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有效训练思维,训练他们主动思考问题的意识。这样的探讨形式可以课堂气氛更加轻松,促使学生产生对语文知识的探索。最后,老师依据学生的答案做出适当总结,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适当鼓励。

类如在讲解《沙漠里的船》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老师根据文章内容设置相关问题:“沙漠中为什么会有船?沙漠中的船是怎样的?作者描写这一事物的主要意图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对以上问题展开讨论,成员之间分享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最终总结出最符合的答案。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最后的总结,弥补答案中存在的不足。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对所学内容更加明确,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同时促使他们意识到配合对学习成果提升的@著作用。

结论

在新的教学标准付诸于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对教课方法的创新,使课堂呈现最优状态。其主要目标是希望打造一个更符合人才培养需求的语文课堂,促使小学生在课堂上显著提升基础知识,同时对其综合素养的提升有所帮助。作为语文老师要将这一理念有效贯彻到教学当中。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强化教学水平。促使学生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主动加入到课堂学习当中。

【参考文献】

[1]王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6(07):77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篇3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 语文教学

一、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

修养是指人们在某一方面自觉进行的陶冶活动及其所达到的一定水平。小学语文教师除了应该具备一般教师必有的基本素质外,还应该具有其独特的职业修养,这包括作为一个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有的师德修养、文化知识修养、教学能力修养、也包括作为一个优秀的高层次的小学语文教师所应具有的教学艺术方面的修养。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是师德修养的根本内容。叶圣陶先生说过, “我如果当小学教师,决不将到学校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得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仅仅浮在嘴唇边,油腔滑调地喊一声,而是出于忠诚,真心认他们作朋友,真心要他们作朋友的亲切表示。小朋友的成长和进步是我的欢快,小朋友的羸弱和拙钝是我的忧虑。有了欢快,我将永远保持它,有了忧虑我当设法消除它。

前苏联教育家苏姆霍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既是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也是学生学习、仿效的标准语言,是学生语言修养形成和提高的楷模。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话说得好就会如实地表情达意,使听者感到舒适,发生美感,这样的说话,就成了艺术。” 教师语言是各种知识信息的载体。许多语言功底深厚的教师,都非常重视自己的知识修养,他们深厚的语言功底正是来自广博的知识。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知识修养:1、哲学修养。2、专业知识。还要扎实地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及教育研究的方法和技术手段。3、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了解邻近学科的知识,才能拓宽视野。4、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关注前沿科学的发展动态,接受新知识。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新课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对思想意识和道德标准的健全;对学习效果和能力的提高都有积极的作用。新的教育观要求教师要转化角色,是学生学习的协作者、支持者,和学生共同探讨知识研究的过程,建立新型的互动合作关系。为师者,应该有能力认识和应对这种差异,分析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动机,在师生关系中取得主动地位,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因年龄差异同学生关系的隔阂,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其特性,与学生拉近距离,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好伙伴、知心人。克服主观偏见对有些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歧视现象,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要转变观念,一切从学生出发,真正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不再随意剥夺学生思考、学习的权利。“以生为本”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自己面临的对象――学生,他们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观点、方法,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所以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成为教学的旁观者,相反者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有更好的驾驭知识、驾驭学生、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妙,学生的主体作用越能更好地发挥,主体地位才会真正确立下来。

四、多媒体给语文课堂增添活力。

多媒体教学作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之,就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形式的媒体信息有机地结合成体,形成种立体的、多维的、系统的教学过程。以直观、形象的力式展示给学生,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的认知渠道多元化,有助于学生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对课文教学内容的个别理解和有效吸收,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重视生活和实践。

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小学低年级的识字量大,学习任务重,若不在教学的方式上有所改变,教学的效果必然不佳。教师可尝试让学生自己收集、制作生字卡片、互相交流学习、记忆生字的方法,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观察能力也在留心生活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又如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是学生掌握课文内容、把握中心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运用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更应该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留心生活的习惯,从生活中获取丰富的作文材料。然后,在学生充分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就让学生乐于接受,从而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篇4

【关键词】:创新 自由探索 宽容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171-01

语文教育实质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明个性、完善品格的人。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发展,去构建新型的课堂,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真正迈向一个崭新的境界!

一、关注学生学习的发展性,尽量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要实施好这一目标,教师首先必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用心去呵护学生创新的一切灵性。因为,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可是实际的教学中,有许多扼杀学生创新灵性,破坏“宝贵财富”的做法。如:有位教师问学生,冰融化了变成什么?有的学生说变成水,有的学生说变成小河,有的学生回答变成春天。结果回答水和小河的受到表扬,说成春天的被老师斥为“胡说八道”。这个教师的做法令人悲哀――惟一有灵性的孩子被他狠狠打击一番,其结果,或许这个世界上因此少了一位诗人。可与其相反的,一位老师在上完《两只鸟蛋》之后,看到学生仍兴致勃勃,便利用几分钟让大家说说心里想说的话。一位学生要求上台背诵白居易的诗:“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这位教师抓住契机,引导学生进行一番热烈的对话。大家从“不能打枝头鸟”到鸟妈妈怎样照顾小鸟,又说到“我们的好妈妈”。这时,一个学生突然说:“我们的妈妈就像鸟妈妈一样好,因为我们都是鸟蛋。”(全班哄堂大笑)当老师询问“为什么”时,他一本正经地说:“因为我们现在还小,比较容易被坏人带走,如果被坏人带走了,妈妈也会像鸟妈妈一样着急的。”(其他学生赞同了:喔!那我也是鸟蛋……)我不禁为这位教师关注学生、尊重期待,善于呵护学生的创新灵性的言行而喝彩。

二、关注学习方式的探究性,尽量为学生营造一片自由探索的空间

新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学生在课程学习方式上由过去的以接受性为主向“自主、探究与合作”的方式上转变。如何才能做到让学生自由地去探索,主动去合作,自己获取?我们知道,学贵有思,思贵有疑。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学、自己想的,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撞击学生智慧火花的地方,教师都应该想办法为其提供机会,那么学生的终身受用的知识就会自然而然地建构起来了。小学阶段,向学生提供了许多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素材,以“问题──探究──新问题──新探究”的基本模式展开。这一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学习了知识,重要的是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许多生活必备的经验。

三、关注学习主体的互动性,尽量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率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时仅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师生之间提问、回答频率很高,并穿插同座之间的讨论,但结果是“问之不切,则其所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所取之不同。”这种形式上的交流与主动学习并不能保证所有学生知识的建构。事实上,学习交流,是基于有效的师生、生生之间互动的基础之上的。实现有效的互动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密切相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创设一些具有一定思考性、探究性、思想性、趣味性和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与讨论性练习,才能够实现师生、生生之间有效的互动。其次,交流应是双向的,教师创设有效的问题,学生经过思考或小组讨论,在回答问题后,教师应给以有效的反馈,而不是简单地判断学生回答问题的对与错,或简单地予以更正。教师的介入行为应是:如果学生回答正确、完整,则一定要给予明确、积极的评价。如果学生的回答不周、不足甚至错误,则要引导其找错并加以改正,或指导学生弄清回答的根据和理由,通过再思考先前的回答,或要求学生补充他人的回答。教师这一介入行为,有助于发展学生评价、判断和交流的能力,有助于他们主动获取知识。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交流,还应关注学生个体积极主动的求知、充分的言语实践活动,这样“互动”才能落实。要把握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

四、关注学习材料的储备性,尽量把学生的眼光引向课本外那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学生头脑中已储备的与学习新知有关的材料充分地挖掘出来,优化组合,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创新的教学要从封闭走向开放,开放教材,开放课堂,给学生提供“凭借”的机会,实行大语文教学观念,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沟通,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各学科教学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课堂教学与火热的社会生活相沟通,扩展外延,丰富内涵。

(1)向课外开放。课前可让学生去感知、去体验,开放学习,让学生事先了解课堂学习内容的背景材料,作好学习的铺垫;课堂学习结束后,可凭借“例子”,尽力拓展,把学生知识的触角引向广阔的知识领域。

(2)向学科开放。如语文课可向自然课开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向数学课开放,可让学生算一算、比一比;向美术课开放,可让学生画一画、涂一涂;向音乐课开放,可让学生听一听、唱一唱等等。

(3)向社会开放。要利用现代信息媒体,听广播、看电视、看录像、看VCD、上网等,拓展学习渠道,让学生充分利用校外世界的教育资源。教师则适时指点、引导,使学生在广阔的大自然中尽情地学习,享受着开放学习的乐趣。

五、关注学习过程的反思性,尽量宽容对待学生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程教学; 质量提高

G623.2

一、前言

结合当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实际,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有很多,要想有效的做好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工作,就应当从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以及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使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能够在针对性整体性和时效性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保证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展。特别是在整体教学质量和整体教学效果上能够得到持续提升,满足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

二、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1.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应做好教学内容的选择

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应当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进行有效的培养,而要想做好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就应当做好教学内容的选择,其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点,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做到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语文兴趣培养的整体效果。所以,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过程中,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关键,应当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兴趣教学的需要,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

2.找准学生的兴趣点,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中,应当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使选取的教学内容能够针对学生的兴趣点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活动能够在整体实效性上得到全面的提高,满足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因此,根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经验,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当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保证教学内容满足教学需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采取灵活、活泼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来看,应当在课堂中采取灵活活泼的教学方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之内获得良好的语文知识教学,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使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主动跟随老师的步伐,采取有针对性的学习措施,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所以采取灵活活泼的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

三、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应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1.根据课堂教学需求,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课堂氛围的构建十分重要,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在课堂教学中对课堂的氛围比较敏感,如果课堂氛围相对枯燥,那么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就无法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影响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基于这一认识,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应当根据课堂教学的现实需求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在师生之间营造一种相互信任的课堂教学氛围,推进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

2.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

基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需要,以及学生在课堂中的实际表现,应当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在这一氛围中获得有针对性的教学,并且消除学生的消极思想,使学生能够按照教师的教学计划顺利的进行教学内容的推进,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课堂氛围达到预期目标,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有良好的表现。

3.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下学习,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

除此之外,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还有助于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下学习,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能够在身心放松的环境下有效地学习语文知识,达到掌握更多的语言知识点和提高语文理解能力的目的,从这一点来看,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应当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并将课堂氛围的构建作为衡量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并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课堂氛围的构建,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和有效性。

四、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应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1.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调整教学模式

随着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的语文基础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这一前提下,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应当对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应当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在课堂中的实际表现调整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方式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教学方式能够更好的满足语文课堂教学需要,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模式支持和教学模式保证,达到提高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

2.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评价

从当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来看,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虽然满足了课堂教学需要,但是随着教学形式的变化,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是十分必要的,经过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评价,能够掌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适用性,以及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关系是否紧密,只有掌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这一特征,才能保证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得到全面的提高。

3.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方法的针对性

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评价之后,我们可以得出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否满足教学需要的结论,并且根据评价结果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调整,使教学方法能够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紧密结合,提高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并在适当的基础上对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的创新,保证教学方法能够达到预期目标,提高教学方法的使用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是满足课堂教学需要和提高课堂教学整体质量的重要手段。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是重要的教学目标,要想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除了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之外,还应当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并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调整,使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能够在整体效果和针对性上得到全面的提高,更好地满足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使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能够得到有针对性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沈红;付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J];时代教育;2013年10期

[2]向利;;小学语文课改中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4年21期

[3]史增民;;新课程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困惑及对策[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年06期

[4]霍卫华;;探讨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J];课外语文(教师适用);2012年08期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篇6

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该门学科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升学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有着重要作用。然而,从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着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提高。本文中,笔者就将针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

新课程;小学教育;语文课程;有效教学;策略

对于每一个小学生来说,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都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因为,语文课程的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在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也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然而,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以往的语文课程教学采用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一来就会对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较大的阻碍。因此,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效率。而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良,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当前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对课文的深入了解

在目前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当中,笔者发现大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其本身对教材都没有较为深入的理解。这就导致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课文内容的讲解上,同时对于学生的提问也不能进行深入的解答,从而会对学生课程的学习造成阻碍。

1.2缺乏明确的教学目的

之所以会出现教学目的不明确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教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并没有制定一个完整、系统的教学计划,在课堂上更多的是根据一个短期的备课计划来进行教学。这样一来,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很有可能会出现教学内容的脱节,导致学生无法良好的理解教材内容。除此之外,由于小学生处于一个生理和心理都在急速发育的时期,因此在保障他们生理发育所需要的营养与锻炼同时,还需要注意他们思维能力以及感知能力的培养。而教学内容连环性的缺乏,很有可能会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产生不良的影响,从而对他们未来的学习与生活造成阻碍。

1.3缺乏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采用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的板书与口述为主,学生在课堂上被动的接收课程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较枯燥乏味,同时学生也很少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久而久之就会使得学生失去对课堂学习的兴趣,从而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和效果产生不良影响。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下,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课堂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程教学,这样一来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

2关于加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2.1加强教学准备阶段工作

要想提高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那么教师必须要重视教学准备阶段的工作,也就是备课工作。在进行备课的时候,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明确自身的角色。要了解,在新课改的要求之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中心,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在进行备课的时候,也要做到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来进行课堂教学,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其次,在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还是依靠教材内容来展开。因此教师在准备阶段一定要吃透教材,并且对教材内容进行整理,提取精华,精炼内容,从而更好的保障教学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与关联性,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将所有教学内容关联起来,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率。最后,教师无论是在准备阶段还是教学阶段,一定要对自身有较为清楚的认识,了解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改进,这样一来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2.2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想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成果,那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因为,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十分依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而在交流过程中,必须要有一个轻松、愉悦并且平等的环境,这样才能够达成交流的真正目的,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而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教师需要重视两个方面,首先就是教师一定要维护学生的尊严和个性,这样才能保障学生更好的成长。其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绝对不能存在态度上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以及不偏不倚的态度,让学生更加信赖和亲近教师。

2.3提高学生的兴趣

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没有任何事物是比兴趣更好的老师,因此在进行语文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语文课程的学习当中。而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打造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由于小学生是处于一个好奇心旺盛又极为活泼好动的年纪,因此教师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来进行语文课程的教学,从而让学生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参加到课堂活动当中。当然,因为小学生的自控力较差,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因为过于投入游戏而忽略了课堂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活动当中,一定要注意维护课堂的秩序以及课堂的游戏时间,这样才能使得游戏教学真正发挥作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2.4丰富教学的方式

在小学他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的制定当中,丰富教学方式无疑是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这是因为,教学方式的创新必定会让课堂教学发生改变。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教学方式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且确保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沟通与交流,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活动当中。除此之外,还需要明确课堂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帮助学生进行语文课程的学习。

2.5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模式

要想提高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必须要建立一套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模式,这样一来才能更好的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改善学生的学习现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果。而在建立多元化教学评价模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绝对不能用固定的标准去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一定要从多方面去进行评价,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并且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语文课程学习,并且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评价的时候还需要挑选适当的评价方式。教师要明白的是,评价并不是要对学生阶段的学习成果进行批判,而是要通过教学评价来激励学生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传统的试卷测试虽然能够检测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成果,但是方法较为单一,并不能对学生整体的发展进行良好的评价。因此,教师一定要采取多角度以及不同的评价方法去进行评价。最后要做的就是要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当前的教学评价当中,都是以教师评价为主,辅之以家长评价,从而来检测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成果。然而,笔者认为这样的评价也过于片面。在进行评价时,应当丰富评价主体,让学生也参与到教学评价当中,评价的方式可以采取自评或者是互评的方式,这样一来不仅能够通过教学评价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同时还能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投入到语文课程的学习中。

2.6提升教师的职业素质

在进行语文课程的教学当中,虽然在课堂中要以学生为主体,然而教学的主体依然是教师。因此,要想提高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就必须要提升教师的职业素质。要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首先,学校可以开展相关的培训与讲座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学科知识以及其他与本学科有关的边缘知识,比如说文学、美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从而帮助教师更好的整合教材知识,因此更好的进行课堂教学。其次,学校可以开展与姐妹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学习,让教师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交换教学经验,以此来帮助教师在教学方式以及手段上的创新。

2.7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以外,还需要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这样一来,教师才能对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进行审视和思考,从而寻找出行为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有意识的改善自身的行为,帮助语文课程教学效果与质量的提高。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那么必须要正视当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进行改进。改进的方式包括了加强教学准备阶段的工作、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丰富课堂的教学方式、建立一个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模式、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并且帮助教师养成一个良好的反思习惯,这样一来才能更加有效的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帮助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语文课程的学习当中,强化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并且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创新能力,以此培养出更加符合当前社会要求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作者:林燕连 单位:梧州市广平镇中心校

参考文献

[1]谭振来.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中文信息,2016(9).

[2]常凤侠.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11):153-153.

[3]祝小珍.积极学习心理:有效学习的基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研究[J].教育科研论坛,2008(3):5-6.

[4]李芸.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4(10):94-94.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篇7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学观念;语文素养;教学模式

当前,中国小学语文教学正面临着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目的是更好地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进步,使小学语文的教学品质有所提高。传统的语文教学因为受我国多年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观念上存在许多弊端,新课程、新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固有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新课程呼唤小学语文中的新观念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有着一定的弊端:第一,只重视教师的表演,只关注学生的整齐,一切顺着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思路教学,维护着严格的课堂秩序。第二,学科之间缺乏一定的沟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按照一定的语文课本走向进行传授,这样使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缺乏沟通,学生难以融会贯通。第三,忽视课堂学生的情感活动,只顾关注客观世界而忽略了自我意识。第四,越过过程与方法,重视结论。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只大量地灌输前人的结论,学生机械地记住,缺乏自主性与创造性。

而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则是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只有将素质教育理论、个性教育理论、创新教育理论这些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的理论基础实施到传统教学中,才能摒除传统教学的弊端,使小学语文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

1.语文学科综合化

所谓语文学科综合化,是一种由语文学习的过程转变为综合运用语文知识使之成为一种能力的过程,它是一种要实现“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实践活动与书本知识的紧密结合还有读写听说等能力的整体发展”的过程。作为各种综合方式相运用的过程,我们应当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给学生打好基础,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不囿于教材,多方面了解语文知识,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自主的乐观心态与学习意识,实现学生学习方法的灵活与创新。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非个体的一种学习方法,这是一种团队学习方式,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责任分工与互学习。在这种语文合作学习中,教师以一个指导者的身份纵观全局,有时也是一个好的“参与者”与“组织者”。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做好控制时间、有效参与、积极合作,正确指导、引导合作学习的多样化等工作。

3.师生互动

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是新课程观念的主要部分,新课程强调,师生之间应当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启发,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分享彼此的知识与思想,还能丰富教学内容。只有师生之间相互交流与互动,才能达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目的。

4.语文课程生活化

语文课程生活化就是将一定的教学活动置于现有的生活大背景之中,促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将教学的目的转化为生活主题的内在需要,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获得更加不易忘却的知识。在学习中陶冶情操。我们应实施生活化教学,使学生的学习融入生活实践中,在生活中学习与应用语文知识,使学生有更深刻的理解、思考与感悟。

语文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追求高水平的教育,教师要不断向新课程、新观念靠拢。只有教师切实落实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观念,才能使学生对语文有更好的理解与应用,达到一个较好的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新观念

一、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较之九十年代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的诉求,语文新课程、新标准要求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其次,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学应充分尊重语文教育特点,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加强实践性,遵循汉字、汉语自身规律。

再次,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学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总之,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在把握语文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知识传承的基础上,注重语文实践,联系现实生活,倡导大视野、大语文教育观。

二、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之一:语文学科综合化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强调语文学科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容易割裂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轻视学生的需要,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视野。

新课改中,小学语文教学应实现语文学科综合化的教学观念转变,突出语文学科综合化特点,实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摒弃了以往语文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从而使语文学科的目标也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向。这是课程目标和教育价值观的重大改变。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语文学科在保留传统课程内容中仍有价值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要从当代科学的最新成果中吸取新的基础知识,增加新的具有时代性的内容,体现时代特色,剔除陈旧过时的知识;注重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努力面向生活实际并服务于生活实际,并力求与相关学科相互融合,使语文课程内容跨越学科之间的鸿沟,最大限度地体现知识的“整体”面貌。

三、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之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针对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与之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作为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有如下几方面的优势:

首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合作学习实现了学生作为主体的共同参与合作学习中,学习既是具有主体地位的能动者,又是具有主体地位的受益者。

其次,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能。因为小组成员思维方式,知识背景、生活经历、社会经验各异、学习同样的内容,会有不同的方法和理解,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互相启发、互相促进。

再次,有助于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而合作学习方式的实现,使学生成了课堂上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要利用有限的时间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引导。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观念,小学语文合作教学中需做到以下几点:其一,以小组活动为主体,班级授课与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其二,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既有生生之间的互助,也有师生之间的互助;其三,一种目标导向活动,是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展开的,合作学习的目标,既有传统教学意义上的学术目标,也包含有学生合作交往技能目标。

四、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之三:语文课程生活化

如吕叔湘先生所言:“语文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语文教学脱离生活,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根本症结所在。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充分联系现实生活,实现语文课程的生活化。

所谓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语文综合素质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

“语文就是生活,生活离不开语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与我们生活的联系将逐步增进。语文的学习不应该仅仅拘泥课堂,还应融入更为广博的社会教学中,让学生在生活的大课堂中学语文、用语文。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五年级;师生关系;教学工具

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是社会和时展的要求,其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教师更新理念,更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创新。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把新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把新课程和语文学科特点相结合,让先M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体现为结果。

一、理顺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实践应该以正确的教学理论为指导,这是推进课程改革对教学实践提出的必然要求,新课程下的教学理念需要教师改变以往的师生关系,建立并理顺新型师生关系。

新师生关系,强调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把学生放在第一的位置上。五年级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切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实际,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特别要在教学中关注旧的教学体系下被忽视的“学困生”。

教师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隐私、差异。对“学困生”,教师首先要有爱心,要有恒心。即要讲究方法,善于发现学生身上有教育价值的东西。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表扬。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要有自我批评的精神,有勇气向学生承认自己的过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尊、自强、自爱,相信自己。教师的微笑给优秀生,就如锦上添花,而教师的微笑给学困生,更如雪中送炭。

语文教师应学会处理提升学生学习主体性和发挥教师教学引领作用的关系,加强对学生目标意识、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在课堂上,教师要正确处理好课堂纪律与宽松、活泼的课堂氛围的关系,处理好课堂上“动与静”的关系。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教师也应不断地转变教育观念,在新的师生关系下找到一个语文教学课堂崭新的模式。

新课程下,语文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声器”,而是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加尊重学生的人格,积极鼓励学生突破教师、突破课本、突破课堂。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精神和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

语文教师要常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学习,与学生一起研究讨论、对话,建立一个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与学生融合成一个学习共同体,给学生一个更大的独立空间,让学生去自主领悟、丰富和了解语文的意境和韵律,体现出自主学习又多元互动的新理念。

二、用活新型教学工具

在以往,由于条件限制,小学语文教学成效始终难以提升。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应用现代先进信息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新型的教学工具有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并配合完成教学任务。

多媒体这种新型教学工具可以快速创设教学情境。新课标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小学五年级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情境教学中,教师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将语文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进入情境,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助于为学生带来双重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将教材中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教材中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明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以激发学习兴趣为主要目标,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全身心投入到小学语文学习中。由于课文内容有限,学生难以从教材中感受到课文所携带的大量信息,无法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长此以往,很容易丧失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而且纸质文章难以更加生动、全面地将课文信息展现在学生面前。故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在课堂上展示出来,以生动形象的形式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学习成效。

新课标教育改革提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所以,教师需要注重小学语文教学的延伸,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开展延伸教学,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学习的延伸拓展,丰富知识储备。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强大的信息收集作用,有效开展延伸教学活动。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先进技术辅助教学活动开展,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篇10

重视学生的发展,强调教师的成长,重视教学的评价可以说是新课程进行改革,最为重要的三个目的。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相关课堂教学的目的可以说非常的明确,可以说是为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这样就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更好的围绕学生进行后期的相关发展。另外还需要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的评价进行相应的改革。这样可以更好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学。采取改革之后,无论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模式,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改变。

二、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的转变

1.教学观念的转变

新课改的出现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另外还进一步的强调了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通过运用适当的方法,不但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而且还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为了能够达到这一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另外还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做出相应的改变,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需要相应的配合,才可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这样在一定条件下不但可以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让教师重新树立新的教学观,而且还可以让老师更好的进行传授知识,最终可以正确的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互动和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

2.教学策略的转变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所谓教学策略的转变,简单的来说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重视读书。小学生缺乏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还需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平时可以鼓励学生进行齐读,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更好的让学生把握课文的内容,最终可以间接的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第二重视积累。众所周知,语文课程的相关学习需要通过平时的相关积累,这样才能学好语文。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在一定程度上不但要重视平时的课内积累,同时还需要重视课外知识的积累,这样在进行相关的语文学习的时候,就可以更好的把那些不错的词语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这样在后期的摸索过程中就可以掌握语言学习的规律。第三重视情感培养。一般来说,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在进行相关的教学时,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教师需要注重对语文课文情感的把握,最终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理解课文,可以更好的进行相关的学习。

三、评价过程的动态化需要重视

总的来说,从教学评价形成的初期开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都是在实施过程中以总结性评价为主的,不过相对来说形成性评价的就很少。根据语文具有的独树一帜的特点,语文的学习完全离不了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语言的活动和交往以及语言的运用和具体的实践。如果说离开了这个过程,语文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就很难转化为语文能力,同时这样也非常难的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所以,对语文学习来讲,学习方法的掌握非常的重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我们需要把课堂评价整合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因为课堂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大大的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这种动态的课堂评价,可以随时随地开展,例如课堂提问,或者是课余时间教师和学生的一次谈话,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