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十篇

时间:2023-07-24 17:23:07

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篇1

不管世界风云如何变幻,发展始终是时代的主旋律。一国的全面发展,无论是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抑或政治清明与文化繁荣,莫不与法治昌明密切相关。经济法作为促进发展之法,深系国计民生全局; 其发展不仅关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对法律体系各部门法的发展以及整体法治建设亦影响深远。因此,经济法学研究不仅应关注经济法的产生,更要关注其发展,并全面展开深入研讨。考虑到经济法的发展事关法律体系的结构调整与制度变迁,从结构功能分析的角度审视法律体系中各部门法所具有的特定功用,以推进法律体系整体的协调发展,无疑甚为必要。事实上,尽管各部门法的调整领域、调整方式等各异,但都各有所能,不可偏废。与此相关,中国的法治建设不仅应有法治思维,更要强调系统思维,惟有如此,才可能促进法律系统各构成部分的协调发展。

研究经济法的发展问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维度,其中,通过考察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来推进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协调发展,无疑是一个重要门径。以往学界研究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相邻关系或外部关系时,大抵更专注于解析经济法与其他某个部门法的两者关系,这固然非常重要,但若基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诸多要素而为综合考量,则尚需在扩展的系统中考辨三者关系。例如,基于经济法领域非常基础且重要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有必要探究经济法与民商法、行政法的三者关系 如果进一步延伸,还应思考经济法与宪法、社会法的三者关系,等等。

无论研究对象是两者关系抑或三者关系,都要考虑如何更好地推进经济法与相关部门法的协调发展。毕竟,每个部门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多重基础不尽相同,其任务、使命和职能各异,但又都需要在当代背景下继续发展,同时,各个部门法又往往需要面对诸多共同的或密切关联的问题,这些都使其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只有深入研究,认真梳理,才可能更好地推进其协调发展。

在当代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相关的政治与法律发展进程中,经济法和宪法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从经济分析的角度看,现代国家的经济法与宪法都具有突出的经济性。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重大需求,都要在经济法和宪法中加以体现,并通过经济法的具体落实来再现宪法的精神,因此,经济法与宪法的协调发展至为重要。每个法律部门都要适度发展,并应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发展相协调,然而,宪法与经济法的发展意义更加重大。两者之间关系的协调非常重要,因而本文拟着重讨论经济法与宪法的协调发展问题,重点分析经济法发展的宪法基础,经济法的发展对宪法发展的推动,从而说明经济法发展的必要性,解释各国为什么会大力发展经济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经济法与宪法在发展中的一致性问题,从而说明应如何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

二、经济法发展的宪法基础

经济法的发展具有坚实的宪法基础。当代各国大力发展经济法,推进实质意义的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绝非在立法重点上存在共同的经济偏好,而恰恰是基于经济法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举足轻重的地位,恰恰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宪法规范的要求,全面实现法律系统的整体功能。大力发展经济法体现了宪法规范的要求。在各国宪法中大量增加经济性规范从而形成经济宪法的情况下,如果不大力推进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就会使大量的宪法规定无法落实,从而导致宪法落空,这不仅不符合宪法的规定和精神,也会严重影响法律系统的整体实效,还可能带来其他诸多方面的问题。

依据法律位阶理论,宪法具有根本法、基本法的位阶,是其他法律的基础,经济法的发展应符合宪法的要求。位阶理论更强调宪法与其他法律之间的层级关系,据此,经济法要服从位阶更高的宪法的要求。从宪法条文的要求来看,各国宪法涉及经济的条文多数都与经济法直接相关。这些经济性的宪法规范,涉及经济体制、所有制、分配制度等多种基本的经济制度,构成了各国的经济宪法,奠定了经济法发展的重要宪法基础。例如,我国《宪法》第15 条就是对经济法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条文。该条在1993 年修宪前曾对计划经济体制作过重要规定,现行的三款都与经济法直接相关,不仅确定了经济法的经济体制基础,揭示了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性,同时,也确立了经济法的调整范围、基本架构或体系,因而具有重要意义。现分述如下:

根据我国《宪法》第15 条第1 款的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我国首次在《宪法》中确定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对于经济法的发展意义重大,因为现代市场经济正是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其实,只要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就应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就要有经济法中的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 如果不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当然也就不涉及对市场经济的调控和规制,因而现代意义的经济法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可见,上述有关市场经济体制的规定,与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经济法的存在基础或必要性等都直接相关。尽管各国未必都将市场经济体制明确规定于宪法中,但只要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大力发展经济法。例如,德国就没有直接对经济体制作出规定,但由此也引发了理论上和法律适用上的争论,产生了对经济宪法不同范围的认识。

根据我国《宪法》第15 条第2 款的规定,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这与第1 款直接相关。只要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就必须加强经济立法,尤其应加强经济法的立法; 同时,只有加强经济立法,才能更好地完善宏观调控。在我国经济法的立法中,宏观调控的立法占比甚大,这既与我国的大国特点有关,也与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未久有关。随着国家法治化水平的提升,要通过加强经济立法来完善宏观调控,就需要加强宏观调控法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宏观调控问题,尽管有的国家未必在宪法中直接作出规定,但在宪法的解释上仍会大量涉及。例如,美国《联邦宪法》中的贸易条款( Commerce Clause) 就被认为涉及联邦的宏观调控权问题,从马歇尔时代至今,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曾多次作出重要判决,联邦的贸易调控权不仅由此得到承认,还在解释中日益扩大。

根据我国《宪法》第15 条第3 款的规定,国家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这是宪法对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依法有效规制市场经济秩序,对于保障整体的社会经济秩序非常重要,为此,必须加强市场规制法的制定与实施。德国学者伯姆将经济宪法理解为对国民经济生活秩序的公共选择或整体抉择,就体现了宪法对经济秩序或市场秩序的普遍重视。其实,正是为了保障宪法强调的社会经济秩序,才需要加强市场规制或市场监管,才需要有专门的市场规制权和市场规制法。

可见,我国《宪法》第15 条的上述三款规定,强调了经济法的经济体制基础以及经济法的调整范围( 即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两大重要领域) ,明确了经济法的二元体系、作用领域等,揭示了我国推进经济法发展的宪法依据,从而为经济法的制度建设和经济法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宪法基础。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从经济法所追求的宪法精神还是从宪政进路来讲,它们都有一个基本点,就是在经济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中,必须对政府权力加以限制和对公民权利加以保护。综观我国现有的经济法律法规,在这两方面都有相当的体现。

以上着重以我国《宪法》规定为例,来说明经济法发展的宪法基础,以及宪法条文对发展经济法的要求。事实上,随着各国宪法的发展,经济性规范日益增加,尤其在财政、税收、金融、竞争等领域的诸多规定,确立了国家与国民、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等多重二元结构的框架,从而为经济法的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宪法基础。

当然,经济法的宪法基础不仅体现为宪法条文的直接规定,也体现为宪法所蕴含的平等、自由、公平、效率、正义、安全等理念和价值。 因此,即使某些国家的宪法在相关条文中未作直接规定或规定得较为简约,但其宪法的理念、价值和整体设计,同样可以为经济法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经济法要取得较大发展,就必须充分重视其宪法基础,从中汲取营养并获得支撑。同时,推进宪法的全面实施,也必须重视经济法的发展,因为宪法的许多原则规定,都需经济法来加以落实; 如果经济法的发展不充分,就会影响宪法目标的实现。事实上,经济法的发展,既是宪法规定的要求,又是宪法发展的要求,它对宪法的发展同样具有推动作用。

三、经济法的发展对宪法发展的推动

经济法的发展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宪法的内容,进而推进宪法的发展。例如,经济法中的大量体制法都涉及宪法问题,在解决涉宪体制问题的过程中,自然会推动宪法的发展。尤其是经济法中有关财政、税收、金融、产业、国有资产管理、竞争、外贸等领域的体制安排和法治建设,对宪法发展的影响更大。

从经济法的早期发展史来看,为了加强市场规制,美国国会曾于1887 年和1890 年先后通过了《州际贸易法》和《谢尔曼法》,并陆续成立了州际贸易委员会和联邦贸易委员会等独立的规制机构,形成了一套特殊的规制体制和制度,对于经济法的后续发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上述经济法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推动了相关调控和规制体制的变化,也推动了宪法的发展。

例如,依据前述美国《联邦宪法》的贸易条款,制定上述《州际贸易法》是国会贸易调控权的体现,但在该法实施后,随着贸易的发展和诸多纠纷的出现,对于联邦层面的贸易调控权的范围及其行使等问题,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曾长期进行着复杂的解释。 正是在这些解释的过程中,不仅使对贸易的调控和规制权力得到扩展,从而推动了经济法的发展,而且在经济法发展的过程中,宪法本身也得到了丰富和完善。

中国当代的经济法是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我国的改革开放在推动经济法产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使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强宏观调控渐成共识。事实上,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已认识到政府直接管理微观经济存在的诸多弊端,并开始强调宏观调节,其实质内容就是宏观调控。我国20 世纪80 年代在财政、税收、金融、国有资产管理、价格等领域进行的体制改革和经济法制度实践,特别是国家的放权让利和放松管制,使市场取向改革的制度建设不断深化,实际上就是国家重视运用法律化的经济手段不断完善宏观调控的过程。上述的诸多体制改革,极大地促进了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而经济法的发展和相关的经济体制改革,对于市场经济体制和宏观调控在宪法中的最终确立以及对于《宪法》第15条的整体修改,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宏观调控入宪并成为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对于经济法中宏观调控法的发展尤为重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完善和稳定,我国1993 年修宪后所进行的各类体制改革和制度变迁的重要成果,不仅会在经济法中加以确立,也可能在未来的宪法修改中加以体现,这也是经济法对宪法发展的重要推动。

我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由于全国人大在经济法领域的授权立法甚多,试点立法模式通行,因而许多制度变革往往在经济法领域先行先试,有时甚至可能存在良性违宪的问题( 这涉及经济法与宪法的一致性问题,对此后文还将探讨) 。同时,正因违宪是良性的,存在经济上的合理性,因而也会推动宪法的修改和完善,这同样是经济法发展对宪法发展的推动。

经济法的发展对宪法发展的推动,在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显现。我国《宪法》的规定较为简约、原则,因而在形式上受部门法发展影响而产生的变动相对较小。在宪法文本内容更为细致繁复的国家,经济法等部门法的发展对宪法发展的推动作用会体现得更为突出。

以上分别以美国的市场规制法和中国的宏观调控法为例,来说明经济法的发展对宪法发展的推动作用,从中亦可窥见经济法与宪法的发展在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所呈现的不同特点。但无论各国的制度建设如何特殊,都应重视和强调经济法与宪法在发展过程中的协调一致。

四、经济法与宪法在发展中的协调

依据前述认识,研究宪法与经济法的发展问题,探讨两者的关系,必须考虑宪法与经济法在发展中的双向互动,尤其应关注两者的经济性和规范性,以增进两者的一致性和协调性,从而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

宪法与经济法所共有的经济性,是两者能够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随着宪法中经济性规范与日俱增,宪法的经济性日益凸显。经济宪法的不断丰富,体现了时代需要和发展要求,而且从发展趋势上看,经济宪法可能仍会与日俱增。要落实和体现这些经济宪法,就必须大力推进经济法的发展。反之,如果一国的经济法不能得到实质的发展,则不仅其宪法的规定不能落实,而且还可能在实质上损害其经济发展。事实上,各主要国家都曾经或正在努力构建较为完备、发达的经济法制度,这对于推进其经济和社会发展非常重要。

宪法与经济法所共有的规范性,为两者的协调发展提供了规则基础。作为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和经济法都具有规制职能,在规范性方面有相通之处。此外,如前所述,宪法规范和经济法规范对应两类不同的秩序,两类规范具有不同__的层级或位阶,因此,经济法规范不仅不能与高位阶的宪法规范相抵触或冲突,还要以宪法中的经济性规范为基础,并与经济宪法保持一致。应当说,明晰各类规范的层级,对于两者的协调发展甚为重要。

基于上述的经济性和规范性,必须注意宪法与经济法之间的一致性。一方面,从法律效力的角度来看,经济法规范应当与宪法规范保持一致,否则可能会存在违宪的危险; 另一方面,从法律发展的角度来看,宪法在发展中亦应吸纳经济法的发展成果,并适时作出适度的调适,从而保持两者的一致。只有在经济性和规范性的基础上实现一致性,才能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

为了增进经济法与宪法的一致性或协调性,需要通过司法判断或非司法判断来认定经济法与宪法是否存在不一致或不协调。其中,法院通过司法审查所作出的司法判断具有法律效力,因而非常重要。司法机关基于宪法所进行的违宪审查是单向度的,在一定时期,涉及经济法规范的立法可能会被宣布为违宪,但随着法院对国家的调控和规制职能认识的深化,对宪法的解释也在发生转变。例如,在美国曾被认为与宪法存在不一致的个别经济法制度( 如所得税制度) ,就早已不再被认为违宪,有些国家甚至还将所得税制度直接规定于宪法中。 上述司法判断或宪法解释的变化,以及相关具体制度的发展,体现了宪法与经济法在发展中的相互影响与调适。

此外,学者和社会公众及相关组织等非司法主体基于自己的观察,可以对经济法与宪法的一致性或协调性作出非司法判断。随着人们的法律意识特别是宪法意识的提升,对于合法性、合宪性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这会促进宪法与经济法在发展中的协调。一方面,基于宏观调控、市场规制行为对国民财产权、经济自由权等诸多基本权利的重要影响,经济法制度的制定与实施的合宪性日显重要,因而经济法必须与宪法规定相一致、相协调; 同时,基于经济宪法的要求,必须大力加强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的制定和实施,依法限定国家的权力,保障市场主体的经济发展权,而不应被利益集团俘获,人为阻碍经济法的发展。当前,阻滞中国发展的坚冰亟待通过改革加以击破,财税体制、金融体制等诸多体制瓶颈亟待突破,妨害公平竞争的壁垒亟待打破。上述问题的层层破解,尤其需要经济、政治、社会等诸多体制的协调变革,需要经济法与宪法的协调发展和共同保障。

宪法在发展,经济法也在发展,无论是在规范层面抑或价值层面,都要保持两者在动态调整中的协调,否则,如果两者出现不协调或不一致,就会带来许多负面效应。无论是宪法的发展滞后,还是经济法的发展滞后,都会对整体的法治建设带来不良影响。

五、结论

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物流业;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问题研究

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实体经济竞争力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重要的经济课题之一。在影响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众多因素中,降低融资成本、开放市场领域、塑造公平竞争环境等方面都需要协调解决。同时,作为实体经济中可以链接不同经济部门、不同企业以及企业组织内部不同职能部门的“特殊”生产业的物流业,在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作用需要我们给予重点关注。在国务院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中提到“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背景下,物流业对实体经济发展将起到一个“加速器”的作用,物流业不仅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也是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

一、物流业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

物流业的发展是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下的产物,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普及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物流业的发展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据的比例也越来越重,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对于促进体经济转型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物流业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将促进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物流业的发展改变了市场经济格局,加强了对市场资源的合理、优化的配置。一方面,随着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物流企业与实体企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形成了物流服务的集聚。物流企业为实体企业提供了更加便利的物流服务,降低了这些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消耗,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帮助企业摆脱副业,增强实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物流业涉及到实体经济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在带动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促进了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物流业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转型升级进程中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有效的增强了区域产业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也为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创造了条件,如:制造业、信息业、贸易业的转型升级。

2.物流业完善的网络体系,能提高实体经济活动的效率。如:在实体经济活动过程中,实体产品供需双方在进行货物运输时,往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对于一些跨行、跨区域的交易难度系数更高,耗时耗费更多。而物流业的发展将弥补以往交易活动过程中的不便,以其专业化的体系,降低双方使用物流网络资源的成本以及交易成本,使跨行、跨区域甚至是跨国之间的交易更为简单和方便,物流成本更低,也更安全。物流业作为第三方,在实物流通的过程中处于一个相对“中立”的位置,从交易主体行为的角度考虑,交易双方不需要考虑物流过程中的不确定环境,降低了物流的风险,同时也将使得供需双方合作更加的坦率,合作流程更加简单,合作所产生的额外消耗更低。从实体产品供需全过程的角度考虑,物流业的迅速崛起有助于实现高效专业化的物流服务运作体系,从而减少交易各方的部分交易费用以降低交易成本,同时也能有效地降低区域经济运行的成本,提高实体经济活动的效率。

3.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夯实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基础。整体而言,物流体系的建设也是经济区域的一个整合,在提升区域整体的物流水平的同时,也夯实了实体经济转型发展的基础。加快物流业的发展,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如:加强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物流枢纽等物流核心节点的建设,在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过程中,对区域整体的发展和实体经济的格局都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这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4.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在加快物流业发展的过程中,运用科学化、专业化的运作方式,充分发挥产业的整体优势以及产业的规模效益,既能促进物流业本身的发展,也能带动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从整体视角出发,物流业作为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与实体经济之间具有很强的统筹关系,对产业结构优化有非常大的助推作用,使实体经济发展向集约型、高效性、高质化方向发展。

二、我国物流业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我国在推进“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物流业也在向网络化、组织化、集约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这种发展模式,有效地促进了资源的整合优化,一体化服务和平台化的发展,降低了物流成本,实现物流供需的高度匹配,对于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有非常大的价值。于此同时,物流业在整体资源配置效率和技术的采用和标准化建设方面却仍然存在关键性的问题,物流业发展水平比较缓慢,物流成本比较高,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1.公共物流基础设施属性不明确。区域物流中心、城市配送中心作为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节点,是当前物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需要有完善、系统的配套设置和城市基础设施,但是,当前的公共基础设施属性还不明确,定位还不清晰,存在重道路、轻节点的问题,重视对客运站、海港、空港等运输场站的建设,而忽视对公路节点的建设,不够专业化、规范化、有序化,布局不够统一,都不利于其更快、更好的发展。

2.工业品物流发展滞后,信息化程度不高,还有待进一步的融合。尽管我国物流业在市场庞大的需求下,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快递、小件物流发展比较快。但本质而言,物流业的这种发展是不平衡的,对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业品物流、大件物流仍然比较落后和滞后。对于整体物流业的发展具有举重轻重作用的公路物流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比较多和信息化水平较低。同时工业品物流的标准不统一,跨行业、跨区域、跨平台的信息共享协调性差,在一定程度上都限制了物流业的发展,也无法推动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

三、物流业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措施

物流业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是要充分发挥物流业的价值和作用,在满足实体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时,能够实现对资源的合理优化的配置,强调其系统、全面的服务体系,以促进实体经济的转型和发展。

1.明确公共物流基础设施属性,制定健全、系统的物流政策和管理模式。区域物流中心等公共物流基础设施和关键物流节点作为物流业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对于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合理的整顿和优化物流资源,降低实体企业的物流成本,解决实体企业转型发展的后顾之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会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比如,公路港作为物流业发展的核心,对于优化城市结构和城市空间布局,拓展城市服务功能,提高其服务质量,改善中小物流企业服务以及合理的整顿和优化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输质量和效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府相关部门应发挥宏观管理的作用,制定健全、系统的物流政策,积极地推行有效的管理模式。同时,进一步提高对基础物流设施建设和战略性的认识,将基础物流设施建设纳入重点规划和建设的范畴,对公共物流基础设施属性进行探讨和研究,提高建设、管理和利用的效率和能力。

2.将发展工业品(大件)物流作为物流体系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的重要内容。相比于其它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工业品物流的发展起步比^晚,物流运行效率比较低,在物流资源的配置中还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如:公路运输企业小而散、车辆空驶率高等,这些都影响了工业品物流的高质、高效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加强对工业品(大件)物流发展的支持力度,如:推动无车承运业务的落实,弥补供应品运输过程中的短板,提高运输的效率。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工业品物流的重要性和价值也会进一步的凸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为此,要通过工业品物流的供应侧改革,有力推动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

3.将物流业信息化嵌入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提出,结合现有物流业的发展,要加强对物流信息服务平台资源的整合,要实现物流业的跨行和跨区域的智能化的发展,打造一个全方位的、系统、规范的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简单而言就是需要加强对物流资源管理、综合运输信息、物流资源交易以及商品交易、电子口岸等平台的建设,实现各平台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和物流信息共享。在这个背景下,将物流业信息化嵌入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中是一项特别重要的内容。具体来讲,一是物流平台的建设要考虑如何引入实体企业,这是物流需求之源,也是物流平台和信息化坐实的标准之一。二是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发展条件下,推进工业品电子商务项目的发展,保证物流业与实体经济在信息环境下的融合,产生如网络零售业与快递业相结合的类似效果。三是积极开展物流园区的互联应用,以相关物流政策为导航和标准,强化枢纽的作用和价值,提高枢纽之间信息的交换和互换,以满足各个物流园区之间的信息共享,推动先进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应用,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4.通过物流业来引导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物流业作为战略型新兴产业,通过供给侧的改革,提高物流服务品质,来引导实体经济的发展。通过物流业与实体经济产业紧密结合,促进生产流程、产业形态、产品包装的优化和提升,推动实体经济向高增值产业发展,传统产业向高端的新兴产业进军。当物流业转型升级方向和实体经济的发展方向相同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物流业和升级经济将会实现良性互动和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蔡进.切实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助推经济转型升级[J].中国经贸导刊,2016.

[2]刘志彪,陈柳.政策标准、路径与措施:经济转型升级的进一步思考.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4.

[3]安增龙,李世武.大力发展物流产业推动大庆市经济发展[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7.

[4]伊静.现代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经济论坛,2004.

[5]王智利.物流经济地理.北京:电子工程出版社,2011.

[6]吴浩.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中国物流联合会赴欧考察报告摘要.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2.

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促进型限禁型经济法优越性

在我国全面推进法制化建设的进程中,经济法作为现代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现行经济法模式和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创新和改革,否则必将导致经济法与社会实际发展形势的不适应,进而阻碍我国法律体系的创新发展和科学进步。在我国近30年的经济法专项研究中,“促进型”经济法是各种学派、各种观念的系统结合,不但符合经济法体系构建和发展的基本要求,而且全面展现了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法律体系的特殊性和现实性。

一、我国现行经济法的原则及要素

在我国现阶段实行的经济法中,国家相关立法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了相应的精神实质与实践纲领,其主要目的是引导经济法的健康、稳定、和谐发展和进步。在我国的经济法研究进程中,国内的经济学专家、学者对于经济法原则的探讨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直到今日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和认识。对国内各种经济法研究观点进行整合,笔者归纳出我国现行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即在现代社会的构建和发展中,尤其是经济社会的管理工作中,经济法要贯穿与社会各类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而且要作为各种经济法法规、制度制定的基本准则,其必须具有稳定性、综合性的特征。

由于受到我国政治体制的影响,经济法在社会经济管理工作中主要承担了宏观调控各种社会关系的重要职责,而且要从经济管理的角度出发解决我国现存的民族与集中之间的矛盾和问题,进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稳步发展。由此可以得出,我国现行经济法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要素:1)法律性,在经济法的制定与实施中,相关规章、制定、条例都要符合宪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范畴,经济法的法律效力应进行严格的限制和控制,不得超出宪法的具体规定;2)普遍性,即经济法的制定与实施必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而且要贯穿于社会经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对于现存的各种经济矛盾和问题要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且在法律条文中体现出具体的解决策略;3)经济法特性,经济法作为社会经济管理的专项法律,其基本原则必须体现出社会经济工作的特殊性,而且要从经济学与法律学相结合的角度对于相关问题进行具体的约束和管理。

二、“促进型”经济法基本概念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有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各种社会经济管理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这就要求国家立法机关在经济法的制定中必须注重结合社会现实,在深入探索和分析现阶段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加强对现行经济法的改革和完善。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经济法的实用性和时代性,国内经济法研究领域中逐渐形成了以规范、整合与发挥经济法潜在效力的“促进型”经济法,这在我国法学领域的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国内部分法律学专家也将“促进型”经济法称为“励进型”经济法,主要是因为“促进型”经济法摆脱了“限禁型”经济法中对于社会经济管理过于单一、制度化的现实,而是坚持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基本立法原则。从社会经济管理学和法学的角度进行分,“促进型”经济法的制定与实施中,通过利用具有积极性、倡导性、鼓励性的新型法律手段,逐步实现经济法功能性和实用性的强化,而不是仅作为一项社会管理法律,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法律保障措施,必须引起国内经济学、法学界的高度重视。

从社会法律规范的角度而言,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经济法承担了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经济环境的重要使命,而传统的“限禁型”经济法则是更多的注重法律的本身效力,忽略了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组织、协调与促进作用,这是不符合国家法律领域发展新理念的。咋我国长期实行“限禁型”经济法的时期,执法困境的问题普遍存在,不但增加了执法人与人们群众之间的矛盾,而且潜在较多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这对于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三、加强我国“促进型”经济法优越性研究的重要性

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对于“促进型”经济法,尤其是其优越性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而且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促进型”经济法的提出和研究具有很大的社会价值和法律价值,不但有利于国内逐步对现行的经济法体系进行更新和完善,而且也将为我国法治社会的构建和发展贡献重要的力量。结合我国现行的政治和经济体制,对于“促进型”经济法的研究有利于更为明确的阐述经济调整目标与法律调整手段之间的密切联系,进而推进我国经济法体系的理论发展与制度完善,这是我国法学界在今后发展中必须重视的基础性问题之一。

从我国现行经济法的调整目的、手段与功能等角度而言,经济法主要可以分为“促进型”和“限禁型”两类,虽然现在还很难对两种经济法模式的利弊进行全面的判断,但是从总体效果方面而言,“促进型”经济法的优越性明显强于“限禁型”经济法,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但并不是在确立以“促进型”经济法为主体的模式以后,就要将“限禁型”经济法的内容全部删除,这是缺乏客观性思考的,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下,加强“促进型”经济法与“限禁型”经济法的有机结合,发挥两者的优势,尽量规避其弊端,才是实现我国经济法科学发展的上策,也是今后经济法领域研究中要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促进型”经济法的优越性分析

在我国现行的“促进型”经济法主要具有公平性、合理性、客观性等特征,其概念的提出主要是针对“限禁型”经济法而言,所以其优越性表现为对于“限禁型”经济法矛盾和弊端的逐步完善。在我国现代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中,“促进型”经济法的优越性是极为突出的,本文难以对此进行全面的描述,仅从“限禁型”经济法的角度出发,列决“促进型”经济法所具有的两种优越性。

(一)有利于克服“限禁型”经济法的执法困境

在现代法学研究领域中,执法困境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其与执法不力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从法律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执法不力主要是指执法者受到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影响,而导致相关法律的实际执行效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执法困境则是指因法律本身存在一定的弊端和漏洞,其实际实施策略因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潜在阻碍,最终导致执法活动陷入到困境中。在经济法的执行活动中,出现执法困境的问题与“限禁型”经济法本身的局限性和矛盾性有着直接的联系,长期硬性坚持必然会导致国家法律的权威性受到影响,而且客观增加了执法的成本,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构建也是极其不利的。

针对“限禁型”经济法出现执法困境的原因和外在表现,积极加强“促进型”经济法的研究和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以“促进型”经济法理念为基础的法律体系构建中,有效解决了经济法在规范设置与执行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执法困境问题。经济法作为我国各级政府行使社会经济管理职能的主要法律性文件,其必须具备法律所应用的强制性、公平性、合理性等特征,在“促进型”经济法的实施中重点要解决人民群众对于法律漠视和抵触的情绪,增加各级政府在法律执行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在“促进型”经济法中要以鼓励性、引导性的法律措施为主,逐步强化人民群众对于经济法律的熟知和理解,通过非强制手段逐步强化经济法的法律效力。

(二)有利于解决“限禁型”经济法的“信息悖论”

在我国传统的“限禁型”经济法中,法律的执行效力与信息的获取有着直接的联系,但是由于“限禁型”经济法中的相关规定年过于严格,而导致其信息获取过程较为困难,特别是对于违法行为人而言,面对法律的严厉制裁手段,而不敢于注重向司法机关提供有效的信息。在“限禁型”经济法的实施环节,为了保证信息量的大量获取,而不得不设置较多的信息披露制度,虽然在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其强制性特征过于明显,而严重约束了人民群众的信息披露行为。

针对“限禁型”经济法中普遍存在的“信息悖论”问题,在“促进型”经济法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信息获取过分依赖强制性措施的行为,而且要尽量降低“信息搜寻”的成本,这是减少执法部门开支的主要措施之一。其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环境下,“促进型”经济法中要突出信息披露自主性、资源性的原则,加强相关规范的合理设置,加强对于违法行为的根源治理才是最为重要的。最后,在“促进型”经济法的制定与实施中,要设置科学、合理的组织与管理模式,尤其是要将相关行为主体严格控制在执法机关的监督范围之内,在监督职能的行使中要尽量体现自愿性、提倡性的全新行为模式,并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与程序。在“促进型”经济法的影响下,执法机关的信息获取将以市场导向为主要依据,并且在相关鼓励性政策、制度的引导下,对于经济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和潜在的矛盾、弊端进行及时、准确的观测和监督,这是突出其优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现代经济化法治社会的构建与发展中,对于经济法相关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和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对于“促进型”经济法更是要加强研究,而且要积极应用于经济执法的各个领域中,使其发挥更为重要的实际作用。针对我国传统“限禁型”经济法中普遍存在的弊端和矛盾,“促进型”经济法的优越性较为突出,在我国现代法律事业的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贡献和作用,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参考文献:

[1][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M].米健,朱林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2][美]丹尼斯・特伦.商法与经济法[J].法学译丛,1986;4

[3][日]金泽良雄.经济法概论[M].满达人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P.Nonet,P.Selznick.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的法[M].张志铭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5]王泽鉴.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也可参见[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3:12-24

[6]苏永钦.走入新世纪的私法自治[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篇4

1.体育经济学概述

1.1 体育经济学认识分析

体育经济是以发展体育事业为根本目的的,体育经济学是围绕体育事业发展的各种现象、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主要包括体育产业与经济发展的联系;体育市场、体育消费等体育实践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人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等,以及人的思想、习惯对体育市场、体育消费的影响等等;体育资金的有效利用、体育行业的投资与收益等提高各种投资在体育实践中的收益,使投资的效益最大化。我国的体育经济学研究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以取得了部分成绩,第一,随着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拓展和大部分体育经济研究者的付出,我国体育经济研究收获了一大批优秀成果,包括体育经济学相关专著的发表,体育经济学相关学刊的发展等第二,体育经济学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逐渐的成熟和完善,并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第三,高校对于社会经济学人才的培养为社会提供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在不同的岗位上积极的促进了体育业的发展当前,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社会在发展、体育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在不断的扩展,只有理论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才能适应体育经济的发展现状,为体育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正确的理论指导。

1.2 体育经济学研究的意义

在体育经济学发展前,我国的体育业发展相对滞后,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无足轻重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健身娱乐、体育竞技观赏等的兴趣日益浓厚,形成了迅速膨胀的消费市场,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体育服务业的发展拓展了第三产业的领域,使社会产业布局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体育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的第二产业发展,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制造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体育经济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了社会就业的实现并促进了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提升了全民身心的健康水平,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体育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2.1 体育经济学研究的现状分析

我国体育经济学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到今天已取得部分成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发的深入,当前的体育经济学研究已不能满足体育行业发展对经济理论的需求,体育经济理论亦不能科学的、全面的指导体育业的发展第一,目前体育经济学研究的重心仍停留在以经济学理论分析、解决体育行业发展中的各类问题,对于体育经济理论体育的构建研究不足第二,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对实践经验的概括较为成熟,对于实践概括的加工、提炼、升华不够深入,体育经济学理论对于体育经济实践活动的指导力不足第三,对于国外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成功过于极端要么全盘否定,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理论到社会主义国家不适用要么盲目借鉴,对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真实情况考虑的不足,但不论那种情况都不利于我国体育竞技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第四,对于体育经济学的属性定位仍有一些分歧,导致了理论研究的滞后和盲目一部分学者认为,体育经济学具有基本的经济学特点,应为经济学属性;而另一些学者认为,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体育产业、体育消费、体育投资等,应为体育学属性;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体育经济学具有多学科交叉属性。像这类的分歧影响了体育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并制约了体育经济学对体育实践的指导作用。

2.2 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趋向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速增长的物质财富为人们的精神追求鉴定的基础,更多的人开始重视体育消费。体育经济实践的发展丰富了体育经济学理论,促进了体育经济学理论的快速发展同时,体育经济作物社会经济的一部分,与整体经济有着情丝万缕的联系,社会经济发展的复杂化促使体育经济的发展也日趋复杂化,这就要求研究者不断的提高自身素养,拓展体育经济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从实践出发提高体育经济理论的研究水平并能注意体育业发展中大众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消费心理、市场等因素,将其作为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性研究此外,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的体育经济已逐渐的与国际接轨,受国际一些思想、理论的影响,国内的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也在发生着一些变化,以促进其对体育实践活动更广范围的指导作用的实现。

2.3 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分析

体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的产物,换而言之经济是体育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反之,体育也的发展又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在体育经济学研究中,我们一定要看到经济与体育的内在联系,理解二者的重叠性、互交性,避免片面的属性争执对于体育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一方面,要结合实际,联系我国的基本国情,以体育经济实践为基础,科学的、事实求是的进行概况、分析、研究,并使之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另一方,客观的、理性的借鉴其他理论成果,结合实践对相关理论进行融合、加工,以形成适应我国体育业发展的体育理论体系。

在体育经济发展中,“人”是发展的核心理论,对于人力资本论的研究很有必要第一,人力资本论是西方体育经济学理论的基础,我国虽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但并不能因此排除一切“异己”,应结合我国国情、制度以及现状,科学的、理性的对该领域较成熟的理论加以引入、吸收和利用。第二,人力投资在体育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例如,对体育教育、体育保健等进行投资,提高人在体育技能、体育保健知识应用等方面的能力,使人获得了一定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等。这一过程就是一个人力资本形成的过程,在我国体育经济实践中真实的存在过程,因此不可忽视。

产业组织论是产业经济学中的核心理论之一,体育业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拓展了第三参与,对相关的第二产业也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因此体育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中需重视对产业组织论的研究,使这一理论能更好的指导体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体育经济业的繁荣。

体育专利权、商标权、冠名权等知识产权都属于体育业无形资产,此外,体育业的无形产权还包括技术秘密、经营秘密、特许经营权等,这些产权的保护和利用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和体育业发展的良好秩序,是客观存在于体育行业的财富。因此,对于无形资产论的研究对于体育经济学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无形资产形成中,“人”投入了相应的资金、智慧等成本,促进了体育服务等行业的发展,提升了体育业的经济效益。此外,体育业的无形资产可用货币竞相计量,属于可交易商品。同时又具有产业经济效益、供给的有限性等特点,利用无形资产论对其进行研究,并结合体育经济发展的实践进行分析、利用,对于促进体育业发展极为重要。

总之,体育经济的核心理论是以体育经济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经济学的各种理论,对体育经济发展过程的各种现象、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和提炼体育业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以理论为基础更好的促进体育经济的发展。

3.体育经济学的科学定位

3.1 体育经济学定位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科学的定位体育经济学对于提高体育经济学研究的效率、效果极为关键。在彳本育经济学研究定位中,主要注意一下几点。首先,实践是一切理论发展的基础,在体育经济学研究中,必须重视现实中的体育经济现象和体育实践,通过对体育领域各种现象、实践的总结、思考、分析获得更高层次的体育经济发展规律,从而利用体育经济的相关问题解决体育利于所发生的各种问题及经济现象,促进体育业的发展。其次,重视“人”的因素对体育经济现象的影响,通过对人的活动、意向、需求等的研究深入挖掘体育活动中的各种行为、需求等变化规律,以促进体育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再次,理清体育经济发展中各种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探索体育实践中各种因素的相互渗透、影响等,通过研究分析提炼体育活动中的各种经济规律,用以更好的指导体育业的发展。

3.2 体育经济学科学定位的思考

科学的定位体育经济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体育经济现象及实践研究中,人们不断的发现、总结其经济发展规律。然而体育经济发展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着体育经济发展,也影响了体育经济学的科学定位。对于体育经济学的科学定位,首先,在当前理论研究基础上,全面的掌握、分析体育经济发展的各种规律、特点,联系实践在体育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基础上对该学科进行定位。其次,对于体育经济学定位过程中的分歧要全面的分析、研究、领悟,不能盲从他人观点,轻易做出结论。例如体育经济学的属性定位,面对体育经济学的“体育学属性”、“经济学属性”、“多学科交叉属性”这三种不同观点,一方面,要联系实际,通过对体育实践中经济现象的发生、体育实践问题的解决等对其进行思考。另一方面,要打破界限,挖掘最有利于体育经济学发展的属性定位,以创新思想求得该学科的最有利发展途径。再次,研究定位是体育经济学发展的关键,对于研究的定位一定要突破抽象的表面现象,深入体育经济发展的核心,找准影响体育业发展的关键进行定位。第四,人才是体育经济学发展的动力之源,对于培养的定位要联系社会实践,突破学科差异、思想差异,以人力资本论为基层,培养多元化人才,促进体育业和体育经济学的发展。

4.结语

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篇5

一、“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形成

“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理念的形成,与21世纪90年展起来的权利贫困理论以及关于社会排斥方面的研究密切相关。21世纪中期以来,人们关于经济增长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增长理念也从单纯强调增长向更深层面演进。世界银行于1990年提出“广泛基础的增长(broad-based growth)”,其后进一步提出“对穷人友善的增长(pro-poor growth)”的理念,并以此制定世界银行的贫困减除政策以及指导各国相关实践。“对穷人友善的增长”理念强调要形成一种使穷人能参与经济增长并从中获益,以及增加自身人力资本投资的良性循环机制。“对穷人友善的增长”的理念吸收了能力贫困理论要素,开始重视贫困人口人力资本的培育和能力的提升,强调将贫困人口吸收到增长过程中,确保贫困人口能参与经济增长,在这个过程做出贡献,并合理分享增长的成果。

进入新世纪以来,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在“对穷人友善的增长”基础上,先后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的理念,其基本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基本核心是追求机会公平和权利公平。作为发展经济学的一个新概念,“包容性增长”有着不同的诠释,但综合来看,是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状态的一种描述,并且这种状态至少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二是对所有社会成员的包容;三是平等的机会利用。“包容性增长”理念强调要建立具有包容性的制度,提供广泛的机会,而不是将增长政策和具体旨在实现公平的政策割裂开来;强调通过维持长期及包容性的增长,确保增长效益为大众所广泛共享。在政策层面,以“包容性增长”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包括三个相辅相成的支柱:一是通过高速、有效以及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最大限度地创造就业与发展机会;二是确保人们能够平等地获得机会,提倡公平参与;三是确保人们能得到最低限度的经济福利。

二、深刻理解中国式“包容性增长”的内涵

中国式“包容性增长”概念的提出与时下国际经济、政治形势密切相关。“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胡锦涛同志的这一论述,阐明了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意义,赋予了中国式“包容性增长”更深更新的内涵。从国际的发展和平两个主题看,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国与国应互惠互利、携手共进、包容发展。从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让每个公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目标看,“包容性增长”理念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是一脉相承的,本质上是“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念在增长上的集中体现,它明确了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的同步性,揭示了经济增长的落脚点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的需要。准确理解“包容性增长”的内涵,需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包容性增长既强调经济增长的速度,也强调经济增长的方式,不仅是量的容纳,也是质的提升,二者同等重要。包容性增长首先是一种“增长”,这就对经济增长的速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但是,仅有经济增长的速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经济的高速增长并不必然带来贫困人口的减少。因此,还必须强调经济增长的方式,使增长成为基础广泛且包容一个国家和地区最大多数人口的增长。在一个实现包容性增长的社会里,不论种族、肤色、性别、年龄、体力、智力,人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和责任,人人都有用武之地,人人都得到保护,免于被歧视和被排斥。

其次,包容性增长应该以优先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充分就业为基础。包容性增长更倾向于通过增加就业机会为个人创造工作岗位,使其不断提高收入、改善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而不是直接通过收入再分配使个人被动地摆脱贫困。要实现充分就业,就要优先开发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开发对提高人们参与经济发展和改善自身生存发展条件、实现包容性增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和意义。

再次,包容性增长应当使人们平等、广泛地参与经济增长的过程并从中受益。提倡包容性,并不是为了经济增长而不择手段,而是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公平正义的方式,让发展的成果普惠大众尤其是困难群体,并由此构筑新的发展基础。要实现包容性增长,就要着力促进人人获得平等发展机会,不断消除人们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

三、重塑经济增长模式的政策选择

全球性金融危机是对“中国模式”的重大考验,也给了我们一次深刻反思经济增长模式的机会。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在长期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要素红利、人口红利以及全球化红利的势能都在衰减,主要依靠低成本刺激的出口超高速增长逐渐回归常态增长,以大量增加资源资金投入维持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走到尽头的大背景下,经济增长模式正面临着深度转型的重大挑战。“包容性增长”为解决这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打开了一扇大门。

(一)推进人才强国,优先开发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开发,对提高人们参与经济发展和改善自身生存发展条件,对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实现包容性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优先开发人力资源,一方面体现了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为了提高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了人的富裕;另一方面体现了发展的主体是人,是投资于人,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这就从根本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主导思想,以人的发展为基础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人真正成为发展的主体与真正的受益者。

从中国国情和发展条件看,人力资源优势是最需培育、最有潜力、最可依靠的优势。我们应该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加快形成人力资源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要优先调整人力资源结构,优先投资人力资源开发,创新人力资源制度,建立政府、社会、用人单位、个人共同投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积极谋划和调整人力资源专业结构、层级结构、分布结构,大力激发各类人力资源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智慧。要突出加强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大规模培养培育人才,施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三搞联动”,在科学发展中引才育才用才,进一步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以人才优势构筑发展优势。

(二)实施创新驱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经济社会全局的重大任务,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前提条件。要完成这项任务,必须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立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服务业为主体,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发展动力包容,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经济增长新格局。坚持市场主体包容,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积极发展壮大产权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国有企业发展活力、大力培育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断扩大市场主体数量和规模,提高发展主体市场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区域发展包容,加大统筹城乡力度,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加强整体谋划、板块开发,推动各类要素跨区域流动和合理配置。

(三)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基本公共服务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要实现包容性增长,就有必要落实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特别是在医疗、教育等领域,在城乡之间逐渐实现机会平等。

要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社会实业领域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真正做到政府保“基本”、社会和市场管“非基本”,逐步完善符合省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在指导方针和目标设立上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大幅提升公共就业服务、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文化体育、福利救助服务的供给和均等化水平为主要任务,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深化体制改革,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

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不断扩大社会保障面,让不同群体共享发展成果,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题中应有之义。要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再分配具有社会公平功能。要完善居民收入分配调节制度,不断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一方面,通过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更重要的是通过公共服务、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方法缩小其与高收入群体间的差距;另一方面,要扶持低收入和困难人群,探索建立城乡低保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和与物价变动相适应的动态补贴机制。对于高收入群体,则是规范其收入,尤其是非法收入和灰色收入。要制定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的约束性指标,调整政府、企业、居民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关系,提高“两个比重”即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促进居民收入和消费可持续增长,确保让广大劳动者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让国民经济进入“GDP增长-居民收入提高-消费增长-内需扩大-经济持续增长”的良性循环。

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人文经济;属性;价值

人文经济,也称人本经济,是指为尊重人的生命及其本体价值,以保障人的幸福和尊严为目的,协调效率与公平、技术与人性、科学与人文的关系,达到经济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的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思考

一、人文经济的属性及价值

(一)人文经济的自然属性

人文经济追求人的本性和自然性的回归。人文经济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的一种现代形式。它的个体性表现在以“人”为经济生活的中心,提倡人性解放、个性自由、尊重人权,发挥人的灵性、本性和创造力;它的社会性表现在追求把国家建设成为民本人道、仁爱互助、公平共富的幸福的“大家”。它强调从天人合一、物我和谐的宇宙观出发,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以及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其追求社会的和谐、统一;人文经济坚决反对异化现象,反对物质、技术、权力对人的异化,反对人的大众化、功利化和标准化,反对专制主义、官僚主义和教条主义对人的摧残,提倡人道经济、公平社会。对待市场经济,人文经济反思商品经济二律背反问题,针对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异化现象,即因为物质文明丰富了人也就开始物化的问题,一方面坚持商品经济促进了社会进步,另一方面寻找解决负面效应的办法,提出通过人文经济的创建来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深刻地指出金钱不能代替价值,科学技术不产生伦理道德,工具理性不能取代价值理性。

对于人文经济思想,我国古代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早有论述。孔子所说的“致中和”、道家主张的“合异以为同”、董中舒宣扬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张载的“天人合一”等,以及老庄哲学,如:“物物而不物于物”、“法天贵真”、“不以物挫志”的主张,其反对“丧己于物”、“以物易其性”、“以身殉利”、“见利而轻亡其身”,反对“人为物役,心为形使”的卓越见解,都饱含朴素的人文经济的哲学思想和对人文经济所强调的自然性的憧憬。

(二)人文经济强调以市场经济为基础

人文经济的本质是既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通过价值规律配置资源和生产力、通过价格信号协调供求关系、通过竞争机制分配国民收入,又要建立保护人权、尊重人格、实行民主、保护生态环境、效率与公平协调、技术与人性兼顾的人文主义机制和环境。在当代社会,市场经济比较符合经济生活自身的规律,也比较符合人的实际的行为动机和行为制约,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建构。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民主,不是由哪个领导、部门或哪个个人、国家所圈定的经济发展形式,而是按市场需要和供求关系运行的。那种把市场经济当作人文精神失落的起因是不合乎事实的。

人文经济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并寻求对市场经济的超越。对待环境,人文经济不以牺牲环境、生态和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而是追求经济建设及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提高和生态多样性的发展;人文经济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其维护市场经济基本制度,实现产权清晰化、财产共有化、管理科学化,促进自由竞争;对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其核心目标是建立现代人文企业,企业管理的中心既不是利润也不是资本,而是人,企业力图建立以人为核心的人文企业文化,倡导道德、关怀、仁爱、合作。但人文经济不是人治经济,它是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法治经济,强调竞争、效率和社会民主、法治、公平并重,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和共同发展。

(三)人文经济是对知识经济的发展

人文经济把人的发展作为经济的第一要素,其目标是建立效率与人性、技术与人格、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以人为中心的崭新的经济形式。所以,可以预测,在知识经济之后人类应当会进入人文经济的新时代,人文经济才是真正的“新经济”。知识经济强调的仍然是客体知识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知识的主体一人,虽然知识的载体是人,似乎尊重知识就是尊重人,但知识主要是客体化的网络、信息、软件等,人格、人性被客体化,这与人文价值往往是背道而驰的。人文经济从人的本体来探讨经济的发展,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人的自我完善来追求经济的成长。

人文经济是对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知识经济大大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要摆脱贫穷,更要大力发展知识经济。从人类经济模式的发展趋势来看,知识经济只是一个过程,而尊重人性和人文价值的人文经济才是未来世界经济的主流。

(四)人文经济因势利导的现实意义

由于中国正处于转型期,其经济、社会、环境不平衡发展的情况严峻,比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致使环境污染严重、能耗居高不下造成经济结构不合理,同时,一些弱势群体的权利受到严重的损害。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改革前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16,而到了20世纪初,我国的基尼系数则上升到了0.452。时至今日,情况未见好转,这种利益结构令人担忧。贫富差距的加大,是造成各阶层间矛盾的主要原因,这种包含着不满和愤怒的“嫉妒”已经成为破坏社会稳定的催化剂,如不迅速加以扭转,有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人文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央政府及时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而人文经济就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经济模式。它强调“全面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及政治文明协调发展”、“以民生为中心”、“以人为目的”,改变物质文明畸形发展、社会不公日益加剧、环境生态濒于崩溃、道德信用陷入危机的现状。人文经济对创建尊重生命、提升人民的幸福感、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克服异化现象、纠正物质的畸形发展、深化人性化的改革、培养公民道德和政府责任感、打造“善治”政府、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面建设小康和现代化的伟大事业,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如何创建人文经济发展模式

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现代化 经济管理 发展

社会长足发展,经济稳步增长,原有的经济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经济发展,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势在必行,经济体制的现代化完善化的程度决定着社会整个经济体制的发展走向与发展速度,如何建立完善健全的经济管理体制以及让其适应当代社会经济生产力实现高收效益的持续增长是当下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现代化经济管理现状

在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的双重作用下,我国的经济已经实现多年稳步持续的发展,经济管理体制在企业经济管理中也开始被普及应用,许多企业已经实现了科学化、人性化、自主化的管理模式。根据我国基本国情,经济的发展受到地域差异、生产力水平、文化差异等众多因素的制约,制定特色化的现代经济管理模式需要结合各个制约因素,具体的分配、经营方式来决定,因地制宜才能符合各地的现代化经济管理理念。

(一)现代化经济管理的内容

1.组织形式与经济管理理念的现代化。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现代管理理念与传统理念的矛盾冲突,在组织形式上存在众多不符实际情况的分配矛盾,因此对经济快速发展的大步伐形成了相当大的阻力,企业以及其他经济体的管理方式与活动需要与整体的经营目标,经济指标相吻合,需要遵循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更多的借助现代化的方式与工具不断完善管理体系。

2.现代经济管理方式的自主、科学、合理等性质。社会生产力的创造性与积极性奠定了国家经济飞速稳步发展的主旋律,市场经济体制与宏观调控的作用很好地规划辅助经济走向。经济水平的提高让社会生产对经济管理方式有了新的高要求,更多地需要自主、科学合理、人性化的管理方式。

二、现代化经济管理的特点

现代经济管理的特点由之前的GNP单一重视转变为更多的考虑方向,在兼顾GNP的同时还需要考虑环境保护、人性化设计、可持续发展等新鲜理念。

(一)注重以人为本

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中讲究的科学化管理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合社会劳动,与之相悖的便是科学化带来了诸多的不人性化,因此,现代化经济管理更为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需要广泛深入地应用在现代化经济的核心管理体系中。

(二)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传统性的经济管理往往忽视了生产对于环境的影响破坏,从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现代化经济管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强调可持续性的发展,合理节约地利用资源,实现可循环利用,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利用,也大大地减少了之后的修复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经济管理的重要一环。

(三)科学化资源、劳动力分配

现代经济管理更为注重科学化的分配模式,这与人性化的管理不同,在生产力组织结构需要有合理科学的分配才能最大地发掘生产力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更多地鼓励自主创造而优化了管理的繁琐与流程。

(四)现代化经济管理的专业自主化

现代化经济管理强调人员的专业化。专业化的提高也相应的激发了自主化,以便经济的组织管理,这是现代化管理的优势所在。

三、现代化经济管理实现的途径

现代化经济管理需要迎合国家的基本国情以及发展历史,遵循小调小改的原则,借鉴原有的管理实践的宝贵成果与经验,以此作为现代化革新的参考对象,认真实地调查,全面深入的分析,因地制宜的制定,加以现代化的工具与技术,将现代化经济管理稳步推行。实现现代化经济管理可以有经济调节、市场监督、提升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等方式。

四、现代化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结构组织的扁平化

传统的经济管理组织结构呈金字塔分布,任务分工由上至下,层层传递,权利则层层减弱,这种管理方式一定程度限制了下层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现代化经济管理将朝着人员平等,职责平衡的趋势发展。

(二)民主化、自主化

现有经济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决策都是由上层人员决定,下层人员只有执行的权力,随着经济市场的日渐宽广,经济体制遭遇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需要集思广益,发挥民主化与自主化的最大效益。利用人性化管理的方式优化合理经济管理,其经济管理方式随着社会经济形态发展而变化,而人性化、民主自主化的管理方式符合了经济发展形态。

(三)强调团队协作

现代经济管理体制追求利用现有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没有完美的个人,但有完美的团队,因此团队协作力变得尤为重要。努力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实现人才知识结构现代化,使企业所有管理人员真正做到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

(四)软件结合的管理方式

快速发展的经济基础带动了社会各行各业的生产积极主动性,包括科技研发、高新应用等方方面面,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一直以硬件设施与人工来管理经济,使得这项工作繁重而复杂,充满了不合理性与缺点。在时代进步的大潮流下,科学合理性的管理方式已经越来越被员工谋求,现代经济管理方式强调将软件管理硬件辅助的形式加入到实际应用中,省去了平时耗时耗力的员工工作。这种新的管理模式在整个管控体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逐渐成为核心理念,这样有利于合理规划,发挥最大的价值效能。在人类历史发展阶段中,信息处理的发展阶段是以处理手段的不同来划分的。当今,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将成为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电子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程度反映了管理现代化的程度。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管理现代化的整体内容,也是由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过渡的桥梁。所以,前面所论述的管理现代化的全部内容,正是开发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

五、结语

管理现代化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主要内容有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手段的现代化。现代化的经济管理模式、方法以及其手段并不是一直固定不变的,其遵循的科学合理化、可持续发展理念可以使经济管理随着经济形势的改变而调整,使得管理方式达到符合事情的最佳状态,时代的历史的进程在稳步进行,管理体系也会渐渐的逐步完善健全,届时能够完全适应每个地域每个特殊的发展现状,能够更有效地服务社会与经济。

参考文献

[1]郝青.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J].商品与质量・焦点关注,2012,(3):17.

[2]彭静.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4,(1):113-113.

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政府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市场规律;政府作用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2-0051-05

随着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也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党的十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从理论上做出的深刻总结,进一步明确了深化改革的基本思路,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从计划和市场转向政府和市场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处在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更多地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阶段,改革的中心是如何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涉及的问题是在哪些领域应更多地运用计划的方式,哪些领域应更多地让市场来调节,以体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定位。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总框架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体现了当时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特征在理论上的总体认识。20多年前的这一认识,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当时的概括具有的局限性是合乎认识规律的。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过20多年的实践,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越来越深刻,对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不再局限于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而是把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其实,这一问题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现代经济发展具有以下两大基本特征:一是生产力发展的高度社会化;二是经济发展的高度市场化。生产力发展高度社会化决定发挥政府作用的客观性和重要性,经济发展高度市场化决定尊重市场规律的必然性和可行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生产力高度社会化和经济高度市场化也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这两个特征同时并存,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生产力发展高度社会化是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表现,经济发展高度市场化是经济发展规律的表现。把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反映了对问题实质的把握,体现了对问题的不断深化认识。

市场和政府是调节现代经济发展并保证其高效和协调运行的两种力量。市场的力量是借助客观经济规律的作用,以“看不见的手”的形式,通过利益机制来调节各经济主体的活动。政府的力量是借助行政权力,以“有形的手”的形式,通过行政、政策、经济的手段来调节各经济主体的活动。市场和政府的作用都是覆盖全社会的。国家(或政府)的作用并不是只在于市场,市场引导的也不只是企业。事实上,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除了市场以外,也会直接作用于企业、个人,这种作用是覆盖全社会的。市场引导除了作用于企业外,也会直接作用于个人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市场的作用也是覆盖全社会的。在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活动的两种手段,是相互替代的关系。经济活动可以通过计划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市场的方式来实现,但运用计划方式的时候是排斥市场的;同样,运用市场方式的时候也是排斥计划的。所谓把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实际上是指在有的领域经济活动主要是通过计划调节来实现,有的领域经济活动主要是通过市场调节来实现,并不是指在同一个经济活动中既运用计划方式,又运用市场方式。因此,严格地说,计划与市场的结合,只是从宏观上可以在不同的领域运用不同的调节方式。计划和市场都不能覆盖全社会,只能是作用于不同的领域。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不同于计划和市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政府和市场不同于计划和市场之间的相互替代关系。计划和市场是两种不同的调节机制或资源配置方式,这两种调节机制对调节经济活动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政府和市场不是同一层面上的关系,政府是一个主体,本身不是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或方式,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或政策,计划本身只是政府可以运用的一种手段。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并不排斥市场的调节,而是对市场调节后的调节,是对市场调节结果的再调节。

其次,政府和市场的调节机制不同于计划和市场的调节机制。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结合实际上是指令性行政命令调节和市场调节的结合。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的实质是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的结合。政府调节从本质说不是一种行政命令,而是通过各种经济手段和政策来干预经济活动,是一种政策调节和利益调节。

最后,政府和市场不同于计划和市场调节的地位和作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对整个经济活动调节的地位和作用是不明确的,谁起基础性作用,谁在经济活动的调节中起主导作用并不明确,这就难以对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做出准确的定位。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对整个经济活动调节的地位和作用是明确的,即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起基础性作用,政府调节不能取代市场调节的基础地位。

对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的认识从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转向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标志着我们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解的深化,也更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实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实践中,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计划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日趋弱化,在政府层面对经济活动产生中长期影响的是发展规划,这种中长期规划与原来的计划相比已经具有了不同的特征和作用机制。政府的政策调节和运用各种经济杠杆调节是与市场调节并行不悖的一种调节机制,它不排斥市场规律的作用,相反借助市场机制来实现调节目标。政府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的作用比计划的作用更加重要和突出。

二、尊重市场规律,明确政府的功能定位

尊重市场规律是对政府而言的,是要求政府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市场规律关键是对政府的功能进行准确定位,政府不能无限界定自身的功能,不能认为政府什么事情都能解决好,不能把什么事情都看作自己的能力高于市场,政府必须把自身的功能定位在有限的范围内。政府不取代市场,实际上就是尊重市场规律。

尊重市场规律是因为市场规律能够高效调节经济运行,能够使各经济主体具有充分活力和发展动力,市场具有这样的功能在于利益机制的作用。市场是各经济主体彼此发生关系并从中获得利益的载体,各经济主体在市场上聚集,相互之间就会发生竞争,这种竞争关系一方面使各经济主体之间相互排斥,另一方面又使他们面临巨大的压力,各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只能通过市场竞争来获取。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的经济主体,就能得到更多的利益,不具有竞争力只能被市场所淘汰。市场优胜劣汰的功能在微观领域中使能够生存下来的经济主体都是高效率的。基于此,尊重市场规律就能够实现微观领域的高效率。

现代经济是高度市场化的经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取向是使微观经济活动市场化,不断弱化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最终退出微观经济领域。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政府都要退出。强调市场化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肯定,也是对经济体制改革基本取向的自信。这种肯定和自信说明市场化改革不能走回头路,因为我们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统一的理论充满自信。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社会主义可以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社会主义经济活动遵循市场规律的要求,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并不影响坚持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由市场机制调节经济活动和进行资源配置,与所有制没有关系,因为市场机制作用的对象是企业和其他经济主体,而不是所有制。企业和经济主体出于对自身利益的关心,会自发地按照市场机制的要求调节自己的活动。否则,就会受到市场规律的惩罚而在经济利益上遭受损失。无论是公有制企业还是非公有制企业,在市场经济规律面前都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与所有制没有关系,无论是公有制企业还是非公有制企业,只要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都必须遵循市场规律的要求。以现代公司制为主流形式的企业,基本特征是混合所有制,经济成分构成的不同不会影响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市场经济和所有制的关系,而是经济体制运行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关键在于政府明确自身的功能定位,从尊重市场规律的角度看,政府功能定位在于不干扰市场机制作用的正常发挥,并为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是为市场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市场规律在竞争中得到贯彻,市场机制的作用也同样在竞争中才能实现。充分发挥竞争的作用,就必须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竞争是否平等是衡量竞争环境好坏的主要标准,现实中的竞争并不都是平等的,不平等的竞争不能产生高效率。这就需要政府采取措施消除不平等的竞争,营造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使不同的所有制经济、不同的企业都能够在平等的环境中竞争。政府营造了这样的竞争环境,也就能够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是为市场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的运行必须有规范,没有规范的市场经济只会影响效率,而规范是通过法治来构建的。市场规范就是规定市场中的各经济主体能够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做了不能做的事情必须要承担什么责任。带有强制力的市场规范只有由政府来制定和实施,政府通过法治规范经济主体的活动,从外部环境为市场经济的规范运行提供法治保障。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其他手段来规范市场经济的活动。

三是为市场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诚信经济,市场经济之所以要讲道德、讲诚信,是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信用关系,信用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以人们相互之间的信任为基础的,而信任的基础是双方的诚信。诚信可以节约高昂的市场交易费用,提高市场经济的运行效率。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经济主体之间的诚信度越高,就越有利于信用关系的发展,也就越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道德和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软实力。政府要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来惩治不讲诚信的欺诈行为,培育良好的市场经济发展的软环境。

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着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很长的时期里,以自由主义为主流的经济学理论一贯主张政府不应该干预经济,他们认为市场是一台灵巧的机器,能够自动、高效率地调节经济活动,保持经济协调发展。政府的职能只在于军事、政治、外交等领域,政府不具有经济职能,更多的是充当一个“守夜人”的角色,政府对经济活动干预的结果只能是破坏市场规律,导致经济的低效率。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并没有被认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关系。但这种观点很快被客观现实所击破。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发展产生的经济危机证明市场并不能始终保持经济的协调发展,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说明自由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是有缺陷的,而克服这种缺陷的主要手段就是政府干预。西方经济学理论上出现的一个重大转折就是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市场经济运行存在天然的缺陷,自由市场经济的调节不可避免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避免和解决经济危机的有效方法是通过政府的各种措施进行反市场的干预和调节,政府调节和干预理论也随之产生。但在这一理论的主导下,过多的政府干预又使经济发展遇到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的双重困扰。人们面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又开始对政府干预的问题重新进行反省。这种情况说明,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离不开政府和市场的两种基本力量,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客观上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步扩大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坚定地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当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后,一方面市场调节具有的局限性也必然会暴露出来,另一方面原来政府控制经济活动的做法也不能继续下去,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应具有哪些职能,政府的功能定位怎样才能既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又能够有效克服市场经济运行固有的局限,就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就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很大的共性,这一关系不会因为社会经济制度的不同而改变。从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进程看,实际上就是围绕着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的问题上,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政府怎样做才是尊重市场规律。从总的原则讲,在微观经济领域,政府不要干预市场经济的活动,因为微观领域的经济活动主要由市场规律来调节,政府不要在微观领域寻求作为,让市场规律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以及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这就使尊重市场规律有了良好的保证,或者说,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排除了不尊重市场规律的干扰源,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得到完善。

三、发挥政府作用的重点是解决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

在现代经济中,发挥政府作用的重点是解决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政府作用要与市场作用错位,这样政府作用才不会与市场作用相互冲撞、干扰和抵消。对政府和市场作用范围的基本划分是,政府主要作用在宏观领域,市场主要作用在微观领域,这一划分的根本依据是现代经济发展呈现的两大趋势。

一是经济发展在微观上体现高度分散化,现代经济发展由众多的具有各自独立利益的经济主体的活动构成,它们之间的分工和协作、生产和经营都是个体行为,都是由每个经济主体自己做出决策,这种分散决策的依据是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对于整个社会来说,由市场机制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成本最低,产生的社会矛盾最少,协调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最容易。现代经济发展呈现的这一趋势说明,市场经济的形式是最合适的,市场机制调节具有高效率,任何一个组织、机构或政府都不具有替代市场的这一功能,或者说不可能具有市场调节那样的高效率,这是被各国经济发展实践证明的,也是今天世界各国普遍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原因所在。因此,政府必须尊重市场规律,保证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让分散决策的事情由各经济主体自己去做,把微观领域的经济活动让给市场调节,使市场规律在调节分散化经济活动中发挥其优势和作用。

二是经济发展在宏观上体现高度整体性。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各主体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相互之间结为一个整体。一方面,各经济主体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宏观环境,如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另一方面,需要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如经济发展必需的基础设施。但这些问题的解决市场没有能力,或不具有解决的优势。这就要求政府站在全局的高度,解决好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不能解决或者通过市场解决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的事情。这些方面的问题需要运用一定的行政权力,在全社会范围内解决。这些问题虽然不是纯经济问题,但与经济发展有密切的联系。从宏观角度看,需要有一种市场以外的力量来解决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政府作为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另一种力量,并不是只在市场经济发展出现问题时才能发挥作用,而是在市场经济整个发展过程中都需要发挥作用。其实,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并不是今天才认识到的问题,政府干预经济的实践也不是从现在才开始的,而是我们现在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市场规律调节经济活动是有效率的,但市场调节又是有局限的。经济发展中的整体性问题、宏观领域社会性问题,由政府来解决具有更高的效率和社会效益,很多问题也只有政府才有能力解决。必须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是根源于现代经济发展具有的整体性趋势。政府作用主要在宏观领域中解决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具体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制定经济政策。政府作用主要通过对经济活动的政策调控来实现,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前提是科学制定和研究政府政策,解决好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一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经济发展一定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就会得出不同的判断。所以,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具体说,政策的制定必须站在全局的立场上,以有利于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出发点,以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为指导。特别是一些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更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这些政策也许并不能直接看到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期效果,但从长期看,将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个具有充分活力的社会环境。政策的制定不能只是由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说了算,应该在更广泛的范围、更高的层次来制定,避免政策制定部门的局限性。政策既不能长期不变,也不能经常变动,要根据政策的不同类型,有的政策应该具有相对稳定性,有的政策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政策越符合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要求,越能够体现大多数人的利益,政府作用的发挥就越充分。

其次,实施发展战略。科学的具有前瞻性的发展战略对于一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政府通过制定发展战略影响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是发挥政府作用的重要内容。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体现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因为这是关系社会整体发展的问题,市场没有能力制定发展战略。实施发展战略需要经济发展的各领域和部门都要以发展战略为导向,政府则要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引导。如,通过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加强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等。增强了发展战略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作用,也就增强了政府的作用,这是微观领域市场规律作用高效率与宏观领域政府作用高效率的结合。从整个经济运行的角度看,现代经济发展在微观领域的分散化,必然要求在宏观领域加强整体性,才能使市场经济发展在整体上具有高效率,政府在这方面的作用具有广阔的空间。

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日本经济;我国经济;启示

新时期,我国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我国经济的地位在国际上屈指可数,人均GDP在逐渐提升,成为衡量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为了保证中国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应充分借鉴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与教训,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构建更趋合理性的国家发展机制,汲取历史经济发展的教训,积极调整经济政策与对外方针,时刻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循序渐进,实现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1日本经济发展的基本概述

日本属于发达国家,是资本主义社会,制造业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尤其是电子产品、科研产品等。尽管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的经济整体呈现下滑的状态,但其在“二战”后所取得的经济高速发展始终是一项壮举。在“二战”后,日本经济得到了高速的发展,针对此类现象,学术界给予了不同的解读。有的认为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是由于实行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其价格发生扭曲的情况相对较少,同时其资源配置更具合理性与规范性;有的则给予相反的解读,认为导致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实现了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并对市场的作用予以限制与规范,对市场价格进行有意识性的扭曲,优化产业经济发展政策,成为当前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点。尽管学术界作出了不同的解读,可日本经济确实实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经济逐渐下滑,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有所撼动,在此应积极探索与了解导致日本经济骤然下滑的主要原因,总结经验与教训,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

2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情况

2.1二战后日本经济的一系列改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为世界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其中日本也遭受了重创,战后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社会经济面临崩溃的状态[1]。战争结束后,日本需要承担对战后的军人进行安置、家园重建以及多项赔款等压力,对日本经济构成了严重的打击,为应对“二战”带来的影响,及时调整国家经济体制,实施新一轮的经济改革,以挽救日本。此阶段的经济改革,主要是由美国所发起的,“二战”结束后,日本被美国所占领,天皇与议会共同管制军队,天皇具有最高的统治权。其所实施的经济体制改革为:将军队废除,强化土地制度的有效改革,将传统封建的地主制度予以废除,将日本重要的财阀予以解散等此举实现了日本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同时,战后改革中,还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文件,如《劳动标准法》、《工会法》以及《垄断禁止法》等多项法律条文[2],旨在实现日本经济运行的健康性与规范性。

2.2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进程分析

1945~1955年是日本经济出现缓和的重要时期,此阶段日本的经济逐渐恢复,经济结构得到重组,以满足复兴时期的经济发展进度与节奏。在此阶段,朝鲜战争需要大量的军用物资,其为日本经济提供了重要的机遇,是实现日本经济复苏的主要原因之一。在1951年,日本在民间的投资、工业生产与人均消费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发展[3],到1952年,日本的经济就达到了“二战”前的经济水平,GDP增长迅速,实现了日本经济的全面革新。照此态势,日本经济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并逐渐步入高速成长的发展阶段。日本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阶段在1955~1972年,在此发展的高峰期,日本经济的平均增长幅度达到了9%[4]。经济指标的不断增长,实现了国内多领域的全面发展,重工业快速崛起,钢铁行业、化工业等经济发展指标在不断提升,居民的收入在不断提升,由此大大刺激了消费行为。自此之后,日本的电器逐渐兴起,冰箱、电视、洗衣机行业成为主要发展部门,电器产品呈现大批量的生产,满足国内的大众消费,是实现日本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象征。高速发展阶段之后,日本经济整体呈现相对稳定的状态,石油危机的发生,对日本的经济构成打击,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趋向平稳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经济增长幅度放缓,整体呈现下滑的状态,再加之1980年日本泡沫经济的出现,都对日本经济产生了重创。然而,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逐渐升值,股票市场活跃,房地产的价格也在不断提升,WTO的成立,同时泡沫经济的结束,使得日本经济发展有所回升。不过从日本国内经济的运行来看,国内资金大量外流,国内可支配的资金有限,日本经济发展的均衡性与协调性被严重破坏。稳定期结束后,日本的经济逐渐下滑,从20世纪90年代后呈现低迷的状态,经济出现严重的负增长,人均GDP增长幅度下降,若长期处于低迷的状态,若想使得日本经济回到繁荣期将是一项重大挑战。纵观日本经济低迷的情况,失业率在不断提升,企业发展前景模糊[5],且消费税也在逐渐提高,人口老龄化现象非常严重,经济衰退力度在不断加大,制约着日本整体的发展情况。

2.3二战后日本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分析

通过对“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情况的有效分析,了解到日本在经历“二战”的重创后的恢复能力超强,其一,主要是凭借一系列的民主性改革发挥了实效性,而美国的介入,又将原有的日本经济社会运行体制中的封建残余予以摒弃,实施全新土地制度、工会制度以及经济运行架构,将明治维新所遗留的问题予以解决,实现了日本生产力的全面发展。其二,日本政府部门在经济上所提倡的相关政策与制度相对合理,适合日本战后时期的发展国情,通过内阁来干预国家经济[6]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性。在战后经济发展上,日本政府优化税收制度,强化各产业的发展作用不容忽视。

3日本经济发展及对我国经济的启示

日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有目共睹,尽管现阶段经济发展有所下滑,但是,其在历史上所取得成就是不可磨灭的,是现代国家经济发展的有效借鉴。“二战”之后,日本经济达到了发展的高峰期,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大,是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一大奇迹。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也呈现稳步增长的状态,尽管世界经济整体呈现下滑的状态,中国仍旧以国民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的状态前进,且在经济方面赶超日本,跃升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为了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与长远,我国应充分借鉴日本经济的发展历程,取长补短,结合我国的国情,制定科学、有效的经济发展方案,借鉴经验、吸取教训,以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地发展。

3.1强化对国家内需的掌控

从日本经济发展的进程来看,其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一些表率,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借鉴的重要对象。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出现下滑的主要原因为内需不足,消费与投资的积极性不高,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存在问题[7],缺乏科学、有效的鼓励政策,国际社会动荡不安,经济体系不稳固等所致。根据对以上问题的分析与解读,我国经济的发展应实施正确、规范性的政策,正确处理货币政策,强调内需的科学性调整,从宏观的角度来考虑经济问题,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敏感期,应对国际社会环境、经济局势等予以密切的关注,优化收入分配的格局,扩大就业,积极鼓励公民的消费意识,并通过相关的政策与体制来刺激消费。

3.2积极开展金融改革工作

在日本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在银行运行方面存在缺陷,政府部门对银行、金融机构予以过度的干预[8],企业与银行间的联系又过于密切,致使金融风险滋生。企业在贷款方面存在着超量的情况,且银行的贷款严重不良,这些是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为此,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应充分吸取教训,杜绝不良债权问题的出现,积极推进科学的金融改革制度,及时对银行出现的不良贷款行为进行处理,提高金融体系运行的安全性,是保证国家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

3.3科学应对高储蓄的问题

日本在“二战”后出现经济发展的高峰期,其主要得益于高储蓄,从而实现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避免发生通货膨胀问题,减少收支赤字问题的发生。但是,高储蓄问题也成为当前制约日本经济的致命点。为此,我国应借鉴其经验,在国内储蓄率高、银行贷款风险较难下降的情况下,科学、合理的对待高储蓄率问题,充分挖掘高储蓄的优点,以实现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地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纵观日本经济发展的历史情况,“二战”后日本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逐渐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20世纪60~90年其代经济发展最为繁荣,经济战况可谓硕果累累;从90年代之后,日本经济逐渐呈现整体滑坡的状况,中国经济逐渐崛起。通过对日本经济发展史的了解与审读,中国若想实现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应立足于长远,借鉴日本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结合本国国情,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能急于求成,强调财政收入变化的稳定性,不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与市场经济秩序相违背,应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科学合理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赵雪珂.日本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的启示[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2(05).

[2]吴先满,蔡笑,徐春铭.试析日本经济结构内外失衡及调整对我国的启示[J].学海,2013(06).

[3]廖红英,孙志威.发达国家低碳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J].生态经济,2011(05).

[4]由俊生,王双.近现代日本海洋经济发展的脉络及对我国的启示[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6).

[5]舒克龙.美国、日本、韩国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启示[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3(01).

[6]富晶.日本经济产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J].经营管理者,2012(05).

[7]胡雪萍,周润.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01).

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总量结构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

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内涵及其规律

(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分别作为两个子系统,通过两个子系统的有效运转,其内部要素的数量和结构均衡搭配,最终实现整个系统的最大化经济利益状态,即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从本质上来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并非静态、局部的发展观察,而是要进行深度、动态考量的过程。两者之协调关系,并不单纯取决于总量关系,还要考察其内部结构的关联程度与耦合性。因为即使两者的总量比例相当,但内部要素发展不均衡,也会造成两个子系统的不协调发展。从理论性而言,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考察,要细致入微,从供求两个方面入手。供给方面,实体经济的产出并不具备充分弹性,更多的取决于定量的劳动力、资金与其他生产要素;需求角度,实体经济具有连续性与稳定性,存在边际效益的递减效果。整体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可以借助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两个方面表现,即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与物价水平的稳定性。一旦存在经济指标的大幅度波动或居民收入减少的情况,则会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体现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不协调。

(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的规律

第一,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所依托的基础。从本质上而言,虚拟经济是以资本化定价为特征的价值体系。虚拟经济自身无法创造实际的利润价值,其存在的意义主要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良好发展,分散其风险,满足实体经济的资金融通需求。追溯虚拟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虚拟资产诞生于实体经济的需求,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产物,例如股份公司与股票的出现、债券与金融衍生品等工具。在虚拟资产规模扩张的形势下,效规避了实体经济的潜在风险。客观而言,虚拟经济并不创造价值,但通过虚拟资产价格波动,将会影响到实体经济发展,在虚拟经济中的资本化财产重新分配,也将由实体经济的生产活动来决定。第二,适度的虚拟经济发展,会促进实体经济进步。基于适度基础上,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存在着资源配置调节作用。虚拟资产在资本化定价基础上,与实体资产的增长模式不同,其价格更多依托于市场预期,不存在边际收益的递减规律约束与投资成本限制。简而言之,市场需求旺盛则会无限积累虚拟资产,直至出现资产泡沫及其破裂。在此理论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适度规模比例,保持两者的协调性,并不因为某一方的剧烈波动,导致另一方发展功能失效。根据研究发现,基于适度发展原则下,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表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虚拟经济会向实体经济提供其发展所需的融通资金。以经济发达国家为例,其实体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大都离不开债券、股票及其他虚拟资产的融资支持,尤其在新兴科技、新能源与高新技术产业方面。融资需求越大,风险越高,单一化的实体经济主体难以承担市场风险与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而在虚拟资产的风险分散下,为新产业发展提供了规模性的融资支持。与此同时,在良好的虚拟经济体系表现下,可以有效准确地呈现市场信息,助力实体经济的产业优化与升级;另一方面是分散市场风险,简单来说,就是采用多样化的虚拟资产,为实体经济提供多样化的规避风险途径与工具。举例说明,在股票与债券发行的背景下,企业与公司的风险便得到了分散与转嫁,众多股东与单个投资者的风险不再集中且相对可控。诸如此类的金融衍生工具,让传统金融资产的风险也得到了更优质化的分配与重新组合,再次保障了其规避风险的作用和价值。第三,虚拟经济独立运行规律日益明显。互联网时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虚拟资产的膨胀性扩及全球范围,随着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与金融自由化程度不断加深,在资本定价基础上,虚拟资产的自我增值和积累运行规律越加独特,其自我机制的深度与广度不断加强。第四,虚拟经济的不同发展模式,会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产生不同影响。受金融体系、社会文化与政治制度等多方面影响,在不同国家的虚拟经济差异性特征表现下,则会形成不同虚拟经济发展模式,例如英美以虚拟经济为主导的“需求追随”特征模式;日德以“供给领先”为特征的虚拟经济发展模式;再比如发展中国家以实体经济为主,虚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等发展模式。不同的虚拟经济发展模式,由于其风险分散、信息产生于传导等特征不同,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作用效果也会存在差异性的表现。

二、总量视角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

与实体经济成本加成定价的方式不同,虚拟经济的价格决定机制主要由虚拟资产的未来资本化收入流决定,即虚拟经济的价格决定机制,是以心理预期等要素为支撑的价格体系。从本质上而言,虚拟资产与实体资产的根本差别就是资本化的表现。在市场交易机制中,虚拟资产的特征表现为价值符号特征与实体资产依托特征。基于国民账户核算体系,包括金融衍生品与股票、基金、其他有价证券等,均可划分为虚拟资产范畴。除了房地产与金融资产之外,虚拟资产构成还包括艺术品与知识产权等。对虚拟经济进行规模测度,需要从流量与存量两个角度入手,前者是某段时期虚拟经济部门交易规模的反映,后者是虚拟经济结存规模的表现。刘林川(2014)研究表明,随着宏观经济波动,虚拟资产总量指标也会呈现明显波动特征,且波动走向受国家宏观政策与制度影响尤为明显。在实体经济总量测度方面,刘林川采用了MPS与SNA转化的方法,并借助耦合协调度测算发现,基于总量视角下,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系统间各指标关联度较小,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耦合重点、协调性发展与关联程度,均在不同经济阶段存在不同特征表现。基于总量视角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还可以从金融业、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来进行观察。一方面,当前实体经济的发展所拥有的资金存量,难以满足其产业或企业的扩大再生产所需资金量。所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实体经济产业或企业必须向多元化与高精尖技术化方向发展,并需要有大量资金作为支持。目前国内的实体经济虽然有相互拆借的融资方式,然而依旧难以解决资金不足的情况,不利于实体经济产业的整体持续发展。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以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产业通过吸收社会闲散资金的方式,将有力推动实体经济快速与稳定的发展。根据原银监会数据显示,我国商业银行分别在2015年、2016年为实体经济产业或企业注入7.82万亿元、8.31万亿元资金,为实体经济在供给侧改革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进程中,银行的资金支持也难以在很短的时间为企业提供实时帮助。与此同时,银行借贷还会给企业造成较重的还本付息压力。在此背景下,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开始寻求新的资金支持,即通过上市融资的方式,在短时间内获取无需偿还本息的发展需求资金、资本。

三、结构视角下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

基于结构视角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内部结构,决定了两者的协调发展情况。作为虚拟资产的重要部分,金融资产与金融市场的结构关系密切,在不同金融发展模式特点下,虚拟经济与金融资产结构关系有所不同。不同金融发展模式的资产构成不同,例如在银行主导型虚拟经济发展模式下,银行作为全能型金融服务机构,其经营范围涵盖广泛,且在部分国家大型银行、国有银行或财团,将直接决定市场经济的走势。基于不确定性资本市场环境下,由于交易效率、信息产生模式与风险传导机制的差异,不同虚拟经济发展模式会对实体经济的增长与稳定性影响产生差异。从实体经济增长角度来说,金融部门资源配置功能的表现,将直接决定实体经济发展的稳定性。Merton和Bodie、刘林川等人的研究中,分别从微观、中观与宏观三大角度,分析了金融发展模式的差异性特征,及其对实体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效果。在企业微观治理结构方面,从当下国内企业的发展潮流来看,包括阿里巴巴和华为等知名企业,都在跟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最新发展趋势,采取多元化股权和员工持股的方式,来顺应市场的需求和发展的需要。多元化的股权体系构建,允许非金融企业参与,吸收新股东,不仅可以建立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制度,而且还有利于强化经营管理体系。员工持股的方式,不仅可以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将职工和企业融合在了一起,而且还有助于构建现代化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在现代化的治理模式下,市场主导型公司治理结构将会借助金融市场,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在产业结构化中观层面而言,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将推动对外贸易市场结构的高层次转化,促进对外贸易的稳定发展,二者相得益彰。学者Dollar和Balassa通过研究发现,出口贸易是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Lee等通过研究表明,进口资本产品可提升国家劳动生产率,促进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通过选取马来西亚的对外贸易发展相关数据,Milner团队在研究中得出结论,即相较于初级产品而言,制成品出口对GDP的影响更为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国际间产业转移现象越来越明显,且产生了国家性梯度转移。例如英美等市场主导型金融发展模式,其新兴产业的兴起,均源自于实体产业与虚拟产业的协调发展。从资金配置宏观角度而言,长期稳定的融资关系更有利于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纵观目前我国中小实体企业发展的阻力,就是资金不足且投融资市场不健全造成的,近年来国家不断推动金融市场发展,旨在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08年的金融危机,暴露了虚拟经济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弱点。通过观察一些国家的金融危机经济发展情况,可以发现一旦虚拟经济的风险爆发,甚至会导致金融产业产生“塌方式”崩溃。因此,自金融危机后,全球各国纷纷在增加对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视度,并不断提高支持度。以我国为例,虽然金融危机期间我国受到波及较小,但是依然开始注重实体经济的发展,在战略上通过虚拟经济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