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发展困境十篇

时间:2023-07-21 17:38:41

实体经济发展困境

实体经济发展困境篇1

第一,实体经济运行的货币支撑不足。近年来,我国新增货币流向实体经济部门的比例持续降低,而流向房地产等资产市场和股票等资本市场的比例不断提高。2000年,实体经济、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净流入量分别为11.7万亿元、9819亿元、784亿元,比重分别是91.69%、7.70%、0.61%;2009年,实体经济、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净流入量分别为40.9万亿元、3.18万亿元、2.09万亿元,比重分别是88.59%、6.89%、4.52%。从2011年新增贷款的行业分布看,制造业、个人贷款、批发和零售业新增贷款占比分别是27.6%、23.5%、22.8%。由于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30%,并且考虑到间接融资是我国实体经济企业获得资金的主要渠道,因此,可以判断实体经济部门的货币需求并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贷款难的直接后果就是部分企业因为资金短缺而陷入经营困境。此外,在货币政策紧缩过程中,银行等金融企业的定价能力明显增强,实际贷款利率和实体企业融资成本不断上升。因此,对于许多融资成功的企业而言,也由于融资成本不菲而只能惨淡经营。

第二,以低生产要素成本为基础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发展,我国外向型经济高速发展,进而带动实体经济快速增长。事实上,过去30多年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最大比较优势在于较低的要素成本,包括劳动力工资、土地价格、原材料成本以及能源价格等,这是吸引大量外国直接投资、发展加工贸易,从而带来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并形成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的重要原因。然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生产要素价格也不断上涨,低成本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步丧失。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导致我国低端劳动力工资进入持续上升期。能源资源价格也持续上涨,以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为例,按1990年定基指数计算,2000年为228.4,2009年上升至317.2,年平均增长率为3.72%。同期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仅从190.6提高到225.0,年平均增长率是1.86%,只有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年均增速的一半。

第三,实体经济内部各行业发展不平衡。对于实体经济的核心制造业而言,其上游行业大多是集中度较高的垄断性行业,这些行业在其初级产品或投入品的价格上升之后,一般都会通过价格上涨的方式将成本转嫁给下游行业,从而导致竞争性制造行业的企业利润减少。以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例,2010年,在6个资源性行业中,仅有其他采矿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7.22%)低于工业全行业平均利润率(8.3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高达46.52%,是工业全行业平均利润率的5倍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是17.65%、17.35%、17.33%,是工业平均利润率的2倍多;非金属矿采选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10.36%)也高出工业全行业平均利润率近25%。就制造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而言,除了垄断性的烟草制品业成本费用利润高达33.04%之外,其他29个行业中有20个行业低于平均值。

第四,外部需求环境趋于恶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步履艰难。在短期内,发达国家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手段有限。从财政政策的角度看,主要发达国家债务规模庞大、继续举绩可持续性不强,难以通过增加政府开支来刺激需求;从货币政策的角度看,主要发达国家的市场流动性充裕,数轮量化宽松政策几乎都没有形成持续的复苏动力。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由于过于依赖政府补贴,尚未形成规模化的自主增长能力。此外,不少发达国家出于保护国内市场和增加就业的考虑,采取了更多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并通过干预货币汇率等手段对我国施加压力。在此背景下,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外部压力。

实体经济发展既是稳增长、调结构的主要基础,又是扩内需、惠民生的重要条件,还是适应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在新的阶段促进我国实体经济科学发展,需要着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障碍,其中虽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但更多是经济发展方式的可持续性出了问题。因此,必须把促进实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部署中,充分发挥实体经济在稳增长和惠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统筹考虑农业、工业和传统服务业等不同实体经济部门的产业特性、发展基础和增长前景等因素的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促进各实体经济部门协调、有序、持续、快速发展。同时,要加强宏观引导和协调,成立由有关国家部委牵头的实体经济发展部际协调机制,优化配置政策资源。尽快研究制定《实体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科学确定我国主要实体经济部门的发展路线图,合理分解各阶段发展目标。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做好各地区实体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与年度计划。

二是切实加强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着力推进金融创新,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满足实体经济部门合理的资金需求。在宏观审慎的原则下,根据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结合货币政策的其他目标,保持社会融资规模适度稳定增长,既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又对实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必要的压力。目前在通胀压力较大、信贷总量规模巨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优化信贷存量,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要加快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建立健全涵盖风险投资、资本市场、银行信贷等方面的完整金融服务链条,使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实体经济企业,都能以合理的代价获得有效金融支持。此外,要探索完善金融、财政、税收、土地、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运行的机制,形成合理的行业利润分布结构,为金融体系加大对有利于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持续发展的产业的支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是着力提高各实体经济部门的产业创新能力。在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提高的条件下,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必须要从过去的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要创新研发活动的激励机制,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加速折旧、减免税收等手段,提高技术创新的私人收益率,形成企业、科技研发机构等各类经济主体提高创新强度、加强技术学习的普遍行为模式。同时,要完善成果转化机制,通过大幅提高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加强技术资源向技术能力和创新成果的转化。要根据各实体经济部门的需要,制定实施一揽子创新驱动发展措施,帮助企业克服技术进步的市场性和发展,引导企业强化研发投入、提高创新效率,并且在创新主体和创新路径具有多样性时,协调主体间的行为、指导创新方向。

四是积极促进实体经济各行业协调发展。当前实体经济内部各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既有基础性、资源性行业垄断性较强的原因,又有下游制造业行业产能过剩、过度竞争的问题。因此,破解实体经济内部各行业发展不协调的难题,一方面要抓紧制定实施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切实放宽市场准入,真正破除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壁垒,完善和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性、资源性行业,增强实体经济上游行业的竞争程度;另一方面,对于产能严重过剩的下游行业,也要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等手段,适度提高产业集中度,在实现规模效益的同时,增强其对上游行业的谈判能力,从而避免出现实体经济行业利润差距过大的情况。

实体经济发展困境篇2

1.1研究区概况本文所选6个片区(大兴安岭片区、燕山-太行山片区、吕梁片区、秦巴片区、武陵片区以及乌蒙片区)大致围绕在胡焕庸线周围(图1).胡焕庸线不仅是中国人口的地域分界线,也与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分界线、地貌区域分界线、文化景观分界线均存在某种程度的重合,因此本文将胡焕庸线作为选择研究区的重要参考.研究区共249县,涉及14省53市,这6个片区中,大兴安岭片区、秦巴片区、吕梁片区为重要生态功能区,余下3片区为生态环境脆弱区,在生态环境方面均有代表意义;从扶贫开发的角度考虑,从14个片区中选择不同区位条件下的研究区能更有代表性地表征全国贫困的状况;从数据源的角度考虑,针对贫困片区的贫困核心综合监测指标更具权威性和代表性.

1.2数据来源及预处理本研究采用数据包括研究区基础地理数据与社会经济数据.基础地理数据主要有研究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千米格网数据(源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信息共享中心的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www.geodata.cn)、1∶10万土地利用数据、分辨率90m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国家1∶25万基础地理数据中的县界及河流数据;社会经济数据来自研究区所辖各省、市统计年鉴以及国务院扶贫办2011年片区监测数据,包括人均可支配收入、贫困发生率、地方生产总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总人口等.以上空间数据在使用前经过了投影变换、地理配准、重采样等数据预处理.

1.3研究方法

1.3.1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根据特定的目的评价生态环境的优劣程度.由于地理现象在空间上是连续分布的,不受行政单元的限制,故在评价生态环境质量时选择千米格网作为计算单元,从而得到空间上具有连续性的生态环境质量分布.而经济贫困的统计指标通常按行政单元统计,因此以县域为单元对网格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输出.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考虑到6片区覆盖国土面积较大,生态环境特点各有不同,如果根据每个片区的特点分别选取指标有失统一与客观;同时,指标体系不同,在进行片区间横向比较时的可比性不够合理,对其空间特征分析及后续机理分析都会造成影响.另外,大尺度研究区侧重于生态环境质量在研究区范围内空间分布特征的连续变化,而以环保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下文简称“规范”)[27]为主的指标体系更具有普适性,可以评价跨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但如果完全沿用“规范”给出的指标体系,则存在如下问题:1)污染类指标通常是以行政单元统计,本文采用网格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空间化过程中要加入许多社会经济数据,将大大增加结果的不确定性.2)各个片区存在的污染源可能并不相同,而本文重点关注恶劣生态环境为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污染类指标对总评价结果贡献不大.3)污染类指标虽然可以侧面反映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但由于耦合对象之间要保持相互独立性,如果在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中加入经济指标,会对后续耦合结果的客观性产生影响.综上,本文结合生态贫困内涵,从生态环境的自然属性出发,并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遵循指标体系建立的科学性、实用性、系统性等通用原则,参考《新纲要》[1]中生态扶贫监测指标与任务,建立了以“规范”为基础、针对连片特困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体系(表1).根据“规范”[27]给出的定义,生物丰度指数指单位面积上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在生物物种数量上的差异,间接地反映被评价区域内生物丰度的丰贫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指被评价区域内林地、草地、农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5种地类的面积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用于反映被评价区域植被覆盖程度.从二者定义中可以看出,生物丰度指数与植被覆盖指数的二级指标虽然有部分重复,但这些基础指标在指数计算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完全不同,并且不同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之间没有线性关系,因此部分二级指标的重复并不影响评价结果.在指标的权重设置中,二级指标沿用“规范”[27]中定义的权重;为反映贫困地区的特点,4个一级指标选择层次分析法赋权,为了削弱主观影响,在专家打分的基础上,又参考了“规范”[27]中原本的一级指标权重.其中,水网密度指数参考“规范”[27]中选用的归一化方法,没有二级指标的权重.

1.3.2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在贫困指标的选择上,通过查阅各市统计年鉴与国务院扶贫办2011年片区核心经济监测数据,本文选择经济贫困综合指数来集成贫困核心监测指标———贫困发生率、地方生产总值等,同样使用AHP法计算权重,得到经济贫困综合指数指标:贫困发生率为0.38,人均地方生产总值为0.08,人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为0.08,农民人均纯收入为0.23,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0.23.经济贫困综合指数以式1的形式进行计算.经济贫困指数虽然是表达贫困程度,但考虑到结果以正向数值进行分析表达较为便利,即经济贫困综合指数越大,标志着经济发展情况越好,越不贫困,因此对负向指标(贫困发生率)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其为正向.系统耦合度原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致协同的现象[28].在我国通常使用协调发展模型[29],基于变差系数的思想,来衡量两个事物之间发展的同步关系.前文所得EI与贫困综合指数存在量纲的差异,并且考虑到原始计算值可能会存在区分度不大的现象,因此本文采用标准化后的排名计算二者的耦合协调度,以此评价二者发展的同步性及整体协调发展水平的高低.式中:C为耦合度;T为生态贫困与经济贫困综合评价指标;D为耦合协调度;f(x)为代表标准化生态环境质量排名;g(y)为标准化经济贫困综合指数排名;K为调节系数;α和β为待定系数.由于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开发需要协调发展,所以此处视为同等重要,取α=β=0.5,k值取3用以增加可区分度.C只能反映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贫困的耦合程度,即二者的发展同步性.实际上,耦合度C相等的两个对象,发展程度可以相差很远.为了同时反映二者总体发展水平的高低,此处再引入耦合协调度D反映整体协调发展水平的高低.

1.3.3空间特征分异分析为反映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贫困耦合程度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首先,本文计算了空间自相关系数,用以检验某一要素的属性值是否显著地与其相邻空间点上的属性值相关联[30].其次,在0~1之间,C值越大,表示协调发展程度越好,因此借鉴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类型分类体系[31],结合研究区特点,将研究区内249个县的协调发展类型分为4大类(表2)8小类,再概括为两个协调发展大类,用以体现协调发展和衰退失调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根据生态环境质量和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差异将其分为6种差异类型(表3),并将二者差距在0.1以内时视为同步.

2结果与分析

2.1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由图2可以看出,在研究区中部及南部生态环境质量明显高于北部,秦巴、武陵及乌蒙3片区生态环境质量优于吕梁、大兴安岭和燕山片区.根据片区EI得出,片区生态环境质量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乌蒙、武陵、秦巴、燕山、吕梁、大兴安岭.

2.2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的分布从图3可以看出,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均大致表现为南高北低,个别县市二者有差异,这类县市的情况是二者的排名在249县中相差不多,协调程度高,但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因此耦合协调度低.由表4可知,6片区249县中,可达勉强协调发展及其以上程度的占53.4%,即协调发展型和衰退失调型基本各占一半,但环境经济同步型仅占14.1%,表明在此6片区经济环境几乎不能协调同步发展,2.8%的县甚至环境经济共损.

2.3空间分异特征

2.3.1空间自相关与聚集效应对耦合协调度D求空间自相关系数(MoranI),得到MoranI值为0.36,即D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自相关性,说明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贫困综合指数在空间上的协调发展程度分布是有规律的.从图4可以看出,耦合协调度在研究区东北部呈现出低值聚集,在中部呈现高值聚集;研究区中部大于零的Z值集中,东北部小于零的Z值集中,进一步表明了连片特困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贫困在空间上呈现出东北部耦合度低、越向中部耦合度越高的趋势.

2.3.2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贫困耦合空间分布特征6片区中衰退失调严重程度由北向南逐渐降低,秦巴片区、武陵片区边缘严重程度高于片区中部,乌蒙片区东部衰退失调程度高于西部;吕梁片区和大兴安岭片区呈现整体衰退失调,燕山-太行山片区大部分地区衰退失调,中部、东部和南部个别县市协调发展.大兴安岭片区、吕梁片区和燕山-太行山片区中环境落后型占主要部分,秦巴片区和武陵片区经济落后型居多,乌蒙片区两种类型数量大致相等(图5).6片区协调发展类型与协调发展差异类相差比较明显,将优质协调发展型、良好协调发展型、中级协调发展型合并为协调发展型,得到6片区协调发展型比例分别为大兴安岭片区0、吕梁片区23%、秦巴片区67%、乌蒙片区48%、武陵片区58%、燕山片区65%,协调发展程度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秦巴片区、燕山-太行山片区、武陵片区、乌蒙片区、吕梁片区和大兴安岭片区(表5).将环境受损型与环境滞后型统一为环境落后型,经济受损型与经济滞后型统一为经济落后型,得到6片区环境落后型比例和经济落后型比例分别为:大兴安岭95%、5%,吕梁片区39%、44%,秦巴片区36%、41%,乌蒙片区43%、46%,武陵片区24%、60%,燕山片区48%、31%.环境发展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武陵片区、秦巴片区、吕梁片区、乌蒙片区、燕山片区、大兴安岭片区;经济发展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大兴安岭片区,燕山片区、秦巴片区、吕梁片区、乌蒙片区、武陵片区(表6).只比较各省落在片区内部的部分,重庆、黑龙江、吉林、内蒙四省区环境落后型占绝大部分,甘肃、湖北、湖南和云南省则以经济落后型为主要类型,其他省各类型各占一定比例,经济环境共损型仅出现在贵州省和山西省内.从各省区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差异类型可见,甘肃、黑龙江、吉林、内蒙和云南省以衰退失调型为主,河南、湖南、陕西、四川省和重庆市以协调发展型为主;贵州、河北、湖北、山西四省虽然几种类型相差不多,但进一步细分可以看出贵州、湖北两省属衰退失调型,河北、山西两省属协调发展型(图6).在县级比较中,部级贫困县协调发展程度明显低于片区县,并且以经济落后型为主(图7).片区县虽然衰退失调程度低,但是环境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

2.3.3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贫困耦合空间分布特征从图5和图8可以看出,衰退失调型沿胡焕庸线大致从东北到西南的分布为:大兴安岭南麓片区,燕山片区内蒙乌兰察布市、东部丰宁县与围场县、南部阜平县与涞源县,吕梁片区绝大部分地区,秦巴-武陵-乌蒙三片区西部甘肃陇南地区、中部巫山山脉一带、南部昭通地区以及毕节地区.另外,沿大兴安岭山脉、太行山脉、秦岭山脉、巫山山脉、雪峰山山脉以及黄河在山陕交界的干流两侧的落后类型大致相反.衰退失调型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发展较好的县市包括:大兴安岭片区阿尔山市,燕山-太行山片区丰宁县、围场县、阜平县和涞源县,秦巴片区甘肃陇南地区,武陵片区恩施地区、遵义地区,乌蒙片区昭通地区.这些地区有些是生态环境质量基础比较好,有些是承担着生态建设的任务,如天然林保护以及退耕还林等工程.阿尔山市是全国人口最少的城市,森林覆盖率超过64%,绿色植被覆盖率达到95%,位于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蒙古草原和科尔沁草原的交汇处,生态环境质量基础好.燕山-太行山片区的4个县内有多个部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本身比较好,而且自然保护区禁止开发,少有人类干扰.甘肃陇南地区地处西秦岭东西向褶皱带发育的陇南山地,是全省境内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森林茂密,素有“陇上江南”之称,全区自然生长的树种多达1300多种,野生动物300多种,中药材1200多种,生物多样性丰富.恩施地区有巫山山脉、武陵山脉及齐跃山脉组成的山地,森林覆盖率近70%,有着全国罕见的部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等多处自然景观区,生态环境质量良好.遵义地区森林覆盖率为50%,是国家森林城市,加上近年来一直大力改善流域植被,同时境内有野生和常见的高等植物2009种,占全省稀有动植物资源总数的93.3%.昭通地区地处云南省东北部,居于云岭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结合部,独特的地势形成了大山包、黄连河、铜锣坝、小草坝等独特的自然景观;因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高等植物1025种,草场植被资源1604种,同时有数十种珍贵野生动物,鱼类113种;同时,昭通地区还有大关黄连河景区、罗汉坝原始森林片区多处自然保护区与自然景观区.衰退失调型地区经济发展较好的县市包括:大兴安岭片区除阿尔山市外其他县市,燕山-太行山片区内蒙乌兰察布地区,吕梁片区榆林地区,秦巴-武陵-乌蒙三片区川渝地区、贵州毕节地区.这些地区基本都有可以带动经济的因素,有些地区受到经济圈、经济走廊等经济结构的影响,有些地区有矿产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兴安岭片区除阿尔山市外其他县市经济发展主要受到东北经济圈、东北工业基地、大庆油田以及哈大齐工业走廊影响,同时,作为粮食基地与畜牧业生产基地带动经济发展,大兴安岭部分片区土地资源丰富,耕地面积占片区总面积的31%,并有铅锌铝、石油等矿产.乌兰察布地区与包头、呼和浩特相邻,是内蒙东进西出的桥头堡、南联北开的交汇点,区位优越,交通上是进入东北、西北、华北三大经济圈的交通枢纽,是中国通往蒙古、俄罗斯的重要通道,受经济圈与交通要道的影响,经济发展好于片区内其他地区.榆林地区资源丰富,地处呼包银榆经济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工业发达,资源储量大,组合配置优秀,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川渝地区同时受到大西南经济圈、西三角经济圈、成渝经济圈的影响,经济发展优于周边地区,而毕节地区不仅受到大西南经济圈的影响,同时是成渝经济区-毕节-贵阳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承担着成渝经济区、黔中经济区的辐射与对接功能.

2.4对比分析为了验证本文大尺度6片区研究方法与结果的科学性,与前人的研究对象———小尺度吕梁地区、研究方法———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贫困相互耦合关系[32]、研究结果———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协调性发展水平的相关议题进行对比分析.

2.4.1研究方法对比与前人研究相比,虽然研究分析框架类似,但不同尺度研究区中的指标体系与赋权方法均不相同,这两种存在的合理性大前提是6片区大尺度研究区不仅跨行政区,而且跨不同气候类型、地貌类型以及其他自然条件类型,从生态环境定义出发难以做到指标完整合理;小尺度研究区虽然既包含了贫困县,又包含了非贫困县,但自然条件与经济结构基本统一,从生态环境的定义出发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更有地域代表性,因此二者均是合理的.从指标选择上看,6片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标框架选择了环保部颁布的、全国范围内适用的规范,结合研究目的,对规范原本的5个指数若干指标进行删减与补充,最后建立了4个指数、17个指标的指标体系;经济贫困指标选择了核心贫困监测数据,对于贫困区来说更有代表性和权威性.吕梁片区从生态环境质量的含义出发,针对吕梁地区典型生态环境特点,从生态环境包含的5个方面出发,建立了5个方面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经济贫困指标选择了单一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以体现区域实际水平.

2.4.2研究结果对比从耦合结果的图面展示看,无论是生态环境质量、经济贫困、耦合结果还是空间聚集的空间分布特征,大小尺度研究区的研究结果从高低分布上基本一致.从6片区的分区统计中选取吕梁片区的数据与吕梁单片区的数据进行比较(表7),结果表明,各类型数值纵向比较虽有差距,但整体横向趋势比较一致,只有同步型和共损型的高低相反,大尺度研究区内同步型比例高于共损型比例,小尺度研究区内同步型比例低于共损型比例.由表8可知,严重衰退失调型与中级协调发展型数量没有变化,1/5的轻度衰退失调型变为严重衰退失调型;1/4的中度衰退失调型变为濒临衰退失调型,1/8的中度衰退失调型变为勉强协调发展型;其他各类型均为不变或者变为紧邻级别.衰退失调型共16县,15县衰退失调,1县变为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型共4县,2县协调发展,2县变为衰退失调.从表9可见,环境受损型与经济滞后型不变,同步型1/2变为经济滞后型,1/2变为共损型;1/6的经济受损型变为经济滞后型;1/3共损型变为经济受损型,1/3共损型变为经济滞后型,其他类型不变.

2.4.3差异分析与解释导致以上结果的原因一是在小尺度研究区内,为了对比贫困县与非贫困县之间的区别,加入了36个非贫困县参与研究[19],即小尺度研究区内进行标准化等数值处理是在贫困县与非贫困县之间进行.而大尺度研究区内所有县都是片区县,所有处理与分析都是在贫困县之间进行,因此在计算结果上会有差别,这也说明了生态环境与经济贫困的相互关系在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确实存在差别.二是由于耦合计算时为了增加区分度选择排名作为耦合对象,而不是传统的以真值为对象进行耦合,在不同的指标体系与权重计算下,得到的量算值稍有偏差就会影响排名,因此造成后续计算结果的不同.不同尺度的研究结果对于连片特困区来说都可作为扶贫开发政策制定的参考依据,决策者在以片区为单位、考虑不同片区整体发展时可以兼顾两种尺度下的政策建议,仅考虑片区内部协调关系时则可以小尺度的政策建议为主.

3结论

实体经济发展困境篇3

关键字:贫困 可持续发展 策略

一、我国农村贫困基本现状

我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一直以来保持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在改革开发之后,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一日千里,但是农村的贫困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目前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约260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大约为2%,这是中国国家贫困线。而如果根据国际上每人每日支出不足一美元即为贫困人口的标准,按照世界银行最近的估计,目前中国约有1.35亿人还处在国际贫困线以下,相当于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这些贫困人口是中国今后要建设小康社会,达到总体小康水平的关键的人群。虽然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重视农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农村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2011年11月,中央印发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扶贫对象规模大,相对贫困问题凸显,返贫现象时有发生,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以下简称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相对滞后,扶贫开发任务仍十分艰巨。…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人口众多,底子薄,生产力发展落后,发展不均衡等,这都将会是长期存在的,贫困问题将是一直存在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遇到的问题。因此对于中国来说缓解和消除贫困这是一个费时费力的过程,是我们必须解决和面对的问题。

根据资料显示,我国贫困的农村主要指的是西部农村地区,这也是制约西部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障碍。西部农村贫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西部农村地区贫困范围广程度深,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物质贫困,还有精神的匮乏。首先,贫困范围广。据统计在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中,西部农村占据了大部分。其次,贫困程度深。贫困的西部农村地区主要是生存性的贫困。所谓生存性的贫困主要是指贫困的人口缺少生产的物质条件,更不用说再生产,他们难以维持简单的农作物生产。生活不能自足,最根本的温饱问题都不能有效解决。据统计现实我国现在有3000万左右的绝对贫困人口,西部地区就占了五成。最后,文化教育业发展滞后,导致西部地区总体人口素质低。教育事业的落后是当地人民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的主要原因。西部地区的教育水平低于全国各地,很多本应该在学校读书的孩子却早早的开始步入社会。有的甚至已经结婚或嫁人,本应该在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孩子却已经早早的成家,过早的担起了家庭的负担,从而使农村的文化结构呈现低文化或者无文化的现状,进而影响自身的发展,思想观念的落后,贫困就成了一种必然结果。

第二,贫困人口大规模的减少,返贫困人口增多。贫困的人口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地区,他们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地质条件和环境的恶劣,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所以他们是依靠老天爷吃饭,丰收的时候他们就脱离的贫困,遇上收成不好的时候他们就再次成为了贫困人口。根据对贫困地区农户的调查了解,返贫的人占到了三成左右。

第三,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中。我们国家除了汉族之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由于社会历史等各方面的原因,多数的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落后,文化教育落后。据统计,到2012年少数民族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4个自治区,16个自治州和38个自治县。我国少数名族自治县的总数为348个,其中有257个被纳入了国家贫困地区。少数民族总人口数占了全国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左右,但是3000万绝对贫困人口中少数民族占据了百分之四十。

二、农村贫困的基本原因

(一)宏观方面的因素

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大自然给了他们优厚的自然条件,丰富的资源、宽广的地域,这都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西部地区不利的一面:交通的不发达,环境的恶劣,农作物难以生存;落后的基础设施不利于经济建设的开展;落后的文化和卫生事业,使得西部地区人们心灵知识的匮乏,饱受病魔的折磨;传统体制根深蒂固,改革和竞争的意识落后。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我国的西部虽然拥有好的资源条件,但是仍然落后于我国其他经济地区的发展。这样在解决西部农村地区贫困问题存在着很大的阻力,这是西部农村地区发展落后的宏观因素。

(二)实际情况

本文具体分析一下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恶劣的自然环境,迅速增长的人口,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过度的开采自然资源,这都是导致西部地区贫穷的主要原因。西部地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利,而且自然环境而列,生态严重破坏,根部不具备农作物生长的条件;再加上基础设施少之又少,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单一;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口素质低下,而当地的农业产量根本无法供应人口的数量,这就会自然的导致了当地人们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不合理的开发土地,破坏生态环境,这样西部地区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由于贫穷人们毫无节制的开发资源滥用土地,毫无节制的滥用资源导致生态破坏,这又会加重人们的贫穷。所以如何利用西部丰富的资源合理的开采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了解决西部贫穷问题的关键所在。

三、可持续发展与农村贫困问题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发展的全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传统的发展模式以牺牲生态环境和不合理的利用资源来实习经济的片面增长,忽视了环境和生态、经济及社会的协调发展。而实际的情况是生态环境的破坏、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浪费等,又会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党和国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在这个前提下寻求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的增长方式从原来传统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此减少经济发展对生态坏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可持续发展还要求消除两极分化,它强调的是公平和公正的观点,否则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会走不通。总之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就是保护环境,实现环境、资源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从人口、资源、和经济的相互之间的关系之间,寻求最佳的发展方法,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控制人口。可持续发展对解决贫困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贫困问题制约贫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每一个时代下的可持续发展都需要以全阶层的共同利益为前提,可否行之有效地降低贫困人口的数量,进一步缩小人与人收入间的差距,将会给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及社会内部关系的良性化带来重大影响。贫困是农村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的障碍。

第一、从生态环境上看。贫困地区的人口大部分生活在的生态环境都遭到严重的破坏,没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农作物的产量就会下降,这势必会加剧当地人们的贫困。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到,贫困地区人口增长较快,在人口迅猛增长的情况下,贫困地区的人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很那摆脱贫困的现状。在贫困的农村地区传统的耕作在国民经济中占了较大的比重,人们依靠的是简单的劳动力和传统的耕种技术,小块的土地,落后的技术,匮乏的资本,人口的压力等这都迫使人们采用极端的方式寻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就导致了贫困地区绿化面积的退化,水土的流失,土地沙漠化等。

第二,从资源上看。可持续发展着眼的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可以理解成现在和未来的资源优化配置。但是对于贫困的地区来说,他们追求的是当前经济的发展,所以可持续发展对他们来说没有吸引力,在他们看来他们当前的生活都保障不了,又如何估计未来的发展。由于存在这种想法,他们不断的掠夺资源,最终导致的是资源的浪费。

第三,从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看。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于全国的其他地区,这不仅仅是环境和资源的问题,还涉及到几千万人的温饱问题,这很容易导致社会问题。并且少数民族大部分集中在我国的边境地区,这也会影响国家的安定和团结。因此贫困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那么则会对整个贫困地区甚至是整个社会的稳定造成严重的影后果。总的来说,贫困的存在严重的制约可持续发展政策的进行。

(二)可持续发展道路是贫困地区一条积极有效的道路

第一、控制人口是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举措。控制人口增长的速度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控制人口逐步实现人口和环境、资源之间的平衡,这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核心。这就要求在贫困地区积极的宣传教育,坚持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转变农村传统的观点,降低人口出生率,从而减轻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压力。

第二、提高人口素质。反贫困不仅仅是为了让贫困地区的人们有衣穿有饭吃,还要从思念上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所以对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的培训和传授是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另一个关键。增加对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的投入,努力提高当地人们的文化素质,切实的加强教育,提高贫困人们的受教育程度,让农民能够掌握先进的耕种技术,从而转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管理的创新上来。

(三)促进经济发展是消除贫困的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解决平贫困的关键也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所以贫困地区必须寻找一条有效的经济发展之路来解决贫困。

第一、以农业为基础。农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贫困地区人们脱贫的关键。因此,必须加大贫困地区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引进先进的技术,可以通过课堂授课的方式或是实地教育的方式,将最新的适合贫困地区的农耕技术传授给当地的农民。总之,依靠科技技术来提高农业的生产年效率是解决贫困地区吃饭问题的关键。

第二、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因地制宜的发展种植业是贫困地区脱贫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成效最明显的途径。贫困农村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重点发展适合本地种植的农作物已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贫困地区重点发展种养业,增加贫困地区人民的收入,依靠科技进步,优化种植品种,提高质量和产量。因地制宜离不开好的生态环境,只有一个好的环境才能促进当地农民的种植业的发展。

第三、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于有市场的有优势的农产品,可以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采取大片的规划建设,从而形成规模,延长产业链,让有优势的农产品成为有特色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也成为该地区的产业支柱。

(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消除贫困问题的重要手段

众所周知导致贫困地区贫困的主要问题就是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解决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必须将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相结合。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大力的倡导当地的农民发展生态农业和环保型的农业,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但是不能盲目的发展,还是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特点,制定合理的资源开发计划,彻底的改变传统的耕种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进行,同时可持续发展又会解决当地农民的贫困问题。

四、结束语

农村贫困是制约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障碍,贫困问题涉及到人口、生态、社会和经济等各个方面的重大问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正确处理好发展和人口、资源、生态的关系,控制贫困地区人口的数量,加强教育,提高人口的整体素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减缓并消除农村贫困问题这是耗时较长的过程,这就要求在贫困地区全面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较少西部和东部县城之间的差距,人民生活水平之间的差距。因此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协调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2011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N].人民日报,2011(11):12-14

[3]全面小康蓝皮书《中国全面小康发展报告(2006)》,2011

[4]冯强.中国西部地区的扶贫开发[J].农业经济问题,2010,(10):48-53

[5]刘慧.新时期西部地区贫困问题研究[J].地理研究,2011,(4):489-497

实体经济发展困境篇4

1工业经济发展困境的原因

毋庸置疑,现如今,影响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为两种:一种是国际经济紧张的发展形势,另一种是国内政策收缩的环境,两者都会严重制约我国工业的发展。研究表明,工业发展情况与各地区工业经济自身的特征有关,同时与一些外部环境因素也有着必然的联系。相对来说,不管是国际环境的影响还是政府的调控,都会对我国工业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从部分地区的工业经济运行状态来看,对各地区的经济的发展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各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必须真正认识到导致工业经济发展困境的真正原因,只有这样才能快速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分析金融危机下工业经济发展的困境。

近年來,针对工业经济的运行环境来看,各地区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普遍都有相同的特点,一方面是在某种层次上工业经济的发展受到外部环境的挤压,除此之外在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除了这两点之外,具体还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自给能力与产品结构存在差异。与其他地区相比,相对来说资源严重匮乏的地区,在资源的来源上主要是靠经济市场提供。工业作为能源最主要的消费行业,如果存在一些地区自给效率比较低,那么这个地区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工业经济的发展一定会存在困境。随着全球所有能源价格的上升以及国家将能源产品的价格不断地上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经济效益一定会受到挤压,导致工业经济利润严重地降低。当然,企业也可以将产品的价格提高后再传递给出品厂商,以这样的形式才能减少工业企业经营效益受到的侵害。但是,对于工业企业而言,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主要取决于工业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一些地区行业生产产品在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条件时,存在产品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小等现象。在整体上这些企业都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为了能在市场上加大份额,各地区的企业之间还会运用价格高低等竞争手段。在这样的状态下,工业企业很难将产品的价格再次上涨。

第二,企业中管理水平与技术水平存在的脆弱性。企业在市场上竞争能力不仅与企业自身盈利有关,在一定意义上与企业自身面对困境时的应变能力与挑战能力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工业经济中工业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竞争能力的高低完全取决于产品是否能长期地存在以及相关的盈利情况。关于企业中管理水平的高低,通常来讲,企业运营过程中有关管理水平的高低可以通过多方面体现,可以从资金的管理水平与资金周转方面来看,工业企业不具备较高的资金管理水平,针对企业周转资金的高低就可以看出企业运用资金的效率。而对于面临市场资金困难的情况来看,企业需要加强重视突破资金困难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企业的流动性管理水平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而言,中小型企业主要依赖于内部的融资,因此,中小型企业更容易受到资金流动的约束。

第三,工业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能否获得盈利以及盈利多少与产品的技术含量有着极大的关系。在某种角度上来讲技术含量的高低将决定着产品的附加值。然而直接测量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并不容易,因此,人们总是利用新产品的销售产量与研发等指标进而得出结论。现如今我国工业企业能源总是处于短缺的现象,因此,我国在经过三十年的粗放式发展后,开始提出走集约型的发展道路,需要通过各种制约措施促进企业步入节约能源型的发展道路,其中包括资源能源价格的提高等。为了能够有效地降低经济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全面推进绿色社会环境,我国加大了治理环境污染的力度。无论是对于能源使用的提高还是加大治理环境污染的力度,对于工业企业而言,都会增加成本的使用程度。目前,企业自身在没有能力负担使用成本的状态下,自然就会面临经营过程中的困难。这意味着工业企业的结构如果不能实现转型升级,工业在发展过程中,遭遇困境是不可避免的。

2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确保持续增长的措施

随着我国产业升级的速度逐渐加快以及产业的转移,区域经济的外向度比较高,我国工业经济必须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进行转型,根据自身优势确定工业经济在全球产业中的地位,根据战略的角度掌握工业经济转型的方向。根据各地域内发展的不同,必须将工业经济的转型纳入国家区域发展的规划中,并且根据工业经济自身的特征来确定不同地域工业经济的转型方向。在这样的基础状态中,通过对各区域产业的转移来深化各地区的分工与协作方面的相关事宜,根据各企业之间的联系指引工业经济进行转变,以这样的方式有效提高工业经济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实现各地区之间相互协调地发展。在进行工业经济的整体结构实现优化时还需要合理地处理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促进产业间的联动实现转型与升级,打破三次产业之间的隔绝现象,实现工业企业与其他行业合理地相互支撑,以此来有效地提高工业经济的竞争力。工业经济的转型与升级必须确保实行逐渐的转型升级模式,以此减轻工业经济的结构转换造成的社会影响,在一定的层次上确保轻工业与重工业的合理处理方式,实现各行业之间相互协同的效率。因此,这一轮工业经济转型过程中,转型与升级的基本方向就是高附加值产品,技术升级是实现工业转型与升级的有效途径,从而有效地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

3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经济的转型与升级是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必然过程。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下,我国的工业经济严重地下滑,相关的产业也呈下降的趋势,相对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就业压力非常大,因此,在这样的情势下,国家应当颁布一系列措施以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工业经济稳定增长,才能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为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参考文献:

[1]黄中伟,孙伯良,董富华.基于国际金融危机的中国产业发展与制度创新思考——2009《中国工业经济》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J].中国工业经济,2009(9):137-144.

[2]李永友.金融危机下的工业经济发展困境:内因抑或外因——基于浙江、江苏、广东和山东四省工业经济的比较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3):18-28.

[3]张志远.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以及金融风险的博弈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4]唐艳.后危机时代安徽中小企业金融支撑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3.

实体经济发展困境篇5

一、两大支柱发展理论概述

斯特恩提出的两大支柱发展战略的逻辑主线是:通过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增长,减少贫困;通过赋予人民权力,提高贫困人口参与经济增长的能力以直接从经济增长中受益以及直接为弱势群体提供社会保护。两大支柱之间存在着互动互促的深层联系。良好的投资环境能促进增加人民获得更多机会所需改革的发生,而这些改革将赋予人民创造财富、掌握自我发展的能力。

斯特恩强调私人部门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赋予贫困人口权力从而促进他们参与经济增长活动。两大支柱发展战略的实质是一个有利于穷人的增长战略,倡导一种“亲贫”的经济增长,以实现真正的减贫。在此,贫困不仅指传统的收入贫困,还包括缺乏基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力。缺乏基本教育和卫生条件的贫困人口根本不具备脱贫的能力。关注人类发展,如对人类卫生条件和人口寿命、教育和文化、人口规模和结构、性别平等以及社会关系等问题的关注,已逐渐成为发展的中心问题。但发展的最终目的决非仅限于此。对贫困人口而言,消除贫困意味着获得机会、权力和安全保障。斯特恩强调,发展是要“赋予人民塑造自身生活的能力”。因而,赋予贫困者自我发展、削减贫困的权力和能力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手段。

(一)改善投资环境

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不仅促进投资增长和经济发展,而且也是减少贫困的重要因素。斯特恩指出:动态的、良性的投资环境将促进生产效率的持续提高和更有活力的企业经营,从而形成投资增加经济增长贫困减少的良性循环。这是由于好的投资环境能把投资外溢效应和互补性最大化。当投资环境改善时,现存的投资变得更有生产效率,投资回报率随之增加,企业也更具活力,从而可以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而不是投资减少。投资本身带来的收益可能拉动更多投资,激发与之相关的上游和下游产业的投资增加。这会充分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并激励更多的投资者涌入。

中小企业对良好投资环境的需求尤其突出。私人部门不仅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且是贫困人口就业的主要渠道。此外,世界上大多数贫困人口都在包括农场在内的中小企业里工作。通过搞活城镇和农村的中小企业,政府就可以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创收机会,并提高其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因此,发展私人部门,特别是中小企业对减少贫困至关重要。斯特恩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成功发展的经验说明:农业生产率和农村收入的提高往往与非农就业的增加齐头并进,可以产生极大的减贫效果。

(二)赋予人民权力

由于并非所有的增长都是“亲贫”的,斯特恩指出,“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增长减少贫困”这一良性循环并不会自发地形成。发展还必须强调“赋予人民权力”这一支柱。此处赋权的内涵远远超越了一般经济学家所关注的人力资本投资,主要指增加社会包容,即赋予贫困者基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力。

对穷人的赋权和投资的重心是在于如何通过提供教育和卫生服务以及增进社会包容来保证贫困人口积极参与到经济增长和发展活动中。斯特恩强调,对教育、社会保障以及群众参与机制是第二大支柱中三项重点。首先有文化的劳动力队伍不仅能在良好的投资环境中不断提高产出效率,而且还能从经济增长中获益从而巩固减贫的效果。斯特恩还尤其强调提高女性的受教育程度,这将增强妇女参与经济、决策、管理和政治的能力,并能更深层次地影响到整个经济和社会的运行。例如,实证研究表明:妇女受教育程度与人口整体健康水平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其次,社会保障被斯特恩认为是赋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的社会保障能帮助人们在面对经济动荡时做出正确的调整或者迅速从经济冲击中恢复到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一国的对外开放会带来各方面的变革,正是社会保障使得这些改革更加平稳。第三,参与和融入到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中将为贫困者带来更多的基本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

二、两大支柱发展理论的积极意义和内在缺陷

二战之后,主流发展经济学理论经历了“进口替代工业化理论”、“出口导向型工业化理论”以及世行倡导的以私有化、自由化为基调的经济结构调整理论等的多次调整。与此同时,人类社会关于发展终极目标的认识也从20世纪70年代的“人类基本需求发展观”变化为阿玛蒂亚•森为代表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斯特恩在总结过年50多年发展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的基础上,试图提出一个新的、适应现实需要的、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既包含了许多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有不少内在的缺陷。

(一)两大支柱战略中的积极成份

1.该战略强调促进经济增长对于扶贫的基础性地位。这是对近年来世行形而上学地强调直接扶贫而忽视全面经济增长观点的重要修正。

2.该战略肯定了基础设施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认为这是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对世行以往片面强调政策改革等“软件”建设而忽视基础设施发展等“硬件”建设作法的一个改进。

3.该战略论证了教育在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社会公平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妇女和女童教育的重要性,强调普及教育不仅是提高劳动力素质从而改善投资环境的必由之路,而且也是保证贫困人口参与经济增长并从增长中受益从而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

4.该战略提倡通过改善政府治理、实现体制创新的方式促进经济增长。这对于改进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经济自我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5.该战略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国际援助机构应该充分尊重受援国自主把握本国发展道路,制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应当说,这种舆论导向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掌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是有积极影响的。

(二)两大支柱战略的内在缺陷

两大支柱战略不乏真知灼见,可以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时的重要参考。但该战略也有不少内在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实现公平的、有利于穷人的增长需要第三大支柱,即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历史经验表明,国际经济是发展经济学最容易引起激烈争论的领域。历史上,这些争论主要集中在来自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收益如何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公平分配。占统治地位的新古典主义信奉自由市场经济,主张限制政府干预,推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但不少发展经济学流派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市场失灵,因此强调政府干预的重要性,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必须对外国贸易和投资进行干预和调控,以克服市场失灵,促进经济发展。总的来说,以往的争论主要是围绕贸易政策展开,而今后的争论则将主要围绕投资、移民和技术转让进行。正如在国家范围内存在市场失灵一样,在全球层次也存在市场失灵。退一步讲,即使经济全球化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纯市场力量主导的全球化绝不能带来经济全球化收益的均衡分配。这一点从富国越富、穷国越穷这一简单事实中可以看得非常清楚。此外,由于经济全球化是由市场自发力量及新古典放任自由市场经济理论所主导,各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能力大大受到限制,因此,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更易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这一点已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多次金融危机所证实。因此,在全球层次上,改进国际经济治理,创造一个稳定的外部经济环境,已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增长,减少贫困的必要条件。今人遗憾的是,两大支柱战略在强调外部环境重要性、呼吁发达国家增加官方发展援助的时候,不能明确提出改进全球经济治理,为发展中国家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以从根本上在全球层次上抑制自由市场盲目自发的力量,改进全球化收益的公平分配。斯特恩崇尚自由市场经济,因此很难提出政府干预全球经济治理的战略。斯特恩的前任,世行原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约瑟夫•斯蒂格里茨也是全球化的支持者,但他却非常重视经济全球化治理,在不同场合强调:全球化,如果管理得当,可以成为减少贫困的强大力量。

2.实现公平、有利于穷人的增长需要正确平衡市场和政府的作用,而两大支柱战略对这一关系缺乏明确的表述。市场和政府的相对作用自亚当•斯密以来就一直是经济学家关心的问题,更是不同时期发展经济学家争论不休的问题。斯特恩秉承了“小政府就是好政府”的新古典主义观点,在两大支柱战略中把政府作用限制在为私人部门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以及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等两个方面。但从实践上看,东亚国家在经济起飞过程中,除了注意为私人部门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外,不少政府还直接协调私人投资,甚至充当计划者和直接投资者的角色,为经济起飞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一点世行在其1993年出版的《东亚奇迹:公共政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研究报告中也是承认的。

斯特恩断言:一国经济越开放,增长就越快。但需要强调的是,从东亚外向型经济成功的经验来看,这些国家在实行开放的同时,广泛使用出口促进、进口限制及包括适度鼓励垄断的产业政策,来推动本国经济发展。或者说,这些经济体在实行开放的过程中,政府非常注意采取保护手段,提高本国经济的竞争力,并不是放任市场的自由发展。斯特恩把中国作为以开放推动增长、减少贫困的“成功故事”,但耐人寻味的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至今仍把中国视做“非市场经济国家”。

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特别是在缺乏一个有效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情况下,国家政府如何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社会公平方面发挥作用,改正市场失灵,弥补市场不足,仍是发展经济学必须研究的最重要课题。不能确定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互补关系,就不能制订正确的政策来具体构建两大支柱。

三、两大支柱发展战略对我国经济工作的启示

按照两大支柱理论所支持倡导的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赋予贫困人口自身减贫能力是最基本的扶贫方式。这些能力的获得意味着穷人首先要有机会获得教育和卫生服务、享受社会保障服务以减少和防范参加经济活动的风险并有权参与影响自身利益的决策。两大支柱战略特别论证、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此外,该战略指出,社会保障体系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没有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无法有效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因为这类活动往往是风险与机会并存。总的来说,两大支柱战略的政策含义十分清楚:普及教育和卫生服务,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培育和解放生产力。从这种意义上说,两大支柱战略对于我国经济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1.要重视为私人投资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广泛培植税源,尤其是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增加就业,对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尤为重要。

2.在继续大力支持科技兴国政策,注重教育、科教投入的同时,应从解放生产力的高度出发,不断加大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力度。

3.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出发,注重为穷人提供公共服务,充分认识到这些投入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一样,也是在通过“造血”的方式进行扶贫。

实体经济发展困境篇6

关键词:新常态;东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东北”,一个声名显赫的词汇,曾经是工业生产领域、地区经济发展中“先进”、“富裕”的代名词;在计划经济时代,东北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显著而巨大的贡献。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状况开始令人担扰,虽然经济增长率仍然较高,但已经不能掩盖其经济下滑态势。“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便是在这一时期及背景下提出的,该战略的提出、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东北经济的下滑态势,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东北三省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这与东北三省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不无关系。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的新常态环境逐步形成,经济的增长、发展更趋于理性和平稳,要想在新常态环境下扭转东北三省经济增长的下滑态势,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必由之路。为此,本文在总结阐释新时期、新常态下东北三省经济发展所遇困境基础上,分析了导致东北三省经济发展走入困境的原因,最后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角度就东北三省经济“振兴”探索性提出应对措施与改进建议,旨在促进东北经济的更好转型发展。

1新常态下东北三省经济发展所遇困境

1.1总体经济发展所遇困境东北地区曾经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最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经济发展水平遥遥领先,但进入新世纪在走完第一个十年后,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开始出现明显、大幅的下滑态势。据统计,到2014年东北三省的经济总量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占比由1978年的13.33%下降到9.03%,可以看出东北三省经济总量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占比仍然较高。但从2012年开始,东北的经济增长再次出现大幅下滑,且远低于全国经济平均增长水平;2013年,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三省的GDP增长率均在8%以上,分别位居全国各省市排名的第20位、第23位和第27位;而到了2014年,东北三省的DGP增长率又出现下滑,“东三省”已经位居全国31省市的后5位,其中黑龙江省排名倒数第二;到了2015年,东北三省经济可谓是继续走下坡路,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三地的经济增长率分别6.5%、5.7%和3%,均沦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差等生”。1.2工业经济发展所遇困境工业曾经是东北三省经济增长的支柱,特别是钢铁制造业等重工业,在改革开放初期可以说是全国经济增长的支柱,但是自进入到新世纪以来,占据东北三省经济总量重要位置的工业增加值呈现不断下降趋势。由于工业在东北三省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过大,工业增长的下降直接导致东北三省经济的整体下滑。新时期、新常态环境下东北三省工业经济的不景气,主要缘于工业结构性矛盾的存在和增长方式过于粗放,并且这些问题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不免要长期面临这一发展困境。此外,煤炭、石油资源价格的下跌、市场需求的不断下降等因素,也是导致东北三省工业增加值出现大幅下降的原因。以东北地区最大型的煤炭企业——龙煤控股为例,从2014年至今仍陷入巨额亏损之中无法盈利,不得不下线多条生产线;还如全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大庆市,由于石油产量的减少,工业增加值出现了从没有过的负增长,相应黑龙江省经济增速的大幅下滑也乃实属预料之中。1.3农业与服务业发展所遇困境黑龙江有“北大仓”之称,也一直是我国的“粮仓”,这主要源于其优质的耕地资源,到目前为止,东北三省粮食产量仍然占到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0%以上;但是我们要说的是东北三省农业的发展已经过了黄金时期,这是因为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还是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长期、过量的施用化肥导致耕地土壤板结、土地过度透支和土质出现下降,并开始影响到土地的粮食产量;由于更多的采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地区农业机械化投资少,相应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也较低,农业生产效率普遍不高。总之,粗放型的农业生产不可能长期维持东北三省较高的粮食产量,粮食产量大幅下降也是预料之中的。就东北三省服务业的发展,由于其建立在传统粗放型农业、工业生产方式之上,这也导致其无法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高效、高附加值、个性化的服务,虽然在不停的号召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但由于缺乏发展基础,现代服务业终究无法在东北地区体现其巨大经济价值。

2新常态下东北三省经济发展困境的原因

2.1政策与管理环境制约企业发展,市场化程度不高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四十来年,经济领域的发展可谓是硕果累累。以广东省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城市,成为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在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之初,在经济总量上辽宁省与广东省相当,但到目前为止东北三省经济总量之和却还不如一个广东省多。如果说广东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一支“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那么东北经济的发展恰是一支“看得见的手”在起作用,政策环境、政府管理不是“放开”企业发展,而是“约束”企业发展。东北地区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高是其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根本原因。2.2经济结构不均衡,产业结构单一,缺少“增长点”东北地区的传统经济优势集中于重工业经济和资源经济,由此形成了东北地区的传统装备制造、资源开发加传统农业种植、加工为基础的经济结构;伴随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实施,全国的经济状况整体出现好转,市场的传统重工业及资源需求逐渐下滑,第三产业需求增加,不同地区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贡献率持续提高。这种形势下,东北地区经济的结构不均衡、产业结构单一问题开始突显,传统产业失去竞争势、新兴产业缺失,导致东北地区经济无法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总体经济发展步入困境。2.3人口外流,传统产业人才不能支撑新型产业发展关于东北地区人口的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之后,东北地区人口整体趋向于“外流”,使东北地区的可用劳动力数量下降,人口外流、人才流失对地区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可以说是“釜底抽薪”的,因为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技术与人才的竞争。东北地区传统的重工业、资源经济,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人才需求量大且质量要求低;而高附加值新型产业的人才质量要求则较高,传统产业人才无法在新型产业中找到“用武之地”,又成为东北经济增长发展的“短板”。2.4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创业经济增长作用不足在制造业领域,“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已经风靡东部沿海城市,成为东部沿海城市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最重要的是“创造、创业”,可以说潜力是无限的,也因此决定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特点。反之,制造业也是东北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撑,但其发展却过度的依赖政府投资,依靠增加投资来促进制造业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但现实是我们在东北投入了大量资金,换来的却是经济的一片惨淡,问题就在于我们忽视了“创新”、“创业”、“开放”市场环境的作用与建设。

3新常态下东北三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1发展主体,由政府向企业等多元市场主体转变计划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政府主导经济发展,“政府”是经济发展的真正主体,而东北可以说是我国计划经济的“重灾区”,在我国全面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其仍然受计划经济体制“遗毒”的影响,在政策制定、经济决策等方面鲜有企业等多元市场主体的参与;在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中,企业等多元市场主体是政策制定、经济决策等的主要参与者,从而保证所制定政策、所做决策符合企业等多元市场主体发展实际,焕发企业等多元市场主体发展经济的“活力”。3.2产业结构,由第二产业为主向“三产”协调发展转变经济结构不均衡、产业结构单一,是导致东北地区整体经济不景气及缺乏振兴动力的主要原因;而东北经济要想全面“振兴”,必须着力于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增强区域内不同产业的协同发展,这也符合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产业结构比较合理”的目标要求;概括起来,就是为保稳定“提升”第一产业,为保增长“做强”第二产业,为保就业“发展”第三产业,逐步实现东北经济的“三产”协调发展。3.3需求结构,由投资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虽然我国已经全面实施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出口也因此成为继投资之后的又一项市场需求刺激因素,但是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作为另一重要需求刺激因素的消费始终处于弱势状态,东北地区的市场需求结构更是如此。多年来,投资始终是东北用来刺激市场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所使用的主要手段,既使在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后,投资依然是促进东北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事实证明投资拉动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作用有限,必须走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协调拉动的路子。3.4增长要素,由资源消耗向科技进步、创新驱动转变东北经济之所以始终没有起色,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即经济增长要素缺乏。东北是我国最早建成并做出巨大的贡献的老工业基地,重工业是其主要产业优势,面对新问题我们需要做的不是继续投资来扩大工业基地的规模,应该致力于老工业基地内部重工业“先进性”的提升,通过新型生产技术、新型管理方法的运用提高老工业基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彻底摒弃传统资源依赖、消耗促增长的路子,走科技进步、创新驱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3.5发展战略,由数量、不均衡向质量、均衡发展转变东北老工业基地曾经长期采用“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为了追求经济增长大力发展某一产业(如重工业),追求所谓的效率不停扩大生产规模。总之,盲目追求数量而不顾质量、盲目发展某一产业而不顾其他产业的“不均衡”发展,成为东北经济发展历史的一大特点。实践证明,盲目的追求数量、不均衡发展终究会被历史抛弃。东北经济的未来发展,还需要从发展战略上做出改变,坚定追求质量、均衡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毫.东北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J].知与行,2016(11).

[2]王伟光,白雪飞,侯军利.国有企业创新发展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J].中国科技论坛,2016(11).

[3]姜国强,邵婧博.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非正式制度障碍与创新[J].中外企业家,2012(05).

[4]孙泽华.辽宁边境城市经济发展模式选择[J].经济师,2016(08).

实体经济发展困境篇7

关键词: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村级组织服务功能、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农村各项社会公共事业大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发展壮大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增强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活力,对于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共同富裕和农村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一)农村集体经济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小

由于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过程中集体经济的生产资料几乎全被“分光”,从而导致目前农村集体经济出现“空壳”,拥有农村集体经济的村子寥寥无几,即使是在拥有农村集体经济的村子,其集体经济也是规模不大、效益不佳,在整个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很小。

(二)农村集体经济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有限

农村集体经济与农村基层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农村基层组织就是农村集体经济的管理组织。目前,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的“空缺”,农村基层组织很难拥有“富裕”的资金来为村民办些诸如修建村道、整治河道、修建文化书屋、修建体育设施等实事,也无力发展诸如免费教育、医疗、保险和各种救济等多项公益和福利事业,也无力从根本上消除由贫富差距拉大而潜伏着的不稳定因素,不能确保农村的社会稳定和共同富裕的实现。农村基层组织不仅使其自身的威信、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大降低,而且往往造成干群关系紧张,长此下去甚至还将会动摇我们党的执政基础。

(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困境

目前,农村集体发展滞后面临困境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集体经济生产发展的基本生产要素严重匮乏,农村集体经济做不强、做不大;二是基层各级政府重视不够,在政策和金融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持续性;三是农村集体经济竞争力不强,人才匮乏,管理、设备、技术严重落后。

二、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一)体制障碍

1、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政策缺乏有效性和持续性。在传统集体经济制度下,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农村集体财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全统一到集体经济组织中,农民既丧失了私人财产权,也丧失了独立经营权,在这种政策下集体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初期,农村集体经济实行承包、租赁、合资等经营方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数量和规模得以扩大,农村集体经济有了质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虽然农村集体经济中集体土地所有的产权制度没有发生变化,但农民经营方式和经营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鼓励个体经营和私营经营政策下,相当多的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已漠不关心,更多的集体经济组织被拍卖,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政策有效性和持续性的缺失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很难以独立市场主体的身份参与经济活动,最终导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越来越少,农村集体经济规模越来越小。

2、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及时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由于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落后、人才匮乏、技术落后,因而农村集体经济在市场经济浪潮中逐渐失去了竞争力,也使农村基层组织处于发展生产无财力、提供服务无能力、干部说话无威力、“有事无钱办”的尴尬境地,集体经济组织失去了对农民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巨大困难。

(二)现实原因

1、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认识不够。各乡镇往往只强调村干部的带头致富作用而忽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没有认识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2、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要素匮乏。贫困地区农村几乎所有的村都把土地及生产资料分给了农民,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不仅缺少土地这个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而且农民也不愿把其他生产要素投入到集体经济组织中来,生产要素的匮乏极大地限制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3、村干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意识淡薄,普遍存在“等、靠、要”思想,主动寻找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能力不强。

4、缺乏对农村集体经济多样化发展的探索。在一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存在着决策不科学、创业观念淡化、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产品科技附加值低、竞争力弱等现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往往是束手无策。

三、发展壮大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的具体措施

“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是新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一项新任务,要发展壮大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就必须因地制宜、准确定位、科学规划,探索出一条适合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一)提高认识、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主要经济成份,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实践证明,农村集体经济对推动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大发展,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确保社会稳定、实现共同富裕和农村现代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才能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才能真正兑现为民办事的承诺,基层党组织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农村基层政权才能得到巩固;才能带动大部分农民致富,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建设,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担负起组织、引导、支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核心作用。

(二)以联产承包经营为核心深化农村集体经济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坚定不移地长期坚持。同时,为适应新形势要对农村集体经济不断改革,进一步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明确如何提高农村集体经济效益,如何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的职能和作用,用改革的手段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三)营造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困难重重,很重要的原因是现行政策环境有待完善,这就要求我们优化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环境。一是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纳入当地整体经济发展规划,常抓不懈,一抓到底;二是建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责任制,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和奖惩措施,把乡镇领导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情况纳入工作实绩考核内容;三是制定扶持和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各相关部门要在财政资金、土地使用、银行贷款、税收优惠、结对帮扶等方面,按照各自职责,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供积极有效的服务,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政策环境。

(四)以市场为导向选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要善于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创新优化经营机制,更新观念,拓宽思路,按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的原则,结合各村实际,寻求适宜发展集体经济的路子。贫困地区农村区位条件差异大,在选择发展路子上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鼓励集体和农户以资源、土地、资金等入股,发展股份合作经济;改善投资环境,盘活集体土地,兴建加工厂或引进外资兴办企业,发展厂房、商铺、专业批发市场等租赁型物业经济,发展有偿服务业,将现有集体资产进行承包、租赁,或者以现有资产入股,参与民营企业发展,实行集体资产和资本运营的市场化管理;根据当地资源与市场需求,进行资源开发型发展,通过培植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强村集体的服务意识,引导农民围绕本村优势发展经济,组建行业协会,引导农民闯市场。

(五)强化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组织保障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关键是要选准、培养出能够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一班人,尤其要选配好“班长”。实践证明,一个好的“班子”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不断拓宽选人用人渠道,要从能人、大户、科技致富带头人中选配村干部,要把那些致富能力强、奉献意识强和公道正派的群众发展为党员,培养成干部,把勇于创业、带民创业的党员培养成村级后备干部,要让政治素质好、年轻有文化的,懂经营、会管理、驾驭市场经济本领强的人进入村班子,要把那些既拥护党的领导又有经济头脑的经济能人培养成为村党支部、村委会干部。

(六)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扶持,各级政府要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是采取有效举措化解村级债务,减轻村级债务负担;二是增加对农村集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在税收、用地、用电、综合项目开发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三是建立对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的财政补助制度;四是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监督检查力度;五是坚决制止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的行为。

(七)规范农村集体经济资产管理

农村集体经济资产管理对于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实践证明,农村集体资产管得好,集体经济就会积少成多;管得不好,再强的集体经济也会垮下来。加强农村集体经济资产管理,促进农村集体经济资产保值增值,就要明晰农村集体资产的产权,加强对集体资产的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登记,坚决制止挪占、私分集体资产的现象,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机制、财务预决算制度、定期审计制度,实行民主理财,坚持和完善以财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村务“公开”制度,定期公开帐目,接受群众监督,形成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

实体经济发展困境篇8

关键词 地方财政 困境 问题

地方政府是国家政府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地方政府的职能作用的合理化和地方财政有效运行是衡量我国整体财政运行质量的有效标准之一。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下,地方财政的困境问题日渐凸显,并且成为我国经济条件下建立健全公共财政框架的一个重要发展桎梏。文章从地方财政困境入手,着重分析困境原因进而有效地化解困境。

一、地方政府财政困境的具体表现

(一)地方财政收支不平衡

现如今,我国地方财政支出与收入不成正比,支出远远大于收入。自改革开放以来,分税制实施后地方政府就承担起区域性经济发展的重任,并且还承担了地方的基础建设重任,加上事业单位经费的开销,使得地方政府的财政入不敷出。基于地方收入而言,分税制之后地方政府的税源建设为中央财政统一分配,地方政府还需要上交一笔财政收入。由于地方乡镇较为落后,相关的民生问题不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但又迫在眉睫。

(二)地方政府事权责任不太清晰

政府的职能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财政的职能,并且划定了活动范围。为此,政府只有在进行合理定位的基础上一定程度上有效确保了财政体制建设的健康发展。如果说政府职能定位出现一定偏差,对地方财政体制就会带来严重的障碍。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划分应当遵循相应完善的责任,当地方政府职能出现严重的脱轨,部分政府将重视批租土地并且将经济职能的相应发展作为主要内容。此外,当工作重心投向本地企业的扶持时,一定程度上会忽视了社会公众利益的诉求。政府职能交叉容易出现职能模糊、缺乏清晰的法律法规,出现推诿现象。当今地方政府职能出现严重脱轨现象,工作重心一般被投向国有企业、本地企业等,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政府之间的交叉职能,所以说因为分工模糊导致经济具体实践过程中容易出现推诿现象。职能部门的行政官员大多从自身利益出发,一定程度上忽视效率。

(三)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汲取能的制约

政府汲取能力通常标志着政府对社会资源的占有程度,财政收入的科学和合理是国家有效履行职能的物质保障,同时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通常来说,社会价值中很少部分是通过价值进行支配,进而一定程度上满足对社会公众的需要。由于当今社会是市场经济,财政收入的过分干预不利于经济的发展。随着当今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我国财政收入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并且在财政收入上所占有的比重水平较高,但是由于经济水平的发展不同,汲取的能力也会不同。

(四)财政支出的压力日渐上升

首先,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就要求政府承担越来越多的支出职责,现如今的居民对公共品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并且这一多样化的具体表现在社会基本满足全国性公共品的需求上。对于居民而言,它一定程度上对地方性公共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最终超过全国性的公共品需求。因地方政府比中央政府更接近公共品的使用者。为此,地方性公共品的提供商,将使得地方政府具有有效力和资源优势。因此,地方政府需要承担越来越多的公共品生产及职责。事实上,它已经被发达国家证实并且这还是分税制体制改革体现最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行政事业费用不断膨胀,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财政支出的困难。在支出上,管理费用的增长率较高,管理费用增长惊人。据不完全数据统计,财政支出的数字比例较高,仅县乡政府我国地方财政支出拥有支配的部分就高达80%,当今的领导干部容易出现“倒金字塔形”现象。可以说巨大的财政压力造成了地方财政困境。

二、解决我国地方财政困境的对策措施

现如今影响我国财政收入困境的原因较多,要想有效化解财政困境,就必须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从多个角度入手分析,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最终才能够取得相应的效果。

(一)建立规范的财政体制

首先,明确政府之间责任的纵向权责分析,将纵向划分和政府之间的转移进行支付共同构成政府财政体制的发展,由于政府之间的责任是财政收入的直接继承。因此,它对政府体制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实现政府之间的财政支出一定程度上体现纵向配置的合理性。其次,完善分税制度对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事权进行合理的划分,事实上分税制在改革上不彻底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事情划分不明确导致缺乏科学的转移支付。这些缺陷不仅减少了地方的财政源,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地方的支付压力,最终导致地方财政困境的恶化。为此,分税制管理体制的完善能够从地方财政收入的困境上提供保障。当今分税制财政体制的重点需要进一步从明晰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中提供保障。另外,对相应地税收体系进行完善、积极提高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对财政收入结构的来源进行改善、减少财政收入因无法足额及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导致财政压力。最后,一定程度上减少非规范的税收返还的转移力度,一定程度上增大转移的支付力度,进而有效减轻贫困地区的财政赤字。最终有利于中央各级政府的财务进行全面的监管,有效规避财务风险的出现。

(二)建立可持续增长的地方税源

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决定税源的发展,对于地方财政收入而言,区域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解决税源及税收的增长及发展,由于一部分地区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总体效益低下,对税源的发展起到一定制约作用,容易造成经济基础不牢固的现象。培植与建立可持续增长的税源发展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并且加快了存储量的经济改造,还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产业的升级转换。科学、合理及可持续发展的地方税收体系一定程度上要重视地方税体系发展,对税源起到开辟和培养作用,在经济扩张及结构调整的进展下起到投产效果。在相应地结构调整下,注重税源建设提高经济实力和地方实力,积极发展民营经济和第三方产业,并拓宽地方税源,增强潜力。

(三)给予政府一定的发债券

在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下,为满足地方经济与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需求,依照法律规定、利用信用原则,从社会吸收资金上满足地方公共支出。这一支出的规模一定程度上超过正常的财政收入,并且举债是地方政府筹措建设中难以缓解的矛盾。为此,给予政府一定的发债权提高政府的财政职能,有效地化解地方财政的困境。

三、结语

地方财政困境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且困境的解决方式也是多元的,它一定程度上依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切合实际地有效化解地方财政,并且在地方财政进行推动及有效引导下化解困境。

(作者单位为湖北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正君.民族贫困地区财政困难及成因分析――以湖南省保靖贫困山区县为例[J].财经界,2009(11).

[2] 李冬梅.我国地方财政困境成因与对策[J].地方财政研究,2007(10).

实体经济发展困境篇9

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出路

随着当前中国实体经济的全面发展,社会各股经济力量如雨后春笋蓬勃而出,但是各股经济力量实力差距明显,存在着不平衡的发展局面。在各种力量的对比下,小微企业逐渐被边缘化,虽然其在改善民生、发展经济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但是由于其自身力量较弱,很难依靠自身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等阻碍发展的实际问题,本文提出一些解决对策,以期有助于应对当前的发展困境。

1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1.1小微企业融资结构性矛盾突出

就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小微企业为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其贷款总额较低,与经济贡献率不成正比。而且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贷款融资困难,大量金融机构认为小微企业发展不具有稳定性,容易出现资金难以回收等状况,从而不愿意将资金提供给小微企业,这就使得小微企业在发展资金融资中大量依靠自有资金,发展资金供给不足。

1.2小微企业融资环境不容乐观

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环境来看,由于国民经济进入了发展的下滑期,整体经济不景气,因此,社会可收集、使用的资金不足,小微企业同大中型企业相比竞争力不足,应对当前经济下滑形势更难整合可使用的资金。同时,受2008年国际经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整体处于下滑形势,而由于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形式的加强,中国很难在经济危机中独善其身、不受世界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此情况下,中国出口企业受到影响,对外出口的连续下滑不仅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影响中国小微企业的发展。同时,政府为应对此危机,推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这种政策更加不利于当前社会集资、融资发展经济。

1.3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

现阶段,金融市场受国家政策影响大,国家对金融市场操作管理强度加深。在此环境下,银行加强对小微企业融资的限制,不仅提高了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而且也减少了小微企业的贷款数量,因此,小微企业借贷成本提高。为缓解资金使用压力,民间借贷数量在逐渐上升,受银行借贷利率的影响,民间借贷利率也在逐渐上升,长期循环的后果极易导致小微企业破产清算。

2小微企业解决融资困境的出路

2.1扩大政府的扶持力度

对于小微企业的发展来说,政府政策极易影响小微企业的发展,面对小微企业面临的不利局面,政府应当适当推行鼓励、扶持政策,以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解决融资困难等问题。首先,政府可以对小微企业实行减税政策,从而节省小微企业发展成本,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生产中。同时,政府也应当设置政策性银行,通过成立专门为小微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发展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价等级制度,通过将借贷服务发展到小微企业成长、生产的方方面面,以最终促进小微企业融资市场的建立。

2.2开放多种适合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工具

对于当前金融市场来看,应当积极开放更多的功能与配套措施。首先,可以创建小微企业专属的金融服务工具,在此过程中开发融资、结算和生活等具体的功能。同时,可以适当增加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根据小微企业生产的特点,推广这种适应其发展的办理方便、快捷,推广方式灵活的服务平台,从而适当解决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融资难问题。还可以采取扩大抵押物范围担保的方法,通过适当增加可用的抵押物担保范围,增加小微企业借贷的可能性。此外,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小微企业不能按时还贷的可能性,减少借贷机构不能收回的损失。

2.3强化小微企业的融资监管

对于当前小微企业的发展而言,在面对机遇的同时还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只有在保证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持续、稳定等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改善小微企业生存困境。首先,应当加强社会监管,规范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融资收费的合理化,打击银行乱收费现象,限制各种可能存在的不合理、不规范问题的发生。同时,加强对小微企业融资资金用途的监管,通过实行风险评估机制,做到对小微企业高效率的管理。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就目前社会发展来看,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小微企业还是大中型企业,都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然而,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解决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努力,从政府到金融借贷机构,应当增强对小微企业的信心,通过增加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规范对小微企业的全面化、规范化服务,由此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问题。

参考文献:

[1]胡新平.浅析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及其出路.现代经济信息,2013(19):353-355.

实体经济发展困境篇10

一、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困境的主要表现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也日趋激烈,高职院校贫困家庭的学生因面临着经济和学习的双重压力,导致他们的心理状态与其他学生不同。从积极的方面来看,许多高职院校贫困生都善良、诚实、勤奋、感恩,有强烈的渴求知识的欲望,勇于面对现实,认为只要自己不懈努力,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也有一部分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负担沉重,也有一些负面的消极心理困境,难以融入集体生活当中,心理健康不是很乐观。

(一)严重的自卑导致自信的缺失

自卑是自我情绪体验的一种形式,在心理学上又成“自我否定”而贫困生最容易萌生这种心理,尤其是农村的贫困生,进入大学后这种心理更加严重。在初中、高中时,同学大多数来自同一个地区,家庭经济的差距和压力还不算大。又由于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贫富差距根本没有影响到他们。随着时间的跨越,进入大学后,就是一个新的环境,接触新的人,所有过去对于周围的人来说是一张白纸,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同学,家庭条件的差距有所显著。

(二)太强的自尊导致猜疑与敏感

“自尊是与自卑相反的一种体验,是一个人对自我价值总体评价而产生的意识倾向,是人格的核心内容。”人际关系可以衡量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在高职院校贫困生群体里他们对于人际关系的敏感度大于非贫困生群体。由于自尊心的左右,导致高校的一些贫困生不敢面对自己的家庭贫困,害怕同学知道自己的家庭状况,而不愿放下自尊,寻求学校与老师的帮助,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和人都非常敏感,特别是关于他们的事情更容易引起强烈的情绪波动。有时候,周围发生的事情可能与他们没有关系,但由于猜疑敏感的心理特点,经常把身边发生的事情与自己联系起来。

(三)过度的焦虑导致情绪不稳定

焦虑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消极情绪现象,是人们对即将发生的某种事件或事情感到担忧和不安,又无法采取有效地措施加以防御和解决时产生的情绪体验,具有警戒性的适应反映,它是因内在紧张多次出现的痛苦的复合型情绪导致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贫困生面对即直接又现实的,就是没有足够的学杂费和生活费、经济问题、家庭问题、就业问题、异性交往等等。这种种现实问题,让他们处于一种焦虑不安的状态,这种心理经常使他们行为反常。长期处于焦虑情绪之中,会损害他们的正常心理活动以及影响学习和生活。

二、造成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困境的成因

(一)自我认知存在偏差

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对个人心理健康起着重要的影响,如果一个人对存在的事物认识是正确的,他对自己评价就会客观准确。也会对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产生正确的认识。心理卫生学研究表明,“片面、错误的认知方式和观念往往是个体产生抑郁、自卑、焦虑、痛苦等不良清绪的根本原因,是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的大敌之一。”部分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形成他们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不能正确认识两极分化的差距,他们往往认为家庭贫困是社会的不公,对社会产生仇恨,偏执,虚伪等心理。

(二)不良的校园风气

学校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圣地。校园文化生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间接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走进圣洁的校园,一些生产者激发学生的消费欲望,吃饱穿暖已不是他们的基本要求了,而是不断追求完美、时髦、品牌,这些校园文化不断影响着高职院校贫困生,给他们带来了心理压力,更多的学生比消费。

(三)不良的社会文化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中国的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西方的社会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进入我国,我们的传统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影响,游刃而生的是个人主义,自我利益和消费主义盛行,表现出功利性价值目标,在社会转型期如此恶劣的社会不良文化加重了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困境。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影响下,社会和文化在一些人眼里成为一个金钱和名利的一种演变的亚文化,他们认为金钱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渐渐变得冷漠,利益和虚伪,这些不良的社会风对他们产生着严重的影响。

三、高职院校贫困生走出心理困境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心态面对贫困

有个人永远跟我们生活在一起,这个人就是我们自己。孔老父子说过:“知己者明,知人者智。”我们只有了解自己,接受自己,才有可能是幸福的,是健康的。了解自己的长处,我们会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了解自己的缺陷,我们才会少犯错误,避免去做一些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贫困生要树立正确的心态面对贫困,家庭的贫困不是学生本人的原因。因为学生本人正在求学的道路上,正学习知识、学习本领、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为以后打造坚实的人生基础。所以贫困生要敢于面对现实,此时的贫困并不代表以后就贫困,更不应该在同学之间进行比较。

(二)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和教育环境

和谐的校园文化可以间接的优化大学生的心理品质,高校应该多开展一些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鼓励高校贫困生踊跃参加其中,在活动中与不同层次的人进行交流建立好人际关系,学会为人处事,这会减少贫困生的自卑心理。此外要对班级、寝室进行整体建设,辅导员也要参与其中,营造温馨、互帮互助的班级、寝室文化。在班级定期开展班级文化活动,使贫困生融入一个充满爱心、充满关怀的大家庭里,这样有利于贫困生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

(三)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