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农业发展模式十篇

时间:2023-07-14 18:04:19

立体农业发展模式

立体农业发展模式篇1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strategy, conscientiously implement the national strategic conception, based on the regional advantages, and seize the opportunities to develop a three-dimensional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 mountain areas.

?P键词: 生态;立体农业;创新模式;乌蒙山

Key words: ecology;three-dimensional agriculture;innovation mode;Wumeng mountain

中图分类号:F3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6-0280-04

0 引言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人口快速增长,耕地面积逐渐减小,气候变化剧烈,旱涝灾害频发,粮食生产压力加大。诸多不利情况迫使各国不得不关注农业的发展和科技的创新。

滇东乌蒙山地区气候变化剧烈自然灾害威胁着传统的耕作方式,给乌蒙山地区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使得农民不得不耗尽土地去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而不是紧靠坝子产出的粮食维持生计。居于此先辈们已经发明了山体分段种植的生态立体农业模式,但这种分段种植大多属粗放型,没有合理的规划,布局混乱,甚至部分地区不遵循规律乱开发,不仅没有获得经济收益,还导致了生态恶化。但是滇东乌蒙山基带低,山体海拔高,垂直变化明显,可借鉴千烟洲发展模式,将鱼塘-台田模式、基塘农业模式和国外作物套种模式灵活变通在乌蒙山进行推广,在此基础上结合观光农业综合开发,来弥补滇东生态农业发展的不足。

1 乌蒙山地理位置研究区概况

乌蒙山区跨云南、贵州、四川三省,总面积为11km2,城镇化率仅为26%。其中云南的15个县,是集老革命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于一体的连片特困地区。该片区是地理上的高原,经济上的低谷。由于地形崎岖,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不宜发展工业,应重点发展生态农业。

云南位于中国西南边陲,总面积39.4 km2,水热资源充足,其山地面积约33.1万km2,占总面的84%,坝子仅占6%,而全省人口的60%分布在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深系山区人民的生存与发展。云南省的西南部与缅甸、老挝、越南毗邻,国境线长4601公里。目前已开通的部级口岸有11个,省级口岸9个和边境通道近百条,这些口岸是中国沟通东南亚和南亚的重要陆上通道。同时云南省也是国家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发展区。

2 乌蒙山区农业发展概况

2.1 现有农业用地类型

乌蒙山区海拔约2000m,山间多盆地和深切谷地,具有坝区、半山半坝区和山区三种地貌类型。现有的发展状况大体如下:

坝区:耕地条件较好,有水稻、蚕豆、烤烟、油料、林果业等作物。

半山半坝区:种植玉米、土豆、经济树木、药材等。

山区:种植青稞、荞籽和燕麦,开展畜牧业活动。

泛观云南省地理状况,类似于乌蒙山区的立体农业发展有滇东高原、横断山区和金沙江中游三个地域分异部分,垂直地域分异明显,发展前景广阔。

但现有的这种分段种植大多属于粗放型,布局混乱。由于不遵循规律乱开发、人口剧增等导致了生态恶化,加之乌蒙山地区气候多变,旱灾、虫灾、火灾等自然灾害威胁着传统的耕作方式,给乌蒙山地区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2 农业发展资源

2.2.1 农业自然资源

该区属温带和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气候的垂直分异显著,从谷底到山顶的立体气候类型,为多种作物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土地?Y源面积广阔,其中林地和草地用地资源丰富,有利于林业和草食性畜牧业的发展;土地垂直分异明显,有利于立体农业模式的应用。总体而言,土地利用潜力大。

境内地跨长江、珠江两大流域;南盘江、北盘江是珠江上游重要河流[1]。补给水源充足,所以该地水资源较为丰富,但利用率不高,造成了水资源的相对贫乏。

2.2.2 农业社会资源

云南省全面推进公路建设,基本形成了“四出境、七出省”的大通道格局。 2016年,高铁联通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网络基本形成,将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

“一带一路”建设为云南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国家相应的政策、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建设过程中,可借鉴其他国家在农业建设方面的经验,加快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的规模发展。

云南是个农业大省,人口的行业结构高度集中在农业,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2.3 云南省发展农业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当前,云南省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的关键阶段,农业的物质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六大功能逐步凸显,基础地位更加突出。

然而,云南省农业小、散、弱、差、基础设施脆弱、粗放式生产方式和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的状况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农业仍然是经济发展中的最薄弱环节、仍然是最需要扶持和加快发展的产业。

所以,发展山区立体生态农业对于云南这样一个生态资源丰富但又相对脆弱的山区省份来说,既有自身优势又存在种种制约因素和巨大挑战。

3 乌蒙山区立体农业发展方向

云南省乌蒙山区多山,海拔差异较大,形成了较大的山体垂直差异,在立体农业的发展中要从多方面发展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观光休闲农业。

3.1 种植业

3.1.1 高原特色蔬菜

云南乌蒙山区高原蔬菜众多,依托独特的立体气候优势建有多个无公害蔬菜产品和绿色食品基地。在平坝、河谷阶地雨量适中,光、热、水资源充足的地区发展高原特色蔬菜更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扩大发展高原特色蔬菜发展的同时运用现有的种植技术,改变其环境的热量、水分等,培育和引进高产、优质、生态、绿色、安全的蔬菜新品种,并进行科技创新与示范推广,建成越来越多高品质的无公害及绿色食品基地。

3.1.2 粮食作物

云南省乌蒙山区的马铃薯、玉米、水稻是解决农民们温饱问题的主要作物,水稻是云南省口粮消费的主体,其喜高温、高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相对不严,在云南乌蒙山区的低热河谷以及一些山间坝子地区可种植。

玉米和马铃薯是云南省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的兼用作物[2],玉米是喜温短日照的植物,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土质疏松、深厚、有机质丰富的土壤内都可以种植玉米[3]。马铃薯在云南省总种植面积 48.58万km2,总产量950.8万t。性喜冷凉,是喜低温的作物,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在不适宜水稻种植甚至不适宜玉米生长的土壤贫瘠、缺乏灌溉的丘陵和高寒冷凉山区可种植马铃薯,并且可获得较高产量。

3.1.3 特色水果

云南省乌蒙山区的许多特色果品,气产量大、品质好深受消费者欢迎,如石榴、苹果、梨等。

撒渔苹果、盐水石榴、宝珠梨的主产区都位于乌蒙山区,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其具有优良的品质。盐水石榴栽培区海拔为1000~1800m地带,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以及土壤pH值接近中性,为种植石榴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宝珠梨栽培区位于1700~2200m之间,该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 ,自然条件良好。云南省乌蒙山区,大部分山区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属于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在海拔为1000~2000m,自然条件适宜的地区,或者可采取物理措施改变山区的自然条件,进行特色水果的种植。此外引进先进栽培技术,例如水果套袋、病虫害防治、防腐等技术提高品质。

3.1.4 经济林

近年来,特色经济林成为云南省快速发展的产业之一,全省林业总产值达450亿元,其中经济林占全省林业总产值的48%[4]。云南山区面积大,气候条件优越,木本油料种植历史悠久,为发展木本油料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核桃喜光,耐寒,抗旱、抗病能力强,适应多种土壤生长,喜肥沃湿润的沙质壤土,喜水、肥,喜阳,同时对水肥要求不严,在乌蒙山区可在大部分土地栽种。花椒树是集经济与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绿色产业植物,具有结果早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的特点。在海拔600~4000m,光照充足,土层深厚壤土肥沃的山区可栽植花椒。板栗是云南省主要经济林木和发展山区经济脱贫致富的支柱产品之一。板栗耐瘠薄,适应性强,抗旱耐寒,经营管理好,单株年产高达100~150kg。在海拔1200~2400m的山麓山腰坡地,年平均温度20.5~20.6℃,年降雨量500~1200mm,年日照1800小时以上的地方,可大量发展。

3.1.5 云药

云南的中草药材品种资源居全国之首,达6559种,占全国总数的58%,目前云南省规模种植的药材品种30余种,并建成了药材许多基地。乌蒙山区自然生态环境较好, 土地、劳动力资源丰富,为中草药材的发展的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乌蒙山区药用植物达3184种,其中2778种为野生种, 真正原产地药用植物高达2530种。云南山多,在无法进行粮食作业的山区可进行药材的种植,同时加大相关科技的投入,建设云药品牌。

3.2 养殖业

云南省乌蒙山区的养殖业投入力度较小,大多为小家小户的养殖,其发展空间大。可加大投入力度,在条件适宜的地区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的养殖。在水源条件较好的山区半山区建设演那个与基地,可结合当地条件建设稻田养鱼工程。可建设形成牛羊养殖的核心区域,改变肉牛大多是耕地的工具的现状。建成优质肉牛肉羊供应基地。猪的养殖条件限制小,在大部分山区都可以提供猪的饲料,因此在云南的大部分山区可进行养猪业带动其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可附带进行鸡、鸭等禽类的养殖,进一步推动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同时可进行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形成“猪―沼―电―果(菜、粮),做到资源的节约利用,实现农业经济的良性循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3 加工业

近年来,农产品的供求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过去的供不应求转变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在农产品相对过剩的当今,农产品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促进云南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综合利用水平,转化增值水平,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扩大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促进农产品出口[5];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基本途径,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提高技术装备能力和水平,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

3.4 观光休闲农业

云南省乌蒙山山区是以农业为主的地区,也是云南省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发展农业是解决当地贫困问题的关键[6]。在工业化、城市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城市生活空间的日益狭小、环境质量趋于恶化境况下、产生了回归自然、体验农业文明和田园风光、感受良好的生态环境的愿望和要求[7]。

乌蒙山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个性的人文传统造就了许多稀有的旅游资源。在已有的良好基础上,在立体生态农业的发展中,综合乌蒙山区特色农业的特点,在适当区域规划旅游线路,在各段打造出具有现代特色的农业基地。一特色农业基地与云南特色文化融合形成特色的休闲农业庄园,带动观光休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4 发展前景与意义

4.1 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具有地理、气候、物种和政策四大优势

一是地理优势。云南属低纬高原,地貌立体,山地、丘陵覆盖面积广,山区适合发展立体农业,农业发展潜力巨大[8]。二是气候优势。光热充足、雨热同期,?m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三是物种优势。云南生物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分布广,种类多、繁殖快、适应强,对于发展农业生态环保极为有利。四是政策优势。云南边境线长,国家口岸众多,拥有面向“三亚”和肩挑“两洋”的独特区位优势,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省份[9]。

4.2 云南山区立体生态农业的发展机遇

当前云南应紧紧抓住产业转移和资本向西部流动的时代趋势,利用自身的农业资源优势,加快构建生态农业产业投入稳固增长机制,为更好更快的发展创造条件[10]。此外,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依托云南区位优势,抓住机遇,借力“桥头堡”建设,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山区立体生态农业,采用积极有效的经营机制,实现时间、空间、物种、层次的最佳配置。

立体农业发展模式篇2

    论文摘要: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须考量农业保险自身特点、宏观社会经济政策等多重因素。外国农业保险法定模式主要有政府垄断的模式、政府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而由私营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模式、政府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而由农业互助合作保险组织和私营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模式、政府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而由民间非盈利团体经营的模式等。我国现行由中国保监会设计和推动的五种模式利弊兼有。为了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结合,我国应确立“多层次体系、多渠道支持、多主体经营、多地区共同发展”的农业保险混合发展新模式。

    农业保险模式的选择是一个国际性难题,它并非单纯的保险业问题,而是涉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农业政策、农业与其他部门或产业的关系甚至各级政府责任划分等,这些因素如果协调得好,就能为农业保险的发展创造一个比较有利的环境和前提条件。因此,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实质上是一个通过立法手段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复杂利益关系进行综合协调的过程。我们必须进行多重因素的考量,形成不同的类型。任何一种或几种模式的选择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发展中的所有问题,这需要立法的不断推进。

一、农业保险法定模式选择的考量因素

纵观中外农业保险法律制度变迁史,我们发现,农业保险法定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农业保险自身特点

    农业保险具有风险的可保性差、交易费用高、产品的准公共物品属性等鲜明特点,这些特点对农业保险模式的选择会产生重要影响。农业风险的可保性差使保险组织与投保农户在农业保险市场上难以自发成交,从而决定了农业保险不能全盘照搬一般商业保险的模式。由经营技术难度高、逆选择与道德风险特别严重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农业保险产品的交易费用过高,决定了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应以是否有利于成本控制为一项重要标准,并以组织制度和运行制度的创新为基本原则之一。此外,农业保险产品的准公共物品属性使政府对农业保险市场的干预成为必要,这决定了政府主导或支持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应是各国农业保险模式的理想选择。

    (二)宏观社会经济政策

    一方面,宏观社会福利政策对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会产生重要影响。发达国家将农业保险作为农村社会福利政策的一部分,因而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很强;发展中国家视农业保险为农业自然灾害损失补偿政策的一部分,故农业保险的政策性显得相对较弱。另一方面,宏观经济政策对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也会产生重要影响。这主要表现为经济体制的影响、农业产业政策的影响和外贸政策的影响。如在外贸政策的影响方面,根据wto规则,政府不可以依黄箱政策对农产品进行直接补贴,但可以依绿箱政策对农业保险实施补贴,并向农业生产者提供与产量无关的收入补贴以支持农业。现在,许多wto成员国正在充分利用这一绿箱政策,在国内以立法形式建立或完善以财税扶持为核心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通过这些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农业保险中的政府扶持作用凸显。

    (三)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体现为该国或该地区政府财政收人和国民人均收人状况,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政府财政收人就越好,国民人均收入就越高,反之,则相反。由于农业保险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尤其是农业保险补贴支持,同时农户也须采取“选择性进人”的方式,即只有付费才能享受相应服务,而不同农业保险模式对政府支持能力和农户付费能力及保障程度的要求有别,因而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国际比较角度看,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特别是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间经济实力差距大,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也就千差万别。而在一国内部,亦可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选择多样化的农业保险法定模式。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均衡,是此类混合式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

    (四)实践经验和教训

    在已制定实施农业保险法的国家和地区,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既可能深受该国或该地区相关实践经验和教训的影响,也可能受他国或他地区相关实践经验和教训的一定影响。以加拿大为例,在1959年联邦政府通过《联邦农作物保险法》之前的20多年时间里,虽然该国没有开办农作物保险,但有一些与保险的功能相似的为因灾受损的农场提供经济补偿的政策项目,这些政策项目在实施中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也有许多不足。这些源于国内的宝贵经验和教训,为<联邦农作物保险法》的制定与实施打下了一定的实践基础。此外,促使该国政府下决心举办农业保险,也与其邻国美国20多年试验农作物保险所提供的较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有关。

    (五)经济学理论

    经济学理论在一定时期内对国家经济生活总是会表现出相应的杠杆指导作用,这点在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中也不例外。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对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起着直接或间接的指导作用。美国农业保险理论认为,要取得农作物保险的成功,此类保险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并掌握全面可靠的统计资料。受此观点影响,美国政府对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十分慎重,在1938年开办农作物保险之前已对1900年一1938年的灾害损失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对拟采取的模式进行了可行性论证,1938年《联邦农作物保险法》获得通过后,该国政府就设立了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负责设计、维持和完善农作物保险制度。德国及其他一些西欧国家农经学界,从19世纪以来就一直认为农作物一切险是不能成立的。受该理论影响,西欧除少数国家(如法国、瑞典)外,迄今一般都不发展一切险农作物保险。

    二、外国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具体选择

    受上述诸因素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在立法上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性模式、以市场为主导的商业性模式和合作性模式三大类。从保险体制和组织机构的角度来看,农业保险模式又大致可细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政府垄断的模式

    以前苏联、希腊、加拿大为代表。其主要特点是: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支持力度大;保险组织形式是由政府出资设立国有保险公司或者集中统一的国家农业保险机构(在前苏联是国家保险局),对农业保险业务实行垄断经营;保险责任范围为多重险或一切险,保障水平较高;保险实施方式不一,希腊是强制保险,加拿大是自愿保险,前苏联和原东欧国家是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但以强制保险为主。

    (二)政府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私营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模式

    这一模式以美国为典型代表。其主要特点是: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支持力度大;保险组织形式是由联邦政府出资设立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负责农业保险的规则制订、稽核监督并提供再保险,农业原保险业务则全部交由私营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或;保险责任范围为农作物一切险,保障水平高;保险实施方式是自愿保险与强制保险相结合,但名义上以自愿保险为主,又可称为准强制保险方式。

    (三)政府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农业互助合作保险组织和私营商业保险公司混合经营的模式

    这一模式有时也被称为民办公助模式,以德、法等西欧国家为代表。其主要特点是:政府对农业保险提供充分的政策优惠;政府没有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农业保险业务主要由农业互助合作保险组织和私营商业保险公司混合经营;保险责任范围一般只涉及单一险和综合险,不涉及一切险;保险实施方式是自愿保险。

    (四)政府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民间非盈利团体经营的模式

    这一模式也被称为政府支持下的相互会社模式,以日本为典型代表。其主要特点是: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支持力度大;中央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为农业保险提供补贴和再保险支持,并对其进行监督和指导;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不是政府保险机构,也不是商业性保险公司,而是民间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保险相互会社—市盯村农业共济组合;实行两级再保险体制,即在县级范围内由都道府县农业共济组合联合会为市盯村农业共济组合提供分保,在全国范围内由中央政府农业再保险特别会计(官方)和国家农业保险协会(非官方)为都道府县农业共济组合联合会提供再保险;保险责任范围为农作物一切险,保障水平高;保险实施方式是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但以强制保险为主。

    (五)政府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以国家再保险公司为主经营的模式

    巴西为该模式的代表。其主要特点是:政府对农业保险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国家再保险公司是农业保险业务的主要经营者,兼营农业保险原保险和农业保险再保险业务;其他商业保险公司只经营农业保险原保险业务,并向国家再保险公司分保。

    (六)政府和金融抓构等社会力量联合主办、半官方的政府控股公司经营的模式

    菲律宾是这一模式的主要代表。其主要特点是:政府对农业保险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保险组织形式是由政府和金融机构联合出资设立政府控股的保险公司,并由其负责农业保险业务的经营,各有关金融机构可为其人;保险险种少,涉及范围小,保险责任范围大多较为狭窄,保障水平较低;保险实施方式大多为强制保险,并且这种强制一般都与农业生产贷款相联系。

    (七)纯商业化经营的模式

    在世界农业保险发展史上,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基本上是失败的,但也有例外:一是西欧国家等多国商业保险公司承担单一雹灾风险获得了成功;二是在严格限定承保条件的前提下,少数国家的纯商业化经营也取得了成功,这以智利的国民保险集团和毛里求斯的糖业保险基金最为典型。其主要特点是:政府不对农业保险提供任何补贴;保险组织形式是商业保险公司,由其对农业保险业务进行市场化经营;商业保险公司对投保农户(场)严格限定承保条件,并规定较高免赔比例;保险实施方式是自愿保险。

    三、我国农业保险试点模式的分类与评价

    像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农业保险迄今仍处于试点阶段。这一时期的农业保险模式在类型选择上虽变化不定,但总体上由单一性渐趋多样化和特色化。鉴于诸具体试点模式所产生的功效不尽一致,其对我国今后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均具这样或那样的借鉴意义。

    (一)我国农业保险试点模式的分类

    自20世纪80年代初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我国已试验过多种农业保险模式,从时间序列和影响程度来看,以如下三种为主:

    1.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商业化经营的模式。1994年之前,全国范围内的农业保险是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家经营的。当时这家国有独资保险公司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方面是营利性的商业机构,主营商业保险业务;另一方面又行使着政策性保险公司的职能,兼营农业保险业务,农业保险的亏损最终由其他险种的盈利来弥补。

   2.纯商业化经营的模式。1994年起的随后十年时间里,随着《公司法》的实施和国家经济体制的转型,农业保险的高风险、高赔付与农民支付能力有限却希望得到高保障水平的保险服务的矛盾,以及农业保险的非赢利性特点与保险公司的营利性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从而导致国内农业保险市场的全面萎缩。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经办的农业保险,虽然在公司内划人政策性保险的范畴,但实际上是一种既无国家强制性又未享受财政补贴的纯商业性保险。

    3.政策性和商业性相结合、内资和外资相结合的模式。为改变农业保险的颓势,在中国保监会的设计和推动下,2004年10月起我国在若干省市开始了以商业保险公司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代办、设立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经营、设立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经营、设立由地方财政兜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经营、继续引进像法国安盟保险等具有农业险经营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的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经营等五种模式为主体的新一轮农业保险试点。

    (二)我国现行农业保险试点模式的利弊分析

    我国现行农业保险试点模式利弊兼有。政府主办并经营的发展模式的优点最能体现出农业保险的政策性,缺陷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难以科学构建,总体运行成本偏高,容易造成政府失灵。商业保险公司为政府代办及商业保险公司与政府联办的发展模式的优点是使政府服务与经济补偿两大优势有机结合,缺陷是容易导致商业保险公司与地方政府间权义不分,两者争抢利益但互推责任,最终损害投保农户的合法权益。合作保险的发展模式虽然在理论上具有经营机制灵活、大幅降低道德风险等优点,但存在着组织基础差、政策背景不成熟、风险过于集中难以应付巨灾等缺陷;在纯商业化经营的条件下,虽然商业性保险公司具有明晰的产权、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及大量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经营机制也较为灵活,但由于缺乏财税和再保险的有力支持,该模式极易造成保险风险过大,市场失灵。外资模式的推行显然有利于保证国内农业保险市场的适度开放性,有利于引进域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经营技术等,但“如果让外资或合资商业保险公司作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营主体,这既不现实也不可能”。总之,上述诸种模式或公平性缺乏,或效率性不够,故其中任一单一模式都不宜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广。

    四、我国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路径—以公平与效率为视免

    笔者认为,为解决农业保险中出现的“三难”问题,我国应按照公平和效率兼顾的改革取向,对由保监会设计和推动的五种农业保险模式予以改革和完善,通过专门的农业保险立法,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下的“多层次体系、多渠道支持、多主体经营、多地区共同发展”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混合发展新模式。

    (一)政府主导

    我国农业保险总的来说应为政策性保险,依公平原则的要求,政府在农业保险制度变迁和农业保险产品供给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即,政府应对政策性经营的农业保险提供统一的制度框架,各级政府和各种允许的经营组织应在这个框架内经营农业保险原保险和再保险业务,政府则对规定的农业保险产品给予较大的财政支持及其他方面支持。实践表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顺利的时期,也是政府的积极参与期。

    (二)多层次体系

    依地域范围,我国应分层次建立全国性与区域性的农业保险制度,分别开发相应的农业保险险种,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体系应循序渐进,逐步扩大,从而形成中央和地方相结合的农业保险制度体系;依业务性质,应建立政策性与商业性相结合的农业保险制度体系;依业务范围,应建立传统的种养两业保险与现代的“以险养险”相结合的农业保险制度体系;依资本来源,应建立官资与民资相结合、内资与外资相结合的农业保险制度体系;依实施方式,应建立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但以强制保险为主的农业保险制度体系;依业务承保方式,应建立原保险与再保险相结合的农业保险制度体系,原保险与再保险又可分别自成独立的多层次制度体系。

    (三)多渠道支持

    政府可借鉴国内外农业保险的先进做法,通过制度供给,对农户予以保费补贴和农业生产优惠贷款,对保险组织予以经营管理费用补贴、税收优惠、利率优惠、再保险,对农业巨灾保险基金予以补贴,对农业保险理论研究的组织,予以相关教育培训服务和信息服务费用的支出补贴等等,通过各种方式对农业保险予以支持。市场可以通过企业章程和企业内部业务规则的制定、农业保险和再保险共同体的组建等方式对农业保险进行支持。社会中间组织可以通过行业自治规则的制定、集体谈判机制的构建等方式对农业保险进行支持。社会公众则可以通过农产品消费税的缴纳、农业巨灾风险证券和农业保险的认购等多种方式来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其中,政府的支持最为关键。

    (四)多主体经营

    因不同的农业保险条件要求不同的农业保险组织形式相匹配,而不同的农业保险组织形式又各有其利弊,故农业保险一般应实行多主体经营。但我国学界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国内农业保险到底由哪些主体经营众说纷纭,主要有“政府经营论”、“互助合作经营论”、“商业保险公司经营论”、“多主体经营论”等观点,迄今尚未形成完全一致的意见。保监会第三轮混合模式试点所确定的诸经营主体也有相互重叠和疏漏之处。鉴此,笔者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主张应在政府的推动下建立一个由一般商业保险公司、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包括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商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和互助合作性农业保险公司)、农业保险合作社、联合共保体、外资保险公司、专业性农业再保险公司等构成的,但以商业保险公司为主经营农业保险的多元化农业保险经营组织体系。之所以主张以商业保险公司为主经营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一是因为该经营模式具有独特而显著的效率优势,二是因为该经营模式的缺陷也可以通过制度创新予以矫正或将其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立体农业发展模式篇3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廊坊;农业经济

1廊坊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农产品缺乏品牌效益

近年来,廊坊的农产品主要包括粮食、蔬菜、花卉,以及畜产品。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以上农产品规模已经初步成型。同时,带动了农产品的深加工。与此同时,廊坊的农产品在京津消费市场中,已经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推广的过程中,小烧鸡、窝头、大城驴肉等农产品因为包装粗糙、保质期短等原因,不能体现品牌的效应,从而减少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1.2机械化程度低,技术力量薄弱

调查显示,很多地方依然采用传统的农业管理方式,机械化程度不高,技术力量非常薄弱。第一,在种养品种上,依然采用传统的农产品。其中,科技含量高的农产品比例很少。第二,在种养方式上,采用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第三,在协作方式上,以农业合作社为基本单位。然而,农业合作社的规模比较小,缺乏影响力,不能对农户进行有效的管理。

1.3劳动对象素质不高

在我国城镇化持续推进的过程中,大量的农民涌入到城市当中,造成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这些劳动力以知识分子、青壮年居多。由于人才的流失现象,导致了廊坊劳动力的严重不足。同时,再加上老龄化社会的影响,使当地的劳动力质量不断降低。与此同时,真正有文化、懂管理的农户非常少。在这种情况下,严重阻碍了廊坊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引起重视。

1.4农业培训服务不完善

廊坊市在推广农业技术时,主要以充实一线生产的技术人员为主力军。但是,这些技术人员在农业方面的知识、技能长期不能得到更新,不能起到很好的培训效果。同时,由于越来越多的技术人员生老病死,导致技术培训出现断层现象。可以看出,以上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农技培训的范围。不仅如此,该培训手段由于方式单一,无法调动农户的积极性,从而阻碍了农业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2提高廊坊市农业经济发展的办法与手段

2.1取得政府在资金、政策方面的支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必须提高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视度。在此基础上,要求各地政府就农业发展而言,本着“同城化”发展的理念,加强合作与交流。第一,争取京津地区在人才、市场、技术方面的支持,打破农业发展中的体制障碍。第二,建立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在重点发展项目、区域经济发展中,努力创建合作关系。第三,从决策层面出发,与京津地区建立有效的对话机制,促进京津冀农业的健康发展。

2.2积极采用京津农业发展模式,寻求合作空间

与其他都是农业发展现状相比,北京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水平比较高。该地区在农业发展中,已经形成了5个发展圈,分别是城市农业发展圈、近郊农业发展圈、远郊农业发展圈、平原农业发展圈,以及山区生态涵养发展圈。以上农业发展圈包括了多样化的农业发展模式,比如生态农业、景观农业、精品农业、绿色农业等。因此,廊坊市应该根据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努力借鉴京津农业发展模式。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农业产业化结构。在此基础上,寻求更多的合作空间。

2.3定期对农民进行农业知识、技术方面的培训

首先,利用广播、电视、多媒体等宣传手段,提高农民发展现代化农业的意识。在宣传的过程中,使农民了解到更多的市场需求,加深对环保养殖的理解。其次,选择优秀的农业合作社为示范基地,建立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让有文化、懂管理,农业技术强的人担任培训专员,负责对农户的培训。最后,各地政府要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加大在农业经济方面的支持力度,引导农民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转变生产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发展。

2.4加强对农业科技与基础设施投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求加大科技与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以此来提高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效益。当前,廊坊市政府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比如建立京津发展合作项目,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在此基础上,加强了农业经济发展的实力。

2.5发展城郊型休闲都市农业

当前,京津旅游观光的发展取得了很大进展。廊坊市可以借鉴当地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开发出种养、垂钓、休闲、娱乐、餐饮一体化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尤其是要发挥以特色养殖为内容的体验式休闲产业。从市场调查情况来看,当前京津冀周边多数地区还没有被开发。可见,该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空间。鉴于此,可以采用错位发展的办法。总而言之,在发展城郊型休闲都市农业中,应该重视品牌、特色效应,提高休闲农业的品质和服务,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游客。

2.6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要求进一步引导、鼓励发展生态型环保农业模式。首先,投入一定的财政资金,建立起生态补偿机制,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其次,定期对农户进行生态农业方面的宣传,提高在生产中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再次,充分利用绿色环保理念发展休闲农业产业,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促进生产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必须重视宣传的作用。

3廊坊市的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向

3.1立体现代农业

立体农业的含义是:将传统农业与现代化农业相结合,在吸收传统农业精华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代化农业的优势作用。具体来讲,立体农业主要是加强农作物与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联系,达到互相协调发展的目的。同时,发挥以上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多种功能,进而打造出优质、高效的农业结构。其发展的特点是:第一,节约了土地,实现了技术、劳动力、资金的合理配置。第二,充分利用了光、水、热等自然资源,提高了作物的产出率。第三,减少了有害物质残留,保护了环境,增强了土壤的肥力。第四,促进了经济、环境、农业的协调发展。立体现代农业模式包括:农田立体现代农业、菜地立体现代农业、林间套种立体现代农业。当前,在利益驱动下,导致北方林地被大面积砍伐,加重了环境污染程度。同时,林地的生产周期比较长,短时间很难见效。鉴于此,采用立体现代农业模式,可以弥补这种缺陷。其中,廊坊某技术学院研制的食用菌已经通过了验收,并在很多地方进行种植、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3.2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具有投资高、收益高等特点。该发展模式依靠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提供反季节农产品,从而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在设施农业中,首先要采购质量高、效率高的设施设备,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品种以及栽培技术。根据农业种类的特点,将设施农业分为设施养殖、设施园艺两个部分。其中,设置园艺包括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连栋温室等。以上温室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对技术与管理的水平要求比较高。另外,在设施养殖中,包括两个类别,分别是畜牧养殖与水产养殖。

3.3观光农业

观光农业是集休闲、旅游、娱乐为一体的农业发展模式。当前,观光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形成了5个大的类型。分别是观光农园、农业公园、教育农园、森林公园、民俗观光村。实践证明,观光农业不仅发展了当地的农业经济,而且带动了教育、卫生、交通事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

3.4订单农业

订单农业指的是:以签订合同的方式,明确农户与购买方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在合同中应该明确规定农产品的数量、价值,付款的方式,以及违约责任等。该模式属于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有利于促进农业产销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但是,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应该以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为依据,不能盲目跟风,否则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3.5特色农业

利用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产业资源等优势,为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廊坊市拥有多样化的特色农产品,完全具备发展特色农业的条件。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在于: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提高了市场占有份额。不仅如此,还可以在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收入。

3.6绿色农业

绿色农业指的是:采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促进环境与农业协调发展的同时,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在绿色农业中,包括多项现代化技术,比如生物学技术、深耕轮作技术、农药安全管理技术等。当前,大部分农机农业就属于绿色农业。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不同,绿色农业更注重环境、经济、农业的协调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为农业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

4结论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必须转变农业发展的结构。本文以廊坊市农业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该地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其次,结合农业管理方面的经验,提出具体改进的办法与措施。比如,取得政府在资金、政策方面的支持;积极采用京津农业发展模式,寻求合作空间;定期对农民进行农业知识、技术方面的培训;加强对农业科技与基础设施投入;构筑城郊型休闲都市农业;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等。最后,介绍了当前廊坊市的几种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希望可以起到参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宁强.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都市农业发展探究――以廊坊都市农业发展现状为例[J].北京农业,2015(21).

[2]李刚.京津冀一体化下廊坊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8).

立体农业发展模式篇4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

农业循环发展模式中,主要倡导的是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融为一体并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我国虽然对此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但当前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农业根据地域来进行划分,首先是在南方以基塘复合模式为代表的养殖系统,当中主要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基塘系统以及果基鱼塘系统等。其次是以中西部地区沼气为主的系统模式,是由沼气池和日光温室等组成而形成的农业养殖模式,此外,还有以农区农业产业化模式形成的市场――企业――科技园――农户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无论是采取哪一种农业循环经济,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在原有的基础上促进当地的农业经济健康发展,实现循环发展的目的。在各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都会出现问题,要想尽量的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提升经济效益,那么在当前我们仍然需要持续的对农业生产方式进行创新,以便于找到最佳的方式来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人口在2010年就已经达到了13.3亿,虽然有着十分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由于人口数量基数大,因此,我国的自然环境和农业经济都在当前呈现出了一定的压力。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水资源比较匮乏的国家之一,水资源的短缺,严重的影响着我国的粮食安全,更加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此外,随着农业发展中所使用的农药数量增加,我国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种粗放式的农业经济发展在当前显然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面对这样的毕竟,我国的农业经济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一定要积极的转变生产和发展的形式,建立起农业与自然相协调的发展模式,重视资源保护,将农业循环经济进一步推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我国的农业发展提供保障,为我国国民经济提升创造条件。

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创新

(一)建立开放型沼气

以沼气为中心,建立起农村产业相适应的产业链条,不仅能有效的改善农村地区生活环境,同时对生态环境保护也有着一定的意义。这种模式主要以沼气为枢纽将种植业、养殖业和生态环境之间联系在一起。同时还可以以农作物的秸秆和人畜粪便等作为沼气原料,沼气液还可以再利用到农作物种植当中去,使之生产出绿色无污染的农产品。当前我国已经有很多地区开始采取沼气产业模式,这对农业生产来说不仅能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同时也能创造更高的环境效益,提升农村卫生环境,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模式。

(二)绿色生产型发展模式

绿色生产型发展模式指的是通过绿色无污染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来进行农业生产。例如在日常农业生产中根据科学的农业生态规律和管理方式来对生产进行规范,不适用化肥等化学沪指,使农业生产能得到持续性的良性循环。这种生产模式一方面能有效的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对资源保护和农业生产效益提升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农副产品再利用模式

这种生产模式中主要是将副产品通过相应的方式进行加工,将原本没有用的资源进行二次利用,使之形成对农业经济发展有作用的物资,以此来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农业副产品处理的主要技术包括了利用牲畜禽类粪便而来进行资源化利用、利用茶叶进行蚯蚓生产技术等。这样的再利用生产模式,能有效的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四)生态恢复发展模式

生态恢复发展模式主要利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二者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生态系统的稳定维持,这种方式能促使生态系统始终处于一种比较良好的状态中,从而促使人与自然之间达成良好的协调关系。当前我国已经有部分地区开始逐渐的应用这种模式,对生态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广主要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当前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不仅要求政府部门加强支持和帮助,同时也需要的人民群众参与其中。对此,可以利用媒体等方式来进行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相关内容宣传,并对农户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使广大的人民群众都能认识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性。同时,加强舆论的宣传,对农民专业技能提升也将起到一定的帮助,这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基本保障。

(二)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

我国地大物博,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同时各个地区之间的环境和气候等也各不相同。对此,在进行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中,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来加快编制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并完善管理体系,尽快的将农业清洁生产和无公害生产生理念推向生产的重点。农业循环经济中应明确适合本地种植并发展的循环模式,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改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三)加强技术创新

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作为主要的推动力,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此,首先应加快农业先进科技的开发力度。当中主要包括了产品无公害技术、再生可利用技术、农业用水回收技术等。同时,应重视起完善农业标准体系的建设,建立起完善的农业经济发展体系和生态资源保护体系。其次,应不断的加强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建立起多元化的农业生产体系,促使农业生产的效益能得到提升。在科学技术的投入上只依靠政府的帮助使远远不够的,赌一次,我国还应积极的鼓励农业生产走市场化的道路,鼓励更多的人愿意加入到农业生产科技转化当中去。此外,还应重视起专业的农业应用型人才建设,培养一批稳定并有着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对此,应制定出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加强专业培养,使之在短时间内能成长为一批高素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人才。这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持续发展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立体农业发展模式篇5

1 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目标

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必须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并且能随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而自我完善。因此,它应能达到以下目标。

1.1 组织系统网络化

现有单一、条块分割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需要,迫切需要建立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大协作型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要对现有的各种农村科技服务组织资源,包括政府推广部门、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农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进行适当整合,建立各组织间相互协作、紧密配合的农村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实现优势互补,使各种组织资源的潜在效用与实际功能最大化,从而直接、快速地推广和使用新的农业科技。

1.2 服务功能综合化

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农村发展的综合目标,但目前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方面作用明显,其他方面作用的发挥则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必须将现行狭义的农村科技服务转变为综合的农村科技服务,既要解决农业生产发展的全过程服务问题,还要能为“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 民主 ”等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有效服务。

1.3 服务机制市场化

要实现 社会 化科技服务组织的健康持续发展,不能完全依赖于政府的支持,而应辅之以经济利益的驱动。应逐步推进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中各个组织运作机制的市场化,由社会需求决定它的生存,由它所提供服务的信誉、质量、水平决定其发展,使各个组织能够在政府的适度支持下成长为自求生存、自谋发展的独立的服务主体。

1.4 农科教一体化

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必须做到农业 教育 、科研、推广“三位一体”,要加强农业 行政 管理部门与科技部门、教育部门、科研院所间的沟通与协调,突破部门、单位各自为营、自成一体的做法,建立各部门和单位科技服务协商联动机制,使农业推广成为联结科研与生产、教学与生产的桥梁。

2 新型农村科技服务模式的构建

2.1 需要着力加强的当前主导模式——政府主导型服务模式

鉴于当前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尚不成熟,加上农业的脆弱性和低效益,农户经营面积小、 文化 水平低,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来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还难以实现。而我国当前“大政府、小社会”的现实,以及农业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决定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政府主导型的农技推广服务模式将是农村科技服务的主要模式。各级政府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当中仍将负有主导责任,并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这一模式采用“政府推广部门(+其他服务组织) +农户”的构架,通过行政指令将有关的多个单位、各个环节衔接起来共同完成科技成果的研发与推广。它主要用于推广转化全局性或重大农业科技成果,涉及食物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农业科技成果,以及一些知识产权无法在市场上得到有效保护、难以物化的农业共性科技成果。这一模式主要依靠行政计划驱动,通常由农业行政管理部门根据需要组织相关研究机构生成可供转化的科技成果,再拟定技术推广方案,逐级分解任务,层层下达指标。我国目前正大力提倡和发展的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也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农村科技服务模式。这一模式实行双向选择,根据下派地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和农民的实际需求,选择下派人选,努力做到供需对接,提高了农业科技推广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2 必须大力培育的未来主导模式——农民合作组织主导型服务模式

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践证明,要真正建立高效、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政府就应该逐步将具体的推广业务委托给其他社会化的科技服务组织去执行,而主抓计划的制定与管理。从长远来看,必须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组织,使其成为未来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主导模式,将以政府主导的科技服务体系逐步转变为以农民为主导的体系。在这一新型服务体系中,政府部门主要负责制定农业推广计划,组织推广项目的实施与资金的分配、管理;协调农民合作组织与科研教学部门之间的联系等。

这一模式采用“农民合作组织(+其他服务组织) +农户”的构架,它以各种农民合作组织为主导,联结技术供需双方,共同完成科技成果的转化。由于真正贴近农民需要,农民合作组织主导模式在农村科技成果转化中具有明显的成效,提高了农业科技新成果扩散的组织程度和速度,是未来农业科技推广应大力发展的主导模式。当前的农村科技服务组织主要有农民合作经营组织、农业技术协会(包括产业经纪人协会、农产品专业协会等)、农村科技合作社3种类型。其中,农村科技合作社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较为有效的农技推广模式,是小规模经营农户为增强市场交易地位、降低市场交易费用而自主设立、自我服务的新型农业专业化科技服务组织,部分解决了多数农民经营面积小、经济实力弱、文化水平低、难以单家独户引进科技或聘请专家的问题。

2.3 需要规范发展的辅助模式——中介组织主导型服务模式

这里的中介组织主要指区别于各类农民合作组织,由非农民组成的科技中介服务型组织,主要开展部分产前、产中技物结合的推广活动,以及产后的加工、运销等经营,弥补政府机构、农民组织等农技推广内容的不足。此外,中介服务组织可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其他掌握科技成果的单位和个人提供交易场所,开辟流通渠道,形成技术、商品销售转让信息网络,从而大大提高 农村 科技推广体系的运转效益。

本模式采用“ 农业 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其他服务组织) +农户/企业”的构架,它主要通过技术 市场 转化农业科技成果。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农业科技成果所有权的转移,即农业科研单位或高校将已经完全成熟的商品化成果所有权转让给中介机构,由中介机构获得成果的所有权;二是农业科研机构或高校委托中介机构寻找科技成果需求方,中介机构发挥成果供求双方信息沟通与咨询的作用,不拥有成果的所有权;三是农业科研单位或高校直接进入技术市场交易,中介机构为其提供交易场所,如成果展、成果交易会等。由于分工细致、明确,本模式减少了农业科技系统转化科技成果和农业产业系统寻求科技成果的费用和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成果转化效率,减少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

但是,由于当前农业科技中介服务组织良莠不齐,农 民法 律意识不强,相关 法律 法规不配套等,必须加强对这些中介组织的规范和 管理 ,既要注重维护农民的利益,也要注意维护中介组织的合法权益。

2.4 需要适度引导的辅助模式——企业主导型模式

参与农村科技服务的企业主要包括农资厂家、外贸公司、农产品加工储藏企业等,重点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这些企业结合产品的推广,通过短期培训,推介新成果、新产品,建立原料生产基地,建设产、加、销一条龙产业链等方式,开展以赢利为最终目标的农业科技服务,并且主要集中在产中服务阶段。

本模式采用“企业(+其他服务组织) +农户/企业”的构架,主要有“农业技术型企业+农户”、“农业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农户”、“龙头企业+协会+农户”等形式。在这一模式中,农业企业作为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中试、熟化、综合配套等环节的主要力量,或通过自身技术创新开发出能够满足生产需要的新技术、新品种,或与科研单位合作,研发出生产所需的技术方案或成熟的物化技术,再单独或与专业技术协会合作进行示范推广。

这一模式中,各参与方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市场机制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经营决策,并通过契约形式明确责权利,运行机制灵活。由于企业与农户间、与科研机构间结合的紧密程度要远高于单纯的交易关系或短期合作,从而推动了科研与生产的相互融合,既弥补了农业科技系统成果转化动力不足的缺陷,又缩短了成果转化的时间,提高了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效率。这一模式能够较为有效地解决科技供给与科技需求脱节、农业科技系统与农业产业系统割裂的问题。

“龙头企业+协会+农户”是这一模式中较为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在这一架构下,龙头企业、协会和农户三者之间能形成更加有效的纵向产业协作关系。通过农业技术协会,企业可以大大减少科技服务的交易活动次数,降低科技服务的 成本 ;而依靠专业技术协会对农户的制约,既可以使企业经营风险以及科技服务的投入风险大大降低,也使农户个体得到更可靠的保障。

但这一模式也存在两大缺陷:一是由于企业追求赢利最大化的本质,一些生产发展、 社会 稳定急需而自身 经济 效益不明显的科技成果,往往会出现企业不愿推广或不愿无偿推广的现象;二是受企业发展规模、经营能力的影响,科技成果转化覆盖面、受益面有限。因此,政府必须通过政策、 税收 、资金等的适度支持,引导企业主动融入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中。

2.5 需要整合发展的支援模式——科教单位参与型模式

立体农业发展模式篇6

关键词:农业服务体系;农业服务模式;合作社

Construction of new agricultural service system at home and abroad the experience mode comparison

Wang Jing

Abstrac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odern agricultural service mode of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modern agriculture service system for the stud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agricultural service pattern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s, as has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new agricultural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certain basis.

Key words: system of service of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service cooperatives mode;

农业服务体系,也有称为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指根据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通过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形式,多层次、多环节、多回路的相互联系、互相配合的全面系统化的服务,达到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最佳社会经济效益的网络体系,是综合性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机制。它是和农业生产部门(农场和农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而组成了一个包括农用物资的生产和供应、农业生产、农产品收购、贮存、运输、加工、包装和最终产品销售等环节在内的农业综合体(或称农工商综合体)。它包括系统结构、服务模式、运行机制、保障机制等各方面的内容。它运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使经营规模相对狭小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克服自身的规模较小的弊病,获得大规模生产效益的一种社会化的农村经济组织形式。这种服务体系的发育程度,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特点。世界上一些农业发达的国家,都有适合本国特点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农民进入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我国农业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内容、服务模式、服务的方法和手段,在近年来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还很不适应,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与广大农民群众的要求相差甚远。这就要求我们对此进行相似性与差异性的对比分析,寻找差距所在。

一、国外现代农业服务模式

纵观国外尤其是农业发达国家的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其农业服务体系基本都处于成熟期,成为现代农业经济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过多年发展,农业服务构成了政府、合作社和私人公司三个层次的网络体系,即公共农业服务系统、合作组织农业服务系统、私人(公司)农业服务系统,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协调,互有所补而又自我发展,形成了“政府+农户”、“私人(公司)+农户”、“农业合作组织+农户”三种常见的农业服务模式。

1、“政府+农户”服务模式

政府的公共政策对农业的发展以及合作事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政府对农业服务的支持主要通过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业推广三个方面进行,政府通过立法手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农业推广的公共农业服务体系。政府不仅承担着从战略角度统筹、规划、引导、援助等促进农业发展的统筹规划任务,还为农业发展提供一系列服务,如科技服务、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农用生产资料供应服务和农产品销售服务等,使公共农业服务系统更加充满了活力。

2、“私人(公司)+农户”服务模式

私人的农业生产服务公司,包括独立经营的家庭企业、合伙企业和股份公司,主要为农业提供系统的购销、加工以及产中服务,其服务范围几乎涉及所有领域。为农业提供服务的私人公司,不仅在农业生产的组织、协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及时客观地反映市场运行状况,成为调节农业产品结构和组织生产的“指示器”,使得农业相关联的工商企业基于高度的专业分工建立起稳定的契约关系,从而形成以农业生产为中心的由不同行业所组成的农业物流供应链供销一体化体系,通过后向一体化(主要是农用物资供应商与农场主的结合)与前向一体化(主要是农场主与农产品销售商的结合)为农业提供生产和经营方面的各种服务,在客观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要求,对国家农业经营管理方式的变革、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乃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均起了重大的作用。

3、“农业合作组织+农户”服务模式

在农业服务体系中,合作组织系统为农民提供销售、购买、信贷、运输、仓储、灌溉乃至电力、电话、医疗保健、住房、植保、灌溉、家畜品种改良等方面服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即各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是农民群众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联合而建立起来的,具有全方位的服务性质,其宗旨是代表农民的利益,为农民服务,其服务内容以流通领域的生产要素供应与农产品加工、销售服务和生产过程中的科技服务为主,重点是产前和产后服务,同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要求。国外农民合作组织经过多年发展,因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条件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类型,根据它们的显著特征,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类是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专业合作社,主要特点是专业性强,以某一产品或某种功能为对象组成合作社;第二类是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跨区域合作社,主要特点是跨区域合作与联合,以共同销售为主,其运作遵循使用权拥有、使用者控制、谁光顾谁得利三个原则;第三类是以日本、韩国、印度、泰国以及我国的台湾所建的合作社为代表的综合性合作社,主要根据社员的需要开展多种多样的服务,主要有农产品销售服务、信用服务等。

二、国内现代农业服务模式

1、“政府+农户”服务模式

“政府+农户”服务模式是以国家的有关涉农政府部门服务为主的发展模式。政府涉农部门的农业服务由两部分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设在县、乡(镇)两级的各类事业单位,以及国家设在乡(镇)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农机站、植保站、良种站等政府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机构。其服务的对象的主体是农民,提供服务的特点是无偿或微利的,提供服务的性质是社会化的。有关部门还采取政令、法律、试验等手段,以“深化改革,抓好落实;扩大试点,重点突破;完善机制,巩固成果”为总要求,以求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2、“公司+农户”服务模式

在农业实行产业化经营的进程中,加工流通企业被喻为“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的“龙头”。公司(龙头企业)为保证生产原材料的批量与稳定供应以满足规模化生产,需要与农户合作,与农户通过合同契约的关系相联结,签订保护价收购合同,通过引导和扶持,帮助农户建立生产基地,规定公司向农户提供关键性的生产资料和产中服务,承诺产后回收部分或全部产品,农户则严格按照公司的要求进行生产,并保证按要求向公司提供全部或规定数量的合格产品。

3、“合作经济组织+农户”服务模式

我国至今仍普遍存在的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是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等形式,一般是松散的组织形式,会员入会只交纳少量的会费,依靠大户投资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合作组织收购和推销产品通常采取买断制、推销、中介或保险机构等经营形式。由于合作组织的财产基本由农民自己投资形成,决策者也主要是由农民担任,组织自主性、独立性、凝聚力相对较强,容易被农民接受。

4、“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十农户”服务模式

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是一种以血缘或地缘为纽带,以集体所有土地和其他共有资产为边界的组织,它汇聚了社会组织、合作组织和基层政权组织的交叉功能,在农业服务中具有双重经营体制的作用,承担着乡(镇)村范围内的管理协调、生产服务、资产积累和政府委托的某些政权职能。其中的生产服务业主要以产中服务为重点,同时进行农田水利建设等产前服务和贮存、运输、销售等产后服务。

5、“市场+农户”服务模式

该模式中的“市场”是指具体从事商品交换的场地,一般是由场地或集散地的农村社区集体利用其公用土地建立起来的场地设施,目的是利用市场集散商品的效应,为当地村民提供一个农产品销售场所,也为村组集体建立一个出租摊位和收取管理费的创收窗口。在这种模式中,农户与市场之间通常不存在固定的产品产销合约关系,农户只是作为各自独立的客户参与市场交易活动,市场带给当地农户的经济效益主要源自市场的客户集聚效应带来的较低交易成本。

6、“农业综合服务公司+农户”服务模式

农业综合服务公司,主要是那些为农民提供各种综合配套和系列化全程服务的个人和经营组织。目前,在国内农产品市场上,为农产品交易双方提供居间服务的中介,主要是一些熟悉销售渠道,掌握较多客户资源的专业大户和运销大户,他们往往在从事自有产品销售的基础上,组织周围村民的货源,联系外地客户,帮助双方达成交易,从中收取一定比例的中介费,有的还为双方提供库存、运输服务。这种模式,对那些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专业化生产地区来说,起到了疏通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当地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

三、国内外现代农业服务模式的比较分析

1、相似性分析

世界各国基于本国国情选择了不同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和模式,农业服务体系发展各具特色,但都有相同或相似之处,而且现有模式也将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呈现出平稳的渐进的发展态势。

第一,政府的支持与引导是发展的重要条件。从国内外现代农业服务模式来看,在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中,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起到重要作用。政府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立足于本国国情,选择合适的农业服务模式,根据本国的现实条件,因地制宜地逐步实施;在充分发挥市场机的基础上,采取得力措施,辅以政策倾斜,协调工农发展关系,促进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与社会交易成本的降低,从而推动农业服务体系的完善。

第二,合作经济组织是发展的重要方向。尽管组织形式多种多样,但与其他组织相比,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业生产者自己拥有和控制的组织具有许多的独特的优势,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向农业生产者提供各种服务的主体力量。综观各农业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服务项目,可以发现它们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和主体的地位。国内近几年发展的各种专业协会、合作社为农户服务模式正在逐渐兴起,而且成为今后农业服务模式发展的重要方向。

第三,科技服务是发展的重要内容。科学技术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引擎,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受到十分重视的运用,往往将最尖端的技术首先应用到农业。国内外现代农业服务模式中都把科技服务作为一个重要的服务内容,通过科技服务,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以及化学化,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科技服务为科技兴农、科技兴村、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一条快速有效的捷径,使我们今天的农业朝着生技化、信息化、集约化和社会化发展。

2、差异性分析

发达国家的农业服务体系根据其职能可分为公益性的农技服务体系、农民专业合作服务体系和经营性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三大类,分工明确,功能健全,达到了十分发达和完善的程度。而国内目前仍处于此类体系的初步构建阶段,面临着较多问题与障碍。

首先是农业产业链一体化服务方面存在差异。农业服务体系在发达国家有一个共同的趋势,就是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即农业生产本身与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结成一体,共同经营和发展,形成农工商综合体,实现所谓的农工商一体化。而国内现代的农业服务模式还处在产前或产中或产后某一阶段的服务上,没有形成完整的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

其次是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存在差异。在发达国家,农业服务是一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系统工程,其组织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包括国家有关的政府部门农民组织起来的各种合作社、私人企业、专业公司及个人等,它们互补优势,彼此配合,强调及时、高质与创新,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需的任何服务都可以通过农业服务体系得到满足,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而国内农业服务体系还处于以单向服务与政府服务为主,合作经济组织和其它私人服务机构为辅的服务主体单一化的服务阶段,创新能力受限制,农户获得各种服务的渠道较少,农户及村干部对现有服务项目的满意程度较低,导致农业服务供求结构差异较大,总供给不足,目前尚未没有形成系统化、全程化、农业产业链一体化的有效完善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再次是服务实体化方面存在差异。发达国家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上以合作社为主,它是农业生产者为了克服生产与经营中的困难以维护自身,经合作经济组织实行的企业实体化运作,立足服务办实体,体现了合作社系统所特有的服务优势。而国内现有的“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服务模式基本上还处于松散联合的形式,处于联合体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大企业抗衡还存在着市场和金融的风险,同时部分合作经济组织如供销社在农业服务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不受重视。

最后是农业服务体系管理方面存在差异。国外的整体农业服务体系处于成熟期,其法制、体制基本完善健全,机构设置合理,职能职责划分明晰,资金保障有力。而国内受计划经济与“小农意识”的长期影响,农业服务体系普遍处于“线断、网破、人散、质弱”的状态,管理机制混乱、权责模糊、资金匮乏、人员素质低下以及混岗使用等现象严重,严重地制约了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四、小结

对比国内外农业服务模式,可以发现尽管依据国情,各国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各具特色,但政府、合作经济组织与科技服务在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均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与国外相比,我国在农业产业链一体化服务、公益性农技服务体系、农民专业合作服务体系以及经营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结合中国国情,在新型农业服务体系构建中,需要政府加速农业立法进程,建立健全农业法律监管体系,强化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信用合作社作用,完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手段,创新供销合作服务方式,在全面继续推进农业“体系”建设基础上,重点加强五大体系即农业信息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种子体系、植保体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陶黎新:透视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J],甘肃农业,2005(6)

立体农业发展模式篇7

关键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家庭承包经营模式;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生产经营模式;大户经营模式;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专业合作社;工业化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订单农业;西南山区

中图分类号:F306;F12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3)05002506

一、引言

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农业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条件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形式和运行形式。农业经营模式的发展,取决于农业生产力水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经营模式随着农业生产力发展几经改革,改革开放后,家庭承包经营模式作为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模式被确立。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单一的家庭承包经营模式已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经营模式随之萌生并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在西南山区,农业生产条件恶劣导致农业生产成本,特别是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农村“空心化”形势严峻。在此背景下,萌生于新时期的各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其运行绩效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新时期西南山区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应怎么发展等问题成为政府部门和农业工作者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此,本文立足对西南山区的实地调研数据资料,对不同农业经营模式的运行方式、绩效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西南山区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选择和培育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二、农业经营模式的研究与发展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基于土地私有制下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一直是其主要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与此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家庭农场规模、农场经营效率、合作组织等方面。Taylor(1919)提出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是农场经营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问题。Joseph G. Knapp(1936)提出农民自发组建的合作社及合作社联盟可以有效地提高农场的生产效率,并从农场之间的合作程度、合作社的基本特征及未来发展趋势、合作社有利于农业和社会利益的提高等方面展开论述。为论证农场规模和农场产出之间关系,Michael R. Carter(1984)利用印度1969年至1971年的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表明农场规模与农场产出之间存在负向关系,这一实证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Janvry(1981)的农业生产资本模型,并且清楚指明对于土地稀缺的国家而言,小规模农业生产确实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对于合作社的研究,Cook(1995,2003)、Harris和Stefanson(1996)、Boehkje(1996)等学者比较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以及它们相对应的传统合作社与现代合作社的不同特征,分析了新一代合作社的制度变迁、制度特征及其制度绩效。

在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几经改革。新中国成立前,基于封建土地制度的土地地主所有农民经营的模式传承千年;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革命,土地回到农民手中,农业经营模式在探索中发展,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民所有个体经营模式农业合作化时期的集体经营模式时期的集体经营模式改革开放之后的家庭承包经营模式的演变。家庭承包经营模式作为我国农业基本经营模式确定下来,曾一度是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繁荣的主因。随着生产力和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发展,以龙头企业带动的“订单农业”经营模式、以专业合作社为组织的合作生产经营模式、种养大户生产经营模式以及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等新型经营模式逐渐发展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家庭承包经营的局限与不足。与此同时,国内学者围绕农业经营模式相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如耿玉春(2004)对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演变及发展的研究,曹晔(2002)、张晓山(2003)、吴学凡(2006)、张红宇(2007)等对农业(农民)组织化的研究,任治君(1995)、陈欣欣(2000)、杨青贵(2011)等对土地规模经营的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对学科建设和国家政策制定与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目前国内对于农业经营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营模式的发展理论与演变过程、土地规模与经营模式、农民组织化程度与经营方式等方面,而对于特定区域农业经营模式的研究比较少。本研究立足微观层面,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与农村环境下,比较分析当前我国西南山区农业生产领域存在的不同生产经营模式,以期能丰富有关研究,并为我国农业经营模式的改革与优化提供参考。

三、西南山区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运行方式及绩效

西南山区地理条件特殊,人地矛盾突出,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生活条件艰苦,使其成为我国农村劳动力主要流出地区之一。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不仅使农村常住人口锐减,而且使农业生产的重担落在了留守农村的老弱病残和妇孺身上。尽管小农户分散化的家庭承包经营模式仍然是西南山区农业的基本经营模式,但劳动力缺乏导致农业生产粗放,农村耕地撂荒现象时有发生。与此同时,通过合作机制创新和土地流转机制放活,以企业为龙头带动、以合作社引领、以大户为依托等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在西南山区兴起,给农业生产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由于山区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等的制约,不同的农业经营模式不但有不同的运行方式,绩效表现也各不相同。

1.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以企业为龙头带动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有“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这些企业通过与村、社或合作社签订协议,以村、社或合作社为依托,与农民开展合作,通过“订单农业”实现农企对接、农超对接。在西南山区,由于山高谷深,沟壑纵横,耕地呈小块零散分布,农户居住地亦多分散,“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并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才是企业带动型模式中的主要经营模式。该模式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模式条件下,通过契约把农民与公司连为一体,对于企业而言保障了原料来源,对于农民而言则降低了市场风险。

基于西南山区特殊的农业生产条件,“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为确保双方利益,大多通过“两级合同三方契约”来完成结盟。首先,企业与有意向的村(社)委员会或者合作社进行沟通协商,在双方自愿合作基础上,企业与村(社)委员会或者合作社签订一级协议,协定村(社)委员会或者合作社的指定区域内约定面积的耕地上按照企业要求生产其指定农产品,企业以约定价格收购;然后,村(社)委会或者合作社再与指定区域的耕地承包农户签订二级协议,约定农民按照公司要求,在村(社)委会或者合作社的统一安排下生产公司要求的农产品,并按照约定价格销售给公司。一些协议还对收购进行约定,有的是公司在农产品成熟期,在村(社)委会或者合作社协助下,直接到基地收购;有的是约定村(社)委会或者合作社以约定价格收购,再统一交售到公司。

“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双赢。基于重庆的调研数据显示,在该模式下,尽管企业以市场价格收购签约农产品,但与市场采购同量原材料相比可节约5%左右的成本;而对于农户,则可减少市场风险,使农户能稳定农业生产长期计划,获取签约农产品的稳定收益。

2.“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

近年来,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为目的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在政策激励下发展迅速。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重庆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6 000个,农民入社率达到37.2%。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使“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在农村盛行一时。但在调研中笔者发现,在重庆山区,有80%左右的合作社只是政策扶持下的产物,并没有真正发挥合作社的作用,很多合作社甚至只是徒有其名,真正成功运营的合作社不到20%,主要集中在柑橘、蔬菜、特色养殖等产业上,但其经济和社会效益比较显著。

以笔者调研的武陵山区某柑橘专业合作社为例。该合作社社员以柑橘树入股合作社,合作社统一采购农资,统一指导果树管护,再以当地市场批发价统一收购柑橘,分级包装后统一销售。合作社销售获得的利润,留下50%作为合作社运作经费,其余50%依据社员交售的产品数量进行分红。考虑到村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不少果树缺乏管理,合作社为其提供了管护服务,这类社员,可委托合作社全权管护果树,只是被代管社员只能获得柑橘交售收益,不再参与利润二次分红。该合作社运营三年多来,深得社员拥护,不仅合作社资产增加,规模壮大,而且农户的收益得到了保障,村社里过去因外出务工无人管理的果树也重新焕发生机,成为农户的一个稳定收入来源。同时,合作社还把部分盈利用于村庄道路、饮用水等基础设施维护与改善,使村容村貌得到进一步优化。可见,真正成功运营的“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对于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3.大户经营模式

与前二者相比,大户经营模式近年在西南山区发展比较缓慢,而且相对于平原地区,规模普遍偏小,种植业规模多在100亩以下,特别是蔬菜、油菜、茶叶等劳动力需求比较大的产业,不少大户的经营规模仅二三十亩。

为比较大户与小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成本效益,笔者对重庆山区油菜产业生产大户(调研20户,平均种植面积30亩)和小农户(调研100户,种植面积在0.5~2亩之间)进行了调研,并整理出二者亩均生产成本和收益如表1所示。由于大户经营规模小,自身承包地以外的土地又多是村民免租借入土地,故表中未计入土地成本。

注:表中劳动力成本=亩均生产劳动力使用量×劳动力价格。根据调研数据,大户1亩油菜生产平均用工约为8个劳动力,小农户一般需要10个,劳动力价格以50元/天、个计。产值=平均亩产量×5.8元/公斤(当年油菜籽收购平均价格),大户平均亩产129公斤,小农户平均亩产121公斤。

数据显示,不考虑土地成本,调研大户平均生产一亩油菜,可获取257.5元的收益,而小农户仅能获得83.2元,大户亩均收益是小农户的3倍多。就产值而言大户与小农户差别不大,其二者最大的差距是在劳动力成本上。油菜产业劳动投入需求大,但机械化程度低,大户经营因具有一定规模,通过统一集中管理可使每亩油菜生产比一般小农户节约两个劳动力,从而降低了大户生产成本,提高了亩均收益。但如果计入土地成本,则大户经营模式完全不具备优势。如果依照农民习惯,把家庭劳动力成本作为收益而非成本,在不计入土地成本的条件下,种植一亩油菜,大户平均收益为607.5元,小农户平均收益为583.2元,二者的收益差距不大。由此分析可见,在西南山区,由于农业条件制约,机械化水平低,大户经营模偏小,农业生产经营大户难以享受国家大户奖励政策,经营规模效益亦得不到有效发挥,使大户经营模式效益偏低成为其发展瓶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生产经营大户的培育与发展。

四、西南山区农业生产经营存在的问题

从上述的分析可见,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本模式条件下,出现的上述新型经营模式在西南山区农业生产中表现形式不同,绩效各异,对于西南山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推进作用。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亦存在不少问题和风险,进而表现出新的发展动态。

1.龙头企业带动型经营模式的缺陷和风险

理论与实践证明,龙头企业带动型经营模式的成功建立在企业与农户双方诚信和信息对称的基础上。但由于企业与农户双方市场地位悬殊、信息不对称、约束机制有限等因素,农户在双方合作中处于弱势地位,从而使该模式具有先天缺陷。这几年,由于企业违约或中途撤离给农户造成严重损失的事件时有发生,给该模式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在西南山区,近年随着劳动力大量流失,农业从业农民年龄偏大,整体素质下滑,使企业新技术推广难度加大,企业管理成本增加,企业对农户生产协议农产品的满意度也降低。为此,西南山区龙头企业带动型经营模式尽管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具有推动作用,但近年发展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且双方合作表现出不稳定性。

近年来,西南山区企业渗入农业生产领域表现出新的形式――工业化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即企业依托政府大规模流转土地进行规模经营;大部分农民通过出租土地给企业获取地租收入,还能给企业打工获取务工收入;少量农民则以土地入股企业,在获取保底租金的同时,享受企业收益分红。尽管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推崇工业化农业生产经营,但在调研中笔者发现,该经营模式在生产实践中存在较高风险:一方面,农户的利益缺乏有效保障,若企业一旦经营失败或半途而废,农户不仅失去全部收入,而且会面临土地复原耕种的高昂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利益目标不同,企业与农户之间在经营过程中的利益和矛盾冲突不断,给农村和谐稳定增加了压力。正是基于此,目前我国已从国家层面提出将“对公司大规模流转土地并返聘农民的模式严格限制”。

可见,龙头企业带动型经营模式存在的先天缺陷使其发展速度减缓,乃至出现新的发展形式,但不可否认其在实践运行中的绩效和作用。创新机制和加强监管,是确保龙头企业带动型经营模式健康发展并在西南山区继续发挥作用的关键。

2.合作社引领模式存在的问题

前文的成功案例表明,“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推进农业产业发展方面绩效显著,但遗憾的是在西南山区真正成功的合作社数量有限。此外,由于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冲击与农民流动性的加剧,农民在熟人社会中理性行动的逻辑以及他们与此相适应的特殊的公正观,已不再受到诸如传统的组织力量与文化力量的约束,使合作社的公正、公平性受到挑战。

3.大户经营模式的不足和发展动向

受西南山区农业生产条件约束,大户经营模式发展缓慢。但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少数成熟的专业种养大户向多元化家庭经营方式转变,为大户经营模式的发展拓展了空间。与单一产业经营相比,大户的家庭多元化经营可以通过产业互补实现农业生产的利益最大化,亦成为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的雏形。目前,重庆一些头脑灵活的经营大户,已经实现了由专业大户向家庭多元化经营的转变,他们通过种养结合形成循环农业,或通过轮间作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家庭小规模多元化经营。这种由专业大户向家庭多种经营的发展,不仅为大户经营模式突破发展瓶颈找到了突破口,而且完全契合了国家倡导的发展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的政策导向,亦完全契合西南山区立体农业的资源条件。

五、西南山区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发展思路及建议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立足于大户经营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家庭农场多元化经营模式,是依托西南山区农业生产条件和资源环境发展起来的,其不仅适宜山地农业资源条件,而且契合国家政策导向,与其他经营模式相比,也具有先天优势和后天发展契机。而龙头企业带动型和专业合作社引领型生产经营模式,尽管在西南山区实践中存在不少问题,但仍然具有强劲的生命力。为此,笔者认为,西南山区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发展与培育应该创新思路,优先培育和重点发展大户和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模式,同时引导其他经营模式规范健康发展。这里,提出加快西南山区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培育和健康发展的建议如下:

一是改变农村人才培训方式,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发展,离不开农村人才队伍的革新,当前仍然主要承担着农业生产重担的留守老人,必须为有文化懂技术和经营管理的新生代农民取代。当前针对农民的培训五花八门,但时间短,绩效不显著。为此,应改变当前对于农村人才培训政出多门的投入方式,把针对农民的培训集中化、持续化,由过去着重培训技术性农民向培训职业农民方向转变,通过全方位的长期培训,培养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领军人才。

二是加大投入,助推西南山区农业产业发展。尽管近年来国家对农业投入逐年加大,但农业的弱势地位并没有改变,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仍然比较低,特别是西南山区,由于农业生产条件欠佳,农业发展面临重重危机。为此,应加大投入,改善西南山区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支持农业科技研发,特别是适宜西南山区农业生产的小型农业机械、土壤改良、节水灌溉等方面的农业科研及成果推广;设立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和奖励资金,扶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发展;改革补贴政策,针对西南山区集约化生产规模偏小的实际情况,降低大户奖励的经营规模标准,同时,提高西南山区农业生产补贴标准。

三是优化资源配置,扶持发展农业科技专业服务组织。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组织各种专业合作社(服务队),优化农村劳动力、农业机械等资源配置。扶持发展专业化科技组织,如农机专业合作社、病虫害防治合作社、灌溉队、收割队等,解决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劳动力不足问题,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农业生产的产业化经营和服务,减少农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加速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四是创新科技服务,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下的科技需要是全方位的,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产前规划指导、产中技术服务和产后加工销售等。传统的以农业产中技术服务为主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已难以满足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下的科技需求。为此,应引入全程农业技术创新服务理念,有效整合农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政府农技推广部门等多元化农业科技服务主体,建立新型农业技术服务体系,通过多学科优势结合和不同服务主体的优势互补,使农业技术服务覆盖农业产业链全程,甚至向关联产业延伸,为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科技服务与指导。

参考文献:

曹晔.2002. 国外农民合作组织的比较与借鉴[J].世界农业(5):4547.

陈俊梁.2005.谈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施条件[J].经济问题(4):4749.

陈欣欣,史清华,蒋伟峰.2000.不同经营规模农地效益的比较及其演变趋势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12):69.

范慧敏.2006.对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7):155158.

耿玉春.2004.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演变及今后的选择[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1(4):59.

任治君.1995.中国农业规模经营的制约[J].经济研究(6):5458.

吴学凡.2006.我国新型农业组织化:现实的必然选择[J].石家庄学院学报,18(5):6063.

徐学英.2010.日本的家庭农业生产经营协定及对我国的启示[J].农业经济(11):1214.

杨青贵,李晓艳.2011.偏远山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问题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8(2):9197.

曾福生.2011.中国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及其创新的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10):410.

立体农业发展模式篇8

一、农业综合体发展概述

农业综合体在发展过程中首先是遵循现代农业的发展理念,充分实现农民增收与农业发展,应当能够实现对于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有效壮大,促进农业发展产业链的延长,从而增加新的农业增长方式。其次是实现农业融合发展的理念,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有效调整,积极促进农业流通体系的有效建设,开拓一种新的农业休闲功能,实现农业发展中的复合型转变。最后是实现农业发展中的统计规划与有序推进,进行农业产业化、标准化与市场化地发展,在此基础上进行高标准与高起点建设,在集合各种优势的基础上进行有序推进。

都市农业综合体的建设与发展是迎合目前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之一,能够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升级的实现,实现城市地区与农业地区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构建能够实现对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产业链的延伸,促进农业产业的有效升级,实现农业多功能化的有效发展,基于农业资源的有效开发建立一种观光旅游发展模式,促进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型。是对于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的一种有效创新,能够满足居民生活、生产与生态多方面的需求,同时有效丰富了农业生产的内涵,为旅游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选择性,同时也是对于城市建设的一种重要创新与尝试,充分拓展了农业发展的内涵。

二、构建都市农业综合体的应用策略分析

在都市农业综合体的发展应用策略中可以构建农业发展的全产业链,积极发展农业休闲旅游观光产业,加强发展机制的有效创新以及加强各种要素的集成能力,下文从这四个方面进行了有效分析。

1.构建农业发展的全产业链

充分促进农产品的发展,对于农业的发展构建一种产前与产后综合发展的全新产业链,包括对于种子、种苗、加工与市场营销等环节进行充分有效地检测,可以对于禽类水果等产品进行有效加工与分级包装,对于农产林构建一种有效的物流体系,包括建立农产业的专业交易市场。在社会化发展模式中构建针对新型农机、农技、畜牧与水产等建立有效的生产营销模式,同时加强对于植物与动物病虫害防治体系的建立,通过产前、产中与产后促进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的有效提升。

2.积极发展农业休闲旅游观光产业

在都市综合体的建设发展中重要的发展项目之一就是农业休闲旅游观光功能的建立,可以开展的农业休闲项目包括农家乐与农庄等,充分促进农业采摘与认种认养等农业体验项目的有效发展,在农业创意发展项目中积极引进农业休闲旅游的发展模式。积极促进农业旅游业态的有效发展,主要包括生态农业、科普教育与花卉种植等,对于目前发展比较好,国家比较重视的生态湿地保护与渔家乐发展项目建立充分的发展机制,充分实现农业休闲旅游观光的目的。

3.加强发展机制的有效创新

建立有效的农业招商发展机制,根据地区农业综合体发展的需要,充分按照长三角经济发展的需求,充分履行各自的发展优势,进行差异性竞争战略发展,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积极加强与技术商、管理商与投资商等有关部门的积极联系与沟通,通过人才的汇聚与发展构建一种全方位的发展理论体系,从而最终实现对于创意人才的充分利用,并进而建立相应的品牌发展机制,以创意理念带动农业综合体的有效发展。在招商发展机制中充分引入全方位与宽领域的发展理念,加强国内经济协作区的有效联系与发展,从而充分有效地实现农业综合体的积极发展。同时在都市农业综合体的建设发展中引入市场发展因素,构建创新性的管理建设机制,对于园区内的交通、信息与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进行滚动开发、超前规划与联建共享。同时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机制的有效建立,在农业设施发展、农业体制以及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充分引入都市农业综合体发展比较发达地区的发展模式,同时建立有效的特色农业科技论坛,充分把握市场的发展需要,以论坛等平台为基础进行内部发展信息的有效共享,从而最终有效促进产业水平的提升。

4.加强各种要素的集成能力

都市农业综合体的发展需要使用到不同的科技创新平台,为此需要加强与高等院校与科研单位的有效联系与沟通,积极举办各种类型的对谈接洽会等形式,对于目前已经取得科技成果进行有效利用,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具体的经济力量,促进农业新品种与新技术的充分开发利用,在现代农业中充分利用数字化管理模式与智能化控制模式,促进农作模式的有效创新,加强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有效利用,实现对于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建立有效的土地流转平台,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充分建立,努力实现对于土地整组整村的流转,积极促进土地生产区块的特色开发建设,建立有效的入股、委托开发、租赁以及租税费收取的方式,实现土地充分向企业进行流转,从而在都市农业综合体的发展模式中实现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与标准化发展。

立体农业发展模式篇9

[关键词] 农产品加工企业 循环经济模式 评述

一、引言

农产品加工企业是解决农产品供大于求、农业增产不增收、农民收入低等问题的关键举措,也是循环农业体系中农业生产链延长的必经途径。

在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能力薄弱加工转化率还很低,一般在20%~30%,80%的食品转化率为30%,而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了90%~95%(见表)。再者,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多规模小,环保意识很薄弱,企业自身没有建立自己完善的清洁生产过程。由于资源的利用、生产模式、技术设备、环境污染等等,不仅降低了经济效益也大大污染了环境。

农产品加工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必经之路,在我们积极建设循环农业的同时,农产品加工企业也要跟上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建立适应企业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

二、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循环经济模式评述

1.农业+企业的生态园区模式

从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学的观点来看,经济系统中是存在着工业生态群落的,工业生态群落的不同种群即各行业部门之间存在着“工业代谢”关系,建立生态园区是实现企业群落“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的最主要的方式(见图1)。

农业+企业的生态模式其实就是企业群落间的中循环,模拟自然系统建立产业系统中的“生产者一消费者一分解者”循环途径,实现物质闭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朱玉林认为在这种模式下系统组成越复杂,调节能力就越强,对废弃物的消化也就越完善,它能很好地将企业生产的负外部性内在化。

王兆华、武春友从交易费用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园区内企业之间的共生并存。他们认为有形资产的专用性、地理位置上的专用性、享受优惠政策上的专有性、人力资本的专有性和交易频率,促使了有交易动机的企业们形成一个经济活动中心,空间上的集聚和企业间共生的密切交易群落――生态园区的发展正是这种动机的产物。具有副产品交易意向的企业集聚在一起形成生态工业园,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废物得到有效利用,最终达到无废弃物的零排放状态。

学者们都在大力提倡农业的产业化,“农户+企业园区的循环模式”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我国这种模式的发展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黄敬华和初丽霞都曾指出:我国生态园区发展速度很快,但与发展较早的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存在于环境保护技术落后;我国生态工业的市场机制反应不是很灵敏,这不仅使我国开发生态工业园缺乏行动纲领,而且还表现出各企业在入园时积极性不是很高;管理部门在协调企业利益和企业与社区利益方面的能力有限,造成许多企业对自己的原料来源、数量、性质,能源的种类和消耗量以及排放物的种类和数量存在着一定的隐瞒,使整个生态工业园区的管理和资源协调不够透明。我国对生态工业的宣传和认识不充分,部分企业在入园时,对整个园区的运行机制和方式表示怀疑。所以园区的完善,需要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整体设计,企业自身素质提高和政策导向等方面入手。

2.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自我循环模式

我国工农业园区的规划是近几年开始的,许多企业由于空间、购地费用等因素的制约,不可能形成我们前面所述的现有园区,它只能形成一种虚拟型的园区,通过信息与外界进行物料和能量相互循环利用。这类企业实行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是通过自身工艺的改造规划,实现企业自身的循环,减少企业自身废气、废水、废物的排放,绿化企业环境,为企业周边市民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这种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一般循环模式为:(见图2)

朱玉林提出的乡镇工业的清洁生产模式,也就是企业的自身循环模式,他认为这种模式在实践中,将减量化原则常被放在首位,从废弃的产生源头来采取措施,企业自身充当分解者角色,打造企业内部的物质循环,进一步减少企业所产生的废弃物。

但是黄贤金认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规模一般较小、企业家的环保意识薄弱、大多数企业家还是着眼于眼前的经济利益,利润型企业还是比比皆是。农业资源价格相对来说比较便宜,企业考虑到处置成本和技术的相对匮乏,这部分的资源常常被浪费,也就是说,这类企业没有充分意识到加工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绝大多数属于原来农产品的组成部分,仍然含有大量的有机质,相对开发价值高,开发成本低。通过对废弃物的综合再利用资源的处理成本和技术设备的费用超过了重新购置新资源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利润型企业就很难实现资源的再循环。在此政府可以充当利润性企业转变过程中的催化剂,促进企业转型、为企业转型创造良好的规划空间。

3.农业+企业+产业生态园区模式

这种模式下,我国常见的就是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生态旅游农业的大力发展。它结合现代科技,通过合理布局规划,使其具有生产、加工、销售、疗养、旅游观光、体验娱乐和环境教育等综合功能,且其发展能够使当地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同步提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郑昭佩、刘作新指出,这种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模式,一方面以农业生产为基础,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为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缓解旅游业压力,为人们提供新的、使人身心愉悦的休闲娱乐场满足了人们远离喧嚣的工作环境“重返大自然”的欲望;另一方面以旅游经营为重点,重视有效开发旅游资源,按照旅游业发展要求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活动的规划,切实保证在农业发展的同时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和体验品尝等服务,同时旅游活动体现了对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性,也履行环境教育的功能;再者它具有高效益、低风险特点,经营生态旅游农业可获得农业和旅游业两种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当由于气候条件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条件的不稳定性造成农业生产减产时,常可通过旅游提高农业附加值而相对减小农业风险,而旅游淡季时农业生产又可弥补旅游收人的下降,在农作物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节能环保设施建设等环节均可吸引游客参与、参观,既降低劳动力投入,宣扬环保意识,又提高旅游业收入,农业和旅游业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肖玲提出的“绿岛模式”就是就是集农业、企业和旅游也为一体的循环经济模式。他认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立有赖于一系列资源节约型的企业发展,循环企业就是其中的一种,绿岛模式很有效的推动了资源节约型农业企业的建设,促进了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在这种模式下,要以企业为纽带,带动农业和其他产业的相互联系,改变了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不仅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为农民带了收入,还保护了环境,它必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

丁卫建提出“种养加结合、农工贸一体化的开放复合模式”,他指出该模式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大力发展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副业生产,积极扶持第三产业,使种、养、加、贮、运、销、服务相配套,同时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形成以工补农、以农带牧、以牧促农、以农牧发展推进工业生产的生态经济大循环和开放复合式的结构。

纵观模式的发展,章家恩,江金波认为此类模式仍然存在诸多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经营分散且规模小,资源相对不足,未能形成一套完整的融吃、住、行、游和购、娱为一体的农业旅游产业;二是重仿造、轻研发,许多项目形式单一;三是急功近利,不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园区经济往往以最大限度获得利润为重,而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使原本山青水秀、空气清新的农业生产、加工基地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失去了农业生产和观光学习的意义;四是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多头管理现象严重,因而农业部门、当地政府、旅游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间的交流与沟通对发展该项活动尤为重要。

三、小结

通过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循环模式的文献收集,我们得出结论: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循环发展模式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农产品加工企业在我国的发展还比较薄弱,污染情况十分严重。虽然我国学者对农产品加工业企业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对农产品企业的循环经济模式的专项研究还是比较少,讨论研究还多处于个案的研究调查,如何使个案模式走向理论化模式,再将理论模式普遍化,还是我们所要进一步研究讨论的。

我们要把环境保护放到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上。通过技术和认识的不断提高,加大农产品的转化率和降低环境污染率,通过政府支持导向和企业完善发展,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双赢。在循环经济发展的大方向上,向企业提出新时代的要求:不断加强科学技术意识,建立现代化的生产工艺,而且要坚持利用品种标准化、质量标准化的原料农产品,从而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不断提高的环保意识,彻底贯彻清洁生产,积极投资环保设施的建立;不断致力于产品研发,仔细分析生产环节中产生农产品废弃物,建立农产品深加工产业。

参考文献:

[1]平英华:农业机械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78

[2]李胜路明:农业产业化企业循环经济模式研究――以河南天冠企业集团为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4,9(5),79~83

[3]朱玉林陈洪:论乡镇工业循环经济模式[J].生态经济,2006.7,72~75,113

[4]肖龙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探索――对山东省乐陵市“希森模式”的调查[J].济南金融,2006.09,17~18

[5]王兆华武春友: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生态工业园中企业共生机理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8

[6]黄贤金: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

[7]黄敬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6

[8]初丽霞: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其政策措施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3

[9]刘勇:3R原则指导下的农工一体化循环经济模式[J].生态经济,2005.10,56~60

[10]郑昭佩刘作新:生态旅游农业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2.3,127~129

[11]肖玲林琳:“绿岛模式”研究――一个循环农业企业案例分析[J].地理科学,2006.02,107~110

[12]丁卫建齐鑫山:农业循环经济的结构、模式与配套技术[J].10~14

[13]冯之浚:循环经济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1

[14]刘宾:河北省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政策导向研究[D].河北:河北农业大学,2006

[15]章家恩:关于农业生态旅游的几点看法[J].农村生态环境,2000,16(1)

立体农业发展模式篇10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模式;现状;问题;对策;浙江庆元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利益为中心,以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为纽带,把农户和市场连接起来,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要求,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生产经营体制[1]。庆元县的农业产业化经过1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成为制约庆元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为此,必须针对制约因素,更新观念,开拓创新,采取有效措施,突出抓好优势特色产业建设,寻找一条具有庆元特色的现代农业之路,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突破。笔者结合在基层工作的实践,针对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进行探讨。

1庆元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模式

近几年来,庆元县采取多种措施,抓特色,扩基地,壮龙头,建市场,搞服务,使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由点带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建立了一批初具规模的粮食、食用菌、水干果、蔬菜、茶叶的生产基地,扶持、培育出了庆元香菇市场、百兴食品等一批以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龙头企业,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协会+农户”、“基地+农户”、“专业大户+农户”等产业化形式。目前,庆元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模式主要有公司带动型和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型2种[2]。一是公司带动型。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这种模式是利用现有的资源,从发展传统优势产品入手,连片种植,扩大规模,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二是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型。采用“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协会+农户”的模式,这种模式是在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性生产基地区域内,由基层干部、农业技术干部和农户等组成专业协会,实行规模化统一性生产,并组织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使众多分散的小规模生产经营者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较大规模的经营实体。

2发展现状

一是农村经济整体水平不断提高。进入20世纪以来,经过10年的发展,庆元县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农业生产总值呈稳步上升趋势。2008年农业总产值为6.685 1亿元,比2000年增长33.1%。二是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水稻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有所下降,烤烟等其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有所上升;农、林、牧、渔产业比例逐渐趋于合理。具有传统优势的食用菌产业依然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蔬菜、茶叶、水干果等特色产业不断兴起,形成了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三是扶持、培育出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庆元县在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走龙头带动的产业结构调整道路。在新兴产业开发上制定了各项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扶持龙头企业。在培育加工流通型龙头企业的同时,还积极培育市场带动型龙头企业,建立了1家集食用菌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香菇市场。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成立各种种植、养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48个,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龙头带动作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提高了产业化经营水平。截至目前,庆元县共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46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4家,县级农业龙头企业29家。

3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庆元县农业产业化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从整体上来看,产业化程度仍然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一是主导产业不强,基地建设落后。由于受到资源、市场、资金、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呈现出地方传统产业后劲不足,新兴产业缺乏特色,生产基地建设分散的特点,这些都使得农业产业化基层薄弱。二是龙头企业规模小、层次低、带动力不强。庆元县的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农户的规模较小,产值不高。大多数企业是以初级产品直接上市为主,有的也只是进行简单的初加工,没有形成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的生产、加工、流通体系,产品附加值不高。三是经营机制不完善,产业链条单薄。产业化要求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生产、加工、销售体系,龙头企业和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但目前庆元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之间多为松散型联合,尚未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缺乏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产业链条单薄。四是市场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目前庆元县除香菇市场以外,几乎没有建立产品批发市场,使得农产品销售困难。信息、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民往往得不到市场信息,发展目的不明确,生产凭经验,项目选择凭感觉,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要求。同时,生产技术较为落后,投入产出率低,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此外,对农业产业化的资金和信贷服务不足,也制约了农业产业化项目和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4对策

一是强化引导,调整结构,为产业化发展创造条件。作为政府部门要对现有的龙头企业进行总体规划,优选部分有品牌、有规模、有竞争力的企业,整合有效资源,进行重点扶持[4]。二是合理布局,确立主导产业,建立农产品基地。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现代农业,结合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面向市场,立足本地资源和区域优势,合理布局,确立有开发前景的主导产业,抓好农产品基地建设。目前,庆元县已基本形成了食用菌、茶叶、蔬菜、水干果等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三是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完善产业化经营机制。进一步壮大现有的龙头企业,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使其不断地发展壮大。切实注重项目建设,以项目为载体,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尤其是要抓好与食用菌等传统优势产业和高山蔬菜等特色产业有关项目的争取和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公司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解决农民分散经营和公司难以对接的问题,真正把公司和农户建立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5]。四是完善市场稳产业,加强社会服务。要进一步完善市场,健全社会服务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化中的分工合作和专业经营。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职能作用,加强对农民的指导,丰富服务内容,采取市场经营的方式,提供有偿服务,分担农户的经营风险。要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的农业产业化项目,通过示范带动效应,加大影响,促使更多的农户加入到农业产业化的队伍中来[6]。

5参考文献

[1] 谈应权,王瑞,蔡德军.发展农业产业化,服务新农村建设[J].安徽科技,2007(4):25-26.

[2] 严厚雁.农业产业化与农民增收渠道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5):134-135,140.

[3] 羊学军.不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问题的思考[J].甘肃科技,2004(5):154-155.

[4] 程剑.农业产业化中科技与政府的作用[J].安徽科技,2000(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