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合作模式十篇

时间:2023-07-10 17:20:44

经营合作模式

经营合作模式篇1

一、简易模式

即合作社出面为全体社员统一投保,集体与保险公司签订合同,除了财政补贴以外,需要农户个人负担的保费还是由社员自己承担。这种模式适合于那些建立时间较短、运行尚待规范、合作社积累很少的合作社。

二、提取风险基金模式

即合作社每年盈余中按照章程约定,或者召开成员大会商议通过后,提取一定比例的风险基金,用于为社员投保农业保险,乳油剩余,还可以用于追偿本年度保险公司赔偿后不足以弥补的损失差额。那些规模相对较大、经营制度规范、效益良好的合作社可以采用这种模式。

三、行业协会或联合社统一保险模式

区域内同行业合作社建立的同行业协会或联合社,针对某一共同种养品种进行联合投保。这种模式适合那些社员少、种养规模小、与保险机构谈判力度弱的小规模合作社,依靠行业协会或联合社的集体规模,建立统一的经营风险机制。

四、成立互动式农业保险机构模式

经营品种不同的合作社,即使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合作社,都可以联合探索以这种模式建立统一的风险机制。所有加入的合作社通过民主协商的原则,依照《保险法》及《农业保险条例》,在从事种植、养殖生产经营的同时,建立合法的互动式农业保险机构,选定或聘用懂保险业务的人员管理,制订合法科学的风险机制,依法进行农业保险的互动合作。

互动式保险机构需设立成员保险基金,资金来源主要有:从利润中按约定的比例和方法提取;社员小额自筹;申请财政扶持资金等。这种模式适用于运行规范的批量合作社,不拘泥于经营范围。

五、农业保险合作社模式

经营合作模式篇2

回顾东经控股有限公司的信息化建设,起步早,耗时长,步步升级。但在东经控股信息中心总监林哲仁看来,这仅仅意味着“我们即将完成ERP系统的整体构建”。包装企业信息化之路的漫长与艰辛,由此可见一斑。

最明显的改变:无纸化

借助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完善,东经控股最想实现的第一个目标,便是产品的结构化。

“所谓产品的结构化,就是对于那些比较成熟的产品,我们打通研发、生产及后续环节,自动传输产品的各项性能参数,使之随着订单的生产进程自行流转到每一个业务环节。”林哲仁指出,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订单图纸的无纸化。

在东经控股的生产车间里,现在基本看不到纸质图纸,产品信息完全通过电脑网络传输到每一个机台上。图纸无纸化的好处是很明显的。比如当订单信息需要变更时,企业的常规做法是到车间进行现场调度,整个过程都需要面对面或电话沟通。但自从采用无纸化图纸后,前端的信息发生改变后,后续生产环节中的每个机台都能即时、自动地发生更改。林哲仁指出,要想实现这样的高效互动,对企业的信息化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这更需要计划的支持。“产品信息发生更改后,如果生产计划只能传输到车间,也是没有用的。必须将变动的计划传输到每一个机台,才能真正实现无纸化。”

为此,东经控股在2011年开发了PLM系统,完成了对生产车间每一个机台的实时控制。“从成果上看,以前我们的图纸传输频率是早晚各一次,现在我们做到了实时。从订单的实际完成情况来看,至少将生产周期缩短了6个小时。但更重要的还在于避免了很多质量问题的发生,原来使用纸质图纸很容易出错。”

“无纸化”在质量控制部门发挥了大作用。在东经控股,质检部的同事们每天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众所周知,包装企业的订单量很大。质检部通常要花一个早上的时间,根据当天需要生产的订单情况,在档案室寻找、整理图纸,往往要到下午才能真正开始质检工作。因此,“抽检”是许多包装企业质检部门在无奈之下选择的权宜之法。但实现图纸无纸化之后,质检部便从繁重的资料整理工作中解放出来,“一手拿着条码扫描器,一手拿着IPAD,条码一扫,图纸就在屏幕上了。”有了得力的工具,东经控股的质检工作又从“抽检”变为“全检”,“这就是信息化对质检工作的支持。”

这种支持同样体现在仓储管理中。在瓦楞纸板的周转过程中,仓储管理的一条重要原则——“先进先出”,却是让不少瓦楞包装企业头疼的大问题,许多仓库都无法做到这一点。这是由于生产的瓦楞纸板半成品运送到仓库后,总是先送来的放在下层,后送来的放在上层;而瓦楞纸板具有通用性,因此许多企业都是“先进后出”,最终导致呆滞品增多和库存损失。

东经控股的解决方法是:在生产过程中,以订单管产品;在仓储过程中,以产品管库存。这一管理思维的转变,使得仓储部门不再“有什么给什么”,而是按照生产部门的需求“要什么给什么”。当然,瓦楞纸板都大同小异,东经控股需要通过条码系统对其进行辨认才能做到“先进先出”。“之前我们采用的是条形码,2012年我们将其升级为二维码,主要还是想利用二维码存储信息更多的特点,实现多个地区分布式仓库的管理。”在林哲仁看来,条码系统使得过程管理中的错误大大减少,在仓储管理中实现了快速定位、快速出入库的多项功能。

信息化带来的便捷体现在企业生活的方方面面。林哲仁还讲述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在温州,东经控股拥有近100辆货车,对车辆的管理也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最开始是计划分配制,送货较早的司机不满意自己经常早起;后来改为计件制,由于跑第一趟车的司机每天可多发一轮货,又出现了争抢第一趟车的矛盾;现在东经控股实行物流叫号制,司机们排队拿号,先到先发,同时由后台对车辆及任务进行匹配,什么样的任务适合什么样的车型,都由系统进行自动调整。

从自动化到智能化

东经控股是国内率先提出“整体包装解决方案(CPS)”的包装企业。东经控股认为,传统包装行业的经营模式是满足客户在特定包装材料领域的包装需求,比如瓦楞包装企业主要为客户提供纸箱、软塑彩印企业主要提供包装袋等。而东经控股的CPS经营模式则是在全面了解和挖掘客户需求的前提下,满足客户在各种包装材料领域的包装需求,实现单点采购、单点配送、单点下单的有序线性供应。

这样的模式自然能帮助客户降低包装采购的管理难度和综合成本,但对包装供应商的内部管理水平则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挑战。

林哲仁说,要应对这样的挑战,东经控股依靠的是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平台和网络,依靠的是信息化系统。

“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叫智能化。”林哲仁介绍了东经控股目前正在攻坚的重点课题:通过网络平台的标准化接口与客户的ERP系统进行直接对接,根据客户的需求计划制定企业的生产计划,同时也允许客户通过网络平台直接下单、直接支付、跟踪进度等。

这其中便涉及到产业链企业间的协同问题。在东经控股的规划中,通过这一项目,企业的VMI库存管理系统可与客户系统协同,采集客户的月度计划甚至周度计划,结合各类包装产品的生产周期、生产成本分析、仓库容积、物流时间,自动生成生产任务单下派至旗下工厂,从而实现部分客户的“零报单”;还可采集客户的每日计划及包装使用情况,自动生成配套计划和运输计划,统一配送至客户生产线,从而实现部分客户的“零库存”。

不过,林哲仁也坦言,目前这个项目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我们的客户有大有小,大客户有自己的一套做法,不愿参照你的系统去做;小客户的信息化水平不够,又无法与你配合。所以这也是我们进行系统再调试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所在。”

一些体会

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15年中,东经控股也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与同仁分享。

首先要有一套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规划。“如果没有规划,做的很多事情都是盲目无序的,在未来也无法集成,往往还得进行第二次、第三次修改,做了很多无用功。”林哲仁建议应从研发管理着手开始信息化建设。因为研发环节是信息化数据处理的基础来源,图纸、参数等产品基础数据的建立,必须从一开始就加以重视。

其次要有一个有力的组织保障。“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我们最大的感受是在与人的固有习惯做斗争,难度很大。”因此,林哲仁建议必须要有强大的组织保障做后盾,“最好是企业的一把手来领导”。

经营合作模式篇3

【关键词】混业经营 银保合作 金融控股公司

一、混业经营形成的原因、背景

混业经营是指商业银行等金融企业以科学合理的组织方式在资本和货币等市场进行多方式和多品种以及多业务的交叉服务、经营的总称,是指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银行等机构所经营的不只是自身的业务,而是这些机构的业务进行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

混业经营形成以及近些年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1.金融衍生工程、金融工程等金融创新,这些金融创新为混业经营提供了新型的通道。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金融创新组织形式、金融创新工具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2.混业经营的技术支持是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了互联网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使金融通讯的成本降低了,而且使数据处理的成本也降低了,这样的话就提高了金融机构的业务处理能力。

3.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机构不得不选择混业经营。金融机构在进行竞争时,决定其竞争地位的主要是业务范围宽窄和金融机构规模大小。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促使各个国家不得不放弃分业管制的政策。

4.金融机构选择混业经营也是因为受到了利益的驱使,同时为了分散风险,金融机构也必须选择混业经营。金融机构采用混业经营,可以在经营方式进行创新,创建多样化的经营方式。最终可以分散风险、降低成本。

综上所述,混业经营的发展基础是科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其发展也是金融服务升级的必然要求。一般认为:混业经营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公司创新的产物,同时也是公司扩张业务、提高效率的必然结果。

二、银保合作发展史

银行保险也是一种混业经营模式,顾名思义这种模式是保险公司和银行进行合作。战略是相互之间进行融合和渗透,在该模式的机制下保险和银行等的大部分金融业务联系到一起,按其发展的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成立金融控股公司。成立的金融公司有好多子公司,包括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银行等,其目的是,在从事金融业务的同时,实现保险、银行以及其他业务等进行混营。

2.成立合资公司。在合资公司中或拥有较多数的股权或拥有较少数的股权。

3.和一些与本公司规模差不多的公司进行合并,或者是相互交换股权。

4.收购公司或被收购。例如北京银行收购首创安泰股权。

5.设立新公司。如现在的中邮保险,其发起人是二十多省区市的邮政公司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最终成立了国有的寿险公司。

6.战略联盟的形式。战略联盟模式的基础是销售协议,双方都认同了银行保险的目标。这种策略协作针对的某类特定的市场或特定的客户。这与下面将要介绍的销售协议模式有些区别,主要区别是达成战略联盟的两个公司在一般情况下都在渠道方面、产品方面和项目方面建立了排他的关系。

7.销售协议模式。该种模式下,保险公司和银行首先签订某种协议,这种协议一般情况下是销售协议。在协议中明确规定,双方必须销售对方产品,而且是针对己方顾客。一个银行可以和多家保险公司签订该种协议,一家保险公司也可以和多家银行签订该种协议。兼业人大部分情况下是银行。银行在己方经营网点,向己方顾客销售保险产品,同时保险公司必须向银行交一定的费用。在现阶段,我国市场上的大部分公司都在采用这种模式。

三、发达国家的银保合作模式

纵观美日德英法等国家银行保险的发展史,我们会发现这段历史的终点都是金融控股公司。

1999年,美国废除了1933年颁布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并且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银行和保险公司联合经营具有有效法律。

在日本改变金融控股公司的有关法律滞后,保险公司、银行互相之间进行兼营也开始被允许。

在欧洲,银行保险业的潮流就是组建金融公司,通过这种方式来发展银行保险德国有一种全能银行,这种银行实际上是一种金融控股公司。银行保险公司一般情况下是银行自己再建立保险公司,或者是和保险公司组建分销联盟,这种联盟大部分情况下的组建形式是相互持股。法国的银行保险之间的整合最为彻底,银行保险的发展速度也最快。葡萄牙和英国差不多,保险公司和银行的合作模式大部分情况下是银行和保险公司组建成为合资公司、银行收购保险公司和银行直接设立保险公司等模式。

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条规律,那就是保险公司、银行之间的合作,起初是具有松散这一特点的协议合作,最终发展成为具有资本融合这一特点的金融控股公司。前面提到的销售合作模式是一种低级的合作模式。

四、我国的银保合作模式

我国的银行和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已经经历了十几年,但是目前的主要模式还是销售协议模式。还有一些销售联盟,但只是局部层面的。还有集团控股公司模式、银行和保险公司进行的绕道资本合作,这两种模式也比较少。银行基本上不参与设计和研发银保产品,一般情况下,保险公司和银行之间的合作只是保险公司利用银行销售保险产品,大部分的协议不仅短而且缺乏稳定性。这种情况为什么会出现呢?一般认为是监管机制的制约和分业经营的限制。

在销售业务这种模式中,保险公司和银行都是主体,都持有经营管理权。在利益目标、服务品质和产品研发等方面有较大的分歧,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对银行保险的监管不够。我国的银行保险发展迅速,但是保监会的监管措施发展十分缓慢。保监会对保险业务能够进行强有力的管理,对银行却没有约束力,根本无法管理银行。同时银监会和保监会之间的协调力度不够,一旦出现问题往往责任是保险公司的。在销售协议模式中,一般情况下,保险公司有求于银行,因此保险公司处于弱势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保监会对银行的监管将很弱,监管措施也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

2.保险公司和银行合作的效率比较低,这主要由销售协议这种模式导致。销售协议模式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和银行都是主体,都持有管理权。管理模块上进行了详细地分割,这导致双方难以进行深度合作,合作也不默契。在研发产品、改善服务等方面进行信息传导时,或者效率低或者滞后,在客户需求方面同时也存在这样的问题。难以根据市场的具体形势来对自己策略进行调整。

3.“多对多”模式存在弊端。在多对多模式的情况,保险公司、银行都是一对多,这样的结果是增加了双方交易成本。在这种模式中,保险公司、银行协都会费尽心思的协调不同合作者之间的关系,会为此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无力。同时,每家保险公司都会将业务分布在不同的银行,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阻碍了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

4.产品方式和销售方式比较单一。银行不仅习惯了销售单一的保险产品,而且习惯了在销售时用单一的方式。不仅银行如此,保险公司同时会认为银行工作人员销售能力不强,因此只会推出功能简单的同质化产品。

5.多对多模式导致恶性竞争,而这种竞争主要出现在手续费方面。销售协议模式情况下,大部分保险公司都会同时和多家银行进行合作。在这种模式下,保险公司会对银行资源进行疯狂争夺,在银保市场上主动权会更加牢固地掌握在银行的手里。而且保险公司的产品同质化倾向十分严重,保险公司的竞争手段只剩下了手续费。同时,大部分的保险公司有一种错误的观念,重视抢占市场,轻视客户成本和产品之间的计算。这既影响了公司未来的偿付能力,同时影响了公司的信誉。

6.销售模式的背景下,合作十分简单,因此共同利益也就少,双方会竭力维护己方利益。银行主要在乎存贷利息差,保险业务能给银行带来利润,但银行的目标还是吸收存款。保险公司自始至终都是追求保费增长,银行客户购买保险,大部分情况下是使用银行存款,这和银行的利益是冲突的,所以双方很难将共同利益作为自己主要追求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张晨. 混业经营背景下银保合作模式的发展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14).

[2]逢慧. 银保合作的监管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6.

[3]钟忠. 国际混业经营趋势下的中国银保合作[D].北京:中国经济贸易大学,2003.

[4]赵倩. 走向金融控股公司的起点—银保合作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1.

[5]字兰,黄儒靖. 我国银保合作模式的选择与创新[J].现代商业,2009(14).

[6]吴娟,钱敏. 彰显银保合作的“协同效应”——基于金融混业经营视角论银行保险深层次发展[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9(02).

经营合作模式篇4

一、工学结合模式的发展历程

(1)萌芽阶段。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桑得兰德技术学院于1903年开始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何谓“三明治”教育模式,是指高等教育分为实践――理论――实践三个阶段,学生一入学,先到工厂、企业进行一年的工业训练,然后回校学至三年的书本理论知识,最后一年再去工厂、企业实习。具体体现有1+2+1或1+3+1两种循环教育方式,是最早实施“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2)发展阶段。在“三明治”教育模式之后,工学结合模式得到广泛的发展,经过一百多年,已形成德国“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以及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等多种工学结合教育模式。这些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在理论上已经比较成熟,在实践中也已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唯独不足的是,这些模式大多是局限于工科专业。(3)成熟阶段。当前,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新类型,经过近30年的发展,规模上已占据半壁江山,行为上更充满生机活力,并逐渐被人们接受和认可。各高职院校为了办好教育,在国外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出了很多新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取得了广泛成效,并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理论和实践指南。

二、当前我国财经类专业工学结合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财经类专业工学结合教育的现状。在工学结合教育的浪潮中,财经类专业也结合自身的特点,发展了众多的工学结合模式。多数高职院校也因此形成了各自鲜明的办学特色。但由于我国高职教育相对起步较晚,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入,许多问题、矛盾也暴露出来,如何构建更稳固的合作共同体,实现更深层次更长效的合作,已成为当前校企双方必须面对的问题。由于目前的工学结合模式基本是以理工科类专业为背景设计的,相对于工科类专业,财经类等文科类专业在人才培养、实训方式等方面有自己的特点,取得的效果远没有工科类专业明显。

2.制约财经类专业工学结合的因素分析。(1)专业本身及涉及岗位的特殊性,财经类专业学生涉及的工作,虽然社会整体需求量较大,但一个企业需要的财经人员(会计、出纳、财务管理等)不多,所以不同于生产、建筑、服务领域专业的学生可以成批量地安置到某几个企业中进行工学结合。(2)财经类行业用人呈现精英化趋势,由于持续的财经专业热,开设财经类专业的大专院校越来越多,毕业生人数不断剧增,给用人单位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用人单位普遍青睐工作经验丰富、“双师型”的专业人士,人才需求向“高、精、尖”倾斜,岗位门槛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学院能克服困难企业也愿意接纳学生,那么按照已有的工学结合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也未必能很好的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其原因在于,按照已有的工学结合模式――校企合作,学生被派到某一企业去实践,那么他积累的只是这一类企业某一部分业务财务处理方面的经验,但实际中企业的类型和业务种类非常多,而不同的企业在财务处理上是不大相同的甚至有些有很大区别。(3)快速多变的外部环境对学生的创新和继续学习能力有较高要求,当前,经济社会活动内容日趋多样和复杂,更新速度也在加快,各种新经济现象、经济问题层出不穷。面对不断更新的工作内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若不能快速适应就会被迅速淘汰。因此,需要有更加适合财经类专业的工学结合模式。

三、专业经营化――财经类专业新工学结合模式探讨

1.专业经营化的内涵。专业经营化是指根据专业特点,依托学校资源,组建开展专业业务的公司(比如财务记账公司、税务咨询公司、管理咨询公司),吸收在校学生参与工作,通过工作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专业经营化是以公司形式来开展,学生在里面的身份是员工,学生既能培养硬技能,又能培养软技能。

2.专业经营化的运行方式。专业经营化是以公司形式来开展,注册该类公司时该公司的性质应定义为校办企业,资金可以从相关系部的实习实训经费中列支,这样有利于企业产权的界定和管理。公司的核心部门包括:业务拓展部、记账部、税务咨询部、企业管理咨询部、审计部等。公司成立时同时成立公司的管理小组,负责制定该公司的章程及各部门的业务范围和职责。各部门第一负责人由相关专业老师担任,另配1~2名的第二负责人,具体工作人员则由相关专业学生组成,每个部门的学生可以每隔一段时间重新安排一批,每个部门之间的学生也可以定期轮换。时间安排与承接的业务量挂钩,可以灵活安排。起步时的业务拓展可以利用学校的招牌和教师的社会关系进行,之后在保留已有业务的基础上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业务拓展。各个部门的业务在初始开始时应由专业老师操作,在操作的同时进行教学,之后的业务处理则以学生操作为主专业老师指导为辅,每轮学生之间做好“传帮带”。最后在向客户交接时都应由相关专业指导老师签字承担最终责任。

3.专业经营化的作用。(1)可以解决大批量学生进行工学结合的需求,专业经营化成立的公司本质上是一种服务中介公司,服务面十分广,当公司的业务量达到一定量时可以接纳很大一批学生进行参与其中进行工学结合,学生受众面较广,而且由于这类工作大多数是在学校内部的办公场所进行的,使学校在安排学生工学结合和管理工学结合的学生都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和便利。(2)可以丰富学生的专业经验,在这类公司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性质、各种规模的企业以及各种不同的业务类型。学生在不同部门和岗位上的轮换也让学生得到更全面的锻炼,获得更全面的知识。同时这种工学结合由于时间安排上非常灵活可以与理论学习交叉同步进行,这样也可以促进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和重视。(3)促进专业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在专业化经营的过程中,相关系部和专业老师参与其中,起一个引导、规范作用。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可以让老师与现行的专业市场需求直接接触,对于改进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改革有很大帮助,此外在参与实务操作的过程中对教师自身的执业能力也会有很大的提高,这将赋予“双师型”教师实质内容。

4.仍待探索的内容。专业经营化与教学矛盾如何化解的研究、专业经营化过程中风险防控的研究等。与一些有实践操作性较强的理工科类专业相比,高职财经类专业在人才培养上有自己的特点,在实施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上有自己的难点。抓住特点与难点,创新工学结合模式,是财经类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专业经营化模式对于财经类专业实施工学结合,是一项有益的创新尝试。

参 考 文 献

[1]张亚军,徐亚娜,楚金华.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研究述评[J].职教论坛.2008(12):4

[2]汪卫芳.财经类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1):4~5

[3]梁红波.建立高职教育与企业发展的“双赢”格局[J].企业导报.2009(8)

经营合作模式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 连锁经营管理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025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决定》要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已发展成为培养高职人才的核心模式。

我院所在的“珠三角”连锁行业迅速发展,2011年广东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47亿元,增长16.3%,占全国181226 亿元的11%。珠三角九市零售总额14575亿元,增长12%,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急需大量的高技能连锁经营管理人才。2005年,连锁经营管理是伴随着全国及“珠三角”地区连锁企业发展起来的新兴专业,是为适应广东及“珠三角”地区连锁经营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而开设的。

1 “校企合作”的内涵

校企合作就是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共同完成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任务,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职业技能,以及适应社会岗位群需要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良好就业。校企合作是一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它注重校内学习与实践工作的一致性,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学环境,将课堂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创新教育模式以及发展方向。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显著特点,也是高职院校培养优秀人才的主要途径。

2 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1996年9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法制化的开始,并对校企合作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但是我国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建设起步比较晚,法律法规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没有法律的保障,执行起来寸步难行。校企合作在法制化的过程中没有被重视,是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也是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

2.2 具有地方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缺乏

目前,我国教育部高度重视校企合作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但与之相配套的政策还没有颁布,造成校企合作不深入、不稳定。企业参加连锁企业专业人才的培养积极性不高,尤其是地方知名连锁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以获得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企业是否参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企业的投入与产出并不能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同时,企业不一定通过职业教育来获得企业所需的人才,所以企业合作意识淡薄,并未真正构成连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机制。当前校企合作都是由学校和教育部门推进,多数是靠感情和人脉维护的,形成短期的不规范的合作关系,缺乏校企合作有效的运行模式和机制。

2.3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适应企业需求的能力不强

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计划以及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过程中,因没有与企业形成真正的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缺乏企业的依托,无法培育连锁职业技术为核心的专业特色,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与连锁企业岗位职业能力所对应的需求脱节,导致学生在校所需专业知识和技能与企业所需相差甚远,缺乏特色与优势,不符合现代高职教育培育人才的目标。

2.4 “双师型”的师资力量薄弱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对专业教师水平的要求相对较高。当前高职教师一部分来自普通高校毕业生,一部分来自高职院校自己培养的毕业生,他们分别在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上存在着不足。[1]目前,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教学活动主要由专业教师承担,他们虽然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连锁经营企业的实践工作经历,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方面的知识相对匮乏,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具有连锁行业经验的校外兼职指导老师担任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将直接影响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

3 促进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对策

3.1 继续完善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

政府以立法的形式制定关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并明确规定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职责和权利,校企合作中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完善校企合作法律法规的刚性条款,保障校企合作深层次的稳定的发展。鼓励校企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对接收实习生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或税收政策优惠,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3.2 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只有在政府的统筹与支持下,部门、行业、企业和学校才能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珠三角”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连锁行业发展也比较迅猛,省政府在从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规划职业院校的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建立政府为主导、企业和职业院校为主体,连锁协会为中介的校企合作机制。坚持产学研和校企合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实现企业与学校的双赢。

3.3 加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设置

高职院校在连锁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计划以及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过程中,可以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以及学者专家担任兼职教师,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不定期地对专业建设和发展进行探讨和研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专家可以直接参与职业院校连锁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改,突出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合作,培养连锁企业所需职业能力的人才。

3.4 增强“双师型”师资的力量

聘请连锁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完成实践教学测任务,与专职教师共同设置实践课程教学内容。鼓励专业教师去企业定岗实践或兼职,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将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更好地结合。建立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与专业教师双向交流的机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也提高了企业员工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养。通过企业学校的流动,加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了职业教育水平和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4 结束语

校企合作的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升了学生的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培养了学生未来职业群所需专业技能和能力,同时通过边理论边实践、再理论再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以后的企业实践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实现了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的共赢。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化,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焦树国,张勇.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面临的困境和对策[J].中国商界,2010,(11).

[2]叶丽.“校企合作”培养高职人才模式探析[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

[3]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

[4]殷红,米靖,卢月萍.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研究综述[J].职教论坛,2011,(12).

经营合作模式篇6

关键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家庭承包经营模式;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生产经营模式;大户经营模式;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专业合作社;工业化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订单农业;西南山区

中图分类号:F306;F12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3)05002506

一、引言

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农业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条件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形式和运行形式。农业经营模式的发展,取决于农业生产力水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经营模式随着农业生产力发展几经改革,改革开放后,家庭承包经营模式作为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模式被确立。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单一的家庭承包经营模式已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经营模式随之萌生并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在西南山区,农业生产条件恶劣导致农业生产成本,特别是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农村“空心化”形势严峻。在此背景下,萌生于新时期的各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其运行绩效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新时期西南山区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应怎么发展等问题成为政府部门和农业工作者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此,本文立足对西南山区的实地调研数据资料,对不同农业经营模式的运行方式、绩效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西南山区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选择和培育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二、农业经营模式的研究与发展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基于土地私有制下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一直是其主要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与此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家庭农场规模、农场经营效率、合作组织等方面。Taylor(1919)提出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是农场经营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问题。Joseph G. Knapp(1936)提出农民自发组建的合作社及合作社联盟可以有效地提高农场的生产效率,并从农场之间的合作程度、合作社的基本特征及未来发展趋势、合作社有利于农业和社会利益的提高等方面展开论述。为论证农场规模和农场产出之间关系,Michael R. Carter(1984)利用印度1969年至1971年的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表明农场规模与农场产出之间存在负向关系,这一实证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Janvry(1981)的农业生产资本模型,并且清楚指明对于土地稀缺的国家而言,小规模农业生产确实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对于合作社的研究,Cook(1995,2003)、Harris和Stefanson(1996)、Boehkje(1996)等学者比较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以及它们相对应的传统合作社与现代合作社的不同特征,分析了新一代合作社的制度变迁、制度特征及其制度绩效。

在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几经改革。新中国成立前,基于封建土地制度的土地地主所有农民经营的模式传承千年;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革命,土地回到农民手中,农业经营模式在探索中发展,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民所有个体经营模式农业合作化时期的集体经营模式时期的集体经营模式改革开放之后的家庭承包经营模式的演变。家庭承包经营模式作为我国农业基本经营模式确定下来,曾一度是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繁荣的主因。随着生产力和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发展,以龙头企业带动的“订单农业”经营模式、以专业合作社为组织的合作生产经营模式、种养大户生产经营模式以及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等新型经营模式逐渐发展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家庭承包经营的局限与不足。与此同时,国内学者围绕农业经营模式相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如耿玉春(2004)对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演变及发展的研究,曹晔(2002)、张晓山(2003)、吴学凡(2006)、张红宇(2007)等对农业(农民)组织化的研究,任治君(1995)、陈欣欣(2000)、杨青贵(2011)等对土地规模经营的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对学科建设和国家政策制定与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目前国内对于农业经营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营模式的发展理论与演变过程、土地规模与经营模式、农民组织化程度与经营方式等方面,而对于特定区域农业经营模式的研究比较少。本研究立足微观层面,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与农村环境下,比较分析当前我国西南山区农业生产领域存在的不同生产经营模式,以期能丰富有关研究,并为我国农业经营模式的改革与优化提供参考。

三、西南山区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运行方式及绩效

西南山区地理条件特殊,人地矛盾突出,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生活条件艰苦,使其成为我国农村劳动力主要流出地区之一。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不仅使农村常住人口锐减,而且使农业生产的重担落在了留守农村的老弱病残和妇孺身上。尽管小农户分散化的家庭承包经营模式仍然是西南山区农业的基本经营模式,但劳动力缺乏导致农业生产粗放,农村耕地撂荒现象时有发生。与此同时,通过合作机制创新和土地流转机制放活,以企业为龙头带动、以合作社引领、以大户为依托等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在西南山区兴起,给农业生产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由于山区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等的制约,不同的农业经营模式不但有不同的运行方式,绩效表现也各不相同。

1.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以企业为龙头带动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有“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这些企业通过与村、社或合作社签订协议,以村、社或合作社为依托,与农民开展合作,通过“订单农业”实现农企对接、农超对接。在西南山区,由于山高谷深,沟壑纵横,耕地呈小块零散分布,农户居住地亦多分散,“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并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才是企业带动型模式中的主要经营模式。该模式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模式条件下,通过契约把农民与公司连为一体,对于企业而言保障了原料来源,对于农民而言则降低了市场风险。

基于西南山区特殊的农业生产条件,“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为确保双方利益,大多通过“两级合同三方契约”来完成结盟。首先,企业与有意向的村(社)委员会或者合作社进行沟通协商,在双方自愿合作基础上,企业与村(社)委员会或者合作社签订一级协议,协定村(社)委员会或者合作社的指定区域内约定面积的耕地上按照企业要求生产其指定农产品,企业以约定价格收购;然后,村(社)委会或者合作社再与指定区域的耕地承包农户签订二级协议,约定农民按照公司要求,在村(社)委会或者合作社的统一安排下生产公司要求的农产品,并按照约定价格销售给公司。一些协议还对收购进行约定,有的是公司在农产品成熟期,在村(社)委会或者合作社协助下,直接到基地收购;有的是约定村(社)委会或者合作社以约定价格收购,再统一交售到公司。

“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双赢。基于重庆的调研数据显示,在该模式下,尽管企业以市场价格收购签约农产品,但与市场采购同量原材料相比可节约5%左右的成本;而对于农户,则可减少市场风险,使农户能稳定农业生产长期计划,获取签约农产品的稳定收益。

2.“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

近年来,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为目的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在政策激励下发展迅速。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重庆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6 000个,农民入社率达到37.2%。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使“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在农村盛行一时。但在调研中笔者发现,在重庆山区,有80%左右的合作社只是政策扶持下的产物,并没有真正发挥合作社的作用,很多合作社甚至只是徒有其名,真正成功运营的合作社不到20%,主要集中在柑橘、蔬菜、特色养殖等产业上,但其经济和社会效益比较显著。

以笔者调研的武陵山区某柑橘专业合作社为例。该合作社社员以柑橘树入股合作社,合作社统一采购农资,统一指导果树管护,再以当地市场批发价统一收购柑橘,分级包装后统一销售。合作社销售获得的利润,留下50%作为合作社运作经费,其余50%依据社员交售的产品数量进行分红。考虑到村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不少果树缺乏管理,合作社为其提供了管护服务,这类社员,可委托合作社全权管护果树,只是被代管社员只能获得柑橘交售收益,不再参与利润二次分红。该合作社运营三年多来,深得社员拥护,不仅合作社资产增加,规模壮大,而且农户的收益得到了保障,村社里过去因外出务工无人管理的果树也重新焕发生机,成为农户的一个稳定收入来源。同时,合作社还把部分盈利用于村庄道路、饮用水等基础设施维护与改善,使村容村貌得到进一步优化。可见,真正成功运营的“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对于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3.大户经营模式

与前二者相比,大户经营模式近年在西南山区发展比较缓慢,而且相对于平原地区,规模普遍偏小,种植业规模多在100亩以下,特别是蔬菜、油菜、茶叶等劳动力需求比较大的产业,不少大户的经营规模仅二三十亩。

为比较大户与小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成本效益,笔者对重庆山区油菜产业生产大户(调研20户,平均种植面积30亩)和小农户(调研100户,种植面积在0.5~2亩之间)进行了调研,并整理出二者亩均生产成本和收益如表1所示。由于大户经营规模小,自身承包地以外的土地又多是村民免租借入土地,故表中未计入土地成本。

注:表中劳动力成本=亩均生产劳动力使用量×劳动力价格。根据调研数据,大户1亩油菜生产平均用工约为8个劳动力,小农户一般需要10个,劳动力价格以50元/天、个计。产值=平均亩产量×5.8元/公斤(当年油菜籽收购平均价格),大户平均亩产129公斤,小农户平均亩产121公斤。

数据显示,不考虑土地成本,调研大户平均生产一亩油菜,可获取257.5元的收益,而小农户仅能获得83.2元,大户亩均收益是小农户的3倍多。就产值而言大户与小农户差别不大,其二者最大的差距是在劳动力成本上。油菜产业劳动投入需求大,但机械化程度低,大户经营因具有一定规模,通过统一集中管理可使每亩油菜生产比一般小农户节约两个劳动力,从而降低了大户生产成本,提高了亩均收益。但如果计入土地成本,则大户经营模式完全不具备优势。如果依照农民习惯,把家庭劳动力成本作为收益而非成本,在不计入土地成本的条件下,种植一亩油菜,大户平均收益为607.5元,小农户平均收益为583.2元,二者的收益差距不大。由此分析可见,在西南山区,由于农业条件制约,机械化水平低,大户经营模偏小,农业生产经营大户难以享受国家大户奖励政策,经营规模效益亦得不到有效发挥,使大户经营模式效益偏低成为其发展瓶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生产经营大户的培育与发展。

四、西南山区农业生产经营存在的问题

从上述的分析可见,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本模式条件下,出现的上述新型经营模式在西南山区农业生产中表现形式不同,绩效各异,对于西南山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推进作用。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亦存在不少问题和风险,进而表现出新的发展动态。

1.龙头企业带动型经营模式的缺陷和风险

理论与实践证明,龙头企业带动型经营模式的成功建立在企业与农户双方诚信和信息对称的基础上。但由于企业与农户双方市场地位悬殊、信息不对称、约束机制有限等因素,农户在双方合作中处于弱势地位,从而使该模式具有先天缺陷。这几年,由于企业违约或中途撤离给农户造成严重损失的事件时有发生,给该模式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在西南山区,近年随着劳动力大量流失,农业从业农民年龄偏大,整体素质下滑,使企业新技术推广难度加大,企业管理成本增加,企业对农户生产协议农产品的满意度也降低。为此,西南山区龙头企业带动型经营模式尽管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具有推动作用,但近年发展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且双方合作表现出不稳定性。

近年来,西南山区企业渗入农业生产领域表现出新的形式――工业化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即企业依托政府大规模流转土地进行规模经营;大部分农民通过出租土地给企业获取地租收入,还能给企业打工获取务工收入;少量农民则以土地入股企业,在获取保底租金的同时,享受企业收益分红。尽管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推崇工业化农业生产经营,但在调研中笔者发现,该经营模式在生产实践中存在较高风险:一方面,农户的利益缺乏有效保障,若企业一旦经营失败或半途而废,农户不仅失去全部收入,而且会面临土地复原耕种的高昂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利益目标不同,企业与农户之间在经营过程中的利益和矛盾冲突不断,给农村和谐稳定增加了压力。正是基于此,目前我国已从国家层面提出将“对公司大规模流转土地并返聘农民的模式严格限制”。

可见,龙头企业带动型经营模式存在的先天缺陷使其发展速度减缓,乃至出现新的发展形式,但不可否认其在实践运行中的绩效和作用。创新机制和加强监管,是确保龙头企业带动型经营模式健康发展并在西南山区继续发挥作用的关键。

2.合作社引领模式存在的问题

前文的成功案例表明,“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推进农业产业发展方面绩效显著,但遗憾的是在西南山区真正成功的合作社数量有限。此外,由于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冲击与农民流动性的加剧,农民在熟人社会中理性行动的逻辑以及他们与此相适应的特殊的公正观,已不再受到诸如传统的组织力量与文化力量的约束,使合作社的公正、公平性受到挑战。

3.大户经营模式的不足和发展动向

受西南山区农业生产条件约束,大户经营模式发展缓慢。但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少数成熟的专业种养大户向多元化家庭经营方式转变,为大户经营模式的发展拓展了空间。与单一产业经营相比,大户的家庭多元化经营可以通过产业互补实现农业生产的利益最大化,亦成为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的雏形。目前,重庆一些头脑灵活的经营大户,已经实现了由专业大户向家庭多元化经营的转变,他们通过种养结合形成循环农业,或通过轮间作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家庭小规模多元化经营。这种由专业大户向家庭多种经营的发展,不仅为大户经营模式突破发展瓶颈找到了突破口,而且完全契合了国家倡导的发展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的政策导向,亦完全契合西南山区立体农业的资源条件。

五、西南山区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发展思路及建议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立足于大户经营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家庭农场多元化经营模式,是依托西南山区农业生产条件和资源环境发展起来的,其不仅适宜山地农业资源条件,而且契合国家政策导向,与其他经营模式相比,也具有先天优势和后天发展契机。而龙头企业带动型和专业合作社引领型生产经营模式,尽管在西南山区实践中存在不少问题,但仍然具有强劲的生命力。为此,笔者认为,西南山区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发展与培育应该创新思路,优先培育和重点发展大户和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模式,同时引导其他经营模式规范健康发展。这里,提出加快西南山区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培育和健康发展的建议如下:

一是改变农村人才培训方式,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发展,离不开农村人才队伍的革新,当前仍然主要承担着农业生产重担的留守老人,必须为有文化懂技术和经营管理的新生代农民取代。当前针对农民的培训五花八门,但时间短,绩效不显著。为此,应改变当前对于农村人才培训政出多门的投入方式,把针对农民的培训集中化、持续化,由过去着重培训技术性农民向培训职业农民方向转变,通过全方位的长期培训,培养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领军人才。

二是加大投入,助推西南山区农业产业发展。尽管近年来国家对农业投入逐年加大,但农业的弱势地位并没有改变,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仍然比较低,特别是西南山区,由于农业生产条件欠佳,农业发展面临重重危机。为此,应加大投入,改善西南山区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支持农业科技研发,特别是适宜西南山区农业生产的小型农业机械、土壤改良、节水灌溉等方面的农业科研及成果推广;设立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和奖励资金,扶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发展;改革补贴政策,针对西南山区集约化生产规模偏小的实际情况,降低大户奖励的经营规模标准,同时,提高西南山区农业生产补贴标准。

三是优化资源配置,扶持发展农业科技专业服务组织。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组织各种专业合作社(服务队),优化农村劳动力、农业机械等资源配置。扶持发展专业化科技组织,如农机专业合作社、病虫害防治合作社、灌溉队、收割队等,解决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劳动力不足问题,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农业生产的产业化经营和服务,减少农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加速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四是创新科技服务,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下的科技需要是全方位的,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产前规划指导、产中技术服务和产后加工销售等。传统的以农业产中技术服务为主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已难以满足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下的科技需求。为此,应引入全程农业技术创新服务理念,有效整合农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政府农技推广部门等多元化农业科技服务主体,建立新型农业技术服务体系,通过多学科优势结合和不同服务主体的优势互补,使农业技术服务覆盖农业产业链全程,甚至向关联产业延伸,为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科技服务与指导。

参考文献:

曹晔.2002. 国外农民合作组织的比较与借鉴[J].世界农业(5):4547.

陈俊梁.2005.谈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施条件[J].经济问题(4):4749.

陈欣欣,史清华,蒋伟峰.2000.不同经营规模农地效益的比较及其演变趋势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12):69.

范慧敏.2006.对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7):155158.

耿玉春.2004.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演变及今后的选择[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1(4):59.

任治君.1995.中国农业规模经营的制约[J].经济研究(6):5458.

吴学凡.2006.我国新型农业组织化:现实的必然选择[J].石家庄学院学报,18(5):6063.

徐学英.2010.日本的家庭农业生产经营协定及对我国的启示[J].农业经济(11):1214.

杨青贵,李晓艳.2011.偏远山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问题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8(2):9197.

曾福生.2011.中国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及其创新的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10):410.

经营合作模式篇7

关键词: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家庭农场;合作社;“公司+农户”;市县示范区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但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速的工业化进程,我国逐渐从农业大国走向工业大国。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人口转移。而由于农业的效益比较低,农业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农村常驻留守人员多为妇女、儿童和老人,土地大多处于缺乏有效管理或无管理的状态,农村土地出现了种与不种,谁来种,怎么种等问题。传统农村土地经营者向城市农民工的转移,粗放式的管理土地,后续土地经营者的缺乏等因素都将归结于一个问题,现代农村的土地如何经营?面对这一问题,深化,加强现代农业的专业化管理、农村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是长久之策。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流转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加快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和管理网络,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社,引导规范运行,着力加强能力建设。2015年、2016年的一号文件依然将适度规模化经营列入重点工作。2017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指出,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积极引导农民在自愿基础上,通过村组内互换并地等方式,实现按户连片耕种。完善家庭农场认定办法,扶持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可见,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必要性和急迫性,适宜的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必要性和关键性。

一、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基本概念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第十六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承包方依法享有承包地使用、收益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权利,有权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和处置产品。

(二)农村土地流转

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家庭承包的土地通过合法的形式,保留承包权,将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行为。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农村土地流转其实指的是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权利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从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农户所有的财产权利,主要目的将农业生产向大户、经营能手和专业化的农产品生产经营集中,从而产生边际产出拉平效应和规模效应,以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

(三)规模经营

规模经营是指土地使用生产经营者将农地流转实现土地的相对集中,从而达到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而可能获得的经济利益。由于农地的生产经营规模的选择改变而引起经济收益的增减变化,具体表现为农地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递减、规模收益不变三种情况。

(四)适度规模经营

适度规模经营是在一定的适合的环境和适合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各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金、设备、经营管理、信息等)的最优组合和有效运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二、徐州市农村土地的经营模式

(一)以种植大户为主的家庭农场模式

以种植大户为主的家庭农场模式是指那些熟悉农业种植技术且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大农户,通过转包或租赁土地等土地流转方式来获得大量土地的经营权,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效益的一种经营模式。家庭农场模式形成的原因:一是充分的土地资源。由于传统家庭承包经营导致农户种植分散,农业经营收益过低,达不到规模效益。且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很多农户弃农从商或弃农从工,因此促使土地原有承包者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从而为种植大户承包土地提供了土地来源。二是种植大户拥有的内在因素。种植大户大多是农业起家,从事农业种植经营很多年,总结了很多丰富的农业种植技术且这些大户大多具备承包土地所必备的经济实力。两者兼备的大户在经营流转到手的土地时得心应手,经济收益也提高了。三是出台的政府政策扶持。为了促使农业有效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国家相应的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市县区也制定了相应的家庭农场配套政策,如对经营家庭农场所申请的银行贷款予以贴息扶持;组建家庭农场协会,提供农产品种植、销售培训;对经营稳定、推广应用新技术且收益较高的家庭农场给予资金奖励等。这些政策也推动了种粮大户的发展。家庭农场模式经营的特点。一是在经营规模上,不断扩大。如徐州市铜山区家庭农场,经营模式普遍较大,首批申报的51家种植类家庭农场经营面积均在50亩以上,50-100亩的有2家,占3.9%;100-500亩的有42家,占82.4%;500亩以上的有7家,占13.7%。二是在经营方式上,种植大户普遍采用现代机械种植或推广应用新技术,种植范围大、生产效率高,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科技化发展,推进了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三是在种植的农作物品种上,产业覆盖区域不断拓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市场行情,开展农作物种植。家庭农场涉及区域广泛,从水稻、玉米、小麦到蔬菜瓜果、苗木花卉。家庭农场模式的制约因素。一是资金的制约。单个大户资金不充足且融资渠道有限。调查显示,种粮大户大多数是农民,原始积累的资金数量有限,而发展大规模的承包土地种植,是需要大量的原始资金投入的。虽有一定的政府信贷扶持政策,但农村信贷条件苛刻,信贷额度低等,使得种植大户融资困难,经营能力有限,发展规模有限。二是土地承包期限的制约。由于流转的土地承包期限较短,从而产生的各种不确定性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农田进行大规模的设施改良,若初始投入资金过多,短期内收回投资额的概率很小,因此种植大户不愿意对承包的农田进行大规模长久的投资,以改善土地资源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三是生产经营风险大。由于部分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各种水利设施也不完善,这些因素导致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大多数农民种植都是“靠天收”,时刻存在着破产风险。

(二)以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为主的经营模式

农村股份合作制是农户之间、农户与集体之间,本着自愿原则组织起来,按照协议或章程,以资金、实物、劳务、技术等作为出资,从事生产与经营,通过民主管理,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一种农村经济组织制度,其兼有股份制和合作制两种特征。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是广大的劳动人民在其他的土地流转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过程中创新的土地流转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效益,提高了农村生产力水平,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现代农业发展对土地规模化经营和承包土地权流转的要求,实现了农村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合作社经营模式的形成原因。一是传统土地经营方式变革的时代需要。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原有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弊端日益明显,现代农业要实现土地经营的规模化和产业化,然而传统土地制度经营规模有限,且过度分散,原有的以户为单位的分散经营模式阻碍了土地、资金、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与现代高效农业的有效结合。在传统土地制度变革势在必行的背景下,农村股份合作制应运而生。二是政府引导,相关政策出台促使土地合作社得到保障。调查显示,政府在组建土地合作社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各地各种形式的土地流转合作社基本上都是由村委会或者政府主要领导组织成立的。2007年7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设立和登记、成员的相关义务和权力。组织机构和财务管理都给出了相应的规定,并且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也做出了规定。为了促使合作社又好又快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还给出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都给出了很好的法律指导和规定,规范了土地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合作社经营模式的特点。一是农民以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实现集约化与规模化发展,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充分保障了合作社成员的合法权益。二是创新了土地经营模式,提高了农民的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农民将土地斥资入股,以股份形式加入合作社,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生产的目标。农民加入合作社后,按照合作社要求统一生产,合作社以规模化的方式进入市场进行交易,从而降低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盲目性,提高了农民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和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合作社经营模式的制约因素。一是政社不分,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作为独立的企业法人,合作社与村社区组织之间本应完全脱钩。但是,现实情况多是合作社内职位主要由村干部兼任。如,村委会主任兼任合作社经理,村支部书记兼任合作社理事长等。若村干部的管理能力不够,又因兼任合作社领导人,没有第三方能对合作社组织形成有效监督,将会造成经营失误和监督机制的失效,损害股东利益。二是农民入股意愿不高。农民的积极参与和普遍认同是土地股份合作制有效实施的前提,但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农民对土地股份合作制理解不够,特别是年纪偏大的农民,土地收入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入股意愿较低。三是土地流转市场化程度低。当前大多数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仅仅局限于简单的规模扩大再生产,不能集中土地和扩大农业经营规模,而且农民利益无法得到充分体现,导致大量合同纠纷和侵权行为的发生。

(三)以“公司+农户”的企业经营模式

企业经营模式是指有资本实力的龙头企业提供资本,租赁当地农民的土地,购买相关的农用机械,以工厂的模式从事有关农业的生产活动,并且雇佣当地农民在工厂里面工作以达到规模经营效益的经营模式。企业经营模式形成的原因:一是企业的内在原因:拥有充实的资本,能够租赁大面积的土地和购买大量农用设备。进驻农业领域发展的企业大多资本充足、管理科学、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和良种良方,这给企业经营模式提供了先期必备的发展条件。二是政府的引导,政府起到牵引和推动企业在农村经营的作用。当企业打算在某地农业领域发展时,政府就开始沟通外来企业和本地农民,这种沟通起到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企业经营模式的特点:一是企业建立的农场大多种植经济作物和发展其他能追求高利润的产业。如徐州月亮湾农业观光园多样化经营,由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农业产业化、休闲度假等板块组成,已建成千亩葡萄观光采摘基地、千亩红豆杉基地、300多亩桃花园、良种马繁育基地、生态餐厅、葡萄酒堡、儿童娱乐体验中心、农副产品展示销售中心、多功能会议餐饮中心等项目。二是土地流转期限长,流转规模大。企业与农户签订的土地流转合同期限普遍较长。由于企业经营需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效益才能盈利,只有长期稳定且规模大的土地流转才能使企业经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经营模式的土地流转规模普遍较大。如,徐州月亮湾农业观光园,流转土地面积5000亩,这样为收回原始资本投入提高了保证。三是采用现代化公司运作模式,经营效率高。企业在经营农业领域时,将企业先进的管理运作模式带入农业领域,使得农业经营的效率大大提高。科学的管理运作方式是企业经营模式的一个很大的亮点。企业经营模式发展的制约因素:一是行业差异的制约。一些外来公司一直从事于非农业领域,当进入农业领域发展时,就缺乏相应的农业耕作和销售经验,使得公司效益不高甚至亏损。二是企业与农户关系的制约。由于天然的农商隔膜使得农户与企业沟通不足,导致双方相互了解和认识都不足。另外企业将土地过多过久的流转致使一部分农民失地又失业,缺少了土地的保障,使得一些农民对企业产生不良情绪,因此,企业与农户之间往往缺乏良好的合作关系。

(四)以市县示范区为载体的经营模式

市县示范区是指在具有一定优势的地区建立农业基地,并对周边区域起到示范、带动的作用。一定的优势是指农田基础设施、农业生产、农业技术、组织管理等基本符合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地区则泛指合适的郊区和乡村。它是我国政府为了推进农业标准化、产业化、现代化而提出的一种经营模式。市县示范区经营模式形成的原因:市县示范区建设的主体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和农民等多元主体参与。它是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市县示范区经营模式的特点:一是市县示范区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核心。市县示范区因地制宜,根据当地优势和特点,围绕粮食、蔬菜、瓜果、油料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大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的投入,着力引入现代农业要素,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带动农民从农业中增收,充分发挥主导产业对区域现代农业的引领作用。二是市县示范区以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为引领,以政策为导向,在品种和技术选择上先进适用,把常规技术与新技术结合起来,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市县示范区以推进区域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为基本立足点。区域性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市县示范区建设的导向性目标。市县示范区是一种生产要素聚集的载体,通过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方式,将土地、资金、技术、管理方式等生产要素有机地聚集在一起,使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如,徐庄镇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基地,示范区面积为10800亩。示范基地是以小麦种植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为主的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模式。该示范区针对徐庄镇小麦生产特点和制约因素,应用优质专用品种,应用科学施肥和节肥技术、绿色防控和节药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和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栽培技术,依托农技中心技术力量,开展适合该镇小麦不同行株距配置、不同时期施肥、不同施肥量、生物防控、有机质肥料、精准喷药试验示范,确定该镇小麦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模式。经过科学的管理种植,整个小麦绿色高产创建示范区平均亩产500公斤以上,其中,高产创建千亩核心示范平均亩产550公斤以上,高产攻关田600公斤以上。通过项目实施,辐射带动全镇小麦均衡增产高效。示范区平均单产比非示范区平均单产增加10%以上,新增50公斤,达到500公斤,部分达到550公斤以上,亩增效益110元以上。市县示范区经营模式的制约因素:一是农村人力资源薄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大量劳动力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具有高中文化水平以上的青年农民大多外出打工,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越来越少,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农村人力资源薄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迫切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农村人才队伍。二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农业科技人员少,基层组织机构不健全,目前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都落后于农业科学研究。

三、徐州市农村土地经营模式对比分析

(一)徐州市农村土地经营模式共同点

通过对徐州市四种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比较,虽然家庭农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公司+农户”和市县示范区在组织架构、经营模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从本质上看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本特征:具有适度的经营规模;遵循市场运行规律;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经营规模较大,具有辐射带动效应农村土地流转的加快,改变了农业经营者的土地经营规模结构。家庭农场模式中的种植大户通过转包或租赁土地等土地流转方式获得大量土地的经营权,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效益。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通过组织模式与利益机制的创新,实现了社员小规模生产基础上的合作社经营规模化,这也是中国小农基础上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方向。对于农业企业而言,通过调查发现,90%以上的被调查农业企业拥有生产基地,且基地规模大。农业企业通过“公司+农户”的形式,不仅稳定了生产资料,而且带动了周边农户,创造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市县示范区以政府为主导,依托土地集中连片的自然优势,围绕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内在要求,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大力推广和应用农业新技术,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全国各地农村都致力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首要问题是解决经营规模小的问题。当前,扩大农业经营规模的唯一出路就是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2.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一是土地规模经营是在土地流转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农户依法、自愿和有偿的原则下进行的。土地规模经营的参与主体利益是靠市场来调节的,不违背各方主体的意愿,不损害各方主体的利益。二是土地流转依靠法律保障。不管以何种形式进行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当事各方都签有“协议”或者“合同”,一次保障各方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三是这种生产组织方式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客观要求。3.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农村土地产出率增大,农民的收入高于自行耕种。而农民流转出土地后,又可以根据自身素质和技能,从事务工、经商等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农民收入。二是降低市场风险,保证农民利益。流转出土地后,农民通过租金或者分红等方式收益,摆脱了自耕时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而土地流转签订的“合同”或“协议”,也在法律上保证了农民的利益。三是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收到了良好成效:粮食产量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富裕人员外出务工经商、规避市场风险等,农村的整体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最后,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符合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保产量,促增收”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永恒主题,规模经营通过土地流转进行的大面积耕种,采用机械化作业、推广优良品种和新技术,使得生产成本降低,粮食产量较散户种植模式有了大幅增高,这对确保粮食供给甚至国家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战略意义。

(二)徐州市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不同点

家庭农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公司+农户”和市县示范区等四种农村土地经营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产生了较高的效益,但四种模式各自也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具有各自的局限性。从形成原因、经营特点和制约因素等方面来看,四种模式的关系可以通过表1做以比较:由表1可以看出,徐州市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形成与实现,既有政府的积极推动,如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等;也有市场选择的结果,如种植大户和农业企业模式等。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选择,政府引导和市场导向是其实现的主要途径,就政府与市场两个因素将徐州市目前的四种主要农地经营模式作以分析(见表2):

四、徐州市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对策建议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徐州市目前四种土地规模化经营模式中可以看出,尽管各有弊端,但总体符合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农业机械化、品种优化等农业生产发展方向的要求,除了要根据徐州市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合适的经营模式之外,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以此保证土地使用效率和农民经营效益。

(一)尊重农民意愿,规范土地流转管理

土地规模经营是在土地流转的基础上进行的,而“农民自愿”是土地流转的最基本要求。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能违背其意愿强制农民流转土地,更不能运用行政权力粗暴地进行土地流转。切实保护农民利益,让农民受益,是土地流转的核心问题,也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根本目的。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也要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管理。一是要规范土地流转手续。土地流转双方应在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统一文本格式的书面流转合同,并将流转合同报村委会备案和乡镇农经管理部门登记。二是要规范土地流转合同。土地流转合同应明确流转土地的形式、面积、坐落、用途、起止日期及期限、流转双方的个人信息及权利义务、流转价格及支付方式、流转合同到期后地面附着物及相关设施处理和违约行为处置办法等。三是要加强对流转土地的监管。随着农民对土地规模经营意识的提高,坚持农民自下而上与政府自上而下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做好土地流转,让土地规模经营受益更多的农民。

(二)发展农村教育,培育现代农民

发展农村教育不仅仅要重视农村群众基本素质、学历的提高,更要注重农村职业教育,开展以科学种田为主的综合性技能培训,培养具备现代化种植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农民能手,既是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的必然需求,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需求。一是加强农民的农业技术培训,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长班与短训相结合、理论教学与现场指导相结合、印发资料与设点咨询相结合、外出参观学习与聘请农业专家现场讲解相结合等多种培训方式,组织农民参加符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情况的技术培训,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技术培训体系。二是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网络,构建农民远程教育的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农村职业教育水平。利用远程教育网络,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农村致富信息和市场产品供求信息,避免盲目跟从。三是鼓励种田能手和返乡创业人员进行土地规模经营,为他们提供政策保证和技术资金支持,培育新型农民,带动周边农民学习发展。

(三)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依附土地而生存,即便是在当前社会发展程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土地仍然是农民的重要的生存保障。对于农民来说,土地承担着心理寄托、社会保障、就业和福利等多项功能。基于这种农民长久形成的传统保守的心理,如果将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进行流转,会对农民的心理、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等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土地流转又作为事关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具体措施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政府要做好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时,应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投放力度,多方位的筹措保障基金,建立基本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加大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制定力度,积极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各项社会保障工作,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范围,使失去土地的农民能够享有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失业保险、工商保险、生活救济等各项权利。

(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在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过程中,必须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与之配套。一是加快农业基础生产设施建设,加强水利、电力和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保证旱天可以灌溉、涝渍可以排降,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可以及时进出市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积极改造中低等产田,加大标准农田和特色农业基地建设,为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创造条件。二是针对目前已有的农业基础设施进行相应的改进、保养,使其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避免大范围的重复建设,降低土地规模经营的成本。三是加快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将农业生产与市场信息密切联系,为农民做好农业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等工作打下硬件基础。通过密切联系各级农业市场,力求快速、准确的农业市场信息,使得广大农户能够根据市场动向及时调整生产方向,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五)加强政府扶持力度

在推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过程中,政府必须转变自身职能,发挥服务型政府作用,制定各项扶持政策,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一是出台优惠政策。如:增加对在土地流转基础上进行农地规模的经营主体的专项补贴政策,对规模经营者实行税费和贷款优惠政策,在农业技术推广和培训方面出台相应优惠政策等。二是加大财政支持。要加大对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主体的转移性支付,市、区政府要将土地流转服务平台的建设、运行和维护费用列入财政预算,并且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专项奖励和补助资金,用于鼓励农村土地流转、培育规模经营主体和激励相关服务组织的工作积极性。除此之外,各级财政还应对部分农业项目的扶持和重点产业的培育进行资金保障。三是强化金融信贷支持。中国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加强对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尽可能对实力强、信用好的规模经营主体在信贷额度、贷款手续和利率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对流出土地且有创业意愿的农户给予适当小额贷款,为其创业致富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方中友.农地流转机制研究———以南京市为例[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8.

[2]魏锦.以农民股份合作制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方式变革的思考[J].农业经济,2014,(10).

[3]谷聪.城乡一体化视域下我国家庭农场经营模式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4]田小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探讨———对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思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4.

[5]张照新,赵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困境摆脱及其体制机制创新[J].改革,2013,(02):78-87.

[6]杨桂云.规范与完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流转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1,(12).

[7]袁小慧,华彦玲,王凯.江苏省农户水稻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创新研究[J].江苏农业学报,2014,30(3):645-653.

[8]张爱军.背景下我国现代农业经营模式选择[J].商业时代,2014,(36):117-120.

[9]童彬.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理论构造与制度创新研究[J].理论月刊,2014,(08):129-133.

[10]潘滨.新农村建设中土地经营新模式探究[J].当代农机,2013,(01):72-73.

经营合作模式篇8

[关键词] 农业经营模式;现代农业;创新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10-0070-01

1 现代农业主要经营模式

农业经营模式主要分为两种形式,分别为农业经营方式和农业经营形式,经营方式是对农业技术的描述,经营形式是对当前我国的农业制度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解。按照经营方式来分析,我国的现在农业经营的发展历程中,经过了以下几个形态的变化:

1.1 家庭作业

家庭经营方式主要是通过家庭的成员进行生产经营或者小型承包的方式进行经营。是现代农业经营中最原始和简单的方式,在家庭生产团队中,每个成员具有独立的生产能力,这种经营模式较为灵活,每个成员都有较强的自主性,但是家庭成员在拥有自主性的同时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1.2 联合协作

引导农民自主联合,聚集土地资源,使得吓呆农业经营模式由初级向中级形态过渡,其协作方式有“中介组织+农户”和“公司+农户”。协作双方以合同、合约作为合作的纽带,比如:公司向农户提供生产所需的资料、技术或者市场信息及销售网络等。农户则在土地上劳作。该种经营模式形成了双方的优势互补,明确分工。都能获得自己的收益。

1.3 农业公司

现代股份公司经营,是现代农业经营发展较为科学的形态,具有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的特点,如企业管理化,法人化,独立经纪人等。这种经营方式更加注重科学、高校的农业生产方式,能够不断的按照市场分布和需求调整农业结构,引进科学的生产技术,创造合理化的生产理念,同时按照市场需求培育新品种等方式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利润。

1.4 农科工贸一体化

农科工贸一体化是当前农业产生的高级形态,以产权的方式进行合作,实现“农、科、工、贸”一体化,在整个过程中,对整个产业链进行有效的分工合作,避免环节过多而产生的低效率的情况,一般情况下,一般是由“农、科、工、贸”集团联合经营,“强强联手”来进行市场垄断。

2 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创新的建议

2.1 加强政府的调控和扶持

当前阶段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农民对于现代农业认识不够,依靠当前农民的意识和力量是无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地方政府应该加强对农业发展的宏观调控,从宏观层面把握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制定农产品质量、价格等各项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加强农业区划与规划工作,当好现代农业发展的引导者、规划者和组织者,并通过法律、经济以及行政手段引导和督促农业生产者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等,为农业经营组织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应该加大对农业经营的资金扶持,建立农业规模经营风险基金制度,从财务和技术上对现代农业的发展给予支持,维护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2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要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就应该使得农村土地承包趋于稳定。增强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内容。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重要依托。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完善共赢的联结机制,强化企业在创新实践中的作用。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添加路径。

2.3 积极发展农业规模化、专业化

虽然从理论上讲精准农业不仅适合大规模生产也适合小规模生产,但精准农业的发展要求尽量扩大生产规模。农户联户经营方式比较适合精准农业的发展。经营规模的扩大可以通过健全土地流转制度等方式来实现。制定相应的制度,实现一定程度上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促进土地的合理流动,使土地规模适当集中,这是精准农业模式的客观要求。加快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发展农业专业化,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适应家庭承包经营的实际,强化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发展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

2.4 加强农业科技人员的培养

一是提高精准农业研究水平,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在政府及企业的资助下,在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效的高性能的智能化精准农业关键技术,实现优质、高产和低耗,提高产品竞争力,争创良好效益。通过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促进精准农业技术的产业化。完善农村技术推广体系,加快精准农业技术以及其他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二是着力培育涉农人才,为经营模式创新奠定人才基础。围绕着改造传统农户、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培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其发展集约型规模经营的能力,使其成为集约型规模经营的引路者。对于应用型人才,要以现有的农村技术人员为基础,广泛推行培训制度。

3 结束语

构建生态型、增收型农业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发展目标。从家庭经营模式到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的发展过程中,现代农业的经营模式逐渐走向成熟。农业技术参与到土地资源、劳动力及资金的管理中,使得资源配置更加高效、合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创新的重要部分,科技推广和人才培养是农业模式改革的强大推动力,以提升现代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晗,姜太碧,朱文. 成都市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创新调查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5:119-123.

经营合作模式篇9

论文摘要: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必然抉择。而土地规模经营关系农民的生活保障和权益保护,在实施土地规模经营过程中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和科学的方法。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在坚持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土地经济效益最大化,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

一、实施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必要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必然抉择。

1.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农业现代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经营模式,是以家庭为独立单位,并且土地承包的数量有限,自然是一种分散的、小规模的土地经营。而农业现代化首先是农业机械化,即用现代机械设备取代畜力或手工劳动力的耕作方式,现代农业机械设备的利用需要土地经营达到一定规模,没有一定的规模,很难使农业机械展开,更不可能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这种分散的、小规模的土地经营方式不适合运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耕作,限制了机械设备的运用,严重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就是在一定规模的土地上进行农业生产。适度规模经营并不是越大越好,而是以便于运用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单位土地面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在农业机械化的基础上,不断利用更新的技术武装农业,发展农业,进而有效地推进农业现代化。

2.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农业产业化就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发展农业,明确投人与产出的关系,计算农业成本。一方面,农业生产面向市场,根据市场的供求发展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农业生产不再是自食其力,而是为社会、他人生产,满足社会和他人的要求。既然要面向市场,为社会需要而生产,因此,价值规律便对农业生产起调节作用。而小规模的农业生产由于技术水平低,很难实现扩大化再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也没有市场竞争力,更不可能扩大市场占有。

通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将分散的小规模的农户联系在一起,实行产业化经营。一方面,可以根据市场需要,进行农业生产和经营,满足大规模的农业需要。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业的生产效益,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实现农业效益最大化。

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将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鼓励和支持优势产区,建立自己的优势主导产业,农民可以根据市场信息的引导,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科学合理地进行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的市场化、产业化,进而推进农业现代化。

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原则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流转办法,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1.依法原则。

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必须坚持依法原则。依法就是土地经营权的流转要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也就是说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必须遵守《土地管理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通过出租、转包、人股或其他方式流转土地经营权,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进行。必须遵守有关法律的规定,不得改变土地的用途,保护土地经营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也保护承包者或具体土地经营者的权益。流转程序必须合法,按法定程序运行,国家必须完备有关的法律;使各种流转都有法律依据,合乎法律要求,各方面都能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2.自愿原则。

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必须坚持自愿原则。自愿就是土地经营权的流转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以人为本。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强迫农民,损害农民享有的合法的土地经营权利。也就是说,土地经营权的流转要建立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之上,通过必要的行政干预,合理地维护好农民的切身利益。土地规模经营的形成是生产力发展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行政推动过程。农民是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主体,因为土地经营权关系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在流转中必须考虑农民利益,而真正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地位的就是农民自己。因此,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必须由农民自己决定,即农民自己有流转或不流转的权利,也有采用这种流转方式或其他流转方式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干涉。

3.有偿原则。

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必须坚持有偿原则。有偿就是通过转包费或者租金的形式保障农民转让土地经营权过程中的利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保障了农民土地经营权。通过经营权,农民享有合法的土地收益权,包括直接经营土地的收益,也包括流转土地的收益。依法征收农村集体土地,按照同地同价原则及时足额给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合理补偿,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土地经营权保障了农民的生存权利,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不仅要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还要使农民获得更多的收益。农村土地流转一是农民能获得比自己经营更多的利益;二是通过合理流转实现规模经营,从而增产增收。农民只有在得到比转让土地经营权之前更大收益的时候,才能更加主动转让土地经营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形式无偿占有或剥夺农民的土地经营权。

三、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模式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允许农民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但“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损坏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1.允许农民转包或出租自己的土地经营权,向种粮大户、种田能手或农业公司集中,发展土地规模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多都是包干到户的小规模家庭承包经营模式,地权的分散、细碎保证了农民的土地经营权。长期不变的政策,又使这种经营权相对稳定,农民得到实惠,是真正的受益者.但这种经营模式,造成土地分散经营,不利于农业的产业化,同时严重限制了土地的合理高效使用。

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必须将分散的小规模的土地集中起来,发展规模经营。其一,转包。农民将承包集体土地的经营权转包出去,收取转包差额费。其二,出租。农民将土地的经营权出租出去,收取租金。其三,转让。农民通过收取一定的转让费,将土地经营权转让出去。这样,促使农民的土地经营权向种田大户、种田能手或农业公司流转。将分散的土地经营权集中到一起,由种田大户、种田能手或农业公司进行统一的规模经营。长期不变的经营权为出租、转包和转让创造了条件。

2一按照民主、自愿的原则和民办、民营、民受益的方针,允许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一个重要组织形式。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将这些形式概括为“农户联合与合作”,“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晨

第一,鼓励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劳动力、技术、资金、劳动工具等人股,成立农村股份合作社。农村股份合作社是建立在农户自愿互助的基础_L,是以实现农民共同经济利益为前提的.它是农民共同经营土地的有效形式。农户通过人股参与经营和分配,并且可以按股分红。

经营合作模式篇10

关键词:土地规模经营原则模式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在坚持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土地经济效益最大化,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

一、实施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必要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必然抉择。

1.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农业现代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经营模式,是以家庭为独立单位,并且土地承包的数量有限,自然是一种分散的、小规模的土地经营。而农业现代化首先是农业机械化,即用现代机械设备取代畜力或手工劳动力的耕作方式,现代农业机械设备的利用需要土地经营达到一定规模,没有一定的规模,很难使农业机械展开,更不可能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这种分散的、小规模的土地经营方式不适合运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耕作,限制了机械设备的运用,严重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就是在一定规模的土地上进行农业生产。适度规模经营并不是越大越好,而是以便于运用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单位土地面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在农业机械化的基础上,不断利用更新的技术武装农业,发展农业,进而有效地推进农业现代化。

2.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农业产业化就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发展农业,明确投人与产出的关系,计算农业成本。一方面,农业生产面向市场,根据市场的供求发展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农业生产不再是自食其力,而是为社会、他人生产,满足社会和他人的要求。既然要面向市场,为社会需要而生产,因此,价值规律便对农业生产起调节作用。而小规模的农业生产由于技术水平低,很难实现扩大化再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也没有市场竞争力,更不可能扩大市场占有。

通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将分散的小规模的农户联系在一起,实行产业化经营。一方面,可以根据市场需要,进行农业生产和经营,满足大规模的农业需要。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业的生产效益,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实现农业效益最大化。

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将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鼓励和支持优势产区,建立自己的优势主导产业,农民可以根据市场信息的引导,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科学合理地进行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的市场化、产业化,进而推进农业现代化。

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原则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流转办法,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1.依法原则。

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必须坚持依法原则。依法就是土地经营权的流转要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也就是说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必须遵守《土地管理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通过出租、转包、人股或其他方式流转土地经营权,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进行。必须遵守有关法律的规定,不得改变土地的用途,保护土地经营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也保护承包者或具体土地经营者的权益。流转程序必须合法,按法定程序运行,国家必须完备有关的法律;使各种流转都有法律依据,合乎法律要求,各方面都能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2.自愿原则。

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必须坚持自愿原则。自愿就是土地经营权的流转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以人为本。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强迫农民,损害农民享有的合法的土地经营权利。也就是说,土地经营权的流转要建立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之上,通过必要的行政干预,合理地维护好农民的切身利益。土地规模经营的形成是生产力发展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行政推动过程。农民是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主体,因为土地经营权关系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在流转中必须考虑农民利益,而真正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地位的就是农民自己。因此,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必须由农民自己决定,即农民自己有流转或不流转的权利,也有采用这种流转方式或其他流转方式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干涉。

3.有偿原则。

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必须坚持有偿原则。有偿就是通过转包费或者租金的形式保障农民转让土地经营权过程中的利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保障了农民土地经营权。通过经营权,农民享有合法的土地收益权,包括直接经营土地的收益,也包括流转土地的收益。依法征收农村集体土地,按照同地同价原则及时足额给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合理补偿,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土地经营权保障了农民的生存权利,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不仅要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还要使农民获得更多的收益。农村土地流转一是农民能获得比自己经营更多的利益;二是通过合理流转实现规模经营,从而增产增收。农民只有在得到比转让土地经营权之前更大收益的时候,才能更加主动转让土地经营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形式无偿占有或剥夺农民的土地经营权。

三、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模式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允许农民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但“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损坏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1.允许农民转包或出租自己的土地经营权,向种粮大户、种田能手或农业公司集中,发展土地规模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多都是包干到户的小规模家庭承包经营模式,地权的分散、细碎保证了农民的土地经营权。长期不变的政策,又使这种经营权相对稳定,农民得到实惠,是真正的受益者.但这种经营模式,造成土地分散经营,不利于农业的产业化,同时严重限制了土地的合理高效使用。

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必须将分散的小规模的土地集中起来,发展规模经营。其一,转包。农民将承包集体土地的经营权转包出去,收取转包差额费。其二,出租。农民将土地的经营权出租出去,收取租金。其三,转让。农民通过收取一定的转让费,将土地经营权转让出去。这样,促使农民的土地经营权向种田大户、种田能手或农业公司流转。将分散的土地经营权集中到一起,由种田大户、种田能手或农业公司进行统一的规模经营。长期不变的经营权为出租、转包和转让创造了条件。

2一按照民主、自愿的原则和民办、民营、民受益的方针,允许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一个重要组织形式。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将这些形式概括为“农户联合与合作”,“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

第一,鼓励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劳动力、技术、资金、劳动工具等人股,成立农村股份合作社。农村股份合作社是建立在农户自愿互助的基础_L,是以实现农民共同经济利益为前提的.它是农民共同经营土地的有效形式。农户通过人股参与经营和分配,并且可以按股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