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策略十篇

时间:2023-07-07 17:33:32

融合教育策略

融合教育策略篇1

[关键词]思政教育;心理教育;融合策略;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分析,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关乎个人发展前途,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在社会实际工作当中体现个人价值,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从国家发展来看,爱国主义精神是贯穿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通过思政教育,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关乎祖国的发展与未来。因此,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融合是培养新时代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融合策略及实践研究也成为当下教育者必须探究的新课题。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融合的必要性入手,着重分析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融合的策略。

一、高校教育中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各大高校开始不断地增加招生人数,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特别是近几年,在校大学生的人数已经突破千万,在当前这样的背景下,由于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学生的各自情况存在一定程度的复杂性,这种情况给高校的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一直以来,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在高校的教育体制中都是采用独立教育学的形式进行的。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意识到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同时,很多专家学者从多层次、多角度探究了两者之间的有效融合,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融合也成为当前学术界所认同的课题,但就目前学术界研究的主体内容来看,更多的研究集中在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之间相融合的基础方面,对于两者之间怎样有效地相融合还没有得到有效的研究,另外,部分学者已经对此提出了部分观点,但是研究结果的实操性并不强,对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进一步深化融合存在一定程度的弊端。基于这种情况,笔者将从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之间的融合出发,达到突破两者之间瓶颈的目的。

二、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融合的内容与根据

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融合是以高校德育体系为基础,两者之间达到共同目标的结合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融合在结果方面的有效性是同质的。(2)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之间的相融合是一种双向的相融合,彼此之间起到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作用。(3)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之间相融合是一种高效的融合,可以使彼此的预期目标能顺利达成。从高校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实质内容分析来看,两者之间融合的有效性是融合的基本根据,这种根据也是两者之间相融合的必然性。

(一)从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之间的教育目标分析

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在高校德育体系中是极为重要的两个教育部分,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中,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从两者的教育目标上分析来看,两者之间在教育目标上确实存在微小的差别,但是从教育目的的实质上来看,两者之间是相同的,其都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在达到德育目的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新时代新教改环境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单单是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对学生的正确思想和基本心理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从教育的目标分析,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都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练就过硬的心理素质为目标,这也为两者之间相融合提供了根据。

(二)从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相互关系分析

首先,在教育方法、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上,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都是独立的,两者基本独立存在,同时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教育途径。此外,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之间也存在着交叉性,即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一关系不仅存在于两者的教育目标上,在教育内容上还存在一定的共同性。例如,在思政教育内容中,在社会基本道德规范、人生观的形成以及人生观的确立部分,这部分内容同时也是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心理教育对学生思想方面所出现的问题可以进行科学合理的改进和有效的纠正。由此不难看出,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融合是必然的。

(三)从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具体实施方面分析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在具体实施方面也存在较多的相似之处,两者都需要通过基础知识、社团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教育目标。虽然在教育内容的细节上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实际的实施模式是相同的,并且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都要遵循德育理论体系,从教育本质上来看,两者属于同类教育课程,在遵循德育体系的前提下,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都需要采用新形势下的教学理念,与此同时,心理教育的核心目的就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而许多思政教育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依托心理教育的方式方法。

三、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有效融合的策略

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专业知识分析发现,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融合的实质基础就是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思政教育是心理教育的基本导向

从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细节内容上来看,心理教育主要是促进个体心理方面的健康成长,而思政教育则是注重群体道德与意识形态的形成,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心理教育必须以思政教育为基本导向。因此,心理教育因人而异,具有个性化的特点,而思政教育存在一定的群体化,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群体,群体的道德约束和群体环境影响个体的发展。心理学起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致使心理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着资本主义的根源问题,西方国家要求的是人的个性化发展,但在我国,个性价值的表达应该是在个人立足群体或组织的前提下才能得以表达,所以,我国心理教学的实践过程不仅解决个人心理健康问题,还加强了思维教育引导,将心理教学理论融入心理与健康教学课程之中。另外,思政教育也对心灵教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心理学相关理论中提出,人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价值观对心灵机能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人是群居性有思维方式能力的动物,在现实的生存和工作环境中,只考虑自我、自私自利的人并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同,所以个体只有在遵循一定的道德标准的同时,才能形成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二)心理教育为思政教育提供有效的支持

一个人想要具备较好的道德修养和政治觉悟,心理健康是基础,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缺陷的人不可能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近几年,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学生的情感问题、适应社会能力问题的犯罪案件屡见不鲜,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此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普遍较差,对生活失去热情,轻视自己的生命,这也是其无法形成深层次德育品质的原因。由此不难看出,在德育过程中,如果没有心理教育做支持,思政教育的目的是无法实现的,人的需要都是基于自己的实际状况,且分属不同的层面,人最基础的需求便是生理需求,而在生理需求之上的社会需要、被关爱需要和自身价值体现需要也都和个人心理之间存在很大的联系,而政治知识、审美意识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则更多与个人的社会性特质有关,和个人的价值观、道德观、思政意识有关。因此,一个人唯有获得更多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德,方可更好地融入社会,进而使个人的价值最大化。此外,在实际的思想教育过程中,思政教育也需要向心理健康教育寻取方法。在德育中,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不低于专业知识的重要性。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转型期,多元化经济并存,人们思想的复杂性加剧,致使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变化也较为复杂,而心理教育恰恰可以使思政教育工作者牢牢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

四、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融合的实践研究

通过实践研究,就目前社会形态及学生的心理健康来看,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要达到有效的融合,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思想观念相融合

以人为本是心理教育追寻的基本理念,注重学生的心理成长,而思政教育更注重的是学生规范性意识的形成以及社会道德品质的培养,需要从社会角度和群体角度实现两者的统一发展,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融合可以互相克服各自的缺陷。首先,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要将心理教育中的心理疏导理论引进来,注重人格发展和心理需求,结合人文关怀理论,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在实际的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将二者融合的意识,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了解学生真正的心理活动及心理需求,从而达到在思想上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其次,在心理教育过程中,要将思政教育中的价值观理念运用到教学中,心理教学不能把学生的视野局限于自身,而需要将其视野拓宽到社会层面,从而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有效结合。最后,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认知与行为的改变取决于主体的能动性。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多种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融合

就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目标来看,我们不难发现,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目标基本是一致的,都是以实现个体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但是在关注层面上,两者存在区别,思政教育注重的是在社会大方向和宏观方面给予指导,而心理教育则侧重于个体的具体操作和实践,因此,心理教育在实行具体目标时可以参考思政教育的基本理念,思政教育在具体实操方面可以借鉴心理教育的基本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从而精准地界定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将教育整体目标拆分为多个执行性强的具体实施步骤,从而有效保障教学过程的实施。在教育内容的界定上,可以把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内容科学有机地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教育体系。例如,把心理教育分为学习与生活教育、社会道德教育、人格品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几个主要部分,再把思政教育分为行为与道德规范、人际交往、个人成长、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时政教育等具体内容,而后将思政教育的几部分内容融入心理教育教学中,使心理教育内容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更好地实现学生全面学习的目的。

(三)方式方法相融合

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课程思政教育和社会心理教育都要有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使二者有机地融合起来,在达到共同借鉴的目的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可以优化整体的教学方法。比如,课程思政教育在讲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可以和社会心理理论教学相结合,这不但能够增强榜样教学的实际效果,还能够让教学过程更富有直观性和参与性。另外,在思政工作教学过程中,可以和心理健康教学中的人格理论相互融通,采用这样的方法不但能够提高课堂效率,还能够改变学习者早已形成的错误思想理念。针对在教学上有一定困难的人群,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可以将心理教育中的沟通技巧和思维教育结合到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内容中,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解决学生自身存在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另外,在当前社会,由于中小学生的思维受互联网影响较深,所以,学校在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过程中,可将网络媒体作为教育载体。如在学校充分发挥校园论坛在舆情方面的重要影响,教师利用网络在舆情传播方面的快速性和高效度进行相应的传播和交流。另外,学校还可制作与课程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App,并对其加以积极的宣传,教师利用App传递一些与思政工作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资讯、事例、文章、时政等内容,从而增进教师间的合作关系,形成优秀的师生关系,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五、结语

在新时期新教改的环境下,将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融合,从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来讲,存在一定的可行性,并且同时存在必然性。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同时也是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当代大学生生活在较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个人价值观与心理方面都面临着社会对其提出的较高要求,因此,实现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融合不仅关乎学生的发展,还关乎我国社会的进步。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在文中提出了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融合的可行性以及理论基础,希望对我国高校实现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融合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孙晋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有机结合的策略探索[J].大学,2021(44):23-25.

[2]李文波,王丽娟,刘莹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大众文艺,2021(21):138-139.

[3]葛小丽,程森弟.知识经济时代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育人路径研究[J].财富时代,2021(9):59-60.

[4]黄明芳.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心理育人功能提升探索[J].大理大学学报,2021,6(9):92-97.

融合教育策略篇2

关键词: 心理素质教育 德育教育 融合策略

1.引言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教育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应试教育走向了素质教育,而心理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很大比重。因此,要想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人才,就必须关注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

2.心理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基本内涵。

要做好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工作,首先必须先了解它们的内涵。

2.1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人的心理素质是社会个体自身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先天素质基础上,经过后天社会各种环境的磨炼,最后逐步形成趋于稳定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指向个人心理领域,是素质教育在个体心理领域的拓展。不同心理素质状况在认知社会事物、处理社会情感方面,会做出不同表现,影响也千差万别,因此,拥有健康心理素质非常重要。一个具备健康心理素质的人,可以在大千世界中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经受社会环境的考验,展示自己的才能。

2.2德育教育的基本内涵。

德育教育狭义层面上专指一些学校正规的德育教育,广义层面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分阶段地对受教育个体实施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使受教者在思想品德方面有所建树。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有效的德育教育机制,对当今社会至关重要。

3.心理素质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融合策略

在社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德育教育一直是重点,当下各种心理问题的涌现,使心理健康问题显得特别重要。因此,搞好德育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心理素质教育,加大学校、社会两个大层面的心理素质教育力度。

3.1德育教育时加强心理素质培养。

德育教育在我们生活中占很大比重,在德育教育时也应加强心理素质培养教育。

第一,德育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道德和法律等方面的教育。在学校中,书本、练习题甚至考试卷子都涉及思想政治、道德法律问题,还设有严格的分数制以确保学生达标。在社会中,制定公民道德规范、职员守则等,对社会人员道德等提出要求。可见,德育教育在生活中占很大比重。

第二,德育教育的同时应该加强心理素质教育。首先,心理素质教育与道德教育具有内在一致性,都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心理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良好性格品质及良好行为习惯。其次,心理素质教育与道德教育具有同时发生性。教师在进行道德教育时,也可以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3.2加大学校的心理素质教育。

学校要做好心理素质培养工作,促进学生在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方面有所进步。

第一,重视心理素质培养工作。学校将思想政治课程设为学生必修课程,体现出学校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但心理素质教育未受到学校的同等重视。学校应该设置相关心理学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寻求多元化途径,妥善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第二,学校要做好防范极端事件发生工作。加强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积极引导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鼓励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人生意识的良好品质,教导学生珍视生命,珍惜人生。

第三,培养学生的互帮互助意识。学生在性格方面争强好胜,遇到挫折,容易产生反叛心理,出现灰心丧气现象,这样会对学生的个人成长不利。学校应该鼓励舍友、班干部或者知心朋友正确疏导这些同学,帮助他们摆脱人生烦恼,消除心理障碍,拥抱美好人生。

3.3社会的心理素质教育。

任何群体和个人最终都走向社会,所以现今社会要承担教育人责任。社会制定出各种道德规范,约束社会人的日常行为规范,体现出社会道德教育。在心理素质教育方面,社会还应更加完善。

第一,设立正规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培养机构,有针对性地培训、锻炼、培养和造就心理素质教育队伍。心理健康从业人员可以有效解决社会个体心理健康问题,从而促进社会个体健康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增砖添瓦。

第二,加强对现任心理健康工作专业人员的再培养。提高在职人员专业水准和在职人员工作效率,促使他们切实解决社会成员的心理问题。

第三,强化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的社会教化意识。社会心理健康专职人员应加强对社会心态的评估、预警意识,引导群众理智看待社会问题,克服急功近利、麻木不仁、骄躁攀比等不良社会心态,保持良好的社会心态。

4.结语

心理素质教育与道德教育对我们同等重要,因此,我们要加强心理素质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融合,同时注意,在加强道德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心理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胡健.浅谈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2(02).

融合教育策略篇3

关键词: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104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巨大的压力使人们感觉喘不过气来。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心理健康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青少年是未来发展的栋梁,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是为了根据科学的方法与理论,帮助学生缓解压力、消除负面影响,使学生的身心健康积极向上地发展。

一、高中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高中德育教育c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在于:德育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注重以社会共同认可的品德和方式为标准对学生进行教授和感知;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的是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对学生自身心理状态进行评测,同时对学生进行情绪的诱导与宣泄。

二、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1. 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是处于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在时代不断发展的同时对于人才的全面性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社会最需要的便是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当企业在选择员工时,不仅仅会看工作技术或者学历高低,还会对员工的三观和心理素质进行鉴定。将高中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二者相融合,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与此同时健全学生的心理精神发展。作为一个有着正确三观与健全心理的优秀人才,才会更容易被社会所接受。

2. 顺应德育教育的现状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教育方式存在相应的区别,德育教育的教育方式侧重于教授,这种方式容易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而心理健康教育是主要以科学的引导方式来进行诱导发泄的,这种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因此,将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也是顺应德育教育的现状。

三、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途径

1. 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教育的主体便是教师,教师承担着对学生培养及塑造的重要任务,学校的教育核心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质。教师的道德品质以及行为习惯对学生都会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教师不仅仅需要有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有正确的三观与健全的心理。

班主任是在校园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岗位,目前专业的心理教师资源严重匮乏,很多学校将班主任作为德育教育者与心理健康教育者。学生绝大多是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班主任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紧密相关,是学生良好品德与健全心理的关键教育者。因此,学校应帮助班主任提高综合素质能力,尤其是提高教育学、心理学的素质。要求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以及正确的诱导方式,并将这种教育方式与德育教育相融合,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2. 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主题文化精神的重要反映,学校的教育氛围离不开校园文化。学校应根据自身校园环境,积极打造有特色的文化氛围。

3. 建立心理咨询室

因心理教育学专业教师严重匮乏,许多学校都是班主任或者任课教师担任德育心理教育师的情况。这种情况有一个很大的弊病,当学生需要情绪疏导时,只能去办公室寻找教师,办公室除教师外还有学生来访,很多学生因为这种情况而不愿意去进行疏导。因此,学校应建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的开设能帮助学生心理品德的发展,也是实现德育心理疏导的有效场所。高中生处于青春后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与对未来的迷茫。此阶段要求充分发挥心理教师与心理咨询师的作用,可以在心理咨询室举行心理讲座活动,给学生积极的引导。同时,因为有了专门的环境,需要单独沟通的学生也有了隐秘和放松的地方来发泄自己心中的困惑。心理咨询室的建立有助于学生正确处理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所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培训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4. 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对于一个人的一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孩提时代还未接受教育时,受到的教育是来自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每个学生的行为习惯、个体性格、思想品德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差别。家庭教育主要是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相处的作用,如:家长的言传身教,这种方式就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感染;而家庭成员的亲情感化会对学生的心理情感进行影响。由此可见,学校应通过各种方式来帮助家长提升素质,如:教师进行学生家访,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传达培养良好心理品德的观念;教师与家长电话互访,进行问题交流;学校组织年级家长会,将同年级的学生家长组织在一起进行心理品德的讲座;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之间互相交流。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在学校的行为活动并与家长进行交流,使家长了解孩子在校园的各种情况,积极配合学校进行教育工作。

四、结语

融合教育策略篇4

关键词 蒙台梭利 传统文化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1 蒙台梭利教育的基本精神

(1)儿童心理发展具有敏感期。蒙台梭利相信儿童在成长中具有敏感期,“在敏感期,儿童学会自己适应和获得,这些获得就像闪亮的光束或供应能量的电池,就是这种感受性,使儿童能以一种特殊的、强烈的方式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在这个时期,所有的事情都是容易的。”

(2)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天生具有内在的生命力,通过与周围的环境接触,建立情感联系,获得各种印象,吸收文化传统,以此为基础形成自己的个性和行为模式,简称“吸收性心智”。由此蒙台梭利强调:“生长,是由内在的生理潜力发展,使生命力显现出来,它的生命力是按照遗传确定的生物学的规律发展起来的。”

(3)儿童通过自由“工作”实现发展。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最喜欢的活动不是游戏而是“工作”,但儿童的“工作”与成人的工作有本质上的区别,儿童是“为工作而工作”,成人是“为生活而工作”。蒙台梭利所强调的自由“工作”并不是没有组织的“工作”,单单任凭儿童无组织的自由“工作”是无意义的,是一种浪费,“自由”要和“纪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4)教师是儿童的“引导者”。基于蒙台梭利的儿童观,蒙台梭利认为,教师应为“引导者”“观察者”的角色,在蒙台梭利教育法中教师被称为“导师”。教师需要在儿童的自由活动中,主动观察儿童的行为,了解儿童对什么材料感兴趣,了解儿童在活动中的情绪状态、专注程度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了解每个儿童的差异,对儿童实施正确的引导。

2 中国文化和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相通之处

2.1 强调早期教育重要性

《颜氏家训》是我国最早完整论述家庭教育的著作,其强调对于儿童要及早施教。其中写道“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意思就是,对于儿童的教育要越早越好,人在小的时候精神专一,是施教的重要时机,同时,如果在小的时候施以良好的教育,那么长大后自然就会拥有良好的习惯。而蒙台梭利也认为儿童具有“敏感期”,“儿童在他的敏感期里学会自我调节和掌握某些东西。正是这种敏感性,使儿童以一种极其强烈的程度接触外部世界,在这时期,他们很容易学会每样事情,对一切都充满了活力和激情。”只有抓住儿童早期重要阶段的教育,教育才能更有成效。

2.2 强调教育适应自然规律

中国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的观念,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肯定人与自然具有内在的同一性,这些同样表现在中国的教育上。老子强调“自然无为”,教育主张“不言之教”,即不去刻意改变学生的禀赋,而要尊重受教育者的自然本性,重视其自然的思悟,达到自我人格的完善。这同蒙台梭利教育所强调的儿童“工作”所遵循的自由原则有一定的相同。蒙台梭利认为,自由活动是满足每个儿童内在需要和适应每个儿童的发展节奏的最佳途径,儿童在“工作”中可以自由地选择工作材料、自由地确定工作时间,以满足他们内心的需要。

2.3 强调环境对儿童的影响

孟母三迁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足以证明,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环境对儿童教育的作用有多么被重视。在墨子强调的“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故染不可不慎也”也说的是,环境对一个人影响是深刻而重大的。蒙台梭利教育同样强调通过环境来影响儿童,蒙台梭利教师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为儿童创造一个“有准备的环境”。在这个有准备的环境里,要以儿童为本位,给儿童充分的安全感,给儿童自由和视觉美感、一定的限制和必要的秩序性。在这个环境中,儿童将学会不久将要面临未来世界以及一切文化的方法与手段。

3 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策略

3.1 将中国文化融入蒙氏课程

每一种优秀的教育模式都是深深根植本民族的文化之上,而源于意大利的蒙台梭利教育注定与我国的(下转第14页)(上接第12页)文化的特点具有巨大的差异。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合理地利用蒙台梭利教育资源,使之与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相融合。众所周知,我们拥有五千年的历史,其中蕴含着无数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重要的根基。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思考如何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蒙台梭利的课程。如设计出适合我国汉字特点,符合中文语言规律的教具和课程;设计出以我国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为核心的活动课程;设计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又能体现世界各民族文化价值和科技创新的文化科学教育课程。从具体上来说,我们可以在蒙台梭利的语言课程上添加对诗歌的认识,根据中国语言中押韵的特点进行诗歌的设计,感受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美和韵律。在蒙台梭利科学领域的课程中添加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认识,激发儿童热爱祖国的情感。甚至可以,将自然教育与语言教育想融合,打破蒙台梭利教育内容的单一性,不但符合儿童的兴趣,也适合现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

3.2 将中国传统玩具融入蒙氏教育

融合教育策略篇5

1 区域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内涵

由于我国各个地域间实际情况的差异,各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现象,使我国教育信息化存在区域差异[2]。区域教育信息化是指同一地区由地方政府负责制定地方政策,建立多方合作机制,负责组织、推动、落实、监管,加强区域统筹;学校作为最终用户,推动教育教学应用,注重使用绩效;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和参与。对基础教育来说,深化应用为:以教师应用为核心,为每个教师提供网络学习空间,帮助教师依托网络空间快捷获取优质教学资源,开展网络合作与研修,促进教师在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质量及效率,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的能力;鼓励教师通过学习任务驱动、学法指導等关键应用带动学生空间,通过家校沟通、家长学校等关键应用联通家长空间,实现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全面互动,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2 区域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自2003开始全面实施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到2015年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校校通、 班班通等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工程基本完成,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应用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教育观念跟不上信息化发展的步伐,教学模式落后,体制、机制急待更新;二是,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均衡。义务教育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校际之间办学 水平差距较大;三是,缺少统一的标准及评价体系。区域内学校教育信息化普遍缺乏评价指标体系和激励机制,已经妨碍了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及促进学校信息化水平和应用效果的提升;四是,经费不足,师资短缺;五是教育资源较为匮乏。教师无实用资源可教学,网络无优秀资源可共享,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3 区域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对策

由于我国各地区教育和生活水平的差异,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因此制宜,各地区通过信息化与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改革、学科资源建设、学生学习方式、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校园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度融合,来为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服务。

3.1 强化顶层设计 确定工作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 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拉开了我国教育改革新发展新阶段的历史序幕,在这关键时期,教育信息化随着信息化时代给予的特殊使命,对于我国新时期的教育事业起到革命性的作用。要发展好教育事业,各地区要根据本地区实际做好战略规划,顶层设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要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本区域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确定工作目标,明确提育信息化试点工作思路,建立以一把手负责的教育信息化体系结构,要注重本区域的城乡间的教育信息化差距。构建以数据支撑、智慧互联、优质均衡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模式,并以教育信息化应用和智慧导向的建设为抓手,通过建设一站式网络服务平台和数字教育云资源超市,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并成立由政府、师范院校、企业和运营商合作的协同创新中心。

3.2 建立虚实结合的数字学校,解决教学点开不齐课及优质课共享的问题。

为了解决农村教学点和薄弱学校开不齐课、开不好课的问题可建立数字学校。由于农村学校师资队伍水平差异,教学设施不完善,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使农村学校也能享受到教学资源,运用网络建立数字学校可把优质资源带入课堂。数字学校是指在实体学校建制不变的基础上,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在中心学校与教学点的学校间共享优质资源、进行异地教学和网络教研的虚实结合的学校组织方式。在同一区域内,通过网络和信息技术将一所中心学校与其所管辖的一到两个教学点连接起来。

3.3 加大投入 夯实软硬件配置

首先要加强信息化硬件配备,全面实现多媒体班班通。统筹全市信息技术教育费、电教教材费、网络运营费,争取政府资金投入,实现了农村学校班班完成了班班通工程。其次要建设数字教育专网,全面实现网络校校通。建设了数字教育专网和教育城域网云数据网络中心,为各学校配备了服务器、三层交换机、大容量存储等数字化校园专用设备,建成集教育门户网站、资源在线点播、学习跟踪评价、互动协同学习等功能的一站式网络服务平台。搭建能实现城乡同步教学视频教研平台;视频会议平台;在线培训平台;网上教学、辅导、学习平台;素质教育平台;网上教研平台;教育

门户网站平台。第三要搭建录播系统,全面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3.4 加强教育信息化培训与考核,建立教育信息推进的长效机制

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人,一是领导力,二是教师的信息能力与素养。要实现教育的均衡,提高领导和教育的信息化水平,才能通过用信息化手段共享共建优质教学资源,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普遍均衡和对农村教育的动态均衡。

在同一区域内,由市、县、校三级部门统筹规划,抓好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应用。首先要抓好一把手领导思想观念的转变,运用先进的云计算平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管理人员、教研人员、专任教师、技术人员的全员培训。并制定相关的制度和考核方式,按照以活动促进应用的原则,开展多种活动,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应用积极性,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其次是空间建设与应用,实施全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积极推动区域在线集体备课、在线教研、同课异构、一师一优课、名师课堂、课堂快递等活动,让教师不仅教,还要研,在研修中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最后,在区域内充分挖掘具有信息化教学热情的骨干教师,由他们共同组成教研团队对区域内课程有效运用信息技术重构教学过程,优化教学过程,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和質量,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全区域内教师的信息化执教能力,为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供师资保障。

融合教育策略篇6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融合;途径;策略

新世纪,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不断提高,信息网络飞速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也进入了新的阶段。整个社会中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不断地趋向多元与复杂,企业改革也不断地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面临着挑战,也面临着机遇。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我国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仍然固守传统,拒绝创新,必将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失去优势。这样的时代背景,决定了我们必须要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的生命线,而企业文化则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在灵魂。我们应认识到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要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进而做到全面深入的把握。真正理解了两者间的关系,就可以把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融为一体,渗透至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从而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种种问题,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之处

虽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概念不同,但是两者之间还是有许多相似之处的。

第一,两者有相同的作用对象。都是以人为对象,做人的工作。两者都要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出发,让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得到和谐,提高人的道德水平与集体意识,最大程度上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企业文化研究人的共同价值取向,重视激发精神,强调人的自我激励,追求人性化管理。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人的思想认识、立场与观点,重视转变人的世界观,强调用共产主义思想来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可以说两者在培养人的优秀精神品质方面是一致的。

第二,两者有相同的指导思想。中国企业可以借鉴西方的企业文化理念,但不能东施效颦,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融会贯通,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理论系来指导企业文化建设。这样才能让企业文化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成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正是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来武装企业员工的思想。

第三,两者有共同的追求目标。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培养目标都是培养“四有”员工,都把员工素质看作是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决定因素。都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培养与教育人的上面,努力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建设出一个与社会义主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员工团队。而且两者都强调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强调培养教育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都要求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相融合,渗透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之中,努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之处

第一,两者有着不同的概念范畴。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可以归属于文化范畴。更加倾向于营造健康的文化氛围,提高员工的文化观念与意识。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更多地从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体系看问题,更侧重于维护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推动企业生产力的发展,可以归属于政治范畴,更加倾向于提高员工的政治意识与政治觉悟。

第二,两者有着不同的内涵。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虽有交集但却并不重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企业中所有与员工思想政治有关的工作均可包涵其中。而企业文化建设除了思想上的哲学观、价值观建设之外,还要进行企业形象的塑造、工作环境的营造、制度的建设、行为的管理等。

第三,两者有着不同的实施主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更多地依靠企业党组织、工会、妇女组织开展工作。特别是企业党组织,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核心。而企业文化建设是一种管理行为,其工作的开展要依靠企业管理人员。而企业管理人员来实施企业文建设,能保证企业文化建设不会脱离企业管理的轨道,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来说,也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途径与策略

(一)在企业内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企业价值观指的是企业管理层在企业经营目标、经营方向、性质定位上做出的选择。企业价值观是企业长期发展凝炼的结果,是企业员工所共有的精神支柱,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正确的企业价值取向可以让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导向得到强化,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力。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引导员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使之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积极对员工进行引导,把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巧妙地融为一体,使两者形成合力,共同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在企业管理中引入人本理念

人本管理的核心理念是尊重人、激励人,把人的因素放在重要的地位,把调动人的积极性作为管理的重要目标。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实施人本管理,可以有效实现企业经营的目标。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相融合也要从人本管理入手。首先,要把提高员工的工作条件与生活条件作为起点。要用心去满足员工的物质生活需要,这是企业文化建设得以顺利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得以发挥效用的基础。其次,要把企业文化的理念教育、家庭教育、技能教育作为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能的路径,用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提高促企业发展。第三,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都要做到目标远大、计划实用的方式。要立足于人,把员工看作是主动参与管理主体,维护员工的企业主人翁精神,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推动企业发展。

(三)在企业中强化党组织的领导

企业的党组织是企业中的基层组织,是工人阶级的组织。它领导和组织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是融合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经营中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保证。首先,企业党组织要认真进行调研,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动态做到准确把握,然后依据党的工作任务和企业的发展目标,做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期规划和蓝图,并制定出具体的制度攻措施。其次,企业党组织要抓好企业管理层的思想作风建设,只有把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好,才能让广大员工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共同推动企业发展。第三,企业党组织要明确党政工团在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职责,作到齐抓共管。

(四)做好两者融合工作的经济保障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必须要有经济保障。两者如果要想处于良好的融合状态,企业必须加大对相应经费的投入,提高物质保障力度。再具体来说,首先是要增加软件建设的投入力度。这不光指的是宣传费用与调研费用的投入,更指的是干部培训、奖励费用。尤其是在对骨干员工与后备干部的培养上要加大投入,不要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看作是软性任务指标,认为在相关干部培训上可有可无。要利用培训,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建设工作的骨干队伍的素质,为两者的融合打下基础。其次,要增加硬件建设的投入力度。这主要是指在企业的整体建设规划中要明确写入相关文化设施、教育设备、活动场地、思想教育基地的建设目标,在整体预算经费上给予保证。特加是要实现思想教育场所的现代化,保证其能够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发挥良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席文启,刘阳.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海口:南海出版社,2001 年9月,第1版.

[2]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版.

[3] 王吉鹏.企业文化建设[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年5月,第1版.

[4] 徐国华,张德,赵平.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年10月,第1版.

融合教育策略篇7

    一、在教学教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

    德育教育的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言一行对他们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表达以及仪表等,都可以在无形中给学生以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教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轻松、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感受到一种责任感,即对工作、对他人的责任——这些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巨大的影响。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有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素材,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实际上就是指自变量取值的合法性,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可以这样讲:其实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也一样,自由并不是绝对的,而是有一定条件的。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遵纪守法、遵守社会程序和规则,也就是我们每个人的言行举止都必须是合法的,否则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社会道德和舆论的遣责。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理,如果光先靠教师口头传授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的。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这种学习方法使学生体会到:大家在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这样不仅可以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意识。有了团结合作的意识,学生就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意识到只有大家同心协力、合作互助,才能更快、更好地取得成功,体会到自己在收获着自己付出的同时,也同时在收获着别人的付出,进而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和在合作中要互相尊重。我们知道: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必须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21世纪是充分合作的世纪,要帮助学生“学会合作”。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中心的倾向较为明显,缺乏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因此,有必要强化对学生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的教育,让他们认识到:大家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除了竞争,更重要的是要团结合作;竞争可以提高每个人的实力,而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现代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科技的辉煌等,都是合作共享的结果(也就是说,合作可以大大提高我们事业成功的可能性)。

    四、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融合教育策略篇8

【关键词】高校 财务风险 多元化融资 化解

高校财务风险源于负债融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高等教育总体投入有限而社会需求不断增长。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随着国家鼓励高校多渠道筹措办学政策的出台,催生了“银校合作”形式,银行贷款迅速成为各地各级高校筹集资金的主要来源。对于属于事业单位编制、资金来源渠道有限、主要依靠财政拨款的普通高校而言,负债是一柄“双刃剑” :它既为高校解决了发展资金不足的燃眉之急,使我国高等教育在二十一世纪之初的短短几年间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同时也给高校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一、高校贷款的时代意义

1、适应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需要。进入新的世纪,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突飞猛进:1998年全日制招生规模为108万,2006年达到540万,是1998年的5倍,1998年在校大学生仅600万人,2006年猛增到2600多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3%,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一直较低:2004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2.79%,2005年为2.82%,远远低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6%,也未达到《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中规划的4%。《2005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数据显示:2005年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5375.94元,比上年下降3.18%;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2237.57元,比上年下降2.65%。由于经费分配不均,相对于重点大学,地方高校生均经费更少,资金缺口更大。高校负债实为发展所迫,是不得已而为之。

2、符合高等教育市场化、社会化的全球发展趋势。高等教育市场化是指商业、金融等机构直接进入高等教育市场,遵循市场模式参与高校建设。当前,高等教育市场化趋势由美国经过欧洲、日本传播到世界各国,几成潮流。这充分说明,高等教育市场化和社会化将主导新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加入WTO,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市场的大门已经敞开,如果中国本土高校不能与时俱进,及时抢占发展先机,那么这个市场将面临被国外势力抢占和瓜分的局面。

3、有利于优化高校的融资结构。我国高校原有财政拨款体制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结构也不合理:资金来源中政府投资比重高,社会投资比重低,过于依赖政府可能制约高校发展;而受教育者个人投资比重高,则意味着加重城乡居民负担,并可能使贫困学生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其次,高校在吸引社会资金(如民间投资)方面存在体制障碍。尽管国家逐步放开了民间法人对高教领域的投资,但因缺少对民办高校的经费控制制度以及相应的减免税与财政补贴措施,大大影响了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4、有利于高等教育事业与金融市场“合作双赢”。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深化,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保护期的正式结束,国有商业银行相继改制,竞争加剧、经营风险加大,金融资本亟需寻求新的投资领域。一方面,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需要强有力的资金支持,高校取得贷款能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金融市场大量信贷资金需要寻求新的投资去向。给高校贷款,既可以降低经营风险,又能够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是金融机构规避风险、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最佳选择。存在于双方之间的资金供求互补性,为高等教育与金融市场“合作双赢”、为金融资本扩张和社会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创造了绝好的机会。

二、高校财务风险的成因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负债融资形式引发财务收益的不确定性而导致高校陷入财务困境或财务危机。吉林大学发生财务危机就是一个典型案例:2007年3月19日,吉林大学财务处自曝该校三年贷款54亿元,每年仅支付贷款利息就高达1.7亿元,公开征集建议解决财务困难,率先把高校沉重的债务负担以及蕴涵其中的巨大财务风险展示给社会公众。

从风险产生的性质来看,财务风险可以分为客观风险和主观风险。客观风险属于不可分散风险,又称外在财务风险,是指由于高校外部各项因素变化而引起财务收益的不确定性所产生的风险,诸如银行存款利率上涨、银根紧缩、融资成本增加;人民币潜在的升值趋势所带来的风险(汇率变动);物价上涨;招生政策变化引起生源、收费减少(如教育部从2006年起已经开始控制高校招生规模)等。主观风险又称内在财务风险,是指高校在资金筹集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筹资决策失误而可能引起财务收益的不确定性所产生的风险,如贷款规模过大;或资金结构不合理;或财务管理不善;或因人为因素导致在建项目报废等。由于高校资金来源渠道不多,没有足够的资金还本付息,容易使高校陷入财务危机。主观风险是各级高校需要重点防范的风险:

1、财务决策风险。部分高校领导出于政绩考虑,脱离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实际,刻意打造形象工程或片面追求奢华,仅以能否满足项目建设需要为标准,盲目贷款,贷款比重之大严重超出高校实际的承受能力。据国家审计署2003年对杭州、南京、珠海和廊坊四市高校园区的审计数据,到2003年底,四市高校园区实际筹资257.1亿元,其中银行贷款占到了近六成(59.4%)。而南京中医药大学新校区和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已分别贷款7亿元和6.28亿元,竟占到了筹资总额的93%和94%,背上巨额债务。

2、财务管理风险。高校过去依赖于财政拨款,财务管理基础薄弱,资金管理缺乏科学规划,存在着超前消费或盲目投资问题。如由于缺乏监督,天津大学原校长违规投资,结果造成学校巨大的资金损失。调查数据显示,高校还贷一般只有老校区土地转让、学费收入和财政拨款三种渠道。多数高校以学费收入加国家财政拨款,除维持正常运转之外少有节余,偿债能力极其有限。高校过度依赖银行信贷资金,有时借款不还,影响财务关系处理,容易造成信用下降。加上资金结构不合理,缺乏有效防范措施,一旦资金链断裂,就会陷入财务困境。

三、财务风险的应对策略

积极的财务风险应对策略一般包括防范风险、规避风险和化解风险三种。

1、风险防范策略。防范策略是通过评估风险、识别风险和分析研究风险,进而有效控制风险并把风险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所谓防患于未然,防范策略一般应用在风险发生之前,主要目标是防止风险发生作用。

2、风险规避策略。规避策略强调对风险采取回避措施,有两层含义:一是在项目决策时,尽可能选择财务风险较小的方案或不予实施方案以避免风险;二是在项目实施过程当中如果发现风险过大难以控制时,及时调整或中止项目实施,以减少损失的可能性及损失程度。这是一种最彻底的风险处理策略。

3、风险化解策略。化解策略主要运用于财务风险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后,通过及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尽可能减低风险损失,部分或完全化解财务风险的一种风险处理策略。使用风险化解策略需要考虑采取措施的成本与所化解损失大小之比例,进而选择最经济的化解策略。

四、化解高校财务风险:多元化融资

2007年上半年,全国政协对30多所高校进行调研,公布的报告称全国高校贷款总额已达2500亿元,建议对高校贷款实行贴息政策,以减轻高校债务负担。其实,全国高校贷款总额或许远远超出了已经公开的2500亿元。既然高校财务风险的出现难以避免,那就不再是防范或规避那么简单,必须面对现实,设法化解。尽管高校具有公益性,但作为法人主体,绝不能单纯依靠“高校贷款、政府买单” ,把还贷希望完全寄托在政府身上。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惟有在政府财政支持和政策扶持下,高校实行多元化融资,才是其财务风险的最终化解之道。

1、盘活存量资产。在国家政策、法规允许的框架下出让空置的土地、校舍,或以老校区土地置换方式获取新校区建设资金,减轻还贷压力。如浙江大学2007年就以24.6亿元高价卖掉了靠近西湖的湖滨校区地皮,使资金紧张问题及时得到缓解。

2、上市融资。将下属产业公司为主要发起人,联合其它投资者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直接通过发行新股上市。1993年复旦大学控股的上海复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成为我国高校第一家上市公司。目前,全国高校上市控股公司已有34家,募集的资金极大地促进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高校也可以“借壳上市”,通过发行企业债券、配股或增发新股等方式筹措资金,从而使科研、开发与生产实现良性循环,不断提高校办企业的科技水平和盈利能力。如北京大学目前就是采用借壳上市的方式来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

3、BOT融资。BOT融资(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经营-移交” ),引入社会资金。具体步骤:高校提供土地,与项目公司签订基础设施建设合同――由项目公司融资建设(如学生公寓、食堂等经营性设施)――投资方收取使用费或服务费回收投资――合同期满高校收回设施所有权。BOT直接融资方式为实力雄厚、潜力巨大的民间资本进入高教领域提供了契机,有利于充分整合现有资源,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4、校企合作。通过合作将高校科研优势与企业资金实力优势互补,如大学城建设,由政府出政策、出土地,高校和企业共同出资建造,风险和利益共担。也可以合作建设大学科技园区,依托高校科研、人才密集的优势,为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提供相关服务,以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促进高科技企业发展。随着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全面实施,企业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到产品的科技含量上,以“双赢”为基础的校企科研合作将会更加密切,并会成为高校重要的资金来源。

5、组建基金。遵循“本金不动,仅用收益”原则,基金来源理事单位赞助、社会捐赠和校友捐助等。美国大学均设有各种类型的大学基金,许多大学甚至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委托专业人员来管理。如哈佛大学的基金1998年高达130亿美元,资产报酬率达20.5%。其中占基金规模1/2的国内股的投资报酬率为38%,地产投资及处置收益报酬则高达44%。

6、发行、债券。我国已具备发行教育的条件:一是我国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二是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适合通过融资。发行高等教育专项债券既可由政府出面发行,也可以高校直接发行,在债券利率、税收方面享受优惠政策。如哈佛大学弗德学院1996年发行了2400万美元债券,用于教学楼改造,由于资金到位快,工程很快竣工。

此外,利用国家助学贷款(如生源地贷款)政策解决学生欠费难题,加强捐资助学制度建设,调动校友及社会各界捐资助学的积极性等,都能增加高校收入,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 李小安:高校融资风险刍议[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7(9).

[2] 黄晓文:现代财务观下的财务风险管理[J].新理财,2007(8).

[3] 万青:高校贷款的风险及其控制[J].浙江金融,2004(5).

融合教育策略篇9

关键词:“三农”;战略性问题;农村金融;村产融合;农村人口教育

中图分类号:F303.3;F3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20)09-0212-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0.09.045

中国长期着眼于“三农”战略,在各个维度、各个领域都开展了探索性的工作。目前城乡二元对立现象逐步改善为一体治理化发展格局[‘’,农业通过设施化、生态化、景观化开发较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但尚未实现农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的新目标,农村金融需要发力、村镇产业需要融合、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需要提升成为改革深化的新方向。当代“三农”战略应当围绕时代变革的诉求建构改革路径,耦合问题机理探讨关键策略,结合理论创新与规划要求践行具体要务。本研究设计出新阶段“三农”战略的内容和要求,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下,围绕解决既有问题提出振兴乡村发展的新思路。

1当代农村战略性问题探讨

1.1当代农村发展的思考路径及问题探讨——农村金融

目前,“三农”战略已然取得阶段性成就,改革工作演进至新周期,偏重城镇化管理模式的一体化现状仍需调整,因地制宜的战略方针需要去实现。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要求,今后的工作应当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构建并优化乡村振兴格局,实现统筹发展空间,优化发展布局,分类推进优质村落形态发展。该规划从空间维度上给出了当代农村战略性发展的思考路径,即从宏观布局、发展统筹、顶层设计、特色改造等方面给出了指导。然而,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和生态整治困难、各产业融合发展深度不够、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等问题要得到有效解决,都需要金融服务支撑。目前农村金融改革的任务十分繁重,不少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仍处于传统保守的运作状态,在一定时间内较难快速跟上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水平,在用户数据管理上无法快速实现技术标准,无法达到深化金融大数据、创新应用服务、夯实乡村信息化基础的现行标准。

农村金融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力量,是推进农民收入与消费水平提高的工具,是农村区域开展各类建设改造与开发规划的资本源头,也是鼓励当代农村多元化、生态化发展的保障。可以说农村金融机构不仅承担着农村发展建设的职责,同时也是保障农村产业经济和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功能机构。然而农村金融改革40年来,困扰农村金融的诸多根本性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如农村金融市场机制不健全、供需结构失衡、金融基础支撑体系薄弱[2]等制约了农村金融体系在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功能的发挥。因此需要从供给侧结构进行创新改革,建立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金融市场服务体系[3]。

围绕农村金融的改革需求推进其升级发展,确保其为居民生活、产业升级、社会保障、扶贫攻坚、乡村治理、绿色转型、信用环境维护等多项工作提供资金支持。因此,农村金融今后的升级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承担多部门联动衔接工作,确保供给产融不脱节,供给方式先进精准且有效[4]。②教育水平、政府支出、产业结构等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普惠金融与精准扶贫的目标存在高度一致性[5],需要农村金融机构兼顾。③农村的治理工作需要一定的金融互助社类组织参与,是体现并实现有效的民事主体资格与信用管理的农村发展基点,是根植于乡村文化土壤中实现社会良治、善治的农村治理基础[6]。④结合大力加强“三农”绿色金融服务转型和深化的诉求,需要农村金融机构集群共同带动乡村企业服务、农业园区基地服务、农户创收服务和农村信贷服务[7]协同发展。

1.2农村金融发展诉求及当代农村战略建议——农村金融机构转型升级

目前农村金融发展的不少诉求还需要去实现。提出了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制度[8],扎实推进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的落实要求,无疑是对农村金融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配合农村承包土地分配政策及保障资产使用和运营,同时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并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的规范。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还需要统筹环境保护及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管理内容,也需要农村金融机构参与进来。目前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势头迅猛,优质农特产品存在竞争优势,无论是农产品外贸还是跨境农产品电商都存在对金融的需求。金融支持乡村振兴[9],需要农村金融机构建立风险共担机制。

1)农村关键性建设任务由国家金融机构主导,并负责标志性项目发展。打造由国家领导的战略主导带头项目,打造中国特色农村金融品牌,明确金融机构具备一定的公共性价值和社会、生态效应,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服务广大群众的品牌路线。如增加金融普惠性科教文卫设施建设;根据当地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核心带设计与建设知名村落地标,并改善周边基础设施保护生态环境。

2)农村发展质量与效率的提升任务应由农村金融机构配合适度的激励政策推进落实。加强创新激励政策管理,鼓励农村各类金融机构创新人才和团队参与,提升评价策略、治理手段、业务产品创新的专业度与广泛性;借助大数据智能技术实现农村发展与金融业务配合的精准服务;扩大农村创新金融业务规模,降低服务费用,增强普惠性优势,并重点围绕探索有利于形成优良的本地文化与村落文明的项目加强农村金融的服务支撑,尤其重点培养新型农村信贷业务发展,如针对职业培训、家庭建设、教育基金等信贷需求提供新农村生活信贷业务。

3)农村战略整体目标的实现应由支持村民自我发展的金融环境和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保障。针对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完善农村金融立法,确保农村金融机构向专业化、多样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以便更好地配合当地政府的規划,对当地规划有效地补充、支撑和服务;并针对当代农村问题,围绕发展诉求更新战略对策,确保农村金融的先进性,促进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孵化本地特色产业链,保护村落文化和优化自律文明的农村共治式发展。

2当代农业战略性问题探讨

2.1当代农业发展的思考方向及问题探讨——村镇互动、产村融合难题

中国当前的农业发展存在产业自身突破的屏障,同时也需要应对农业工业化改造及现代企业治理竞争水平提升的难题,如探讨产城融合模式的有效路径,使用信息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经营能力,加强产业链条上的创新。可同时实现互动、融合、高效、文明、特色化发展模式,是当代农业发展的准确方向,区别于资本主义“千城一面”的同质化、碎片化的抽象城市空间[10]。

目前,农业生态安全问题凸显,需要处理和转化[11],集中化管理与实现适度的规模经济农业是可行的转变思路,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农业生产方式理论在当代的新发展[12],契合了倡导的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三重改革要求。因此需要从机制和运行形态上进行现代化升级,结合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多元共效的思路探索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创新,如打造新型全域旅游产业,探讨和践行产城融合、产村融合的模式,创新跨区域协同发展及村镇间高效互动。产城融合策略的实施过程需要面临老旧园区的改造甚至是迁址的难题,因为目前“产城分离”“一股独大”是最普遍的现象,而更新功能与规划内容需要推进“多规融合”“城区联系”“网络社区”[13]等空间变革系列措施,实施融合再造,并针对环节问题去落实管理标准,确保区域内各资源调整到位,配合形成互利共生[14]的融合形态,围绕融合方案去调整管理系统、生态环境、土地安全、社区治理、区域发展、资源配置等对策,确保农业创新、集约、节约发展。

全域旅游将区域内的产业资源作为旅游资源开发打造,其逻辑在于保护生态环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培养游客文明和适度开发形成高品质的全域旅游业态,实现既有资源创造收益,又带动经济整体发展的效果,并纳人全部居民工作生活中,使其共同参与,以此确保全过程、全时空的旅游体验,提升旅游质量的同时形成社会共建共享的过程。村镇互动、产村融合还存在顶层设计上的战略难题。目前不少地区推出的规划策略实际上并未做到真正的全域概念,在后续实践过程中也存在多维度、全方位设计的问题,从参与到实现管理并未全部与企业结合、与居民合作,统筹全村资源和人力,而游客旅游全过程衔接断裂,社会管理水平也未跟进。因此,今后全域旅游改革工作还需进一步落实多规合一、公共服务一体化、分类改革、旅游监管全覆盖等任务,提升治理水平,建立适度的规模经济秩序,确保特色、美丽乡村真正有序发展运行,而不是工业化的农业集聚地或是污染的旅游村落。另外还需分析目标实现所需的管理能力,如打造的新产业是否能够带动老产业转型,开发全域旅游时领导干部队伍本身是否具备一定的审美和创造力,来确保对特色物质与各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扬。

2.2真正意义上的全域旅游产业创新与当代农业战略建议

全域旅游是综合农业各产业链可旅游化开发的产品,开拓新经济,打造既能创造经济收益又能提升社会价值和生态效益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产业形态。真正意义上的全域旅游产业创新,应当按照农业合理化、特色化以及农民主体化、农政公共化的原则,以便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因此,全域旅游的重点在探索融合与互动的机制,结合各地特色的业态方案,耦合可运作的政策系统与“三农”资源,围绕时代变革的诉求去孵化并开发出可持续的新农产业,确保产业发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务、技术设施、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多方面的因地制宜的要求,并为竞争性资源形成有力保护与规范的秩序管理系统。目前中国不少地区已经开展了实践探索,保护村落文化有利于整治空心化,还能发展特色全域旅游经济[15],如浙江省湖州市和孚镇民当村打造出产村景融合的精品村规划[16],产业链与非产业链功能混合的小微制造业村镇[17],利用修缮古村落的契机将文化与党建相结合,借力景观与绿化方案实现与产业相融共生的效果,以此提升农产品品牌效应,扩大本地特色,优化区域布局,实现本地小微企业集中集约发展[18]。浙江省瑞安市通过“产、村、人”融合立足生态特色,充分挖掘特色遗传基因,联动更多音乐美术、创意产业、高端商务、休闲度假产业发展[19]。从实际发展效果来看,这些获得“部级生态村镇”称号的村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远超过全国村镇的平均水平[20]。因为农业碎片化难以集中规模经营,也难以保证发展的健康持续性,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更不利于农村传统文化形态的保存和延续,所以融合共效是农业发展的关键出路,构建国家组合品牌系列,挖掘出差异化的特色,是开展全域旅游及产村融合发展模式的关键。因此,创新发展与改革工作应当朝着更加高效、文明、集约、节约、融合、产学研一体化的方向改进。

1)打造全域新型旅游产村融合模式,丰富各地旅游资源。要配合名树、古建筑等特色风貌进行联合设计,形成现代文明统一的展示体验效果,提升当地在公共服务及多元业态发展方面的水平,扩大经济规模,提升竞争实力。然后延伸至科教文卫多领域,带动更多产村融合的产业出现,尤其是特色农业的全域旅游产学研模式。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村镇政府和村委会权责,给出合理的改善村内产业结构的方案。联合村镇力量共同发力推进产村融合化、全域旅游化发展,全面实现协同治理。建设互联网基础设施,搭建全域旅游网络综合平台系统,借助互联网去推进特色化旅游项目的开发、展示和营销,挖掘社会人文角度的新体验价值。加强推广传播,增强公关效果,邀请各界专家点评与推荐,邀请网红、明星等参与讲解本地文化和旅游特色体验,丰富特色农业全域旅游视频内容,提升旅游项目的知识价值和厉史内涵。新型全域旅游产业务必树立村镇互联网产业发展战略,延伸产业链条,形成凝聚合力,革新农民观念,改善农民行为,传递精英农民的先进生产观念[21],发挥乡贤作用,实现共治、共享、共建、融合的新兴经济发展效果。

3)推进农业差异化特色战略。在产品细节、文化包装、使用区别、体验效果上进行差异化特色提炼,挖掘古代历史人物故事来传播特有文化,如产品品味格调、食用讲究、搭配文化、烹饪技巧、季节方案等,这些特色内容还可以衍生出增值业务和更多的盈利空间;丰富景观表演等内容,形成分享传递、自助参与创作或文艺表演活动等一系列旅游内容,有利于主题宣传,也有利于主题体验园区及休闲设施的供应与消费,还有利于解决农业生产过剩的问题。发展全域旅游产业,可以实现以养定种、粮改饲、种养加一体化、“互联网+农业”、PPP模式、循环农业等模式,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推动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扩大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构建农村人口全覆盖的普惠制的综合性合作社体系,实现社会资源资本化,维持“三农”稳定,实现社会化生态农业的发展状态[22]。

3当代农民战略性问题探讨

3.1当代农民战略性问题的思考逻辑及问题探讨——农村人口教育需求

新时代“三农”战略思想本身的价值维度是维护亿万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福社[23]。从宏观层面上,农业“四化”对新思想、新论断和新要求具有明确标准,符合社会进步发展理论。从微观层面上,给予每个农民個体进步发展的教育条件,可提升农民个体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可维护地区发展平衡。目前中国城乡人口受教育水平差距较大,是通过城乡间自由流动解决既有问题,还是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推进创新能力,配合农村农业战略发展所需,都需要提高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因此,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农村人口教育。当代农民首先需要具有积极乐观而充满活力的劳动状态,其次在出现问题时需要具备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即通过学习和工作,在心智、态度、意识、觉悟、技能、素质方面获得进步提升。经过分析可知,目前农村人口教育需求尚未得到满足,农村人口教育工作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坚持农村教育改革,为农村发展提供保障。

当代农民只有实现知识富强才能真正打破恶性循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农民阶级具有革命性与保守性的二重性特征,介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属于“中间阶级”范畴[24],造成这一特征的原因主要有2点。

1)固有观念部分“原封不动”延续下来,导致农民无法全面及时化解发展风险,解决发展问题。农村封建观念、不良习俗、民间类活动以及不文明用语和家庭暴力等问题长期存在,并且还在持续,家庭暴力和其他农村恶习对农民阶级后代形成不良影响。新时展又容易造成农民代际观念断裂,有些新生代农民强烈的教育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进而陷入困境。

2)教育资源不能与农村人口教育需求形成较为完整的对接。目前农村教育资源与实际需求不对接,师资力量、学校综合水平、家庭重视程度、教育支出占比等方面短期内无法缩短与城市的差距,农村产业发展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教育的发展。

3.2农民发展性诉求及当代农民战略建议

经济扶贫易,精神扶贫难,农村人口教育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较于产业及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的周期往往更长、难度更大,要实现乡风文明还需要在社会支持系统方面进行优化。而在社会支持系统方面,落户制度尚未健全,农民工市民化身份难以实现,在政治、经济、社会权利,子女教育、工作机会、住房、社会保障权益及失地农民保障、收入水平提升等方面均表现出不足。目前农民持续增收困难,协调工农、城乡利益关系仍存在一定困难。

创新发展与改革工作应当从顶层设计出发,重点围绕文明素质提升和自律、自省、自觉、自发学习等方面开展工作。相关部门也应提供并加强教育培训服务,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尤其要深入了解当地农民的心理需求和实际发展中的困难或是生活中的困惑及问题等,及时给出解答并帮助解决。围绕心智、能力、结果等一系列的创新需求开展实践,在给予更多直接资源和产业机会之外,还需要配备推动力保障系统,在权益和激励上做好运筹与分配,做好创新结果、权益保障及战略主导等稀缺性激励资源的分配工作。满足农村人口教育需求,优化社会支持系统,是农民发展创新的内在驱动力和外部拉动力,二者共同构成当代农民战略性富强的改造主体。

1)多重激励手段提升农村人口文化素质。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先从最熟悉的领域开发潜能,提升自信心,提升创新创业实力,培养当地农民企业家、农民科学家、农民社会家、农民活动家等,形成良性循环的共同协作进步的文化氛围,形成有效传递作用。促进农村人口雇佣制度转变,与时俱进地开发与仓]建适合教育体制,形成“三农”产学研模式为最佳。

2)丰富特色乡村社会活动,强化乡村归属感。针对产业链各类新兴业态给出支持政策,促进产业园区化打造,提高农村惠民政策力度、深度、广度、丰富度,进而做好培训惠民、教育惠民、医疗惠民、扶贫惠民、安居惠民和福利惠民等工作[22]。开展农村人口教育理念宣导、教育事业升级、教育服务改革工作,号召互联网平台开放给农村人口免费自助学习课程,提供网络培训和就业服务通道。

3)做足社会支持系统服务工作,加强党政教育领导作用。加强党政、历史、综合素质、科学知识、文化卫生方面的教育支持,优化社会整体环境,提高党政水平,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高农村建设与农业形态科学现代化水平、文化卫生教育事业服务水平。马克思认为农民阶级的特性说明必须实现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权才能保证革命的胜利,之后毛泽东在研究了中国农民的特征后指出,固有的分散、散漫、文化素质低以及缺乏政治远见的局限需要教育和引导,务必要以党政力量带动并结合政治与文化共同教育[23]去引导和进步。因此要加强党政带动,在普惠教育措施和供应等方面要做好战略部署,强调教育重心的优势资源倾斜,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量化对接,通过乡村治理工作落实社会与家庭环境对教育重要性的认知,改造父母的教育观,完善农村子女教学的服务系统,深化各村落教育激励工作改革。

融合教育策略篇10

关键词:创客教育;计算思维;融合;机器人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2-0006-03

创客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核心,强调STEAM多学科的融合,创新精神具有通过实践去发现问题,并努力探寻解决方案的含义,体现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只有想不到,没有创客做不到”,实质是对“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两方面的辩证反映。那如何既要想得到又要快速做得了呢?融合计算思维教育是个不错的选择。

计算思维[1],“作为一个学术词汇出现得较晚,但其作为人类思维方式的组成成分很早就存在,而且随着计算工具、计算方法和人类整体思维能力的不断进步而改变”[2],经过多年萌发,现犹如海啸般正在教育界激荡和蔓延,许多地区把计算思维作为技术课程的基础理论和内在核心价值加以引入,期望实现技术学科的稳定性和核心性,并因此而展开了实践探索。

一、 创客教育与计算思维

1. 计算思维教育是创客教育的一种载体

计算思维教育是一种“普适教育”。“教育的本质是人自身的发展”[3],而人的发展需要高品质的思维,作为“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4]的计算思维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立足点,如同所有人都具备“读、写、算”能力一样,成为适合每个人的一类普适技能,其“思维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培养聪明的学习者,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解决问题,也要教会他们发现值得解决的问题”[5],通过计算思维教育让学生品味计算思维、提高计算思维、享用计算思维,让“计算思维成为每一个人的技能组合成分,而不仅仅限于科学家”[6]。

创客教育是一种“基于创造的学习” [7]的全人发展教育。计算机科学家、图灵奖得主艾兹格・迪杰斯特拉曾说过:“我们所使用的工具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从而也将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能力”,创客教育是信息技术常态化有效应用的一种阶段外显形态,旨在“借助技术工具与资源让学生能够将学习过程融于创造过程,实现基于创造的学习;能够在创造过程中提升学科学习质量,尤其是提升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艺术等学科学习中的自信、创造力与兴趣;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基于创造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实现全人发展”[8]。

从上述意义上说,计算思维教育是创客教育的一种载体,“人类最基本学习方式的基于创造的学习”,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适合每个人的普适技能”的融合,是创新人的学习工作生活方式等行为方式的一种形态,创客教育与计算思维教育的融合,昭示着学生已从创新出发,而不是开始走向创新。

2.计算思维训练是创客教育的途径之一

郭喜凤教授等认为:计算思维源于并服务于由理论、技术、工程、工具、服务和应用构成的计算链,这一计算链以计算理论为始点,以计算应用为终点,每一结点都将产生计算思维,从始点到终点的转化构成计算思维的工程化,从终点到始点的转化构成计算思维的抽象、升华和理论化[9]。 现阶段“创客教育是在创客空间(环境)中开展的培养青少年创客(目的)的一种教育类型,是以造物(手段)的形式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目标)的一种工程教育(本质)”[10]。

创客教育的实践是从始点到终点的转化,是计算思维工程化的体现;创客教育的课程是从终点到始点的转化,虽然现实层面上的课程体系尚未形成,但是完善的课程体系不是简单的产品操作说明书,而是始于应用终于理论的套件系列,创客教育课程是计算思维理论化的体系形式之一。

可见,计算思维工程化是创客教育的一种实践形态,工程化过程中的计算思维训练是创客教育的途径之一,它既让创客教育的实践具有了可操作性,又让创客教育的教程得以条理化,计算思维教育既可助力创客教育课程的体系形成,又可促进创客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

3.计算思维方法是创客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个创客项目一般都含有内涵复杂、相互关联的若干个任务,虽然有可能包含一些良构问题,按程序性思维就能解决,但更多的是场景不明、影响因素模糊且解决问题的线索不易找到的劣构问题,也许还包括一些带有个性立场和感彩的争点问题。

用计算思维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应是每个人的基本技能,“计算思维应把基础和核心建立在经验、实证和教育之上,应关注方法、实践和实效”[11],学生在分析问题任务、设计解决方案、实施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对“约简、分离、转化、仿真和应用等”计算思维方法的大量组合应用,实质就是创客教育中的一个个具体实践策略。

可见,计算思维方法是创客教育中实践策略的具体化,是创客实践策略的基础,学生正是在这类劣构问题场景下_始了基于创造的学习,形成的创造性作品是创客存在境界的一种外显,俨然就是创客教育与计算思维教育的融合标志。

二、创客教育与计算思维教育的融合案例

课堂是创客教育与计算思维教育融合的常见阵地,以下结合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机器人行走》一课的教学,例谈计算思维与创客教育的融合应用。

1.问题的约简

激发学生创造兴趣,让学生有信心参与创造过程是创客教育的标配。教材配套了“后两轮独立驱动”的三角形智能机器人,它貌似普通的玩具小车,学生初见时有点不屑一顾,而当要求通过编程来指挥机器人行走时,马上满脸充满兴奋,苦于没有头绪,不知如何来“玩”。

“把一个看来困难的问题重新阐释成一个我们知道怎样解决的问题”[12],这是计算思维的基本构件,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这一思维习惯此时正是时候。行走问题实际上就是个典型的可计算问题,可先让学生观看月球车落月后行走的一段视频,然后问:“月球车行走了多少距离?”,通过整合数学知识,学生极易明白“速度与时间”是获取月球车行走距离的两大核心要素,于是机器人行走问题,学生也就很自然地简约成计算机技术了:编程指挥机器人行走,只需设置行走的速度和时间。

通过对庞杂或复杂问题简约化,降低问题难度,便于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就是计算思维的约简。

2.关注点分离

能让机器人按预设顺序行走,体现机器人的“智能”,这是本课的一个具体化创客项目。维持创造动机是创客教育的标准件,为此我们借助场景,融合应用了关注点分离方法。

关注点分离就是将复杂系统,用合适方法分解成多个模块(阶段),然后再逐一针对各模块特征,找出各自解决方法,最终解决整个系统问题;如庖丁解牛般在关节点分割,其应用模式一般分3步:①问题分离策略,②各模块分别求解,③合成各模块的解。

如图1场景:“机器人位于中间的矿石加工区E区域,A、B、C、D四种矿石分布在四周区域,如果机器人要采集其中一种矿石用于加工,请以加工区为始点和终点,设计一个机器人行走方案”。这类场景学生极易上手,会有多种分离策略,如采集B矿石用“前进、后退和停止”分解策略,采集C矿石用“右转弯、前进、后退和停止”分解策略等;各模块的解,通过尝试操作较易获得,各模块解的合成也无难度,即“机器人采矿行走方案实质就是机器人前进、后退、转弯和停止这四种基本形态及其组合方式”。

通过关注点分离,学生把任务场景演变成机器人的四种行走形态,从而顺利桥接到已有的计算机设置技术,最终完成设计方案。

3.巧妙的转化

把复杂问题转化为能够用计算机解决的形式,谓之转化。这是创客教育中十分常用的一个计算思维方法。本课对转弯内容的处理就运用了转化法。根据机器人两轮驱动组合形态,即“左右同进、左右同退、左停右转、左转右停、左进右退、左退右进”共六种,分别设计对应的六组转弯策略,再用“机器人行走模拟演示工具”在计算机上实验这六组策略,从而把实操场地上不易留存的转弯轨迹,在屏幕上绘制成对应的轨迹形态,进而归类转化成直观形象图,可视性强。(见图2)

借助计算机工具有效显示了机器人转弯轨迹,使得动态事物静态化,顺应了小学生形象思维为主,初步的逻辑思维为辅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逻辑思维转化为直观的形象思维,省时省力有实效。

4.验证式仿真

一个创客项目,除计算工程中的“实现方法”外,还有“系统分析、方案设计”等其他配套环节,实施“机器人按人的要求行走”,至少应当包括“系统分析”中的行走路径规划、“方案设计”中的程序编程策略和“实现方法”中的算法优化等内容。为此增补了项目场景:如果机器人要采集到全部四种矿石才能进行加工,那这个行走方案该如何设计呢?

创客教育与计算思维融合的特征之一,就是“能够发现、提出可用计算机解决的问题,能够自主分析问题,并能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本例中,先设计机器人行走路径策略,后讨论程序编程策略,如前进距离、转弯大小等,再通过思辨和仿真演练,进行算法优化,如优化为顺时针转个大弯(转一大圈分别经过C、D、A、B区域)后停下等。

充分利用计算机模拟演示工具来仿真验证策略方案,让学生既享受结果,也享受过程,不减少探究体验但能缩短探究过程,实现了过程与结果的动态平衡。在模拟仿真环境下,因没有了机械传动、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工程化方案主体的支撑性和稳健性更易得到验证,同时干扰少了,学生也就更易专注于需求分析、策划设计和算法优化了。

5.实体化应用

课至此时,整体上是在思辨及模拟操作,可谓“纸上谈兵”,但实体项目中因受电力强弱、地面平整度等因素影响,行走策略的实现未必理想。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求解过程,学以致用,避免只会解答理想模型而不能求解现实问题,这是教学使然,因此,教学的应然是让学生在具体创客项目中(实体场地纸上)调试操作机器人,实证策略方案。

原型制作(实体化应用),从思维过程化的角度看,计算思维源存在于一个“以计算理论为始点,以计算应用为终点”的计算思维生存周期中,从创客教育角度看,创造是一个需要全身心投入的复杂过程,本环节不但是学生领悟这一道理的极佳时机,而且也是创客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学生在探寻实体项目的解法中常会频发状况,实施情况可能并不理想,这很正常,但我们关注的重点应是学生“计算思维应用”与“创造的学习”之间的融合状况,前者需要关注学生能否将事物模型逐步转化为计算机所能理解的符号模型,能否把现实事物转化到信息世界,再把信息世界描述数据转化到机器人世界等,后者需要关注学生思考探索问题的过程,关注学生和机器人协同解决问题的过程,关注学生对机器人执行程序后反馈结果的处理方法等,两者融合层面上,要让学生领悟人和计算机之间的辩证关系,明白人之思维越深入模型构建越合理,则具体方案可行性越强,而计算机智能化程度越高,则人需关注之因素会减少,在问题求解过程中人与计算机是有不同分工的。

三、 结束语

基于创造的学习过程中融合计算思维,吻合创客教育的全人发展理念;计算思维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像计算机科学家那样,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创客教育和计算思维教育的融合是可行和有效的;把计算思维培养成每位学生的基本技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应当穿于整个教学体系之中。

参考文献:

[1][4][6][12]周以真.计算思维[J].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07,3(11):83-85.

[2]张东生,季超. 从形象思维到计算思维[J]. 计算机教育,2012,(19):6-11.

[3]张诗亚.论教育发展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换[J].教育评论,2001,(2):4-7.

[5]斯滕伯格.思维教学――培养聪明的学习者[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7][8]郑燕林,李卢一.技术支持的基于创造的学习――美国中小学创客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施路径[J].开放教育研究,2014,(6):42-49.

[9]郭喜凤,孙兆豪,赵喜清.论计算思维工程化的层次结构[J].计算机科学,2009,(4):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