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专业产教融合探讨

时间:2023-01-09 09:25:48

机电专业产教融合探讨

摘要:2019年初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指明了发展的道路,标志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大发展大转变的时代。《方案》详细介绍了产教融合和1+X的质量管理制度。作为一所基层职业技术学院,我们要积极贯彻《方案》中1+X的质量管理制度,这将促进新时代的教育发展,促进高质量的办学。要进一步深化1+X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培训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主体地位,推进产教结合的校企合作,以达到精准、高端的育人目标。提出要推动课证融通,把技能型纳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先后了一批1+X试点高校。《中国制造2025》出台后,教育部颁布了多项机电类X专业技术资格认证。机电工程专业是一门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庞大的学生群体的课程,应根据所在地区的机电设备制造业特点,确定其专业发展方向。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本地区各行业的发展,培养能够适应多种行业需要的高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1+X认证体系是提升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相适应的重要手段。课证合一是1+X认证体系的本质。因此,如何使高职院校的机电专业课程体系与高职院校的资格证书制度相结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课证融合含义与教学设计思路

1.1课证融合含义

课证合一是指实行1+X的证书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内容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把中职院校的职业技术水平与中职院校的教学水平联系起来。教育证书和职业技术资格证书所反映的学习结果互相转化,为建立国家资格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

1.2课证融合课程教学思路设计

学校的机电专业采用1+X认证体系,引进了业内优秀的认证,将《职业资格证书》纳入机电人才培训计划,并与机电行业职业标准相结合,通过对职业技能等级和中职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了综合评比,实现考核与评价的统一,推动人才培养、培训、评估方式的改革。实现机电专业人员培训与工作需求的无缝衔接。

2机电专业1+X证书的实施方案

我校机电专业积极融入国家职业资格体系,提出了行企融合,多证合一,课证合一的1+X实施模式。该制度将教育部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与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实行双管齐下。部分学校现已积极参加1+X认证体系试点,并承担了多项工业机器人运行和维护证书的教学工作。

2.1明确实践模式

在对1+X认证体系进行调查、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具体到专业的教学目标和模式进行了明确的界定。1+X中的1为文凭,而学校的文凭则是社会评价的结果;X是几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它能够反映出行业的技术要求,也能体现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X是多少?是什么类型的证书?是职业资格证,行业资格证,注册资格证或职业资格证?这些都是要经过研究和实践才能确定的,必须要有一个动态的调整,才能启动PDCA模式。

2.2依托机电类专业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X的选定研究

人力资源部的技术资格证书不再是唯一的选择。取某一企业工程,从招标至完工,对其职业素质构成要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形成报表。将其与专业技能评定要素、就业证书等相关的专业规范进行比较,并进行了大量的分析,最终得出了相应的结论。根据选择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质量要求进行再一次地整理。通过近2年的实验,检验出符合资格条件的毕业生能否成为本专业所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实验班的毕业竞争能力有无显著提高。通过对职位报酬与学历的相关性的调查,探索企业和企业间的订单型工作能力培训。虽然不是正式的考试,但也有一定的奖励[2]。

2.3科研与实务的要点

产教融合模式下,如何对人才培养计划与条件进行优化,采用1+X认证体系,以适应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1)X在1+X认证体系中的含义及实践意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不局限于人社部门的资质证书,它还包括了各个行业、各个部门的考试、非正式的技能证书,以及专门的培训。(2)通过1+X的方式实现一专多能的培养。在核心技术方面,工程师、技师、讲师多师授课,强化过程评估和专业素质评估,实现持证持能。(3)必须进行哪些创新:通过跨专业技能认证,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X必须超过2,并且提倡跨行业,这种人才在公司中很受欢迎。加工制造专业要求具有多个岗位的人才,具有多个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才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其中,机电工程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焊接、清单核算、BIM、工程管理等。通过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等平台,运用科技创新与研究开发,培育出一批优秀的教师和教师队伍。普通的职业院校都有自己的工作室,有自己的研究资金。学校可以从优秀的学生中,挑选出一批优秀的学生,加入到他们的工作室中,进行创新创业竞赛,横向的科技课题,让他们拿到各种奖项,给X的证书添加新的元素。

2.4开展人才培养调研并确定X职业资格证书

多证融通的人才培训计划的先决条件是地区企业急需一批具有一定技术能力的合格劳动力。工业企业的需求与职业资格的具体内容,包括课程的选择、学时比例、实习实训等。对绍兴及周边地区1+X人才培养定位进行调查,并制定出X级职业资格证书和相应级别要求,也就是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维护、电工等职业资格。

2.5多证融通的人才培养体系

多证合一的学历证书和多种专业资格证书,将学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相结合。实施开放灵活的学分转化方式,推动了多项专业资格证书的双互双通。结合部分专业拓展课程,以四段递进的教学模式,它包括了工业机器人的操作与维护、电气工程师的专业资格考试,加强了1与X之间的联系与融合,建立一套学历证书和技能证书结合的课程体系,以增强其灵活性、适应性和针对性。提炼出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共性知识与技能需求,建立面向大众和专业平台的通用基础模块;以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专业教学规范为基础,以1+X为研究对象,构建核心课程;依据高职教育的需求,结合区域的行业特点培育高端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设定第二课堂单元,为学生提供专业技能竞赛、职业研究、学生专利等学分的需求。

2.6课征融合的实践教学运行方式

目前,该专业主要从事电工及工业机器人的操作与维护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电工资格证书课程,并开发了多种教学材料及网上资源公开课程,能够完成从初级电气工程师到高级电气工程师的全面训练。由于该专业的宗旨是培养具有高质量、高素质的自动化技术、高技能、高水平的技术技能人才。在与机电专业有关的竞赛中,进行了与智能技术有关的实训室建设和课程建设。因此,当前,高职院校正积极地开展职业资格考试的教学与研究[3]。X级工业机器人的运行和维护规范,客观地反映了当前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应用技术发展状况。以三种不同的企业为对象,分别对其工作领域、任务和技术进行了界定。模块化的结构使得它能适应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适应于训练和评估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根据《工业机器人作业与作业作业评估》的规范要求,将作业作业与作业的训练内容划分为四个研究单元,提出了各考证单元的能力指标,并将各学科或各学科小组的研究成果加以支持。

31+X证书制度对深化机电专业产教融合的促进策略

为了进一步做好1+X专业认证课程整合,应从四个方面着手:

3.1建设1+X培训考核基地

校企合作,建立1+X的培训评估基地,工业机器人系统运行和程序设计训练评审室,主要是针对工业机器人的程序设计和综合技术技能的培训和评定。请注意上述两个区域都装有监视整个比赛场地工的监视器。

3.2组建1+X培训师资团队

培养一支具有较强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能正确理解职业教育理念,对专业技能等级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做好1+X证书课程认证一体化教学的总体设计,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主要工作内容有:强化1+X认证体系,领导教师开展职业资格认证研究,推动1+X课程模块的研发;建立1+X培训中心,加强专业技能培训;现已建立起一支能满足工业机器人运行和维护的教师队伍,并在此基础上,对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的培养有了较好地实践经验。

3.3建设1+X培训资源

与1+X课程建设对接,以技术与工业的现代化需要,适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融入课程建设,突出优质、在线、共享课程建设的内涵。构建宽松、立体的教材、教材和测试问卷,建立三门高质量的网络课程,涉及X专业的作业和运行。编写作业手册,按照实际作业(例如,工业机器人的操作程序和操作与维修)编写作业手册,并将操作基础、技术规范和注意事项结合起来。

3.4推进1+X项目驱动式教学

以工业机器人程序设计为实例,对机器人的操作、参数设置、教学编程、程序优化与重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其次,按照课程的教学目的来确定课程的教学任务。根据典型的企业工程,根据职业群体的技能提高率,设计了一套教材开发与使用、简单工业机器人编程和建立多种座标系统。在老师的指导和构想下,将每个任务以任务目标、练习与演示、分工协作和总结报告相结合的方式完成。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建立起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从而能够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同时,通过自主选择、计划、实施、总结、报告、评价和反思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团队精神。

3.5行业企业证书引入

首先,引进了高水平的导游资格证书。以高级导游资格证书为X等级的机电认证,高级教学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较高,可以有效地改善机电专业课程的教学规范,使其与机电行业的企业标准接轨,在此基础上,对机电专业人员的培训和对相关企业行业的工作要求进行了有效的沟通。另外,还介绍了研学规划和管理水平。研学规划和管理资格认证是1+X认证体系下的第3个专业资格认证,具体操作:学校和企业共同商讨、签订研学规划和管理等级证书,校企合作,在校内进行研学规划与管理的理论知识培训,在校外的企业进行实习,最后由学校的导师和公司导师进行评估,并颁发相应的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证书。合格的学员可以到相关企业工作,担任专业顾问。引进研学的计划和管理认证,有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要加强专业的教学。在目前的机电专业课程中,由于缺少与机电发展趋势相适应的课程,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师队伍。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专业具备机电企业所需的规划及管理资格证书,能有效地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提高其考取通过率。三是要充分利用机电企业的学习资源。

3.6课证岗融合转变传统教学模式

1+X认证体系,需要统筹教学的组织和实施,增强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和针对性;一方面,通过教学和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取得了高级导游资格证。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学生将会在本校学习有关的导游学理论与技巧,并于第二学期结束时,由资深教师带领团队完成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工作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一个月后,让学员们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技巧,来完成他们的带团工作。评定其是否取得了资格证书,并将其分数计入相应课程。另外,轮班轮换、研学旅游规划和管理入门考试。跟随资深的研修老师在研修基地内进行研学路线及课程的设计,第五个月可自行规划研修路线及课程,并于六个月完成研修计划及管理入门考试。高级研学导师依据研学规划和管理职业等级、研学指导工作标准,并结合学员在实习期间的学习态度、相关知识和技巧运用情况,对相关课程进行打分,研学计划和管理资格认证,达到课岗合一的目的。

3.7以岗位任务设定课程目标加强课证融通

职位任务是一个职位所要完成的工作,也就是职位的职责。岗位是一个个体,是一个企业为了完成一个特定的工作而建立起来的,它包括了工种、职责、职称、等级等要素,这些要素都是为了完成一个特定的工作任务所必须的。所以,要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设定教学目标,保证教学目标和工作任务的实现相结合。通过扩大工作任务为指导,确定了课程的知识技能扩展目标,使学生在学习时间的安排和教学方法上更加自由、更加灵活;在此基础上,根据工作任务所需的综合素质,确立了高职院校的综合素质目标,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使其能够适应新形势、新变化,从而提高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4结语

“1+X”认证体系是培养具有高素质技能和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所以,正视“课证融通”中的问题,探讨“产教融合”问题的对策,对于培养机电专业对口的机电专业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光龙,黄光伦,黄晓琴,等.“1+X”证书制度下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资格融合研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1(11):83-87.

[2]杨光龙,黄光伦,黄玉芳,等.“1+X”证书制度下高职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研究[J].职业技术,2021,20(10):66-71.

[3]王建荣,宋小红.新形势下对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J].商情,2020(34):184.

作者:金象周 单位:滁州市机电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