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与建筑工程十篇

时间:2023-07-04 17:23:18

土木与建筑工程

土木与建筑工程篇1

英文名称:Journal of Chongqing Jianzhu University

主管单位:重庆大学

主办单位:重庆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重庆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6-7329

国内刊号:50-1052/TU

邮发代号:78-48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57

期刊收录: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EI 工程索引(美)(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土木与建筑工程篇2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问题与解决策略

虽然我国建筑事业已经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建筑技术和设计方面水平都得到了不断提升,但建筑结构设计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设计师去注意并解决,只有不断纠正和解决结构设计中的问题才能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1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原则

1.1合理性

土木工程建筑方案在设计初期,就需要对于建筑结构提出基本要求,还需要保证工程建设中的安全性能。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工程在实际设计中的安全性能及工程质量。土木工程建设在刚开始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对于建筑工程结构特点全面性分析,研究工程在实际施工中的现场情况,建筑工程地质特点,进而才能够保证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科学性,让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能够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确保符合,最终建设完毕的建筑物质量满足国家建筑物质量标准。土木工程建筑设计方案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对于建筑物周围的地质情况全面了解,进而保证整个建筑工程设计能够在科学的情况下建设。

1.2高效性

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在设计过程中,首先就是对于建筑物设计图标进行明确,保证设计方案在实际设计中能够有详细的数据资源作为设计保障,对于土木共产建筑结构全面性了解中,对于建筑物的全部信息有效整合,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将图标的高效性重点突出。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中需要对于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的难点系统性分析,探索难点在实际建设中可能出现的謦欬能够,进而在设计土木工程建筑结构方案,保证设计方案拥有较高的精准性,防治出现核算上的失误。

1.3完整性

土木工程价值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对于对于这个工程进行集中性考虑,防止出现缺陷或者设计不足的情况。设计人员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方案设计完毕后,需要对于设计方案进行整体性分析,对于工程建设中的薄弱环境尤为关注,严格按照国家对于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要求进行审核,增加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能,工程施工现场也能够稳定进行。

2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图纸设计

图纸是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唯一依据,图纸在施工现象具有重要的作用,设计人员设计图纸的质量对于工程施工及建筑物质量有着直接性影响。我国建筑行业施工人员文化水平有限,因此对于设计图纸的重要性了解不足,在实际施工中会出现敷衍设计图纸要求的情况,对于设计图纸中的内容认识也有限,造成设计图纸并没有在工程实际中发挥出应有的效果,设计图纸在工程实际施工中落实水平较低,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中也缺乏专业性引领,对于工程质量有严重的影响。

2.2建筑选址

良好的选址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具有关键性作用,也是建筑工程基础。建筑选址如果较为稳定,那么就为后期的工程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建设基础,也能够提高整个建筑物的安全系数。土木工程建设物在选址中,由于缺乏专业性的指导,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性能有着直接性影响,也为建筑物留下的安全隐患。

2.3基地建设设计

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方案中国对于地质稳定性要尤为关注,对于地质稳定性能要进行保证,否则会影响整个建筑物的质量。对于基地建设影响最为明显的就是地下室设计,但是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人员为了保证基地建设质量,对于地下室设计已经开始有优化及完善。目前,部分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在设计设计中,对于地下室设计并没有严格按照地下室设计标准执行,地下室的墙体厚度及强度系数并不高,甚至部分土木工程建筑设计存在盲目性设计情况,对于地下室设计要求了解不足。如果基地建设存在安全隐患,那么将降低整个土木工程建筑设计的质量,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方面在实际施工中缺乏安全性能的保证。

3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的解决对策

3.1完善建筑结构设计

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对于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将工程质量最为核心内容,对于工程建筑经济成本进行最大化控制,保证工程建设经济成本在建设方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土木工程建筑投资者应该对于经济效益及建筑质量件的关联清晰认识,明确企业回报与建筑物质量间的关系,进而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才能够对于建筑图纸不断完善,在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控制建筑经济成本,让建筑投资方对与工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满意。

3.2加强建筑项目各单位之间的交流

在土木工程建设结构设计方案在设计前期,设计人员应该与工程投资企业及施工负责人对于工程建设情况进行沟通,了解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在实际设计中应该满足的要求,对于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掌握,了解建筑物周围环境特点,增加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高效性。

3.3明确参数含义

土木工程建筑设计在施工阶段,需要大量的专业性术语,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中就应该对于这类术语进行明确性标准。如果设计人员对于工程施工处理没有明确性标准,就有可能出现施工情况与设计图纸不吻合的情况,进而对于工程建设治理进行影响。工程在实际施工环节拥有明确的参数含义,对于工程图纸内容将会有着更加直观性的判断,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就需要明确参数含义,对于部分参数可以针对性设计,在工程实际施工中重要参数界线进行明确,保证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能够对于参数中的真正含义明确了解,建筑在实际建设中也是依据设计方案设计,保证设计方案与真实施工情况相吻合。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需要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实际设计环节也较为复杂,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中具有一定难度,本文仅仅对其简单性阐述,希望能够推动建筑结构设计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温启平,殷欣.基于防震考虑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探析[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3(02).

[2]吴毅宽.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及合理设计方案分析[J].建材与装饰(上旬刊),2013(01)

[3]曹军.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平面不规则问题的分析与抗震措施[J].中华建设,2012(12).

[4]董亚军.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3):146-147.

土木与建筑工程篇3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建筑节能技术

中图分类号:E271 文献标识码: A

一、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具体思路

通过对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在工程结构设计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要想提高工程质量,必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工程的耐久性与安全性是需要首要考虑的问题,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目前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相关人员通过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主要集中如下几方面。

1、土木施工基础设计

土木工程的基础设计非常重要,它需要考虑到当地的环境因素,例如水文条件、地质条件等。如果建筑楼盘不高,则表明其结构荷载力较小,因此,可选择基础结构模式,若建筑楼盘较高,便要选择综合基础结构模式。同时,不能忽略的是建筑工程需要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在同一标高位置,可进行相同结构单位基础的埋设,并选择尺寸合适的构件。

2、实现结构设计规范化

社会经济在发展的同时,建筑行业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土木工程质量问题被人们广泛讨论。我国政府已经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目的在于确保结构设计变得更加规范。因此,设计人员必须意识到工程质量的重要性,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对结构进行设计,确保建筑的安全性与稳固性。施工单位施工时,若发现设计图纸上存在不足之处,要及时予以更正,若无法判断其是否合理,可让开发商进行判断,并协商解决方法。施工单位必须要重视建筑安全问题,如果开发商或施工单位了解到图纸设计中存在不合理情况却没有做出修正,双方均要受到法律制裁。

3、提高结构设计人员的专业素养

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设计主体是工程的所有设计人员,他们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施工工程质量。设计人员在进行结构设计前,要明确工程注意事项,了解工程的复杂性,结构设计对设计人员要求非常高,它不仅需要设计人员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需要他们拥有专业的技能,将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结合,避免结构设计出现纰漏,确保工程质量。

4、确保钢材刚度性能良好

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的同时,房屋建筑内所使用的钢材建筑越来越多,钢材需求量变大。由于房地产建设需要开发大量地皮,而我国的土地资源非常有限,未来的建筑设计必定会以高空建筑为主,便于节约土地资源。在高层建筑中,建筑工程对钢材刚度要求很高。因此,必须确保钢材刚度良好,有利于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5、注重地基的设计

地基在建筑工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是整个建筑的基石。每个设计人员必须重视地基的设计,只有完成地基的设计后,才可实现后面的设计任务。地基的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其中包括施工条件、水位、地质情况、温度等。通常情况下,施工人员对了解相邻建筑的地基情况并标高,明确其具体位置,确保施工的安全性与工程质量。

6、全面控制配筋结构设计

配筋结构设计主要以建筑物荷载分布的具体情况为依据,分解荷载,并进行间隔设置,了解建筑物支承情况。钢筋结构设计必须合理,有利于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节能设计

1、建筑照明的节能设计

房屋建筑在进行灯管照明设计时可加入适当的控制系统,来达到节能的目的。首先,在建筑地下车库的照明设计时可采用区域性的时间控制照明,划分为车道照明和车位照明两个区域,具体操作为在白天关闭车位照明仅开启车道照明,傍晚开启全部照明,随着也越来越深逐渐从车位照明转为仅车道一侧照明开启,这样不仅使管理更加方便更重要的是可以节能;其次可以按照需求进行灯光照明控制,在只有管理人进入的设备区域如地下配电室、电梯机房等可设置相应的感应器来控制灯光的开启与否,有人进入时感应开启,人员离开后感应器操控机器延长一段时间后再使灯自动熄灭;其三,还可以采用控制光通量的方式达到节能的目的,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对灯具光输出的调节机制,在保证灯光照明需求的同时控制光通量保持在最小,以减少能量的消耗。

2、建筑墙体和门窗的节能设计

建筑墙体节能设计的重点就是保温性能和蓄热能力,通常采用的节能设计墙体有单一材料外墙、保温夹心型复合墙、内保温复合墙以及外墙之外的保温措施等,这些建筑墙体的结构设计在节能上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较好的节能效果。在建筑门窗的节能设计中,重点考虑的是门窗的保温性和气密性,这两项性能不仅决定了建筑设计的舒适度而且与节能性有重要的联系,门窗节能设计通常采用内衬钢窗框的设计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门窗的传热效率,提高建筑整体的保温性能。而在玻璃节能设计上可采用中空玻璃的方式来增加保温性能,达到节能的效果.

3、屋面节能技术

在普通的建筑围护结构中,屋顶虽然占地面积小,却能量损耗大,约占总能耗的8%-10%。因此,虽然强化屋顶保温节能技术对建筑的工程造价影响不是很大,却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这是节能效益的明显体现。主要的节能屋面设计包括:倒置式屋面、蓄水屋面与屋面绿化。倒置屋面是相对于传统屋面提出的一种新型屋面设计模式,即把保温层置于防水层之上,使其位置相对于传统屋面进行了倒置。倒置屋面所使用的额保温材料是憎水性的,这种屋面设置具有工艺简单、施工简便、保温效果好、无需通过设置排气孔进行排气处理、抗老化效果好、能负载较大的房屋负荷。

屋面绿化是降低建筑物附近的环境温度的一种途径,而且在城市的中心地带的热气流上升时,绿化带周围的凉爽空气很快过来补充,有利于对城市气候进行有效调节。绿化过的屋面的保温效果很好,周围的土壤可以吸收水分得到憎水膜,阻碍水的自由流通,且绿化植被对土壤具有固定作用并保护屋面免受阳光的暴晒。屋面绿化还可以防止刚性防水层的干裂、缓解屋面来回振动的影响,有效防止水层老化现象的发生。 4、建筑隔热节能设计

建筑的隔热设计,不仅要在建筑的外墙部位设置,而且要在屋顶设置,因为屋顶是建筑结构中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部位。隔热设计也有两种方式,分别是隔热构造隔热以及使用隔热材料隔热。常见的隔热材料有热反射类、板块类、填充类。空气层的隔热是目前比较常用、价格低廉而且隔热性能良好的隔热方式,是一种把“空气”当作隔热材料的特殊方法,其隔热原理是降低传热从而实现隔热,像空气间层的厚度和密闭程度、热流方向、两侧表面的光洁度等因素都会对其隔热性能造成影响。空气层的隔热目前主要运用在炎热气候地区的双层窗、墙体和屋面,隔热效果很不错,同时设置在墙体部分的空气间层还能起到保温和隔热的双重效果,但水平构件是只能隔热的。

5、节能设计中新能源的应用

以达到减少建筑能源消耗、节能的目的,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引入新能源,国内外许多建筑行业开始了这一计划。太阳能与建筑机构形成有机整体,首先被引入建筑结构设计的节能设计中,减少了能量的消耗。为了完成太阳能与建筑机构有机结合,这就要求通过恰当合理的方式将太阳能系统考虑在建筑的结构设计中,并有机的结合到建筑设计中,从而进行统一的施工。太阳能系统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不仅要达到节能的效果,而且又不能给建筑本身的安全性和实用性产生负面影响,乃至美观的成度,在建筑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实现太阳能光热系统与建筑结构的有机结合。安装太阳能系统时最主要的是考虑到建筑楼层的高度,楼层高度决定了接受太阳光强度的大小,楼层越高,遮挡物就越少,越能接收到更多的太阳光的辐射,增大了安装在楼层上的太阳能板对光的吸收效率,次要的是考虑到楼层之间的间距,满足一定的日照要求条件,在满足室内光照的程度上,同时又要保证太阳能系统的吸光效率,最后,还要考虑到楼层的表面积,表面积越大,太阳能系统吸收光的效率越高,越有利于能源的节约,从而做到了利用太阳能系统来达到节能的目的。

土木与建筑工程篇4

一、坚持从严治党,抓主体责任,用创新思维创新党建思想政治工作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升班子的组织领导力

学院党委将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围绕建设一流学院的奋斗目标,努力提高领导班子的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

一是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谋划学院发展能力。二是坚持党政联席会制度。对学院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大额资金使用、师资引进等事项通过召开党政联席会讨论决定,坚持集体领导、集体决策,坚持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三是开展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消除误解,推进工作的目的。

2.突出支部活力建设,抓理想信念教育,提升组织覆盖力

按着《党支部工作条例》,强化“两个功能”,把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有机统一起来。一是把宣传思想工作、党员教育管理、群众工作等落到了支部,充分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发挥。二是优化党组织设置,实现党员教育、管理、培训、服务全覆盖;三是明确支部委员岗位职责和工作规范,注重党员作用的发挥,工作讲奉献,讲实效。四是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和两周一次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每周推送包含“党史党规、理想信念、中华文化传统和教育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书香土木”文章,坚持每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

3.探索创新党建新模式,拓展延伸党建新阵地

强化党建工作的价值引领,着眼于人、落脚于人,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能。一是我们在公寓成立“党员之家”,并开展“我是党员,亮身份”活动。包括:党员寝室亮身份、党员床位亮身份,努力探索新时期党建新路子。对每个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建立公寓个人考核档案,做到积极分子考察、推荐全覆盖,党员、积极分子教育、培训全覆盖、管理和监督全覆盖。建立系统的监督考核制度,实现对党员和积极分子教育和管理的同步进行。实践效果达到了我们的初衷: “一个支部,一所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 目标。党建工作进学生公寓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延伸,扩大了辐射点和覆盖面,形成多层覆盖、多重管理、动态调节、自我完善的新型思想政治工作网络,进一步推动土木学院思政教育工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4、抓“两学一做”制度化常态化,继续开展“跟党走、强本领、做表率”党建主题系列活动

学院党委将以“跟党走、强本领、做表率”为主题,结合推进政治理论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广泛参与的党建主题系列活动,并对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开展“迎校庆”寝室文化建设活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征文比赛活动。

二、大学生思想教育和就业工作全面提升

1.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院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核心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结合党的开展“学习知识竞赛”、先优模表彰颁奖活动、征文比赛等活动;开展具有学院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趣味运动会、大学生素质拓展系列活动。组织开展第七届“龙建杯”全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系列大赛等,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为学生成长和成才打下坚实基础。

2.加强学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学习氛围

本年度,学院将开展“学风建设专项治理”工作。一是细化措施严抓上课及晚自习考勤;二是树立学习第一的观念,建立班级学习小组,促进学生互帮互学;三是加强考风考纪宣传教育,严肃考风考纪,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学习氛围。学院还制定了学生学习状态跟踪会熵会制度,每学期召开一次,对预警的学生重点帮扶,建立学校、家庭、学生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跟踪评价全体学生,让有能力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

3.不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新方式,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水平

学院充分发挥辅导员、学生骨干的作用,不断研究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方式。学院在2018级新生中,在全校首次开展团队心理素质拓展系列训练,激发了学生潜能,增强学生自信,提高了学生心理素质,展现了个人魅力,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增进了同学的友谊,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4. 以行业为依托 不断拓展就业市场,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学院按照立足行业,服务社会,立足龙江,服务全国的基地建设规划,以优质的企业为点,以行业协会和人才市场为线,以重点地区为面的基地建设思路,通过走访、参会、校企合作等方式,加强与企业沟通联系。我院将与大型央企如中交、中建、中铁、中水以及冶金建设等集团公司建立了稳定的就业基地。

三、加强工程文化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工程素质教育形成新体系

我院始终注重工程素质教育,注重专业文化精神的传承,用文化来引领人才的培养。通过建设土木工程文化教育基地、文化走廊,举办 “土木工程师论坛”、“龙建杯”大学生创新创业系列文化活动,开设《工程伦理学》、《桥梁美学》、《工程导论》等工程文化系列课程,每年为毕业生举行工程师召唤、授戒、宣誓仪式,系列活动,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工程文化教育体系,着力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科学人文精神以及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能力等非技术能力。

土木与建筑工程篇5

1进行土木建筑工程设计的相关原则

1.1进行基础方案的合理科学选择

在正式实施相关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之前,相关设计人员应当根据该土木工程建筑的具体要求,并充分结合建筑场地周边的地质以及地貌等情况,对工程项目进行基础设计方案的合理选择。而且相关工程设计人员还应当充分把握该工程的结构类型以及荷载分布的情况,从而能够更加全面的对该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各项工程要点进行分析,并进一步优化选择出科学合理的施工基础方案。

1.2合理选择计算简图

在进行相关的土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必须依靠计算简图来进行相关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计算,这也就充分体现出了结构简图设计准确的重要性,因为一旦结构简图出现问题,就会直接导致整个土木建筑工程设计效果的不合理,从而导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这也就要求相关设计人员必须建立起一个基于安全基础之上的计算简图,来服务于相关土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合理与科学。

1.3合理选择计算工具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计算机技术也开始逐步应用到土木建筑的工程结构设计之中,并且在现阶段也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而进行计算工具的合理选择,也能够有效促进整项土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土木工程建筑设计人员必须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的计算机辅助工具,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更为合理的工程设计目的。

1.4合理选择设计方案

在进行土木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之前,应当对其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全面细致的考虑,来判断其是否能够满足结构设计的经济性原则以及能否很好的遵循相关建筑结构体系原则。这也就要求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土木建筑工程的建造,就必须有着一个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作为整项工程施工的基础。

2现阶段土木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结构方案的优化程度不够

在土木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工作中,一些设计师与工程师们往往会因为开发商或者上级领导层的影响,使得其在进行结构设计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往往不能够很好的对基础系统以及承重系统等因素进行很好的考虑与设计,而只是一味追求建设的高效率,并急于开展下一部分的建设工作。而且有的工程设计人员其个人素质以及工作能力不足,因此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经常出现结构方案的设计整体性与概念性不够强的情况,这也就使得在具体设计方案过程中,往往难以全面细致的进行设计过程中的系统分析。还有的设计师们只是单纯的追求设计效果的新颖程度,并直接为该结构方案的实施带来无法弥补的缺陷。而结构方案的优化程度不够,也直接导致了整个土木建筑的造价进一步得到提升,或者是在建筑过程中难以规避一些安全隐患的存在等问题。

2.2过于追求建筑成本最低化

随着我国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的建筑设计队伍数量也得到了迅速的增长,这也就导致了整个土木工程建筑设计市场竞争无序,并且相关设计师在进行土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之中往往会受到开发商或者施工方的各种要求的制约。而有的施工单位为了能够尽可能减少该建筑过程中的施工成本,就会要求相关土木建筑结构设计师们最大限度的进行相关建筑材料用量的降低。这也就导致了该建设工程各种设计指标数值都处于国家规范要求中的最低极限,并直接降低了整个建筑物中进行不可预见风险的规避能力,也给建筑物的安全使用造成了很大的隐患。

2.3设计施工图纸质量不足

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有许多结构工程师们会因为自身素质或者时间的影响,在进行设计图纸的绘制过程中不够认真与细致,而一些进行审核校对的过程也往往直接流于形式,无法取得很好的校对效果,这也就导致了相关的施工设计图纸不够详细,并存在质量不足等诸多问题,从而给整个项目的具体施工也带来很多困难。而在设计过程中,一些设计单位往往不能够很好的协调各个专业,这就给整个建筑专业的空间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并且会直接给相关居住使用者们带来很大的不便。

3解决土木建设结构设计问题的策略

3.1核算土木建筑工程中的地基荷载力

要想有效对土木建筑结构中的地基荷载力进行有效的计算,就必须进行地基的准确勘测。因此在进行相关建筑结构的实际设计工作之前,相关设计人员应当对工程施工的实际场地进行合理的勘测,并得到精准的勘测数据。并且应当在满足基础设计这一标准上,来进行该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荷载力的准确计算。而在进行土木工程基础设计的过程中,在需要进行换土垫层的情况下,还应当对所需要换土的垫层厚度进行精准的计算,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个地基荷载值的准确程度。而通过现有的规范来进行荷载折减系数的有效计算,能够充分保证整个土木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性与稳定性。

3.2完善土木工程的项目管理

为了能够充分保障该土木工程建设的安全性能以及实用性能,就必须在进行工程决策阶段,根据该土木工程建设的规模大小进行相关资金成本的有效核实。而我国的相关标准也规定,在进行土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根据所需建设土木建筑工程的大小、类型以及实际需求来进行其建筑标准以及工程等级的明确标识,确保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能够使其所有的设计参数都很好的适应国家的相关要求与安全指标,同时也能够确保该土木建筑工程的设计成果很好的实施。而通过进行土木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也能够有效增强整个土木建筑的安全性能,并能够有效规避类似于水涝等自然灾害对该土木工程的危害程度,从而进一步保护了该土木建筑中相关居住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3.3加强对土木工程设计招标的进一步管理

在进行土木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之中,往往会因为频繁的偷工减料活动而直接影响整个土木工程质量以及设计方案的正常实施,并严重影响整个土木建筑的安全性,因此就需要在进行土木工程的设计招标过程中,必须充分解决这一弊病。而利用招标的方式来进行相关设计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的选择,也能够很好的提升所有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的竞争意识,并能有效促进其在实际设计施工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在进行设计施工招标的过程中,开发商们不仅要充分重视该承包单位的实际技术水平,还应当对其在建筑行业中的评价进行详细分析,从而更好的进行相关施工单位的选择。而通过招标的形式来进行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的合理选择,也能够很好的协调这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进一步保证该土木工程的安全性以及实用性。

4结语

综上所述,土木建设结构的设计对于整个土木工程的具体施工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现阶段的土木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依旧存在不少问题,这也就需要相关的设计团队能够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且进行有效的改进与解决。本文就土木建筑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解决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我国的土木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帮助。

作者:王惠君 单位:汾西矿业集团公司基建处

参考文献:

土木与建筑工程篇6

摘要:CAI系统的发展有着非常鲜明的历史脉络,在土木建筑工程制图的教学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用途,它不是课堂老师的助理教师,同时也是学生课下预习复习的良好的帮手,为学生基本视图制图技术的掌握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

关键词:CAI系统土木建筑工程制图应用

一、CAI系统及土木建筑工程制图的简单介绍

CAI又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它是指计算机辅助下展开各种工作,它是一种计算机技术的综合的运用,如多媒体、超文本等等,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它的优点主要在于克服了后者的单一呆板生硬的特点,而赋予了教学工作的生动形象,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教学实践中达成的共识中,运用该系统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意义的构建原则,必要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等等,通过遵行这些原则可以使得该系统的运用效果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

在土木工程建设工程中制图技术显得非常之重要,可以说学会制图基本上是学好该专业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关键的需求,否则是很难应付后来的课程的学习的。所以在实际的教学情况中,我们发现工程图学都具有非常多的共性那就是无论在老师教学还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对直观的教学用具都有着非常高的依耐性,这个与课程的属性和特点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视图与制图的初学者都感受到非常的难以理解所讲授的内容,这个也正是该门课程与很多其它的课程的重要的不同之处,它很看重学生们的抽象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的变换能力,可以说这个基本上构成了该门课程的精髓;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有各自的难处,实际上学生的难处可以说就是老师的难处,老师难就难在批阅和修改学生的作业,因为往往初学者都表现出很多的不适应性,所以无形之中就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工作负荷。

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CAI系统在土木建筑工程中几乎就有着一种天然的“合作”优势,一个由于自身存在的教与学的复杂性,抽象性,另一个由于天热的具有动态的多维的生动的表现性,那么二者的结合显然就是顺理成章的了,因而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几乎是所有的设计到土木建筑工程制图的课堂上都会使用该系统。这个就反而显得一点都不奇怪了。

二、土木建筑工程制图CAI系统的开发

该项软件系统的开发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可以说从上世纪中期就在有些国家开始的试验并运用,不过这也仅仅是一个起步的阶段,在这样一个阶段,真正使用的还只是集中在大学和大型的公司企业当中,不过也有可能是产品的诞生时期,更多的组织还没有意识到该软件系统的先进性,所以可想而知的是到二十世纪的末期,该项产品就得到了不断的推广和使用,涉及到的专业领域非常之广,不仅仅在理工科以内,甚至文学艺术经济学界都开始研制引用并且开发这种软件成果,再后来随着多媒体计算机的出现,CAI的发展方向就更为广泛了,而且不断的更新自我的功能,使它满足更多客户更为广泛的用户的需求。

在所开发的该项软件中,我们可以发现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是配置的需求上肯定要求较高,这个是内在的功能性的需求,其次是拥有友好的界面,给人以吸引力和满足感,清新感,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愿意集中精力去学习较为枯燥乏味的制图视图,大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强化了学生们学习的自信心,为学生以后在专业领域内的深造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基础和条件。再次,它不仅富于动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有着非常海量的信息资源,基本上包括了土木建筑工程的所有的知识体系和只是结构,为学生自主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资源和信息资料。工程图学对工科学生学习的重用性不言而喻,而现行的教学方式显然是难以适应工程制图的教学发展的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种种的困难通过CAI系统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更为关键的CAI系统在土木建筑工程系统中的运用性问题。

三、土木建筑工程制图CAI系统的运用

更为重要的是该系统的运用,在设计好系统以后,展开运用,尤其是合理的科学的运用显得非常有必要。一般来说,该项系统在土木建筑工制图的运用也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那就是首先需要掌握基本的视图制图的知识,其次才是识读更为专业的建筑图谱。在此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就是首先需要对着轮廓图形要能够想象出图形的整体与全貌,这个是掌握视图技术的第一项要求,其次就是对照着投影图去想图形的整体,这个就是考察学生的空间的想象能力,这样一步一步的训练后,等到达到一定的水平就可以将前面的单个的部分综合起来考虑整体的面貌了,也即是想象出整个的图形出来。

在实际教学中,有学者将其总结为三点,它最初充当的是课堂的助理教师,在老师无法用更为形象的具体的语言来描述复杂的图形的时候,就可以派上用场了,而且简单易懂,方便易行,是课堂教学的友好的选择。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即使在课间,该系统也是学生学习的较好的辅助工具,因为该系统的针对性非常的强,同时利用起来也非常的方便,如果同学们在课堂上有那些重要的知识没有能够及时的掌握下来,那么就可以将课件重新定位,为学生强化重点难点突破点做基础。不仅如此,在考试复习期间也仍然能够起到作用,使用这种系统让同学们掌握的知识从整体上而言更有系统性和专业水准,不会因为杂乱无章而显得毫无头绪。

总而言之,CAI系统的开发研究以及在土木建筑工程制图中的综合的运用,给工程制图的课程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为教师和师生的共同的教与学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和丰富的课程资料,更为关键的是为学生基本视图制图知识的掌握上提供了基础,这是他们后期发展的关键的专业知识能力。

参考文献:

[1]杜治汉,赵呈领,赵随英.从CAI课件设计到信息化教学设计[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1)

[2]曹奎,万年庆,袁俊红. 面向实验教学的多媒体CAI课件的设计与实现[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02)

土木与建筑工程篇7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物变形分析预报技术

中图分类号:S969.1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GPS测量方法及自动化监测和数据处理管理系统等。

20世纪20年代以来.国际上相继发生了圣佛朗常规地面测量方法主要是指用常规测量仪器(经纬仪、西斯(美国)、马尔巴塞(法国)、瓦伊昂特(意大利)、板测距仪、水准仪)测量角度、边长和高程的变化来测定桥和石漫滩(中国)等跨坝事件.加拿大的魁北克桥和变形。它们是目前测量的主要手段.能够提供整体变形我国重庆彩虹大桥、广东韶关特大桥坍塌等事件,给相状态,适用于不同的精度要求、不同形式的变形和不同关国家带来了惨重的灾害和巨大的经济损失。科学技的外界条件。常规地面测量方法的完善与发展.其显著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工程建设的进程.进步是全站型仪器的广泛使用.尤其是全自动跟踪全各类水工建筑物,地下建、构筑物,大型桥梁,高层建筑站仪(RTS,RoboticTotalStations),也称测量机器人.物等将越来越多.建筑物的安全就显得十分重要。为了可以进行一定范围内无人值守、全天候、全方位的自动检查各类工程建筑物及其地质构造的稳定性.变形监监测,其监测精度可达到亚mm级。

1土木工程建筑物变形监测技术地面摄影测量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虽然起步:

合理设计土木工程建筑物变形监测技术方案是变较早,但是摄影距离不能过远.绝对精度较低。近几年形监测的首要工作。纵观国内外数10年变形监测技术发展起来的数字摄影测量和实时摄影测量为摄影测量的发展历程.土木工程建筑物变形监测方法主要有常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开拓了非常广阔的前景.使规地面测量方法、特殊的测量手段、摄影测量方法、摄影测量方法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大型工程建筑物当中。

2 土木工程建筑物变形分析与预报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使各种理论和方法为变形分析和变形预报提供了广泛的研究途径。由于变形体变形机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必须采用有效模型来逼近、模拟和揭示变形体的变形规律和动态特征。为工程设计和灾害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变形分析的研究内容涉及到变形数据处理与分析。变形物理解释和变形预报的各个方面。通常可将其分为变形的几何分析和变形的物理解释两部分。

2.1变形的几何分析方法

变形的几何分析是对变形体的形状和大小的变形做几何的描述.其目的在于描述变形体变形的空间状态和时间特性。其主要方法有:

1)时间序列分析(autoRegressivemovingAver.

age):变形观测中在测点上所获取的观测量通常组成一个离散的随机时间序列.为此可以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建立P阶自回归q阶滑动平均模型ARMA(p、q)。一般认为采用动态数据系统(DynamicDataSvs―

tern)法或趋势函数模型+ARMA的组合建模法较好。

2)频谱分析法:对于具有周期性变化的变形时间序列(如大坝的水平位移一般都具有周期性)。可采用付立叶(Fourier)变换将时域信息转到频域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各谐波频率的振幅。找出最大振幅所对应的主频。揭示变形的变化周期。

3)卡尔曼滤波法:若将变形体视为一个动态系统.系统的状态可用卡尔曼滤波模型即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描述。状态方程中若含监测点的位置、速率和加速率等状态向量参数.则为典型的运动模型.这种模型特别适合滑坡监测数据的动态处理.也可用于静态点场、似静态点场(如变形监测网)在各周期观测中显著性变形点的检验识别。该法的优点是有严密的递推算法.不需要保留使用过的观测值序列.而且可把模型的参数估计和预报结合在一起。该法是一种变形的动态几何分析方法.应用时需注意初始状态向量及其协方差阵以及动态噪声向量协方差阵的确定.采用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可较好地解决后一问题。

4)人工神经网络法:当变形量与影响因子之间是一种非线性、非确定性的复杂关系,人工神经网络法将生物特征用到工程中.用计算机解决大数据量情况下的学习、识别、控制和预报等问题,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影响因子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层.以变形量作为输出层.中间为隐含层的三层反传(BackPropagation)模型(简称BP网络模型)最为成熟.网络拓朴结构(每层特别是隐含层的节点数确定)、反传训练算法、初始权选取和权值调整、步长和动量系数选择、训练样本质量、训练收敛标准等是重要的研究内容。此外.将小波分析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小波神经网络组合预报方法.将人工神经网络与专家系统相结合建立变形、预报的神经网络专家系统也极有应用前景。

5)小波分析法:小波理论作为多学科交叉的结晶在科研和工程中被广为研讨和应用.被誉为“数学显微镜”.它能从时频域的局部信号中有效地提取信息。利用离散小波变换对变形观测数据进行分解和重构.可有效地分离误差.能更好地反映局部变形特征和整体变形趋势。与付立叶变换相似。小波变换能探测周期性的变形。将小波分析法用于动态变形分析.可构造基于小波多分辨卡尔曼滤波模型。将小波的多分辨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的学习相结合.建立小波神经网络组合预报模型,可用于线性和非线性系统的变形预报。

2.2变形的物理解释方法变形物理解释的任务是确定变形体的变形和变形原因之间的关系,解释变形的原因。其主要方法有:

1)统计分析法:以建立回归分析模型为主.通过分析所观测的变形(效应量)和影响因子(原因量)之间的相关性。来建立荷载一变形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统计分析法具有“后验”的性质,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变形成因分析法。

2)确定函数法:确定函数法中以有限元法为主。它是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利用变形体的力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通过应力与应变的关系来建立荷载与变形的函数模型,然后利用确定的函数模型预报在载荷作用下变形体的可能变形。确定性模型具有“先验”的性质.比统计模型有更明确的物理概念。但往往计算工作量较大.并对用作计算的基本资料有一定的要求。

3)混合模型法:它是统计模型和确定性模型的进一步发展.对那些与效应量关系比较明确的原因量用有限元法(FEM,FiniteElementMethod)计算。而对另一些与效应量关系不很明确或采用相应的物理理论计算成果很难以确定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原因量(比如温度,时效),则仍用统计模式,然后与实际值进行拟合而建立的模型。例如.林兵(1998)采用混合模型分析坝体形态得到了较好的效果。反分析是仿效系统识别理论。将正分析成果作为依据。通过一定的理论分析,借以反求建筑物及其周围的材料参数.以及寻找某些规律和信息。及时反馈到设计、施工和运行中去。

结束语

几何变形分析和物理解释的综合研究将深入发展,以知识库、方法库、数据库和多媒体库为主体的安全监测专家系统的建立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变形的非线性系统问题将是一个长期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方海全,王睿.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J]. 价值工程. 2011(30)

土木与建筑工程篇8

关键词:土木工程;学习兴趣;培养

就当前建筑施工建设而言,其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但影响着国民经济的效益,并且其还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对人们的人身安全有很大的影响。对此,土木专业技术知识对建筑工人来说十分的重要。但是建筑工程专业其重在实践。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只能在实践中不断的提高,其对力学、数学等方面的知识要求也很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课堂上的内容就比较吃力。对此产生了畏惧的心理。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任老师,对课堂知识内容不感兴趣,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就会降低,对知识的求知欲也相应的减少。那么在建筑专业的探索的能力和精神就不会实现。所以,在土木工程建筑专业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学生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学习来说十分重要。

一、提高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的认知度

学生应该提高对自己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的认识,掌握好现代建筑工程建设的基础性知识理论,就可以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从事与建筑工程建设相关的道路施工、住房建造、水电站、给排水等不同的施工领域内的招投标、施工、管理、规划、设计等,这些施工建设对学生工作的能力的要求其要具备物理力学、数学模型、建筑工程结构、计算机应用等不同方面的技术能力要求,这就要求学校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针对性的学习这些高要求的技能。

二、提升专业教师的总体素质

教师教学的素质对学生学习的兴趣有着直接的影响。因为建筑工程建设涉及到的专业课程很多,这些课程之间相互联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进行本科目的教学外,还要考虑到其他的科目的联系性,然后对其联系进行牵引,让学生有效的联系起来。建筑专业教学的主要方式是重视对建筑原理的推理,重视对构造原理的记忆。这种教学的方式往往是枯燥的,乏味的。如果教师不能及时的发现学生对建筑课堂上这些枯燥内容的抵触性,其教学的效果就会大大的降低。所以,必须要提高教师的综合性素质,提高教师对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的把握水平,培养学生对建筑工程专业学习的兴趣。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对原理性的知识内容很重视,但是对于实践性教学环节就相对的要轻视。因此,教师的素质的提升,还可以实现其教学的实践性和理论性知识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学生实践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不断的参加各项研讨会,积极参与教师的培训,就自身在教学环节中暴露的问题进行改善,提高其课堂上上课的效率,提高学生对其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三、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途径

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文化的大融合,冲击了学生的观念、价值观,导致我国教育上面临着很多社会外在的影响因素。就教师的教学方面,其也在随着社会发展不断的更新其新教学的标准。这就要求教师对其教学的专业性知识、教学的手段、教学环节设计等方面与时俱进,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培养的标准,不断的完善自身教学设计。要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视野相对广阔,知识结构具有系统性,以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

(一)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在接触专业课程的学习时,其因为基础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涉及到的专业的知识并不复杂,突然接触的详细的专业性原理,学生常常会觉得其很难懂。因为教材的更新速度比较慢,学生在学习完这些内容后发现,学到的技术当前已经不使用了,就感觉学习的知识没有实用性。进而产生厌烦的心理。学生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其并不清楚这种技术或者知识应用的实例,因此觉得其没用,对专业知识产生不自信的感觉。有教学条件的学校,可以带领着学生去实际的工程项目上现场观察讲解,提高学生对其实践性的认识。或者利用多媒体幻灯片的摄影效果,对其结合着讲解也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性作用。

(二)改善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其传统的教学方式一直是采取教师讲解为主,但是对于新的媒体设备很少使用,或者是基本上不使用。教师应该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将社会先进的知识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不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让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课程的内容,还可以实现学生趣味性的提升。教师课堂是学生看向世界的一双眼睛,教师对新的知识技术在课堂上的使用会提高学生对当前社会新的知识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对新的事物的兴趣,提高其创造性。

土木与建筑工程篇9

2.Cyclic responses of three 2-story seismic concentrically braced framesChing-Yi TSAI,Keh-Chyuan TSAI,Chih-Han LIN,Chih-Yu WEI,Kung-Juin WANG,Yi-Jer YU,An-Chien WU

3.A new type of quadratic acceleration methodChangqing LI,Menglin LOU

4.A method for examining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steel arch deck bridgesCheng-Yu LIANG,Airong CHEN

5.Parametric oscillation of cables and aerodynamic effectYong XIA,Jing ZUANG,Youlin XU,Yozo FUJINO

6.Windborne debris damage prediction analysisFangfang SONG,Jinping OU

7.Resistance of large caisson in floating transport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airJunjie ZHENG,Zongzhe LI,Dongan ZHAO,Qiang MA,Rongjun ZHANG

8.Concurrent fatigue crack growth simulation using 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Zizi LU,Yongming LIU

9.Influence of initial curing conditions and exposure environments on chloride migration in concrete using electrochemical methodWen XUE,Weiliang JIN,Hiroshi YOKOTA

10.Corrosion damage assessment and monitoring of large steel space structuresBo CHEN,You-Lin XU,Weilian QU

11.Trial design of arch bridge of composite box section with steel web-concrete flangeJiangang WEI,Qingwei HUANG,Baochun CHEN

12.Nonlinear analysis of pre-tensioned glass wall facade by stability function with initial imperfectionSiu-Lai CHAN,Yaopeng LIU,Andy LEE

13.Influence of damages on static behavior of single-layer cable net supported glass curtain wall: full-scale model testGang SHI,Yongzhi ZUO,Xiaohao SHI,Yongjiu SHI,Yuanqing WANG,Zaoyang GUO

putational simulation methods for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sVladimír KOMPI(S),Zuzana MUR(C)INKOV(A),Sergey RJASANOW,Richards GRZIBOVSKIS,Qinghua QIN

1.A metadata model for collaborative experiments and simulations in earthquake engineeringJean-Pierre BARDET,Fang LIU,Nazila MOKARRAM

2.Investigation of the hydro-mechanical behaviour of compacted expansive clayYujun CUI,An Ninh TA,Anh Minh TANG,Yingfa LU

3.A hypothesis for crack free interior surfaces of Longyou caverns caved in argillaceous siltstone 2000 years agoZhong Qi YUE,Shaopeng FAN,Zhifa YANG,Lihui LI,Luqing ZHANG,Zhongjian ZHANG

4.A simple method for evaluating liquefaction potential from shear wave velocityLianyang ZHANG

5.Numerical evaluation of group-pile foundation subjected to cyclic horizontal loadYoungji JIN,Xiaohua BAO,Yoshimitsu KONDO,Feng ZHANG

6.Strain localization analyses of idealized sands in biaxial tests by distinct element methodMingjing JIANG,Hehua ZHU,Xiumei LI

7.Simulation of blast induced crater in jointed rock mass by 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 methodYoujun NING,Jun YANG,Xinmei AN,Guowei MA

8.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ing of single geocellreinforced sandXiaoming YANG,Jie HAN,Robert L.PARSONS,Dov LESHCHINSKY

9.A method for predicting consolidation settlements of floating column improved clayey subsoilJinchun CHAI,Supasit PONGSIVASATHIT

10.Application of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odel on determination of optimized pile-typeLei MA,Shuilong SHEN,Jinhui ZHANG,Yang HUANG,Feng SHI

11.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of a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 on overburden layersDakuo FENG,Ga ZHANG,Jianmin ZHANG

12.Discrete element method modeling of corn-shaped particle flow in rectangular hopperHe TAO,Baosheng JIN,Wenqi ZHONG,Xiaofang WANG

1.Initial stiffness and moment resistance of reinforced joint with end-plate connectionSufang WANG,Yiyi CHEN

2.Mechanics analysis of thin-walled box continuous girder with variable cross-sections in considering effect of large deflection and shear lagYuji CHEN,Qizhi LUO

3.Vortex-induced vibration of stay cable under profile velocity using CFD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Wenli CHEN,Hui LI

4.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for collapse responses of RC frame structures under earthquakeFuwen ZHANG,Xilin LU,Chao YIN

5.Experimental study on seismic behavior of mid-rise RC shear wall with concealed trussWanlin CAO,Jianwei ZHANG,Jingna ZHANG,Min WANG

6.Seismic behavior experimental study of frame joints with special-shaped column and dispersed steel bar beamShuchun LI,Bo DIAO,Youpo SU

7.Parametric study on damage control design of SMA dampers in frame-typed steel piersXiaoqun LUO,Hanbin GE,Tsutomu USAMI

8.Separation and extraction of bridge dynamic strain dataBaijian WU,Zhaoxia LI,Ying WANG,T. H. T. CHAN

9.Control mode selection for modal control of long-span arch bridgeZhengying LI,Zhengliang LI

10.Temperature variation of concrete box girder bridgeJian WANG,Zhi FANG

11.Bioengineering protection mechanism of city rock slope and its laboratory testDesong JIANG,Minghua ZHAO,Chong JIANG

12.Space-time evolution rules study on acoustic emission location in rock under cyclic loadingJiang XU,Xiaojun TANG,Shuchun LI,Yunqi TAO,Yongdong JIANG

13.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ement-stabilized soil bases with 3D finite element methodYunfeng PENG,Yunlong HE

14.Experimental study on average mov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bed-load particlesLimo TANG,Xingkui WANG

15.A rain-on-snow mixed flood forecast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Jian WU,Lan LI

16.Scientific significance of ancient maps of Yellow River and Grand Canal for water conservancy in ChinaXiaocong LI

17.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self-stressing and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 columns subjected to eccentric loadChengkui HUANG,Zuoqing SHANG,Peng ZHANG

18.Field measurements on microclimate in residential community in Guangzhou, ChinaZhuolun CHEN,Lihua ZHAO,Qinglin MENG,Changshan WANG,Yongchao ZHAI,Fei WANG

1.Distribution of background equivalent static wind load on high-rise buildingsJianguo ZHANG,Ming GU

2.Wind-induced vibration control of Hefei TV tower with fluid viscous damperZHANG Zhiqiang,Aiqun LI,Jianping HE,Jianlei WANG

3.Experiment and calculation on seismic behavior of RC composite core walls with concealed steel trussWanlin CAO,Weihua CHANG,Changjun ZHAO,Jianwei ZHANG

4.Ultimate load analysis of pretensioned inverted T-beams with circular web openingsHock Tian CHENG,Bashar S. MOHAMMED,Kamal Nasharuddin MUSTAPHA

parisons of bridges flutter derivatives and generalized onesFuyou XU,Airong CHEN,Zhe ZHANG,Cailiang HUANG

6.Probabilistic model for vessel-bridge collisions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Bo GENG,Hong WANG,Junjie WANG

7.Limit span of self-anchored cable-stayed suspension cooperation system bridge based on strengthZhe ZHANG,Huili WANG,Sifeng QIN,Xiaomeng GE

8.Experimental study of aerodynamic interference effects on aerostatic coefficients of twin deck bridgesZhiwen LIU,Zhengqing CHEN,Gao LIU,Xinpeng SHAO

9.Centrifuge model test and field measurement analysis for foundation pit with confined waterChunlin DING,Xiaohong MENG

10.A new method of studying collapsibility of loessYuanqing ZHU,Zhenghan CHEN

11.Dynamics simulation of bottom high-sediment sea water movement under wavesXueyi YOU,Wei LIU,Houpeng XIAO

12.Numerical simulation of damage in high arch dam due to earthquakeHong ZHONG,Gao LIN,Hongjun LI

13.Correlation between tension softening relation and crack extension resistance in concreteXiufang ZHANG,Shilang XU

14.Calculation of diagonal section and cross-section bending capacity for strengthening RC structure using high-performance ferrocement laminateShouping SHANG,Fangyuan ZHOU,Wei LIU

15.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n pile foundation of No. 6 main pier in Dashengguan Yangtze BridgeHongbin YU,Zeping LIAN

1.Improving existing "reaching law" for better discrete control of seismically-excited building structuresZhijun LI,Zichen DENG

2.Seismic performance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stand structure supporting retractable steel roofYiyi CHEN,Dazhao ZHANG,Weichen XUE,Wensheng LU

3.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short-limbed wallZhi ZHANG,Qian GU,Shaomin PENG,Quanzhi CAI

4.Behavior of steel fiber-reinforced high-strength concrete at medium strain rateChujie JIAO,Wei SUN,Shi HUAN,Guoping JIANG

5.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y on microcrack detection using contact nonlinear acousticsXiaojia CHEN,Yuanlin WANG HttP://

6.Impact analytical models for earthquake-induced pounding simulationKun YE,Li LI

7.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d structural design of pretensioned inverted T-beams with web openingsHock Tian CHENG,Bashar S. MOHAMMED,Kamal Nasharuddin MUSTAPHA

8.Field test on temperature field and thermal stress for prestressed concrete box-girder bridgeBaoguo CHEN,Rui DING,Junjie ZHENG,Shibiao ZHANG

9.Calculation method on shape finding of self-anchored suspension bridge with spatial cablesYan HAN,Zhengqing CHEN,Shidong LUO,Shankui YANG

10.Time-domain and frequency-domain approaches to identification of bridge flutter derivativesZhengqing CHEN

11.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ient waves in low-strain integrity testing on cast-in-situ concrete thin-wall pipe pilesHanlong LIU,Xuanming DING

12.Nonlinear elastic model for compacted clay concrete interfaceR. R. SHAKIR,Jungao ZHU

13.Simulation model based on Monte Carlo method for traffic assignment in local area road networkYuchuan DU,Yuanjing GENG,Lijun SUN

14.Conservation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of house settlements in Moso matriarchate in Lugu Lake areaYaoyun XING,Zhujiu XIA,Jian DAI

15.Effect of natural resource on improving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in ChongqingYong DING,Baizhan LI,Qing LUO,Hong LIU,Meng LIU

16.Urban design based on public safety - Discussion on safety-based urban designKaizhen CAI,Jianguo WANG

17.Experimental study on pile-end post-grouting piles for super large bridge pile foundationsWeiming GONG,Guoliang DAI,Haowen ZHANG

18.Effect of concrete creep and shrinkage on tall hybrid structures and its countermeasuresPusheng SHEN,Hui FANG,Xinhong XIA

1.New changes for new yearZuyan SHEN

2.Dynamic analysis of rail transit elevated bridge with ladder trackHe XIA,Yushu DENG,Yongwei ZOU,Guido DE ROECK,Geert DEGRANDE

3.Running train induced vibrations and noises of elevated railway structures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environmentHe XIA,Fei GAO,Xuan WU,Nan ZHANG,Guido DE ROECK,Geert DEGRANDE

4.Safety and serviceability assessment for high-rise towercrane to turbulent windsZhi SUN,Nin HOU,Haifan XIANG

5.Moment-curvature relationship of FRP-concrete-steel double-skin tubular membersMingxue LIU,Jiaru QIAN

6.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n seismic response control on top of Three-Gorges ship lift towers using magnetorheological intelligent isolation system and its keytechniqueWeilian QU,Jianwei TU

7.Nonlinear experimental response of non-conventional composite steel and concrete connectionTobia ZORDAN,Bruno BRISEGHELLA

8.General framework for bridge life cycle designJunhai MA,Airong CHEN,Jun HE

9.Ribbon bridge in waves based on hydroelasticity theoryCong WANG,Shixiao FU,Weicheng CUI

10.Calculation of prestressed anchor segment by 3D infiniteelementYanfen WANG,Hongyang XIE,Yuanhan WANG

11.Sectional model test study on vortex-excited resonance of vehicle-bridge system of Shanghai Bridge over Yangtse RiverLi ZHOU,Yaojun GE

12.Experimental study on concrete box culverts in trenchesBaoguo CHEN,Junjie ZHENG,Jie HAN

13.Several basic problems in plastic theory of geomaterialsYuanxue LIU,Jiawu ZHOU,Zhongyou LI,Chen CHEN,Yingren ZHENG

14.Behavior of compacted clay-concrete interfaceR.R. SHAKIR,Jungao ZHU

15.Diaphragm wall-soil-cap intεraction in rectangular-closed-diaphragm-wall bridge foundationsHua WEN,Qiangong CHENG,Fanchao MENG,Xiaodong CHEN

16.Manufacturing technique and performance of functionally graded concrete segment in shield tunnelBaoguo MA,Dinghua ZOU,Li XU

17.New form of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taking two length quantity as coordinate parametersYimin SHI,Ziyang ZHU,Yeming FAN

1.Tests on impact effect of partial fracture at steel frame connectionsYiyi CHEN,Ruoning BIAN,Fangfang LIAO

2.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seismic behavior of recycled concrete frame under varying cyclic loadingYuedong SUN,Jianzhuang,XIAO Research

3.Analysis on shear capacity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spatial connectionsWeichen XUE,Zhenyong LIU,Dongsheng JIANG

4.Optimal design of steel portal frames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sYue CHEN,Kai HU

5.Behavior of dam concrete under biaxial compression-tension and triaxial compression-compression-tension stressesHuailiang WANG,Yupu SONG

6.Micromechanics model for static and dynamic strength of concrete under confinementDan ZHENG,Qingbin LI

7.Improved numerical method for time domain dynamic structure-foundation interaction analysis based on scaled boundary finite element methodJianguo DU,Gao LIN

8.Adaptability to geological faulted foundation of Hardfill damKun XIONG,Yunlong HE,Yunfeng PENG

9.Experimental study on working parameters of earth pressure balance shield machine tunneling in soft groundHehua ZHU,Shaoming LIAO,Qianwei XU,Qizhen ZHENG

10.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compa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eolian sandYuqing YUAN,Xuancang WANG,Xin ZHOU

11.Changes of ecological conditions induced by rock tunneling in Laoshan Mountain areaXiaozhao LI,Xiaobao ZHAO,Zhongsheng WANG

12.Economy-oriented strategy of appropriate techniqueXiaoyang CHEN,Dekun ZHONG

13.Initial research on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oday's Buddhist templeXinjian LI,Guangya ZHU

14.Use of gestalt in wayfinding design and analysis of wayfinding processLi NIU,Leiqing XU,Zhong TANG

土木与建筑工程篇10

【关键词】土木工程;现状;未来

随着我国建筑的现代化发展,土木工程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建筑的造型、功能、规模以及技术逐渐多样化、复杂化、大型化,与之相关的设备、材料、技术也不断更新。此外,生态技术、信息控制技术、节能技术等新技术也不断应用于建筑领域。超高层建筑、超大跨度建筑、特大跨度桥梁建筑、大型复杂结构建筑等,在国家建筑水平方面,已成为重要的衡量标准。而土木工程的现代化发展,主要体现在创新与技术方面。

一、土木工程概述

所谓土木工程,是建造公路、桥梁等各类工程设施的一种科学技术总称。土木工程包括建造工程中的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此外,地质的勘察、图纸的设计、工程的施工、建筑的保养与维护都是土木工程的内容。土木工程作为一门学科,内容丰富多样,结构比较复杂,门类也比较多。

土木工程是国家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土木工程作为国家建设的一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有密切联系,如办公楼、公路、桥梁,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与土木工程有一定的关联[1]。农田管理中所使用的灌溉设施、城市废弃物的排放管道等,都离不开土木工程,因此,土木工程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另外,土木工程也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北京奥运时期所建造的鸟巢和水立方等体育场所,都是土木工程建筑的巅峰代表,同时也是一种艺术成果。土木工程的时代特征比较鲜明,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建筑特色。

二、土木工程的现状

我国土木工程,在高层建筑方面,20层以上的建筑已超过10000栋。其中,100m以上的建筑超过500栋,200m以上的建筑超过50栋,而300m以上的建筑超过20栋。处于上海的环球金融中心大厦,是土木工程中的最高层建筑,建筑整体高度达到492.5m,建筑楼层为95层。而公路、铁路事业方面,发展速度也比较快。我国高速公路在2010年完成2.4万公里的路程建设,总里程可达7万公里,在世界上稳居首位[2]。我国铁路在2010年,也完成了8.5万公里的路程建设,其中,青藏铁路的建设与开通,是我国铁路发展史中的里程碑,意义重大。地铁和轻轨作为我国城市铁路建设的主要内容,发展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另外,桥梁建设方面,我国已建成的桥梁,有各种类型,所使用的材料也不尽相同,部分桥梁建筑可与达到国际水平的桥梁相提并论。在前十位世界跨径桥型中,我国有6座斜拉桥和2座悬索桥,是我国实现由桥梁大国转变为桥梁强国目标的重要表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在建筑材料以及施工工艺方面,主要采用混凝土及其相关技术。建筑原材料多采用球状、活化等新型水泥以及性能比较高的减水剂,硅灰、粉煤等超细掺合料的使用也比较广泛。在混凝土施工技术方面,计算机技术、检测设备、搅拌设备等新工艺的使用,有效改善和提高了混凝土技术在性能控制和性能设计方面的水平。而预应力技术的应用,一方面为解决建筑难题提供了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也创新了建筑结构。预应力技术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伸缩缝和混凝土开裂方面的问题,延长公路的使用期限。预应力技术在桥梁建设中的应用,可以解决不同类型桥梁的跨度问题[3]。而预应力技术在水利以及其他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也比较广泛,如旧建筑的拆除、加固、改造等。

在城市人口持续增长的同时,城市建设规模也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用地紧张以及交通拥堵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土木工程建设需要不断扩展建筑空间,主要方式有地下和高空两种。高空扩展,主要是增加建筑高度或是建筑楼层,而地下扩展,主要是城市地铁建设。这两者建筑空间的扩展方式,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用地紧张、交通拥堵等城市问题,有效节约资源,促进土木工程的现代化发展。

三、土木工程的未来

(一)建筑功能更全面

在土木工程取得发展的同时,相应的要求也不断增加,因此,土木工程的发展,需要使其功能更全面。住宅建筑、商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在建筑功能要求方面,主要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协调与融合,在布局结构方面,充分考虑天然气和水电装置,利用现代化设备调节室温。转变传统土木建筑理念,与社会现代化发展相适应。

(二)建筑类型更多样

随着建筑力学与材料学的深入发展,建筑工程在建筑类型方面的要求逐渐多样化。建筑类型的制约因素比较多,包括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工艺等。在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减轻交通压力的基础上,满足大众开展公共活动的需求,推广新兴的大跨度以及网架结构建筑类型,使建筑类型日益多样化。

(三)道路交通更快捷

社会经济以及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使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相应的交通需求也日益增加。其在道路交通方面的要求,主要体现在高效和快速上[4]。土木工程的现代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道路交通的快速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要实现航空、铁路以及公路运输的高速、快速发展,就需要采用新的建筑理念和建筑技术。

(四)城市建筑更立体

城市人口的持续快速增长,使城市密度不断上升,用地紧张、交通拥堵等问题日益频繁。土木工程的现代化发展,需要有效解决这些城市问题,使城市建设向立体化方向发展。而城市建设的立体化,主要是通过多层或是高层建筑来实现,因此,高层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结语

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土木工程在部分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在相关的设计和技术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我国土木工程未来的发展,需要转变建筑理念,不断加强施工技术,广泛使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有效结合建筑理论与实践,在运用理论进行指导的同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实践作用。利用先进的建筑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将理论转换为实际的操作手段,以此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我国土木工程的现代化发展,主要体现在功能的全面化、类型的多样化、交通的快捷化以及建筑的立体化方面。

参考文献

[1]王洪磊. 浅谈土木工程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J]. 数字化用户,2013,08:28.

[2]吕威,孙越. 土木工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探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0:242.

[3]丁伟. 分析土木工程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0:240.

[4]关林,王雪霏. 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探究[J]. 科技传播,2011,15:6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