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闻专业的认识十篇

时间:2023-06-29 17:26:34

对新闻专业的认识

对新闻专业的认识篇1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新闻学教育;新闻学教育改革;专业主义理念建构

基金项目:本文为作者在河海大学工作期间所主持的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商业化运作背景下中国媒体的公共性研究――基于体制变迁的视角”(项目编号:09YJC860010)的阶段性成果,受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一、“新闻专业主义”概念界定及其现实意义

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理想的新闻业的职业标准、态度和行为(侯迎忠,2003)。具体而言,它包括从事新闻业的基本的专业技能、基本的行为规范、一套定义媒介社会功能的信念、一系列规范新闻工作的职业伦理、一种服从于政治和经济权利之外的更高权威的精神以及一种服务公众的自觉态度(Macdonald,1995)。作为新闻从业者的摇篮,高校新闻学教育业迫切需要注重对学生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培养。笔者认为,新闻专业主义教育应当在新闻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贯穿新闻理论、新闻史和新闻业务教育的全过程,渗透到新闻学教育的各门课程之中。失却了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整个新闻学教育就会失去灵魂,一盘散沙,陷入职业训练的泥潭。新闻专业主义对于今天中国的大众传媒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一,新闻社会功能的回归需要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随着社会政治体制的改革,新闻媒体被赋予了越来越重要的功能――作为民众知情、表达、监督、参与民主政治的载体,媒体需按照专业主义的理念来生产、传播信息。新闻媒体要真正维护公众的民利,就必须真正成为公众知情、表达、参与、监督的平台与渠道;新闻从业者必须理解新闻的真谛,站在公共利益的立场,抵制政治的压力与经济利益的诱惑,主持社会正义,张扬新闻专业主义理念。这就对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理念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其二,媒体商业化运作的疾患呼唤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注入。随着市场化运作的推进,在生存的压力与利润的诱惑之下,媒体对商业利益的追求往往超越了对公共利益的捍卫――商业利益和公共利益、政党利益之间的冲突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新闻院校必须培养学生的专业主义精神:使学生建立一种服从于政治和经济权利之外的更高权威的精神以及一种服务公众的自觉态度。

其三,新的媒介生态,新媒体的普及与新技术的拓展使得专业主义成为新闻媒体安身立命的根本。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和新技术的拓展,新闻业面临着全新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新媒体的普及和新技术的拓展给新闻传播业带来了两大变化:一是人人都可能成为新闻的传播者,这意味着新闻业面临着更多的竞争者;二是人人都可能同时接收到多种不同来源的信息,对不同的信息进行甄别和选择,这使得人们对信息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在这样的媒介生态下,只有真正具有专业精神的新闻媒体才能赢得公众的尊重。那么,新闻院校作为专业新闻从业者的培养单位,怎能不重视对学生专业主义理念的塑造?

然而,中国新闻学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个问题,就在于专业主义理念的缺失。这一缺失使得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停留在“求职谋生”的现实层面,也使得新闻媒体对新闻专业学生的认同感越来越差。

二、中国新闻学教育中专业主义理念的缺失及其带来的问题

近几年来,新闻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与年俱增。有关学者(吴飞等,2007)的实证研究表明,新闻传播教育在新闻从业人员那里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尊严和较高的评价,一些人认为新闻传播与新闻实践有较大的距离;一些人则认为新闻专业培养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并没有更多值得骄傲的东西;甚至有人认为,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无用,个别媒体甚至以不从新闻专业进人为乐事和特色。对此,笔者认为,中国的新闻媒体不是不缺人,而是缺少真正的新闻人。

当前,中国新闻学教育分为三大块:新闻史、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意在通过此建立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从事新闻工作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技能。然而,据笔者了解,在不少新闻院校的教育中,这三块都是割裂开来的,任课教师各自为政,只顾课程知识的讲授,忽略了对学生专业主义理念的打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将三类课程割裂开来,没有理解其间的联系,几年的专业教育下来,知识架构一盘散沙,对专业主义理念或仅有模糊认识、或毫不知晓。

对此,笔者认为问题在于新闻院系的教学理念和培养理念。新闻学教育中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会导致新闻学的空洞化、理论化与技能化,进而影响学生的专业学习、就业以及中国新闻业的良性发展。

第一,新闻学教育中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缺失不利于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形成。学生为什么报考新闻专业?一部分名校名专业,如人大新闻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等对学生确实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进入这些新闻院校的学生也常常引以为豪,比较容易形成对自身专业的认同。他们的自豪感与认同感来自于学校的美誉度与良好的传统以及已经走上新闻工作岗位的众多校友的杰出表现。然而,对于普通综合性大学新闻专业的学生,尤其是近几年才开办新闻专业的一些工科院校、财经院校、法律院校、外语院校、体育院校、医科大学学生,如果不进行新闻专业主义教育,学生就很难形成专业认同,也就不能很好的理解这个专业、接受这个专业。针对此类情况,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加强新闻专业主义教育,让学生理解新闻的精髓,用鲜活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第二,新闻学教育中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缺失难以形成学生良好的就业出路。对于新闻媒体而言,新闻专业学生不可替代的优势何在?恐怕不是学生看得很重的熟练的采编技能,也不是某一具体学科的深厚专业知识功底,而是其独特的新闻理念与新闻敏感,在于其客观公正的视角以及判断社会变革、透析事件本质的能力。我们姑且用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来概括。而这样一种理念只有经过专业的学习才能融化到血液中,并转化为行动。这就是新闻学教育的任务。

由此看来,新闻学教育中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缺失是许多高校新闻学教育举步维艰的重要诱因之一,也是新闻学教育招来媒体和社会各界诟病的症结所在。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三、高校新闻学教育中专业主义理念建构的路径探索

要改变当前新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在当前的高校新闻学教育中,必须将新闻专业主义教育提升到应有的高度,将之作为整个新闻学教育的核心,贯穿到所有课程的教学之中。

第一,新闻专业主义教育应当贯穿新闻史、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教学的全过程。笔者所说的要将新闻专业主义教育作为整个新闻学教育的核心,并不一定是说要开出单独的以“新闻专业主义”命名的课程。事实上,在现行新闻学教学体系中,可以涉及到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内容很多。新闻史、新闻理论、新闻业务的讲授与学习中都可以涉及到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传授与实践。首先,在近代新闻史中,可以梳理出一条清晰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发展线索,也可以找到专业主义理念践行者的范本。这些都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新闻专业主义的源起、精髓及其现实意义,同时也可以为原本枯燥无味的新闻史教学注入精神与活力;其次,在新闻学理论中,关于新闻本质特征、基本原则、社会功能等的讲授都可以和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相联系。例如,新闻的“真实”、“准确”等一系列新闻价值要素以及“客观”、“公正”等原则都可以和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互相映证。这就将原本空洞的理论“精神化”、“人格化”了。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可以成为课堂中那支将灰色理论转化为常青树的生花妙笔;再次,在实践教学中,教师更应当引导学生切实践行专业主义理念,引导学生如何甄别新闻,如何挖掘信息,如何保证信息的准确、客观、公正。实践教学应当将理论教学中传授的专业主义理念升华,使之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意识乃至一种习惯。对此,各新闻院系教学主管部门应制定明确的培养计划,将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培育提升到应有的核心地位,并引导、督促各课程教师实施。

第二,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应当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来打造。如前所述,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新闻专业学生的竞争力在于其专业主义理念。然而,仅有理念还不够,新闻专业主义还体现为一种职业技能、一种社会信念、一种责任感。因此,除了专业课程的讲授之外,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还需要广泛学习其他人文社科知识,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与人文精神。通过文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统计学、心理学等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认识社会、关心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其具有客观公正的视角、丰富的知识以及透过新闻现象认识本质的洞察力。

国外许多新闻院校的教育都非常重视学生人文社会基础的强化。如密苏里新闻学院本科教育以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为主,其比例占到了75%。而据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罗德・艾伦(2005)介绍:新闻教育必须有超前意识,能超前的主要指观念而不是技术,每当新技术来临,80%不变,20%技术部分比较容易学到,因此学校花更大的精力教学生那80%的内容。他们的本科教育非常注重宽基础,50%以上的课程为非新闻类课程。也难怪普利策(1904)曾经预言,只有在人文基础良好的综合性大学,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新闻人才。

社会对新闻人才的具体要求在变,但总的倾向没有变,那就是宽广的知识面、深厚的专业基础功底与较强的动手能力以及强烈的专业主义信念。因此,新闻学教育也不能偏离这样的方向,而应当以培养学生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为主线,一方面要重视新闻史论等基础课程,重视采、写、编、评等基础业务;另一方面要开设新闻伦理与新闻道德方面的课程,同时还要大量开设传播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律等人文社会科学类基础课程。

中国的新闻学教育已经走过了搭架子、铺摊子的阶段,该是提升质量和内涵的时候了。作为高校新闻学的教育者,我们应当坚信,培养学生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是中国新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因为这关乎中国未来的新闻人,关乎中国新闻业的未来。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侯迎忠.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初探[J].当代传播,2003.4.

[2]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J].新闻学研究,2002.4.

[3]吴飞,丁志远.新闻教育与专业主义理念的构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

对新闻专业的认识篇2

【关键词】专业精神;批判性思维;精神气质;新闻敏感;专业判断

中国当前新闻传播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现实中新闻报道乱象丛生,一方面意识形态化的“八股”报道大量存在,另一方面,低俗新闻、虚假新闻与有偿新闻等现象时有发生,极大地损害了新闻传播者的形象,并导致传播媒体公信力的下降。作为职业的新闻传播工作,在意识形态“喉舌论”与消费主义“商品论”的博弈中,诸多学者借鉴西方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探索中国新闻传播的“专业化”道路,新闻传播工作的“专业化”问题也成为中国新闻传播研究的重要话题之一。本文研究对象采用国际上通行的概念“新闻从业人员”,一般称之为新闻工作者,也可称之为新闻传播者、传媒人等,主要是指记者、编辑、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制作和传播新闻的其他工作人员等。

本文从专业社会学角度,梳理职业与专业、职业道德与专业精神等概念,尝试从心理学与哲学层面深化对新闻从业人员专业精神内涵的理解,并进一步探讨了专业精神与新闻敏感、新闻专业判断等诸方面的内在关系。本文认为新闻从业人员专业精神的本质在于其批判性思维精神气质及其在新闻工作实践中的体现,具体表现为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敏感和专业判断两大维度上的倾向。

一、职业与专业、职业道德与专业精神

专业社会学是以专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在西方已有近60年的发展历史,国内学者赵康、刘思达等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关注专业社会学的研究并引入西方的术语概念与相关理论。[1]“专业化”(professionalization)成为国际上通行的一个概念,各学科门类“专业化”问题的研究蓬勃发展,也成为新闻与传播领域近几年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

由于“专业化”问题的研究源自西方,在文献的翻译中,概念的使用常常缺少明确的定义与一致性,英语中“profession”一词与中文的“专业”相对应,我们常常错误地将它翻译成“职业”。[2]在新闻与传播学的研究领域中,除“Professionalism”一词约定俗成地使用“专业主义”外,中国学者的话语体系中,大都将“职业”、“专业”混用,未对“职业”与“专业”概念做区分,多以“职业”替代“专业”。据中国知网人文与社科学术文献总库检索显示,以“职业精神”为题名并包含“新闻”一词的学术论文达82篇;以“专业精神”为题名并包含“新闻”一词,仅检索到不足5篇。如《论美国新闻教育的职业化》(黄鹂,2005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文中明确标注了职业(Occupation)、职业性(Professional)、职业化(Professionalization)、专业主义(Professionalism)等中英文的概念;《新闻职业精神论》(张晓锋,2008复旦大学博士论文),将“新闻职业精神”翻译为“JournalismProfessional Spirit”等。在检索中还发现,以“职业道德”为题并包含“新闻”一词的学术论文多达760多篇,以“专业主义”为题名并包含“新闻”一词的学术论文达193篇之多。由此可见,中国学者研究话题多集中在“职业道德”与西方“新闻专业主义”两大概念范畴。

“职业”与“专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范畴,“专业高于职业,专业更强调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服务精神,而职业只是一种谋生手段”[3]。按照专业社会学的职业标准进行考察,新闻传播作为一种职业的“证据十足。……因为它远远达到了构成一门职业的大多数标准”[4]。虽然在中国社会的媒介环境与现实制度下,“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专业化程度都低于那些比较公认的‘专业型’职业,如律师、医生、会计师和大学教师”[5],“新闻离严格意义上的专业还有较远的距离”[6],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新闻传播工作正走在“专业化”的途中。作为职业的新闻传播者,其“专业化”程度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与技能上,更体现在专业态度、专业思维与专业价值理念等方面,经过培育内化为专业人内在的情感倾向与精神气质,即本文所论的“专业精神”。

研究者在很大程度上混同了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实际上,职业道德不同于专业精神。西方社会学界对专业化的研究显示: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职业中,其职业角色通过专业理念和精神的内化而形成,强调个体在从业过程中的社会道义和服务公众的责任;而专业化程度较低的职业中,其职业行为更多地由外部控制而非内部压力。[7]这里对于“专业化”程度不同的区分,实际上,就体现出与由“职业道德”的“外部控制”与内化培育的“专业精神”的不同。什么是新闻职业道德?《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的解释是:“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为调整人际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提倡和遵循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是个体在从业过程中所担负的社会道义和服务公众的责任,是一种外在化的职业行为规范与评判标准。国家对于新闻工作者制定有明确的职业道德规范,如《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等。与之不同的是,本文所探讨的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精神”,从属于心理学与哲学范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心理倾向,更是一种理念与价值观所导向的个人品性,是一种内在化的心智习性,即精神气质。更明确的是,新闻人专业精神表现为达至专业化水准的职业所特有的精神传统以及特定的心理倾向,是新闻工作者特有的新闻敏感,并能自觉地运用理性进行专业判断的一种心理状态、意愿和倾向,它内在地驱动新闻工作者理性地思考、审视各种新闻现象和新闻本质。

新闻传播研究的现有文献中,“新闻专业主义”与“专业精神”、“职业精神”的概念互用。“传媒的职业精神,在学术上即‘新闻专业主义’”[8],这种说法试图将中西方学术话语统合在一起,可以理解。但本文所论作为一种专业理想,新闻从业人员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心智习性的“专业精神”与“作为专业的行为规范和社会控制模式”[7]的新闻专业主义也有很大不同。

二、新闻从业人员专业精神的本质

诸多学者对于中国新闻传播先驱者精神传统的研究多有所涉及,如探讨王韬、黄远生、梁启超、成舍我、张季鸾、赵敏恒、浦熙修、邵飘萍、斯诺、邓拓等先驱者身上所体现的中国新闻实践史上的“精神传统”,多在实践层面上对新闻的“专业主义”或“职业精神”进行探讨,由于新闻传播工作具有“社会雷达”和“社会监测器”的特性,新闻传播者被誉为“社会守望者”、“公众代言人”、“社会公器”等,不论中西方社会,都期许传媒人“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地进行新闻传播工作,具有独立与批判的力量,维护人类基本价值理念(如理性、自由、公正等),扮演“社会良心”的角色。传媒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作为传媒人精神气质与个人品格的最大特点是理性,并由理性产生出客观立场和价值公正。这要求作为专业的新闻传播者思想开放、具有探索精神,保持对于新生事物的好奇,寻求真理,人格上自信、公正、自由、理性,能够进行独立思考与判断,认知具有成熟性、系统性与分析性,这是新闻传播职业的理想所在和至高追求,更是新闻从业人员专业精神的体现。凡此种种,从本质上看,与批判性思维精神气质的基本特征是一致的。

“批判的”(critical)一词源于希腊文kriticos(辨明或判断的能力)和kriterion(标准)。从词源上说,该词含义是“基于某种标准的有辨识能力的判断”,“与决策相联系”。“批判本意包含有分析、探讨、评价、判断等多方面内容”[9]。在西方,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哲学和心理学运动,虽然研究者观点各异,但其基本内涵可在一定结构的框架下理解。批判性思维不只是思维的一项技巧,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习惯,更是一种理念与价值观所导向的个人品性。从结构上看,批判性思维包括精神气质(affectivedispositions,也有学者翻译为“心智习性”)和认知技能(cognitiveskills)两方面,批判性思维精神气质(心智习性)是一种自觉地对认知对象进行评判的心理状态、意愿和倾向。作为一种内在驱动力,批判性思维精神气质可以激活主体的批判性思维意识,促使主体用审视的眼光看待问题。保罗更将批判性思维赋予道德性,认为“批判性思维的道德性主要是引导将追求真理作为批判性思维的最终目的,而不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信念或是抵制不同的观念”[10]。费熊尼将批判性思维精神气质具体地分解为寻求真理(Truth-seeking)、思想开放(Open-mindedness)、分析性(Analyticity)、系统性(Systematicity)、自信心(Self-confidence)、好奇心(Inquisitiveness)、成熟性(Maturity)等七个倾向。“这些倾向(批判性思维精神气质)不停地产生有用的洞见,它是一个理性的和民主的社会的基础。”[11]

新闻传播活动是一个复杂的专业化行为,就新闻传播工作的职业而言,其工作范畴大体就是新闻信息的采集、整理、加工和传播等多个环节。新闻传播活动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批判性思维过程,与批判性思维之间存在天然联系。实际上,各种“专业化”程度高的职业,都会强调“专业精神”问题,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批判性思维精神气质在新闻传播者身上的具体呈现。

三、新闻从业人员专业精神的维度与内涵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不仅需要新闻从业人员掌握新闻专业知识与技能,更应具有一种新闻工作者特有的心智习性(也即精神气质),即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精神。不论是“新闻敏感”维度,还是“新闻的专业判断”维度,从本质上看,都是与批判性思维精神气质关联在一起的。

(一)新闻敏感。新闻工作者与医生、律师、教师等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从业人员一样,作为专业人员身上都带有经过专业化训练后各自最基本的精神气质。新闻传播者最基本的精神气质是“新闻敏感”。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也就不可能成为新闻传播者。这里讲的新闻敏感,也叫新闻鼻或新闻嗅觉,它是“长期从事某种特殊职业的人表现出感觉器官敏感化现象”[12],是带有新闻传播职业烙印的一种特殊的创造性直觉思维能力,也是新闻人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具备的基本心理特征。学术界对于新闻敏感有诸多探讨,胡志平在《新闻写作创新智慧》中说道:“新闻敏感是新闻从业人员对某一势态感受到其中可能有较高新闻传播价值内涵的意识唤醒和兴趣激发。”[13]这个定义中的“意识唤醒和兴趣激发”,触及的正是作为直觉思维的本质,人们通过感官的感觉,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可是直觉就能够逾越逻辑推理与分析阶段直达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新闻敏感本质上是一种直觉思维,是已被固化成习惯并达至无意识境界的一种新闻思维能力。

新闻是“发现”的艺术,一种“好奇心”驱使下的“发现”,善于“发现”是新闻工作者最具特色的素养。质疑是新闻发现的核心。“发现”来自寻求真理、思想开放、思路开阔,敢于质疑、主动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总想刨根问底,批判精神和冒险的勇气。这里重点涉及批判性思维精神气质中“思想的开放性”、“寻求真理性”、“好奇心”、“自信心”等多个倾向。它们引领新闻工作者发现“新闻”,探求“真相”,追寻“真理”。新闻的“发现”首先在于新闻工作者乐于寻求真理,勇于提问,即便结果不支持个人的利益或个人先前相信的观点,也会追求质询的忠实性和客观性。思想的开放者能敏感地意识到个人偏见、尊重其他人具有不同观点,能开放自己,接纳与理解新生事物。显而易见,思想的开放性是“发现”的前提,封闭自己,固守成见,难以有“新”闻敏感。

这个世界不缺少新闻,只是缺少善于“发现的眼睛”,新闻敏感就是要求新闻从业者处处以“新闻的眼睛”看待世界,“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新闻敏感至关重要,它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质之一,是个性品格与心理倾向的集中体现”。是否具备良好的新闻敏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新闻从业者的职业“命运”。学术界注意到新闻敏感的心理发生机制,也谈到了其作为职业个性的价值,甚至进一步认为“它是新闻工作者素质的核心”[14]。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直觉只是一种对于新闻价值与方向的“意识唤醒和兴趣激发”,它只能是一种模糊认识,需要新闻专业判断进一步理性地“挖掘”。如果说“新闻敏感”是基本素质,那么新闻工作者的核心素质乃是“新闻的专业判断”能力。

(二)新闻的专业判断。学术界重视新闻敏感,多将新闻价值判断包含在新闻敏感中,本文提出新闻专业判断概念,并将新闻敏感与新闻价值判断与新闻专业判断进一步区分。如果说新闻敏感是“发现”的艺术,那么新闻专业判断就是“挖掘”的艺术,是建立在新闻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上进一步的反思判断。新闻从业者是新闻传播活动中专业判断的主体,新闻专业判断贯穿于新闻传播过程的始终,Siegel(西格尔)认为批判性思维意味着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客观、公正判断的能力和意愿。[15]首先,判断主体须对新闻事实是否真实、是否报道,如何报道、重点在哪里、从什么角度报道等做出有效的决策。其次,新闻工作者还必须时刻对自身判断行为的适当性、有效性和伦理性等进一步反思,并做出判断,不断调整,以确保顺利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新闻的专业判断实质上就是新闻从业者的一种批判性思维过程。

借鉴西蒙关于决策的事实要素和价值要素理论,新闻专业判断的内容可分为新闻事实判断、新闻价值判断、新闻社会效果预测判断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判断”之“判断”。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涉及新闻事实的选择、新闻价值的分析与评估、新闻社会效果的预测判断,事实要素“原则上可以经过检验来确定真伪”,新闻价值是选择事实进行报道的标准,诸如“接近性、异常性、及时性、冲突性和趣味性”等内涵是社会价值观念的反映。新闻价值判断和新闻社会效果预测判断更多地在于社会控制模式下所形成的价值选择和认同,也是不同文化在不同社会控制模式下所形成的精神传统,其中部分地外显于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与行为规范。有关新闻专业判断过程与影响因素的问题将另文专论。

新闻的专业判断是人、任务与环境组成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们所从事的新闻传播活动实际上就是批判性思维过程,批判性思维精神气质有助于提高新闻专业判断的质量。《韦伯斯特新世界词典》指出,批判性思维“以仔细分析和判断为特征”。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做出的选择、分析、评估与判断是否准确、全面、深刻和正当,与新闻传播者的专业知识技能、职业经验、工作经历有关。但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作为判断主体的新闻从业者身上所具有的多个维度批判性思维精神气质状况。它重点涉及的是包括寻求真理性(Truth-seeking)、分析性(Analyticity)、系统性(Systematicity)、成熟性(Maturity)等多个倾向。深入分析是“挖掘”新闻价值的关键,分析性是要对各种问题的情境保持警觉,预测可能的结果。分析的方法很多,系统性地寻找新闻事件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成熟性涉及认知成熟度和哲学认识论的成熟度,包括公正、愿意悬置判断等精神品格。它是一个人如何进行反省的倾向性,它促使新闻工作者时刻对新闻报道中自身各种判断行为的适当性、有效性和伦理性等进一步反思。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发展,中国进入媒体化生存时代,批判性思维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理念,作为媒介信息把关者的新闻传播者更应具备批判性思维技能与精神气质。从本质上看,批判性思维精神气质沉淀内化为新闻从业者专业精神,批判性思维技能更可通过专业训练外化为新闻专业的技能。

大学新闻传播教育不仅是教授学生新闻传播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场所,更是培养学生专业精神的圣地,也就是要通过高等教育培养有专业的知识、技能与专业精神,能够胜任新闻传播工作,实现新闻理想的准传媒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制转型和市场化后,传媒经营理念发生转变,在“三重逻辑”现实处境的制约中,新闻传播教育最为核心的“逻辑”将是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精神气质与技能的准传媒人。

[本文为广东省自然基金项目(8151009101000001)、广州市教育局课题(09AC006)、广州大学课题(顺序号31)的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赵康.专业、专业属性及判断成熟专业的六条标准――一个社会学角度的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0(5);专业化运动理论――人类社会中专业性职业发展历程的理论假设[J].社会学研究,2001(5);刘思达.职业自主性与国家干预――西方职业社会学研究述评[J].社会学研究,2006(10);柯长城,田霞.职业化还是专业化――专业化理论研究在我国的兴起及其规范[J].法制与社会,2010(2).

[2]蓝志勇,胡威.谈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公务员的专业化问题[J].中国行政管理,2008(6).

[3]鲍东明.校长走向职业化or走向专业化?[N].中国教育报,2004-02-10.

[4]丹尼斯、梅里尔.媒介论争[M].王玮.等,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160.

[5]潘忠党,陈韬文.中国改革过程中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评价和工作满意度――两个城市的新闻从业者问卷调查[J].中国传媒报告(香港)(China Media Reports),2005(1).

[6]吴飞,丁志远.新闻教育与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建构[J].浙江大学学报,2007(6).

[7]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J].新闻学研究,2002(4).

[8]陈力丹.我国传媒业的职业道德意识与自律建设[J].现代传播,2007(1).

[9]武宏志.批判性思维:语义辨析与概念网络[J].延安大学学报,2011(1).

[10]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0:29.

[11]彼得・费希万,诺琳・费希万,爱格尼丝・蒂瓦里,费利克斯・尤恩.作为普遍人类现象的批判性思维――中国和美国的视角[J].北京大学学报,2009(1).

[12]彼得罗夫斯基.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297.

[13]胡志平.新闻写作创新智慧[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7).

[14]倪桓.从心理学视角看新闻敏感[J].现代传播,2001(3).

[15]Siegel H.Educating reason:rationality,critical thinking and education,NewYork:Routledge,1988:23-34.

对新闻专业的认识篇3

著名新闻学者李希光曾说:“改革中国的新闻教育,首先要对新闻学有一个开放和诚实的认识: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教育和职业教育,新闻学需要的是实战和实践。”①基于这一认识,他在上《新闻采访写作》课时,尽量采用实践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并通过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快速、清晰、准确、深入的高质量的采写报道能力与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他的课堂上,主角不是老师,而是学生。不是老师问自己“我今天要讲什么?”而是问:“我的学生今天该做什么?”他把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称为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我国新闻媒体经历了多年的粗放型发展阶段,这意味着未来几年新闻媒体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十分有限,而新闻专业招生规模不升反降,面对这种情况,院校的新闻教育应重质而非重量。提升新闻教育质量,培养优秀的新闻人才,更需要新闻教育工作者注重实践教学,切实培养学生的新闻实务素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新闻采访的方法和技巧。

一、当前高校新闻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人们认识上的偏差

长期以来,部分老师和学生错误地认为:学校主要教给学生理论知识,而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新闻单位的职责,应该由新闻单位进行业务培训,只有在新闻单位的锻炼才叫新闻实践,在新闻单位实践期间所采写和发表的稿件内容才是新闻。这种观念在一些人头脑中根深蒂固,而这种观念的形成也和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体制有关。我国现行的应试教育、分数决定升学、分数决定学生命运的现实,使我们的学校,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都只重视学生书本知识的学习,不重视或无暇顾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这种现象到大学也依然没有改观。

然而,这种错误的认识给实践教学的建设带来了误导,同时也给学生造成了认识偏差,致使学生认为校园里没有新闻可以采写,在上课期间也就没有实践的必要,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假期也不到新闻媒体实习,就等着院校的安排。怎么样才是新闻实践,新闻到底在哪里?而实际上,时时处处有新闻,处处时时可实践,新闻就在我们身边,锻炼的平台就在我们眼前。其实,院校里面有许多值得采写的新闻,而且院校一般都有自己的新闻媒体,这就为新闻专业学生的实践提供了一个锻炼的舞台。同时,学生也可以充分利用假期到媒体实践。这样既可以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又缩短了在媒体正式实习的适应期。

2.实践教学经费的缺乏

要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就要有经费的支持。请专家学者到校园开讲座,送学生到媒体实习,带领学生到实地采访,学生办报纸、搞新闻摄影等都需要经费,而很多学校在经费上又严重不足,更缺乏实践经费,所以学生不能出去实践,甚至还存在着广电专业没有摄像机、编辑机,新闻专业没有照相机、电子采编系统等。新闻专业相关实验室规模小、功能单一、有效利用率低,严重影响学生实验技能、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还影响学科之间的渗透和科研协作等。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相当数量的实验室设施落后、严重老化。部分学校开设了新闻实践基地,但由于经费的缺乏使得实践教学基地流于形式,而实践教学基地的缺乏成为制约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瓶颈之一。

3.实践教学师资力量的匮乏

这是高校新闻实践教学中最为关键和突出的问题。我国高校的新闻学教师多半是从新闻院校毕业的,他们除了在校期间几个月的实习外,几乎没有再到新闻媒体接受锻炼,他们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经验严重缺乏,当然在实践教学方面就难以有所作为和突破;还有的教师既没有系统学过新闻,也没有从事过新闻工作,就上课讲授新闻;更有甚者,有的大学没有教师,便让文学院、中文系的教师改行教新闻,其结果是教师抱着书本讲,学生抱着书本听。很难想象,一个不知道编辑和记者是如何采写新闻的教师能够让自己的学生弄明白新闻到底是怎么回事。而在美英等处于全球新闻业发展前沿的国家,情形却不是这样,他们特别强调新闻学专业教师的新闻从业背景。比如,全美新闻院系里几乎所有教授新闻实践课程的教师都有新闻从业的职业经历。

4.实践教学管理的不规范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国家尚未形成完善的高校实践教学制度体系,更没有支持高校实践教学的立法,这使得高校实践教学在很多方面没有标准,没有规范。同时,高校缺乏对实践教学质量积极主动的自我约束机制,实践教学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制度化的全过程监控体系。另外,以理论学习成绩为主的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在我国高校沿用已久,而独立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目前尚未建立或健全,从而无法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出公正而又科学的评价,严重抑制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和教师从事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二、改进新闻实践教学模式的途径

针对上述情况,当前新闻教育的首要任务应是在强化理论教学的同时,提升新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实践教学建设。总体来说,笔者认为高校新闻实践教学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明确新闻实践意义,培养实践意识

首先,在教学中要明确实践的重要性。在新闻专业学生入学之初,就应让学生明确新闻学是应用型学科,新闻学习应为实践服务,新闻应为传媒改革服务。新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脱离了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只研究理论,那么该学科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必须重视实践。这点也应一直贯穿于新闻专业课程的学习始终,无论是从事新闻业务还是从事新闻研究,都不得脱离实践。

其次,明确实践的真正含义。在新闻学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师生都认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但对实践的理解却比较狭隘,认为会新闻的采写编等实务能力就是实践能力的全部,其实实践性更重要的是对社会现实世界的认识与关注。新闻就是通过专业操作能动地再现客观现实世界,如果没有对社会、民情的关注,采写能力再强也不会产生优秀的新闻作品。这首先要求新闻专业的教师对新闻业和社会有自己独立的观点,能引导学生关注热点问题,并能将自己的观点及时形成教研成果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明确实践性的真正含义,鼓励学生多接触社会,多了解社会。此外,我们有些学生在选读新闻专业之前并未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入学后就出现了新闻专业学生不看新闻的现象。优秀的新闻作品往往具有直接的社会影响力,通过接触大量的优秀新闻作品, 可以增强学生的新闻职业荣誉感,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新闻专业的兴趣。

再次,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增强理论教学中的实践意识不等同于理论对实践的被动盲从,否则难以指导实践和适应时展。新闻理论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教师要密切关注新闻传媒的发展趋势,对未来新闻媒体的需求作出正确的预测与判断,如准确判断网络时代的新闻人才需求状况,或大传播时代的新闻传媒人才需求状况,有针对性地修正培养目标,以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能适应未来的各种变化,也一改当前新闻教育在传媒界被动、滞后的局面。

2.建设过硬教师队伍,密切联系媒体

能不能培养既具有理论基础又有实际动手能力,既“上手快”,又“有后劲”的学生,一个关键因素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新闻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们的教师如果没有参加过新闻实践,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积累,是很难讲好新闻的相关知识的,如果教师的新闻知识都是从书本到书本,那么他对实践中发生的问题就没有解决的能力。因此,新闻院校应有一支与新闻媒体保持密切联系的教师队伍。现在新闻院校的专业教师队伍主要有两方面组成:一方面是新闻院校自有教师,而这部分教师多半是从新闻院校毕业的,他们除了在校期间几个月的实习外,几乎没有再到新闻媒体接受锻炼,而这部分教师尤其教业务课程的必须要到新闻媒体接受锻炼。这不仅是新闻专业理论教学的要求,也是搞好新闻实践教学的内在要求。一般来讲新闻院校都要有一批在媒体做兼职的教师,通过做兼职的方式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还有一方面是从新闻媒体聘请有资历的老记者和老编辑担任院校教授。他们对新闻业界比较熟悉、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且对各个新闻媒体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也相当清楚,有助于新闻专业实践更好地开展。

3.加强实践教学投入,建立实践基地

高校还要加强新闻实践教学的投入。要让学生能看到电视,能听见广播,能上互联网,能看到国内重要的有影响力的报纸和国外一些重要的报纸,避免出现新闻专业的学生看不到新闻的现象。要有一定的实践教学经费,使学生可以走出去,也可以把一些专家和名记者、名新闻人请进来。

此外,还有必要建设教学实践基地,给学生提供更宽广的实践和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高校应该和当地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建立广泛而深入的联系,有条件的院校甚至可以和其他地区的媒体建立联系,通过建立新闻实践基地满足学生新闻实习的需要,这是目前各高校普遍采用的做法。如我院和《辽西商报》共建新闻与传播教研基地,共同开展教学、科研与新闻实践业务探讨活动,组成大学生记者团。《辽西商报》支持学生到该报实习,并定期派有经验的记者带领学生去采访或开设新闻专题讲座。同时,两家单位还针对报业发展面临的前沿性问题共同开展探讨和研究。这样的做法使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虽在校内学习,但同时受到来自新闻单位的培训和熏陶,这样的学生才能受到用人单位的赏识和认可,从而解决高校教学与媒体需求相脱节的问题。正像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所说:“今天新闻媒体面临的许多问题是无法在抽象、空洞的某种理论中找到科学答案的。那种完全脱离新闻实践的教学无法解决中国新闻媒体面临的现实问题。新闻学院不是从概念到概念的空洞的传播学理论教育,而是传授学生们最基本的新闻学原理、基本采写技能和基本价值观,使学生们在走进复杂的社会从事新闻报道前受到过严格的专业基础训练。这种新闻学基础训练的严格性类似医学院、法学院对学生的训练。”②

4.重视学生新闻实习,安排灵活有序

学校可以从不同方面安排学生的实习:一是安排好学生的毕业实习。这是新闻专业学生主要的新闻实践时段,是新闻实践教学的重头戏,在这一特定实践时段里,学生必须按规定完成一定量的实习任务,而且院校也比较容易对这段时间的新闻实践进行联系、组织和管理。学校应帮助学生落实实习单位,与之经常保持联系,解决实习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学校还要鼓励学生增强新闻实践的意识,使学生自己有意识地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实践。二是在校上课期间进行实习。上课期间可以结合课程进行实习,如结合《新闻摄影》课安排学生到校外的风景区、旅游点等地搞新闻摄影实践活动,或者到校外抓拍一些有新闻价值的照片等;结合《新闻采写》课组织学生到一些企业、单位进行采访。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校内的媒体提供的平台进行初步实践锻炼。如果条件允许,学生可以自主创办自己的媒体,这样学生就可以对什么是新闻及新闻基本运作有个初步认识。三是安排学生利用寒暑假和“五一”、“十一”等假期进行新闻实习。由于客观条件限制,院校提供的锻炼舞台还是有其一定的局限性,而假期时间比较集中和充分,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深入到新闻采写实践当中,所以,还是要不失时机地鼓励和安排学生利用时间较集中的假期进行实习。如果学校能很好地利用起来,进行认真的组织和安排,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积累是非常有帮助的。

5.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突出实践性

理论来源于实践,能对实践产生指导作用的理论无一不是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然而,理论联系实际往往成为新闻教学中的一句套话、空话。新闻专业学生的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常常存在缺乏支撑性理论或者理论不能有效结合实际展开论述等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其理论素养较低,另一方面在于平时课堂教学中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培养较少。新闻专业应该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联系的能力,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

比如《新闻学概论》这门课程作为新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一般在大一下学期开设,侧重于新闻基础理论的讲解,涉及到的概念、原理比较抽象概括,对于大一的学生来说,这些理论很难理解。那么,如何讲好这门课程,如何将新闻理论讲授与开放的、变化的、活跃的新闻世界以及现实世界相结合,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笔者在讲解这门课程时,每周(周三学时)都会专门留一节课给学生评说新闻,初期要求学生选一则新闻加以评说,给每位上讲台的学生5~10分钟时间,首先简要阐述新闻及新闻来源,然后从新闻客观性、倾向性、真实性、新闻价值等角度加以评说,中后期把评说的范围扩大至对一类新闻、一种媒体、一类媒体等,就媒体责任、媒体伦理、媒体环境、媒体运营方针等展开评说,评说之后学生相互点评或补充,然后由老师加以点评总结。这样一来,既督促了学生广泛阅听新闻,密切学生与新闻现实的联系,也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与把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与能力。

注释

①李希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闻学课堂?》/system/

2007/08/01/050917304.shtml

对新闻专业的认识篇4

关键词 新闻教育 价值取向 目标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研究员,吉首416000

当今,传播技术革新打破了传统媒介之间的界限,多种传播媒介不仅共生共存,而且相互融合。面对媒介融合带来的瞬息万变的传媒生态,高尚的职业道德,广博的知识,娴熟的职业技能是培养合格新闻人才的“三块基石”,而重视个性教育,倡导通才教育,突出职业教育是当前我国高校新闻教育的价值取向。这反映了社会对新闻教育的时代要求,代表了新闻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重视个性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基本上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去“塑造”学生,反映在新闻教育上,导致缺乏对学生自主性的尊重和个性塑造的重视。因而,实施个性教育应成为当前新闻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之一。

(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毋庸讳言,近年来我们的新闻教育的确对人的关注与重视还不能适应时展,表现在发能很好担负起培养人文精神的重任,而新闻教育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却日趋泛滥,强调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与塑造十分必要。

人文精神是指通过人文知识的吸收、内化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内在特质,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责任感等。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阶段,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旧的传统人文精神被批判、否定,而适应新的社会改变的人文精神还尚未养成。固而需要建立适应现代社会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一方面建立在新的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组织方式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需要从民族文化的长期积淀、凝聚中孕育出来。在新闻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人的发展方面,正确处理好自己的理性、情感和意志的关系,使自身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既讲竞争又讲合作,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培养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道德感,具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强调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形成关心、保护自然,维持生态平衡的环境保护意识。

人文素养是指人的品格、气质、修养。它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在急功近利、喧嚣浮躁的社会氛围里,需要对人文精神的弘扬,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对理性意识的彰显。新闻教育在实用层面的专业化教育的同时,要在价值层面走向人文化,遵循现代人文教育和大学教育的理念,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塑造现代中国人的人文素养、公民意识和中华精神。

(二)加强学生的个性塑造

个性,表现为个体在社会实践中所持的态度和行为的综合特性。新闻教育必须“强调新闻认识和社会认识要有视角的独特性,而不能是机械的;强调理性发展应重视有个性的逻辑思想,而不能是教条的;强调借鉴功能必须具有自信,自觉和自悟的性质,而不能是人云亦云的”。

个性教育就是以受教育者的现实个性为出发点,通过个性化与社会化,自我教育与他人教育的统一过程,防止。改造受教育者的不良个性品质,强化、培养受教育者的优良个性品质,以塑造理想的个性为目标的教育。简言之,个性教育就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优良个性素质的教育。它使受教育者个性得到自由发展,人的主体意识得到增强,并且激发人的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

个性是人格养成的基础,新闻教育不仅在观点、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对形成健康的人格有重要作用,而且在心理健康和审美情操方面也有重要影响,所以,要特别注重对学生人格塑造的导引。

(三)增强学生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新闻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具备崇高的献身新闻事业精神和高尚职业道德的新闻人。新闻职业道德包括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责任等,其核心内容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清正廉洁,团结协作等。

普利策认为.新闻永远是文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种社会力量,新闻专业是所有职业中最重要的职业,要有广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品格。新闻从业者的“德性”、“品性”应为第一要素。我们要教育学生从业后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教给他们什么是新闻传播业所要求的信仰、理念、观点和方法。如果没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没有高尚的思想境界、道德修养和人格养成,就难以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从业者。

二、提倡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generale ducation),是一种力图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技能,个性得到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理念或教育模式。通识教育价值取向的重心不仅在于使受教育者学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在于其心智和潜能是否得到开发,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合理的知识结构。

(一)要求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

首先,新闻工作的接触范围宽广,要求新闻专业学生对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都要及时而广泛的了解或掌握,并在受教育过程中逐渐夯实。

其次,要不断更新知识。新闻院校必须对学生传授发展中的知识,使其在接受教育期间,养成敏锐的思想,独立的判断,周密的思考,以及迅速阅读、采集。运用和表达的能力,日后才能在新闻工作中,适应新的形势,解决实际问题,并不断有所创新与改进。只有具备较高理论水平的新闻从业者,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深邃的分析力,为人们提供有效的信息和理性的判断。

(二)面向市场,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新闻复合型人才”的内涵,我们认为应该是具备“职业新闻人”的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和“职业经理人”的经营管理头脑和才干。其突出的职业特征是融媒体传播与经营管理知识和能力为一体。新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应具备以下三种必要的能力:把握政策与制度的能力。有政治头脑和制度意识;熟悉新闻业务的能力,掌握业务知识与技能;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懂得经营管理知识并能实践。吴廷俊教授曾经指出,“复合型”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立体性,即既有深厚的人文功底、扎实的传播理论基础.又具有现代传播技能;二是高能性,即集采编与制作于一身,一人抵几人用;三是多面性,即新闻与传播的“十八般武艺”。新闻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汪意的问题是:“复合型”不等于“宽口径”,真正意义上的复合型人才,必须对不同的专业具有达到“专业水准”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有机地整合不同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具有广泛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新闻复合型人才培养不能以牺牲“专业化水准’为代价。局限于单一模式的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新闻学专业不专。新闻

学专业的毕业生能干的工作,其它专业的学生同样能干,而且在媒体中更有后劲。这不能不说是对新闻教育一个莫大的“讽刺”。当前的新闻专业毕业生踏入新闻实践领域,所学东西仅仅是一种“求职”的本领而非专业化思维、专业化理念、专业化素养。因此,要注意名副其实地培养“复合型”人才,避免盲目追求跨学科、双学位等“宽口径”人才。

现代新闻传播事业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广泛的多学科知识,一专多能,不仅贯通采写编,还深谙新闻经营和管理;不仅能单兵单练,还有组织协调大兵团联合作战的能力等。新闻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将其通才教育定位于服务社会大众传播事业上的“通”,定位于新闻专业知识、方法与思维在深广意义上的“通”。强调通才教育,并不否认专才教育,从某种意义讲专才教育是通才教育的基础,通才教育是专才教育的延伸与发展。

三、突出职业教育

从一个更广泛的领域去认识与理解“职业”的含义:第一,职业不仅仅是一种技能训练,而是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素质,才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否则,职业就沦为了商业的附属和谋生的手段。新闻职业必须具有社会公器的职能,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第二,新闻教育必须同时施以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传授,当新闻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职业教育逐渐与通识教育和学术素养融合起来。职业技能教育主要包括职业精神的培养、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学术性的形成三个方面。

(一)注重职业精神的培养

新闻业是具有高度社会性的职业,从业者都必须有严格而高尚的职业精神。

所谓职业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服务重于报酬,对于一个专业人士来说,金钱不过是一种工具,如何运用才智来造福于社会才是一种目的。2.必须经过专门教育。专门教育和经验的准备是从事专业工作必不可少的。3.对专业必须要专心致志,具有高度的忠诚,因为对于工作的热忱是服务成功的起点。4.陶冶新闻道德:新闻事业的进步,除了依赖整个社会的经济繁荣与物质文明外,更需要从业人员精神的修养与职业道德的砥砺。

(二)加强职业技能的训练

职业技能训练是基础,新闻工作都必须要以实践为王,满足实务工作的需要。因此,技能教育永远是新闻传播教育中最为基本的重要的一环。

新闻教育欲培养干练而专业的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对准备从事新闻工作的学子,施以系列的技能教育,除了基本的写作、编辑和其它的语言方面的能力之外,还包括掌握和运用技术设备的能力以及技能方面的不断更新能力。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离开了技能训练,新闻教育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三)追求学术性的形成

对新闻专业的认识篇5

【论文摘要】中国的新闻教育事业是从西学东渐开始的,从20世纪初至今,中国的新闻教育经历了一个艰难而又曲折的过程。虽然现今中国新闻教育事业呈现高速度大规模,多元化的发展,但是在这种繁荣气象下却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以时间为脉络,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通过课程设置来研究中国教育的发展与演变,希望从中可以为现今的新闻教育提供借鉴,对中国新闻教育未来发展找到恰当的途径和方法。

从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到现如今新闻教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我国的新闻教育走过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路程。随着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新闻教育的重要性,新闻教育研究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早在1912年,我国的报界就有一种认识:“欧美名记者,往昔佥谓报馆为最佳之报学馆,实用方法恐难于教室内教授。故报业教育初兴之时,颇遭报业之轻视。然自此种人才(受过新闻教育)加入报界之后,觉成绩优良,远过于未受专门训练者,于是报界之怀疑始去,而乐与教育界携手。”①由此可见,我国早期对于新闻教育就有了较深的认识。本文将从中国新闻教育不同阶段的课程设置情况来分析其发展状况。

一、萌芽及创立时期(1918~1927)

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成立,它是我国新闻教育的一个开端,标志我国新闻教育从此步入正轨。

在这期间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燕京大学。燕京大学的新闻教育得益于与有着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的美国密苏里大学的合作。燕京大学新闻系的《本系学则》指出:“新闻学乃多方面之学科,与人生任何部分均有关系。因此,新闻人才,不但具有专门的知识与训练,对于各种学识皆宜有清晰之概念。所以本学系对于专门学识极为注重,而同时对于其他与新闻有特殊关系的学科亦为重视”②

燕京大学新闻学课程,按这一要求分为四类:

1、必修基础课:国文一年、英文两年,16学分;法学院政治、经济、社会学基础课2门;理学院数、理、化、生物基础课选一门;历史基础课一门;共20学分。并按全校本科生必修体育的规定,修完三年体育,共6学分。

2、主修课:新闻专业课程,包括实习(共有三方面:(1)本学系之刊物;(2)报纸杂志之投稿;(3)假期间及毕业后在报馆之实习。)和论文,共44学分。

3、副修课:选定一门学科,不得少于20学分。

4、选修课:依本专业学习需要及本人志趣选修其他学科,约30学分以上,4年修满136学分。学生编级,按各人所得学分编定。

当时美国新闻教育已经开始融合多学科,这种理念也影响了中国的新闻教育。燕京大学新闻专业课程约只占全部课程的三分之一,而副修课相当于让学生有了第二专业,多学科的选择非常符合美国当时的通识化教育。而多方位的实习理念,就更加贴近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的特色,它的创始人沃尔特·威廉对于新闻教育的思想和原则就是:最好的学习新闻和广告的方法就是实践。③由此可见,在中国新闻教育发展之初,是完全沿承美国的教育模式,通识化和职业化教育十分明显。

二、初步发展时期(1928~1949)

北伐战争之后,******于1928年在南京建立的国民政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中国至此实现了名义上的统一。在这期间,战乱平息,内外政策重新制定,使得新闻教育在这一时期有了一个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中国新闻教育由此得到了初步发展。这一阶段一共创办了33所新闻科系和院校,超过了以往的总和。④虽然此时新闻院校数目繁多,但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是燕京大学和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在1929年9月调整科系,原中国文学科分为中文和新闻两个系,新闻专业从中文系独立出来,谢六逸担任新闻系首任系主任。当时的《复旦大学新文学系简章》规定4年制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为:“养成本国报馆编辑人才与经营人才”。施教方针“则在灌输新闻学知识,使学生有正确的文艺观念及充分之文学技能,更使之富有历史、政治、经济、社会与各种知识,而有指导社会之能力”。⑤课程设置本着“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精神,安排4类课程。第1类为基础知识(必修课),如中国文学、英语、第二外国语、心理学、伦理学;第2类为专门知识课,如报学概论。新闻编辑、新闻采访、报馆组织与管理、广告学、发行、照相术、绘画、印刷术;第3类为辅助知识课,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地理、外交概论、法学概论;第4类为写作技术课,如评论练习、通讯联系、新闻写作、速记术、校对术等。一二年级主要学习基础知识与辅助知识课,三四年级注重专业知识与写作技术课。在业务实践方面,低年级结合课程学习,去报社参观;高年级学生,课堂学习时间减少,除去报社实习外,在校要参加校刊《复旦五日刊》的采编工作。从上述的课程设置中我们可以看到,相比较新闻教育初创时期,此时的新闻教育更加注重专业课的技能训练,比如速记术,照相术,绘画术之类的技能也首次在课程设置中出现。但是,我认为,由于专业技能课程的增多,减少了相关扩展学科比如自然学科的安排,美国的通识化教育在此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值得提出的是,复旦大学的实习安排相对合理,明确指出了不同年级的学习重点,为以后其他学校的课程安排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1942年9月,陈道望新闻系主任。他主张“做一个记者,除熟悉新闻业务之外,最好还掌握一门专长”。这个时期的课程设置增加了政治外交和三民主义等政党性课程,从一定侧面开始体现中国特色的新闻教育,到现今,这种政党特色依然鲜明。另外,调整后的课程设置出现了按兴趣分组这一全新理念,这种设置可以让学生们真的“有所专长”,在现今的大学中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综上,这一阶段的新闻教育是以技能化教育为主,出现了很多专业性强的课程,专业性记者的培养初见端倪,政党性教育也开始发展但是相比萌芽时期通识化教育有所淡化。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的新闻教育是在不断发展完善的,在战争频发的年代,这种发展也是得来不易的。

中国的新闻教育在曲折中开始,也在曲折中发展,虽然经历各种难关但依然顽强发展。回顾这近百年的新闻教育发展史,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特色。我认为初创和发展时期的课程设置是我心目中的理想模式,这个时期的新闻教育,沿袭了西方教育界的职业化和通识化教育方法,培养出来的新闻人才是全面的,可以直接上手的,也是现今社会急需的。所以我认为,各个高校应该重新审视各自的新闻教育课程设置,精心研究出一份适合当下的新闻课程安排,为学生的未来做好科学的准备。

参考文献

①李建新:《中国新闻教育史论》,新华出版社,2003

②李寿朋、王士谷等:《燕京大学史稿》,人民中国出版社,1999

③黄鹂:《美国新闻教育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对新闻专业的认识篇6

因此,新时期新闻教育理念应“以认知理论为中心、以语言实践为中心”,科学组织与设计教育内容,从而切实提高新闻教育效果,满足社会需求。

关键词:新闻教育;教育理念。

传统意义上,接受新闻教育是个体从事新闻职业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年来,新闻专业学生的毕业人数与媒体的用人人数间差距加大,媒体对新闻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要求更高。有学者提出,新闻教育改革的重点应针对长期以来陈旧、保守、不适应时代需要的教学内容,要以提高受教育者的新闻技术性能力为核心教育内容;还有学者重拾上世纪已被否定的“新闻无学论”,提出新闻教育改革的关键是减少在校理论学习的时数,加大技术性能力训练的力度;更有甚者,认为当前四年制的本科教学可以二二分段,即两年完成所有课程的教学,两年时间进入到各类新闻媒体工作,以媒体教育替代学校教育。笔者认为,这些看法有失偏颇。

一、新闻教育目标的设定。

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提倡新闻教育的专业性,他认为通过新闻专业训练,国家可以“拥有训练有素、是非分明、有勇气为正义献身的智能型报人,有能力、公正、具有民众精神的媒体,就能够维护那种公众品德”。[1]普利策的意图良好,然而在具体教育实践过程中,为适应传媒业发展需求,新闻专业教育受制于传媒业的“人才”标准状况日益严重,新闻教育在“引导”与“迎合”传媒业标准上游移不定。Www.133229.cOM在就业的工具性目的下,新闻专业训练初衷被扭曲,从一定意义上讲,新闻教育成为失去独立品格的主体。

在维护新闻业的专业性过程中,新闻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新闻教育本质的认识,应是学术性与应用性的统一:新闻教育是一种新闻素质、素养和专业理念的全面教育,决不仅仅是一种实践技能、方法和应用知识的技能教育。新闻教育不仅仅“需要最好的通才教育”,还应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约束性、参与性与责任性。新闻教育的效果,主要表现为两个维度:在学校,要求学生完成认知型和技术型知识的掌握后,学思有悟,通过思考整理出符合特定情境需要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入社会后,学生能够“一方面发挥高效率的生产作用,另一方面,这些人由于具备了新经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素质,从而也改变了过去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成为引导社会活动观念和方式变迁的主要因素”。[2]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新时期新闻教育的目标可以确立如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意识形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提高学生参与国家和民族事业发展的能力。

二、“两个中心”的新闻教育理念的提出。

在新闻职业高度专业化的社会背景下,新闻教育要履行社会功能,就必须满足新闻职业的需要,获得新闻职业的支持。当前社会对新闻教育的不满,主要集中在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不能适应职业的技能需要,这一问题固然需要正视并积极解决,但若以职业技能需要作为衡量新闻教育成功与否的惟一标准,并不妥当。

首先,新闻教育与新闻职业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教育有其自身的独立品格。“2009年我国大学生在学人数总规模为2979万人,居世界第一,毛入学率增至24.2%,可以说进入了国际上公认的大众化阶段。”[3]对于新闻教育而言,“大众”主要表现在受教育人数增多,并非指教育理念的“大众性职业训练”,更不是“大众性的劳动力生产”。全球化背景下,新闻教育首先传承社会的文化遗产和价值观念,其次承担新闻职业的期望。

其次,教育主体将已经定型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并且引导学生认识、理解新闻职业,学生主动获取新闻职业所要求的成绩与文凭,在这个过程中,定型的知识无论是认知性的理论还是技能性的技术,当它以教科书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多少都有些滞后于实际的职业需求。而作为知识的传授主体,教师在具体的新闻技能操纵上,与专业新闻职业人士相比只能算是“业余人士”。因此,无论在新闻教育理念中如何强调“技术中心论”,其结果都无法充分满足新闻职业的需求。

鉴于此,我们提出“两个中心”的新闻教育理念,即新闻教育主体在确定教育目标、缔构教育内容时,根据自身的素养及对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形势的总体把握,形成以“认知理论为中心、语言实践为中心”的教育认识。

三、新闻教育中心内容的解读。

(一)新闻教育以认知理论教育为中心的必要性。

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改变大学教育重成绩轻能力的现状。对于高校工科类专业,延长实践学习、强化技能掌握是必须与必要的。

但是,新闻学是一门独特的社会实践学科,新闻学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人文过程,而非一个技术过程,理论与实践是新闻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忽视任一方面都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整体提升。

我们必须承认,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的新闻理论课教育效果,主要表现在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上,并未着力作用于学生情感、思想和行动的改变。压缩理论课特别是伦理道德课时,让学生更早、更多地参与新闻实践和创新,的确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媒体的职业技能要求,降低媒体的人员培训成本。但是新闻媒体是“‘社会的镜子’,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媒体的政治属性、社会功能和运行方式是与该媒体所在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模式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平行’的”,[4]新闻媒体的这一特殊性,决定新闻教育必须以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为核心,以社会学、社会史的教育为脉络,以新闻、传播理论的学习为基础,努力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增强其深入社会时的思辨能力。

因此,以牺牲理论教育来扩充实践,无异于饮鸠止渴。新闻教育要关注人文精神的养成,使学生成为更完善的人。新闻专业的学生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一个有责任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一个技术工人。无道德的新闻实践,不仅不会对社会建设有些许贡献,而且会形成许多潜在的负功能,新闻教育主体应正视这一点。

(二)新闻教育以语言实践为中心的必要性。

理论的学习,旨在提高实践的即时能力与延时能力。前者指学生在具体的新闻业务中,能够完成新闻的采访、写作与基本的文字编辑、版面设计等工作;后者则指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以学校理论学习的积淀,勃发出可持续的新闻发现与再现能力。这一任务的完成,需要以新闻教育内容的丰富与科学为基础。长期以来,新闻教育内容偏重新闻采、写、编、评等业务类课程的教育价值,以其作为学生实践能力表现与提高之根本,这一观念应当转变。新闻实践课程的教育内容设计,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掌握,还是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语言类教学内容作为新闻业务类课程的核心,是新时期新闻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

传统上,新闻教育主体多将语言课程定位于学科基础课,并未将其纳入业务类课程的设计视野中。语言是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语言的学习是文明传承和历史接续的活动,轻视语言类课程,将大大降低新闻实践课程的教育价值。

现代汉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5]报纸上所刊发的新闻稿件应成为“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但是,受外语及新兴网络语言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新闻从业者自身运用现代汉语能力的减弱,“典范的现代白话文”数量在急剧下降,甚至还出现了由于语言运用失当而形成的稿件失实,或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语言运用行为是一种过程性行为,新闻报道的语用行为,一方面要遵守语言方面的规则,另一方面要考虑词语安排时,受众在接受过程中可能形成的误解以及所带来的负面效果。如“8月4日到8月12日,短短9天内,新疆自治区连续发生3起严重暴力事件———‘8·4’喀什暴力袭警案、‘8·10’库车连环爆炸案、‘8·12’疏勒暴力袭击案。其中前两个案件,已被国家公安机关定性为暴力恐怖事件。至8月14日,上述3案已造成21人死亡、22人受伤(均不包括犯罪嫌疑人)。

同时,警方共击毙犯罪嫌疑人8人,逮捕4人,2人自爆身亡,另有多名犯罪嫌疑人在逃。”[6]这篇新闻稿件以《新疆暴力恐怖连环案追踪》为题,报道了2008年8月发生在新疆的新闻事实。稿件的标题中,将“连环”安排在标题峰中,起定性作用。“连环”作形容词时,其解为“属性词,比喻”。[7]新疆发生的三个新闻事实,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官方新闻中,并未认定三者是“一个接着一个互相关联的”,因此,报道标题中使用“连环”一词为事实定性是不恰当的。同时,该报道在词语安排时,在稿件的起首焦点处,突出强调“9天”时间之短,“连续”发生的“3起”“严重”

“暴力”事件之密集,很容易引起受众对于新疆社会形势的恐慌性解读。

新闻报道是一种语言表达性行为,一端连着语言系统,一端连着话语篇章,对语言的认知程度与表达行为质量有着密切关系,表达行为质量与话语篇章质量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话语篇章是语言及其文字符号系统的具体体现者,在反映符号系统面貌的同时,透露出表达主体的标准意识与规范意识。如果新闻工作者在缔构话语篇章时,不能成为语言运用的典范,就可能成为反面教材。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对于新闻报道的标准与规范,对于民族语言文字的标准与规范,具有重要的意义。语言类实践内容作为新闻教育的中心,所起到的是一种潜在的、持续的作用,是以“新闻之道”执以“新闻之术”的基本物质保证。

参考文献:

[1]陈昌凤.美国新闻与传播教育的认证指标:设定价值取向和教育目标[j].国际新闻界,2006,(12)·

[2]钱民辉.教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教育部解读教改纲要取消高校行政级别是大势所趋[eb/ol]./china/">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吴启主.现代汉语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对新闻专业的认识篇7

关键词:实践基地;新闻传播;地方院校

一、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在新闻传播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新闻传播教育的本质要求。新闻传播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新闻理念、新闻意识,更要培养学生新闻实践能力和素养。这就决定了新闻传播教育教学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除了课堂教学之外,一定还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就必然需要实践基地作为支撑,让学生有一个锻炼和实习场所。通过实习实训一来可以发现现有专业教学的问题,为创新找到突破口。二来通过实习实训也能够让学生知道如何就业,应该有哪些知识准备、心理准备和经验准备。对于社会而言,许多专业自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产价值。但专业学生进入学校之后,其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也要有所提升。发挥专业所长,适应社会发展,将所学知识用于社会价值的创造,这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尝试。因此,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对于学生未来迅速进入角色、适应社会、发挥特长有直接可观的价值,这也是新闻传播教育的本质要求。(二)对接行业人才需求。当下电子产业的不断发展,媒介融合成为新媒体时代的最大特色。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这一变革,其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已无法满足当下新媒体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因此,高校必须要改变“重视理论,轻视实践”的传统教学观念与方法,积极培养学生的全媒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实践教学基地的优化建设也是对接行业人才需求的重要保障。新闻传播教育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教师仅有理论教学是不够的,这样培训出来的学生就是不合格的产品。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十分必要。(三)加强学生的自我认知。新闻传播行业涉及领域较多、关系较为复杂,对于尚无工作经验的专业学生来说,参与实习实践活动是他们接触行业的途径。但实习基地是否成熟,他们在实习场所的表现、感受却直接影响他们对本专业及行业的认同感,即对专业的价值理念的接受、认可和践行。因此,实习基地对专业学生而言不只是一个接受锻炼的场所,更是磨练心智、心理形成的地方。在实践期间,大多数专业学生会认清现实,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适应就业市场的要求以及自身发展条件,在有效时间内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为以后的就业做铺垫和提供参考。可以说,专业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走出理论课堂,走向实践应用,是完成从理论迈向现实的第一步。专业学生实习完成后,加深了对当前严峻的社会就业形势的认识,了解了社会的需要,认知自我、准确定位,又是一次认识的提升。

二、地方院校新闻传播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存在问题

建设专业的实践基地,探索实践基地运行管理模式,是高校响应报告,强化内涵建设的重要举措。目前国内地方院校的新闻专业大多是由原来的文学院或中文系分离而来,不少教师并非新闻专业科班出身而属于“半路出家”转行而来,办学规律把握不准,办学基础尤其是实践基础十分薄弱。专业建设中,对于实训平台类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缺乏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进一步影响教学效果。(一)实践基地建设不能紧跟行业发展。我国早一批地方院校的新闻传播专业大都是在本世纪初创办,最初大多还都依托中文专业。虽说十几年的发展地方院校新闻传播专业已经联系建立多个专业实践基地,但很多还都停留在传统媒体,尤其是电台电视台居多,新媒体实践基地少之又少。同时,媒介融合对于新闻传播专业的人才需求已经不是简单地停留在新闻制作层面。伴随着群众意识的提高,对于新闻的真假以及价值的辨识能力也是对现在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一个新要求。这就要求在进行新闻制作的时候专业人员能够提前辨识好新闻的可信程度并从中提炼出有用的信息,用简洁凝练的方式传递给群众。但是现在的大部分实践基地指导学生实践的模式依旧比较单一,甚至很多还都停留在只管招收不管教授的层面。(二)实践基地建设没有特色。目前的新闻院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往往不止一个,有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主持等多个专业。但作为同一个学科方向,很多院系为了学科建设,往往会把几个专业的人才方案、师资培养、实验室建设往一块儿凑,以提升办学实力,扩大社会知名度。因此在建立实践基地的时候难免陷入误区。比如但凡是媒体,不管是否符合专业特点,赶紧收入旗下谈合作让其成为专业实践基地。不管是哪个专业,只要涉及实践,把学生都往媒体塞。甚至有些新闻院校专业培养方向早都调整为新媒体,但实践基地却依然还只是十几年前建立的传统媒体。实践基地既没有专业针对性,也不能满足学生实践需求。(三)实践基地不能满足学生实践要求。目前,地方院校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实践普遍存在三大问题:第一,新媒体大力发展,但学生在新媒体实践平台较少;第二,受到整个就业形势影响,其他专业学生如法律、经济等在新闻传播领域竞争实践机会;第三,新闻院校也会建立各种类型的实训基地,但存在流于形式、不注重实效的现象。同时,目前大多数实训基地某种程度是学校为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主动向单位寻求合作,尚未从满足行业对实用型人才需要的角度来认识和开展校企合作。一些单位出于自身利益,没有把接待实习生作为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看,视接待实习生为负担,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实训基地让学生从事简单的工作,有些与专业完全脱节,甚至有不少实践基地采取“放羊”形式,这些都成为学生实践中的问题,影响实践效果。

对新闻专业的认识篇8

关键词 法制新闻人才;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2-0016-02

党的十提出,“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为完善法制媒体管理制度、推动法制新闻发展带来重要契机。在新的形式下,法制媒体如何抓住这一时代契机,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制新闻人才培养,成为法治媒体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1法制媒体从业者遭遇“两张皮”

对法制媒体从业者来说,面临着两道门坎――法律知识和新闻知识。新闻学院培养的具备新闻知识的人才,不懂法律知识;而法律院校培养的法律人才,不能顺利地用新闻的手法和技能采写新闻;而目前开设法制新闻专业的高等院校培养的法制新闻人才,也经常遇到法律和新闻两张皮的现象。

法律和新闻脱节的现象,在新疆法制报社表现得非常明显。有一名法律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在新疆法制报社见习了6个月,法律知识拿捏得尚可,但新闻稿件写得一塌糊涂,因不能顺利转正,该毕业生最终不得不离开报社。而新疆法制报社有几个做了快十年新闻的记者,经常在稿子中把“”写成“上诉”,把“裁定”写成“判决”,分不清一审和二审等基本程序,基础性法律知识错误经常出现。

法制媒体的从业人员中,法律和新闻脱节的现象不是孤立的,无论是专业新闻人还是专业法律人,都会觉得非常尴尬。有法律知识背景的从业者缺少新闻表述的基本功,具备新闻知识背景的从业者显然又缺乏法律基础知识。其实,好的法制新闻作品,应该是充满浓郁的法律味,又读来有趣生动。

没有接受过法律科班教育的新闻人,无论年长还是年轻,其实都面对同一个挑战,专业知识的缺乏会使记者在采访一线缺少准确掌握报道要领的能力,缺少与法律人士对话的能力,也缺少对报道内容的足够判断力。这些记者写出来的法制新闻稿件,有时可能因为侵权或片面,为供职媒体惹来官司。

而法律科班的人,有很多不合新闻规律的习惯,缺乏基本的新闻专业知识和技能,即便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勉强上路,也缺少在更大范围内发现更具张力新闻点的能力。因为受法律思维的限制,有些记者时间长了又出现学究气,满篇的法律概念、法学原理,写出来的文章生硬难懂,俨然一个老学究,他也经常会以法律专家自诩,而所写稿件有时会缺少最根本的新闻要素。

因此,就目前的状况看,新闻媒体尤其是法制新闻媒体,缺乏法制新闻人才的问题依然存在,并且随着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这种问题将越来越严重。

2要求能采能写并且熟悉法律

法律的主要内容是规定权利和义务关系,要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法制新闻应具有新闻本身的真实、新鲜和及时的特点,有别于社会新闻、经济新闻、体育新闻,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

法制新闻人才是指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法治活动进行报道的人,应掌握以法律与新闻为主的多学科知识背景的表述能力,是一般新闻知识与法律知识相衔接的人才。法制新闻人才首要身份应当是新闻人。只有具备了新闻人的新闻敏感,才能具备对法制新闻线索的识别能力、对法治现象的观察能力,以及对法治进程发展变化的反应能力;只有具备新闻人的业务素质和基本理论,才能在工作中遵循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客观、理性、平衡地报道法制新闻事实。法制新闻人才同时也应该是“法律人”,我们通常所说的法律人,包括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学教授等。他们共有一个思维方式――法律思维。法律思维的特点是,思维过程是围绕合法不合法、法律有没有规定以及是怎样规定的来进行,法律思维的本质特征就在于“规范性”。

显然,培养法制新闻人才是个非常复杂的课题,笔者认为,培养法制新闻人才的关键,不在于他原来所学专业是什么,而是如何引导他尽快实现法律与新闻知识在自身的兼容并蓄。一方面,必须让他们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知识,掌握比较系统的法治知识;另一方面,他们应具备新闻知识、技能和视野,这也正是法制新闻人才的标准。无论是什么专业背景的记者,应该通过自身努力和实践的锤炼,较快弥补法学专业知识和新闻专业知识上的不足,进而在更深厚的法制新闻报道战场上,赢得更大的业绩。

具体而言,法制新闻人才是培养懂法(具备法律知识、法律思维和法治理念)的新闻人,还是懂新闻(熟悉新闻传媒相关实务和功能)的法律人;要求具有全面扎实的新闻采编评等新闻基础知识和法律知识,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3“两手抓”培养法制新闻人才

基于从业者不同的知识背景,法制媒体应有针对性培养出真正的法制新闻人才,既懂法律理论、了解法律实务,同时也了解新闻业务,掌握采写技能。

那么,如何在新闻实践中培养法制新闻人才呢?笔者认为,不能走传统的新闻人才培养途径,培养目标一定要明晰化。法制媒体要面向全社会报道法制新闻,媒体人要注意受众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作品不仅要够吸引受众,还要做到通俗易懂。所以,法制新闻报道要注重通俗化、简单化、社会化视角,让没有法律专业知识的人也能够看懂。

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培养法制新闻人才要避免文学化,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软化”,避免以文学的思维方式、文学的理念进行培养,认为新闻写作就是文学写作的倾向导致的结果是,培养出的员工根本不懂新闻的写作范式,经常在作品中“我想”“我认为”“我觉得”,甚至用虚构的方式去“创作新闻”。同时,培养法制新闻人才要避免“硬化”,所谓“硬化”是指,按照法律院校的培养模式和教学规划,满篇的法理、程序和法条,结果是员工系统掌握了法律知识,却对新闻采访不得要领,写不出通俗的法制新闻作品。

一个好的法制新闻从业者,一定要锻造自己将法律和新闻两种知识、两种思维方式和两种技能融会贯通的本领。

参考文献

[1]张文祥,陈绚.新闻―法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与路径――基于对国内外高校新闻传播与法学学科教学科研融合做法的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3(1).

[2]武运波.媒体融合背景下法治报战略管理研究――以新疆法制报为例[D].新疆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2.

对新闻专业的认识篇9

【关键词】 纸媒人;新闻采写;感性认知;理性认知;必要性

前言:作为传统媒体的典型,纸媒与新兴的媒体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及时性差,表达方式也过于单一,版面大小固定,内容涉及面相对狭窄。但是纸媒作为传统媒体的典型,必有其不可取代之处,相比较与图画,文字更加细腻,深刻,书卷香也是一种享受,而且纸媒携带更加便捷,阅读方便,这些特质决定其有自己特定的客户群体。因此,纸媒人必须对自身的职责有准确定位,在新闻采写中要感性与理性认知同时发挥作用,寻求准也内容,为受众提供专业的新闻。

1.感性认知提升纸媒人的新闻敏感度

不能否认,新闻人的敏感度要高于普通人,他们对新闻的嗅觉异常灵敏,采访是新闻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纸媒人的感性认知非常重要。感性的认识对于提升纸媒人的新闻敏感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感性的角度出发,寻找各种相关的材料与资源,才能写出更加专业的新闻报道。专业的新闻报道不单单是指采写及写作的水平,更多的是指采写的内容是否具备领域的常识及专业知识。

新闻人是杂家,在工作中与各行各业都会发生接触,因此要掌握多个行业的知识,这对于新闻人是一个挑战,很多领域是自己从未接触过的。纸媒人受到工作特征的影响会接触很多从未涉足的领域,相比较其他行业,新闻人已经算是见多识广的群体,但是却无法使其成为专家,此时要想做好新闻采写工作就需要感性认知的帮助,对行业的感性认知可以提高纸媒人采写中的敏感度,帮其找准切入点,写出好的新闻,为受众传达所需的信息。

同时,感性认知在新闻采写的工作过程中还能体现出采访记者对新闻报道事件的一种专业态度,简单说就是记者的职业道德。新闻要保证通俗易懂,因此,专业的新闻报道中一些关键的要点必须进行必要的解释,便于读者接受。纸媒人拥有采写与新闻的权力,这个权力是受众给的,因此,必须要对受众负责,这就需要媒体人在掌握情况后进行认真的组织与写作,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提高纸媒的竞争力。

2.感性认知的培养与利用

2.1 感性认识是工作中不断积累与培养所得

与感情一样,感性认知不是天生的,也不会突然出现,而是需要在实践中形成。具体而言,纸媒人在接到采写任务后要通过具体的工作实践来积累感性认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感性认知的积累可以依赖网络来完成,可以搜索到一些相关事件,从海量的信息中去寻找对自己采写有帮助的知识,对相关事件的原因,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加深理解,并将其为我所用,形成自己的新的观点,这对后续的采写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也可以从同行业的采写中寻找灵感,对其采访进行深入的研究,不断地创新与突破,写出令人满意的作品,为受众提供有用的信息,发挥纸媒的重要功能。

但是采访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预料之外的事情,此时就是对纸媒人应变能力的考察,作为专业的纸媒人必须要有良好的现场发挥能力,在面对突发状况的时候,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保证新闻采写工作顺利完成,突发状况是体现新闻从业者职业修养与从业素质的最佳训练方式。

2.2 感性认知中必须具备理性因素

人们一直认为感性与理性是两个对立面,但是事实上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联系,新闻采写中的感性认知不能仅是现场的看、听、闻、尝,必须具备理性因素。单纯的感性认知是空洞的,只有加入理性因素的感性认知才是有生命的。实际上,理性因素可以促使感性认知能力生长,也是将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的一个必然过程,现场的任何信息的搜索与采集都是为了为受众提供信息,都需要写成新闻,因此,新闻采写过程中,感性认知在形成过程中要逐步形成文章的思路与框架,在这一过程中理性因素就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理性元素是平时工作中对事物基础的认知, 同时也是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与理解及应变能力,除了生活中对各类新闻报道进行深入的研究,还要对其采写的角度与分析问题的方式与方法进行研究,从中完善自己。另外,在实际的采访工作中,还要善于运用纸媒人独有 “鹰眼”、“狗鼻子”和“马腿”获取信息,尽管这些词汇听起来不是褒义词,但是事实上却是对新闻人要求的最佳体现,获取信息后要对现场进行分析与判断,挑出重点,分类,形成思路,完成框架的构思,方便的时候可以记录,便于后期的写作,可以提高新闻的写作质量。

3.感性认知必须上升到理性认知的高度

职业的媒体人与普通人群的最大区别在于我们不能忽略感性认知,将其作为一种感受,在日常的工作积累与实践中,要加深对事物的看法,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纷乱复杂的信息中敏锐的捕捉到所需的信息,从重要的信息中选取最佳的新闻点。

纸媒人是新闻的人,也是一个信息源,这并不是说记者制造信息,而是说记者必须具备搜索信息的能力,同时要对信息有一个良好的处理能力。记者所采写的信息来自百姓,但又区别与百姓的闲聊,要具有积极的社会现实意义。当记者的感性认知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自然的上升到理性的认知与观点,要保证这种理性认知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就要在感性认知的形成过程中把握好方向,避免偏颇。感性认知需要不断地升级与提高,才能让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在积极健康的认知环境中,才能真正的发挥纸媒人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对纸媒人在新闻采写中的感性认知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过去我们一直提倡理智,但是在很多时候感性认知却占据主导位置,只要善加利用,感性认知同样可以提高新闻采写的水平,同样可以推动纸媒的发展,提高竞争力,向受众交出满意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张礼伦. 新闻采写“九多”[J]. 新闻三昧. 2008(Z1)

对新闻专业的认识篇10

关键词:网络新闻;新闻专业主义;挑战;积极意义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1-0055-02

一、互联网时代网络新闻的崛起

互联网的发展使一些传统的行业受到冲击而呈现衰败之象,或者至少做出改变以适应新环境。而新闻行业就是其中之一。

传播新技术介入、传播方式多元化、传者与受众的界线日益模糊、受众的媒介素养逐渐提高、媒体数量与传者人数增加等,都是互联网时代传媒行业显现出来的特点。网络媒体出现并快速发展,网络新闻也应运而生。网络新闻媒体一般分为两类:新闻门户网站,比如搜狐;传统媒体旗下的网站,比如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解放牛网”。而网络新闻工作者这一人群的数量也在迅速增长,他们有的是从传统媒体“转行”到网络媒体,有的则是高校毕业应聘进网络媒体。

二、“新闻专业主义”的概念内涵

新闻专业主义是一个“舶来概念”,它是一种独立于任何权威之外的新闻从业理念,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和强烈反权威精神。它要求记者以客观、真实、准确的态度去报道事实,挖掘事实的真相,把事实的原生态展现在读者面前。“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萌芽于五四时期,我们可以在徐宝璜、邵飘萍、任白涛等早一代新闻人的研究思想中看到新闻专业主义的光芒”[1]。

三、网络新闻对于“新闻专业主义”的积极意义

传播新技术介入、传播方式多元化、传者与受众的界线日益模糊、受众的媒介素养逐渐提高、媒体数量与传者人数增加等,都是互联网时代传媒行业显现出来的特点。这些特点促进了传媒行业的发展,但同时,也有很多问题随之而来,比如说假新闻的泛滥、新闻内容的同质化、新闻行贿受贿等。虽然这些问题早年来也存在,但无可否认,这二三十年以来随着网络的普及,这些问题更加严重了。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下定论,说网络新闻的出现与发展对“新闻专业主义”构成威胁,本文作者认为,在看到这些负面作用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新事物——指网络新闻,对于经典理念——指“新闻专业主义”的促进作用、积极意义。本文从三个维度——认知维度、规范维度、评价维度,来对“网络新闻带给‘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积极意义”这一议题进行讨论。

首先从认知维度的角度来讨论。“认知维度由专业素养和专业训练两部分组成,即专业人士所具有的知识体系以及他们在工作中运用的技能,为了拥有这些知识和技能而必需的训练。[2]”传统意义上来说,收集和加工信息,即新闻报道和新闻写作,是作为记者最主要的工作。但是现如今,随着互联网已经成为“遍布全球的、一家独大的信息资源库”,很多新闻报道工作在网络上就可完成。有学者认为这样的工作方式会使新闻工作的基本环节丧失,而使“新闻不像新闻”。

事情并非如此。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我们对于新闻行业中收集、加工信息的定义是“从众多事实中选取适合报道的部分并公之于众”,似乎收集信息必须是记者肉身赶到第一现场,用纸与镜头“亲自”记录,但现在的事实是传播媒介发生了变化,或许,我们并不一定非得这样。网络新闻工作者“做新闻”的方法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传统媒体的下属网站)从母体中复制新闻并适当加一些链接;(新闻网站)从别处转载新闻。

我们看到,网络新闻工作者并没有忽略“择取信息”这一环节,“复制”和“转载”也是有标准的,这就是网编们的工作意义所在。尤其是第一种工作方式,其实是在传统新闻从业人员的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再进行择取,其实是保留了“新闻专业主义”要求的新闻真实、客观、公正。

另外,对于原本就符合“专业”标准的新闻进行再选择,是又一次把关,可以更加保证新闻的质量。认知维度的第二部分即从业人员应受到一定的专业训练,接受专业教育。网络新闻发展迅速,它的从业人员数量缺口很大,这也使得它的用人标准要略低于传统媒体,而这一直是饱受诟病的地方。我们看到中国国内的新闻院校非常多,新闻专业毕业的学生数量庞大,但是传统媒体对于人才的需求量却远不及毕业生数量。

那么,很大一部分的新闻专业毕业生就会“退而求其次”转投网络媒体——不排除主动舍弃传统媒体而投身网络媒体的那部分。这样,从所受的专业教育来看,两者的从业人员是一样的。其次,网络媒体的用人要求放低,会吸引非专业的人才进入这一领域,比如一位具有专业的金融知识的人才加上其自学而成的新闻基础知识,那么他在新闻行业的发展应该会大于只掌握新闻专业知识的人。网络媒体的“不嫌专业广招人才”的做法,为传媒行业引进了不少新鲜血液。这些兼具不同学科专业知识的人去报道相关领域的新闻,那么他们的新闻必然会比较“专业”,从这一层面来看,网络新闻会促进“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

其次从规范维度的角度来讨论。在职业伦理道德方面,传统新闻工作者对“网络新闻工作者”的印象不佳,他们甚至认为网络新闻媒体充斥着网络记者是一群和骗子。网络新闻因为追求新闻的时效性而不假思索地信息,这的确是违背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客观、公正的要求,但是另一个角度来说并非全部如此。网络新闻的茁壮发展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是个很大的竞争压力,互联网使得传播方式由“单对多”向“多对多”转变,在网络新闻领域,受众的阅读更便捷自由、选择更广泛,受众还可以及时反馈信息,这种参与感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心理,使得传统媒体的受众群在流失。面对竞争,传统媒体只有做得更好才能取胜,而网络媒体为了稳固地位也要做得更好,这种良性的竞争使得双方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包括对于“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坚守,因为作为传媒人,深知对于经典理念的坚守在竞争中是多么重要。

另外,要澄清的一个逻辑误区是,并非网络新闻从业人员天生品德低下,也不是说网络新闻无论如何都只能“不专业”,事实上,可悲的是,“新闻专业主义”的失守恰是因为新技术的“副作用”——互联网这一传播新技术使得网络记者、编辑们不假思索劣质信息成为可能。但是,随着网络新闻“信息把关”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一“技术的副作用”会越来越小。

第三,从评价维度的角度来讨论。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传统媒体一般都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督,虽然现在由事业单位向集团化改革,虽有一定的新闻自由,但却难逃政治力量、经济力量的影响。而网络媒体,比如新浪、搜狐等新闻门户网站,从“独立自主性”层面上来说比较有优势。网络新闻从业人员在信息上享有更多的自利。另外,网络新闻从业人员在追求声誉威望上也在努力。传统的传媒领域的奖项,比如普利策奖,很少授予网络媒体相关的奖项,即使有,也是要求颇高。网络媒体就建立起自己的“荣誉授予机构”,这些机构组织来监管网络媒体的成败德行,并且授予一定的奖励、做相关的惩罚,比如美国的ONA组织。网络新闻领域在这方面的努力,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整个传媒界风气的净化,有利于“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坚守。

最后,从新闻价值的角度来看待网络新闻的积极意义。网络新闻过程中,受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兼具受众和传者的双重角色。在新闻的、转发、评论、争议的过程中,很大一群人都在做同一件事——提供各自知晓的信息以对同一个事实进行补充,这样,一则原本信息量有限的网络新闻被充实。“这样的网络新闻可能更接近事实。[3]”

四、总 结

互联网的出现让我们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代变化,我们对于“记者是什么”“新闻是什么”“什么是新闻专业主义”这样的问题也要进一步重新思考。

“新鲜事物”与“经典”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正如“网络新闻”与“新闻专业主义”一样。经典理念的普适性、广被认可的权威性、对从业人员的潜移默化的约束影响能力,都要求新事物不可脱离它而独立发展,所以,网络新闻要遵循“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精神,只要结合经典,新事物才能走得更稳健更长远;反过来,新事物的发展也有利于经典的充实,网络新闻这一新事物的发展会充实这一理念的内涵,促进“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映纯.论“五四“时期新闻专业主义的萌芽[J].编辑之友,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