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生态前景分析十篇

时间:2023-06-29 17:26:35

美丽生态前景分析

美丽生态前景分析篇1

关键词:生态型;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研究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面对巨大的发展压力,乡村建设必须投入大量财力、物力,立足于发展生态化美丽乡村,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目前,乡村规划建设仍处在建设初期,很多建设内容和结构设计理念并不能支撑乡村整个发展体系良性发展,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生态型农村建设内容和结构依然存在诸多发展问题。

一、生态型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发展现状分析

1.1美丽乡村建设简述

乡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短板,在决策科学理论中,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无论是小农经济发展,还是乡村生态结构建设,生态型美丽乡村都是推动乡村文化在现代化经济建设中良性发展的必然手段。

浙江安吉是典型的“生态型”美丽乡村的发源地,在以“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为总体目标的指引下,全县乡村建设视廊的空间面积逐步扩大,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生态结构,安吉中国美丽乡村模式正式成为“国家标准”和省级示范,已被授予全国唯一的“县级最佳人居环境奖”和“联合国最佳人居奖”。浙江安吉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仅顺利完成了编制建设目标,还为其他省市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示范经验。

1.2生态型美丽乡村规划特征

生态型美丽乡村是一个综合、全面的现代化建设模式,不仅要突显出乡村的“美丽”,还要本着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理念创建新型农村,以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优化生存环境。

1.2.1尊重自然

山、水、田、宅一体化是生态型美丽乡村应具备的主要特征,农村生态环境所体现出来的秀丽风光不仅要通过规划设计来呈现,还应在尊重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建设结构融合在乡村地理环境中,在乡水风格的影响下,突出自然的主导作用。

1.2.2环境优美

美丽乡村除强化自然生态的重要性之外,还需注重乡村卫生管理和监督,在公共场所、街道周围都应设置警示性标语,让居民能够时刻保护乡村环境,有利于长效保洁机制的建立。与城市相同,美丽乡村对生活垃圾的处理也逐渐变得科学化,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方式为美丽乡村提供了良好的建设管理空间。

1.2.3合理规划

农村建筑的质量、结构布局可以影响整个美丽乡村的空间造型和生态结构,所以在农村特定地理风貌环境的影响下,乡村外貌形象必须与景观相适应,在契合现实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增加土地的流转、土地整合项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乡村文化也一样,传统建筑、传统文化、先进思想都需要在美丽村庄乡村建设上有所体现。综上分析可知,合理规划是生态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点发展项目,是集约化乡村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

二、生态型美丽乡村规划

规划是乡村建设的前提,受村民审美意识的限制,村民对新式洋楼推崇之至,对传统建筑却是嗤之以鼻,显而易见,盲目的追求新潮会让农村脱离传统文化建设内涵。在“新村运动”的影响下,规划乡村必须以和谐美为建设目标,不仅要切实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与资源之间的发展矛盾,还需尽可能减少机械化生产给农村环境带来的环境压力。

“官民一体”是生态型美丽乡村规划理念的核心,在全面了解农村居民生活需求和发展诉求的基础上,农村政府还应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为重点规划项目。规划需要具体建设项目落实,建设项目需要在严格落实规划内容的基础上,完成乡村发展目标,因此,从规划和建设两方面来讲,规划是前提,而建设是整体生态型美丽乡村的项目核心。

生态型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建筑、环境优化、村庄用地布局等方面。

三、生态型美丽乡村建设实践

本文以浙江安吉乡村建设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规划范围内的主体建筑、环境优化内容、村庄用地布局等三方面展开详细讨论。

3.1主体建筑

浙江安吉乡村的主体建筑大多为新型建筑,在保护传统乡村文化特色的同时,设置了保温结构和装饰模型,对老式建筑进行了全面的扩建和重建。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进行细节调整。控制建筑立面与住宅结构之间的协同作用之后,施工单位还增设了多个保护性装置,以烘托建筑特征为基准,将新型建筑的主体高度提高了2、3层(如图1所示)。同时,农林、农田以及其他景观建筑结构还需进行拓展改革,山体公园和休闲活动广场应联合相关经济项目发展,与传统发展项目不同,旅游开发建设可以帮助农村经济转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图1 递铺镇横山坞村主体建筑设计样图

3.2村庄用地布局

主体建筑特征确定之后,村庄的用地布局也需要进行逐步改革,无论是结合经济发展,还是策划经济项目,景观环境是必须围绕主体建筑,形成一个具有经济价值和使用功能的生态景观建筑群(如图2所示)。在核心景观的带动下,一系列规划服务项目设施也应随之增加。以景观轴为中心,各农业种植、经济建设项目为景观节点,如鱼塘、驳岸、生态公园等。在浙江安吉乡村的生态农业基地上,核心景观是由生态公园和新型建筑构成的,不仅承担着为农村居民提供生活空间的责任,还承载着促进经济发展的重任。同时,与景观建筑交相辉映的还有公共服务建设,在核心服务项目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下,村民对生态型美丽乡村的创新式发展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从目前来看,生态环境与新型建筑景观建设已成为浙江安吉村下一阶段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图2 递铺镇横山坞村功能建筑规划示意图

3.3空间环境规划

在新建住房中有很多农具、储藏、养殖禽类的空间设计都需要进行“增值”设计,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需求选择不同的空间环境,每个村民居住空间应形成高度的统一性,在统一的基础上,增加道路系统、水利工程、农田建设、道路景观等方面的空间结构调整(如图3所示)。公共活动空间在平面设计的基础上需按照考察内容完成空间环境设计内容,对特色传统建筑――文化古寨、宗祠实施保护制度,以居民建筑和旅游景观为机理的双重结构模式,可以突出生态型美丽乡村的地形特点,使形成的空间环境与传统乡村形态呈现和谐统一的发展关系。

图3 递铺镇横山坞村空间环境规划示意图

结论:通过上文对生态型美丽乡村的规划和建设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可知,从本质上讲,乡村的美化过程不仅体现在现代化建设上,也不仅表现在经济增长上。乡村是目前我国生态环境非常好的地区,在地域经济上虽然存在薄弱环节,但是其发展的意义和公益能力却非常重大。因此,要创建生态型美丽乡村不仅要注重考虑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还需在整顿农村经济建设空间结构、环境上多下功夫。政府必须正确把握角色,在乡村建设中与农村居民做好沟通,让农村居民可以加入到建设“美丽中国”的队伍中来。

参考文献:

[1]周源.基于新农村建设的村庄规划和村庄管理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09):110-125.

[2]季秀丽,陶涛.旅游型美丽乡村规划对策研究――以安吉天荒坪为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13,12(07):109-114.

[3]吴玲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城市规划,2011,12(23):110-130.

[4]马玲燕,肖淑娟.乡村空间资源化视角下的乡村规划设计探索[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3,14(04):109-114.

[5]葛丹东.基于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背景的产业型乡村绿道规划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29):179-183.

美丽生态前景分析篇2

[关键词] 多模态;积极话语分析;评价理论;华裔女性;身份建构

一、多模态积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

模态即交际的渠道,包括语言、图像、声音、空间和身体动作等。多模态话语分析是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模式,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1]始于20世纪70年代“坏新闻”研究的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过于倾向揭示批判话语中所隐藏的权力、意识形态及不平等现象,以消极的态度影响社会。针对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不足,马丁正式提出“积极话语分析(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主张用积极且建设性态度对待和解决社会矛盾和不平等现象,希冀通过话语分析构建和谐社会。目前积极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主要是评价理论(Appraisal Theory)。

评价是对事物进行主观的比较,包含着评价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评价理论分为态度、介入和分级。态度(Attitude)是评价系统的主体部分,分为情感(Affect)、判定(Judgement)和鉴赏(Appreciation),指各种价值,说话人用它们来做判断,把情绪和情感反应与参加者(participants)和过程(process)联系起来。[3]319介入(Engagement)是关于态度的来源,即评价主体的语言资源。级差(Graduation)是对评价资源价值强度的高度概括,分为语势(force)和聚焦(focus)。评价理论被广泛应用到文学、学术、传媒等不同语篇的分析中,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说话者/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态度。[4]

多模态话语分析与积极话语分析都是新兴的话语研究形式,近年来虽受大批学者关注,但结合二者进行语篇分析的极少。本文结合多模态话语分析与积极话语分析,运用评价理论,对影片《喜福会》中女性进行多模态积极话语分析,探讨华裔女性在美国社会中的身份建构。

二、对影片《喜福会》中

女性的多模态积极话语分析 电影是通过银幕上的活动影像及声音表现内容的一门技术,电影话语分析不可避免地涉及多模态话语分析。据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成名作《喜福会》改编的同名电影以四对旅美华裔母女为中心,向读者展示了她们在美国社会中的身份建构过程,记述了她们从美国文化边缘化身份逐渐建构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新一代华裔女性。

(一)态度资源

影片开头两分多钟,在忧郁缓慢的背景音乐下,旁白者用低沉坚定的语调向观众讲述了一个关于与鹅相关的旅美女性故事。黑色是影片画面的主色调,一片白色鹅毛若隐若现,直至故事讲完才清晰地展现在观众眼前。故事虽短,但其中的态度资源极为丰富。

情感指情绪上的反应,是说话人对某个现象采取的姿态表现,被用来表达评价事件或现象对说话人的情感影响。“hope(希望)”两次出现,表达了第一代移民母亲寄予出生在美国的女儿身上的厚望,期盼女儿可以摆脱自己在男权掌控的旧中国所受的苦难与不幸。

“perfect”作为“American English”的定语出现两次,属鉴别资源。鉴别(appreciation)通常评价制造的或自然的物品以及更抽象的结构。[3]325屏幕上的黑色背景及低缓忧郁的音乐象征了第一代移民女性对即将生活的美国社会文化的懵懂不知;若隐若现的羽毛暗示了她们构建文化身份的孤立无助,在美国社会她们处于社会的边缘,是弱者;她们天真地认为只要自己及女儿学会了“完美的美式英语”便可融入美国社会。当然,结果并不悲观,最后羽毛纹路清晰显现表明了这些华裔女性与命运抗争,最终建构了独特的自我身份。

待故事讲完,画面突然切入欢快的聚会场面,整体色彩明快,室内装修轻快、灯光明亮,人群的欢呼声、孩童的嬉闹声、看球赛的喝彩声、开香槟声,用全景镜头展现了“喜福会”举行的盛况。判定指一系列由制度规定的规范对人类行为的肯定和否定评价的意义。我们可以把一个行为判定为:道德的或不道德的、合法的或不合法的、社会可接受的或不可接受的以及正常的或不正常的等。[3]323当镜头定格在三对准备拍合照的母女身上时,她们的谈话中判定资源较为丰富。薇芙莉让母亲琳达拍照时“Smilenaturally”,而母亲挑衅地答道“I always do”。结合后面的影片内容,这对母女彼此在意却彼此挑剔,彼此深爱却彼此伤害。受中国父权制和白人统治双重压制的母亲在美国社会处于边缘化地位,在外表东方化内在美国化的女儿面前丧失了自身语言甚至个性。琳达对女儿精明干练的中国式掌控,薇芙莉对母亲精明干练的美国式反叛,最终在彼此谅解中找到自我。照应开头的聚会镜头,“喜福会”实则麻将会,是身处边缘化地位的华人妇女在强大的美国文化氛围中试图营造的一种中国文化气氛,以使自我身份在美国有所确立。

(二)介入资源

介入系统被分为单声(monogloss)和多声(heterogloss)两个次系统,包括弃言(disclaim)、宣言(proclaim)、引发(entertain)与归属(attribute)。弃言与宣言属于紧缩(contract);而引发与归属则属于扩展(expand)。

风烛残年的映映独自坐在空房间中回忆在旧中国所受的苦难,窗户被纱质窗帘遮蔽,隐约可见整洁漂亮的美国式公寓。但与现代化外景不协调的低缓背景音乐及映映哀伤颤抖的内心独白暗示了老人与周边环境的格格不入,难以用中国文化传统建构新自我,故将满怀的独立身份重建希望寄托在女儿丽娜身上。丽娜和哈罗德夫妇过着典型的西方AA制生活。受家庭的中国文化影响的丽娜实则不赞成这种生活方式,但为了维持婚姻她只能像传统旧中国女性一样对此隐忍不发。故映映评价女儿时使用了表否定的语言:“But Lena has no spirit.”丽娜作为第二代华裔美籍女性在美国主流文化的熏陶下成长,但在中国人眼中是美国人、在美国人眼中是中国人的边缘化地位在其婚姻生活中一览无余。丽娜和哈罗德住所的内部色调主要是灰色,室内除了基本家具之外没有任何装饰物,最鲜明的彩色是房间里一张摇晃桌子上的一瓶紫色鸢尾花,一触即倒。母亲问丽娜:“Why do you still keep it?If put one more thing,it will fall down.”母亲眼见女儿的不幸婚姻:这样摇摇欲坠的婚姻即使委屈自己小心地呵护也是没有用的,因为:“This is a house that will break into pieces.”

映映年轻时在男权社会中受过不平等婚姻的迫害,丈夫外遇不断却只能泪忍,最后为了报复丈夫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孩子。无论是身为妻子还是母亲,在旧中国映映根本没有独立的自我身份,便心怀美好希望,去异国他乡寻求建构独立完整自我。女儿丽娜也面临着身份构建危机,但在母亲的鼓励下,她终于敢大声地向丈夫表达不满。引发(entertain)指语篇中的声音所表现的命题建立在和其他命题的联系之中,因而表现为许多声音中的一种,从而扩展了对话。哈罗德不解丽娜为何生气,丽娜答道:“I dont know.May be everything.”这一扩展语篇声音的引发资源的使用,是丽娜努力恢复家庭中自己作为妻子与丈夫平等的主体意识,建立女性的发言权的表现,重新构建相互包容尊重的婚姻氛围。

(三)级差资源

语势指的是说话人借此把人际印象以及他们的言语的容量分级(提高或降低);而聚焦指的是说话人借此把其语义类型的焦点变模糊或变清晰。[3]319前者包括两个次范畴——强化和量化,后者包括尖锐化和模糊化。

露丝与特德准备离婚,心怀家和万事兴思想的第一代华裔移民母亲安梅,对此并不赞成。在得知二人准备商议财产分割时,安梅问女儿:“What are you going to ask for?…Im talking about what do you worth.”安梅用财产量化女儿在婚姻中的价值,用反语鼓励女儿挽救婚姻,重塑自己在家庭中的独立权力话语。

特德介绍露丝给自己的家人,镜头切到了特德母亲与露丝在花园中的谈话场景。园中景色高雅,树木葱郁,音乐舒缓轻快,但特德母亲的话语中却充满了对东方女性的歧视与误解:“It was so unfortunate…how unpopular the Vietnam War was.”“so”及画线部分的感叹句属于语势资源,间接强调了华裔女性在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之下的他者身份。此处镜头中所渲染的高贵、祥和色彩明快的环境极具讽刺意义。特德的母亲是受过教育的美国上层女性,却将美籍东方女性视为边缘人物。露丝是处于美国社会边缘的文化弱者。虽然特德很爱她,但是这种边缘文化弱者的形象为婚后两人感情出现问题埋下伏笔。露丝毫无主见,遵循“以夫为天”,甚至连晚餐的食物都要询问丈夫的意见。但最后在母亲安梅的鼓励下,露丝勇敢地反对丈夫关于离婚财产的分配计划。

露丝对前来分割房产的特德态度冷静坚定:“Get out of my house! …Get out of my house… You cannot take away my house.You cannot take awaymy daughter.You cannot take away anything of me…Nowget out of my house!”露丝通过话语重复达到强化自己捍卫合理权益的效果。镜头对二人分别采用了特写。露丝身后远处是郁郁葱葱的绿色,近处是一棵大树粗壮的树干;而特德背后是稀稀落落的黄色调树木。露丝的话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反而更清晰更权威,特德竟然被其勇气折服而缓缓蹲下,显出露丝高大威严的形象,终于建构了独立的自我主体意识。

三、结 语

在对美籍华裔女性文学作品的研究中,在美国文化氛围中人物身份建构颇受关注。本文将多模态话语分析与积极话语分析相结合,运用评价理论,对影片《喜福会》中女性进行多模态积极话语分析,探讨华裔女性在美国社会中的身份建构,希冀为文学文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并对广大外籍华裔女性的生活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中国外语,2009(01).

[2]杨信彰.语篇中的评价性手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01).

美丽生态前景分析篇3

关键词:秋色叶植物;莲都区;种植形式;应用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7-38-03

秋色叶树种是指每年秋季树叶变色比较均匀一致、持续时间较长、观赏价值较高的树种[1]。秋色叶树种应该具有满树黄色、红色或其他过渡性颜色的叶片,色泽鲜艳,树冠透亮,树姿优美,远眺如美丽的图画,令人赏心悦目[2]。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3],生态城市不仅仅是满眼绿意,也应该丰富更多的色彩。本调查围绕丽水市莲都区常见的秋色叶植物的种类、种植形式及应用展开,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对其不足之处提出合理建议,为今后营造丽水市秋色植物景观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1 丽水市莲都区常见的秋色叶树种的现状调查

1.1 调查地点 丽水市莲都区(北纬28°06′~28°44′和东经119°32′~120°08′)的江滨公园、处州公园、白云小区、丽水学院、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灯塔小区、紫金路、丽阳街、丽青路等。

1.2 调查内容 常见秋色叶植物的种类、使用现状、景观价值等调查。

1.3 调查方式 采用实地普查、拍照记录等与相关资料对比的方式进行。

2 丽水市莲都区常见的秋色叶树种资源

据调查结果,丽水市莲都区景观应用的秋色叶植物共有37种(银杏、水杉、垂柳、枫香、鸡爪槭、无患子、日本晚樱、马褂木、黄山栾树、朴树、五角枫、石榴)等。其中,乔木30个品种,隶属21科26属;灌木3个品种,隶属3科3属:藤木2个品种,隶属1科1属。蔷薇科植物所占比重最大,有4种植物。

3 丽水市莲都区常见秋色叶植物的分类

丽水市莲都区常见的秋色叶植物叶色主要呈红色和黄色,秋季叶色呈红色的有18种,其中乔木有11种,灌木有5种,藤木类有2种;秋季叶色呈黄色的有24种,乔木22种,灌木2种。

4 丽水市莲都区常见秋色叶植物的应用方式

秋色叶植物可以在秋季呈现出艳丽的色彩,利用孤植、丛植、列植、群植和片植、基础种植和垂直绿化的应用方式布置出园林景观的季相美和动态美感。在大型公园和风景区内,秋色叶树种宜大面积成林,形成“丹枫烂漫锦妆成,要与春花斗眼明”的胜景。在城市绿化和公园中,结合行道树,可配植成带状秋色景观。也可在游人较多的地区营造疏林秋色。许多树形优美的秋色叶树种也是园林中重要的园景树,可孤植于庭院、草地、山坡、水边,成为局部空间的主景[4]。

5 丽水市莲都区常见秋色叶植物应用分析

5.1 银杏 银杏树体高大、伟岸挺拔、季相分明并且具有特色,在植物配置中应用广泛。丽水市的银杏主要配置形式有孤植、列植、群植等。如处州公园中栽植两排高大的银杏列植,引领视线,在景观上显得整齐和富有气魄,体现出丽水市政府的宏伟与庄重。江滨公园中用一棵高大的银杏孤植,体现出了银杏的形态美,其金黄色扇形叶,吸引人们目光,在园林景观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2 鸡爪槭 丽水市莲都区的鸡爪槭大多采用丛植,鸡爪槭姿态优美,叶形秀丽,秋季转为鲜红非常引人注目,在绿色的陪衬下醒目、热烈,与常绿树混交种植以形成“万绿从中一点红”的景观。如江滨公园中丛植的鸡爪槭,体现了鸡爪槭秋季变色后一片艳红的美感,丰富了景观色彩和景观层次,活跃了园林气氛。

5.3 五角枫 丽水市莲都区的五角枫大多采用丛植,五角枫姿态优美,叶形秀丽,叶掌状5裂,叶形优美,有很强的观赏价值。如江滨公园中丛植的五角枫,体现了五角枫秋季变色后美景,与绿叶植物搭配种植,丰富了景观色彩和景观层次,增加了观赏植物美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5.4 南天竹 南天竹枝叶秀丽,幼叶红艳,红色果实经久不落,秋季叶呈红色光彩夺目,景观效果别有风致。作为丽水市莲都区极为少有的秋色叶灌木中的一种,南天竹广泛应用于绿篱、花境,蜷缩的羽状叶片显示出强劲的生机,与其他绿色植物搭配形成了富有层次的景观,呈现出视觉的美感。

6 丽水莲都区常见秋色叶植物应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我国对于秋色叶树种的栽植有悠久的历史,其中也有一些地区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秋色树景观,如以黄栌为主要树种的香山、以野漆树为主的庐山、以枫香为主的南京栖霞山和长沙岳麓山等[5]。

然而与丰富的秋色叶树种资源和悠久的栽植历史不同的是,目前秋色叶树种在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在丽水市莲都区常见秋色叶植物的应用情况见表1。

6.1 秋色叶树种种类较少,要丰富树种资源 丽水市莲都区常见秋色叶植物乔木有28种,灌木类5种,藤木类2种。由此可见丽水市莲都区秋色叶树种种类不够丰富,乔木与灌木比例不协调,仅有5种灌木,2种藤木。

我国是世界园林之母,植物资源丰富,国内秋色树种真正在城市绿化中应用得并不多,许多从国外引进的植物品种都与中国有着渊源关系[6]。我国秋色植物发展起步较晚,国内的秋色叶植物栽培品种少,应重视其品种的采集、选择和培育工作,并注重从乡土树种中开发秋叶树种新品种[7]。逐步实现科学化、专业化、基地化,做到可持续利用,避免盲目掠夺式开发,努力实现种质资源和人工栽培数量的双增长[8]。

丽水市莲都区森林资源丰富,可以从白云山、南明山、万象山等山区引入乡土树种,进行培育栽植,丰富丽水市莲都区的秋色叶景观。同时,也要从国内外引进适宜丽水市莲都区气候的外来树种,特别是灌木和藤木,以达到丰富秋色叶树种的目的。

6.2 秋色叶植物应用配置不当,要优化应用配置 由表1可知,丽水市莲都区常见秋色叶植物在公园中应用广泛,而在居住区与道路应用比较稀少,植物的景观效果显得单调。这样所形成的秋色叶植物景观效果单一,不利于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多样性的发展[6]。

由表1分析可知,在丽水市莲都区,银杏、枫香、鸡爪槭、无患子等植物的应用较多,国槐、秃瓣杜英、四照花、八仙花、爬山虎、五叶地锦等植物应用较少,各树种应用呈现不平衡的状态,乔木应用较多,灌木、藤木应用较少。在植物配置时要充分考虑美学原则,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的统一,又要合理配置,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由此产生的意境美[9]。在实际种植中可根据树种的生长特性,结合孤植、丛植、群植或混交密林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秋色叶树种的造景作用[5]。

在丽水市莲都区植物配置时,要增加孤植、基础种植和垂直绿化的比例,根据植物本身的形态、生态习性等特点,选择合适的种植和配置形式,并与周边的绿色植物协调配置,丰富配置形式和园林景观效果。

6.3 养护管理不到位,要提高养护管理技术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丽水市莲都区某些秋色叶植物已经死亡,如:江滨公园中某些银杏已经枯死,一些植物存在病害。灌木经常需要人工修剪以控制其形状和高度,从而保持良好的观赏状态。而丽水市莲都区秋色叶灌木养护管理过程中存在修剪不及时的问题。

对于秋色叶植物的种植,要注重适地适树的原则,根据植物本身特有的生态习性进行种植,在外来品种引种过程中就应该注重植物习性,否则即便有再好的养护管理也不能使植物茁壮生长。要加强秋色叶植物的养护管理,栽植成曲线、图案、绿篱或片植的秋色叶植物需要定期整形修剪,控制其高度,促进秋色叶植物枝叶的生长,使之紧密而整齐[10]。同时,要注意病虫害防治,及时施肥灌溉,促进植物生长。

相关的养护管理部门要提高植物养护管理技术,加大对园林专业人才的培养,定期对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检查,制定适合不同植物的养护管理计划与措施,保证植物茁壮生长。

7 总结

园林需要绿色,但更需要五颜六色的园林景观,这是园林美化的最终追求目标之一。秋色叶树种以其树木自身所具有的多种色彩,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将在现代园林美化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1]。

在园林建设中,应注重秋色叶树种的应用与养护,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营造不同风格的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周树军,藏德奎,周瑾.秋色叶树种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园林,1996,11(5):13-14.

[2]庄国梁,罗克红,陈波红,等.庐山秋色叶树种资源及其在当地园林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 416-13 417,13 419.

[3]林玲.秋色叶树种在园林中的应用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1(17):388.

[4]刘兵,臧德奎,李建红.秋色叶树种的造景手法及园林应用[J].山东林业科技,2005(5):86-88.

[5]赵宪桃,金钱荣.银杏、枫香等6种彩叶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林业调查规划,2011,2(36):144-146.

[6]董俊岚.北京彩叶树种资源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J].林业实用技术,2004(12):34-35.

[7]任少伯,李春涛.浅谈园林彩叶植物及其发展现状[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8):1 447-1 448.

[8]何晓燕.秋色叶树种资源与配置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6.

[9]王金德,张琳.成都市彩叶植物资源评价与园林应用[J].北方园艺,2011(19):96-99.

[10]王怀玉,裴丽容.绵阳市城区彩叶植物资源及应用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1,24(5):1 918-1 923.

美丽生态前景分析篇4

关键词:城市园林;园林造景;观赏果树;植物配置

在城市园林绿化造景中,季相景观主要通过植物来体现。观赏果树的季相变化是观赏果树对气候的一种应性反馈,运用艺术手段,充分利用观赏果树的体形、色彩、姿态和意境方面的美感,发挥其枝干、叶色、花色、果色等在各时期的最佳观赏效果,创造充满诗情画意的园林植物景观。其在现代城市园林植物景观的应用,不仅能为城市和市民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景观效益,还是最为贴近市民、贴近生活的城市园林景观,同时也能让人们最直接地感受到季相景观的变化,给人们以新奇的视觉感受。

1 春季

在城市园林造景中,春季观花的观赏果树主要有桃、梨、杏、樱花、李等。桃花是春兴春色的典型代表,桃花艳丽芬芳,妩媚可爱,为优良的早春观花树种,加之品种较多,着花繁茂,烂漫芬芳,在绿叶的陪衬下,显得尤为典雅、美观。

春季中观赏果树的景色比较丰富多彩,“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反映早春杏花盛开的春景,但春季观花的观赏果树树种大多为开白花或粉红色或红色的,春季观花的观赏果树其主要代表有:桃花、樱花、海棠等;春季观叶的观赏果树树种有紫叶李等。

2 夏季

夏季观花的观赏果树树种主要有石榴等。石榴树干姿态典雅优美,花、果、枝干都可供欣赏,初春时节叶片碧绿富有光泽,入夏之后花色艳丽如火,每当春光远去、百花凋谢时节,鲜艳如火的石榴花挺立于枝干,充满了众人皆绿而唯我独红的园林景观效果。

枇杷也是典型的夏季景观的真实写照,枇杷夏季果实金黄,景色美丽宜人,极具观赏性。正如“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诗句中所描述,枇杷夏日果实金黄,色彩艳丽,果叶黄绿相间,景人,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目前在城市园林造景中,夏季观花与观果的树种配置相对较少,因此,在今后的城市园林造景中应加强观花和观果的观赏果树配置,这样可以构成富美诱人、多姿多彩的夏季景观。

3 秋季

银杏是著名的秋色叶树种,独特的扇形叶晚秋溢满金光,银杏彩色叶是秋天园林景观的调色板,特别是在百花凋谢单调无彩的秋天景观里显得尤为重要。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园林中观果的观赏果树树种极其丰富。其中红果类的有:石榴、柿树、山楂、枣等;黄色果类有:柚、柑橘、梨、银杏等;紫色果类有:葡萄、无花果等。

另外,一些落叶观赏果树在叶片脱落之前,叶片金黄,色彩艳丽,景色宜人,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如山楂、柿树、杏、银杏等。

在秋季造景中,观果的观赏果树树种较多,但观叶树种则相对较少。因此,除了要合理配置一些观果树种以外,还要点缀一定数量的观叶树种,这样可以形成多姿多彩的城市园林秋景。

4 冬季

城市园林造景中冬季观赏果树主要以观枝干为主。有些观赏果树在叶片脱落完之后,枝干的颜色显得更为醒目,树姿所展现出来的姿态更显苍劲、柔美,是城市园林冬季特有的优美景观,能够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园林中冬季观枝干、树皮的观赏果树树种较多,如红色枝条的有:杏、桃等;树干斑驳呈长方块裂纹树皮的有:柿树、木瓜等;纵沟树皮的有核桃、板栗等;横纹树皮的有:山桃、桃等。

在现代城市园林造景中,观枝果树的造景运用普遍还不是很好,其树种也比较单一,例如树干的皮色对美化园林景观也起到很重要的功效,在城市道路配置中用白皮观赏果树做行道树,可是人们产生道路变宽的视觉效应。因此,在造景中加强对观枝果树的配置,能丰富冬季城市园林景观,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5 小结

充分利用观赏果树在城市园林中一年四季所表现出来的季相景观,科学运用观赏果树的配置原则,可以极大提升观赏果树在城市园林中的景观效果与景观质量,丰富城市园林的景观层次与色彩,营造季季皆有美景的园林植物景致。同时,观赏果树在各季节所表现出的不同姿态、质地、色彩和意境,使园林景色更加丰富多变,达到时移景异,时进景新的观赏效果,这些季相景观的变化将会成为城市园林造景中的新元素和新的亮点。

参考文献

1 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 陈自新.北京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浅析[J].中国园林,1998(2)

美丽生态前景分析篇5

关键词:美丽乡村;乡土景观;万湾景观设计

1“美丽乡村”乡土景观建设的发展背景

乡土景观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遗留下来的社会痕迹,是乡村景观建造中的的灵魂,它源自于最原始最朴素的大地景观。这种美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经过时间的洗礼慢慢沉淀出来的。丹凤万湾村“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对原有自然景观的保护,还应该着重体现对浓厚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的传承与延续。在乡村景观建设中只有突出乡土文化的建设,才能有利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发展;有利于发挥地域景观特色,促进城乡交流;才能适应当前新农村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丽乡村。

2丹凤地区乡村景观现状分析

2.1建设滞后

目前村庄内按照村庄规划已基本落成,但是乡村景观建设还没有全面展开。主要原因是乡村内的设施建设基本着重于生产、生活和居住条件的改善,忽略了乡村景观以及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而且前期对基础建设的投资较大,造成资金不足也是乡村景观建设的因素之一。

2.2乡土文化意识不足

乡村居民缺乏专业的规划理念,自行拆旧建新,建筑形式多受到城市建造风格的影响,却忽略了自身原有的乡土价值,造成乡村建筑布局与景观混乱的现象。而对于乡村景观建设也简单地理解为绿化种植。

2.3乡土文化不突出

规划区内乡村景观设施基本大同小异,缺乏乡村特色的景观小品和旅游导向系统,关键在于缺乏乡土文化。正是盲目地追求城市文化,而忽视了乡村自身的文化,更没有将传统的乡土文化特色与景观设施合理地结合起来,构成乡村景观的组成部分。

3丹凤万湾村“美丽乡村”乡土景观的营造方式

3.1道路系统

在视觉景观上,形成了多层次的景观效果,包括村路两侧自然生长的树木花草和不规则分布的乡土建筑所形成的近景、由独具田园风貌的农田景观和村落建筑群体景观形成的中景,以及由远山、树林等自然景观形成的远景。

3.2建筑风貌

万湾村依山傍水,其建筑随地形高低差异而错落有致。在建筑形式上应该体现传统特色,展现陕南民居风格,以白墙灰瓦和坡屋顶为主,在空间布局上则应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特别是万湾农家乐庭院除了建筑用材考究,地面铺砌青砖并配有吉祥寓意的图案,庭院景观布置更应该体现乡村的笆小院、蔷薇簇簇的家韵味,让游客真正体验温馨、舒适的农家小院。

3.3景观设施

在乡村景观设计中,设施能为人们提供方便、观赏等服务。环境设施的位置、体量、材质、色彩、造型都对乡村环境的的整体效果产生影响,在营造空间气氛上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村内景观节点、旅游配套设施设计应充分挖掘乡村环境肌理,文化蕴藏,利用乡土元素和乡土材料,提升乡村整体形象和观赏性,烘托乡村田园的氛围。

在万湾乡村景观设施设计中,以乡村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景观墙来展现浓郁的乡土特色和地方风情。村内景观小品以及导视系统地设计充分利用乡土元素和本地材料来展现,比如利用乡村特有的生产工具磨盘的有序叠加来形成旅游导视系统的组成形式,将村内废弃不用的饮马槽、翁罐等旧物再利用做成街边栽培植物的花钵,构成美丽乡村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美丽生态前景分析篇6

【关键词】城市河流旅游,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一、引言

大学生生态价值观是大学生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生态文明教育是大学生树立文明生活理念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性思想工作。城市河流旅游作为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大众化的可实现性广受青睐。学习工作之余,大学生也喜欢到城市滨水地区进行休闲娱乐活动,开展社会实践调查。河流旅游的发展涉及旅游学科、地理学科、环境学科、生态学科等内容也是相应专业学生开展专业研究学习重要领域和方向。城市河流生态环境直观地反映出了我国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引起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衰退和恶化。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阶段,在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多重诉求下,河流生态环境得到有效地恢复和修复。在这种现实语境下,城市河流旅游飞速发展,其外延意义也不断深化拓展。文章尝试将城市河流旅游与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结合起来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和辨析思考,以期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所裨益。

二、城市河流旅游中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主题

从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理论视角来分析,依托河流旅游发展开展生态文明观的现实结合主题涵盖科学发展观、美丽中国、生态伦理、低碳生活、绿色消费等主题。这些主题看似有些区别,但又密不可分,在城市河流旅游的过程中能够切实的体现出来。

1.科学发展教育主题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城市河流流域环境直观的反映出了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和资源低利用的工业化发展进程。在城市地区,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在城市内河区域表现的尤为突出。由于工业化发展带来的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以环境堆积的方式在河流流域呈现出来。特别是固体废弃物、污水排放等环境问题尤为突出,许多城市河流成了名副其实的臭水沟、甚至鱼虾不生、寸草不长。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开始发展经济发展模式,调整经济结构,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这种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诉求下,河流环境修复、生态环境保护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河流旅游由此发展起来。因此,河流旅游发展空间地域的环境变迁过程、生态环境的发展演化历史进程,可以作为大学生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的现实素材。立足环境现实、反思历史生态,展望未来发展,城市河流旅游便可成为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开展宣传教育的现实凭借。

2.美丽中国教育主题

城市河流旅游发展的前提是城市河流环境不仅到具有环境可进入性,而且是一个环境友好的空间地域。在城市河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也高度重视城市河流区域国土资源的优化开发,适时调整河流微环境生态格局。河流旅游发展较先前的开发模式在一定意义上控制了城市河流区域的开发强度,调整了河流空间的生产结构。城市河流旅游的控制性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将城市河流旅游打造成适度宜居的休闲生活空间。城市河流旅游的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是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净土。大学生在城市河流区域旅游休闲能够切实理解并深刻反思“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城市河流旅游的休闲体验中,大学生能够切实认识到从美丽河流到美丽城市,从美丽城市到美丽中国是一个不断深化和提升递进性过程。

3.生态文明教育主题

城市河流区域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文生态系统高度结合的区域。在工业化过程中,城市河流区域由空间资源约束、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工业生产空间转变为大众休闲游憩空间,是生态文明理念在一座城市得以贯彻落实的事实表征。城市河流旅游发展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思路是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切实落实。河流旅游的内容广泛,涉及河流水体的项目包括漂流体验、游船观光、垂钓、游泳、滑冰等体验方式内容。这些参与性体验项目是人与自然环境发生相互关系的生产性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河流旅游特别强调水、土壤等潜在环境污染的防治和生态破坏的预防。有别于其他旅游项目,河流旅游对生态环境的严格要求吸引了许多高校大学生环境保护协会或生态文明教育协会走进河流旅游景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这有助于大学生以更加积极地姿态保护生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

4.低碳生活教育主题

城市河流旅游景区是城市居民休闲游憩的空间场所。在许多的城市,城市河流旅游景区是开放性的景区,城市居民在环境优美、生态友好的空间休闲生活,就要求城市河流的保护利用应以维护河流生态系统平衡为前提。这种现实性前提便成为开展低碳生活教育的有力结合点。社会大众普遍认为:保护城市河流的水体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前提。而以此开展低碳生态才能切实的将河流旅游发展“生态优先、合理利用”的方针落实到实处,并据此充分发挥城市河流旅游在低碳生活、健康休闲、生态科普方面的积极作用。城市河流旅游对低碳生活价值理念的坚持,有助于大学生将城市河流旅游体验项目“生态效益为主,维护生态平衡”的方式价值理念让渡到日常生活之中。以河流旅游中的低碳消费休闲体验引导社会大众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低碳消费的生活理念是低碳生活教育外延拓展的重要方向。

5.绿色消费教育主题

城市河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正逐步摆脱了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不仅仅注重城市河流的经济效益,也在日益强化重视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城市河流旅游景区景观建设的因地制宜、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的低耗绿色理念从再生产的意义上对城市河流旅游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系统性的展演。一方面,就生态效益而言,城市河流旅游景观建设注重建立对河流生态的监控机制和功能评价,将人工干扰对河流生态的影响降低到最低以期实现城市河流旅游景区的绿色经营发展。另一方面,城市河流旅游景区供给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的原则,重视从绿色发展和循环发展的视角引导景区的旅游生产方式和游客的旅游消费方式。从源头上倡导绿色发展理念,为区域社会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范式,是城市河流旅游开展绿色消费教育的重要支撑。

三、城市河流旅游中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方向

城市河流旅游中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实主题的理论探讨是为了能够更加科学的指导生态文明教育的具体实践工作。而相应地实践工作可从如下几方面开展:

1.立足旅游良性发展,挖掘生态教育价值

对于大学生而言,从河流旅游发展的本源出发,能够认识到:城市河流资源可以开发为旅游资源,也能绿色发展理念影响和改变居民养成生态消费理念。但从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宏观视角来分析,城市河流旅游能够从城市河流旅游资源现状、旅游发展方式、旅游消费习惯、旅游道德伦理建设、旅游法制建设等多个维度延伸良性河流旅游发展的生态教育价值。相应地,城市河流旅游的系统发展对应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可以从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生态环境现状教育、生态文明伦理教育、生态法制观教育、生态消费观教育等方面开展,并依据城市河流旅游资源的环境基质和旅游供给特色进行针对性的阐释和说明,以求切实能够从自觉提升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思想觉悟并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 。

2.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广泛开展公众教育

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校园内的教书育人,也要向实践育人的方向倾斜。将城市河流旅游景区作为空间场所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生态文明教育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有效贯彻落实。在河流旅游景区内,大学生将生态文明理念从课堂校园引入到自然生态环境中,能够切实增加大学生随生态环境的认识。通过实地体验,结合河流旅游资源赋存面向游客开展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绿色消费宣传教育,能够更好地在全社会中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大学生在强化自我生态环保意识的同时,也能够通过面向公众的社会实践进一步明确自身在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中的社会责任,携手公众进一步扩大生态文明教育的示范性效应,从而促使生态文明价值观深入人心,进而引领全社会自觉养成生态文明行为习惯。

3.融入专业教育学习,建立教学实践基地。从专业成才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出发,高校结合旅游学科、环境学科、生态学科、教育学科的学科特点在城市河流旅游景区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就专业成才而言,城市河流旅游倡导的生态发展理念有助于大学生深化专业素养,在专业学习中坚持生态文明理念,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专业学习与社会经济发展新需求的适应度。另一方面,就立德树人而言,生态文明教育已经成为大学德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城市河流旅游遵循的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之中切实加强和提升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层次和深度,能够真正的将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以从思想意识、文明行为、生活方式的维度落实到实际学习工作生活中。

参考文献:

[1]陈丽鸿,孙大勇.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美丽生态前景分析篇7

关键词:闽江公园;观花植物;解决途径

观花植物是指具有奇特的花或花序,且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植物。一般认为:花具有鲜艳的色彩或具有色彩变化者;花型奇特者;植物姿态及花序优美别致者,即植物的整体形态奇特,花在枝上的着生状态特别典雅且富有情者;花型或花序特大者;花具有芳香者;花的质地特异者均归为观花植物[1]。

1 闽江公园南园观花植物种类

闽江公园南园位于闽江北港南岸的防洪堤外,从洪山桥下至三县洲大桥下,全长6.9km,占地37hm2,由日沐椰风、荷塘月色、梦里田园、江畔闲情、泽南方舟、童趣天地、十里花径、闽水流馨等8大景区组成。公园依托天然环境条件及原生植被景观,因地制宜,营造自然生态的景观环境,成为闽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近年来,公园在绿化的基础上加强花化建设,加大开花植物的应用并增加观花植物种类,提升公园景观。现依照植物的生态特性将公园内观花植物分为木本、草本、藤本和水生类。

1.1 木本观花植物(见表1)

闽江公园南园木本观花植物26科、35属、45种,应用最丰富。福建山樱花(Prunus campalunata)在冬季开放,花色从浅粉到深红,花期为 2~3月,是冬季和早春的优良观花植物。金丝桃(Hypericum monogymum)做为地被植物被大面积片植,6月金黄色的花盛开,象一条金色的波浪,甚是壮观。美丽异木棉(Chorisia speciosa)树形优美,花朵艳丽,花大而密集,全树艳红,异常俏丽,晚秋进入盛花期,吸引大量游客驻足拍照合影。1.2 草本观花植物(见表2)

南园应用的草本观花植物 18科、21 属、23种,主要作为地被及花坛中使用。园内花坛、花池、花槽种植多集中为常见的草花品种,如矮牵牛(Petunia hybrida Vilm)、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海棠(Begonia semper.norms)等。而在花镜中使用金脉爵床(Sanvhezia speciosa)、美人蕉(Canna lily)等,观赏效果很好。雕塑“勇往直前”周围自然式种植着成片的红花月见草(Oenothera rosea),花朵娇柔可爱,花香而美丽,盛花期观赏效果极佳。

1.3 藤本观花植物(见表3)

藤本观花植物共7种,其中使用数量较多的是炮仗花(Pyrostegia venusta)和紫藤(Wisteria sinensis (Sims)Sweet),主要运用在花架廊和堤坝上。冬春季节炮仗花盛开,花朵成串、累累下垂、橙红鲜艳、繁花似锦,一派喜气洋洋,极受人们喜爱。紫藤枝干蜿延屈曲,别有韵味,花朵密集而醒目,蓝紫色或淡紫色,花盛时节串串硕大的紫色花序悬挂于藤蔓之间,给人震撼的视觉冲击。

表3 藤本观花植物种类

1.4 水生观花植物(见表4)

水生观花植物种类很少,只有荷花(Nelumbo nucifera)、再力花(Thalia dealbata)和美国鸢尾(Iris tectorum)3种,其中种植面积最大的是荷花。6、7月间,一池荷花盛开,粉红的花蕾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娇艳欲滴。再力花和美国鸢尾在水岸边呈带状种植,能保持四季常绿的美国鸢尾是水生植物中较为少见的品种。荷花、再力花到冬天都会枯萎,冬季滨水景观单调冷清,而美国鸢尾不仅叶片常绿,所开花朵大而艳丽,是值的推广应用的常绿水生植物。

表4 水生观花植物种类

2 闽江公园南园观花植物应用情况

2.1 欣赏到它们的魅力

观花植物按开花季节春、夏、秋、冬季分别各有54个、41 个、42 个和26 个植物品种处于开花阶段,从而保证公园景观四季持续的观赏性。将开花植物安置在公园的各个区域,与构筑物、雕塑、景石、水体结合相辅相成,互相照应,美感十足。

2.2 观花植物也与公园内设置的雕塑小品形成很好的搭配

落户于南园的福州国际雕塑园有65件国际雕塑作品,雕塑在绿树、草地和流水的衬托下显得生动自然,其中雕塑“老子”在一片桃树和李树的环绕中,每当2月桃李竞相开放,将雕塑映衬得更加形象生动,也体现了伟大思想家桃李满天下的历史伟业。随着植物四季的生长变化,雕塑也呈现出不同的景观效果,凸显了各种美感。

2.3 优化植物配置

在植物配置方面,植物群落中草本观花植物、花灌木和乔木合理组合能使植物景观更有层次,更具观赏效果,如“闽水流馨”广场西侧木棉树下种植紫花芦莉和四季海棠,高低错落有致,花色互相映衬,极具美感。合理的乔灌草搭配不仅具有较好的观赏功能,也具有较高的生态功能。

3 分析及评价

闽江公园南园观花植物种类虽不少,但相对于福州市可利用的开花植物种类来说还显不足,所以,在今后建设中应适当增加观花植物品种,丰富植物景观。

3.1 增加水生类观花植物的应用

南园不仅有喷泉、瀑布,还有池塘、浅沟、干沟,设计时将其连成自然曲直的水系形成内河,所以,水体景观是南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水中种植观花植物种类甚少,可适当增加梭鱼草、黄菖蒲、睡莲等品种,体现滨水景观特色,丰富水边池畔的植物配置。

3.2 野生观花植物的开发利用

野生观花植物资源丰富,有待开发。在见惯了高矮一致,过于系统的花卉景观后,野生花卉散发的自然山野野趣吸引了许多市民。从野生开花植物资源中筛选出适用于公园绿化的品种,加大引种驯化。经过驯化后的野生花卉颜色鲜艳、花形漂亮,与普通花卉相比其管理更简单,抗旱、抗虫性更强,这样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体现本地特色,富有野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观赏需求的不断提高,野生观赏植物的开发利用也在加强,根据园林绿化需要和人们的观赏要求,筛选观赏价值高的植物进行引种驯化,利用现代化技术逐渐扩大人工繁育,将会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3 观花植物的养护管理

随着大量观花植物的应用,对园林绿化养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俗话说: “三分种、七分养”,加强绿化养护队伍的建设,提升绿化养护能力,才有利于提高观花植物的观赏效果。目前,对部分开花植物的日常管理不太科学,导致在正常花期内不开花或少开花,如对红绒球、矮紫薇、非洲茉莉等不恰当的修剪,对扶桑的病虫害防治未彻底,都影响了花量及开花效果。我们应根据开花植物的生长特点与景观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使开花植物在正常花期内能开花且多开花。

参考文献

1 兰思仁.福建省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与观花植物的观赏特性评价[J].中国园林,2010(10)

2 芦建国,李珍.南京城市湖滨公园植物应用现状调查[J].福建林业科技.2012,39(3)

3 苏炳锋.福州闽江公园南岸植物配置探析[J].福建林学院学报热作科技.2006,31(2)

美丽生态前景分析篇8

根据学生已有的语感的培养,采取了自悟语感——导悟语感——迁移表达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语感在反复的实践活动中,得到了螺旋式上升。

一、导悟语感。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课文,学生感到较新奇、陌生的内容,可利用形象刺激。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实物形象、动作形象和言语形象的刺激,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左右脑协同运用,处理并储存信息,利用直觉形象思维的帮助去感悟课文内容。在输出信息的过程中必须借助语感进行情景表述,凭借语感进行修正,在内化的同时,迁移运用语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 例如:我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由于小兴安岭在祖国的东北方,我们几乎无一人到过那里,因此,学生对于小兴安岭的美丽难以理解。我在教学时,主要借助于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再现小兴安岭如诗如画的风景,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直观的印象。在学生自读课文时,教师利用音像资料,让学生结合画面去读课文,在头脑中形成直观的画面。

在教学“春天”一段时,先让学生通过看画面读课文,知道这段描写了树木、积雪、小溪、小鹿、原木等景物。在熟读课文阶段,让学生抓住描写景物特点的语句进行精读感悟。例如:树木长出新枝绿叶,写出小鹿可爱姿态的拟人句,原木象舰队在前进的比喻句……学生在感悟出小兴安岭春天生机勃勃的自然美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后,再用自豪的语气去诵读。夏、秋、冬三部分内容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去感悟。

二、迁移表达。迁移表达就是让学生运用在课文中感悟的表达方法、写作方法进行一些口语和书面写作方面的训练,使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在书面写作训练方面,我在教学了《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以后,安排了写景作文,让学生把最近到公园或郊外游玩观察到的美丽景色按顺序写下来。让学生凭借课文中感悟到的表达方法、写作方法去写作文,写后凭借语感自行修改。例如:有的学生在参观完天香园后写到:‘哦!天香园的榆树造型真是美丽极了,一棵棵榆树千姿百态:有的像长颈鹿,在翘首遥望;有的像孔雀,向人们展示它美丽的羽毛,笑迎来宾,…… ”这一系列的排比句和比喻句,把天香园中那千姿百态的榆树造型描写得真可谓惟妙惟肖。

美丽生态前景分析篇9

关键词:秀丽河;滨水景观;景观设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3)04-0000-00

收稿日期:2013-05-24

修回日期:2013-07-03

引言

中国传统园林的基本形式是山水园,“山水相依”是中国山水园的核心景观形式。城市滨水区是兼具自然风光和人工景观的区域,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组成重要部分。充分利用穿城而过的自然资源营造城市滨水景观,既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同时又能传神地“勾勒”出当地特有的文化风貌。

1 项目概况

本案设计范围位于佛山市高明区西江新城南部,是秀丽河南面的一段,全长约为2.0 km。南起跃华路,北至西江大道段,西起秀丽河路,东至大德路;南临旧城区,北接珠江新城片区,东西沿岸建高档住宅小区、中小学校,形成了“大院中庭”之形,成为该片区的一河两岸的绿化长廊。

作为高明城区的主要景观带,秀丽河全长10.6 km,河水引自西江水,流入沧江后再汇入西江,绕高明中心城区一周,有良好的自然环境,是高明“鱼米之乡”的重要水资源。

1.1自然环境

河岸两边的植物为当地乡土植物和野生本草,河西岸现今为大片的农田土地,多有果蔬农作物,小路边则有构树Papermulberry,朴树Celtis sinensis Pers等乔木,同时分散着芭蕉Basho,春羽Philodenron selloum Koch等。河东岸野草丛生,主要以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 等地被植物为主,间杂着马缨丹Lantana camara Linn、三叶鬼针草B. pilosa等地被和些许小乔木。

1.2 地形

东岸现有一座山体,高程约19 m,为全段制高点;并有一用于防洪的高堤,堤顶高程约5~6 m,东岸堤顶现有6 m宽河堤路,西岸基本为土堤。高堤的鱼塘旧址尚存,部分鱼塘目前仍在使用。

1.3 水文

河床宽广,河床平均宽约80 m,水色清绿,最高洪水位为1.5 m,正常水位0.900 m,河底高程为-1.5 m。

1.4建筑

根据规划,沿江两岸拟建几处高档住宅小区及中、小学。中、小学分布在该河岸的北侧,周围是住宅小区,地理环境优越。

2设计主题概念―诗景・水畔

诗即是景,景亦是诗。秀丽河河道景观设计沿袭岭南地区的亚热带景观特色,以新古典主义景观风格为设计蓝本,遵循“生态性、人文性、多样性、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以诗画入境,体现了岭南独特的文化风情,展现别具一格的河道滨水景观。

中国诗的历史悠久,是中国文化精髓,但是现在的人们越来越淡忘和不重视它。我们将诗贯穿于整个沿河景观,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大自然的景色相结合,具体体现于四个方面――学诗、读诗、品诗、吟诗(图1)。

3景观分区及景点分析

设计充分遵循生态的理念,使用多种乡土湿地植物以提升植物多样性和群落的稳定性,同时,将“中国诗文化”贯穿始终,打下深厚的历史人文的烙印,在提升景观文化素养的同时更好地打造了城市的魅力滨水空间。设计充分赋予了其生态湿地的功能属性,并通过植物配置和仿古园林建筑等营造出“人在景中行、宛若画中游”的诗一般的意境。让游人置身于绿意盎然的山林水郡中,品味现代都市的“古意悠悠”,品读历史文化底蕴及发展。

设计总体上规划为:河东面主要表现历史文化的动脉――以动为主、动静结合,通过主题广场、不同功能分区的活动休息场地来表现;河西面为静脉――生态河廊,通过不同的生态绿化形式来表现,点缀以人文元素。综合生态与人文元素,规划营造七个景观、功能区域:

3.1水清鱼游荷送香-休闲观赏-游憩廊道

此区域保存了河湾和原地鱼塘的历史痕迹,开拓崭新的池塘景观,营造多种水生植物生长的环境,形成多样的河塘景观。赏荷闻香于“凝香亭”,漫步于池塘间小路,驻足于记忆村庄的牌坊下……观赏美的景色,放松娱乐身心,营造出荷风香迳的意境(图2);古灯广场中,营造灯火斑斓与波光水影交相辉映的美景,给人以温馨和家的归属感,古色古香的灯传递出一种独特的韵味。

3.2 山静蝉鸣林更幽―运动休闲―生态廊道

此区域利用原有的山地,建造运动休闲登山道、山顶“意远亭”和山脚休息运动空间。山中果树成荫,观果登山,既可休闲健身,又可远眺秀丽河美丽景色,怡然自得。

3.3月桥风槛水边居―活动休闲―文化生活廊道

本区考虑到毗邻中小学及高档住宅区,人流量大,对活动休闲空间和景观效果要求较高。此处设计了集贤馆,以及曲水广场、大地回春广场、龙舟终点广场(图3)等带状亲水广场。

3.4 琴韵书香画中游―娱乐活动―城市生活廊道、历史文化廊道

本区开敞空间的布置相对集中,主要用于大型活动以及文化展示,因此,硬景比例较其他各区大,构筑物也相对较多。出于便捷性和舒适性的考虑,地形高差较小,几乎与周边道路相接,再平缓过渡至河边。主要景点为:龙舟主题广场(图4)、渔舟唱晚和文化长廊等。

3.5 桃红柳绿和风荡―休闲观赏―生态廊道

此区域营造了自然的疏林草地景观,西边为“林”,由密至疏,过渡到缓坡草地,河岸边柳树婆娑,每当春季时,碧桃游园里桃花盛开,穿梭于曲折的观赏栈道上可观赏缤纷花景;和风广场上,任你放飞七彩的风筝,感受大自然的无限魅力。

3.6庭前春鸟啄林声―休闲观赏活动―休闲游憩廊道、生态廊道

此区域营造了一片密林景观带,幽静的密林鸟鸣花香,曲径通幽;堆造湖中小岛“飞鸟浮岛” ,“赏莺亭”置于小岛中,或静心禅思,或与人切磋棋艺,或观赏落霞与飞雁,飞鸟相伴,犹如置身于大自然中。移步“林中入口广场” ,在树林包围的空间中休息、活动、健身,更是愉悦身心;儿童游乐广场充分考虑了儿童游玩的需要,设置了滑梯、沙池、旋转儿童游乐地、景墙儿童游乐地、草地儿童游乐地等场所。

3.7渡水赏芦也自怡―休闲观赏―休闲游憩廊道、生态廊道

此区域改造了原有的河湾洼地,建造多岛相连的“汀葭屿”,以及具亲水栈道的新城大道广场,水草丰美、芦苇茂盛,营造自然湿地景观,流连于“观芦台”,可观赏水鸟栖息于长草间,夕阳余晖映照于芦花间;穿行于草间的木栈道、木平台,可感受浓浓的乡野气息;垂钓于河岸,更是与自然共乐。

4 植物规划

4.1 植物规划原则

4.1.1以人为本原则 植物设计要能够满足人的行为和心理需求,实现其为人服务的基本功能,以服务和利于人的健康和舒适作为植物景观设计的根本。

4.1.2以乡土树种为主 主要运用乡土植物,也可以适当引用外来物种,选用适应当地环境的乡土树种以体现地方特色。

4.1.3 植物艺术性原则 通过植物季相变化来创造四季不同的植物景观。

4.1.4 尽量保留原有植物原则 保留原有长势良好、观赏性良好的植物,创造原生态植物景观。

4.1.5多样性原则 植物多样性是自然植物群落的生态特征,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在植物规划时,以本土绿色植物为主,结合不同季节开花的植物、色叶植物、芳香植物等,营造“绿林环绕”“色花相缀”的环境,形成四季变化的植物景观。

4.2 植物分区

4.2.1水生植物区―渔乡绿野、碧水荷影岸 此段利用原有的鱼塘和河湾,形成渔文化景区,是对原有鱼塘肌理进行保存后形成的“大地记忆”,叠加本土渔家和农家的“文化记忆”,种植各种水生作物(如慈姑Sagittaria sagittifolia,水芹Cress等);河湾种植大片荷花Nelumbo nucifera,延续高明荷城文脉,营造荷影碧水相连的河岸景观。

4.2.2 生态果林区―叠翠山峰、绿树香果岸 此段利用原有山峰及周边环境,结合原有良好植被,增加各种乡土果树,运用多层次植物配置的手法,营造绿树为屏障、硕果挂枝头的果林景观。

4.2.3 乡土植物区―风情乡土、文化绿意岸 此段保留了部分原有植物,如朴树,增加其他本土植物,以树阵、绿化组团等方式,营造极具人文气息和风俗乡情的绿色文化长廊。

4.2.4 开花、色叶植物区―绚烂花开、缤纷锦彩岸 此段为主题广场及龙舟赛事河段,植物景观以开花植物及色叶植物为主,结合花带、花镜、花坛等,营造热闹的赛事气氛。

4.2.5疏林草地区―清风芳草、桃红绿柳岸 此段是较为广阔的缓坡河岸,以疏林与草地结合,成为“疏林草地”,林内植物景观建设遵循以乔木为主、灌木为辅的原则,采用有较高观赏价值、生长健壮、树冠疏朗开展的树种(如凤凰木Delonix regia)和富于季节变化的树种,营造变化多姿的景色;草坪空地可供游憩、活动,点缀特色花木(如桃树Piach);水边采用垂柳Salix babylonica或花草点缀,营造夏天可蔽荫、冬天有阳光的疏林草地景观。

4.2.6 湖岛密林区―绿岛飞鸟、苍翠树影岸 此段滨江绿带以苍翠密林营造生态河岸景观,开拓河中生态绿岛。主要以耐湿乔木及湿生、水生植物为主,依据不同的水位将各类湿生及水生植物进行搭配,沿水岸线形成耐湿草本-耐湿观花灌木-耐湿乔木的阶梯状的配置结构,综合发挥湿地植物的观赏价值和生态环境效益,形成颇具特色的湿地植物景观,成为鸟的栖息地。

4.2.7 生态湿地区―自然意趣、芦草飘花岸 此段利用原有的滩涂湿地,引水贯穿其中,形成多个小岛和曲折的岛岸线,改造成生态湿地廊道,结合水生植物,营造出“自然群落意趣浓”“野草野花亦怡然”的氛围,节点设置水上木栈台、栈道穿延于湿地廊道间,可供游人一眺江景、感受江风,形成自然天成般的湿地生态环境。

5 结语

西江新城是高明未来的核心区域,贯穿新城的秀丽河既是城区水系统调节的重要枢纽,又是高明区“山林水都”城市定位的景观绿化长廊及核心资源。秀丽河滨水景观充分发挥秀丽河的水体资源优势,塑造一个将生态、人文、功能融为一体的新岭南水郡,营造宜乐、宜憩、宜赏的秀丽景观文化带。

参考文献

[1] 肖云.长沙市浏阳河风光带第一期工程景观设计构想[J].山西建筑,2007,33(8):25-26.

[2] 戴春宁. 城市园林生态水景设计探析[J].美术大观,2008,12:127.

作者简介:

杨志正(1977 - ),男,广东高明人

美丽生态前景分析篇10

【关键词】园林造景;新优品种;植物应用

上海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是各国友人了解中国的前沿窗口,所以如何提高上海的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近年来上海经济的迅速腾飞,一些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对城市环境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创建生态型的国际化都市,园林造景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利用植物造景的方式来为城市的绿化和美容做出贡献。因为园林造景中的植物造景可以充分发挥其生态职能,为城市绿化奠定良好的基础。再加上每一种植物的生态功能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要创建生态型城市,就必须在植物适应性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选择多样化的植物[1]。下面,本文将简单阐述园林造景中植物选择的原则、配置方式和注意事项,然后以上海的新优品种为例,对部分植物的特点进行详细阐述。

一、园林造景中新优品种植物选择的主要原则

一般情况下,植物的新优品种在应用于植物造景时,一定要坚持如下4个主要原则。

(一)坚持植物品种的多样性

从我国各大城市园林绿化的实际情况来看,应用的植物类型都比较相似,品种较少。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园林造景的设计师缺乏丰富的植物知识储备,自己熟悉且能日常应用的植物种类不多,所以在设计中可以运用的植物种类较少。为此,上海市出台了相关规定,明确提出了在环境绿化中,植物要丰富多彩的要求。而且如果绿地的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植物的种类必须要在100种以上[2]。

(二)确保植物品种能适应城市环境

即适应性原则。这是因为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会根据生长周围的环境而形成自身的生态适应性[3]。但是从上海目前的园林造景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园林绿化在选择植物时,往往会忽略植物和环境之间的适应性和协调性,所以导致很多植物存活率达不到预期要求。所以,上海市从近几年来开始广泛从其他地区引进合适的园林植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经过实践证明,大部分的植物已经能够适应上海的环境,正常生长了。

(三)尊重空间造景的原则

园林造景中植物的应用除了要能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之外,还要能满足它的生态功能性,将植物进行合理配置,最终实现园林的绿化功能,形成景色各异的不同空间绿地,既能满足人文城市的本质需求,还能为他们创造出良好的开放空间[3]。

二、园林造景中新优品种植物配置的主要方式

园林造景中新优植物品种的配置方式有孤植、列植、丛植和色块种植等四种,下面我们就对这四种主要的种植方式进行具体讨论。

(一)孤植

以树形高大的银杏为例,因为它具有较好的独特观赏性,所以适合将它们单独种植在草坪或者庭院之中,这样才能够充分体现出银杏的个体之美。凡具有上述特征的植物品种都适宜采用孤植的种植方式。

(二)列植

这种种植方式大多数都应用在园林的道路两边的植物种植中。从我国目前道路植物种植的现状来看,种植的植物种类比较单一,最常见的就是香樟和悬铃木等几种。如果能在其中充分应用新优植物品种,就可以极大的丰富行道植物的种类,创造出一种别具风格的行道造景风格。

(三)丛植

这种种植方式就是指将同类新优园林彩叶植物五成丛种植在一起,主要突出园林植物景观的整体美[4]。以园林绿化的实际情况来看,黄连木、火焰卫矛等都是适合丛植的的新优园林树种。

(四)色块种植

例如鸡爪槭、红枫、红叶石楠、红叶李等植物都是多株新优园林植物,需要紧密栽植,并且具有耐修剪性,所以经常作为可以被修剪成规则的绿篱,还可以与其它绿色基础种植材料相互搭配,构成美丽的镶边和各种字符和图案等,尤其是以绿色草坪作为背景种植,可以将园林植物衬托地更加美丽。

三、玫瑰园种植及景观效果分析

玫瑰作为蔷薇科植物,一般在夏季4月至8月期间盛放,喜好阳光,具有较强的耐旱、耐涝能力,在肥沃的沙质土壤中能够获得最佳的生长状况。玫瑰 原产亚洲东部地区,保加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玫瑰产地。玫瑰的寓意是象征着美丽的爱情,受到现阶段青年人的喜爱。目前国内外公园中大量应用了玫瑰园的设计,不仅增添了公园的景观美,也带给了社会公众群体极佳的感官体验。例如东京神代植物园位于东京都调布市,园内共种有3500种,十万株花木,可说是全日本最大的植物公园,因此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美景可赏,尤以夏天的玫瑰园最为人所称道。玫瑰园的风格、布局采用欧式庭院的设计手法,正中央是个大型喷水池,对称的下沉式广场设计结合杜鹃花坡。蔷薇开花两季,春季蔷薇407种,5200余株,秋季蔷薇300余种,5000余株,秋季的蔷薇比较小,但是颜色很明亮。 再如莱依勒罗斯玫瑰园是法国历史上最悠久一座玫瑰园。于十九世纪末(1894年)法国黄金岁月时所创。园中共有来自世界各国玫瑰(近有3500多种)。严谨对称的扇形布置。围绕在水景边的是装饰性的迷你形蔷薇。左边是绚丽的现代玫瑰,法国玫瑰围绕在爱的圣堂间,其余则是欧洲现代玫瑰。右边是绚丽的古代玫瑰;东方玫瑰、蔷薇等等。

总的来说,玫瑰园设计能够在盛放的季节使得公园成为花的海洋,园内也能够举办各类活动,诸如古典音乐为主的音乐会、婚礼等等,玫瑰与绿篱结合相得益彰,使得整个公园凸显出一片美好、浪漫的环境气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造景中有必要进行植物新品种的开发和应用,既可以提高城市植物资源的丰富性,又可以满足城市生物多样性的要求,在生态型城市的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这是因为,在城市不断开发和建设的过程中,生物的多样性受到了极大影响,品种和数量不断减少,对城市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和生态的平衡性产生了不利影响。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就要求我们在园林造景中,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来合理选用植物的新品种,在提高园林造景整体水平的基础上,促进城市建设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钟乃盛,周明顺,赵强民.公园绿地园林植物应用现状及分析[J].现代园艺,2013,18(23):165+167.

[2]翟敬宇.竹类植物观赏特性及在北京园林景观中的应用[J].世界竹藤通讯,2011,03(14):18-24.

[3]刘辉华,田英翠,曹受金.落叶植物在长沙地区园林造景中的应用[J].江苏农业科学,2010,02(14):191-193.

[4]许超.彩叶植物的色彩美及其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J].中国园艺文摘,2010,07(25):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