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文化的特征十篇

时间:2023-06-16 17:38:16

物质文化的特征

物质文化的特征篇1

摘 要: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其图案丰满,装饰性强,因极具楚韵遗风得名“汉绣”。在汉绣的纹样中可以看到很多象征性的造型,其中大部分的纹样都是驱邪接福、谐音寓意等祈福、吉祥文化的体现,这些装饰图案的形成都受到了中国民间民俗思想的影响,充分表达了人们对健康平安、吉祥富贵的向往。成为民间艺术中最富美学价值、学术价值的一部分。

关键词:汉绣;汉绣纹样;吉祥图案

中图分类号:J5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14-0145-02

刺绣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无论是四大名绣还是其他地方性绣种,都有着自己的发展历程和变迁轨迹。汉绣同样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自身独特的发展脉络。经历了缘起、兴盛、流变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形成了以武汉、洪湖和荆沙为中心并覆盖了湖北省长江两岸和江汉平原广大地区的刺绣体系。

民间绣品从刺绣工艺的角度反映了传统图案的精神品格。传统的吉祥图案,普遍运用了象征性的表述方法,将祈福纳祥,驱恶避邪的思想观念,通过谐音、会意、借代、比喻等方法,曲折含蓄的化为图案,并运用丰富多彩的刺绣针法,表现为精美的刺绣纹样。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其图案丰满,装饰性强,因极具楚韵遗风得名“汉绣”。

1 汉绣纹样的内容形式

1.1 花草禽兽类

汉绣承袭楚风,在图样上多喜龙凤鸟兽、花草或两者结合。龙、凤、花草是楚文化中历史悠久,富有特殊感情价值的纹样。我们从出土众多的楚国丝织品中可以窥见一二,除了龙凤、花草以外,还喜欢表现虎、鹿、蛇等其他动物,这些丝织品无不体现着荆楚大地人们充沛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审美情趣。随着岁月的流逝,由这些动物、植物崇拜衍生出“龙凤呈祥”、“龙飞凤舞”、“福禄寿全”、“四季富贵”等吉祥观念,连同那些楚文化遗产在汉绣纹样中仍然鲜活的存在着。

1.2 金线人物类

汉绣中人物绣一般表现宗教人物较多。用汉绣手法来表现宗教中的人物,更显得含蓄、宁静、富贵。汉绣的金线人物类刺绣也是它的一大纹样特色,用金线刺绣人物在很多绣种中都有。但汉绣的金线人物纹样运用在汉绣中时其构图、色彩搭配都和其他绣种迥异,极大的保持了汉绣来自民间的纯朴气质,又不失楚文化的飘逸、汉绣的富贵等艺术特色。

2 汉绣纹样的艺术特色

汉绣纹样从内容上讲是承袭楚地对被赋予一定特殊意义的龙凤、花草纹样的崇拜,而从其纹样的艺术特色上来说,它的艺术特色和内容紧密相关。

2.1 汉绣纹样的造型

我们可以从丰富的楚文化的艺术遗存中看到:楚文化喜爱的纹样造型无不是清秀、韵致俊逸、线条蜿蜒流畅的。而承楚文化脉络而下汉绣龙凤、花草纹样造型同样是这样的特色。

2.2 汉绣纹样的色彩

汉绣以红、黄、绿、白、黑五色中的“上五色”亦即五色中最鲜艳的色调为主,色彩极其丰富、富丽。它的色彩的主要特点是浓墨重彩、对比强烈、绚丽多彩、富丽堂皇。它多用深色做底色,衬托画面主要图案,讲究实绣,使作品完全不褪色,完全靠一针针把它拼起来。正是这些鲜明的特色,使汉绣成为雅俗共赏的绣种。

2.3 汉绣纹样的构图

汉绣喜爱特殊的构图形式。传统的汉绣,色彩、画工和构图都极讲究,绣品充分运用圆格、条纹组合的芦席片、万字锦、冰竹梅、竹龙锦等图案,再结合抽象的条纹、圆格图案来构图,以表现装饰图案的夸张变形,描绘大胆想象中的人物花鸟、瑞兽祥云,从而使绣品呈现饱满匀称、敦厚古朴、浓重热闹的强烈效果。处处体现着汉绣艺术原始、神秘、艳丽、富贵的民间之美。

3 汉绣纹样艺术特色的源头

3.1 汉绣纹样艺术特色的源头是楚文化在民间的基因传承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大量汉绣纹样艺术遗产无不是造型清秀、韵致俊逸、色彩富丽、线条流畅。显示出楚人崇拜太阳,崇拜大火,喜爱亮丽的红色,向往日出的东方;从中可以窥见汉绣纹样传承着这些艺术特色。这是楚文化在楚地民间的基因传承:①楚地人们火辣、大气、浪漫、热烈的性格是其艺术特色得以继承的内因;②楚艺术自身的美和气质及其对中国传统社会审美趣味的影响,是其艺术特色传承的外因和动力。这样的基因传承,是很难动摇和改变的。

3.2 汉绣纹样艺术特色的成因是民间祈福、吉祥文化的体现

中国民间的传统社会是农耕文明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依赖自然环境,以农耕、繁衍为中心,对神奇的自然界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在生活中借现实中的自然物寄予美好的愿望等,在民间艺术中沉淀,形成祈福、吉祥文化。从汉绣的纹样中,可以看到很多象征性的造型,其中大部分的纹样就是驱邪接福、谐音寓意等祈福、吉祥文化的体现,这些装饰图案的形成都受到了中国民间民俗思想的影响,充分表达了人们对健康平安、吉祥富贵的向往。成为民间艺术中最富美学价值、学术价值的一部分。更体现了汉民族楚地人民生活中对丰衣足食、驱邪降幅的美好企盼。

3.3 民间艺术生存环境对纹饰的影响

汉绣绣品包括民情民俗产品、舞台文艺用品、宗教文化用品、民间灯会庙会产品四大类,这些类别需求对刺绣纹样有着特殊的要求。而汉绣的日用品过去绣品的消费对象,主要是富绅官宦人等,尤其是封建王朝,文武百官春夏秋冬的官服上,都要绣出与官阶相应的花鸟鱼虫图案来,在他们的家里,也免不了有绣品挂饰,是绣品的主要消费者。汉绣为了适应当时的市场环境、生存环境,发展出了以花鸟鱼虫等图样为主的纹样内容和艳丽、富贵的艺术特色。

4 结束语

汉绣工艺复杂,对于从业人员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我对一些重要的汉绣艺人进行了走访和调查,用最平实的语言记录他们对汉绣的理解和表达,他们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有对汉绣默默坚守的老艺人,有后现代社会催生的对汉绣创造、革新的汉绣艺术家,有发展汉绣产业的实业家,也有靠家人言传身教的后起之秀。他们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为汉绣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们的行为和精神是值得我们记载和发扬的。

参考文献:

[1]李友友.民间刺绣[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2]王连海.民间刺绣图形[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

Han Embroidery Patterns Characteristic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Zong Wen

物质文化的特征篇2

藏品是博物馆根据自己的性质,为了社会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目的,收集保藏的自然界和和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见证物,是国家宝贵的科学文化财富。博物馆的各项活动,如陈列、研究、编辑出版物等等,都离不开藏品。因此,藏品征集工作才是博物馆各项工作的基础,是博物馆不断充实和丰富收藏,保证业务的开展和提高,促使工作越开展越好的保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古玩市场越来越兴盛,人们对文物的经济价值有了越来越清晰地认识,这就给博物馆的文物征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博物馆如果再依赖过去的藏品来源方式显然是不切实际,也是坐等不到新藏品的。民族地区博物馆要从社会上征集到新藏品,只有走有偿征集之路。

在藏品征集上,少数民族地区博物馆与其他地区博物馆从客观条件上有着明显的差距。这些博物馆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关系。博物馆多位于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当地的财政状况也不容乐观,没有充足的文物征集费,也缺乏文物鉴定方面的专家,他们的文物征集工作困难重重。笔者通过不断地研究总结,提出了几条合理化的建议:一是要大量征集反应本地区民族民俗的文物;二是要高瞻远瞩,对于近现代艺术大家的作品也要尽可能收录;三是要收集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本地区特有的文化。有了明确的思路,还要不断创新,尝试新模式,不断积累经验,民族地区博物馆的收藏工作才能迈上一个新台阶。

一、大量征集反映本地区民族民俗的文物

文物征集工作要有针对性的开展,不能盲目跟风,不能不考虑博物馆的实际情况,如博物馆的性质、职能、库房大小等,就对所有文物一律接纳,这样不但造成征集到的藏品文化底蕴大不相同,还容易造成博物馆失去明确的文化定位。另一方面,也会对文物征集费用造成压力。我国文物馆种类繁多,名目不一。其中有部级,省级,也有市县级;有专题性博物馆,也有综合性博物馆,还有行业博物馆。不同的博物馆要根据自身的职能和性质,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有条件、有目的的征集需要的藏品,杜绝照单全收的文物征集方式。

对于,民族地区博物馆而言,由于本地区特殊的历史和人文环境,博物馆在文物征集工作的开展中,要特别注意征集能够反映本地区民族民俗的文物,文物征集工作要有这方面的倾向性。民族地区博物馆多为综合性博物馆,职责便是保护和展示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民俗传统。所以,文物征集的方向一定要多收集地区性具有民族特色的文物,征集能够充分反映本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的文物。

博物馆要想有好的藏品,坐等是不行的,所以文物征集一定要有专业人员负责。我们发现,目前乡村城镇的不少历史和民俗文物还没有大量进入市场,或虽进入市场但价格还处在相对较低的阶段,博物馆只需花少量的经费就能征集到相对多的文物。其次,本地东西作假者相对少,博物馆专业人员就可以对其鉴定,不用担心看走眼或征集到高仿假货。文物征集工作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能主次不分,好高骛远,随大流,热衷于征集一些高品质器件,结果不是上当受骗就是经费没有用在刀刃上,导致博物馆文物没有系统性、没有自己的特色。这就要求在文物征集过程中有一批素质过硬、鉴别能力够强的专业人才。鉴定文物时,明代书画收藏家张丑说过,要有“金刚眼力,鞫盗心思“,就是说要有金刚般的眼力,能洞识表层的虚假;要像审讯盗贼一样,剥其伪装,露出真相。目前,文物市场鱼目混杂,真假难辨,作为征集鉴定人员练就这样的“眼力“和“心思“是必不可少的。

二、要高瞻远瞩,对于近现代艺术大家的作品也要尽可能收录

许多博物馆在文物征集过程中一味的注重文物的历史性,强调文物要够“老“,这样才能体现博物馆的藏品的质。这种做法其实是错误的。博物馆要反映历史和文化,不能一味作“古“,只在古代文物上下功夫,要古今兼顾。博物馆征集文物,既是为现代人征集,用来教育和宣传给现代人看的,让现代人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又是为儿孙征集的,为未来征集的,为了让后人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而征集的。我们不止是在保护历史,同时也是在见证历史,创造历史。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文物征集工作,文化是古人创造的,也是今人创造的,文化是不断发展的。所以,文物征集工作要站在历史的角度,高瞻远瞩,要同时征集具有现代人文气息的近现代文化艺术精品,因为这是在为后人保存文物。就中国民族地区而言,民族文物的失传和外流现象已令人十分担忧。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民族文物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族地区的汉化和现代化现

象日益扩大和深入,民族文物也日渐消失如景颇族、黎族等民族的取火器已被火柴、打火机取代,鱼皮衣袍被棉丝衣取代,还有大量的藏族唐卡、苗族衣饰等外流。面对这种现象,民族地区博物馆有义务、也有条件征集到这类实物。

征集近现代民族文物,民族博物馆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原因是,现在许多近现代民族文物的价值还没有被发现,所以市场价值不会过高。再加上,近现代文物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有用,甚至一些文物是因为纪念价值被收藏起来的。所以征集工作进行的困难相对较小。其次,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大都是当地人,可以使用手中的人脉优势,方便查找文物线索。更重要的是在收集近现代民族文物过程中,博物馆工作人员要将工作重点放在民间收藏者身上,多与他们沟通交流,从中更快捷的收集到文物的信息。

对于现代藏品而言,可能难度稍小一些,但也有需要注意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艺术品也成为收藏家颇喜爱的对象,这其中有一定的投机性。因为艺术品要经过时间的考验才会升值,成为文物。如梵高的画作,在他生前不名一文,但是在他去世后直到现在,却受到全世界普遍的赞誉和欢迎,价值也一路飙升,达到天价。所以,对于现代艺术作品,也不能忽视其在未来的升值,尤其是民族地区,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需要被很好的保存下来,可能一时看不到出路,但却是在保护民族的文化。当然,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甄别,现在艺术品市场鱼龙混杂,真假好坏难辨,需要格外注意,要征集一些艺术价值高,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作品。民族博物馆可以将现代藏品保护起来,为后世保留一份珍贵的文物。

三、收集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本地区特有的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被某一地区所认同的无形文化遗产,如口头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博物馆是收藏、研究和展示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场所,如果博物馆只注重收集物质文化遗产,而忽视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势必造成博物馆收藏的严重缺失,博物馆也就无从去研究和反映人类历史的全貌。随着人们对保护文化遗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过去,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一定困难。随着现代科技发展,采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已不成其为难事。利用现代技术,保存、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前民族博物馆需要重点完成的一项任务。

四、结语

物质文化的特征篇3

关键词 砷铅矿;矿物特征;地质找矿意义

中图分类号P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5-0121-02

本文通过研究砷铅矿国内外发展史,其物理、化学性质特征及其伴生矿物,以探求该矿物的地质找矿意义。

1 砷铅矿简介及其国内外发展研究

砷铅矿(Mimetite)属于磷灰石族矿物,其化学分子式为[Pb5(AsO4)3Cl]。1748年首先发现于德国,其后在英国、瑞典、玻利维亚和美国等地均有发现。1964年何知礼曾报道在云南个旧矿区发现砷铅矿。1985年李艺和赖来仁在云南个旧矿区、广东云浮金子窝矿区、广西贺州平桂矿区与德保矿区等地都找到了该矿物,并对它们作了系统详尽的矿物学研究。

我国砷铅矿主要产地为广西省阳朔县、恭城瑶族自治县、贺州市以及广东省的云浮市。

2 砷铅矿地质产状及伴生矿物

砷铅矿砷铅矿(Mimetite) 属于磷灰石族矿物,也可划分为砷酸盐矿物。它主要是硫化物矿床氧化带次生物,特别是铅矿床氧化带的次生物。砷铅矿常与白铅矿、褐铁矿、乳砷铜铅矿、羟砷锌石、羟砷铅锌石、铅钒、橄榄铜矿、菱锌矿、孔雀石、异极矿等矿物共生。但通过收集前人资料分析可知,不同地区的不同矿床,其地质产状及伴生矿也会有所区别。如:广西两个不同矿区产出的砷铅矿,一种呈团块状产出于锡石硫化物矿床氧化铁帽的残坡积层中,其伴生矿分别为锡石、硅锌矿;另一种附着在褐铁矿的裂隙面上产出,而该矿区的褐铁矿石主要由石榴石矽卡岩型铜锡矿石风化形成,主要伴生矿为白铅矿、硅孔雀石、孔雀石等;云南某矿区的砷铅矿主要产出在褐铁矿的裂隙面或空洞中,而该矿区的褐铁矿主要由方铅矿矿石风化而成,常与砷铜铅石、砷铅铁矾、孔雀石等共生;广东某矿区产出的砷铅矿,主要形成于矽卡岩型锡多金属矿床的地表铁帽的褐铁矿石中,与针铁矿密切伴生。

3 砷铅矿的物理性质及光学特征

本文研究的砷铅矿晶体标本为橙黄色,主要呈短柱状,集合体呈晶簇状,整个样品晶体分布不均,大小不一0.05mm~0.3mm。透明至半透明,油脂光泽或金刚光泽,条痕白或近于白,性脆,断口不平坦,硬度3.5~4,比重7.27,显微密度D≥6.75g/cm3,Dx=6.91g/cm3,具电压性。晶体结晶于疏松多孔的风化形成的褐铁矿石中,附着于褐铁矿裂隙面上。

在光学显微镜下矿物呈无色至淡黄色,多色性不显。正突起非常高,见明显糙面和不定向裂纹发育。正交偏光下可见异常干涉二级蓝色至二级黄色。平行消光,一轴晶负光性,N0=2.147,Ne=2.128。

4 砷铅矿的化学性质特征

4.1 扫描电镜能谱仪分析砷铅矿

4.2 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砷铅矿

通过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仪实验数据计算可知:砷铅矿的晶胞参数为a=1.02472(3)nm,b=1.02472(3)nm,c=0.74535(3)nm。其中,α=90°,β=90°,γ=120°,Volume:677.81(3)。结合扫描电镜能谱的实验数据,进一步说明了砷铅矿晶体化学性质特征。

5 地质找矿意义[1~3]

砷铅矿是磷灰石族类质同象系列的矿物,属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产出的次生矿物。通过实验证明砷铅矿分子式为[Pb5(AsO4)3Cl],它的化学结构显示,其三个Pb离子同一水平环绕一个Cl离子。这种化学结构特点是所有位置的离子能被特定的同类型离子替换。例如K、Ca、Na、Fe、Cd、Zn、Sc、Bi等元素可以替换砷铅矿化学结构中的Pb离子,而C032-、SiO44-、PO43-、VO43-、SO42-等会替换AsO43-,F—、OH—、CO32-等离子可替换Cl—。砷铅矿的这一化学特性表明,砷铅矿及其类质同象矿物的产出都与其原生矿石、氧化介质条件有着十分重要的内在关系。它们的存在与产出都显示了它们与原生矿体或者隐伏矿体之间的形成指引关系。

当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介质条件不同时,则可能形成不同的次生矿物。例如,当介质条件中富含毒砂(Fe[AsS])时,常易形成砷铅矿;而当介质条件中富含磷酸或钒酸时,则易形成磷氯铅矿或钒铅矿。相反的,我们可以根据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中产出的不同次生矿物,反推出该矿床的氧化带介质条件与环境,指导寻找原生矿石。砷铅矿除了属于磷灰石族类质同象系列矿物,也可归属为砷酸盐矿物。而砷酸盐矿物是主要发育于富含砷的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中的次生矿物。矿床氧化带的发育主要受构造条件、矿体产状、主矿物种类数量和介质条件,甚至气候条件等因素控制和影响。特别是硫化物矿床氧化带的演变,在纵向(时间)上显示有一定的阶段性,而在横向(空间)上的不同阶段产物则显示出一定的特性,具有明显的分带性(表3)。

从硫化物矿床氧化带演变发育特征发现,随着氧化阶段程度的发展,氧化产物的氧化程度也随之变高。砷酸盐矿物多发育于硫化物矿床氧化带演变阶段的最晚期。

因此,砷铅矿等砷酸盐矿物多出现于上部已经过强烈氧化的原生矿床的氧化带中,且表示其下部离原生矿体尚有一定的深度。结合氧化带其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砷酸盐矿物在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中的出现,对于判断或评价硫化物矿床的剥蚀程度、推测其下是否存在原生矿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广西某地的砷铅矿,形成于氧化铁帽的残坡积层中;广东某地的砷铅矿,形成于地表铁帽的褐铁矿石中。根据砷酸盐矿物多发育于硫化物矿床氧化带演变阶段最晚期的规律,结合矿物特征、伴生矿种及该地剥蚀程度,在这两个地区分别发现了锡石硫化物矿床和矽卡岩型锡多金属矿床。

6结论

本文通过手标本观察法、光学显微镜法、扫描电镜能谱法以及X射线粉晶衍射法等实验分析, 研究了砷铅矿的物理性质、光学特征以及化学性质特征。砷铅矿是磷灰石族类质同象系列的矿物,该族矿物在硫化物矿床的氧化带介质环境中十分稳定,都是氧化带次生矿物;并且该族矿物的产出都与其原生矿石、氧化介质条件有着十分重要的内在关系。同时,砷铅矿又可划分为砷酸盐矿物,而砷酸盐矿物是主要发育于富含砷的硫化物矿床氧化带,并且是氧化演变阶段最晚期的次生矿物。根据此特征,本文探求了砷铅矿的地质找矿意义——砷铅矿在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中的出现,对于判断或评价硫化物矿床的剥蚀程度、推测其下是否存在原生矿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砷铅矿(磷灰石族矿物/砷酸盐矿物)对地质找矿具有指导意义,但不同地区需具体分析,应注意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同类型的硫化物矿床会因为不同的区域地质背景,产出不同产状、不同伴生矿及矿物组合的砷铅矿。应加强基础地质工作,了解该地区具体矿物产出产状,伴生矿及矿物组合;2)注重新理论、典型矿床的研究学习,用新的成矿理论,结合现有的找矿方法、手段,指导实际工作;3)重视矿物实验分析数据,不断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根据实验精确数据,为后续找矿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李艺,赖来仁.硫化物矿床氧化带砷酸盐矿物的地质找矿意义[J].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1999(6).

物质文化的特征篇4

关键词:天中;旧石器;新石器;文化

一、旧石器时代的天中文化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天中地区自远古起就成为黄淮流域的一颗明珠,早期的人类活动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遗址3处,皆分布在淮河以北。

1.后胥山遗址:位于确山县刘店乡后胥山村北,距今约80万年至1万余年,系更新世中期洞穴和裂隙堆积,共6处。曾进行试掘,发现有烧土、烧骨灰烬遗迹。出土有猎狗、鹿、犀牛、羊、鼠、龟、鱼等动物化石20余种,骨制尖状器1枚。

2.打石山遗址:位于确山县朱古洞乡柴坡村西,面积约5万平方米,在1981年文物调查时发现。此处系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洞穴遗址。出土有三门马、野牛、鹿等动物化石和红烧土块,红烧土块经热释光测定确是火烧所致。

3.诸神庙遗址:位于新蔡县练村乡姚庄北洪河北岸,面积约300平方米,系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曾进行试掘,出土1具纳玛古象化石,同时发现了17种哺乳类动物化石,其中有1块斑鹿尖,有人工切割痕迹。

经鉴定3处遗址年代相当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正是原始人群生息繁衍时期,几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红烧土及灰烬堆积是猿人用火的遗存。火的使用是人类文化的一次重大成就,用火不但是人类战胜自然的象征,而且对猿人的大脑发育也是一种有力的推动。一批古动物化石的发现,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说明天中地区最早的祖先在如此遥远的年代就已经诞生了,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新石器时代的天中文化

天中地区至今未发现典型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在相邻的舞阳大岗遗址曾发现丰富的细石器文化遗存,特点与许昌灵井细石器遗存比较相近,其上直接叠压在裴李岗文化地层。新石器中期遗存属于裴李岗文化,发现遗址10处左右,均为1983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均未经过正式发掘。其文化特征为:陶器多泥质红褐陶,素面为主,也有饰戳印篦点纹、乳钉纹的,具有原始性,即手制、质差易碎、火候较低(一般在900℃―960℃)等特点;器类有双耳壶、深腹罐、圜底钵、鼎、碗、鱼形网坠、纺轮等;石器有锯齿镰、半月形穿孔石刀、磨盘、磨棒几种,前者为生产工具,后者为谷物加工工具。

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众多。大体可分早、中、晚3期。

1.早期:属仰韶文化,发现遗址有30余处。典型遗址有驻马店郭楼,遂平和崔,确山郭楼等。其文化特征为: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少量的夹炭、夹蚌陶,多素面,有的涂红衣,富于地方特色。在国楼遗址调查时发现有网格纹彩陶片、勾叶圆点三角纹彩陶敛口钵和鸟首形罐耳、锥足鼎、红顶钵等。器物的制法早期的以手制为主,晚期出现了慢轮加工修整口沿。器物规整,火候较高,质好而精美,多有彩绘花纹。石器有刀、铲、斧、凿等,多为生产工具。

2.中期:属屈家岭文化,但包含有较多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谷水河类型的因素,共发现30余处。典型遗址有驻马店党楼,泌阳板桥三所楼等,以党楼一期的文化遗存为例其文化特征为:以泥质、夹砂灰陶为主,夹砂陶砂粒,夹蚌夹炭褐陶也占一定比例。多素面或磨光,有少量篮纹、弦纹、堆纹等,平底器、三足器和圈足器共存,典型器类有夹砂折沿罐、盆、钵、凿状足釜形鼎、尊、双腹镂孔圈足豆、圈足杯、纺轮等。

3.晚期:属河南龙山文化,遗址数量大增,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延续时间较长,而且往往与仰韶文化或夏商文化联系在一起,发现遗址有100多处。典型遗址有驻马店杨庄,上蔡十里铺和泌阳三所楼。以杨庄遗址的龙山文化遗存为例,其文化特征为:陶器以泥质浅灰陶为主,夹砂陶次之,纹饰以篮纹为主,素面次之。制法以泥条盘筑并经慢轮修整者为主,快轮拉坯制作的器物仅为少数素面泥质小件器物。典型器物有夹砂鼓腹罐、直领瓮、矮足鼎、豆、碗、圈足盘、红陶杯、壶等。石器有穿孔石刀、镞、凿、锛、斧等。

本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总计有180多处,分布广泛,遍及每一个县、区。从上述遗址的文化特征可看出:龙山文化遗址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内涵丰富、器类多样,都远远超过屈家岭文化遗址。另外,新石器晚期的天中地区,其文化遗址内涵极其复杂,有的遗址兼有3N文化类型。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长江中游的屈家岭文化以及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在这里相互影响交流、渗透,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三、二里头早期文化

在天中地区发现的二里头早期文化遗址有10余处,以杨庄遗址为例,文化特征表现为:出土器物种类繁多,主要有中口长腹罐、大口尊、鼎、箍状堆纹缸、盆、豆、圆腹罐、白陶爵杯等。石器有刀、镞、斧、铲、锛、凿、镰、矛等,以刀和镞的数量最多。陶器以夹砂陶为主,泥质陶次之。夹砂陶多灰色和褐色,泥质陶多灰色和黑色,纹饰以绳纹为主,篮纹、箍状堆纹次之。

天中史前文化遗址大部分是在文物普查时发现的,经过正式发掘的遗址较少,总体上看,其地域分布极不平衡,延续性不强,甚至在某些时期曾出现断代现象。但总的文化发展序列较清晰,即旧石器时代文化――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文化(相当于裴李岗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相当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早期文化(相当于夏文化)。天中文化凭借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成为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经过发掘的党楼遗址和杨庄遗址所出土器物的特征看,他们存在着相承关系。党楼一期遗存显示出早期陶器特征,夹砂陶多,陶质较松散,纹饰多素面;杨庄遗址遗存显然在党楼遗存基础上又有所发展,泥质陶增多,占据主导地位,纹饰以篮纹为主。因受地域限制,驻马店天中史前文化具有独特的地方文化特征,是一种区域性文化。但与其周边文化相比较,其器物组合和典型器物与中原文化的特征近同,因此属于中原文化的范畴。

驻马店地处中原,优越的地理位置显示,这一带又是各种文化的交汇地带。因此,天中史前文化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龙山文化与周边诸文化有相同之处,同时又有一定的差异,各种文化相互融合的特征显露无遗: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属于华夏集团的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属于苗蛮集团的文化,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属于东夷集团的文化,在这里,都能找到具有各种文化特征的遗物。特别是杨庄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华夏、苗蛮和东夷三大集团文化融合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裴文中《河南新蔡的第四纪哺乳类化石》,《古生物学报》1956年1期.

物质文化的特征篇5

【关键词】湿地文化内涵;特征;潜在价值

湿地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物种的基因库”和“文明的发源地”。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湿地在保护物种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湿地由于其存在的独特性,生活在湿地的人们创造了具有独特性质的湿地文化。

一、湿地文化的内涵

目前被人们广泛接受的湿地概念是《湿地公约》提出的:“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

到目前为止关于文化的概念已有两百多种。文化的概念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笔者认为湿地文化是文化的分支,因此也应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定义。广义的湿地文化指人类所创造出来的以湿地为中心活动场所,人类所创造的所有文明的总和。狭义的湿地文化则可以指人类所创造和传承的湿地精神文明。

湿地文化结构体系从文化结构角度的划分比较复杂。因为学者们关于文化结构本身的划分方法不一致。主要有二层次说,三层次说和四层次说,我个人比较赞同四层次说,即将湿地文化结构体系划分为:湿地物质文化、湿地制度文化、湿地行为文化、湿地精神文化这四个层面。这四个部分既相对独立亦相辅相成,构成了湿地文化的有机整体。湿地物质文化是湿地文化的物质基础,它充分体现了人类社会与湿地的物质关系,它是湿地文化结构体系中最稳定的因素;湿地制度文化是在湿地物质文化的基础上,由人类创造的各种规章制度,例如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它是湿地文化结构体系中最具权威的要素;湿地行为文化是在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制约下,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例如习俗、习惯、民俗、礼仪等方面,它是湿地文化结构体系中最具民族特性和地域性的要素;湿地精神文化是生活在湿地环境中的人类,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模式等方面的认知模式,精神文化是湿地文化结构体系中最深刻、最具创造性的要素。

二、湿地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湿地文化具有生态特征。湿地文化的生态特征是湿地文化最显著特征。湿地的生产功能能够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要,并且具有协调人地关系功能。湿地所提供的生产功能、净化水源、改善水质、调蓄洪峰、保护生物多样性、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等功能,以及维持整个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稳定的服务功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

(二)湿地文化具有人文特征。湿地文化的人文特征是指以湿地为生存载体所体现的人类精神文化。具有人文特征的湿地,已不是一般物质的概念,此时的湿地已经植入了人类精神文明。湿地的人文精神在从古至今的文化作品中均有体现,如我国古代的诗歌、绘画中,现代的学艺和影视作品中,均有体现。如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湿地已经深深的留下了人类的印记。

(三)湿地文化具有民族特征。湿地文化的民族特征,世界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湿地生存环境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民族印记,如宗教、风俗、习惯以及生产和生活方式。使该地区的文化具有民族特征。

(四)湿地文化的地域性。湿地的类型多样,在不同的地域分布不同的湿地类型,生活在该地区的人们创造了不同的文化,从而使不同地域产生了具有差异地域湿地文化。湿地文化的地域特征主要体现了这一地域的地理和气候的特征。

三、湿地文化的潜在价值

内涵丰富的湿地文化潜在价值不仅表现生态文化价值方面,还具有社会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方面。

(一)生态文化价值。湿地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调节功能主要体现在调节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等方面。尤其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在水循环方面可以清除水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被誉为“地球之肾”。在大气循环方面,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与森林生态系统一样调节大气组成成分的作用,不仅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还能起到净化空气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在生物循环方面,湿地具有复杂植物群落和丛草的沼泽环境,因其最佳的生态处境吸引了大量鸟类等其他动物选择某一湿地作为栖息地或是繁衍后代的最佳场所。

(二)社会文化价值。种类繁多的旅游资源使得人们出门游玩的选择也变得多元化,可以选择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也可以选择清新舒畅的海滨度假区。当然,随着近些年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湿地文化也成为众多传统旅游资源中一个新兴元素,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客走进湿地,感受湿地独具魅丽的湿地文化。

(三)科学文化研究价值。湿地文化遗产凝聚了古人类对事物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文化、生产、科技及自然历史演替,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结合高新技术对湿地环境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做到对环境机制的演化作出分析,同时还可以建立完备环境的监管体系,及时发现及时治理,对生态环境本身以及该系统下的生物都是一种保护。

总之,湿地文化的发展并非单纯的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只有建立在对湿地整体价值的宏观认识的基础上才能以独特的视角分析问题,对文化起到实际的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扬帆,刘青松.湿地与湿地保护[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2] 张义.湿地文化浅论[J].文教资料,2011(8).

物质文化的特征篇6

不同戏剧特征论的中西方戏剧观

在戏剧特征论方面,中国传统戏剧观念注重寻求戏剧艺术与其他文学样式的共通特征,探讨戏剧艺术与其他文艺样式的相互联系。而西方传统戏剧观念倾向于发掘戏剧艺术有别于其他文艺样式的个性特征,探求戏剧艺术自身的本质特性。西方戏剧观念认为戏剧是以语言为媒介,利用人物的动作对现实生活的摹仿,以达到净化和陶冶感情的社会效果。它在社会文化中由于摹仿的媒介、对象和方式的不同,与音乐、图画、诗歌区分开来,具有独特的地位。西方传统戏剧特征论认为,戏剧艺术的本质特征在于它与其他文艺样式的差异性。中国传统戏剧特征论却恰恰相反,认为戏剧艺术的本质特征在于它与其他文艺样式的类同性。西方戏剧家认为本质是个性,中国戏剧家则认为本质是共性。

中西戏剧特征论的迥然不同是由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所决定的。西方把宇宙视为外在于人的对象,祟尚“人神对立”的宇宙观。西方人习惯于同中见异的思维模式。通常以冷静科学的理性态度,认真地审视外部世界,细致地观照内心世界,把现象与本体划为两端,自然和人世分为二物,强调对立双方的剥离式的分析与综合。因而西方戏剧家对戏剧特征的探讨,采用的是把戏剧艺术从宇宙万物中逐层剥离、独立出来的办法,戏剧艺术的本质特征在于它与其他文艺样式的差异性。中国古人把人和宇宙看成互相包容、和谐统一的整体,提倡“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源,这一本源在不断运动变化中产生出各种形态的事物。即一切事物的本质是同一的、不变的,只是本质的外在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产生出万事万物。因此,我们古人通常把内心与外物、现象与本体、自然与人世视为互相联系的整体,强调对立双方的和谐与统一、渗透与协调。这种异中求同的思维模式使中国戏剧家在探讨戏剧特征时,倾向于寻求戏剧艺术与其他文艺样式的类同性,以此揭示戏剧艺术的本质特征。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侧重于求异性不同,而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偏向于求同性,这决定了中西戏剧家对戏剧特征的探讨,分别选择了差异性与类同性的不同方面。

不同戏剧社会功能的中西方戏剧观

物质文化的特征篇7

[关键词]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形式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2-4021-07

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和计算机图形学蓬勃提高,人们将可视化技术应用于数据的可视化中,通过分析数据,去探索规律、表达知识。“知识可视化是在科学计算可视化、数据可视化和信息可视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它应用视觉表征手段,促进群体知识的创造和传递。”

知识可视化价值实现有赖于它的视觉表征形式。尽管知识可视化的视觉表征形式丰富多样,但其设计应用却存在不少错误的设计观点和不恰当的应用方法,未能有效地应用于教育教学中。究其原因,“在知识可视化的环境中,人们的视觉经验与阅读行为在发生转向:由基于印刷文本的阅读逐渐转变为基于视觉图像的解读”;而目前的研究对诸多类型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共性分析不足,尚未充分把握视觉表征的本质特征。

“视觉信息具有可以理解的特定语法。”知识可视化的视觉表征以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作为信息载体,经过组合编码,形成符合语法结构的图形。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并非孤立的单位符号,而是符号组成的系统和结构。在研究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符号结构时,只有分析符号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形式才有意义。

一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形式分析的作用

作为一个学术用语,视觉表征指用视觉符号表现意义,侧重于探讨的是视觉符号与其指代物的关联,以及人们怎么样视觉符号传播和交流思想。视觉表征有两重含义:一个是作为名词,指承载着意义的视觉符号。一个作为动词的表征,是指以符号为中介进行意义的传播。也可是认为,视觉表征作为形容词的意思为“通过眼睛感受到的”,而作为名词的解释只是具体的视觉表征形式。

1.知识可视化的视觉表征类型丰富多样、不断拓展

Eppler&Burldaard将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概括为6种类型嗍:(1)启发式草图(Heuristic Sketches),在小组间产生新的见解;(2)概念图表(Conceptual Diagrams),结构化信息并展示其关系;(3)视觉隐喻(Visual Metaphors),映射抽象数据使其易于理解;(4)知识动画(Knowledge Animations),动态的、交互的可视化技术;(5)知识地图(Knowledge Maps),结构化专家知识并提供导航;(6)科学图表(Scientific Charts),可视化知识域。

Jonassen等人描述了各种各样的可视化方法,认为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主要有:概念图(Concept Map)、思维导图(MindMap)、认知地图(CognitiveMap)、语义网络(SemanticNetwork)和思维地图(Thinking Map)等。

邱婷等专注于知识可视化的视觉表征形式,将其分为知识地图、示意图、图画、连续性图表、离散性图表、矩阵图、流程图、组织者和树形图九类,并分别描述了每种形式的来源和特征。

20世纪90年代后,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优势被更多国外的学者关注,开发出了更多形式。如美国吉克萨斯基督教大学提出“知识地图”(Knowledge Maps),Jonasse&fisher(2000)提出“语义网络”(Semantic Networks)以及Ackerman&Eden(2001)提出“认知地图”(CognitiveMaps)等。

随着各种知识可视化技术的发展,更多的视觉表征形式会被应用到知识可视化中来。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类型在不断地发展中,其现有的数量或分类不会固定不变。虽然不少研究成果提及了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众多类型,但还没有包含所有的视觉表征类型,也不可能完全列举所有的视觉表征类型。

总体而言,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分类没有明确的标准,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包含和重叠现象。究其原因,已有研究没有明确界定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本质特征,导致视觉表征的外延处在不完全确定的状态之中。

2.形式分析:把握所有类型视觉表征的共性特征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各类知识可视化的视觉表征,有必要根据他们的相关性和不同点进行整合,剖析其共性。知识可视化学者Ralph Lengler和Martin Eppler(2005)依据各类视觉表征的相关性和不同点,进行“编号”、“上架”,形成“可视化周期表”,形象直观地揭示了不同类型视觉表征的联系和区别。可视化周期表揭示了不同类型视觉表征的联系和区别,有助于掌握视觉表征抽象的结构及性质等;不过却较多从不同类型视觉表征的联系区别入手,没有考虑到不同符号的组织方式和形成规则。

从研究范围上看,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属于视觉文化的范畴。“视觉文化研究在理论上区别于以前针对如‘摄影’、‘影视’和‘多媒体’等具体和个别的视觉资源类型的研究,而是将研究对象提升到了‘形而上’的共相层面:将以图像符号为构成元素、以视知觉可以感知的样式为外在表现形态的文化统称为视觉文化。”同样,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研究也区别于以前针对如“概念图”、“思维导图”和“语义网”等具体和个别的视觉表征类型的研究,而是将研究对象提升到了“形而上”的共相层面:以视觉符号为构成元素和视知觉可以感知的符号结构为分析对象。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符号并非孤立的单位,而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一个符号的意义的不是符号与对象之间的必然联系,而是符号与符号间的相对关系;所有的语言都是一种关系网络,语言符号借助于相互之间的关系而起作用。”单个视觉符号的存在是无意义的,其作用在于与其他的符号所构成的形式。因此,在对知识可视化的视觉表征符号考察中,只有将单一符号与其他符号组合起来构成形式才有意义。

形式是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本质,是决定视觉表征特征的关键。“形式”,一般解释为事物的形状、结构。“在英文中为form,它可以是名词,是指形的具体式样、面貌;也可以作为动词,为组成、构成的意思。动词‘组成、构成’主要属于符号组合结构的视觉‘语法’问题。但‘组合、构成’所呈现的视觉形态,属于符号‘形式’范畴。”形式决定着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是什么,而不是别的东西。正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认为的:一切事物的存在都遵循着质料

和形式的构成规律,形式是事物的关键性要素。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将研究对象从‘形而下’的个别具象提升到‘形而上’的共相层面,为的是深入研究其共同特性”。因此,将视觉表征与知识内容、学习环境等其他影响因素分离,解剖构成视觉表征符号系统的组合规则,探讨视觉表征的形式特征,把握视觉表征的本质特征,可以为视觉表征与其他因素关系的研究奠定基础。

二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形式分析的方法

“形式”的用法繁复多变,“凡被用到之义,时而被用来指示某种具体的事物,时而又被用来指示某种抽象的性质。时而被用来指示某种一时性的形式,时而被用来指示某种普遍性的形式。”所以,“对形式的比较和分析的前提是明白此形式用法是否等同于彼形式用法,换言之,对形式的界定是研究它的前提。”波兰美学家塔塔尔凯维奇指出,透过西方美学史的眼光来看“形式”至少拥有五种重大的涵义:“(1)各部分的组合;(2)事物的外貌;(3)边界或轮廓;(4)客观事物的观念性本质;(5)心理对知觉对象的规范”。我国文化学者赵则认为形式概念可分为两大不同类型:一是物质的、物理学意义上的形式;一是精神的、心理学意义上的形式。“这两种的形式又有客观与主观之别:物质和物理的形式可分为‘自然的形式’和‘人文的形式’,前者指作为客观存在物的自然物的形式,如‘自然美’;后者指已经通过人的主观重建过了的形式,即‘人化的自然’,如那些主要以自然物为质料或载体的建筑和园林艺术等。”可见,形式是与内容相对应的概念。在《大英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ritannica)中,形式被解释为“对象的外在形状、外观或构造;与其相对的是构成事物的内容。在形而上的角度,形式是一个事物的积极的、决定性的原则,而内容是潜在的原则。”在此意义上,形式作为内容的载体和媒介。

从种属关系上看,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作为视觉作品的一种,其形式特征必然遵循着视觉形式的规律。“首先,视觉形式应该与视觉内容相对应,即它是内容的外部表现形态。其二,如果说形式是作品的存在方式,那么视觉形式则是视觉作品的存在方式。其三,视觉形式是一种关系体系,是视觉艺术的内部构成关系,是视觉艺术的结构和组织,对视觉艺术的分析和把握必须从视觉形式的内部构成关系来进行。其四,视觉形式既是一种实体的存在,也是一种虚幻的存在。其五,视觉形式是视觉赋予对象以形式而实现的,是视觉格式塔能力的体现。其六,视觉形式是情感的外化,是客观化的。其七,视觉形式就是指感官对象的物理形式,诸如形体、线条、色彩、空间等。其八,视觉形式是一种意象。其九,视觉形式本身是一种图式、范型。”

根据视觉形式的规律,可以分析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形式和特征。(1)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应该与视觉内容相对应,即它是内容的外部表现形态。(2)它是一种关系体系,是视觉表征的内部构成关系,是视觉表征符合的组合。(3)它既是一种实体的存在,也是一种虚幻的存在。(4)它指感官对象的物理形式,诸如形体、线条、色彩和关系等。(5)它是学习者观看时赋予对象以形式而实现的,是人类视觉格式塔能力的体现。(6)它本身是一种图式、范型,具有普遍、抽象的特点。

从形式的属性看,视觉形式可以分为表层形式和深层形式两个层次。表层形式指视觉作品的物质材料,即点、线和面等要素,即视觉作品中的材料因素;深层形式则指视觉作品材料因素的构成规律和组织关系,包括方向、力和关系等。

根据视觉形式分为表层形式和深层形式层次,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形式也可以分为表层形式和深层形式。视觉表征的表层形式指形状、色彩、肌理、点、线、面等材料因素;而深层形式则表现为和谐、对称、均衡和节奏等结构关系。两者凭借空间、方向和张力等一系列关系而有机结合起来,构成“有意味的形式”。

1.视觉表征的表层形式:线条、色彩和大小等材料因素

对于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而言,它的表层形式包括线条、色彩和大小等许多材料因素。因此,只选取其中代表性的线条、色彩两种基本要素加以探讨。当同样大小的点紧密排列在一起,彼此之间没有空隙的时候,就组成了线条。线是表层形式最基本的要素。毕达哥拉斯首先将线作为世界万物的本源来看待,认为万物是从线条中派生出来的。在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中,线条具有直接性、灵活性和准确性的特点。线条在表达变化的生动形象时更加自如灵活,捕捉思想感受时更加快速简洁。因此,线条注重主观体验对自然形象的本质反映,是理性与感性的碰撞和交响。

而“色彩是光照射下的不同性质的物体,经过不同程度的吸收,而反射到视觉上所呈现出来的一种复杂现象。色彩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种物化现象,更是一种视觉现象。”在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中,色彩元素具有情感表现性。“通过色彩,人的深层精神和心理活动得以反映出来。这中间涉及色彩的多个方面的特征,如色彩的象征、主观色彩表现、色彩感情和色彩想象等。”另外,色彩元素还具有空间造型能力。色彩之所以造型,一方面是由于色彩本身的性质,另一方面来自于人的视觉对色彩的建构作用。

2.视觉表征的深层形式:空间关系和“力”等结构关系

视觉作品的深层形式指诸多要素之间的联系、组织和展现的方式和状态。“如建筑物采用的砖石、土木、混凝土、钢铁等材料是表层形式,而它们组合成的各种空间关系,如节奏、平衡、协调、韵律等则是深层形式。”对于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而言,它的深层形式主要表现在空间关系和空间中的“力”方面。

(1)空间关系:视觉表征深层形式的基本特征

在探讨空间关系问题之前,应界定空间的概念。海德格尔对空间问题的研究与视觉作品的联系最为直接。他以空间与人的关系为出发点,认为空间中的要素属于空间,但并非就是空间本身,而是诸多要素在相互作用构成了空间。

一方面,视觉表征的空间关系具有“关联性”特征。“关系”是“形式”有的概念。“事物的真正本质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我们在各种事物之间构造,然后又在它们之间感觉到的那种关系。”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形式既可以表述为事物的外形,也可以理解为逻辑结构。作为逻辑结构,形式的各种表层要素按照某种美的规律构造在一起,构成空间关系。“空间关系就是视觉艺术作品中各部分的逻辑联系,好的视觉艺术形式所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内在的逻辑关联性,这种逻辑关联性可以用和谐、呼应、平衡、对比等概念来定义。它是将表层的形式,如线条、材料(肌理)、色彩和形状在空间中有机地组织和统一起来,构成一种空间结构关系。”因此,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空间关系“就是将一切素材组织起来,构成一种逻辑关联体。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构成一种内在的呼应、反衬、交融和渗透,从而形成特定的关系效果,呈现出形式的美感”。在知识可视化的视觉表征中,“一切形式要素(形、色)都应该纳入关系中进行考察,其存在的意义也只有在‘关系’中才能体现出来。”

另一方面,视觉表征的空间关系具有“虚幻性”特征。单个的视觉表征符号无法构成真正意义的形式,孤立的线条或色彩并不能完成复杂的感情传递和内容表达。对于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而言,“视觉是作为一个‘场’而活动的,这意味着每一部分的位置和功能是由作为一个整体的结构所决定的。在这个展现于时空中的总体结构里,一切部分都相互依赖。”在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中,线条、色彩等要素以某种方式组成有意味的形式,更好地引导人们获得知识内容和激起审美情感。对于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空间关系,视觉不仅能感受空间的存在,而且可以建构空间。“我们与视觉世界的关系主要在于我们对其空间特性的感觉。没有这种感觉,要在外部世界中确定方向是绝对不可能的。”因此。“视觉建构空间的能力来自于视觉的统一性。建造过程是用限定和组织空间的方法,形成空间形式的组构和排列。”因此,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空间关系并非绝对的存在,还表现为具有正常知觉的人之间的相互认可。在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中,空间关系的呈现是人脑的先验形式同后天经验共同作用的结果。

(2)空间的“力”:促进视觉表征表层形式向深层形式转化

除空间关系外,空间中的“力”也是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重要深层形式。空间关系并非自然形成的,单个的物质是分散、独立的。若想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需要空间中的“力”。“视觉式样实际上是一个力场,一切视觉式样都是一个力的式样,而这种力包含在物理和心理的两个层面中。”

可见,“力”是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空间关系的重要因素。没有力,视觉表征中材料因素无法构成有机的联系。因此,“力是表层形式向深层形式转化的催化剂。”视觉表征表层形式线条、光影和色彩等材料因素,相当于语言形式中语音、词汇等的表层结构;视觉表征的空间关系、力等深层形式,相当于语言中旬法、规则等深层结构。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空间关系中的“力”将表层形式与深层形式联系起来的即将表层形式在深层的空间关系中组织起来,最终促进平衡、对称和节奏等深层形式的形成。

概况而言,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形式包括线条、色彩和形状等表层形式,同时还包括空间关系、力等深层形式。“如果将表层的视觉形式称为‘实因素’的话,相对的深层的视觉形式则是一种‘虚因素’。只有两个方面共同作用,即通过深层形式中力和关系等要素的表层形式才能够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最终意义上的视觉形式。”

三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形式分析的内容

无论内部结构的繁简和指代内容的多寡,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总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符号。不管认知主体对视觉表征符号的理解有什么不同,但视觉表征本身仍只是各类符号的组织。作为符号系统,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符号相互依存而构成有意味的形式。其中,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表层形式主要包括线条、色彩和大小等材料因素,深层形式主要包括空间关系和空间的“力”等结构关系。

1.视觉结构的材料因素:线条、色彩和大小等

知识可视化结构视觉表征的表层形式以点、线、面为物质基础,并结合线条、色彩、大小和位置等相关物质属性,成为深层形式赖以寄托的介质。色彩能把事物的性质和形状再现出来,并加强有联系事物之间的区别。“色彩的抽象性,主要展示色彩明显的边界线,不同色彩的接触,也能反映它们之间的共同关系。”

例如,具有色彩译码的图表是类似图画的术语表,在教室中被用来定义生疏或者科技词汇,比一个词汇列表要有用得多。在色彩译码的图表中,它的关键特征简化了主题,不同色彩用来识别主题的不同部分。在下图1色彩译码的图表案例中,标题“火蚁”揭示了主题的内容,不同色调命名了主题的不同部分。其中,粉红色表示头,而蓝色表示腿。

2.视觉表征的结构关系:空间关系和空间的“力”

思维活动并不是针对事物的基本材质,而是关注它们的结构。“在视觉艺术中,只有被看做是一种由清晰的方向、一定的大小及各种几何形状和色彩等要素组成的结构图式时,才能被真正地知觉到。”知识可视化将抽象概念运用非模仿性的线条图形再现。线条图形并不提供解释概念所需要的事例,而能反映的是某些事例中抽取出来的结构形态。

(1)视觉表征的空间关系:线性、循环、圆形、网状等结构以及隐喻形式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空间关系指视觉符号是如何被组织而形成结构图式,反应的是某类视觉表征的结构特征。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空间关系主要有线性结构、循环结构、网状结构、圆形结构和隐喻形式等。

线性结构的视觉表征“用来说明历史事件或年代的时间线索,事物的度量(重量)、意义之间的细微差别或等级量表。关键问题有:起点是什么?终点是什么?关键事件发生在哪里?目前正处于什么等级?”线性结构的视觉表征主要包括流程图、层级图、箭形图和梯形图等,一般用以表现事物的顺序流程、因果关系或者未来趋势。

循环结构的视觉表征可以表现事物的发展步骤和互动关系,包括螺旋图、环形图和带状图等。循环结构的视觉表征“用来表示事物的循环变化,如天气的变化、食物链、人生的周期等。关键问题有:在循环中关键的事件是什么?每个阶段是什么?它们是怎样相关的?它们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自我增强的?”

网状结构的视觉表征涉及较为复杂的思维过程,能够表现事件的结构、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及多因素的互动等,主要包括蛛网图、思维地图和放射图等。网状结构的视觉表征“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注意的焦点集中在中央图形上;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图形向四周放射;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字构成;各分支成一个连接的接点结构。关键的问题:这个内容的中心观点是什么?包含了哪些分支的观点?观点之间有什么联系?各观点的解释信息是什么?”

圆形与周而复始的循环联系在一起,象征着无始无终的永恒。圆形结构的视觉表征包括拼板图、嵌入图、相交圆、同心圆、分割图等,用来表现事物间的交互、比较、对比、包含等关系。

尽管认知隐喻是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但对于知识可视化的视觉表征借鉴意义。图形符号借助于形的象征和比喻,表达和暗示形象隐喻的关系。在图形语言中,“隐喻包含两个域:源域与目标域,前者是人们较为熟悉的、具体的概念,而后者往往是人们不太熟悉的、抽象的概念,通过将源域映射在目标域上,目标域从而得到理解”。在知识可视化中,隐喻形式的视觉表征构成语义的点、线、面本身没有实在的意义,而是“通过多种意义的联结,通过联想来达成另一种新的象征意义,甚至更进一步地先以比喻性象征手法产生意义,再由这些意义的联结,产生新的意义。”例如,对概念、概念之间的关系等,可以采用树根、树杈的关系来表示,以直观的方式和隐喻的形式让接受者迅速把握概念之间的关系。

(2)视觉表征的空间“力”:以平衡为例

对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来说,“从表层形式到深层形式的过渡,并非静态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促使其转换的

媒介和中间环节就是‘力’。”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中,“深层形式中的空间结构关系、力以及结晶而成的对称、均衡等形式美原则并非截然区分的,它们在一个视觉形式中纠结在一起,共同发挥着作用”。

例如,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必须满足平衡的样态。“一件平衡的构图,形状、方向、位置诸因素之间的关系,都达到了如此确定的程度,以至于不允许这些因素有任何细微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整体所具有的那种必然性特征,也就算可以在它的每一个组成成分中呈现出来了。一件不平衡的构图,看上去则是偶然的和短暂的,因此也是病弱的。”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平衡受到重力因素的影响。重力受形状的大小、色彩影响。一般来说,规则的形状其重力就比不规则的形状重力要大些,边缘清晰的形状比边缘模糊的形状重力大。就色彩来说,不同种类的色彩和不同明度、纯度的色彩的重力都是不同的。

在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形式中,空间中不同的“力”相互支持和抵消,形成了整体的平衡。正如格式塔心理学所认为:“一个观察者视觉方面的反应,应该被看做是大脑皮层中生理力追求平衡状态所造成的一种心理上的对应性经验。”

四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形式的设计策略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表层形式为符号的形状、色彩、点、线和面等构成要素;深层形式和谐、均衡、对比和节奏等结构关系。其中,深层形式的结构关系作为视觉表征的内容性元素,而表层形式的符号大小、颜色等材料因素则体现视觉表征的修饰性作用。两个方面共同作用,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有意义的视觉表征形式。例如,维恩图可以用来比较概念意义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其中,它的圆形结构为内容性元素,呈现知识内容的关系;而圆形的大小、线条和色彩等则作为装饰性元素,支持圆形结构的形成。

1.构建视觉表征的结构关系,展现内容性元素

在人们观看事物的过程中,“视觉不是对元素的机械复制,而是对有意义的整体结构式样的把握。”对于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而言,“除非形象被组织成极为简约的形式,并且使形式与形式之间的关系极为清晰,否则心灵就无法把握它,捕捉它,它就仍然只能是一种不能为人领悟的个别的东西。”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往往并忽略某些细节,能够简化和归纳某个主题,可以展示主题的结构。在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视觉传播中,“所谓视觉,实际上就是通过创造一种与刺激材料的性质相对应的一般形式结构,来感知眼前的原始材料的活动。这个一般的形式结构不仅能代表眼前的个别事物,而且能代表与这一个别事物相类似的无限多个其他的个别事物。”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符号结构可以单独组织成最简化的,也可以用尽可能少的结构特征把复杂的材料组织成有秩序的整体。正如美国视觉心理学家阿恩海姆对简单结构的解释:“在一种绝对意义上,当一个物体仅包含很少几个结构特征时,它便是简化的;在一种相对意义上说,如果一个物体用尽可能少的结构特征把复杂的材料组织成有秩序的整体时,我们说这个物体是简化的。”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将抽象概念运用非模仿性的线条图形再现,以形式表达事物的组织结构。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具有结构相似的特点,便于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结构产生联系。在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应用中,可以通过视觉表征的结构使学习者明晰新知识在认知结构中的位置,明晰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以帮助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例如,在叙述中,用时间线回忆关键事件;在解说中,用流程图去理清顺序;在程序中,使流程图,恰当组织各个步骤的位置和顺序;在辩论中,用流程图让所有推论放在最佳的次序上。

2.应用线条、色彩和大小等材料因素,发挥修饰性作用

人们理解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并非是单纯的被动行为,而是不断建构的过程。由于环境、文化的差异,学习者对视觉表征的解读也不尽相同。犹如面对一个模糊的景色,观者的注意力总是放在他们喜欢的东西上。例如,“图一底”关系就是以视觉中心变换而改变的形式与背景之间的关系。观看者同一时间只能把某一部分从背景的“底”中分辨出来,但是判断哪一部分作为背景,哪一部分作为凸现的图却不是绝对的。

为此,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形式设计必须明确地表现最需要传达给观者的内容,而淡化处理作为背景的其他元素。设计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形式时,应该关注修饰性元素,以促进视觉表征结构的形成。例如,使用符号的大小,来表现事物之间的关系、突出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通过选择事物典型的外部形状,促进人的认知与联想;通过使用颜色的差异,来体现各种不同的关系或是突出所要表现的重点等。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形式设计除了关注大小、颜色、形状等装饰性因素外,还需要遵循传统经验。例如,统一性原则(即使用同样的结构来表达特定的内容,以便于学习者识别)、重复性原则(即对于需要强调的内容,可以多次使用,以促进学习者理解)、对比性原则(即通过对比的手段,突出事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促进学习者对事物特征的把握)和空间性原则(使用空间上的远近前后等,表现事物之间的关系)等。

例如,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形式设计时,应该“考虑箭头,带标签的线。连线表示两个内容之间的意义联系,连接可以没有方向,也可以单向或双向。连接词是置于连线上的两个概念之间形成命题的联系词,姐‘是’、‘包含’、‘表示’等。在设计图解的时候,要考虑箭头的数量与方向,不可杂乱无章。”

3.文字符号与视觉形式结合,明晰所指代的内容

“有意义的符号在社会文化交际中都不是孤立的,都要在聚合关系上,或在作为潜势的意义上,形成一个个符号系统,来与其可表达的意义系统形成对应关系或体现关系。”对于视觉文化传播来说,“‘视觉文化’并非是指与‘语言’毫无关联的由纯’视觉形象’构成的文化,而是具有由‘语言’和‘形象’所共同组成的形态特征。”

因此,对于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而言,“‘看’和‘形象’均不是开业脱离‘语言’而独立存在的,它们的发展也无法脱离‘语言文化’这一历史语境而成为一个自足的封闭过程,而是伴随着‘语言’的参与,才可能走向更高的境界。”在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中,文字与图形两种符号互为补充。观看者所看到的并非文字与图形的简单叠加,而是超越于两者之上的新认识。

另外,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形式又存在着某些缺陷,需要与文字符号结合才能弥补。文字符号的意义来源于严格的规定。学习者只要没有语法上的障碍,往往可以较为明晰、准确地解读文字符号认识。而人对于视觉表征的解读却是选择、建构的过程。受观看者主观经验及认知能力的影响很大,与实际的意义容易产生偏差。因此,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需要使用文字符号,进一步确定与明晰所指代的内容,达到准确传播知识的目的。

物质文化的特征篇8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斑岩型;找矿前景;矿化蚀变

中图分类号:P5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4-0320-02

0 引言

盘羊沟斑岩铜钼矿区不仅地质、构造作用复杂,并且岩浆岩活动频繁、强烈。本文结合矿点上Cu、Mo化探组合异常强度大,发现的矿化蚀变等与国内典型的斑岩型矿床的蚀变特征有相似之处等特征分析,认为该矿点具备斑岩铜钼矿成矿地质条件,斑岩型铜钼矿找矿潜力较大。

1 矿点地质特征

矿点出露区多数为第四系黄土层所覆盖,仅在沟谷中出露印支―燕山期侵入岩,岩性为灰白色中粗粒石英黑云母闪长岩、浅肉红色似斑状花岗闪长岩、浅灰绿色中粗粒黑云母石英闪长岩、肉红色中粗粒钾长花岗岩。印支期似斑状花岗闪长岩,岩石灰白色,由似斑晶和基质两部分组成。基质具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似斑晶由中长石组成,基质由中长石、石英、钾长石、黑云母、金属矿物、磷灰石组成。金属矿物有黄铜矿、辉钼矿、黄铁矿等主要呈细脉状分布在岩石裂隙之中,亦有微量矿石呈星点状分布在非金属矿物之中。

研究区断裂构造以北西向、北西西向为主。北西向断裂具有活动时间长、规模大的特征。其中以F11断裂为主,呈近东西向展布,地貌上呈线性负地形,见明显的对顶沟,断带中见有碎裂岩、断层角砾及断层泥,沿断带酸性岩脉发育,断带中见绿泥石化、褐铁矿化蚀变。断层主要产于金水口岩群片麻岩地层中,北倾,倾角60°,为后期北西西向断裂所切断。沿断裂带有后期钾长花岗岩充填。该断裂发育在燕山期,后期具有追踪复活的特征。受其应力作用影响,岩石中发育与构造方向一致的破劈理带及节理、裂隙,主要有四组,第一组产状:125°∠71°;第二组产状:165°∠75°;第三组产状:230°∠65°;第四组产状:75°∠80°。其中以第一组最为发育,含铜钼矿细脉即充填其内。

2 地球化学特征

2.1 稀土元素特征 印支期侵入岩稀土总量在88.26-445.94×10-6之间,(La/Yb)n在13.19-42.50之间,远大于1;δEu值除钾长花岗岩为0.14较低外,其它岩类中接近在0.76-0.96之间,均小于1(表1),大多岩类中铕一般不亏损,其中钾长花岗岩铕强烈亏损,具明显的负异常,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图(图1),呈较平缓向右倾斜的曲线,为轻稀土富集型,重稀土曲线相对平缓,反映岩浆来源于相对富集的壳幔源区。

2.2 微量元素特征 印支期侵入岩(体)微量元素与泰勒值进行比较,岩石中K、Th、Rb、Ba强不相容元素丰度值大部分高于泰勒值,且强烈富集;中等不相容元素Ce、Pb等富集中等;其他有益元素丰度值均低或远低于泰勒值,无富集及矿化特征。在以球粒陨石为标准的微量元素比值蛛网图上(图2)表现为起伏不平的“W”形的不光滑曲线,不相容元素大量富集的分配形式反映其来源于较富集的壳幔源区,岩石中表现出Ba、Sr、P、Pb、Rb、的高峰值强烈富集和Cr、Zr、K2O的中峰值轻微富集及Nb、Ce、Th的弱亏损以及Co、Yb、Y的低峰值强亏损,以上特征表明岩石以陆壳下层及上地幔深熔产物为主,具“S”型花岗岩特征。

2.3 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分析 印支期侵入岩在R1-R2图解(图3)中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样品落入板块碰撞前的环境区,而似斑状花岗闪长岩和钾长花岗岩样品落入造山晚期-同碰撞环境区,前者有靠近后者界线位置的趋势,其特征显示了板块碰撞前花岗岩区及同碰撞花岗岩的双重特征。结合稀土元素特征及微量元素特征分析,表明印支期花岗岩形成环境与典型的后碰撞花岗岩特点有相似之处,但总体仍为形成于碰撞环境下的花岗岩,可能是碰撞造山阶段加厚陆壳下部重熔的产物,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分析,印支期花岗岩构造环境属同碰撞-后碰撞过度的构造环境。

3 矿(化)体特征

矿化发育在似斑状花岗闪长岩中。含矿细脉宽1mm左右,个别达1cm,细脉间距5cm-1m不等,密集区1m范围可达10余条,细脉延伸长度1-2m,各脉间相互平行分布。矿化在钻孔中与地表特征相似,铜钼矿化主要分布在裂隙中,围岩中亦有少量矿化。矿化细脉倾向延深长度大于300m,在330-335m、430-445m、500-509m三段较为密集,视厚度分别为5m、15m、9m,细脉间距10―50cm,宽1mm左右,含脉率2-10条/m,肉眼可见浸染状分布的辉钼矿,Mo品位0.031%,产状135°∠65°。

4 围岩蚀变特征

矿化围岩为华力西期似斑状花岗闪长岩,其蚀变较弱。主要为硅化,其次为钾化、绿帘石化、高岭土化,局部可见碳酸盐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等蚀变。

硅化:主要为面型硅化,脉状硅化不发育,仅在局部裂隙中。钾化:主要表现为脉状的钾化,为钾长石细脉。碳酸盐化:主要为方解石化,分布较少,且蚀变较弱,为脉状蚀变。绿帘石化:分布较广,但蚀变较弱。矿化与钾化蚀变较为密切,在矿化分布的裂隙中均有钾化蚀变发育。远离矿化细脉钾化变弱,主要为绿帘石化蚀变。

5 找矿前景浅析

①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Cu、Mo元素异常有一定规模。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有三处以Cu、Mo元素为主的综合异常分布在盘羊沟地区,异常呈近北西西向展布,长约4.5km,宽约1.8km。各异常基本均表现为各特征元素(Cu、Mo、Ag)强度高,外、中、内带异常发育,各元素之间吻合程度高,连续性好。从异常组分、强度及地质背景看,区内异常均具有矿致异常特征,并具斑岩型异常特点。②“低阻高极化”异常密集分布。1/1万激电中梯测量在盘羊沟地区已发现5处“低阻高极化异常”,视极化率总体上变化比较平缓、强度中等,最小值为0.12%,最大值为7.45%,平均值为2.29%;视电阻率在区内表现为低阻电性区,最大值为3206.44Ω・m,最小值为63.43Ω・m,平均值为599.11Ω・m。通过钻探验证认为其视极化率值区间在3-5%、视电阻率值在400Ω・m以下,与铜钼多金属矿化关系密切,已发现了一定厚度的辉钼矿体。③矿化蚀变特征与典型的斑岩型铜钼矿的特征相似。盘羊沟地区似斑状花岗闪长岩体中发现有4处铜、钼矿化点,通过钻探在深部已发现1条隐伏的钼矿体,矿化体均分布在125°∠71°的节理裂隙中,主要为黄铜矿、辉钼矿等;围岩蚀变以硅化、钾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为主。通过地表检查、深部钻探初步总结了蚀变特征,与斑岩型矿床特征相似。

6 讨论

大量的文献和学者的研究认为,斑岩型矿化产在挤压环境,和板块俯冲、碰撞造山运动密切相关,其岩浆属埃达克岩或与埃达克岩有密切的亲和性(侯增谦,2004),起源于上地幔并混入地壳物质,该区矿化的形成与昆中微陆块的形成有较大的关系。斑岩型矿发育有典型的围岩蚀变,成矿流体与围岩有大量的物质交换,成矿温度较高,沸腾现象普遍。而该矿目前发现的围岩蚀变等普遍较弱,结合地表矿化和深部已发现矿体的特征分析,现有矿化很可能只是斑岩成矿体系的外带,矿体刚蚀变出露地表,浅部面状矿化仍然受到成矿构造控制,应进一步加大深部验证,有望在该区取得斑岩型找矿的突破。

参考文献:

[1]侯增谦.斑岩Cu-Mo-Au矿床:新认识与新进展[J].地学前缘,2004,11(1)131-143.

物质文化的特征篇9

关键词: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G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2

现阶段随着我国家具制造业产业化生产模式的逐渐完善,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在我国家具制造业中的应用范围逐渐缩小,同时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的传承者也逐渐减少,使我国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陷入窘境,而如何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的传承,已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新时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话题。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已被认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由于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在民间的传承方式一直是代代相传、口口相传,这导致当前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的传承人相对较少,同时也只有少部分人了解、认识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这也是我国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期的一个缩影。

一、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正是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这也是当前国际上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为:“以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的非物质文化形态;以传统表演艺术为主的非物质文化形态;以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为主的非物质文化形态;以与自然界和宇宙有关的知识实践为主的非物质文化形态;以传统手工艺为主的非物质文化形态。”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传统手工技艺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独立的门类,同时针对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

现阶段我国已先后公布了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其中在保护项目名录中包括了我国传统美术类和传统技艺类,而且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都是由传统手工技艺制成,说明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差别不打,可以将二者合并统称为传统制造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现阶段我国文化部以及相关部门将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为:“传统器具制作、传统民居建筑、陶瓷加工、织绣印染、传统造纸、传统雕刻、传统印刷以及传统酿造等传统手工艺,包括上述传统手工艺制作过程、文化观念、审美意识、价值认同、历史传承以及口传身授的民间知识等。”从我国对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已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项保护任务,这不仅要求我国相关部门以及社会要对现存的传统实木家具进行保护,同时更要对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二、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分析

中华民族在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中逐渐沉积出两种传统文化,物质性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性传统文化,物质性传统文化是有形的文化遗产,传承至今我国留下很多丰富多彩、美轮美奂的传统文化艺术作品,例如陶瓷、古家具、古建筑以及古书等静态的传统文化。而非物质性传统文化为我国留下了很多活态传统文化遗产,例如口头传说、表演艺术、社会风俗以及传统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性传统文化一般在表现形式上都是非固态和活态的,正是这些物质性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性传统文化传承至今,为我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后的今天留下了无数传统文化瑰宝,让我们这些后人可以通过传统文化见证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繁荣与昌盛。

非物质性传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强烈的彰显出非固化与活态性特征,而在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更能体现出这两点特征,因为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要受到物质手段变化、社会需求变化以及传承人变化等带来的影响,只有保证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固化与活态性特征,才能保证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环境以及不同人文环境下的传承与发展。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需求条件下要面临传承性、生产性特征,而在不同时期的人文环境需求条件下要面临变异性、多样性特征,而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前要面临着发展性、创新性特征,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上所有特征是保证其传承的前提条件。

三、基于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从我国对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已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项保护任务,同时我们通过分析也明确了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同时也明确了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我们要明确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固化、活态性特征,同时也要明确其传承性、生产性、变异性、多样性、发展性以及创新性等特征,针对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本文根据其特征,分别提出基于创作者、掌控者、传承者、销售者以及使用者五个方面的保护措施,力求通过一些措施促进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在新时期的传承与发展。

(一)基于创作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是人们长期生活经验累积而成,同时传统手工技艺的创作也是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诞生的基础,更是民间传统手工艺人通过传统手工技艺抒感的寄托方式,所以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的保护离不开创作者――人这一基础。现阶段我国文化部门以及地方政府要为传统实木家具制造技艺营造一个适应其发展的文化氛围,同时要求传统实木家具制造技艺的传承不要脱离身口相传这个纽带,这样才能确保传统实木家具制造技艺在新时期的传承与发展。

(二)基于掌控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掌控者的决策、抉择对实木家具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有着直接影响,掌控者不仅仅是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这一传统手工技艺的管理者,同时国家、文化部门以及地方政府都要担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掌控者,掌控者要通过实际行动不断唤醒人们对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与传承的意识。现阶段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的掌控者要发挥好宣传带头作用,让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群体都了解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在掌控者的宣传与引导下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传承及保护意识。

(三)基于传承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传承者是我国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载体,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通过传承者才能保证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在新时期的延续与发展,所以我国文化部门与地方政府要通过一些政策保证传承者的权益,通过传承者的传播、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热爱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同时也可以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的传承行列中,确保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在有序的文化生态环境中永续传承。

(四)基于销售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销售者是我国传统手工技艺文化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我国传统手工技艺产品在社会广泛传播的重要职责,是我国传统手工技艺产品与市场的中间纽带,所以这要求我国政府、文化部门以及地方政府要规范销售者群体。销售者不仅仅要担负着将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产品传播、销售的职责,同时更是连接产品制作者与使用者信息沟通的一条重要途经,只有规范好销售者人群才能保证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这个文化链条的良性循环。

(五)基于使用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使用者是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产品直接服务的对象,同时也是促进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在新时期发展与创新的主要动力来源,只有使用者不断关注、提出对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产品的要求,才能使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产品更好的满足使用者。使用者在获得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产品后要明确其文化意义,不仅要将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产品作为一项产品来看待,同时也要将其看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积淀而成的文化精髓。

四、结束语

现阶段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这一传统手工技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由于当前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市场环境对其带来的影响,使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要消逝在历史河流中,所以这不仅要求我国政府、文化部门以及地方政府投入到保护行列中,同时也要求我国广大人民群众要积极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列中,这样才能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新时期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裕平.传统技艺的现存状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文化遗产.2008

物质文化的特征篇10

关键词:生物化学;说课;DNA复制;基本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002-01

说课是教师将自身现有的知识储备经过再加工,设计出一套易于接受、理解的方案,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给学生,达到传递知识的初衷。设计方案主要为了让学生能充分利用短暂且有限的课堂教学,理清知识,整合体系。之于教,这是提升的途径;之于学,这是反刍的过程。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主要研究生命物质的结构及功能、物质代谢及其调控和遗传物质的传递(分子生物学)三部分。对于医学院校学生,修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这门课程,有助于整体性、概括性的理解生命体,进一步探讨疾病、亚健康和健康间异同点,指导临床实践中的诊断、治疗。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及作用

《DNA复制的基本特征》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部级规划教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十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是遗传信息的传递部分,关于复制特征的总领性概括,是学习分子生物学的开始。就知识体系而言,承接构成生命的物质、机体代谢及其调控两部分学习之后,围绕中心法则展开对生命的探索。

接触任何知识,搭建整体框架尤为重要。DNA复制作为遗传信息传递的基础,其特征是分子生物学部分的总概。首先了解一般性、基础性规律,有助于知识从共性到个性的迁移;有助于理论从浅显到深入的探讨,有助于教学从灌输式到启发式的转变。

2、教学目标

学习的目标:根据遗传信息的传递(分子生物学)学习特点,围绕中心法则逐步展开。掌握DNA复制的三大基本特征,同时着重强调遗传的保真性。

教学的目标:通过基本特征的讲授,启发学生发散思维,整合知识体系。将DNA复制的基本特征与之后学习的RNA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进行联系;与之前学习的核酸相关知识进行整合。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梳理知识、体系间巧妙的相关性,建立一套适宜的思维体系。

3、教学重难点

课程的教学对象是中医院校二年级学生,已经对生物体内的化学组成,健康与疾病问题有了相关了解。鉴于本部分内容从微观分子水平阐述遗传物质的传递,掺杂较多新名词、新概念且需要一定的空间思维想象,学生理解上存在一定难度。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全面分析,结合教学大纲要求,以复制叉为主线,串联讲解重难点。

二、说教法

根据教学要求及具体讲授专业情况,将本章节(第十四章第一节《DNA复制的基本特征》)安排为1课时(40min)。教学内容设计为:新课导入(5min),主要内容教学(30min),归纳总结(5min)。整体采用“总―分―总”的模式推进。

首先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回顾、总结,将《生物化学》大致分述为三部分,前两部分已完成学习,而后接触到遗传物质传递(分子生物学)部分相对较为微观、抽象,联系中学阶段已接触到的重要概念――“中心法则”进行讲解。其次通过“中心法则”叙述的DNA、RNA、Protein引出三条主线,而本次课程讲授DNA的生物合成。最后利用“复制叉”串联第一节DNA复制基本特征。

三、说学法

课堂上主要采用课件加板书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利用学科特点(从实验归纳出结论)从经典实验入手,学习DNA复制的三个基本特征。同时,利用“复制叉形象的记忆,达到课后复述、应用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

1、引入(5min)

回顾中学阶段“中心法则”内容,构建基本学习框架,即DNA、RNA及蛋白质相关内容。本课时以DNA复制的基本特征为主。通过引导学生对相关经典实验回顾、分析,梳理DNA复制基本过程,导出“复制叉”概念。

2、讲授新课(30min)

围绕“复制叉”,以课件加板书的形式呈现其图例。依次结合常用实验技术(同位素标记、示踪,密度梯度离心,放射自显影等),从经典实验中得出相关结论。教学过程以启发式为主,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理性推导,自我总结。从原核体系入手,由简到繁,将相关结论推及真核体系。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避免“填鸭式”,增加讲授趣味性。

3、归纳总结(5min)

DNA复制的基本特征是复制过程的综合提炼,利用“复制叉”这一重要概念将全过程串联,便于学生记忆的同时,也能拓展涵盖相关知识,如冈崎片段、前导链、后随链等。

参考文献:

[1] 查锡良.药立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 唐炳华. 生物化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3] 林 凡.高冬.王一峥.等.生物化学“糖代谢”说课设计方案[J].卫生职业教育,2013,13: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