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路径研究十篇

时间:2023-06-15 17:40:42

法律路径研究

法律路径研究篇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司法审判机关重视运用法院微博这一互动沟通模式,用以司法审判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科学有效行使司法审判职能。然而,法院微博这一法律沟通形式尚处在初步探索应用阶段。为了在司法审判实践中让案件当事人及其参与人服判息诉,彰显人民法院应有司法品质,笔者就如何积极而又慎重地运用法院微博并有效防止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进行了认真研究,以期将法院微博打造成为司法审判机关回应社会关切、实现公平正义的互动工作平台。

一、法院微博应用现状与规制研究方向

当前,中国司法审判界的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一系列司法为民、司法亲民举措的勃兴,其背景来源于中国经济体制由旧有的模式向市场模式的社会变革,利益多元社会环境正影响着我们这个时代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社会风习,特别是在网络传播方面,社会舆情表达方式也因此经历着一场从来未有的深刻变化。例如,自从2010年被称为"微博元年"起至今的一年多时间,微博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各个领域的影响力已经逐渐显现,微博已成为诸多重大公共事件的引发者和推动者、日常生活化的意识形态的构造者和主要承担者,并气势汹汹地要求在多元的社会主流文化中占有一席地位,当社会热点问题突然出现时,传统的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往往显得措手不及而又捉襟见肘。

(一)法院微博应用现状

为了适应和满足社会人群对人民法院实现公平正义的这一迫需求,上海市三级法院以及铁路、海事等专门法院于2010年10月8日首先在新民网上开通法院微博。上海市高级法院副院长陈立斌这样概括法院微博的功能:"提高法院宣传的速度与广度,让社会公众更平和直接地了解法院;通过与网友互动,让法院更多了解社会对法院工作的关切,促进法院的审执工作;通过微博来关注民生,体察民意,既是一次新尝试新探索,也是落实司法为民的一项新举措。" 新华网也发表题为《用好"微博客"这种信息传播新方式》的新华时评,文中指出: "互联网的特殊形式,使微博客这个平台显得常常众声喧哗,甚至泥沙俱下。目前微博客使用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大浪淘沙,不应因问题的存在而否定微博客的积极意义。实践证明,利用微博客传播快、影响大、社会动员能力强等特性,网络文化传播和文明建设可以有更高的效率、更好的传播效果、更大的社会影响。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职责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公职人员,应当以更加开放自信的态度对待微博客、用好微博客,通过微博客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妥善回应社会热点,努力引导好社会舆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目前,全国法院微博虽然还处于自发性、分散化的尝试阶段,就数量而言,经过认证的法院微博也仅有百余家 ,但是,司法审判机关参与创新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确保个案的法律解释无障碍、大容量地面向当事人和社会大众,公开展现人民法院司法为民品质,已经成为法院微博运用的研究基本方向。

(二)法院微博承载的核心内容

笔者以为,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离不开科学的法律沟通进路,离不开科学化人性化的法律解释进程。只有完善通畅的沟通渠道机制,才能够将抽象性的法律规范普遍应用于具体的、千差万别的个案之中。在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利益格局虽然呈现出日趋复杂的格局,不同利益之间的冲突也越来越频繁和尖锐,但是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一个核心环节仍然是法律解释。法律解释是沟通立法与司法的桥梁,没有良好的沟通互动环节,法律规范最终将无法形成预期的法律秩序。而法律解释的运行环节中显现力量不足正是司法审判机关矛盾纠纷处理机制的软肋所在。法院微博能否成功运用,关键在于如何凸显法律解释的运行并在其运用过程中的进行利弊规制。副部长王晨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微博客服务社会经验交流会上特别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互联网建设发展和管理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充分发挥微博客服务社会的积极作用,切实加强建设和管理,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网络传播秩序,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法院微博有效运行在于其解释法律的质量,不在于跟风作秀以及仅仅追求纯粹的信息数量。

(三)法院微博规制的研究意义和作用

本文拟从法院微博的法学运用及其规制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意在打破传统的法律解释模式掣肘,建立新型的矛盾纠纷解决运行机制,使法院微博成为司法审判机制与公众之间形成法律解释和法律沟通和谐互动的纽带,并在全国法院系统构建起具有通用推广价值的法院微博运行机制。具体来 说,本文提出的法院微博的规制的意义和作用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第一,法律解释是法院微博方法适用的前提。"法律非经解释不能适用" ,这个命题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在法院微博中,法官所应用的各种法律解释方法都应有其特定的适用对象和前提,只有将符合特定适用条件的法律解释方法运用到适合的案件中,方才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例如,法官面对面对当事人患得患失的诉求,借助于文义解释、目的解释方法,用以固定当事人权利请求;运用司法解释展现法官的法律思维模式和办案思路,让案件双方当事人明确抗辩权法律规范,从而提升法官的司法能力。

第二,通过法院微博沟通桥梁,释放司法为民的正能量。法院微博将具体案件当事人作为法律解释为对象,与传统方法相比更具有针对性,为法官提供一种法律适用的技巧和工具。古人云:法无二解。在法院微博中可以充分彰显法官在办案过程中应用各种法律解释方法过程以及先后次序和步骤,表现法官在具体司法审判依法办事行为轨迹,凸显原本抽象的法律在案件审判过程中具体化了的唯一性,当事人和诉讼人的随意性得以有效制约。

第三,寻求与复制司法为民价值判断的进化动力。法院微博其在根本作用上还是表现对众多司法审判实践经验的利弊取舍,展现其规范司法行为的法律价值,例如降低审判资源和审判人员投入,提升案件调解和撤诉率,判决率明显下降;显著减少发回和改判案件;在廉政建设范围内真正实现司法审判人员与案件当事人、诉讼人以及诉讼人的物理隔断,直接对法官司法能力、职业道德状况的进行实时而有效检验,起到了监督法官秉公执法、廉洁司法的法律保证作用。

第四,感受网络产品在应用法学范畴中的的交叉和融合。运用法院微博这样一种理性文化现象来表达和解读审判权有效运行过程,就是彰显法官在办案过程中如何运用应用法学的论证与实践的过程,其最大功能在于发展出降低环境复杂性的法律适用机制、有效防止诉讼风险。英国思想家梅也因曾说过:法典出现后,如果人们机械地按法律来办事,就可能会出现一个静态的社会,就可能会使法律与复杂多变的社会发生矛盾。当今世界是信息化时代,数字信息和网络技术已在审判组织中装备到位,但如果只重视"形而下" 的器物,却忽视其"形而上"的内涵,或者反之,则实现司法为民以及案结事了人和的目标只能是一句空谈。

二、法院微博规制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内容

沟通是法律的存在方式。法律沟通的意义在于,法律既不是法律的文本状态,更不是意在接受者的忍气吞声的无条件服从。当前司法审判实际存在着就案办案,案结事未了这样一种状况。尽管在日常审判工作中亦强调将司法审判运行职能扩展至办案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相互统一,实质内容在于诠释法律的善良,但是"三个效果"还只是停留在肤浅描述层面而已,实际运作中也仅是法官审判本职工作之外的附属要求,并非法官的司法本能范畴的解释内容。那么,法官应该如何从自身固有的审判职能原点出发规范地与社会进行法律沟通,使"纸面上的法律"变为"主体行动中的法律" ,做到案结事了人和,德国哲学家加德默尔下述论述值得借鉴和思考。他说:"解释在某种特定的意义上就是再创造,但是这种再创造所根据的不是一个先行的创造行为,而是所创造的作品的形象,解释者按照他在其中所发现的意义使这形象达到表现。" 因此,对法院微博进行有效规制,不仅是要求法院微博提供各种解释法律的正确方法,还需要对运用这些方法进行解释的结果所进行的论证创造。本文以法院微博发展模式及其规制与研究为起点,强调在法院微博这一法律沟通进路全程突出法律解释的所应有的作用,用以显现司法行为合法性的本质和渊源。

(一)法院微博规制的研究思路

本文研究法院微博规制的一个主要内容是司法审判与社会进行沟通进路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法院微博与传统意义的法制宣传不同,法院微博是达成准确而又有效解释结论的必备工具,规制形态应放在法官裁判案件的认定事实和法律适用的范畴来考虑,因此,凸显法律解释针对性的是法院微博之核心,体现了法官的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和法律适用能力的话语符号。而法制宣传只在一个法律概念和规则宣传现行法律法规常识的上向社会进行传播活动。

1、凸显法律解释作用和功能

我国是注重概念的成文法国家,准确理解法律概念是适用法律的基本前提,而法律解释则没有放到应有重视位置。法律解释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在具备专业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技能的同时,遵循一定的规则、逻辑和方法加以推进。传统的法律解释方式往往是不够严谨的法制宣传工作,其标准和要求是法院上级主管制定的,具体经办人员只是单纯的接受任务,缺乏法律意义上的解释意义,在实现司法审判目标过程中更缺乏对法律沟通进路的研判。

法律解释,是指当法律规定不明确时,应用各种方法阐明法律的规范意义 。法律解释一般被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学理解释等等。虽然理论上司法解释又分为两种,一为国家最高司法机关根据法律赋予的职权就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具有普遍司法效力的规范性文件;二为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司法工作和诉讼程序中对法律规范所作的解释。但在日常司法审判实践所指的司法解释是就前者而言的,对第二种意义上司法解释的研究却相形见拙。

然而在西方欧美法系,法律解释活动被认为是法官日常法律实践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法官必须掌握和熟习法律解释的方法和技巧。法官在作出判决时,也须决定和说明法律应当如何解释、如何应用到案件上。适用法律和解释法律这两种司法活动或过程是关系密切、不可分割的,甚至可理解为同一件事情。例如欧美法系的案例法,其判决的终局性包含着遵循先例原则、请求排除原则以及完全信任和尊重等原则。法官可以运按照遵循先例等原则,就相似的案件作出相关性和一致性的法律解释,体现了案例法在法律解释制度方面的的可操作性优势。而在我国,由于成文法及多种因素的制约,法律解释制度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我们完全可以在充分借鉴西方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中国法律解释的现实和需要,总结我国传统中国法律解释中的经验以及中国几十年丰富的司法解释实践,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解释学。秉持这样的态度,本文着力研究和应用以法律解释为特征的法院微博,力求打造方便快捷开展法律解释的运用模式,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繁荣和发展作出积极的探索与尝试。

2、以"要件审判九步法"规制法院微博运行走向。

法官面对当事人患得患失的诉求、欲说还休的诉辩和似是而非的案情,法官如何遵循法律解释机理,化繁就简,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让当事人心悦诚服地接受最终直达公正结果,并使法院微博规成为一种事半功倍的办案方法。本文参考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院长、法学博士邹碧华所著的《要件审判九步法》,为法院微博规制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在司法实践中,案件当事人认识法律的要求是多向度的,法官要运用法律解释,目的正是定向引导当事人心悦诚服的心态接受最终裁决,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法院微博规制的运行路径需要有一个方便进行法律解释的路线图。法院微博的内容正是从社会人群对案件具体认定的事实和法律适用评价因素出发,依照法律的目的、冲突利益的衡量、案件效果以及结案结果预测等诸方面,指导当事人充分思考和理解具体案件构成要件及其组成进行,而不能运用法律的抽象文义进行粗放式法制宣传式解释。而之所以引用"要件审判九步法"作为法院微博运行范围规范,是因为以 "要件审判九步法"规制范围简洁适用、法律建构清晰,对理解和运用法律解释有的指引作用。

3、"反向还原" 作为法院微博的运行预设

"要件审判九步法"是为了要求法官按照一定规律增进审判的质量、效率和效果,它阐明了法院与社会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否顺畅的审判思路管理,引导法官确立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办案思路,并从权利请求开始,引导诉讼双方理清思路,找到共同争议点,使案件审判更为高效。而"九步法"用于法院微博其着重点就不仅适用法官的审判思路管理,而应该是从"九步法"这一抽象的过程反向还原的方法预设,将具体事物要件从抽象事由中分离出来,将规定具体事物的诸要素个别化,形成具体形象的的法律解释互动平台,这样,法院微博在法律体系与具体法律关系之间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对此予以掌握的方法就不再是抽象的逻辑方法,而是一种互动性更强、而本质是相同的法律解释通用机制。

4、确定法院微博规制运行线路图

法律解释的目标,是指解释者通过对法律条文进行解释所要探明的法律规范的意旨 。正如德国学者阿图尔·考夫曼所指出的,"确定生活事实是否对应于规范事实,一直是一种'目的论的'判断,因为并非法律的文字在适用,而是它的'精神'在适用。" 为此,笔者以下三个关键词作为法院微博规制的法律进路整体流程,即:沟通、联接与转变。其中,"沟通"意味着法律解释在直观与抽象规则之间的往返流转;"联接"是指通过法院微博直观地与当事人、诉讼参与人之间联接而达成互动模式;而"转变"则是确定当事人在法律解释具体引导下更改或放弃其原先的一己之见,最终接受法官作出准确裁判,从而确定"法律信息规范发出-法律沟通的互动表达-案结事了人和"这样一种法院微博规制运行线路图。

(二)法院微博具体规制内容

1、法院微博规制具体环节

本文所说的"规制"首先具有法律的涵义,即"规范和管制",或"管理和控制"。

我们知道,法官裁判案件的工作有两类,第一种类是认定事实,处理事实问题,第二个是法律适用,处理法律问题。 从当前微博现状来看,法院微博的运行趋势面临着大容量、高通量特征,其运行过程中虽然风险难以预见,但依据上述两个特征作为法院微博规制环节,其发展规律和运行趋势还是可以进行有效规范和管制的。

首先,规制参与法院微博群体,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关注认定事实,处理事实活动的社会人群。从而保证法院微博始终处于持续互动以及功能反馈的可控结构状态,以体现法院微博所承载的法律沟通应用价值。

其次,将法院辖区内的社区作为管理区块,在熟悉当地风土人情的社会人群工作人员参与下贯彻执行法院微博所规定的任务。因为"法律适用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推论行为,而是一种构建行为,并与法之发现者一同进入行为过程" 。法院微博运用现代科技网络平台,在法院辖区内的各个社区的社区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律沟通和互动交流,展现法律解释与法律适用进程,进而在审判机关与社区之间建设一座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信息桥梁,社区群众以及管理组织可以快捷方便地应用法院微博这一法律沟通运行机制,可以无障碍、无限制地了解和参与审判职能进社区的相关活动。

2、法院微博规制内容。

在法院微博运行过程中,其所表述的典型案例既是司法品质的信息贮存,又是向诉讼参与人提供解决纠纷矛盾的参考方案。当某一合适的典型案例被应用于法院微博并向社会公布时,它的最大指导价值不在于判决结果,而在于提供给人们认识法律和应用法律的过程,是一种比法律规范更容易接受的法律知识。正如卢梭所说:"公民要求的只是法律和遵守法律。公民中的每一个人都很清楚,如果有了例外,那就会对他不利。因此,大家都怕有例外,而怕有例外的人就会热爱法律。"

显然,将典型案例贯穿在法院微博中有效是一项可操作性强的法学应用任务。通过法院微博运行过程中所涉及的法律解释、典型案例应用类型以及应用结构等法律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便可以将法院微博规制内容进行有效管控。

3、法院微博如何规制

以载入法院微博的电子手册作为运行目录。在法院微博穿插运用电子手册,可以做到,在法律方法在赋予法律自身以鲜活的生命力的同时,还保证着法律不被曲解,维护着法律在司法过程中的安定性和可预测性。法院微博运行目录具体内容是:(1)法院微博目标与方法;(2)法院微博法制宣传与法律适用;(3)法院微博规则体系及其咨询与指导;(4)法院微博诉前调解;(5)法院微博网上立案、诉中交流、判后释疑;(6)法官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与司法能力素养;(8)法院微博联络沟通互动渠道方式介绍;(9)常见法律纠纷预告与预防。

"事实上,无论是西方还是我国的学术界,法学的主流都是解释法学,应该是那种积极进取地介入影响社会、参与运作的学术态度。" 在法院微博规制载入电子手册作为规制目录,并具体予以实施与实现,正是引导法官积极向上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并具体运用到司法审判过程中,并让社会各界予以监督。

三、法院微博的法律沟通径路形态

法律路径研究篇2

【关键词】低碳消费 法律规制 法律路径

一、河北省低碳消费法律规制概况

(一)河北省低碳消费法律规制现状分析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和资源压力,河北省也把以低碳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取得了众多成就,在法律规制方面,已初步体现了低碳消费的理念。《河北省环境保护条例》,《河北省节约能源条例》等十余部相关地方法规的出台,正式拉开了河北省构建低碳消费模式的序幕,也推进了河北构建低碳消费模式的步伐;同时,一些激励低碳消费的政策、行业标准也陆续出台,加速了河北发展低碳经济的节奏。

(二)我省构建低碳消费模式之法律规制的不足

(1)缺少统一的低碳消费法律体系。目前,河北省虽已出台不少发展低碳经济的法规,但缺乏针对性,比较分散,涉及少部分行业和领域,而众多的行业和领域并未涉及,广大城乡居民及其家庭也未涉及;另外河北目前虽有不少低碳消费的相关政策、行业标准,但其并不能代替法律法规,构建低碳消费模式,终究需要严格的制度加以规范。

(2)对企业的低碳行为规制和保障不力。一方面,随着低碳消费进入千家万户,一些不法企业打着“低碳”的幌子生产和销售“高碳”产品,而现有的低碳节能标准还很模糊,这也是导致很多商家能够浑水摸鱼得逞;另一方面,研发、生产低碳产品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政府在这些领域没有更多的投资,也没有相应的税收调控,这也是导致真正的低碳产品既少又贵的缘故。

(3)对消费者低碳消费关注不够。低碳消费更多的体现的是一种消费观念,虽然已经家喻户晓,但还不够深入,很多消费者一知半解;同时消费者的环境权利和环境义务也没有纳入现行法律框架之内,使得以假冒的低碳产品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现象和消费者自己高碳消费的现象屡禁不止。

(4)现行有关执法和司法体制不健全。低碳消费涉及众多行业领域,但在执法层面,主要由地方环保部门承担,虽也有其他部门参与,但缺少配合,权责不明确,导致很多时候执法不力,执法不严;在司法层面,有关环境诉讼历来不受司法机关重视,相应司法机关职责和司法程序也没有与之配套,导致环境纠纷调查取证难、鉴定难、时效认定难、执行难等。

二、国外构建低碳消费模式法律途径的实践及其借鉴

英国是最早提倡低碳消费的国家,如今低碳消费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循环消费在其国内非常盛行,主要源于美国非常成熟的旧货交易制度。日本可以说是低碳消费立法最完备的国家,它所制定的相关法律体系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促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这是基础层面的一部基本法;二是《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这是主体层面的两部综合性法法律;三是《促进容器与包装分类回收法》、《家用电器回收法》、《建筑及材料回收法》、《食品回收法》及《绿色采购法》,这是分枝层面,根据各种产品的性质制定的五部专项法。

国外的实践证明,构建低碳消费模式,法律规制必须先行。无论是美国自下而上的立法还是日本自上而下的立法,都无疑告诉我们,法律规制对于构建低碳消费模式意义重大;同时国外的发展实践还告诉我们,构建低碳消费的法律途径既要有约束治理方面的内容,也要有引导和激励方面的内容。

三、河北省构建低碳消费模式的法律路径

(1)在立法层面上,构建统一的低碳消费法律体系,同时将消费者的环境权利和环境义务纳入法律框架。考虑到目前并没有统一的低碳消费法,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有关政策和标准。因此,建议建立符合河北省情的以基本的低碳喜爱哦费法律规范为主体,包括事务法和手段法在内的统一的低碳消费法律体系。具体而言,事务法部分是法律对本身具有碳排放功能的领域进行的规制,主要包括:低碳能源消费条例、交通低碳消费条例、工业低碳消费条例、农业低碳消费条例、建筑低碳消费条例、林业碳汇促进条例、固废低碳再利用条例等。手段法是将成熟的政策及行业标准上升为法,主要包有:低碳技术保障条例、政府低碳采购条例、低碳消费教育条例、碳税及财政低碳激励条例、低碳消费促导条例、碳排放交易条例等。同时将消费者的环境权利和环境义务写进相应法律法规,从而使得低碳消费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有章可循。

(2)在执法层面上,完善执法机构,加强执法力度,健全执法机制,加大宣传力度。鉴于我省目前环境执法的现状,一方面可以整合地方环保、农林矿产等资源部门的权责,组建新的执法机构,明确权责,加大跨区域各地的联合执法力度;另一方面,积极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强化其职能,赋予其一定决策权和实质性的监督权,从而促进我省低碳消费模式的构建。

法律路径研究篇3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大环境下,大学生群体法律素质的提升显得特别重要。为真实了解高校师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笔者在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理工大学、青岛大学、济南大学、聊城大学等20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设计并发放《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调查问卷》3 000份,回收2 640份,有效率100%。希望本次调研结果能够为更好地探索如何提升高校大学生法律素养提供第一手资料。

一、高校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

(一)法律知识略显不足

调查显示(表1),在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调研中,大学生对《义务教育法》(73.30%)和《教育法》(60.53%)的熟识度相对较高,只有51.21%的学生了解《高等教育法》,39.58%的学生了解《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但整体的认识水平仅仅停留在名称和部分内容上。

(二)法律意识明显欠缺

调查(图表2)显示,“假如你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你是否会选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有60%左右的学生选择会通过维权维护自身权益,其中51.33%学生选择向学校相关部门申诉,10.64%的学生选择向相关司法部门反映,同时也有38.03%的学生只会向周围同学倾诉或自认倒霉(27.12%),不采取任何行动(10.91%)。

(三)法律能力参差不齐

调查(表3)显示,学生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50.42%的学生不知道向什么部门反映情况,51.97%的同学对维权的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51.86%的同学对维权程序不明确;在使用过维权渠道的学生中,有25.04%的学生在反映情况后一直得不到相关部门的回复和解决。

二、高校大学生法律素养不足的原因

(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影响

首先,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传统的等级制、特权思想根深蒂固,自由和民主在普通人眼中很难实现,限制了人们追求平等的思想。其次,儒家的“仁义”思想、中庸的“礼德”思想、“以德服人”的人治理念已经深深地嵌入人们的头脑中,压抑了人们追求自由、平等、权利的意识,同时也阻碍了中国法制化进程。最后,中国传统的人治思想对法律移植产生冲突,虽然中国的法治建设已经打破了封建法律体系,建立了现代化法治体系,但是传统的人治思想和文化对人们的行为规范和法律理念仍起到不小影响,阻碍了现代化法治化建设的进程[1]。

(二)社会环境对高校学生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存在的一些违法乱纪行为、执法不严现象、贪赃枉法事件层出不穷。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各种违法犯罪的现象,让同学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受到影响,致使大学生对法的感知、信任和敬畏降低,从而影响了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实效和同学们对法律的认可度。

(三)高校对法律知识的普及传播投入不足

通过调研,高校进行法律知识宣传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开设法律相关的基础课程;举行法律相关的科普知识讲座;举办法律相关的校园、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网络、广播、海报等进行宣传。

调查显示,76%的高校较为注重大学生法律知识的科普和宣传,但有14%的高校仅通过开设法律课程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还有10%的高校没有相应的法律普及途径(见右图)。受学校对大学生法律知识传授的方法和途径所限,同学们很难养成良好的法律思维,部分同学受眼界所限,没有把精力放在学习法律知识上,单纯地认为学习法律知识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影响法律学习的效果和法律素养的培育。

(四)高校大学生自身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特别是扩招以来,部分学生个人素质有所下降,很多学生忽视法律教育,对提高法律素养认识不足。尤其是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同学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外语、计算机和专业知识上,忽视对法律知识的学习,认为法律知识仅仅是为了考试需要。这种思想影响了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效果以及法律素养的培育。

三、提升高校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途径

(一)优化社会环境,提高社会法律意识

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涉及社会、家庭等各层面的系统工程,要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广泛参与[2]。要大力宣传法律知识,让公众真正意识到当前社会是“法治社会”而非“人治社会”,进一步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完善对权力的监督监管和制约机制,确保执法人员依法办事、公正执法,培养公民良好的法律情感。要对各类贪赃枉法、违法乱纪行为采取零容忍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发现一例处理一例,不给违法犯罪留下滋生的土壤。要打造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法治教育网络,使同学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熏陶,从而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

(二)浓厚校园法治文化氛围

为普及同学们的法律知识,让更多的同学深入了解法律和法治观念,高校应充分利用多个教育平台和各种新媒体手段,积极开展法律、法治宣传,真正让法治的理念深入人心。要通过组织开展各类专题讲座和主题报告会对法律知识进行普及。举办同学们感兴趣的法制栏目,让同学们在娱乐中接收法律知识。开展模拟法庭审判活动,指导学生成立各种法律协会、法律社?F,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提高法律素养。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法律知识竞赛、法治话题讨论等活动,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法治观念,使大学校园形成一种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逐步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

(三)加强高校法律教育的投入力度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主力军,他们的法治教育和法律素养状况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校要充分意识到法治教育的必要性,将法治教育放到与德育、专业教育同样重要的地位,加大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法律课程设置的投入力度。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教师队伍,加强对教师法律知识及法律素养的培训,努力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让老师们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不断充电,使自己具备充足的法律知识,以便达到以身示范,依法执教、依法育人的目的。建立合法完善的激励、约束制度,完善优秀人才引进、奖励机制,投入更多的资金和设施,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加入到法律教育中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规范以辅导员为主的兼职法治教师,让辅导员在与同学们的交往中,充分了解学生学法、用法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

其次在课程设置上要大胆创新,增加法律知识相关课程。要想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仅仅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上所学的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法律信仰,使同学们养成自觉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的行为习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必要的法律知识的传授为中介,加强对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高校应立足课堂,将公共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相结合,除了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外,可以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及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开设多种多样的法律选修课,使法治教育更能体现学校的特色,贴近大学生的生活,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要[3]。

法律路径研究篇4

【摘要】培养现代军人的国际素养已成为当前我军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迫切需要。对此,

>> 论职业学校教师信息素养及提升路径 论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的现实路径 论军人职业素养与战斗精神的内在关联 提升农民媒介素养的现实路径 艺术类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分析 信息技术隐性课程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机制及路径研究 基于高校角度的大学生法律素养调研及提升路径研究 论军人道德心理的结构及形成 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借鉴及我国的提升路径 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国际借鉴及提升路径探讨 论企业管理者媒体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及路径 论当代农民媒介素养的提升 论公民法律素养的提升 论档案人员信息素养的提升 论大学行政管理干部英语素养及国际视野的培养 管理者的信息素养及其提升路径 浅谈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素养与提升路径 教师科研素养提升的四条路径 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路径研究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路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0-07-29.

[2]郭品.当代青少年的国际野与全球意识现状特点及培养[J].法制与社会,2011(31):202-203.

[3]毕红梅.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4]蔡建国.国际化人才的素质是什么[N].文汇报,2003-09-02(07).

法律路径研究篇5

(一)关于规律研究目前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规律研究较少。陈秉公独树一帜,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规律性研究,实属难能可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研究注入一股活力。他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必须遵循四个基本规律,一是“魅力”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势位”建设规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不能靠强迫,而必须靠理论魅力,也就是靠它相对于其他价值观念系统而言,是一种“高势位”的价值观念系统。二是“共识”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共识”建设规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以自身为基础,通过与社会思潮最大限度地建立“价值共识”的方式,引领社会思潮,维护社会秩序和推动社会发展。三是整合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整合”机制建设规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多元多样社会思潮采取理性的态度,以开放的姿态经常地反省、调整和超越自己的理论自觉行为,是文明社会价值观念建构的普遍方式。四是信念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机制”建设规律。充分运用社会认同机制,引导全体社会成员认同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信念,并转化为自觉追求和行为实践。信念引领是一切社会的共同职责[5]。

(二)关于原则研究目前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原则研究,成果较为丰富,有基本原则说、三原则说、四原则说等。学术界普遍认为“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引领社会思潮的基本原则。王培芝认为,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内涵十分丰富。第一,要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虚心汲取全人类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形成共同建设和谐世界的新理念;第二,要尊重不同经济主体、不同利益主体、不同社会团体、不同行业、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异,允许不同观点存在,因为有不同和差异,才会有比较有竞争,也才有动力和活力;第三,要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差异,调动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6]。严兴文认为,必须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三个原则。一是正确处理主导性与多元性的关系;二是坚持破中有立、立中有破的原则,用积极健康的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三是提高对社会思潮的预判能力,最大限度地防止错误思潮的形成,做到防范于未然[7]。王永芹认为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把握好四个原则:一是要遵循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原则,二是要遵循科学分析、区别对待的原则,三是遵循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原则,四是遵循意识形态发展规律的原则[8]。

(三)关于机制研究目前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机制研究,成果颇丰,包括接受心理机制研究、利益机制研究、心理沟通机制、保障工作机制等等。王永芹认为,要加强对大学生接受社会思潮心理机制的研究。首先要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变化规律,由此可以把握大学生最初接触社会思潮时持有的普遍的基本态度;其次要研究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态度转变过程,主要是分析从知识、情感、意志、信念到行为的整个转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此外,还要研究阻碍大学生科学评判、正确接受社会思潮的社会心理误区。莫凡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要重视利益机制的研究,只有建构利益机制才能在多元利益格局中引领社会思潮。认为利益共享、平衡和保障机制通过缓和个人利益冲突约束价值观分化;利益协调和分配机制通过统筹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调适价值观冲突;利益导向和整合调控机制通过拓展共同利益形成价值认同[9]。张骥、吴智育认为,构建社会心理沟通机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引领。通过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和传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通过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发挥一切领导力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通过加强自我和谐文化建设,确保沟通信息的主、客观整合,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基础。通过拓宽和开辟多种沟通渠道,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传播[10]。陈秉公认为,建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的思想观念整合机制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公民认同机制[11]。华秀梅认为,建立有效引导的保障工作机制。一是建立思潮预警机制,二是建立疏通引导机制,三是建立长期有效的反馈反应机制[12]。盛秀英认为,通过制度安排的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引领,包括分析预测机制、疏通引导机制、利益诉求机制[13]。学者王永芹认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我发展机制,构建与多样化社会思潮沟通交流的对话机制,构建多样化社会思潮解读辨析的舆论引导机制,构建多样化社会思潮存在发展的规约机制[8]。李英认为,构建领导机制,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领导力;构建教育引领机制,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构建舆论导向机制,以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构建文化生态机制,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构建融入覆盖机制,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构建动态反应机制,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控制力;构建系统整合机制,以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撑力[1]。

(四)关于路径研究目前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路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现实路径,二是实践路径。1.现实路径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现实路径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方式进行。何利平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师德师风建设中贯彻核心价值体系教育[14]。蒋乾麟、程建国认为通过教学手段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教学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手段,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具有系统性。教学是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环节,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具有深入性,要深入研究基本理论、社会思潮、接受规律、引领方法。教学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途径,对引领社会思潮具有示范导向性[15]。王艳红认为,树立德育观念,将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渗透到各门专业课教学之中,建立开放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体系。有针对性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应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树立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促使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向上发展,体现时代气息和科技文化含量。创新传播渠道,引领社会思潮[16]。2.实践路径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实践路径主要通过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社会管理,通过教育与自我教育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中实现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李英认为,实践路径:提升构建保障机制的能力,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引领的完善机制。就是要把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制度和法律,将引领社会思潮的活动体现到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和社会管理之中的能力,这是实现有效引领社会思潮的机制保障[1]。李文辉认为,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养成,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关键所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们的职业生活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各种形式的群众性创建活动之中[2]。黄爱武、彭向阳认为,采取牢牢把握思想阵地,坚持疏导、化解、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拓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实践路径[17]。

(五)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目前学术界认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陈超、姜华认为,注重主流意识形态显性引导与隐性渗透相结合,注重青年学生社会思潮辨别能力和主体意识的培养,注重社会思潮影响下对青年学生的生活化引领[18]。何利平认为,要把尊重差异与批判错误结合起来,把包容多样与确立主导结合起来,把净化思想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要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将预测趋势与引领方向结合起来[14]。张国祚认为,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不是简单取代、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要善于包容,也要善于批判和借鉴,马克思主义能否成功地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最终要看能否不断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19]。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研究评析

目前,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研究,研究成果颇丰,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视角不断创新,值得肯定,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重理论研究、轻实践经验研究目前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研究,不论是理论研究、规律性研究、原则研究、机制研究还是路径研究,侧重于理论研究。关于理论研究结果在实践中的运用和检验,成果较少。因此,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实践经验研究有待加强。

(二)重过程研究、轻效果研究目前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研究,不论是理论研究、规律性研究、原则研究、机制研究还是路径研究,侧重于过程研究,关于效果研究的应用很少。因此,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效果研究有待加强。

法律路径研究篇6

>>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大学生科学生态价值观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职业观教育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探讨 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 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 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大学生和谐文化理念的路径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的路径研究 试析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探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视角下的大学生幸福观培养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探析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析 大学生廉洁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契合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之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路径研究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路径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探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养成作用探析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谐师生关系互动载体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美]伯尔曼,梁治平译.法律与宗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4] 唐治祥,扈力,旷凌龄.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4(1)126.

[5] 吴艳艳,崔丽.90后大学生思政课法律教育的几点思考[J].学理论,2014(27)214.

[6] 柳倩宇.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途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46.

法律路径研究篇7

    经济法学在中国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注:马洪:《十年来经济法学基本理论问题争鸣述评》, 《财经研究》1989年第12期;谢次昌:《经济法学的十年及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中国法学》1989年第3期,等等 )作为法学领域里的一个新兴学科,它随着国家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立法的变化和发展,亦相应地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在其发展历程中是充满了波折和艰辛的,就如同整个经济改革历尽曲折一样。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从事经济法的教学和研究以及学习经济法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真可谓“为学者日益”,从而使整个经济法学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这是学界有目共睹的。尽管如此,回顾和总结经济法学的发展历程,仍不难看到,在经济法研究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和不能回避的问题,这是经济法学发展中的问题,对此已有一些学者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及。由于这些问题关系到经济法学在未来能否得到持续的、良性的发展,故在此略作撮要,希与学界探讨。

    一、经济法的定位问题

    对经济法的地位应如何确定,是许多人非常关注的问题。由于经济法是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因而其定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经济法学的定位和发展。对此,许多学者已经认识到,经济法是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独立的法律部门,有其自身独立存在的理由和价值,是其他部门法不能替代的。但与此同时,经济法也仅仅只是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部门法,它同样也不能代替其他部门法。因此,对其地位要有适当的定位,既不能过分低估,也不能过分高估。事实上,能否对经济法予以正确定位,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经济法的地位、经济法的体系、适用范围等等问题的认识,从而会影响到经济法方面的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和法制建设,进而会影响到整个经济法学的未来发展。

    恰如其分地估价经济法的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现实意义。由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诸多经济关系日益复杂,这些经济关系在总体上需要各类法律的综合调整,因此仅靠任何一个部门法都不足以实现法律体系的调整目标,必须由经济法同其他相关的部门法配合,才能共同实现法律体系的输出功能。对待经济法和其他部门法必须本着科学的、客观的态度,而不能出于偏狭的门户之见。这是经济法学者和其他相关部门法学者应注意的。

    二、经济法与经济法学的稳定与发展问题

    国家和社会有一个稳定与发展的问题,经济法与经济法学同样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经济法学虽然在总体上发展较为迅猛,但其发展很不稳定,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现实的经济法研究与国家的经济政策以及经济立法贴得太近,而经济政策与经济立法又变化太快,致使经济法学的研究也只能亦步亦趋地相应变化。同时,经济法研究人员在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总体上的不成熟可能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应当承认,在现代市场条件下,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立法是经济法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但并不是唯一的研究对象,同时,也不应把它们作为判断学术研究真伪的唯一依据。学术上的评判标准是应与政策和法律的成文规定相区别的,否则也就失去了学术研究的意义。尤其是在我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立法都需要随着现实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不断作出调整以使之日臻完善的情况下,更应注意这一点。

    由于建立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提法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注:依据“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的基本精神,国家立法机关非常重视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构建,制定了大量的经济法方面的法律规范。九届人大仍将继续加强这方面的立法工作。此外,国务院机构的改革的原则也是要重视和强化宏观调控部门的作用。为此,有一些学者认为这有利于经济法和经济法学的发展)因此,我国的经济立法速度是相当快的。这样的立法一方面对于市场经济秩序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另一方面也确实存在着一些弊端,对此已有许多学者提出了批评意见。(注:可参见李静冰:《盛行的经济立法观在法理学上的检讨》, 《法律科学》1995年第1期; 以及苏力等人的相关论文)上述情况也说明,经济立法(其中包括经济法方面的立法)的发展是应该的,但也应适当地保持其稳定性,这不仅对保障法律本身的安定性和可预知性是必要的,而且对于保障法律的实效,保障真正的法律秩序的有效形成也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如此,从附带的意义上说,在某些学者特别重视成文法研究的情况下,经济立法的稳定也能为经济法学提供较为稳定的研究对象,从而有助于人们在某些基本问题上形成一些必要的共识,这也是经济法学的稳定发展所需要的。

    经济法的研究应当深化基础理论研究,否则经济法就不可能得到大的发展,就不可能向深度和广度掘进和拓展。但是,经济法的研究同样要注意经济法的各个部门法的研究,没有部门法的深入、广泛的研究,经济法的基础理论也不可能得到丰富和发展。可见,经济法的理论研究和部门法研究应有良性的循环,但目前这种循环尚未充分实现。此外,在研究部门法时往往会存在仅仅重视具体政策和相关法律规定的问题,由此存在对现行政策和法律依附过重的问题。在此仍需强调说明的是,成文的经济法律、法规等等固然是经济法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但那些现实生活中正在起作用的非官方的规则、惯例等等同样也是值得研究的,它们往往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政策目标、法律的预期目标等能否得到有效实现,关系到成文的经济法的制定者、执行者、受规制者之间的博弈活动,因而会直接影响到经济法的运作过程和实际效果。这些也都是经济法学应该研究的重要问题。

    经济法学的发展还需要经济法教学和科研队伍的稳定,还需要学术规范的稳定。在经济法学的发展历程中,随着对经济法认识的起伏不定,经济法的研究队伍也有一些伸缩变动。当然,从学者个人而言,学术选向是自由的,但一个学科的发展确实需要一批有志于此的高水平的人们。我国经济法学的教学和科研队伍往往是显得有一定的规模的,但低水平的重复研究也并不少见,有些人并不是在进行学术研究,其研究工作并非本于学术的兴趣或忠诚,因而他们只会制造学术对话的噪音,而很难出学术精品。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由于中国的经济法学仅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且整个法学研究都较为缺少应有的一些学术规范和学术传统,因而在经济法学方面就更需要建立和健全应有的学术规范,并在稳定的学术规范中展开学术的交流。经济法学的发展需要经济法学者乃至其他领域的学者展开广泛的对话,通过百家争鸣、真正的学术批评来促进经济法学的发展,并经过长期的努力形成一定的学术传统。唯有如此,才能有助于改变目前某些经济法研究中存在的自言自语、各说各话、无的放矢、自以为是的状况,也有助于改变某些不尊重他人着作权的信手拈来、据为己有的状况,或不知他人早有研究且已成通说,还自以为是提出了“新思维”的状况,从而有助于形成真正的学术共同体或学术团体,等等。

    三、经济法学的路径依赖问题

    经济法学的路径依赖问题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注:对于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着名经济学家诺斯有精深的研究,他尤其认为“路径依赖”是指今天的选择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参见《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依据诺斯的理论,路径依赖对制度变迁起着制约的作用,因而经济法的变化和发展同样会受其影响,从而也会影响到经济法学。由于一国的经济法学必然会受到既有的各种特定因素的影响,因而会体现出其特殊性)。中国经济法的研究因其依托于中国特定的社会背景、历史文化、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特定的经济法律制度和特定的学者群体,因而必然会显现出自己的特色。基于中国特定的经济、社会状况而产生的立法、法律运作的环境以及学者本身长期形成的研究习惯,都会构成经济法学的赖以存续和发展的路径。路径依赖的存在,使得中国的经济法同样属于一种“地方性的知识”,它必然不同于体现了“地方性知识”的他国经济法,而这样的经济法正是我国经济法的研究对象,我们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来研究经济法。应当看到,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因此,各国的经济法往往名称虽然相同,但其实可能相去甚远。有鉴于此,经济法学的研究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即既有体现共性的、外向的国际化问题,又有体现个性的、内省的本土化问题。这两个方面不可偏废。

    四、经济法学研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经济法学研究应注意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尤其应注意吸收和借鉴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密切联系的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例如,在经济学领域曾长期探讨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等问题,这些问题尤其有助于认识经济法究竟应调整何种经济关系(如俗称的纵向经济关系或横向经济关系),这些经济关系与民法所调整的经济关系之间是如何此消彼长的,等等。可见,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于解决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调整范围、体系以及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等问题,均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路径研究篇8

社科法学的成长与发展

检察管理的博弈分析

“医闹”法律问题研究

论泰国古代法制的演进

论我国集体合同法的制定

论诽谤案件中国家公权力的介入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劳动者身份问题研究

试论《出境入境管理法(草案)》的不足与完善

关于《精神卫生法(草案)》的修改建议

后代人及动物的法律主体地位问题

试论行政代履行人侵权行为的责任分配

多元化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探析

专业训练与性别构成是否会导致差异

论国家经济职能与经济法的形成机制

当事人诉讼行为理论初探廖永安

商品房预售中的担保及登记立法研究

高等职业学校法律教育的目标及方法

表见构成要件和类型区分

国质量认证法律制度若干问题评析

清代刑部议驳案件制度的纠错功能探析

弱者何以享有优待——接近正义的理论基础

论交叉询问在刑事审判中的衍生空间

物权保护请求权在民法典中的体例选择问题研究

虚拟股的定性观察与规则探微

试评专利法修正案中的检索报告

对不动产物权变动规则的实用主义认识

国有控股公司:发展中的问题与前景展望

马克思·韦伯对中国传统法律的误读

网络实名制立法:在自由与秩序之间

网络诽谤入罪量化标准信度分析

国民政府时期司法界不良社会关系剖析

论日本法上输血及血液制品感染的侵权责任

中国软件侵权案件惩罚性赔偿法律制度之构建

云计算背景下的软件复制权问题探析

赔礼道歉辩的双重面向:兼论赔礼道歉的司法适用

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专有部分的登记阙如及其解决路径

论司法中心主义视野下裁决基准的重建

电子商务环境下常设机构概念探讨

论互联网企业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规则

构建我国以证券商报价制为基础的大宗交易制度

建构国际法学“中国学派”:国际法理论研究的新路径

高管问题薪酬的公司治理路径——基于董事会的解构与再思考

把法律作为修辞——关于话语、方法与制度的多重反思

论通用名称的认定——基于“鲁锦”案及类似案例的研究

比较法及其思想史探微——解读大木雅夫《比较法》

论刑事案件证明标准的主观性——以证明标准和证据标准的分野为视角

走出公定力理论的困境——从公定力与(不)停止执行原则的关系谈起

法律路径研究篇9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培养路径

大学生群体的法律意识建设和发展水平对于衡量一国民众的综合素质发展水平具备极其深刻的现实影响意义,法律意识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事业实务工作版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政策的深入实施,我国各级别教育工作者和一线研究人员对基层民众法律意识建设发展状况的关切力度逐年提升,客观上导致针对高校大学生群体的法律意识教育与建构工作,成为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版图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组成内容,而随着相关工作开展力度的不断深入,高校大学生群体在法律意识建设方面的缺失问题日渐暴露清晰,给高校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有鉴于此,本文将针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失及培养展开简要分析,旨意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一、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缺失现状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公报形式再次将“依法治国”基本国策放置于我国未来一段历史时期之内经济社会建设事业开展路径的重点地位,并为未来一段时期之内法治中国建设事业的具体开展过程给出了基本方案。大学生群体是当代中国建设发展事业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人力资源,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承载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发展事业各项基本任务的中坚力量,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发展目标实现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各级高等院校接连开展通识性法律知识教育,我国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群体实际具备的法律意识建设水平发生了程度显著的改善提升,与此同时,我国大学生群体在日常生活实践过程中遭遇的财产侵害和人身伤害事件依然时有发生,高校大学生群体个的违法犯罪行为发生率依然保持一定水平,表明我国高校大学生群体的法律意识建设依然较为有限。在青少年犯罪群体低龄化和组织化特征日渐明显的背景下,青少年犯罪者的犯罪行为也日渐显现暴力化和成人化特征。直接导致针对高等院校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问题,成为了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学生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内容。

二、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问题的引致原因

(一)大学生自身因素

对基础性法律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高校大学生最终实现法律意识的最佳建设目标的重要基础条件,由于大学生在观念认知层次存在的局限性特征,往往只会片刻重视对专业性课程的学习和掌握,因而往往无法准确认知学习掌握基本法律知识,以及建构形成基本法律意识的重要实践意义,因而他们往往片面认为只要自身做好守法公民,就不需要通过学习和掌握基本法律知识来建构基本法律意识,由于无法认知法律知识对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作用,而在具体建构基本法律意识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逃避和懈怠心理。

大学生群体往往对现实社会环境中涌现的新生事物具备较高水平的接受能力,且同时具备表现显著的叛逆性性格,因而法律法规条文中规定的部分强制性内容往往给高校大学生带来一定程度的对抗性心理感受,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给高校学生法律意识建设水平的发展提升造成了显著阻碍。

(二)高校影响因素

现阶段,我国依然存在一定数量比例的高等院校,未能将与基础法律知识直接相关的教学内容引入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的教学培养计划,这类高等院校往往片面重视在校大学生群体对公共基础同时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水平,因此往往也就未能对高校大学生在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水平和法律意识的建构水平施加充足有效的关注,继而无法对发生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恶性刑事案件给予及时有效的预防性和处置性干预。部分高等院校将本该明确单独实施的基础法律知识教育转化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课程加以具体实施,导致高校在校生在法律知识理解和法律意识认知层次发生显著偏差。导致大学生在自身权益遭受损害条件下,不能正确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直接导致我国自基本法律制度和民众基本思想意识认知体系形态特征的建设和演化层次依然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局限性。与此同时,在西方发达国策形态多样的思想流派和学术观点接连引入我国高等院校教学研究实务领域的历史背景下,我国现代高等院校中的各级教师和在校学生,在思想观念认知与建构层次日渐遭遇着多样化的冲击,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高等院校学生开展法律意识建设行为造成了显著阻碍。

三、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提升路径

(一)开设专门性的法律知识教育课程

高等教育事业的基本目标是为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和输出具备较高水平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恪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工序良俗的优秀人才,为切实实现高等教育事业的这一发展目标,高等院校应当在现行的高等院校学生学科培养方案中,开辟和设置专门性的以法律知识内容为中心的教学课程,以此确保相关实践目标的快速顺利实现。

(二)开展专题法律知识

各级高等院校应当充分发挥自身具备的在公共知识宣传和学术研究实践层次的重要功能,通过邀请国内外法学研究领域的优秀研究学者和一线法学专家来校举办专题性法学知识讲座,为高校大学生了解和认知基本的法律知识内容创造支持和保障条件,促进高校在校大学生O法律意识建设水平不断优化提升。

四、结语

针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失及培养问题,本文从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缺失现状、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问题的引致原因,以及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提升路径三个基本方面展开了简要分析,旨意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做好高校在校大学生群体的法律知识教育和法律意识建设,高校学生自身素质水平的改善提升具有深刻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新慧.浅析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失及培养途径[J].赤子(上中旬),2015(04):63.

[2]杨锐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失及培养模式研究[J].管理观察,2015(06):96-98.

[3]黄蔡芹.浅议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11):305-309.

[4]赵德友.论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现状及培养路径[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4(01):68-70.

法律路径研究篇10

1.中国近代民商法学的诞生与成长

2.民商法学教学中的三大关系及其处理对策

3.开启民商法学的钥匙——民商法学文献检索举要

4.浅析民商法学案例教学的问题与出路

5.关于民商法与经济法关系的研究 

6.民商法学研究评述

7.经济法与民商法、行政法分界新探 

8.1996年民商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9.浅谈民商法学

10.2000年民商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1.人大民商法学:学说创见与立法贡献

12.民商法学的突破与坚持

13.2002年民商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4.学术史视域下的近代中国民商法学研究

15.2005年民商法学学术研究回顾

16.民商法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与理念超越

17.学术史视域下的近代中国民商法学研究

18.民商法学

19.世纪之交民商法学研究的五年回顾与展望

20.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博士点简介

21.浅析民商法学案例教学的问题与出路

22.关于民商法学中连带责任的浅析

23.中山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专业简介

24.2004年民商法学学术研究回顾

25.黑龙江大学民商法学学科

26.黑龙江大学民商法学研究基地

27.甘肃省重点扶持学科、甘肃政法学院重点学科——民商法学

28.武汉大学法学院1999年民商法学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目录

29.公安院校民商法教学研究 

30.面向现代企业需求的法学职业教育改革

31.黑龙江大学民商法学学科带头人——杨震教授

32.甘肃省重点扶持学科、甘肃政法学院重点学科——民商法学

33.略论国际民商事争议解决机制中的法学方法问题——兼对国际法学方法论课程的检思

34.论经济法与民商法的关系  

35.民商法领域研究的前沿学术之作——读《民商法专题研究》有感

36.高等院校法学教育中民商事模拟审判实践研究

37.试论民商法文化的先进性与局限性  

38.法学方法论在涉外民商事裁判中的适用探析

39.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40.民商法在公安执法中的地位及应用方式 

41.“乘人之危”行为的构成要件及效力

42.论法学二级学科对体育法学研究的影响——对278篇CSSCI核心期刊体育法学论文引证的调查

43.环境法学研究影响性因素实证分析——基于CSSCI法学核心期刊环境法学论文引证的调查

44.无效民事行为诉讼时效浅述 

45.物业经营权的法律属性和担保方式  

46.知识产权与科技法律的专业团队——中国科学院大学法律系简介

47.多元视角的当代中国法学研究——以国际法为主线 

48.论法学课程在保险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中的作用

49.当代中国法学理论学科的知识变迁

50.论体育赛事民商事法律关系的类型化  

51.现代经济法产生的民商法基础 

52.案例教学法在民商法教学中的应用 

53.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54.刍议民商法与个人信用体系现实融合障碍 

55.解析经济法对民商法的价值超越  

56.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研究 

57.民商法诚实信用原则探析 

58.民商法在公安执法中的地位研究 

59.关于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探讨

60.我国经济中现代民商法的价值体现 

61.浅析民商法的诚实信用原则及有效完善

62.浅谈民商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及其完善路径

63.现代经济法产生的民商法基础 

64.现代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65.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

66.民商法在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创新 

67.试论民商法信用体系的构建 

68.浅析民商法与经济法的关系 

69.浅谈民商法在警察执法中的地位及运用 

70.关于私有财产的民商法保护剖析 

71.论民商法的诚实信用原则及完善措施分析 

72.论民商法与经济法的价值取向——从公平与效率之视角 

73.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74.民商法诚实信用原则研究 

75.浅议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商法中的诚实守信原则 

76.探究民商法中诚实信用原则 

77.试析民商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及其完善路径 

78.探讨民商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发展历程 

79.民商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及其完善路径 

80.民商法对人权的保护现状探究

81.民商法领域研究的前沿学术之作——读《民商法专题研究》有感

82.民商法对交易安全的保护探析 

83.民商法与经济法关系探究

84.经济法与民商法关系新探 

85.民商法与经济法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86.关于民商法信用体系的初步探讨 

87.关于民商法中连带责任的探究

88.民商法的目的价值探析 

89.民商法目的价值的有效体现

90.论民商法上的外观主义 

91.基于平行语料库的汉语法律文本“的”字结构英译研究——以20世纪90年代民商法为例

92.民商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探究 

93.谈民商法的信用原则  

94.民商法价值取向与构建和谐社会  

95.市场经济下民商法与经济法的关系研究

96.试分析现代民商法中的均衡问题  

97.论现代民商法在我国经济中的价值体现 

98.关于构建民商法信用体系的实践探讨

99.社会变迁与民商法发展——第三届海峡两岸民商法前沿论坛圆满举行 

100.市场经济体系下民商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及完善路径  

101.探究民商法信用体系的构建 

102.市场经济体系下如何完善民商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103.民商法诚实信用原则的分析研究 

104.论民商法的信用原则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105.浅论民商法与经济法的关系  

106.关于私有财产的民商法保护探讨 

107.民商法与经济法关系探讨

108.网络交易安全与民商法保护的相关性探讨

109.试分析民商法对消费者信息权的保护 

110.论经济法与民商法、行政法三者之间协调关系

111.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法律制度选择——民商法不容忽视

112.浅析经济法与民商法的互补关系

113.关于私有财产的民商法保护研究 

114.民商法与个人信用体系的构建  

115.民商法的目的价值浅析

116.民商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及完善路径研究

117.论加强民商法建设的重要意义

118.民商法信用原则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