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的特色十篇

时间:2023-06-07 16:51:36

职业院校的特色

职业院校的特色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特色化办学;价值论;价值分析;价值决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7-024-03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期间,为进一步有效发挥高职教育的功能,高职院校需要继续研究发展形势,深入认识办学特色的价值内涵,积极实现从类属特色向个别特色的转变,通过对特色化办学道路的微动调整,实现院校之间的个性差异性的办学特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特色化办学的价值论,主要是关于高职教育特色化的办学方式对于高职教育相关利益各方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即价值)的认识,包括对特色化办学方式与高职教育相关利益各方的各种社会关系的判断、权衡和选择的心理行为和经济行为等方面的认识。

一、高职院校特色化办学的价值分析

高职院校特色化办学的价值分析,主要是探讨“高职院校为什么要走特色化的办学道路”这个问题。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教育国际化、全球化与本地化的需要,我国多次在官方文件中提出高职院校特色化办学的要求。到目前为止,我国高职院校特色化办学道路主要经历了两次重大变革,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了多种相关利益群体的发展需要,为了更好地释放高职教育的功能,现在正在进入精细化的微调阶段。

1.高职院校走特色化的办学道路顺应了外部发展环境的需要

根据PESTEL大环境分析模型,组织的外部影响因素可以分为六大因素,即政治因素(Political)、经济因素(Econom―ic)、社会因素(Social)、技术因素(Technological)、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和法律因素(Legal)。高职院校走特色化的办学道路,首先是以上六大宏观环境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进行政治改革,逐步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发展战略,随后逐步建立了市场和计划双调节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努力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在技术上,坚持引进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特别是自主创新;在环境方面,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引进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法律方面,融会西方两大法系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又提出具有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的科学发展观,并提出包容性增长等概念。以上极具中国气质的概念,不仅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文化财富,更是中国发展的新动力,“中国特色”作为改革开放以后的关键词,迅速渗透到教育领域。

我国的高职教育正是在上述特色化的环境中萌芽并迅速发展起来。(1)就政治意义来看,高职教育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立下了汗马功劳,使高等教育权利的获得变得更加容易,渠道更加广泛和通畅。就经济意义上来看,各类型高职院校不断建立,区域特性、行业特性、专业特性较为明显,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各部门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大量踏实、肯干、留得住、下得去的生产一线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职业人才,形成了最直接的生产力。(2)就社会意义来看,高职院校在教育分流方面承担了重要的任务,一些未能考取普通大学的高中毕业生,如果没有规模宏大的高职教育体系,必将在农村和城市形成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有一定知识但是没有过硬的生活技能的青春发育后期的闲置劳动力,如果不能通过合法的、积极上进的途径释放充沛的精力,必然造成更多的社会问题。可见,现在全国1200余所高职院校承担着这些人才的“蓄水池”的功能:一是调节人才资源向社会逐步释放的流量和质量;二是通过在这个“蓄水池”中培养,使这些人才始终保持活力、新鲜度和能力增值,既减轻了社会对人才的容纳极限,又保证了社会的安定和有序,还保证了社会必要劳动力的数量增长和类型多样化。(3)就技术意义来看,科学理论转换成实际的产品必须经过工程和技术的处理,而高职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从科学理论到产品实现之间的断层,在工程、技术和相关的服务领域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保证了技术应用、转化、转换、革新、传播等环节紧密相扣,不至于断链脱扣。(4)就环境和法律意义来看,一方面,高职院校培养了大量的环境和法律方面的专门人才;另一方面,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培养的高级技术和技能型人才,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环境和法律意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才素质。

概言之,高职院校走特色化办学道路,是适应和拓展外部发展环境的双向耦合和双向塑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高职院校自身得到了提升,又完善了我国的教育体系,还在教育领域中实现了理论移植的本土化,逐步解决了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规模、速度、质量和效益之间的矛盾,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和就业幸福感开辟了新方向。

2.高职院校走特色化的办学道路是完善教育体系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与核心是中等职业教育,它主要承担一部分初、中级专门人才的培养任务。但是,自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科技发展、经济振兴以及社会繁荣和进步,必然取决于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社会迫切需要千百万现代化建设第一线所需的高素质的科技、工艺和管理等各种应用型人才,“这就为职业大学在我国的兴起提供了广泛而坚实的思想和社会基础”。而要在新时期培养大量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满足社会各部门对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客观需要,就必须走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道路。

为此,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高层次发展了起来,主要以职工大学、技术专科学校为主。“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一批以面向地方,服务经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大学应运而生”。成立最早的这种新型地方大学包括金陵职业大学、合肥联合大学、江汉大学、西安大学、成都大学、常州工业技术学院、杭州工专、洛阳大学等13所。到1988年全国已有119所职业大学,学生7.5万人。这类学校属于专科层次,学制2-3年,实行走读、收费、不包分配等政策,强调提高动手能力及择优推荐等举措,培养了一批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在高等学校中独树一帜,给人以面目一新的感觉,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在20世纪90年代,《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国发[1991]55号)颁布以后,高职教育有了较大发展,1994年“三改一补”与1996年《职教法》,确立了高职教育

的法律地位。“1997年,职业技术学院有8所,职业大学80所,高等技术专科学校3所”。于是,我国形成了从初等到高等的完备的职业教育体系,彻底改变了我国原有的教育体系与教育格局。

可见,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末,中国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主要是类属特色的问题。改革开放以后的这个时期,为适应当时急剧发生的社会政治经济变革,高职教育如雨后春笋般从普通高等教育中分化出来,既完善了高等教育的类型,也完善了职业教育的体系,可谓一举两得。因此,高职院校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的类属特色,具有高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层次特色。

3.高职院校走特色化的办学道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的需要

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我国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的问题主要是指本土特色的问题。尽管1999年实行“三不一高”的政策,但是在高校扩招的大环境下,当年,教育部还是审批了一批高职院校。2000年,教育部把设立高职院校审批权下放到省级人民政府后,大批高职院校纷纷成立,到2006年底,我国的高职院校数达到了1147所,招生数和在校生数与普通高等教育接近1:1。2010年全国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独立设置的高职(专科)院校增至1239所。

这一阶段,作为类属特色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就业导向”等关键词已经成为能够代表职业教育的类属特色,而“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娴熟职业技能,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或者“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等典型说法已经能够标志高职教育在层次上的特色。

但是,这个时候又产生了新的特色化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职教育理论的本土化问题引起的关于“中国特色”的讨论;二是高职院校同质化问题引起的差异化的反思。最典型的标志事件就是,2005年10月28日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同年11月7日,总理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新命题。为解决这两个问题,我国先后两次开展了大规模的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第一次是2006年开始的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第二次是2010年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计划。这些都是中国高职教育形成自身特征,即发展中国特色高职教育的改革和探索。

4.高职院校走特色化的办学道路是高职教育内涵化发展的需要

如前所述,在现阶段,高职教育的规模已经不容小觑,但是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却受到了社会的怀疑。尽管高职教育已经能够在数量上与普通高等教育平分秋色,但就整体而言,高职院校竞争力还比较弱,内涵建设亟待加强,于是,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0]8号)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均要求高职教育走特色化的办学道路,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内涵建设的内涵指的是“内在的涵养”,而不是“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因此,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就是要突出高职之所以为高职的内在本质。

5.高职院校走特色化的办学道路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的需要

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爆发后,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突出,高职院校办学定位雷同,导致专科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最低,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较差,就业幸福感不断下跌。为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局面,破解高职院校办学同质化引发的结构性失业的迷局,专家、学者乃至政府提出了多种方案,其中一条就是要求高职院校走特色化办学道路,与普通高等教育错位发展,高职院校之间也要形成差异化、个性化的特色。

从历史发展的顺序来看,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经历了两个阶段四个层面,两个阶段分别是类属特色和种间差异,四个层面分别是类属特色、国别特色、层级特色和个别特色。现阶段高职院校走特色化的办学道路,更要注重院校个别特色的培育,切实满足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的需要。

二、离职院校特色化办学的价值决策

尽管高职院校走特色化办学道路是外部环境和自身发展的双重需要,并从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等层次形成了价值系统,但是,高职院校要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特色,还必须进行理性的决策判断,权衡特色化办学可能带来的风险和代价,并且要使特色永葆常青和生命力。

1.风险与安全

不管高职院校走什么样的特色化办学道路,必然是统领学校各方面工作和指明未来发展方向的纲领,特色办学战略选择的合理与否,决定了高职院校能否在同行中崭露头角并立足于高职院校之林,如果对自身的办学特色判断失误,导致水漫船翻是非常可能的。因此,对高职院校特色化办学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必要的估计和预测、判断和控制是非常必要的价值判断过程。

2.代价与效益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高职院校走特色化的办学道路,必然需要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的汇集和投入,即使是组织和实施特色化办学战略,也需要大量的投入,而走特色化办学的目的必然是提高办学效益。可见,高职院校特色化办学必然会消耗必要的资源,产生一定的成本,因此,必须考量成本和效益的关系,权衡特色化的办学效益的实际价值和心理价值,尽可能地实现效益的最大产出。

3.僵化与创新

高职院校一旦形成一种办学特色,就会对高职院校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并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办学优势,但是这种长期形成的优势会导致组织形成定式思维,使优势蜕变为劣势。因此,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必须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引导组织不断学习、引进、吸收、改造其他院校的特色文化基因,为我所用,不断进取,不断调整和创造具有新特质的办学特色。

总之,高职院校特色化的办学理念已经发生了质的升华,即从一般的办学理念逐渐向使学校强大的办学理念转变,从为了特色而特色的自发和盲目跟风阶段向为了发展而形成特色的自觉和理性抉择转变,从追求特色表现向追求特色内涵转变,从浅层次地模仿他方特色到深层次地挖掘自身特色转变。现阶段,高职院校已经或者正在开始对特色办学和特色强校的理念进行反思、批判、升华和创造。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PESTEL分析模型[EB/OL].http://baike.baidu.corn/view/1052116.htm,2010-12-31/201l-Ol-17.

[2][4]中国职业教育三十年――30年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发展[J].职业技术教,2008,(30):24-39.

[3]王明伦.中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实证分析[J].职业技术教,2007,(25):5-9.

[5][7]孙琳.新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变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3):25-28,41.

[6][8]柴福洪.中国高职院校风险报告[J].职业技术教,2008,(7):12-15.

[9]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2010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EB/OL].http://gaokao.省略/z/2010gxmd/,2010-04-29/2011-01-17.

[10]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1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Z].教高函[2010]8号.

[12]马思援.职业教育开始新跨越[EB/OL].http://cupa.corn.on/Article_Show.asp?ArticlelD=2007,2006-01-06/2011-01-17.

职业院校的特色篇2

【关键词】职业院校 体育教学 特色化

职业院校作为新时期国家重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院校具有专业性强、职业化特色突出的显著特点,这不仅体现在文化课程教学形式和内容有着极强的针对性,也同样反映在诸如体育课程的特色元素方面。由于不同专业学生未来面对的是理论与实践迥异的职业岗位,对这些准职业人体能、体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要求也就大相径庭,故,职业院校体育教学较其他普通院校突出了职业化和特色化。

一、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常见问题和特色化意义

模仿痕迹重、形式单一、学生缺乏兴趣是比较突出的常见问题。由于职校在体育教学方面比较缺乏专业化的教学素材,不少职校只能沿用普通院校体育教学大纲与教材,也就容易造成体育教学无针对性、无特色等问题。而学生面对紧张、繁重的专业课学习压力和体育教学的单一与机械,失去对体育的兴趣也成为必然。

职业院校特色化体育教学可以进一步细化,那就是专业化、职业化,也就是针对不同专业、职业特点分门别类开展体育教学。这样的特色化一方面有助于纠正学生已形成的对体育教学的错误成见,另一方面则可针对各专业、职业特点侧重提高学生体能、体质,继而强化学生的肌体和心理素质,为未来进入现实职场夯实基础,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职业病的出现。

二、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特色化策略

1.与专业、职业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和关注

对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在有限的在校时间中尽快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更好应对迅速到来的求职就业新环境的重要手段,这势必造成学生极其关注专业课程学习与职业技能培训相关的学习项目和内容。倘若职校的体育教学忽略这个显而易见的事实而盲目模仿或沿用普通院校体育教学的大纲和课程设置,则学生对体育课程选择性地忽略甚至无视就是必然结局。因此,要改变这种问题、推动职校体育教学的特色化就需要与专业、职业紧密联系,首先就要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和关注,要让学生从意识层面感知到体育运动对本专业和未来职场具有的价值和意义,继而在行动上实践与落实。

比如,对文秘专业的学生而言,未来的职场工作除了需要担负起用人单位在专业文书、报告、计划、方案等的拟定、撰写职责外,很多时候还需要承接对外联络、做好上下游关系单位、客户端的人际关系处理等,也就是窗口服务工作。这就需要学生以尽量优美的身体外形、充沛的体能素质展示自身的专业魅力和企业形象。针对此类专业的学生开展特色化体育教学需要侧重于人体塑形、协调性、灵活性等的训练,故体育舞蹈、韵律操、简易的技巧或体操训练等就是比较适宜的项目。

2.结合职业特色适当融入娱乐元素,激发学生的W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流行于各层级教育领域的名言不止于文化知识与技能教育,同样也是体育教学颠扑不破的真理之一。职业院校体育教学走特色化道路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是借变革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育教学的成效。对当前这些“九零后”甚至“零零后”的职校学生来说,在如今这个泛娱乐化的社会氛围中,没有什么比游戏、娱乐更能吸引这些年轻学子的注意力。基于此,结合职业特色适当融入娱乐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实现职校体育教学特色化可借鉴的策略之一。

不久前某省卫视频道曾经播出过一档明星娱乐真人秀节目“我去上学了”,其中一集的内容就是参演明星到一所专业齐备的职业院校选择不同专业学习。当一男一女两个明星被分配到汽修专业学习时,刚巧赶上一堂厢型轿车轮胎装卸教学课。出于节目效果考虑,课堂教学被改编成了一档游戏比赛,明星分别加入到两支比赛队伍中,通过计时决出胜负。在其他学生以娴熟的技巧和充沛的体能依次完成四个轮胎的拆卸和安装时,两个明星则被沉重的工具、螺栓、轮胎“折磨”得满头大汗、跌跌撞撞。最终,在其他组员帮助下,明星勉强完成了整个游戏瘫倒在地,同时大叫着“没想到这么累!”这个游戏在娱乐和搞笑的同时也给职校体育教学带来了灵感,比如汽修专业的体育教学不妨跳出单一中长跑、球类等的旧框架束缚,让学生们在运轮胎、松螺栓、装轮胎、紧螺栓等趣味运动中锻炼体能、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职业院校的特色篇3

关键词:会计专业 特色 亮点

一、创新“校企融合,双职多证”课岗证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融合”是指学校和企业融为一体;“双职”是指“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多证”是指“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及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证书等。“校企融合,双职多证”课岗证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会计相关岗位工作过程为基础,以仿真的职业环境和业务为载体,按出纳、成本核算、会计主管等工作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开展岗位项目教学;在课程设计中融入职业资格证书相关考试内容,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以及岗位和证书相结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融入会计信息化模拟实训、手工账模拟实训、企业虚拟商业模拟实训。

(一)“校企融合,双职多证”课岗证培养思路

“校企融合”是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基础。为此,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人数多、岗位多、单位分散”且会计岗位责任性强的特点,提出了“学审结合,校所一体”“学做结合、校企融合”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思路。

(二)“双职多证”的培养目标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根据企事业单位的需求情况,提出“双职多证”的培养目标。要求会计专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不仅要具备基本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还要取得毕业证和相应的资格证书,如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师证书和ERP证书等,为毕业后顺利实现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打下基础。在当今特别重视行业准入的大背景下,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市场就业的通行证,是促进培训与就业有机结合的重要纽带,是劳动者证明自身技术水平和作业能力的一种有力证明,对促进就业,培育规范和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具有重要意义。以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为例,通过课程设置以及教师的日常教学引导,会计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比例达到95%以上。

二、加强以“双师型”教师为主的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根本保证。安徽财贸职业学院近几年大量引进高学历教师并积极培养优秀的中青年骨干专业教师。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学校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通过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提高教师薪资待遇等,吸引了大批高学历教师以及教授、副教授等,优化了教师学历以及职称结构。2011-2014年期间,大位会计学院共引进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15人,且其中5人通过了注册会计师考试。

三、建立适应“校企融合,双职多证”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

根据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特点,按照双职多证人才培养模式,依据会计职业岗位需求,积极改革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创建了“三递进三结合”课程教学模式。所谓“三递进三结合”,是一种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综合素质为基础、突出职业应用技能培养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三递进”,即专业基础技能、专业专项技能和职业综合能力的层层递进培养;“三结合”,即课岗证的有机结合。

第一层,专业基础技能。让学生充分了解会计专业职业的基本要求,着重培养学生专业素养、语言表达、自我学习以及日常经济业务的处理能力,使学生能尽快适应岗位需要。专业基础能力课程主要有《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应用文写作》等。

第二层,专业专项技能。重点培养学生的会计核算、纳税申报和成本核算能力以及会计信息化处理能力等会计岗位核心操作技能,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在中小企业胜任一个部门或某一方面的主管工作。会计手工处理能力的基础课程包括《企业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费核算与申报》等专业课程,通过分岗模拟实训,使学生熟悉每个财务岗位的职责,掌握岗位必备能力,主要内容为课程单元训练等。会计电算化处理能力的基础课程包括《初级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化》等课程,主要内容是会计系统程序设计、财务软件基本操作以及ERP等。

第三层,职业综合技能。培养学生的筹资、投资、财务分析等综合管理能力,为学生以后走上管理岗位,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打下基础。通过搭建“一专多能”的VBSE仿真综合实训平台以及大位记账服务公司,把学生放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

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我院根据职业院校重视实践能力的需求,从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以及校外实训基地的打造两个方面,内外结合,夯实实习实训基地。

在现有的3个会计模拟实训室的基础上,依据新会计准则的变化,我院及时更新会计模拟实训软件,改造校内实训室,提升实训室的教学功能。截止2014年底,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新建立了以下会计实训室:新建ERP沙盘模拟实训室1个,新建多功能综合模拟实训室1个,新成立了生产性实训基地――大位服务记账公司。

我院不仅重视校内实训室的建设,也积极开拓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巩固已建立的三十多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并与会计师事务所、记账公司等中小企业积极合作,建立了较为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零距离”对接,为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完备的教学资源库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建立了以会计专业为核心,涵盖审计实务、投资与理财、税务、会计(国际会计方向)、保险等专业为支撑的校内教学资源库,实现了资源的快速上传、检索、归档并运用到教学中,并实现资源的多级分布式存储等。

(一)会计专业资料丰富

组织骨干教师每年选购专业理论图书、专业工具书、文献和外文原版专业书,每年征订核心期刊与专业特色期刊,精选优秀博、硕学位论文、会计论文集和专业相关报纸以及地区及行业法律法规等专业图书及电子数据资料,使会计专业拥有国内一流、齐全先进的专业资料,为本专业及专业群的师生科研教研、学习提供充分的条件,有利于师生及时了解本专业前沿知识,同时,为全国同类专业资料建设做出示范。

(二)建设6门网络课程及课程试题库

会计专业按照新会计准则内容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要求,重新修订和建设《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会计信息化》《税费核算与申报》等6门网络课程,并在师生互动、网上答疑、网上练习、网上测试等方面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系统的功能,以满足不同人员的学习需求,充分发挥网络课程的辐射共享功能,提高会计专业的教学效率与效益,提升会计专业教学的科技品质。

六、以大赛为抓手,以双节(职业技能节和会计文化节)为支撑,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根据职业教育的对象特点,启发学生主动动手实践是提升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关键所在。而技能大赛是培养会计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提高其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依托安徽省会计技能大赛以及校内组织的出纳岗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演讲比赛等途径,驱动学生主动学习专业技能,有效提升了学生专业学习的能力和质量,而学习质量的提高又反过来促进学生努力完成任务。

参考文献:

[1]赵建新.高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模式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8):91-93.

[2]曹志军.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2):168-169.

职业院校的特色篇4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特色化办学;价值论;价值分析;价值决策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期间,为进一步有效发挥高职教育的功能,高职院校需要继续研究发展形势,深入认识办学特色的价值内涵,积极实现从类属特色向个别特色的转变,通过对特色化办学道路的微动调整,实现院校之间的个性差异性的办学特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特色化办学的价值论,主要是关于高职教育特色化的办学方式对于高职教育相关利益各方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即价值)的认识,包括对特色化办学方式与高职教育相关利益各方的各种社会关系的判断、权衡和选择的心理行为和经济行为等方面的认识。

一、高职院校特色化办学的价值分析

高职院校特色化办学的价值分析,主要是探讨“高职院校为什么要走特色化的办学道路”这个问题。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教育国际化、全球化与本地化的需要,我国多次在官方文件中提出高职院校特色化办学的要求。到目前为止,我国高职院校特色化办学道路主要经历了两次重大变革,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了多种相关利益群体的发展需要,为了更好地释放高职教育的功能,现在正在进入精细化的微调阶段。WWw.133229.CoM

1.高职院校走特色化的办学道路顺应了外部发展环境的需要

根据pestel大环境分析模型,组织的外部影响因素可以分为六大因素,即政治因素(political)、经济因素(econom—ic)、社会因素(social)、技术因素(technological)、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和法律因素(legal)。高职院校走特色化的办学道路,首先是以上六大宏观环境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进行政治改革,逐步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发展战略,随后逐步建立了市场和计划双调节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努力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在技术上,坚持引进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特别是自主创新;在环境方面,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引进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法律方面,融会西方两大法系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又提出具有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的科学发展观,并提出包容性增长等概念。以上极具中国气质的概念,不仅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文化财富,更是中国发展的新动力,“中国特色”作为改革开放以后的关键词,迅速渗透到教育领域。

我国的高职教育正是在上述特色化的环境中萌芽并迅速发展起来。(1)就政治意义来看,高职教育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立下了汗马功劳,使高等教育权利的获得变得更加容易,渠道更加广泛和通畅。就经济意义上来看,各类型高职院校不断建立,区域特性、行业特性、专业特性较为明显,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各部门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大量踏实、肯干、留得住、下得去的生产一线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职业人才,形成了最直接的生产力。(2)就社会意义来看,高职院校在教育分流方面承担了重要的任务,一些未能考取普通大学的高中毕业生,如果没有规模宏大的高职教育体系,必将在农村和城市形成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有一定知识但是没有过硬的生活技能的青春发育后期的闲置劳动力,如果不能通过合法的、积极上进的途径释放充沛的精力,必然造成更多的社会问题。可见,现在全国1200余所高职院校承担着这些人才的“蓄水池”的功能:一是调节人才资源向社会逐步释放的流量和质量;二是通过在这个“蓄水池”中培养,使这些人才始终保持活力、新鲜度和能力增值,既减轻了社会对人才的容纳极限,又保证了社会的安定和有序,还保证了社会必要劳动力的数量增长和类型多样化。(3)就技术意义来看,科学理论转换成实际的产品必须经过工程和技术的处理,而高职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从科学理论到产品实现之间的断层,在工程、技术和相关的服务领域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保证了技术应用、转化、转换、革新、传播等环节紧密相扣,不至于断链脱扣。(4)就环境和法律意义来看,一方面,高职院校培养了大量的环境和法律方面的专门人才;另一方面,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培养的高级技术和技能型人才,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环境和法律意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才素质。

概言之,高职院校走特色化办学道路,是适应和拓展外部发展环境的双向耦合和双向塑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高职院校自身得到了提升,又完善了我国的教育体系,还在教育领域中实现了理论移植的本土化,逐步解决了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规模、速度、质量和效益之间的矛盾,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和就业幸福感开辟了新方向。

2.高职院校走特色化的办学道路是完善教育体系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与核心是中等职业教育,它主要承担一部分初、中级专门人才的培养任务。但是,自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科技发展、经济振兴以及社会繁荣和进步,必然取决于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社会迫切需要千百万现代化建设第一线所需的高素质的科技、工艺和管理等各种应用型人才,“这就为职业大学在我国的兴起提供了广泛而坚实的思想和社会基础”。而要在新时期培养大量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满足社会各部门对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客观需要,就必须走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道路。

为此,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高层次发展了起来,主要以职工大学、技术专科学校为主。“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一批以面向地方,服务经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大学应运而生”。成立最早的这种新型地方大学包括金陵职业大学、合肥联合大学、江汉大学、西安大学、成都大学、常州工业技术学院、杭州工专、洛阳大学等13所。到1988年全国已有119所职业大学,学生7.5万人。这类学校属于专科层次,学制2-3年,实行走读、收费、不包分配等政策,强调提高动手能力及择优推荐等举措,培养了一批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在高等学校中独树一帜,给人以面目一新的感觉,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在20世纪90年代,《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国发[1991]55号)颁布以后,高职教育有了较大发展,1994年“三改一补”与1996年《职教法》,确立了高职教育的法律地位。“1997年,职业技术学院有8所,职业大学80所,高等技术专科学校3所”。于是,我国形成了从初等到高等的完备的职业教育体系,彻底改变了我国原有的教育体系与教育格局。

可见,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末,中国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主要是类属特色的问题。改革开放以后的这个时期,为适应当时急剧发生的社会政治经济变革,高职教育如雨后春笋般从普通高等教育中分化出来,既完善了高等教育的类型,也完善了职业教育的体系,可谓一举两得。因此,高职院校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的类属特色,具有高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层次特色。

3.高职院校走特色化的办学道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的需要

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我国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的问题主要是指本土特色的问题。尽管1999年实行“三不一高”的政策,但是在高校扩招的大环境下,当年,教育部还是审批了一批高职院校。2000年,教育部把设立高职院校审批权下放到省级人民政府后,大批高职院校纷纷成立,到2006年底,我国的高职院校数达到了1147所,招生数和在校生数与普通高等教育接近1:1。2010年全国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独立设置的高职(专科)院校增至1239所。

这一阶段,作为类属特色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就业导向”等关键词已经成为能够代表职业教育的类属特色,而“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娴熟职业技能,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或者“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等典型说法已经能够标志高职教育在层次上的特色。

但是,这个时候又产生了新的特色化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职教育理论的本土化问题引起的关于“中国特色”的讨论;二是高职院校同质化问题引起的差异化的反思。最典型的标志事件就是,2005年10月28日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同年11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新命题。为解决这两个问题,我国先后两次开展了大规模的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第一次是2006年开始的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第二次是2010年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计划。这些都是中国高职教育形成自身特征,即发展中国特色高职教育的改革和探索。

4.高职院校走特色化的办学道路是高职教育内涵化发展的需要

如前所述,在现阶段,高职教育的规模已经不容小觑,但是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却受到了社会的怀疑。尽管高职教育已经能够在数量上与普通高等教育平分秋色,但就整体而言,高职院校竞争力还比较弱,内涵建设亟待加强,于是,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0]8号)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均要求高职教育走特色化的办学道路,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内涵建设的内涵指的是“内在的涵养”,而不是“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因此,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就是要突出高职之所以为高职的内在本质。

5.高职院校走特色化的办学道路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的需要

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爆发后,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突出,高职院校办学定位雷同,导致专科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最低,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较差,就业幸福感不断下跌。为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局面,破解高职院校办学同质化引发的结构性失业的迷局,专家、学者乃至政府提出了多种方案,其中一条就是要求高职院校走特色化办学道路,与普通高等教育错位发展,高职院校之间也要形成差异化、个性化的特色。

从历史发展的顺序来看,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经历了两个阶段四个层面,两个阶段分别是类属特色和种间差异,四个层面分别是类属特色、国别特色、层级特色和个别特色。现阶段高职院校走特色化的办学道路,更要注重院校个别特色的培育,切实满足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的需要。

二、离职院校特色化办学的价值决策

尽管高职院校走特色化办学道路是外部环境和自身发展的双重需要,并从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等层次形成了价值系统,但是,高职院校要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特色,还必须进行理性的决策判断,权衡特色化办学可能带来的风险和代价,并且要使特色永葆常青和生命力。

1.风险与安全

不管高职院校走什么样的特色化办学道路,必然是统领学校各方面工作和指明未来发展方向的纲领,特色办学战略选择的合理与否,决定了高职院校能否在同行中崭露头角并立足于高职院校之林,如果对自身的办学特色判断失误,导致水漫船翻是非常可能的。因此,对高职院校特色化办学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必要的估计和预测、判断和控制是非常必要的价值判断过程。

2.代价与效益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高职院校走特色化的办学道路,必然需要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的汇集和投入,即使是组织和实施特色化办学战略,也需要大量的投入,而走特色化办学的目的必然是提高办学效益。可见,高职院校特色化办学必然会消耗必要的资源,产生一定的成本,因此,必须考量成本和效益的关系,权衡特色化的办学效益的实际价值和心理价值,尽可能地实现效益的最大产出。

3.僵化与创新

职业院校的特色篇5

关键词:职业院校;质量与特色;建设思路

在不同时期,国家和省教育主管部门采取了许多措施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强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比较著名的改革举措有国家示范校建设、国家骨干校建设、卓越(优质)校建设、双一流建设,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等。

一、示范(骨干)校、卓越(优质)校、“双一流”、质量保证体系的联系

上述改革举措的根本目标和出发点是一致的,为了更好地实现大学的四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国家示范校建设、国家骨干校建设是以点带面的推进方式,即不同时期用不同的侧重点(如以专业建设为重点,或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或以产教合作为重点),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

“双一流”是指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2015年底,国务院正式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对大学以及学科建设明确提出了“双一流”的任务要求,要把学校打造成为一流的学校,学校50%的专业都必须成为跻身全国专业前10%的专业,同时,对学校的内涵建设、质量提升和功能要求更高,都要和世界一流标准相衔接,是学校重叠式、渐进式的不断提升过程。

湖南开展的卓越高职院校建设,试图较为全面地推进高职院校整体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包括三大方面:治理能力、专业群、师资队伍。事实上,当这三个方面都“卓越”了,一个学校必定具备了“一流”的基本特征。湖南的姿卓越高职院校立项单位,经过一年多建设,在内部治理体系、重点专业带动相关专业全面发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有了整体提升,人才培养明显提高;以产教融合为基础的应用技术开发与研究成效突出;服务企业、服务社会能力进一步加强;以工匠精神为代表的文化培养蔚然成风。因此我们认为,湖南的卓越院校建设就是地方版的优质校建设,就是争创一流专业(群)、一流学校的有效途径。

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以及对质量保证体系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是实现卓越、实现一流的主要保障之一。提高质量是高职院校(包括本科)发展到现阶段,需要重点突破和解决的问题。“五纵五横一平台”,5个诊断项目,15个诊断要素,37个诊断点,目的是为了变原来的结果评估为过程控制,从而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二、职业院校质量与特色建设的基本思路

发展是硬道理,要保证整个社会能够学有所教,职业教育和职业学校必须有更好更快发展。而质量与特色是职业教育的生命力所在,追求质量与特色是职业教育和职业学校发展空间拓展的内部驱动力。从这一逻辑关系上讲,我认为,进一步拓展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就必须以学生能力培养和对区域经济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为价值追求,从职业学校内部建设和创新入手,着重在理念形成与贯彻,制度、师资、基础设和学校文化建设,课程教学改革等方面,不断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创建学校特色。职业教育管理者应该跳出职教谈职教,借鉴企业的质量管理模式谈我们的质量管理,否则,良好的顶层设计初衷又会变成自娱自乐。

第一,坚持特色化办学。学校领导者、管理者、专业领头人,在办学理念上把办出特色和提高质量作为最大的追求,通过特色提炼、模式选择和理论探究,走出一条“创新建校、特色立校、品牌强校”的办学之路。同时,学校领导者要致力于把这种理念得到全员认同,成为学校主体文化,落实到每一位教师甚至是每一学生的行为之中,贯穿于整个办学过程之中。

第二,特色专业建设。专业教学改革是创建学校特色,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一个突破口。在专业和课程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实践教学及其课程建设,加强对学生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的培养。要高度重视用人单位的参与。当与有关行业、企事业单位建立密切合作的伙伴关系,要让用人单位尽可能多地参与学生培养计划的设计和部分培养工作,提供一定的培养条件,使用人单位对培养工作有较多的实实在在的发言权,并享受其他方面一定的权益。学校要主动为用人单位提供技术服务,尽可能组织学生以直接参与用人单位工作的方式来完成实习任务。

第三,引入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远远领先与高校,学校引入企业“卓越绩效管理”与“五纵五横一平台”相结合,形成具有机械装备制造行业特色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诊断与改进项目,确保结构质量、发展质量、管理质量、培养质量和服务质量。充分发挥湖南机械装备制造业职教集团的平台作用,吸纳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质量保证规划、质量文化建设、质量保证制度等建设的全过程。建立全员参与的质量策划、质量预警、质量控制、质量实现的质量文化,和执行、检查、处理、反馈的质量保证运行机制。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一套集合了理念系统、评价系统、工具系统的管理模式,以极其开放的包容度将所有可以用于提升组织产品(服务)质量、过程质量、经营质量、发展质量的管理方法集成起来,通过定期的自我评价来确认组织的优势和改进空间,并实施改进以提高企业的综合绩效。

第四,确立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监控机制。在已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系统、质量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完善职业教育质量督导机制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质量督导机制由一些富有教学和管理经验,有威信、有教学思想的高素质教师和管理人员组成,既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督导,还对学校的各项教学工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并为院校的领导作参考,其主要任务是对教学活动、教学管理工作、教风、学风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进行监督、考察、指导、评价和反馈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模式有多种,其中的关键是条件保障,尤其是制度、师资和设施,这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问题。

总而言之,要每一所职业学校都要认识自己的优势,包括人力资源优势、区域优势和技术优势,扬长避短,研究新情况,适应新变化,采取新举措,选择自己的增长点,通过不断创新来创造特色,提升质量,拓展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报告(2000-2010)[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

[2]王健.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职业院校的特色篇6

关键词: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特色鲜明:职业院校文化

学校文化能够综合反映学校的软实力,是对教育教学本质和学校建设发展更高层次的探究和激活,是一所学校源于历史、基于现实、引领未来的气质禀赋和核心理念,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集中体现。学校文化建设涵盖了从教育、教学、实训、管理、德育到课程建设、制度建设、环境建设、平安校园建设等多个方面。文化软实力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办学理念、治校精神、文化传承、内涵发展、校风学风多种因素的集中体现。现代学校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学校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从精神文化、环境文化、管理文化、课程文化、实训文化、活动文化、大赛文化、规划文化八个方面,建设特色鲜明、校企融合、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的职业院校文化,营造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是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总揽全局的精神文化指引学校发展

“三流的学校靠经验,二流的学校靠制度,一流的学校靠文化”。文化软实力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之核心,是我们办好学校的金钥匙。而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是品牌和现象,是学校教育目标的高度概括。办学思想、办学宗旨、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发展目标、发展战略、质量方针等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内容。它不但是对学校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还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表现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组织形态、行为方式和奋斗目标。学校精神文化可以产生强大的影响力、感召力、穿透力、凝聚力、创新力和教育效力,因此,学校领导班子、全体师生都要从思想上提高对精神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按国家标准建校,用世界眼光办学,发挥示范校引领作用,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从学校未来发展战略的高度规划、实施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指引学校向标准化、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学校精神文化必须有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的引领,必须有校本主题活动的支撑,必须有学校精神的传承和创新,要通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徽校歌和校报校刊、校树校花等载体表现出来,具体为师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对外形象以及职业、园区、广场、石刻、节庆文化等,要充分体现学校的历史积淀、文化底蕴和办学内涵,让师生耳濡目染,受到熏陶和激励。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和管理,突出以责任、诚信、敬业、劳动、奋斗等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用先进的精神文化感召和激励师生,用科学的理论和价值观武装学生,用扎实的专业技能充实学生,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专业技能,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提高就业创业和职业生涯发展能力。

二、优美和谐的环境文化陶冶道德情操

“校园无闲处,处处皆育人”。环境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陶冶情操、砥砺品德、磨练意志的作用。通过环境文化,培养学生高雅的气质禀赋、优秀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全的心智人格。环境文化包括基础设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具体来讲,包括学校的建筑物及其布局风格,学校的绿化美化,以及能够表现在直观层面的师生行为、职业礼仪、精神面貌和校风学风等,这些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的行为和观念。要不断提升环境文化建设品位,注重绿化美化同步,外包装和内装修并重,把绿化基础设施与美的艺术有机结合起来,集校园建筑美、绿化美、布局美于一体,达到建筑环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要从学校整体布局出发,将校园划分为教学区、实训区、办公区、工厂区、运动区和生活区等,并将学校平面图安放在显要位置,使师生教学、实训、活动等各有场地,充分体现规划美、布局美和映衬美。各功能区既要相对独立各有特色,又要相互辉映融为一体,建筑、景观、道路、雕塑、绿化等给人以舒畅美观的感受。校旗、校徽、校标、校史、宣传栏等人文环境要让师生感到精神振奋,激励学生明确方向、奋发向上、锐意进取。校园景观、园区石刻、主题雕塑、宣传标语、安全警示、画廊展室等一景一物都要赋予文化内涵,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学校环境文化的熏陶,接受知识的教育,规范自身的行为,实现人格的升华。

职业院校的特色篇7

一、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辅导员的角色大体可以界定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人生导师。具体来说,辅导员需要扮演好学生人生目标的指路人、成长过程的引领者、良好学风的营造者和心理诉求的倾听者等多重角色[1]。

1.人生目标的指路人。“现代职业人”的相关知识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对自己进行评估,从而准确定位,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在现行的高考体制下,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是高考的失利者,迷茫、自卑的学生不在少数,辅导员在帮助这些学生明确人生目标上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2.成长过程的引领者。辅导员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与学生可谓朝夕相处,是对学生成长影响最大的一个群体。辅导员的一举一动、看待事情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和道德标准的形成。

3.良好学风的营造者。学生的专业知识来源于任课老师,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却也离不开辅导员的言传身教。能否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和感召力把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勤奋好学的学习氛围就成为辅导员无法推卸的责任。

4.心理诉求的倾听者。由于目前招生政策的多样性,高职院校有些班级也存在不完全是普通高招的情况。成长经历的不同,更加剧了学生之间的参差不齐。因此,远离父母的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把辅导员当成自己的倾诉者,辅导员也需要在这个时候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尽可能为其排忧解难。

二、辅导员的工作现状

在很多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现状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负荷过重[2]。辅导员在“显性”工作时间内要处理常规管理、党团建设、心理健康、就业指导等日常管理和阶段性的奖助贷等事务,还有各部门各条线几乎与学生相关的工作指示,除此以外,还要在“隐性”工作时间接听学生电话、走访宿舍、组织和参加学生活动等,尤其是遇到突发事件或者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更是让辅导员感到心力交瘁。

2.缺乏激励机制。绩效考核是目前在高职院校中普遍推行的考核体系。但对于处于专业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边缘地带”[2]的辅导员来说,这个体系着实让人哭笑不得。因为辅导员的很多工作是无法定量去考核的,即使完成工作任务后亦无法得到任何反馈和评价,这就导致推行体系后的“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得多错得多不如不干”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极大地挫伤了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

3.社会认同度低。社会各界、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辅导员的个人素质、工作能力、奉献精神提出了很高的要求[2],但很多人对于辅导员这个岗位存在很多误解,有的认为是空说教、唱高调,有的认为是学生的“高级保姆”,有的认为是领导的“小跟班”。一方面认为辅导员就是打杂的,人人都可以做;另一方面在学生出现任何问题时,又把责任全部归结在辅导员的身上。辅导员的工资待遇偏低、社会地位不高、工作条件较差,工作价值得不到肯定,得不到社会的尊敬和理解,工作的重要性与现实的忽视形成了强烈的反差[2]。

4.发展通道较窄。中央16号文件出台后,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被很多高校提上议事日程,但没有制定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健全有效的流动机制、完善的进修晋升机制[2]。由于辅导员多被事务性的工作缠身,本身的专业知识已经遗忘,且没有时间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和学习,为数不少的辅导员只是把现有工作看作“跳板”或“临时性职业”,他们无力拓展职业空间,难以坚定从业方向并明确努力目标。这种非职业化的现状,往往导致辅导员职业发展空间狭小,人员非正常性流动过快,岗位任期短,队伍严重不稳定,进而影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尽快实现辅导员角色“再”定位

辅导员如何彻底摆脱“警察”、“保姆”、“救火队员”等角色,在道德素质培养、心理健康咨询、学习生涯发展、职业规划与发展、学生干部培养等领域均有所建树,真正走上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道路,是摆在所有辅导员面前一个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现代职业人(Modern Business Employee)是一个人才培养理念,是指以追求自己职业生涯最大成功而进行活动的主体。随着企业文化理论的出现和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企业管理正从刚性管理向柔性管理转化,从而把人从“经济动物”转化为“自我实现人”。培养现代职业人也可通俗理解为对个人(学生)实现岗位职业化,使其做任何事情都是职业选手,即:使其成为具备“现代职业意识、现代职业能力、现代职业道德、现代职业礼仪和现代职业精神”的高素质现代化人才[3]。

借助现代职业人的理念,高职院校辅导员必须重新审视自身在生涯规划与职业素养提升中的不足,不断提升职业意识和业务素质,更好地给予学生支持与帮助,在指导学生职业素养提高的同时,也实现自己的价值。

1.重新全面评估自己,思考作为辅导员的价值。如今的社会,对于成功的定义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多人会认为,有金钱、地位、名誉,才是成功的象征。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辅导员对比自己目前的处境,自然也会心生很多想法,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价值,最起码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承认,更别提待遇问题。再加之随着工作年限而带来的职业倦怠,工作时间都得不到保证,那么工作热情更是无法保证。这种情况下,辅导员亟需重新审视自己 ,是否还有继续从事这个岗位的决心和信心,是否能够一如既往地全身。

2.尽快从“事务型”辅导员成长为“经验型”辅导员。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工作很忙,工作千头万绪,因此很多辅导员常常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两眼一闭,提高警惕”[4],但当写年终总结时,却发现自己为之忙碌的内容却如此琐碎、繁杂而无从下笔。这也是很多年轻辅导员必经的一个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在不断总结中得到积累,方法在不断实践中得到改进,并结合向老辅导员的请教和自身的学习,就能够逐渐成为“经验型”辅导员,对事务处理具有前瞻性,对问题解决具有条理性,能够做到忙而不乱、一举多得、稳中求进。

3.做好职业规划,明晰努力方向。通常,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比较年轻,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验,对于职业规划的概念也比较模糊,甚至从来没有做过职业规划,只是走一步算一步。在给学生上现代职业人课程时,辅导员同时也在丰富自己这方面的理论知识,为自己量身定制一份科学、可行的职业规划。

应该说,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已经为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做出了很多努力,如根据辅导员各自的特点和兴趣,鼓励辅导员参加心理咨询师、职业规划师等方面的培训。而辅导员相互之间也有明确的分工,让各自的工作有了一定的侧重点。作为辅导员自己来说,在明晰自己的努力方向后,就应该抓住这样的宝贵机会给自己充电,用理论来武装头脑。同时,要不断思考和创新工作方法和内容,从主动管理、主动干预变为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自识能力、自主能力和自律能力,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这样,辅导员既达到了育人的目的,又实行了自我解放,从而可以在保证做好工作的前提下,进行一些理论性研究,不断提高工作水平[4]。

4.弥补职业素养中的不足,成就辅导员自己的“职业人生”。专家型辅导员既是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专家,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面的专家,既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具有独特的管理方法,善于学习,勤于研究,敢于创新[5]。成就辅导员“职业人生”的过程,其实就是从“经验型”辅导员最终成为“专家型”辅导员的过程。这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

高职院校的辅导员一直站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必须要有极高的政治素养、坚定的政治立场,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原则性和方向性。同时,辅导员应该具备极强的组织纪律性,有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有奉献精神和主人翁意识,有艰苦踏实的精神和严谨务实的作风,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提高职业道德和形成职业精神。

如今的高职院校中,通常是“80后”的辅导员面对着“90”后的新生代大学生,学生的思维相对活跃,学习能力相对有限。所以高职院校辅导员在与学生的接触过程中,要面对和接受这个现实,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同时,更应该从职业道德、职业礼仪和职业精神上多下工夫,着力提高学生的“情商”。所以一味地“说教”已经成为历史,辅导员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具有一颗宽大、包容的心,多与学生接触,了解他们目前关注的内容,比如也要学会玩“微信”、“微博”,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穿插在每一次的互动交流中,多听学生心底的声音,用“90后”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开展活动。同时,辅导员更应该学会在这样一个大数据时代,获取、整理、提炼自己所需的信息,多阅读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和辅导员工作等方面最新的书籍和资料,储备知识,提高修为,为成就“职业人生”积蓄力量。

四、结 语

职业院校的特色篇8

对接多学期分段式工程引领多元评价

1前言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作为化工产业的重点支撑专业,在全国化工技术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中位居第4位,有69个学院设立该专业,在校生人数位居第3位,2010年毕业生人数位居地2位,近三年来,该专业的招生规模逐步增加,这种增加与全国化工企业的蓬勃发展密切相关。特色专业的建设迫在眉睫。

2调研确定专业岗位需求

“十一五”期间,通过对环渤海地区近百家大中型企业在人才需求、生产工艺、使用设备、岗位需求、核心技能、主要控制手段等方面的深入调研,三年来全国化工行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录取率达到40.4%,从事技术工人工作的比例是21.9%,环渤海地区化工企业录用高职毕业生从事技术工人工作比例31.5%,比全国平均比例高将近10个百分点;这些毕业生从事的主要职业岗位有三个,化工仪表维修工岗位占49.5%,中央控制室操作工占20.6%,DCS/PLC系统维护工占16.8%。

3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天津市化工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进一步深入企业调研,进行专业岗位设置和职业能力分析,面向技术领域进行学习任务和工作任务的分析,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课程体系整体设计,构建与社会相适应的专业规范,将企业新产品及新的生产与控制过程纳入实训教学体系。

4专业建设实现六个对接

(1)课程体系建设,实现课程与岗位的对接

本着“课程跟着工程走”的理念,实行多学期分段式的1348教学模式。1——是指围绕一个专业培养目标;3——是指专业的三个主要职业岗位;4——是指专业技能的四大核心能力,即:电气电子设备安装、调试、维护;仪表调校、安装与维护,过控系统运行与维护, DCS/PLC运行与维护;8——是指将课程分为八个教学阶段。

化工企业的大修一般安排在每年的4月到8月期间,将课程的实践教学安排在企业大修的时间,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融入企业生产过程。以此将教学过程划分为8个阶段(第2、4学期各分为两个阶段,其它学期是1个阶段),第3、6、8阶段安排在企业。

(2)虚拟仿真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通过模拟企业的典型生产过程和工艺,让学生在位于实训中心的虚拟企业中学习,本文在两年内规划了四个虚拟仿真系统:DOP生产车间控制仿真系统;精馏塔生产工艺及控制仿真系统;盐化工生产工艺及控制仿真系统;污水处理过程控制仿真系统,通过以上仿真系统的学习,无论从内容还是从环境都可实现。

(3)课程建设与产品或工程相结合,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为引领,带动专业群的课程体系建设。核心课程与职业标准紧密结合,由企业技术骨干和校内专业教师组成开发团队,进行基于产品或工程项目的学习性任务的项目开发,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制订核心课程建设计划,引入岗位操作规范、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

(4)探索中高职无缝衔接,实现升学与深造的对接

中高职教育衔接打破学科型教学模式,以“宽基础、活模块”为原则,全面统筹中高职教育内容和教材体系,构建、调整和不断完善模块化课程体系。按照中职和高职的不同培养目标,以及不同类型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选取其中一些模块进行课程组合,以此来确定中高职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材。考试招生方式,实行“宽进严出”制度,中职学生可以凭借其在中职阶段累计的各科考试成绩报考高职院校,在毕业时无需再参加统一考试。

(5)深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实现评价与过程对接

学生的“多元化”评价模式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校内对学生评价:同班同学、班主任(辅导员)、任课老师、学生干部、宿管管理工作人员等组成的评审委员会的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另一部分是校外对学生的评价:由学生家长、学生所在企业第三方和聘请的专门评价机构麦可思研究院以及社会来对学生评价。

(6)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实现产学与服务对接

拓展环渤海地区化工企业职工培训、同行院校师生培训。承接电子产品加工、仪表校验和安装工程、充分发挥基地为社会服务作用。每年选派优秀教师为西部院校实施师资队伍培养工作、指导专业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工作;选派骨干教师深入企业为企业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同时开展技术研发和技术转让,为企业提供生产控制解决方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校企互利。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深入企业调研为契机,与企业共同开发科研课题,共同提高科研水平。

5专业建设保障措施

成立管理与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各个项目工作组和项目建设团队,建立健全包括项目建设领导责任制、项目负责人制度,做到机构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方案落实、资金落实、奖惩落实;建立健全包括专业建设管理、教学督导及教学检查、教师队伍建设、实训设施及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质量考核、顶岗实习等一系列制度,使专业建设的各个项目及各个环节都有规范的制度管理作支撑;加强对项目建设资金的使用管理。严格遵守国家、学院有关财务规章制度,确保专款专用,所有设备的采购实行公开招标,自觉接受学院的检查、监督和审计。

6取得效果

通过特色专业建设,提升了专业内涵,提高了本专业对环渤海地区化工行业企业服务能力,培养的学生在全国化工仪表维修工竞赛、天津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天津市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竞赛、天津市大学生创新设计竞赛等多项赛事上取得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王晓江.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机械职业教育, 2012.

职业院校的特色篇9

关键词:职教特色;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基金项目: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的构建与策略研究”(KY-ZS1604)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2月21日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职院校校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坚持特色立校,走特色发展之路,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提高办学质量、谋求生存与发展的一项紧迫而现实的任务。特色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主要包含学校的“管理特色”、“专业特色”、“文化特色”、“教师特色”、“学生特色”、“院校特色”等,一般与长期发展“历史沉淀”文化积累等有关。高职院校必须依托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全力构建特色专业体系,营造特色校园文化,打造特色教学团队,培育特色学生管理体制。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以师生为主体、以课内外活动为载体、以高职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它是时代精神在学校的反映,是办学理念、办学指导思想在长期的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形成的集体意识,它对学校师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诸多方面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二、职教特色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职教特色是在一定的办学思想下形成的,是办学思想、办学理念的反映、折射和物化。职校特色是在长期办学过程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职教特色应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职教特色高职校园文化一般包括四个层次,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

(一)物质文化建设方面。高职校园物质文化,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和条件,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载体,是实现职业教育目的而建造和设置的各种物质设施和环境的总称。校园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教学设施、科研设备、后勤装备、生活资料、校园环境、实训基地、活动设施等等,属于硬件设施的范畴。

(二)精神文化建设方面。高职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核,是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综合体现,是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学校特色的、学生一致认同的思维模式、道德规范、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总和。因此,在新的形势下,高职院校随着办学硬件投入、制度完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也必须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创新治校的观念,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它的形成、传播和发展能够激发学生的职业和创新精神,引导高职学生增加求知的自觉性和解惑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形成。

(三)行为文化建设方面。高职院校行为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校园内各方主体(教师、学生、管理者、其他服务人员)的行为方式的引导与行为模式的构建,而且涉及到校园文化、企业文化与岗位文化的渗透与融合。

(四)制度文化建设方面。高职院校制度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高职院校规章制度的制定、修订和执行。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科学的高职院校制度文化,能增强学校对师生员工的约束力、吸引力、凝聚力,有助于培养朝气蓬勃的学校风貌。学校应把建设具有鲜明职教特色校园文化的活动列入工作计划中,并建立相应考核奖惩制度,以推动和保障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取得应有的成效。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特色类型

高职院校发展至今虽然尚属探索阶段,但是不能否认大多高职院校通过几年或者几十年的发展,校园文化风格已初步定型,特色正逐步外现,品牌效应已然形成。分析各高职院校的文化,其特色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种类型:

(一)历史传承型。渊源历史,传承文化,并在传承中将文化发扬光大,进而形成特色,树为品牌。这种历史传承型校园文化特色,不仅彰显着高职院校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时时处处表现出此种文化在新时代彰显出来的魅力和新的活力。

(二)区域文化型。立足地方,依托优势产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因而必须与区域文化融合,建设匹配于区域的校园文化,最终形成气息强烈的区域文化型校园文化风格。这种区域文化型校园文化特色,与地方文化相融,与区域经济律动,处处显现出外向和_动的气息,体现出生机活泼和大气图强的现代文化气息。

(三)行业特色型。以行业为背景,以产业为依托,传承行业风范,对接前沿理念,形成鲜明的专业教育特色,进而形成行业特色型文化风格。行业特色型校园文化,有对行业历史的继承,有对前沿理念的升华,最终形成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并在长期积淀中凝聚为文化品牌,定格为一种校园文化特色。

(四)模仿借鉴型。借他校的做法建设自己的文化。校园文化建设虽然也搞得有声有色,但一般没有总的明确主题,只是将其他高校的优秀做法拿来用,开展相同的或相类似的活动与行动,算作自己的校园文化。目前,随着教育视角的转移,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成为各高职院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突破口,这种完全他校借鉴型的校园文化正在渐渐消亡。

职业院校的特色篇10

关键词: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专业特色

高校优秀校园文化的形成,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不断沉淀、积累和提炼。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应该具备高等学校(大学)校园文化的一般规律,同时又有自己的特定属性和内涵。2006年启动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提出要加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2010年启动的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提出了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的目标,说明校园文化建设逐渐受到重视。然而对于大多数建校不久的高职院校来说,高职校园文化与高职院校一样,历史较短,底蕴不足。要确立适合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校园文化,就需要一个长期的摸索和积累的过程。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前身为是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于2002年升格为高职,曾是国内唯一以食品行业为背景、以食品科学技术应用为特色的公办高职院校,现为苏北唯一的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学院自成立之初,依托本地区得天独厚的食品优势,植根于食品职业教育不动摇,有着鲜明的食品专业特色。现有41个专业涵盖了食品产业链中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加工、食品机械、食品质量控制、食品贮运与营销及餐饮服务等主要环节;专业建设提出了“围绕食品产业链,做强优势专业群”整体规划,专业实施推行“多元融合,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同时加强校政行企合作,搭建江苏食品职教集团等发展平台,在人才培养中实施 “大食品”文化建设,进而形成了以“诚信”、“良心”为核心的食品文化体系。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现状

近几年,大部分的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将校园文化建设,也已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但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认识和实践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有的高职院校没有理解何为校园文化,以为搞几台晚会,办几场讲座,就是校园文化;有的高职院校对校园文化定位不准,认为普通高校的人文素养文化就是校园文化;有的高职院校曲解校园文化,将校园“用心”布置,满校园全是“文化”,反而是没了文化。更多的高职院校,照搬普通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结果由于学校历史底蕴、学校人文环境和师生素质结构等问题,校园文化搞得不伦不类,显示出了另类“特色”。

自2006年以来,高职院校发展的重点是示范性和骨干校建设。各高职院校各显神通,与其说是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实力的较量,不如说是发展内涵和办学特色的比拼,其很大程度就体现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特色上。为此,为提高各自影响力,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和骨干校在学院内涵建设,特别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为此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果,有的还形成了品牌效应。如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传承和发扬宁波商帮精神与文化,以历史精神、文化传承的校园文化特色“厚德、进业、明智、笃行”,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内涵力。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立足港城、服务社会、产学合作、争创一流”,充分利用和发挥外向型特征鲜明的开发区的区位优势,引入企业文化,融汇地方文化,形成适合于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区域文化型特色校园文化。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打造现代纺织服装技术教育模式,传承红帮历史风范,以“现代红帮”身份代言中国纺织服装职业教育,演绎红帮新的文化特色。这几所特征鲜明的高职院校很快便脱颖而出,在国内成为高职院校的示范。但是基于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挖掘不够,使得校园文化的层次感不强。

二、学院专业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举措

在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建设过程中,学院借助“江苏食品职教集团、中国食品药品职教联盟、今世缘酿酒学院、淮扬菜烹饪学院”等平台,在校政行企“四个合作”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进一步优化了“多元融合,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骨干校建设专业(群)依据产业与岗位特点,探索形成了各自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为全校专业(群)建设的领头羊,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中专业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建立校企“四双”合作运行新机制

在合作办学理事会指导下,该专业(群)依托食品职教集团,探索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运行机制,形成“双设计、双管理、双指导、双考核”的运行机制。依据合作需求,校企双方系统设计了合作一体化的策略方案。依厂建校,在“蒙牛乳业”等多个公司建立了“厂中校”和教师工作站,学生定期进行“工学交替”。学生在校内学习和企业实习,均由校内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指导。校企共同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评价与考核体系,将企业用人评价标准和岗位考核内容有机融入。此外,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各方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用于改进人才培养相关环节。达到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结合,将课程标准与岗位需要对接的目的。

(二)构建“基于认识论、学期项目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

学院专业(群)以典型工作任务、岗位能力及素质要求为依据,重新构建基于认识论、学期项目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安排先单向后综合、先简单后复杂,理论与实践交叠实行,提高教学效果。课程实施中创新实践“见微知著”教学新模式。每门专业课程根据课程目标分解都设计微课程,实现知识技能碎片化,集成了系列微课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三)打造“双兼互聘、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为提升专业建设在行业中引领能力,学院聘任了行业企业专家作为兼职专业带头人,专业建设实施双带头人制。专业建设本着“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柔性引进原则,聘请多名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一定理论水平的管理、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作为专业课和实践教学兼职教师。同时,该校在技能性强的专业课程中实施“一课双师”教学制度,由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组成课程教学小组,使教学更贴近企业岗位要求。

(四)创建“三平台、一团队、五服务”的社会服务模式

三平台,即学校平台、厂中校平台和政府平台。学校平台有食品科技园、部级和省级实训基地以及“江苏省食品加工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厂中校平台有校企共建的“双汇肉制品学院、大喜来烘焙学院、蒙牛乳品学院”等;政府平台是淮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学院充分利用人力技术优势,组建科研团队,通过开展“技术咨询、技术开发、技术培训和技术合作”为企业排忧解难,为社会积极奉献。另外,团队中还吸收在校优秀大学生加入,提升其实践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竞争力。(作者单位: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是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党建思政课题“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背景下我院食品文化特色的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金雁,杨柳.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