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材料十篇

时间:2023-03-22 16:10:41

英语学习材料

英语学习材料篇1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自主学习中心; 学习材料; 运行模式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4-0025-03

0 引言

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学习者自主选择学习资料、自主规划学习进程的更高层次的学习需求,语言自主学习中心——SAC(Self-access Center)在各高校相继建立起来。SAC作为一种促进语言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重要实践形式,是基于终生学习和自主学习理念,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合作学习理论为基础,使学习者能够根据各自学习目标来自由选择学习活动,并且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1]。同时,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的建立,旨在为不同外语水平的学习者提供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多模式、固定的语言学习场所, 帮助他们培养和提高自主学习外语的能力[2]。

1 自主语言学习材料

自主语言学习材料作为自主学习中心的最基础组成部分,有着自己的特殊性, 它不同于传统的语言学习材料,它不仅是为了提升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同时能够满足不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需求,能够迎合学习者迥异的学习风格,能够使学习者在各自明确的学习目标的指引下独立、积极地掌控整个学习进程并随时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估,逐步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如今大多数学习者之所以自主学习意识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学习目标不明确、不知道从何学起或者没有学习任务的驱动,笔者希望能够通过自主学习中心材料建设的相关方法和运行模式,使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灵活运用学习策略,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从而最终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

2 语言自主学习材料运行中面临的问题

通过研究有关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的相关文献,结合对本校自主学习中心的观察研究以及对学习者进行访谈发现:学习者普遍认为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和需求自主选择学习材料比课堂上学习规定的课本知识更能激发起对他们语言学习的兴趣;自主学习者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相应的上机学习任务;学习材料内容丰富,学习活动种类多样,起到对课堂学习进行巩固、强化和补充的作用;练习材料附有相应答案和相关反馈信息,便于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然而,在具体运行的过程中,语言自主学习材料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1)中心学习引导系统不够完善,相关学习材料不便查找;(2)学习者在学习中心进行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的自主学习的适应性不够;(3)部分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不到位,导致其学习主动性不强,甚至觉得在中心所进行的学习意义不大;(4)学习中心部分学习材料选择不合理,实用性不强,导致资源利用率低甚至浪费的问题。究其原因,除了中心学习引导系统不够完善以及学习者自主学习意识不明确之外,更重要的还是由于中心学习材料配置不够合理,不能满足语言学习者基本的学习需求。因此,自主语言学习材料的建设成为自主学习中心建设中一个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3 自主语言学习材料的构建

语言自主学习材料的质量是激发学习者自主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Gardner & Miller[3]认为,语言自主学习中心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会间接影响到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最终形成,一个成功运作的语言学习系统必须符合页面友好、操作便捷、运行稳定的基本要求,若缺乏全面高效、明确归类的学习材料将不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优质的学习材料是满足语言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不仅会将语言学习与学习需求联系起来,而且能使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互相融合,有助于学习者语言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因此,优质的学习材料不仅要目标明确,而且必须为学习者提供有意义的语言输入和灵活恰当的学习指导,为学习者的全面学习提供一个系统的模式[4]。在选择、建设自主语言学习材料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以下各个方面,见图1。

3.1 学习者的语言水平

早在20世纪80年代,Sheerin[1]就已提出在自主学习中心学习材料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有可供自由选择的学习方式;有适时的学习反馈;有数目相当的各个语言水平和语言技能方面的练习。学习者的语言水平是决定材料难易程度的首要因素,鉴于目前国内在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生源地以及语言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所以在选取学习材料之前,有必要通过对学习者进行一定的语言能力测试来了解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从而根据学习者的可接受程度,综合考虑材料设定的范围和难度,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

3.2 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学习需求,即学习者学习外语的动机是什么?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哪里?最想提高何种语言技能?需求分析是自主学习中心课程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学习者和教师识别不同个体的特殊需求,同时也具备评估学习材料和反馈学习效果的作用,始终为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和既定的教学目标服务。

语言学习需求分析一般通过需求分析调查问卷并结合半结构式访谈等方式对学习者进行调查,从而根据其学习兴趣和主观诉求,来合理确定自主学习中心学习材料的取材、材料设置的重、难点以及学习任务的设计。在需求分析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了解自己的语言能力、学习需求、学习目标以及学习方式,其学习主体地位和自我评估能力也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和提升。

3.3 学习材料的权威性

学习材料的权威性,即学习材料的来源是否得到检验,能否得到学习者认可。Rowberry[5]提出发展高效语言学习材料的注意事项:(1)选择材料开发者的重要性,材料设计者和选材者要有相应的经验与知识积累,最好为该领域权威人士;(2)如何有效应对材料面向不同学习者时所出现的各种状况(如:采用一些试行材料,并告知教师和学习者这些材料需要在使用中进行不断考查和完善)。

学习材料是否具有普适性,是激发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使其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重要因素。SAC学习材料构成主要有以下四类材料:已出版发行的材料,且以书籍类材料为主;原版材料-即从权威报刊、网站等获取的直接的语言学习材料;本校教师根据学生情况以及现有资源专门制作的材料;以及由学生提供的相关材料。其中,真实原版语言材料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一种真实的语言使用环境,帮助他们熟悉目标语言,使其在今后的交流与使用中能够自由切换,灵活应用所学语言知识[6]。同时,真实语言材料的适用性和实用性更强,能让学习者感觉贴近生活,更容易激起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动机和兴趣。

3.4 学习材料的适用性

材料适用性,即学习材料自主引导性能如何?能否被学习者有效利用?有无学习进度指导模式?学习者是语言学习的主体,是中心语言学习材料的最终使用者。鉴于学习者需要独立制定学习计划、监控学习进度并检验学习效果,有必要为其提供一个较为具体、清晰的自主学习中心语言学习模式,即:学习材料的运行模式,作为其学习的导航。Oxford & Shearin[7]的研究表明:学习目标、自我效能感以及学习动机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明确的、特别的、具有挑战性的短期学习目标有助于增强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力,最终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在实施自主学习培养计划过程中,有必要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方法,使其自觉将最初为自己所设定的“我想要提高英语水平”这样一个长期的、固定的目标,转变为一个更加具体、更加明确的学习目标。其中由Toogood & Pemberton[8]创建的的自主学习中心运行模式 (Focus Transfer Review General,简称FTRG,见图2)最能够实现这一目标。

FTRG模式为语言自主学习中心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较为直观、具体的中心材料运行模式。它将整个英语学习划分为三个层次——“一般练习”、“迁移练习”和“集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在此模式指导下能够更加合理、清晰地监控自己的学习进程,把握学习动态,增强学习信心与动力,从而乐学、善学,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的自学风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此模式也反映出语言学习最重要的是:“一般练习”,即:学习者必须要增加语言使用频率、拓展语言运用范围。

然而,我国自主学习中心设置起步较晚,运行时间有限,多数学习者反映:自主学习意识不够强烈、自我管理和监控能力欠缺,笔者认为在现有的自主学习中心推行FTRG模式不仅对材料的引导系统,而且对学习者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出了较高要求,这就要求教师给予相关学习方法、方式的引导,并定期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评估来帮助检验学习者的学习成效。以期在有效利用学习材料来提高学习者各方面语言水平的同时,也能引导学习者监控其学习进程,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思维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3.5 中心人员配置

除以上所述之外,中心有无专门的材料建设者和维护者,有无指导学习活动的相关人员,也是自主学习材料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9]。这里主要指创建和管理学习材料的人,他们是学习者与学习材料之间不可或缺的桥梁,他们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心的各种设施及学习资源的同时,也能够通过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来完善中心学习资源建设。语言学习材料的设置并不是线性的、静态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课程实施的条件、教学目标导向、学习者语言水平、学习者个体需求等都会发生变化,这时就有必要对学习材料进行间歇性地、持续性地更新。

语言学习者作为自主学习中心的主体,也要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心材料建设中来,在此过程中逐渐提升对中心学习系统的熟悉度和学习兴趣,培养其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和反思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的质量和效率。

4 结束语

建立语言自主学习中心主要是为了在训练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促进其语言技能的提高。故其材料的建设要围绕这个目的展开,既要着力培养学习者听说读写译等语言交际能力,更要有效引导学习者选择、利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逐渐使其成为真正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自主学习者。以上材料构建过程中所考虑的因素,凸显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考虑语言学习者的基本特征,将学习材料与建设者和使用者紧密联系起来。

SAC学习材料运行模式将每一个学习者都看作是具有不同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的个体,培养学习者积极、独立地掌控自己的学习进程,最终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然而,现今大多数自主学习中心硬件配套设施虽较为完备,但实质学习内容比较欠缺,而且大多数院校也主要是将其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并非真正意义的自主学习中心。一些SACs过于专注于为学习者提供数量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先进技术支撑,却忽视了应该如何为学习者筛选合适的学习资源,提供恰当的学习指导,帮助他们管理、规划自己的学习进程,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效,引导他们成为真正的自主学习者。

参考文献

[1]Sheerin S.Self-access[J].Language Teaching,1991,(3):143-157.

[2]华维芬.关于建立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的调查报告[J].外语界,2003,(6):43-48.

[3]Gardner D,Miller L.Establishing Self-Access:From Theory to Practic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4]李颖.自主“选择”的视角与SACs的软资源建设[J].中国外语,2011,(6):11-17.

[5]Rowberry J.Developing In-House Materials for the Self-Access Learning Centre,in R. de Silva (ed.) Working Papers in Language Education[J].Makuhari:KUIS,2004:213-225.

[6]Navarro M,Brady I.Promoting Learner Autonomy in Self-Access Centres:The Key Role of Mterial[J].ELIA,2003,(4), 69-86.

[7]Oxford R,Shearin J.Language Learning Motivation:Expanding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4,(78):12-28.

英语学习材料篇2

材料成型专业英语与普通的日常用语不同,材料成型专业英语词汇的丰富性和专业性都超过了普通的日常用语。普通英语文章大多都与人们日常生活有关,只要对西方国家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民俗文化有一定了解就能看懂,在语言的使用上也比较随意。而材料成型专业英语以丰厚的材料成型专业知识为基础,汇集了大量材料成型专业名词,在构词和修饰上都带有材料成型专业的特点。材料成型专业文献的翻译难度大,专业文献的翻译在语言上要求比较严格,语法上偏正式,语言表达要准确到位,没有学习过相关专业知识的人不能准确地翻译专业性的文献材料,大量的材料数据得不到有效利用。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材料成形加工技术不断进步,技术研究人员想要与国外专业人士沟通的心愿越来越强烈,为了全面培养材料成型专业技术人员,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专业英语的学习,技术人员可以阅读大量的英文专业性书籍,拓展自己的专业视野,还能够与国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沟通,掌握专业相关知识的最新动态。通过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培养了大批材料成型专业工程技术人员与研究人员,相关从业人员用英语发表了大量专业文章,加强了与国外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的沟通交流,促进了我国材料成形技术的发展。

二、材料成型专业英语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1.专业英语教学质量不高。我国大多数高校的专业英语教学都是由各校的外语老师负责或者由从事专业教学的年青老师承担,材料成型专业英语的教学也是如此。外语老师或者年轻老师在一定程度上欠缺专业性;同时,相关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受授课习惯或者专业经验不足的影响,过于注重英语知识的学习,往往不能对材料成型专业知识进行深入的讲解,学生意识不到专业英语的重要性,缺乏学习的热情,致使专业英语教学质量不高,不能实现专业英语教学的目的。

2.教材内容落后。随着研究技术的不断进步,材料成型专业知识不断更新,高质量的专业英语教材应该根据实际的发展更新教材内容,以便于学生能够及时的接触到新技术,拓展学生的眼界。但是大多数高校在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都重复使用相同或相近的专业英语教材,教材内容形式老旧,与当下的材料成形加工技术发展现状脱节,在实际的专业英语教学中,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不能发挥专业英语教学的理想效果。

3.教学方法不规范。材料成型专业英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是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没有规范的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多数老师在进行专业英语教学时,都注重词汇翻译的准确性,以及英语句法的逻辑性,要求学生背诵大量的专业性词汇,通过命题作业的方式让学生搜索专业相关知识,继而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只适合自觉性强的学生,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专业英语的学习只是走形式,学生不能真正掌握专业英语知识。

三、材料成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方案与对策

1.提升师资力量。传统的专业英语教学由外语学院老师或者专业经验不足的年青老师担任,专业英语老师对材料成型专业了解不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能灵活的运用专业知识,受专业英语教材束缚,讲课方式过于枯燥死板,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了提高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学校应该招揽有过硬专业知识的英语教师,或者对本专业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培训,提高专业老师的英语能力,给专业老师提供实践的机会,通过大量的实践讲习,让老师掌握英语教学的技巧。由专业经验丰富的的老师来讲解材料成型专业英语,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增强学生专业知识积累,继而提高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

2.重视专业英语教学。专业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大多数高校各个专业的专业英语教学都由各专业负责,对于专业英语教学的监督和管理不够严格,难免给学生留下专业英语不重要的印象。针对这种情况,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应该改变原有的教学制度,加强对专业英语教学的管理,提高专业英语考核的难度,迫使学生将注意力放到专业英语的学习上。

3.更新教材内容。高质量的专业英语教材是保证专业英语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传统的专业英语教学都是采用词汇与文章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教材长时间不加入新知识,教材重点内容过于老旧,不能与时俱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以教材内容为主,不拓展新的知识,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范围,致使学生不能及时地接触到新技术。针对这个问题,应该让专业的老师参与到教材的选取活动中,根据当下材料研究的发展现状选择最合适的教材,优化教学内容,以材料专业知识为重点。

4.改善教学方法。传统的专业英语教学方法过于死板,在讲课过程中,老师掌握整个课堂的节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一直都在跟老师的思维方式走,在知识的理解上都是采用背诵的方式,没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不能熟练应用专业英语知识。针对这样的问题,老师应该改变固有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讲课过程中多与学生互动,组织小组活动,加强沟通交流,引用大量经典的专业性文章,根据文章内容提出一些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让学生汇报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学生对专业英语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继而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英语学习材料篇3

关键词:英译的母语材料,母语文化导入英语教学

 

引言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当今社会,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的各界人士已经普遍意识到英语教学中应当包含英语国家文化,并在教学中不断地渗透这些文化。然而,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其强势地位以及文化渗透必然对其他语种和文化造成威胁和冲击,使它们面临沦为亚文化和第二语言的威胁。

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但是众多的学习者感到很难与外国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因为他们感到很难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而谈论英语国家的文化更不是这些学习者的强项。其根本原因在于学习者对母语文化的英文表达输入过少。很多学习者错误地认为英语就是英语国家人的语言,学习英语就是学习西方文化而忽视母语文化。也有许多人认为母语会妨碍英语的学习,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母语材料,导入母语文化一直是很多人忌讳的事。经常会有人发表这样的言论,一定要用原汁原味的英文材料,不能看英译的材料,认为只要是翻译的材料就不是地道的英语。然而,学习英语的目的是要增进文化交流,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同时也要传播和发扬自己的文化,做到取长补短。因此,笔者通过尝试发现,在英语教学中运用英译的学习者的母语文化方面的材料能够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英语阅读与口头表达能力,也有助于传播我们的母语文化。

一、加强母语文化导入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让广大学习者在学习英语及接触英语国家的文化的同时,用英语把中国文化介绍给世界,首先要在思想上意识到母语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1. 加强母语文化导入有助于英语的学习

“具有良好的母语交际能力的英语学习者,其英语交际能力的获得相对容易一些。”(束定芳、庄智象,1996)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母语文化的传授,可以使学生通过对不同文化的对比来更深刻地认识英语国家文化的主要特征。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有了深刻、细致的认识,并且有了敏感的文化意识以后,学习英语时自然就增强了语感。语感的增强必然会提高学习者对英语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和交际能力。

2、母语文化及其英语表达的传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

母语文化是民族之间区别的象征,是民族身份的象征。如今,国际交流日趋活跃,在国际交流中传播和弘扬我国优秀文化的历史责任日趋重大。。在英语教学中导入母语文化,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学习英语不仅是为了积极吸收其他民族先进的科学技术,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概况和风土人情,而且还要把中国的优秀文化介绍给别的国家。防止西方国家利用其强势文化地位和语言优势,实行文化霸权主义,对弱势文化国家进行文化颠覆。这就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加强对母语文化的传授及其英语表达。

3、母语文化是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基础

英语教育名家文秋芳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两大内容, 即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交际能力由三个部分组成: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策略能力, 跨文化能力也由三个部分组成, 即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在跨文化能力的三个组成部分中, 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是基础, 这是因为,对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了解得越多, 就越容易对异国文化采取一种理解、容忍和尊重的态度,从而能够灵活地应对和消除由文化差异引起的交际冲突。而对文化差异敏感性的获得是以对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进行对比为前提的, 也就是说, 学习者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发现两种文化之间的异同, 才能培养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这就要求学习者必须对两种文化均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否则跨文化交际能力根本是一纸空谈。

二、英译的母语材料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承载英语国家文化的英文材料和描述中国文化的英文材料都是培养中国的跨文化交际人才所需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对承载英语国家文化的英文材料使用的很多,描述中国文化的英文材料却用得少之又少。但有研究表明,英译的母语材料相对于英语教师通常使用的教学材料来说,有很多优势:

1.学习者了解所使用材料的文化背景

对于文化背景的不了解往往是英语学习者遇到的主要障碍。研究表明,文本预设的隐性文化知识与阅读者自身的文化背景知识会产生互动,使基于自己文化的文本比基于不太熟悉、更遥远的文化而在句法和修辞上对应的文本更易于阅读和理解(Floydand Carroll, 1987, p. 90)。

2.人物、主题、情节、人生观、价值观、对事物的判断以及大部分的词汇都是可识别的,因而减少心理威胁

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表明,源自学习者的第一语言文化的材料大大增加了对第二语言的理解力和记忆力。研究发现,简单地将地名和人名改变成学习者较为熟悉的语言就可以提高理解力,(例如,针对日本的英语学习者,将学习材料中的英文名字改成日文);改变少量的词条,用日本学习者更加熟悉的日语词汇或情节来替换文本中的某些地点或情节,就会提高学生在完形填空测试中的分数(Oller 2005; Chihara, Sakurai, and Oller, 1989)。另一项研究发现,伊朗的英语学习者对于来自母语文化的英译文本比对于来自美国文化的英语原版材料理解得要好(Floyd and Carroll, 1987, pp. 90-91)。当要求来自印度和美国的学生阅读关于一桩印度婚礼和一桩美国婚礼的两封信件时(信件都是用英文写的),受试者在阅读源于自己文化的信件时速度更快,并能更好地回忆起信件的内容。(Floyd and Carroll 1987)。

3.翻译成英语的母语材料可以充当联系两种语言之间的桥梁

语言学家斯蒂芬·克拉申(Stephen Krashen) 在众多关于阅读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的著作中提到,虽然两种语言的书写系统不同,第一语言的良好的阅读能力会转移到第二语言中(Krashen 2004)。

三、英译的母语材料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既然如此多的研究表明了英译的母语材料的优势,笔者在教学中做了大胆尝试,发现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英语阅读与口头表达能力确实有了明显的提高。

1.适当选用英译的时事新闻材料来练习听说

笔者近几年来一直从事电大远程开放教育英语本科的《高级时事英语》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教材涉及的主题比较感兴趣,因为都是他们日常关心的话题,比如,新闻媒体、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等,但是对于其中的听力材料不喜欢,主要原因是内容过长,而且材料太老,不能与时俱进。因此,笔者每次在上课前,都会从网上下载最新的时事新闻虹(主要来源是央视网的英语频道),且篇幅不长,一般在200个单词以内,主题要么是目前大家最关心的时事,要么是与教材本单元要讲的内容相关。上课时,先将比较难的词汇用大屏幕打出来,带领学生读几遍,然后听写,最后再让大家进行讨论。例如,在讲到社会问题这一单元中的暴力问题时,让学生观看并听写了一段谴责拉萨的3.14打砸抢烧恶性暴力事件的录像,然后让学生讨论了对此事的看法。学生们之前已经看过了中文版的新闻,所以对这个话题比较熟悉,现在又学习了许多相关的英文词汇和表达,讨论起来比较容易,同学们都很积极地参与,强烈谴责这些不法分子的罪恶行径,激发了他们反对暴力、反对分裂的爱国热情和追求和平的美好愿望。又如,今年刚发生地震后的那一节课,让学生听写了一段关于抗震救灾的新闻,

并让他们谈论自己了解到的最新灾情和救援情况以及他们自己打算为灾区人民做点儿什么。他们都非常认真,讨论得非常激烈,觉得自己学到了好多关于地震和抗震救灾方面的词汇,并能用英语来讨论最新的时事,感到非常满足,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灾区人民的爱心和团结精神。

2.适当节选文学作品的英译本作为阅读材料

在第二语言课堂中使用的第一语言文学作品必须是学生所熟知的,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而且不能太长,要适合学生的水平。近一年,笔者开始从事《文学英语赏析》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除了向学生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学基础知识,引导他们欣赏英语名篇名作之外,也选用了适量的中国文学作品的英译本,例如,在学习散文这一章时,让学生阅读了著名翻译家张培基翻译的朱自清的名篇《背影》,让学生讨论了自己读完这篇散文后的感受。由于这篇散文大家在中学时代的语文课上学过,有的甚至背诵过,内容很熟悉,所以英文版读起来并不费力,。用英语讨论起来也相对容易。学生都能感受到作者所描述的深沉、伟大和无言的父爱,并谈到了自己与父亲之间的一些故事以及自己对父爱的理解,非常感人。之后,我又把中文版也提供给了学生,让他们对照着读,分析各自的语言特点,以及译者所用的一些翻译技巧等。学生们兴趣很浓,到下课时还意犹未尽。。

结论

以上只是笔者所做的一些初步尝试,在英语教学中使用英译的母语材料既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英语阅读与口头表达能力,又对在英语教学中加强母语文化的导入及其英语表达的传授有促进作用,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因为这些内容不具系统性。。因此还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可以在现有的英语课本中加入一些介绍中国文化的内容;也可以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增加母语文化类的课程,例如,英译本的《中国文化概况》,系统地介绍中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民俗、文学和传统文化等;还可以开设中外文化对比类课程, 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当然,这些不是仅靠英语教师的努力就可以做到的,还需要课程设置者和课程开发者等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Chihara, T., T. Sakuai &J. Oller Jr. (1989). “Background and Culture as Factors in EFL

Reading Comprehension”. LanguageTesting, 6, 143-151.

[2] Floyd, P. & P.L. Carroll.(1987). “Effects on ESL Reading of Teaching Cultural Content Schemata”. LanguageLearning, 37, 89-108.

[3] Krashen, S. (2004). ThePower of Reading: Insights From Research. 2nd Edition. Westport: Heinemann.

[4] 苗丽霞, 范谊. 母语文化在我国英语教育中的不可或缺性[J]. 宁波大学学报,2006.6

[5] 温菲. 母语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教案设计[J]. 科技信息,2007.5

[6] 文秋芳. 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3.18

[7] Oller, J. (2005). “CommonGround Between Form and Content: The Pragmatic Solution to the BootstrappingProblem”.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89, 92-114.

[8] 束定芳.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以及外语基础阶段教学中文化导入问题[J].外语界,1996,(1):11-17

英语学习材料篇4

【关键词】大学英语;可理解性输入目前,我国各个大学对于学生英语水平 日益重视 ,对学生英语素质的考评也更加严格,大学生纷纷忙于应对。比如在英语四六级考试之前突击单词 ,以此来增加词汇量;或者临阵背诵作文,考场上生搬硬套等。这些现象造成了大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低的状况,“中式英语”泛滥,“聋哑英语”当道。虽然学生在突击式背诵单词之后暂时增加了词汇量,应付了考试,然而由于违反科学记忆的原则 ,短时间内便会忘在脑后。有的学生词汇量达到了一定程度,但是在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流时一头雾水 ,听不懂对方表达的意思,又或者能够理解对方 ,但存在严重的回答障碍 ,句子已经呼之欲出,然而语言组织很失败 ,语序颠倒语法错误 ,严重缺乏语感,甚至用汉语的表达次序和语法来表现英语。我们的大学生从小学开始接触英语,到大学至少已有五年的学习经验,结果却是绝大部分不及格。大学英语课堂应当是升华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殿堂,如今为什么起不到相应的作用?下面以Krashen的输入理论为基石来讨论它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的一些启示 。

、可理解性输入简介着名的输入理论是美国语言学家 Krashen提出的,最早见于 20世纪 80年代 出版的 《语言 习得 的原理与实践》。

Kra~shen在该书中提出了习得——学得、监控 、输入、自然顺序 、情感过滤等五个假说,其中输入假设是理论的关键和核心 ,它剖析了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理解吸收各种语言材料的过程 ,其他的假设也或多或少与输入假设有着内在的关联。他认为,语言的习得要想发生 ,仅仅和一些输入的语言材料打交道是不够的,学习者更多的需要可理解性输入,当学习者本身的有关学习的机制没有被调用起来的时候 ,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可以首先依靠可理解性输入。即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所接受的输入应该比他当前的语言水平略高,即应输入按照 自然学习顺序的下个阶段的知识 ,并且关键是学习者能够抛开一些表面的信息去理解更深层次的意义。Krashen将学习者当前的语言水平定义为 i,那么应当接受的就是 i+l阶段的输入。可理解性输入理论很好的回答了应该怎样习得一种语言,尤其是非母语。当然 ,我们可以看一 一出,Krashen的理论过多的强调输入的作用,学习者本身的能动性则遭到了忽略。因此我们应该批判的接受 Krashen的可理解性输入理论,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可理解性输入理论的正确部分完美的结合到大学英语课堂上去。

拿如何有效提高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 (口语能力 )举例 ,输入的材料怎样才能变成所说的可理解性输入,学者认为,第一种方法是使用的是学习者之前知道或者熟悉的词汇和结构,但是由于没有提供下一阶段的新材料,这种输入并不能使学习者有所进展。第二种方法是提供这样的机会:让学习者用现有的语言水平去表达他没接触过的材料,不管是通过语言情景还是非语言的情景。第三种方法是在与非母语的人交流过程中动态的调整输入内容,就是根据交流情况随机应变。总结来说,第二 、三两种方法既满足能够给学习者提供新语言材料的条件 ,也保障了交际的持续发生,因此可理解性输入主要来源于此。

二、可理解-眭输入在大学英语课 堂的应用1、在课 堂上创造相近的语 言环境我们知道 ,我们之所 以能够很流利的运用汉语 ,是因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长期在母语的环境中熏陶,即使还未入学的儿童都能够很顺利的与人交流,在入学后经过不断的系统的学习,最终对汉语运用 自如。这也同样适用于对英语的学习。很多大学生到了大学课堂上仍然保持着 自己对单词“注释”的习惯 ,将英语单词的读音注释成有相似读音的汉语,导致不看汉语注释便看不懂音标,不知道如何发音等等,这极不利于英语学习的进步。因此,联系 Krashen的可理解性输入来说,创造类似英语母语的课堂环境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可理解性输入,正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在经过耳濡目染之后听说能力得到迅猛提升。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多说英语,尽量整个上课时间都用英语组织教学活动,用英语与学生互动交流,用英语阐述新单词的含义等等。

教师使用与提问等的英语难度应当符合可理解性输入 i+1的理论 。

除此之外,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应尽量使用英语对话 ,不论是在英语课堂上或是在13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有趣的课下英语作业 ,笔者的大学英语教师为学生布置的作业是用英语交笔友,笔友都是本班的同学 ,彼此用笔名,学生不知道 自己的笔友是谁,两人可以在英语书信中讨论各式各样的问题,最后效果十分显着,本班学生在听说读写四项考核中全部及格。可以想象,创造一个如此 自然的英语学习环境,可以很大程度的增大学生的可理解性输入。不仅如此,大学里的许多社团也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还有英语沙龙 、英语角、英语晨读等等,给学生创造了有效的母语氛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如今基本每所大学都有 自己的留学生学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主动与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交友,相信他们也乐于彼此促进共同进步,如此,在互动交流中有效的对可理解性输入进行吸收消化。

2、恰当的组织英语学习材料

根据可理解性输入原则 ,学习者所能接受的材料输入应当比其现有的水平略高。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单词句子或者语法等应尽量接近学生的当前水平,也可以有选择的使用一些新单词或语法结构,这时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反馈 ,观察学生是否能够以当前方式接受新东西,如果学生抗拒、不适应等的反应较强烈 ,教师重新调整材料难度,最终循序渐进的促进学生对新输入的接受。

在给学生挑选学习材料的时候 ,教师应反复权衡各个资料的真实难度 ,选择难度符合 Krashen可理解性输入理论的材料。这点很重要,拿听力方面的材料来说,如果材料包含太多学生没有接触过的词汇或语法,很容易造成学生理解上的障碍,因此原则上选择的难度应与学生现有水平相适应。此外,教师选择语言材料的时候不要随大众 ,就是说跟盲 目的跟别的教师选择一样的材料 ,尽管这些资料 口碑很好 ,作者是权威人士,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正如孔子说的“因材施教”,和可理解性输入理论同出一辙。

选择阅读材料的时候,按照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规定,生词量应控制在单词总数的百分之三上下,因为生词太多就不符合 i+l的原则,这些材料就不能称之为可理解性输入。因此,在选择英语材料的时候,教师首先应对现有教材难度熟记于心,才能将输人材料与之细致比较。

3、增加学生在听和读方面的语言输入我们知道,听和读堪称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 ,正如我们前面所举出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阅读方面有“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等。之前提到过的聋哑英语正是听读方面输入不够好的体现。尽管现在大部分大学生有着比较多的词汇量,但是在表达和交流的过程中,本身已有的语言材料不能被组织成文 ,这是因为学生听和读方面的输入少之又少,语感严重缺失。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听英语新闻、多读英语杂志和小说,培养学生的语感。如今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的教学方式,已经在我国各大学课堂得到了普及。教师可以在英语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提供更多视听方面的输入,毕竟英语课堂上的时间很有限,教师应鼓励引导学生课余时间去多功能语音室学习,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英语杂志小说或者电影 ,以强化学生对课堂知识材料的接受和理解。大量的阅读不仅包括新单词新语法,而且还在无形中影响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方式。有研究证明,阅读使学习者接受更多的信息,尤其是在英语的学习中,大量的阅读积累的单词、句式 、语法以及文化背景等知识越来越多,学生不仅在与人交际中反应加快,而且在写作中也文思泉涌。

另外 ,还可以组织课前的英语演讲,题 目和材料让学生自己选择 ,期末组织总评比。这也是经过实践证明的很可行的方法,也无疑是增大学生阅读量的好方法 ,而且,当学生所学的东西可以运用到自己的想法中时,学生下意识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导师。

4、注重背诵 的作用

哲人说,记忆是语言学习中不可或缺的条件。理解起来很简单,如果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不强化记忆,那么他所有已经接受的输入都是暂时的、不可靠的。记的东西越多,运用的时候越 自如,思维才不会枯竭。通过背诵可以有效的强化记忆,背诵是学习语言时最基本的方法。比如,我们现在所积累的英语单词和语法一般都是初、高中时所学得的,因为初、高中时我们背诵了大量的单词和语法,不断的强化对这些材料的记忆;我们现在所运用的古诗词 ,一般也都是初、高中积累起来的,持续的背诵很大程度巩固了这些知识。另外,背诵可以很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可以说是学生在英语学习到了一定程度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特质 ,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将语感培养好会省去很多弯路。这就是语感的强大功能,正如“无心插柳柳成荫”。背诵所能培养出来的语感有助于“英语思维习惯”的养成,当英语的思维习惯养成了,英语就离母语不远了。

5、在英语词汇 中输入 大量语 句块这里所说的语句块通俗来讲就是词汇化的句段。经过证明,在词汇的记忆中,教师事先准备好的语言输入比学生与人交流中动态调整的输入更加有效,因为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不多,因此事先准备的包含新词汇的语言输入十分高效。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能够回避学生本身固有的“中式思维”,对应我们前面提到的“中式英语”。笔者大学时的英语教师就很好的利用了这种方式,将一个词汇或者短语用几十种的语句块表达出来 ,极大加深了学生对词汇的认识。在之后的交流中,更是很好的摒弃了对号入座的定向思维,结合背诵 ,结合语感 ,使学生对语句块的使用更加熟练,从而在交际中英语脱口而出。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第二语言的习得是一个长期而又系统的过程 ,需要可理解性输入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紧密结合。根据我国大学教学的现状 ,教师应当重视可理解性输入理论 ,并且将可理解性输入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来 ,用可理解性输入指导语言材料的输入,丰富和灵活课堂教学方式 ,创新和多样化课堂教学理论,使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在可理解性输入理论的指导下不断与时俱进。学生应当主动加大英语材料的输入,提高甄别材料的能力,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坚持不懈 ,最终达到用流利 自如的英语表达思想的高水平 。

英语学习材料篇5

【关键词】大学英语自学教程;内容分析;学习方法

一、《大学英语自学教程》的编写背景及其目标

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来,一直没有供学习者使用的全国统编英语教材,广大自考生迫切需要一套适合他们特点的英语教材。有鉴于此,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委员会于1995年5月举行会议,讨论了各省市公共英语教材的使用情况和考试情况。会后,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决定修订公共英语考试大纲和新的教材进行全国统一命题和考试。《大学英语自学教程》(高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出版,以下简称《教程》)就是受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的委托,根据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指定的《英语自学考试大纲》而编写的,供各个专业的学习者使用的全国材。

《教程》的目标是使学习者能比较熟练地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做到具有较好的阅读能力、一定的英译汉能力和初步的听、说、写及译的能力,为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及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大学英语自学教程》的内容分析

1.语音

大纲要求能拼读国际音标和比较流利地朗读课文,语音语调基本准确。在考试中,虽然不考语音题,但具备一定的语音基础知识却是学好《教程》的基础。

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不要求发音准确,不要求英国音还是美国音的区别,不要求读或说的流畅动听,但会读会说却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整个学习将是十分艰难的,也是十分枯燥乏味的,学习成绩也必将大打折扣。因此学习者在语音学习方面应该做到会读单词和课文,并能说出自己的想法,按照教学大纲,从朗读课文入手,将语音放在课文学习中提高。

2.词汇

《教程》分上、下两册,上册25单元,下册 15单元。全书共有生词2343个( 上册1428个,下册915个) ,加上中学学过的单词 1600个,共计3943个英语单词,每课都有分课词汇表,书的最后还有按字母顺序排列的总词汇表。

对于单词,要求能流利地读出并说出词的语法特征(词类和形态变化),而且要能说出汉语词义,对比较常用的词要能英汉互译,拼写正确并记住固定搭配。此外,还要了解基本的构词规则,记住常用前缀、后缀的意义并能根据他们猜测词性和词义。所以,应该认真学习课文,把单词的记忆放在一定的有意义的情景中,还应该通过做练习来巩固基本词汇和常用词组,每篇课文后面的练习里都有一部分是词汇练习,这也是本教材的一大特色。

3.语法

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律。语法知识不仅有助于理解力的提高, 而且也有助于说与写能力的提高。该教材共有语法点25个(上册20个,下册5个),语法体系的编排全面清晰透彻, 从词类和句子成分、基本句型一直讲到虚拟语气、倒装句、强调句,大致覆盖了英语的所有基本语法,每一个例句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而且难易程度适中, 便于老师有条理,有重点的讲解,学习者也容易掌握、理解。

4.阅读

《教程》的阅读材料分为A篇(Text A)和B篇(Text B)。上册的阅读材料共29519词,下册的阅读材料共22509词,合计共52028词。B篇阅读材料一般比A篇阅读材料长些,但难度稍低。另外,两种阅读材料的要求也不同。对A篇阅读材料要有一定的主动掌握,而对B篇阅读材料则只要求理解。

《教程》的阅读材料基本符合大纲的要求。大纲要求学生掌握初步的阅读技能,能读懂与所学教材最后一册课文难易程度相当的一般性材料。阅读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材料,阅读速度要达到70词/分钟,理解正确率在70%以上。

5.翻译

大纲要求学生能借助词典将与所学教材最后一册课文难易程度相当的材料译成汉语,译文正确通顺,同时能把结构不太复杂的句子译成英语。下册教材简要介绍了英译汉的一些基本技巧,共5讲。主要介绍了一些翻译时采用的语言处理方法和一些翻译方法,有助于学习者更好的解决翻译问题。

三、《大学英语自学教程》的学习方法

1.应该处理好课本上下册之间的关系问题

《教程》的考试内容覆盖上下两本书,在学习中不可偏废。上册更偏重于基础语法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下册则更偏重于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检验,两者应该结合起来才能满足《教程》的考试要求,没有偏重哪一本之说。所谓上册和下册的划分也是相对的,只有大致的难度之分。

2.应该处理好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关系问题

《教程》是门公共课,其特点是实践性很强,检验学习好坏的标准是应用能力。自学者不能满足于对语言现象的书面理解。必须通过大量的、反复的实践,尤其是针对考试的综合性练习,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限于篇幅,在此不便展开论述。

3.应该处理好学业考试和水平考试之间的关系问题

水平考试按照设定的标准考察应试者的语言能力,从而决定其是否适应将来某一任务,不管他们从前学过没有或学了多少,也不考虑是如何学的,其命题不以某一教材为依据。和《教程》对等的水平考试是公共英语等级考试PETS-3 或大学英语等级考试CET-4,学业课的学习和考试都是围绕着课本进行的,它是用来考察学习者完成某一教学大纲或教材的情况,因此考试命题都是以教学大纲或教材为依据的。《教程》课程考试也基本上属于学业考试。具体说来,占卷面总分一半的试题所用的句子是根据教材中出现的句子编写的。其余的试题所用句子虽然不是引自教材,但他们的选择也是严格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范围进行的。因此,《教程》的学习和准备工作应始终围绕教材进行,认真学习一遍教材,通过考试则不会成很大问题。相反,总是离开教材搞复习资料,搞所谓突击复习,则往往事倍功半。但是,由于学习者基础水平差,所以,在教师指导下,选择一套精心准备的辅导材料并进行认真的练习是通过考试必不或缺的。

4.应该处理好自学与社会助学的关系问题

《教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除非基础很好,否则完全靠自学要通过考试是比较难的。对于大多数学习者来说,选择一家良好的社会助学机构,选择一个有经验的老师,是学好《教程》并通过考试的必要条件。但是学习者自己的努力是内因,是根本条件。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相比较而言,《教程》要比其它课程难于通过。因此,学习者在学习和复习过程中必须相对地集中精力和时间,做好充分准备,打一场突击仗、歼灭仗。

《教程》是一套编写比较成功、具有特色的英语教材。本教材选材新颖,具有时代气息,语法讲解系统且深人浅出,倍受英语学习者欢迎。学习者只有在了解教材编写背景和目标,对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掌握学习方法,才能有效的利用本教材,学好英语。

参考文献:

[1]高远.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高远.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英语(一)自学考试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4]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英语(二)自学考试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英语学习材料篇6

关键词: 预制语块 英语影视教学

一、引言

预制语块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近几年受到很多的关注,语块教学在英语语言技能的教学实践中也显示出了其优势。英语影视教学是技能教学其中一环,是一门集视听说、文化和欣赏能力培养的课程。语块教学的方法在影视教学中的应用也可以有效地实现词汇和表达法的整体记忆,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影视材料中语言和对白的理解能力。

二、预制语块

预制语块是词汇和语法结合的一种表达模式,是一个比词汇大同时又比句子小或者相当于句子的语言单位。“预

制语块”的概念最早由Becker于1975年提出,并在The Lexical Approach (1993) 和A Lexical Approach (1994)这两本书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论证。(张荣丽,2008)预制语块作为一个语言单位存储于使用者的脑中,在使用者认为有需要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从记忆中调度出来,这种相对固定的表达形式被视为一个整体,使用者可以直接或者稍加加工便可以清楚地表达出意义。如“How about?摇?摇 ?摇?”这一语块, 使用者可以根据不同语境来填入不同的单词或短语:going for a picnic, this one, next week等,即可表示不同的意思。所以使用者将How about?摇?摇 ?摇作为一个语块而不是两个单词来记忆更为有效。而语块理论则是对语块的含义、类型、特点、应用等进行研究的语言学理论。从语块理论研究的成果来看,语块习得对于外语学习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国外二语预制语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二语预制语块的习得过程,2)不同二语学习者的语块习得上的差异,3)二语预制语块的教学。(王立非,张大凤,2006)第一个方面研究得出在二语预制语块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一般要经历公式性和创造性使用预制语块的阶段。第二方面则分析不同的学习者在语块习得上呈现出来的差异及原因。第三个方面研究主要着眼于语块理论的在教学中的实际运用。这三个方面的研究都对外语教学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了解学习者的语块的习得过程,以及不同水平的学习者在习得上的差异,有助于更有效地利用语块理论优化外语教学。

三、预制语块在英语影视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影视欣赏是一门面向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学习者的课程。这门课程以其生动形象、知识丰富、教学灵活性强普遍受到高等院校的肯定和推广。这门课程既可以面向非专业也可以面向英语专业的三年级学生开设,是一门集视、听、说、写训练和文化学习于一身的课程。

要帮助学生全面地掌握赏析影视材料的方法,最基本的是要帮助学生理解材料的内容。而材料的语言是达到这一目的的第一手资料。学生通过视和听这两种手段获取语言信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和教学的不同阶段,材料语言的展示方法也有所不同。1)针对基础较弱的学生或是教学的初级阶段,教师可以同时提供中英文字幕,学生在通过听这一途径无法完全理解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看的途径补救。而且除了有英文原文外还辅以中文翻译,学生可以更迅速地了解材料语言的含义。2)针对已掌握一定视听能力的学生或是教学的中级阶段,教师可以只提供英文字幕,学生在没有中文翻译的情况下,不得不通过听和阅读英文字幕的方法获取信息,这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3)在面向有较强语言能力的学生或是教学的高级阶段,教师可以提供无字幕影视材料,学生必须通过听和观看画面结合的方法理解材料的语言,是要求较高的学习任务。

因此,无论针对哪种层次的学生或是在教学的哪个阶段,学生的语言基础是他们能否很好地理解影视材料语言的关键。教师在训练学生视听理解能力的时候,首先应该以帮助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英语表达法。而运用预制语块教学能够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词汇量,熟悉多种表达从而更好地理解材料的内容。

1.根据不同类型影视材料语言的特点,帮助学生获取不同的预制语块。

影视材料的种类繁多,材料的语言会因种类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而同一类型的影视材料中根据内容需要也会呈现出不止一种的语言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多种常见的特色语块,便能够更有效地实施词汇部分和听力部分的教学,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材料内容和对材料作出评价打下良好的基础。

1)古代题材

古代题材的影视材料语言的使用跟时代有很大关系。有些语言在现代的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率很低或者完全被弃用。所以学生在平时的听力练习中接触这一类的语言机会很少。即使在其他课程中接触到,但由于影视材料语言的瞬间性,学生在材料中遇到这些语言时作出的反应会比遇到经常接触的材料时的反应要慢一些。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进行语块教学能使学生更容易形成整体记忆和整体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材料的主要内容。例如Your Majesty. My Lord. 等称呼语。

2)现代题材

现代题材的影视材料语言比较通俗,在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较高,学生在其他课程中已掌握了很多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法,因此从这个角度讲现代题材的影视材料相对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口语、俚语、流行语对于学习者来说是很大的障碍。由于影视材料的无注性,学生一般无法从画面和字幕中获取这些表达法的真正意思,从而造成理解困难。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学习常用口语表达语块的机会,学生在理解口语化程度高的表达时则更得心应手。

例如:go a little cuckoo in the head (脑袋有问题)(Madagascar)

bust one’s ass (找某人麻烦) (The Pearl Harbor)

live for_________ (为_________而狂热) (101 Dalmatians)

Are you nuts? (你疯了?) (Tarzan)

That’s freaky looking. (看起来很怪) (Tarzan)

3)新闻题材

新闻题材的影视材料理解难度较大。由于一般新闻报道是无字幕节目,学生在观看节目时只能靠听和观看画面这两种手段获取信息。而且新闻语言比较正式,句子长且结构复杂,播报速度快,学生要完全听懂并非易事。对于非专业学生来说理解的难度更大,这是由于非专业学生受到新闻听力训练的机会少。在教授新闻题材的影视材料时,教师应该着重帮助学生了解新闻语言的特点和一些常见的新闻语块,提高学生理解新闻报道的能力。

例如:claim the responsibility for

suicide bomber

presidential election

economic recession

除了一些词组以外,教师还应该提醒学生特别注意抓住新闻导语的5个W(what, who, when, where, why) 和1个H (how)。

4)娱乐节目

娱乐题材的影视材料语言比起新闻语言难度相对较小。娱乐节目的语言或平实,或有趣,或有煽动性,主观性任意性比较强,同时也存在速度快,有时出现口语表达的特点。语块教学也可以帮助学生重点掌握一些常出现的介绍性的语言或者主持人常用的表达,降低材料的难度。

例如:This is for you, people at home! (这是为你们,家庭观众们准备的!)

Now let’s welcome Contestant No_________! (下面欢迎_________号选手!)

5)黑人英语

黑人英语是标准英语的变体,黑人英语自成一体,有其源自标准英语却又有别于标准英语的特色。黑人英语在英语影视材料,特别是美国电影和电视节目中出现机会较大。而学生在平时练习中接触到的黑人英语并不多,了解一定数量的黑人英语语块及其特点对于全面地了解材料内容有重要意义。

例如:There ain’t no God!

He don’t exist. (Con Air)

教师可以提醒学生黑人英语中谓语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双重否定表示否定等特点。

6)涉及文化背景的题材

影视语言有其一定的民族性。(朴哲浩,2007)这是由于语言本身植根于文化中,因此在影视材料中反映文化的其中一个手段就是影视语言。特殊的文化背景表现为特殊的语言表达,承载文化的词汇是影视语言理解的一个难点。各种文化词汇和表达可能涉及宗教、历史、文学、习俗等方面的知识,语块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文化背景,从而尽可能消除理解障碍。

例如:Tuke: Do you wanna play I Spy?

Rutt: Yeah.

Tuke: Okay, I spy something... green.

Rutt: Tree?

Tuke: Ohh!

Rutt: Okay, my turn. I spy something... tall.

Tuke: Tree.

Rutt: Ohh! (Brother Bear)

对白中的“I Spy”是一种少儿猜谜游戏,就是游戏一方说一个看到的东西的特征,然后让对方根据这个特征来猜自己看到的是什么。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理解这里的spy跟间谍没有关系。

7)其他专业题材

不少影视材料还涉及其他比较专业的题材,如经济、政治、军事、医学、法律、饮食、体育等。其中一些专业的词汇和表达记忆难度大,需要经过长期的积累。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常见的词汇和表达,让学生形成语块记忆。

如警匪片中常出现的警察用语:

Turn off your engine!

Lie face down on the ground!

Spread your arms and legs! (Crash)

Place your hands in the plain sight! (Thelma and Louis)

2.在学生获取了一定数量的预制语块后,帮助学生将所学语块运用到其他影视材料的理解欣赏上。

学生掌握了部分语块后,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相关的影视材料供学生进行应用练习。可以先针对某一种类的影视语块进行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语块;然后进行综合练习,多种影视语块在材料理解中的综合运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会逐渐熟悉各种影视语块并能将它们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从而渐渐树立学习的信心,产生学习成就感。

3.组织学生进行影视材料配音、模仿表演等预制语块口头输出练习。

学生在渐渐清除视听方面的障碍后,教师可以组织语块的口头输出练习。练习的形式可以有如配音、模仿表演等,学生自由组合并选择感兴趣的影视材料,在经过角色分配和练习后,在班上进行演示。通过口头的输出练习,学生可以进一步记忆预制语块,并且建立一定的语感,提高口语能力。记忆牢固的语块对学生日常的口头表达也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适当的语境中可以信手拈来,而且表达地道,流利程度高。

四、结语

影视教学是一种视觉和听觉双重刺激的教学方法,也是集语言教学和人文教学于一身的课程。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提高语言的输入和输出能力。而预制语块理论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提供了更有效的方法。将语块作为一个语言单位进行教学可以克服单个词汇教学不连续和语用功能少的缺点。在通过影视材料训练学生语言技能的教学环节中,语块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材料语言的反应速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尧学.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2,(8).

[2]阎志坚.武世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J].

英语学习材料篇7

【关键词】 高中英语 过程性评价 背诵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表明,开设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希望学生在经过英语的学习后,可逐渐掌握英语知识,提高对英语的运用能力。语言技能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写、读、说、听。其中要掌握“读”这一个技能,学生首先应重视英语朗读。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朗读”这一点,引发学生对朗读英语的兴趣,养成朗读的习惯,打好英语基础,促进听、说以及写等方面的进步,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一、授课教师在背诵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1合理选择背诵材料

授课教师在安排背诵材料时,应根据材料的实用性以及现实性进行选择,尽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引起学生对背诵材料的兴趣。此外,所选材料应具备语言规范、再生性强、地道、自然等特点,方便学生根据材料进行模仿,活用材料。

1.2熟悉背诵材料

授课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自身的知识以及经验,对背诵材料积极思考,理清背诵材料意义及其相关知识,从而将背诵速度提高。同时,教师应首先进行领读,指导学生各方面的要点,例如语速、语调以及语言等。

1.3加强背诵材料的活用练习

在背诵的同时结合多方面的活用练习,是加强学生背诵语化能力的有效手段。大量背诵应与学习环境结合,借助活用联系,将语言材料活化,避免死记硬背的方式。

二、进行有力的检查、监督,确保背诵的有效性

2.1将普查与抽查相结合

教师可对一个班的学生进行分组,并在各组选取一名小组长,形成教师抽背小组长,小组长抽背本组同学的检查模式。此外,教师在平时课程中不定期对各组成员进行抽背,对于不过关的学生可给予几次机会,若学生仍未能完成背诵,教师可采取合适的惩罚方法,从而督促全班学生认真执行背诵英语材料的任务。

2.2将背诵融入到平时练习中

在平时的课堂练习中,授课教师可采用不同的手段进行目的性检查,例如默写、听写等手段。在给学生布置默写练习时,可写出课文材料的上半部分,由学生默写下半部分,或者将课文材料中的关键词抽走,由学生进行还原练习。

过程性评价是相对于总结性评价而产生的。通常情况下,过程性评价的目的并不是用以区分受评对象是否优秀,在给予受评对象进行分等这一点并不重视。过程性评价可对学生的英语发展状态以及发展趋势进行科学有效的检测,将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情感状态以及所运用的策略揭示出来。但是,现阶段国内的外语教学评价方式对总结性评价的方式过于依赖,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常常以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来评价其英语学习能力。此种评价方式的不科学导致许多学生对外语的学习丧失了积极性、自信心,严重影响了外语学习效率。

三、教师对学生英语背诵进行评价时应遵循几个原则

3.1结合学生的特点制订不同的评价目标

每一个学生的各个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例如发展水平、学习方式以及认知风格等,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评价目标,给予学生相应的评价。

3.2结合过程性与总结性评价,对学生综合评价

学生英语成绩的评定应由考试表现以及平时成绩两个部分构成,其中考试表现占40%,在设计英语考试内容时,应将英语背诵融入其中,可从平时所布置的背诵任务的抽取几个较为经典的背诵材料,于考试前夕告知学生背诵范围,考试时以抽签方式决定学生的背诵内容。平时成绩占60%,主要是根据学生平时背诵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小组之间的合作情况进行考察。

四、高中英语背诵中的过程性评价

4.1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例如教师评价、个人发展评价、书面评语、口头反馈等。考试环节以及平时的抽背是教师对学生背诵情况的主要评价方式。

4.2学生自我评价以及相互评价

在学生之间采取自我评价以及相互评价的评价方式,除了可培养学生对自身进行准确评估的能力外,还可保全学生的自尊心,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对人、对已时学会公正、诚实、信任是相互评价的重要意义。

五、结束语

在高中英语学习中,背诵对促进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有相关数据证明,在英语材料背诵中,学生所掌握的背诵方法越多,所拥有的可用句子就越多,表达方式越灵活,在长时间的影响下,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不断的完善评价方式,通过对学生的评价,要给予学生进步的动力。

英语学习材料篇8

关键词:中职英语听力;语音;词汇;课堂听力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5-0143-02

听力是学好英语、培养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第一关。它是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职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基础,同时,听力理解也在英语考证中占有重要分值。由于中职学生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加上中职英语课程设置等因素,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因听不懂老师的指令或是考试中听力部分成绩不理想,而产生受挫心理,渐而对英语失去信心或是出现“哑巴英语”现象。较普通高中学生,中职学生在学习上更愿意学习实践技能以适应社会职业的需求,因此,培养中职学生的听力技能进而提升英语的交际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影响中职英语听力教学的因素分析

“说”是衡量是否掌握一门语言的标准,而“听”与“说”是分不开的,只有先听懂了,才能与之正确的交流与表达。在中职学校,由于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以及中职学生本身的学习特点加上传统英语教学对教师的影响,使得中职学生英语“听”的能力的提高面临着较大问题。

1.1 课程设置因素

在中职学校,英语是一门基础课程,课程量少,这样容易导致学生重视“专业”课,而忽视英语等基础课程的学习。除商务专业会开设《英语视听说》课程外,很多学校因为教学条件的关系,基本不开设有专门练习英语听说能力的课程,加上没有相应的英语听力教学设备,学生在听力方面得不到充分的训练,只能靠在课堂上通过单一、陈旧的听力材料进行听力练习。

1.2 学生因素

中职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学习动力不足。据笔者了解,目前仍有很多中职生不能区分thirteen与thirty,把apple中的[]读成[a],不知道bought是buy的过去式。在进行听力训练时,学生因听不懂材料中的句子或是对话而不能正确的获取信息,渐而对英语失去兴趣产生排斥心理。另有一部分学生,在英语听力训练中,能认真的去听、去记,但担心自己的发音和同学的嘲笑,怕自己错误的答案受到老师的批评,因而在课上羞于开口说英语。这种心理上的障碍会导致出现“哑巴英语”现象,是中职学生英语听力能力提高的绊脚石。

1.3 教师因素

受传统英语教学的影响,中职教师对于英语听力的认识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听力能力的提高。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下,英语教学注重语法的讲解和单词的积累,在听和说的方面花的功夫较少。现在很多中职学校,在进行听力训练时,采用的依然是教师反复播放教材附带的听力材料,学生复述或是翻译。在听力训练结束时,也只是枯燥的进行答案讲解,并未对听力材料进行仔细分析,强调材料语句的结构、连读、升降调,模拟听力理解中的对话,教授英语听力获取信息的技巧等。同时,目前大多数英语教材多注重书面的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在听力材料上并未体现职业教学的特点和目的,听力教学资源单一以及听力训练设备的缺乏,使得教师在提高学生英语听力的教学上面临较大的困难。

2 优化中职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

2.1 从基础入手,注重语音的学习

学好英语语音是提高英语听力的基础,音标和读音规则是我们学习和学好英语的关键一步。学好了音标,才能正确的朗读单词;掌握了读音规则即使不认识的单词也能读准。在授课时,教师可以教授一些读音规则,如字母i在开音节中会发成[ai],如right、design、fine,而在闭音节则发成[i],如big、bridge等,以培养学生读单词与听单词的能力。在注重音标和音准的同时,中职学生还要学会辨别连读、省音、失去爆破等。如thank you,nice to meet you中的连读,sit down[sitdaun]中的[t]一般省掉不读,want to在口语中一般说成wanna等等。

2.2 扩大词汇量,熟悉习惯用语

提高英语听力能力,词汇量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英语词汇有着丰富的内涵,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中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词汇量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听力能力的提高。听写是记忆单词的传统方法。在听写单词时,教师可改变“一听一写”的模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如当听写four、hole、peace时,可以要求学生写出读音相同的for、whole与piece;听写动词时可要求学生根据时态写出单词,如buy、bought、buying。除了要扩大词汇量外,同样需要加强英语习惯用语的学习。笔者发现,学生在课上喜欢模仿教师一些简短的英语口语,如good boy, lucky dog,等,这些表达既简单又有趣味,在课上教师可以多说一些简短的习惯用语,丰富课堂又可以让学生做到“耳熟能详”。

2.3 利用网络,丰富课堂听力资源

现代网络的发达,为中职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目前中职使用的英语教材中关于听力的材料并没有体现中职教学的重点和目标,因此教师在进行听力训练时,要面临学生不愿听的困境。中职生更喜欢没有压力充满趣味性的课堂,在英语听力上,不愿单独“听”而喜欢“边听边看”,不愿意听枯燥的对话而喜欢听带有故事性或是趣味性的小段,这就需要中职教师更新英语听力材料,丰富听力资源,而现代网络的发达则满足了英语教师在这一方面的需求。

2.4 注重课堂教学,转变教学观念

在中职学校,英语听力训练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这样利用课堂去提高中职生的英语听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任务法是目前比较新的英语听力训练方法,这一模式分为听前-听中-听后三个步骤。在听前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根据听力材料的主题,要求学生思考如果是自己处在这个语境中,会采用哪一些句子进行对话。亦或是利用一些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等引出听力材料的主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并给出相对应的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在听的时候,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引导,要求学生调整心态,平心静气的去听材料,适当的时候可以停止听力材料,提醒学生做好笔记,教授英语听力技巧。在听力材料结束后,让学生对比听力材料中的句子与在听前阶段自己写出的句子,根据笔记试着复述,并创设相应的情景模拟,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学生通过听力材料的复习和应用,进一步提高英语的听力能力。同时,教师需给予学生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在英语学习和英语听力方面的信心,激发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的兴趣。

听是培养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第一关,而对于英语基础普遍比较薄弱的中职生来说,英语听力却是一个难点。作为需要学习实践技能以适应社会的中职生来说,英语听力能力与英语说的能力密切相关。这就需要我们中职教师从中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情出发,注重基础的培养,适当的改变教学方法,丰富听力资源,逐渐提高课堂英语听力教学,提升中职学生英语听力能力。

参考文献

[1]潘婷.优化中职英语听力教学的对策[J].教育时空,2011,(04).

英语学习材料篇9

关键词 泛读教学 大学英语教育 意义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8.036

Meaning and Practice of Extensive Reading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ZHENG Xin

(Zhengzhou Professional Technical Institute of Electric & Information, Zhengzhou, He'nan 451450)

Abstract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extensive reading course is an important language practice course. Because of its complex content and important positi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How to make extensive reading course play its due effect, to achieve the desired objectives? This requires long-term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extensive reading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based on research by long-term practice, pointing out that the current status of extensive reading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Key words extensive reading; 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 meaning; practice

高水平的英语是读出来的,这一点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已经成为了共识。而且许多的英语权威人士也指出了广泛阅读对于提升语言能力的重要性。在能够大量充分地接触英语语言、阅读英语材料的情况下,泛读是习得语言的重要途径。广泛地阅读对于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泛读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1)泛读是掌握词汇的最佳方法。词汇对于英语学习来说至关重要。学习者只要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就能够进行顺畅阅读和流畅写作。这也是为什么学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记忆单词的主要原因。但是很多大学生的词汇量主要来源于大学英语教材,教材的词汇有限,对于大学生词汇量的增加助益不大。而且学生对于单词的记忆比较孤立、单一、死板,缺乏生动的语境,所以遗忘速度比较快。而泛读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词汇的广阔天地,学生在泛读的过程中,可以接触大量的英语学习材料,这些学习材料种类多样,主题广泛,题材广泛,它们涉及各种各样的语言现象,不仅仅更加贴近原汁原味的、地道的英语,而且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单词和词组的运用较为灵活,光靠死记硬背,所记忆的词汇量总是有限的,而且十分容易混淆和遗忘,但是在泛读的过程中,词汇和词组的各种变化均会频频出现,在反复记忆的过程中,加深了大学生对于词汇的记忆,而且泛读可以让大学生接触到真实、生动的语言环境,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面。

(2)泛读是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调查数据表明,凡是在中学阶段就擅长阅读或喜欢阅读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基本上都表现出了较高的写作能力。同时外国研究者也证明,阅读对于写作能力的提高作用远远要大于听、说等其他的语言技能。中国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普遍不好,这已经成为了公认的事实,追究其主要原因,除了写作练笔不足之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学生所接触到的优秀的英语文献十分有限,学生们在考试的压力下,在各种辅导资料的引导下,已经习惯按部就班地写英语八股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运用什么句式等等,学生们烂熟于心,凭借这些可以获得一个较理想的分数,但是同时也导致了其英语写作流于形式,无法抒发真情实感。但是泛读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学生在广泛阅读的时候,对于英语句式的运用、基本结构的变化等都可以接触到,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此外,大学生在泛读的过程中,能够对于英语的语言运用情况有一个真切的感受,能够加深大学生对于英语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大学生运用英语来交流的能力,同时泛读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提升大学生的英语素质。

2泛读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

英语阅读包括精读和泛读两种,前者强调的是语言的精确性、严密性、规范性,通过老师的详细讲解或学生的仔细阅读,来掌握英语词汇和英语阅读。而后者则是通过大量的、快速的阅读来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语言材料,认识英语语言的特点,它强调的是阅读的范围和速度,在大范围的阅读材料中,迅速阅读,通过各种语言现象的重复出现来加深学生的记忆,最终达到能够熟练运用习得的语言知识的目的。这两种阅读方式各有优缺点,相互补充,对于英语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精度、轻泛读的现象。例如大学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就明显地体现出了这一点。每周的英语课为10个课时,精读就占了8个课时,泛读只有两个课时。这还是针对英语专业而言的,在非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根本没有泛读课的存在。即使在大学英语教材中出现了泛读材料,但是也被老师和学生拿来作为精读的材料来进行讲解。就学生方面来说,尽管很多学生都愿意广泛地阅读,对于泛读也有积极的认知和态度,但是用在泛读上的时间却并不多,同时也很难找到适合他们英语水平的阅读材料。这主要因为我国出版的英语读物内容比较单一,主要是围绕着应试教材而出版了大量的辅导资料。目前,这一现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为了满足读者的需要,国内外的几大外语出版机构推出了多种系列的英语读物,难度不一,既有英语简易读物,也有英语名著原版。由此可见,将泛读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归咎于英语读物的不足是不恰当的,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1)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传统教学是一个大概念,本文中所指的传统教学观念仅仅指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传统的英语教学阅读是以精读为主,在某种程度上,从中学到大学所有的英语教学材料都是精读材料,教师也以详细分析为授课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方式,英语来时对于教材中出现的所有文章都要进行详细分析,从词汇、语法到句子分析、篇章结构等,无所不讲,没有一处遗漏。这种阅读方式其实是从上到下阅读观在教学中的反映。先掌握必要的词汇和语法,以达到阅读理解的前提,最终准确地掌握语法知识。这种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尽管能够提高学生对于语言运用的准确性,但是其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首先,这种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到教材之中,课文学习占用了大量的时间,相较之下,学生的课外英语阅读就有意无意地被忽视了,学生们失去了广泛接触英文的机会。而语言的习得依赖于大量的理解性输入,这种输入形式主要是听和读。而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靠听老师精讲,自己精读,这种形式造成学生语言输入量不足,必然会影响语言的输出效果。

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另一个负面影响就是学生的自主性不足、主动性被压抑,学生在课堂上主要是通过听老师讲,他们对于课文结构的理解、句式的变化主要是跟着老师的分析走,完全没有主动分析的意识,过分地依赖老师,策略意识和能力偏低。而策略意识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大范围、大量的泛读,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重视精讲,轻视实践的现象造成学生完全被动阅读,缺乏主动阅读的能力和意识。

(2)泛读材料的选择范围有限。学习者有选择学习材料的自由,尤其是中国英语学生,他们需要像选择母语一样地去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阅读材料。如果阅读材料过难,超出了学生的阅读水平,那么学生就会逐渐放弃阅读。但是我国的学生常常没有选择材料的自由,在课堂上所使用的教材往往都是教育部规定好的,所阅读的文章都是老师认为适合学生看的,这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无法照顾到每一位同学的阅读兴趣,学生在学习时,常常将阅读看成是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作业,被动地学习,自然也就无法保证学习效果。此外,学生在学习之余,选择阅读材料的时候,常常会不知道应该读什么,那些读物比较适合自己的水平,缺乏老师的专业指导。

3 解决泛读教学问题的方法

要想解决泛读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加强泛读教育,就要鼓励大学生阅读英语简易读物。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推广大学英语简易读物,不仅仅符合学习的规律,而且也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同时英语简易读物也符合读者选择阅读材料的原则和兴趣。

(1)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选择合适的英语阅读材料是培养英语学习者阅读习惯的重要要求,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和阅读爱好,来选择难度合适的阅读材料。同时英语读物的题材广泛,如历史、政治、文学、天文等等,读者不仅可以找到自己看得懂的英语材料,而且还能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同时,自由选择阅读材料对于学习者而言,意义十分重大,它预示着学生在“能读和可读”的前提上,对自己的阅读过程负责并且进行自我管理,这不仅仅能够让学生摆脱老师这根“拐杖”,克服依赖老师的弊病,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策略意识。

(2)迁移学生的兴趣。对于缺乏阅读兴趣的同学,如果仅仅不厌其烦地告诉他们阅读的重要性及其好处的话,非但不能够使学生主动阅读,反而有可能引起他们的抗拒,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如果将大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兴趣迁移到英语阅读中来,会有较好的效果。学生对于阅读不感兴趣是因为阅读材料中没有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所以能逃避阅读就逃避阅读。老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来进行阅读教学,比如女生对于化妆、服装、美食感兴趣,就可以选择化妆品英语、时装英语、美食鉴赏英语等来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教学,针对男生喜爱军事、体育、跑车的特点,老师可以选择体育英语、军事英语、新车推荐等英语资料来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辅以精美的图片,悦耳的音乐,增强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

(3)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大学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精心设计的指导语和问题等方法和手段来组织课堂教学。在讲解的过程中,从语篇的整体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找出主题句,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脉络,抓住文章的重点和中心。对于文章的细枝末节,不必太过在意,只要学生能够看懂文章讲述的大意、理解文章的表层含义、能够根据文章说出自己的见解即可。

参考文献

英语学习材料篇10

英语教学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的指示精神,同时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和科技创新的需要,大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能力的科研与技术开发的后备人才,深入开展中英双语教学逐渐成为工科高等院校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科技信息的交流传播过程中,英语是最广泛使用的语言,特别是在化学、物理、生物、材料等前沿学科,英语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日渐突出,因此在本科生的专业课中融入双语教学势在必行。材料的研究、发展与生产具有国际性强,应用范围广,发展前景好等特点,其研发水平及产业化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目前功能材料专业的本科毕业生选择进一步考研深造,或进入外资企业就业的比例越来越大,这也就要求现在的材料类教育要与世界接轨,因此实施双语教学势在必行。特别是实验课的教学,只有通过实验教学才能使学生把理论知识真正地转化为实际知识,这也将为今后研究工作、研究生实验、科研工作等奠定基础。

一、功能材料专业实验课融入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功能材料种类繁多,用途广泛,正在形成一个规模宏大的高技术产业群,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世界各国均十分重视功能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它已成为世界各国新材料研究发展的热点和重点,也是世界各国高技术发展中战略竞争的热点。为适应功能材料的全球化发展,功能材料专业学生有必要在专业实验学习中逐步地接触、熟悉、掌握一些常见材料、表征设备的专业英文术语。另一方面,由于实验课一般小班授课,人数较少,理论内容也较少,重点比较突出,相对于理论学习来说学生更容易掌握英文词汇。因此,将双语教学模式融入功能材料专业实验课中,在相对简单的氛围下,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将双语教学模式融入功能材料专业实验课中的必要性如下:其一,为准备考取研究生的学生奠定科研学习基础。研究生阶段的英语学习十分重要,日常设备的专业术语,专业英文文献阅读,以及英文类专业文章的写作,都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英语基础。因此在本科生阶段,特别是在功能材料专业实验课的学习中,通过实际动手操作过程融入双语教学,会加深学生对专业英文词汇的理解,可使学生更早地接触到材料类相关词汇,为进一步的深造学习奠定基础。其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功能材料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实践能力和适用社会发展的人才。新材料的全球化发展,要求我们掌握一定的专业英文术语,在毕业生找工作面试阶段,才能够对相关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的研究领域和内容及时把握,顺利通过面试。其三,提高学生在职场中的优势。根据毕业生的反馈信息,材料类的大型企业均走国际化路线,与世界接轨,因此,在本科学习阶段接触一些专业的词汇,会增加与企业沟通交流的信心。

二、如何开展功能材料专业实验的双语教学

1.实验指导书的选择和编写。功能材料专业实验课的特点在于专业性、应用性和现展性。随着材料学的快速发展,专业实验的指导书也应具备动态性和开放性。首先在专业实验课的教材选择上,应选择国内外比较受认可的,具有权威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教材。同时,还需结合课程的教学实际和材料学的快速发展进行实时改编。功能材料专业实验讲义的编写应采用中英文结合的形式,以中文为主,英文为辅,避免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在中文版讲义中适当加入重点的英文专业术语和词汇,实验题目和关键词应采用中英文对照表示。双语教学需循序渐进地开展,逐步地加大实验教材中的英文比例。

2.学生应逐步撰写英文版实验报告。在实验课程进行前,应鼓励学生通过翻译软件,自主将中文讲义改写成英文的预习报告。在翻译和书写的过程中,学生会对讲义中反复出现的专业术语有所熟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进一步加深对这些词汇的掌握,起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教师应当严格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学生所提交的英文预习报告,检查是否按照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步骤等认真书写,是否有偷工减料、抄袭、乱写等行为,并对预习报告中出现的错误语法加以修改。

3.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融入双语教学。首先,教学手段的改变。传统的实验课程教学过程包括学生预习、教师讲解、教师演示、学生操作、教师检查这五个环节。教师的讲解和操作会占用大部分的时间,这样会减少学生的动手实践机会。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将动态的课件演示和英汉双语的课件背景图文并茂地传输给学生,可强化学生对专业英文术语的记忆,难点问题和重点知识的理解,增加趣味性,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其次,教学过程的改变。在功能材料专业实验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和板书将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及实验过程采用中文中穿插英文的方式进行讲解,要考虑到学生的整体英文水平和差异。随着实验课程的逐步开展,逐渐加大中英文的比例,每次实验时强化讲解过的重点词汇,加深学生的记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实验中会出现的问题或已讲解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在教师与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应尽量与学生双语沟通,引导并鼓励学生用英文或专业词汇阐述问题,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英语交流环境。同时,教师应在课堂上融入一些新材料的发展,让学生与时俱进,掌握热点材料的英文名称。课上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教师应引导学生采用英文记法,比如实验材料、实验结论、单位、坐标等,陌生的词汇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起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加强学生记忆。

4.英文报告的批改及考核方式。教师对英文版实验报告应进行认真的批改,并将批改后的英文实验报告及时反馈给学生,学生按要求修改后再返回给任课教师,教师总结出学生常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在实验课中进行纠正。实验课成绩的考核不同于传统的试卷考试,实验成绩更注重平时的成绩,包括预习报告、实验操作、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等。通过课上的师生交流以及对学生的辅导,教师可基本掌握学生英文“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再结合其实验报告的情况,基本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相对于理论课的考核方式更合理,可以更好地反映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双语教学效果。学校应定期对所有学生的英文实验报告进行汇总,由专业的教师组成评定小组,对优秀的英文实验报告进行等级评价,并设定一定的奖项鼓励,增加学生英文学习的动力。

三、功能材料专业实验双语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困难

首先,学生对双语学习缺乏信心。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英语不过关,主要是对专业英文学习存在畏惧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十分重要,要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使他们认识到专业英文学习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功能材料的发展迅速且全球性强,缺乏专业词汇,会导致学生在职场上碰壁。其次,对于理工类学生而言,学生的英语总体水平不够高且存在差异,为双语教学的开展增加了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整个功能材料专业实验课中,逐步地增加英文的比例。初始阶段,增加学生的材料类专业英文词汇量,课堂上反复地重复专业词汇;随着词汇量的增加,不断地在实验中增加难度。功能材料专业实验双语讲义需要找到合适的教材,教师也要根据内容适当的增加英文比例。这就要求教师克服困难,编写适合的功能材料专业双语教材,内容也要与时俱进,把握材料类的快速发展,掌握全球化特点。双语教学所需要的教师既要了解专业知识,把握世界材料的最新发展,又要掌握熟练的英文。这就对教师的选择带来了一定难度,学校应尽可能地为具有潜质的教师提供英文进修的机会,提高教师双语水平,树立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