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与现实的思考十篇

时间:2023-06-02 15:01:31

虚拟与现实的思考

虚拟与现实的思考篇1

关键词:马克思人学;虚拟生存;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045-02

一、问题的缘起

互联网是目前最流行、影响最大的一种全球性、开放性的信息网。自20世纪80年代揭开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到如今,互联网络在中国得到了迅速普及和运用。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 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2.1%,较2011年底提升3.8%。”[1]数据表明,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且直接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互联网的运用普及对人类社会来说是一次革新,它改变了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时空观念,也改变了工作和生活的方式。这影响着作为主体人的生存和发展状况,人们有了现实和虚拟两个不同的生活世界,并在其中来回转换。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互联网为何构成如今人自身发展的新形式——虚拟生存?人们在现实世界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否会带入虚拟的世界中?虚拟生存和现实生存有什么区别?人在虚拟社会中如何生存?虚拟生存有何特点?虚拟生存条件下人如何发展和怎样发展?诸如此类的问题日益凸显。

可见,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以及虚拟世界与人的发展关系是一个关涉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时代性问题,是当今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不可逆转的宏观背景和趋势。“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虚拟生存不仅提出了人的发展的时代性问题,而且也为马克思人学提出了新的课题与难题。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下探讨虚拟生存相关问题已经成为当今学术界研究的前沿性和前瞻性问题,这不仅是时展的理论诉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自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兴起、运用和普及以来,国内学者就从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角度对虚拟生存及其相关问题展开研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目前,我国学者们除了从上述角度研究和关注网络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也有学者们从哲学角度对虚拟生存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思考,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如金枝著的《虚拟生存》、张怡等著的《虚拟认识论》、张明仓著的《虚拟实践论》、周若辉著的《虚拟与现实:数字化时代人的生存方式》、曾令辉著的《虚拟社会人的发展研究》、贾英健著的《虚拟生存论》等。在中国知网中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以“虚拟生存”为题进行模糊查询,相关期刊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共有175篇。

概括而言,目前国内学者对虚拟生存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以下观点:

(一)虚拟生存何以可能

学者们普遍认为随着互联网运用和普及,虚拟生存在今天已经成为一种生存现实,并且它作为现实生存的延伸和拓展正成为人们的一种选择与必需。大多数学者是从虚拟生存的生物学基础、技术基础、人学依据、根本途径等方面对虚拟生存的存在基础做出回答。如认为“人的未特定化和未完成性是虚拟生存产生的生物学基础;人的超越性是虚拟生存产生的内在主体依据;实践是虚拟生存产生的根本依据与途径;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等的发展是虚拟生存产生的关键因素”[2]。

(二)虚拟生存的概念界定

要界定“虚拟生存”,首先要对“虚拟”这一术语给出解释,学者们对于“虚拟”的理解见仁见智。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学者张明仓提出的,他对“虚拟”做了广义与狭义的区分,认为广义的“虚拟”是指人借助于符号化或数字化中介系统超越现实、观念地或实践地建构“非现实的真实世界”的能力、活动、过程和结果;狭义的“虚拟”是指当代语境中的“虚拟”,特指当代的数字化的表达方式、构成方式和超越方式,是我们时代的数字化的生存方式、发展方式和创造方式[3]。

关于虚拟生存的概念,学者们是从虚拟生存和现实生存的关系中得出答案的,虚拟生存是人们在互联网上所从事的活动及行为,它离不开现实生存这个基础,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有学者认为,“虚拟生存是指相对于人的现实生存又超越人的现实感觉的人的生存活动,它是在去除了人的物理实体特征,并将其浓缩化为数字化符号后,以集合体的形式而存在于虚拟时空中的一种社会性的文化生存样式。”[4]有学者认为“首先,现实生存决定虚拟生存,虚拟生存相对独立于现实生存,不是现实生存的翻版,而是对现实生存的丰富,虚拟生存对现实生存也有危害,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是辩证统一的关系”[5]。总之,学者们认为虚拟生存离不开现实生存,它是现实生存的延伸和升华,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三)虚拟生存的特征

虚拟生存作为人的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它与现实生存既有联系,也有不同于现实生存的特点。关于虚拟生存的特征,有学者认为“超越性便构成人之虚拟生存的本质特性,第一,虚拟生存的超越性首先表现为实践上的超越性;第二,虚拟生存所体现的不仅是对现实生存本身的一种超越,更是对现实生存的类意识上的超越性”[4]。除了本质特征,有学者认为“虚拟生存有三个特点:时空观的变迁;个体身份和角色的转变;个体真实自我和潜意识需求的实现。”[6]有学者认为“人的虚拟生存方式和现实生存方式根本不同:首先,生存的虚拟性;其次,生存的模糊性;再次,生存的全球性;最后,生存的裂变性。”[7]

(四)虚拟生存的矛盾

虚拟生存的出现给人的生存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出现了二元生存的现象,给我们的现实生存带来了极大的困惑,因此,虚拟生存的内在矛盾冲突是“虚拟性与现实性的矛盾;人性与技术的冲突;智慧的缺失和生存的不确定性的危机。”[8]有学者用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方法梳理虚拟生存所包含的内在矛盾,认为其矛盾有“真与假的矛盾;对象化与非对象化的矛盾;身心关系的矛盾;主体间的矛盾;生存超越与生存责任的矛盾。”[9]

(五)虚拟生存的前景

虚拟生存的出现使得马克思人学思想经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它无疑会对马克思主义人学在新时期的发展及其当代应用价值等方面产生推动作用。如何在虚拟条件下进一步阐发马克思关于人的生存方式思想已成为学术界不可回避的问题。多数学者都是从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的关系入手寻找问题解决的途径,如认为“应该在马克思人的生存方式视域下正本清源,不可忽视‘虚拟生存’的积极意义,同时不可低估‘虚拟生存’的不良影响,认为‘虚实和谐’是当下人的生存方式的价值趋向。”[10]有学者认为“虚拟生存的未来之路是追寻虚拟生存中人的价值意义;高扬人文精神的旗帜;对自我的重新界定。”[8]

综上观点,国内学者从各个角度对虚拟生存问题进行了不同的分析,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学者们大都是从一般的哲学视野层面上对虚拟问题做出探讨,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将虚拟问题和马克思人学结合作为专门的研究课题比较少。第二,对虚拟生存的本质、主要特征等问题的概括等还停留在一般化、表面化、外在化的描述上,没有深入结合哲学进行思考。第三,对虚拟生存的存在基础缺乏应有的重视。第四,学者们大都只是揭示了虚拟生存的二元矛盾,对解决虚拟生存困境的出路和方法分析得不够深入。第五,关于虚拟生存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在有别于西方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对于国人在虚拟世界中所面临的生存境遇问题以何种发展观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问题,揭示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当代价值,学者们缺乏应有的重视。

三、马克思人学视野下虚拟生存哲学研究的价值

综合国内学者研究可知,如何使人的虚拟生存合理化,促进人的虚实和谐发展,寻找虚拟生存的未来出路,是当前理论界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因此,从以关怀人的生存发展为目的的马克思主义人学角度对虚拟生存哲学展开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理论价值

1.有助于拓展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研究视野。虚拟生存问题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深层次影响不得不引起人们对这种新的生存方式的关注,以马克思人学生存论的角度对虚拟生存进行深入的概括和反思,有助于加深对“生存”这一概念的理解,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生存观,进而拓展马克思人学的研究视野。

2.有助于丰富马克思主义人学相关理论。针对虚拟生存这一现象对人的自身生存状况诸如人的主体性、人的价值实现以及人的自由发展等问题带来的影响,全面、系统地探讨在这一生存背景下马克思关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发展论的内容,有利于丰富马克思主义人学相关理论,推动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向纵深发展。

(二)实践价值

1.对虚拟生存问题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开展对虚拟生存哲学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人们对虚拟生存和社会发展之间关系问题的理解,而且也能为我国制定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各项政策贡献绵薄之力,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2.对虚拟生存问题的研究具有重大的个人价值。通过对虚拟生存问题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的种种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明了在实际生活中该如何正确利用虚拟技术的正面效应,提高人们实践创新活动的理性自觉,从而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向正确轨道迈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11.

[2]孙余余.论人的虚拟生存的生成[J].齐鲁学刊,2011,(4):80.

[3]张明仓.虚拟实践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60.

[4]贾英健.论虚拟生存[J].哲学动态,2006,(7):27.

[5]吴宁.在虚拟生存和现实生存之间[J].天津社会科学,2001,(4):48.

[6]侯锋.浅谈虚拟生存的特点及其超现实性[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4,(2):69.

[7]张昱.论虚拟条件下主体的生存方式[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3):82.

[8]倪志娟.对虚拟生存的哲学思考[J].学术论坛,2002,(3):32.

虚拟与现实的思考篇2

   一、马克思、恩格斯考察虚拟资本的思维逻辑虚拟资本是马克思提出来的,对此人们了解得更多的是股票,而股票为什么和怎样成为虚拟资本,则往往做一般地分析。要深入地理解马克思经济学中的虚拟资本论,必须考察其思维逻辑。

  1.虚拟资本想象论。在马克思以前,法国古典学派经济学家西斯蒙第曾提出过“想象的资本”这一概念,他说:“国家有息证券不过是一种想象的资本,它代表有来偿还国债的一部分年收入。与此相等的一笔资本已经消耗掉了;它是国债的分母,但国家有息证券所代表的并不是这笔资本,因为这笔资本早已不再存在。但新的财富必然会由产业劳动产生;而在这个财富中每年都有一部分预先指定给那些曾经贷出这个被消耗的财富的人;这个部分是用课税的方法从生产这些财富的人那里取走,然后付给国家债权人的。并且人们根据本国通行的资本和利息的比率,设想一个想象的资本,这个资本的大小和能产生债权人应得年利的那个资本相等”①。这样的论述表明:在西斯蒙第看来,国债之所以是“想象的资本”,是因为“与此相等的资本已经消耗掉了”。而以后通过发行国家有息债券,以利息的形式,偿付给国家的债权人,只不过是以征税的形式,从创造的社会财富中取走的一部分,这部分的多少取决于“本国通行的资本和利息的比率”,也就是说“设想一个想象的资本”额度,使“这个资本的大小和能产生债权人应得年利的那个资本相等”。可见,“想象的资本”,是由于国债不代表资本而产生的,但为了从财富中取走一部分用于对国家债权人付息,又不得不“设想一个想象的资本”。

  ①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第2卷,第229-230页,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40页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曾用过“幻想的虚拟的资本”这一概念,他也是从给国家的贷款“本来不是作为资本耗费的,不是作为资本投入”的这一角度阐述的,由于不是作为资本耗费的、不是作为资本投入的,因而这种贷款作为资本已经不再存在,所以才把“国家付款看成是自己的幼仔(利息)的资本,看成是幻想的虚拟的资本”。如果仅从这一点来观察,则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西斯蒙第的这一学说,但需要提出的是,马克思的论述比西斯蒙第前进了一大步:(1)假定“债权人不能要求债务人解除契约,而只能卖掉他的债权,即他的所有权证券。”这样的假定,意味着政府只付息,不还本,国债所有者要收回本金,只有把它卖掉。(2)假定国债能在市场上卖掉,“一旦债券卖不出去,这个资本的假象就会消失”。(3)指出了“不管这种交易反复进行多少次,国债的资本仍然是纯粹的虚拟资本”。马克思的论述表明:国债作为“虚拟资本”是对投资者即购买国债者而言,因为购买国债的人把它的投入当作对国家的贷款,即当作生息资本来看待,而出卖国债的政府又不把它当作资本来运用。

  马克思考察国债是虚拟资本以后,进一步考察股票。他认为:股票是信用制度创造的联合的资本,这种资本的价值也纯粹是幻想的。为什么是幻想的?他们分析的逻辑是:(1)股票本来是代表资本的所有权证书,代表的是现实的在企业中执行职能的资本,代表的是股东预付的货币额,但具有双重的存在:一次是作为所有权证书即股票的资本价值的存在;另一次是作为这是企业实际已经投入或将要投入的资本的存在。作为所有权证书产生对这个资本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的所有权;作为实际已经投入的资本创造并实现剩余价值。马克思认为资本具有双重的存在是矛盾的,也就是说,既然股票作为所有权资本就不能作为职能资本。(2)怎样解决这一矛盾呢?马克思认为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是让股票在市场上买卖,“A可以把这个证券卖给B,B可以把它卖给C,这样的交易并不会改变事情的本质。”①也就是说,通过交易使卖者把它的证券转化为资本,使买者取得预期可得剩余价值的证书,体现股票作为所有权资本的存在。(3)既然要让股票作为所有权资本在市场上买卖,其资本价值如何确定,是考察股票是否是虚拟资本的又一逻辑起点。马克思认为,股票作为所有权资本的价值与它代表的现实的职能资本的价值变动无关,而与它的收益大小有关,收益的大小怎么体现股票的价值,也就是把收益资本化。进一步说,也就是以现有市场利息率去衡量,所得到的收益是多少投资带来的,“假定一张股票的名义价值即股票原来代表的投资额是100镑,又假定企业提供的不是5%而是10%,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利息率是5%时,这张股票的市场价值就会提高到200镑,因为这张股票按5%的利息率资本化,现在已经代表200镑的虚拟资本。用200镑购买这张股票的人,会由这个投资得到5%的收入。”②这样的假定表明:股票的价值也就是它在市场上买卖的价格,始终是资本化的收益,而资本化的尺度是“现有利息率”,换句话说,股票的价值是按现有利息率计算可取得的收益所幻想出的资本。为什么是“幻想的资本”,因为股票的价值不是由现实收入决定的,而是由预期得到的收入决定的,在上述假定的条件下,用200英镑购买这张股票的人,会由这个投资得出5%的收入。但这只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因为股票的价值除了决定于收益的大小外,还决定于其他因素,如投机等。

  从马克思考察股票为什么是虚拟资本的思维逻辑,我们能发现,股票之所以成为虚拟资本,不在于股票本身,而在于股票买卖。从股票不能作为职能资本与所有权资本的双重性存在,导出股票必须买卖才能体现它作为所有权资本的存在,再从买卖的价值确定,导出虚拟资本。股票作为虚拟资本体现在收益的资本化上,其资本化以现有的利息率和未来的收益为尺度。股票作为虚拟资本与国债作为虚拟资本不同,前者含有实现预期的价值的含义,而后者没有这一层意思,因为国债的收益是既定的,而且是有保证的。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30页。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29页。

  2.虚拟资本制造论。除马克思考察国债和股票具有虚拟资本的性质外,恩格斯还指出商业汇票也具有虚拟资本的性质。在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在商业信用中商品的买卖,其贷款的清算,能够通过商业汇票来进行,商业汇票是企业开出的定期支付的凭据。如果开出的汇票时间间隔过长,得到汇票的企业家就可以把汇票拿到银行去贴现,以期获得货币资本。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指出,“在东印度贸易上,人们已经不再是因为购买了商品而开出汇票,而是为了能够开出可以贴现、可以换成现钱的汇票而购买商品”。①意思是:人们不是为了支付而开出汇票,开出汇票是为了贴现,获得资金。恩格斯认为,这是一种“创造虚拟资本的方法”,这种方法存在的基础是因为存在着漫长的商品运输时间,如果商品运输时间缩短了,这种制造虚拟资本的方法便丧失了基础。也就是说,由于商品运输时间过长,买者难以在短期内收到卖者发的货,卖者也难以在短期内收到买者支付的货款,因而才具有开出汇票并以汇票向银行贴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如果商品运输时间缩短了,这种必要性和可能性便消失了。恩格斯把开出汇票并把汇票贴现看成是“制造虚拟资本”,其含义有两个方面:一个以商业汇票代替货币资本作为货币来支付;二是将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提前获得货币资本。前者,是商业信用取代银行信用,后者,是银行信用取代商业信用。前一个取代节约了社会货币资本,后一个取代,新增了社会货币资本,可见,恩格斯论述的因开出商业汇票和商业汇票贴现而制造的虚资本,有节约和新增社会货币资本的意思。恩格斯从这个意义上考察虚拟资本与马克思考察国债是虚拟资本不同:国债之所以是虚拟资本是因为它本身不作为资本而存在,但又要设想出一个资本额度去付息;也与马克思考察股票是虚拟资本不同,正如上述股票之所以为虚拟资本,其价值具有幻想的成份;而开出商业汇票和商业汇票贴现“制造”的虚拟资本,其价值不具有幻想的成份,因为一般说来它们的发生都是以贸易为基础(当然在贸易上也会存在着欺诈)。

  3.虚拟资本派生论。继恩格斯考察开出商业汇票和商业汇票贴现“制造虚拟资本”以后,马克思指出银行家资本的最大部分是纯粹虚拟的,这是因为:(1)银行家资本的一部分投在有息证券上,这部分资本不在银行的实际业务中发挥资本的职能,而是作为准备金看待,其中包括国债、股票、汇票以及土地抵押证等。国债是对收益的可靠支取凭证,股票是现实资本的所有权证书,应当说与利率相关,都是有息证券,而汇票对开出和收取汇票的人来说,虽然不是有息证券,但对贴现者(即银行)来说,也是有息证券,也与利率相关,贴现要权衡当时利息率的高低。既然与利息率相关,而且利息率是变动的,那么它们的资本的价值就不以它们所代表的现实资本的价值为转移。进一步说“既然它们只是代表取得收益的权利,并不代表资本,那么,取得同一收益的权利就会表现在不断变动的虚拟货币资本上。”②所以,这里所谓的“银行家的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首先是指他拥有的作为准备金看待的资本价值即取得收益的权利的不确定(不断变动的)而言。其次所谓的“银行家的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是就银行家的资本大部分并不代表他自己的资本,而是代表公众在他那里存入的资本而言。第三,所谓的“银行家的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还是就“有各种方式使用同一资本,甚至同一债权在不同人手里以不同的形成出现”而言,因为,在这种状况下,一切资本好象都会增加一倍,有时甚至增加两倍。对此,马克思引用了亚当·斯密的论述加以印证,斯密说:“即使在货币借贷上,货币也似乎只是一种凭证,依靠这种凭证,使某个所有者不使用的资本从一个人手里转到另一个人手里。这种资本,同作为资本转移工具的货币额相比,不知可以大多少倍;同一货币可以连续用来进行许多次的借贷,正象可以用来进行许多次的购买一样。”③马克思引用斯密的论述旨在说明:(1)对出卖商品的人来说,货币代表的是他商品的转化形式,即实现的价值,但在每一个价值都表现为资本价值的今天,如果出卖商品的人不是将货币作为购买而是

  ①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34页。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32页。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461页。

将它贷出,则这样的货币就是作为资本价值的存在。(2)货币在贷出者手中作为资本价值的存在能够由一个人手里转移到另一个人手里,这种转移是代表一个资本,还是代表多个资本,“取决于它有多少次作为不同商品资本的价值形式执行职能。”也就是说要看它实现了多少次商品资本的价值。(3)由于商品资本的价值实现为货币后能够用于借贷,而且借入的货币又能够用于购买,所以同一个货币在实现许多次购买的同时,在借贷中又先后代表着各个资本。(4)货币在借贷中,先后代表着资本,使一切资本好象都会增加一倍,甚至增加两倍,其实这只不过是同一资本在不同人手里转移。所以,马克思所谓的银行家里的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包含着同一资本在不同人手里转移,从而使一切资本翻倍增加的意思。第四,就发行银行而言,所谓的“银行家的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是就缺乏黄金保证发行的那一部分银行券。由此发行的这一部分银行券之所以是虚拟资本就在于银行家能够通过发行银行券扩大贴现,贴现是要扣除利息的,因而用于贴现的银行券是银行家的生息资本,只不过由于发行的这一部分银行券缺乏价值保证即黄金保证,所以是虚拟的。综述以上四个方面考察银行家的资本绝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内容,能够发现虚拟资本,既反映在银行家的非实际业务中,如保存的准备金中,又反映在银行家的实际业务中,如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中,同时表明,银行家的虚拟资本既在职能资本中存在,又在非职能资本中存在。

  4.虚拟资本的相对论。“虚拟”的德文fiktiv有两个含义:(1)是“derphantasieentstammend,nichtwirklich:einc-eweltbeschreiben”,即“来自想象,幻想的,非真实的,如:描述一个虚拟、虚幻的世界”;(2)是vorgetauscht,即“装的、假装的、模糊的”。在德文中,与“虚拟”对应的词是wirklich,意思是:真正的、现实的、事实上的。所以,我们能够确定,马克思指出的虚拟资本(dasfiktivkapi tal)是相对真实资本(daswirklicheskapital)而言。真实资本是指“已投资于企业,并在企业中发挥作用的资本,或由股东支出的,用于企业中起资本作用的货币”(《资本论》德文版,第三卷,第484页)。相对而言,没有投资于企业,不在企业中发挥作用的资本,都可以认为是“虚拟资本”。货币资本也是货币,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投资于企业,不在企业中发挥作用,但又要增值的货币,都是虚拟资本。但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没有作出这样笼统的概括,而是针对具体的问题,从具体到抽象,从不同视角,考察“虚拟资本”。可见马克思研究资本问题总是相对不同的事物而言。如果我们设定在什么条件下,确认某一事物是真实的,那么,离开了设定的条件,就能够确认某一事物是虚拟的。这是认识论上的辩证法。

  二、考察虚拟经济需要界定不同的概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在考察虚拟资本时,运用了不同的概念,如“虚拟资本”、“幻想资本”、“幻想的虚拟的资本”、“虚拟的货币资本”、“这种‘货币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等,应当说不同的概念有着不同的含义,表达不同的意思。

  但在我国,人们在考察虚拟经济时,总是把不同的概念搅在一起,混为一谈,比如把虚拟资本等同于有价证券把虚拟经济等同于虚拟资本、网络经济、泡沫经济等。由于概念不清,讨论问题时,往往对不上口径。如果细致地思考则:

  1.虚拟资本不完全等同于有价证券。评介马克思恩格斯考察虚拟资本的思维逻辑,我们能够发现虚拟资本存在的形式有:国债、股票、汇票、缺乏价值保证的银行券等。它们作为虚拟资本的物质载体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有价证券,有价证券作为虚拟资本的载体,相对职能资本来说,有以下特点:(1)它不是劳动生产物,本身没有凝结价值。(2)它不能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不是职能资本。(3)职能资本是现实的资本,它的市场价值即是它的价格一般取决于现实的市场评价,而有价证券是非职能资本,因而也是非现实资本,它的市场价值即它的价格,一般不完全取决于现实的市场评价,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期。(4)它不是价值符号,而是价值收益索取的证明书。价值符号是价值实体的代表,它能兑换,但不能增值。而价值收益索取证明书,一般不能与价值实体对换,而寻求增值。有价证券的特点表明:虚拟资本只不过是能代表取得一定收益的所有权证书。由于取得同一收益的权利表现在不断变动的有价证券所代表的资本价值上,所以把有价证券称作虚拟资本。由此,我们能够说虚拟资本是其价值不确定的生息货币资本。生息货币资本与货币资本不同:货币资本与商品资本、生产资本相联系,是再生产过程中资本存在的一种形式,是一种过渡的资本形式,而生息货币资本与商品资本,生产资本没有直接的联系,不是再生产过程中资本存在的一种形式,更不是一种资本的过渡形式。生息货币资本与信用制度、利息相联系。

  有价证券是虚拟资本的载体,但不能说虚拟资本都反映为有价证券。从上述马克思、恩格斯考察虚拟资本的思维逻辑中,我们能够发现,他们从多种角度,在不同的意义上定义了虚拟资本。概括地说,马克思从国债运用的非资本性和利息支付的资本设想,表明国债是虚拟资本;从股票市场价值取决于股票收益资本化,表明股票是虚拟资本;恩格斯从商业信用取代银行信用,银行信用又取代商业信用,指出开出汇票和汇票贴现制造虚拟资本;马克思从银行保持的准备金不代表资本,只代表取得收益的权利,其价值是不确定的意义上,指出了银行家资本的构成大部分是虚拟资本。如果说上述虚拟资本都因以有价值证券作为载体,因而与有价证券有关,则马克思指出的银行家的资本大部分不代表他自己的资本,而代表存款人的资本,以及同一资本在不同人手里转移使得一切资本好象增加了若干倍,因而也是虚拟资本的论述,就不纯粹以有价证券作为载体,而是以所有权的归属和转移作为载体。可见,马克思所指出虚拟资本的含义,既包括着有价证券所代表的资本价值的不确定性,也包含着所有权归属的不确定性,前者以有价证券作为载体,后者以运用资本的权利作为载体。

  2.虚拟经济不完全等同于虚拟资本。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为了表达新生事物,人们引进了“虚拟”这一概念,如虚拟工厂(virtualfactory)、虚拟办公室(virtualoffice)、虚拟银行(virtualbank)、虚拟大学(virtualuniversity)等。在这里virtual没有虚假、虚幻的意思,而是指事实实际的而不是名义上的状态(almaostwhatisstatedinfactbutnotinname),也就是说事物的现实状态与它自身的过去传统的名义状态相分离。如果我们把这种状态分离用哲学的“异化”来表达,则虚拟是对事物状态异化的理论概括,虚拟经济也就是对经济事物状态异化的概括。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有载体异化的经济活动,如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在网上为顾客提供信息,让顾客选择,提供商品,送货上门,一般人称为“虚拟企业”,虚拟企业与实体企业相比有它们的共性,即提供商品信息,满足顾客需求,但有它们的个性,没有可供观感的商品,没有可容纳顾客的营业场所等,所以,载体异化了。虚拟资本如股票,即可以把它称为载体异化的虚拟经济(因为它的载体是表现为所有权资本的有价证券,而不是职能资本的产出要素),又可以把它称为功能异化的虚拟经济,股票之所以称为虚拟资本不存在于它具有分割剩余价值的功能,而在于它能够作为商品在市场上买卖,通过买卖实现增值,这就说它能够作为商品在市场上买卖,实现价值增值,赋予了它新的功能。除了功能异化的虚拟经济外,还有形式异化的虚拟经济,如一种权利派生或转化为另一种权利,如银行资产证券化和期权等。

  这种状况表明:虚拟经济能够有多种活动或状态存在,如果以货币来计量这种活动的价值,并以此求得增值,则以货币计量的价值便成为虚拟资本,可以说虚拟资本是人们从事的实体经济以外的,以一定的价值求得价值增值的活动。这表明,虚拟经济中包括着虚拟资本,但虚拟经济不完全等于虚拟资本,二者涵盖的内容是有差别的。

  3.虚拟经济不同于网络经济。网络是一个系统,网络经济是通过系统提供信息的一种经济活动。网络经济的存在为虚拟经济的产生、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如果从网络的客观存在来说,它不是虚拟的,而是实在的,比如IT产业,它是网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体经济而非虚拟经济。但如果以网络为条件构建电子商务活动,形成虚拟企业,则网络产生的活动又成为虚拟经济。问题在于基于什么而言,或者说从什么意义上讲,它是虚拟的或非虚拟的。

 4.虚拟经济不同于泡沫经济。泡沫经济是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转瞬即逝的一种经济现象。这种经济现象一般通过市场价格的急剧上升又急剧下跌表现出来。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人为的操纵、人们预期的失误等。这种现象的存在有别于经济周期正常的波动。经济周期正常波动受客观因素制约,时间较长,呈现着阶段性;泡沫经济的波动是非正常的、受主观因素制约、时间较短、不呈现阶段性。泡沫经济除了反映在市场价格的波动中外,还会反映在其他领域,如虚报产值、虚报GDP等。前者可称为价格泡沫,后者可称为产值泡沫或GDP泡沫,可见泡沫经济有多种表现形式。在虚拟经济中有可能存在泡沫经济,但不能说必然存在泡沫经济。这就是说虚拟经济中还会不存在泡沫。所以虚拟经济不等于泡沫经济。而且泡沫经济不等于价格泡沫。这就是说泡沫经济不一定反映为价格过度上涨。

  5.泡沫经济不同于经济泡沫。经济泡沫是指经济增长的状况中存在着泡沫,如价格泡沫、产值泡沫等。在经济增长中存在一定泡沫是不可避免的,从一这意义上说是正常的。经济泡沫进一步发展,可能成为泡沫经济。可以说从经济泡沫到泡沫经济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泡沫经济是不正常的,畸形的经济。

  三、当代值得关注的虚拟经济

  人们在考察虚拟经济时,多注重有价证券的市场特别是股票的上市流通,这自然是需要的。但在当代经济金融化的趋势下,更值得我们关注的虚拟经济,应当是金融衍生商品交易、电子货币和网络银行。

  1.衍生金融商品是在原本金融商品的基础上派生的。如果说原本金融商品是银行借贷契约、公司股票和政府或企业债券,则衍生金融商品便是在它们的基础上派生的金融资产证券、股票及债券期货和期权。衍生金融商品相对于原本金融商品而言有其共性,但更有其个性。最重要的个性是与实体经济过程的联系不同,从而增值能力不同。公司股票和企业债券是实体资本的副本,与个别经济过程密切相关,其增值能力取决于个别经济过程的业绩和回报。但这一点,国债却不同:国债的增值能力不取决于个别经济过程的业绩和回报,而取决于政府的还本付息能力。政府的还本付息能力取决于国家的财政收入,国家的财政收入不取决于个别经济过程,而与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相关。如果我们把其增值能力与个别经济过程密切相关的公司股票和企业债券,称为第1类虚拟资本,则我们能够把其增值能力与个别经济过程不密切相关,而与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国债,称为第2类虚拟资本。

虚拟与现实的思考篇3

关键词:虚拟现实;虚拟技术;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5-0133-02

目前,很多学校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展了实验教学活动,从而能够通过具体的实验教学,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但是在开展实验教学活动时,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实验的过程及效果进行模拟,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实验效果的提高。因此,本文围绕着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价值进行论述,最后总结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实验教学中应用的原则和具体的实践方法,从而能够为虚拟现实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提供更多的参考。

1 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

虚拟现实技术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及相关的设备,能够为用户提供相关的视觉、听觉体验,从而能够使得用户利用自己的感知来进行体验。虚拟现实技术是对真实现实中的情况进行模拟,从而通过各种表现形式进行信息的传播。

虚拟现实技术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虚拟性的特点,虚拟现实技术主要是对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事物进行模拟,所以虚拟环境中与真实的环境比较相似,这也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基础,从而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好的虚拟体验;第二,交互性,虚拟现实技术不仅仅能够模拟现实中的事物,而且可以模拟现实中事物对人产生的反馈等等,因此人们能够在虚拟现实中,与周围的事物产生较好的互动,能够进一步增加虚拟现实技术的真实性。根据以上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可以看出,其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营造虚拟的现实环境。

2 虚拟现实技术的价值

虚拟现实技术产生之后,不仅仅作为一种新的科学技术,而且能够对现实世界产生一定的价值。虚拟现实技术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模拟真实的现实活动,从而使得人们无法在现实世界中完成的活动,能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来实现。例如:普通人群希望能够对消防过程进行体验,但是无法真实地进入发生火灾的现实情况中,那么就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从而模拟火灾现场,这样人们可以感受到相应的信息;第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教育提供更大的价值,例如:在教育中进行研究时,人们希望对于某些设想进行实践,但是又缺乏足够的条件来完成实践过程,这时就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来讲模拟实验情况,从而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第三,帮助人们树立更好的抽象思维,对于人们来讲,是生活在三维的世界当中,对于很多东西的感知都是通过抽象思维来进行的;但是,很多时候三维世界在平面进行展示时,缺乏抽象思维的人群无法适应这一过程。所以,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帮助人们更好地树立抽象思维。

3 虚拟现实技在实验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虚拟现实技术具有鲜明的特点,同时对于教学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可以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实验教学活动中,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本文通过简要介绍,认为这些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学生主体性的原则

根据素质教育的内容可以得知,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时,也需要遵循学生主体性的原则,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但是,为了更好地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中,需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地指导,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积极性,从而能够促进虚拟现实技术在实验教学的良好应用;第二,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良好的模拟,因此在开展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实验过程进行模拟,教师给予良好的指导,从而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观察、独立实验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3.2 教师指导性的原则

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良好指导,需要在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实验教学过程中,进一步遵循教师指导性的原则,更好地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点:第一,要正确认识虚拟现实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技术,能够更好地促进实验教学的开展,但是无法替代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指导地位,需要不断明确这一原则,才能够更好地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第二,教师应该充分转变自己的在实验教学中的角色,从传统的课堂主导地位向着引导地位转变,在进行实验教学中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需要给予学生更好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完成实验教学过程。

3.3 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为了更好地提供实验教学效果,很多学校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应用了虚拟现实技术,使得学生能更好地观察到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但是,不同的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和实验能力等等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在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为了更好地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实验教学中,需要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从而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应用不同的虚拟现实技术,更好地促进实验教学的开展;第二,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尊重每个学生的思想,为学生提供相对自由的实验环境,从而能够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发挥自身在实验教学中的积极性,以及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兴趣,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虚拟现实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3.4 遵循开放性和创新性的原则

对于很多学校来讲,开展实验教学课程就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的开放性和创新性。因此,为了更好地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实验教学中,也需要遵循开放性和创新性的原则,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对于实验教学来讲,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实验结果有着多种可能性,可能失败也可能成功,还可能出现很多未知的结果,因此在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过程中,遵循开放性的原则,对于每一种实验结果都进行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而不是仅仅局限在教学内容中;第二,创新是实验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通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能够为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创新性的原则,才能够更好地发散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的实践方法

4.1 熟练掌握虚拟现实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为了更好地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实验教学中,需要教师和学生熟练掌握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对于实验教学中的学生进行集中培训,利用教学课程中的相关课时,对虚拟现实技术机器及其相关技术的应用方法进行相关的讲解,使得学生能够熟练操作相关的设备,确保实验教学课程的顺利开展;第二,学生和教师需要对实验教学进行相关的准备,例如:学生需要对实验教学课程中运用到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教师需要对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行备课,从而能够提前对实验教学进行演练,能够为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实验教学中提供基础条件。

4.2 设计合理的实验教学过程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实验方法,开始应用于实验教学过程中,对于原有的实验教学步骤或者方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到实验教学中,需要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师需要对相关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整合,从而寻找到适合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的部分;另外,教师还需要合理安排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实验的时间,从而确保实验教学能够在一定的课时内完成;第二,教师需要将在实验教学中用到的相关资料准备好,例如:对虚拟现实技术的操作资料、或者虚拟现实技术中用到的一些硬件或者软件等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在进行实验时,满足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条件。

4.3 参考其他成功的教学案例

为了更好地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实验教学中,还需要参考其他成功的教学案例,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虚拟现实技术在很多国外的实验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可以参考国外一些实验教学的开展方式,从而能够学习如何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实验教学中的方法;第二,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学校以及教学内容,从而能够开展适合实验教学的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方式,更好地确保虚拟现实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4.4 对虚拟现实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反馈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项新兴的技术,在实验教学时运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因此为了更好地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实验教学中,需要建立相关的应用效果反馈体系,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师应该对学生参与实验教学活动的结果进行反馈,不仅仅需要对实验教学内容和结果进行反馈,而且还需要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给予相关的意见,从而能够促进虚拟现实技术的更好应用;第二,教师需要对相关的反馈结果进行收集,对于出现的集中问题给予关注,从而能够及时给予解决,确保虚拟现实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顺利应用。

5 小结

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为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条件。因此,本文首先对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论述,进而提出了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的相关原则,最后提出了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与实验教学的实践方法。相信,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良好运用,能够更好地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方敏, 杨宝义, 汪蓉等. 虚拟现实技术在急危重症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教育, 2015(11).

[2] 张良力, 祝贺, 王斌.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电气工程专业实验平台开发[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5, 32(2).

虚拟与现实的思考篇4

关键词:虚拟;现实;主体性价值

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为支撑的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与速度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标志着人类正在进入网络化时代。网络化带来了现实生存的虚拟化。而“虚拟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工具,更重要的是它嵌入到人类生活的社会文化系统之中,使以往的社会文化系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核心体现就是:虚拟技术带来了社会关系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1]。所以,网络虚拟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超越,而且是对人们的生存观的彻底改变,使人们生存的“现实感”和“现实”含义趋于淡化,出现了虚拟与现实相背离的矛盾,使人的主体性价值趋于消减,给马克思主义哲学带来了新的“贫困”。笔者认为,解决虚拟与现实相背离的矛盾,就在于通过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揭示其必然性、辩证性及和谐性,研究人的主体性价值的实现途径,促进人的和谐、自由、全面发展。

一、虚拟与现实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对象

关于虚拟与现实的问题已经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但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往往把“虚拟”作为一种抽象存在,甚至把虚拟世界的人也看成一种抽象的存在,从而消解了现实中人的主体性价值。作为现代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关注人类世界的整体性发展,而且更关注现实的人的发展。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2],即以人的发展为坐标来重新“安排周围世界”,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所以,数字化时代出现的虚拟与现实的矛盾现象,也必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主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必须能够对此作出科学理性的解释。

首先,虚拟是现实的反映,现实是虚拟的基础,没有现实就不可能有虚拟。网络虚拟实质上就是以数字化方式构成的虚拟空间。这种虚拟空间与网络、电脑及其他高科技手段相结合,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数字化时代。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网络是人类思维的产物,是看似无形实则有形的虚拟空间,因为网络虚拟不是网络虚幻,更非虚无缥缈的真“无”,而是对现实的虚拟,是对现实的反映,是在现实基础上的虚拟。虚拟的事物所具备的属性,一般与现实世界中的物质属性存在是相对应的关系,即与现实世界中的物质相对应。也就是说,虚拟虽然不一定是现实的,但却来源于现实,是一种“虚拟实在”,而“虚拟实在中的物的属性是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手段对真实世界中客观物质属性的描述”[3]。所以,它与真实世界中物理意义上的存在又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我们在关注这一现象时,始终不可能离开对现实的人及其所在的现实的物质世界的关注。换言之,虚拟在本质上并没有脱离其现实性的范畴,因为现实是虚拟赖以存在的基础,而任何事物发展的可能性并不等于其现实性。因此,网络虚拟只不过是不受现实条件限制的而对现实可能性的一种布展方式。认清这一点,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虚拟与现实的矛盾关系甚至和谐关系都至关重要。

其次,虚拟对现实的不可能性的反映具有更高的层次性,没有现实的不可能性就不会有更高层次的虚拟实在性。数字化方式的出现是比语言文字符号的发明更为重要的一次革命,如果说语言符号创造了人的思维空间和符号空间的话,那么数字化方式则是在思维空间与符号空间中发生的一次更高层次的革命,它在思维空间、符号空间的基础上又创造出了虚拟空间、数字空间、视听空间和网络世界,并直接指向了某种不可能的可能性,使不可能的可能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为一种真实。所以说,虚拟是人类中介系统的又一次深刻的革命,是数字化的革命,是对现实不可能性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对现实不可能的可能性的虚拟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这种虚拟是建立在现实性范畴框架之外的,它否定了以往那种一切从现实出发的传统思维方式,因而就更具有创新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现实性是从过去的某种可能性发展而来的,只是对一种可能性的选择,而对不可能的可能性的虚拟则展现了多种可能性,并通过虚拟使其成为虚拟空间中的某种真实,这就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其三,虚拟与现实既有一致性又有背离性,其一致性具有积极意义,其背离性则给当代哲学带来了新的“贫困”。笔者认为,虚拟作为一种数字化的存在,就其现实性而言,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是对现实事物的虚拟,即对象性的虚拟或现实性的虚拟,是一种正向虚拟;二是对超越现实性的虚拟,即对现实的不可能性的虚拟,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虚拟,也是一种正向虚拟,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三是对与现实相背离的虚拟,这是一种违背人类发展规律的虚拟,是对人的主体性价值扭曲的虚拟,这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所在,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的新“贫困”。虚拟的前两种形式表明了虚拟与现实在不同等级和层次上的一致性,是多维空间中的正向虚拟,这两种虚拟形式有利于人的主体性价值的实现,是值得提倡的;而第三种虚拟形式则是与现实相背离的虚拟,是一种负向虚拟,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但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作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为人们思维提供方法论原则的同时,只有面对这样的“贫困”,在虚拟与现实的相背离的负向虚拟中研究其和谐的可能性,才能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社会现实问题研究的理性升华。所以,虚拟与现实的背离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新的用武之地。

二、虚拟与现实的矛盾给马克思主义哲学带来的新“贫困”

网络的出现,在为人们信息共享提供了无穷的可能性,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条件的同时,也使得网络主体的在场和不在场的界限趋于弱化甚至消灭,造成虚拟与现实的背离,极大地阻碍了人的主体性价值的实现,使人们在尽情地享受高科技带来的诸多便利和快乐过程中,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尴尬和矛盾,使网络主体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传统的伦理道德等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给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制造了前所未有的“贫困”。

美国网络空间专家迈克尔·海姆认为:“虚拟实在是实际上而不是事实上为真实的事件或实体。”[4]也就是说,你感觉到的虚拟实在,当你说它是真的时候,它却不同于自然现实;但是,当你说它是虚拟的时候,它又可以和你交互作用,是现实存在的。由此便引发了虚拟与现实的矛盾,其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虚拟与现实的分裂或对立,就是社会和人的虚拟方面与现实方面发生了脱节、分离甚至冲突,这是网络时代的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其后果非常严重:虚拟经济与现实经济的分裂将会引发金融危机,虚拟政治与现实政治的分裂将会引发政治动荡,虚拟文化与现实文化的分裂将会引发文化冲突,虚拟人格与现实人格的分裂将会引发整体人格的分裂等,而整个社会的虚拟部分与现实部分的分裂则必然会引发整个社会的瘫痪。因此,有学者担心,网络社会的到来“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就像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就像婴孩被注入了生命,阿帕网[注:阿帕网是互联网(Internet)的前身,是美国“尖端研究计划署网络”ARPAnet(AdvancedResearchProjectAgencyNetwork)的音译,该技术要求系统程序在执行命令时不受任何影响(包括受到核弹的攻击)。]一旦投入运行就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而后来发生的一切几乎都是顺理成章的”[5]。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我们固然需要一个网络世界,因为它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方便,它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现实世界不能提供的事物,它满足了我们许多现实世界不能满足的需要。但是我们不需要一个凭借自己的特殊性而可能凌驾于现实世界之上的网络世界,更不愿意看到网络世界成为吞噬自己母体的“枭獍之徒”。(枭是一种类似猫头鹰的鸟,古人认为它长大后会吃掉母鸟;獍是传说中一种凶猛异常的野兽,一生下来便会吃掉母兽。所以枭獍之徒往往被用来形容那些数典忘祖、忘恩负义的人。)如果有朝一日网络世界真的凌驾于现实世界之上,那么对于我们人类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因为那就说明我们人类存在的根基受到了损害,我们人类可能会被虚拟连根拔起,社会就不成其为现实的社会,而人也不成其为现实的人,人的主体性价值更无从谈起。

面对人类社会出现的新问题,传统哲学不仅不可能真正关注现实的人和人的现实“生活世界”,而且更不可能关注虚拟世界里的人。马克思所说的传统哲学只是在“解释世界”,这并不是指它着重于“求真”,即认识、解释世界的本原、本质、结构、发展动力及客观规律,而是指它把现实问题变成观念问题,甚至变成对现实的辩护。所以,马克思认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6]。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与传统哲学的主题存在的根本差异,即由“解释世界”置换为“合理地改变世界”,从而为我们解决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提供了原则和方法。另一方面,从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的历史视野来看,虚拟与现实的矛盾应当是人类自由本质演进所必然伴有的现象,它内在于人的实践本性。由于人的实践的本性在于不断地扬弃外在世界对人的给定性,不断创造出属人的新世界,因此,人在自由地、创造性地建构自己的世界与自身的同时,也必然为自己带来新的问题与困境。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马克思主义哲学今天所面临的虚拟与现实相背离的哲学困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的自我异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然而,“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道路”[7]。因此,尽管异化的发生是人类不可规避的命运,但批判异化、克服异化更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

马克思认为,人类要发展必须先学会生存;为了生存,必须进行物质实践,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转换;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转换,人和人之间必须互换其活动,并结成一定的社会物质关系,“这些物质关系不过是他们的物质的和个体的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罢了”[8]。所以,虚拟与现实的矛盾不过是人类所必须进行的物质实践的对象罢了,是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的物质转换过程中结成的一种新的社会物质关系。我们只有从人的物质实践活动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在虚拟和现实的矛盾中揭示人存在的真实本质,在虚拟生存形态中科学而系统地阐释马克思的人学理论,在相互矛盾的生存空间里论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问题,才能走出虚拟与现实的矛盾给我们带来的新“贫困”,为实现人的主体性价值提供理论支持,这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数字化时代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所在。

三、虚拟与现实矛盾中人的主体性价值的实现途径

诚然,由于虚拟与现实的矛盾把“人”与“物”的关系给颠倒了,使虚拟的“物”成为现实的“人”的统治者,使得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在整体上陷入一种无序的状态:在这个漫长的自发的(而非自觉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将经历一个非常痛苦的(大量的社会对抗和冲突)和付出巨大代价的(经济危机、环境污染、人性扭曲、两极分化、社会病态等)过程,这种物质关系必定扼杀人的主体性价值,殃及整个社会。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决定了它的革命性和科学性,违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就谈不上革命性和科学性。马克思指出:“一个时代所提出的问题,和任何在内容上是正当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有着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9]所以,我们必须从理论上寻找虚拟与现实相背离的矛盾关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联性,科学合理地对虚拟与现实相背离的矛盾现象及其和谐统一进行哲学阐释,使虚拟与现实的矛盾能够和谐地统一起来,才能为人的主体性价值的实现开辟新的途径。

首先,虚拟与现实矛盾的和谐统一是人的主体性价值实现的基本前提。虚拟与现实的矛盾具有统一性,其统一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来源上的统一性,虚拟是从现实中发展而来的,因此它们之间完全有可能实现矛盾的和谐统一。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虚拟与现实的和谐统一是“否定之否定”的产物。当虚拟尚未从现实中产生的时候,这是一种“肯定”状态;当虚拟从现实中产生出来并与现实形成对立关系时,这是一种“否定”状态;这种“否定”状态进一步发展就有可能达到“否定之否定”的状态,即虚拟与现实的和谐统一。所以,从来源上讲,虚拟与现实的和谐统一实质上是“流”与“源”的辩证统一关系。二是结构上的统一性,虚拟是广义上的现实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它们之间有可能实现和谐统一。一般而言,部分与整体总是相对和谐的。如果某种部分完全不同于整体,那么它就不可能是这个整体的一个部分;如果某个整体完全不容纳部分,那么它就不可能是包含这个部分的整体。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这种天然的和谐关系决定了虚拟与现实是有可能和谐统一的。三是相互作用中的统一性,虚拟与现实各个方面的相互作用也为虚拟与现实的和谐统一提供了可能性。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相互建构、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影响和相互转化都从不同方面说明虚拟与现实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虚拟与现实的和谐统一是完全可能实现的。所以,从相互作用上讲,虚拟与现实的和谐统一实质上是“彼”与“此”的辩证统一关系。所以,虚拟与现实矛盾的和谐统一的可能性为人的主体性价值实现提供了前提。

其次,虚拟与现实矛盾的和谐统一是在虚实之间的交互作用中实现的,也可以说是在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博弈中实现的。但是,虚拟与现实矛盾的和谐统一只能建立在正和博弈的基础之上。从博弈论的角度上看,虚拟与现实之间存在着三种可能的博弈模型。第一种是负和博弈,即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由于激烈的冲突而两败俱伤。第二种是零和博弈,即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双方在博弈的过程中一方获胜一方落败,获胜方所获得的正好是落败方所失去的。这其中既可能是虚拟世界占了现实世界的上风,也有可能是现实世界占了虚拟世界的上风。但是不论是虚拟压倒现实还是现实压倒虚拟,其实都是整个世界内部的一种自相残杀,它们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都没有任何促进作用。第三种是正和博弈,即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在博弈过程中通过化敌为友、良性互动等方式实现了双赢。在正和博弈之下,不仅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各自都得到了发展,而且它们各自的发展是互不对抗且相互促进的这就是虚拟与现实的和谐统一。负和博弈不能带来虚拟与现实的和谐,零和博弈也不能带来虚拟与现实的和谐,只有正和博弈才能带来虚拟与现实的和谐。而虚拟与现实之间正和博弈的前提就是虚拟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性质是良性的。一般而言,只有虚拟与现实之间的良性关系才能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

最后,实现人的主体性价值又有助于形成虚拟与现实矛盾的和谐统一性。但这里所说的人必须是“完整的人”,完整的人不仅有其自然属性,也有其社会属性和人文属性;不仅有其物质性,也有其精神性;不仅有其追求现实利益的一面,也有其追求抽象价值的一面。总之,完整的人不仅仅有其经验性,也有其超验性。虚拟是人的重要方面,人的现实性和虚拟性是人的经验和超验二重性的特殊表现。既然人有现实的方面、现实的需要以及虚拟的方面、虚拟的需要,那么实现人的主体性价值就不能仅仅考虑人的现实方面和现实需要,也应该考虑人的虚拟方面和虚拟需要。只有全面地理解人和人的需要,人的主体性价值才有可能真正成为现实。因此,人的虚实二重性是虚拟与现实矛盾和谐统一的人性根据。实现人的主体性价值就必须全面把握人的虚实二重性,这样才能满足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需要。所以,实现人的主体性价值和虚拟与现实矛盾的和谐统一是相互促进的。

总之,虚拟与现实的矛盾性是虚拟与现实矛盾和谐统一的前提所在,虚拟与现实的同一性是虚拟与现实矛盾的和谐统一的基础所在,虚拟与现实的对立性是虚拟与现实矛盾和谐统一的必要性所在,虚拟与现实的统一性是虚拟与现实矛盾和谐的可能性所在。但是,虚拟与现实的和谐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先验状态,也不是一种一劳永逸的永久状态,虚拟与现实的和谐统一这一价值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人类的明智选择。如果我们选择了有利于虚拟与现实的和谐统一的虚实关系,选择了有利于虚拟与现实矛盾的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那么虚拟与现实的和谐统一就有可能实现。因为“这个世界是我们的世界,要把它变为天堂或地狱都在于我们”[10]。为了实现虚拟与现实的和谐统一,我们应该也必须选择全面的发展而非片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而非失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而非暂时性的发展,有利于人的主体性价值实现的发展而非不利于其实现的发展。我们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准确把握和运用其原理和方法,才能走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留给我们的任何“贫困”;我们只有不断地走出“贫困”,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现实问题研究的理性升华;我们只有实现人的和谐、自由、全面发展,才能在虚拟与现实的矛盾中实现人的主体性价值,最终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淑英.从技术思辨到社会哲学关于虚拟世界研究的方法论转向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1):81-84.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8.

[3]张怡.虚拟实在论[J].哲学研究,2001(6):72-78.

[4]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114-115.

[5]郭良.网络创世纪:从阿帕网到互联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23.

[6]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6.

[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17.

[8]马克思.马克思致巴维尔·瓦西里也维奇·安年柯夫[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2.

虚拟与现实的思考篇5

[关键词]虚拟旅游;研究核心;研究范畴;镜像体验;理想型法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0)02-0013-06

1 引言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VPL Research公司创始人杰龙・拉尼尔(Jaron Lanier)提出了“VirtualReality”(虚拟现实,VR)的概念。奥库斯坦奈斯、布拉特纳(Aukstakalnis,Blatner)对虚拟现实作了如下定义:虚拟现实是人们对计算机及其复杂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及交互操作的一种方法。虚拟现实技术最初主要应用行模拟训练、娱乐、数据和模型可视化、虚拟战场环境仿真等领域,现在VR技术的应用已经扩展到人们生产生活中的许多方面。而虚拟旅游就是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领域的应用。它是以虚拟现实为主的多种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将现实中或不存在的旅游场景通过互联网或其他载体构筑成虚拟旅游环境,并呈现在人们面前,使得旅游爱好者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游览路线、速度及视点,足不出户就可以遍览遥在万里之外的风光美景,获得身临其境般的体验。

在虚拟旅游刚刚出现的时候,马歇尔(Marshall)坦言:“虚拟世界是一全新的艺术形式,并且还没有人真正地理解它”。的确,无论在技术层面还是思想层面,虚拟旅游都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但在经历了十几年发展后的今天,我们不能因此而一概否定它能够成为一个热点而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所以虚拟旅游值得并且要求我们付出努力去研究。尽管学术界目前不能完全对虚拟旅游实践作出指导,但已经在虚拟旅游研究中达成了一定的共识:(1)我们不能无限扩大虚拟旅游的定义和功能。虚拟旅游不是旅游,也永远不可能取代真实旅游。旅游的定义是个人前往异地以寻求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而虚拟旅游并没有离开常住地,而是将“旅游景点搬回家”;旅游是一种社会化的活动,虚拟旅游并不能完全代替旅游活动中的人际交往、社会环境等要素。(2)虚拟旅游是旅游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是隶属于旅游学的一个研究领域。它在近期或相当一段时期内不会同旅游学一样成为一门学科。然而,我们也不能小觑了它的发展空间。计算机信息技术与旅游业都曾被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Naisbitt)预言为21世纪服务行业中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而计算机信息技术与旅游业的天然结合将产生更大的驱动力,它不仅会给信息技术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同时也更赋予旅游业发展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2 研究现状及问题的提出

虚拟旅游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国内学者多从虚拟旅游自身的特征出发探讨其应用与实现问题,虽然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但还处于研究的早期阶段。

国外学者对虚拟旅游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并对其赋予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对它们进行梳理后,发现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虚拟旅游与真实旅游的替代关系。张罗杰(Cheong)认为虚拟旅游对现实旅游有着巨大的威胁,并可能替代现实旅游和旅游产品。但穆齐尔、普格尔(Musil,Pugel)却认为虚拟旅游永远不能成为现实旅游的替代品,因为它不能替代真实环境中的所看、所听、所感,以及不能提供现实旅游中的各种社会文化关系。苏斯曼、温哈根(Sussmann,Vanhegan)以假设检验的方法对旅游开发者和旅游者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虚拟旅游尽管不能替代现实旅游,但却具有弥补现实旅游缺陷的潜力。(2)虚拟旅游的体验性。布克(Book)认为虚拟旅游不能替代真实的旅游,但是虚拟旅游为人们提供了在真实旅游中不能获得的体验。斯丹木布里斯、斯堪尼斯(Stam,boulis,Skayannis)研究了虚拟旅游后的体验重现问题。(3)虚拟旅游的网络营销及对旅游决策的影响。邱文彬、万金生、李信义(Chiou,Wan,Lee)在对旅游指南小册子和虚拟旅游进行比较后,建议在旅游营销中采用以虚拟旅游为主的联合促销形式。莱斯顿(Leston)认为虚拟旅游能帮助顾客在出游前更好地了解旅游地以做出见多识广的实地旅游决策和合理的旅行前安排。鲍尔、杰克布森(Bauer,Jacobson)认为旅游市场营销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和东欧国家将从虚拟旅游发展中即刻受益。(4)虚拟旅游与旅游资源的关系。达文波特(Dav―enport)对虚拟旅游在敏感地区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作了详细的阐述。

由目前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研究对象、研究范畴等问题尚未形成共识,特别是虚拟旅游虽然在实践中已经日趋成熟,并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但在旅游学科的研究之中却并未成为一个热点,仍然停留在东敲西打的探索阶段。这更反映出虚拟旅游研究的不成熟和不规范。面对虚拟旅游实践的蓬勃发展,研究其理论内核,使其科学化,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试图通过建立虚拟旅游研究内核,进而对虚拟旅游研究范畴进行探讨,以期激起研究此问题的一波涟漪。

套用阿拉姆贝瑞(Aramberri)和谢彦君的话:虚拟旅游发展还处于少年期,这意味着生理上的迅速发育(虚拟旅游实践应用蓬勃发展)和心理上的严重不成熟(虚拟旅游思想道路筚路蓝缕),少年期恰是这二者的矛盾结合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引导失当,虚拟旅游可能会误入歧途;如果加以正确的指引,虚拟旅游会对整个旅游学的发展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3 虚拟旅游研究的内核

3.1 内核的提出

关于旅游学科体系的核心,目前占主导地位的有两种认识。第一是传统的旅游经济说,这种带有明显功利色彩的观点,在目前追求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和谐发展的大背景下越来越显得苍白无力。另一种是旅游体验说。虽然它得到了多数学者的认可,但仍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之处。我们在此不讨论它是否可以作为旅游学科体系的核心,毕竟真实世界同虚拟世界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但在虚拟旅游世界中,即在以虚拟旅游者为主体的操作系统中,虚拟旅游者所获得的体验是其开展其他一切活动以及影响虚拟旅游服务者行为的基础和源泉。因此。对虚拟旅游者的体验研究,可以作为切入点。

笔者应用诺伊曼(Neuman)在定性数据分析时首先使用的理想型法进行研究。理想型法是社会关系或发展过程的模型或心理抽象。理想型是进行比 较的工具,它可以用于突出案例间的区别或强调案例间的相同之处。当突出区别时,特别是在确定对照背景时,理想型被当作参照物来说明在所研究的环境或现象中的不同寻常的背景对比。当使用理想型强调相同之处时,也就是组织相关定性数据通过类比说明相似之处,理想型有助于以自身为基础从概念或语义上组织数据。应用此方法,笔者提出与旅游体验相似的一个概念――镜像体验。它是指虚拟旅游者在沉浸于虚拟旅游过程时,所得到的一种感官体验,是对旅游体验的模拟。这里引用了一个比喻,就是把旅游世界同网络虚拟世界的关系比作实物与镜中像的关系,但两者的关系不是平面镜所映射出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是呈现出镜中像对实物的模拟关系。在虚拟旅游中人们尽管不能真实地触摸到景点,不能同景区的居民游客真实地交流,但虚拟旅游者会身临其境般漫游于一个逼真的虚拟环境中,能够同网络上的导游或其他游客进行言语互动。在这里,虚拟旅游者所获得的感官体验是对真实旅游体验的极端模拟,它就像一面魔镜,让网络游客能够感受到未来实地旅游的情景,达到镜像体验。

3.2 镜像体验与旅游体验的对比性讨论

对镜像体验的研究不得不先从旅游体验谈起。瑞恩(Rayan)在综合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旅游体验是一种多功能的休闲活动,包括了娱乐成分或者学习成分,或两者兼而有之。而旅游体验的获得是旅游者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实现的。谢彦君认为旅游体验的实现路径是旅游观赏、旅游交往、旅游模仿和旅游中的游戏。

旅游体验是在旅游世界中完成的,镜像体验是在虚拟现实中进行的。图1能够清楚地表明旅游体验与镜像体验的对应关系。图中间的虚线像一面魔镜将旅游世界与虚拟世界分开,同时也将它们之中的体验方式、实现路径一一对应联系起来。旅游世界与虚拟现实有着视听感官上的相似性,旅游者所感受的旅游氛围情境在表现形式上是相同的。不论真实的旅游世界还是虚拟的旅游景点都能对行为者产生弥漫性渗透的心理影响,像是空气里的味道、海水里的盐分一样,包裹着行为者的外部心理感知世界。旅游体验发生在旅游世界中,或者说,发生在一个拥有独特意义的具体时空框架当中。在这个世界中,美丽的景色常常使游客流连忘返,它是多数旅游者在旅游中所获得高峰体验的来源,是其做出旅行决策的主要原因。旅游者主要通过视听感官尽情地感受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受人类的智慧伟绩。虚拟旅游也是存在于一个具体时空框架之中。在虚拟现实世界里,自在之物与艺术作品历历在目,虚拟旅游者通过视听观赏能够极大地获得与真实旅游相似的效果。然而对景点的观赏不仅仅是旅游者的唯一目的,加之人的社会性本质共同决定了与当地居民和游客以及管理人员交往的不可避免性。在旅游交往期间,所有旅游者都脱离了原有的社会阶层约束,成为平等交流、沟通的主体。与旅游世界相对应的网络世界是虚拟性的(如身份的隐匿性、空间的虚拟化),这也取消了社会角色的界限。虚拟旅游者与其他在线网友开展的交流沟通与实地旅游交往同样是平行的。模仿在旅游过程中的意义也不能低估,旅游者可以借助模仿或追求模仿实现对旅游愉悦的体验。在旅游目的地,外国游客穿戴龙袍的喜悦甚至能够感染许多中国人。虚拟世界中的旅游者又何尝不是一个模仿者呢?无疑,他是在模仿真实的旅游者,以此来获得愉悦。这有点类似网络游戏中的角色扮演,网民可以选择不同的角色到不同的目的地“旅游”。例如:以克林顿的身份,游览他在1998年访华时去过的西安一北京一上海一桂林一香港线路,并用文字介绍克林顿此次访华的历史情境和重大意义。虚拟旅游者在欣赏景色的同时,可以享受国家元首般的“礼遇”。游戏是一种以娱怀取乐、消闲遣兴为主要目的而又有一定规则的活动。旅游过程中的游戏设计,连同其他旅游体验方式一样,是提高旅游者参与程度和体验质量的重要手段。虚拟旅游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变革而产生的一种新生事物。它同《古墓丽影》、《反恐精英》等电脑游戏一样,都是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现实技术的交互性特点要求虚拟旅游者必须经过对电脑的操作,通过完成前进、后退、环视等动作来实现虚拟旅游。从这一意义来说,《古墓丽影》是对劳拉寻宝的模仿,《反恐精英》是对反恐现场的模拟;而虚拟旅游是对真实旅游的模仿,所以它本身也是一种游戏。

旅游体验与镜像体验在实现路径与感知效果上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在现代条件下,消费者对虚拟旅游的体验似乎是满意的,并且在模拟环境中旅游已经是社会事实。斯丹木布里斯、斯堪尼斯在研究了基于体验的旅游创新战略与技术问题后,指出体验的再现和模拟有助于延伸目的地与旅游者之间的交互关系,而这种交互关系的延伸又将有助于体验的重现。借由包括虚拟旅游在内的信息与通讯技术而展开的活动能够延续目的地与旅游者之间的交互关系,进而增加体验的重现。

4 对虚拟旅游研究范畴的思考

有些学者认为,虚拟旅游无非就是网络营销的一种形式,这是它唯一的研究内容。不可否认,网络营销是虚拟旅游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但如果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们就不能用网络营销涵盖虚拟旅游的全部。思想理论之所以可以指导实践发展,是因为它来源于实践同时又高于实践,因此,二者也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一差异主要表现在思想理论带有指导性和前瞻性。如果仅仅对虚拟旅游现象进行描述而不是对其进行抽象和展望,必然会被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所迷惑,从而难以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升华,难以从中提炼出虚拟旅游研究内在的逻辑性,进而步入思想理论永远落后于实践发展的怪圈。

从现象学角度来审视,虚拟旅游的实质过程就是“足不出户,遍游美景”,而这一过程的内涵就是“身临其境获得体验”――镜像体验。它体现了虚拟旅游的本质属性,揭示了虚拟旅游研究范畴的核心所在。其他与此相关的虚拟旅游研究都是在此基础上的外延扩展。图2为虚拟旅游研究范畴车轮图,它形象地表现了以镜像体验为中心的虚拟旅游领域的研究内容及相互关系。车轮中央是虚拟旅游镜像体验的研究,它是虚拟旅游不断发展前进的中轴驱力。车轮的外部是虚拟旅游的外延研究内容,它们增大和加快了虚拟旅游发展的范围和速度。由于各研究内容之间存在着交叉与重叠,所以用虚线分隔。图中右下侧留出一个空白辐条,这是因为随着技术的更新、思想的进步,虚拟旅游的研究范畴会不断发展变化。根据研究者的目的不同,对同一现象的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势。车轮图中部靠近车轴的辐条部分,可以称为定性研究部分,因为虚拟旅游早期的研究多从文字出发,与整体归纳范式相关。车轮最外部的车胎称为定量研究部分,它和实证主义或假设演绎范式相关。

虚拟旅游与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是旅游者前往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吸引力。然而当一度被誉为“无烟工业”的旅游业开始“冒烟”,环境恶化、破坏性开发以及文化异化等现象日 益严重,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关于旅游资源的问题。虚拟旅游为协调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式。

虚拟旅游的美学鉴赏:我国美学大师叶朗认为,旅游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活动,它涉及审美的各个领域(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又涉及审美的各种形态(壮美与优美、绮丽与疏野、沉郁与飘逸、繁缛与明快等等)。任何事物都不排斥功能性与美学性的共存。虚拟旅游不是枯燥乏味坐于电脑旁的机械鼠标操作,它也有各种审美活动蕴含其中。

虚拟旅游与旅游环境:旅游环境是旅游活动得以存在和进行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同时还包括人文社会经济环境。良好的环境能为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优美舒适方便的各种条件。然而,旅游环境对于旅游活动的质量或数量的容量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旅游环境容量,将会导致旅游环境质量的下降和破坏,降低旅游活动的质量。虚拟旅游所提供的环境能否降低真实旅游环境的破坏,起到保护与建设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虚拟旅游与社会伦理学:社会学本身是一个很庞大的系统,它是研究社会机构和社会关系的科学。虚拟旅游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对旅游活动、社会关系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旅游本身就是人权的一个组成部分,虚拟旅游可以发扬社会的和谐性和公平性原则,为残障人士、不易出家门的老年人士提供服务。

虚拟旅游与旅游决策:环境心理学指出,消费者利用感官对有形物的感知及由此获得的印象,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服务或感受型产品质量及企业形象的认识和评价。然而,旅游产品的无形性与不可移动性与旅游者事前决策性之间的矛盾,致使旅游者不能提前试用旅游产品,两者之间存在高度信息不对称。这一矛盾只有通过高效的信息传递才能够解决。这种信息不能仅是简单的文字信息或图片信息,它必须是沉浸性、构想性、交互性的,即真实旅游的“再现”――虚拟旅游。潜在旅游者在虚拟旅游网站进行虚拟旅游,获得镜像体验,实现对旅游产品的“试用”,从而为其旅游决策提供了参考。这为解决旅游产品“客货不可见面”的弊端寻求了思路。

虚拟旅游与旅游市场预测:李君轶对Web旅游数据和实地调研旅游数据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得出实地调研数据(实际需求)和Web数据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不论是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或时间分布,两者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虚拟旅游比其他网络信息具有更强的感染力,所以对虚拟旅游与市场虚拟之间关系的研究会给旅游相关部门提供更准确的预测信息。

虚拟旅游与网络经济:网络经济是指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上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经济关系,它是知识经济的一种具体形态,这种新的经济形态正以极快的速度影响着社会经济与人们的生活。虚拟旅游应该像网络游戏、网络支付、网络社区等网络经济一样,拥有自己独特的经营模式,虚拟旅游如何在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网络经济时代掌控自己的领域,拓宽旅游经济的发展空间,亦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虚拟旅游与网络营销:网络营销是以国际互联网络为基础,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和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来辅助营销目标实现的一种市场营销方式,包括搜索引擎营销、E-mail营销、博客营销、论坛营销等多种形式。虚拟旅游作为网络平台上一种高速、有趣的信息传播手段,其在网络营销中必将会有不俗的表现。但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旅游者自身的成熟,多种营销方式的联合也将成为虚拟旅游研究内容之一。

虚拟旅游虽然是旅游学科中的子领域,但虚拟旅游不可避免地涵盖了旅游研究的众多内容。这也更进一步说明虚拟旅游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以及对虚拟旅游研究范畴思考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然而,虚拟旅游研究也并非是一个内容繁杂且空泛的范畴。从系统论与矛盾论的角度出发,虚拟旅游的研究体系应该是由若干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组成的集合系统。笔者在探讨虚拟旅游研究范畴时,将旅游活动中的旅游者和旅游接待地这一矛盾体,即用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构建其研究体系,期望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演进范式,体现社会、环境、经济和谐发展的思想,避免陷入不同利益群体的功利性认识。其表现形式为网络营销与旅游决策、虚拟经济与美学鉴赏、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市场预测与社会伦理等矛盾面的对立统一。而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虚拟旅游的研究范畴和研究重点也会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体系。

5 结论

对虚拟旅游研究内核的讨论,首先为解决旅游产品的客货不可见之弊端提供了解决思路。镜像体验是对旅游体验的高度模拟,它们之间在获取路径和感知效果上存在着强烈的耦合关系。这种相似性是其成为虚拟旅游研究内核的主要原因。其次,虚拟旅游研究内核的确定有助于探讨整个研究范畴的框架。虽然,对于一个分散的、跨学科的领域要有一个统一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具有多种学科背景的旅游研究者目前仍采取游击战式的研究方式,他们多从固有的视角看待虚拟旅游,这或许会忽视虚拟旅游研究的实质。内核的探讨也是试图摆脱此处研究的不成熟性。

虚拟与现实的思考篇6

[关键词] 信用制度;虚拟资本;货币虚拟化;经济危机

[中图分类号] F03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03-0130-02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虚拟资本”首次提出是由威・里瑟姆在1840年《关于通货问题的通信》,关于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的讨论,已有很多经济学家进行研究并提出一系列理论,主要包括约翰・穆勒的“信用媒介说”、亨利・桑顿的“观念资本说”、格里和肖的“金融媒介论”、哈耶克的虚拟资本效应和马克思的信用货币理论等。这些理论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有着某些解释,但究其本质,缺乏对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之间逻辑本质的分析。我国学术界对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的关系更多侧重于研究对股票、债券等金融衍生品和全球金融化问题的探讨。

基于国内外研究和发展情况,笔者认为对当下虚拟资本过度发展导致的信用危机、流动性危机乃至经济危机的解决关键在于重新明确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之间的关系,从既对立又统一的方面对两者进行动态剖析,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关于信用和虚拟资本的讨论恰恰给了我们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为当下我国大力发展金融创新提供了方法论层面上的指导。

(二)信用与虚拟资本的定义

1.信用的界定

马克思认为信用存在借贷性。信用将产业资本的使用扩大至生产开外,一方面基于借贷双方的信任程度,在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层面上,实现价值的偿还。信用从方式与制度两个角度实现个人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增殖。信用的主要形式包括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产业资本家为了扩大再生产,将一定支付期限属性赋予证券等票证,彼此之间提供商业信用,提供了信用制度最早期的样式和发展基础。

2.虚拟资本的界定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别对国债、股票、商业汇票等有价证券进行考察,并认为他们是虚拟资本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但尚未对虚拟资本提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但这种形式具有投机性和价格回归性。马克思强调基于信用获得货币或商品的使用权,产生的利润也是源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如股息、红利等,实现了形式上的外延与扩展。

二、资本论视角的两者关系分析及评述

简而言之,信用制度是虚拟资本的发展基础与成长动力,并贯穿于整个资本运行的环境当中,虚拟资本发展反作用于信用制度,两者之间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超越生产力限制的无节制的虚拟资本扩张,酝酿着经济危机的萌芽。

(一)信用制度是虚拟资本产生与流通的温床

1.借贷货币资本催生虚拟资本扩张,造成经济繁荣的假象

信用的产生,是建立在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化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上的。生产资料的私有闲置资本增加至超过资本家用于消费资料那部分,就成为生息资本乃至借贷资本的源泉。信用货币代表的价值索取权而不是实际价值的方式推动债务与债权的顺利实现,正是这种无价值的形态促使资本的使用权与所有权发生了分离,促进了虚拟资本的形成。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的本质在于信用制度和货币资本化,信用化即资本虚拟化的过程。当有价证券成为资本投机的工具时,虚假的经济繁荣会出现,减弱整个社会的支付能力,造成新一轮的恐慌。

2.社会资本积累加深虚拟化程度,实现对资本所有权潜在扬弃

信用的产生也加速了资本集中与积累,并调整了资本技术的构成,使得资本重新分配实现规模再生产,促使了社会资本的形式,并在社会范围内流动和扩张。马克思指出,随着货币资本积累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货币资本将会采取银行准备金、银行券、汇票、本票以及资本家之间的信用单据等以带来收益的纸质契约形式,即虚拟资本形式,这种联合“使资本主义生产超出它本身界限”,是对资本所有权的潜在扬弃。

3.信用制度节省流通手段的实现时间和费用,加速资本再利用

“通货速度的大调解器是信用”,一切节省流通手段的方法都以信用为基础。一方面,这种加速是技术性的,较小量的货币或货币符号会同银行业务技术联结完成流转,另一方面,信用又会加速商品形态的变化速度,从而加速货币流通的速度,进而促使资本形式变化加快,最终推动了整个再生产过程。考虑虚拟资本的流通,以银行资本为例:

其中W*即为虚拟资本,我们只考虑虚拟资本参与的资本市场部分,即G―G'―G"的价值增值过程。当职能资本家的自有资本难以满足正常生产循环需要时,不得不通过融Y来借用以货币为经营对象的货币资本家的闲置资本。于是,职能资本家让渡一部分利润g,取得货币资本家持有资本使用权,获得“双重支出”与“双重回流”。货币资本家通过出售“平均利息率”的有价证券,将最终收入进行资本化处理,完成g―W*的转变,虚拟资本获得了所有权证书的存在形式,一方面推动了商品循环的再生产G―W...P...W'―G',扩大了现实资本规模,另一方面加速以金融为代表的虚拟资本商品化交易W*―G'―G",扩大了虚拟资本的规模。

(二)虚拟资本将信用制度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1.虚拟资本印证了信用制度的本质:资本主义借贷行为

马克思认为,在真正的资本主义信用经济条件下,虚拟资本仍然无法脱离现实资本而存在。信用依托于借贷关系而存在,借贷行为的实现在于通过利率联结储蓄与投资,完成现实资本与虚拟资本运动上的一致。

2.虚拟资本冲破时空的束缚,将信用深化建设扩展到全社会领域

马克思指出发行银行券、扩大银行业务、增加流通准备金或私人支付手段准备金等纯粹技术性手段等都可用来创造信用。这样,银行就可以在有价证券外创造更多的货币和货币资本,同时构筑一个以中央银行为社会信用的基础、商业银行和同业拆借进行支撑的信用体系,促使信用建设范畴扩大至全社会的领域。

3.“部分投机性”和盲目性有可能扰乱信用制度发展的正常路径

职能资本家通过以金融资本为代表的虚拟资本,瓜分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没有改变压榨劳动者的资本主义本质,而且金融资产的交易基于预期现有资产的某种变化,生产的脱离性更助长了金融的不稳定性,而投机性和盲目会造成虚拟资产价格的剧烈变动,扭曲了信用对利润率平均化或作为平均化中介的作用,成为少数社会财富垄断者对大多数劳动者进行深入剥削的工具,严重阻碍了信用制度与信用环境的发展。

(三)信用深化c资本虚拟化加速经济危机的产生,高杠杆化是危机诱因

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制度,也就是社会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冲突,信用货币使得“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的暴力的爆发,即危机”。信用制度本质上说,提供了支配他人的资本、财产、劳动的权利,具有杠杆调整。首先,金融杠杆在虚拟资本市场的利润最大化原则诱导下被盲目抬升,也提供了对剩余价值更为极端的剥削方式,实体经济面临着资金不足和利润瓜分的双重压力,极易演变为经济危机。其次,虚拟资本作为实体资本的“纸质复本”,掩盖了两者之间独立运动的本质,会引发人们过度的短期投机行为,不利于宏观经济的长远发展。最后,拉大了社会的贫富差距。虚拟资本的投资比率随着家庭富裕度上升而增加,社会财富和收入的差距也将扩大。

三、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借鉴意义

马克思的信用与虚拟资本理论是具有时代特征的,对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性调整和金融创新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金融化资本把各国金融市场紧密联系,适度的、有效的、符合国情的信用和虚拟资本理论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明确信用制度的基础性作用,不可本末倒置

虚拟资本的核心作用在于交易,交易双方的信用高低决定着交易完成效率、优劣程度和是否继续合作,完善的信用制度促使实体资本加速虚拟化。所以要求虚拟资本的发展,必须实现在信用制度的不断完善中进行合理控制,不可过分夸大虚拟资本的反作用。

(二)信用制度创新同时要保证虚拟资本运行稳定,把握监管和创新的关系

当下,“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开发符合创新需求的金融服务”成为十三五规划的主要内容,信用制度、信用模式也要有所创新,才能保证虚拟资本的运行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内。这要求一方面创新要在信用轨道下运行;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监管力度,消除产品创新时带来的信用扭曲和市场低效率。

(三)建立全社会范围内的信用环境,推动信用深化与信用进化

虚拟资本的发展还涉及整个社会中人与群体的软环境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视信用制度的建设,加快信用法律法规的制定出台实施;积极推动内外部增信机构的联动,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信用评级体系;持续深化公民的信用意识;促使征信服务社会化、制度化、透明化、网络化,实现银行信用、商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协同发展效应,将信用深化与信用进化真正落到实处。

(四)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发展,合理控制金融发展节奏

虚拟资本的爆发式发展推动虚拟经济直线式上升,纯粹的货币或证书形式的积累加速产业的空壳化,极易落入金融化陷阱当中。笔者认为必须重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发展关系,一方面避免金融过度发展,有效控制发展节奏;另一方面加强产业资本的积累,合理稳健经营资产流动性,强化本国实体经济的实力和竞争力。同时对于资本市场也要有节制的开放,对于资本项目进行合理管制,将国外金融崩盘负效应对我国的辐射危害降至最低。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M].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452, 545, 532, 453, 456, 555, 530, 546, 589, 546, 389, 500, 553, 585, 499-500

[2]成思危.经济的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J].管理评论,2009(1):3-18

虚拟与现实的思考篇7

关键词:虚拟实验;EDA技术;实验教改

电子类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在培养学员分析、设计和应用电子电路能力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电子类实验受到实验设备、技术手段等的制约,已很难适应现代实验教学发展的需要。EDA技术的出现为缓解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平台。如何合理利用EDA技术改革电子类实验系统,调整实验内容,改变实施方式,更新考核机制,已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1、查找问题,寻找适应时代需求的电子类实验教学模式

1.1 传统实验教学的弊端突出

(1)传统实验课程往往依附于理论课程,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辅助理论教学,实验模式单一、内容固定,与实际联系不紧密,难以激发学员学习兴趣;

(2)实验内容多为验证性实验,缺乏设计性、综合性和开发性实验。不利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别提锻炼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一锅烩”式的教学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教学要求。每个学员的实验内容、进度、要求、考核统一,没有考虑学员的差异性,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发现有特长的人才;

(4)与当前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不相协调,计算机辅助教学、辅助设计手段应用不足。

1.2 基于EDA平台的虚拟实验优势明显

EDA技术是以计算机为基本工作平台,采用高级描述语言,它包含的MulZisim软件是常见的电工电子技术设计和实训的工具。电工电路、电子电路等都可以通过EDA仿真软件,进行电路图的绘制、设计、仿真和分析。它与传统实验比较,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EDA平台的虚拟实验把学员从繁杂的电子线路搭建、线路检查中释放出来,一方面避免了仪器的损坏,另一方面节省了实验时间,提高了实验效率。(2)利用EDA技术能够很直观、形象地进行实验,让实验教学更加方便有趣。学员对虚拟操作环境兴趣浓厚,对教员讲解的课程内容非常直观地就能理解,增加教学的互动性和学员的积极性。(3)EDA仿真软件操作简单,容易上手,为后续各专业根据专业特点开设的有关领域的计算机辅助软件的学习打下基础。

1.3 扬长避短虚实结合

基于EDA平台的虚拟实验教学优势明显,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实验方式就要被抛弃。因为虚拟实验在培养学员对真实仪器设备的感知度和操作能力、培养学员的误差分析能力等方面存在缺憾。虚拟实验过程对计算机而言,只是按指令要求运行相应的程序,一般实验都能完美无缺地进行,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可达到天衣无缝的一致,实验过程中即使操作错误,也不会出现什么“意外事件”,不利于培养学员严谨的科学态度。实验过程没有分析,没有思考,学员很难在实验中发现新问题,禁锢了学员的思维。

由此可见,虚拟实验与传统实验各有优缺点,它们本质不同,却相互联系。以实物作为实验工具和对象进行实际操作的真实实验是虚拟实验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而以虚拟仿真技术利用计算机进行可视化操作的虚拟实验是传统真实实验的必要的有益补充和扩展,两者互有优势,采用虚实结合的实验方式,不断挖掘虚拟技术与硬件实验各自的长处,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2、勇于实践,探索“虚实结合”的电子类实验教学改革之路

在具体实验教学实践中,要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要充分发挥虚拟实验与真实实验各自的特点,不可厚此薄彼。

2.1 根据实验项目的特点选择合理的实验形式

教员可根据实验项目的特点选择是采用传统实验还是虚拟实验。验证性实验、仪器操作训练实验宜采用传统实验形式;而观察现象型、数据采集处理型实验,一般采用虚拟实验。

2.2 合理调整同一实验项目中不同实验形式的交替

对于同一实验项目,可以根据实际情形在实验进行的不同阶段进行虚实交替教学。可以先做1~2次传统实验,对常用的实验仪器有基本的了解,再进行虚拟实验就能较好地掌握仪器设备的原理和性能。也可先做虚拟实验,熟悉实验步骤和原理,然后再做真实实验。

2.3 利用虚拟资源,加强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及新型实验的开设

传统的实验室出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往往无法及时开出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与此相比,虚拟实验更有优势。它能够在低投入、无风险、大容量的情况下,在虚拟实验环境中实现对各种实验设备和器件的交互操作,可方便地将相应实验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出新的实验内容。

虚拟与现实的思考篇8

[中图分类号]B0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0(2001)02-0036-06

歌德曾经说过:“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鲜活的生命之流汩汩滔滔,奔腾不息。随着新事物、新现象的不断涌现,人们的理论思考也必须不断地变更自己的对象和形式,一些理论的争论显得过时、琐屑或不必要,新的社会实践方式的出现需要我们转换思维框架,采取新的视角,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正面临的问题:传统知识论是以现实为基础和认识对象的,以发现和掌握客观规律为认识的首要目标。然而,正当人们为认识的可能性和可靠性争论不休的时候,虚拟出现了,“虚拟使人类第一次真正拥有了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一个是虚拟世界;拥有了两个生存平台:一个是现实的自然平台,一个是虚拟的数字平台。”虚拟不同于虚构,这是因为“虚拟的东西是真的,是真实存在的,它具有真的存在形式和功能,是人们能够感性地感受到的。”但虚拟又不同于现实,它“又是假的,它只是一种数字化的存在,与被虚拟的对象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这确实发生了对于传统框架的真与假的超越,发生了对于传统思维方式和哲学观念的超越”。(注:陈志良.虚拟:人类中介系统的革命[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4):57~63.)究竟应当如何认识和揭示虚拟这种现象呢?显然从传统的认识框架出发,从现实出发,从现实的客观规定性出发,是无法解释虚拟的,作为“时代精神的思维与认识”(黑格尔)的哲学必须转换视角,把对知识考察的核心从传统的规律的角度转换为数字化平台下的规则。

传统知识论的核心:规律

传统知识论的核心是规律,《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对知识的解释是: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它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又经过实践检验的对客观实际的反映。人们在日常生活、社会活动和科学研究中所获得的对事物的了解,其中可靠的成分就是知识。依据反映对象的深刻性和系统性程度,知识可分为生活常识和科学知识。生活常识是对某些事实的判断和描述。科学知识是通过一定的科学概念体系来理解和说明事物的知识。科学知识也有经验的和理论的两种不同水平。科学知识是全人类认识的结晶,又是人类实践和社会发展的必要的精神条件。知识与无知相对立。从无知到有知识,知识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不断运动,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基本过程。知识的发展表现为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地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深化和扩展。这种处在辩证运动中的知识具有历史继承性、不可逆性和加速度增长的特点。”定义涉及到知识的来源、形式、发展规律等等。从传统知识论框架看,这个定义是比较完备的。从知识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传统知识论的核心是规律,无论是“对某些事实的判断和描述”还是对事物的“理解和说明”,其目的都在于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也就是事物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定性。人们的认识过程是对真理的无限趋近,反映在知识上就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地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深化和扩展”。所以,规律是人们认识活动的目的与核心,知识则是对客观规律的不同形式的揭示和描述,表现为认识活动的结果。

知识的核心是客观规律的思想起源于古希腊。古希腊的苏格拉底通过对概念的探讨,最早确立起“知识是对普遍必然性的本质的把握”这一根本观点。普遍必然性也就是规律性,苏格拉底最早在知识和规律之间划上了等号,规律由此成为认识的对象和知识的内容。柏拉图则把世界划分为理念的世界和现实和世界,认为知识是对理念的把握,所以知识是永恒的,意见则是变动不居的。巴门尼德明确区分了意见和真理,认为“意见”是个别的,随时间、地点、个人而变迁,“知识”则是不变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知识论有两个基本假设:一是知识是对普遍必然性,也就是规律性把握;二是存在是知识的对象,所以,知识就是对规律的把握和揭示,否则便称不上是知识,这是传统知识观的根本观点,近代认识论就是对这一知识观的继承和发展,只不过在这个方向上人们的思考更进了一步,思考的重心已不再是“知识是什么”,而是“知识是如何可能的”,围绕这个问题产生了近代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争论。

以规律作为知识核心的思想来源于对存在的预设,从这个预设出发,人们就必须解答知识的可能性和可靠性问题。经验论和唯理论争论的根源就在于传统知识观的第二个基本假设,即存在是知识的对象,这个知识的对象在近代被称为实体,实体是完全独立于人之外的存在。实体的设定产生了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即如何保证主体的知识与客体规律一致的问题,为了消弥主客体的二元对立,唯理论者从人的理性出发,经验论者则从个人的经验出发,提出和证明了知识的来源及可能性。培根是近代经验论的奠基人,他提出人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感觉经验,“人若非发狂,一切自然的知识都应求助于感觉”。笛卡尔作为唯理论的始作者则提出真的知识只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我们的“纯粹理智”,他以“我思故我在”为前提推演出整个知识大厦,并最后求助于上帝来保证心灵实体与物质实体的一致和统一。但是,无论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都不可能正确解答知识的来源和可能性问题,二者在休谟和莱布尼茨那里分别走到了自己逻辑和历史的终点。休谟声称“至于由感官所发生的那些印象,据我看来,它们的最终原因是人类理性所完全不能解释的。我们永远不可能确切地断定,那些印象是直接由对象发生的,还是被心灵的创造能力所产生,还是由我们的造物主那里得来的”。(注:休谟.人性论[M]:101.)休谟的“温和的怀疑论”事实上已经异常雄辩地揭示出了经验论所蕴含的内在矛盾,即“经验重复一万遍还是经验”,在一定意义上也否定了关于实体的设定。莱布尼茨则指出,并非全部知识都来源于“纯粹理智”,只有数学、逻辑和形而上学等科学知识是建立在我们的天赋观念和理智直观的基础上,而自然科学是我们依据充足理由律所建立的事实科学,前者是必然真理,后者只是或然真理,在这里莱布尼茨事实上也否定了人们认识客观规律的可能性。传统知识论的预设所蕴含的内在矛盾在康德那里最后得到了总爆发,为了解决经验论与唯理论的争论,康德提出用“先天认识形式”来统一“感性杂多”,他说“思维无内容是空的,直观无概念是盲的”,因此“只有当它们联合起来才有知识”,他试图用经验论与唯理论的折衷的办法来解决知识的可能性问题,但最终的结论却是“物自体不可知”,实体依然存在于人的认识之外,难以进入作为主体的人的视野。

与传统哲学不同,马克思从一开始就强调要从实践的、人的维度考察知识,他说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解释世界是一种超然物外的立场,也就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54.)而改造世界强调的则是人的主体的参与,强调主体与客体的互动,也就是人的能动的实践。从实践主体尺度出发,抽象的实体消退了,代之而出的是“人的世界”、“对象世界”、“人化自然”,马克思批判了传统哲学的实体观,指出“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对象,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它没有对象性的关系,它的存在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而“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或者说“是一种非现实的、非感性的、只是思想上的即只是虚构出来的存在物,是抽象的东西”。(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68、169.)对实体的否定使传统知识论丧失了它的本体论依据,在这个前提条件下规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马克思指出:“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得许多人间的建筑师也感到自叹弗如,但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腊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的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注: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172.)

从马克思的思想中可以归结出:(1)现实世界是“为我的”,也就是“人化的”,这种为我性表现为人“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的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2)人优胜于动物的地方在于人能够在头脑中以表象的方式,也就是观念的方式虚拟现实,这种虚拟可能来自模仿,也可能来自思维自由的构造,但无论如何,“他在用蜂腊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3)以观念方式对现实的虚拟形成了规律,它决定着人们活动的方式和方法。所以,在马克思的视域中,所谓的“规律”已不是传统理解的对世界的“镜式的映照”,而是作为主体的人对对象在表象及观念中的“表述和构成”,由此知识的核心不是努力去无限地趋近客观存在,相反,世界随着我对对象“表述和构成方式”的变化而无限生成,所以知识论的核心不应当是解释和揭示客观规律,争论于知识的可能性和可靠性问题,而应当从主体出发,从实践的人出发,以规则作为知识论考察的核心,重在说明人类的知识规则是如何演化的,人的世界是如何伴随着知识规则的演化而不断生成的,以及探讨和揭示出最关乎当代人生存的当代知识规则。

任何一个时代只能提出和解决自己时代提出的历史任务,马克思也不例外,他虽然已经洞察到了知识论应当面临的转向,但很多时候他还是在传统意义上使用规律这个概念,这是因为在马克思生活的那个时代,虚拟只是在观念上存在着,它还没有成为现实。人们在生活中面对的,实际接触到的总是一个现实的世界,这种情况下人们很容易从认识与现实是否符合的角度考虑问题,把知识进步单纯看作是量的积累和对现实的无限趋近。“人体解剖是认识猴体解剖的一把钥匙”(马克思),历史低级阶段发生的事情必须要到历史发展的高级阶段才能得到认识,知识论的核心应当转向知识规则这一点只有在虚拟成为现实以后,也就是赛博空间出现以后才真正得以彰显。

现代知识论的核心:规则

《数字化生存》的作者尼葛洛庞帝曾经戏言“倘若我们要颁发‘最佳矛盾奖’,那么‘虚拟现实’一词一定榜上有名。”所谓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是指“由计算机对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或者环境进行的模拟,而你可以与之进行交互并且在其中进行探索”(注:个人计算机及因特网词典.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365.)虚拟现实的基础设施是计算机,基本元素是比特(比特是信息的最小单位,或者简单的可以把它想成"0"或"1"),各种软件语言包括虚拟现实技术是技术保障,电脑网络和其他通讯手段是基本的通讯设备。虚拟现实所存在的空间又被称为赛博空间(cyberspace),也就是电脑——网络空间。人们通常理解的虚拟现实是对数字化的表述方式和构成方式的总称,尼葛洛庞帝曾把与虚拟现实相对现实世界称为原子世界,也就是我们在现实世界中感官所直接感知到的事物和过程,把虚拟现实称为比特构成的世界。

虚拟现实的根本特点在于它超越了传统的“真”于“假”的二元对立,达到了“真”与“假”的现实的统一。传统上人们习惯于把真与假作为一对辩证统一的范畴看待,但这种统一仅仅是思维中的统一,在现实生活中,对一个事物或过程的判断要么是真,要么是假,要么是部分真部分假,绝对不可能出现亦真亦假的情况。而虚拟现实则超越了这种对立,在虚拟现实中,真的又是假的,假的又是真的。你说它是真的,是因为虚拟现实中的客体的确是客观存在的,它们并不像人们主观精神中虚构的客体那样是人们不能用感官直接感知的,相反,它不仅可以被作为个体的人感知,还可以被他人同时地和真切地感受到,“感受如同在真实世界中一般。你不仅可以在其中活动、移物、转弯、攀梯、玩乐器等等,且更有甚者,所有动作均可随时定格”。(注:金枝.虚拟生存[J].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19.)在虚拟现实中,作为主体的人还可以和虚拟客体发生交互作用,这表明虚拟现实同样是现实的,具有客观实在性。但是虚拟现实又是假的,这是因为无论虚拟客体多么生动逼真,栩栩如生,能给你带来多么真实和真切的感受,它始终是虚拟的,虚拟的苹果看上去再逼真,“吃”起来再有“味”,还是不能为现实的你解渴充饥。虚拟现实这种亦真亦假的特性决定了我们从前从现实性出发考虑问题的方式必须实现一个倒转,因为虚拟现实诚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如果从规律的角度去认识它,无论怎样无限趋近,你还是不可能掌握它,尽管虚拟现实必须借助于现实中的机器设备,从根本上说,它完全来自人类的创造。虚拟现实是由对事物与关系的数字化表述和构成方式,加上计算机的前所未有的高速运算实现的。人类的知识相对于虚拟现实具有历史和逻辑上的在先性,这一点与从现实性出发的人们传统的对知识的认识是完全不同的,因而从规律出发,着重探讨知识的可能性与可靠性的传统知识论,必须要转向从规则出发,着重探讨人们对对象的“表述和构成方式”的知识论,探讨随着人类实践方式的转换,知识规则是如何演化的,以及各个时代知识规则的特点。也就是说,在知识论中核心的因素和起主导作用的是知识的规则,是规则的变迁启动了世界的形态,使得世界的现实性不断展开,并最终在现实中达到了“实体”与“虚体”的辩证统一。

从规则的角度理解知识,世界就不是一个已经完成的东西,它摆在那里,等待着我们的认识去无限地趋近客观真理,也就是发现和掌握它的客观规律。相反,它是未完成的,是“对象世界”、“人化自然”,是随着人的认识和实践的不断深入,不断展现出自己现实性的无限丰富内涵的世界,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而开启人类世界的钥匙是知识规则,伴随着知识规则的每一个新的进步,世界向人类呈现出更丰富多彩的内容,这种内容的增加不仅有量的积累,更有质的突变,例如行为化知识规则和经验化知识规则使人类的知识只能局限于以地球为中心的常规、低速、中观运动领域,而形式化演绎规则则能使人的认识突破感官的局限,扩展到微观、宏观、超宏观乃至宇宙大尺度领域,数字化知识规则更是使人类超越了“实体”世界,进入到“虚拟”时空中恣意遨游。在世界的不断展开与绵延中,人类确立和确证着“改变世界”的信心和勇气,同时在世界的无限展开中,人的主体性也在不断地增长,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在规则下归于无形。

虚拟事实上并不是什么新东西。早在人类历史的早期,世界各个民族大多都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一种代码,一种符号,当人们用语言符号指称,或者说规则一种事物或关系的时候,实际上是在思维中,在观念中把它虚拟出来了,只是这种虚拟还只停留在观念的领域,只能为个体感知。他人通过语言交流可以了解和体会,但是无法直接感知到,也就是说,此时的虚拟还具有不可通约性。随着人类交往的发展,在各个民族、区域形成了自己的风俗、习惯,乃至法律、制度,也就是虚拟的行为规则,这时虚拟进入了现实世界,成为现实中人人都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也就是说,虚拟不仅是现实的,而且是可通约的。现代人所理解的虚拟是数字化知识规则的产物,它指向的是现实中“不可能的可能”及“可能的不可能”。同时这种“可能”与“不可能”还能被人们真实地视、听、乃至触摸,也就是真实而真切地感受到。此时的虚拟不仅是现实的,可通约的,而且是超越现实的。正是现代的虚拟现实的出现使得知识规则性的一面强烈地凸现出来,并且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看待问题的方式。版权所有

知识规则是指人们对事物或关系的表述或构成方式,其含义有三:(1)规则是一种中介系统,思维借助这个中介来表达万物,从而在思维中构成万物,它相当于波普所讲的“世界3”;(2)规则是一种表述系统,其表述的实质是以间断性来表达连续性,把运动的东西静止化,否则思维就不能表述客观事物,就不可能有知识;(3)规则又是一种建构系统,是通过符号代码,以逻辑形式对思维对象的能动的建构,它包含着主体的能动的自由创造。规律本身无所谓自由,它只是人们通往自由王国的桥梁,而规则的本质特性就在于它是自由的,这种自由来自它的间接性和中介性,知识之所以可能,思维之所以能够认识世界,就在于人能够摆脱现实具体事物的纠缠,通过符号和逻辑方式自由地在思维空间中进行推演,在观念上表述和构成对象。

以规则作为知识论核心的思想不完全是新的,但只有在虚拟现实成为现实以后它才集中地、强烈地显露出来,这又一次印证了马克思的实践反思法,即“人体解剖是认识猴体解剖的一把钥匙”。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有两个著名的悖论:“飞矢不动”和“阿基里斯赶不上乌龟”。芝诺是这样论证的:飞矢在运动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距离中的每一个点,在每一个点上飞矢必然是静止的、不动的,所以飞矢不动。与此类似,阿基里斯在追赶龟的过程中,他每前进一步,乌龟同时也在往前爬,于是阿基里斯和乌龟之间的距离可以无穷小,但他永远赶不上乌龟。如果单从逻辑上分析,芝诺的论证是对的,但它显然与现实不符。事实上芝诺悖论是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揭示了知识表述与现实存在的矛盾,这个问题只有到黑格尔那里才第一次得到了合理的解答。

黑格尔极其天才地指出了芝诺悖论的实质在于“从来造成困难的总是思维,因为思维把一个对象实际上联结在一起的各个环节彼此分割开来考察”。(注: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290.)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指出思维认识现实的特殊道路在于对具体存在的不断扬弃,“这样,那作为支配机械和化学过程的力量的主观目的,在这些过程里让客观事物彼此互相消耗,互相扬弃,而它却超脱其自身与它们之外,但同时又保存其自身于它们之内。这就是理性的狡黠。”黑格尔在这里有把主观精神绝对化、神秘化的趋向,但他确实揭示出了一般科学或知识的形成过程就在于思维必须通过把现实存在支离破碎的方式才能保持它们的完整性,也就是说知识形成遵循的不是由物到人的简单的“反映”,而是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述和建构事物,有自己特殊的规则,这个规则的演化方向是不断抽象化、符号化、概念化和简单化。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通过抽象思辨的方式揭示了知识规则的演化规律。

列宁对黑格尔的思想继续进行了阐发,他说“如果不把不间断的东西割断,不使活生生的东西简单化、粗糙化,不加以割碎,不使之僵化,那么我们就不能想象、表达、测量、描述运动。思维对运动的描述,总是粗糙化、僵化。不仅思维是这样,而且感觉也是这样;不仅对运动是这样,而且对任何概念也就是这样。”在这里列宁用清楚明白的语言表明了知识形成的特殊道路,即必须用简单化、粗糙化的方式表述和构成事物、关系及其运动,也就是在思维中形成特殊的语言符号体系,也就是一套规则系统。规则构成了知识论的核心与实质。

虚拟与现实的思考篇9

一、整体思维方法

整体思维又称系统思维,它认为整体是由各个局部按照一定的秩序组织起来的,要求以整体和全面的视角把握对象。在进行虚拟古迹漫游动画的场景设计时,始终要树立整体的、全面的、系统的创作观念,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纵观场景设计在整个虚拟古迹漫游动画片制作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局部,是个体,它与整体之间具备了整体思维的本质特点。在实际工作中,场景设计师在设计场景之前,要与导演以及主创人员进行沟通、交流,达成统一的创作意图。要求场景设计师不仅要从宏观上把握整个影片的场景造型、基调以及时空关系,还要有驾驭整个作品的主体意思,因为场景在虚拟古迹漫游动画中占据主要位置。换句话说,场景设计师在正式设计之初必须先做一次导演,以全局的、整体的思维方法作指导,处理好整体与局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使其达到协调统一。因此,场景设计师要以整体和全面的视角把握场景设计。

横看虚拟古迹漫游动画场景设计本身,也具备整体(系统)思维的特性。场景设计师在进行场景设计时,必须按一定的程序、系统进行,一般为收集素材、整理素材、场景设计三个步骤。第一,收集素材。虚拟古迹漫游动画场景设计素材的收集一般包括:史籍资料、考古资料、实物素材等,图文皆有,量大且零散。因此,收集素材时要力求全面。有些古迹本身的素材资料比较齐全、可信,收集起来方便快捷,也有部分古迹自身资料有限,又有很多争议,收集起来就必较困难,但无论如何,都必须要全面收集。比如,我们要虚拟阿房宫,就会遇到这样的困难。史籍上对阿房宫的文字记载并不多,且大同小异,不同历史时期对其面积的描述都不同,最新的考古结论证明阿房宫没有建成,了诗人杜牧《阿房宫赋》里描写的壮丽景象。所以要求我们不仅仅收集与阿房宫有直接联系的素材,我们还要收集秦代时期的有关素材,如秦建筑文化等相关的资料,才能设计出比较符合历史时期的场景。第二,整理素材。对收集的第一手资料按整体需要进行归纳整理,其目的就是让素材系统化、合理化、简洁化,为场景设计提供直接的数据及相关资料。第三,场景设计。根据整理的素材,先要设计出整体规划的平面图,再根据导演意图确定整体风格、基调等,才能进行单个建筑、物件等的设计。最后还要把个体放在整体当中进行调整,这其实是一个整体构思——局部设计——调整归纳的过程。由此可见,虚拟古迹漫游动画场景设计本身就具备整体思维方法的特性。

无论是从虚拟古迹漫游动画创作过程看场景设计,还是从场景设计本身的设计过程看,都遵循了整体思维的本质规律。因此,虚拟古迹漫游动画的场景设计要以整体思维方法作指导。

二、辩证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也称矛盾思维,是指按照辩证逻辑的规律,即按唯物辩证法的规律进行的思维活动。它最主要的特征是: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发展变化的观点和对立统一的观点;具有科学性、开放性、实践性和能动性的特点。辩证思维方法是从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中直接脱胎而来的。从哲学认识论来理解,辩证法是人们关于这个世界的客观真理,从思维学来讲,辩证法又是一种思维方法,作为思想形态的辩证法和作为思维形态的辩证思维方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个事物的两种表现形态。因此,它在其具体的思维方法上,处处体现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观点和精神实质,它是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观点、规律在思维方法上的具体贯彻和表现。包括两分法、矛盾法、过程法、联系法和实践法五种基本方法。

古迹有保存较完好的,有破坏严重的,有历史、考古资料齐全的,有历史、考古资料稀少的,有人们公认的,有饱受争议的等。考古、历史研究、保护以及开发等领域对古迹产生浓厚的兴趣,但同时也面临很多困难。对那些保存完好、资料齐全的古迹进行研究比较容易,但是对于资料稀少、破坏严重、存在争议的古迹进行研究、开发就很困难。面临困难,必须寻求解决的方法,特别是进行虚拟古迹漫游动画场景设计的时候,为了保证虚拟场景的真实性、科学性,就要充分、科学、合理地运用辩证思维方法作指导。

例如,在虚拟阿房宫的时候,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2002年10月至2004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组建的阿房宫考古工作队,对阿房宫前殿遗址进行了密集考古勘探和重点发掘,得出的最新考古结论显示,阿房宫并没有完全建成,是一半拉子工程,顺其自然地了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这一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阿房宫,接着又了项羽火烧阿房宫的历史传说等。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地考察后,确认其遗址建筑规模和保护完整程度在世界古建筑中名列第一,接着投资1.3亿元人民币,在秦阿房宫遗址上艺术地再现了阿房宫前殿、磁石门、上天台等众多建筑,这为大众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观赏场景,但这一建筑群也倍受争议。我们在虚拟这样的古迹漫游动画的场景设计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思维方法作指导?我们应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要用两分法、矛盾法等方法去解决。

通过考古证明了没有建成,没有被烧的事实,我们还要用两分法的观点看待这一问题,这些并不代表就没有这样一建筑遗迹,不能全盘否认,有可能由于种种原因只完成了一部分工程。在今天,人们脑海里仍然有一个美丽壮观的阿房宫,以辩证思维方法中发展变化的观点为指导。我们可以通过现代科技艺术的虚拟这样的古迹,以漫游动画的形式带领大家共赏美景。在虚拟古迹进行场景设计的时候,我们要以开放性的眼光进行设计,用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完善资料,不仅限制阿房宫本身的一些资料,还可以参照同一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建筑美学、园林规划学的资料。当然,为了场景虚拟的更加真实,我们不能抛弃阿房宫自身真实的历史资料,在变化、对立中寻求统一。所以,要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去理解、去指导虚拟古迹漫游动画的场景设计。

三、创意思维方法

创意,在英语中以“creative、creativity、ideas”表示,是创作、创制的意思,有时也可以用“production”表示。我们认为:所谓创意思维就是设计师对创作对象所进行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通过想象、组合和创造,对主题、内容和表现形式所进行的观念性的新颖性文化构思,创造新的意念或系统,使创作对象的潜在现实属性升华为社会公众所能感受到的具象。一般有抽象、形象、直觉、灵感、发散、收敛、逆向、联想等思维形式,具有独特性、趣味性的特点,是一创造性活动的过程。

虚拟古迹漫游动画的场景设计中,也需要强有力的创意思维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趣味性。前面我们说过要注重场景的科学性、真实性,这是必须的,我们可以通过科考资料得到合理的数据、有力的证据,从而设计出逼真的场景、道具等。那么没有得到考证的空白,我们就要运用创意思维方法作指引,发散思维,充分发挥联想,形象地虚拟古迹,才能完成既符合主题要求,又有联系的逼真场景设计。

例如我们在虚拟阿房宫遗迹的时候,就可以合理地运用创意思维方法。阿房宫是一个没有完成的半拉子工程,今天,只留下夯土台基,这是唯一的可考资源,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想完整地虚拟阿房宫,就不得不通过历史记载资料、考古资料、实地考察资料,充分发挥联想,来艺术地虚拟出壮美的场景。所以在进行虚拟古迹漫游动画场景设计时,要合理发挥创意思维活动。

虚拟与现实的思考篇10

虚拟实验是虚拟现实技术与教育教学技术的结合,目前已经在中学实验教学中广泛应用。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和仿真技术,搭建出一个类似于真实实验的环境,让操作者可以通过操作平台,像真实实验一样达到体验、观察实验的目的。对于虚拟实验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现状进行分析,思考存在的问题,改进的策略。

【关键词】

虚拟实验;化学实验教学;现状;思考

虚拟实验是虚拟现实技术与教育教学技术的结合,目前已经在中学实验教学中广泛应用。虚拟实验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和仿真技术,搭建出一个类似于真实实验的环境,让操作者可以通过操作平台,像真实实验一样达到体验、观察实验的目的。在目前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利用虚拟实验教学可以避免传统真实实验出现的成本昂贵、危险性大等不利因素,存在着明显的实用性和优势。

一、虚拟实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分析

通过对于本市多所学校,中学一线化学教师的走访、调查,结合所对应学校学生的学习使用感受,认为在我们目前的教育教学环境以及学校软硬件设施完备程度的状况下,虚拟实验的应用状况并不是十分理想。虽然各类学校都在提倡教师使用虚拟实验与真实实验相结合,但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1.相对于初中教学中对于化学实验的重视程度而言,高中的化学实验课程重视程度略显不足。教学中虽然很多教师已经开始转变观念,意识到化学实验教学作为化学教学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不可缺少的。但是由于课程负担重,课时量相对不足,以及繁重的高考压力,化学实验进行起来又非常的耗时耗力,导致教师更愿意通过知识的描述来完成教学。只要求学生在通过学习之后能够写出实验步骤,记住实验结果就可以了。这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塑造,也不利于化学科学的学习发展。

2.目前虚拟实验在学校的应用推广还比较缓慢。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多数的学校都有相应的计算机辅助实验室或相应的虚拟实验设备,但是依然有许多的学校对于虚拟实验的应用存在误区,一些相对传统型的教师对虚拟实验的应用还持有不同的意见,一些学校也存在购买的软硬件设备,但并没有有效合理使用的情况。

3.硬件设备不足。在这次调查过程中,大部分学校的硬件设备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比如,一些功能无法使用,网络资源无法共享,无法连接网络等等问题,这些都极大地影响虚拟实验技术的应用。许多学校的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还有非常充分的上升空间,解决硬件设施的问题,是虚拟实验在中学教学中是否可以更好地使用的关键。

4.软件实施的不足以及教师能力的提升。虚拟实验可以节省较多的传统真实实验准备时间,节省实验耗费,许多教师是非常支持其应用的。目前,部分中学学校教学软件还存在较为落后的状况,无法正常运行虚拟实验软件。除此之外,部分教师的计算机能力仍然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操作能力的欠缺也影响了虚拟实验在学校的有效应用。

二、虚拟实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改进策略

通过分析虚拟实验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我国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际,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思考探索,提出以下几点改进的策略:

1.改善学校的软硬件设备。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提倡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作用,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结合信息化技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虚拟实验技术在学校的应用有助于这些目标的实现。但是,目前多数学校实验教学不具备虚拟实验技术开展的前提,这样就会导致虚拟实验技术在中学中进行缓慢。因此,如果想要虚拟实验在学校顺利开展就需要各级教育部门重视学校的软件和硬件设施的更新,给与足够的资金支持,学校也应当将资金合理利用,积极建立完备先进的多媒体教育体系,为虚拟实验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做好基本的准备。当然,虚拟实验设施不仅可以应用于化学课堂,物理、数学、地理等等课堂教学中都可以使用,提高使用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文化素质水平。

2.提高一线教师的软件操作能力。虚拟实验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较难的另一个问题是教师的软件使用操作能力有局限性,思想还较为落后,还不能很熟练很好的使用新技术解决新问题。仍然有大量的教师觉得运用虚拟实验技术太麻烦,不愿意去运用,不想去学习,还继续使用传统授课方式,PPT展示实验过程等等。因此,学校要增加教师的培训力度,可以开展系统的培训为相关的教师,通过集中学习培训提高教师使用新设备的能力,改善教师的观念。中学化学教师可以熟练使用虚拟实验技术教学,可以作为年度考核的标准之一,增强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只有一线教师能够熟练使用,积极应用虚拟实验技术教学,学生才有可能更好更充分地学习,虚拟实验在化学实验课堂的积极效果才能真正体现。

3.营造良好教育环境,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在大多数中学教育理念中,化学课程的学习主要是应对随之而来的中考、高考,对于化学本身的意义,对于学生自主研究,科学素养的培养不够重视。因此化学实验在一些教师看来就是浪费时间,中学教师更倾向于直接教授给学生知识,直接告诉学生实验的结果是什么,而不是让学生去探索、研究。因此,在虚拟实验的应用中,需要首先注意在学校中营造创新的教育理念,宽松的学习环境,让教师、学生都能够积极与新事物、新技术接触,不断转变陈旧的理念,积极使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让课堂更加有趣,让学校更加高效。虚拟实验可以非常生动、直观地展现实验过程,学生自己动手可以全面体会实验的过程,对学生学习效果非常有益。

作者:李艳伟 江玉华 单位: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