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工程项目十篇

时间:2023-05-31 15:22:48

农村工程项目

农村工程项目篇1

一、全县农村饮水项目情况

已投入运行项目情况:2005年至2012年累计投入资金2010.84万元,国家补助1557.78万元,地方配套453.06万元,共建成供水站136处,解决50525人农村饮水。其中200人以上的集中供水站101处,解决45724人,200人以下的分散供水工程3处,解决4801人。建成的供水站中由乡政府管理的7处,其余全部由村组负责管理。基本解决农村饮水问题。

在建项目情况:我县2011年编制完成《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计划总投资2000万元,其中:中央补助16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400万元,规划建设集中供水站17处。我局按照相关程序委托设计单位将规划建设的17处集中供水站,优化设计为14个供水站,解决l4个乡镇71472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总投资2885万元(中标价),其中中央资金1600万元。目前,12个供水站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现进行试水调试工作。十二五饮水安全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将基本解决全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二、农村饮水设施运行现状

根据供水点多、面广、规模小的分布特点,按照产权归国家所有的原则,目前,工程项目后期维护管理基本采取委托乡镇、村组或用水户协会管理的模式,由乡、村、组出资进行供水站管理。因此,在项目后期管理中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群众自觉参与维护管理的意思不强。项目区群众自古以来饮用自然水,养成了生活饮用水不出钱的习惯,绝大部分群众认为农村集中供水站是公益性工程,应由政府负责管理运行投入,不愿承担水费。

二是工程建后维护管理机制不健全,责任不够落实。一方面已投入使用的供水站无专门管理人员,由乡上临时聘用人员或村组干部兼任进行管理。另一方面,水费收取困难,致使管理人员工资和设施简单日常维护费用得不到落实,部分设备不能正常运行。再次,上级部门没有划拨农村供水站维修养护专项经费,我县也没有成立县级维修养护基金,如遇自然灾害等突况或者设备老化需要更换等情况,经费严重缺乏,致使不能保证供水和水质安全。

三是供水站运行安全监督能力不强,安全保障难度大。一方面,全县05年以来已建成136个供水站,水质检测工作任务繁重,每年的水质测工作由疾控中心负责,检测力量有限,无法达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质检测要求。别处,由于部分区域氟超标,而改水设施未有效运转或改水后仍超标,我县还有8个乡个别村组饮用水存在氟超标问题。

三、建议意见

一是引入公益岗位、志愿服务、村民自治等方式,完善集中供水管理机制,加大宣传教育,树立节水型社会意识,转变群众观念,建立商品水管理机制。

二是采取政府补助一点,农户自己承担一点的办法,安装用水户水表,核定水费收取标准,实施供水收费制度。建立财政补助机制,按10元/人.年的标准,由县财政补助各乡镇,保障供水站运行经费。

三是成立县级维修养护基金。从县级水资源费、水土保持补偿费、砂石资源费等涉及水规费中提取;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水利建设;从城市建设维护税中划出不少于15%资金用于县城防洪排涝和水源工程建设,多渠道补充维修养护经费。

农村工程项目篇2

(诸暨市陈石灌区管理委员会,浙江绍兴311800)

[摘要]水利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水利工程更是不可或缺,不但是因为其建设工期长,投资数额巨大,涉及的相关部门多,影响的范围广,也因为其对全国的经济发展影响深远,所以更需要做好与之相关的经济评价工作,从而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本文对农村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做笼统的分析,探究水利项目经济评价的特点,探讨如何将高度综合、以决策研究为核心的新型科学引入农村水利工程的决策过程。

关键词 ]农村;水利工程;项目经济评价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5.239

1我国目前水利工程经济评价过程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正处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换言之,中国正处于“不太富裕”的阶段,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水利工程项目经济评价却存在着可信度不高和持续性不长的问题,尤其是农村水利工程项目经济,这不但打乱了社会秩序,不能使有限的国家基础建设资金得到公平合理的分配,也违背了这项工程所要求的职业操守,致使社会上出现一些不良风气。总结其问题产生的根源,也可分为以下两点:

1.1制度太过死板,高层人员作假中国目前实施的水利工程投资体制以及项目的审批制度太过死板,某些甚至都不符合现实情况,这些制度的存在,使得地方政府和部门为了使项目能够顺利审批通过,纷纷故意夸大其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及其项目本身的利润额度,弄虚作假的行为层出不穷。

1.2技术太过低下,研究进展缓慢大部分的水利工程之间都存在着间接利益和间接费用的关系,这就要求项目之间的研究要并驾齐驱,一起进行。然而目前国内、国外的很多相关联的项目综合经济评价的研究都处于低迷状态,无实质性的突破,但凡是涉及了项目之间的间接效益和间接费用,工程研究层就只是简单地做一下定性的描述分析,并不深入地进行分析计量,以至于直到目前仍未有一个通用的、可行性强的方法,用于处理这些项目的间接效益和间接费用。

2我国农村水利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特点

2.1水利工程项目的效益多元水利工程项目的效益本身就难以计算,因为其独具的区域性、综合性、难以协调性,不仅如此,微观效益与宏观效益、近期效益与远期效益也难以达到一致。因此,对水利工程项目的估算难易程度要远远高于其他,要对其进行估算,就要将项目放在一个多层次、多介质、多元化的综合个体中进行识别,再仔细地对其效益进行精确估算。

2.2水利工程项目具有社会公益性水利工程项目本身并非私人盈利项目,而是社会公益项目,所以在对其经济评价中应以国民经济评价为主,个体财务评价为辅。一旦是对国民经济评价有弊无利的项目,都是不可行的,无论其个体财务评价如何,都必须予以否定;而对于国民经济评价可行的项目而言,只要财务评价也在大体的趋势上可行,则该经济评价属于可执行的项目;当然若该工程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可行而财务经济评价不可行,在无替代方案的情况下,也要尽量对其进行国家政策性补偿及实施其他优惠政策。

2.3水利工程项目的功能性有些水利工程项目是具有很多综合利用功能的,而对于此类水利工程项目来说,进行经济评价时就应当把项目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评价。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中的效益计算,就应当分为有无项目可对此获得的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来进行计算。

3农村水利工程经济评价方法

3.1静态经济分析方法在评估计算投资、效益以及年运行费用的计算中暂不考虑其时间价值,对于方案的选择是建立在国家规定的标准经济指标的基础上的评估方法,即称为静态经济分析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其计算过程相对比较简单、数据显示直观。使用起来也比较方便,对概念的阐述也比较清楚。但静态经济分析方法的劣势在于投资是静止的,由于不考虑资金的时间变化,因而投资也不随时间变化,不能估测随时间变化而产生的效益。当然,实践证明,按照这种方法所进行的计算容易造成资金和物资的积压,增大基本建设方面的投资,故而这种计算方法也是有很大的缺陷的。

3.2动态经济分析方法动态经济分析方法不同于静态经济分析方法,它更侧重于将资金的时间价值包含在内同时进行经济分析,所以在实践中这种方法的使用量更大。在进行动态经济分析的时候,首先要明确工程项目的基准年、经济计算期和报酬率等相关参数。常采用的动态经济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种:其一是效益费用比法。效益费用比是指工程效益和工程费用的比值,该比值既可用经济计算期的总值,也可用年折算值。其二是内部回收率法。内部回收率即内部报酬率,主要是指在某工程的项目内在的回收投资能力或内在能取得报酬的能力。对于这个数值的计算,即是要计算出在什么利率下,该工程项目的整个经济计算期内的效益现值与该工程的全部费用现值相等,且该工程方案的经济合理性是可以分析的。其三是投资回收年限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指工程投资从建成至获得回收的年限,即自工程基本建成之日始,往后各年的累计折算效益等于累计折算费用的年限。换言之,各年累计折算的纯效益和累计折算投资相等时所需的年限,通常采用列表计算的方法求得该数值。其四是净效益法。净效益是指在经济计算期内,效益和费用的差值,通常采用总值作为净效益数值,也可采用年值折算。

4农村水利项目效益与费用类型

(1)乡村生活用水效益。该效益是按照相应工程项目对乡村提供人畜饮用水的同时可以获得的效益计算。

(2)灌溉效益。该效益是按照相应工程项目对农林牧等农村生产活动提供灌溉用水的同时可获得的效益计算,通常采用多年的平均值。

(3)治理土地自然灾害效益。该效益是按照该项目可减免的自然灾害(包括洪、涝、碱、渍等)损失计算,通常以多年的平均效益和特大涝水年效益来表示。

(4)其他效益。水利项目的其他效益主要指按照水土保持项目中水利措施的效益,该效益可与农林牧等措施相结合进行计算。水利工程项目费用的组成部分通常由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以及年运行费用组成。

5水利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步骤

首先,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分为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是指从国家的整体角度出发,采用“影子价格”,计算该实施项目对国民经济的纯贡献,由此来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财务评价是指从国家现行的财政税务制度和价格体系下,从项目的财务角度来分析,采用财务价格,计算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以及清偿能力,来研究该项目的财务可行性。故而,对于工程项目经济评价应该以国名经济评价优先,前文在我国农村水利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特点中也提及此点,水利工程项目是具有社会公益性的项目,所以项目经济评价应国名经济评价为主,遵循抓效益与费用计算口径对应一致的原则,并且要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分析方法以动态经济分析方法为主,静态经济分析方法为辅。当然,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经济评价各有各的任务和作用,国民经济评价更侧重于社会的整体角度,来考察该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评价该项目的经济合理性。财务评价则从项目财务核算单位的角度,分析测算项目的财务支出和收入。在进行农村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时,要两者相结合,有轻有重地进行。

6结论

水利工程项目不同于其他工程项目,在对其进行经济评价的时候,要在有相关社会经济资料调查、收集、分析并对其加以整理的基础上,结合水利工程项目的特点,有目的有技巧有方法地进行。本文主要是针对农村水利工程项目经济评价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进行经济评价提出了基本方法和进行经济评价的依据做了粗略的分析,对水利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具体研究还有待于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秉武.浅谈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12(3):97-98.

农村工程项目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欢迎你们莅临杨柳乡对我乡农村居民地震安全工程建设项目进行验收,现将我乡农村居民地震安全工程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杨柳白族彝族乡位于城西部山区,坐落在怒江东岸,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贫困乡。全乡国土面积492平方公里,辖18个村民委员会,96个自然村,176个村民小组,20__年末,全乡共有9421户,36931人,其中少数民族23676人,占全乡总人口的64.1%,耕地面积53482亩,全年实现总产值30285.9万元,农业总产值17230.9万元,农民人均生产粮食693公斤,人均纯收入1853元。

二、项目实施情况

20__年区委、区政府安排杨柳乡农村居民地震安全工程建设指标211户,农户自筹其中拆除重建131户,抗震加固80户。项目国家投入资金81.5万元,农户自筹资金244.5万元,项目共计投入资金326万元。我乡坚持“以整合项目,打造试点精品工程,点面结合,发挥样板辐射作用”的总体工作思路,在广泛调查研究和征求群众意见基础上,将项目安排在茶山、马田户门坝和联合三个点上,其中茶山安排拆除重建22户、项目国家投入资金11万元、农户自筹资金33万元,抗震加固80户、项目国家投入资金16万元,农户自筹资金48万元,共计投入资金108万元;马田户门坝安排拆除重建62户,项目国家投入资金31万元、农户自筹资金93万元,共计投入资金124万元;联合安排拆除重建47户,项目国家投入资金23.5万元、农户自筹资金70.5万元,共计投入资金94万元。截止2月21日,全乡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已基完成,其中拆除重建已完成入户普查鉴定131户,131户主体工程建设已经结束,现已进入相关附属工程施工阶段;安排抗震加固指标80户,已完成普查鉴定80户,建设完成80户。

三、项目实施过程和经验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工作,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杨国富副书记、明春鹏副乡长任副组长,抽调业务精、能力强的乡干部为成员的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安排专职人员作好各项工作,要求各项目实施村也成立了主要领导任组长,村两委委员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切实作到“三个到位”“三个抓好”,即领导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抓好入户普查鉴定工作、抓好工程建设质量工作、抓好技术指导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体系。并把目标任务落实到户、落实到人。乡政府与各项目实施村签定责任书,村民委员会与农户签定协议书,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全乡各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能够顺利通过省、市、区验收。

(二)确定资金补助方案、严把资金关。按照“群众自筹为主、政府社会支持为辅”的原则,根据工程建设要求,入户调查,分别对脱梁换柱、拖柱垫基、拉墙扶柱三种抗震加固方案和土木、砖木、砖混三种结构类型房屋拆除重建所需资金进行了概算,确定了资金补助方案。具体为拆除重建每户补助4000—6000元,抗震加固每户补助1500—2500元。并对部分困难农户实施倾斜补助,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同时严把补助资金关,确保补助资金到每一农户手中,采取的措施是:对已经开始施工的农户兑付启动阶段补助资金40%,工程验收合格后对付补助资金60%。要求农户提出补助申请,经过村委会审核核准后,由村委会写出呈报给乡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确认后,给予拨付。农户领款时,需签字认可,并张榜公布。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加强对补助资金的监管力度,促进了工程进度,提高了广大农户积极性。确保我乡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顺利实施。

(三)加大项目整合力度、一村一个方案。杨柳乡通过采取项目实施村与新农村建设、异地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等项目配套建设,发挥项目资金整体效应,在茶山村,将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整合,利用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利用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充实新农村建设内容,既建设了美丽的居住环境,也提高居住环境的安全,让新农村建设工作尽可能到位。在人民群众正如火如荼的投入建设家园的氛围中,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避免重复建设,提高了资金使用率、保障了建设质量和工程进度。在户门坝,将农村民居地震安全与异地扶贫开发相整合,到户补助资金最高的达22600元。采取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技术规范的方式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项目,在原来图纸的基础上,通过与有关部门研究论证,增加了提高抗震安全方面的内容,使原来建设房屋抗震设防达到8度,进一步增强了房屋抗震减灾的能力,增强了居住环境的安全性、可靠性,受到了农户的广泛支持和好评。在联合,将农村民居地震安全与扶贫开发相整合,增强农户建设主房积极性,提高入住率,完成移民搬迁的扫尾工作。

(四)加强施工技术培训,确保工程进度。为提高农村民居工程建设质量,根据《__区农村民居

抗震技术规程》,设计了适合农村实际的施工和施工图集,在区民居办的指导下,组织技术人员集中进行防震抗震知识培训,基本掌握农村民居实用抗震技术标准,明确具体的施工细则,乡民居办组织技术人员加强对工程建设监督检查,安排工作人员驻村管理工程建设,确保农村民居地震安全试点工程按质按量按期完成。(五)深入宣传发动,提高农户的积极性。为增强农村防震减灾意识,转变农民建设观念,我乡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宣传工作,利用集市街天,发放宣传资料,向广大农民宣传了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建设目标、实施范围、主要任务及农村民居建筑中须注意的事项,向群众宣传防震减灾知识,从而提高广大农户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四、存在的困难及今后的工作思路

(一)存在的困难

一是身居贫困山区,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农村大部分民居房屋十分简陋,农户自筹能力有限,造成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实力不强;二是乡镇民房建筑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导致监督指导较困难;三是乡财力有限,工作经费缺口较大;四是受今年自然灾害雨水影响,一定程度影响工程的进度。

(二)今后的工作思路

农村工程项目篇4

关键词:农田水利; 饮水工程;项目划分;原则;方法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general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the division of water resources projects, proposed its division and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afety.Key words: 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drinking water projects; project is divided; principle; method

中图分类号:TV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当前,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正快速推进,据统计目前全国仍有2.42亿农村居民和3314万农村学校师生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所以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将是今后几年农田水利建设中的重点工作之一。结合工作实际,根据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存在的工程分散、点多面广、建设内容多、规模小投资少等特点做一个简繁得当、切实可行的项目划分,将是这些基层小型水利设施建设中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工作。

1.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划分的原则

对于一个水利工程来说,施工前初步设计已经批复,工程总体规模、施工方案、施工项目及概算等基本确定,项目划分即可进行。一般项目划分的依据是项目的初步设计、施工方案及概算,以及国家和水利部颁发的有关项目划分的规定和规程。项目划分的工作应由建设单位牵头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参加,共同研究制定出施工质量评定项目划分的实施意见,并及时报送工程质量监督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审定。

项目划分工作先进行初步规划方案,后制定实施“细则”。一般按项目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单元工程四级进行项目划分。项目工程划分为若干单位工程,单位工程划分为若干分部工程,分部工程划分为若干单元工程。开工前根据初设的工程项目、设计方案、施工部署、划分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开工后结各施工单位的设计结构、质量考核、工种工序以及现场条件等再划分单元工程。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项目划分中,一般由给水构筑物、给水管道等组成。首先采用《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评定规程》(SL176)项目划分要求,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中10.1.6规定,可参照《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评定规程》(SL176)、《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试行)》(SDJ249.4-88)、《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68)、《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141)、《机井技术规范》(SL256)、等对工程进行详细划分。

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划分的方法

2.1建设内容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因工程分散、点多面广、建设内容多、多以行政村或联村形式建设一处供水工程,一般将一处工程划为一个单独的供水单位。每个饮水安全工程按照其功能属性可划分为四个组成部分,取水工程、输配水工程、水处理及存蓄工程、附属工程。水源工程多以地下水为供水水源,少部分以水库、江河水为水源,对应类型多为机井工程、河库取水工程,水处理及存储工程主要包括水塔、蓄水池、水质净化设备等;输配水工程主要包括输水主管、支管、配水设施等;附属设施包括输变电设配、机井房、管理用房、水厂场区设施及厂内硬化绿化等。

2.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划分说明

单位工程是指具有独立发挥作用或独立施工条件的建筑物。单位工程通常可以是一项独立的工程,也可以是独立工程中的一部分,一般按设计、施工部署和便于质量管理等原则来划分单位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划分是以一个批复文件为一项单位工程。

分部工程是指在一个建筑物内能组合发挥一种功能的建筑安装工程,是组成单位工程的各个部分。在分部工程中,将其对单位工程的安全、功能或效益起主要控制作用的分部工程称为主要分部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的分部工程划分时应注意:同一单位工程中,同类型的各个分部工程的工程量不宜相差太大,一般不超过50% ;不同建设类型的各分部工程的投资不宜相差太大,一般不超过50%;每个单位工程中分部工程的数目一般不宜少于5个。而在一般农村饮用水工程中,主要由给水管道及给水构筑物组成,在一个单位工程中可根据这两部分工程量大小进行不同的可将给水构筑物工程划分为一个分部工程,给水管道工程划分为一个分部工程,给水管道子单位工程和给水构筑物子单位工程划分为一个分部工程等;机井、消防栓等可归于其他分部工程。以一常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为例,施工内容包括打井、输配水管网铺设及回填、蓄水池建设、管理房建设等,做出一详细项目划分表(详见附表)。

3. 结语

对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单元工程是进行日常质量考核和质量评定的基本单位, 施工质量等级评定标准是以优良个数占总数的百分率计算的。工程项目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建筑物的组成特点及施工质量检验评定的需要来进行划分。工程项目划分是否恰当,对工程质量等级的评定影响很大。

参考文献 [1]孙成龙,邓爱明.关于小型农田水利管理中项目划分的探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7,35(4):106. [2]刘俊炜.水利工程项目划分方法浅析[J].内蒙古水利,2004(1):100-102.

农村工程项目篇5

1研究背景

水是生命之源,饮水安全关系着每一个人的生存与健康。“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可见饮水安全是民生的关键。党的十七大报告十分关注民生问题。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民生问题的一项重要内容。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不仅有助于增进农民的福祉,维护农民的利益,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而且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的建设目标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同时,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加大了城乡饮水安全保障工作的力度,采取了一系列工程和管理措施,解决了一些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但是,饮水安全仍存在很多问题,不少地区水源短缺,有的城市饮用水水源污染加重,一些农村地区饮用水存在苦咸或含有高氟、高砷及血吸虫病原体等问题,严重威胁公众安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五年内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目标和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战略部署,以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要求,将在2009年解决6000万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不仅是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其投入使用后的管理、监督及对其进行必要的绩效评价。

2我国农村饮水安全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安全饮水发展水平与中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据有关资料介绍,世界上中等发达国家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为70%以上,发达国家在90%以上。我国的安全饮水普及率水平大致为东部70%,中部40%,西部不到40%。农村饮用水主要来源于大自然的泉水、井水等,基本上不采取什么净化措施就直接饮用或烧开饮用。2005年,水利部、国家发改委、卫生部联合组织开展了以县为单位的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和复核评估工作,结果表明,到2004年年底,全国尚有3.23亿农村人口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这些人口的地域分布情况为,东部地区7780万人,中部地区1.3亿人,西部地区1.15亿人。3.23亿饮水不安全人口中,各类饮水水质不安全的有2.27亿人,水量不足、取水不方便及供水保证率低的有近9600万人。2.27亿水质不安全人口中,饮用水氟、砷含量超标的有5370万人,饮用苦咸水的有3850万人,地表或地下饮用水源被严重污染的有9080万人,饮用水中铁锰等超标的有4410万人。

农村饮用高氟水人口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华东地区,80%的高氟水人口分布在长江以北。长期饮用高氟水,可引起地方性氟中毒,出现氟斑牙和氟骨症,重者造成骨质疏松、骨变形,甚至瘫痪,丧失劳动能力。因饮用高氟水而引起的这些病症一般使用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在氟病区,由于氟斑牙、驼背病屡屡发生,直接影响青少年入学、参军、就业和婚嫁。有的地方村民身高只有0.8~1.4米,出现“矮子村”,村民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的巨大痛苦。

农村饮用高砷水人口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山西、新疆、宁夏和吉林等地。长期饮用砷超标的水,会造成砷中毒,导致皮肤癌和多种内脏器官癌变。农村饮用苦咸水人口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华东等地区。长期引用苦咸水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免疫力低下、诱发和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农村饮用污染地表水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南方,饮用污染地下水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华北、中南地区。饮用水源污染,造成致病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易导致疾病流行,有的地方还因此暴发伤寒、副伤寒以及霍乱等重大传染病,个别地区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

目前,我国农村约有1.9亿人饮用水血吸虫问题突出。血吸虫病近几年来呈增长趋势,有些地区与饮用水水源有关。目前,血吸虫病尚未得到控制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云南7省的110个县(市、区),生活在病区的人口约有6000万。重病区主要是江汉平原、洞庭湖区、鄱阳湖区、沿长江的江(湖、洲)滩地区,以及四川、云南的部分山区。血吸虫病区约有1100多万人饮水不安全,其中急需新建或改造饮水工程的人口有220多万人。疫区群众因生产和生活需要频繁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疫水,造成反复感染发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3农村饮用水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问题的力度,减少了疾病,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农村饮用水不安全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

首先在思想观念和生产方式上还有较大差距。一些地区的部分领导对饮用水安全问题的严峻形势认识不足,原有的农村改水工程因资金、认识、技术问题及未考虑长远发展规划,已建的工程不少现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况,而再次改水遇到了资金不足的限制。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和秸秆、禽畜粪便的大量废弃,污染环境;乱垦滥牧、乱砍滥伐,破坏生态环境。这些问题在较短时期内很难得到有效解决。其次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监管力量薄弱。现行的环境管理法律法规和制度,大部分都是针对工业和城市制定的,难以适应农村环境管理的需要。农村大部分地区的农户分散居住,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废物随意排放,监管十分困难。农业生产中的污染防治,很大的程度上依靠农民的自觉行动。一些重污染企业为逃避监管,在农村地区建厂排污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种养业发达地区大量使用的农药、化肥以及畜禽废水,严重污染农村的饮用水源。第三农村饮用水源水质监测还是空白,底数不清,监测力量严重不足。目前,我国只是在城市和重点流域开展了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与评价,而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水源地分布分散,规模小,水质水量不稳定,开展例行监测工作难度很大,且目前也不具备开展农村饮水安全监测的能力。第四农民本身没有重视饮水安全工程的重要性,只局限于有水即可的程度,却忽略了水质的好坏,并且农民也缺乏对水质进行判断的能力,只能做简单的判断。第五科技储备相对薄弱,一些基础研究尚属起步阶段。目前,对农村饮用水源开展的科研工作较少,没有针对饮用水源开展过系统全面的调查与评价,很多水环境研究中重大项目的目标是水体富营养化和氮、磷的控制,没有针对水源保护开展过系统研究。农村环境技术短缺,农业节水、发电及农业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尚不成熟。

4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几点建议

4.1规范前期组织建设,加强地方认识农村饮水安全建设项目实行县级人民政府和项目法人双主体责任制,通过层层签仃责任状的方式,明确县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加强地方领导干部对饮水安全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建项目法人或明确项目责任单位,把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人员,组织好前期工作和水源保护,落实项目计划和资金,规范招标投标和项目实施,严格监督和检查。加快前期工作,规范审批程序。要严格按照规划审批项目,严肃审批程序,按照科学决策、民主决策、集体决策的原则,通过加强检查和信息公开,强化对计划审批过程的监督,严防投资用于不符合国家政策规定、不符合规划、不符合计划管理要求、不符合前期工作程序的项目,坚决杜绝套取、骗取国家建设资金的现象发生。

4.2严格监督建设管理,规范建设市场加强对建设市场的监督,做到规范建设市场。明确项目法人,严格招标投标程序,规范建设市场,严把施工企业、监理单位资质关和材料设备质量关,加强建设过程监管,加强竣工验收管理。对项目投资、主要建设内容、招标投标等重大事项进行公示,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时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要实行专业化管理,强化时供水单位、人员的能力培训和管理。研究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保证工程的及时维修和管理,确保工程发挥效益。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监管体系,确保水质安全口加强建设计划和资金管理,规范计划下达、资金拨付和使用,严格专款专用,坚决杜绝建设资金被滞留、截留、挤占和挪用。施工前,应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方案、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施工质量负责人和施工安全负责人,经批准取得施工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后方可实施。施工过程中,应作好材料设备、隐蔽工程等中间阶段的质量验收,作好材料设备采购、设计变更验收等记录。施工单位应按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需要变更设计时,应征得建设单位同意,由设计单位负责修改。通过层层强化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4.3加强技术指导,加大培训力度技术力量力量不够,也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难以更好进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组织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针对农村供水的特点,在水源开发与保护、劣质水与微污染水处理、消毒、检测、自动控制、标准化、信息化等方面加强科学研究,进行科技攻关,开发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现有技术和设备的可靠性、实用性,同时做好技术集成和科技成果的转化、示范、推广和指导工作,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与管理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结合当前国家提倡大学生到基层,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工作岗位,同时加强农村各方面技术力量,地方可以积极引进大学毕业生,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吸引技术上的高端血液。

4.4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农村存在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水源污染造成的。保护好饮用水源是保证供水工程水质,让群众喝上干净、放心水的前提。要依法严格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合理确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饮水工程管护范围,制定保护办法。凡因采矿、建厂及其他人为因素引起水源变化、水质污染或工程损坏,造成群众饮水困难的,要按照“谁损坏谁负责,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限期由责任方解决问题,恢复供水,赔偿损失。

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网络,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水质的检测、监测,优化检测指标和监测频率,有效评价供水水质。对供水水质不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导致或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的,要依法查处,督促经营管理单位及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为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水质达标和如期发挥效益,目前,卫生部已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卫生学评价和水质卫生监测工作的通知》,对开展工程卫生学评价和水质卫生监测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明确饮水安全工程卫生学评价费用可纳入工程前期工作和建设经费解决,常规水质监测费用由各级财政安排解决。

4.5加强工程建后管护和技术培训,持续巩固工程建设成果饮水安全工程其目的是体现在工程建成后的使用环节上,因此工程建后的管理养护以及运行的技术培训,对于饮水安全是非常关键的,而很多地区忽略了这一点。当前基层的技术力量仍是比较薄弱的,今后应进一步加大技术培训力度,组织技术人员不间断进行指导,有条件的可引进技术人员。组织编写浅显易懂的农村供水工程技术手册和有关培训教材,抓紧培养水处理、供水系统运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骨干,特别要做好对农村水厂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岗前培训和业务考核工作,逐步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向广大农民宣传饮水卫生和环境卫生知识,提高农民的饮水安全和健康意识。

农村工程项目篇6

一、已建工程管理状况

(一)林州市

水利产权改制主要涉及机井、库塘等,形式有拍卖、承包、租赁、股份经营。其中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情况:一种是深井供水约占。管理模式有:、产权归集体所有,村委指定专人管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有权归集体所有,个人承包,村委核定水价,电费、维修费、人员工资由承包者从水费中支付。第二种是引泉水供水约占。管理模式仍是集体管理,基本上是按人头收费,人均年收费元。第三种是吃旱井水窖水约占,“谁建设,谁管理,谁使用,谁受益”,产权全部归个人。

近几年,林州市在省、市水利部门的支持下,依据当地实际,大力兴建以乡镇水利站为主体的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走出了一条农村饮水工程的新路子,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林州市东岗镇、姚村镇、城郊乡、合涧镇、桂林镇、茶店乡、原康乡、临淇镇等个乡镇以水利站为主体,建立了乡镇集中供水,解决万余人饮水安全,东岗镇水利站投资万元建成一套水净化处理系统(其中水净化处理设备万元),保证了饮用水的卫生合格。合涧镇投资万元,购置消毒净化水处理设备,保证了供水符合饮用水标准。

(二)汤阴县

年以来水利工程产权改革主要采取了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所有权归集体,经营权竞价拍卖或承包。该方式以宜沟为主,水价由村两委制定,水价包括电费、管理人员工资、少量维修费。第二种方式是所有权归集体,管理人员由村两委指定或村干部或村电工代管,实行按方收费或按人收费。

从林州市和汤阴县饮水工程管理模式调查情况看,无论是个人承包制还是集体管理;无论是按方收费还是按人收费,其水价中都不包含折旧费,有的甚至连人员工资和维修费仍需村集体补贴。通过几年的运行,总的来看,情况基本是好的。首先,基本解决了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基本生存条件的解决,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人民安居;其次,水利基础产业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种植业、养殖业、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通过对水利工程产权政策的宣传、实施,水的商品意识,水利工程政策观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接受;第四,在农村进行水利工程产改,可盘活水利资产,拓宽投资渠道,增加水利发展活力;第五,农村水利工程产改后,促进了用水量占的农村节水工作,这个社会效益是无法用金钱来表达的,对安阳市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必将起到积极作用。通过调研活动,也发现了一些在改制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出现的问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加以解决。详情在第三第四个存在问题和几点建议中谈。

二、××年项目区情况

(一)林州市

林州市××年计划围绕东岗镇、合涧镇、原康乡集中供水工程,优先解决项目区人畜饮水安全问题,即把项目区饮水安全村庄纳入集中供水范围,扩大现有集中供水规模。思路是:上级补助经费作为国有股埋设主管,建调节池等,村饮水工程经营者筹资建设支管和村内管网,收取的水费除上缴水利站外,即为自己的。

例如:项目区合涧集中供水工程,水源地有弓上水库和淅北渠,淅北渠归水利站管理,弓上水库归林州市水务局管理,从弓上水库引水,水库负责总干管,合涧水利站负责干管和调节池的建设、管理,每方水交弓上水库元。对下放水收元。郭家园村:口人,人均收入元,个自然村,原有深井四眼(米以下),淅河从村南穿过,户户有水窖。深井供吃水,每人年交费元,隔天定时供水。由于村庄地势不平,高差近百米,加深井水量不足,村内高处供水不正常,村民有意见,造成收取水费困难。为解决群众吃水难,决定改引水库供水,村委通过召开群众、党员代表会议,决定把此次饮水工程推向市场,由个人投资,竞价承包。××年冬,由高陆洲、程林虎、李如增人筹资多万元承包村内饮水工程,承包期年。年后,饮水设施仍归集体所有。饮水工程项目是,合涧水利站负责干管和调节池建设,调节池以下米管路和村内管网的完善由承包人负责。目前水费暂按每人每年元计收并详细规定了牛、羊、猪及建房交费标准,如建房用水按一层元,二层元计收,只羊,三头牛顶一个人水费。由于人均每年降低了近元水费支出,村民对饮水工程改制赞同,满意。

(二)汤阴县

项目区宜沟镇后李朱村,半岗半坡,人,亩地,户。拟建工程为:打米的机井眼,埋管到村内,建村内管网等,总投资近万元。拟改制方案一是把上级补助的万,全补助给个人,不再收回,其余部分,由个人竞标筹资,个人负责兴建全部饮水工程。二是如果上面情况没有人有能力建,则村委把修汤伏铁路时卖地款万元再补贴进去,个人再筹万元,工程基本上可完工。该办法,目前正在讨论中,需要通过详细算账才能明了。

五陵镇朱家营村:人,耕地亩,人均收入元,户,目前吃水靠多眼联户小口井解决。新建工程是打井,埋管,村集体没钱。拟招标建设人畜饮水安全工程,按照上级精神,股份制或承包制。

对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市、县、乡是积极的,而且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例如:林州市乡镇集中供水工程管理模式;临淇镇临淇村农灌工程竞价承包农灌工程经营权,一次交清承包费模式;汤阴县宜沟镇竞标饮水工程经营权,一次交清承包费模式的方法值得推广,虽也存在欠缺,但主流是好的,要给予肯定。

当前,农村正在进行村级换届选举,对饮水工程改制有一定影响,换届结束后要加强工作,加快进度。

三、目前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村干部和群众对饮水工程改制认识模糊,观念陈旧,对改制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不是积极想办法从制度上防止,而是苦等苦熬,要吃不上水都吃不上。对饮水工程,部分人认为自己投工投劳也投过资,吃水应当享受优惠政策;如果进行改制,把集体财产(也包括自己的一部分)卖给个人,成为私有财产,想不通,也担心会不会形成新的水霸。承包期年、年,后期供水工程老化后,投资额增大,在剩余承包期内,回收资金不足以弥补投入,如经营者不再投入,势必造成饮水工程瘫痪。例如:林州东岗镇大河村,人,原吃水工程借用岩峪眼机井解决本村吃水困难,二次提水,年本村群众刘某以元承包金承包,水价定为元立方米,其中元交岩峪村一级提水费,剩余元作为大河村二级提水(扬程米)电费、设备维修费、承包人工资等,该村属山区地势,落差达百米,供水管网经常崩裂、跑水,运行个月后,承包人认为无利,不合算,要求提高水价,或停止承包,追还承包金,都被村委拒绝,承包人不要承包金,也坚决不干了,加上班子不稳定,停止运行年,××年该村利用农村饮水解困资金,又动员原籍大河村的新疆乌鲁木齐市民营企业家李江洪投资万元资金,打井配套埋管,才二次解决饮水困难。现该村饮水工程为集体管理。

(二)有关人员对产改政策及相关法律知识知道很少。对股份制、承包、租赁等知识学习少,一知半解,对操作程序掌握更少,调研中,普遍发现合同签订过于简单,张稿纸,手写不足页即为合同或协议,一旦发生争议,无章可循。例如:临淇镇前寨村,有个自然村,人,原先个饮用水机井,米深。年承包后,由于合同不规范,对双方约束力不大,导致承包者在设备坏了后,不维修、不更换,××年供水瘫痪。××年村委在通过资格审查的基础上公开招标,现场测算,重新确定了承包合同,使工程效益得到发挥。前寨村本次承包,注重了承包人的可信度,但从签定合同看,还是过于简单,总共条,不足页稿纸。

(三)单项工程解决人数少,运行成本高,工程效益低。目前,多数饮水工程普遍存在覆盖人数少,运行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经营者投资难以在短时间内收回,这是部分村庄仍实行集体管理、喝大锅水的主要原因。如:茶店乡西沟自然村,人,“八五”期间,以工代赈解决人畜饮水工程,实行“一表一户”制,采取集体管理,由村支书代管(村支书饲养几百头猪)。水费元方,收取的水费不足支付电费、维修费和人员工资,所以不足部分集体给于补贴。茶店乡庙郊村,人,也是“八五”期间,以工代赈人畜饮水工程,年产改时,由于无利润,招标时无人问津,现由集体管理。临淇镇洪土沟村,机井供水,口人,耕地亩,效益太小,没人干,现由村民组长代管。

临淇河东村,人吃水,灌溉面积亩,年,村民张章希个人投资万元,打米深井眼,静水位在米左右,××年月又投资万元建容量方压力池座,现村内未建成管网,群众吃水是用水带从压力池直接放水到院内水窖,灌水窖和浇地都按每小时元收费。××年净收入元,××年净收入元,××年丰水年没有收入,工程运行无效益。用张章希自己的话说:“在农村搞饮水工程,人少,灌溉面积小,投资万元,别说利润,连工资都保不住,回收投资更不知道到猴年马月了”

相类似情况还有:汤阴县菜园镇,几年来解决了个村万多人,村平均人左右;宜沟镇肖下扣人,石庙村人;五陵镇闫庄人等。截至××年底,林州市共建饮水工程处,其中日供水立方以上的处,日供水立方有处,日供水立方有处。汤阴县建饮水工程处,其中日供水立方处,立方处。从调查情况看,人均日用水量在立方左右,按国家规定人均日饮水量是升。

(四)按方收费,单一生活用水,使饮水工程运行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山丘区屋顶接雨水,旱井水窖蓄水,平原区自备联户小口井与使用饮水工程吃水并存、除吃水用自来水外,其余均用旱井水窖水或自备井,使饮水工程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林州市东岗镇个行政村,除个自然村使用纯旱井水窖水外,其余各村均同时使用饮水工程水和旱井水窖蓄水,全乡共有旱井水窖多处,现在还以年均增长旱井水窖处速度建设,并且有新的发展趋势:南木井村,已有多户在新建宅基地建两座旱井水窖,一座用于蓄住天上水,一座用于蓄积自来水。汤阴菜园镇人,亩耕地,个行政村,个自然村,多数都有小口井汲水。宜沟镇肖下扣村,人,由个人投资元建井房承包年,水费元方,月用水量只有方,日均方,没有利润,村委以七亩半地,免费种植年作为补贴,以保证全村人饮用水。五陵镇朱家营村属氟水区,人,耕地亩,人均收入元,原先全村户联户打小口井多眼解决吃水,新建吃水工程后,吃水条件改变了,群众为节约支出,其他用水还是原来的。汤阴平原项目区,苦、涩、咸水,用于洗衣服、洗澡,吃水才用自来水。

(五)部分县乡领导(包括水利部门)对于涉及多村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认为工作量大,协调任务重,麻烦事多,搞不好还会引起纠纷,因此借口中央有文件不能增加农民负担,不能乱摊派,乱集资,怕群众上访为由,不愿管,群众观念不强,为人民服务宗旨不牢。部分村干部都愿自成体系,自立山头,自己说了算,有可能还可以免交水费等,不热心集中供水工程,本位主义、自私自利思想严重。部分群众担心多村集中供水工程能否长远解决问题,水价是否很高,能否承受住,出了问题谁来挑头解决等。以上这些是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进展慢的主要原因。

(六)工程改制后若干年,因一些不可抗因素导致一方利益受到损失,在签合同时又无法预见,也不好写入合同,但实际却是发生了,对这类事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比如地下水位下降,导致供水工程水源枯竭,工程报废;小城镇规模扩大,灌溉面积减少,原承包工程效益严重衰减等,使经营者利润降低,甚至无法经营。例如:临淇镇临淇村,年前有亩耕地,由于城镇扩大,现有亩耕地,口人。有眼机井,年拍卖眼,租赁眼,所有权归集体。许栓喜出资万元(包括井,寸泵,变压器)购买眼机井,××年由于水位下降,机井报废,该井涉及个村民小组,多亩地,个人无力兴建新工程,集体又出资万元打了眼多米机井,仍由许栓喜经营。赵宝根租赁的机井,随着临淇城镇规划发展,灌溉面积由原来的亩减少到现在亩,××年全年灌溉个小时,每小时收水费元,共收入元,除去电费、维修费,几乎没有利润。赵五林,年通过拍卖,以万元的价格购买眼米机井,运行年无利润,主要原因是当时电费元,随着电价上涨,水费没变,当时承担着亩灌溉,现减少到亩,承包人无利可图。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承包期是年好、年还是年为好,如果一些不可抗因素发生,如水源变化,耕地减少等,经营者利益减少,如何办?

(七)部分村庄未按计量收费,又全天供水,村民没有节水意识,用水浪费大,另一方面又造成提水费用增大,供水效益差;部分群众用滴水形式收集水,既解决吃水,水表又不走,节约支出。例如,林州市合涧镇郭家园村,从弓上水库引水,水管进户但未安装水表,又常天供水,全村人,今年前几个月试用期,日用水量达,人均达,人均月收费元,收费率,才够交水利站供水水费元。如实行按方收费,人均月用水左右,所收水费除上交元外,还会有剩余元。调研中,一部分村干部反映部分村民采取用滴水形式解决吃水,但水表不走,水费收入不抵支出。有的承包人员为减少亏损,采取倒算形式,即每月能收取多少水费,扣除本人工资,少量维修费后,其余作为电费按天平均,以钱定开泵供水时间。汤阴县瓦岗乡东江窖村,××年以前承包人实行的是这种办法,群众时有吃不上水现象,意见较大,××年该井因水位下降报废,重新打井,供此机会,撤换了承包人,现为集体管理。

(八)林州市、汤阴县“三区一闸”规划正在进行,但速度较慢。

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十分担心一个问题:

在××年农村饮水水利工程建设时,部分经济效益低的工程,会不会出现群众没人愿意参与拍卖、承包、租赁和股份制改革?部分县、乡、村为争取到工程建设资金,会不会联合做假搞产改,一旦经费到位工程完工后,仍会回到以前的管理模式上?

四、几点建议

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调研组经过多次研究、讨论,仅根据我们对林州市、汤阴县少数乡、村的调研提出几点建议。

(一)乡镇水利站是农村水利工程规划、建设、管理、产改的直接组织和领导者,是水利系统代表政府行使水行政职能的最基层组织,其人员素质高低、政策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村水利工程能否良性运行,长期发挥效益,关系到水利基础产业地位正常发挥作用。建议对水利站有关人员定期对水利法规政策、产改政策以及相关知识进行培训,召开县、乡、村不同层次人员参加的座谈会或专题座谈会,请专家从政策到如何按政策具体操作,请搞的好乡、村领导介绍思路、做法、达到效果等。比如请专家讲股份制政策、章程、具体操作程序,应注意问题等;请安阳县白壁镇介绍全镇成立水利协会从创意到实施运作以及起到效果;请白壁镇东北务村支书赵玉生讲现行体制下如何搞农村公益事业,如何建立行业组织协会等。北郭乡龙凤村介绍拍卖荒沟植树经验等。我们认为,通过专题培训或座谈会,人们的思想认识会有不同层次的提高,对农村水利事业的发展是大有益处的。

(二)创造条件,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三区一闸”工程进行集中联片建设,以提高工程效益,建议制定相关政策给以扶持,资金运作上给以倾斜。

(三)农村安全饮水集中供水工程,在条件具备的乡镇建议以水利站为依托,建设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向外辐射,以此为产业,发展基层水利站的经济实力。

(四)为使产权改革到达群众和经营者双赢,发挥工程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改革的方式建议采取多样并举。工程效益较好的采取拍卖,一次性到位;效益一般(仅能维持人员工作)的采取承包;经济效益是负数的,建议仍由集体来负责管理,加强管护。

(五)建议农水科按不同产改类型,提出指导性意见。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认为存在的问题和所提建议,只是根据在林州市和汤阴县少数乡镇、个别村调研时看到的听到的一些做出的判断,不代表全部,错误在所难免,敬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农村工程项目篇7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建议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对于保障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高台县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也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工作实现了从“量”到“质”的发展转变,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机制。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扩大,农村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给高台县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工作的制度改革、管理机制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1高台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现状

高台县自2002年起相继实施农村人饮解困项目、农村氟病改水项目和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为了保证人饮工程正常运行,长期发挥效益,2003年11月27日经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同意成立了农村人饮工程管理站,隶属高台县水务局管理,为副科建制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核定编制22名。目前专业化管理的集中供水站22座,二级增压供水站1座,配套供水机井25眼、水塔6座、全自动变频供水设施16套、水质检测中心1处,供水管道共计948.88km。供水类型除新坝镇饮水安全工程、新坝镇红沙河村饮水安全工程、新坝镇石灰关河系饮水安全工程、新坝镇水关河系饮水安全工程、新坝镇暖泉村饮水安全工程5项工程为利用地表水自流引水外,其他均为开采深层地下水供水。供水范围涉及全县8个乡镇、85个行政村,20369户、80261人的饮用水供水工作。随着农村人饮工程的不断投入,高台县广大农村群众生活用水困难、饮水水质不符合饮水卫生标准等问题正在逐年得到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观,农村家庭和个人卫生条件、精神面貌、健康水平、生活质量有了大幅提高。

2工程建设的主要做法

2.1加强项目组织领导

在工程项目建设之初,高台县就专门成立了农村人饮工程项目办公室,并制定了《高台县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各乡镇也都成立了由农民用水者协会组成的团体机构,从上至下加强了对项目的组织领导,实行了项目的统一组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项目受益乡镇还抽调专人组建工程建设项目部,以确保项目计划的顺利实施。

2.2精心设计,合理布局,科学编制农村饮水安全规划

和工程设计方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无论是规划、科研、初设还是实施方案都是由具有水利水电或市政给排水乙级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负责设计编制,结合项目乡镇实际情况,按照“大水源、大管网、大规划、大水厂”的思路和“整体推进、突出规模、疫区优先、分期实施”的原则精心设计,合理布局,有效地节约了工程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

2.3强化工程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年度下达的计划,严格执行基本建设四项管理制度,即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对项目的建设勘测、设计、施工、监理都进行了严格的资质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严把工程质量关,各项建设程序都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进行管理,确保工程建一处、成一处、受益一处。

2.4严格项目建设资金管理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的投入是关键,保证建设资金安全是搞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根本。为此,在项目资金管理上实行了专项资金专户储存,专款专用,资金拨付采取按工程进度分期由财政直接支付的办法,有效防止了随意变更施工地点、降低工程标准、虚报建设工程等情况的发生,杜绝了挤占、挪用、截留工程建设资金的现象发生。

3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台县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自实施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施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3.1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相脱节

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的法人是县人饮办,而工程建成后投入运行管理的责任主体是人饮站。由于两个机构的脱节,造成工程建设时不能科学的考虑建后专业管理的问题,致使建成后的工程控制设施安装不完善,给日后的维护维修造成极大的不便,直接影响了工程建设的长期效益。

3.2工程建设配套资金短缺问题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资金中国家和省级补助占80%,还有20%资金来自于地方配套和农户自筹,由于县乡两级财力有限,难以配套,完全取决于向农户收取,而有部分农户虽然饮水愿望迫切,但不愿筹资以及吃水不交钱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部分供水工程入户率低、工程设施落后、计量标准低,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

3.3供水成本问题

当前高台县农村供水站运行成本高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电价过高,据调查,高台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模小且分散,设施用电量大,光电费一项就要占到供水成本的30%左右。另外,由于宣传不到位,农村居民吃商品水的观念普遍没有形成,致使水费收缴困难,这样导致运行管理费用严重不足,高台县有相当数量的农村饮水工程不能足额提取折旧费和大修费,导致供水站难以良性运行。

3.4运行管理问题

许多已建成的农村供水工程缺乏良性经营运行机制,责任管理主体缺位,管理不细,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单位专业化水平低下,管理混乱,直接影响工程的正常营运和效益的发挥。

3.5水源地保护问题

由于农业生产和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均呈污染加重的趋势,划定水源区域的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4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的建议

4.1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组织领导的建议

一是提高对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认识。各级党委政府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解决好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来抓。二是切实加强对农村饮用水安全建设工作的领导。建议各级政府成立农村饮用水安全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农村饮用水安全建设工作。要把农村饮用水安全建设作为各级政府“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列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项目。三是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建议多方协调,统一管理农村和城镇饮用水建设工作,全面整合水利资源,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四是广泛开展农村饮用水安全科普知识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一方面增强农民群众的水资源保护意识、环保意识和水商品意识,另一方面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疾病传播。

4.2关于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资金筹措的建议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建议各级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加大投入力度,引导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一是继续争取国家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专项资金和省级配套资金;二是建议市县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将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计划,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工程建设;三是按照农村公益性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办法,积极引导受益农民筹资投劳参与工程建设;四是通过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投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立起完善的多元化投入体系。

4.3关于政策扶持的建议

建议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政策扶持力度,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用地应作为公益性项目建设用地,给予优先安排;农村供水工程用电应该按照农业用电的价格给予优惠;对农村供水工程不收取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等;对农村供水工程实行税费减免,在认真进行成本测算的基础上,制定有关税费标准和减免幅度,免收水资源费、水质检测费等,以此保证农村供水工程能够实现良性运行。

4.4关于行业管理的建议

一是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统一的行业管理部门,明确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统一管理农村供水工作,制定供水工程管理的政策、办法。建议自上而下成立农村饮水工程管理机构,并明确管理权限,加强对饮水安全工程的指导和监督,从而达到加强和规范农村供水工程行业管理的目的,从根本上杜绝“建管脱节、重建轻管”的现象。二是建立起定期对水源水质、制水水质、配水水质等的检测制度,保证工程受益范围内生活饮用水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及要求。三是建立科学的水价政策和水费征收体系。合理制定工程水价和足额收取水费是确保工程发挥效益、良性运行最有力的经济手段。所有工程都要实行有偿供水、计量收费,独立经营、自负盈亏。水价要经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县级物价部门批准执行。供水单位要科学布设用水计量的总水表、供水点水表和入户水表,以表计量。要根据实际情况核定最高用水量,超过最高用水量的部分可以加价收费。水费收入要设专户管理,主要用于供水工程的管理、维修、更新、改造、集体福利基金等项开支。积极推行“水价、水量、水费”三公开,努力提高水费实收率。

4.5关于工程运行管理的建议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要以保障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用水为目标,以提供优质的供水服务为宗旨,按照市场经济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与高台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达到工程良性运行。明晰产权关系,落实经营主体是工程管理的核心问题。采取专业管理与用水户参与式管理相结合的体制。根据工程类型和规模,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有利于群众使用,有利于工程发挥效益,有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明晰工程产权,确定管理模式。一是对集中供水工程,组建专业供水管理组织。对以国家投资为主,规模较大的农村供水工程,主体工程所有权属国家所有,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行使管理权,并组建供水管理站,实行专业化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二是对规模较小的单村供水工程,所有权归受益村集体所有。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层层建立管理组织,分级落实管理责任。

农村工程项目篇8

一、指导思想

以新农村建设统领农业农村工作全局,按照“典型示范、重点突破、分类指导、协调推进”的原则和“提升示范村、建设中心村、扶持贫困村、整治一般村”的思路,全面提升22个示范村的整体水平,全力抓好10个重点村改造整治等工作。采取新农村建设资金专项补助、项目资金捆绑使用、社会资金有效支持、农民群众投工投劳的办法,由各乡镇、各专业(行业)部门及包建单位,按照“美观实用、量力而行”的原则,在示范村、重点村实施以巷道硬化、排水渠修砌、村庄绿化、亮化及公益设施建设等工作,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大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项目实施计划及概算

经与财政局、交通局、水利局、林业局等部门协商讨论,在实地勘察,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县*年新农村建设综合项目的实施计划、概算以及工程建设标准、完成时限、补助标准等。项目涉及示范村(22个)及重点村(10个)共32个村,编制项目工程79个;其中示范村57个工程:巷道硬化工程14个、排水渠修砌工程10个、绿化工程14个、亮化工程10个,休闲广场工程5个,其他工程4个。重点村22个工程,巷道整治工程7个、排水渠修砌工程4个、绿化工程4个、休闲广场建设工程4个、亮化工程2个、其他工程1个。项目工程计划总投资2412.5万元,其中示范村2088.6万元,重点村323.9万元;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安排300万元,革命老区建设资金安排80万元,交通项目资金192.8万元,乡镇、社会各界有效支持及群众投工投劳折算投资1839.7万元。共完成硬化巷道96条30110米、排水渠修砌24155米、栽植绿化树160000株、绿化面积27300平方米、亮化村庄12个,新建休闲广场工程6个。

三、组织领导

为了使*年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健康,有序的进行,成立新农村建设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张拴林同志担任,副组长由政府副县长聂涛生同志担任,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建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委农工部,办公室主任由农工部部长寇志敏同志担任,副主任由新农办主任李宇龙同志、副主任段少华同志担任,成员由财政局、交通局、城建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畜牧局、电力局、老区办、能源办等单位组成。

四、项目建设任务、工作措施及资金安排情况

1、绿化工程:计划完成桥山镇韩塬、北巨头、南巨头、店子湾、刘家川、四圣、秦家塬、结子沟、索洛湾、南峪口、唐呼、沟西、寺湾、官庄、瓦联等15村的村庄绿化及补植任务,由林业部门依据各村村庄建设规划,结合村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绿化方案,逐村精心搞好绿化工程设计。于3月20日前将绿化工程设计及实施方案提交新农村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研究审定后,由林业局指导,项目乡镇组织群众启动实施,于4月10日前全面完成15个村的绿化任务。工程计划安排苗木补助资金55万元,其中革命老区建设项目资金计划安排15万元,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安排40万元。韩塬、唐呼村绿化工程项目资金由财政局从革命老区建设项目资金中安排解决,其余13个村绿化工程项目资金由新农办从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中予以补助。

2、巷道硬化工程:计划实施唐呼村、北巨头、南巨头、店子湾、四圣、秦家塬、南峪口、沟西、上官村、瓦联等10个村的巷道硬化任务。由交通局组织力量在3月底前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及工程设计,提交新农村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研究审定后,由交通局具体组织实施,项目所在乡镇、村组及包建单位要协调配合,确保5月底前全面完成各村的巷道硬化任务。资金采取交通项目与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及革命老区建设项目资金捆邦使用的办法解决。柏油及水泥硬化道路宽度为3.5米,分别按每公里7万元和14万元的标准予以补助。工程计划安排补助资金136.62万元,从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中予以补助(唐呼村巷道硬化资金由财政局从革命老区建设项目专项资金中予以补助),不足部分由交通局自筹解决。

3、排水渠工程。计划实施瓦联、上官村、四圣、秦家塬、店子湾、南巨头、北巨头等7个村的巷道排水渠建设任务。由项目乡镇组织力量在4月20前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及工程设计,提交新农村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研究审定后,由项目乡镇具体组织实施,项目所在村组及包建单位要协调配合,确保5月底前全面完成各村的巷道排水渠建设任务。资金采取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及乡镇、村组自筹,群众投工投劳的办法解决。排水渠为渠底面宽30cm、渠面宽40cm、渠深40cm,水渠墙身厚为10cm的混凝土水渠,按每米30元的标准予以补助。工程计划安排补助资金47.1万元,不足部分由乡镇及村组自筹解决。

4、亮化工程。计划安排亮化工程资金30万元,重点实施唐呼村、北巨头、南巨头、店子湾、韩塬、瓦联、索洛湾、上官村、刘家川等9个村的亮化工程。由新农办制定项目实施方案,于*年4月底提交新农村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审定后,统一组织实施,确保6月底前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5、休闲广场工程:计划实施上官村、结子沟、韩塬、香坊、张寨等村的休闲广场工程。依据村组实际,按照“美观、适用”的原则,力争在去年以实施建设的村级广场的基础上,对中心村、人口多、相对集中的村建设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健身广场,解决群众的活动场所。项目乡镇组织实施,于3月底前完成村组的项目设计及施工方案,5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及革命老区建设项目计划安排资金60万元,其中,韩塬村项目工程资金从革命老区建设项目资金中补助解决;上官村等四个村的休闲文化广场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中安排补助资金。

6、龙头入户工程及沼气池建设:今年计划实施唐呼村、新村、官庄、四圣、沟西、秦家塬、韩塬、古路、南巨头、店子湾、南峪口、曹家峪、索洛湾等13个村的龙头入户工程,力争利用2年时间,完成全县32个示范村和重点村的龙头入户工程,入户率达到80%以上,由水利局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及工程设计,并具体组织实施。沼气池建设要坚持“以沼促畜、以畜促果”的思路,确保示范村和重点村综合配套率达到100%,效益发挥率达到85%以上,由能源办具体组织实施。

7、其它各项社会公益设施建设:组织部、卫生局、文化局、教育局、科技局、广电局等部门,要按照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本着缺什么、建什么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组织实施各类公益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水平。

五、几点要求

1、各乡镇(街道办)要充分认识新农村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主要领导要切实担负起项目建设责任,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结合村组实际和群众意愿,研究制定具体方案,明确项目建设目标任务,落实专人具体负责,并积极争取项目建设资金,全力配合项目建设部门搞好各项工作,项目建设原则上不得形成新的债务。

2、项目建设各相关部门要把新农村综合项目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制定方案,全面落实责任,精心组织实施。主要领导要经常深入项目工地,准确掌握项目建设情况,及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6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3、各乡镇及项目建设单位要严格依据新农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及时制定项目相关资料、施工方案,报县新农村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并组织有关部门对项目进行投资评审,对于未上报项目相关资料、违反项目建设程序、项目前期工作不规范、手续不完善,没有落实“四制”要求的,将取消建设项目或暂缓拨付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

农村工程项目篇9

一、三门县项目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

三门县推行的新农村建设项目化,具体来讲,就是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通过对新农村工作目标以项目形式进行全面分解与量化,在项目管理组织者和项目实施者及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下,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项目内容及可利用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特定目标的活动过程。经过认真的论证、筛选,目前三门全县共设立“十一五”新农村建设项目6806个,总投资达7.6亿元,在建或已建成的项目2500个,投资2.3亿元,其中,县财政投入1.2亿元(含政策性补贴),形成了县、乡(镇)、村三级联动,分层梯次推进的良好格局。在项目的推动下,全县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面貌发生明显改观,目前已建成示范村5个,整治村97个,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项目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今年1月,当时的省委副书记的周国富同志作了重要批示:“三门县依托项目化管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很好,值得各地借鉴。项目化是一个‘民心、民智、民资、民力’的科学集合体,是服务‘三农’的工作平台”。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农民定“单”。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按照“群众需求定项目”的思路,三门县坚持调研开路,向各行政村下发了《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表》和《拟建项目调查表》,充分征求村民代表和村民的意见,如一些村级重大项目,召开村民恳谈会,集中众人智慧,体现群众意愿,排摸梳理出本村拟办实事,明确项目目标要求、具体措施、实施时间、投资概算和资金渠道,并落实相应村干部为项目责任人。

2.政府把关。新农村建设,政府是主导。各村填写好《调查表》后汇集到乡镇,由乡镇组织专门人员对上报项目建设条件仔细分析,对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行充分论证,将一些百姓迫切要求解决的、村里无力解决的而又事关全局、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筛选进镇级项目库,然后结合各村集体经济状况,分别轻重缓急,确定年内、届内和“十一五”期间新农村建设重点项目。在此基础上,各乡镇将项目统一汇总到县农办,由县里组织项目编制领导小组、专家评审会进行再次审核、筛选,围绕产业发展、新村建设、社会事业和民主政治四大类,建立县级项目库,并对所有项目进行统一编号,做到定规划、定场地、定建设时间、定资金估算及筹措渠道、定责任单位与人员。

3.项目设计。做好项目设计,是争取政策、吸引投资的关键。三门县根据省市投资动向,积极向上申报项目,争取重点扶持。目前,共有76个新农村重点项目列入国家、省、市的“盘子”,建设资金达3800万元。与此同时,引导各村精心设计项目包装书,明确项目概况、合作方式、项目效益、建设标准,通过招商会、信息网络等途径全方位向外推介。县里还配套了系列新农村招商项目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如鼓励企业挖掘农村旅游资源,凡投资“农家乐”等休闲旅游项目建设,可优先享受相关优惠政策;企业投资建设教育、体育、文化、医疗等公益性社会事业项目,经认定后,免缴相关费用,等等。

4.各方投入。整合各方资源,寻求多元投入,是有效解决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资金紧缺问题的重要途径。政府投入是主要推动力。三门县根据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要求和各村实际,设立一系列的政府性项目,项目专项资金均列入县财政预算,每年达到全县可用财力的10%以上,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导向作用。村企结对是“以工哺农”、实现村企双赢的重要举措。根据自愿、互利、奉献的原则,全县安排了110家企业与186个行政村开展结对共建,在产业发展、资源开发、社区建设和管理、劳动力转移、社会公共事业等项目开发和建设上颇具成效。目前共完成结对项目190个,总投资4588万元。银农合作是发挥金融部门支农潜力,解决新农村建设贷款难问题的现实途径。县里制定出台金融系统支持新农村项目建设指导意见,并建立健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银农洽谈会”机制,去年全县金融系统农业贷款余额达8.46亿元。广大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角”。充分依托各村资源优势、人力优势推进项目建设。有的村发动党员干部群众投工投劳,就地取材,花小钱办大事。有的村项目工程建设,采取“包清工”,由村干部和村民代表组成监理组,分段监督施工,确保工程项目建设既快又好又省。

5.全程监督。新农村建设项目能否最大限度地实现惠民的目标,是新农村建设项目化成功与否的关键。为加强项目监督,三门县在各村都建立了项目公示制,将新农村项目建设前的总体计划、规模标准及有关扶持政策等,逐项向群众公布,并公开承诺拟建项目完成时间。项目实施后,实行阳光操作,定期公布项目进度和资金去向,自觉接受村民代表和群众的监督。县乡(镇)两级也建立了领导联系重点项目责任制,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项目领导小组和督查室以定期督查和不定期抽查的形式,及时反馈新农村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协调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6.社会评价。群众认可与否、满意与否,是评价项目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在新农村重点项目完工后,县里积极召开项目验收会,组织发改、审计、环保等部门对项目效益进行全面验收。在项目验收中,有关部门向群众发放《新农村建设项目效益评价调查表》,充分征求意见,对多数群众持有疑义或不太满意的项目,实行暂缓验收,责令整改,区别处理。积极开展“整村推进项目”工作评比活动,对项目实施好、整村推进目标完成好的村进行奖励,并在下一年度安排财政发展项目计划时予以适当倾斜。与此同时,县里还将项目建设实绩作为考核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

二、项目化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显著成效

我的实践表明,项目化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抓手,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载体。项目化运作,对于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的具体化,以及充分整合各种资源,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将新农村建设工作真正落到实处,都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

1.项目化是新农村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新农村建设量大任务重,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合理分解目标,确定任务,循序推进。项目化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将建设新农村的宏大目标变成一项项具体的行动,使新农村建设有了具体的量化的指标和任务,使得各地能根据项目的难易程度、轻重缓急,分步组织实施,并且明确当前和长远的建设任务,做到相互衔接、有机统一。项目建设具有较强的“生命周期”,新农村建设的项目化,不仅为新农村建设描绘了一幅工作进度、工作重点及重点突破领域的“路线图”,而且客观上也为新农村建设设置了一张倒排的“时间表”。如根据新农村项目建设要求,三门县在《新农村项目建设实施方案》中提出,今年全面完成“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建设任务,至“十一五”末,建成20个示范村、200个整治村,所有行政村基本达到环境整洁村的要求。

2.项目化是新农村建设的“牛鼻子”和“导航标”。新农村项目宛如一颗颗“珠子”,如何使每颗“珠子”有机衔接,成为一件“艺术品”,离不开政府的引导规划。项目化是串联这些“珠子”的一根线,抓住了这根线,也就抓住了新农村建设的“牛鼻子”,各项工作就会围绕项目化这根主线来展开,使新农村建设从无序走向有序。一方面,有利于发挥政府性项目的引导规范作用。三门县每年都排出改水、改厕、改路等政府性项目,每个项目都配套了相应的政策、资金,让农民“点菜”,从而以主导激发主体,以政策撬动民资,引导不同层次村争取项目,开展村庄整治建设。像沿赤乡钳口村属于中等发达村,在政府性项目的引导下,结合村情选项目,对接政策搞建设,创了“整治”争“示范”,极大地调动干部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发挥政府性项目强力推动作用,如县里制定出台了《关于农村新社区建设的若干政策》,通过政策性奖励等办法,推动旧村改造,着力消除“空壳村”现象。为改善集镇所在地的村容村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县里出台了相应的考核办法,要求全县14个乡镇所在地村在规定时期内全部达到整治村要求。

3.项目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和“加油站”。建设新农村不仅需要有长期的愿景激励,更需摸得见的工程、看得见的成效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项目化使得农民有了一个个具体可期的愿景,如小雄镇蜍下村制定了“年内建成5座公厕”,“2年内完成1304人的健康检查”、“3年内发展麻岙塘200亩西兰花基地”等项目,使每个村民了解近期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内容,有效地凝聚了全村的人心。项目筛选按照“广泛征求、农民自愿、自下而上”的原则,选择群众愿意的项目进行投资建设,把政府的引导扶持推动同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有机结合,使新农村建设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需求,体现其主体地位,形成了群众主动义务投劳建设新农村的喜人局面。同时,新农村项目建设让广大农民全程参与到项目编制、建设、监督等过程中,也有效地唤醒和激活了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和首创精神,激发了新农村建设的内在推动力。

4.项目化是新农村建设的“聚集器”和“大平台”。新农村建设的项目化,一方面为多方面争取支农政策和资金,提供了有效的渠道,为汇聚松散的要素资源、招商引资、吸引社会各方投入、集中力量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大事和难事,打造了“聚集器”。如小雄镇岙底村是三门县相对经济薄弱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不到2万元,在项目初排中,就整治村建设项目资金一项,预算就达100多万元,实施项目化后,该村通过包装项目争取上级资金、村民捐资、吸收外资等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目前已顺利通过了整治村验收。另一方面,项目化也为展示新农村成果,让群众更加真切地看到新农村建设的新变化,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新气象,形成赶学比超的良好氛围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同时,由于项目建设较好地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监督有主体、检查有内容、考核有依据,也为展示基层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的实绩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较好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以项目化推进新农村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重目标引导。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各项内容紧密相连,我们要完整地予以把握。但是目前一些地方不少干部群众错误地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刷房修路”、“村貌整治”,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很容易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将新农村建设简化为新村建设。因此,新农村建设的项目化,必须高度重视在项目设计、选择中体现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和目标,避免项目设计的简单化、建设的急功近利和短期化的行为取向。

2.突出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只有不断强化农村的产业支撑,增强农业和农村的实力和竞争力,才能不断增加农民收入,逐步实现“生活宽裕”。如果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保障,缺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即使村子建设得很美,最终还是会落入“村美民穷”的“陷阱”。因此,在编制新农村项目时,要合理规划产业项目,突出“生产发展”这个核心,坚持可持续发展。

3.加强项目指导。新农村项目建设关键是要选准项目。选择合适的项目,既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又可以全面地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在农村,基层反映问题最多、争议最大的也就是项目的确定。如在主导产业项目选择上,村民基于不同的视野和利益诉求,往往会形成众说纷纭的局面。如果放任自流,可能导致对项目可行性缺乏充分论证、对项目前景估计不足等问题,影响项目设计和选择的科学性。因此,在项目化过程中,要积极做好指导工作,尤其是要充分发挥农村工作指导员的作用。

4.坚持量力而行。农村落后是多方面的,建设的责任重、任务多。如果急于求成,“眉毛胡子一把抓”,最终浪费人力物力,一事无成。因此新农村建设中要立足当前农村实际,突出建设重点,区分轻重缓急,统筹安排项目建设时序,分清年内计划、届内计划和“十一五”规划。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项目入手,优先解决好治水、修路、农电改造等民生问题,科学安排产业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对那些资金需要量较大而一时难以启动的项目可以列入长远规划,分期分批、有序推进。同时,要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充分考虑各村财力、发展基础和群众的承受能力,不盲目攀比,不加重农民的负担。

5.力求效益优化。一个好的项目,往往是资源充分整合、群众真正受益的项目。项目化过程中,要积极借助市场化机制,构筑平台,通过向上争、对外引、民间投、银行贷等多种形式将政策、资金集聚起来,把相互关联的资源集中捆绑使用,形成一定的项目资金规模和集约效应,切忌项目多头管理、资金使用分散、投向重点不明。要充分发挥项目的作用,让项目真正惠及广大农民群众,既讲求经济效益,又讲求社会效益。坚持“谁建设、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对项目建设产生的效益进行定期评估,使之成为真正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

农村工程项目篇10

一、指导思想

农村公路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作,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整体目标,按照区域总体规划,结合农村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需要,大幅度地提高农村公路建设等级,大面积地健全农村路网,使农村公路路网结构融入到区域道路网。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改善农村地区道路交通状况,达到方便农村居民出行,缩小城乡差距,改观农村地区道路和周边环境的目的,努力把农村建设成为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发展目标

农村公路建设要按照区域总体规划组织实施,最大限度节约建设资金,避免重复建设和造成废弃工程,发挥投入最大效益。进一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提高农村公路等级,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约162公里。在“村村通公路”(行政村)的基础上,将村镇主要公路纳入到区域公路网,实现农村”的畅通目标(从自然村到区级干线公路车程在10分钟,到高速公路车程20分钟,到中心城区车程30分钟)。

三、组织机构和职责

区成立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决定、协调和解决重大问题。设立区农村公路建设和监督管理办公室,主要职责是指导本区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工作,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重大事项,了解掌握工程进度情况,及时统计上报,适时组织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的检查及资金使用情况的核查等有关工作,总结交流经验,收集、整理和反馈建设信息,指导各镇人民政府开展已建成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实行行业管理。

各镇人民政府要落实相应管理机构,负责本镇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的领导、组织实施工作,并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制订本镇的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制度,编制建设计划,落实建设资金,监督工程质量和建设资金安全合理使用,制定养护管理制度,组建专业养护管理队伍,落实养护资金,及时总结、上报、交流建设和养护情况。

四、资金补贴标准

本区的农村公路建设经费以“区镇共同出资”为原则,各镇每年应安排必要的地方建设资金,以保证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一)区对符合以下建设标准的农村公路予以补贴

1、列入区建设规划和计划,严格按照《市农村公路技术标准》实施的新、改建道路,路面铺装以黑色路面为主。

2、通达行政村(村委会)及镇级道路,道路技术等级达到三级,路面宽度达到7米,道路两侧绿化达到3米。

3、通达自然村(生产队)道路技术等级达到四级,即路面宽度达到3.5米,道路两侧必须种植行道树。

凡符合以上要求的农村公路,按照工程建设费用(包括标志标牌、绿化及附属设施)的50%予以补贴,等级在三级以上的道路,按照7米路面和3米绿化宽度的工程建设标准予以补贴,超出部分不予补贴。等级在四级以上三级以下的道路,按照3.5米路面宽度的四级工程建设标准予以补贴,超出部分不予补贴。危桥改造的补贴标准按照工程造价的三分之一执行。

(二)对区总体规划确定为纯农村地区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以下简称纯农村地区项目),工程建设费区出资70%,镇出资30%。

五、组织实施

(一)项目业主

1、农村公路新、改建和桥梁改造项目的建设主体为各镇人民政府,各镇人民政府为项目法人,承担项目业主责任,负责工程计划的实施和项目管理,对工程投资、质量、进度全面负责,对执行质量、安全监督、制度实行社会监理,同时,接受区建设交通委、区农村公路监管办公室的指导和监督。

2、纯农村地区农村公路项目由所在镇政府负责工程前期工作,道路工程由区负责实施。

(二)项目计划上报

各镇当年实施的项目应提前在前一年的第三季度末向区建设交通委、区发展改革委申报计划。

(三)项目设计和审批

项目设计应由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项目设计应符合《市公路技术标准》(试行稿)的要求,区建设交通委(区公路署)负责设计审核,对符合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标准的设计予以确认。

项目立项应在当年3月以前完成申报手续,项目申请报区建设交通委审批,未予申报的项目应改在次年度实施,未予批准的项目不得实施。项目申请报告应明确项目基本情况,道路应明确道路名称、起点、迄点、长度、横断面布置、用地宽度、设计等级,桥梁应明确桥梁设计荷载、宽度、长度、桥名,项目投资额,计划开竣工日期以及是否申请补贴。区建设交通委负责批复,抄送区农村公路监管办公室。

(四)工程招投标

农村公路新、改建和桥梁改造项目在100万元以上,必须按照《招标投标法》的规定,采取招投标方式确定施工单位。

农村公路新、改建和桥梁改造项目在100万元以下,可选择具备一定资质的施工单位。

项目业主和施工单位必须签订施工合同,依据合同实施管理。

(五)进度汇报

各项目业主必须在每月20日将当月工程进度月报表报送区农村公路监管办公室,由区农村公路监管办公室汇总后上报市公路处和区建设交通委。

(六)交、竣工验收

农村公路新、改建和桥梁改造项目的交工验收和竣工验收可合并进行。

工程项目验收参照交通部《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办法》[交公路发(1995)081号]的要求,由各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区农村公路监管办公室按一定比例进行抽查,并对验收成果予以确认。

(七)竣工资料

各项目业主应注重建立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制度,按规定收集、整理、归档,建立工程档案。农村公路新改建及桥梁改造的档案按“农村公路工程项目归档范围”搜集整理,区公路署对各项目业主的资料收集工作给予技术支持和指导。

工程竣工验收通过后,竣工资料必须在2个月内送达区农村公路监管办公室。竣工资料缺失或不规范,不得申请项目补贴。

(八)质量监理与建设监督

根据交通部《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办法》,农村公路新、改建和桥梁改造项目,必须采用社会监理模式,实行工程监理制度。凡纳入农村公路建设计划的项目,由区建设交通委(区公路署)负责委托相应资质的专业监理单位进行项目监理,并由区监察委进行监督。

(九)资金管理与资金拨付

农村公路新、改建和桥梁改造项目的建设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全部用于工程建设,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

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由区建设交通委(区公路署)委托指定单位进行统一审计。纳入本区本年度资金补贴范围的农村公路新、改建和桥梁改造项目,补贴经费分两次予以拨付,按照工程预算工程量完成50%,经区建设交通委(区公路署)审核后,拨付区补贴部分的50%,待工程竣工并通过质量监督部门检查合格,工程竣工资料符合要求,工程项目决算审计后,拨付剩余补贴资金。

(十)环境保护

农村公路和桥梁改造,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坚持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项目的设计阶段应体现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的原则。

项目的实施阶段要加强环保教育,有条件的要推广沥青混凝土热再生技术,严禁将废旧筑路材料倾倒在河内、路边污染环境;树立环保意识,加强环境和生态保护,禁止任意从路基两侧就地取土修筑路基等破坏路线景观、浪费土地资源的行为。

农村公路新、改建和桥梁改造工程应注意与村镇建设和沿线绿化相结合,推进公路建设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十一)安全生产

农村公路和桥梁改造,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牢固树立安全理念。各镇人民政府要结合工程实际,制定安全管理办法,针对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严格施工安全操作规程,做好安全工作,文明施工。

对新增桥梁,各镇人民政府必须加强桥梁的日常检查工作,并尽快落实资金实施改造。同时,必须设置桥梁标志,做好限载或禁止通行的有效措施,确保公路交通的安全。

六、养护管理

根据《公路法》和《市公路管理条例》,各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养护工作。各镇人民政府要认真贯彻执行《市乡(镇)公路管理暂行规定》、《市公路桥梁养护管理暂行规定》、《区农村公路长效管理实施意见》,明确养护管理机构,制订长效的养护政策和管理机制,落实管理人员和资金来源,建立管理机构,以切实有效地加强农村公路和桥梁的维修保养,确保公路完好和畅通。

各镇人民政府应加强农村公路的掘路修复管理。农村公路掘路工程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到区公路署进行行政许可,并按照《公路法》办理相关手续。

区公路署应将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纳入信息化管理工作,建立包括路面、桥涵、附属设施等方面的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逐步建立地理信息管理系统。

区建设交通委、区农村公路监管办公室履行监督检查职责,督促相关机构做好农村公路和桥梁的养护管理工作,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