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精神的价值十篇

时间:2023-05-24 17:50:08

体育精神的价值

体育精神的价值篇1

关键词:雷锋精神; 培育; 个体价值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3-0007-04

雷锋精神是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进步的宝贵精神财富,因而需要把雷锋精神培育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并贯穿到社会生活诸领域。而要增强雷锋精神培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认真把握雷锋精神培育的价值。从目前看,学界主要是从社会道德营建或社会文明提升方面探讨了雷锋精神培育的社会价值。鉴于此,笔者将从个体的人生方向、精神动力、人格健全和行为实践等四个层面追问雷锋精神培育的个体价值,以期助益于雷锋精神的培育和个体对雷锋精神的自觉。

一、雷锋精神的培育具有引导个体人生方向的价值

雷锋精神的培育可以引导个体去思考人生课题和把握人生取向。雷锋精神具有强烈的人生意蕴,深刻回答了“怎样做人,为谁活着”的人生课题。人生课题是个体在世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不管一个人自觉不自觉、情愿不情愿,都必须面临着人生的选择和规划,其中最根本的是要回答人怎样活着,为谁活着这个问题。综观雷锋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他明确地思考和把握了人生面临的根本课题。雷锋说:“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我觉得自己活着,就是为了是别人过得更美好”。从雷锋的言论看,雷锋精神首先与雷锋明确地思考和把握了“怎样做人,为谁活着”的人生课题密切相关。因而雷锋精神的培育一方面可使个体了解和懂得崇高的精神境界都有着深刻的人生思考基础,人的崇高精神和辉煌事业必须要首先认真思考和回答人生面临的课题,树立起人生课题的思考在自我成长发展和为人处世中的优先性。另一方面,由于雷锋精神不仅思考而且正确的回答了人生课题,因而雷锋精神的培育就可以为个体人生课题的解答提供指导,能够启示个体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和规划,在怎样做人和做什么人的问题上获得正确的人生指导。具体说来,雷锋精神蕴含的人生道理可以让个体知道:一个在怎样做人和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必须全面的联系的去把握,必须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国家等现实关系中去把握,必须把个人的人生取向融入现实关系中,并在现实关系中获得自身的规定性,这样才能树立起高远的人生发展取向。

雷锋精神的培育可以引导个体明白人活着要具有人生追求和理想。雷锋精神不仅蕴含着人生课题的思考和解答,而且还鲜明的体现着人活着要有追求和理想。雷锋的一生是不断追求发展进步的一生。雷锋说:“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我要把自己最可爱的青春献给祖国最壮丽的事业”,“我要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雷锋不仅具有积极的人生追求,而且还具有崇高的人生理想,即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人生志向。因而雷锋精神的培育能够使个体认识到人是可以保持昂扬精神和进取心态并充满人生追求和理想的。从现实看,个体极易面临着人生的困惑和危机,因为个体在过度宣扬自我和个性的同时,却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和该要什么。其实,人无法承受生命之轻。人活着要有一份厚重感。一个人追求理想,就会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人。“人有理想、人追求理想、人实践理想的过程和结果就是创造辉煌。”[1]雷锋精神的培育在这里所起的作用就是一种人生“立志”教育或“尚志”教育。个体通过了解雷锋的人生追求和理想就可以得到启发,深刻懂得人活着必须追求发展进步并结合实际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

雷锋精神的培育可以引导个体积极进行人生的自我创造和实现。人生方向指导的实质是让个体具备人生自我创造和实现的发展取向。这是人生发展的关键,也是人生指导的根本。人要学会思考人生,且要充满理想,那么人生思考和理想的指向是什么?那就是个体积极投身到人生的自我创造和实现中去。雷锋精神蕴含着个体自我创造和实现的人生哲理,明确地处理了个人和集体、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现实需要和未来追求、脚踏实地和理想远大等一系列关于人生创造和实现的关系。一定意义上说,雷锋精神就是雷锋的人生自我创造和实现的产物。因而雷锋精神的培育可以促使个体进行人生的自我创造和实现。实际上,人的本质特征就是非前定性,人是一种自我创造的生成性,人是以自我创造的方式去确证和发展人的本质力量,但人在进行自我生成时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在特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基础以及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在自我人生发展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因而雷锋精神的价值就在于可从人生维度为引导个体的人生创造提供经验指导,使个体在现实中去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并创造辉煌人生。

体育精神的价值篇2

一、体育电影的发展历程与特性

电影,作为一种声画艺术的综合体,以独特的影像语言向世人阐述着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发人深省的哲学理念。在当代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精神文化生活逐渐走进了大众百姓的家中,而体育类电影作为电影艺术中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不仅仅在于其创作手段的特殊性,更在于其绝对有着其他电影形式不可比拟的受众群体的广泛性。

体育作为人类互相沟通的第五种沟通方式,超出了语言和种族的阻碍,将世界人民以运动的形式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它对于人类生活的作用和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在历史上有着相当重要价值和地位。由此可见,体育电影不单单可以提供给观众刺激、生动的体育故事,其中所诠释的体育精神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民众。

纵观体育电影的发展历史,大多数体育电影中心主题多在于激励、鼓舞大众积极面对生活所带来的挫折和困境,题材也都是积极向上的。追根溯源,体育的诞生与成长几乎与人类的发展同步,体育文化业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而产生与之相对应的形式,是人类文明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体育电影将体育史当做强国教材,通过表现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运动员不同的遭遇和命运,反映民族落后势必体育落后这一特定社会背景下的现实意义。而体育电影除了一般电影所具有的娱乐、教育等特性之外,还是我们认识自身、改善自身的强大动力。中国早期电影发展当中,其实体育电影很早就有了,纪录片最早可以推到一九一几年,那个时候商务印书馆都在。这个时候比如说第一届远东运动会是到日本去拍的,其实其他的还有很多。在早期电影当中体育只是作为一个比较独特的文化符号出现,这种文化符号或者是作为一种现代都市生活的时尚。体育作为一个题材与电影艺术的融合,是从20世纪初才开始的,所以那个时候体育实际上是一个很时尚的东西。体育电影是通过体育竞技比赛形式进而反映人性不可或缺的部分,这种竞技形式不只是为了奖牌而进行体力和体能的较量,它具有教育性质。体育题材电影传播往往融情节与体育为一体,在影院的特殊环境下受众比较容易接受,尤其是将体育比赛融于电影故事情节的传播方式。这样的形式就使得观众通过体育题材电影解读正确的信仰、价值观、道德标准等表层和深层的文化。体育电影在展现了身体健美、均衡和体态端正的基础上,更加侧重的是刻画运动员勇于克服种种艰辛困苦、付出辛勤的汗水去争取最后胜利的精神,从而达到激励青少年奋发向上、超越自我的教育意义。体育电影对于青少年体育观念的培养和正确健康的价值体系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二、体育电影的影像寓意

体育电影是将体育的内在精神与电影的影像艺术完美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它以独特的视听语言形式将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的奋发向上的魅力融于电影当中,既将体育文化与精神高效地传播又使电影的形式与内容更加丰富化,多样化。当代体育运动早已不再是单一的埋头苦练,而是通过技巧性的培养与刻苦的训练相结合,从而产生高效的体育表现。体育电影不仅能够充分地展现本国的体育文化,更是展现国民精神的最好形式,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渠道。体育电影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重要展现形式,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精神与情怀,是人类社会、思想价值观、社会风尚、行为规范的真实写照。

体育电影的故事情节大多取材于真实的体育故事,这样的题材往往能够更好地把握观众的内心世界,这类以真实生活改编而来的精彩故事,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仿佛就在我们身边,对观众的教育与影响更加具有信服力。随着我国电影事业的飞速壮大,我国当代体育电影已然不只是具有单纯意义上的娱乐和消遣的作用,当代体育电影导演正在试图通过体育电影这类题材向世人展现更具艺术价值的影像作品。

在体育电影中往往以体育竞技的激烈和残酷性与体育人物的自强不息、奋勇拼搏以及高超的智慧相结合下的影像,生动地展现该人物的性格、思想情感的影像寓意。体育电影以电影人物在训练中顽强拼搏、振兴民族的精神力量为电影的主要内在核心部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体育运动激励人们奋发向上民族精神。体育电影中的主人公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用体育比赛的胜利改变我国在世界人民心中“东亚病夫”的恶劣形象,而往往支撑影片中的主人公勇往直前的就是强烈民族尊严与情感。在近代历史上,中国是一个在此期间曾遭受过巨大磨难的国家,而在民族自立的过程中,我国一直为赢得世界的尊重而做着不断努

[1] [2] [3] 

力。我们首先要清楚地知道,任何一个民族的自立与自强首先要建立在拥有强健体魄的国民上,由于历史和体质等多方面原因,我国国民被日本侵略者冠以“东亚病夫”的恶名,而体育竞技被喻为国家间较量,所以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我国整体国民的体育素质已然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体育水平的高低和国家、民族的荣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改变世界人民对中国是体育弱国的意识成为我国许多体育电影表达的民族精神内涵,无论是哪一个时期、哪一个时代背景下的体育电影都有着同样的希冀与愿望。由此一来,振兴体育就成为振兴我国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尺之一。  体育导演也多为带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忧患感、使命感的艺术家,他们导演的体育题材的影片中,这种情感有着强烈的体现。体育类影片在描写运动员成长的同时,穿插着各式各样的遭遇与历练,从而深刻揭示了个人命运与时代、社会之间关系。体育电影中的每个小人物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不断地追求卓越和尊严的生命实践的过程中,树立了奥运会一直以来所倡导的宗旨,即与现代人文精神的结合,他们在体育运动中正是以其融于自身个体血脉里的民族自觉,实现了一次顽强拼搏、永不言弃、重在参与、虽败犹荣的精神辉煌之旅。在体育电影中演员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所展现的“力”与“美”,是电影潜在蕴含的个人理想、宗教精神和民族意识,正是这样纯净的、力争上游的精神一次次地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灵。在体育电影中,身体已经不再是单一的运动主题,电影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展现身体力与美的结合之后作为一种感性意象的审美存在,它所展示的侧重点是通过观众感受相对静态的形式感,不同体育活动的身体物理张力的技艺倾向形成各具个性的视觉样式和景观结构。体育电影在展现运动员身体的技术动作的同时,还特别地大胆选择和丰富切换能造成超现实的穿越式感官享受,在比赛场景中以影像的独特艺术手法使得他们的身体能轻而易举地爆发出具备联想意义的高超技术动作,电影镜头的组接效果也可以清晰地表现他们灵活的自然肢体及其行动,在赛场富有煽动性质的音乐与音响交织的情景中唤起对英雄气质的崇敬和感叹,体育电影激动人心的生命魅力在酝酿良久的身体世界里激情而和谐地生成。

三、我国体育电影的发展前景

随着当代电影事业如火如荼的发展,我们不难想象我国体育电影的美好发展前景,我们拥有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条件,怎样做到外部条件与内在意蕴有机高效地组接在一起就是当代体育类电影应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突破传统理念模式的束缚,发掘出一个适合当代体育电影应当享有的框架结构,以新兴的理念、杰出的技术手段把我国体育电影塑造成一个富有当代特性的艺术作品。

当代优秀的体育电影融入一个关于人性思考的主题,在这样理念的指导之下,作品通过体育人物的一系列故事体现对生命本身的礼赞。体育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电影类型,不仅仅要注重研究社会主流心理,满足这种心理,表达这种愿望。而现在的体育电影创作者仅仅把体育电影简单地理解为“励志”。“励志”纵然是体育电影的重要的主题,但绝对不是惟一的主题,好的体育电影必然要跳出励志主题向更深层面开拓。体育电影的主人公也应该通过体育竞技不断探寻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克服重重困难,实现梦想和超越。

体育电影是反映与体育运动有关的社会生活的故事片。故事情节、人物命运必须与体育事业或体育竞赛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较多紧张、精彩的体育比赛场面。对于体育来说,竞技结果不是终极追求;对于体育电影来说,竞技本身也不是终极表现对象。“体育电影表面是力与美,内核是梦想,而情感或者说情趣是贯穿其中的。好的影片,就应该多给人以价值启示和精神鼓舞。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前进的灵魂,没有创新的意识只会令这个民族停步不前,落后就会挨打,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所在。创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更是人类不断进步的原动力所在。创新是一种综合素质的提炼,是一种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尤其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存在体,电影创新更是需要一种全方位立体改革的重要手段。在各项文化事业不断创新改革的过程当中,我国体育电影迫切需要一个创新改革的突破点,在汲取传统体育电影的优点之后,结合适应当代社会的新鲜元素,为体育电影注入新鲜的活力。

四、结 语

体育精神的价值篇3

[关键词] 人 体育旅游 精神

精神的完满是人类存在的最高意义。给世界赋予意义,使无意义的自在世界成为有意义的自为世界是人类区别于其他一切生物的根本特征。自在世界之所以能够成为自为世界,就在于它经过了人类精神的重构。因此,一切有意义的事物之所以有意义,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具有了某种有意义的精神。体育旅游是近年来异军突起、方兴未艾的一个全新的旅游类型,是体育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它既包含着旅游活动中蕴含的人对自然与文明的敬畏、欣赏、和谐的精神,又包含有体育活动中体现的“更高、更快、更强”的挑战与超越的精神,充分体现了人类向外和向内两个维度的精神追求,具有独特的精神内涵。可见,体育旅游的兴起与人的精神回归存在着深层的联系。在工具理性逐渐侵入人类日常生活的今天,体育旅游固有的精神追求与寻求人精神升级的价值属性,改善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因此体育旅游应运兴起。

一、体育旅游过程中体育精神的升华

人的存在方式是超越的存在方式,属人的人世界就是超越自然的世界。人通过自己的物质和精神实践活动来印证自己是为人的存在,生活就是对生存的超越。在古代,人们的劳动是分散的、个体化的,每个人的劳动都有独特性,劳动的效率不高,但却有着创造性的超越感。如今,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随着工具理性深入人类的生活,劳动越来越异化,我们的生产实践活动变得越来越僵化。人们在劳动中能够感受到的创造性越来越小,在这种异化的劳动中,人们很难体会到生命的超越感。体育运动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因此人们能够通过体育活动体验到超越自我,征服自然的价值诉求,能够通过强身健体达到精神升华。人类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拥有“人类精神”力量,并在这种力量的指导下超越自我,挑战自然。在现代的都市生活中,人的自然本性更容易迷失。通过体育活动,我们能以最切近的方式找回这种人类原始的天性和快乐,无论是竞技比赛项目,还是以养生为宗旨的传统体育活动,我们都能够深深地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人与人的关爱、协作、拼搏、进取精神。通过体育,我们的精神就在深度上获得了感动和力量。

体育旅游是旅游者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体育娱乐、健身、竞技、康复、探险和观赏体育比赛等活动与旅游地、旅游企业之间及社会之间的关系的总和。体育旅游之所以能够独树一帜而区别于其他的旅游活动就在于它所独有的体育特色。体育的意义:一方面是对个体身体健康的促进,另一方面是“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的强化。它表征着人对自身潜力的探索与希望,不断超越自我,表达了人类对健康与美的渴望。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生存发展与身心健康离不开自然。通过参加狩猎游、登山游、滑雪游、划船游、漂流游、骑马游等结合自然生态的体育旅游活动,能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在快节奏、高强度的现代生活中,适时的在大自然的生命摇篮与精神家园中去调养身心,展示自己的生命活力,从而有效促进身心健康。

二、体育旅游中旅游休闲生活方式的诠释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通过旅行获得的是比知识更高的感悟。旅游涉及自然美、艺术美、生活美的丰富内容,与人类文明是相互促进连带发展的。旅游能带来高雅文明的精神享受。这种精神需求有三个层次:一是在美感陶醉中获得精神愉悦;二是在广闻博见中得到充实自我的精神满足;三是在移情、寄情中得到释放情感的欲望。欣赏景物形、声、色等形式美,是愉悦性精神需求,这是最普遍和大众化的审美需求。了解和探求审美对象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从自然美中体现的人类文明到人文景观涉及的丰富内容,能够满足充实之美的心理需求。在审美中寓情于物,借景抒情,是主体情感对象化的表现,这是释放性精神需求,是带有发现美和创造美的高级精神满足。知识、智慧、思想在旅游的广闻博览中得到较快的丰富和发展,使人感到一种精神丰收的胜利感与自豪感。

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活动,它与休闲旅游一样,追求人的和谐、自由、全面发展,即注重旅游者的身心,更强调人们在参与时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状态。一方面,它通过人的行为、思想、感情,在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感受中构筑文化意境,从而达到个体身心和意志的和谐、全面和完整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身体的紧张与放松、竞技活动、接触大自然等方式,产生美感,拓展人的生命体验,实现个性发展的需求。从而充实自我的精神世界,获得身心的解放。

三、在体育旅游活动中人的精神锤炼

人是一种自然的自然存在,又是一种超自然的文明存在。人的价值在与自然、与文明的交流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人为自然的壮丽而谦恭因而能够感受到自己还是自然的存在,人为文明的伟大而骄傲因而能感受到自己是超自然的存在。当一个人这两种意识都具有的时候,才能够达到“天人合一”、“出乎其中又入乎其内”的超然生活状态。而目前随着科学的日益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工具理性却逐渐侵入人类的日常生活,破坏人们生活的幸福感。人的精神被现代文明的成果所体现,同时又在其中“走失”。并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如何在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找到一种应对这一问题的方法是时代性的话题。体育旅游在这种背景下应运兴起,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提供了一种完美的辩证解决方案。

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活动,能够满足人们在身体、精神和文化等方面的需求。而体育运动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其发展也是基于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身心发展需要。通过体育旅游活动,既能在旅游的向度上体会到人对自然的外在超越,又能在体育的向度上体会到人对自己的内在超越。通过将旅游与体育的完美结合,让人在其中的精神感悟既达到旅游的广度,又达到体育的深度,在砺炼人的精神的同时锻炼人的身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文献:

[1]孙正聿:超越意识[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4

[2]刘凯柴新:试论体育旅游[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20(2):32-34

[3]李天元:旅游学概论(修订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体育精神的价值篇4

关键词:集体性体育项目;团队合作精神;社会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8-0057-02

一、大学生寝室团队合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校大学生均为“90后”,他们成长环境和生活环境都比较优越,多为独生子女,一直在祖辈、父辈的疼爱下长大,成长中多受宠爱,缺少兄弟姐妹式的沟通、理解、谦让和合作,使得这些大学生的性格和心理上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性较强,缺少心理相容性。到了大学以后,寝室成员之间的问题会随之而来,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一)因家庭状况差异导致寝室合作意愿淡薄

学生的家庭因父母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等因素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异,比如城乡环境差异、家庭贫富差异等会让很多学生不能正视这些差异,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炫富心理、攀比心理,还有些同学从个人获得利益的角度出发,把家庭的贫富情况作为交友观的衡量标准,这些现象都会导致大学生寝室关系紧张,进而导致合作意愿淡薄。

(二)因寝室成员间互视为竞争对手导致寝室合作意识不强

大学生自我防卫、自我保护心理较强,寝室成员之间经常会出现竞争与合作意识的偏差。一些学生盲目地认为寝室的成员都将成为未来的对手,在各方面暗自进行较量,易引发心理上和情感上的冲突,如果再遇到情绪控制力较低的情况,很可能产生直接的行为对抗,进而造成寝室成员的对抗意识。

(三)因评奖评优形成互相攀比、猜疑嫉妒导致寝室合作能力差

大学中有许多评奖评优,得到的同学必定欣喜,得不到的同学难免会心里不舒服,甚至可能会互相猜疑嫉妒。特别在评定奖学金时,学校多结合社会实践、道德修养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势必会给那些只顾埋头学习不积极参加各项活动的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影响,常常会导致寝室之间、同学之间会产生矛盾。另外,在助学金的评比中,由于利益驱使,导致一些不公平现象出现。如家庭贫困但人际关系较差的同学,不如家庭贫困程度一般但人际关系较好的同学得票多,极易造成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和猜疑嫉妒心理,致使寝室合作能力差。

(四)因人际交往差异导致合作差异性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主要体现在能否将自己的内心思想表现出来,让他人清楚地了解自己,同样也能够理解他人的表达。由于学生成长环境不同、性格特点不同、交往能力不同,对于他人的信赖程度和与他人间的沟通深入程度都存在较大差异。再加上绝大多数学生对家庭的依赖性较强,缺乏独立的社会生活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差,这就造成学生在日常交往中往往呈现出不对称性,一些学生显得较为孤僻。这种人际交往的差异,会直接导致合作的差异性。

二、集体性体育项目的特点

集体性体育项目是指以二人或以上为单位参赛的项目,通过集体的努力,发挥每位成员的竞技水平,完成比赛项目。依据田麦久《运动训练学》中的项群理论分类,集体性项目主要包括技能主导同场对抗性项群(如篮球、足球、手球等)和技能主导隔网对抗性项群(如排球、沙滩排球等)。就其两类项群的共同点分析发现,集体性体育项目都以强调运动员具有良好的掌控情绪能力、独立思考问题、随机应变解决问题的能力、个人、组合战术协调发展等能力为主。这种集体的共同努力过程中需要保持高度的凝聚性,它需要参加集体项目成员之间关系融洽、气氛和谐、配合默契、目标一致、共同努力,才能发挥整体水平,赢得比赛胜利。由此看出,集体项目强调的就是团队合作能力。高校开展集体性体育项目多以篮球、排球、足球等项目为主要形式,根据项目的主要特点可将其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高强度凝聚性

参与集体性体育项目的全体成员及教练员在比赛中经常会受到领先与落后、主动与被动、优势和劣势交替出现等现象,成员心理难免受到变化无常的情境的影响,因此,集体性体育项目比拼的不仅是集体的技术高低、实力强弱、实效优劣,而且是针对集体的风格优劣、士气高低、意志强弱的比拼。这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高强度凝聚力是集体性体育项目的特点。

(二)目标一致性

集体性体育项目就是为集体设立一个共同的目标,全体成员齐心协力完成目标的体育项目。其特点是有与活动目的相符合的动机的共性,成员的个人目标必须趋向于集体目标,与集体统一目标相适应的动机促使成员积极活动,取得比赛的胜利。运动过程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高度统一的过程。

(三)团结合作共同努力

合作指共同创作、共同从事,二人或多人一起工作以达到共同目的,进行联合作战或操作。这一点在集体性体育项目中体现尤为显著,通常是在接到比赛通知后组建参赛队伍,根据队伍的实力情况制定比赛目标(即集体目标),在教练的指导下发挥个人所长,协调配合努力实现这一目标。赛前训练、准备工作、比赛中等各时期,均需要全体成员默契配合、取长补短、团结合作、共同努力才能顺利完成比赛。

三、集体性体育项目对大学生寝室团队合作精神培养的价值

高校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可谓丰富多彩,其中体育项目比赛也是精彩纷呈。集体性体育项目更是因参与人数多、场面激烈等因素具有吸引力,颇受广大学生的喜爱。从当前大学生寝室团队合作方面出现的问题着手,以寝室为单位开展集体性体育项目,培养团队精神,激发个人潜能,兼容个性,培养沟通技能,对于提升寝室团队合作精神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团队精神

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互相尊重是基础,团结一致是动力,默契配合是核心。我国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多缺少培养团队精神方面的内容。笔者对在校学生进行随机调查中发现,56%的大学生意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但只有15%的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精神。在比赛过程中,会使学生能够领悟同休戚共进退、互助互进的益处,促进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关系,强化学生的合作责任意识,站在团队高度积极参与集体活动,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健全人格。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由学校走向社会的角色转换,应多培养大学生团队归属感,学会与团队成员及客户的沟通交流、相互尊重、团结协作。因此,以宿舍为单位,通过开展集体性体育活动来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十分必要。

(二)激发个人潜能

大学生寝室团队合作意识强调的是通过整体配合将个人实力最大化发挥出来的一种参与意识,而不是单纯强调某个人的卓越技能。在这一特定要求下,寝室成员之间的技能差异就会显现出来,相对较差的同W会努力提高自己的竞技水平,较好的同学也会不断努力,力争发挥出最佳状态,寝室成员的整体竞技水平会在短时间内有明显提升,这就是激发个人潜能的过程。为了寝室的荣誉和担心拖后腿的心理,自然而然主动投入训练,个人成绩必然得到提高。与此同时,个人技能较强的同学,在寝室荣誉的引导下也会主动帮助相对较弱同学。通过这些集体体育项目的比赛,能够让寝室成员形成正确的竞争观,增进个人感情,避免寝室之间互为竞争对手的不利局面,增强合作意识。

(三)兼容个性

参加集体性体育项目的成员性格不同,既要张扬个性又要互相包容,每个人有属于自己的特质,对待问题的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在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能够做到互相理解、互相帮助,默契配合、发挥个人长处、善待队友,以及具有良好的心理控制能力和保持稳定的情绪,正确对待比赛的胜负和得失等行为都是兼容个性的行为。寝室成员参与集体性体育项目相互配合的过程就是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过程,好成绩的取得必然是团队合作意识发挥到最佳状态的结果。每位成员都从大局出发,遇事换位思考,面对压力和失误及时给予他人积极的理解和鼓励,就很容易在团队中达到共同的认知。这种心理上、行为上的互相影响就是兼容个性的过程,能够使寝室团队在合作中体会到情感上的信任与愉悦。

(四)培养社会技能

集体性体育项目无论是在场上、场下都需要成员之间保持密切的沟通,训练队的组建、队长的选拔、队员的角色定位、与教练员的配合、训练计划的实施、战术配合等,尤其是比赛场上,一个默契的眼神或者是肢体语言,同伴都能心领神会,这种整体配合的实力就会增强,很容易发挥竞技水平,取得胜利。如何分配每位成员在合作中的角色、如何组织配合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如何调动每位成员的积极性、在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如何分配具体任务等都需要成员间密切沟通。良好的沟通能力是通过多参与活动、多与人交往锻炼出来的,寝室成员经常参与集体性体育项目,能够很好培养以沟通和协作为核心的社会技能,会逐渐缩小人际交往能力的差异性,提高个人社会活动能力。

(五)融洽社会关系

在篮球、足球、排球等集体项目比赛中,如果同伴发挥出色,本队赢球了,成员之间会以各种方式来传递对同伴的认可,比如击掌、一句鼓励的话如:加油!同样,如果同伴发挥失误,本队输球了,成员之间也会以各种方式来传递对同伴的鼓励,比如一个理解的眼神、一次举手、一句激励的话:没事,继续!通过这样的集体性体育项目,既有利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又有利于让参与者获得他人的支持,让优秀者保持谦虚。同时能够培养大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使其正确表达情感,规范道德行为,形成积极生活态度,融洽社会关系。寝室成员参与类似的集体性体育活动,对于消除各种原因造成的合作意识淡薄、合作能力差等团队合作的不利因素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宣海德.论拓展运动在当代大学生社会化中的价值[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

[2]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

[3] 颜军.论集体项目运动队的凝聚性[J].安徽体育科技,1987,(2).

[4] 贾砚林,颜寒松.团队精神[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5] 王帅.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5.

体育精神的价值篇5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精神;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4-0060-04

现代大学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大学精神以此为基点生长发展。“大学精神首先是大学人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精神特质,是大学的文化积淀,也是大学的文化形态。”[1]每一所大学都有其独具特色的大学精神和文化元素,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标志,大学的办学历史和育人实践是大学精神成长发展的现实基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学制度,就必须把弘扬和传播大学精神放在重要位置。具体而言,就是要把弘扬和传播大学精神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强大学精神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将大学精神转化为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精神动力。本文将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大学精神为例,研究新时期大学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融合的实现机制和实践路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

价值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李德顺在《价值大辞典》中将学界关于价值的概念归纳整理为四

种类型:一是实体说,认为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实体形式,德国哲学家谢勒、英国哲学家罗素等人都持这种观点;二是观念说,认为价值是人赋予事物的意义,如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美国新实在论者佩里、逻辑经验论者查兹等人都认为价值是人的欲求、兴趣和情绪倾向;三是关系说,认为价值是一种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即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状况;四是属性说,认为价值是客观实体所固有的或产生出来的基本属性[2]。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价值观是主客体在相互作用中,主体对客体的意义、效用的评价,是推动并指引人们决策和采取行动的核心因素。价值观是判断是非曲直、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价值准则,它在社会文化中居核心地位,是社会文化的核心之所在。价值观人人都有,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评价,对个人行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从本质上看,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价值观是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着价值观的有无、内容和形式。一方面,价值观的产生必须根植于社会历史发展的深厚土壤之中,是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具有其他社会意识(如宗教、法律、道德、文学、艺术等)的一般特征和属性;另一方面,价值观是具体的,不存在永恒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价值观,价值观的内容和形式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实践的拓展而不断变化,它是人类历史的一面“镜子”。价值观具有阶级性和政治性,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大逻辑来看,统治阶级始终都把“价值观建设”作为巩固政治统治、维护政权稳定的重要手段。这是因为,个体是国家的细胞,国家为了实现其政治稳定和政权稳固,必将通过思想教育和政治活动等形式将统治阶级的价值观上升为国家价值观,并将这种价值观灌输给全体社会成员,以强化社会成员对国家政治文化和政治目标的认可度和一致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念的表现形式。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都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培育社会主义的崇高精神,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写入党代会报告。2012年11月,中共十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首次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从国家愿景、社会共识和个人意志三个维度最大限度地涵盖了不同社会主体的价值诉求。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4]

大学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领域的具体表现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仅是理论的,更是实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与不同行业、不同人群、不同地域、不同时空发生联系时,就会转化成为适用于特定人群、特定环境的价值观念。对中国的大学而言,大学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大学特征和现代大学使命相结合的思想文化成果,是核心价值观培育和高等教育实践的产物。正如有学者指出:“虽然各高校的大学精神有诸多差异,但社会主义大学的精神都必须符合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和内涵。大学精神教育,是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大学精神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同时又为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作出贡献。”[5]

二、地大精神的理论内涵与实践特征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办学实践的历史沉淀和思想折射,体现着一所大学的历史传统,反映着一所大学的精神风貌。大学精神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和实践的,广大师生的办学实践和教育实践活动是大学精神形成的“源头活水”,实践活动为大学精神的最K凝练和形成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素材,离开了办学实践和教育实践活动,大学精神就成为无水之泉、无根之木。从理论维度上来看,地大精神不仅内在包含了大学精神的普遍意义上的理论要素,同时也包含着地质高等教育的特殊性理论要素。一方面,地大精神与现代大学的一般精神具有一致性。与其他任何一所大学一样,地大精神包含着对学术自由的追求、独立精神的渴望、人文精神的关注、科学精神的崇拜、创新精神的弘扬和批判精神的推崇。另一方面,地大精神是大学精神的一般价值和意义在高等地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映射”,地大精神具有其内在的特殊性,即地大精神以关照“人地关系”为其鲜明特色,将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永续发展作为最高旨归;地大精神以“为祖国寻找丰富的矿藏”为神圣使命,将学校的建设发展与国家的战略需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地大精神以“艰苦奋斗”为其核心意涵,是中国地质人“三光荣”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是中国地质大学的大学精神最集中的概括和表达。在六十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主动顺应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建设要求,聚焦国际地质科学最前沿,抢抓学校建设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无论迁址还是更名,地大人始终坚守着为祖国寻找矿藏、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崇高使命,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地学人才和行业精英,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建校初期,学校汇集众多名校地球科学领域优秀师资力量,克服办学资源短缺、办学场地不足、办学条件简陋等实际困难,用一年时间在北京学院路建设起5万多平方米的校舍,师生共同采集教学标本、共同参加野外实习、共同寻找矿产资源,为共和国工业化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体现出地大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价值追求、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坚韧的意志品质。1962年,学校将校训确定为“刻苦钻研、实事求是、艰苦朴素、严肃活泼”。20世纪

六七十年代,学校受时局的影响被迫离京南迁,开始了漫长的“流动办学”,广大师生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抵制政治运动的干扰和破坏,艰苦支撑着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1986年,学校将校训确定为“艰苦奋斗、严格谦逊、团结活泼、求实进取”。1987年,学校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以此为标志学校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学校确定了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制定了学校发展建设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增强。2004年,学校将“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确定为学校的校训。通过以上的历史叙事可以得出两个基本结论:一方面,中国地质大学六十多年的建设发展史蕴含着一条大学精神的主线,这条精神主线随着办学实践和教育实践活动的丰富与拓展而越发清晰和明确,并最终以“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八字校训加以概括;另一方面,以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校训为标志,地大精神的凝练经历了三个历史过程,后一阶段的凝练和概括总比前一阶段更深刻、更具体、更全面,地大人对地大精神的认识过程也是作为一种思想活动的大学精神的形成过程。

三、地大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

契合性分析

大学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为内容与形式,大学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大学精神的主要内容。两者在精神内涵上一脉相承,突出反映了对社会价值观“最大公约数”的凝练和传承;在价值取向上选择一致,完整回答了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公民培育的问题;在文化土壤上同根同源,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汲取了世界文明的精华;在目标追求上相辅相成,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力支撑[6]。中国地质大学在六十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以“艰苦朴素,求真务实”为核心的地大精神,其成为全体地大人共同的精神支柱和思想财富,引领一代又一代地大人为实现“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懈奋斗。地大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地质大学六十多年的办学历史、文化传统、育人理念、发展目标等领域的映射,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原则和要求 。

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上,强烈的国家情怀和历史使命是地大精神的灵魂。“为祖国寻找丰富的矿藏”是地大人的神圣使命。中国地质大学前身――北京地质学院的创建是新中国工业化建设需要的产物,学校创建伊始就把“为祖国寻找矿藏”作为学校办学的使命和重任。1952年12月7日,《人民日报》对北京地质学院的办学任务和目标做了如下报道:“为了解决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的掌握工程技术的大量地质人才,北京地质学院将逐年扩充,预计四年以后在校学生可扩充到八千人。从那个时候开始,每年就可以有成千的地质人材从北京地质学院培养出来参加祖国的伟大建设工作。”[7]

六十多年来,学校无论是在北京办学还是离京南迁,无论是在计划经济时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无论地矿行业处在低迷徘徊阶段还是快速发展阶段,广大地大人都怀揣着一颗赤诚的报国之心,奔走于隔壁沙滩、行走在山涧河畔,为共和国地矿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正如学校党委书记郝翔所说的:“学校历代领导集体始终关注国家建设发展需要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坚持继承学校老一辈师生‘为祖国多找矿藏,把自己百炼成钢’的地质精神和地矿行业的‘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的‘三光荣’精神,始终将培养高水平地学人才、促进国家地质事业发展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8]

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上,科学严谨的学风和民主平等的作风是地大精神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上的价值取向在中国地质大学的教育实践和治理实践中也有所体现。一是倡导学术自由,追求学术卓越,敢于挑战权威,勇攀学术高峰。张本仁院士说:“挑战意味着对传统见解的突破,对已有知识的超越;挑战也意味着不断追求思想的解放,不固守已有的结论,不盲从别人的见解,不迷信‘经典’和权威;挑战同时意味着敢想、敢干,敢于实践,敢于提出新的问题,敢于发表新的见解,敢于踩在巨人的肩膀上追求新的境界。”[9]二是倡导平等和公正,充分尊重地大人主人翁地位,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独特作用,营造民主、宽松、平等、开放的办学治校氛围。三是倡导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以法治思维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制定和颁布《中国地质大学章程》,加强法制教育和法制宣传,“通过依法治校、教授治学、民主办学,在地大形成学术自由、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公平公正的学术氛围,这是学术发展的文化基础,是学术大师成长的摇篮”[10]。

在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上,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是地大精神在个人层面上的集中体现。“酃、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也是地大精神在地大人个人层面的集中体现。对地大人而言,爱国敬业是辩证统一的,爱国是一种崇高的情怀,而敬业是一种具体的行动,也是对爱国情怀的最好诠释。中国地质大学原校长殷鸿福院士扎根荒山野岭数十年,最终找到了令中国人引以为豪的“金钉子”,“他在从事科学研究中,不管山有多高,路有多远,都要亲自到野外考察。从踏上地质之路起,他到过世界屋脊、茫茫戈壁、云贵高原、西南边陲、秦岭山区、海南之滨,在野外他住过帐篷,也住过条件极差的小客栈,他吃过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苦,他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这一切都是为了搜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11]。殷鸿福院士以他的实际行动描绘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大印象”,也在崇山峻岭之间播撒下地大人“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精神之花。

四、以弘扬大学精神为契机,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从内容与结构来看,地大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的契合性,这就为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新的实践空间。只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赋予大学精神新的时代特征和内涵,才能为立德树人,推进大学精神育人奠定思想基础,形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和谐融通的育人理念,使大学精神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凝心聚力的铸魂工程[12]。

第一,聚焦大学核心使命,把握宣传教育原则。高校党委意识形态工作部门和校园文化建设部门要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认真学习领会中办《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密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核心职能,紧密围绕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主线,紧密围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这一国家战略,紧密围绕弘扬和传播大学精神的基本任务,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强化制度建设、提供有力支持,运用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语言、方式、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大学精神宣传教育,筑牢共同理想,凝聚思想共识,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强大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第二,深入挖掘大学精神的丰富内涵,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大学精神具有历史传承性,是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重要素材。高校要发挥校史研究室的重要作用,加强校史档案整理工作,深入挖掘校史资源,深入研究大学精神形成的历史逻辑、丰富内涵和当代价值,编辑出版一批校史教育通俗读物;深入挖掘学校历史中发生的典型事件、典型人物及其背后的故事,结合这些故事并以故事化、生活化的语言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更加贴近高校师生。同时,还要利用新生入学、毕业典礼、重要纪念日和各种会议场合,同唱校歌,宣讲办学历史,增强大学生对地矿事业的认同感,并以此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行动指南[13]。

第三,把大学精神宣传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大学精神宣传教育,在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中系统讲述大学校史和大学精神,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接受大学精神的感染和熏陶,增强对大学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另一方面,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通过电视台、广播电、海报、展板、橱窗、报纸杂志、社会实践活动等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大学精神宣传教育,以校园文化建设涵养大学精神,以大学精神建设促进校园文化发展。

第四,把大学精神的要旨落实在学校改革发展的实践之中。大学精神不是抽象的,它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大学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办学实践中,高校广大教师要自觉秉承和弘扬大学精神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追求学术卓越、勇攀科技高峰,脚踏实地、锐意进取,为学校建设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与此同时,高校还要积极主动地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既要坚持传统,也要推陈出新;既要坚持问题导向,也要坚持科学规划,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高校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和发展。要进一步完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教授委员会等专委会、各派和无党派人士的重要作用,推进高校依法办学、民主办学、科学办学。

参考文献:

[1]陈宇秦.论大学精神的自觉与实现[J].教育评论,2014,(9).

[2]李德顺.价值大辞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35.

[3]本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9.

[4]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

[5]张文卫,张锡.在大学精神传承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6]王洪波,谭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大学精神选择[J].北京教育(高教),2014,(12).

[7]韦磊,邹世享.中国地质精神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121.

[8]郝翔,张锦高.难忘山下前进――中国地质大学改革发展30年纪念文集[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3.

[9]本书编委会.支点――百名教授谈人生[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9.

[10]储祖旺.深刻理解校训 塑造地大精神[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3).

[11]陈华文,吴春明.大地文心――地学文化实践与探索[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5:16.

体育精神的价值篇6

陈 翔

所谓志愿精神,是指一种自愿、无偿地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志愿精神是当代全球社会推崇的重要价值理念,它是体现一个民族精神风貌、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在一些国家,志愿精神是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的精髓,是个人对生命价值、人类社会积极态度的彰显。因此,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基本内容的志愿精神是全世界所追求的美好的、崇高的文化精神,是一种以无私助人为价值取向的生命价值观,它对社会进步、文明创造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在封建时代,志愿精神有其时代的社会价值内容和价值特征,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志愿精神演化成为一种高尚理念和价值奉献。志愿精神的培育过程必然是公民对志愿精神所体现的价值理念的认同过程,是对志愿精神内涵的认知、评价、选择、实践的动态开发和深化过程,进而落实、推进和成型,最终内化为社会成员的一种稳定的思想意识和价值标准。

当代中国,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精英,他们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和塑造的关键年龄阶段,处于社会责任和完整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是社会未来主流意识形态的承载者,是志愿精神传承及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的志愿精神,自然要遵循价值观形成的固有规律,经由价值认同环节来完成培育重任。价值认同的过程,是大学生塑造自身志愿精神和价值观念的必由路径,也是改造思想、统一意识的重要途径。志愿精神的培育需要对志愿精神内涵的认知、态度和情感等进行不断内化,即从价值观层面去认知、评价、选择。

探索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方法,不仅能引导大学生提高个人思想道德水平,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构建和谐校园,更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

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首先是对志愿精神的认知,其核心方法是对志愿精神的宣教,在大学生思想上渗透,使他们获得情感上的尊重、实践中的荣誉体验,进而形成稳定的德性需求和志愿伦理规范的思想品德。大学生要准确把握志愿精神的科学内涵,要了解怎样的公民行为体现了志愿精神,要明白志愿精神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及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是对志愿精神的情感认同,在认知的基础上,对志愿精神形成肯定、喜爱及积极参与等态度,这些情感体验,是满足人们自身的“友爱、归属与尊重”的心理与情感需要。

大学生的志愿精神不能仅仅停留在认知和情感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到行动上,形成行动认同。只有通过认知、情感和深入行动三方面,大学生的志愿精神才能有效地内化成稳定的公益伦理。特别是在志愿服务实践中,志愿精神的传播和志愿价值的体现,会进一步促进和推动大学生志愿活动的榜样效应和志愿精神的传承发展,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志愿精神践行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为带动全社会的志愿风气和未来社会的良好道德秩序做出有益的、积极的贡献。

(选自《光明日报》2013年2月16日,有改动)

6.下列关于“志愿精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志愿精神是体现民族精神风貌、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是一个国家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的精髓。

B.志愿精神是美好、崇高的文化精神,体现的是无私助人的生命价值观,在推动社会前进、促进文明创造等方面作用重大。

C.志愿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的社会价值内容和价值特征也不相同,在我国现阶段演化成为一种高尚理念和价值奉献。

D.志愿精神可以培育,通过培育使公民认同志愿精神的价值理念,并最终内化为社会成员的一种稳定的思想意识和价值标准。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方法的一项是

A.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构建和谐校园,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在大学生中宣教志愿精神,在思想上渗透,使他们在情感上和实践中有所获得,形成稳定的思想品德。

C.使大学生在情感上认同志愿精神,形成肯定、喜爱、积极参与等情感体验,以满足自身的心理与情感需要。

D.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形成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行动认同,使大学生以实际行动落实志愿精神。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在青年群体中处于精英地位,他们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

B.大学生承载着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在志愿服务实践中应真正成为志愿精神践行的主力军和生力军。

C.培育大学生的志愿精神要遵循价值观形成的固有规律,不断内化志愿精神内涵的认知、态度和情感。

D.大学生志愿活动的榜样效应和志愿精神的传承发展,带动了全社会的志愿风气和未来社会的良好道德秩序。

体育精神的价值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国防教育;融入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价值文化的相互激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可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也可纳入高校国防教育的全过程,使高校学生保持昂扬的精神气质。十七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服务党和人民,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人民斗志,用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普通高校应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负有重要的建设使命,作为高等教育重要部分的国防教育亦应该担当重任。

一、自觉与阐释:高等教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诉求

高校现处于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也处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攻坚阶段。目前,大学生面临的以下现实问题,形势迫切。

1.大学教育的普及化

大学教育的普及化是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伴随而至的是,在利益目标驱动下大学精神流失的伴随而行。大学精神是理性的科学态度、平等的多元意识、自由的个体发展和非功利性超现实的价值追求。大学应该表现出与社会“有所不同”的特质。

2.学科内容的实用化

学科内容的实用化与当前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阶段性要求密切相关,其结果导致科学技术偏颇化。科学主义教育把自然科学所展示的自然界演化过程不断上升到本位的高度,作为终极现实的愿景,人被归化为置于过程之中的一个物种,成为偶然派生出的、不足为重的微角色。所以,学校的课程建构过于自然科学化,作为主体的“人”的生命整体不见了,主格微化了,人的情感、道德和精神气质开始衰落。大学学科的学习内容的实用化愈发严重。

3.学生本质的异化

人所以成为人,是由于劳动将之与其他动物进行了本质的区别。但是,伴随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劳动愈发被异化,导致人的本质和价值也相应地进行异化,人被自己的劳动及其产物束缚住,不再享受“自由”。劳动的过程中,人为了获得相应的产品而存在,不再体现为纯粹的“人”。传统意义上的“人”逐渐消失,体现出强烈的功利色彩。

4.价值认同的困境化

当前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意识上,当代大学生出现自我的利益观念有所增强,消费观念呈现粗放态势,择业观多变等普遍特质;在文化行为取向上,对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冷落,对实用主义文化相对热衷,呈现出新生代大学生文化和政治认同评价出现不稳定性和反复性。这些均造成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出现偏差,陷入困境。

综上,当前大学生面临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学习内容的实用化、个人价值的异化、价值认同的困境化等现实状况,给高校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给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实践领域――高校国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尝试和反思:高校国防教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融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国防教育,能够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如何融入?怎样实践?是一个重要的话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只作为一个理论体系,更重要的是它也是实践体系,是两者的有机结合与统一。将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国防教育的全过程,着重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与此同时,遵从教育规律和大学生身心成长的要求,探寻并找到科学有效的实施途径和践行模式。

1.唱响时代旋律,在高校国防教育中坚持正确的舆论和行为导向

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论述道:“在不同的占有形式上,在社会生存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整个阶级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这一切。”目前,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也存在一些非主流意识形态。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同时,非主流意识形态的趋利性特征导致相关社会成员出现亚文化特征,亚文化特可借助各类介质进入大学校园,对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成冲击。所以,高校国防教育中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思想基础,通过不同形式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要求,达到主旋律与多样性的有效结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好文化语境。

2.巩固坚实阵地,在高校国防教育中着力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是国防精神的精髓和核心,是千百年来形成和巩固的忠诚和热爱自己祖国的一种意识和心理状态,是动员和鼓舞社会成员为祖国的生存与发展前赴后继、奋斗不止的一面旗帜。诸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等革命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有国防教育意义,甚至可以成为他们的行动指南。针对高校国防教育环境、目标和内容等变化,在新形势下创新高校国防教育的载体,深刻认识并灵活应用国防教育规律,及时地补充和改进,提高高校国防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顺利促成爱国主义精神的养成。

3.渗透文化意识,在高校国防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实践立德树人

在高校国防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先进的文化和高尚的精神引领和激励青年一代的大学生,循序渐进和潜移默化地实践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达成良好的教育效果。高校国防教育中应遵循人的思想受“渐次发展”和“综合影响”的规律,充分发挥环境育人、课堂育人、实践育人和活动育人的综合功能。一方面,高校国防教育工作者需明确高校国防教育的主题、任务和目标,教育过程中所需要承担的相应职责,有意识地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课堂施教、课后交流、校园文化建设和相关实践中,通过精彩的教育活动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另一方面,高校国防教育工作者把握适时、适度和适情的原则,根据大学生的认知和发展需要,有的放矢、循序渐进,有机结合高校国防教育的终极目标具体环节的教育内容,有效发挥高校国防教育者和教育平台与载体的共同作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创造优质的高校国防教育力量,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成效,达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孙喜亭.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使命[J].高等教育研究,2003(3):20-24.

体育精神的价值篇8

关键词: 健美操 体育人文精神 人文价值 大学生

人类大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来,既是一种情感、一种信念,又是一种思想、一种价值追求。[1]健美操价值的探求与认知,暗示了大众健美操运动是一项对构建和谐社会,蕴含深厚体育文化的“以人为本”的运动,大众健美操在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不仅是一项运动,它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门哲学。[2]

1.人文精神与体育人文精神

人文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总合,是人类文化的核心部分,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是人类某个民族或社会共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人文也涉及“人本”、“文化”的精神和物质层面,但更偏重于“文化之精神”(胡春雷2004)。

体育人文精神是指体育中所蕴涵的对社会和个人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知识、思想和意识,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3]体育人文精神强调个体生命的具体性和尊重个体的存在及培养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它以人本身为最高价值,将人类社会各种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全面渗入到体育中,是体育终极价值的本源与核心。

2.健美操的人文价值

健美操是以人体为对象,以健美为目标,以身体练习为内容,以艺术创造为途径,以艺术创造为手段,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大众健美操运动是一项蕴含深厚体育文化的“以人为本”的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和美感体验是对健美操“健、力、美”多元价值的客观追求,和谐心理和知性探求是促进个人“身心合一”的主观体现。[2]

2.1 健身价值

健康的体魄是实现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健美操是一项有氧运动,有助于人体内脏器官、呼吸、循环、消化、神经等系统机能的提高,并有助于发展人体的柔韧性、力量、协调素质,可有效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进健康。

2.2 健心价值

孔子曰:“从心所欲,不逾矩。”[2]平静、和谐的心理素质是适应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发展的保障。健美操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伴奏下,利用热情奔放的动作进行练习,使练习者充分放松心情感受运动的乐趣,可以有效减轻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并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其团结协助及人际交往的能力。

2.3 美学价值

健美操是一项综合性、艺术性很强的体育运动项目。[2]包括姿态美、形体美,以及对情感、想象、理解等的审美活动,可以使大学生在参与中逐步正确认识健康的美、和谐的美,并不断地自我完善,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机遇与挑战。

2.4 思想品德价值

伦理道德观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道德基础。[2]健美操学习与练习能够以多种形式、内容及方法进行,如:组织有一定规则的比赛、增加多样化的教学内容、教学中团结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等,使大学生在学习和练习中不仅获得生理机能和心理素质的提高,更加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道德取向,使其全面得到升华。

3.健美操在大学生体育人文精神构建中发挥的作用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社会适应能力、道德伦理等形成的关键时期。[4]在社会科学生产力高度发展、市场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容易导致其思想意识、价值观及人生态度等出现偏离,因此,人文精神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高校中应发挥一切可利用的手段来解决该问题。健美操作为高校普遍开展的体育项目之一,拥有多方面的人文价值,可为大学生树立人文精神发挥作用。

3.1 教育引导作用

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大学生作为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其身心、思想品德及社会适应等素质的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水平的体现。健美操是具有育人育体功能的体育项目之一,可以利用其人文价值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通过学习和练习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

3.2 娱乐调节作用

不论在什么时代,人文精神的最基本内涵都是人类对自己的具体的关注、关怀与敬重,都是在强调把人作为主体存在,强调以人为核心,强调一切为了人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服务。[1]健美操主要以实践活动为主,以其欢快的节奏、动感十足的动作为特色,在高校受到较多大学生的喜爱,为他们枯燥、单调的学习生活增添了情趣。大学生在参与当中不仅放松了心情,而且从中获得了运动的乐趣,同时培养了他们的社交、组织、审美等素养,使其更加热爱生活、感受生活。

3.3 充实情愫作用

高校体育给学生提供了多方面的情感体验,顺应了现代人对情感的多方面要求。[4]情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因素之一,它来源于家庭、集体和社会,是支撑人们迎接挑战并战胜困难的重要因素。健美操教学的内容、组织形式及锻炼过程给予了大学生成功与失败、荣誉与耻辱、竞争与退让等情感体验,使他们在各种情况下感受到复杂的情感并不断成长和完善,为他们塑造了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并平和面对挑战的体育人文精神。

3.4激励凝聚作用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人文文化中所讲的“重人”,并非尊重个人价值和个人的自由发展,而是将个体融入群体中,通过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和人自身心灵诸关系合乎中庸平和的协调,以教化天下,强调人对宗族和国家的义务。[3]大众健美操运动使人们能融强健的躯体、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道德于一体,[2]通过学习、练习、组织比赛等,可以使大学生提升创新精神、竞争精神、社会责任感等品质。

4.小结

健美操的人文价值包括健身价值、健心价值、美学价值及思想品德价值,在大学生体育人文精神构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教育引导作用、娱乐调节作用、充实情愫作用及激励凝聚作用。健美操运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勇于拼搏、适应社会等优秀品质,促进其全面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冯胜钢.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作用和地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7:872-873.

[2]夏君玫.大众健美操的哲学内涵与多元价值[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8:93-95.

体育精神的价值篇9

1.1调查目的

我国大学生面临着国际化趋势加快、社会转型期对其思想政治素质的影响,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主要内容的传统价值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认同危机”,本次问卷调查的目的是以创业教育为背景和依托,探究创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进而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1.2调查对象

本问卷以陕西省高校的在校本科生进行抽样调查,选定样本200名,现场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有效)为97.5%。问卷主要涉及创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同的18道题目。从性别分布来看,男生占51.5%、女生占48.5%;从年级分布看,大一占23.2%、大二占24.7%、大三占25.9%、大四占26.2%;从生源地看,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区)、乡(镇)、农村分别占22.7%、23.5%、29.0%、24.8%。从专业来看,理工类大学生占总数的17.0%,经管类大学生与创业教育相关性较大占总调查人数的16.6%,人文类大学生和艺术生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16.8%、16.4%,医学类大学生的调查人数占调查人数的16.8%,师范类占调查总人数的16.4%,各专业同学分布较为均匀,因此,此次问卷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1.3调查内容

根据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文献、访谈资料和初步的维度构想,本文的调查内容是基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认同情况。笔者跟据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制定了测量表,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模型拟合度较好。并运用AMOS16.0做验证性因素分析,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α系数)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卷信度检验的指标,最终得出题目彼此间有较大的相关性,信度、效度指标良好,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测量工具是稳定可信的。

2研究分析

创业教育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创业品格、财富观念、思想政治素质、合作精神,基于创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相关调查研究结果特分析如下。

2.1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现状

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的分析,是有效研究创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前提,有利于依托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更好地通过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维权意识”的较强(非常强+比加强的比例)超过60%,而大学生理想信念、文明素养、奉献精神、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诚信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法制与纪律观念、身体素质等有待加强。

2.2创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待提高,创业教育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途径,基于调查结果创业教育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创业教育能够行之有效地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吃苦耐劳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当今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认同度较高。调查问卷结果显示,70%的同学认为(有点同意+同意)通过创业教育加强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价值,80%的同学认为(同意+非常同意)通过创业教育加强了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价值,80%的同学认为(同意+非常同意)通过创业教育切实加强了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教育价值。而且创业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使大学生能创建一份事业,更重要的是创业教育要培养他们在实现自己的事业理想时勇于承担责任、理性思考、敢为人先等稳定而积极的心理品质,这些是创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体现。

2.2.1创业教育的理想信念教育价值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目标导向功能,是创业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认同度较高,70%的大同学认为(有点同意+同意)通过创业教育加强了理想信念教育价值。结合理想信念教育的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的行为起着引导、调控、精神支撑作用,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能有效激发创业主体的聪明才智和拼搏活力,制约与其理想目标相悖的行为冲动,是大学生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持久奋进的精神动力;结合道德品质的创业教育,能使创业者提高诚信意识、德商意识,并在创业过程中形成善于合作、团结共事、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不断提高团队的团结协作意识,创业教育注重受教育者强化道德认知,不断增强道德体验,强力发展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进而将自己的感悟、体验内化在生活中形成道德观念;结合心理素质的创业教育,能加强和提升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耐压抗压的心理素质,坚持性、调控性、创造性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作为预测创业行为的心理学特征。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表现为自信(self-confidence),它是影响个体创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是其他个性特征形成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对心理素质诸多方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2.2创业教育的艰苦奋斗精神价值

调查问卷显示,80%的同学认为(同意+非常同意)通过创业教育加强了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价值。创业经历是大学生学会克服困难、面对失败、学会坚强的实践历练,每位成功的创业者在回首创业经历时,感悟最深的是创业之初奋斗的艰辛以及创业历程中的酸甜苦辣。艰苦奋斗永远是他们在市场竞争中立足的人格特质和精神财富。创业教育中的艰苦奋斗精神价值对于我们大学生未来从事工作和事业提供了一个重要维度:不仅要求我们不怕困难、敢于战胜困难,还要辩证、客观地对待矛盾和困难,即要求我们实事求是、坚忍不拔、求真务实地开展工作。大学生通过创业教育能有效提升其艰苦奋斗精神价值。

2.2.3创业教育的团队协作精神价值

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特别注重团队合作,他曾说过“团队合作是企业成功的重要保证,不重视团队合作的企业是无法取得最终成功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创建一个团结协作的创业团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0%的大学生认为(同意+非常同意)通过创业教育加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大学生对团队协作精神的认同,有利于塑造大学生良好的个性人格,团队协作精神要求团队成员通过相互协作、精诚团结,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与人共事时奉献、进取、灵活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作风,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有利于个人获取更多的信息、知识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合作弥补自身知识的不足,提高做事效率。

3创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是价值由‘潜’到‘显’的过程,其实质是价值客体的主体化。高校创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更多是通过创业教育把创业教育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政治观点、基本思想观念、起码道德规范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稳定的心理结构,最终外化为个体行为习惯,从而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力量。创业教育具有理想信念教育之价值、艰苦奋斗精神之价值、团结协作精神之价值,创业教育中的诚信意识、创业精神、坚强的意志品质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和内容上有相通之处,能更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3.1完善和规范高校创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保障机制

创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保障机制是对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组织设计的监控和规范、对创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合理选择以及对教育评估的规定和反馈。创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保障机制主要包括完善科学的考核管理机制。在《论持久战》中曾明确阐述到:“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做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完善的制度保障通过顶层设计制定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指标,完善科学的考核管理机制包含着规范制度化的领导与组织机制;合理制度化的舆情调研与基本信息反馈机制;有效制度化的监督与实施机制;加强制度化的激励与调节机制;及时制度化的评价与保障机制。制度保障机制要求大学生认同和接受制度化的引导,不断内化为他们强大的内在精神,从而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面对现实社会。有效的激励机制还包括支持创业者成立大学生创业基金,这样不但提升了在校大学生的创业热情,而且也推动了大学生自主创业创新成果的转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成功创业大学生在获得物质效益的同时,其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也会有很大的提高和加强,体现出创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3.2有效发挥创业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创业教育是通过相关的课程体系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使其具有首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创业教育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注意利用和主动开发创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大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理想信念、团结协作精神的引导、规范、激励。例如,可开设专门旨在提升大学生创新创造精神的课程并与专业课程学习相结合,不断突出重点、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在创业教育内容上有效增设包括创新创业哲学(认知人生、了解社会、探索真理、积极思考等)、创新创业心理素质(独立自主、坚韧不拔、沉着冷静、自信乐观等)和创新创业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合作意识、人格品质等)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行之有效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正确分析和认识现实问题入手,克服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性,致力思维互动、案例分析和空间拓展等闪烁时代元素的思想政治教学新模式。

3.3构建浓郁的校园创业文化

创业文化氛围需要通过丰富的创业文化活动来营造和提升。创业文化活动主要包括各类创业文化节、各类创业讲座活动和创业学生社团、成功创业人士的宣传、创业网络大赛等。校园创业文化是各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基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本身的时代特色和创新特征,还要求我们充分挖掘我国传统文化和学校校史文化中的创新创业精神内容,既吸收先进国家的创业教育经验,又立足国情和本土实践,既能为学生理解和接受,又能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符合中国市场特点和文化环境的实际指导。高校还应重视挖掘学校校史文化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因素,深化大学生创新精神的熏陶和培养,发挥现有的校园创新创业模范人物的典型示范作用,加大宣传感染力度,形成校园激励创业提升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氛围,从前期宣传、策划组织、积极动员、表彰激励等环节挖掘和加强创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类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4结语

体育精神的价值篇10

1.体育精神是体育文化之本体育文化体系中最重要的资源是体育精神,是它构建体育文化的重要基石。体育文化要依托体育精神而构建,在构建的基础上谋求新的发展和创新,不断的追求和探索,使体育精神不断汲取新的时代精神,使新的时代精神不断融入体育精神,进而推动体育精神不断地与时俱进,反之通过弘扬体育精神指导体育文化,引导人们在体育实践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能结合时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不断为体育文化体系增添新的内容和内涵;使体育精神的力量,深深地溶入到现实的体育实践活动中去。

2.体育精神是体育文化之魂体育精神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体育文化体系的灵魂和核心。体育文化是体育运动发展的一面旗帜,而这面旗帜的灵魂正是凝聚着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乐观自信和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体育精神是体育文化的深层内涵,上升到民族层面,它具有对内动员民族的精神力量,对外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作用。对体育文化体系来说,其发展的精神动力首推体育精神,它可以凝聚体育生活中各方面的力量,从而形成推动体育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如果一个文化体系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失去了魂魄,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只剩下皮囊而已。因此在体育文化体系构建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强化体育文化理念的精神渗透。

二、体育精神在体育文化体系中的作用

1.体育精神的激励功能激励是一股内在的动力,它利用某种外部诱因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向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体育精神能够提供给人们各种途径和手段来实现人们的多种精神需求,如友谊、尊重、拼搏、荣誉、审美等,从而形成一种连带反应,促进人的精神发展,实现人的精神追求,使人产生巨大的精神能源,激发和推动人的行为。体育精神的激励功能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它的教育作用,它作为一种隐形的体育表现形式,不仅对体育本身的存在状态和发展具有科学的指导价值,它还是人类理性精神的集中体现,因此体育精神对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

2.体育精神的导向功能体育精神的导向功能是指它对体育文化的发展具有思想和理念的指引、导向作用。体育精神的导向功能受体育文化发展的目标和计划的影响,是由体育运动发展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正因为体育精神是体育文化价值体系的核心和灵魂,是人们追求体育运动最高价值目标的集中体现和表达,因此对于中国体育运动的整体发展而言,它指明了中国体育运动发展目标的评价标准,导向了一种能被东西方体育文化体系中所共同认可的最完美的体育精神价值观念,反映了全人类体育运动发展的最根本的和长远的利益和目的,是一种最高境界的价值观念,也是全人类价值追求的最佳导向。

3.体育精神的凝聚功能体育精神的凝聚功能是一种由多种力量结合汇聚而成的合力,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民族整体对全体成员的吸引力、全体成员对民族整体的向心力、民族成员之间的亲和力。这三种精神力量相辅相成,其中民族整体对全体成员是否具有吸引力以及吸引力程度的大小,都会对向心力和亲和力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体育精神以民族整体和国家的形象出现,是国家和民族共同的心理、情感和意志的集中表现,它所起的凝聚作用能够维持各民族的团结和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交融,增强它们之间的协调性,以保持整个体育文化体系的稳定性,促进各国体育文化的和谐发展。

4.体育精神的整合功能体育精神作为一种特殊伦理文化现象,它与体育文化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体育精神与构成它的体育文化要素之间的关系,因此,体育精神在其整合过程中必须经过体育文化的设计和传递,大到不同的民族、地域,小到不同的社会阶层、群体和个体,都存在文化差异,对体育精神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其精神动力存在着差异性、分散性和多样性。但是,从总体上看,全人类对于体育理想、体育道德的价值追求是趋于相同的。体育精神的整合功能就是要对不同的、分散的和多样化的精神动力加以协调统一,通过整合使多样化的精神动力趋向统一,从分散走向集中,从分化走向融合,有效促进整个体育精神的生成与发展,形成一个大于个体和群体之和的新的体育精神动力,最终使体育精神成为一种国际化的伦理认同。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