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价值分析方法十篇

时间:2023-05-17 11:31:40

法理学价值分析方法

法理学价值分析方法篇1

问题式教学模式(PBL)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育模式,这种方法主要将临床实验问题作为基础,以全体护理学生为主体,通过分小组讨论的方法,在指导护理实验教学教师的参与下,围绕特定的护理学专题或者具体的研究病例进行临床诊治和护理方法等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学习过程[1]。随着广大人民健康模式观念的更新,整体化和系统化的护理已经成为社会需求,对护理人员的创新能力,沟通交流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护理学是护理教育的主题,传统教育模式往往无法达到综合培养的目标[2]。因此,如何调动护理学生对基础护理学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成为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较大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近1年于本科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进行PBL模式教学,效果卓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2013-2014年于本科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90人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将入选受试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48人和对照组42人,分别应用PBL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由教师向学生进行课程讲解和示范护理实验知识,进行实验教学。而观察组则采用问题式(PBL)教学法,具体方法如下:(1)带教老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适当数量的问题,于前一课时交给学生,组织学生复习教学内容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同时提供系列开放性问题,此为提出问题具体步骤;(2)要求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资料的查询,通过大量资料的筛选寻求最佳答案,将入选学生进行随机分组,针对具体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开式讨论,指导教师对学习任务进行划分,制定学习计划,引导学生发挥团队精神进行共同分析和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3)完成学习后带领学生在实验室进行护理实验实践操作联系,分小组进行讨论;(4)带教老师对每组讨论进行点评,对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使得学生对学习内容认识更加深刻,鼓励学生对相关问题进一步分析和探讨,各小组间交流学习经验,取长补短,带教老师进行总结,对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扬长避短;(5)根据每组学生的讨论内容汇总记录,形成实验报告。

1.3 观察指标 (1)阶段考核成绩为百分制,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建立考试题库,通过计算机随机抽取命题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分为以下三个等级:大于80分为优;60分至80分为良;60分以下为差;(2)针对学生实验报告进行分析,对综合素质进行评定;(3)对学生进行教学方法评价问卷调查,从课堂气氛、学生间沟通、师生间沟通、主动参与四方面进行调查,每项0~5分,程度随分数升高而增加。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 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阶段考核成绩 观察组学生考试成绩优良率为95.83%,对照组学生考试成绩优良率为71.43%,两组学生阶段考核成绩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71,P

2.2 实验报告成绩 观察组学生实验报告成绩为(92.69±3.86)分,对照组为(84.64±4.1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8,P

2.3 教学方法评价情况 对两组学生进行教学方法评价问卷调查,分别在课堂气氛、学生间沟通、师生间沟通、主动参与方面进行评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问题式教学法(PBL)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被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麦克马斯特大学首次提出,并将其引入医学教育领域[3-4]。而后Schmidt 教授详细论证了PBL模式的优点,并倡议在医学教育中应用PBL模式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教育方法。直到上个世纪末,在美国,70%的医学院已不同程度地采用了PBL模式进行教学,欧洲部分医学院也开始进行问题式教学法的课程[5];1994年英国曼彻斯特医学院在1~4年级的教学中全面采用了PBL模式。目前,PBL已经成为国内外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并多学科广泛应用[6-7]。PBL模式又称“基于问题式学习”,是以临床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题,老师为主导,围绕某临床实际问题等,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进行的研究性学习[8]。PBL模式是纵向教学方法的一种,其以精心选择和设计的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为主要内容,通过理论和临床双方面的拓展横向知识,在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同时使得学生对基础知识深刻了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更多地进行自主学习,练就更加熟练的临床问题处理本领[9]。

法理学价值分析方法篇2

关键词 教育评价;增值性评价;增值性模型

我国教育评价领域中,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多是一种终结性评价,即以学生测验成绩的均值为标准进行评价。这种单一的评价方法反映的信息并不准确,已受到各方面的批评。为更加科学和准确地评价学校和教师的效能,教育评价领域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评价方法。近三十多年来,教育评价领域逐渐兴起一种新的评价方式——增值性评价(value-added Assessment)。

一、增值性评价的起源和发展

针对学校效能的增值性评价起源于詹姆斯·科尔曼1966年向美国国会提交的《关于教育机会平等性的报告》,简称“科尔曼报告”(Coleman Report),该报告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学校效能的增值性评价问题,但其研究结论却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对学校效能的争论,催生了学校效能增值性评价的出现。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科尔曼报告”为起点,学校效能的增值评价研究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发展起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增值性评价的应用一直受到统计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80年代末,多水平模型技术的发展与完善,为增值性评价提供了精确可信的分析方法。由于英美两国统计技术的发展以及现实的强大需要,多水平模型和增值性评价方法率先在这两个国家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1983年,《国家处于危机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A Nation at Risk:The importance fnr edueaional reform)报告的出台,美国全国上下对教育状况的关注水平空前提高。1989年,美国总统召开五十州州长教育峰会,思考教育问题,制定行动方案,并最终形成了六项国家教育目标。随后,为响应新的教育目标,美国各州掀起教育改革的热潮,并提出了学校问责制的概念。1992年,应此热潮,田纳西州政府率先采用增值评价系统作为州教育促进法案的一部分。达拉斯州也从增值的角度探讨了判断高效能学校的量化程序,并发展了适用于该州的增值性评价系统;此外,北卡罗莱那州、德克萨斯州等也将增值性评价应用于其教育问责制主体框架之中。随着联邦教育法《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o Child Left Behind)的出台,增值评价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和政策制定者的青睐,正逐渐成为美国教育评价的主流方式。

在英国,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政府每年都公布所有学校以原始分数表示的学生成绩排名表。由于原始分数没有考虑影响学生成绩而学校自身又难以控制的因素,如生源质量等,因而不能公正、客观地反映学校效能。为解决评价上的问题,研究者提出了“增值”概念。英国的增值性评价同美国类似,也是首先从地区水平上发展起来的。国家统一课程的建立及链接国家数据的新资源的出现,为增值性评价在整个国家内推行提供了可能。英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接受了增值评价法,2002年在全英格兰和威尔士推行学校效能的增值评价模式,2004年和2005年试点,2006年全面开展学校效能的“多元”增值评价,并将增值评价指标作为一项重要的创新性指标加入到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中。

此外,随着增值性评价理论的完善,统计技术和相应软件的发展,这一评价方法也逐步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推广和实施。

二、增值性评价的概念与主要特点

在教育评价领域中,增值性评价是指通过追踪研究设计,收集学生在一段时间内不同时间点上的标准化测验成绩;基于学生自身测验成绩的纵向比较,并考虑其他不受学校或教师控制的因素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如学生的原有成绩水平、人口学因素、家庭背景信息以及学校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等);使用多水平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将上述因素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与学校或教师对学生成绩的效应分离开来,追踪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业上的变化,考察学校或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影响的净效应,进而实现对学校或教师效能较为科学、客观的评价。

与以往基于平均测验分数的横断性评价相比,增值性评价具有如下显著特点:

第一,增值性评价实现了关注点的变化。教育评价中,最常用的评价方式是使用学生成绩原始分数的平均分或升学率作为评价指标,确定学校或教师的工作是否有效。有研究发现,使用原始分数作为学校或教师效能的指标是不准确的,甚至会有误导作用。此外,这种评价方式导致人们过于关注一次考试的结果,过分关注少数尖子生的培养,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损害了教育过程中的公平性。而增值性评价则是基于每个学生的进步来计算学校或教师对学生学业增长的影响,这样就使学校和教师的关注点从个别学生身上转移到更加实质性的问题——每个学生的进步状况如何。

第二,增值性评价保证了更加公平的比较。增值性评价将每个学生的当前成绩与过去成绩进行比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而不是学生成绩的绝对水平,从而改变了以往将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平均值或任意制定的标准进行比较的做法。由此对学校或教师效能的评价都是基于学生的进步或增值,这一评价标准的确立,实现了教育评价过程中比较的公平性,有利于激发生源质量差的学校促进学生进步的动力。

第三,增值性评价与绩效责任紧密相连。问责制目前已成为各个国家进行学校效能研究的主要方面,它要求使用学生标准化测验的成绩作为评价对象,以使教育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负责。评价是问责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问责制实施的效果。增值性评价本身的特点,为问责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评价框架,能够提供对学校和教师更为公平的考察。

第四,增值性评价具有潜在的诊断性功能。单纯的增值性评价不能识别学生成绩差的原因,但是增值性评价是基于追踪设计的研究,因此它能够根据详尽的数据描述识别出学生的成功与失败之处,这将成为学校和教师发现问题作出决策的起点。此外,利用增值性评价的信息,可同时为教师提供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信息,从而为教师的自我提升提供依据。

第五,增值性评价能够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增值性评价的基本理念是学校和教师应该保证所有水平的学生都以相同的速率取得学习上的进步,即每个学生在一年内的学业增值幅度应当相同。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不能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而要兼顾所有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根据每个学生的需要, 转贴于 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从而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

三、增值性评价的模型

增值性评价方法发展初期受到统计方法发展水平的限制,但随着相关统计方法的发展,增值性评价方法的统计技术也随之得以完善。目前应用于增值性评价的主要统计模型如下:

(一)概要统计分析

概要统计分析是描述统计分析的一种,它使用一系列描述性统计量对数据的概貌进行描述,如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中数、众数、方差、标准差、偏度和峰度等。增值性评价的分析使用学生原始成绩的平均数作为增值性指标,如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将某学校学生群体连续两年测验成绩的平均增长与本州学生测验成绩平均增长的差值,作为该校的增值指标。这种增值性分析方法使用学生两年内的平均成绩增长作为指标,较传统的依赖于一次测验成绩所进行的评价更加科学、全面,但是其中学校是统计分析的最小单位,因此学生层面和学校层面的其他影响因素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仍是对数据的简单利用。

(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是分析一个因变量与多个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最常用的统计方法,这一方法是估计观测值与期望值之间残差值的标准统计技术。以学生水平的数据分析为例,残差值可以解释为某位学生的成绩是高于期望值还是低于期望值,这里期望值是基于样本中所有学生的基线成绩与其学习成绩间的统计关系基础上的。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到的残差值,即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进步的“增值”。与概要统计分析相比,这一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将学生或学校层面的各种影响因素纳入到统计模型中加以分析,如学生的基线成绩、学生的家庭背景信息或学校层面的变量等,从而提供一个更为灵敏的增值指标。但是这一方法的缺点是,统计分析只能从学生层面(估计学生层面的残差)或学校层面(估计学校层面的残差)中两者择其一。因此,如果选择前者为分析单位,那么就无法利用学校群体特性的信息;而如果选择后者为分析单位,则会丧失学生层面的详细信息。

(三)多水平分析模型

多水平模型是针对传统的多元回归分析的不足发展起来的。教育和组织管理等领域的研究中,存在着大量的分层数据结构,如学生嵌套于班级,班级又嵌套于学校等;为了充分利用各个层面的数据信息,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统计方法,多水平模型就这样应运而生了。以教育评价领域的研究为例,多水平模型通常将学生水平的数据作为第一层,将学校水平的数据作为第二层加以分析。

McCaffrey等人总结了三类用于增值性评价的多水平模型,包括协变量校正模型、增长的重复横断模型、交叉分类模型。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McCaffrey等人提出了一个学生纵向成绩的广义模型,上述模型均可作为该广义模型的特例。其中,前两个模型可以使用标准的多水平模型软件进行分析(如HLM),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其他的模型则需要专门的软件,由于其计算的复杂性,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多水平模型的学校或教师的增值指标是模型中的学校或教师水平对应的残差值,使用的估计方法是限制极大似然估计法,这一方法是基于广义最小二乘法和最佳线性无偏预测实现的。用于分析多水平模型的增值指标的统计软件主要有HLM、MLwin、Lisrel、M-plus、R统计软件以及SAS等。

增值性评价的多水平分析模型充分利用了学生层面和学校或教师层面的数据信息,能将影响学生成绩的外部因素(如学生的前测成绩、家庭背景、学校或教师层面的外部信息等)与学校或教师的效应分离开来,得到学校或教师的“净效应”,实现对学校或教师效能的科学评价。但是,这一方法的估计程序较为复杂,对于那些没有专业背景的家长、教师和学生来说不易理解;此外,估计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不收敛的情况,这样估计就无法进行,也无法实现对学校或教师效能的评价。

四、增值性评价目前仍需解决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增值性评价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评价思路,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并引发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它为传统的教育测验分数的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能够实现对学校和教师效能的客观评价。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正在发展中的方法,它自身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目前增值性评价存在几类多水平统计分析模型,这些统计模型对学生数据的处理方式不尽相同,那么到底哪种模型是最佳模型,能够实现对学生成绩的科学分析与分解,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此外,虽然复杂的统计方法能够实现良好的统计控制,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统计方法自身存在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力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这种新的评价方法的应用与推广。因此,如何借助教育统计的相关研究,既能够深入理解教育问题,又能够产生对现实问题的合理解释,成为增值性评价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

第二,增值性评价采用追踪测验的研究范式,必然产生庞大的数据库系统,因此数据处理的技术支持以及各个数据库之间的有效链接和整合也成为应用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此外,在追踪数据的分析中,不同年份测验的等值是增值性评价的基础。在前述的几种增值性评价模式中,有的采用简单常模参照式处理方式,即将多年的测验分数都转换到同一常模量尺上,有的则忽视了这一问题。这两种处理方式显然都存在严重的问题。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也同样需要借助教育与心理测量研究的发展。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垂直等值,即多年追踪数据的等值方法,有望成为该问题解决的突破口。

第三,增值性评价解决不了所有考试领域都面临的一个难题:很难区分学生真正的学习和为了考试而学习的问题。为了提高测验的成绩,学校和教师会将精力集中在如何应付考试的答案,而不是教授学生知识和技能,这样学生只是在简单的记忆答案,而没有真正的学习。因此,在标准化测验中,保持对考试试题的更新非常重要。

第四,增值性评价的分析过程是一种统计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有不准确之处,尤其在平均数周围的数据分析不准确,但在两个极端部分却较为准确。这一点在评价教师时要尤为注意,不能将增值性分析的结果作为人员任命的唯一标准,还要考虑其他的方面,尤其是那些在平均数附近的教师。因此,在应用增值性评价进行教育评估时,需要谨慎解释和使用相应的结果。

第五,目前,增值性评价主要以标准化测验的成绩为基础,而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是一系列的教育服务,这使得包括增值性评价在内的大部分教育评价仅局限于一小部分的信息,忽视了对诸如音乐、艺术、社会研究和体育教育等不参与测试的科目的教育,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尽管存在上述仍需解决的一些问题,增值性评价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评价方法,其自身有很多不可替代的优越之处,是这一方法得以广泛应用的有力保证。这一评价方法与仅以一次测验成绩的结果为标准的评估相比,在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上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随着统计技术和方法的不断完善以及教育和心理测量领域相关理论和实践应用的发展,增值性评价面临的一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这一方法也必将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教育评价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为教育评价领域方法的创新带来了新的希望。

法理学价值分析方法篇3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实行的是粗放式经营,管理水平有限,现代化项目和工具以及管理方法使用有限,有的时候决策人缺乏科学性和经济性。对于价值工程分析法在水利工程中的作用来说,价值工程分析法的运用能够贯穿于施工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水利工程施工前期的设计、施工结算的资源控制以及施工后的评估及验收等,但是,结合笔者的研究,价值工程法的主要运用体现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设计阶段和施工实施阶段。

1.1价值工程分析法在水利工程施工设计中的作用

将价值工程分析方法引入到水利工程管理中去,在科学指导和经济技术支持的基础之上进行项目决策,提高决策的正确有效率。通过价值分析方法的基本工作步骤准备—分析—创新—实施,价值工程作为一种新思想、新方法,在控制成本支出,优化资源配置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能够设计符合实际需求,符合自然条件熟悉工程的结构特点以及一些外在的自然客观条件。

1.2价值工程分析法在水利工程施工实施中的作用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材料及设备以及多种运输方案的选择都是重要的部分,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施工材料及设备需求量大并且要求高,施工材料设备的成本支出也比较大,如果没有选择合理的材料设备运用方案,极易造成成本的浪费。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价值工程技术分析,深入分析材料库存和各项成本的具体情况,确定出最适合的材料采购以及运输的方案,进行合理的施工,促进水利工程的不断发展,保证其施工的安全性,真正做到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

2价值工程分析法在新疆盖孜河托尕依水电站中的运用案例分析

2.1新疆盖孜河托尕依水电站工程简介

盖孜河位于喀什地区中部,发源于撒里科勒斯山北麓,由木吉河、雅玛亚河于布仑口汇合而成,全长374公里,流经疏附、疏勒、岳普湖三县和农三师41、42团场,灌溉耕地约100万亩。2009年,由广西水利电业集团投资的盖孜河“1库5级”梯级水电站开工建设。工程五级水电站分别包括布仑口水库及公格尔、盖孜、托尕依、乌依塔克和土木秀克水电站,五级电站总装机容量62万千瓦,年发电量23亿千瓦时,总投资约50亿。在这五个水电站的建设过程中,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施工管理人员决定运用价值分析法,在达到相关建筑目标的基础上降低成本,实现项目资源的合理配置。

2.2价值工程分析法在新疆盖孜河托尕依水电站中的运用要点

2.2.1施工决策过程中的运用

价值工程分析方法新疆盖孜河托尕依水电站项目的施工决策阶段,需要对各个方案,例如引水方案、大坝施工方案进行评价和优选,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项目作为决策的依据,采用功能指数法,对价值指数进行量化,研究功能与成本的比值,相应的计算经济指标进行评价分析,计算各个方案的成本与功能指数,不仅考虑经济效益还需要考虑社会效益。

2.2.2施工方案设计中的运用

价值工程分析方法运用在水利工程设计方面,需要确定工程设计方案,针对坝址的选择,坝型的设计,厂房设计,泄水设计,运用价值工程评价方法可以优化设计,实现工程建设目标,工程造价,使用成本之间相协调,发挥人类的首创精神,节约社会资源。

2.2.3施工实施阶段的运用

价值工程技术分析法在水利工程施工阶段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水利项目施工中,通过科学的组织安排人工,材料,资金等基本要素最大限度的提高工程价值。所以,在施工阶段,应该通过价值工程法确定最优化的人力资源安排,并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法。例如,盖孜河河水主要由墓士塔格、公格尔等高山冰雪融化和泉水融汇而成,由于该河上、中、下游河道的地质结构有所不同,因此不同河段的水质也有所不同。在这种施工条件下,可以选择灌注浆法施工,也可以选择深层搅拌法,所以,针对两种施工方案进行价值评分,分别得出两种施工方案的价值系数,进而选择合理的方案。

3结束语

法理学价值分析方法篇4

一、旅游资源概念的界定

到目前为止,在旅游学术界,由于对旅游这一核心概念的泛化理解,使人们始终不能统一对旅游资源概念的认识。而多数学者通常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中的界定,即旅游资源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依据其形状可分为8主类、31亚类和155个基本类型。该定义便于不同派系在自身评价体系中依据各自的理解对旅游资源概念进行适当外延与泛化。

二、旅游资源市场价值定性评价研究现状

虽然学术界对旅游资源市场价值的重要性已达成共识,但针对性研究仍相对较少。尽管旅游资源本身蕴含多种价值,不同视角会突出和强调不同的某种价值,形成各种价值的不同排列次序。但旅游市场价值难以量化,因此现有文献中,前期研究多为定性评价,即经验性评价。

定性评价是基于对旅游者或旅游专家体验性评价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一般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对某旅游资源进行特性定位,常常是旅游资源分类和规划的依据,其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其中“三三六”评价体系和 “六字七标准”评价法是这方面研究成果的典型代表。

“三三六”评价体系,即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三大价值,旅游资源开发之后的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以及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象地域组合条件、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客源市场、投资能力、施工难易程度六大开发条件。

“六字七标准”是从资源本身和资源所处环境两个方面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六”字指美、古、名、特、奇、用。“七”标准指对旅游资源所处环境采用季节性、环境污染状况、与其他旅游资源之间的联系性、可进入性、基础结构、社会经济环境、客源市场七个方面进行评价。

由此可见,在旅游资源评价的研究中,虽市场价值或多或少被考虑在内,但均不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评价,传统的资源导向仍是目前评价中应用的主要指导观念。而且针对旅游资源市场价值的评价也多局限于纯定性论证方式,也使实践者对其研究成果的科学性持有保留态度。若希望通过评价市场价值来规划开发旅游资源,则需要更多的定量评价方法来实现研究和应用上的突破。

三、旅游资源市场价值定量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定量评价是指针对评价对象的特征以及评价目的,采用一种或几种数学的、经济的或者社会的数量化模型或方法,对评价对象的主要因子进行数量化的仿真模拟分析与预测,从而为评价对象的认知、开发、保护与利用提供客观依据的评价方法。评价结果为数据指标,便于同类或不同类旅游资源的比较和分析。

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有专项单因子定量评价和多项综合性定量评价。专项单因子定量评价是评价者在评价旅游资源时,集中考虑某些典型且关键的因子对从事特定旅游活动的适宜或优劣进行评判。这种评价对于开展专项旅游活动具有针对性和明显的优势。多项综合性定量评价是在考虑多因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通过建模分析,对旅游资源及其环境和开发条件进行综合定量评价。

目前,国内外旅游资源综合定量评价的一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模糊数学法,由美国控制论专家扎德于1965年创立,该法运用数学方法研究和处理具有“模糊性”的现象;2.聚类分析法,这是一种数理统计中的多元分析方法,用数学定量地确定样品的亲疏关系而进行客观地分型划类;3.模糊聚类分析法,该法将模糊数学法引人聚类分析,使之更好地适应客观世界的模糊性;4.AHP法,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赛蒂教授提出,其基本思路是先按问题要求建立起一个递阶层次结构,然后通过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给出相应的权重,构建上层某因素对下层相关因素的判断矩阵,以确定相关因素对上层因素的相对重要序列;5.经济分析为主的评价方法,即旅游资源货币价值评价理论体系,费用支出法、市场价值法、旅行费用法、享乐定价法在此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6.新技术应用评价法,主要指广泛应用于旅游资源评价研究中的3S技术、因特网技术、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成果,尤其是3S技术,通过与数学分析模型的集成发挥空间分析功能,建立旅游资源评价、旅游开发条件、风景区环境容量、旅游需求预测、旅游经济效益等各种模型,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空间分析手段,为旅游管理和辅助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学者在旅游资源的分类、美学评价、适宜性技术评价等研究取得较大进展的基础上,对定量技术也进行了尝试与探索,并取得了一些进展。在各种定量评价法中,我国学者运用比较成熟的是模型数学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然而,诸如以上各种评价方法更多的是针对资源本体进行的,仍未将定性研究中市场价值的重要性真正落实到指导市场价值评价实践的活动中。当然,综合定量建模评价研究之所以薄弱,一方面是由于综合定量方法本身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与我国目前基础概念框架的不明确有很大关系。

四、旅游资源市场价值评价的发展趋势

从定量评价的角度看,可以大胆预测,经济分析为主的评价方法将发展成为我国旅游资源市场价值评价的主要研究方法。判断原因有以下两点:首先,评价旅游资源市场价值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相关投资人和管理当局提供决策参考,而效益是相关投资人和管理当局关注的重点。其次,用货币作为统一单位来衡量旅游资源的市场价值,可以为决策提供更加明确的经济依据,既有利于资源在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上的效益―成本最大化,又有利于将旅游服务等因素纳入评价体系,增强价值评价的实践性。

但是,使用货币价值评价理论体系虽是一种定量分析,却并不是完全客观的,难于表征和量化,并受到很多主观因素的影响,其结论必然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引入“旅游资源的二维评价方法”,即旅游资源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属性的二维评价,可以解决目前一维评价所产生的问题。此外,新技术应用评价方法的介入也能使评价更为客观科学。

法理学价值分析方法篇5

关键词:价值链;会计管理;决策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2

鉴于会计具有一定的管理功能,管理会计决策正在不断朝价值链的管理体系方面发展,因此价值链的形成和在管理会计中的实际应用会关系到会计的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本文主要对价值链的发展形成以及通过各种模式的举例分析对价值链的实际运用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表现价值链的应用对于管理会计决策的重要作用。

一、关于管理会计价值链的研究演变

关于价值链的概念很早以前就已经提出,最早出现在《竞争优势》一书中。随着对其进一步的研究分析,最终形成了:任何一个企业都要时刻的把自身的价值链融入到整体的价值体系中,并进行深入的审视,使其能够和内部的价值体系有相似的研究方向,从而可以制定一系列的企业战略决策。随后,价值链逐渐被人们熟知,并在一些领域得到了重视,主要可以概括出成三方面的内容:横向的价值链和纵向的价值链以及企业内部自身的价值链。

随着价值链内容在不断的更新,价值链的内涵以及在企业成本控制方面都起到了一定作用,因此,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对价值链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很多的国外学者都总结出了很多的应用方法,也在各个国家得到推广。价值链在国内的推广应用主要表现在:阎达五学者对价值链会计管理进行了提出,随后,吴海平学者又提出了价值链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一理论,可以通过加强企业的各方面流程的方法实现价值链为企业带来的增值效益的作用。但对于国外的研究却存在一些局限性,在许多的国外研究中主要集中在理论上的研究和思想内容的探讨;从研究的手段上看,管理会计的方法大都是应用的规范分析法以及一些概念性的研究和少量的案例研究,在定量以及综合具体实施程序方面进行的研究。

对于价值链的提出和形成以及不断的完善和改进,这其中各个专家和学者的积极探索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价值链的理论、思想以及研究内容、意义等方面的不断探索,在结合了企业实际应用的效果的分析,对价值链的研究又有了新的高度,进一步推动了价值链的完善。

二、价值链管理会计决策的方法框架

关于企业价值链管理会计决策的方法的构成框架主要是从三方面路径进行分析,主要是:利润、资金以及成本三个要素,针对这三个要素导向对管理会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有效的构建了基于价值链管理跨级决策手段的框架。首先对以利润为导向的分析:以利润为导向就是企业利用对利润库的分析以及供应商契约模型决策手段,主要对企业的诉求进行的分析。以资金的要素为导向就是利用企业内部的竞争态势矩阵的分析法和实物期权估价模型两项决策方法,以明确企业资金的波动风险,增加企业的横向价值链竞争能力。以成本为要素的导向就是运用估时作业成本和作业成本管理两方面的决策方法,以使企业形成长久的成本控制管理。

价值链的管理会计决策的方法可以看做一项“多维”的分析系统,因此,企业在进行决策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的结合利润、资金以及成本等,选取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方法进行相关决策活动,有利于企业对管理会计决策进行优化。价值链的第三条有效的应用途径贯穿于管理和决策的各个阶段,主要以企业利润增值的方面进行会计管理决策办法的分析。企业可以应用这种价值链实现对投资和企业内部成本的有效控制,一定程度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关于横向的价值链研究企业资金实现优化配置

关于横向的价值链研究工作,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水平和各方面条件进行综合的分析,对于如何才能真正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率以及提高资金在市场上优化配置的水平等方面进行决策分析。通过这种方法能够使各大企业真正认识到资金的优化配置状况,能够加强会计管理,增强市场竞争力。此外,将企业与同行业进行有机的结合,逐步构建价值链体系。企业在进行资金的运转过程中可以通过竞争态势的矩阵分析以及实物权定的模型构建帮助企业实现有效的决策,并提供了有效的信息。能够有效的帮助企业正确的配置资金,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资金的流动风险。由此可见,要能正确的认识投资态势矩阵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有效的利用好价值链的应用是提高企业战略的有效方法。对于竞争的态势矩阵的方法来说,主要进行的研究对象是竞争对手和企业的价值链的研究,此外还要充分的结合企业竞争环境以选定适应企业发展的决策手段。通过加权分析的方法最终会引出横向的价值链的竞争态势矩阵结果,能够引导企业朝着正确的投资方向发展。

关于实物的期权法,应用这种方法的主要手段就是对企业内部的资金进行折量的分析以确保企业正确的投资。这种实物期权的构建模型主要是在对企业的竞争环境进行了综合的分析下,在有效的结合了金融期权的相关理论之下,以一定形式的模型来对企业的投资进行合理的优化,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能够大大降低企业的流动资金风险。并且还能通过这种价值的模型,对企业的柔性管理下产生的战略方案进行有效的分析,以用来实现企业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形成更强大的竞争优势。

四、应用纵向的价值链分析行业利润的方法

关于纵向的价值链主要是对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处在上下游的企业以及进行消费的顾客进行的一种有效的链接形式,主要是将最原本的生产材料以最有效的方式投入到终端的产品中去,在这个过程中以实现价值链条的形成。应用这种方法是目前企业实现纵向价值链定位和分析的重要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对企业利润库的分析、客户价值分析以及期权契约的分析,为企业实现获得潜在利润的可能。这种纵向价值链应用分析的主要方法有:通过对盈利环节的利润库进行分析定位的方法,应用这种方法来对企业的纵向价值链进行有效的分析能够实现企业各个环节间的盈利现状,为企业提供了一定的价值链效率,对于企业的资源实现了优化配置的作用。

对于企业潜在客户的收益分析,和对经营领域的宏观分析,可以实现企业潜在获益的可能,在企业和客户的两方面进行综合的分析,对于企业的会计管理方案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企业进行制定相关产品的营销方案及产品的调整方案过程中,能够提升企业的最大获利潜力;期权的契约模型分析的方法主要是对应用的模型进行假设分析,在结合金融期权的相关理论,对单一的货品供销商做出合理的验收分析,以达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这种契约模型的作用是,实现了企业和供应商的双向的调节,对供销商和企业的资源进行了合理的分配优化,从而实现了市场的合理分配状况。通过这种上下游的链条分析,能够对企业的利润进行合理的研究应用,提高了价值链的理论思想和管理会计的决策水平。

五、关于企业内部价值链的调整方法

企业的内部价值链在对企业内部提供顾客产品的价值形成过程中,应用估时作业的成本方法作业成本的管理法进行决策,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内部间的成本运行效率,还可以丰富成本的考核机制。在进行估时作业时通过特定的计算公式可以准确的计算出员工的工作效率,对于成本的考核起到完善作用。优化的作业流程管理的主要方法有:可以在不对企业的内部价值链产生影响的前提下,逐步完善价值链的作业流程,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运行的效率,在优化作业的流程中作业成本的管理起到基础作用。通过对企业价值链的调整以及获取相关的成本信息,能够有效的为企业提供相对合理的决策信息,最终使企业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提高了效率,达到了控制风险的目的。

六、结语

本文通过多维的价值链的应用分析,从企业的横向及纵向以及企业的内部进行的综合分析,实现了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可以为企业带来利益的最大化,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资金的运行风险。由此可见,只有对价值链进行不断的探究和实践才能使价值链不断的完善,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管理会计决策手段。

参考文献:

[1]王满,王晶琦.基于价值链的管理会计决策方法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2(9).

[2]李明斌.基于价值链的管理会计决策方法研究[J].中国商贸,2013(25).

[3]周倩.基于价值链的管理会计决策方法研究[J].管理学家,2014(2).

[4]傅元略.价值管理的新方法:基于价值流的战略管理会计[J].会计研究,2004(6).

[5]刘沓,周航.循环经济价值链的系统思想与管理会计方法的契合[J].经济经纬,2012(1).

法理学价值分析方法篇6

(一)作业成本法与作业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简写为ABC)的基本思想最早是由美国会计学者科勒在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提出的,但对它的全面研究却是七八十年代的事情,它在企业中的应用则始于80年代末期。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相比,作业成本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间接费用的核算上。具体说来,作业成本法具有如下的一些基本特征:(1)广阔性。它拓宽了成本核算的范围,不仅核算产品成本,而且核算作业成本和动因成本;并且作业成本法下间接费用的分配基础比较广泛。(2)相对准确性和决策相关性。由于ABC下对间接费用的分配作了大大改进,使得提供的成本信息相对准确,正因为如此,管理者根据相关的成本信息所作的决策就会更加有效,即ABC下提供的成本信息更加与管理者的决策相关。(3)激励性。它便于调动各部门挖掘赢利潜力的积极性,这是因为ABC的成本计算过程实际上是贯穿于资源流动始终的因果分析过程,便于明确与落实各部门的岗位责任,揭露存在的问题。(4)本源性。作业成本法分析成本动因,了解成本发生的驱动因素,从而从根源上进行防止来降低成本。

作业成本法是个性化的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管理(Activity—Based Costing Management,简写为ABCM)是把管理重心深入到作业层次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是作业成本计算的延伸与升华。作业成本管理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产品成本,同时将成本计算深入到作业层次,对企业所有作业活动追踪并动态反映,进行成本链分析,包括动因分析、作业分析等,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信息,指导企业有效地执行必要的作业,消除和精简不能创造价值的作业,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因此,作业成本核算是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基础。

(二)战略成本管理

从上世纪50年代起,世界进入了一个更新的时代,顾客的需求有了很大的变化,企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比过去竞争更加激烈,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从而使企业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和许多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这样,企业界必须对环境进行深入分析,采取新的管理方式,谋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强化企业经营战略等战略管理势在必行,而战略管理要求获得具有竞争优势的成本资料,同时,在新的管理环境下,传统成本管理会计自身的缺陷显露无疑,必须寻求新的管理思想、技术和方法来改变这些缺陷。因此,为了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一方面将成本管理会计导入企业战略管理并与之相融合,另一方面,在成本管理会计中引入战略管理思想,实现战略意义上的功能扩展,从而形成了战略成本管理(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简写为SCM)。战略成本管理就是以战略的眼光从成本的源头识别成本驱动因素,对价值链进行成本管理,即运用成本数据与信息,为战略管理的每一个关键步骤提供战略性成本信息,以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核心竞争力的创造。

将战略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进行比较分析,可以总结出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1)长期性。它的宗旨是为了取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以便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立足于长远的战略目标。(2)全局性。战略成本管理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而制定的,它从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出发,其成本管理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分析,而且包括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和企业所处行业的价值链分析,从而达到知己知彼,洞察全局的目的,并由此形成价值链的各种战略。(3)外延性。它的着眼点是外部环境,将成本管理外延向前延伸到采购环节,乃至研究开发与设计环节,向后还必须考虑售后服务环节,既要重视与上游供应商的联系,也应重视与下游客户和经销商的联系,应把企业成本管理纳入整个市场环境中予以全面考虑。(4)抗争性。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成本优势,是关于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与竞争对手抗衡的基本竞争战略之一,同时也是企业针对来自各方面的许多冲击、压力、威胁和困难,迎接这些挑战的行动方案。

二、 价值链分析在作业成本管理与战略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价值链(Value Chain,简写为VC)概念是1985年由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中首次提出的,价值链分析法(简写为VC分析法)是通过分析成本行为的结构性影响因素和控制其来重建价值链,从战略高度降低成本的方法。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价值链分析法用到了战略成本管理的思想,它是服从于、服务于战略成本管理的战略要求的,即从战略的高度上寻求企业成本持续降低的途径与企业长期性发展和竞争优势的来源,追求企业的全局性的、长远的经济利益。

(一)价值链分析在作业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ABC与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是紧紧交织在一起的,密不可分的,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的中心问题就是运用ABC分析企业内部价值链、横向(竞争对手)价值链和纵向(行业)价值链,使企业消除不增值作业,并对作业进行联系、整合、选择等处理,从而降低企业成本,提升自身价值和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链分析是ABC与ABCM的基本方法,因为ABC下要求追查成本动因,ABCM下要求进行成本链分析,这都是价值链分析所能解决的问题。

价值链分析是作业成本管理的基本方法,其主要作用是:(1)找出无效和低效的作业,为持续降低商品成本,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提供途径;(2)协调组织内部的各项作业,使各项作业之间环环相扣,形成较为理想的“作业链”,以保证每项必要作业都以最高效率完成,保证企业的竞争优势,进而扬长避短,为改善成本构成和提高作业的质量及效率指明方向。

(二)价值链分析在战略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从战略的高度将战略管理的分析方法同成本信息的产生和利用做一个合理的嫁接,就构成了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分析框架。因此,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有三个:价值链分析、战略定位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

价值链分析主要是分析从原材料供应商起直至最终产品消费者的相关活动的整合,是从战略角度分析如何控制成本。价值链分析就是通过分析和利用公司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相关活动来达到整个公司的策略目的,实现成本最低化。它是一种战略性分析工具,关注产品的整个价值链,首先是识别价值链活动,然后识别每一项价值活动的成本动因,找到增加顾客价值或降低成本的机会。按其分析角度又分为行业价值链分析、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

↑↑↑

战略定位是指企业在赖以生存的市场上如何选择竞争武器以对抗竞争者。在战略管理中,首先应分析企业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和市场份额等,然后确定其应采取的战略。波特就企业的竞争提出了三种基本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还有一种战略为整合战略,包括横向整合和纵向整合,运用整合战略,调整整合程度,可以重构企业价值链,提高企业整体盈利水平。

成本动因是引起产品成本发生的原因,从价值链的角度看,每一个创造价值的活动都有一组独特的成本动因,它用来解释创造价值活动的成本,因此,每一项价值创造活动都有独特的竞争优势来源。战略成本动因又可大体分为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执行性成本动因两大类。结构性成本动因是指与组织企业基础经济结构和影响战略成本优势相关的成本驱动因素,主要包括:规模、范围、经验、技术、多样性等。执行性成本动因是指与企业执行作业程序相关的成本驱动因素,主要包括:员工对企业投入的向心力(凝聚力)、全面质量管理、生产能力运用和联结关系等。

总之,价值链分析为战略成本管理提供了一个总体的分析框架;战略定位分析将成本管理同具体的战略相结合;成本动因分析进一步明确成本管理的重点,找出成本的驱动因素。三者的有机结合保证成本管理战略的有效性和体现出战略成本管理应有的管理效果。

三、基于价值链纽带的作业成本管理与战略成本管理的融合

(一)作业成本管理与战略成本管理的联系

尽管作业成本管理与战略成本管理存在着比较显著的差别,但是由于它们都是为了克服传统成本管理所存在的缺陷而更好地满足现代经济社会环境下企业成本管理的需要而形成的,这就造成了彼此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而不是相互独立的。

ABC显示了作业如何消耗资源以及产品或客户如何引发作业;克服了传统成本计算系统下间接费用责任不清的缺陷,使以前的许多不可控间接费用在作业成本系统中变成可控;大大拓宽了成本核算的范围,改进了成本分摊方法,及时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为管理者管理作业以增强竞争能力、实现战略目标提供了信息。战略选择决定着作业,成功的企业将它们的资源投入到那些能够带来最大战略意义的作业中去,而以“作业”为中心的作业成本管理(ABCM)正在形成,它把管理重心深入到作业层次,是战略成本动因分析的具体运用。ABC和ABCM对成本领先的经营战略至关重要,因为它辨别了关键作业(主要作业)、成本动因及为降低成本而改善过程的途径,它帮助管理者发现价值增加的机会,还能够帮助管理者发展客户战略、支持技术领先战略或者建立价格战略。实施ABC可能会带来这样的收益:提供更为精确的成本,为定价策略提供相应的成本信息;加强对成本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坚持改善市场营销策略;提高产品的赢利性,产品和客户盈利性的有效分析,改善成本控制,提供准确的业绩指标等。

SCM中的执行性成本动因分析,包括对每项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作业动因分析和资源动因分析,而成本动因是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概念,作业动因分析和资源动因分析均属于作业分析的构成部分,由此可见,SCM框架中包含了ABC的思想,也可以说,ABC是构成SCM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从SCM与ABC在成本管理中的地位差别上看(本文所探讨方面的地位),也可以说作业成本法的实施为SCM顺利地在企业中的应用作了铺垫,这也为它们在成本管理中的结合起来运用提供了可能和减少了某些必要的成本分析步骤,从而减少了成本管理的成本,提高了成本管理的效率。还有,SCM的战略定位分析中的整合战略,也即通过ABC下的成本动因分析(广泛意义上的成本动因分析,其包括了整个价值链的成本动因分析),也可以说是作业分析,来判断企业的作业的整合程度是否合理,从而确定企业的整合战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上述两种现代成本管理方法之间的联系给它们的有机结合创造了必备的条件。

(二)作业成本管理与战略成本管理融合运用于实践的可行性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通过价值链分析的方法,可以将这两种现代成本管理方法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有机的联系也就将它们有机结合运用于企业的成本管理提供了可能,让他们作为一个整体的成本管理系统为企业的成本管理服务。

在企业的成本管理实践中,整个企业(企业的全部成员)都要树立战略成本管理的观念,并从思想意识上认为自己是企业成本管理的一员,有责任落实企业的各种成本管理方法和措施。在SCM思想的指导下来开展企业的成本管理活动,具体操作为:

(1)先用价值链分析法来分析研究企业所处的各种价值链,用作业成本法来分析各种价值链的有效性,达到优化、协调、重构企业价值链的目的。

(2)在第一步提供了SCM的总体分析框架的基础上,选择企业的具体的战略,从而确定企业资源的配置方式及相应的管理运行机制。在进行战略选择时要综合运用到价值链分析法和ABC。

(3)运用成本动因分析找出成本的驱动因素,以便对症下药,保证成本管理战略的有效性,成本动因分析是作业分析的一部分,用价值链分析法与作业综合分析寻求结构性成本动因,用ABC的资源动因分析与作业动因分析寻求执行性成本动因。

(4)在以上三步的基础上,通过采取各种针对性的措施、方法来控制企业的成本,使其满足成本效益原则,实现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然后再进行类似的循环步骤对企业的成本进行管理。

(三)作业成本管理与战略成本管理融合运用于实践的发展前景

现代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苦练内功,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成本,以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进行生产经营,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给企业对其成本管理进行改革提供了必备的动力。再者,企业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与思想的缺陷已越来越明显,越来越不能够满足企业成本决策和管理决策的需要,这就为企业引入现代成本管理理念与方法创造了客观条件。又由于企业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相比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环境与科学技术已在日新月异的变化着,这给企业应用先进的高科技、改进成本管理提供了外部条件。这些主客观条件使得企业不得不对企业的成本管理进行改革,为现代成本管理理念与方法的运用创造了前提和基础。

有些企业在单独运用现代成本管理方法中的一种时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并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有些企业无论是从自己的组织结构上,还是从全员的思想意识上,都作了大量的改革与革新,这为引入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准备了条件,奠定了基础。由我国企业在单独运用ABCM和战略成本管理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可以看出,这些方法要想得到恰当地运用,改革是必需的,培训是必要的,高科技是必备的。在综合运用于实践时,对企业的各项要求会更高、更苛刻,但是,各企业已充分认识到了现代成本管理理念与方法的优越性,并且结合运用于企业的成本管理,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收益及成本管理效益与效率极大的提高,那么综合运用于实践已是大势所趋,其也必将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1. 于富生,王俊生,黎文珠.成本会计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240-P252.

2. 甘永生.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特征程序及降低成本的途径[J].会计之友 2005年第2期.

3. 张妍等.纪念阎达五教授,推进价值链会计研究[J].财务与会计 2005.01.

4. 夏斌.作业会计在我国的理论与实践[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1998.7

5. 杨宇红,梅世强.作业成本法与价值链会计的有机结合[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6. 王广宇,丁华明.作业成本法:一种新的成本核算方式[J].中国第三方物流网.2004.8.

法理学价值分析方法篇7

[关键词]投入产出指标;因子分析;归一化方法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7095

1引言

按学科分类的单一的综合评价方法常用的大致可分为9大类,其中,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属于运筹学方法,以相对效率为基础,按多指标投入和多指标产出,对同类型单位相对有效性进行评价,是基于一组标准来确定相对有效生产前沿面,可以评价多。输入多输出的大系统, 并可用“窗口”技术找出单元薄弱 环节加以改进;统计分析方法中的传统因子分析是根据因素相关性大小把变量分组,使同一组内的变量相关性最大,具有全面性、可比性、客观合理性等特点[1]。

许治等(2005)运用DEA对我国1985―2003年科技投入相对效率进行测度[2]。王秀丽等(2009)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DEA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3]。孙红兵等(2011)选取创新投入及产出的指标,利用DEA对30个城市的创新总体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饱和度作出评价[4]。曾亿武等(2013)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2010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R&D投入产出水平进行排名[5]。

很多的评价指标都是基于多投入多产出,传统的方法是使用DEA和因子分析,在使用因子分析方法时,传统的做法是将投入和产出放在一起进行降维,而很少将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分别进行因子分析。本文用改进的因子分析方法,把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分开进行因子分析,最后用产出组的值除以投入组的值得到效率值。

2改进的因子分析评价方法步骤

改进的因子分析评价方法的思想是:因子分析依然是用SPSS分析,只是不用SPSS自带的数据标准化方法,而是使用改进的归一化法[6]进行数据标准化,然后将标准化后的投入组指标和产出组指标分别进行因子分析,最后得到投入组的综合得分和产出组综合得分,投入组的综合得分和产出组综合得分的比值就是所求的效率值。

设有m个待评对象,n个评价指标,原始指标矩阵为(Iij, Oij)m×n,其中,i=1, 2, …, m; j=1, 2, …, n。则改进的因子分析评价方法步骤如下。

(1)消除负值。如果Iij和Oij存在第j个指标值小于0,先进行坐标平移:

Iij=I′ij+a

Oij=O′ij+b

其中,a, b为指标的平移幅度,a>[JB(|]min(I′ij)[JB)|], b>[JB(|]min(O′ij)[JB)|], a, b的取值分别越接近[JB(|]min(I′ij)[JB)|]和[JB(|]min(O′ij)[JB)|],则其评价结果越显著;经过这样处理,所有指标值都非负。为方便起见,把I′ij和O′ij分别记为Iij和Oij。

如果所有指标值都非负,不必先进行此步处理,直接转步骤(2)。

(2)数据标准化。利用列和等于1的归一化方法进行标准化计算第j项指标下第i待评对象的指标值的比重。

Nij=[SX(]Iij[][DD(]m[]i=1[DD)]Iij[SX)]Uij=[SX(]Oij[][DD(]m[]i=1[DD)]Oij[SX)]

其中,1≤i≤m,1≤j≤n,且[DD(]m[]i=1[DD)]Nij=1,[DD(]m[]i=1[DD)]Uij=1。

(3)为了避免由于待评价对象数比较多(m比较大)造成Nij和Uij很小,可以让Nij和Uij乘以m,这样如果Nij和Uij接均值,也就接近1。

(4)用传统的因子分析方法分别计算出投入组变量与产出组变量的综合因子总得分N′ij和U′ij。为方便起见,把N′ij和U′ij分别记为Nij和Uij。

(5)计算效率值Eij。用产出组综合得分除以投入组综合得分。

Eij=[SX(]Uij[]Nij[SX)]

(6)效率指数。

根据以上分析方法,得到效率值后,以E11为基期,其他各期的效率值与其比较,该指数可以反映出随评价对象变化的效率对比情况。

Ef=[SX(]Eij[]E11[SX)]×100%

3改进的因子分析评价方法例子

下面利用改进的因子分析评价方法来评价我国高校最近11年的研发效率。我国高校投入产出指标如表1所示。

参考文献:

[1]陈衍泰, 陈国宏, 李美娟综合评价方法分类及研究进展[J].管理科W学报, 2004,7(2):69-79

[2]许治, 师萍基于DEA方法的我国科技投入相对效率评价[J].科学学研究, 2005,23(4):481-484

[3]王秀丽, 王利剑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的DEA评价[J].统计与决策, 2009(3):54-56

[4]孙红兵, 向刚基于DEA的城市创新系统创新效率评价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2):130-135

法理学价值分析方法篇8

选股不如选时,可见股市中买入股票时间的重要性。要选择买入股票的时间就必须准确的把握股票运行的趋势,尤其是中长期趋势。虽然目前常采用一些股票技术分析方法对股票的趋势进行预测,但是这些方法也常被庄家采用,通过人为的做市成为迷惑投资者的工具,从而导致有些技术分析方法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因此,寻找一些新的分析方法往往会取得较好的效果。文章在高中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引入加权标准差方法,通过对权值的修正达到预测股市趋势的目的。

股市技术分析方法概述

股市的分析通常包括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方法。股市基本面分析是从国家的政策和公司的发展等角度对股市运行的趋势进行预测。投资者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基本面信息能有效的把握股市的长期趋势并选择相应的股票买入和卖出。股市技术分析则是以股票价格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预测股价波动趋势为主要目的,通过数学中的统计学理论计算和分析相应的股市评测指标并通过这些指标及其相应的图表对股市及其单个的股票价格趋势进行预测的方法。投资者通过对股市进行深入的技术分析能较有效的确定股市的趋势以及买入和卖出股票的时间。股市技术分析的重点是分析股票的价格、成交量、时间以及股票价格波动的幅度。 股市技术分析中最经典的方法是道氏理论、江恩理论和波浪理论。

道氏理论最初由美国人查尔斯・道提出,通过实践的检验它成为预测市场趋势的晴雨表,同时成为股市技术分析方法的开创者。道氏理论是一种技术理论,它是根据价格模式的研究,推测未来价格行为的一种方法。道氏理论认为股票会随市场的趋势同向变化以反映市场趋势和状况。股票的变化表现为三种趋势:主要趋势、中期趋势及短期趋势[1]。由于其对股市运用趋势良好的把握,因此,今天道氏理论仍然运用在股市分析中。道氏理论由于认为对数据的统计与前期数据存在较大的偏差才能对趋势的变化进行确定,因而其预测的结果存在滞后性。

江恩理论最初由投资大师威廉・江恩提出,它通过对数学、几何学、宗教、天文学的综合运用,建立起独特分析方法和测市理论并结合其在股票和期货市场上的骄人成绩和宝贵经验总结而来。江恩理论主要包括江恩时间法则,江恩价格法则和江恩线等。江恩理论认为股票、期货市场里也存在着宇宙中的自然规则,市场的价格运行趋势不是杂乱的,而是可通过数学方法预测的。它的实质就是在看似无序的市场中建立严格的交易秩序,并以此来发现何时价格会发生回调和将回调到什么价位[2]。

美国证券分析家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通过对股市指标描述的技术图形的分析发现股市存在13种形态和波浪,并认为其在股市上会重复出现,以此为依据通过技术图形中波浪数量和结构的研究实现对股市运行趋势的预测。他认为股市运行的过程呈现一种周期性的变化,每一周期包含5个上升浪和3个下跌浪。艾略特波浪理论认为股市运行的周期有长短之分,长的达到上百年,短的仅仅以小时计,同时其将股市运行的周期按时间长短分为九大类,九大类结构中不论周期的长短每一周期均由8个波浪构成。

目前的股市技术分析方法被大多数投资者采用,成为买入和卖出股票的重要参考依据。但一旦大多数投资者都采用这些相同的方法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并且机构投资者往往通过这些技术分析方法逆向操作,迷惑和欺骗投资者。因此,如果避开这些传统的方法分析股市的趋势效果往往更好。

标准差

标准差是整个测量数据标准值与其平均数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它反映的是测量的数据中偏离平均值的个体多少的离散程度。标准差越大说明数据偏离平均值越多。标准差越大也可以认为数据越不稳定。一个较大的标准差,代表大部分的数值和其平均值之间差异较大;一个较小的标准差,代表这些数值较接均值。

基于标准差的股市趋势分析

标准差表示的是数据集中的个体偏离标准差的多少,标准差越大说明偏离平均值的数据越多。当股市发生趋势性变化时,将有越来越多的指标所代表的数据偏离原来数据集合的平均值,因此,采用标准差能对股市趋势进行预测。在采用标准差预测股市趋势前有两个问题要解决。首先,股市每一天的指标数据对预测股市的贡献是不一样的,越是近期的指标数据越能代表当时股市的趋势。其次,指标数据尤其是股票的价格包括每天的最高价,最低价,开盘价和收盘价庄家是可以操纵的,如果直接拿来分析结果往往会存在较大的误差。与股价相比成交量往往更接近真实的情况,因此要结合成交量来分析股价。第一个问题可以对指标数据施以权重来解决,根据指标数据不同的时间给予不同的权重,越是近期的数据权重越大,从而能对趋势的预测有指引作用。股市中的各种价格常常带有欺骗性,因此可以把成交量作为权重计算一个带有权重的价格,为更加真实的反映实际情况,每天成交量的计算时间不可太长,如可取10分钟,15分钟,30分钟等。

采用标准差的股市趋势分析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设10分钟内的某股票成交的最高价为 ,成交的最低价为 ,则认为这10分钟内股票的价格为 。

设这1 0分钟内的该股票成交量 为,则这10分钟内该股票的价格为

(2)设该股票全天成交量为M,以10分钟为一个时间段全天的交易分为p个时间段,该股票全天的价格为 ,则

(3)对N天的股票价格进行分析,设每天股票价格的权重为 ,越是近期的价格权重的值越大,N天的股票平均价格为μ,则该股票的标准差为σ

(4)对股市中股票的标准差进行分析,确定标准差σ的阈值,当标准差σ超过阈值时可确定股票的趋势正发生变化。

实验分析

为确定本方法的有效性,本文采用了深万科股票作为研究对象,时间区间为2015年11月至2016年8月,下图1为深万科的股价走势,图2为万科股票日标准差。

从图2看出当股价日标准差数值发生突变时对应的股价这时刚好发生趋势性改变,两者的变化是同步的,没有滞后效应,因此,采用标准差的方法预测股价的走势具有可行性。

法理学价值分析方法篇9

关键词:研究型课程;辨析思维;自主学习

一、引言

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常是信息和知识的被动接受者,长期的训练使学生不能形成系统、连贯的思维方式,学生对教师有过多的依赖性,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Milne andMcConnell,2001)。这些都迫切地要求高校应当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建立研究型课程教学方法,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

本文以工商管理类本科生财务管理课程为例,说明工商管理类课程的研究型教学设计与实施,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财务管理研究型课程教学设计的特点是强调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以课程专题研究(course researchproject)为训练载体,培养学生的辨析式思维能力(critical thinking) ,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self-directed learning)。

二、基于问题的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体现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其特征表现为:学生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学习新知识;有针对性地根据问题的需要学习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辨析式思维能力;有能力识别和搜集相关资料,可以高效率、高质量地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国外许多学者研究认为,现行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的辨析式思维能力。辨析式思维强调的是批判性的思考方式、认知和学习的一种能力,强调有选择性地对知识和信息加以判断与评价。

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辨析式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这种学习方法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对知识深入研究和理解的兴趣,使学生成为发现、理解、评价以及应用知识的主动参与者。②有针对性地学习。从对现实问题思考中加深对财务管理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与方法理解和应用能力。③组织学习小组合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组织能力。④开放式的动态信息资源和学习环境。使学生有机会自主确定分析对象、鉴别问题、搜集信息。⑤非结构化的具有挑战性的现实问题。使学生有机会接受现实的、复杂的管理环境,并逐渐养成对问题反复思考的习惯和质疑的学习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辨析式思维。

在工商管理类本科课程教学中,可以采用课程专题研究的形式实施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课程专题研究,是在运用专业课程其他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以从专业课程教学中提炼出的关键性、综合性问题为主题,利用开放性的资源环境,结合现实商业环境,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并完成研究报告,充分体现了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的理念和核心,也符合工商管理类课程的特点。

三、财务管理研究型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1、财务管理研究型课程教学内容与训练体系设计财务管理研究型课程内容与训练体系设计以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基础,以案例分析和课程专题研究为主要训练载体。笔者根据本科生财务管理平台课的特点,遵循研究型课程教学的理念,设计了以价值管理为主线的三个系列课程研究专题和体现财务管理核心内容的六个分析案例。每个研究专题都使相关的知识点形成一个知识点体系,通过完成该研究专题,可以轻松地掌握一系列相关的知识点体系,提高学习效率;案例分析则针对一些重要的财务理论进行基本训练,在学习核心理论知识点的基础上,对研究相关专题未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补充。两部分内容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使整个财务理论知识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体系。

在研究型课程教学中,运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关键在于对问题的选择与设计。本文以公司价值管理为主线,设计了公司财务状况分析、财务预测和价值估价三个核心研究专题。每个研究专题包含了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的知识点群,同时,三个研究专题知识点群之间紧密联系,涵盖了财务管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这三个研究专题的逻辑关系是:①公司财务状况分析针对公司过去的经营与财务状况,目的是发现公司过去及目前存在哪些财务问题,并延伸寻求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公司调整未来的发展规划和经营决策提供依据;②公司财务预测与规划是对公司近期未来的规划,强调在上述公司财务分析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公司未来的发展目标,对公司进行短期预测和规划,解决公司营业收入和融资策略相配合的问题,是对公司短期的价值管理;③公司价值估价是对公司的长期价值管理,通过对公司价值评估,发现影响公司价值的主要问题及关键因素,为管理层进行价值管理提供依据,也为投资人提供相应的投资建议。学生在完成三个研究专题的同时,不仅能够深入理解并运用上述系列研究专题所涉及的理论与方法,也关注公司在当前、近期与长期价值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建立价值管理的理念。

2、财务管理研究型课程问题设计

(1)公司财务状况分析问题设计

公司财务状况分析研究专题的分析框架是: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杜邦分析体系和现金流分析两部分,涵盖了三张基本财务报表的全部信息。学生通过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历史平均水平比较,对公司的基本财务报表全面解读和分析,发现公司目前存在的财务问题以及引发财务问题的经营与管理的因素,为管理层进一步改善公司经营状况,提高公司价值提供依据。

本研究专题的核心问题设计:

①样本公司存在哪些财务问题?

引导学生采用本研究专题提供的分析框架对公司的基本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公司过去经营中存在的财务问题;

②产生这些财务问题的根源是什么?这些根源对财务问题有怎样的影响?

引导学生寻找公司财务问题背后的根源,探究是什么样的经营问题导致了这些财务问题,又是如何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影响的。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对财务分析的理解不是仅仅停留在财务指标的计算和简单的比较分析上,而是深入分析财务问题产生的根源,并逐渐体会到经营策略与财务策略的相互关系,以及体会如何通过调整经营策略来有效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

(2)公司财务预测与规划问题设计

公司财务预测与规划研究专题,在财务状况分析的基础上,协调解决公司过去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调整公司近期未来的经营策略和融资策略,是对公司的短期价值管理,对未来经营期内公司价值目标进行修 正和调整,为提高公司的长期价值提供依据。本研究专题设计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财务规划,不同于传统的财务规划。传统的财务预测与规划主要运用销售百分比法,一般分为收入决定融资和融资决定收入两部分。传统的财务规划一般都把扩大产品市场份额、保持企业销售的快速增长作为公司的发展战略和追求的目标,只是单纯地考虑公司的市场目标,而没有考虑与公司市场目标相配合的各项财务目标,特别是公司的财务价值目标。但是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更关心公司的财务目标如何更好地与市场目标相统一、相协调、相配合。

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财务预测与规划,是将公司价值目标与营业收入与融资规模、融资方式的相配合情况下公司的财务规划。对传统的财务规划方法的不足进行了改进:①对各项目的预测不是简单地同比例地放大或缩小,而是要考虑各类资产以及资产项目与主营收入之间的联动关系;②考虑公司目前的资本结构是否合理;③针对资产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④根据预期的财务指标以及改变假设条件后的可持续增长率,更能反映公司在预测期的情况;⑤考虑了公司的主动投资行为。

本研究专题的核心问题设计:

①如何基于核心财务价值指标进行财务预测?引导学生采用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财务预测方法,结合公司的财务比率对公司短期未来进行财务预测。

②如何解决企业营业收入和融资规模、融资方式的配合?

这个问题是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财务规划的核心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仅仅按照传统的财务预测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需要全面考虑公司的融资规模和融资方式,要在达到预期销售收入增长的同时实现既定的净资产收益率目标,并能完成对公司的融资规划,安排好融资规模及融资方式,即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和财务目标的统一。

(3)公司价值评估问题设计

公司价值评估专题,是一个综合的研究专题。需要结合公司的历史财务状况分析和未来财务预测方法,对公司未来一个时期内的经营情况进行全面的预测,并根据各价值评估方法的原理,采用适当的评估方法对公司的长期价值进行评估,实现公司长期价值管理。是三个研究专题中对学生财务判断能力、专业敏感度要求最高的一个研究专题。

本研究专题的核心问题设计:

①影响公司价值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从公司价值管理角度提出这个问题,是希望学生不是单纯地预测数据而完成一个价值评估作业,而是从管理层对公司进行价值管理的角度,思考哪些因素对公司价值有着显著影响,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公司价值的,并为管理者提出可行的价值管理建议。

②公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这个问题从投资人角度提出,公司价值评估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为公司的投资人提供有效的信息。公司的投资人需要从公司的价值评估报告获得公司未来发展潜力的相关信息,并作进一步的投资决策。因此,学生还需要从投资人的角度分析,样本公司的真实价值是被市场高估了还是低估了,样本公司是否仍值得投资人投资。

学生在这两个问题的引导下,完成价值评估的同时,从公司的价值管理和市场价值角度对公司进行全面的分析, 从而对长期价值管理有了深刻的体会。

三个研究专题选择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作为研究主体,逐步提出层层深入的研究问题,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有针对性地搜集相关信息、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财务理论知识;同时,这些问题又是置于开放式资源环境的研究问题,针对不同的上市公司,每个研究问题都没有惟一的答案,选择的样本公司不同,公司的经营方式、投融资方式、资本结构也不尽相同,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对问题的界定和提出的解决方案;每个研究专题又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研究问题,涵盖了一定数量的财务理论和知识点,可以细分为若干个具体问题,小组成员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共同合作完成研究专题。每个研究专题只给学生提出基本研究目标、可能用到的研究方法,由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根据公司的特点自主决定需要的相关资料、研究方法、具体研究问题及确定研究方案,给学生更大的空间挖掘公司的信息和分析深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财务管理研究型课程教学实施

课程专题研究教学的具体实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教师对研究专题项目所要达到的研究目标、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数据库资源、分析模型与工具、评估标准等进行介绍,对学生进行前期的指导和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小组成员对研究项目进行交流沟通;

第二阶段为实施阶段。

①确定研究对象。每组学生根据公司相关信息的可获得性,选择较感兴趣的某一行业的某一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由学生自主选择研究的样本公司,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②确定研究问题并细分为具体问题。根据研究专题的内容,在研究问题的引导下,结合公司的特点和经营情况,确定公司围绕该专题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并细分问题。如对财务规划问题进行细分,确定具体研究项目为经营战略研究、利润规划、资产规划、融资规划等几部分,再针对各个具体的研究项目,结合公司的基本情况制定研究方案;

③拟定小组工作计划。确定具体的研究问题后,学生小组成员讨论拟定较详细的工作计划,确定各成员的具体工作内容。明确的工作计划安排和确定的分工,有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并督促大家按时完成工作,使整个学习过程有序而高效。

④自主学习并运用相关专业知识。根据研究专题的内容和解决问题需要的知识准备,学生自主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搜集信息,必要时可以小组谈论共同解决,或请教教师。例如,对公司财务预测和规划时,需要学习销售收入预测、股利政策、项目投融资方式、资本结构等相关知识模块。

⑤侧重发现问题。学生选择的公司不同,规划时会遇到不同的具体问题。例如,规划时可能要考虑:公司未来的市场需求如何;影响销售利润率的关键因素;目前资产规模和结构存在的问题;采取何种融资形式配合资产规模与结构的调整等,根据研究公司的具体特点,确定研究的重点,为提出解决方案做准备。

⑥ 提炼研究结论。完成研究内容,并依据对研究结果的判断得出合理的研究结论。针对研究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完成相应的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为测评阶段。学生根据每一个研究专题的要求撰写并提交研究报告,就研究成果进行陈述,并回答其他学生及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提炼各小组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点评;测评各小组的研究报告。

财务管理研究型课程的问题设计及教学实施过程,是一个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的思想和培养学生辨析式思维的要求。整个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以引导者的角色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学生以自主学习方式为主,通过小组合作,针对现实财务问题进行深入地、反复地探究,不断提高对专业知识及其应用的理解程度。

四、结论

法理学价值分析方法篇10

【关键词】会计教学;绩效评价方法;利益相关者

【中图分类号】G642.0

一、引言

企业绩效评价是上市公司进行财务管理、提高公司价值的关键。如何进行系统有效的绩效评价,选取科学稳健的评价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会计教学内容重点介绍了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理论与实施步骤。现行的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杜邦分析法、沃尔比重法、及平衡记分卡等,这些评价方法存在数据需求量大、计算量大及评价标准较为主观等缺陷。因此本文尝试在企业绩效评价中引入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如因子分析、熵权法及聚类分析等,以达到促使企业绩效评价方法更客观科学的目的。在会计教学中引入统计学分析方法,还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多学科知识技能的能动性,对会计专业人才提高专业素养及实践能力有现实意义。与此同时,绩效评价方法创新也属于会计教学内容改革的一种,要求任课教师了解会计教学发展的最新动态,不断提高会计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并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

二、文献综述

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发展经历了从单一财务指标分析到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融合的综合评价体系等过程。企业绩效评价研究最早产生于美国,19世纪末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思想,通过事前控制成本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生产率,是当时行之有效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20世纪20年代,杜邦公司首创杜邦分析体系。该方法主要采用财务指标进行分析,为企业制定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与战略决策提供依据。20世纪30年代,沃尔提出沃尔比重法,根据财务指标与其权重,计算出企业最终绩效得分。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是一种基于财务指标数据的评价方法,企业通过资产报酬率、权益乘数等财务指标来测量企业绩效。财务指标源于三大财务报表的信息,如成本、利润等,但利润操纵的可能性会显著降低财务指标的可信度。因此以会计利润为计算基础的财务指标评价法,并不能客观有效地反映公司价值,也不能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决策依据。近年来 “平衡记分卡”、“经济增加值(EVA)”等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出现,弥补了财务指标评价法不能兼顾相关利益者利益这一缺陷。

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研究在改革开放后有了长足发展,企业高管、政府监管部门及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价值评估的客观性有迫切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绩效评价方法的创新。张立军(2003)分析了旅游服务质量的具体要素构成,将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于旅游行业。吴玲等(2004)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与熵理论,提出了利益相P者框架下企业综合绩效的熵值评估法。宋杰鲲等(2006)提出了一种基于熵权多目标决策的逼近理想解法和人工神经网络的炼油企业绩效评价方法。杜娟等(2010)在知识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探讨聚类分析在知识型企业绩效评价中的运用。牛似虎等(2017)基于供应链金融模式,构建供应链中小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中小企业运作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闫华红等(2016)提出分类考核评价要选择科学的评价改进方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重组进程、加强考核机制与薪酬奖励挂钩的建议。

从现有企业绩效评价方法来看,一般是分类评价,如财务评价、市场评价、人力资源评价等,最后根据权重进行加总,这些评价方法不能全面、动态地反映企业管理系统的运行结果,无法有效评估企业的收益与风险。而现有会计教学材料中关于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阐述仍以杜邦分析体系为主,未能与现有研究前沿相结合,无法将理论与实务中的新知识新技能及时传授给学生,有悖于会计教学改革及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因此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引入统计学分析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多层次分析能力,培养学生从企业经营和国家宏观层面分别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本文以钢铁企业绩效评价为例,探讨因子分析、熵权法及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并综合分析三种方法的评价效果。因子分析方法的核心思想是“降维”,即根据各指标之间的相关程度,将众多指标浓缩成几个消除了多重共线性的因子,以达到合理赋权的要求,因此因子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可信度。相比因子分析,熵权法运用了信息熵的原理,使赋权过程更加客观,增加了绩效评价的准确性,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可靠的决策依据。聚类分析虽为传统的统计学方法,但能为企业绩效评价提供新思路。

三、案例分析

选择钢铁行业中36家上市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利用因子分析、熵权法及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其2015年进行企业绩效评价。

(一)钢铁企业绩效评价现状分析

钢铁行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自“十三五”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钢铁行业虽有发展但仍暴露出较多问题,如企业创新不足、产业资金链脆弱、产品有效需求不足等。钢铁企业绩效评价能为企业利益相关者进行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决策依据。21世纪初期,我国钢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以财务指标评价方法为主。胡俊芬(2005)通过计算财务指标对钢铁企业2003~2004年偿债能力进行评价。潘开灵等(2006)使用了熵权法的客观赋权方法,选取了15个指标对钢铁企业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朱正伟(2003)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四个方面选取8项指标构成综合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

(二)基于因子分析法的钢铁企业绩效评价

1.样本选择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的钢铁企业2015年财务数据进行绩效评价。剔除数据不完善、主营业务非钢铁产品的企业后,最终得到36个企业样本,如表1所示。数据来源于国泰安经济金融研究数据库。

2.数据处理

(1)根据钢铁行业特点,共选取了11个财务指标,为变量X1~X11,如表2所示。

(2)由于所选财务指标的量纲并不完全一致,因此采取正态分布Z分位数线性变换的方法将变量的量纲进行统一,经过变换后可近似地认为数据分布为正态分布。使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适用性检验。KMO和Bartlett检验发现,KMO值为0.548,大于0.50,可以使用因子分析法。Bartlett球形检验的卡方统计值为364.606,自由度为55,显著性为0.000,小于0.05,也说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3)使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提取公因子,本研究共提取了4个公因子,详见附录。经过标准化处理后,初始方差均为1,由SPSS22.0出结果显示全部变量的提取量均大于0.7,因此可以认为提取程度较高,提取的成分能较好地描述变量。

(4)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根与累计贡献率,其中四个特征根(也即四个公因子)的累计贡献率共计85.892%,大于80%,可以认为所提取出的因子可以较好地解释全部变量,详见附录。

(5)对四个因子归类,并根据累计贡献率分别计算所占权重。通过方差最大化的正交旋转矩阵可以清楚地看到各变量在4个因子上的载荷,根据载荷绝对值的大小对各变量进行归类,详见表4。

(6)根据得分系数矩阵与各因子权重确定企业最终得分,利用下述公式以及得分系数矩阵的输出结果,可以计算出4个因子的得分情况,最后对4个因子得分进行加权,得到最终企业总得分及排名情况,如表5所示。

3.结果分析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可以发现: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之间绩效差异显著,除了盈利能力以外,其他指标均有企业得分为负。总体来看,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整体经营绩效不好,水平参差不齐。经营绩效排名较前的企业为永兴特钢、浙江中拓和上海科技,但以往的钢铁行业巨头如宝钢、鞍钢、武钢等已较为落后。总体排名靠前并不意味着每一项指标均良好,如排名第一的永兴特钢,第三个因子即盈利能力表现较差。因此企业通过年度绩效评价,能发现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不足与缺陷,及时调整下一年度的管理目标与经营战略,能有效提高上市公司投资价值。

(三)基于熵权法的钢铁企业绩效评价

1.熵权法简介

因子分析主要是通过降维,即把多个指标的数据集合到一个因子上的分析方法,其中因子的设定与命名存在一定的主观性。相比之下熵权法的分析更加客观,利用了信息熵的原理,使赋权更加理性系统。熵权法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熵权法研究对象,与上述因子分析法一样,均为36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2015年度的财务指标,指标权重如表6所示。

根据熵权法的客观赋权结果,对线性变换后的指标进行加权,可得各企业的熵值得分,详见表7。

3.结果分析

本文所选取的12个财务指标中,对分析结果影响较大的前五位是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以及总资产报酬率。钢铁企业绩效评价排名前三位为永兴特钢、浙商中拓以及杭钢股份。由结果可知,钢铁企业偿债能力与营运能力对钢铁行业的经营绩效更为重要。大型钢铁企业成长空间狭小,如今全球经济萎靡,钢铁企业盈利能力也在逐渐下降,因此企业偿债能力及营运能力成了钢铁企业绩效提高的重点。

(四)基于聚类分析的钢铁企业绩效评价

聚类分析是利用样本信息到中心点的远近程度对样本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常见的聚类分析有系统聚类、k-means快速聚类等,本文将分别通过这两种方法对钢铁企业绩效进行评价。

1.系统聚类分析

本文选取钢铁企业11个财务指标作为变量,利用SPSS22.0做系统聚类分析,由分析结果可知(详见附录图1),将36家钢铁企业分为3类比较合适。第一类包括永兴特钢、凌钢股份、浙商中拓、上海科技与包钢股份;第二类有韶钢、西宁特钢、重庆钢铁以及八钢;其余公司划为第三类。其中,根据财务数据,我们可以认为第一类公司为绩效最好的一类,特别是永兴特钢,其财务指标都排在行业前列,第二类为经营绩效较差的公司,各项财务指标排名大都处于末位,第三类公司处于行业中游水平。

2.k-means快速聚类分析

由于11个财务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能会对聚类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选择上文中因子分析法所提取的四个公因子得分作为k-means聚类的指标变量。将样本分为四类,定义k-means聚成4类,并使用SPSS22.0输出方差分析表,如表8所示。输出结果显示第一类有永兴特钢;第二类包括三钢闽光、浙商中拓;第三类包括韶钢、西宁特钢及重庆钢铁;剩余企业均为第四类。结合企业财务数据可知,经营绩效最好的是第一类,其次是第二类、第四类,第三类企业经营绩效最差。根据综合方差分析表,除去第一个因子的显著性水平在0.2附近,其余三个因子显著性水平均小于0.05,可以认为钢铁企业总体具有显著差异。

(五)对比分析

因子分析与熵权法分析可以定量地计算出各公司在钢铁行业内的企业绩效排名,而聚类分析仅可以将绩效水平相近的公司聚为一类,虽然没有列出具体排名,但也为经营绩效评价提供了一种思路。

因子分析与熵权法分析的结果不尽相同,但结论相似。因子分析法排名前三位的公司为永兴特钢,浙江中拓和上海科技,排名后三位的公司为韶钢,八钢和重庆钢铁;熵权法分析结果为永兴特钢、浙商中拓和杭钢股份排在前三位,而西宁钢铁、重庆钢铁和八钢排在后三位。虽然两种分析结果不完全相同,但是结果具有一定的相似度。聚类分析的结果与前两种分析结果相照应,得出的结论也是永兴特钢、浙江中拓等为行业领先,韶钢、重庆钢铁等经营情况较差。

因子分析法可以具体分析企业存在的短板,以便企业通过绩效评价尽快发现并补齐短板;熵权法无法提示企业经营绩效的短板情况,但是赋权更加客观,剔除了人为的主观想法;聚类分析利用指耸值之间距离关系将各企业分类,因此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都能更为客观地评价企业的优势与劣势,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依据。

四、结论

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主要是在企业财务指标的基础上,量化各级目标并给出决策建议,比如杜邦分析法。这些方法更多地关注历史的、静态数据,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指标评价体系已无法客观系统地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更难以有效地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建议。现行财会教材仍以介绍杜邦分析法、沃尔比重法等传统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为主,但这些方法的评价标准主观、评价结果不够全面。因此在会计教学过程中介绍专业前沿分析方法,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本文以钢铁行业36家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为例,探讨了会计教学中统计学分析方法的应用效果。本文使用因子分析、熵权法及聚类分析三种统计学方法进行绩效评价后,进一步综合分析了三种方法的评价效果,发现因子分析法可以起到绩效短板的预警作用,熵权法赋权更为客观,聚类分析能为企业科学分类,三者都能全面有效地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为企业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提供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立军.旅游服务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85-88.

[2]吴玲,任佩瑜,陈维政,贺红梅,管理系统中的熵理论及利益相关者框架下企业综合绩效的熵值评估法,软科学,2004年第1期,36-39.

[3]宋杰鲲,张在旭,张晓慧.一种基于熵权多目标决策和人工神经网络的炼油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146-149.

[4]杜娟,黄蕴洁.基于因子聚类分析的知识型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第11期,94-100.

[5]牛似虎,方继华,苏明政,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绩效评价与实证,统计与决策,2017年第1期,64-66

[6]闫华红,邵应倩.完善国有企业分类绩效评价提升国有资本运行效率,财务与会计,2016年第18期,30-32.[7]胡俊芬.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分析,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第21期,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