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农村建设十篇

时间:2023-05-15 15:47:45

关于新农村建设

关于新农村建设篇1

关键词:农村教育;体制改革;新农村建设

关于三农问题,温家宝总理曾经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性问题。”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农村教育,因为农村教育是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知识和发展农村经济最根本的力量。“十一五”时期,必须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由此可以看出,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改革,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教育体制既是一项重要的历史使命,更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本文针对我国农村教育体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农村教育体制改革的新途径,研究农村教育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互关系。

一、当前我国农村教育体制现状及存在的基本问题

1、城乡一体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制约了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教学中,农村和城市都采用了同样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与农村实际相脱离,很难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中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不能真正起到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2、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成了目前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目前,我国的农村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它的规模是城市基础教育的两倍,然而,教育经费在它身上的投入却不到城市的一半。一些地方为了减少财政支出,严格控制公办教师的编制,以至一些师范毕业生缺编当不了教师,而由良莠不齐的代课老师长期支撑着贫困地区的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的质量受到严重威胁。

3、农民子女受教育的成本越来越高,大大地超越了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由于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加上管理不足,目前,我国虽然是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但实际上农村学校的杂费依然很高,各种费用五花八门,乱收费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地区的一些乡镇为了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采取合并学校,在总数上减少学校数量的做法,但很多学生仍然分散于农村,村与镇之间的距离较远,这就使得许多学生必须额外增加交通、用餐、住宿等费用在内的一些支出。在广大农民经济收入普遍不高的情况下,这笔额外支出增加了一些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从而导致了一些孩子过早的辍学。

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差异,使农村和贫困地区的人们普遍向往城市生活,让子女接受较好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跳出农门”的最现实、最直接的手段。可是高等教育越来越高的收费使农民在教育投入与维持家庭生产和生活的博弈中,最终不得已选择后者。

二、探索农村教育体制改革的新途径

由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所造成的结果是,素质教育农村不如城市,中小城市不如大城市的现状。其实,农村最需要的是懂种植、养殖知识,掌握农产品加工、机电维修,预防自然灾害等技术的技工。所以农村教育要以培养合格劳动者兼顾知识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办学目标,把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结合起来,解决农村发展对教育的迫切需求。以此为出发点,对农村教育体制提出以下几条改革新途径:

(一)改变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农村教育模式,构建以农村技术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为基本特征,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的新的农村教育发展模式,建立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相互沟通的教育体制。

第一、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针对我国农业人口专业素质普遍偏低的状况,必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农民实用技术的教育与培训,把教育教学同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结合起来,课程设置要形成以基础文化课为根本,实用的职业技术教育为主干的课程体系。

第二、以农民培训为重点,开展农村成人教育。要不断完善农村成人教育体系,积极推广实用生产技术的培训和非农就业必须技能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要贴近农民的实际需要,包括优良农产品品种的推荐、特色农产品种植技术的提高、家政服务等等。在教学方法上,要以直观、通俗的语言,让农民更容易接受。

第三、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构建“分流式”教育体制,最大限度地遏制新文盲的产生,巩固和加强农村“普九”教育成果。

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加强九年义务教育的宣传工作,保证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减少辍学率,最大程度地遏制新文盲的产生。

在目前有限的教育资源条件下,我国农村初中毕业生不可能都直接升入高中,因此要构建“分流式”教育体制,对那些升不了学的农村学生要进行技术知识、专业技能教育,以为就业做准备。而对那些有信心有能力的农村学生,学校应保留部分普通班以便他们拥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二)扩大教育经费的筹集渠道,加大政府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

第一、强化政府投资办学的主体地位。各级政府应当充分意识到只有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通过农村教育来提高农民素质,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形成:“教促富,富促教”的良性循环机制。

第二、拓宽教育经费的筹集渠道。创造条件尽快开征大家所建议的教育税,发行教育,允许企业和个人捐助教育经费等;发动全社会对教育的支持,设立“春蕾基金”、“宋庆龄少儿基金”等等,应该从目前的“各自为政”改为实行统筹指向,实行向农村教育倾斜,使其成为农村教育投入的又一重要渠道。

第三、对于升入高等院校的农村学生,财政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辅之以助学贷款。各级财政部门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财政支持政策,例如无偿补助或者助学贷款贴息等政策,以减轻农村学生的负担,刺激农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优化“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

新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是“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模式,将义务教育的投入责任以及主要人事责任交由县级政府负责。“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可以更有利于农村教育的统一规划、教师的统一配置与培训、教学硬件与软件建设的质量把关,确保有足量的教师从事农村教育,从而有利于农村教育整体质量的提高。

然而,事实上县政府在完成自己在这一新体制中应该负有的责任方面还远远没有达到要求,“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并不能切实保证农村教育的发展。因此我们要进一步优化“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坚定不移地推进这项体制的落实,从而有利于实现“面向三农”,有利于“三教统筹”,有利于实现农村教育的民主性、多样性与开放性,从而使农村教育大大推进一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培养农村留得住的新农民而做出贡献。

三、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改革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十一五”时期,必须扎实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切实保障农民的权益,就是要促使农业向知识化发展,关键就要促进农民知识化。只有用现代农村教育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才能有效推进现代农业进程。

关于新农村建设篇2

郎寨村位于河南省濮阳县庆祖镇西南3公里处,有2120人,586户,12个生产小组,1980亩耕地,7名村两委干部,66名党员。2003年濮阳市开展“学连成,建设小康村”活动以来,该村两委一班人在支部书记孙富国的带领下,不甘示弱,痛下决心,带领全村群众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向阔步迈进。历经短短几年时间的郎寨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全村有组织地转移劳动力1200人,占全村人口的57%;种植107速生杨1200亩;新建户均230平方米的别墅220多幢;实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8000元,被确定为濮阳市2008年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重点村,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2007年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村、全市文明村、被县委表彰为先进“五好”村党支部等。

一、突出劳务致富,创新土地流转

调研组对郎寨村近600户抽取了50户进行调查发现,该村一是每家每户都有劳动力外出务工挣钱;二是创新土地流转模式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一)突出劳务致富,家家都有挣钱人

第一,依靠劳动力转移强村富民。一是起步早。郎寨村外出务工起步早,有很多人70年代就走出家门,创出了务工之路;--是人员多。该村每户都有务工人员,有的举家外出。据统计,全村2120人有1200人常年在外;三是有组织。该村起步较早的务工大户杨国乔、孙国勇、管庆先、郎红利、刘丁书等成立了务工协会,有序转移劳动力。如在山西的杨国乔有自己工地,带领本村民工400多人常年在外务工;四是能挣钱。据调查,该村务工人员年人均收入1.3万元左右,按1200人计算,仅此村年增收1500万元。

第二,营造了良好的外出务工环境。郎寨村两委班子采取有效措施服务外出务工人员。一是搞好信息服务。成立信息服务中心,积极与外出务工大户和用工单位取得联系,通过广播在村里招工信息,免费牵搭“用工”与“务工”的红线,有组织地引导、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二是抓好岗前培训。聘请技术工、教师授课,以短训班形式向准备外出务工人员讲授专业技术技能、劳动权益保护、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等内容,努力打造郎寨务工品牌;三是关爱留守老人和学生。村干部经常入户嘘寒问暖,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上的困难。三夏期间组织帮扶队,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二)创新土地流转,增加土地效益

郎寨村耕地1980亩,长期以来以玉米、小麦传统作物种植为主,农业收入不高。为彻底甩掉外出务工人员的思想包袱,村里创新土地流转办法,即土地分散经营的农户按照协商期限将自己土地使用权倒包给村委会,村委按每年每亩400公斤小麦给予补偿,并且每年的种粮补贴及其他应享受的优惠政策仍归原户,然后村委再将土地以同样的价位转包给种地能手,以实现土地集约经营、规模发展。目前,全村有200亩耕地被8户承包。300多亩村集体废坑塘承包,带动了一批农民靠养鱼致富。2008年,全村仅养鱼年可创收100万元。土地流转机制的建立,把大部分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破除土地对农民的束缚,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了农业增产增效。

二、创新新村规划。实现共建共事

2004年前,郎寨村农民住宅混乱无序,庄基高低不平,面积大小不一,胡同狭窄弯曲,而该村在短短4年内旧貌换新颜,他们主要解决好了两难:一是村民没钱难,二是宅基规划难。

(一)宅基划分到位

郎寨村搞规划,在村庄原有亩数及坐落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共划新村地680亩,其中开发利用原村庄内废坑地120亩。新开发地作为农户建房周转用地,滚动建设,最后腾出的百余亩回转为村街和公共场所用地。对每户宅基,一律按每户4分划拨,另附2分庭院经济种植地。

(二)舆论宣传到位

2004年5月,支部、村委成员和全村党员在村委会议室聚集一堂召开党支部扩大会议,支书孙富国在会上提交了新村建设意见。说干就干,村里接连三四个月多次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研究并通过具体建设实施方案,按照就地拆旧建新、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和“三纵三横”六街道、四个区、八个片的规划布局,启动了郎寨新村建设。在后来实施的四年中,每年都利用农历二月古会邀请市、县有关领导对新村建设先进户给予表彰,并对全村新农村建设进行再动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模范带头到位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这是支书孙富国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同时也是全村党员干部的核心价值观。该村村组干部、党员带头吃亏、带头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们规定,按照非党群众、党员群众、非党组干部、党员组干部、非党村委成员、党员村干部、村委会主任与支书的顺序,排在前的优先选择宅基。对党员,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面对党旗进行二次宣誓:服从大局、吃亏在先、模范带头。村委会主任郎贵增身先士卒,带头把自己新建的原宅拆除,选用了最差最偏的地块当庄基,带动了全村新农村建设。

(四)思想工作到位

郎寨村最大的特点,不仅党员多、组长思想进步,意见好统一,村里老人的思想也很前卫,他们特别支持新村建设。村里也定了一条敬老爱老的意见,即通过采取交纳押金的方式,要求各户建好新房必须让老人优先入住。对村里的极个别难缠户,该村采取村两委成员分包到人,直到思想做通为止。

(五)组织措施到位

村里成立了新村建设领导小组,全面服务于新村规划建设,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对积极参与但有困难的户、先反对后支持的户,村两委竭力提供帮助。针对建新房不拆旧房问题,郎寨村规定凡申请新宅须预交5000元,不拆旧不划新,建新拆旧者退还4000元(另1000元用于公益事业),交款不建逾期者没收。针对不建新不拆旧影响他人建设的五保户问题,该村多方筹措资金建起了可容纳30人的村级敬老院。为避免楼层高低攀比,村里购买了地面测量仪,统一聘请技术人员为农户免费测量定位,全程服务。

目前,全村已建、在建楼房220多幢。村里统一为新规划村街和每家房前屋后,种上了核桃、甜柿、樱

桃、杏树等庭院经济植物。走进农家,看到全是绿叶红花,硕果累累挂满枝头,一派生机盎然的新景象。

三、搞好村风文明,促进农村和谐

村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工程的灵魂。村委针对郎寨村位置偏僻,交通闭塞,人均耕地少,村内人多姓杂,宗派严重,并且曾一度出现“四多”(光棍多、庙宇多、案件多、超生多)、“四少”(大学生少、纯收入少、讲和谐少、谋干事少)、“四怕”(怕危房遇上大雨、怕患病无钱看、怕红白事大操大办、怕建新房影响邻里)、“四好”(好赌牌、好喝酒、好烧香、好上访)现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群众,经过四年新农村建设实践,郎寨村从以前的一个混乱村变成被市委、市政府表彰的2007年度全市文明村。

(一)抓党风、正民风

郎寨村在党员会上组织党员重新宣誓,提出正党风的“六不准”、“五带头”,要求党员模范遵守。“六不准”即不准参与、不准打架斗殴、不准违法乱纪和违反村规民约、不准搞迷信活动、不准参加组织、不准欺压群众。“五带头”即带头吃亏、带头致富、带头解放思想、带头学习党和国家政策、带头弘扬正气。同时组织党员到西辛庄、庆南等附近较先进的村参观学习,听李连成、卢春生等同志作报告,特别在《村官李天成》出演后,将剧中名段《吃亏歌》通过村广播播放,让全村党员群众学连成,争当吃亏人,争干吃亏事。

(二)扬正气、树新风

近年来,郎寨村大力开展“弘扬正气树新风”、“三村三户一标兵”、“道德规范进万家”和“清洁家园”活动,推动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是表彰文明新风典型。利用二月古会唱大戏的方式,对新农村建设每年进行一次大动员,对村里突出贡献人物、好媳妇、好公婆等进行隆重表彰;二是弘扬敬老养老美德。对五保老人,村里建设敬老院对他们实施集中供养。对建房新户,采取“划庄基前申请户预交关爱老人保证金,新房建好后老人优先入住者退还”的办法,引导农民敬老爱老养老;三是开展丰富多彩活动。组建了秧歌队、唢呐队、舞蹈队,建设了篮球场和乒乓球台,购置了体育健身器材,丰富村民文体生活。

(三)谋和谐、促发展

村里成立了村民矛盾纠纷调解小组,支部书记任组长,吸收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为小组成员,负责搞好民调工作。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村民代表小组,定期召开村两委班子会、党员会、小组长会、村民代表会,研究村里事务并及时公开。

如今郎寨村往日的“四多”、“四少”、“四怕”、“四好”变成了新的“四多”、“四少”、“四怕”、“四爱好”。“四多”就是:村民收入多、新建楼房多、大学生多、好人好事多;“四少”就是:光棍汉子少、邻里纠纷少、烧香祷告少、游手好闲少;“四怕”就是:怕老人受罪、怕孩子倒退、怕农田荒废、怕违法违规;“四爱好”:爱好关心政策、爱好科学富民、爱好争当先进、爱好公益健身。

四、一个好的带头人和一个好的两委班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和保障

在新村建设中,村委主任郎贵增率先把自己新盖的几间房屋拆除,选用规划中最差最偏的位置当庄基。在调整耕地时,孙富国在没和自家兄弟商量的情况下,把村里谁都不要,几乎年年被淹的27亩低洼地接纳了过来,结果该地块连续两年内涝成灾,收成无几。村支委、妇女主任张秀英,一个69岁的老太太当干部30多年,去年她分管农户沼气池建设和自来水安装项目以来,全村现已建成沼气池106座,通自来水210户。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2006年11月,她走门串户,发动妇女组建了40余人的秧歌队,并自掏腰包1000元购买服装。为了铺村里的砖路,她和全村村组干部的工资都没有要。她自己说:“整天跑村里事,没觉着累,倒感到很充实很有成就感”。

五、郎寨村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启示

郎寨村发展中呈现出的几大亮点给人以深刻启示:

(一)抓班子,强核心,增强组织战斗力是保证

郎寨村的发展经验足以证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人,打造一支政治上过硬、致富有本领、带富有能力和创业精神强烈的党员干部队伍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和保证。

(二)审时势,“转”土地。探索发展路径

郎寨是一个农业村,土地是其唯一的资源。可就是这唯一宝贵的土地资源,却由于大量农民外出务工或从事副业,曾一度面临被撂荒的危险。他们面对这个问题,从作为农业大村、劳务输出大村、种植养殖大村的实际出发,审时度势,探索出了一条合理流转土地使用权的发展新途径,科学地解决了发展中的难题。

关于新农村建设篇3

[关键词] 新农村 新能源 建设 思考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底中国大陆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00万人;乡村人口为65656万人。庞大的乡村人口,每年直接消耗的能源量非常巨大。而农村实际上,大多是直接使用一次能源,比如原煤或柴草直接用来煮饭、供暖。因此造成了能源利用效率非常低的问题,也造成了严重的能源浪费,引发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近年来,我国农村能源开发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让人面临众多问题,仍然不能应对日益艰巨的国内能源需求。所以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建设。

一、在新农村建设中合理开发利用新能源的重要性

1.新能源建设能够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逐步形成新的产业

新农村建设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是生产发展。农业是农村的产业基础,提高生产发展水平首当其冲的是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以粮食为中心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十二五”时期,国家不仅重视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将加大力气促进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逐步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合理处理粮食和其他作物的关系,中国的粮食安全必须首先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又要妥善协调好非农产业和农业的关系。如果要实现生产发展的目的,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元素——劳动力,必须充分发挥出作用来。而新能源建设恰恰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的解放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2.新能源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提升农民生活水平

广大农村要实现生活宽裕的理想,必须想法设法不断开拓各种增收渠道,实现收入的增加。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能够对农民增收起到十分明显的重要作用,是实现农民生活宽裕的重要途径之一。太阳能家庭热水中心每平方米截光面积的集热器能够替代约120~180 kg 标煤。秸秆作为重要的农作物资源,充分利用好秸秆资源,能够有效促进农、林、果、牧等产业发展。秸秆和柴草等还可以用来覆盖果园,实现保墒保肥不长草的效果。在农村大力发展沼气,不仅能够有效解决群众生活用能,而且还能大大促进生态养殖业以及循环种植业的发展。这样一来,既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和产量的增收,又从多方面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明显的综合效益。

3.加快新能源建设,能够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长期以来,广大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条件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不十分让人们满意。“露天厕、泥水街、压水井、鸡鸭院”,曾是农民生活居住环境的生动表述。近些年,随着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工业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一些农村地区,形势严峻。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比如沼气、太阳能光热、秸秆气化技术、光电转换技术等逐渐得到推广,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对农村用能水平和品位的提高产生了重要作用,逐步引导农民养成清洁卫生的习惯。由于农村大力发展沼气,广大农村妇女不用再遭受烟熏火燎的痛苦。不仅如此,沼气的推广,有效解决了农村不砍树没有能源用的问题,保护了森林资源,促进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二、当前新能源建设中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责任

党的十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农村新能源建设具有十分光明的发展前景。在一些农村地区,像生物能,太阳能,小水电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农村地域性的差异,在利用秸秆或稻草等易燃物质的生物资源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在利用这类生物资源时,特别要做好严格审查工作,确保层层把关,不能一拥而上。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在新农村新能源建设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要加大扶持力度,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推进符合条件的农村能源产业发展

随着世界化石能源供需矛盾的加剧,世界各国发展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成为大势所趋,越来越受到人们普遍的重视。当前,我国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新能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我们要重视新能源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从而为发展中国家农村发展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要有计划地把新能源建设逐渐纳入重点扶持项目,从而完善专项资金补贴和税收减免等程序,对科研、投资等进行引导,逐步向新能源领域集中,在各项服务方面,比如发电量、上网电价等方面,予以配置管理,从而促进农村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2.严格监管机制

这是由于农村的特殊性决定的,在发展过程中决不能对农民造成不利的影响,不能打击农民对新能源建设的信心。这就要求在发展的过程中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首先,是要做好把关工作。国家农林和能源相关部门要切实从农民切身利益出发,对农村新能源建设做好层层把关工作,尽可能消除在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一切不良的影响因素,把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保证基本粮食的生产。在开发农村新能源时,要先调查,再规划。首先要满足农民对农作物剩余物质的利用,其次再考虑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电站等项目。

新农村新能源建设仍然是一个有待开发的方向和领域,无论是农村,还是产业界,都对新能源的开发保持旺盛的热情。但是这更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科学的规划、严格的监管、大胆试点和合理激励等,才能实现农村新能源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农村小康与沼气建设[M ] . 中原农民出版社, 2004.

关于新农村建设篇4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农村体育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体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民的体质状况、健康水平、精神风貌等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充分挖掘农村体育发展所蕴涵的有利条件,在这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举措,进一步加强和发展农村体育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1.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体育的有利条件

新农村建设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方针,既是我国新农村建设长期的奋斗目标,又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同时新农村建设也为农村体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1.1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两

个文件都把农民体育摆进新农村建设之中。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的部署,对农民体育工作重要性认识更加深刻,对农民体育工作关心的程度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把农民体育列入农村社会发展规划之中。

1.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包括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方面的丰富内涵。

1.2.1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通过发展新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这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着力点。资料表明,到2006年,我国农民整体上达到了温饱有余的小康阶段,部分地区,如沿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农村已经进入了后小康阶段。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广大农民求富、求文化、求乐、求健康渴望更加强烈,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热情更高涨。

1.2.2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就是要合理规划农村的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包括清洁安全饮水、道路交通、电力、信息网络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2006年我国中央财政用于新农村建设的投资高达3397亿元人民币,投资规模之大是前所未有的。有些地区对农村的投资额已经开始高于城市,而更多的经费也已投放到农村体育设施建设中去,公益性体育设施、商业性体育设施、小型的体育休闲中心正在各地兴起;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面积、体育器材设施配备正在逐步得到完善。村容整洁了,体育场地设施完善了,可以大大调动广大农村人口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资金的投入又将保障农村体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1.2.3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素质问题。农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素质的提高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又是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对“三农”加大的投入中,三农教育为预算重点。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着力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对三农教育方面的支出。这一切都为农村体育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民素质的提高,使得农民对体育的观念和态度转变,健身意识不断提高。

1.2.4树立新风尚,就是要加强和完善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倡导新风尚。随着农村事务民主管理的推进,一种以乡镇社区为载体,政府部门宏观调控,依托社会组织管理,依靠社会和广大农民支持,自主发展的农村体育管理体制将会逐渐建立,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还将会赋予广大农民参与体育决策、管理和监督的权力。

2.农村体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给予了重点关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通过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农村体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体育相对于城市体育整体还非常落后,发展极不平衡。目前农村体育总体上表现出以下基本特征:

2.1组织机构及其管理指导工作薄弱。

我国现行的体育组织,除了省、市、县有相应的固定机构外,乡、镇一级专门的体育机构和体育组织很少,而且组织也很不健全,开展活动很少,只是在上级部门要开展某些体育比赛或文化活动时才临时招募应急人员。有调查显示,乡镇一级领导干部重视开展体育活动的只有36.8%,有专职体育干部的乡镇只有54.3%[3]。基层农村体育管理形式管理效率低下,乡镇对农民体育工作认识不足,农村领导干部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使农村体育缺乏必要的组织管理,农村日常性的体育活动的开展长期缺乏有效的指导。

2.2农村体育经费投入少,体育设施严重不足。

经费投入的多少一般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财政收入的多少直接关系着体育事业的投入。调查发现,在国家减免各种农业税收,给农民带来实惠的同时,乡镇财政收入大幅度下降,进而造成包括体育在内的公共事业性经费下降,农民体育经费严重短缺。

农村体育经费的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到农村体育场地建设。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的经济水平是很难满足广大农村居民开展体育运动的。我国现有60余万个各类体育场馆,其中占国土面积的16.5%和人口的39%左右的城镇,占全部体育场馆比重为79.8%,而占国土面积83.5%并拥有61%左右人口的广大农村地区却只占20.2%的体育场馆资源[1],部分乡村缺乏甚至没有体育活动场所和设施。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是农村健身文化赖以形成的条件和载体,农村文体设施的不足导致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失去了应有的平台。

2.3体育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表明,教育系统体育场地数量占总数的67.9%。目前全国农村平均每个乡镇有小学3.8所、中学1.3所[4]。由于教育系统的特殊性,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其分布相对平均;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和希望工程的实施,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软硬件建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希望工程”实施以来,在贫困地区资助建设希望小学有1100余所,这些学校都拥有较好的体育场地设施。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各地区间在文教福利等事业建设上相差不大,也就是说,地区间农村学校体育场地资源的差别不大。当前学校、村(组)合并及乡镇企业兼并重组中,实现了资源整合、管理集中与效益增加,但体育资源却未得到应有的保护与重视。原有的农村体育场地设施或流失、或破损、或被占用,总体数量锐减,其对外开放率也仅有29.2%[3],原本就极其缺乏的体育场地资源还存在闲置和浪费现象。

2.4农村群众体育组织网络有待加强。

据调查,我国城镇体育指导站由20世纪90年代的10292个增至目前的99531个,初步形成了一个以体育社会团体为线,以基层体育指导站(体育健身点)为点,覆盖面广的农村群众体育组织网络。[1]但很多体育组织尚处在自发状态中,发展不够完善,有待于普及和加强。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多的乡镇对体育不闻不问,农村体育无组织、无部门问津,农村体育“沙漠化”严重。目前我国体育人口占总人口的33.9%,社会体育指导员约20万人,绝大部分分布在城市的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与人口的比例约为1∶6500,农村的比例更大[2]。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匮乏,严重制约了农村体育发展。

随着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解体、社会的变迁与分化,农村人口的流动和迁移加速。在这种农村人口的“单向输出”中,很多年富力强、有文化、有知识的新型农民大量外流,留在农村土地上的大都是“老、少、弱、病、残”,从而导致了原农村体育主体的流失与缺失,农村体育再发展出现了新的障碍。

3.发展农村体育的对策

3.1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

农民体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抓手。各级领导要加强农民体育工作的领导,把它列入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之中,更加关心和支持开展农民体育活动。要立足农村基层,以农民体育为平台,以乡镇为依托,以村委会(或农村企业)为基础,以农体协为纽带,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农民体育活动。要研究农民体育工作发展新思路、新规划、新领域、新内容、新措施,使农民体育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地持续发展,进一步促进“亿万农民健身活动”上新水平。

3.2依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配套体育设施与服务。

各级政府应转变单一的经济发展观,重视农村民生工程建设,加大对公共设施的投入力度,把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考核指标。采取积极的融资手段,结合农村集镇建设,进一步有规划、有目标地建设和改善农村体育设施。充分利用农村学校体育资源,开放农村学校体育设施,使其在学校课余时间能够成为农民体育休闲活动的场所,缓解农村体育设施不足的现状。同时,调动体育教师辅导农民开展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解决体育指导员缺乏的问题。

3.3加强农村特色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我国农村具有独具特色的自然、人文、地理资源,体育资源丰富多彩。各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各个乡镇地域和传统不同,造成农村特色体育千差万别的个性本质特征。也就是说,农村特色体育在全民健身总目标的引导下,要依托乡镇农村的自然资源与特色体育资源状况,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的条件,结合各自的特点,发挥各自的优点,开发地方性特色体育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体育健身活动,满足不同层次的不同需求,特别是弱势群体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群众的多元化需求,增加体育人口,扩大体育队伍。

3.4立足农村经济,依靠政府扶持,借助社会力量,改变落后条件。

经费短缺一直是农村体育工作面临的共性问题。在“十一五”规划中,中央加大了对农村体育的经费投入力度,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鉴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农村体育的发展不可能由政府包办。因此,各乡镇体育部门要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措施,组织创收活动,改变农村体育经费不足的现状。同时要依靠社会力量,拓宽经费来源,广泛寻求乡镇企业、个体户和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等的帮助,扩大经费来源,逐步形成国家投入与社会投入、体育主管部门投入与个人投入的多元化投资新格局,保证农民群众参与体育锻炼和举行体育活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裴立新.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现状[N].中国体育报,2004-06-24,(7).

[2]曹军,于军,陈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下发展农村体育的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6,42,(6):8-12.

关于新农村建设篇5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居民点统筹规划;措施

一、农村居民点统筹用地的特点

1、用地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从地域分布来看,农村居民点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平川地区,由于地势平坦,自然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密度高,单个村庄占地规模大;丘陵区和山区,一般地形起伏较大,地貌类型复杂,自然条件较差,交通不便,经济较为落后,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密度较低,单个村庄占地规模小。

2、人均用地规模普遍偏大

全国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一般均超过国家规定的人均用地150平方米的高限标准,人均占地规模普遍相对偏大。

3、宅基地是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主体

根据调查结果,宅基地是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主体,一般占农村居民点用地的70%以上。宅基地的主导用地特征在村庄内部用地结构中极为明显,其次是道路、畜圈用地,工、商业用地面积极小。

二、农村居民点统筹规划中所存在的问题

1、缺少系统规划,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

从总体土看,村庄整体布局较为分散,尤其是山区,道路不连网,房屋不成排,缺少系统的规划,没有基础设施,功能不完善。

2、居民点内部闲置土地比重高,村庄占地面积大。

据调查,现有农村居民点内部一般约有10%的土地处于闲置状态,在村庄内部土地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各地仍在农村居民点划出一定数量的农田作为建设预留地,致使村庄不断蔓延,占用耕地,蚕食良田。

3、土地的人口容积率和利用率较低。

全国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一般均超过国家规定的人均用地150平方米的高限标准,尤其在农村居民点内多是平房的“小而全”居住方式的区域,使得农村居民点内土地的人口容积率比较低,从而使得其土地的利用率也比较低。

4、村庄的复杂性。

很多农村民居以四合院为主,并且随着分家析产和自由买卖,产生了几家共院、楼上楼下非一家、共有山墙、共有院墙的复杂现象。此外,除了主房、院落以外,还有各种附属建筑物。因此,建筑的复杂性对于宅基地整理牵涉到复杂的权属关系、邻里关系,调解任务繁重,有时候根本办不成功。

5、农民住房安置的问题。

在农村居民点统筹规划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两种住房安置措施。一是把农民统一安置到建好的居民区,根据城镇用地标准以及原先宅基地房屋情况,给予每户面积不等的住房一套。二是对原先农民宅基地房屋进行评估,发放补偿费用,由农民自己在政府划定的区域建房。给予农民补偿款的方法可能导致农民建不到房。原因有二,一是农民获得的补偿款不足以到市场上买房或者自己建房;二是由于农民储蓄较少,而用钱的地方较多,所以容易导致农民把补偿款挪做它用,最终则无钱建房。

6、责任田再分配的问题。

农村居民点统筹规划后,农民迁移到中心村或城镇,这就涉及责任田的再分配的问题。对于居所到田地距离较远的农民则面临交通成本的问题,这些费用由谁承担则是问题之一。有些地方把整理出的田地由政府统一经营,成立农业生态园区。园区管委会每年向农民交纳租金或一次性付给农民集体补偿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农民的利益则是问题之二。

7、耕地复垦数量、质量的问题。

在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过程中,除了要注重整理的数量以外,还需特别注重整理为耕地后,耕地质量的高低。过去,在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过程中,就因为只注重耕地的数量而没有过多强调复垦后耕地的质量,而造成了“占好地、补劣地”现象时有发生,给我国耕地的总体质量带来了一些影响。所以,现阶段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对整理出的耕地质量进行评价,做好与建设用地指标挂钩的工作。

三、农村居民点统筹规划的模式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原则要求,以中心村、生态村整治为重点,以点带面,积极引导,稳步推进农村居民点整治,从农村实际出发,采取以下模式和方法进行整理。

1、规划调整型

对于城镇建设发展或有关项目的建设以及城镇规划区范围所涉及的村庄,应与城镇的发展布局和建设项目的安排密切衔接,相互协调,结合规划布局的要求对村庄建设用地进行统筹规划、统一安置或改造。

2、集中合并型

对于具有一定规模、发展条件好、限制条件少的村庄,规划长期保留同时接纳其他搬迁村庄;或多个行政村已经自然地聚集成更大规模的聚落;或人口规模不大,但交通条件、自然条件、资源条件优越,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的村庄,鼓励并引导其他村庄的迁入,增强人口在此类村庄的集聚。

3、保留改善型

对于村庄自身发展条件较好,但由于城市发展整体利益的需求对其发展进行限制的村庄;或村庄自身发展条件一般,但由于村庄人口较多或具有一定的文化、历史价值等其他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不能迁入到其他村庄中去的村庄,进行改善居住环境,完善配套为主的整治工作。

4、搬迁撤并型

对于现状生产生活条件、发展条件较差,现有人口规模过小的村庄,原则上予以适当,逐步引导人口向其他人口规模较大、基础设施相对较齐全、发展条件较好的中心村或其他村庄转移;对位于矿产品储藏区或者踩空区等禁止建设区内的村庄,逐步进行搬迁撤并;对受水利工程、地质灾害或其他自然灾害影响严重,位于限制建设区内的村庄,逐步缩减用地规模,逐步进行搬迁撤并。通过合理布局新农村居民点,进行村庄整治和退宅还耕,使农村居民点的整治迁并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相结合、与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和耕地保护相结合,使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减少与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紧密结合,农村居民点的退宅还耕与农田的整理复垦紧密结合,高效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四、农村居民点统筹规划的主要措施

1、充分尊重集体土地产权,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首先,农村居民点统筹规划要充分尊重土地所有者的权益,不得侵犯农民的产权。其次,应该加强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民认识到居民点统筹规划的重大意义,并保证整理项目的透明和公开,随时接受农民的监督。第三,在整理过程中,要给予农民实惠,注重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并保证农民生活质量不降低,对于整理过程中对农民造成的损失要给予公平的补偿。

2、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置换要做到与复垦耕地的数量、质量“双挂钩”

城镇建设用地置换指标要做到与复垦耕地的数量、质量“双挂钩”。应建立并完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完善耕地质量评价系统,合理运作、科学评价,做到建设用地指标与复垦耕地的数量、质量“双挂钩”。地方政府应该对复垦后的质量进行评估,对于高于平均水平或复垦耕地质量很高的,可以给予奖励或赋予“质量系数”,即置换比复垦面积更大的建设用地使用指标。

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

关于新农村建设篇6

通过学习新农村建设的资料文件,赴遵义地区参观考察,深入拟定的试点村调查研究和县级干部研讨班的系统学习,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几个关系问题

(一)重大与具体的关系。温总理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仅仅是为了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是关系到实文章来源于现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政治上、战略上、稳定上等方面充分说明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不仅仅是三农本身问题,是全国、全社会政权问题。新农村建设涉及经济、政治、社会事业、党建等诸多方面,但最具体、最迫切的任务是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最长久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生活质量。建设新农村同农民的关系最密切、利益最直接。所以,我们加快建设新农村,意义重大,同时又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直接、具体。

(二)长远与紧迫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城乡互动、协同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长期历史任务,不能一蹴而就。胡锦涛同志指出,“从本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要彻底改变广大农村落后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

当前,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体制尚未建立。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因此,建设新农村又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绝不能等待观望。包头市工业城市变化非常大,但农村、农业发展滞后,构建和谐社会,全民建设小康社会,务必要求主动抓紧推进新农村建设。

(三)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主体,是主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建设新农村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单依靠投资是不够的,必须激发广大农民的自主创业潜能,引导农民经过投工投劳等形式,辛勤劳动,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建设自己的家园。

各级政府是主导。主要经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增加投入、典型示范、地区部门帮扶等形式,动员和组织农民建设新农村,但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强迫命令。从以往经验和教训来看,完全靠政府包办可能会出问题。

(四)点与面的关系。当前,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重点是抓试点建设。根据基础条件、农民愿望等因素,选择新农村来源于建设试点。通过不断总结新农村建设的试点经验,推进面上工作。同时,在面上,涉及国家政策和关系农村方面的工作要整体推进。如,农业方面的“三补一免”、教育方面的“两免一补”、卫生方面的村镇卫生院建设、广播电视方面的“村村通”以及交通方面的道路建设等等。所以,加快建设新农村,要坚持试点起步、点面结合、整体推进。

(五)城市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过去,在不同历史时期,多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但是,这次提出有着很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是特别强调科学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全面小康进程;二是特别强调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动员全社会参与。

目前,我市农村依然处于落后状态,城市工业处于工业化的发展中期,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实力和能力。所以,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农村的任务,更是城市支持农村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一点在我市具有特别明显的特点和意义。我理解包头市推进新农村建设,主要应该是城市支持农村,共建农村美好家园。

二、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方式

(一)开展调查研究。温总理指出:新农村建设不缺认识、不缺口号、缺的是“实招”。“实招”从哪里来?需要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深入县、乡、村调查研究,了解农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形成初步意见,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目前,我局已经组织四个工作小组,分别深入到四个重点农业旗县区进行调研。

(二)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围绕包头市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研究提出包括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建设重点、建设时限、方法步骤、保障措施和工作机构等内容的具体实施方案,经研究同意后,认真组织实施。目前,我局按照市领导要求,正在研究核实全市新农村建设实施具体方案。

(三)抓紧编制试点规划。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组织力量对试点进行规划编制和审批。做到规划一次编制、项目分年建设、整体逐步完善。在编制试点村村庄规划的同时,兼固生产发展规划,同步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我理解试点规划重点是村庄规划,但应该生产规划,否则是不完整的。

(四)加快推进新农村试点建设。按照整体启动、试点起步的原则,抓紧研究制定试点选择、试点模式、试点规划、建设重点、部门帮扶、资金投入、思想发动等具体意见。市委、市政府拟定选择100个行政村(主村)进行试点,目前,我局正在开展选择试点等有关工作。初步想法:试点选择上,要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群众有着强烈愿望的村;试点模式上,推进建设示范村和整治村;建设内容上,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等。

(五)建立有效工作机制。一是明确市、县两级的职责。市级负责指导、督促、协调等,县级重点负责组织实施。二是实行城区和农业旗县区的结对共建。一个城区和一个农业旗县区通过结对的形式,形成协同共建。三是市直有关部门、单位、企业等,对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进行帮扶。四是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实行目标管理。

三、关于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的问题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20个字,5个方面。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党建等各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完整体系,必须全面把握,协调推进。但首要的任务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生产,这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其它方面都无从谈起。建设新农村绝不等于建新村。

(一)全力推进现代农业。一是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借鉴现代工业组织形式,推进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不断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借鉴工业融资方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农业多元化的投入格局;借鉴工业质量标准理念,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借鉴工业市场营销理念,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推进农产品营销。通过以上四个借鉴,加快谋划和推进现代农业。二是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扶持、引导农畜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对现有龙头企业,要加大扶持、服务力度;对在建的龙头企业,要搞好全方位服务,争取尽快投产达效;对拟建的龙头企业,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大力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从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发展各级、各类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抓紧成立包头市肉羊、饲草和渔业等协会。关于草业协会,计划在下星期召开成立大会。三是加快发展乳、肉、薯、菜等主导产业基地建设。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实施奶牛和肉羊富民工程、种植业节本增效工程等。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订单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无公害农业等。四是加快农牧业科技进步。加紧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机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转变农牧业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重点是要组织实施主体培训,提高农牧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大力推进农牧业机械化,推行集约化生产、规范化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

关于新农村建设篇7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思考

1.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

新型农村社区应该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产业和人口结构多元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以社区共同利益(非家族利益)为纽带形成的社会共同体和空间聚落。新型农村社区是针对传统农村社区而言,在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差距日益加大的背景下提出的农村社区发展的新形式,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2.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凸现的问题

2.1思想认识不到位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因地制宜,宜拆则拆、宜改则改、宜迁则迁,要尽量依托原址进行改建。但一些基层干部存在认识误区,不顾当地实际,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拆旧建新,忽视了农民主体,忽视了群众意愿,搞不切实际的“一刀切”。更有不少镇、村干部思想保守,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有畏难情绪,认为搞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缺资金又缺乏人力,徒劳而无法干出政绩,从而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遭遇发展的瓶颈。

2.2没有正确处理社区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新农村建设及村民自治的关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建设。而农村社区的基本职能是管理和服务,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应当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方面、一项内容,而不能等同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有些地方把社区的功能与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混为一谈,说什么建成了农村社区就等于建成了新农村,忽视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渐进性。其实,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在没有被城市化的地方,农村社区建设离不开我国原有的农村村民自治体制。但有些地方不以村界为社区范围,而是打破村界,重新划分社区范围,想以社区管理取代原来村民自治的作用,结果是社区管理与村民自治发生冲突,不仅旧矛盾没有消除,反而造成了新的不和谐。

2.3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

当前我国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普遍较低,进一步完善提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多数县、乡财政还属于吃饭财政,集体经济薄弱,群众收入不高,从省到市、县的资金整合机制尚未建立起来,投入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农村社区建设专项资金投入与实际需求相比还存在很大缺口,也没有在财政专项支出中开列,加上社会闲散资金有效利用不足,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和激励措施,制约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向纵深层次发展。

2.4难觅合格的社区管理人才

众所周知,农村社区管理需要有文化、有活力、年轻富有工作热情的综合型人才参与。但是,有文化知识的青年大多流向城市务工经商,留在村的大部分为文化程度偏低、工作能力偏差的中老年社员。他们大多思维模式陈旧,难于接受新生事物,对社区管理工作缺乏创造性和积极性。社区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工作能力、服务意识和管理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缺乏有效管理的办法和创新意识,有的行政化官僚化思想严重,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农村社区经济建设。

3.对策建议

3.1提高认识,搞好基层组织队伍建设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要真正体现社区自治原则,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人翁”精神,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进行完善和改进,完善社区组织设置,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组织与社区建制同步进行,更要加强社区管理队伍建设,充分挖掘和发挥农村社区的各种人才资源,把优秀人才选拔到社区管理队伍中来。努力调动社区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把各种力量凝聚到农村社区建设中来,从而提高社区居民自治能力,通过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来促进农村社区建设。

3.2加大对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农村社区建设,需要大力加强对公共设施及公益方面的投入,为社区建设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公共设施建设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当前农村社区建设最薄弱的方面,政府要在财政上给以大力支持与帮助,列入财政专项资金预算。更要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提高社区居民自治能力,通过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来促进农村社区建设。

3.3引进和培养农村社区管理人才

适时引进农村社区管理专业人才,引进有文化、有知识、年轻化、有工作热情的新型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培养工作能力强、文化素质好、服务能力高的社区管理专业人才。充分调动社区管理人员对社区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他们创新管理方法和管理途径,提高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效率。

4.结语

总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并不是单一的社会发展问题, 无法在单一学科中求解, 而是需要运用系统论观点在“社会——经济——农村社区”这样的复合系统内求解。以城镇化的理念改造农村,以公共服务均等化覆盖农村,以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支撑农村,同时也需要政府、农村社区组织、农村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才能建成幸福和谐的新型农村社区。

【参考文献】

[1]李哲.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初探[J].科技致富向导,2011(2):19-20.

[2]崔伟华.关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几个重要问题[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2):56-57.

[3]李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2(30):60-61.

关于新农村建设篇8

1、前言: 1.1 调查背景: 陇脚乡月亮河村、补雨村分别是省、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月亮河村有9个自然村寨、10个村民组、488户、1892人,陇脚大寨是该村的村民组之一,布依族占全村总人口的90%以上,紧靠布依文化生态园,属乡一类扶贫重点村之一。全村农用地面积5521.6亩,其中:水田3862亩,旱地1659.6亩。村内无任何工业企业,农业仍为传统农业,空气、水体和土壤均未受污染,有发展生态农业的最佳优势。村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部分来源于外出务工收入、养猪、河内养鸭和林下养鸡。补雨村有9个自然村寨10个村民组、482户、1917人,石头寨是该村的自然村寨之一,布依族占全村总人口70%以上,紧靠布依文化生态园。作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的月亮河村,通过各级的大量投入,硬件设施有很大的变化,但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和其它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比还有很大差距。 1.2 调查目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月亮河村和补雨村是省、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这几年来初步取得成效,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和其它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比还有很大差距。基于这些问题我们做一个调查,主要取得陇脚乡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的相关数据,并分析它存在哪些不足与其原因,需要做哪方面的改善。通过对陇脚乡政府的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查阅资料,并取得月亮河村和补雨村新农村建设所取得成效的相关数据。通过走访当地农户,切实获得当地农民收入及生活状况等一手资料。 1.3 调查方法: 1.3.1 调查地点:贵州省六枝特区陇脚乡 1.3.2 调查时间:XX年7月29日——7月31日 1.3.3 调查对象:月亮河村和补雨村农民 1.3.4 调查样本:随机抽样50户,月亮河村抽取25户,补雨村25户。 1.3.5调查方法: ①获得陇脚乡新农村建设的统计资料。 ②走访当地农民,填写调查问卷。 ③拍摄照片 2、新农村建设开展情况: 2.1月亮河村党支部、村委会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按照 “依法治乡、科教兴乡、旅游富乡、生态立乡、文化强乡”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月亮河村的丰富资源,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2.1.1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大力发展林下养鸡、种草养鹅等项目 ①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产增收。XX年底到XX年5月,通过“订单农业”的方式,成功实施了70亩的优质马铃薯种植。之后又实施100亩的蔬菜种植,先后种植了黄瓜、西红柿、无筋豆、棒豆、萝卜等,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积极带动了月亮河村生产的发展,使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使群众感受依靠土地,合理利用土地,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氛围。 ② 稳定畜牧养殖业支柱,推进后续产业发展步伐。月亮河村在发展畜牧养殖业上,采取了以稳步推进生猪,积极发展禽类,继续把畜牧业发展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后续经济支柱来抓。成功实施了林下养鸡、种草养鹅、养鸭等项目。目前,7万元的养鸭项目已实施结束,饲养农户达20余户,现饲养的鸭子已全部出栏,产生了一定的效益在加大畜牧养殖业发展的同时,充分利用附产物,发展沼气和作为其他种植业的肥料,发展如经果林、粮食等后续产业。 2.1.2围绕村容整洁,抓好村容村貌治理 ①完成由特区建设局具体实施的陇脚大寨房屋脊梁改造17户,投资约18万元;完成高潮、陇脚大寨、滕家寨等3个自然村寨的道路硬化约17000平方米,投资近18万元;建成8个蹲位的公厕1个,改造农户厕所50个100个蹲位;修建沼气池34个,补助资金近30万元;在陇脚大寨修建垃圾池2个;修建进组公路3.5公里;茅草房改造20户;种植优质梨240亩,12万元;种植麻竹280亩,6.92万元;清理陇脚大寨水井2口,完善了陇脚小寨、岩脚寨的水井和修建了水池,解决了800余人的饮水难问题。 2.1.3围绕乡风文明,努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 争取六枝工矿集团30万元用于修建月亮河村精神文明活动中心。改建学校1所,投资近49万元;制作《村民行为规范》、《文明卫生公约》等进行张贴宣传。从正月初一到正月三十,月亮河村和“凉都·月亮河夜郎布依文化生态园”园区内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娱活动,如、布依族的“油团”节、背媳妇跑长廊、丢花包、丢锈球、大力士抱沙包比赛、辨手腕、篮球赛、传统歌舞表演赛等,不断地丰富群众的精神和文化生活。 2.1.4围绕管理民主,抓好村级村务公开工作 ①一是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对村支两委班子成员进行了充实调整,配备了一名村党支部副书记,专门协助支部书记抓支部工作。有力地加强了村级班子建设,在经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核心作用。 ②二是积极实施村务公开工作,及时调整了村务公开领导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按照“群众关心什么、要求什么、就公开什么”的原则,按期进行村务公开,做到“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确保群众满意。 3、调查问卷分析 3.1统计信息: ①共发放问卷50份,有效问卷47份。 ②每户平均人口约6人,每户人均耕地面积约0.76亩,家庭年总收入10779.79元。 ③陇脚乡家庭年总收入分布图(单位:元)。 图一 图二 家庭年总收入 户数 户数比重/% 5000以下 9 19 5000~8000 17 37 8000~11000 8 17 11000~14000 2 4 14000~17000 3 6 17000~25000 2 4 25000~30000 2 4 30000以上 4 9 合计 47 100 图示分析: 由这个直方图我们可以看出陇脚乡家庭总收入的分布状况:19%的农户家庭年总收入低于5000元;5000~8000元的农户较多,占37%;这说明陇脚乡的农民收入水平总体不高,年收入8000元以下的占了56%。而也有9%的农户家庭年收入在30000以上。经调查,这部分家庭的收入较高是因为有包括2个以上的家庭成员外出务工。 ④家庭最高学历分布饼图: 图三: 图示分析:由这个饼图我们可以看出,陇脚乡91%的家庭都有子女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其中,初中学历的比较多,占38%,值得注意的是,大学学历的占了23%。说明陇脚乡的农民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经调查,87%的农民支持子女上大学,但大多数人也表示经济能力无力供子女上大学。 ⑤陇脚乡的农民主要从事粮食作物种植,从事经济作物种植和养殖的农户比较少。很多农民认为外出务工最赚钱,因此外出务工的农民也逐渐增多,每户约有2人。约有43%的家庭缺少劳动力,因为农业生产主要是靠人力以及外出务工的家庭成员增多。 ⑥约61%的家庭的主要开支是日常的消费品,有52%的家庭主要开支是子女的学费。这表明目前陇脚乡的农民的经济收入比较低,生活水平还不高,子女上高中和大学的学费成为农民最主要的负担。 3.2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 ①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大多数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态度非常积极,认为这是党和政府造福农民的好政策。但不能忽视的是,绝大多数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政策不是很了解。虽然如此,他们都表达了对政府实施的相关新农村建设的政策,都会十分支持。 ②约有48%的农民认为村里开始新农村建设后家里的收入有明显增多。并且,对村里兴建的供水、供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农民总体比较满意。免去农民的税费负担和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农民的实惠很大,还有一些政策补贴,也造福了农民。 ③总体来说,农民对本村的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效还是比较满意的。农民朋友们也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⑴希望政府能够增加对农民的技术培训。 ⑵希望政府能增加对农民增收的引导和扶持力度。 ⑶提高种植粮食和购买农药化肥等农资的补贴。。 ⑷农村信用合作社能给农民提供长期,大额的贷款。 4、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①对农民的宣传不够,使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足,参与的主动性不够,延缓的新农村建设的速度。 ②由于当地村民的经济条件差,加之上级建设资金有限,新农村建设规模不大,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距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很远。 ③由于陇脚乡以农业为主,但农业环境不算很好,加之没有乡镇企业,很难吸引投资。因此,缺乏建设资金。 ④外出务工的农民逐渐增多,存在劳动力不足,建设新农村的生力军减少。 附录: 陇脚乡新农村建设调查问卷 尊敬的农民朋友:您好!我们是西南大学智力支乡小分队,正在做一个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农业调查。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帮助我们完成这份调查问卷。我们全体成员衷心地感谢您的支持!

一、农户基本情况:

1、住址 。

2、家庭人口 人 ; 劳动力 人。 3、家庭年收入 元;人均收入 元。 4、家里的耕地面积 公顷;人均耕地面积 亩。 5、家庭成员中的最高学历( ) a、大学 b、高中 c、初中 d、小学 e、不识字 6、家庭主要经营的农业有哪些?(按比重大小顺序排列,比重占最大的在括号内填1,其次填2,依次类推。) a、粮食作物种植( ) b、蔬菜种植( ) c、果林种植( ) d、家禽养殖( ) d、水产养殖( ) 7、家庭收入主要来源:(1)种植粮食作物 元;(2)种植蔬菜果林等经济作物 元;(3)养殖 元;(4)财政补贴 元;(5)其他 元; 8、家庭成员外出务工有 人,他们是( )〈可多选〉 a、配偶 b、儿子 c、女儿 9、您家里的劳动力( )a、缺少劳动力 b、有剩余劳动力 c、不少也不多 10、你家里的主要开支是( )〈可多选〉a、日常消费品 b、农业投入 c、修建新房或购买家具 d、子女的学费

11、您对子女上学的态度( ) a、非常支持,能考上大学最好 b、比较支持,能上到高中就行 c、支持,上到初中就行了 d、不支持,上学无用,不如外出打工或留在家里务农

关于新农村建设篇9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 新农村建设 举措

一、前言

目前,中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时期,今后中国农业发展可能出现的大趋势是:从农业现代化走向农业信息化;从现代农业走向信息农业。这期间,加强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促进新农村建设是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重要手段。

从目前来看,农村人力资源虽然丰富,但整体素质较低。以往许多地方重视物质资本投资,轻视人力资源开发,把农民教育工作看成是软的、虚的,做起来难度大、见效慢;把有限的农业经费用于经营性补贴等,导致农民很少得到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在新农村建设中,各级政府应当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改变重物质投入、轻人力资源开发的传统观念;正确认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极端重要性,增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紧迫感、责任感,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一项公共服务,加大对农村教育、培训的投资力度,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以推进农业信息化促进农民素质提高,这是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

信息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农村信息化能够避免农业生产的盲目性。通过农业和农村信息网,可以快速传递农产品的供求信息,加快实施优势农产品的农业布局,提高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信息化还可以为农民提供微观市场指导,是农民与市场有效对接的桥梁,帮助农民正确决策。信息化还可加快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让更多的农民掌握现代农业技术。

实践证明,“生产发展”的新农村离不开农村信息化,“管理民主”的新农村需要农村信息化,“乡风文明”的新农村还是要依靠农村信息化。农业和农村信息网络服务,将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作用。

二、农业信息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农业信息化从广义上而言,应当是指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其内涵至少应包括以下六个领域:农民生活消费信息化、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农业科学技术信息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农业市场流通信息化和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化。

关于信息化和工业化、现代化的关系,正如同志多次强调的,“电子信息技术是国民经济的倍增器”,信息化可以带动工业化,也同样可以带动农业现代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推动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的第一要素就是要发展农业信息化。我国农村耕地资源有限而各地物产资源不一,即便是许多闭塞的山村也有自己很好的特产。过去在农产品短缺时期是靠政府安排,由各级政府包打包唱。现在则不然,情况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政府过去那种催耕催种、层层分解计划的办法,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在目前的农业格局中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如何让信息走进来、让产品和劳动力走出去”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课题”。这就迫切要求政府改进对农业的领导管理方法,即改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改一切包揽为宏观调控,改行政干预为正确引导,改催耕催种为改善发展环境。同时,市场农业的发展也要求农民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市场需求决策好生产经营。很显然,满足市场农业对政府和农民的要求,只能依靠信息化来完成。建设农村信息平台,打造一个高效的现代农业物流体系,使广大农民能够通畅地得到最全面、最快捷的信息成为建设新农村迫在眉睫的需要。事实上,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农业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信息化建设体系日趋完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一个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全国农业网络体系;初步构建了农业电子政务框架,农业信息服务工作的成效日益显现,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建设新农村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农村信息化是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特征,是新农村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有利于促进农业科技和生产相结合,加快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农业产销信息的对接和要素整合,引导农民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生产;有利于提高农民群众文化素质,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有利于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管理效能,增强为“三农”服务的能力。从财政支农到农民增收,从合作医疗到农村教育,信息化已经逐渐应用到新农村建设中的方方面面,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农业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坚持两个原则

⒈坚持面向需求、服务“三农”的原则

要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宗旨,根据市场情况、农民需求和农业发展实际,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合适的信息服务方式,着力提高农技部门的服务质量,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服务,努力增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能力。

⒉坚持以人为本、以用促建的原则

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民素质高低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成败。在教育投资有限的条件下,建设一个现代化信息平台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最有效办法。以提高应用能力作为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农民“用得起和方便、实用、有效”放在首位,把推动广大农业经济主体特别是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对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作为导向,促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培训和推广应用力度。

四、农业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举措

⒈加快“三农”信息商务平台建设

政府应组织涉农部门和涉农企业及相关的大专院校,发挥自身的优势,开展有益的合作,为农民提供切实需求的农业政策、农业技术、市场信息等多方面实用交互式的信息咨询与服务。

⒉建立农业信息站,为农民普及信息技术服务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农业信息站:通过电话、互联网、广播、信息栏等方式,向农民传播各种信息,并对农民需求的各种信息进行整理、及时更新;利用“数字农业网”等农业专业网站,以相对合理的组合方式,相互链接,方便农民和相关单位访问查找,不断提升农业专业网站的效能;把单向的传播和交互式的咨询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经常组织一些农业专家上门或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为农民提供咨询服务;强化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使农业信息站成为集技术咨询、信息、技物结合、产品营销为一体的农业信息服务中心。

⒊建设“农民信箱工程”

利用互联网技术,依托通信运营商的技术设备,统一规划建立实名制“农民信箱”,采用实名制登记,广大农民、农技人员、涉农企业和其他人员都可申请注册使用。注册用户能够借助电脑和手机短信进行网上双向交流,快速、便捷地获得各类科技、市场信息和系统提供的服务,并要求每个用户所的信息真实可靠。“农民信箱”分别由各级农业主管部门管理维护,通信运营商提供技术支撑,乡镇政府组织农技人员、农村工作指导员等开展推广工作。要以“农民信箱”为抓手,加强农业信息“进村入户”进程,开展更加有效的农业信息服务,逐步构建起一个农民“网上社会”。

⒋推广“三电合一”模式

“三电合一”是指利用电脑网络采集、信息,利用电话语音系统为生产经营者提供语音咨询和专家远程解答,利用广播电视制作、传播农业节目。通过三方面有机结合,降低信息成本,实现优势互补,扩大农业信息覆盖面,增强服务的有效性。重点推进农业专业网站等信息平台与地方广播电视台合作,开辟广播电视农业专栏,农业部门负责提供节目采访线索和信息资源,广电部门负责节目的拍摄、制作和播放。同时,充分利用报刊等各类媒体传播农业信息,努力扩大农业信息覆盖面。

⒌开展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要积极开展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利用现有的测绘成果和国土资源部门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逐步建立包含土地资源、基本农田、标准农田、生态公益林、水利设施、气象资料、土壤环境、地理状况、农民承包地管理等内容的地理信息数据库。根据农村地貌、资源、产业生产习惯和技术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菜则菜。既要努力推进区域规模经营和专业化生产,又要发展适合当地乡村的特色化农业生产。进一步开发农业经济主体数据库、农产品供求数据库和农业专家数据库的应用服务功能,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精准农业”提供全面、系统、权威的信息资源,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⒍充分利用网络公开有关信息资源

要利用现有的信息网络平台,向社会公开涉农部门的农业政务、行政审批、农技人员等信息,为基层和群众提供方便,实现资源共享,并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宣传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服务户、“农(渔)家乐”旅游点,帮助他们衔接供需,扩大业务,增加收入。

⒎建立优秀的农村信息员队伍

加强培训教育,是推进农村信息化的重要环节。要把农村信息化培训列入“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农村信息员的选拔对象重点是:乡村农业技术人员、农村种养和营销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的相关人员等。要采取集中培训、远程教育等方式,普及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知识,使培训对象学会电脑和网络应用,掌握信息采集和等基本技能,以达到会收集、会分析、会传播信息的要求。

五、结束语

关于新农村建设篇10

关键词:财政 新农村建设 服务

中图分类号:F810

长期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一直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国农村建设发展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作为地方经济运行中起着“杠杆”作用的财政部门,如何找准支点,服务好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和必须解答的课题。

一、明晰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是一项综合性的长期任务。其涵义表现为: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建设村镇,改善环境;扩大公益,促进和谐。作为财政部门要积极整合资金、增加投入,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当好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军”,以科学的发展观,制定科学合理的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和措施,更好地服务和支持新农村建设。要提高认识,明确责任,有组织,有计划,有安排,有制度,为新农村建设开好头,迈好步,打下坚实地基础。要从大局着眼,正确处理与其它部门间的关系,合理划分投入,协调各方利益与矛盾,营造出新农村建设财政扶持、多方投入、全面建设、和谐共进的良好环境。

二、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制约因素与财政服务的思路探析

目前在农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村公共品短缺。不能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需要,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医疗卫生设施缺乏,看病难、看病贵,导致“因病致贫”的人口增加,农民负担反弹。

二是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农村劳动力就业严峻,经济增长乏力。地方就业容量有限,外出打工权益受到侵害,城镇定居缺乏经济支撑等困难,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难。

三是农村村庄建设缺乏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缓慢。乡村道路很多地方仍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有的村还是原来的羊肠小道,形成了交通不便,农产品进入市场运输不畅。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出现了渠道阻塞,影响了农田用水和经济作物的正常生长,导致减产减收。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亟待改善。

四是农村新型农民人才缺乏。“科技兴农”的意识不深,一些农民以外出务工为主要的增收方式,在本土有所作为的机遇不大,因而凸显农村人才培训机制的欠缺。

五是地方财政困难影响政府的正常运转,财政机制不够完善,制约了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

针对农村发展面临的上述问题,笔者认为,财政部门需要转变服务方向,由侧重城市向城市农村并重转变,要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按照“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的理财思路,整合支农资金平台,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创新财政管理机制,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确保资金高效率使用。坚持财政“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以“多予”为主,采取有效措施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加强财政自身的“造血”功能,积极培植财源,全面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收,双增双赢。

三、财政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政策与措施

财政服务新农村建设有着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显著特点,是新农村建设这艘巨轮的“助推器”。如何有力有节“助推”?笔者认为,财政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和要求,把握好支持和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善于发现和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当前政府财力较弱,新农村建设资金难以到位,要逐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加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和乡村债务化解力度,提高基层财政经费的自给能力,增强财政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财力支撑。根据不同的建设内容科学合理的确定投入政策和实施办法。

――确保惠农政策到位。在资金安排上控制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和潜力,尽最大的努力保障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

――积极创新财政机制。立足全局,研究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办法,切实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拔千斤”的作用,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农民为主的新农村建设格局。通过资金投入和政府机制创新调动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明确财政支农的投入方向。找准着力点,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的支持,发挥财政导向作用,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强化财政支农资金监督管理,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真正用于农业和农村发展。

――制定财政优惠政策。鼓励民营资本向农村投资,在建设新农村中除了政府主导作用外,适当引导社会资本向农村转移,参与新农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政府财政压力。

――加大农民培训力度。人才是新农村建设中最稀缺的资源。通过财政支持,利用政府各级机构或职业技术学校以及农民工自己创办的务工学校等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教育,提高农民思想文化素质和致富本领。此外,更新培训模式,由单一的技能培训向多元培训教育转变,增强农民市场观念、发展观念、开放意识及经营能力,使他们学以致用,了解市场,提高经营,持续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