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公开课教案十篇

时间:2023-05-06 18:24:00

体育公开课教案

体育公开课教案篇1

关键词 体育实践课教案 教学目标 教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1.059

0 前言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一经颁布,既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体育新课程实施大讨论的热潮,其结果也带来了体育教案的不断推陈与出新,各种风格与形式的教案不断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新课程的体育实践课教案虽然在不断的发展中,没有固定的模式,但也并非说明一切毫无章法的教案都能适应新课程对体育课的要求。这是由于:体育教案的风格与形式,是一定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在体育教学领域的体现,因而总是表现出相应的价值取向,既体育教案的风格与形式必须体现《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理念对体育课的要求。

然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实施的13年以来,福州市体育教师的教案编写情况如何?是否能符合新课程的理念?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研究欲通过对福州市小学体育教师的教案编写情况进行调查,以期发现福州市小学体育教师教案编写的现状,为福州市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实证的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调查了福州市自体育新课程改革以来市、区级公开课教案75份。

1.2 研究方法

(1)文本分析法。本研究通过对收集的公开课教案的文本材料进行分析,以求发现教案文本的特征。

(2)文献资料法。本研究以“体育教案”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查阅有关体育编写方法的相关研究论文12篇,通过查阅《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体育课程标准解读》等相关书籍,了解关于体育教案编写的相关知识,为研究的分析做好理论的准备。

(3)比较分析法。通过分析所收集的公开课教案,将其所体现的教育教学观念与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行比较,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的探讨与分析,以期发现福州市小学体育实践课教案文本中的问题。

(4)结构访谈法。为了解福州市小学体育教师教案编写的设计过程情况,采用随机抽样法,从收集的教案中随机抽取15位编写者,对其公开课教案设计的过程情况进行结构访谈,访谈采用电话访谈和当面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对访谈结果进行记录。

(5)数理统计法。对本研究的调查数据与收集的资料,运用Microsoft Excel2003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得出福州市小学体育实践课教案文本的客观信息。

对部分访谈结果的可视化处理,本研究采用Pajet程序进行分析,以直观地展示体育教师在进行公开课教案设计时的咨询对象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材料的典型性分析

为了解福州市小学体育教师设计公开课教案的过程情况,以“您公开课的教案是独立完成的还是在集体备课的情况下完成的?如果是集体备课,有谁参与?”为问题,对15位小学体育教师进行了结构访谈,访谈结果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 15位被访的体育教师的公开课教案,都是在集体备课的情况下完成的,是集体智慧的成果。进一步的访谈发现,参与体育教师公开课教案设计,即体育教师进行公开课教案设计时的咨询对象,主要有区市教研员、组内教师、兄弟校专家或其他人员,具体情况如图2。

从图1、图2反映的情况来看,福州市小学体育教师公开课教案的设计,基本上都不是自己独立完成的,都是在开课教师与市、区教研员以及开课教师所在教研组全体教师的集体备课下完成的,教案体现得是有代表性的教师的备课智慧,因此,从这个现状来看,所收集的公开课教案,具备较好的典型性,能反映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设计的普遍倾向与认识水平。

2.2 福州市小学体育公开课教案设计的现状

2.2.1福州市小学体育公开课教案目标维度设计的现状

教学目标的维度是指教学目标内容的结构,它从总体上反映教学目标所应包含的几个方面。对所收集的公开课教案的教学目标的维度进行分析,具体情况见表1。

从教学目标维度发展的历史来看,“教育、发展、教养”三维度,是我国全面模仿前苏联教育模式,沿袭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目标维度,而随着教育社会的发展,美国布鲁姆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角度提出的“知识、技能、情感”三维度更能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因此,在1979年后,我国有部分地区开始采用布鲁姆的“知识、技能、情感”三维度教学目标,然而,2001年的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将体育课程的学习目标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因此,季浏等人认为:“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应进行准确的逻辑分类,应根据体育课程领域目标的设置来制定。年级体育教学目标、单元体育教学目标都应结合不同年级学生和体育教学内容的特c,完整制定五个领域的教学目标。在制定课时目标时也应以领域为标准加以分类。①从这个角度来看,体育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设计“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维度。

表1反映了75份福州市小学体育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维度设计的情况,从这个情况可以看出,目前福州市小学体育教师公开课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其维度设计大部分停留在“教育、发展、教养”的三个维度上,少部分采用“知识、技能、情感”的三维度,这与体育新课程关于教学目标设计的阐述不尽相同。

2.2.2 福州市小学体育公开课教案目标描述的现状

教学目标的描述是指教学目标的书面化撰写,它反映人们对教学目标的本质认识。对所收集的公开课教案的教学目标描述情况进行分析,具体情况见表2。

在教学目标的描述方面,体育新课程采用的是一种综合的课程教学目标取向模式。根据体育的实践性特征和体育知识的操作性特征,它对教学目标的描述采取了以行为目标为主,并根据领域差异同时采用其他三种目标取向模式的方式。②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的预期学习结果尽可能外显化,以促进体育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③以行为目标为主的教学目标描述方法,新课程认椋骸坝γ魅纺勘甑男形主体是学生;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对不同层次学习结果的要求,选择恰当的行为动词来描述教学目标,以加强教学设计的可操作性和教学质量的可测度性。④

表2反映了75份福州市小学体育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描述的情况,从这个情况可以看出,目前福州市小学体育教师公开课教案对教学目标的描述, 在行为主体方面,采用的是以教师为行为主体的方式、在行为动词方面,采用的是模糊的和不易观察和测评的行为动词进行描述,这不符合体育新课程关于教学目标描述方法的精神。

3 结论与对策

3.1 结论

福州市小学体育公开课教案的教学目标设计,在维度设计方面,主要采用“教育、发展、教养”三维度设计;在描述方面,主要采用以教师为行为主体、使用模糊的行为动词来描述。这不符合体育新课程关于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

3.2 对策

(1)教育行政部门应多举办一些业务指导活动,组织小学体育教师参加学习,以提升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

(2)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公开课的教案设计时,应多参阅体育新课程的一些指导用书,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的《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的《体育教育展望》等,并根据这些著作关于教案设计的精神来设计教案。

注释

① 季浏.体育课程与教学论[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1.

体育公开课教案篇2

关 键 词:学校体育;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体育教学;中国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4)01-0094-04

An analysis of full-time physical education master degree curriculum setup in China

——Taking th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rea for example

LI Wei-dong1,YANG Jun-wei2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2. Business School of Zhuhai College,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Zhuhai 519085,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s analyzed full-time physical education master degree curriculum setup in China, and revealed the following problems: demand and supply were out of balance in terms of total number of courses; students’ course selection right was missing; course contents were obsolete; the proportion of cross-major courses was small; course practicability was inadequate. Based on the problems revealed,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adjust public basic courses appropriately; enhance the practicality of core courses for the major;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practice courses; open various elective courses etc.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full-time physical education master degree;curriculum setup;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China

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学术型为主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已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部决定大力发展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把招生对象从以往的在职人员拓展至应届毕业生。2009年3月,教育部决定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主要是为了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1]。2010年2月,教育部调整研究生招生计划,2010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占整个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比例达到24.67%[2]。教育部逐年缩小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规模,逐步增加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数量,到2015年,我国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比例将达到1︰1。可以看出,着力发展“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教育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未来的趋势。

近年来,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的建设已引起各培养单位的广泛关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包括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社会体育指导4个领域,本研究以体育教学领域为例,通过对国内有代表性的10所高校的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的比较和对研究生调查问卷的分析,检讨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相关建议。

1 指导性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分析

2009年国务院学位办颁发了《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全日制方案》)(见表1),并要求各个单位根据指导性方案,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实施细则。

从表1中可以看出,《全日制方案》课程设置类型分为公共课、专业领域核心课、教学实践课和选修课,实行学分制教学,总学分不得少于36学分,与2006年制订的非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非全日制方案》)相比要多出4个学分。公共课未设置科研方法课程,说明《全日制方案》更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公共课学分也有所减少,由《非全日制方案》占总学分的46.9%降到27.8%。《全日制方案》与《非全日制方案》对应专业领域的核心课程门类没有变化,但由《非全日制方案》占总学分的37.5%降到33.3%。教学实践课是《非全日制方案》没有的,其比例占总学分的22.2%,《全日制方案》重视专业实践,要求学生参加教学实习或实践至少1年。《全日制方案》和《非全日制方案》在选修课学分设置上差别不大,《全日制方案》选修课占总学分比例为16.7%,《非全日制方案》为15.6%[3]。

2 部分高校课程设置比较分析

2.1 课程设置基本情况

我国从2005年开始在高校设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从最初的21所到2013年的68所,除竞赛组织专业领域外,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社会体育指导3个专业2009年后主要以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实行全日制教学。本研究从中选取了有代表性的10所高校全日制体育教学领域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进行分析,包括单科体育院校5所,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5所(见第96页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10所高校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的课程类型、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公共课、专业领域核心课)、总学分、各类课程的学分比例等,基本上依据 2009年《全日制方案》(课程设置部分)设置,可以说是大同小异。当然,少数高校在个别方面也有所变化,如成都体育学院将课程类型分为公共课、专业课、专业领域核心课、选修课、教学实践课。选修课(限于篇幅,不一一列出)由各个学校自行设置,但是不难发现各高校多数选修课为本科阶段所学课程,缺少符合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层次及专业特点的课程,在课程中所占比例也较小。另外,10所院校中有7所对教学实践课的具体内容未作具体说明或比较模糊。

2.2 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分析

为了进一步深入分析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本研究编制了关于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的学生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是上述10所高校的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根据对10所高校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综合学生的反馈意见,认为目前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存在如下问题:

1)课程供给不到位。

课程供给不到位体现在:一方面,学校提供的课程资源不够丰富,学生可以选择的空间不够大,这在各种类型的课程设置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另一方面,学校提供的课程资源没能照顾到学生的需要和兴趣。

2)学生课程选择权缺失。

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普遍反映他们作为课程的享用主体,其选择权是不够充分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无论公共课还是专业课,学生基本没有选择的权利。有的学校的选修课实际上成为必修课,学生不选也要上;有些学校开选修课不征求学生意见,开课随意,学生为了完成学分,不得不“选修”。其次,由于课程丰富性的相对欠缺使学生无法行使选修权。

教学实践课 实习1年,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担任本科课程部分项目的技术教学;担任导师的助教工作,对本科学生进行技术辅导;参加教研室业务进修学习;协助导师指导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工作。社会实践主要包括:积极参与教研室建设工作;参加校内外裁判工作和参加社会调查工作等

3)课程内容陈旧。

政治课程是各校公共必修课,但政治课内容陈旧,没有把政治理论和日新月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相结合,政治理论与社会时事、热点问题结合不够。专业领域核心课相同率达90%,失去了办学特色。

4)跨专业课程比例偏小。

跨专业课程资源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且,由于很多学校学分制建设不够完善,还不能允许学生跨院系选择课程,学分无法互换;或者有些可以跨院系选择,学生却要为此付出课时费,面对这种情况学生一般都不会再去选修。

5)课程实用性不强。

大部分学生认为培养方案中大多为理论型、学术性课程,方法类课程和技能类实践性课程比较少,专业学位的特色不突出。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性质之一在于实践性,但由于目前专业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滞后,参与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的大多是从事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教师,因此,在专业学位课程的设置中,沿用传统的学术学位课程设置的基本做法。

3 课程设置的改革建议

1)适当调整公共基础课。

首先,增加政治课的类型,改良政治课的内容。开发多种政治课类型,融入适合专业研究生特点的、与时代紧密结合的课程内容。同时,赋予学生选修的权利,让学生在多种类型的政治课中挑选。其次,适当调整外语课的教学内容,拿出一部分学时开设专业外语,提高学生运用专业外语解决专业领域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

2)加强专业领域核心课的实践性。

实践性是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重要特点之一,在专业领域核心课程设置中尤其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调整专业领域核心课中理论类与实践类课程的比例,提高实践课程的比重。

3)注重教学实践课的开发。

国家指导性培养方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或实践提出了总体要求,要求时间不低于1年,实习或实践的形式可以集中与分段相结合。调查中发现,高校在实施的过程中缺乏创造性,很多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生感觉教学实践课与之前本科的教学实习没有太大的区别。事实上,培养单位可以实施多种类型的教学实践,并不一定要半年或全年都在学校实习。高校要重视教学实践课程的开发,要建立类型多样的实践基地,注重开发社会资源,合作建立校内外联合培养基地,实践环节以校外导师为主,校内与校外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要大胆改革、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同时,要建立全日制体育硕士人才培养教学实践过程的管理、服务和质量评价体系。

4)开设多样的选修课程。

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就是个性化教育和差异性教育,所以在选修课上要体现课程“宽”的特点,必须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提供给硕士生足够多的、内容广泛的选修课程。选修课应品种多样,供学生自主选择。如师资缺乏,应跨学科、跨学校、跨行业聘请文化名人、政府官员、企业管理人员等,开设一些人文和科技融合的讲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要重视3类选修课程的开设:教学类,管理类和创业教育类[4]。这与当前硕士生就业情景密切相关。目前学生就业主要有3种流向:大中小学教师、学校或公司从事管理工作、自主创业。因此,针对要在学校当老师的人应该开设一些有关教学方面的课程,如教学论、课程论等。而针对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则应设置一些管理学、政策学等课程。另外也可开设一些创业教育方面的课程,因为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各高校也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创业也是一条出路。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工作的通知[Z]. 教发[2009]6号,2009-03-11.

[2] 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下达201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Z]. 教发[2010]1号,2010-2-11.

体育公开课教案篇3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公共基础课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eaching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Public

Infrastructure Course in the New Era

ZHU Qingbao, YE Yongpeng

(Three Gorges Tourism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Yichang, Hubei 443111)

Abstract Vocational training institutions charged with the production, construction, services, management of the first line of the important tasks of high-skilled professionals, higher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dual properties.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connotation promote development, improve the system of lifelong education in the new period, we must face up vocational courses should be functional role of public infrastructure in personnel training, updating vocational teaching philosophy, deepen the reform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methods,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security mechanisms to enhanc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public Infrastructure course; teaching reform

1 正视高职公共基础课的教育功能

(1)开设高职公共基础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生产、管理、服务一线输送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但同时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更何况,要“系统培养技能人才”,绝不是简单的技能培训,而是根据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其素质是指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在内的综合素质。(2)开设高职公共基础课是为专业教学服务,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公共基础课程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其重要任务就是为专业课教学服务,为专业课教学进行知识、技能、思维、方法、能力、习惯等方面作准备。不少用人单位已为此感到困惑:高职院校好像是在为企业培养一个个“机器人”。为解决类似问题,公共基础课是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的坚实基础。(3)开设高职公共基础课是为终身教育奠基,适应学习型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高职生未来的学习深造,既可以直接参加专升本学习直至继续攻读研究生,又可以毕业工作一段时间后再上学深造,还必须坚持在岗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与技能。不管是哪种继续学习,都必须以一定的公共基础课的学习与训练来奠基。

2 坚持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原则

(1)人文与职业性相结合原则。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既要重视人文教育功能,又要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凸显为专业服务的功能。公共基础课教学被过分压缩甚至删掉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不能适应专业教学需要;反过来因过分强调专业技能的学习,而忽略基础知识、基础方法及能力的培养,学生又遇到难以适应岗位(群)变化的困难。(2)必需与实践性相结合原则。“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是职业教育的成功之路,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必须与之相适应。坚持必须、够用的原则。(3)适度与发展性相结合原则。一是比例适度,二是难易适度,三是拓展适度。高职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相对本科生而言,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要按照分层次教学的需要,区别对待,拓展适度,充分考虑学生继续深造、终身学习的需要。

3 落实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措施

3.1 切实更新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理念

(1)树立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为专业课教学服务的理念。必须在更好地联系专业实际、更充分地为专业服务上下功夫,满足专业课教学之所需,使师生深刻体会到公共基础课教学的不可或缺性、不可替代性。(2)树立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与“双证制”对接的理念。推行“双证书”制度,公共基础课也可以大有作为,必须主动在教材选取、教学内容、考核评价等方面实现与技能等级证书取得相对接。(3)树立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为终身教育奠基的理念。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必须落实终身教育理念,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切实提升高职公共基础课教改质量

(1)教材改革提质量。高职公共基础课首先要进行教材体系改革,这是提升教改质量的前提。(2)课程改革提质量。深化课程改革是提高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基础。要根据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加强突出专业特色的公共基础课精品课程建设,把教材体系转化为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课程体系。(3)教学改革提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是提高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的核心。要围绕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围绕服务技能等级考核、围绕服务学生终身发展进行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合理选择、适度拓展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为学生继续教育及终身学习打下基础。(4)教研改革提质量。深化教研改革是提高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助推器。要围绕教学大力开展高职公共基础课教研活动,根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教学研讨或专项课题研究,以指导实际教学,提升教学质量;要深入企业,了解行业动态,研究职业岗位对相关公共基础课教学的要求,及时把行业、企业最前沿的动态及要求反馈到公共基础课教学之中,增强教学的时代性;要开展公共基础课为专业教学服务、与技能考核对接的教研活动,提升公共基础课教学的专业特色;要开展教研竞赛活动,提升公共基础课整体教学质量。

3.3 切实落实高职公共基础课保障机制

(1)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教育教学必须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基础,也是落实公共基础课教学的基础。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一定要认真开展市场调查,了解市场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掌握人才市场的发展规律,从学生全面发展、就业创业、终身学习等全方位进行科学论证,正确审视公共基础课的地位作用,合理设置公共基础课程,使人才培养方案科学、适用、有效。实践证明,旅游类高职专业公共基础课的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以25%为宜,至少要保持在20%以上。(2)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深化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高职院校十分重视专业团队建设,公共基础教师虽然也被列入其中,但建设重点多在专业带头人和专业课骨干教师方面,公共基础课教师的地位与作用看似相对弱化。加强公共基础课名师、骨干教师选拔与培养,建设一支体现高职特色的公共基础课教师队伍。(3)认真执行教学监管制度。有了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后,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能否落实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监管制度的执行力度。实践证明,如果监管不到位,即使有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也会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公共基础课被随意减少甚至删除的不良现象。

在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公共基础课的功能作用,结合高职教学实际,使公共基础课在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中发挥出应有的奠基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想元.对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体育公开课教案篇4

关键词:普通高等院校;公共艺术课程;民办院校;课程体系;指导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1-0215-02

目前,包括民办院校在内的普通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响应《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指导方案》,2006年3月)[1]的精神,开设了公共艺术课程,作为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美育教学,旨在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以院校自身的资源和所在地丰富的人文资源为依托,构建了成熟的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

一、对目前民办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和管理方面的缺陷分析

(一)公共艺术课程难以获得同等地位

《指导方案》对公共艺术课程的定位是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久以来,公共艺术课程一直被边缘化,在日常的教务管理、师资力量配置、资金支持、活动场地等方面难以与大学英语、大学语文等课程平起平坐。例如,从师资力量配置方面来说,按照《指导方案》的要求,每万人学生最少配备15名专职老师,但实际情况差强人意,许多民办院校的兼职任课教师占到了大多数。在这部分教师课时较少的情况下,为完成学年工作量而经过协商后才确定开设这门课程,这就造成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和不连贯性,也反映出教学管理方面的无序化和校方思想上的弱化性,自然在资金调配、活动场地协调等方面常常得不到足够的重视[2]。

(二)单一性的公共艺术教学课程设置影响了对大学生美育教育功能的实现

公共艺术课程不同于专业的艺术课程,它具有普及性的特点,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但目前大多数民办院校在课程方面更多地集中在了知识的获得层面上,开设了类似《美术鉴赏》、《音乐鉴赏》等知识性较强的课程,各个院系也未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开设具有特色的相应公共艺术课程,而与全校保持一致。在诸多消极因素的作用下,公共艺术课程缺少了地方特色和创新意识,学生在被动获得知识的学习状态下缺失了追求艺术的兴趣,从而阻碍了公共艺术课程良性循环的发展途径。

(三)学分比例严重失衡

遵照《指导方案》的要求,每位学生通过选修艺术公共课程的学习要获得2个以上的学分,在大学4年的学分体系中只占到1%≈2%。也就是说,大学生只需要上一两门公共艺术课程,就可以修够规定的学分,然后将更多的学分留给专业课和英语、政治等其他公共课程。这种功利性的学分设置与《指导方案》中对公共艺术课程的定位明显不适应。

(四)教学管理方式薄弱

在《指导方案》公布后的多年实践中,除个别省份对民办院校的公共艺术课程进行评估检查外,大部分省份忽视了对公共艺术课程的管理,一般由学校自行管理和监督,但许多院校并没有成立相应的独立教学管理机构,使得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缺乏标准的运作规范,管理也呈现出无序化状态。以西京学院为例,尽管成立了公共艺术教育中心,但在公共艺术课程的申报、教师资源的配置等方面又缺乏足够的独立性,要承担全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职责显得力不从心,因而在课程申报和教学评估方面只能从简,难以全盘考虑。由此可见,目前各民办院校实际教学情况与《指导方案》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多方协调方能尽如人意。

(五)公共艺术课程在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选”与“学”不相协调。学生对于公共艺术课程的需求和期望都很大,但部分院校的公共艺术课程资源却很少,这样就造成学生在选择选修课程时,由于大量学生集中于同一时间选择近乎相同的课程而造成选课系统数据堵塞,从而既浪费了时间,也让学生对公共艺术选修课程有了些许的失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笔者考察研究了西安地区20多所重点高校和民办院校,学生上课玩手机,心不在焉,请假、旷课等现象司空见惯,具有普遍性。

其次,部分公共艺术课程的专业性太强。公共艺术课程具有普及性,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与学生的专业没有联系,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体现“公共性”,需要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对课程内容加以调整,对课程教学形式进行创新。但有些公共艺术课程却以专业的形式出现,降低了非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差强人意[3]。

最后,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实施环节不完整。公选课的学生来自各个院系,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对艺术课的原有素养参差不齐,再加之教学时间有限,造成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缺少了充分的课堂互动交流机会,课后的交流更是少之又少,这样就不利于课程实施的完整性,影响了对课程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反馈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基于创新意识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建构

(一)思想上给予足够的重视

随着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变,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应运而生,以扩宽学生的视野和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为依托,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打造复合型人才,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早在1993年,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就对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做出了明确的界定,认为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指导方案》在认真贯彻《纲要》的精神下,对公共艺术课程提出了更加具体的操作要求,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实际贯彻实施中,由于缺乏科学认识,许多院校将公共艺术教育等同于专业艺术教育,没有很好地理解《指导方案》的精神,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开展的步伐有点过缓,地位也长期得不到提升。专业性的艺术教育与公共艺术教育在对美的认识这一层面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但前者具有专业性,后者具有普及性,二者定位不同,培养目标的高低不同。也正是由于此,公共艺术教育的覆盖面很广泛,涉及的学科很多,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它承担了更多的培养全面型人才的责任,作为院校的管理层和学科管理机构,应该以更远大的视觉给予公共艺术教育提供多方面的支持,以利于公共艺术教育的良性发展,也有利于公共艺术教育学科建设的健康成长[4]。

在目前的实际操作中,公共艺术教育遇到了前文所述的管理缺失、师资力量配置不科学、教研经费难以保证等诸多问题,其实质是缺乏学科应有的教育理念,因而在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方面的随意性和模糊性比较大。社会意识形态在不断的发展,社会环境和学生的艺术素养也在随之发生变化,必须以“公共艺术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认识给予其充分的重视,将之与高校中的政治、体育、英语、语文等学科置于同等地位。

(二)在实践操作层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持

教学实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教育的精神在于不断的创新,课程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性是公共艺术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作为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实践者,需要在课时安排、资源整合、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育理念等方面不断完善,避免简单说教,要将“艺术美”以艺术性的处理手段完美地传达给学生,以美打动人心,以情感化灵魂,情趣相容,不断得到精神的升华。

(三)突出地域色彩或院校特色

艺术类公选课教学应以弘扬民族文化、融合时代精神、倡导高雅艺术为主导,正确处理好艺术与科学、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学科与社会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充分利用当地优秀文化艺术资源加强地方院校的公共艺术特色,充分挖掘教师队伍中的优秀艺术人才和特色人才,逐渐形成有特色的公共艺术课程和有特色的教学团队,改变课程内容的单一化、简单化。

首先,提倡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艺术课程。我国地大物博,适合公共艺术教学的优秀文化艺术资源非常丰富,不同地域特色的内容,如加以调整则将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更加有助于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感受。笔者在高校承担这部分管理工作时,就有针对性地将大唐文化、黄土艺术流派、陕北民歌、关中风俗等带入教学,逐渐形成系统,效果很好。

其次,提倡构建特色公共艺术课程,多渠道开发教师资源。术有专长,专业艺术教师在各自的领域一般都有所研究和建树,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多元化打造适合教师特长的公共艺术选修课程。西京学院中的许多专业艺术教师,在本专业外还在艺术品收藏、文学艺术、诗歌、书法、绘画等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通过制定一套完整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专业艺术教师的积极性,营造富有活力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最后,打造积极向上、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生活。作为公共艺术课程的课外补充,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这一宝贵资源,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一系列专题活动,“走出去,引进来”,同时可以将校内活动延伸到校外合作,与其他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翻越围墙”,打破禁锢,开拓大学生的视野[5]。

三、结语

公共艺术教育包含了艺术普及教育、情感态度教育和世界观教育,因而公共艺术教育具有长期性,它将伴随着一个人的整个发展过程。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具有基础性的功能,不应简单地将公共艺术教育定位于艺术知识的传承,而应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视角去审视,使大学生成为“学会审美生存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教育法规汇编(2002―2007)下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596.

[2]刘忠国.探究高校艺术公选课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2,(1):96.

[3]刘海藩.白占群.历史的丰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全鉴・教育卷[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体育公开课教案篇5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性质;课程目标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针对非艺术类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提出的,在2006年秋季全面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对该课程的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以及保障做了详细的说明:

一、课程性质

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公共艺术课程与高等学校其他公共课程同样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二、课程目标

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实践中,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三、课程设置

普通高等学校应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各专业本科的教学计划之中,专科可参照执行。

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

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包括《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

教育部部属学校、“211工程”学校,以及省属重点学校应开足开齐上述课程。其他学校应该努力创造条件,通过2~3年的努力尽快予以开设。

各高等学校可根据本校学科建设、所在地域等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及教师的特长和研究成果,开设各种具有特色的艺术任意性选修课程或系列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有条件的学校,应将任意性选修课程纳入学分管理。

任意性选修课程包括:作品赏析类,如《交响音乐赏析》、《民间艺术赏析》等;艺术史论类,如《中国音乐简史》、《外国美术简史》等;艺术批评类,如《当代影视评论》、《现代艺术评论》等;艺术实践类,如《合唱艺术》、《DV制作》等。

四、保障

为保证艺术选修课程的开设和教学质量,普通高等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公共艺术课程管理部门和教学机构,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各校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应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15%~0.2%,其中专职教师人数应占艺术教师总数的50%。

各校应按照《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的要求,配备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所需的专用教室和器材。

目前尚未达到上述要求的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尽快予以解决。

由以上《方案》我们不难判断我们对非艺术类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目的除了方案里着重阐述的方面外,公共艺术教育还应该是具有培养懂得欣赏并能够参与艺术类活动的互动人员的作用,以促进、传承、繁荣我国艺术的发展。如果一个国家培养再多的专业艺术家,而没有欣赏他的人群,那么这个艺术家就失去存在的意义;专业人士把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承的再好,如果没有民间的爱好者的互动,那他就失去了他应有的价值。在公共艺术课开设内容上除了概要中提出的音乐、美术、影视欣赏类的课程外,我们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建筑欣赏、景观欣赏类的课程和艺术体操、体育舞蹈、武术等具有艺术欣赏价值和易参与性的门类,以丰富我国高校非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公共艺术课程的内容。公共艺术首先具有公共性,建筑和景观是和艺术相关的门类,它具有公共性。艺术体操、体育舞蹈、武术虽然是体育门类,但我们确实有不能否认它的艺术性,而且他们是我们喜闻乐见的公共艺术形式,把它们纳入到公共艺术课一定会收到欢迎的。

在对南昌师范专科学校、丽江师专、沈阳农业大学、东方大学城、江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2008年期间公共艺术选修课开设情况的随机抽查后,可以这样概括公共艺术在高校非艺术类专业开设的情况:从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种类和课程的开设内容比较,综合类院校开设的情况比非综合类院校要好,,师范类院校比非师范类院校比非师范类院校要好,本科院校比专科院校开展的好。以下是受调查院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开设的情况一览表:

从上表分析,我国目前对于公共艺术课的开始还没有形成特别完整的体系,对课程开设的标准还没有统一,开设的情况基本是依据本校现有的师资,开设和本校现有的师资对口的课程,大大限制的公共艺术课开设的全面性。其中某些学校已经对《方案》里课程开设的内容做了外延,如开设了艺术体操、体育舞蹈、武术等《方案》里未提及的课程,这是该高校在领会了《方案》的精神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与时俱进的在高校普及公共艺术教育,是我们值得学习的。

据方案的精神和目前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开始的现状,我对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提出以下几点探索性建议,以期我国的公共艺术课能够得到全面的推广,在完成《方案》里的目标外,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具有欣赏能力的和参与能力的非行班出生的艺术鉴赏家和评论家。

1.内容开设上,按门类分,我们可以开设有音乐、美术、建筑、景观、欣赏类体育有关的欣赏课或者实践课。

音乐课程可以开设国内外各色各类的课程,如外国歌剧、话剧、滑稽戏曲等等,国内的京剧、昆剧、黄梅戏等等,还有国内外的乐器,大家可以使欣赏这些剧情,也可以参与其中进行排练,寓教于乐的形式可以多样化。而不是除了欣赏课还是欣赏课,没有参与的内容。

美术课程,除了大家名人的作品欣赏和史论性课程外,还可以开设一些基础的实践课程,素描、色彩等,以进一步提高非艺术类大学生的艺术修养。

建筑和景观可以给大家欣赏一些具有代表性流派的建筑和景观,也可以教授学生们制作一些模型,以加深对建筑欣赏的体积感的体验,因为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只能通过图片给同学们展示国外著名建筑,让大家动手制作模型可以弥补这方面的遗憾。

欣赏类体育有关的课程,艺术体操、体育舞蹈、武术,这些项目不仅具有欣赏价值,还有易实践互动的特点,开设起来比较的容易。有体育场地的地方就能进行的一个课程。

2.组织形式上,我们可以灵活多变,可以是课内的选修课形式,也可以是课外的社团形式、比赛类的活动促进以及讲座类的大课都可以。

选修课形式,目前,公共艺术教育形式基本是通过公共选修课的形式来实现的,通过把要开展的公共艺术课,安排成课表,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这个形式比较好组织,易推广,是一个比较好形式。

社团形式,这个也是已经有很多的学校已经实施的,比如合唱团、校武术队、体操队等这些社团形式,其实这种形式还是个精英组织,把有这方面才能的同学统一组织起来,进行一起重点培养的手段,让他们有一个更好的提高,在对推进公共艺术教育方面,这个社团作用功不可没。他可以是公共艺术教育的互补。

比赛类的活动,比如开展经典话剧比赛,传统戏剧比赛,乐器比赛阿,开展这样的比赛活动可以带动同学们参加选修公共艺术课的热情。

讲座类的大课,一般请知名的大家给学生更多的专业方面的指引,对原有艺术知识面的一个提升作用。大家来讲课肯定不会时间很长,简短的大课,内容绝对精华,来自于大家多年经验的提炼,传授给同学们肯定有对艺术认识的增进作用。

3.保障方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完全保障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真正实施,要有较高素质的专业各类艺术专业人士的指导,所以配备优良的艺术类师资是推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法宝,各类学校在引进师资队伍的时候适当地要考虑好这方面的要求。

4.目标,我们进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仅是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公共艺术教育还应该具有培养懂得欣赏并能够参与艺术类活动的互动人员的作用,以促进、传承、繁荣我国艺术的发展。

以上就是我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几点探索性浅见,希望我的这几点见解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同和支持,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更深入的实施下去,与时俱进。

体育公开课教案篇6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比较分析及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教育部新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后我国部分高校新修订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以《方案》为指导,总体上反映出不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色,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广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精神,适应了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但也存在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方案”;贯彻实施

中图分类号:G807.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4-0538-03

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体育师资,尤其是基础教育体育师资的主要和重要阵地。本课题以我国部分高校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例,就《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施行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以促进相互学习交流,为切实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发展的高素质体育教育人才作出努力。

1研究对象与方法

课题以部颁《方案》后各高校经修订的现行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共收集不同类型与层次的样本院校8所,其中体育院校2所(北京体育大学、西安体育学院),师范大学2所(北京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综合院校4所(三峡大学、韩山师范学院、井冈山学院、重庆三峡学院)。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比较分析及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就各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等方面展开分析研究。

2结果与分析

2.1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确立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前提。从8所院校的培养目标来看,总体上都反映出所培养的人才既能胜任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又能从事体育科研、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方面的工作,与《方案》主体精神一致。在人才培养的定位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如对人才的定位,8所院校有“体育人才”、“体育专门人才”、“高级专门人才”、“应用型人才”、“复合型高级体育人才”、“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等6种提法;对服务的定位,也有“学校”、“各级各类学校”、“中等学校”、“学校及其他体育相关领域”等4种提法(表1)。

2.2人才培养规格《方案》对人才培养规格作出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规定,不仅包涵思想品德、基本素质、科研能力、健康体魄、卫生习惯及生活方式等,而且对创新精神、自学能力、社会适应性、外语与计算机、审美及创造美等方面也都提出了要求。因而8所院校也基本遵照这些要求来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格,所不同的主要反映在两点:一是对运动能力水平的要求,如有3所院校提出了达到二级运动员等级的要求;二是对外语和计算机的要求,如有4所院校明确了大学英语四级和计算机二级的规定。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较好地掌握外语和计算机等工具性知识,对于他们今后从事教学与管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十分必要。但一直以来,体育类考生入校时文化成绩(包括外语)的“门槛”普遍较低,若把达到英语四级作为学生毕业或授予学位的必要条件,与当前的实际不太相符。另外,就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而言,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重点应是实际的操作与运用,如能够使用相关的教学软件、网上查阅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等,而不是二级所要求的计算机语言等知识,因而也不能“一刀切”。

2.3课程设置

2.3.1课程结构各院校教学计划的具体要求不一,故在课程结构上也有所不同,如有按修习要求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有按知识结构层次分为普通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教学课和选修课;有按平台划分为学校平台课程、学院平台课程和专业平台课程等。虽然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对学生的修习要求基本一致。为便于分析研究,本文数据统计统一按《方案》的修习要求进行(表2,表3)。

从表2表3我们可以看出:1) 各院校教学计划的课内总学时较以往均有了大幅度的压缩,为拓宽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搭建了平台,体现了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2) 8所院校课程结构比例的均值表现出与《方案》基本一致,但院校之间的相互比较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一是各院校教学计划的总学时有明显的差异(如最高与最低相差近300学时)。二是各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同,其课程结构比例的差异性,体现其人才培养的不同模式与特色。如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院校,其课程结构比例相对均衡,公共教育课程的学时相对较大;注重专门人才培养的院校,其专业课程的学时比例相对较大。三是“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归属不一,导致课程结构比例的差异。如有的院校归属于公共课程,有的院校归属于专业必修课程,有的院校归属于学生必选模块课程等。3) 各院校专业课程设置中必修与选修、学科与术科的结构比例表现出明显差异。如2所体育院校因“主副项提高课程”的高学时(T1比Z2高出536学时,T2比Z2高出264学时)导致术科与学科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院校,反映出体育院校在培养学生专项运动技能水平方面的突出特点。当然,“主副项提高课程”学时过低(Z2为168学时),对于如何加强学生专项运动技能的培养以体现专业特点,值得进一步思考和研究。4) 8所院校中有5所院校都或以公共课、或以专业基础课、或以方向模块课等形式明确设置了教师教育课程模块,且学时较以往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表明各院校对教师教育的进一步重视和加强。

2.3.2课程内容

2.3.2.1公共课公共课作为高等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公民,促进大学生生活、道德、情感、理智的和谐发展。虽然《方案》只提出了“按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的建议,但各院校都力图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很下功夫,表现出:1) 开设的课程门数和门类较多,教育辐射面广,如绝大部分院校在部颁有关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人文、艺术、美育、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综合教育类课程;2) 重视方法工具类课程,如外语、计算机等课程学时普遍较多,并开设“高等数学”、“应用写作”课程等;3) 教师教育课程一改过去“老三门”的局面,课程设置学时增多、门类较广,并突出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

当然,从总体来看公共课程内容的设置也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如院校之间不平衡,有的还是仅局限于思想政治品德、外语、信息技术等课程,教育覆盖面较小;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类课程的开设总体偏弱;教师教育类课程中,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课标解读、新课程与教学观念更新与方法改革、课程开发”等内容涉及少,而这些是学生走上教师岗位能尽快适应基础教育教学的重要途径。

2.3.2.2专业课专业课程决定着培养对象的知识、智能结构和整体素质,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8所院校专业课程设置主要表现在:1) 主干课程遵照《方案》6大领域,体现出因校制宜地构建课程的灵活性。如有的院校为加强学生保健方面的知识,侧重开设体育康复、运动营养学、健康教育、体育与健康理论与方法等课程;有的院校为满足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侧重开设社会体育学、体育法规、旅游体育、体育管理等课程;有的院校为增强课程的开放性与综合性,加强了课程整合,如将解剖与生理、生力与生化、营养与损伤整合成3门“体育生物学科基础”课程等。2) 一般必修课为拓宽学生专业基础知识面搭建良好平台。各院校一般必修课基本都超过《方案》4~5门的规定,并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开设各具特色的课程,如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跳竹竿、腰鼓、秧歌、瑜珈、木兰拳、舞龙舞狮等;运动与康乐管理、新兴运动项目等。3) 方向选修,突出专项,各具特色。8所院校的方向选修在将体育锻炼手段与方法(主副项提高)方向课作为学生必选课程的基础上,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侧重学生在某一方向上的培养,即设置体育教学训练、社会体育、体育保健康复、民族传统体育等4个方向课程模块,学生任选1个方向;二是注重学生的综合培养,即设置若干课群,每个课群都规定一定的选课要求,综合组成学生的方向选修课。4) 任选课为培养学生多种兴趣、爱好和特长及自我发展多种能力搭建平台。各院校根据实际设置体育学科、术科及人文社科、自然科学、文化素质等多学科课程供学生任选,而且学科课力求体现专业发展与研究的新动向、新成果,术科体现出时尚、实用的课程价值取向。

当然,综观8所院校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也有值得进一步探索的地方:如受总学时的限制,有的院校术科必修课程学时压缩过低(如田径类64学时等),这对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带来了新的挑战;一些具有生活实用价值取向的课程(如野外生活生存、户外运动等)设置较缺乏;一些非竞技性的、大众健身娱乐性的运动项目开设相对较少,而这些既是基础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进行社会体育指导应具备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各院校对“顶点课程”(《方案》中指为毕业班开设的综合四年所学知识的课程)尚没有形成统一认识,课程设置中体现不够明确。

2.3.3实践教学环节各院校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了课程实验、教育实践(见习、实习)、社会实践(军训、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科研实践(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术活动)等环节。从总体上看,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一是课程实验环节的设置普遍较弱(各院校对体育学科课程实验重要性的认识和实验设备条件的不一,有的院校仅限于生理、生化等极少数课程开设了实验,且实验学时较少);二是教育实习的形式较单一,如基本都安排在第7学期进行集中一次性完成;有的院校教育实习时间安排较短,如只有6周等;三是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不够,如有的院校只安排第8学期的毕业论文环节,缺乏低年级的学年论文训练和平时科研活动训练等。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 新一轮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方案》为指导,总体上较好地体现了新形式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精神,但各院校体现改革的力度不一;2) 各院校对人才与服务定位的不同,反映出不同类型院校的办学特色,但应如何站在社会发展与需求变化的高度去更好地把握新时期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尚需进一步研究;3) 教学计划课内学时的普遍压缩,拓展了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适应了新型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要求,但对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4) 体育院校表现出在培养学生运动技能水平上的突出特点,而综合院校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突显优势,但需要加强互补,取长补短;5) 各院校在课程整合、强化基础、优化必修、突出主干、增加选修等方面各具特色,较好地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广适应”的人才培养要求,但对于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素养、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些非竞技性大众健身娱乐项目等课程设置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2建议

1) 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即将完成四年一轮的运行实践,各院校应结合实施过程进行分析总结,为进一步深化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2) 加强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以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要求;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新型体育教育人才做出应有的努力;4) 加强院校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广泛开展新时期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讨,把实证研究取得的成果加以巩固和推广,为更好地培养高素质体育教育人才搭建良好平台。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通知[Z].2003.

[2] 顾伟农,刘传进.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五套课程方案的比较[J].体育学刊,2006(3).

[3] 黄汉升,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的研制及其主要特征[J].体育学刊,2003(2).

体育公开课教案篇7

一、案例教学与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的关系

(一)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的基本特征

1.具备以五优五强 为标志的公共管理基本素质

公共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增进社会大多数人的公共利益,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管理,提供农村公共服务,关键在于人才建设,要努力培养一大批热爱农村管理、热心农村公共事业,有创新意识和服务精神的卓越农村人才。在农村从事公共管理工作,环境条件艰苦,个人待遇偏低,工作难度较大,需要有长期艰苦奋斗的顽强作风、不怕困难的思想准备、不计名利的精神境界,要牢固树立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服务三农的强烈社会责任感。 因此,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总的素质要求,就是要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具备五种优秀品质和五种超强本领。

五优,即在意志、品德、知识、能力、责任等方面,具备信念坚、品德优、知识丰、本领硬、责任重五种优秀品质。 五强,即在服务 三农 实践中具有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带得动五种超强本领。 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应是在服务三农 过程中能够带领农民致富、带动农业做强、带动农村发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五优五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2.具备判、守、写、说、做 五项基本的公共管理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生命线。 公共管理是以追求公共利益为目标,以公共事务和公众服务为对象,以公共性、非营利性、公共资源效率等为基本价值标准的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作为三农 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促进农业增效、帮助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繁荣过程中,应在判、守、写、说、做 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公共管理专业能力,即公共利益价值判断能力、公共程序公正性执守能力、公务文书撰写能力、公共政策表述能力、具体行政行为执行能力等五项基本的公共管理专业能力。

(二)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案例教学法最早由在医学、工程技术学、法学等教学实践性强的学科发展起来,然后逐渐扩散到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被广泛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公共管理领域应广泛开展案例教学,这已成为国内外公共管理学界近年来的共识。 在公共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通过模拟公共管理情境或重现公共管理现实场景的方式,让学生置身于仿真的公共管理环境之中,有利于其加深对公共管理的理解,提高公共管理专业能力和培养公共管理素养。

1.激发学生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感

农村公共管理环境的艰苦性、三农 问题的复杂性、城乡差异的现实性等等,使得广大青年学生不愿到农村任职和工作,导致农村各类人才,包括公共管理类卓越人才缺失严重。 实际上,大学生对农村公共管理的认识是模糊的、抽象的或刻板化的。 通过大量的农村公共管理案例的运用,可以使大学生对其更加清晰化、具体化和丰富化,从而增进大学生对服务三农 的社会责任认知。在大量的案例分析中,可以通过对天下为公 等公共管理精神的渲染,诱发学生服务三农 的社会责任意识,也可以通过让学生解决复杂疑难问题从而发现自我价值感,激发学生投身于农村公共管理的建功立业的豪情。

2.培养学生卓越的公共管理专业能力

理论知识不扎实、社会经验不丰富和实践机会很稀少,是公共管理类大学生专业能力提升的瓶颈。 案例教学是当前快捷而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学生公共管理专业能力的途径。 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使公共管理专业学生能够在鲜活具体的公共管理案例中活学活用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在细致入微、条陈缕析中,提升学生的公共利益价值判断能力;在运用公共管理理论、原理、规程等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公共程序公正性执守能力;在激烈的讨论和交锋中,提升学生的公共政策表达能力;在对具体公共管理问题的分析和处理中,培养学生的公务文书撰写能力和具体行政行为执行能力等基本的公共管理专业能力。

二、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中的实施及成效

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摈弃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独唱式 教学方式,消除学生学习上的怠倦感、乏味感和教师教学上的无力感。 这就需要积极探索以提高学生课堂抬头率,增强学生课堂参与率,提升教学效果为目标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案例教学法在多学科领域的成功实践经验表明,其已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2]。 在农林类院校公共管理教学中,应鼓励教师围绕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的需要,根据课程教学内容需要采用多种类型的教学案例,积极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案例教学方式,通过案例教学将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问题呈现出来,活跃课堂气氛,强化教学互动,优化教学效果。

(一)建构三位一体的案例教学体系

课程建设、系列教材、案例库建设是案例教学非常重要的三个方面。 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构成了三位一体的案例教学体系。 湖南农业大学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加强公共管理案例教学课程群建设加强案例教学课程建设,是避免案例教学的偶然性、即兴化 和点缀化 的必然要求,是发挥案例教学在人才能力培育中的作用和功能的根本举措,是长期有效推进案例教学法的可靠依托。 湖南农业大学结合中国公共管理领域的实际问题,紧跟时展步伐,创建了一批案例教学示范课程,如市政学、公共管理基础、 公共行政学、公共政策学、公共事业管理 等课程。这些课程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并形成了公共管理案例教学课程群。 目前这些课程多数已申请校院精品课程、网络课程、慕课等建设项目的立项。 公共管理案例教学课程群的形成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为案例教学在其他课程中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2.推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系列教材的建设

教材是承载教学内容、体现教学方法及开展教育教学的物质载体和基本工具。 公共管理案例教材建设是推动公共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全面推进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卓越农林人才的重要保证。 加强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系列教材建设,既是案例教学法得以坚持和贯彻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公共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湖南农业大学结合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组织教师编著导引与案例 系列教材。 依托学校优势和专业特点,湖南农业大学已编著并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等出版了《 案例教学论》、《市政学导引与案例》、《公共事业管理学导引与案例》、《公共政策学导引与案例》、《湖南省公共管理硕士案例大赛优秀案例集》 等有关案例教学的著作和教材,即将出版的教材有《公共管理基础导引与案例》、《公共危机管理导引与案例》、《农村公共组织学导引与案例》、《县乡政府管理导引与案例》、《农村社会管理导引与案例》等。 这一系列教材的出版,初步建成了案例教学教材体系。

3.搭建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支撑平台

案例教学的长期有效开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支撑体系。 结合大数据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建构的案例库及案例中心网站、网络案例平台,是进行案例教学的核心支撑平台;专门的案例教室和案例讨论室则为案例教学的开展提供了独立可靠的空间。 湖南农业大学建立了公共管理案例库和案例中心网站。 通过组织教师和学生利用社会调查的方式原创或搜集二手素材编写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学案例,已建成了具有 300 余个教学案例的案例库。 其中,原创案例《猪漂黄浦江的痛与思》还入选了全国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库。 通过案例中心网站使用、结合信息化技术,不断更新和丰富案例教学内容,实现师生教学的有效互动。 湖南农业大学还建设了 1 个大型的案例教室和 2 个案例讨论室,为案例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二)采用卓有成效的案例教学方法体系

1.案例编选标准化

案例教学不是举例教学,即不仅仅是在教学过程中列举或呈现某个公共管理的实例,而是每个教学案例应具备培养和训练学生 判、守、写、说、做等公共管理专业能力的功能。 这就要求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实践中有针对性地编选案例,以便有效施教、有效育才。 案例编选标准化是有效的案例教学方法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 总的来说,一个有效的教学案例应体现4 个 1+[3],如表1 所示。

2.互动方式多维化

良好的教学互动是开展案例教学的有效途径。 多样化的互动方式,是丰富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有效方式。 在案例教学实践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和实现教学目的的需要,灵活运用三种互动方式。

(1) 教师主导式。 这种案例教学模式是由教师主导案例教学过程,辅以多向师生互动讨论。教师课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教学目的的需要,编选合适的教学案例,准备教学场景和设计教学流程;在课堂上由教师讲授和展示案例材料,描述案例冲突和关键问题,提出多种可能的决策方案,采用设问的方式,征询学生意见,组织和引导学生对各种意见进行质疑、讨论和总结,达到醇化公共管理知识以及提高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的目的。 这种案例教学模式适用于课时有限的教学内容,宜采用小微案例。

(2) 学生表演式。 这种案例教学模式也可称之为角色扮演式。 通过模拟案例情境,由学生分组扮演案例涉及的利益相关方,进行各方利益表达和决策。 这种方式可以通过仿真的形式再现案例故事,让学生身临其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提升处理公共管理问题的能力。 学生表演式案例教学模式要求课前准备充分、学生参与度高、形式生动活泼,如果组织运用得当,教学效果非常显著。在这种案例教学模式中,教师貌似沦为配角,但其作用仍非常关键,主要是做好课前准备,组织案例演示实施,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

(3) 分组辩论式。 这种案例教学模式首先是由教师对案例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其次是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各组在内部进行充分的观点表达和意见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形成各组统一的观点;再次,各组选派代表逐一表达观点,在此过程中穿插各组间相互提问、质疑、答辩。 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组织辩论,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总结、归纳出关键问题,引导案例讨论的方向,进而使同学们在相互交锋中逐步达成较为一致的认识,共同找寻所讨论的公共管理问题可能的解决之道。

3.教学流程合理化

整个案例教学过程是由诸多环节构成的复杂流程控制过程,而案例教学的有效开展和实施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流程控制。 成熟、稳定的案例教学流程主要包括课前案例教学准备、课中案例教学实施和课后案例教学追踪等三大关键环节。

(1)课前案例教学准备。 主要包括:一是课程案例教学计划与大纲的制定。 课程组事先通过深入而充分的讨论,确定某门课程在多大程度上采用案例教学、哪些环节和内容采用案例教学及案例教学课时数等。 二是教学案例的编选。 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来确定原创教学案例、改写教学案例或引用成熟案例。 在当前公共管理案例匮乏的情况下,鼓励教师原创或改写案例。 当然,在经过多轮案例教学的积累或国内已有比较成熟而丰富的案例的情况下,案例编选环节可简化为教师只需根据编选标准为相关教学内容找到合适的教学案例。 三是案例教学设计。 主要是教师要事先吃透教学案例,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或状态,掌握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做好教学场景和基本条件的准备等。

(2)课中案例教学实施。 课堂教学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是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得以完成的关键所在。 在案例教学实施中,需要巧妙采用教学方式方法。 案例教学方法不同于传统的 授课方法,教师要树立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的教学理念,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注意教师主导作用,引导而不干预,介绍案情要含而不露,不亮观点,不作提示,同时要发挥案例教学组织者的作用,保证讨论不偏离主题和有序推进,避免学生讨论信马由缰、天马行空。 教师还要在课堂中及时进行总结和点评,结合相关公共管理理论和原理进行画龙点睛,对学生的新思路、新观点和新见解予以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3)课后案例教学追踪。 主要包括:一是检查作业和课外辅导。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课外作业完成的质量可以真正反映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理论和知识。 在案例教学中,课堂教学教师可能只是提示了相关案例问题,但是对于案例的深入研究和延伸思考都需要学生在课外完成。 对于学生完成的作业情况,教师要及时检查和评价,帮助学生改善和提升其研究分析能力。 二是案例教学反馈。 案例教学要安排反馈环节和设置反馈渠道,教师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案例教学效果。 三是撰写教学后记。 案例教学结束后,授课教师、助教及课程组任课教师一起进行讨论和思考,撰写教学后记,以进一步改进案例教学的效果。

(三)开展影响广泛的案例教学竞赛活动教学竞赛是提高案例教学质量、加强案例教学交流和推广案例教学方式的重要途径。 为了在公共管理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积极推进和推广案例教学的应用,湖南农业大学在内部开展了课程间的教学竞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在此基础上,2015 年,在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支持下,由湖南农业大学承办、《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协办的湖南省首届高校公共管理(MPA)案例大赛在湖南农业大学隆重举行。 大赛共吸引了来自省内 9 所高校的 15 支参赛队百余名研究生参赛。 来自全国 MPA 教指委委员、国务院学科评议组、省外兄弟公共管理学院以及湖南省直机关的 22 位专家领导受邀担任大赛评委。 大赛展示了湖南省公共管理学科风采,搭建了公共管理案例交流分析平台,开创了湖南省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展示的新模式,极大促进了湖南省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提高了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此次大赛获得了国内高校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中国行政管理》杂志、《湖南日报》、MPA 教指委官网、红网、凤凰网、各大高校网站等媒体均进行了深度报道,为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推广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6]。 在 2015 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16 年湖南农业大学举办了第二届湖南省高校公共管理(MPA)案例大赛,再次获得了广泛关注。 湖南农业大学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中的实践经验也获得了广泛赞誉。

三、持续推进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案例教学的路径

(一)促进理念创新理念是行为的先导。 要推进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必须在理念上进行创新和革命。 首先是要充分重视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功能,要促成教师教学理念的变革,使教学方法由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授课为主转变为以教学互动的案例教学为主,将案例教学作为公共管理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 二是将能力培养的理念渗透到案例教学的各个方面。 在案例的编选、案例教学的实施及案例教学总结与评价等环节,都要着眼于学生服务三农的精神及判、守、写、说、做等卓越专业能力的孵化,致力于 五优五强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的培养。 三是诱导学生学习理念的变革。 通过大量的案例教学,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促成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以案例分析为主的学习方式,增强其主动学习意识和自我培养、自我训练、自我发展的学习理念。

体育公开课教案篇8

关键词:全面育人教育体系;人才培养;三峡大学

作者简介:赵新泽(1964-),男,湖北潜江人,三峡大学教务处处长兼工程训练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 宜昌 44300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0-0029-02

构建全面育人教育体系是三峡大学近年来在本科人才培养领域具有开拓性的构想和实践。早在2011年,三峡大学就拟分步推进,逐步实施,以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抓手,为全面育人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条件。伴随着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的颁布,学校以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线索,围绕理念引导、体系建构、协同创新、制度激励等方面全方位推动全面育人体系建设。

一、推动教育教学理念更新,为全面育人体系提供思想引导

1.全面育人,就是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素质是一个人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而形成起来的从事某种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换而言之,高素质是一个人专业成长的前提。全面育人就是要为学生的专业成长提供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就是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也正是基于此,学校将“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且将“高素质”置于第一位。目前,该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学校上下已经形成共识。

2.全面育人,就是要推动人才培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全面育人不是关门办学。全面育人必须紧贴社会需求。当前,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学校专业结构的调整转型也显得日益迫切,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和调整也势所必然。学校领导在多种场合强调,人才培养要坚持社会需求为导向;要建立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要积极推动人才培养的“双服务”,为区域和行业作出应有的贡献。三峡大学也积极贯彻该理念,引导各专业以该理念为指引,推动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3.全面育人,就是要调动全体员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全面育人也是全员育人。学校的核心使命是教书育人,各个部门、各项工作必须始终围绕教书育人来开展。各学院、教务、学工、团委、后勤等都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主体。各部门、各教学单位的工作有的是直接培养学生,有的是间接影响学生。但无论直接和间接,都应以人才培养为目的,为学生发展为宗旨。建立全面育人教育体系就必须要调动全体员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要让全体员工意识到工作的职责和其内涵的使命。

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为全面育人体系提供纲领框架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学校、学院和专业开展人才培养的宪法。三峡大学在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基础上起草了《三峡大学关于修订2013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并通过校内通知、教务QQ群、教务网络、组织座谈会等方式进行了为期半年左右的反复征求意见。目前,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工作正在实施过程中。该培养方案的构建为全面育人体系提供了纲领框架。

全面育人的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组成。其中通识教育由通识核心课程+素质拓展课程组成。专业教育由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组成。各级各类的实践育人课程和环节不再作为某一个独立环节,而是全部纳入课程体系中,从而形成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全程贯通式的育人框架。

1.通识教育

学校在思政、外语、体育、军事训练、军事理论、计算机基础、大学生就业指导等传统公共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创业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程基础训练等课程,形成了通识核心课程。其中,工程训练基础课程2012年已经面向全体本科生,分文理科开设,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同。

本次通识教育突出创新在于形成了素质拓展课程体系。素质拓展课程体系旨在拓展传统的“教师、教材、教室”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将课堂学习、宿舍生活、校园活动、社会实践结合为一体,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支撑。素质拓展课程由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组成。第一课堂由科技普及与知识拓展类、文艺欣赏与人格熏陶类、公民教育与身心发展类组成;第二课堂由社会实践与调查研究类、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类、职业资格与技能培训类组成。两大课堂在完成规定的学分基础上可以学分置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修课程,自主置换学分。

2.专业教育

一般专业学分占全部学分的60%左右。本次培养方案修订,学校在控制总学分的基础上,严格将专业学分控制在60%左右。整体上,各专业平均专业学分在110左右,相较于以往的培养方案而言,专业学分压缩了10个学分。这也是目前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目的之一就在于将更多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成才。

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是培养宽口径人才的基本方式。本次培养方案修订,学校要求各专业必须建立学科基础课程,为即将进行的和拟将进行的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作准备。

专业的本质是课程的组合。专业的特征首先体现在专业核心课程上。专业特色不明显,很大原因在于专业核心课程不明朗。本次培养方案修订,在专业教育领域中突出表现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炼专业核心课程,并原则性规定了专业核心课程学分占专业学分的比例。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的颁布也为核心课程的提炼提供了参考。

三、整合各类教育教学资源,为全面育人体系提供课程支撑

全面育人体系的实施最终依赖量多质优的课程供给,且这些课程不仅仅局限于第一课堂,还应包括第二课堂。为此,三峡大学大力推进课程资源的整合,多管齐下,尝试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课程供给平台。

1.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建设

通识教育必须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目前学校的工程训练中心、临床技能训练中心等为实施科学教育提供了条件,但人文教育平台还相对缺乏,目前主要依赖于少数文科性学院开设一些以讲授为主的理论课程来推动。人文素养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构成,其涉及知识点多面广,教学形式、实验及训练方式多样,单纯靠文科性学院开设理论性课程难以完成或达到预期效果。为此,三峡大学正在努力推动学校建设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并拟与文科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体化,从而为学生人文素质提升提供基于课程、项目、讲座、问题、实践等的多元化课程供给平台。

2.推进公开课进校园、进选课菜单

三峡大学拟初步选择国内外有影响的10门左右、以人文和科学教育为主题的国内外精品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等,纳入素质拓展课程体系中,供全校学生选修,并配备助教,从而既减少学校素质拓展课程供给压力又发挥了网络公开课的质量优势。

3.对各类教学科研平台进行挖潜,鼓励其面向全校开设形式多样的素质拓展课程

学校在2013年各学院目标管理中明晰和细化了素质拓展课程的开课门数,并积极鼓励各学院将一些专业知识普及类的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供学有余力或兴趣浓厚的同学选修;三峡大学尝试建构由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级工程训练中心、临床技能训练中心、正筹建的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各校级创新实验室、各学院实验中心(室)以及相关教师的工作室等组成的素质拓展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校内实践平台,从而提供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元的课程资源。

四、促进教育教学管理创新,为全面育人体系提供基本保障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需要教育教学管理的同步跟进。为了调动全员育人的积极性,减少改革可能带来的压力和阻力,三峡大学积极推动教育教学管理创新。

1.加强统筹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质量,三峡大学在学校的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指导性意见基础上制订了人才培养方案编制的日程表和路线图。譬如,学校要求各专业要形成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小组,其中用人单位专家不少于2人;各人才培养方案在编制前必须开展调查,并形成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必须附上不少于2所同类院校相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当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完成后要及时推进课程说明和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制,学校为此提供了各类课程说明和课程教学大纲的模板。另外,学校也进一步规范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管理,了《三峡大学关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的管理规定》,以减少变更作为压力,提升各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工作的科学性。

2.突出激励

为了调动全体员工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发挥各部门、各学院人才培养的优势,早在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学校就将通识教育中素质拓展课程的学分控制权分散到教务、学工、团委、各教学单位。其中,各教学单位可以控制8个学分。这就意味着各部门、各教学单位可以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材实教地提供专门性课程和项目供学生选修或置换。从目前实施效果来看,该措施得到了团委、各教学单位的积极响应和认同。

体育公开课教案篇9

关键词:法学课程;公共管理专业;难点;优化路径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公共管理相关专业中法学课程教学的难点与优化路径”(项目编号:2019B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我国公共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立足于行政管理学科建设的基础之上。“行政管理”一词来源于西方管理学理论,属于“舶来”才会。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如张金鉴、江康黎等人陆续将行政学理论引入中国的高校课堂,开启了我国的行政管理理论构建和研究活动,并延续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总体上看,我国的行政管理学科建设兴起并繁荣于改革开放之后。1982年至1983年,中国政治学会举办了两期政治学培训班,为我国行政学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目前我国行政学、法学(尤其是行政法学)领域的诸多“顶梁柱”都是从这两期培训班中走出来的。至此之后,我国的行政管理学科建设逐步走上规范化、系统化的路径,到了八十年代末期,行政管理专业已经基本完成了二级学科建设,一些高校還设立了硕士点。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行政管理模式转型,行政管理学科建设得到大规模的扩张,很多综合性大学乃至工科院校也开始设立行政管理专业,各级地方政府也开始建立地方的行政学院。这个时期由于行政理念转向“小政府、大社会”,体系化地引入了大量西方公共管理理论,国内逐步改变了行政管理、公共管理“两条线”的思维,1997年公共管理专业首次成为我国研究生培养与教育中的新增一级学科,公共管理终于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级独立学科,而原作为二级学科的行政管理也并入到了公共管理学科之中,成为与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国土资源管理等并列的五个公共管理学科门类。1999年,我国一些高校开始培养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我国公共管理的学科建设由此走向昌盛,学科专业设置更加科学、细化,教育教学形式更加多元,公共管理人才教育培养成果倍出。目前,全国已有三百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公共管理专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2公共管理专业法学课程教学的问题和难点

十多年来,我国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开设也日益丰富,交叉学科的建设得到广泛重视,尤其是公共管理与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的结合,形成了一大批特色的专业课程。很多高校在行政管理、城市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医学法学等专业均开设了多门法学类课程,如法学概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经济法、劳动法等,涉及的专业较多且学生人数也多。这些课程的设置有利于提升公共管理专业教育的质量,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性和认知度。同时,由于管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有所区别,管理学专业的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积累与法学专业的学生也有所区别,因此,无论是教材的选用、教学内容的安排还是教学方法的运用都还无法充分满足公共管理相关专业学生的需求,无论是单纯的“灌输式”抑或纯粹的“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学两头的难题。

首先,授课对象的认知差异。公共管理相关专业的学生并不像法学专业的学生,形成运用法律思维方式来学习和思考的习惯,也没有全面而系统的法学理论积累,公共管理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习法学课程的目的主要是了解法学的基本观点,掌握法学的基本精神和内容,形成法治观念,因此在公共管理相关专业的法学课程的教学既不能完全等同于法学专业的相关课程,又不能趋同一般管理学课程的教学。

其次,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教学方法运用障碍多。由于公共管理相关专业的学生前期法学知识的储备不够,加上开设在公共管理相关专业的法学课程的课时没有同样课程开设在法学专业的课时多,因此在有限的课时下,复杂的教学内容只能被压缩,主要的教学方法还是通过传统的讲授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案例教学法等其他教学方法并没有有效的运用到授课中。

再者,公共管理相关专业的法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欠缺。在平时与期末的考试考察中,较为明显的观察到公共管理相关专业的学生在做案例分析等运用性的题目时,得分较低,且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这与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之间仍有较大的差距。

3探索符合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法学课程改革

探寻符合公共管理相关专业的学生独特而有效的法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成为解决目前公共管理专业法学课程教学的系列问题的出路。

第一,重新明确公共管理类专业中法学课程的定位。在公共管理类的专业中开设的法学课程要符合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这些专业的学生的法律素质(不仅仅是法律意识)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有效运行。因此,公共管理相关专业的法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具有普法和教学的双重性质,主要目的应当是提高学生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使介于刚成年还未走入社会的年龄阶段的诸多大学生具备学法、懂法和守法的基本素养。

第二,教学内容的重新设计。公共管理相关专业和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培养的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也不同,同时法学领域有更为精细化、专业化的分类,如知识产权法、海商法、环境法以及各类程序法等,不同的法学部门对于非法学专业类的教育目标也不同,故需要因材施教,使相对抽象的法学概念、规则、原理以及繁杂的课程内容能够被公共管理相关专业的同学所理解,并增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以提升这些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对于公共管理相关专业的法学课程宜以法理学、行政法学、民法学、刑法学等基础学科为主;从教材的选择到教学内容的安排都应当结合公共管理相关专业的知识基础和专业特点;教材的选择要区别于法学专业的教材;授课的内容要对基础知识的铺垫、详细讲解和概括讲解进行区分,以应对学生未来职业中可能面临的、需要处理的问题。

第三,重视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案例教学法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已经被证明比较适合于具有普法性质的法学教育课程。但是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尽量引用国内案例,案例教学法来源于英美法学,英美司法判例中有大量的案例可用,但是考虑到我国法制体系与欧美国家存在较大差异,且案例教学的直接目的是给受教者以直观的感受,因此,选用国内的案例更有利于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的法学知识。二是围绕案例适用多种教学方法。目前法学案例教学方法的成果比较丰富,形成了如案例剖析法、分组讨论法、模拟法庭法、实践实习法等,教师在授课中应当根据不同的案例、不通的教学目标,充分开展上述各类具体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掌握相关知识点。三是授课教师应当事先充分了解吃透相关案例的各种背景情况、客观事实、观点意见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根据每个案例制定专门的教学计划和执行方案,这样才能使案例教学的效果事半功倍。

体育公开课教案篇10

关键词:法律基础;法律信仰;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083-03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高校法治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通过在高校的学习生活,做到“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成为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的合格社会公民,法治教育是必须的。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成为“民主、文明、平等、公正、法治”内容,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共识,成为大学生群体的基本价值追求,法治教育将发挥无法替代的作用。大学生的教育培养活动主要依靠课堂教学完成。随着高校学分制的实施,课程安排日趋紧凑,专业性课程在课程设计中受重视程度更高,公共基础课等课程安排往往放在相对不重要的位置。“05方案”之后,《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有机地融为了一体,形成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非法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性课堂法治教育只能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来完成。“法律基础”部分有不少于36个学时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时间,可以就法律精神、法律体系、法治理念、法律权威、公共法律、婚姻家庭等法治信仰与法律认知问题进行相对系统的学习。这种以法律信仰为导向的系统性的法治教育是偶尔的法律讲座和非法学教学课堂教师引导所无法比拟的。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一般安排为大学第一学期的必修课程,是学生大学首先接触到的公共基础课之一。大学初始对于学生的教育安排,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高校学习生活的认知,以及基本价值观的形成。

二、“法律基础”教学实践尚不能满足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实际需要

(一)师资构成制约教学质量的提升

各高校在“法律基础”教学中,具有法学专业背景的教师依然是少数,相当一批教学人员缺乏系统的法学教学培养。非法学专业教师完成“法律基础”部分教学主要是以教材知识性教学为主,缺乏对教材法律精神和法律信仰的深度解读,特别是对法律实务缺乏足够了解,无法满足学生对法律问题的探索需要,有针对性的案例教学与法理阐释就存在一定难度。同时法学教师参与法律基础教学更多的是以完成基本教学任务为目标,主要精力集中于科研与法学专业学生教学工作,对非专业学生的“法律基础”教学工作无法投入足够精力,特别是两课合并后,法律基本部分整体课时压缩,教学内容更多的指向法律信仰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相关法律内容,专业性法学教师教学深度延伸的收到局限。作为具有思政教师身份的辅导员,日常事务性工作较多,缺乏足够的精力开展法律教学研究,虽然能够更掌握学生对法律的需求情况,特别是法治教育的重点,但是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以及相对欠缺的教学经验也影响到法律基础的授课质量。

(二)法律基础课程仍存在严重的工具主义倾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法律基础”的授课学习受“学习工具主义认识”影响,教学目的与实际效果存在冲突。就课程设计而言,修订后的法律基础部分中大法学框架下的法律知识部分大幅度得到删减,特别是部门法与程序法等内容基本弱化,更多的是对法律体系、法律权威、家庭社会生活法律规范等范围进行阐释。但课程体系安排没有脱离传统法律工具主义范式,非法学专业学生仍需要像法学专业学生一样,全面掌握法的本质、运行、体系、思维,同时还要学习劳动就业、婚姻家庭等基本法律常识。体系高度浓缩的出发点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法律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可以对法律有基本的认识,认同法律价值,形成法律信仰。但这种工具式的体系设计,给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都造成了无法回避的困惑,教材中高度凝练的法言法语,使授课教师需要用大量并且丰富的语言进行非专业化的解释,现在的课时设计远远无法满足要求。学生认识的“法律”与教材中的“法律”存在较大的空间差距,学生无法通过教材中专业性法律解读来回答对于现实社会、家庭成长以及学校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种种法律疑问。在2013版教材126页关于法律的规范作用的分类说明中就预测作用是这样描述的:“法律通过其规定,告知人们某种行为所具有的为法律所肯定或否定的性质及其他所导致的法律后果,使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以及他人行为的趋向与后果”,这种法言就法学人士而言就是专业的严谨的法律解释,但对于没有任何法学基础的大学一年级学生而言,恐怕就是晦涩拗口不能明白的文字游戏了。”

(三)法律基础课授课方式亟需更新

法律基础教学活动过程中,一线授课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探索。体验式授课、法律诊所式授课、案例式授课等多种授课形式逐渐的引进到法律基础教学活动中。新教学方式的引进也逐渐改变法律基础教学的基本形式,特别是案例教学成为大多数授课教师的选择。但新式的教学方式在引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时,同样要面临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完全照搬国外专业法学教学方式,或者直接使用其他学科教学手段引导到“法律基础课”教学都需要适应课程的实际需要。特别是案例教学在法律基础教学过程中被广泛的引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受到学生的欢迎。但案例教学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案例使用随意,代表性不强,追求奇异化效果等问题,需要加强教学研究,不断提升案例教学技术水平。

(四)考核形式不符合法治教育需要

目前,绝大部分高校根据教务部门必修课考核的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考核同其他需要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一样,需要通过闭卷考试完成,最终成绩可以综合课堂成绩和闭卷考试成绩。在闭卷考试中,选择、判断、简单、论述、案例等高校文科常规题目均需要涉及。考核形式的要求使授课教师必须完成以记忆性知识为主的课堂授课,否则学生将无法达到考试中的记忆性考核的要求。受制于普遍存在的大班制上课,教师考核学生的日常表现只能采用考勤、抽查等简单化的措施,无法有效考察学生课堂的学习情况,平时成绩在综合考核中的作用基本无法有效发挥,失去效度。在现有考试制度下,法治教育进课堂的制度设计初衷完全无法实现。

三、法治教育导向下的“法律基础”教学实践探索

(一)加强对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培养

在高校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法律基础”教学师资队伍是保证“法律基础”教学水平和课堂法治教育开展的有力保证。逐渐建立专业化的“法律基础”授课队伍。改变现有“法律基础”师资多元化的现状。受制于高校人才引进指标,教师结构调控等因素,在无法迅速解决“法律基础”师资专业化的情况下,提升现有师资的学历水平,提高现有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也是一种具有实践性意义的做法。应进一步加强法律基础授课教师的教学研讨交流,因为师资构成的多样性,法律基础授课教师缺乏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进行教学经验,授课方式等方面交流,教育技术无法有效提升。应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的有效结合,重点支持法律基础授课教师外出参加教学研讨与授课观摩,更新观念,学习好的授课经验。支持法律基础授课教师开展专项社会实践,使这部分教师熟悉司法实践,了解法律运行,熟悉当前社会法治问题关键所在。只有教师充分掌握法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才能在授课中开展以法治信仰为导向的教学活动。

(二)设计法治教育导向下《法律基础部分》教案

根据教学要求,在教案设计中需要涵盖“法律精神”、“法律体系”、“法治理念”、“法律权威”、“行为规范”、“道德与法”。根据有限的课时数量,可以设计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信仰与社会正义追求”主要阐释法治理念与法律精神问题;“大学生的宪法精神及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认同”主要讲授宪法及基本法律体系问题;“大学生的契约精神及法律思维”主要讲授法律权威问题;“大学生的公共生活与常见法律问题”主要讲授行为规范与法的使用问题;“大学生婚姻家庭生活中的权利与义务”主要讲授大学生走向社会以后婚姻家庭生活中的涉法问题;“大学生的职业生涯中的法律问题与权益维护”主要讲授大学生职业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与自我保护等问题。这种教案设计既满足了教学大纲的要求,又符合大学生法治教育中对大学生法律信仰、学法用法、懂法守法等方面的培养目标,使课程很好的做到理论与大学生学习实际的结合,提高课堂法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三)不断推进案例教学改革

现有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时有限,法律部分仅有36学时,在短时间把法律的基本问题解释清楚,同时又引导学生树立法治信仰的效果,特别是在目前普遍的大班制上课,体验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可操作性不强的情况下,案例教学成为高校法律基础授课教师的普遍选择。就案例选择而言,必须有代表性,是公认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案例的选择必须符合教学时间要求,案例短小精炼,教师可以通过口述或者电子版的形式迅速的讲述,引起学生兴趣,并进行专业性的解释。案例选择需要具有时代性,要与大学生的社会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使学生对案例具有最直观上的认同,又能通过案例教学把法的相关的问题与大学生群体密切联系起来,“马加爵案”等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大学生犯罪案例更容易获得授课群体学生过程中的重视,进而对大学生守法用法等法治观念形成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改革现有的考核形式

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可以有力的有效提升“大修”课堂中法治教育的效果。“法律基础”部分的考核应以积极促进大学生法治信仰的形成,以及引导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守法用法为目的。在考试方式上,可以提升学生课堂实践能力和课堂学习表现比重,重点就大学生对法治信仰、法律价值、劳动就业等领域的普遍性认识及常识性问题进行考察。把传统上知识性考察改变为认知考察与知识性考察相结合的形式,以认知性考察为主。采取模拟法律评论、法律实务考察报告、典型法律案例分析、法律常识考核等多种形式对学生所学习的法律基础部分进行考察,把学习的过程与考察的过程结合起来,通过考核形式的转变引导学生改变对法律基础学习目的认识,真正把实现法律基础教学的法治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寇玉生,尹忠恺.高校法制教育网络化研究[J].东南学术,2011,(04).

[2]张晓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研讨[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6):88.

[3]经柏龙.论案例教学在教师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科学,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