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十篇

时间:2023-05-06 18:23:35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篇1

【关键词】人生观; 价值观; 学生

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孩,宁愿走路回家,而不愿坐爸爸的自行车回家?宁愿花一个小时弄一个所谓的发型,而不愿花一点时间到学习上?动不动就是骂人的话,和他们聊天听到的大部分都是谁家有钱,过生日买高档礼品,双休日或假期往休闲娱乐场所跑――他们注意的就是谁家有钱,谁穿得时尚,有钱就是最好,没钱就什么都不是,喜欢攀比。现实让人可怕,我都不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在他们心里有一个怎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什么本该纯净的心灵有了这么多世俗的东西?

原因是社会上一些人当中,出现了盲目追求物质享受的“世俗化”的倾向。他们把高消费的物质享受看作最大的幸福与乐趣。这种人生价值上的“世俗化”,对年纪尚小,社会经验不足的中学生来说会产生不良影响。除此,社会上流行的“做人要活络”,“要讲实惠”,“老实人吃亏”等小市民处世哲学的影响,使有些青少年都变得不那么纯真了。

中学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成型的重要价段,这一时期的学生有两个明显特点,一个是排斥心理较强,对正统的思想教育有逆反心态;另一个是主体意识较强,以我为中心。易产生自满情绪,社会和家庭学校等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都会在他们的心灵产生不同程度的折射和反映。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及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1 加强理论指导,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发挥政治课在人生价值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政治课教师要有效地联系学生实际,进行人生观基本理论教育。使学生明白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它主要回答什么是人生、人生的意义、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等问题。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既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学学生虽然在心理上开始具有独立意识,但缺少分辨是非的能力,行为上开始模仿成人。另一方面,大部分中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条件优越,自我约束力较差,这不仅仅表现在学习上,而且在生活、纪律上尤为突出。不少学生还表现出道德观念淡薄,不知互相谦让、主动关心集体和别人。为此,我们必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发展趋势,认真分析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新变化,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划分一些是非界线,让学生明白、懂得、学会分辨是非,懂得礼让在先,明白主动关心集体和别人的重要性。既要大力提倡乐于奉献的价值观,又要尊重学生正当的个人追求。

2 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对中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不能光讲大道理,空动的说教,必须坚持联系实际,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除了联系英雄模范人物的实际进行教育外,还要注意通过联系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疏通障碍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的关节。比如在改革的的大潮中,社会上难免会出现某些消极的现象,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中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我在政治课上讲到的问题,一名学生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课下与这名学生在交流时,他还列举了一些腐败现象的实例,论证他的看法,还说跟他有一样看法的同学不在少数。针对这种状况,专门拿出一节课列出以下专题:[1]有钱就有一切吗?[2]不义之财要不得![3]从某些大款、富翁看拜金主义。[4]不要让他人贿赂你自己。让学生展开讨论,可以联系社会现实和自己的思想表现展开争论。我结合教材内容用正确理论对学生的争论进行综合评述和正面分析开导,从而澄清了学生的混乱思想,提高了学生对社会上某些人投机倒把、偷税漏税、缺斤少两、掺杂使假坑害消费者利益等不良现象的辨别能力,扭转了学生的错误认识。

在此基础上,我们应重视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影响,通过家长会等多种渠道,与学生家长交流,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转变了某些家长“以钱奖学生”的认识和做法,进而在学生的思想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由此可见,在加强对中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必须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社会,看待人生,不能把个别的局部的问题看成是普遍的全局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克服片面性,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3 充分发挥父母的引导管理作用,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让孩子学会正直、善良、真诚、勤奋。学会善待他人,其实就是善待自己。除了做好孩子的表帅之外,还应当告诉我们的孩子:老祖宗早就说过:“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与人玫瑰,手留余香。”一个成天想着算计别人的人,他必定成天想着如何防止他人算计,因此,他的人生之旅,一定是“苦海无边”,暗无天日。一个正直、善良、真诚的人,多数人也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他。虽然不能保证他永远不会受伤,但在多数时候,他是幸福的、快乐的、无忧的。我们家长还应经常提醒孩子:要学会勤奋,一个人要想在这个世界立足,踏实和勤奋便是最起码的美德,学会勤奋,就是拒绝好逸恶劳,就是学会自食其力。要让孩子学会富有爱心和勇于承担责任。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篇2

顾名思义,人生价值观是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总和,是对人生的根本看法。而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观是和世界观联系在一起的,而共产党员的世界观是由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历史使命决定的,共产党员的人生理想、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等等,就凝结为党章上所规定的“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归根到底,大公无私,克己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员人生价值观的核心。

毛泽东同志从回答“人为什么活着”或者说“怎样做人”这个古老而又现实的问题出发,说明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观。“人为什么活着”,“人怎样活着才有意义”?中国自古就强调“夙夜在公”和“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思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强调的是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的整体利益献身的思想。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指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对于每一个干部和党员来说,都是首要的问题。”新时期共产党人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就变得尤为重要。

在新的时期,社会上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导致价值观念的多元化。这其中就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小团体主义、个人主义等多种不良价值观的侵袭下,共产党员必须坚持党的宗旨,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仰,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遵守党的纪律。我虽然还不是党员,但一定会在生活中践行以上要求,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篇3

关键词: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1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必要性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中学生,其人格颇具可塑性,然而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各种信息膨胀泛滥,泥沙俱下,中学生置身其中,辨别是非善恶能力较弱,极易受到污染,形成错误甚至扭曲的人生观、价值观。加之目前中国社会家庭结构以子女为中心,长辈宠爱有加,难免疏于对孩子良好人格养成的引导和规范,使其自主能力、适应能力、责任意识、进取意识、感恩意识、关心他人、吃苦耐劳、抗挫折能力等诸多方面存在人格缺陷,不能以辩证的态度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因此,立足青少年成长规律,探索并有效开展中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走出一条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益的健康人格教育培养之路十分必要。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效策略

(一) 构建书香班级

书籍是点亮智慧的明灯。好的书籍会对中学生产生深远而巨大的影响: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评价标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借助书香以施德育,不失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之一。要从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出发,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考虑到目前市场上各类书籍名目繁多,中学生认知能力有限,自我选择图书的能力受到限制,可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结合他们的认知能力,选择一些学生喜爱、积极向上、教育意义较强,特别是能潜移默化对学生形成正面引导的书籍推荐学生阅读。鉴于中学生自制能力较差,可根据情况在不引起学生反感的前提下为学生制定每天最短读书时间,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和精神享受。

(二) 召开主题班会

哲学家佛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指出,任何一个人的人格都不是自然地凭空构成的,而是有一个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过程。定期召开主题班会是简单易行的有效方式之一。根据教育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主题,围绕主题展开讨论,通过主题班会辩证是非,提高认识,开展人格教育。为充分发挥主体班会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功能,可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并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验和感悟主题班会意义之所在,帮他们助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热爱班集体,积极向上,乐于奉献等人格品质。实践证明,主题班会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健康良好的人格品质成效显著。

(三) 紧抓教育契机

人格的变化是人的内心世界的变化。对中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非走近学生的内心世界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要摒弃空口说教的漠然形式,坚持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全面地辩证地看待社会和人生,克服片面性,疏通阻碍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节。不同的教育契机、不同的教育方式方式殊途同归,同样塑造了学生的健康人格,有效地促进了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四) 渗透学科精髓

中学有很多学科教材内容中蕴含着大量的人文教育的因素,活脱脱是健康人格教育的活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结合教材内容,联系学生实际,坚持以传授知识为载体,有机地渗透健康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相对于其他学科,中学语文课程是中学所有课程中人文性最强的一门学科,因此,中学语文教育应成为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渗透的重要阵地。可结合对部分语文课文及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与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有关联的内容进行关联总结,并适时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这种教育既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良好途径,也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敬业与乐业》中对责任心的赞颂,《生命生命》中对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的提倡等等。

(五)建立班主题帖

特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产生相应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能够促进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班级管理中要尽量为学生创造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的条件,如开展自我管理、自律教育、自主教育等,启发学生从认知到认同,从认同上升为行为习惯,养成自我调控、自我完善的好习惯。以我班为例,我们特意在国内知名教育网站"教育在线(http://)"上"师生共写随笔"栏目中建立了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主题帖《听,竹子拔节的声音》,期冀学生们能够像春雨后的春笋般快速成长。帖子里记录了学生们的成长故事,并由多方参与、关注,使之成为学生前进的加油站!在报道"我们的运动会"和"班委竞选"的帖子里,"新教育元老"水易老师分别为学生附送两小诗《江南好》:其一,爱健美,拼搏惊神鬼,才华须依好身体,会师要凭强足腓,赢取捷报回!其二,责存胸,任务岂怕重?奉上赤诚为集体,献出才智陶忠勇,我是主人翁。这份特殊礼物是对学生的莫大鼓舞,珍贵非常,让学生在被认同的感动中,更加坚定努力的价值和意义。

(六)聚焦正面能量

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否健康会影响自身的行为和认知,当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正确时,他的行为和认知会出现偏差。当这种情况严重的话会出现错误的行为,这就不仅影响到他自身的生活,也可能影响到他人的生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自身有着一种深远的影响。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影响他的判断能力和选择,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做出最适合人生的选择,它直接关系到孩子的人生能否朝着正确的方向航程。

1.学习浙大名人精神

每一届新生入校,我校都会进行校史教育,带领学生参观浙大名人长廊,了解浙大名人故事以及优秀品质。例如浙大名人马寅初、苏步青、竺可桢等400多著名学者教授,不仅有突出的学术成就、社会贡献,同时更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他们的言行中闪耀着浙大的"求是"精神,是青少年的学习榜样,这些名人榜样便于我们教育工作者加强对中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激励学生树立远大抱负,发奋图强,做最好的自己。

2.学习经典语录

"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便成了笔者教育每届初一新生的必修始业课。对孩子们来说,初中三年生活毕竟是他们成长的关键时期。人生要有目标,要有计划,要有提醒,要有紧迫感。一个又一个小目标串起来,就即将成就你一生的大目标,如此自身的人生才过得有意义。

笔者还把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一书中的部分章节朗读于大家听并作简要点评。其中书别提到一句话:"让大家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既是一种伟大而又崇高的人生价值观,更是一种平凡而朴实的实际行动。我希望孩子们能在初中学习生活中体现个人价值,给大家带来幸福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曾获奖的省国学主题班会课《走近国学之〈三字经〉》,是我们全班利用三天时间一起努力完成的,无论是主持人的积极准备,还是其他同学的全力配合,都充分体现大家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孩子们的出色表现正印证了高尔基所说的"当你感到一切人都需要你的时侯,这种感情就会使你有旺盛的精力"。

3.学习同伴优秀榜样

作为班主任,务必做个有心人,善于挖掘身边的有利于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典范。班级里的优秀学生就是良好的资源,他们的示范作用更直接、更直观,更能让让大家真切体会认识"该做一个怎样的中学生","该怎样做一个优秀的中学生","中学生活该怎样过才有意义",从而引起思考并加以效仿。当然,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正能量还有不少:如观赏励志影片《幸福来敲门》、《KeepGoing》,欣赏励志演讲《让世界充满爱》、公益短片《Didyouknow?》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开展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所推崇的法宝。

(七)携手家校合作

学校教育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的立足点,校外施教是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培养的延伸点。因此,要拓宽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培养的星空,开辟有利于人格健康成长的渠道。在校内,班主任要取得校团委、学生管理处、年级组和任课教师等多方面的积极配合,需要过程齐抓共管的态势,将人生观和价值观渗透到各门学科和班级活动中;在校外,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班主任要定期家访,或是通过电子邮件,了解同学们的家庭实际情况,传达同学们的心声,让家长们更多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只有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和谐统一,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格局,才能帮助学生们逐步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八) 加强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是对中学生进行健康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的重要途径。当今的初中生面临诸多心理困惑,心理矛盾较为突出:如学习上的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个人前途问题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就很难形成健康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我们教师要针对学生这些问题适时地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排除相关烦恼,克服人格障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和学生们的促膝交谈使他们学会了自我管理情绪,并进行心理调节,有利于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养成健康的人格品质。

三、结语

对中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和有效途径很多。在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过程中,方式和方法固然重要,教师自身人格的熏陶影响作用亦不可忽视。作为一位优秀的教师,其人生观和价值观会成为一种模式而被学生模仿、学习。因此,教师要时刻注重优化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自身的育人信念,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人生。教育中从不说大话、空话,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以自己独有的人格魅力去感召学生。要真正关心学生,热爱学生,经过长期的努力与引导,让学生在健康快乐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中学阶段是中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成型的重要时期,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肩负起教育者的真正使命,树立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的育人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充分发挥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功能,培养出具有优秀品格的初中生。

参考文献:[1]孙云晓.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杨眉.健康人格心理学[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3]齐欣.名师的人格教育力[M].九州出版社,2006.

[4]杨眉.健康人格心理学[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篇4

关键词:价值观;大学生;就业价值观

党的十明确提出,努力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创下了历史新高,被成为 “史上最难就业季”。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社会上流传了一些“出生决定出路”、“拼搏不如拼爹”、“读书无用论”、“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等负面思想给恐慌、焦虑、茫然中大学毕业生带来许多不良影响,使他们抱怨社会的不公,丧失了拼搏的勇气和斗志,那么如何用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指导大学生面对就业难的问题,树立积极、乐观、自信的心态迎接就业挑战是本文探讨的主题。

一、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之后,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一直持续增长,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为631万,2011年上升到660万,2012年达至680万,2013年攀升到699万,创下历史新高。伴随着毕业生人数急骤增加,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以北京为例,2013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高达22.9万人,截止4月中旬,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签约率尚不足三成,其中本科生签约率26.6%,专科高职生签约率16.84%,研究生签约率35.69%。由此可见,严峻的就业形势像雾霾一样,成为高校毕业生无奈却无法回避的话题。

二、 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因素

1.客观因素

⑴经济形势影响。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随着全球实体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和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使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2008年上半年我国沿海地区出口受阻,增幅逐月下滑,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迅速从中小企业蔓延到大中型企业,从出口部门蔓延到其他部门,从东部沿海地区蔓延到内陆地区。2008年第四季度的GDP增长率下降到6.8 %,致使全年增长率降至9%,创7年来的最低点。?譹?訛2009年中国GDP增长8.7%,2010年在宏观经济政策“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变”的指导思想下,通过“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带动作用,中国GDP增长10.3%,可是到2011年中国GDP跌至9.2%,2012年中国GDP下降到了7.8%。一方面是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另一方面是经济下滑,许多行业、企业经营困难、效益下降,就业岗位减少,这必然增加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⑵教育模式的影响。一是高校的专业设置不能满足因经济结构调整产生的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造成人才结构性失调,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供给与需求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的就业难。二是在校所学知识内容陈旧,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更新速度。如今知识的时效性在快速缩短,而大学里所用的教材更新较慢,所学的内容已经不能跟上日新月异的知识创新,因此造成“能岗不匹”,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毕业生谋不到理想职业。三是高校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难以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把知识和才能物化为真正的行为才是真正的人才。可是,我国的高等教育重视理论教学,往往采用大班教学,以讲授的形式为主,课堂讨论、社会实践的机会比较少,停留在“纸上谈兵”,所以,动手能力较差,工作经验缺乏也是不能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

⑶社会潜规则的影响。近期,人民日报发表了数篇文章“莫让青春染暮气”、“与其羡慕‘拼爹’ 不如趁早好好奋斗”、“ 终结‘拼爹游戏’才能缓解就业之困”等,说明了现在中国社会利益分配开始凝固化,青年一代躺在老一辈功劳簿上坐享其成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富二代”“官二代”可以通过“找关系”、“走后门”等暗箱操作手段,便能找到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而处在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家的孩子凭借真才实学也未必能找到理想工作。这种有违公平公正公开的暗箱操作和“拼爹游戏”也是当前不可忽视的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

2.主观因素

⑴人生价值观迷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思潮鱼龙混杂涌入我国,由于青年时期人生价值观尚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毕业生就业的期望值和择业取向往往以“社会地位、个人待遇、条件好坏、稳定与否”为标准,追求工作比较稳定、收入颇丰、工作轻闲的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其次,他们倾向于留在大中城市,不愿意到急需人才的偏远地区就业。大学生向往的岗位求量一般较少并且竞争激烈,这就构成了学生供应量与社会实际需求量之问、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强烈反差,导致很多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屡屡受挫,产生迷惘。

⑵就业观念陈旧。正确的观念带来正确的行动,正确的行动才会有正确的结果。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这样的就业观念:“宁愿出国带光环,不在国内做职员”;“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这些就业观已经不能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对毕业生的要求,造成了“有业不就”的现象。

⑶职业生涯模糊。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代大学生经历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验后,进入大学后彻底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注意力和精力都用在网游、交友、游玩等活动,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多数学生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没有明确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

1.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内涵

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人生价值是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所谓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所谓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譺?訛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共存。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前提;人生的社会价值又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只有对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才能从社会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需要。正如马克思所言,人既是目的同时又是手段,始终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他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只有达到自己的目的才能成为他人的手段——这种相互关联是一个必然的事实。”?譻?訛由此,我们对人生价值的评价也要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结合,全面、客观地评价每个人的人生价值。既要看贡献,为社会创造的物质财富和为社会提供的精神财富,又要看满足的人的需要,正确看待多数人需要与少数人需要,近期需要与远期需要的关系。

2.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对就业价值观的启示

根据哲学意义的价值内涵,就业价值观可以理解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具有导向和动力作用的观念系统,是大学生对与自身就业有关的重要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譼?訛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对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给我们的启示是以实现人生价值为择业导向,可以实现自我生命的不朽境界。

自我价值的追求,首先意味着对自我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之间融洽而和谐关系的追求。马克思恩格斯说:“我们在选择职业时所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善。不能认为这两种利益会彼此敌对,互相斗争,一方必须消灭另一方;人类的天性生成是这样;人们只有为了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了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自己才能达到完善”。?譽?訛马克思中学毕业时在《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表达自己要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因此,他为此付出了艰辛,政治上的迫害,经济上的窘迫使得他终生颠沛流离,但是他的思想至今熠熠生辉,在各个领域发挥着其影响力。正如他所说“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这就是人生的一种不朽境界。如果大学生都能以追求自我价值不朽的境界为择业标准就不会在“金钱、地位”等功利化的标准前迷失自己的方向。

3.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的具体途径

⑴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的转型过渡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国情为基础,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同时加强就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一方面引导学生转变和确立与社会需求和市场导向相适应的就业观,实现多元就业,自主创业;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提前做好就业准备,大一时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大二时让学生锁定职业兴趣,大三时让学生有意识地提升职业修养,大四时通过社会实践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这种在工作中融入了自己的兴趣,工作不再仅仅是谋生手段,而是一生所致力的事业,才能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体验到人生价值自我实现的快乐。

⑵加强政府的指导和监管,营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

政府必须加强对就业市场的指导和监管,出台相关的大学生就业保障政策,努力消除性别歧视、地方保护主义和地域用工歧视等现象,利用政府资源搭建就业信息资源平台,提高就业信息的准确度、透明度。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从根本上杜绝就业的非正常操作,走出“拼爹”怪圈,打破“阶层固化”,建立起规范有序的就业市场,创建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让每个大学生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⑶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增强就业竞争力

高校要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以就业为重点调整专业课程。要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依据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各种能力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计划,增加课程选择性,开设与时俱进的课程。要调整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模式,强化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训练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引文注释

①郭学勤.论民生视野下大学生就业[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64.

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4.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下)[M].人民出版社,1980:473.

④刘和忠,马东薇.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问题及对策[J].高校理论战线,2011(11):44.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篇5

5月19日星期四,我有幸参加了第一次党校培训,对党的组织,原则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几年以前我没有想过自己也能参加党校的培训,这一次让我难忘。从小时候的抗战片起,我开始知道有八路军,。在一个个电影组成的片段里,从心里面我们孩子们对八路和叔叔的崇敬到了最高的级别,我们知道是他们创造了一个国家,挽救了一个民族,并使中华人民,中国这个国家稳稳的站在世界强国之林。热爱中国***从小时候开始,从八路军开始。

然而现在我被幸运的批准加入第四十期党校的培训,在荣幸之余,心中不免升起一丝压力。——与伟大的**党员相比,我有能力加入这一行列,像他们一样为祖国做贡献吗?带着这样的心情,我走进了党课培训的教室,看到的是很多有活力的面孔、如朝阳般的热情的脸。我开始知道自己进入了一个优秀的团体。我要为这样的学习经历而更加努力。在两节课的学习中,我做笔记,认真听讲,学到了很多党的知识。我了解了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

中国***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这一伟大的组织原则。这是也必须是一个贯穿党和国家始终的制度。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坚持民主集中则,可以解决困难,让全党全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可以更好的建设我们的国家。如果这一制度动摇,则,民主得不到伸张,人民积极性下降,造成党内同志的涣散。甚至整个党将会腐败,就会没有凝聚力。就会无法面对突发性的问题,就会失去人民的信任。从历史和经验来看,苏联的挫折给了我们经验教训,国内的给全国人民上了生动的一课。结合这些血与泪的教训,在这样一个国际竞争如此强烈,社会形势变化如风云般变化的时代里,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一个尤为重要的坚持。应该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任何一个组织和部门都有其纪律。中国***有着严密的组织纪律。包括:日常行为中的纪律,组织建设上的纪律,和防腐防敗的纪律。中国***党员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组织纪律,把它当成人生生活的准绳。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人民服务。,特别是在组织上始终保持,拥护党的领导,发挥党员的积极性,先进性。站在时代的最前沿。在党内担任重要职务的党员要始终牢记党的组织纪律。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把防腐防敗放在第一位。提高个人的人生境界。在更大的舞台上为群众谋福利。

还有很多由党的先进性延伸的问题这里不再论及。经过这样一课的学习,我对党的组织纪律由了深入的了解。其实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应当严格约束自己,在学校里要积极参加活动,提高组织建设的能力,另一方面,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将来更好的为祖国,为人民做贡献积蓄力量。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篇6

价值观是政党的重要标志。***员在新形势下要树立与时俱进的价值观以适应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加强党员的价值观建设,就需要加强理论学习,增强***员的社会主义信念和信心。***员是历史的带头人、引路人,理所应当坚信马克思主义,当前特别应坚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把实现****作为自己的理想价值目标,决不能在一些大的风波面前丧失信心、动摇信念。其次要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

一是要正确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同志指出:“***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员应该首先讲奉献,讲为人民服务,应把个人的价值与中国***的群体价值结合起来,自觉地把群体的奋斗目标作为自己的价值目标,并在为之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二是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作为***员,要坚持从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出发,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既切实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又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人无论何时何地个人利益都应服从于人民的利益,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人民极端热忱的态度,精益求精地去工作,为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甚至可以不惜牺牲自己个人的一切。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替剥削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比鸿毛还轻,这就是***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志表彰的白求恩和张思德,就是践行这种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典范。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篇7

现阶段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如下特点:

第一、直观性:即中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是直观的,往往就事论事,而很难对人生和社会的复杂问题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去理解。

第二、粗浅性:中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的观察往往是粗浅的,只对客观事物进行和粗浅的理解,基本上还是以个人的经验和理解去评价,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也不能从纵横经纬方向进行深入透彻的判断。

第三、固执性: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社会经验,但由于其心理水平还比较低,所以他们在形成一定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后,往往会坚持很长时间,不会轻易改变。

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世界观建立于一个人对自然、人生、社会和精神的科学的、系统的、丰富的认识基础上,它不仅仅是认识问题,而且还包括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行动。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迄今为止最科学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我们党把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的结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科学、正确的世界观最具体、最生动、最集中的表现。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中学生一定要尊重客观,顺应潮流,与时俱进。客观就是世界,世界是个什么样子你只能去认识它,去适应它,进而去改造它。要使自己适应客观,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而顺应潮流,就是要把握时代的主题。现在是努力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期,这就是个潮流,中学生如果不跟着这个潮流,那是根本的世界观出了问题。与时俱进,就是要永远不落后,永远跟上时代的步伐,走在时代的前沿,这样中学生才能看得更远。

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主要内容是对人生目的、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态度,具体包括公私观、义利观、苦乐观、荣辱观、幸福观和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人们在人生实践和生活环境中逐步形成的。由于人们的社会实践、生活境遇、文化素养和所受教育的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人生观。

正确的人生观指引人走人生的正道,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人生业绩,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高尚的人。错误的人生观将导致人背离人生的正道,走到邪路上去,甚至成为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的罪人。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人生态度。中学生应当追求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品格,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包括对价值的实质、构成、标准的认识,这些认识的不同,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价值观。每个人都是在各自的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追求着各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对一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篇8

在青少年的整体素质中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我们接触到的学生中间,特别是90后学生中,的确存在许多学生的价值观太狭隘太功利,使得青少年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缺乏爱心、缺乏团队精神、缺乏诚信,缺乏崇高理想……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国家教育部、等单位联合了《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要求全社会都来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作为一名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者,整天和青少年学生打交道,对于当代青少年的心理状况、思想道德、行为规范都有较深的了解,本文就从如何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方面谈几点认识。

一、要正视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多元化

曾经说过:“一张白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这句话可以比喻未成年人纯洁无暇的心灵和具有较强可塑性的性格。可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途径的多元化,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已不仅仅是学校里课堂上老师的讲授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影响到青少年的价值观和行为选择,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承认这一点,有助于我们降低对学生自发形成正确道德选择的期望值,增强学生思想工作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我们不能把学生的思想想象成一张白纸,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多种所有制、多种分配方式、多样的消费方式、区域经济、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会使他们不成熟的心里充满困惑,出现多种价值观、人生观很正常,不应大惊小怪,动辄批评训斥。

有位教师问学生:“你认为人生的真正价值是什么?”学生回答:“上名牌大学、买大房子、过好日子。”教师当即嗤之以鼻,并告诉其他学生这就是思想庸俗低级、价值观扭曲的表现,全班学生全都低头不语,但背后都认为老师太虚伪。

这位教师的出发点和动机无疑是正确的,但由于对学生现实价值观的简单否定,引起了学生的反感情绪,降低了学生的认同感,影响了教育的效果。

二、对学生积极引导,澄清思想误区、拨乱反正

正视学生多元化的价值观、人生观,并非是全盘肯定或置之不理,否则教育的功能又如何体现呢?关键是如何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虽然可能没有本质的错误,但还有更高层次的更有价值的人生目标值得他们去追求。

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只是一些侧面了解而且往往都是阴暗面,所以才造成他们缺乏对集体对老师甚至对家庭和父母的信任和责任感。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能强加给他们我们的思想,但可以通过大量事实来证明:社会不只有阴暗,更多的还是阳光,社会生活的主流还是真善美。公理正义和爱并没有远离,而是一直围绕着我们。引导学生用全面的观点去看生活、看社会,从而不要只有怀疑,而无对人的基本信任,这样才有助于他们看到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真实性和正确性,从而调整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果我们的老师能把5.12地震中“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先进事迹作为生动的思想品德教材,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要比简单的说教效果要好许多倍,学生受教育的程度也要深刻许多。

三、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科学的方式

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逆反心理很强。作他们的思想工作,要特别注意方式,不能动辄摆出“说教”的面孔,更不能以“过来人”自居,要和学生倾心、平等交流,让他们对老师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古人云:仰其德,信其言,行其道。教师只有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学生,用真心去关爱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关爱青少年,用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都能用健康积极的心态,用诚实友爱的目光对待周围的人和事,这还需要我们继续做大量深入的工作,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年的心理了思想道德建设,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为青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

[2]周又红,李岗编.青少年生物与环境科学实践活动竞赛指导[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

[3]陆德明.现代中小学艺术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256.

[4]余映潮.语文教师实用研究技法:论文写作法[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10):15.

[5]赵勇."慎言‘情商’---来自反对者的声音"[J].山东教育,2000,(05).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篇9

价值观是指人们认识和评价客观事物和现象对自身或者社会的重要性所持有的内部标准。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个体的道德品质及其一生的发展方向。然而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使全国人民的物质及精神文化生活都有了极大地提高,但是对长期以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的青少年来说,往往由于自己的社会心态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节奏,因而常常会出现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紊乱现象。而语文教育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一直坚持着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人格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注重评价方式多元化和科学化,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而,在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同时,将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与日常的语文教学挂钩,对于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之形成健康、道德、和谐等积极的价值观具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2当今青少年群体中价值取向的误区

当今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总体上来说是可观的,普遍有着较强的自信心、积极地进取心以及热情、乐观的生活态度。但与此同时,一些消极的价值取向也是存在的,有些取向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或思想的逐渐成熟而逐渐改善,但有些则需要及时加以引导。

2.1倾向性职业追求的是权利与金钱。虽然现在的青少年学生未踏入社会,与所谓的金钱及权利接触不深。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成分的多样化以及按劳分配、优胜劣汰等市场法则的出现,往往影响着青少年的求职取向。在问及他们的求职取向时,他们大多反映的是权利或高工资,而当问及他们所谓的权利与高工资是否代表未来的幸福时,大多反映的是未考虑过或是肯定的回答。如此受“拜金主义”的影响,必将会使青少年在未来的人际及情感交流等方面大打折扣。

2.2生活取向追求的是享乐与满足。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人类的欲望也在不断的上升。而当今的青少年大多属于独生子女,从小的养尊处优使他们缺乏一定的分享意识,加之受到一些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往往在生活中讲究要吃得高档,穿的时髦,花钱要大方,而且平时所用的东西必须是名牌而且要潮流。长期如此下去,只会导致青少年在生活中缺少一定节制,一味的贪图享乐,体验不到汗水背后的而辛酸。

2.3倾向性知识追求的是理论与高分。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各行各业对人才的争夺也是非常的激烈,青少年学生作为国家的后备人才资源,其能力的强弱与未来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然而,受传统应试教育的误导,许多学生所追求的文化及知识只是片面化的高分,他们认为分数高就意味着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就越好,相对应的是自己的能力也就越强。而他们恰恰忽视的是创新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及提升。

3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途径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展,中学的语文教学模式也在不段的改革,但有一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那就是“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因而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独有的特点,帮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那么,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具体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3.1让成才案例探讨带动学生追求知识的方向性。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或阅读理解当中,我们会接触到许多成才案例。在往常的课文分析当中我们可能更多注重的是文章主旨思想、写作手法、整体结构等客观表象的分析及讲解。但当我们深入文章时会发现里面蕴含有成才人士理想、志向、人生目标和成才路上的种种荆棘等内容,所以在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带动学生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让学生通过对他们成才之路的探讨及分析来强化自己的成才观念。这样一来,在强化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同时也让他们明白真正的人才不仅仅是依靠成绩来论高低的,而是综合发展,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性统一,并在应用的同时不断加以创新的。以此来带动学生追求知识的方向性具有非常实用的操作价值。

3.2鼓励引导学生抒写生活随笔,加强学生对身边事物的正确认知。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青少年的价值取向不同,往往对相同的事物有着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回到事实本质也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从而对于性格可塑期的这帮孩子来说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由于现在社会的家长从小对孩子的教育都普遍重视,好多学生从小就养成了抒写生活随笔的习惯,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这样一个现成的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对周边的事物法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我们教师也要对学生的这些看法加以了解并整理归类,从而发现学生对周边事物的认知误区,然后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加以引导。

3.3注重课堂情境创设,加强学生情感教育。2007年3月在全国两会期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曾提出提出:“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尤其要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这也应涵盖了感恩、回报、尊敬、关心等情感意识的教育。而语文课堂作为一项极其活跃而又有趣味的教学环节,在分析课文或其他教学内容当中我们就可以有意在里边创设一些课堂情境,如兴奋、动情、激动、迫不及待等等。这样以来就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生活,在对故事的深度理解当中升华自己的情感意识。如此下去让学生在进行情感思考的同时,又增加了他们对周边事物的理性分析。

3.4在语文教学实践环节增加集体活动,帮助学生树立集体价值观。为了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在新课改的不断要求下,语文教学实践环节在中学的语文教育中也占有了相当大的比重。面临当今青少年群体普遍个人主义严重的情况,作为中学执教的一线老师,我们就很有必要将学生集体价值观的培养贯穿在语文的教学实践环节当中。让学生通过实践环节自己体会并同化一些正确的价值观。例如,我们可以组织一些“集体与个人”等类似相关的辩论赛、知识竞答,还可以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并加以分组竞争。通过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我们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明白:自己价值的体现脱离不开集体,自己利益的上升必须建立在集体成绩的上升之上。

4结语

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是他们在逐步的发展中强化自己的必经之路,而语文教学作为中学教育及学生养成教育的基础教学环节,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而,我们老师作为培养青少年价值观的“催化剂”,不仅要将学生各方面价值观的培养贯穿在平时的教学当中,而且要不断通过各种实践去检验强化。展望未来,我们语文教学在社会的发展中也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对于中学生的养成教育的成分也将会不段增加。因而,作为中学语文老师,我们必须和学生打成一片,不断去透视学生的心理并对他们加以合理引导;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不断加强自己的执教能力,在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同时,培养起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篇10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世界观影响并支配人生观,每一种人生观都有其世界观基础。人生是人的生命历程,是人在一定客观条件基础上能动的生活过程。在人的生命历程中,人们总是自觉程度不同地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或人生意义)形成总的看法,并以此指导自己的人生活动。所谓人生观就是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价值、道路以及生活态度等的根本看法和信念。它回答人是什么,人为什么而活着,人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等问题,是一定的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表现。

人生目的是指人究竟为什么而活着。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有人为吃喝玩乐,有人为名利权色,有人求平淡,有人求遁世,革命者则是为了革命事业和人类的解放事业。不同的人生目的决定了人生观的进步与落后、崇高与卑微。人生态度是指怎样做人的问题,即为实现人生目的面对人生所采取的态度和行为。每个人在其生命历程中都会遇到生与死、苦与乐、荣与辱、得与失、美与丑、公与私、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的矛盾和斗争,都会做出不同的回答和抉择,表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对现实生活是乐观向上还是悲观消沉,是自强不息还是自甘平庸,是坚定沉着还是动摇徘徊,也是人生态度的不同表现。

人生价值就是人怎样生活才有价值,才有意义,即对人生目的和社会行动的意义、作用、影响所做出的评价。特别是对以上所说的生与死、苦与乐等人生重大问题的态度与抉择的评价,最能反映出人生价值观的不同和差异。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决定着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同时后两者对前者也有一定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是在批判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人生观的基础上,吸取了人类历史上进步的人生观的精华而创立的。马克思早在中学时代的作文中就表达了“为大家而献身”的人生愿望,后来在回答女儿提问时,表白其人生目的就是解放全人类。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首次提出了“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主张。列宁则要求把“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和“我为人人”的准则渗透到群众的意识、习惯和生活常规中去。更把无产阶级的人生观精辟地概括为“为人民服务”,并提出在***人看来,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就是自己生命的价值所在,“为人民服务”,就是自己“一切言行的最高准则”的***员所应具有的人生观。

“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必然要求和集中表现,是无产阶级本质和历史使命的客观要求,它体现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而是最科学、最崇高的人生观。因为***人立志为****奋斗终身,所以***人的人生观也称为****人生观。***员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成员,必须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人生目的,心里时刻想着人民,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热爱人民、关心人民、服务于人民;必须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判断是非和人生意义的标准和原则,作为衡量自己人生价值的尺度,一切言论行动都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能从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出发,个人利益要服从人民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必要时要放弃甚至牺牲个人利益;必须保持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朝气蓬勃、奋斗不止、坚定顽强、宁折不挠的人生态度。要有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和信念;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要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埋头苦干,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总之,***员只有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排除利已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悲观主义等各种错误的人生观,才能为****的事业奋斗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