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十篇

时间:2023-04-01 01:54:11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篇1

关键词:月光族 经济发展 消费观 艰苦奋斗 勤俭节约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了“月光族”,过着“富,富不过30天;穷,穷不了一个月”的月月光生活。那究竟什么什么才是月光族?又应该如何对这些青年进行思潮教育呢?

月光族,是一个网络流行词,指的是将每月赚的钱都用光,花光的人,所谓花光用光,身体健康。月光族一般都是年轻一代,他们与父辈勤俭节约的消费观不同,喜欢追逐新潮,扮靓买靓衫,只要吃得开心,穿得漂亮。想买就买,根本不在乎钱财。“月光”们有知识,有头脑,有能力,花钱不仅表达对物质生活的狂爱,更是他们赚钱的动力。老辈信奉“会赚不如会省”,对他们的行为痛心疾首;而他们的格言是“能花才更能赚”,花光用光自得其乐。

要想正确引导青年的消费,实施对青年的思潮教育,就必须先了解清楚出现“月光族”的原因。

月光族,是近几年才出现的词汇。它的出现离不开社会的变化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越来越多的西方思想涌入了国门,充斥着我们的社会。显然,生活在其中的青年必将受到影响。近几年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使我国的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的增长速度,但与此同时,我国的物价也飞速增长。年轻一代往往是大学刚刚毕业就面临着就业,结婚的问题。从目前来看,虽然很多青年有知识,有头脑,有能力,但在就业压力如此之大的时候,能找到一份工作已经很不容易,至于工资,更是很不容易高。而这时的年轻人风华正茂,是最需要装扮自己,享受生活的快乐的时候。再加之婚姻的压力,在男女朋友的期间就需要有浪漫的代价,要结婚时更是要有房,有车。这样,青年就不得不将每个月自己的工资全部用来消费,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

再从青年自身的思想来看。

他们接受了许多西方的思想,认为人生在世,应该及时行乐,明天是什么样子没有人知道。实用主义思想在广大青年中很受欢迎。他们认为有了钱就应该花,应该在自己年轻的时候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想穿的时候就穿,想吃的时候就吃,想喝的时候就喝,没有必要为了明天而折磨现在的自己。因而,他们的消费观也不是很合理,与老一代的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有很大差距。

我们了解了产生月光族的原因之后,就应该对症下药,积极引导青年的消费。我们可以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来解决。

一方面,我们要引导青年积极“开源”。要想有更多的金钱的源头,青年自身首先要增强自己的“开源能力”。青年在上学阶段,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不一定体现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有些学生学到的知识很死板,不懂得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有些学生仅仅只会书本上的一点点知识,或是说只会老师交给的点滴知识,没有自学的能力;有些学生...这些学生有时候可以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但那并不代表他的知识多。我们需要的是真正有丰富知识的人,他也许在考试成绩上来看,很一般,但他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阅读到的课外知识很多,并且可以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人才。青年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后,就有了“开源”的第一个条件。其次还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人交往。这是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人具有社会性,在生活或是工作中与人交往那是不可避免的,良好的与他人合作可以大大增强自己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因此,青年要学会与别人相处。总之,要使“艰苦奋斗”的思想深入青年的头脑。

另一方面,我们要引导青年学会“节流”。老人常言:“会赚不如会省”,虽然这句话很多青年人不赞成,但流传下来的古话还是具有一定的道理的。要想不“月光”,学会省也是很重要的。因此,要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在青年中最容易出现的有互相攀比,从众还有标新立异的心理。对于攀比心理来说,要从小做好对小孩子的教育,教育他们不能和其他的小朋友比吃比穿。而对于从众心理来说,这是大众的共同心理,有时候即使是较为成熟的终老年人,也会随波逐流,跟着别人走,但我们要尽力的克服。要明白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别人需要的东西,自己不一定需要,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而标新立异的心理,则更多的体现在现在刚刚走向社会的,或者已经在工作中小有成绩的80,90后,标新立异是他们吸引别人注意,发扬个性的一个表现。但如果过于标新立异,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不仅不能突出自己的个性,还会让别人觉得自己很怪异。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要树立求实的心理。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来决定自己的消费。青年节流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例如,可以制定每个月的生活预算,严格按照预算来支出;自我控制消费;不要贪图玩乐,等等。要使青年树立“勤俭节约”思想。

总而言之,对于青年的思潮教育,要对他们进行“艰苦奋斗”,“求实消费”,“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使这些思想深入人心,避免“月光”,从而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具体方法有:青年与老一代人进行交流学习,让他们互相发现对方思想的优点;青年之间的沟通;使青年认识到“月光”的许多弊端,等等。

当然除了要正确引导青年的消费外,还要有社会的共同发展。社会需要给青年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在社会与青年自身的努力之下,相信可以使青年生活合理有序,同时满足自己适度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立思.社会思潮与青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5).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篇2

【摘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消费的观念和行为缤纷多姿。如何树立一种正确的消费观已成为师生共同的话题,文章从实际出发,探讨教学丰富多彩的形式,既完成了本课教学内容,又引领中学生亲身树立和践行正确消费观,做一个新时代的中学生。

关键词 中学生;消费观念;消费心理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0-0091-02

一、案例背景

九零后的新生代,消费的观念和行为已经是五花八门,由于条件的优越,思绪的震荡,他们已经有很多早早地步入了享受消费、超前消费或是娱乐消费、成人化消费的行列,如手机、MP4、电脑类电子产品、名牌服饰、网络化消费覆盖率已经超高,而他们也都认为理所当然,并没有觉察到这样的消费方式正在吞噬我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和仅存的精神食粮。因此,要引导学生站在理性的高度去思考和面对这纷繁复杂的消费世界,争做一个理智而又文明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势在必行。

二、主要教学过程

师(展示):“聚焦中学生名牌消费现象”,中学生以携带手机,畅游网络,穿名牌的衣服、名牌鞋子为时

尚……请你就中学生的名牌消费问题谈谈认识。

师(巡回指导):分组讨论,试从消费者心理特点的角度谈谈现实生活中学生名牌消费反映了哪些消费心理特征?

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后做答):穿名牌、玩手机,还有上网反映了我们从众心理……

师(鼓掌):还有没有补充的?

生:也反映了我们的盲目性,追求一种时尚性的心理。

师(微笑):很好,其实这是一种盲从,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从众心理?

生(讨论并小结):是否从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从不可取。

师(展示其他消费现象图片,简单介绍):同学们还知道其他哪些消费心理?

师:请大家相互讨论并分析怎样对待这些消费心理?

生:求异心理,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

师生:求异心理可能有利于推动工艺与产品的创新,但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师(展示现实中学生消费现象中的名牌衣服、手机、新潮MP4、MP5图片):这些消费司空见惯,比比皆是说明了什么?

生:攀比心理,“向上看齐”,甚至炫耀。

师(提示):怎么对待?

生:绝对不可取!不健康,不提倡!

师(提示):有什么样的消费心理是讲求实惠,一种理智的消费呢?

师生:求实心理!

师(给学生较充分的时间,引导学生总结各种消费心理及其对策,请学生讨论):面对遇到的各种消费现象、消费心理,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生:在学案上找答案,并相互交流……

师(巡回指导各兴趣小组):请结合教材对此各抒己见,自由发挥。

生:我们应该顺应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潮流,节约消费,合理地安排日常开支。

师:很好!用教材内容做答!

生(小结):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师及时抓住学生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思维,继续引

导……)

师生(形成共识):我们还需要提倡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心理。

师(微笑):还有没有补充说明其他因素的?

(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大胆猜测,教师深入学生中,及时给予启发和指导。)

答案一:家庭、学校应该给予中学生正确的消费导向。

答案二:社会应该给中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消费环境。

师:一起鼓掌!真是精彩纷呈!这是什么因素?

师生:影响消费心理的客观因素!

(师顺势指导,随即选择学生,让其做出总结和评价。)

生(总结两个问题:四种消费心理及其评价):做理智的消费者也要做到四个方面。

师:各位学习这课后有什么感受?

生1:我要合理安排我的零花钱,做个理智的消费者。

生2:我要不被商品广告、包装、价格所诱惑,要学会节约,呵呵!

生3:理智消费,努力学习,远离网络、手机的负面影响。

师:“习惯成就未来”。

……

三、案例反思

此次活动课程的设计,是围绕学业水平测试的C等级要求而展开的,也是从理论到实际的拓展与深化,主要选择中学生生活经验中熟悉的消费现象,由感性上升为理性,从学生的交流、合作、争论中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让中学生的思绪在激烈地碰撞中产生现实的火花而随处迸发,勇于思考,自主学习。

从活动的形式上看,这样的设计,由现实的事例引发思考,提供了一个生动而合理的平台,有利于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参与,设身处地或是耳濡目染,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发挥。比如,在如何解决的环节上,学生的答案就超出了笔者的想象,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达到了更深层次的理论和现实高度。

从教学的内容上看,这种活动设计可谓一剂良药,一针见血,直击要害,具体的事例,真实的人生,让人记忆深刻,富有较强的感染力。他们能从情感上达成共识:不健康的消费害人害己,同时也提升了中学生日常鉴别和抵制不良消费的能力。这种理论与现实的探讨打开了学生的思维舒展,激发了学生的灵性,让政治课能够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消除部分学生在现实消费问题上遇到的苦恼,这也正是一堂政治课所要达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需要,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

从教学过程上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引导探究,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能从现实中消费的兴趣性、求异性、从众性、盲目性、攀比性多角度去分析概括,基本上函盖了教学中的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和求实心理四种消费心理的特征内容,难能可贵的是在区分各个消费心理易混淆的地方也较到位,而且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问题,增强认知冲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很好地调动起来,思维的严谨性、创造性得到螺旋提高。

在安排对策这环节中,学生大胆地谈到了我们应该顺应节约建设型的潮流,节约消费,合理地安排日常开支;家庭、学校应该给予中学生正确的消费导向;社会应该给中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消费环境,真是精彩纷呈,出乎意料。不仅谈到了课本上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还涉及到影响消费的客观因素,正是因为选择这一具有现实意义的情景案例,才能够让学生用事实说话,又用现实来证明,和教师一起探讨学生感兴趣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并解决自身或许遇到的难题,角色互动,合情合理,起到了启发和针对的效果。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完全被调动起来,活跃了课堂气氛,思想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学有所思、学有所用,在相互交流、讨论、探究中提高,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笔者深深地感受到:在阳光生命高效课堂中,提高学生的素养,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做主”的理念势在必行,这也是落实该模式的主旋律,让学生从政治课堂的教学中找到回归现实的感受。

参考文献:

[1]陈宗杰.高中新课程教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2]周卫勇.高中新课程[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编辑:杨迪)

河南省启动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并开展管理者培训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精神,在前期调研、论证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河南省启动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能力提升工程及管理者培训工作,并于近期印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同时,于2014年9月17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为期三天的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工作高级研修班。河南省教育厅副巡视员赵国河出席并讲话,全省18个省辖市、10个直管县(市)教育局副局长、师训科(处)长,河南省2014年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实施区县(市、区)教育局副局长、师训股(科)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承担河南省2014年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任务的有关高等院校(机构)和承担河南省2014年“国培计划”任务的省内高等院校以及厅属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研修。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篇3

     事实告诉我们,不良消费的弊端越来越趋向明显:

     1.分散精力

     不断上涨的物欲和盲目攀比的心态,令他们无暇顾及学习,更谈不上勤思考、苦钻研。

     2.缺乏意志

     轻易满足的消费欲望,使他们缺少艰苦磨练,意志力薄弱。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缺乏艰苦磨炼,意志力薄弱。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缺少知难而进的进取之心。

     3.导致偷盗

     吃喝玩乐、金钱至上的观念深入头脑,一旦欲壑难填,则引发偷盗行为,近年来逐渐上升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大都与此相关。

     引导孩子合理消费刻不容缓。对此,我们学校从两方面着手,开展教育活动:

     1.集体中引导合理消费

     马卡连柯说:“对个人的最实际的工作方式,是把个人留在集体内。”因此,首先拨正集体舆论,用集体的力量约束每个孩子的言行。利用班会、晨会,让孩子们讨论“什么才是合理消费”、“如何面对花花绿绿的世界”,孩子们畅所欲言,形成共识:“浪费可耻”、“消费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

     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更令孩子们兴致勃勃。课后热闹的拔河比赛、跳长绳接力,到野外放风筝、采集昆虫,做植物标本……美丽的大自然,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使孩子渐渐摆脱电子游戏、卡通玩具、明星画片和各类零食。

     2.生活中体验父母的艰辛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使孩子们不了解生活的艰辛。我们让孩子走进生活,了解父母,组织社会调查“爸爸妈妈的一天”,从早晨起床到晚上就寝,一整天的调查,孩子们感触颇深。汇报课上,好多孩子哭了,“没想到爸妈挣钱这么不容易。”“我跟了一天都这么累,爸妈天天如此,该多辛苦。”特别是那个拿过妈妈钱的孩子更是痛哭流涕,“我和妈妈卖了一天菜,手都累得抬不起来,只赚了十几元钱。”他为自己的大手大脚难过,为自己伤了妈妈的心而自责。调查中,劳动的艰辛,钱的来之不易,他们体会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对家庭的,他们也体味到了。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篇4

【关键词】新常态;高中生;消费价值观

高中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在消费中往往会追求品位与潮流,但是高中生并没有独立经济来源作为支撑,那么培养良好的消费价值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新常态下高中生必须重视培养自身良好的消费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并运用恰当的理财方法在消费中承担社会责任,为我国消费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以及经济的进步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继承传统消费价值观

崇尚节俭是我国传统的消费价值观,也是人们一直以来遵循的消费规范,在传统社会中人们往往将节俭作为消费的原则,通过降低消费的方式来解决物质贫乏的情况,并重点对人本身的欲望进行节制。而在经济迅速发展和新常态下,以崇尚节俭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价值观也要具备新内涵,不单要节制人本身欲望之外还要强调对自然资源的节约合理利用。尤其是对于高中生的发展和成长来说,必须要理解勤俭节约的真正内涵,通过不懈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难,进而实现人生价值,同时也要克制和避免对自然资源造成破坏,重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真正继承我国传统的消费价值观念和消费精神。作为新一代的高中生,我们必须要树立全局意识,站在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将眼光放得更加长远,充分认识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资源有限性要求我们必须要崇尚节约,必须要克制不合理的消费欲望,知道要尊重和珍惜父母辛勤劳动的成果,感恩和优化利用大自然的赋予,真正继承我国传统消费价值观,这也是新常态下对高中生消费价值观念的要求。

二、树立适度消费价值观

适度消费价值观强调的是消费要以满足人基本需求作为根本标准,主张要克制人不合理的消费欲望,反对超前消费,但是并不是要过度的抑制消费,而是强调科学消费,这样不仅仅有利于消费者本身,也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与稳定。高中生是纯粹的消费者,而且家庭是主要的经济来源,那么我们高中生更加要树立适度消费的价值观,这样才能够为家庭负责,为社会负责。首先,高中生在安排自己消费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家庭经济承受力,并充分了解自身正常需求,制定科学的消费规划,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避免自身陷入物欲当中,从而做到适度消费。其次,高中生在安排消费时在考虑家庭经济承受力的基础之上,也要提倡符合自身实际需求的适度消费观念,家庭条件不好的高中生在消费时也不能够过度强调省钱和抑制消费,而家庭条件优越的高中生必须要形成自己的消费规划,避免任意挥霍和过度消费,将适度消费价值观念渗透到日常的消费行为当中。最后,高中生在安排消费时,同样也要考虑到资源有限性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也要为国家经济进步和消费结构优化作出努力。

三、树立理性消费价值观

新常态下高中生必须树立理性消费价值观,在日常消费中坚持理性原则,根据自身的生活实际进行消费选择。高中生消费行为受到消费心理影响较大,为了树立良好的理性消费价值观,就必须要克服不良消费心理,做一名理性的消费者。第一,高中生必须克制盲目从众的消费心理,不能够盲目追随时尚的步伐,重视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充分认识到时尚并不是自身真正需要的,在消费面前保持理智,真正做到理性消费和健康消费。第二,高中生必须要避免情绪化消费。高中生容易出现情绪冲动的情况,很容易做出情绪化和不理性的消费选择,这就要求高中生必须要控制自身过于情绪化的消费欲望,在作出消费决策之前考虑到自身的真正需求,避免情绪化消费带来不必要的浪费。第三,高中生必须要克服物质享受的消费心理,不断提升自身精神消费需求,避免出现消费病态情况,促进自身消费结构的科学合理。

四、树立绿色消费价值观

绿色消费价值观是新常态下消费价值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是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走上可持续性发展道路的准则,作为高中生更是要学会保护和尊重大自然。绿色消费价值观念要求消费者必须做到与社会和自然和谐相处,更多地关注自身消费健康,倡导节约环保的消费行为,真正树立和进一步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高中生是未来国家建设者也是消费的引导者必须要用发展眼光看待问题,不仅要关注当下消费健康与需求,还要考虑到人类社会的健康与消费需要。第一,高中生在消费时必须要将健康作为重要判断标准,充分认识到消费,目的在于追求精神满足,并不是单纯地强调物质占有,最大化的减少危害自身及他人健康的有害消费,提高精神文化消费。第二,高中生在消费时必须要正确处理废弃物,重视资源的循环利用,避免自身消费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第三,高中生必须改变自身原有不良的消费理念,热爱和尊重大自然,在节能环保基础上进行绿色健康的消费。

高中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也是未来消费的主力军,其消费价值观正确与否不单会影响到高中生素质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也会影响消费结构的优化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新常态下高中生必须注重培养自己良好的消费价值观,继承我国传统消费价值观,树立适度消费价值观、理性消费价值观以及绿色消费价值观,养成正确的消费习惯。

参考文献:

[1] 郭金丽.学生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9)85-86.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篇5

【关键词】消费价值观合理消费健康消费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090-01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学生超前、过度消费现象越来越严重。如何使学生做到合理消费,健康消费,是当前最为重要的任务。

一、不良的消费现象

(一)追求时尚消费,消费结构失衡

现在的学生不论家长的承受能力,穿戴都要讲究名牌。他们在自我形象、饮食、学习、休闲娱乐等消费方面一味追求时尚。为了自我形象,很多学生舍得花“血本”,经常购买品牌服装,品牌化妆品,经常出入流行餐厅,健身、KTV、滑雪等时尚消费已逐步受到学生的青睐;为了适应时尚的变化,手机、电脑等耐用品也频繁更换。追赶时尚的消费行为导致浪费行为的无限扩张,同时也导致消费结构失衡。

(二)趋向超前消费,消费水平偏高

近年来,在部分学生中出现一种追求高消费的趋势,一味追求消费品的高档次、新产品、名牌货。“超前消费是一种现代意识”,超前消费倾向在学生中广泛存在。为满足眼前的享受而提前消费,甚至超前消费,过度消费。例如,不少学生买高档手机,不少学生无论家庭经济是否困难也想买比较贵的笔记本电脑,有些学生经常下餐馆、泡吧,生活开支惊人。

(三)崇尚炫耀消费,存在攀比心理

“炫耀性消费”具体表现为对名牌、时尚的狂热追求。许多学生认为个人消费水平能显示出个人的身份地位,可以通过购买名牌、贵重商品来达到宣传自己、夸耀自我的目的。有炫耀就有攀比,日渐形成了畸形的消费观,喜欢在消费上相互攀比。于是,攀比之风在校园盛行。有些学生虽然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却也在消费上不愿意“服输”,比名牌、比消费,这种不良的消费现象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也使经济条件不好的同学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引起同学之间的心理不平衡。

二、对策研究

对学生消费的问题,必须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播消费知识、传授消费经验、培养消费技能,倡导科学消费观念,提高消费素质。

首先,家庭是学生消费资金的主要来源,由于多数学生家长不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消费情况,一些学生就利用这一点,以学校收费为名向家长要钱。这既增加了家长的负担,又损害了学校的声誉。针对此现象,学校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告知家长收费情况,及时控制学生的不当开支,了解学生的消费情况。

其次,家长也要做好孩子健康消费方面的教育工作,除以身示范外,还要教育和培养孩子树立理性、适度、绿色的消费观念和勤俭节约的习惯,尽量控制孩子的零花钱;在适度的情况下,让孩子参与一些家庭理财计划,引导孩子学会储蓄的良好习惯;让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工学结合”的实践活动,让他们体会赚钱的艰辛,从而改变自己的认识,纠正自己的不良消费行为。

再者,学校应把学生健康消费教育寓于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之中,进一步强化“八荣八耻”教育,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美德,将健康消费教育融入素质教育体系之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

(一)消费要符合规律的价值观念

一方面,消费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水平和规律。消费水平要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既反对过度节俭,也反对过度奢侈。

另一方面,消费必须符合人自身的发展规律。消费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它更多时候是为了满足人的发展需要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人们应当树立保证生存消费、加大发展消费、适当增加享受消费的观念。

(二)安全健康消费的价值观念

安全健康消费的价值观念主要是指选用安全、环保、没有污染和有害物质的绿色食品,远离黄、赌、毒和迷信消费的消费价值观念。

(三)适时适度消费的价值观念

适度消费是指量力而行、从长计议、把握分寸的消费。适时消费的价值观念是指消费要适时,即要有恰当时机,“该出手时就出手”。要做到适度消费,消除面子观念,克服盲目攀比的思想,避免冲动消费和盲目消费。

(四)文明消费的价值观念

文明消费的价值观念要求消费者在消费时做到不违法、不缺德。做到在消费时讲文明、讲礼仪。文明消费要求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要做到和谐统一,既重视物质需要又讲究精神需要。

(五)可持续消费的价值观念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篇6

关键词:双十一;大学生;理性消费;学校社会工作

一、“双十一”网购中大学生消费行为现状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获得井喷式的发展,引起了网购热潮,电子商务成为网民购物的主要通道。根据2015年7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1]。在大规模的网民中,其中占比最大的手机使用人群为学生,截至2014年12月,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为23.8%。双十一购物节起源于公历11月11日“光棍节”,表示着单身的意思,这种新兴起的新潮节日正迎合大学生具有独特性、追求时尚性、喜欢流行性、富有娱乐精神,追求标新立异的个性[2],并且随着媒体的宣传介入,“光棍节”成为年轻人热捧的节日。阿里巴巴就是抓住这样一个销售时机大搞商品五折促销、免费邮寄、赠送礼品、抢红包等策略来吸引消费者,仅仅用6年时间,销售量已从当初2009年的0.52亿飙升到了2015年的912.17亿!而这令人吃惊的数字也表明马云把11月11日这天变成了“中国的购物节”,正如今年阿里双十一的广告语“我们的双十一,世界的狂欢”。在这样的一个世界狂欢日里,更少不了喜欢追求时尚、敢于尝鲜的大学生的参与,他们被商家诱人的折扣所吸引,不管自己是否需要,是否经济条件支持,就只奔着图“小利小惠”而不加以控制的购买,甚至“双十一”的交易量已成为同学、朋友之间暗中比较的“工具”。这样的冲动消费,让不少大学生提前透支了生活费,成了名副其实的“月光族”。作为经济尚未独立的群体,他们经济独立意识薄弱,消费心理不成熟,盲目追求物质与财富,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拿卑微的虚荣心而已。同时,随着大众传媒和明星代言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和深入,大学生开始热衷于追求品牌消费,盲目购买自己偶像所代言的产品,追求物质攀比。在这个网络用语泛滥的年代,各种网络用语“土豪我们做朋友吧!”等开始大肆使用,这无疑侵蚀这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潜意识的推崇“拜金主义”。这种毫无意义的非理性消费不仅增加家庭经济负担,浪费大学生时间和精力,同时也影响了大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利于其今后进入社会的理财规划。

二、大学生理性消费的含义及意义

理性消费要求消费者从个人的实际出发,在消费允许的条件下,做出合理的购买行为,以达到自己最大的期望值。早在两千多年前,著名儒家创始人孔子曾说过“奢而不孙,宁俭;与其不孙也,宁固”意思就是崇尚节俭反对奢侈[3];我国伟大领袖也曾说过“浪费就是犯罪”。这两句话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告诉我们要坚持适度消费,弘扬我国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这对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有着积极的意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唐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妇孺皆知,生动形象的写出来了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我们应该提倡理性消费,杜绝奢侈颓靡之风,选择合理的消费。大学生作为高素质、高学历人才,更应以身作则,学会合理消费,科学消费,文明消费,杜绝一切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三、学校社会工作的作用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我们可以把消费看做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自我实现需求。因为需求而消费是正常社会行为,而过度的、盲目的、不切实际的消费属于自我膨胀的“欲望”是有悖社会行为的。大学生作为非独立的经济群体在消费方式上的不理性无疑误导他们的价值取向,对他们的成长不利,也对家庭、社会不利。学校是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从而使学生在今后步入社会时能获得社会地位。学校在大学生社会化这一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针对大学生冲动消费的学校社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树立大学生正确消费观

大学生是否具有理性消费观念是自身成熟的一项标志,同时也是今后在社会中经济独立的前提。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形成良好的网上购物习惯,这要求大学生在思想上提高理想消费的自我认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根据自身经济条件以及需求选择正确的网购,切勿盲目追随所谓的“面子”“地位”而“打肿脸充胖子”,这种“拜金”在大学校园里屡见不鲜,想要彻底铲除这种不正之风就需要发挥学校社会工作的作用,如开设大学生心理辅导室,为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服务。在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的过程中,要确定社会工作服务对象以及服务对象存在的过渡消费的心理动机,发现大学生的真正需求,并且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引导大学生从内心的信念出发判断客观事物的真正价值,从而清醒的认识到自身的需求以及消费尺度,进而消除盲目攀比、炫耀、拜金等不成熟消费心理。

(二)加强学校理财教育

学校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技术能力,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学校具有影响学生消费选择和合理消费观念的重要作用,而当前大学生群体普遍出现非理性消费的现象,很大程度与学校缺乏消费理念建设有关。故而学校社会工作者应该向校领导建议开设理财课程和讲座,提高学生理财观念,使学生了解理想消费的基础以及如何选择合理、科学的消费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杜绝冲动消费行为。同时,学校社会工作者应该做好大学生网络风险意识和法律维权意识的宣传工作,让学生了解网络存在的潜在危险以及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懂得通过法律相关知识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避免因缺少相关知识而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也要学会信息筛选和判断,谨慎选择安全、可靠的产品。

(三)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

大学生是喜欢追求新鲜事物、时尚的群体,而当下媒体网络等大肆宣传“拜金”等负面新闻,这无疑将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引向错误的方向。为了构建一个和谐的消费环境,学校社会工作者应该联合政府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这种不良消费风气下充分发挥政治作用,规范媒体严谨用语,避免出现误导群众的网络词汇,同时通过大众传媒向大学生进行网购消费的正确宣传教育,从舆论上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想消费观念,反对铺张浪费。其次,社会工作者应该督促政府规范网络市场,规避网络购物存在的潜在风险,同时成立更适用的网络消费法律条文,建立网络消费者保护权益中心,更好的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作者单位:辽宁大学)

参考文献:

[1]http://.cn/network_security_zone/2015/0724/3057848.shtml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篇7

关键词:消费主义 价值观 大学生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范围内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也愈加频繁,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文化价值观念也随之传入我国,并对人们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价值观的特征

1、注重时尚消费,个性化消费

“消费主义认为,时尚价值是评价或决定消费品是否具有消费价值的主要尺度。”[1] (P102-104)消费主义就是凭借时尚、流行商品所具有的短暂性、多变性的特点来不断刺激人们新的消费需求。大学生总是喜欢新鲜、刺激的事物,当然也是热衷于追求流行、时尚消费品的主力军。另外,大学生们喜欢标新立异,在大学这样一个充满自由气息的环境里,追求个性也是大学生群体在消费观念上比较鲜明的特征。

2、注重攀比,虚荣消费

当代大学生多数是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从小就是家里的宠儿,父母对于其要求也是有求必应,导致许多大学生体会不到生活的艰辛和赚钱的不易。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家庭环境,其消费水平也不同,争强好胜的年轻人自然不愿在各方面输给他人,许多大学生就在虚荣心的指使下滋生了攀比心理,严重的还会导致价值观的扭曲。

3、注重物质消费,从众心理明显

消费主义将物质消费和金钱满足看作是人生价值的实现,而忽视了精神的追求。从众心理也是许多学生在消费时的显著特征,大众文化的传播使得商品批量复制生产,人们在广告宣传的影响下“口味”趋向一致,大学生的消费模式、消费心理也受其影响而逐渐同化。

二、消费主义价值观给大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

1、消费主义给大学生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消费主义价值观使大学生滋长了攀比、炫耀、从众的不良现象,给大学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据学者统计,在某些高等院校中,每月支出的费用完全来源于家庭的人数占61.25%,32.5%学生的消费支出部分来源于家庭,一部分靠自己打工。[2] (P23-26)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还是缺乏支付能力,而他们的这种超前消费、时尚消费的心理无疑既在物质层面又在心理面上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2、消费主义价值观不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消费主义扭曲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纯粹的物质追求使大学生逐渐丧失真正的价值追求,反而将物质、金钱利益看作是人生价值的实现。许多大学生在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支配下,将物质利益作为自己的出发点,从而以此为目标来树立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在这种扭曲了的价值观指导下变得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甚至荒废了自己的学业。

3、消费主义价值观造成大学生精神世界匮乏,缺乏创造力

“现代主义的真正问题是信仰问题。用不时兴的言语来说,它就是一种精神危机。”[3]。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越是疯狂,他们的精神反而更加空虚,幸福指数也越来越低。由于商品所具有的批量复制的特点,大学生在追求品牌、潮流的过程中逐渐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面对充满诱惑的物质世界他们往往是被动消费,缺乏自己的独立判断和主动思考。

三、如何消除消费主义价值观带给大学生的不利影响

1、加强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下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树立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必然选择。面对当代大学生“个人主义”至上的价值观念,必须努力加强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改变消费主义价值观所造成的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扭曲,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大学生要树立自主、科学的消费价值观

大学生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青年,必须在面对诱惑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强自己消费时的选择性和自主性。大学生要提高自己自主消费的能力,必须得加强自己的实践能力,珍惜和满足眼前的生活。科学消费是以“简朴、方便和健康”为理念的消费方式,消费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也是让我们的生命不断得到延续,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到后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用科学、可持续的消费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行为。

3、社会、学校、家庭共同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消费观形成的环境

对于社会而言,要弘扬主流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面对西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入侵,社会应该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加强对于媒体的控制和引导;学校应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家庭中,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榜样,还要注重锻炼学生的品格,使学生在物质世界中禁受住诱惑,做出理性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将达勇.消费主义的侵入与大学生理性消费价值观的构建[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

[2] 汤云珠.论和谐社会构建中大学生的消费价值观及教育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

[3]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篇8

【摘 要】在当今社会,消费是个热门问题,高中生的消费更是让人关注,如何理解当今高中学生的“个性消费”?如何正确引导高中生的“个性消费”,让消费起到引导、推动生产的发展的作用,带动新的产业发展。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中生;个性消费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6-0135-02

不久前,笔者在进行高一经济生活第三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时,提出问题:如何看待当前高中生中攀比、求异的消费现象?有不少学生提出当今很多高中生的消费不是求异消费,这是一种尊重个性的消费,甚至有些学生认为,个性化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是张扬自身魅力的方式,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身份特征,是吸引众人羡慕目光的一种心理挑衅。他们穿的服装时尚华丽,带的饰品各式各样,他们借助外表来提升自我魅力,张扬个性,殊不知早已进入了“个性消费”的误区。这种现象,笔者究其成因,是多方面的。

一、步入“个性消费”误区的成因

1.不良的消费文化的影响。个人主义消费观的一个主要表现是无牵无挂消费观。所谓无牵无挂消费观是指个人在消费过程中,完全忽视了个人以外的一切,只从自己出发,只考虑自己的一种思想观点。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网络化时代,这一时代特征也促使消费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以往的现实消费过渡到了现实消费与虚拟消费并存,而后者更是能使个体在消费过程中完成与社会的“相对隔离”。随着淘宝网、当当网、京东商城等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可以看出,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了当下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高中生网上购物也是很普遍的现象。从学校门口物流公司堆积如山的货物就可以看出网上购物在高中生中流行的程度。甚至有的学生终日沉溺于网络,对周围其他一切都无牵无挂,忘记了父母、老师对自己的期望;无视同学、好友对自己的关心。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整天只是痴迷于虚拟网络,这种生活状态不仅浪费了大量的金钱,更使他们无心学习。

2.不良的消费心理的影响。由于当代的高中生从小就享受着优越的生活条件,没有体会到艰辛生活的艰苦,同时这一代的学生较早的接触了互联网信息,对于时尚的理解也超过了上一代的同龄人,学生的求新、求异个性也决定了其消费心理或者消费行为都是超前的,造成很多学生都没有合理的消费计划和艰苦朴素的消费习惯,认为父辈们的消费行为都太过于陈旧落后,不能展现其个性。他们自认为是个性的领头羊、先头兵,部分学生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他们具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方式及价值理念,对于该买什么、不买什么也有自己“独到见解”,受到个性消费心理的影响,部分大学生无心学习只注重物质享受,追求时尚、彰显个性。他们认为,个性化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是张扬自身魅力的方式,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身份特征,是吸引众人羡慕目光的一种心理挑衅。他们穿的服装时尚华丽,带的饰品各式各样,他们借助外表来提升自我魅力,张扬个性。正如德国电视一台每日话题的记者和播音员乌尔里希·维克特所说的那样,“近几十年来物质的丰富和个人借外表而追求自我实现致使时尚物品和昂贵的服装越来越重要。人们的穿着越来越张扬,人们第一眼就能看出你的穿戴值多少钱。”部分学生为张扬个性,追逐名牌产品,他们不考虑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不考虑父母赚钱的辛苦,只想突出个性、与众不同,以达到向他人炫耀而满足自己虚荣心的目的,这种只忠于自己心理感受的自私心理,对于部分大学生炫耀消费、冲动消费、超前消费等消费行为的形成,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3.正确的消费知识的缺失。高中生个人缺乏获取正确消费文化知识的意识,当代学生的生活条件远远优于祖辈、父辈及以往的任何时代,从小就是家里的“宝”,很少会遇见消费上的困难,“想花就花”的消费思想已在他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导致其对正确消费文化知识毫不知情,也无心去学习、理会。他们对于理性消费毫无概念,只是从自己的主观喜好出发,“想花就花”。对于应该学习正确消费文化知识来调整消极的消费行为毫不在乎,甚至毫无意识。甚至看到部分同学的消费行为有失理性,且意识到自己的消费行为与其相似,也视若无睹,而无意识去改变现状,这就会使其消费行为更加的“有恃无恐”。这就难免地使部分学生因为消费文化知识缺乏,且获取意识不强,而导致其在消费过程中出现盲目消费、炫耀消费、冲动消费等消费问题,并且他们会把这些错误的消费观念都归结为个性消费。

学校对高中生的消费文化教育也是缺位的。学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的场所,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应该重视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特别应该重视消费观的培养,因为学生消费观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祖国未来发展的成败。但是现在学校更多重视的是基本文化知识的传播,而对学生消费观念的培养却少之又少。我们在本市几所高中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调查,当调查中被问及“您所在的学校有没有开展合理消费教育的课程或者其他形式的引导时”,数据显示:69.3%的同学选择“从来没有”;29.6%的同学选择“偶尔开展”;仅有 1.1%的同学选择“经常开展”。现在各个高中都开设各种类型的选修课程,完全有条件开设消费相关的课程。

二、走出“个性消费”误区的对策

1.家庭教育是基础。要加强家庭控制,促进绿色消费。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家庭教育作为高中生受消费观影响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在良好的氛围中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父母对孩子的正确引导,要求家长以身作则,对孩子消费技能形成正确导向作用,让孩子培养出当代要求的正确消费观,改变孩子不正确的消费习惯,树立理性化思维,更加合理、文明地消费,作为家长,应该从小的方面一点点引导和改变学生的消费观念,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观念。对孩子公开家庭的收人和支出情况,让孩子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在家庭消费中主要扮演的是什么角色,让孩子理解金钱的来之不易,使他们能够懂得节俭生活,让他们通过储蓄和理财赚取自己的支出来源。同时,父母要在家庭消费中体现出正确、理性的绿色消费,指导孩子在生活中科学消费,潜移默化地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理性的消费观。

2.学校教育是关键。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加强学校的消费价值观教育。大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广泛开展学校消费价值观教育,引导当代高中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消费行为习惯,是当前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首先,在教育目标上,引导学生树立适度合理的消费价值观,比如可持续的消费价值观,绿色消费价值观等。其次,在教育内容上,要坚持层次性和现实性,要注意适合当代学生的思想水平和价值观层次特点。根据当代学生消费价值观的动态,了解大学生消费价值观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此为基础,从而使教育内容循序渐进,逐步展开。最后,在教育方法上,用灵活多样的价值观教育方法引领消费价值观教育,如榜样示范法、说服教育法、情感教育法、实践锻炼法等。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消费价值观对我国未来的消费模式和发展趋势有重要的影响,也对其自身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重视对当代学生消费价值观的研究,帮助他们树立可持续的、绿色的消费价值观,从而为社会培养真正优秀的人才。

3.社会氛围是推动器。如今各种媒体传递信息非常快,各种各样炫富、攀比、高富帅、白富美的故事层出不穷,学生通过网络很容易获取此类信息,必定会对学生的消费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建议,在家庭和学校相互配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教育重视的同时,社会应该营造一种健康的氛围以助学生消费观念的端正和消费心理健康发展。

要加大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力度,营造理性消费舆论氛围。社会作为一个消费大环境,其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消费行为的合理与否。显然,不良的社会风气易对学生的消费行为造成影响。为此,我们应加大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营造理性消费舆论氛围,为大学生创造健康的消费环境,引导学生正确消费。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特别是“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一论断的提出,更是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消费理念。对于当今学生所出现的消费问题,就应该加大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力度,让学生在理性消费舆论氛围中合理消费。同时,还应充分利用社会舆论的导向功能,营造健康向上的消费舆论环境,对大学生进行消费荣耻教育,利用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消费宣传教育,使大学生在和谐文明的社会消费舆论环境中,形成“以健康消费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的科学消费观。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篇9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调查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6-0158-02

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具有比较特殊的消费心理。他们的消费特征通常被认为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他们在占用社会资源方面居于劣势,经济能力尚未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另一方面,又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和相对超前的消费观念。这两方面的矛盾使得他们的消费行为存在不少问题。为了了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作者针对西安邮电学院部分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一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05份,回收有效率为87.5%。问卷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一、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及分析

(一)消费水平分析

1.大学生消费来源呈多元化趋势,以家庭支持为主

部分学生通过勤工助学,奖、助学金等手段来进一步拓展消费来源,但消费主来源的单一性还没有改变。统计显示,选择家庭为消费主要来源的大学生占了92.3%,而选择勤工助学,助学贷款,奖、助学金为消费主来源的大学生分别只占3.2%、1.2%、2.4%。

2.大学生消费呈两极分化状态,个体间差异很大

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月均消费总支出在200―300元的占15.2%,301―500元的占44.8%,501―600元的占25.7%,600元以上的占14.3%。这一数据表明,部分大学生的生活消费支出不足以满足日常学习生活需要,属于贫困生的范畴。大学生消费水平总体适中、合理,以中低消费为主。大学生月消费支出集中在301―600元之间,占总人群的70.5%。

(二)消费结构分析

当前,大学生的消费主要涉及基本消费、社交消费和自我发展性消费三个方面,而且其构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呈现消费多样性现象,生存性消费在消费中仍然占据主导性地位。在消费支出的构成比例中,大学生的生活消费支出占了总支出的近60%,大学生的“恩格尔系数”总体属于小康水平,娱乐性和发展性消费占了一定的比例。调查显示,有近5%的大学生该项消费占了总消费的70%。

大学生购买学习资料的花费仅为23.6%,这一比例还没有大学生上网花费(25.6%)的多。大学生可支配的钱有限,所以,应把有限的钱用在学习上,多配置一些学习资料和用品,把钱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三)消费行为及心理分析

1.影响因素多种性。通过对家庭收入、家庭所在地、专业及年级与大学生月消费支出构成的相关性分析,家庭收入的影响最大。

2.理性消费主流化。从调查结果来看,在购买商品时,质量和价格是大学生考虑的首要因素,重品牌的仅占12.4%。这是因为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家庭,可以支配的钱是有限的。时尚在我们的调查中,只是位于大学生消费的第四因素,说明盲目单纯的追求时尚并没有成为大学生的普遍行为。

3.消费计划盲目性。对“你认为自己是否会计划性的消费?”这一问题的回答,反映出大多数学生在进行消费行为时,没有计划或没有合理的计划。

4.消费行为从众性。受所属群体的影响,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表现出“从众”性较强,购买商品易受到他人影响,其实质就是为了获得对群体认同和自我认同渴望的情感表达。这种从众带来的问题是大学生的消费除满足自身的基本需要外,有时会使部分学生受到虚荣心的驱使从而形成攀比心理,带来超前消费,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二、大学生消费的合理引导

大学生消费观的塑造和培养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其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全社会要重视开展好大学生的消费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消费观和建立理性的消费方式。

1.家庭和社会

政府作为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倡导者和弘扬者,应把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合二为一,促进社会消费风尚逐渐向理性、科学、健康、文明的方向转化;国家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旗帜鲜明地反对奢糜、腐朽的生活方式,反对金钱崇拜和物欲主义。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环境,父母应培养子女勤俭节约的品德,注重孩子学习发展性消费的支出,尽量减少不合理的生活消费,引导子女科学合理消费,改善消费结构,提高消费质量,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不应过多地追求时尚,杜绝攀比现象,努力从思想道德上和现实生活中加强对子女自理自控自立能力的培养,做好子女的养成教育。

2.学校

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和合理引导。

首先,应重视大学生消费教育,我们可以通过开设消费教育相关课程,加强消费文明、消费常识教育。突出对大学生理财技能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把消费道德纳入大学生思想教育体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消费观。让大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消费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密切关系,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的环境忧患意识。

其次,组织一些力量,深入调研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再次,开展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自力更生,通过自身劳动创造资本再进行消费,让学生感受到钱财的来之不易。

最后,塑造大学校园良好的消费环境。人的消费,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是影响道德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消费道德也必然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真正做到理性消费、科学消费和文明消费,以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和积极培育强大的民族文化精神,坚持积极、正确的消费舆论导向,继续宣传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进行社会主义消费价值观教育。在此基础上,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文明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提升消费的品位,实现最优最大的消费效益。另外,教师是学生联系最广泛的社会人,在消费生活中要率先垂范,为人师表,用自己的科学消费习惯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行为。

3.大学生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篇10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消费行为;电子商务

引言

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在全国各地同时启动,全国各地政府、人民都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可喜的成就。在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区域,农村基层管理自治组织得到发展与规范化;由单纯的农业发展走向产业结构的合理配置,第二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得到飞速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农村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农村的房屋面貌由旧的土坯房变换为小楼房等,这些无不都与农民的消费行为产生必然的联系,慢慢影响着农民的消费行为。马斯洛需求层次论指出,在基本的生产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人民会向提出更高层次的需求。

农民消费行为变化的现状分析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自来水的问题得到解决,公路的修建,路面的硬化,交通工具的日益普及,摩托车、小汽车日益改变着农民的出行方式;农村娱乐设施的兴建改变了农民的娱乐方式,广场,健身器材慢慢影响农民的消费理念。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群体的农民显示出不同消费行为,呈现以下特征:

一、不合理的投资理念,盲目的跟风消费。由于政府的制度变革,放开了土地的管理,比如宅基地的控制。允许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域内的农民可以寻找其他地块,比如耕地,草地等修建房屋。在基于零成本的利益驱动下,交通不便,房屋破旧的农民开始在交通便利的道路两旁,十字路口旁、广场旁,修建房屋。农民在考虑到城市房价以及子女未来生存的压力下,把修建的房屋当做长远的投资,往往修建的房子远远大于实际所需的房子,一个现今五口人的家庭修建的房子可以达到四百平米的房屋,由于受收入条件的影响,时常向银行等金融机构高额利息贷款,加大了家庭的负担。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有些农民跟风消费,有些农民为了所谓的“面子”修建房屋,常年在家,浪费宝贵的劳动力创造财富的资源,结果房屋修建后又常年在外,导致房屋的居住意义实际不大。

二、由单纯的银行储蓄向银行贷款和储蓄方向发展。由于农村是一个广大的消费市场,消费潜力巨大,国家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始放宽对农村的信贷政策,基本已经形成了一个能够服务农村、农民的金融体系。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民的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其市场意识不断增强。农民以前的消费方式简单,基本都是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消费,在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消费以后,由于农民的高层消费意识淡薄,农民其余的资金基本都是以储蓄的方式进入银行。目前,农民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消费方式的逐步改变,大多数农民都可以接受贷款,资金充足的农民有的还从事基金,商业保险分红的投资形式。

三、消费行为的庸俗化行为突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的经济收入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由于受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农民更注重物质的享受和感觉,而忽视精神层面的发展以及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甚至有些人的消费行为超越了自己的收入能力。由于受西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农民的消费行为越来越注重所谓的高端、大气和上档次。在各种婚宴活动中,奢华的西式仪式出现在人民面前,铺张、浪费的情况严重,抽的的名烟、名酒。农民纯朴的感情被以金钱为载体的各种行为所异化了。因此,农民的消费行为很大程度上被扭曲了。

四、家电下乡以及电商行业的发展促进农民消费行为的改变。从2011年开始,国家为了拉动国内的需求,针对家电行业采取相关扶持政策。一方面针对家电行业的企业采取相关优惠政策,另一方面,针对消费群体给以补贴政策,尤其是农村的消费市场。同时,家电产品是农村家庭主要的财产,很多人通过这些财产可以向别人传达其“面子”信息,以显示他们的身份和地位。再次,由于家电下乡行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前农民的消费行为,农民可以不用亲自把这些产品带回家。在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时代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的通信服务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为首的通信服务商基本上都覆盖了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由此,农民可以通过网络在家里就可以达到购物的目的。但是,电商行业在有点缺点也影响了农民的消费水平,比如物流的发展程度。尽管如此,农民的购买消费行为都在一定程度得到改变。

农民不合理消费行为的策略探讨

正确引导农民处理与金融行业的关系。金融行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了农民的消费水平。但是金融行业针对农民还没有具体的优惠措施,农民承担的银行贷款利率较高,并且贷款的幅度控制在了一定的范围内。农民也应该意识到贷款的风险意识。

政府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等各项扶持政策,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政府应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针对不同区域的农民采取相应的扶持政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发展种植的同时,协调发展林业、畜牧业,比如山区林下经济的效应,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化资源的配置。调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休闲旅游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实践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农民树立正确是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教育农民,反对形式主义,享乐主义与极端 个人主义及奢华主义。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从农民的立场看,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坚持党的领导,树立全面发展的观点。增加教育层面的消费,消费理念、消费行为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的情况下,努力向精神层面发展。从企业角度出发,企业应该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积极应该农民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生产适合农村、农民消费的产品;避免过度夸大幅度的广告。从新闻媒体的角度出发,新闻媒体应该引导农民走健康的消费道路。

结论

通过分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消费行为的演变现在,提出了政府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等各项扶持政策,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正确引导农民处理与金融行业的关系;从农民的立场看,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的角度等措施促使农民形成正确的消费行为。(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艺.论农村人情消费 [J].湖南社会科学,2008(5):199

[2]孙凤.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研究[J].统计研究,2001(40),24-30

[3]刘国燕.我国农村消费机构和需求热点变动趋势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

[4]田学赋.家庭消费结构演变制度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