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改革方案十篇

时间:2023-05-06 18:21:01

职业教育改革方案

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篇1

关键词:计算机;职业教育;改革研究

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计算机职业教育发展较晚,很多方面存在不够完善之处,在计算机教学方面,依旧采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方式,不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也不利于计算机人才的培养。而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实用性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正确面对当今时展形式,积极进行计算机职业教育改革,强化学生计算机技术,以此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积极适应市场需求

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应用型和实用型的社会所需人才。因此,在实际教学阶段,高职院校必须严格秉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不仅仅是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方面和课程设置方面,同时在教学组织方面,都需要以学生为本。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激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自觉探索,主动学习,同时能够深刻掌握到计算机技术能力和理论知识,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社会在不断发展变革中,高职院校必须随时关注就业市场动态,对此做好综合性分析,可以组织相关教师到社会企业单位中进行调研,以此了解社会和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进而制定出合理可行、满足企业要求的、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方案,将提升计算机技术作为培养学生的核心内容,加强全体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整体上对现阶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在教育方案改革阶段,高职院校务必同实际教学工作相结合,同时对毕业生就业岗位充分分析,对于传统落后的不利于学生能力提升的教学课程,敢于舍弃,逐渐减小学生同岗位需求之间的距离;改革中需要重点突出实践教学理念,加大实践教学的占课比例,比如说增加实践教学的课程时间,上机实践课程设备进行升级等,建立更加全面丰富的计算机知识数据库,更加便于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同社会中企业做好沟通合作关系,同样是计算机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的重点内容。通过校企联合办学,使校企融合度得到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以此对学生整体素质进行考虑,对学生做针对性培养训练,加强计算机能力的培养,以此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二、创新教学方法手段,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相比较而言,高等职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较为复杂,对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现阶段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急需转变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在实际教学阶段,高职院校教师需要合理结合专业知识同计算机知识,以培养实用型学生为目的。比如说电子信息专业学生,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着重考虑软件开发课程,保证课程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对于艺术专业学生,课程设计上着重安排网页设计、动画制作等课程;对于管理类学生,可以着重安排文秘处理、数据库管理等课程,保证所有专业的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将专业知识与计算机知识充分结合,保证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具有针对性。同时做好实际教学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教学方法在选择性上可以采取任务驱动法。在课程开展前要求学生明确具体教学任务,学生在任务的引导下,能够自觉开展自主学习。高职院校还可以组织开展计算机技能大赛,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争强好胜心里的影响下,踊跃参加。比如在文字排版练习课程,可以组织报纸编辑竞赛,以此考察学生文字编辑软件使用情况和掌握程度,同时考察学生录入信息的速度。通过组织竞赛,不仅能够营造出激烈学习的氛围,而且更加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

三、重视优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

高等职业院校办校特色明显,特别是计算机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中更加突出技术性和工程性等内容,坚持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动手能力和应用技术作为教学目标。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职业教育改革阶段,加强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积极创新,以此使教学更加具有吸引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提升。高职院校需要立足于实际发展和办校规模,在安排课程阶段,必须合理控制理论课堂与上机实践课堂的比例。在上机实践课中,教师需要亲身进行指导,对学生整体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随时指导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耐心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对于毕业设计环节,能够真实的反应出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情况、知识掌握水平,同时也是检验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的最好环节,所以毕业设计环节务必要严格抓起,高质量标准,以此保证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过程中,能力得到全面展示和锻炼。

四、强化实验室教学,模拟真实工作环境

高职院校在开展计算机职业教育改革工作时,需要同其他普通高职院校实验教学有效区别,在教学设计中、教学方式方面更加突出计算机教育特色。比如可以进行专题性实验课程设置,对此有兴趣的学生、或者有特长的学生开展针对性训练;也可以进行专项课题研究,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在研究阶段促使学生通过查找文献解决问题,有利于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此外,建设具有高职院校计算机职业教育特色的实验室,同样必不可缺,实践环境可以同学生未来就业工作环境相似,在学生充分得到锻炼时,也逐渐提升能力满足未来岗位所需,及早适应社会。

五、总结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仍未成熟,很多建设依旧处于探索阶段,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很多问题需要重视,急需解决。计算机职业教育工作者,务必要提升自身能力,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开展有效的计算机教学,以此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进而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马丑良 单位:忻州市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张丽.计算机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的研究[J].赤子,2013(7):108-108

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篇2

【关键词】 职业教育;十大产业;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7-00-03

导言: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国务院在1993年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的重要支柱。”。2006年贵州省人民政府提出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十一五”期间全省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资金、组织保障等措施。

一、职业教育解读

1、职业教育概念

职业教育是为适应某种职业需要而进行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如各类高职、职高、中专、技校等职业学校教育以及部门单位的从业培训、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等都属于职业教育。它与普通教育一个质的区别是:能直接从事社会生产,具有专业知识的实用性和职业技能的应用性。从某种程度上说职业教育就是“从业教育”,它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以技能性适应专业岗位的生产需求,从而获取经济效益。

2、贵州职业教育现状

贵州的职业教育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至2012年止,我省建成高等职业院校23所,另有16所本科高校兼办职业教育,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已达到317所,建成国家示范、骨干高职2所,省级示范高职5所,部级重点中职42所,另有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承担了各行各业的继续教育工程、阳光工程、雨露工程、农村实用技术工程、劳动力转移工程、下岗再就业工程等方面的各种长期和短期培训工作。设置的专业涉及工、农、林、畜牧兽、医药卫生、煤炭矿业、电力、建筑、经济贸易、旅游、地质、交通、信息、化工、汽车、烹饪等范畴,形成了学历与培训并举、中职与高职衔接、普教与成教沟通的办学机制,建成了层次完整、专业门类齐全、初具规模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十一五”期间,为社会输送50万名中职毕业生和18万名高职毕业生,并以他们的吃苦耐劳渐渐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蒸蒸日上的我省职业教育,却仍然是行在途:高职规模过小,形成的“瓶颈”结构有悖于国民教育体系的平衡架构;办学规模与教学质量的不协调,教育观念、基础设施、实训条件、师资建设等方面存在许多的缺口;专业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农技、养殖专业严重缺乏;强烈鄙薄职业教育的社会意识,使生源匮乏。当前的职业教育失去了应有的活力,职业教育的发展风萧萧兮“楚歌四面”。

二、贵州经济解读

1、区域经济

是指有一定行政区划、并有共同经济支撑点和共同经济环境的地域经济联合体。因各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因而各地区经济应受政策、地理位置、教育基础等诸多因素影响,区域经济具有特色与差异性。

2、“工业贵州”十大产业

2010年10月26日,站在“十一五”和“十二五”交接的历史新起点,贵州召开了史上第一次工业发展大会,明确了依托“十大产业”实现贵州工业经济的腾飞。拟在通过煤炭、电力、化工、冶金、有色、装备制造、建材、烟酒、战略性新兴产业、民族医药和特色食品及旅游商品等十大特色产业版块的拉动,加快贵州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凸显“工业贵州”的崭新轮廓。这十大产业,多是贵州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已筑成贵州工业的“命脉”,形成了对贵州工业决定性的支撑。

3、贵州工业经济现状

截至2012年岁末,贵州省工业经济保持持续较快增长势头,产业结构和发展效益逐步改善。全年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50亿元,同比增长22%。轻工业完成增加值820亿元,占比36.5%,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卷烟、白酒、特色食品等行业增速均超过25%。工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5%,比上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全省工业增长主“发力点”是十大产业中的煤炭、烟酒、建材、化工等。据统计,5大产业合计贡献率达到69%,拉动贵州工业增长14.5个百分点。全省工业投资(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资)达3050亿元,同比增长35%。而工业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十大产业范畴中的电力、化工、冶金、有色等行业。十大产业作为贵州经济的发展“前锋”,当选贵州工业“保增促稳”主要推手,其产值占据了贵州工业经济约95%的比重。

三、职业教育服务“工业强省”的必然

“工业强省”战略的深入实施,不仅对全省工业指定了发展目标,同时也要求我们服务产业的能力必须匹配适应贵州工业发展的新形势。2012年3月初,省经信委围绕十大产业,以企业为主,依托高校,从加快技术创新、加快成果转化等方面着手助推十大产业健康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科技的载体。人力资源的形成关键靠教育,尤其是以培养专业化人力资本为目的职业教育。相比高等教育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能直接服务于当地经济,最为贴近当地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强力需求。职业教育肩负重任,使命崇高。人民瞩目、备受期待的具有特色的贵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四、职业教育与“工业贵州”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方案

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篇3

[关键词] 人才 培养方案 改革 实践

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点工作。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应以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根本,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彰显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的特点,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近年来,在探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选择了“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作为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试点,立项了吉林省教育教学科研课题,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一、人才市场调查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机电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复杂程度逐渐增加,控制系统日趋先进,这使得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被高度重视,设备的维护、保养、修理和技术管理工作凸显重要。这就要求必须不断提高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但是,根据目前对该专业人才市场掌握的初步情况,设备维修与管理行业的技术人员,无论是从人才的质量上,还是队伍的数量上均不能满足专业人才市场的需求,在对省内外生产企业的专业人才市场进行调研中,通过现场座谈会、调查问卷、个别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对该专业岗位群结构、技术队伍基本状况、近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用人单位对学校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意见和方案改革的建议等问题进行了综合性信息收集。其主要信息点包括:(1)关于培养目标;(2)关于人才规格;(3)关于专业口径;(4)关于知识结构;(5)关于能力培养;(6)关于学制。经过对上述信息点的提炼和综合分析,确定了“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改革的基本思路。

二、《方案》改革思路

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综合改革,宗旨是打破过去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思路,在充分的社会需求调研的前提下,进行科学的岗位能力解析、合理的课程结构设置、优化的教学内容安排、强化的专业技能训练,突出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业综合素质教育,解决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问题,更好地实现教育对社会的服务功能。

1.基本思路

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包括人才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和全面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系;构建技术应用能力强、适应人才市场需要的、具有相当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水平,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勇于创新、乐于探索的开拓意识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重点是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

(2)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大力整合课程体系;

(4)深化改革教学内容。

2.基本框架

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综合改革,要明确“按照人才市场的需求,把握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人才综合素质提高为目标,培养高质量技术紧缺型人才,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理清“以职业岗位(岗位群)、技术领域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为依据确定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的基本思路;建立“构建符合职业技术教育特点和鲜明专业特色的具有较强适应性、针对性、科学合理的专业教育实施方案”的工作目标。即由人才市场调研入手,准确地把握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根据专业岗位和岗位群所必需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构建人才规格。在明确人才培养规格的基础上,设计人才能力要素的构成及所需的知识支撑和训练方式,从而合理配置知识结构、选择适应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条件,完成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形成科学的教育运行机制。

三、《方案》改革探索

1.关于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只有明确人才的培养方向,才能明确定位人才培养规格。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应以从事机电设备维护、检修、质量监测、故障诊断与处理、设备运行技术管理与生产管理方向的基层技术人员为目标,以中小型企业中机电修配厂、机修车间的工段长、技术员、质量检查员为基本岗位。其培养目标定位是:“面向机电设备维修行业,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机电设备维修行业生产第一线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从事机电设备维护、检修、运行与管理等方面技术工作的高技能型人才”。

2.关于人才的规格

人才规格定位涉及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的构建。人才规格从根本上讲应包括基本素质、从业能力和社会品质等方面。在基本素质中包括了政治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关于业务规格,在以就业面向的岗位所应具备的从业能力为基本依据的同时,应考虑知识的储备、能力的拓展,以保证继续学习的需要。

3.关于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高职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实践技能和较高的职业素质。根据对企业和毕业生的调查分析,结合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重研究本专业学生在知识培养、能力训练和素质教育方面的现实要求,确定了专业知识配置框图及解析系统、专业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框图及解析系统,即以对应关系构建了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框图和解析表。其职业能力分为: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核心能力。将每项专业能力或基本素质进一步细化形成能力要素,对应着每一单元能力要素匹配知识支撑,最终将知识支撑组合设置为课程。这样的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基本依据的逆向性开发设计课程模块,构建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线的教育方案。

4.关于课程设置与整合

在确定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前提下,课程的设置是形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内容。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突出专业特色,强调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实用性,课程体系构建的科学性,最大程度地体现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服务于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提高的原则。在建立课程体系中加大课程整合力度和教学内容的更新调整与重新组合。坚持了以下原则:一是公共课必须、够用的原则;二是职业基础课精选、实效的原则;三是职业技术课的针对性、实用性原则。据此,对原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与整合。同时科学地调整了教学内容,尽可能压缩理论教学时数,尽可能减少课程门数,避免了知识重复与交叠,打破了传统的课程模式,切实保证课程设置服务与能力培养。

5.关于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培养适应社会需要、成功就业的人才,关键强调的是职业能力。突出技能培养,完善职业能力训练方案,是职业教育根本任务。《方案》改革的研究重点亦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将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分成三个层面,即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实训。每个层面上既注重现场实践教学的技能训练,又注重理论教学中的能力培养,把专业主干课程的理论教学与能力训练相互融合、教学做统一,在课内教学中加大了课程实训学时,确保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得以完成。在学习过程中完成中级维修电工、高级钳工技能鉴定考证工作。《方案》中,实践教学总时数达894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为42%。课题组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能力训练方案编写了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综合技能实训教材》,在各实训环节中付诸使用。与此同时,不断完善机电设备检修实训基地建设,并组织构建了职业技能鉴定实施方案。

6.关于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的改革

传统的教育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各自形成独立的体系,虽然强调相结合,但实际运行中的“脱节”是不可避免的。通常是将实践环节规划为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三个阶段,其中认识实习属参观性质的走马观花;毕业实习多数是为毕业设计收集素材;真正解决专业实践的是生产实习,但往往这一实习安排的时间集中,涵盖的内容又多,效果非常不好。更主要的是实习安排在课程结束后,完全背离了课程实践的应时性。据此,必须打破实践环节与理论环节相对独立的体系,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对应时效,构建相融交汇的教学模块。在教学中把讲授和训练有机结合,该讲就讲、说练就练,有相当部分职业技术课和专业课均可在实训基地进行,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实习,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按能力培养要求穿插融汇成一个教学单元,由主课教师设计教学实施方案,学生在教室和实训室交替进行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

7.关于专业方向

专业方向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制约这个问题的因素有两个:其一,是在现场生产岗位调查中发现,管理体制上机电是不分家的,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技术人员应该是机电并举、两项全能。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企业生产的管理中,机械与电气是有分有合而技术人员则各有侧重。其二,是紧缺型人才的培养周期为3年,单靠在校内的各教育环节中完成机械和电气两个专业方向的全部能力训练是不现实的。研究认为,机电设备维护与修理可设定两个研究方向,即“以机为主、以电为辅”方向和“以电为主、以机为辅”两个专业方向下的教育模式。

“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综合改革”课题研究,践行了高职教育模式改革的重要过程,相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研究工作在高职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年回眸――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改革与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应智国.论专业群建设与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与职业,2006,(5).

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篇4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思想观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

自2000年6月教育部高教司下发[2000]32号文《关于在高职高专教育中开展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以来,在各省市和相关院校初评、申报的基础上,高教司和各省教育行政部门分批组织专家组进行了评审和考察遴选,确定了一批部级和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专业教改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的全面改革与建设,促进了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院校把专业教学改革工作作为学校改革的突破口,千万百计加大投入,加强教学基本建设,积极探索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极大地推动了学校的各项改革与建设。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影响面广,改革力度大,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了进一步深化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努力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办出高职特色,根据试点专业的一些经验,本文就专业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发表一点思考性的意见。

一、要始终把转变教育思想观念贯彻于教学改革的全过程

这次教改试点专业在制订教改方案中,都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广泛开展了教育思想的大讨论。逐步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树立具有高职特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高职专业教学改革,坚持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的方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为主题,进一步明确了专业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但是由于教育思想观念转变的程度不同,教学改革的思路差别很大。实践证明,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是高职教学改革的先导,教育思想观念转变得越快,教学改革的思路就更加清晰。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是个长期的任务,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不仅体现在试点方案的制订中,而且应当贯穿在教学改革试点的各个阶段,始终体现在教改的全过程之中。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探索创新的教改思路,都必须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基础。当前,应当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着重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坚持高等职业教育是有别于学科型、研究型、工程型的高层次职业技术教育新的类型,它的主体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另外,还应当研究如何把终身教育思想体现在高职教学改革中,探索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和多方筹措办学经费的办学体制。应当逐步淡化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全日制学习与非全日制学习之间的界限,把满足多样化社会需求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高职院校应当逐步实现全方位的开放式办学模式,争取成为社会成员终生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的场所,逐步变成实施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

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

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求,确定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专业建设、体现专业的特色、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高等职业教育与传统的学科型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因此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学生的业务规格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学科型高等教育是以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为专业改革和建设的出发点,培养目标应当突出学科本位的特征;而高等职业教育则应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来设置专业,围绕地方或行业经济科技发展的需求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培养目标要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征。

试点专业非常注意对专业的社会背景和行业背景的分析。大家普遍认识到,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必须适应时展的要求,直接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建设服务,紧密依托行业或企业,满足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这是专业教学改革的出发点。为此,各试点专业组织力量,深入行业或企业一线,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对人才需求预测作了比较充分的分析,与用人单位共同寻求人才培养规格的准确定位。

高职专业教学改革首先应当把握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将直接影响专业教学改革的效果。从目前专业教改试点的情况来看,有些专业存在着培养目标定得过高、过宽或过窄的现象。有的为了招生或专升本的需要,将专业名称定为某某工程专业,提出培养工程师、设计师的目标,这种过高的培养目标既不符合高职教育的特征,而且在实际的教学计划中也难以实现。有的为了学生就业的方便,培养目标定得过于宽泛,如包含工程设计开发、施工技术与管理、监理、概预算等等;甚至有的专业口径包含工业技术、农业技术、商业技术等。这种过宽的人才培养目标使教学内容过于宽泛庞杂,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也有的专业培养目标制定得过窄,仅针对目前市场需要的某一个具体职业岗位需要而定,但随着科学科技的发展,职业岗位的变动和岗位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缺乏开发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这是一种急功近力的表现。正确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是高职专业教学改革的前提,需要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探索完善。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它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方向。正确确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业务规格的准确定位,我认为应当把握以下基本特征:

其一,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内涵。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是培养将科学、工程、设计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等技术专门人才。如一产重点培养农业生产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小型乡镇企业管理人员和市场营销人才等;二产重点培养技术员、高级技师、市场营销和企业基层管理人员、高新技术产业的高级智能工人等;三产重点培养经营管理人才和业务人才等。根据基层职业岗位的需要,应当培养大批懂市场、懂企业、懂专业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其二,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当突出职业性、行业性的特点。高职教育是直接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的,教育面向地方或行业所需要的职业岗位。就这个意义说高职教育也是就业教育,教学过程主要为学生从业服务;但也不能把高职教育说成是终结教育,也要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其三,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职业特征鲜明的高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类型。在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上,应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特征。

其四,高职教育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专门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的重点下移是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专业教学改革应当眼睛向下,面向基层一线的需要,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或管理人才。

三、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高职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核心问题。试点专业都在总结各自教学改革实验经验的基础上,发挥各自专业的优势,提出了具有创新精神和高职特色的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以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职业技术领域和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突出实践教学环节,重新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学体系。体现了“新专业有新理念,传统专业有新思路”的思想,加大力度改造传统专业,努力建设培养高新技术人才的新专业,以提升专业教学改革的水平。试点专业的教改方案各有特色,有的借鉴加拿大CBE模式重建课程体系;有的在原有课程改革的基础上重组整合课程结构,建立新的教学体系;有的专业为了增加就业的适应性,建立一个公共知识平台,分设若干专业方向;有的实行素能本位、“一主两辅”的教改方案;有的探索学做结合、两段式教改方案,等等。总之,大家都以创新精神,努力探索多样化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一些试点专业的经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具有以下特性:

多样性。高等职业教育自身专业的多样化和课程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同时,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以多样化为前提的。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就必须用尽可能多的形式和手段,来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的不同需求,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需求。高等教育大众化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多样性,而多样性的高等教育必定要有多样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去适应。

应用性。高等职业教育所面向的是某一特定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比普通高等教育更加体现职业特殊性。因而,应用性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高职教育强调职业技能、技术应用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而对理论基础则以“必需、够用”为度。因此,高职教育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实践性。实践性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特征,因为高职教育必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高职教育培养计划中,专业实践课时所占比例较大,实验、实习、实训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手段。

动态性。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动态性是由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快速性和人才需求市场的多变性决定的。它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遵循高职教育的基本规律,即人才培养模式要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不断调整充实新的内涵。但在一定时期内,人才培养模式又是相对稳定的。

四、加大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力度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它也是专业教学改革的难点和重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力度,标明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度,体现高职特色的教学质量。试点专业在这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从整个高等职业教育来说还是一个薄弱的环节,需要我们下大力气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为了更好地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我认为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方面,应当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

任何一个专业的培养方案都要正确处理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传统高等教育是以学科知识的传授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因此打牢基础知识,拓宽专业口径,强调素质教育是学科型课程体系的基本要求。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旨构建新的课程体系,这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一个突破。

从试点专业的情况来看,在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关系中存在这样几种倾向:一是在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过分强调动手能力、技艺能力,忽略知识对能力的技撑和潜在的作用;二是过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职业岗位所需的各种能力,而事实上职业岗位所需的各种能力不可能在学校教育中一次性完成,而且岗位能力在实践中是处在不断变化的动态中;三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强调“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方案,这既不符合高职特征,也很难在教学计划中得以体现。因此,在高职专业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在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中,突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的方针决不应动摇,但应着重建设以关键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创业能力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特点,抓住重点,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成为合格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2.正确把握基硼理论必需够用为度

教高[2000]2号文件提出:“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应用性。”在试点专业的教改中对此有多种不同的理解。有的专业培养方案中,仅以岗位能力培养为准,基础理论过分薄弱,缺少高等教育的理论支撑,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的专业培养方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强调“厚基础,宽口径”。

在基础课程的设置中,应注意高等教育的基本规格,去掉没有应用价值的部分,保留必需的基础知识,加强外语和计算机的教学。应调整专业课程的结构,注意拓宽专业知识领域,课程深度不一定很深,但专业知识面应当宽泛一些。专业教改方案应当重组、整合课程结构,突出主干课程的建设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处理好教学内容针对性和适应性的关系,使专业教学改革更加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3.把素质教育贯穿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试点专业在素质教育中,都强调加强“两课”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是完全必要的。应注意加强学生的专业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或选修课,加大人文科学课程的分量。特别在基础课、专业课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中体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进行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教育。总之,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贯穿在教改方案的全过程,体现在学校教育的始终。建设一个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

五、紧密依托行业或企业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有效运行机制

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这是一些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成功的经验,也是能否办出高职特色的关键。因此高教司提出,高职高专教育教改试点专业必须有产学研结合的背景,实行一票否决制。凡被遴选为部级教学改革试点的专业,除了重视校内实验室、实训基地的建设外,都与相关行业或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的协议,企业不仅为学生提供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而且参与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支持学校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承担专业课和实践教学任务,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教师到企业锻炼并与企业合作开发科研项目,为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也为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解决就业提供了方便条件。

有的专业根据行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已建立了校内实训中心,开设了校办工厂和公司,将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紧密地结合,取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的学校实行校企合作办学,使学校教育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

高等职业教育是直接为经济建设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教育,它的生命力在于不断满足社会特别是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紧密依托行业和企业,建立产学研密切结合的运行机制,成为发展高职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在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的情况下,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大协调力度,注意发挥部门、行业组织在高职教育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探索教育行政部门与相关业务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共建高职教育的体制,运用市场机制,尽快建立学校、行业、企业共建产学研紧密合作的有效运行机制,最终实现学校、企业、学员“三蠃”的效果。许多学校反映,目前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机制,单靠学校自身的努力有很大困难,希望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加大扶持的力度。

六、加大投入加强教学基本建设

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是保证专业教学改革顺利进行,努力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目前已经确定的试点专业,教学条件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要真正实现示范专业的目标,多数专业还有很大差距。对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有清醒的认识。在今后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中,要提高认识,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专业教改的资金投人力度,花大力气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力争通过3至5年的试点,在全国建设一批设备先进、科技含量较高、具有现代化手段的部级专业实验室、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培养一批“双师型”的骨干教师队伍和一流的专业教学改革的带头人;编写一批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专业教材。目前,教育经费短缺,教学设施相对落后,是高职教育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在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的过程中,加大政府投入仍然是主要渠道。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千方百计加大对试点专业的投入,实行倾斜政策,落实试点规划和保障措施,这是实现示范专业最重要的保证条件。

七、建立与完善同高职教育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

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软件资格考试;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207-02

一、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

高职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和概念出现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新生事物。所谓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简称高职教育),可用三句话来概括:它是高等教育;它是职业技术教育;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为了加快高职教育的发展,2000年教育部高教[2000]2号文件进一步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2002年10月以来,教育部在永州、武汉和无锡连续三次召开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经验交流会,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目前这一思想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战线的共识,并且正指导着整个战线的改革实践。高职教育是针对岗位训练技能的。因为高职教育本身就是教授技能的体系。高职教育不同于一般的专本科教育。一般的专本科教育是以理论为主导,以实践为辅。而高职教育是以实践动手能力为主,以理论为辅。为此,要求高职教育必须围绕和针对职业岗位的需求组织和实施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或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要求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职业等级、职业技能标准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就业的凭证和通行证,可以使学生适应劳动力市场就业需求,拓宽就业门路,提高竞争能力。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大学生自主择业和用人单位择优用人提供客观公正的职业技能凭证。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证书”培养模式的探索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全国高职院校在一年级开设的公共必修课之一,计算机应用能力也已成为当代大学毕业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检验自己是否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唯一途径就是考取相应的计算机证书。目前许多学生在学完该课程后又要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在毕业前去参加培训,以考取相应的计算机证书,这无疑增加了学生的负担。那么如何能让学生在学完该课程的同时获取计算机方面的证书,以减轻学生负担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呢?本文提出以“课程+证书”的培养模式,此处的“证书”指的是“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下面简称软考)”中的“信息处理技术员”级别证书,取得该证书即代表持有者具有该级别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助理工程师的职称。“课程+证书”培养模式的主要思路是采用课程实施与证书获取并行的“双轨”教学模式,即将软考中的“信息处理技术员”级别的相关知识内容嵌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

1.“课程+证书”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将软考“信息处理技术员”级别知识嵌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试改革的试点工作中,其可行性有如下两个方面。①知识点吻合度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知识内容与软考“信息处理技术员”级别知识内容的吻合度达82%左右,通过组织骨干教师自编教材,重新修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可以使吻合度达90%以上。②学生受益大: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获得了初级职称,提高了学生从事信息处理岗位的技能,增强了企业对学生的认可度和就业竞争力。显而易见,学生的受益度明显得到提高。

2.课程改革方案的制定。课程改革方案主要包括:课程定位与教学目的、课程改革的组织机构。①课程定位与教学目的,根据高校非计算机类专业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重点放在“信息处理技术员”级别的考试,要求取证率达到80%以上。其目的是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提高学生信息处理的岗位技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进一步提高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整体水平和学校的知名度。②课程改革的组织机构,为了保障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成立课程改革研究项目组,项目组将课程改革按照项目管理的思想进行部署、实施与过程控制。项目研究主要分为启动、计划、执行、控制和验收五个阶段。

3.以任务驱动案例教学为教学手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如果按传统模式讲授,很难完成大纲规定的内容,也很难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我们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经多次集体讨论,总结出一套全新的教学模式。即抓住“计算机应用”这个纲,用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方式,把学生带入计算机世界。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的特点是运用案例与任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案例与任务,前者侧重教,指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以案例为基础,以案例为蓝本;后者则侧重学,指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以任务为驱动,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案例教学的着眼点在于学生创造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而不仅仅是获得那些固定的原理或规则,学生在分析案例时,一方面不断形成新的理论视野,增长案例分析的技巧;另一方面在探索思考理论如何运用于实际的同时,结合任务的完成,从而及时而有效地促进了理论向实践的转化,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利于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技能的掌握。

三、实施效果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按照该培养模式西安外事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该校2008级6800名学生中随机选取2000名学生进行试点,2008级学生机试过关率为94%,笔试过关率为86%,取得证书的学生为86%。学校在2009级学生中全面采用该模式,学生机试过关率为96%,笔试过关率为87%,取得证书的学生为87%。这些成绩在全国该级别的考试中名列首位,受到了全国软考办和省软考办领导的一致好评。

将职业资格考试内容融入课程,实行“课程+证书”的嵌入式教学模式,充分地实现了教育部对高职院校实行学历证书或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统一,减轻了学生负担,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高职院校值得尝试、推广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Z].2005.

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实施方式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3-0118-01

0引言

2010年7月,中央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必须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此为契机,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精神,全国各大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度,主动推进校企融合,研究高端技能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争取成为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1“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现代学徒制是当代职业教育制度发展的方向,其本质是“工学结合”,即工作和学习相结合、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相结合。所谓“现代学徒制”,就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式的职业教育制度”,是对传统学徒制的发展。“现代学徒制”既克服了传统学徒制单纯工作经验的积累带来的眼界狭窄,又消除了传统职业教育仅靠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操作训练尚不足以形成职业能力的局限,是根据专业特色及其依托行业的实际特点,以多样化形式和途径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2 国内高职院校推行“现代学徒制”面临的困难

2.1 企业参与热度不高,校企合作深度不足

“现代学徒制”的顺利推行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而企业自身的规模和实力则影响着学徒制实施的效果。对部分企业来说,参与现代学徒制培养就意味着公司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而这些投入并不能马上得到相应的回报,所以企业参与热度不高。另外,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对象基本上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缺乏系统的培养方案制定和绩效考核机制,使现代学徒制的具体实施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制约,收效不够理想。

2.2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平台搭建不够完整

校企合作深度不够,高职院校自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构建一个良好的校企合作平台,办事效率不高,只想从企业处索取相应的资金和资源,并没有为企业的投资提供相应的服务和配套,师资力量不足、教科研能力弱和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影响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2.3政策支持和推进的力度和深度还需加强

国外“现代学徒制”推进的过程中,政府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企业和学校提供一系列政策支持,并搭建特定的律法程序维护校企合作的顺利实行。而国内“现代学徒制”刚刚起步,校企合作的政策支持和推进的力度和深度还需进一步加强,政府关键的桥梁作用还需进一步完善。

3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推进实施方式初探

3.1组织教育改革理念研讨,准确把握“现代学徒制”的实质内涵

不同的高职院校对“现代学徒制”内涵的认识并不统一,不少教师简单地认为“现代学徒制”就是让学生多动手,多开设实训课程,从而达到提高实训技能的目的。实际上,“现代学徒制”的全面实施不能仅仅停留在学校领导层面对教改方向的把握,而应该组织全校教职员工进行教育改革理念研讨,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加强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准确把握“现代学徒制”的实质内涵。

3.2结合学校专业特点,确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专业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我们有一种积极探索和勇于尝试的心态。结合学校专业特点,选择部分适合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的专业进行试点,确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专业,并进一步具体落实改革进程和需达到的效果。专业选择最好以先进制造业类和现代服务业类为主,涵盖学校示范性专业、重点专业、重点建设专业和相关专项资金扶持专业。

3.3推行灵活的校企合作模式,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的实现形式

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为理论基础,主动引入“工学结合”核心要素改造、促进“订单班”的校企深度合作培养项目,结合专业特点和地区行业分布特性,通过依靠企业的预开发培养、面向行业的订单培养或依托单位背景的联合培养方式,开展灵活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3.4加强基地开发能力,逐步实现“招生、招工一体化”

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学校的基地开发能力非常重要。部分高职院校开拓了很多实习和实训基地,但很多只是简单的挂靠,而不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确定的实践基地。要使“现代学徒制”改革出实际成效,必须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开发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实践基地,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教学大纲、教学方案、教学日历、实验和实训指导书、任务书,实行学校和企业“双导师”制,建立严格的教学质量监控

体系,加强学生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达到企业的就业要求,逐步实现“招生、招工一体化”。

3.5加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师资队伍专业综合技能建设

我们在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如何运用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同时,更应当注意职业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方式研究也是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重点,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师资队伍专业综合技能建设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师的整体教学和实践水平,尤其对年轻教师的培养更加有帮助。学校应该给每个年轻教师配备一个专业指导教师,建立实际工作过程中的“传、帮、带”模式,有利于促进年轻教师专业综合技能的快速培养,有利于有经验的专业教师思考和整理相关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有利于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教、科研合作氛围,提高学校的文化传承内涵。

3.6加强绩效考核,确保“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出实效

绩效考核是监督和评价“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情况的重要工具。绩效考核体制的客观和完整程度直接影响“现代学徒制”改革的实效,职业院校应该结合学校办学理念、办学历史和专业结构等特点,建立一套适合于自己的绩效考核体系,并客观、有效地执行,禁止任何的人为干预和政绩工程。学校对参与“现代学徒制”改革的各部门及院系实施细化目标考核,强化对改革过程中的教学实施、教学管理、就业导向、学生考核通过率、企业满意度、教师满意度、学生满意度等系数的评估和考核。

参考文献

[1]苑国栋.政府责任:实现校企合作的必要条件――来自现代学徒制的启示[J].职教论坛,2009,(6).

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篇7

【关键词】课程改革 工学结合 理论 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7-0096-02

近几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高等职业院校数、在校生数持续增长,到2010年,高等职业院校共有近1200所,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规模占到了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一半。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从数量的快速增长转向内涵建设,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向纵深发展。为了满足当今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定位,我国高职教育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才能凸显其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优势。当前,课程改革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因为课程是教育教学体系的核心,没有课程就没有教育,课程体系没有实质性的改革,就不可能凸显高职教育的特色。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套用学科体系的框架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对课程改革做了大量探索工作,先后出现了案例课程、模块课程、项目课程等课程改革方案,成功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但是,由于整体环境仍然参照学科体系,分析归纳出很多专项能力、综合能力、知识点、技能点,最后仍然是套用学科课程的框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学科体系的束缚,有的课程名称仍然是学科课程名称,有的虽然有案例和模块,但实质内容仍然以学科为框架,案例、模块、项目作为知识应用的实例、载体,作为强化实践教学的手段,是理论与实践、技能与知识的集成,但在总体上未对课程模式进行整体性、系统化革新,没有对课程改革发挥应有的作用。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对职业技能知识的应试教育,更无法体现高职教育“高”在哪里,往往片面地理解为“高”就是理论深一点和学历高一点。许多教师对案例、项目、模块的实质到底是什么不清楚,究竟什么是案例课程、模块课程、项目课程,这些课程模式与传统课程体系有何本质差别不够明确。

2.缺乏成功实施的经验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纷纷借鉴世界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及开发模式,初步开发了一些适应我国职业教育的、以培养能力为对象的课程模式及课程开发模式,在理念上突破了以学科教育为基础的课程模式,但从总体上看,还缺乏真正适合我国高职教育特色的、深入课程实施环节的工学结合课程的成功经验。

3.师资队伍跟不上形势的发展

许多教师局限于在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上进行探讨和创新,如讨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等,但这些方法面对学科体系的课程结构,面对充满概念、原理的课程内容和知识点往往难以普遍使用,教师在教室里满堂灌的局面难以彻底改变。另外,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需要教师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于一身,现有的师资队伍往往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目前大部分教师本身是在学科体系下培养出来的,不仅习惯于传统课程模式,而且缺乏必要的职业行动能力,无法满足开展行动导向课程教学的要求。

4.课程落实有障碍

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工学结合课程改革涉及课程体系的整体重构,工作量大、难度大,往往会造成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动力不足。原来的教学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不适应课程体系改革的实施,如教学任务、教学进程和课表的编排、课程考核管理、学籍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工学结合课程模式需要实践教学场地和设施条件的保障,在实施中往往会受到一定的制约,使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过程无法落实。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正确理解理论与实践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工学结合改革的核心目标,把改革目标理解为提升技能是对高职课程改革理念极为肤浅的理解。它不仅导致了许多不必要的争论,而且给改革实践带来了严重后果,如有些高职院校过于强调技能训练,有些教师则因设备不够而对课程改革缺乏信心,这不利于高职课程改革朝着科学、深入的方向发展。高职课程改革的真正目标是要解决围绕什么来教的问题,即围绕理论来教实践,还是围绕实践来教理论。传统高职课程并非没有实践内容,它是建立在“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和应用”这一认识基础上的,其基本框架是围绕理论来教实践,彻底的职业课程不仅仅要有实践,而且要围绕实践来教理论,即把实践作为课程组织的核心。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它以学生为主,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与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能够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2.实践作为工学结合的核心

改变按照知识储备的观点,以理论为中心来组织课程的传统模式,建立按照知识建构的观点以实践为核心来组织课程的现代模式,应当理解为高职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传统课程组织模式不仅导致学生对知识学习的目的不明确,而且导致教师因对要储备的知识的边界很难把握而不由自主地陷入学科体系的困境。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以工作实践为中心组织课程是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最为有效的模式,这也正是工作过程导向、项目课程的核心思想。在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之后,工学结合课程模式已成为高职课程改革的成功之路。这一模式创新了课程开发体系,以校企合作为途径、以典型工作过程为知识排序参照系、以工作过程的要素为载体,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构,按照典型工作过程的序列,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工学结合学习领域课程标准,从而实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全面改革。

3.教师积极更新教育理念

教师应具备现代意识,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辩证教学新理念,提高教师课程素质,完成教师角色的重要转换,这是工学结合课程得以顺利实施和最终获取成功的先决条件。同时教学管理者要始终坚持“学生中心、学生本位”的理念,明确自己所应承担的职责和担任的角色,并加强校内外基地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企业兼职教师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保证。课程实施的过程应将学生从被动接受教育中解脱出来,促使其在教学活动中主动探索以增长能力、开发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尽可能地因材施教,教育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使其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得到充分发展,增强个性能力,充分利用现场教学、实验、实训等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教学中增加辅助设备和多媒体等改进教学技术手段也能提高教学效果。

4.重视课程内容的开发

高职课程改革不能忽视对工学结合课程内容的开发,没有内容改革的工学结合课程改革是没有实质意义的。所谓打破学科课程体系,构建基于岗位任务的高职课程体系,既打破基于学科结构的传统课程结构,也打破完全基于学科知识的课程内容体系,构建基于岗位任务所需的高职课程内容体系,这是高职课程改革所面临的更加艰巨的任务。高职课程改革应致力于围绕岗位任务,仔细编制内容实用、结构严谨、具有高职水平与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尤其注意要在对技术专家经验中的职业能力分析基础上,开发更具实践价值的工作知识和课程内容。

5.建立激励机制

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建立激励机制,如在业绩考核、工作量计算、津贴分配等方面扫除障碍,才能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积极性。要打破习惯思维,推进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下的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制定全方位的优化调整方案。要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按照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要求,加强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并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扩展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空间。

三、结束语

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等职业教育突出的职能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高职教育必须不断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开放办学,加强与行业、企业相融合,实现融合行业办学、融合企业育人、融合生产教学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紧扣行业特色,紧跟行业发展领先技术,才能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课程是实现和制约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最基本的元素,是构成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关键因素。从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所经历的不同阶段和不同课程模式的分析比较中,可以看出在构建工学结合课程模式时,要特别关注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核心要素,掌握科学的课程开发方法,设计开发出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随着高职课程改革的深化,在教育主管部门、企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工学结合课程模式必将成为高职教育的主流课程模式,它代表了高职课程改革的方向,是高职课程改革的历史必然。

参考文献

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篇8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双证融通

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长足发展,高职院校办学规模逐年扩大,由此所引发的毕业生就业问题和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广为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选择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重要突破口。“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把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与课程教学进行融通,使教学与生产、学校与企业、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一、“双证融通,产学合作”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选择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者素质决定着生产、服务、管理的工作质量,产品质量竞争的关键就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实践证明,劳动者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增强竞争能力的瓶颈。根据企业的调研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目前企业严重缺乏的是复合型技能人才、知识型技能人才和技术型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应该是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以及经过严格训练的专业技能,这些人才的培养只靠注重学历教育的学科体系是培养不出来的。因此,建立与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本身的特性和培养目标的要求。

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是高职技能型人才知识、技能和素质的综合体现,也是职业院校毕业生增强就业竞争能力的可靠保证。积极稳妥推行双证融通,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必须长期坚持的方向。双证融通的实施,就是要以职业资格标准作为行业或职业能力需求的风向标,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以职业道德、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培养核心,以职业证书、学历证书为纽带,对高职教学计划、课程内容进行重新的改革与整合,实现高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接轨,为社会培养急需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双证融通的实施,要求我们必须改革原有的教学内容和结构,改革传统的评价方法,帮助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这个目标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职责,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体现,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和完善的一种选择和要求。

二、“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推进策略

“双证融通”是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相互沟通与衔接,是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之间的一种融合、沟通和互认,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职业标准为导向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就高职院校而言,实施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关键是两个方面:一是如何“融通”,即人才培养方案确保涵盖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体系要经过重新组织;二是“融通”的过程,即学校要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模式、实训基地、师资队伍等诸多方面入手,精心实施双证融通的过程。以下是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推进“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些策略:

1.做好职业能力分析,精心制订涵盖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的人才培养方案。职业资格标准是由行业专家依据职业分析所得出的从事某一职业活动或完成工作任务时的能力要求,能够完成某一等级全部技能要求中提出的工作任务,就具备了这一等级的职业能力。实现职业资格证书与高职学历证书的融通,就要使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涵盖职业资格证书中的这些能力要求。因此,紧扣职业标准中职业功能、工作内容(工作单元)、技能要求及相关知识,也就成为我们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与重新建构课程体系的基本策略。

2.按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与构建课程体系时,要深入细致地考虑职业资格证书的内涵要求,坚持以职业资格标准为主线重组课程体系,以职业资格证书的应知应会为主线构建教学计划,在理论教学的相应课程中落实应知内容,在实践教学的环节中落实相应的应会内容。从顶层设计,进行充分的行业企业调研和劳动力市场调研,在岗位职业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地方发展需要确定专业人才需求,将职业能力进行分解,形成课程体系新框架。这样一个新的课程体系是依据职业资格要求的应知应会来建构,所以双证课程与职业资格标准之间的融通方法有四种:(1)最简单的是在课程体系外,增加单独考证课程。(2)在课程体系中嵌入认证课程。(3)将认证课程内容分散融入课程。(4)将认证课程与原有课程整合,成为新课程。

3.根据职业资格标准开发双证课程。在开发双证课程过程中,均参照相应的标准,按照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进行梳理,落实到相应的课程体系,开发与职业标准要求相符合的专业教学内容,努力使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在教学内涵上存在涵盖关系,或专业核心课程与职业标准之间形成对应关系,使专业课程内容与企业的岗位技能需求紧密结合,形成符合职业标准的“双证”课程。为保证“双证”课程开发的有效性,通过“产学合作”,吸收企业一线专家参与课程开发与培养方案的制订,按职业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整合,将职业要求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以及行业科技发展前沿的新知识与新技术整合为课程内容,从而保证了课程分析的准确性与课程结构组建的科学性,保证课程开发具有鲜明的技术特征和较高的技术含量,保证培养方案的可行性及其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4.构筑能力培养的教学新模式。改革目前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双证融通制度下重组的课程体系得以实施的重要一环。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学科化的问题,双证融通的实现必须以构筑起以能力为中心的理论和实践两大教学模块的教学模式为依托。

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室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三中心”知识“灌输”模式,坚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注重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统一性,把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整合起来,做到理论—实践双交叉,“双证”教学一体化;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开展基于项目(工作任务)的学习、基于真实(或“仿真”)情境的学习、基于同伴互助合作的学习,以学生获取直接经验的形式来掌握融合于各项职业活动中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在教学的时空安排上,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封闭性,注重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校内学习与企业学习相结合,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网络学习与教室学习相结合、课程学习与竞技学习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学习安排方式,使学生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相应的知识与技能,使“一教双证”更富成效。

三、“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管理与运行

“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要获得成功,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是关键。它保障、监督、调控、优化培养过程中各有关要素的活动、行为及相互间作用,包括教学管理制度、校企合作制度、培养保障制度等相关的管理方式,是培养目标实现的保证。在执行学院常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具体地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做好“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质量监控,确保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确保改革的成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完善学院产学合作工作机构,从学院到系部、企业,有专人负责校企合作事宜,形成网络化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企业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形成企业和学校之间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实训基地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实现资源互补和利益双赢,提高校企合作水平与产学研合作层次,形成良性互动的校企合作新机制。各试点专业以产学合作形式,定期进行与试点专业相关的职业岗位研究与职业能力分析,开展对已有职业标准的剖析,实施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监控。为了取得明显的改革成效与示范效应,将实验专业的试点班级列为“教学特区”,为试点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改革及课程开发、教学安排、资源配置、教学工作量计算等方面提供一系列对内、对外的优惠措施,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系(部)在各门课程的教改实施前,预先制订好详细的实施方案与教学设计,及早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教学过程、师资与教学资源等各项安排,并报教务处以便协调管理。

2.教学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各系,按“分层化、分类型、分级别、模块化、学分制”这一方略进行“双证课程”开发。针对不同专业的人才质量标准要求,探索针对不同层次职业能力定位的课程,进行分级别、模块化、学分制的课程方案设计与具体的课程开发、课程实施。以此促进系部、专业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实施各系部之间教学改革的合作,实现各系部优质课程的开放性,也有利于个性化教学的实施,并为“订单培养”提供优化整合的解决方案。

3.学院的高教所整合全院研究机制,使高等教育研究工作“校本化”。把“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作为学院教育研究的主要方向,研究需要解决的共性问题,为改革工程的实施提供咨询。教学部门积极研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细节实施与管理措施,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运行“铺路搭桥”。督导部门积极研究教学改革的质量评价、质量监控的方法,促进改革工程的质量提升。各系积极研究试点专业的质量标准,并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设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针对专业自身特点,研究与落实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改革、评价方法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提升。

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篇9

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科学化,是指随着职业教育发展的时间、地点、条件等变化而随之调整变化,促使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与现状相统一,与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环境相协调,促使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职业院校,沿着科学、规范的路径持续发展。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科学化的过程,是指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用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不断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纵观我国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历程,虽然不乏成功案例,但是面临的问题与困难也十分突出,从根本上来讲,科学化品格不明显是主要原因。

一、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科学化品格不明显的主要表现

(一)对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属性与内涵认知不足

黑格尔在《小逻辑》提出“本质是自身的联系,但其不是直接的,而是自身反思的联系,以及自身的同一”。[1]马克思认为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性,是事物固有的属性,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依据。

“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未必就是一个褒义词,它有可能促进职业教育的飞跃,也有可能导致职业教育的停滞或退步。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力,主要源于社会对当下职业教育发展的不满,因此积极对现行的职业教育投资政策、产权制度、治理机制等进行改革。改革的方向可能向左或向右,改革既可能更激进、更疯狂,也可能更保守、更谨慎[2]。教育改革有成功的典型,亦不乏失败的案例,亦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高校扩招政策,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并存而引发了热议。在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首先应当思考和处理好的问题是改革的方向在哪里?最终会走向何方[3]?究竟是部分地方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成功案例促使改革获得了“价值合理性”,还是职教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工具合理性”即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使改革获得了成功。

国企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激发活力,增强竞争力;而一些民企寻求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机则呈现多元化态势,如弥补资金不足、享受国企待遇、降低市场风险等。在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国有机构和民营机构的现有基础和发展目标并不一致[4],在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民办资本借混合改革的名义,侵蚀国有资产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事情亦时有发生。

(二)对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目的以及关系认识不当

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是生产社会化规律和资本社会化规律的客观需要。关于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目前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纯粹的公办活不起来,纯粹的民办大不起来”,强调发展混合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办学校适应资本社会化大趋势的重要选择。这种观点貌似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发展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确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有关,职业教育往往被认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往往直接影响了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但这种现象反映的是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外部关系,并非问题的本质。有一种观点认为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事实上这混淆了我国基本所有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的联系与区别[5]。混合所有制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本身就一直包含着混合所有制。萨缪尔森所著的《经济学》对混合所有制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在现代社会的各种经济制度中,没有一种是某一纯粹形式。相反,所有的社会都兼具市场和计划的混合经济,从来没有一个百分百的市场经济(尽管19世纪的英国很接近于此)。”[6]民办职业院校借鉴现代企业运行机制,普遍采取董事会治理模式,决策效率较高,有“船小好调头”的优势,但当民办职业院校规模足够大时,这样的灵活治理机制是否还存在?山东某万人规模的民办职业学校因为一起打架事件,一年内生源骤降90%,损失1.8个亿[7]。一所市场经济中发展壮大的民办学校,面对一起负面新闻,却如此的不堪一击,民办职业院校能更好应对市场风险的论断依据又何在?

(三)参与的主体结构不合理

我国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包含着“谁来改革”、“改什么”和“怎么改革”三个基本问题,其中“谁来改革”位居三大问题之首。因为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必须依靠特定的主体来推进,“能否形成具有明确改革意识和改革能力的主体,直接决定改革能否真正发生和最终取得成效。”[8]

我国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形式早已存在,如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南通理工学院等,已经进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就全国来看,这种自发行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职业院校处于观望状态。因为我国任何一项教育改革要引起社会的关注与推行,主要依赖于由上到下的政府推动[9]。2014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混合所有制改革迅速成为职业教育热点,在全国召开了许多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会议,开展了广泛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占有绝对主导地位,就算是在学校层面,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决策的也只是少数。某职业学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从方案的起草到最终挂牌,只有学院领导、合作企业和个别教师参与其中,而广大教职员工被排斥在改革决策之外,只隐约听说“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后工资会涨”,便欢欣鼓舞地支持改革了,而对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当民办资本控股比例超过50%后,公办职业院校一线教师的权益如何得到保障,学生的培养质量如何更好得到提高,学校办学的公益性与民办资本的逐利性如何得到平衡等,对于这些问题,广大一线教职工普遍意识不到,这是一种更隐秘的被边缘化。

(四)缺乏健全的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评估机制

纵观现有的职业教育混合所有改革成功案例,对改革成效的评估普遍坚持的是硬件论,如海南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资产增长率达800%,办学面积增长率达300%,建筑面积增长率达300%[10];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占地面积达1239亩,在校生人数达2.36万人,校舍建筑面积达39.77万平方米[11]。

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后,随着民营资本的介入,贫困家庭孩子的入学机会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核心竞争力是否相比较“单一制”职业院校有所提高,这些学校内涵式发展的评价指标鲜有提及,这与世界银行对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质量的评价指标,形成极大反差。世界银行在《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与培训:世界银行的政策文件》中对职业教育进行了分析,“对于专门职业技能的训练,只有建立在扎实的普通教育基础之上才会更有效,普通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为很多行业提供了这种基础……在一些国家,以职业课程取代部分学术课程的额外投资,如果用来提高学术成绩或增进学术教育将是更有效的投资。事实上,在使毕业生进入工作领域或自谋职业方面,职业教育多样化课程并不比中等学术教育更有效益。”[12]世界银行把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是否支持其发展的核心标准,而我国许多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普遍把扩大办学规模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职业院校的办学面积扩大了,教学设施完善了,学生人数多了,是否意味着其学生培养质量就必然会提高?若真如此,世界银行为何在投入大量资金对发展中国家学校职业教育进行长期支持后,会得出“以学校为基础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成本的、缺乏职业针对性的”结论?[13]姑且不论世界银行的职业教育政策转变背后受到多少复杂因素的影响,但在许多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质量低下、社会竞争力差、可持续发展能力弱是不争的事实。

二、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科学化品格的生成

(一)从目标来讲,应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核心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怎样提高知识传授的效率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

实现国有资本和其他资本的共赢,是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立足点和生命线,但如何实现双方的共赢并没有说清楚。当前流行的做法是将资产的增长、招生人数的增加、办学规模的扩大作为混合所有制办学双方共赢的体现,追求资产的增值,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民办学校寻求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最大动力。“纯粹的公办活不起来,纯粹的民办大不起来”,认为公办职业院校规模庞大,社会认可度高,但体制僵硬,政府作为学校的唯一投资主体和利益主体,学校发展缺乏活力;民办职业院校办学的机制灵活,但生源危机严重,办学经费不足。而现实的情况是,不是所有的纯公办职业院校都是机制僵硬,不是所有的纯民办职业院校都不能做大,对于那些已经办得很好的公办和民办职业院校而言,显然没有混合办学的必要,在这里需要我们回到教育的目的上来。

在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不管是公立民办型、公有民营型、民办公助型以及小混合型,都应当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核心目标。“从人才培养目标来看,整个教育系统的其他因素,都是为实现人才培养质量而协同存在。”[14]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不一定会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也不一定是通过了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其他方式的改革,也可能会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对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而言,混合所有制改革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因此,应当明确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标,唯有如此,才能将教育质量的硬件论、多元论、层次类别论、水平级差论、结果论、目标论有机统一起来。不论是南通理工学院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获得事业单位身份认可,更好留住了教职员工;还是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盘活了国有资产;或是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了董事会治理机制。所有的这些改革,都必须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促进职业教育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二)从参与主体来讲,应扩大混合所有制改革参与的主体范围

“教育改革是各种主体为了捍卫自身利益,不断进行权力博弈和资源重组的过程”[15],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式复杂,如民办职业院校与国企混合、民办职业院校与公办职业院校混合、公办职业院校与私企合作等,混合动机多样,利益诉求多元化,牵涉面广,在这一过程中,扩大改革参与主体的范围,就显得尤为重要。

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所涉及到的政府人员、专家学者、院校管理人员及教师、广大学生及家长,都应当有充分的机会了解改革的内容及相应观点,如公私混合后,如何厘清产权、如何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如何不损害编制内职工的合法权益、如何平衡私企的逐利性与学校的公益性、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都需要每一个改革参与者认真思考与面对。因为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既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广大参与者亟需对可能出现的局面做好充分的思想和行动准备。

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参与者之间应当进行积极对话,缓解冲突与矛盾,促使改革不断向前推进。相关公办企业或公办学校的管理者,往往担心因国有资产流失而被问责,这也是管理层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制定与前期规划中显得犹豫不决的主要原因,这时就需要扩大改革参与者的范围,以便让大家全面深入沟通,思考解决策略,竭力避免不良后果的出现,促使改革朝预期的方向发展。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评估指标体系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促使“相关标准更加科学规范,监管机制更加完善”,因此,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是当下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亟需解决的问题。

第一,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评估指标体系应当是多层次的。产权的划分、董事会下的院系运行、产学研的一体化、课程与教学的开发与实施、学生对理论知识与缄默知识的掌握等等,“分别建立针对各个改革主体的质量评价指标”[16],从不角度评估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的成效。

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篇10

·

关键词:部分国家;职教教学内容改革;新动向;新启示

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实现的载体,是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改革的主要方面。近年来,国际上一些国家对职业教育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这些改革体现在德国的学习领域、澳大利亚的培训包、美国的课程整合、法国的职业探索课程以及日本“地域综合科学科”和“桥梁课程体系”等方面。这些国家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改革呈现了若干共同要素,呈现了职教课程改革的若干共同走向。以上部分国家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改革的新动向对我国职教课程改革具有启示意义。

一、澳大利亚:培训包

澳大利亚对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培训包的开发上。培训包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指导性材料,它主要由一套认识和评估人们关于某一行业或企业能力的,在内容上具有连贯与可信赖特点的,并且在全国得到认可的能力标准、评估指南和资格组成。一个完整的培训包还包括由学习策略、评估材料和职业发展材料等组成的辅助材料。

能力标准中所谓的能力,是指承担达到工作场所行为标准的具体任务和职责的能力。能力要求应用与有效参与行业、行业部门或企业活动相关的具体知识、技能和态度。能力标准由一系列能力单元组成。每一能力单元描述具体工作功能或职业的一个重要功能或角色。培训包中的每一单元与一个或几个澳大利亚资格框架(AQF)体系中的资格相关联。培训包的能力标准由行业决定,以满足行业技能要求。

评估指南的目的是帮助注册培训机构以公平、平等和一致的方式进行评估,使评估与澳大利亚质量培训框架标准一致,从而使评估有效、可信、灵活和平等,它提供了一种保证所有评估满足行业需求和全国认可标准的内容框架。

培训包中的资格是指澳大利亚资格框架体系内的职业教育资格,它包括一级文凭、二级文凭、三文凭级、四级文凭、高级文凭、毕业证书和毕业文凭以及部分资格的陈述。一旦达到了培训包的相应要求,注册培训机构可以颁发全国认可的AQF资格。当只是达到一个AQF证书所要求的一个或几个能力单元时,RTO可以颁发部分资格陈述证书。AQF职业教育资格证书,是以执行任务所要求的知识技能的广度、深度和复杂性为依据而进行分类的。

培训包是灵活的,它强调学习结果,而不强调学习过程。人们可以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教育与培训、工作经验、生活经验而获得培训包的能力。人们可以依据培训包中的能力标准而证明自己所具备的能力,甚至还可以获得资格,而不一定要接受正式的教育或培训。培训包的灵活性还表现在:在一定范围内,注册培训机构可以将能力单元情景化,以反映当地所要求的结果。情景化能够对能力单元进行修订,以适应具体的传递方法、学习者、具体企业的设备需求,或满足地方需求。

培训包是由行业引领的。行业技能委员会或企业开发培训包,以满足具体行业或行业部门的确定的培训需求。为使培训包获得全国的承认,开发者必须提供行业领域或企业内的研究、咨询和支持的依据。

培训包的内容是动态的。行业技能委员会在与教育、科学和培训部的协议框架内,每三年对培训包内容进行一次定期检查,以保证培训包的质最和适时性。对培训包的检查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要评估培训包所认可的部分是否满足目前和未来的职业培训和技能的要求,判断影响全面执行培训包的障碍,提出一份具有建议的详细报告。第二阶段是以第一阶段评判的建议为基础,修改培训包的认可的部分。由来自企业、注册培训机构代表和教育科学培训部等代表组成的管理委员会来监督对培训包的检查工作。

作为一种教学内容开发的指导材料,澳大利亚的培训包将资格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教师依据资格中的能力单元开发具体的教学内容,并且可以依据地方需求和教学对象对培训包的有关内容进行灵活处理。行业技能委员会或企业每三年要依据行业企业实际发展需求对培训包内容进行调整,等等。所有这些表明,培训包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学科性教学体系,代之以任务导向的教学内容体系,它是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为导向的,是灵活而动态的,它能够适应地方及教育对象的实际需求,能够适应时代的不断发展。

二、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

学习领域是由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KMK)于1996年5月9日在颁布新的《职业学校职业专业教育框架教学计划编制指南》中提出的课程方案。

基于学习领域方案的《框架教学计划》是适用于德国双元制职业学校的国家课程标准,其中第五部分为“学习领域”,列举了职业专业教育所有学习领域(即课程)的数量、名称、学时并对其中每个学习领域的目标、内容和学时分别加以描述。

学习领域是由职业学校实施的指向学习的行动领域,它包括实现该职业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全部学习任务,并通过行动导向的学习情境而具体化。一个学习领域就是一个学习单元,其主体内容是职业任务设置与职业行动过程取向。

从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总体结构(宏观结构)来看,每一职业专业教育的课程一般由10至20个学习领域(即10至20门课程)组成。具体数量根据各职业专业教育的需要决定。从学科结构考虑,组成课程的各学习领域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并无明显的直接联系,但在课程实施时却要采取跨学习领域的组合学习方式,即根据职业定向的案例性工作任务,采取如项目教学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来进行。从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具体结构(微观结构)来看,每一学习领域一般都以该职业专业教育相对应的职业行动领域为依据。一个学习领域就是一个学习单元,其主体内容是职业任务设置与职业行动过程取向,即工作过程导向。但由于每一学习领域所涉及的内容既包括基础知识又包括系统知识,因此并不完全拒绝传统的学科体系的内容和结构,允许学科体系形式的学习领域存在。

学习领域的目标描述的任务是学生通过该学习领域的学习所应获得的结果,用职业行动能力来表述:而任务陈述具有细化课程教学内容的功能;总量给定的学习时间是基准学时,可据此加以灵活安排。一个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可在各个年级按学年安排,也可在整个学制年限内实施,以利采取跨学科的、跨学年的教学组织形式,如普通文化课与职业专业课的整合教学组织形式。

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取代了沿用多年的以分科课程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方案,在指导思想上有别于学习内容分割的模块化而追求学习与工作的一体化,在课程结构上摒弃了学科结构系统化的原则,提出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想。这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职业教育课程理论与开发的一个革命性的尝试。

三、美国:整合、衔接与群集课程

美国生涯与继续教育课程改革,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整合、围绕职业群开发生涯与技术课程,以及中等教育课程与中等后教育课程的衔接和注重实用的职业生涯指导课程等方面。

第一,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整合。《帕金斯法案II》首先提出整合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建议,后来的《学校到工作多途径法案》以及《帕金斯法案III》也继续强调整合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重要性。在改革实践中,相关措施包括用与职业相关的主题来组织和改善学术课程。如所开发的“机械技术数学”课程,不是就数学而讲数学,而是讲数学内容与界些内容紧密结合起来。该课程讲分数小数的学习与机械零件(如厚薄规、轴、齿轮)的认识相结合,将分数小数的学习与计算轴罗纹的长度、计算齿轮的圆周齿距、齿厚相结合,并与机械工具(如游标尺、千分尺)的认识与使用相结合。

第二,围绕职业群开发生涯与技术课程。在“标准化运动”的推动下,生涯与技术教育课程标准开发围绕职业群进行。全国各州生涯技术教育负责人协会(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ate Di—rectors for Career Technical Education (Con—sortium)围绕16个职业群(农业、食品与自然资源建筑,艺术、A/V技术、通讯,商务管理,教育与培训,金融,政府和公共管理,健康科学,旅游与服务,人员服务,信息技术,法律、公共安全,制造,营销、销售和服务,科学、技术过程和数学,交通、分配和后勤),在考虑雇主需求和中学后教育标准的基础上持续开发职业教育课程的标准。美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办公室(OVAE)于2002年秋天开始围绕5个很受欢迎的职业群来开发CTE课程,具体包括:信息技术;健康科学;科学、技术、能源和数学;教育与培训;法律、公共安全和保障。

第三,中等教育课程与中等后教育课程的衔接。上世纪70年代的“生涯教育”关注从幼儿园到成人的生涯发展。目前生涯与技术教育的重点在于高中教育与高中后教育的衔接。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机构提供具有衔接关系的课程,以及在不同层级的职业教育机构之间可以进行学分转换的课程,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不同的生涯与技术教育课程而使职业生涯得到发展。如明尼苏达州的Hennepin技术学院(HTTC)提供了如下三个层级的生涯与技术教育课程:证书课程、文凭课程和副学士学位课程。HTC能够同时提供同一专业的三个层级课程。如在工程CAD技术、液压工程技术、机械工具技术等方面,HTC能够提供应用副学士学位、文凭和高级技术证书课程。有的专业能够同时提供文凭和副学士学位两个层级的课程,如自动机械系统的包装专业、塑料生产技术专业。这些课程在内容上具有相互衔接的关系,学完同一专业较低层次的课程,能够为继续更高层次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基础。

1990年《帕金斯法案II》创设了一个全国性项目——技术准备计划(Tech Prep Program),旨在促进中等教育与中等后教育的衔接。这是一个四年的学习计划,其中前两年是高中的最后两年,后两年是高中后的教育与培训。这个四年的学习计划所涉及的课程在内容上是衔接的。

第四,注重实用的职业生涯指导课程。美国将职业视为一种生涯,关注学生职业生涯的选择与发展。为此,美国开设了对学生提供职业生涯指导的课程。有关职业生涯指导材料表明,美国职业生涯指导课程包括介绍工作世界的一般情况、具体职业的情况、职业选择及就业准备、推销自己的方法等内容。这些内容非常具体、详实、可操作性强。

四、法国:职业初探课程的设定

法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主要体现在职业初探课程的设定方面。

2005年新学期,法国为初中四年级学生提供了每周3小时的职业初探选修课和每周6小时的职业初探单元。2009年开始,职业初探课程将成为所有学生的必修课。职业初探课程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领域,为学生在毕业时做选择而奠定基础。

每周3小时的职业初探选修课,为四年级学生了解实际的专业世界、各种行业的信息以及所涉及的文凭证书而设置。这一课程的目标包括:1)了解飞行员、糕点师、网页制作者、护士等职业从业者的日常生活;2)了解一些机构,如大型或小型企业、管理机构和研究实验室等机构的组织工作;3)了解主要文凭证书(CAP、高中毕业文凭、BTS、大学研究文凭、工程师文凭等)、文凭准备的过程及地点(初始培训、学徒培训、继续培训)以及咨询机构(CIO、ONISEP等)的基本情况。法国提出了实施这一教学活动的具体建议:1)研究和分析资料,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并陈述有关报告;2)专业人员介绍工作经历,或中学生、大学生介绍学习经验;3)到企业、管理部门(公共机构、医疗机构等)、工厂、实验室进行参观、观察或实习,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行业的报告。

每周6小时的职业初探单元的大致内容和职业初探选修课程一样,只是时间更多在实地(企业、职业高中或学徒培训中心)学习,这个单元面向对今后的职业道路有初步想法的学生。

五、日本:“桥梁课程体系”和“地域综合科学科”

日本近年来也关注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这些改革表现在“桥梁课程体系”、“地域综合科学科设立”和职业生涯辅导课程等方面。

(一)“桥梁课程体系”

日本的研究生院近年开设了专门职业学位课程,以大学毕业生和社会人为对象,培养特定的高层次专门职业人才。其课程内容和研究方法与专业团体、行业协会进行沟通,联合进行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育,称为“桥梁课程体系”。

高等专修学校修满3年及满足其它一定条件,可以与普通高中毕业者享有同样的大学入学资格。专门学校修满4年课程及满足其它一定条件,可与大学毕业生享有同样的报考研究生院资格。专门学校学生,通过普通高中毕业认定考试的,已经在专门学校修满2年课程,总学时达到1700小时以上的,可以直接编入大学就学。

(二)“地域综合科学科”的设立

地域综合科学科并不是一个单个学科的名称,与以往内容限定在特殊领域的学科不同,它是灵活对应地域的多样化需求而成立的新型学科总称。地域综合科学科将成为今后短期大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地域综合科学科不限定学科分野,由多种科目内容组成。目前,日本有很多短期大学都开设了综合科学科。如圣和园短期大学开设了职业开发综合学科,新岛学园短期大学开设了职业设计学科,东京经营短期大学开设了经营综合学科,等等。

(三)职业生涯辅导课程

日本在学校内由专门教师开设“职业生涯辅导”课程,为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在对一个人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日本把指导这种规划的制定列为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内容。

六、部分国家职教教学内容改革新动向分析及对我国职教教学改革的启示

以上国家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改革,虽然从形式上看有不同的外在表现,但其中有诸多相同的内涵。这些内涵反映了职业教育走向和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些规律,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也具有启示意义。

(一)部分国家职教教学内容改革新动向分析

分析德国、澳大利亚、美国、法国、日本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改革,可以发现以上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内容有如下值得我们关注的走势:

第一,以职业行动任务或职业能力单元为逻辑而开发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如上所述,澳大利亚培训包主要由能力标准、评估指南和资格组成。培训包中的能力是指承担达到工作场所行为标准的具体任务和职责的能力。能力标准由一系列能力单元组成。每一能力单元描述具体工作功能或职业的一个重要功能或角色。德国的学习领域是以该教育相对应的职业行动领域为依据,一个学习职业专业领域也是一个学习单元。以职业行动任务或职业能力单元为依据而开发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的课程,体现了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职业导向性:职业学习领域强调学习内容在职业活动中执行职业任务的功能,有助于学习者清楚学习的意义,从而有利于诱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第二,从学术课程内容与职业课程内,容相对隔离走向整合,从一门课内容与另一门课程内容相对隔离走向综合,从一阶段课程内容与另一阶段课程内容相对隔离走向衔接。在一定程度上,这种走势反映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的趋势,体现了构建人才成长的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使学习者有更顺畅的发展前景,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以上走势,分别体现在美国开展的学术课程与职教课程的整合、日本地域综合科学科的设立、澳大利亚不同层次的培训包的内容和日本的“桥梁课程体系”的设立等方面。

第三,重视职业指导相关课程的开设。职业指导帮助人们了解职业、了解自身的条件,帮助人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并获取自己希望从事的职业。职业指导的功能越来越受到一些国家的重视。如,法国规定2009年起法国职业初探课程将成为所有学生的必修课。日本在学校内由专门教师开设“职业生涯辅导”课程,并将为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列为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内容。美国关注职业生涯指导课程的建设,使得美国职业生涯指导课程内容非常具体、详实、可操作性强,等等。

(二)部分国家职教教学内容改革新动向对我国职教教学改革的启示

我国依据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在对企业、职业学校学生和职教机构调查明确劳动力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对有关职业教育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与创新,但这种改革还有需要完善的方面。以上国家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改革,对于我国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深化改革具有如下启示。

首先,在高中教育前和高等教育前的阶段开设职业指导课程。职业指导具有指导人们选择不同种类教育和与不同种类职业相对应的专业教育的功能。学生在初中后如何比较合理地选择普通高中还是中职学校,高中后如何合理地选择学术性大学还是高等职业院校,选择何种专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对不同种类学校以及不同种类专业的了解。我国在中职学校开设的德育课包括了职业指导内容,但在高中阶段教育前,还没有开设职业指导课程。

其次,将基础文化课程与职教专业课程进行整合,或依据不同专业的需求改革基础文化课程内容。由于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性质不同,同一层级普教机构与职教机构文化课的内容应该有所不同。在达到国家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以依据职业学校专业的要求而对其文化课内容进行改革,使文化课内容更好地为专业课服务。

再次,开发相同专业的中高职的衔接课程。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相互衔接的职教课程能够使职教体系内的学习者便利、顺畅地进入教育体系,并高效地学习。为此,建议我国中高职管理部门及中高职教学机构的有关专家、职教专家与行业专家共同工作,开发相互衔接的职教课程。

第四,以完成职业任务为依据,选择职教课程内容,以职业任务为逻辑依据,对职教课程内容进行排序。这种职教课程的改革,要求对职教专业对应的职业进行职业分析,明确职业的主要任务。以完成一个职业任务为课程的一个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一个职业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为这一单元的内容。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在结构上一般分为基本模块、选用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基本模块课程的内容不是以职业活动需要完成的任务为内容选择和排序的依据,学科化特征明显,这种状况不利于学生理解所学内容的原因和意义。而以上几国在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上按照职业任务来分析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按职业任务的活动顺序来对职业教育教学内容进行排序的做法为我国职教内容的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作为教学的主要要素之一,教学内容一直是教育改革的重点,职业教育也是如此。以上国家进行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改革还在持续,我们应该对此开展持续而深入的研究,以便更清晰其走势,从而有助于清晰我国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高瑛,刘育锋.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最新动向及亮点.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3月11日.

[2]刘育锋.从澳大利亚培训包看我国职教课程改革.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年13期.

[3]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

[4]Department of education,science and training,Australian Government,“Training Package Development Handbook”,October 2005.

[5]Steven R.Aragon et a1. (2004),ANALYSIS OF THE NTEGRATION OF SKILL STANDARDS INT0 COMMUNITY COLLEGE CURRICULUM,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for Caree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