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十篇

时间:2023-05-06 18:18:02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篇1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放思想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动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条件。对于宣传文化工作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更好地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新阶段繁昌县委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不断提升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水平,在理论武装、服务中心、实施创建等弘扬先进文化方面,力求创新、谋求实效。

在理论武装上,力求推进人的观念转变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是抓标杆树示范。抓好领导干部带头学、带头用的示范作用。通过完善党委(组)中心组学习计划,围绕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县域经济发展、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等专题,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举办辅导报告会,组织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科学发展观》等,把宣传党的全会精神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融入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之中、融入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之中,不断增强理论学习的实效性。二是抓深入促辐射。县委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注重推进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三是抓调研促创新。围绕邓小平理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产业集群等课题深入调查研究,找准点子,理出思路,明确方向。

在创建活动上,力求在提高精神文明程度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是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深化。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有关精神,通过组织“健康成长、快乐成才”系列活动和师德师风演讲比赛等形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积极开展思想道德宣传教育。二是创建活动重点突出。围绕促进经济和社会进步目标,深化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文明乡镇,全面推进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开展“人人参与增素质,文明行为促创卫”活动,大力改善城区卫生状况和人居环境,努力塑造城市精神,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 三是创建活动难点突破。以治理农村“脏乱差”为重点,全面推进绿色生态农村建设,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水平。

近年来,繁昌县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获得“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全省创建文明县城先进县”、“全省卫生县城”、“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先进县”和“安徽省首届文明县城” 、“全国人口与计划生育科技先进县”、“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四五’普法工作先进县”等荣誉称号,为实现繁昌又好又快发展,争当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作者系繁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篇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柱。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主旨就是要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从公平正义的文化权益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强调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对话、竞争,并在消除文化逆差后充分显示中国的文化综合实力,强调民族凝聚力与亲和力,进而形成缓释日常矛盾冲突的文化氛围、文化机制、文化精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是要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间、贫富之间的文化差距。以文化和谐为先导,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十七大报告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培养文明风尚”,“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等要求统一集中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提出,就是要突出强调文化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引领作用。文化要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去引领社会风尚;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引领社会思潮;要引领人们注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要引领人们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共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共享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社会主义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生活需求。不仅文化观念要创新,体制也要创新;不仅文化管理要创新,服务也要创新;不仅文化内容要创新,形式也要创新。不仅发展思路要创新,技术也要创新。创新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以及物质生活改善后的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提出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目标必然有其特征和标志。

1、文化创造和文化传播成为广大民众的自觉行动,文化消费成为广大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广大民众日常生活消费的文化成分也越来越突出和明显。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物质消费的文化化。在物质消费时越来越注重物质本身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成分。第二是由文化因素而引发的实践活动和消费行为越来越突出。第三是广大群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文化活动的消费成为主要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第四是文化消费占据个人整个消费总量的比例明显提高。第五是在权益维护方面,文化权益成为一个公民越来越关注的内容和重点。

2、文化事业成为相对独立运行、具有一定发展规模的独立产业。“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化”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趋势和主流。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越来越明显,并且文化已经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重要经济生长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体现是,越来越多的文化单位和文化组织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文化产业的实力不断增强,文化的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得到很好的同步实现,文化发展不仅成为我国全局发展的软实力,也变成一种“硬实力”。

3、具有一支稳定的职业化的文化产业从业大军。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类文化的进步史。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一方面给文化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丰富的资源、更广大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对文化人才队伍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文化行业的分工越来越细,专业性越来越强,文化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文化行业越来越成为一个集知识性、科学性、艺术性、思想性、创造性于一体的新产业。要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必须有一大批的热爱文化事业、专业知识丰富、专业技能精湛、相互配合默契的一大批职业化的文化产业大军。这其中既要有文化研究人才,又要有文化作品创作人员;既要有文化管理人才,又要有文化经营服务人才;既要有文化教育人才,又要有文化技术人才。

4、各种文化以自身特色存在和发展,并能以便捷的途径得以广泛传播和弘扬。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延续和发展,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与创新。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每一种文化之所以成为文化,自然就有其自身存在的特性和规律。文化要大发展大繁荣,不能仅仅依靠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域或一个时代的一种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只有各种文化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存在,才能实现相互包容、相互借鉴,继而达到共同发展和繁荣。只有各种文化尤其是文明文化和先进文化都有大的发展和繁荣,才能最终实现整个人类社会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5、整个国民的文化素质普遍提高。学习文化成为每位公民必须接受和完成的基础性教育的主要内容,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成为每位公民的自觉意识和日常习惯,全体国民的文化知识越来越全面。崇尚文化、发展依靠文化成为广大群众一种普遍的价值观念。维护文化权益成为广大群众维护自身权益的一项重要内容。日常消费和活动中的文化含量和文化比重越来越高, 追求文化消费成为一种社会时尚,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篇3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统揽,全面落实对四川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提出要用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美好愿景凝聚奋进力量,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落实四川省委的战略部署,必须筑牢四川绿色本底,夯实四川经济根基,厚植四川民生福祉。

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内在联系

美丽四川、繁荣四川、和谐四川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三者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能产生1+1+13的非线性效应,我们要一体坚持、一体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

美丽繁荣和谐统一于中国梦四川篇章。美丽四川、繁荣四川、和谐四川构成中国梦四川篇章的三个基点。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既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四川的殷切期待,也是中国梦四川篇章的生动写照,承载着四川富民强省的美好夙愿,描绘了治蜀兴川的锦绣明天,汇集了巴蜀儿女的共同心愿。

美丽繁荣和谐是四川全面小康的三个维度。美丽四川、繁荣四川、和谐四川,是科学描绘富有时代精神、彰显四川特色、反映人民心声的发展蓝图,三者的交集和公约数形成了四川的全面小康。三者从不同维度揭示了四川全面小康的基本要求,美丽是形象,是前提;繁荣是活力,是支撑;和谐是保障,是关键。三者缺一不可,必须共同发力,齐头并进。

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是一幅正在徐徐展开的绚丽画卷。只要我们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巴蜀大地就一定能走上一条更加美丽繁荣和谐的“新蜀道”,建设更加安逸、更加巴适的“新四川”。

建设美丽四川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美丽四川,既追求巴山蜀水的景色美、形象美,也追求巴蜀儿女的行为美、心灵美,既要“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自然生态之美,也要崇德向善、尊崇人文的多彩人文之韵,充分绽放二者的互融互促之大美。

建设美丽四川的基本要义

美丽四川的核心是重构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建设美丽四川,必须重新审视“旧人类中心主义”等错误思潮,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新人本主义理念,坚定“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理念。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走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透支之路,把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绿色产业和宜居环境的竞争优势。

美丽四川关键要形成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建设美丽四川是百年大计,要诉诸制度。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着力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损害严惩、责任追究的综合治理体系。要构建有利于绿色发展的市场化、法治化、制度化环境,创新和完善绿色发展制度机制,引导、规范和约束各类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省”,具有抢抓绿色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发展新动能的独特竞争优势。

建设美丽四川的战略重心

始终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线。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四川肩负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使命,坚持“美丽四川”理念体现了省委一以贯之的责任担当。从“建设生态四川”,到“建设美丽四川”,再到本届省委提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标志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上升到“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战略高度的新境界。要坚持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全省工作必须遵循的大逻辑,融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创新驱动发展“三大发展战略”以及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着力构建和谐相融美丽城乡形态。推进美丽城镇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美丽山川与美丽人居有机融合,形成城市文明和农村文明相融合、生态文明与人类文明相辉映的现代新型城乡形态,建设城乡一体、生态宜居、各具特色的城乡体系。建设生态城镇,重在统筹城镇与山水林湖布局,合理规划城镇绿地系统,增加城镇“绿色细胞”。建设美丽乡村,重在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保留乡土味道,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使农村展现田园风光。

充分释放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的聚变效应。四川有世界瞩目的壮丽河山,也有辉煌灿烂的巴蜀文化,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为美丽四川增色添彩。充分绽放四川独特的自然生态之美、多彩人文之韵,重点是发挥二者相融互促产生的“1+12”的聚变效应。要依托四川多彩人文之韵实施“绿色四川”旅游行动计划,将大熊猫生态文化、蜀道三国文化、茶马古道文化、藏羌彝文化全面植入大成都、大九寨、大峨眉、大香格里拉等精品旅游线路。要把人文产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促进人文与旅游、生态、农业的深度融合、联动发展。

坚决打赢环境治理“三大战役”。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重拳出击、铁腕治污,集中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防治三大攻坚战,用5年时间解决突出环境污染问题,化解群众的环境“焦虑症”,让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空气、喝上干净水、吃上放心食品,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可见,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偏废。

建设繁荣四川要讲协调。“唱和如一,宫商协调”。增强协调性是繁荣四川建设的潜力所在。增强协调性,才能优化重塑四川发展振兴经济版图,使四川经济行稳致远。一是区域协调“大合唱”。既要把成都做强做大,让头雁领飞,又要加快壮大区域经济板块实力,推进市县联动发展,从而构建点极竞相发展、全域整体提升的新格局。二是城乡统筹“比翼飞”。要彻底改变过去资源分配上的“城市偏倚”,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优势互补、利益整合、共存共荣、良性互动的局面。三是“两个文明”一起抓。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四川篇章的重要支柱,要不断增强新形势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实践自觉。

建设繁荣四川要讲可持续。自19世纪英国爆发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繁荣与萧条,如影相随。繁荣四川,必须是可持续性的。一方面,它要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基础上的;另一方面,要特别重视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精神,强调新旧动能的持续转化。

建设繁荣四川有扎实的现实基础。今天,四川发展已站上新的台阶。经济总量达到3.26万亿元,跃升至全国第六位。成功承办举办财富全球论坛、西博会等国际性会议和投资促进活动。立体多元的交通网络将四川与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无缝对接。中欧班列蓉欧快铁——中欧之间运行时间最短的铁路,打开了四川向西开放的窗口。100条国际(地区)航线联通世界,在建的天府国际机场织造着空中丝路的繁华。不断拓展的对外交往渠道,吸附着国际资源要素聚集成都。321家世界500强企业布局成都,16家领事机构进驻成都,国际一线品牌门店数200个、品牌数111个。成都在2017年新一线城市排名第一,已成为“时尚第三城”“航空第三城”“领馆第三城”。感、生活的幸福感、心灵的归属感和社会的认同感。

创新驱动,活力迸发。要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为此,要突出全面创新改革“一号工程”,让创新驱动成为全省发展主旋律;激发科技创新“第一动力”,努力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好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用好创新人才“第一资源”,把四川建设成为海内外高端人才汇聚高地、各类人才价值实现高地。

建设和谐四川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省委书记王东明指出“事业发展的根本力量在于人民,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建设和谐四川就是要以人为本,安其居、畅其行、乐其业、授其教、医其病、养其老,让人们日子美、心气顺,生活越来越安逸。

兴川的立足点和根本方向,始终把四川人民的需求、疾苦和利益放在第一位。让各族人民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民生福祉,让老人更长寿、孩子更欢乐、青年人有更多的机会。从“讨生活”向“好生活”转变,从“过日子”向“好日子”转变。

建设和谐四川的重大意义

建设和谐四川是国家战略的需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动情地说:“我坚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会实现。”四川是祖国在西南和整个西部的重要依托,史家一直有“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治藏必先安康”的古训,历来被视为祖国的战略大后方和边疆治理的战略腹地。因此,四川和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建设和谐四川是发展的力量源泉之一。社会和谐不仅意味着人人平等、个个友爱、阶层和睦,具有良好的社会关系,而且还意味着共建社会正义、共治社会空间、共享发展成果,形成公平高效的制度规则、充满活力的社会协同机制、安定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最大程度地减少内耗,实现“帕累托最优”。可见,建设和谐四川不仅在塑造四川良性运行的社会关系,而且也是挖掘四川生产力发展的非物质要素的过程。

建设和谐四川任重道远。最近5年,和谐四川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持续实施了十项民生工程,全省财政民生投入占年度公共财政支出提高并稳定在65%左右,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7%、11.5%。各级各类学校达到2.4万所,医疗卫生机构床位达到51.9万张。48.6万人纳入五保供养范围。但是,四川人口众多、底子薄、欠发达、不平衡,人均财力低,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比较滞后。区域发展不均衡,高原藏区、大小凉山等地区脱贫攻坚任务异常繁重。民生需求矛盾、社会特殊矛盾比较突出,社会稳定风险在局部地区和部分领域较高,WW压力仍然较大。建设和谐四川仍然是四川省委当前面临的重大历史性任务。

建设和谐四川的战略取向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不断释放改革红利,补齐民生短板,办好民生实事,兜牢民生底线。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服务、就业服务等民生事业,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人民生活质量再上新台阶。在未来五年,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左右,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篇4

我们要创造前无古人的现代文明,构建崭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健康的社会道德风尚,使中国人在物质生活实现小康、富裕的同时,在精神和文化生活上也美起来、笑起来。

我们要培育自己的科技、学术大师,文化巨匠,摘取现代科技最灿烂的明珠――诺贝尔奖,登上科学文化的高峰。

我们还要打造先进的国民教育体系,在优秀的素质教育基础上,孕育出与哈佛、耶鲁、牛津、剑桥比肩而立的世界一流大学,使各类人才在这些摇篮里茁壮成长。

我们又要拥有发达的传媒资讯,无数的文化精品,强大的文化娱乐产业,使新闻出版、电影电视、竞技体育等,均臻于世界前列,让国人的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美丽充实。

但是,文化的繁荣昌盛,工程浩大,非一朝一夕所能达成。文化需有积淀,是个慢工细活。它得打“持久战”,而不能速战速决,更不可搞“”。所以,文化建设须力戒浮躁,避免陷入急功近利的窠臼。

须辨明文化的本质与核心。《周易》云,“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的本质与核心全系于人,与人的生命、人格、权利、尊严、自由息息相关。文化即人化,就是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反哺”人。因此,文化的繁荣应致力于人的发展,注重于独立人格、优雅气质的陶冶,使之成为“大写的人”。不尊重人的文化,无助于人的权利、自由发展进步的文化,是落后的,最终必走向文化的反面。物化的文化,或仅仅把文化视为赚钱的“产业”,都背离了文化的本质和核心,是不可取的。文化的繁荣,要走人化的正道。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篇5

在历经市场化改革的探索与阵痛后,中国电影业迈进了新一轮的发展黄金期,并踏上了产业化发展之路。然而,随着影视科技的迅猛发展及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显著,中国电影产业在迎来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繁荣背后,问题凸现。如何应对,如何发展,如何创新?这些无不值得中国电影人深思。把脉中国电影产业繁荣发展之现状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在生产制作、营销宣传、发行放映等各方面均取得了骄人的业绩。通览近10年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及走向,其繁荣之景可见一斑。

影片产量连年增长。2003年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起步之时,国产电影故事片产量约为140部。2010年,这一数据为526部,增幅达276%。其间各年的影片产量呈逐年增长之势,影片类型也愈加丰富,纪录片、文艺片、爱情片、动画影片、谍战片、灾难片等纷纷现身电影市场。有数据显示,随着我国电影生产制作机构的增扩及电影制作权限的逐步放开,我国电影产量增速年均已达35%以上。营销方式推陈出新,推广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除原有的媒体宣传方式外,城市营销、基于网络推广的微博营销、电影票营销(如团购)以及影院营销、衍生品营销等,都成为我国电影产业营销策略的新思路。在营销推广方式不断翻新的同时,国产影片营销推广力度也不断加大。以姜文导演的影片《让子弹飞》为例,有消息称,该片在营销推广上的投入约达3000万元到500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30%左右,以此成为国产影片有史以来推广耗资最大的一部。

院线影院快速发展,票房收入水涨船高。作为影片宣传、放映的重要场域,院线及影院的建设与发展,成为我国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又一突出表现。2003年,我国电影院线32家,影院数1045家,银幕数1923块。到2010年时,这三组数据增长迅速,中国电影院线37家,增长15.6%;影院数1993家,增长90.7%;银幕数6256块,增长225%。此外,在较为偏远的农村电影市场,我国还有400余支农村电影放映队伍,为广大农村观众的观影活动提供了基本保障。随着国内电影市场影片产量的增长、营销推广的增强以及院线影院的增多,国内票房收入也争创历史新高。

根据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的《2011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2010年全年的观影人次约达2.84亿,票房收入超过百亿元。其中,票房过亿的影片共计17部。不容忽视的是,中小成本影片近年来成长迅速,为中国电影产业的票房市场做出了巨大贡献。2006年,宁浩导演的《疯狂的石头》以300万元/2000万元的资金投入与票房收入比,向国内电影市场展现了小成本电影的潜力。此后,中小成本影片倍受青睐。2010年,由叶伟民导演,徐铮、王宝强主演的《人在囧途》以800万元的投资成本取得了4650万元的可观票房,再次彰显出“小片”的市场竞争力。由上可见,中国电影产业在近10年的发展历程中,力争在产业链各环节求得突破,并不断完善产业链,从而实现中国电影产业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2011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指出,在2011年—2015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将步入战略机遇期,这更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的数据显示,到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的总票房收入将达到400亿元人民币(约合60亿美元),这一规模将仅次于美国。可以说,当今中国电影产业处于并将继续处于上升、向好的发展态势,未来几年内,中国电影市场将更加活跃,繁荣的景象将得以延续。探析中国电影产业繁荣发展之动因源于几代中国电影人的坚守与拼搏,中国电影业等来了改革发展的好时机。不可回避与否认的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与过多的行政管理确曾严重限制中国电影业的市场活力与竞争。

如今,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电影产业政策的不断调整,中国电影产业终于得以放开前进步伐,直面产业升级。因此,产业政策的扶持,成为了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制度因素。首先,电影产业被视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方面。回溯近10年来党和国家对中国电影产业所做出的政策调整,恰是从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开始的。2000年,《中共中央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关注了文化产业,这是在中央正式文件中第一次使用“文化产业”这一概念。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这是在党的文献中第一次把“文化产业”作为概念提出来,明确将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战略任务,把发展文化产业从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发展经济的重要行为,给予文化产业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使我国文化产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表明,文化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得到了更加普遍的认可,我国将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至此,如何使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发挥先进性作用成为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意味着文化产业正式进入国家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序列。2010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出台并下发了《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其核心思想是在未来五年内,将中国电影产业作为国家战略,列入政府重点支持的范畴,从而使我国从电影大国成为电影强国。对此,国务委员还亲自主持了全国电影工作者电视电话会议,传达文件精神。综上可见,电影产业的发展已愈加受到党和国家层面的特殊关照,这从外部为中国电影产业的繁荣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政策保障,使之释放出巨大的市场活力和产业能量,并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性力量。

其次,电影市场投融资渠道愈加多元化。得益于相关产业政策的调整与扶持,国内电影市场投融资渠道趋于多元,从而一改电影生产方或制作方资金缺乏的普遍现象,这无疑为中国电影产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资金保障。以往由于政策约束、市场运作不规范等原因,影视制作融资困难,这成为制约中国影视产业发展的瓶颈。有调查发现,中国影视产业约90%的资金源于自有资金,7%源自政府投入,社会资金投入仅占2%。毋庸置疑,这种失衡的投融资比例势必削弱影视制作机构的生产效力。近年来,相关政策的出台,尤其是国务院《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的下发,助推了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坚冰的消解,社会资本纷纷“触电”,成为当今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进程中又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此外,中国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背后也暗含着大众文化、消费主义文化的兴起与拉动作用。表现为:如今的媒介消费已越来越注重身临其境的“体验”,随着高清、3D、IMAX乃至4D影片的出现,加之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主动性消费的刺激,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影院。据统计,在2006年,中国电影的观影人次仅为0.95亿人,2010年,该数据为2.84亿。可见,消费者观影需求的增长同样为中国电影产业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p#分页标题#e#

透视中国电影产业繁荣背后之症候在欣慰于中国电影产业成长迅速、业绩傲人的同时,我们也略感担忧。这是因为,当我们把脉中国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现状时,也“切”到了这繁荣背后的某些症候。优秀创作严重缺乏。高票房绝非意味着高质量。近年来,尽管中国电影的产量和票房迅速攀升,并不断有影片跻身国际影展,但国产影片的整体质量仍提升迟缓,具有广泛市场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优秀作品十分缺乏。国家广电总局电影事业管理局副局长张宏森曾指出,国产影片在创作中往往由于对技术主义的简单崇拜,对商业大片的片面理解与简单复制,而导致了对本土文化语境和本土观众需求的忽视及对影片应有的人文精神与艺术品格的忽视。尤其一些所谓的国产大片,对美轮美奂的声画追求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导演对影片内涵及叙事的把握,即使叫座,也难以叫好。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贾磊磊主任认为,精神文化追求与电影产业发展应并行不悖,而不能单纯追求票房。为此,中国电影的当务之急是提升艺术品质,增强精神感召力,植入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诚然,唯有高质量的影片才能有力撑起中国电影产业的一片天。中国电影产业若要取得长远发展与进步,原创作品、优秀作品的生产制作实为必经之路。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篇6

关键词:社区教育;文化;民族;科学;大众

作者简介:蒋华(1970-),男,四川简阳人,四川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职业教育;邵晓枫(1967-),女,重庆永川人,教育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成人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0-0030-04

“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与世界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1]党和国家一贯重视文化建设,1940年,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提出要“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在1949年9月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最近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可见,繁荣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一直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方向和任务。社区教育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当然也应是繁荣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而目前学术界少有对这方面的相关研究,本文拟对社区教育这一根本任务的内涵作一探讨。

一、社区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繁荣民族的文化

民族的文化就意味着带有这个民族的特性,中华民族文化的特性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包含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与精神风貌。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要繁荣中华民族的文化,这是从基础与特性上为社区教育定位,也即是说,社区教育必须以中华民族文化为基础,繁荣中华民族文化应成为我国社区教育区别于其他国家社区教育的最重要特性。社区教育的这一根本任务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继承和传播优良的传统民族文化,发展与超越传统民族文化。

(一)继承、传播优良的传统民族文化

“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积累而成的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发展动力接连不断的源泉。文化传统可以造成一个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精神。有了它,一个民族在遇到难以应付的历史环境的挑战的时候,就有可能激发民族活力,解决面临的复杂问题,使民族获得新生。”[2]正因为中华民族具有优良的文化传统,才使其虽屡遭侵略和挫折,却能延续几千年而屹立于世界。因此,继承和传播优良传统文化应是社区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其主要内容有以下一些:进行传统的大丈夫人格教育,进一步形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国民精神;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中重视修身慎独的优良传统,进行不断提高居民修养的教育;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在社区大力进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教育;强调诚信教育;开展贵和尚中、和而不同的教育,树立和谐理念,建设和谐社区;继承我国强调天人合一的优良传统,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思想,建设学习化社区;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团结统一的精神,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的理念。

文化包括实物文化、观念文化(价值观、思维方式等)和制度文化(包括风俗、规矩等)几个方面,也可以说,在自然、建筑、古迹、历史、民俗、典籍等中无不蕴含着民族文化,特别是当地的民族传统文化。因此,在社区教育中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必须利用当地已有的教育资源,紧密结合当地的传统、民俗等进行教育,这是社区在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世界各国及地区都非常注重这一点。如日本松本市充分利用本市拥有的博物馆、纪念馆、民间艺术馆、历史村等资源进行社区教育,冲绳那霸市的公民馆开设成人讲座,聘请社区人士担任教师,讲解社区历史及前人创造的传统本土文化,使社区居民重新认识家乡,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法国的生态博物馆致力于发掘民族性资料以及能反映劳动人民历史的资料,从而加深人们对所在社区传统产业和生活文化的认识。[3]“文化建设委员会”于1994年提出的《社区总体营造计划》中,设立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主题展示馆、加强地方文化艺术发展、古迹维护与民俗活动、传统戏剧保存与推广等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我国大陆也有不少社区充分利用古迹、民俗等,以多种形式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教育。如成都市温江区在社区教育中实施了以“诵读经典、传承文明、浸润人生”为主题的“国学经典诵读工程”,聘请国学大师、老成都民俗专家等主讲;“武术之乡”永宁镇城武社区,开发了《武术与武德》、《练武与养生》等课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刚健与和谐;“兰草之乡”和盛镇石牛村,开发了《兰草栽培30问》、《兰花鉴赏》等课程,不但有技术层面的如何种植兰草的教育,还有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兰花被赋予的高尚人格的教育。

(二)发展、超越传统民族文化

文化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两个特征,前者说明文化总是由一定民族创造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持续性,后者说明文化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的。这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4]文化的时代性特征要求社区教育不但要传承民族文化,还要建设面向世界的文化,即要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超越。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多元的社会,以中华文化为中心的观点显然早已遭到唾弃,自近代以降,徐光启、魏源、孙中山、蔡元培、恽代英等一批有识之士都强调要正确处理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提出了古今中外法,即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社区教育也应选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作为教育内容,同时,还要根据本社区的具体情况,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繁荣我们的民族文化。

具体而言,社区教育应特别注意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民主观念教育。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专制主义的宗法制度造成了浓厚的封建等级观念,这种观念到今天仍然存在,表现为官本位、懦弱、屈从、讲名分和等级等。在社区教育中,不但要加强对社区居民民主观念的宣传和灌输,更要真切地让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管理、社区教育中来,加强他们的主体意识,使之从自发的参与逐步走向树立自觉的民主观念。现在社区教育的总趋势是要弱化政府微观行为层次的直接操作,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行为。[5]其实这也是整个世界社区教育发展的趋势。西方民众社区意识和民主意识浓厚,因此,西方大多数国家的社区教育更多地表现为是一种地区住民自发形成的自下而上的活动,也即是说,从发起、组织、参与到实施,社区居民具有极强的主体观念和民主意识。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社区教育的定义,“社区教育并不是仅仅指有关社区的教育,或为了社区发展的教育;它更重要的是社区的住民对教育拥有的决定权,以及为创造社区教育而负有的责任。”我国学者吴遵民也认为,强调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的参与及拥有的权利是社区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6]只有当社区教育权真正回归到社区居民时,才可能使他们真正明白和树立民主的观念。

2. 加强法制观念教育。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礼”大于法,人治大于法治,礼是人们社会生活及整个社会的最高规范。今天我们的法制本身也还并不完善,人们的法制观念有待加强,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强法制宣传理应成为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这个方面,不少社区主要是配合政府相关部门的活动进行了一些普法宣传,如在编印的公民手册及各种读本中融合进了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通过讲座、橱窗、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宣传法律知识等。此外,我们还要注意社区教育本身的规范性,如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这在不少国家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为社区教育提供保障,而我国至今没有),各级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规定,各社区学院(学校)也应有完备、严密的规章制度,规范办学,使社区教育走上法制化轨道,以实际行动来对社区居民进行法制教育。如成都市武侯区从2002年至今,先后出台了55个社区教育文件,不但规范了社区教育,而且还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居民法制意识的形成。

3.加强创新教育。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文化的创造力,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因循守旧的不良因素,这与当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格格不入,社区教育应“充分尊重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首创精神,充分挖掘蕴藏于人民之中的文化创造潜能”。[7]首先,要注重培养居民的创新意识。要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鼓励居民不断对社区发展、社区教育以及自己的人生规划提出新的想法,打破不思进取、因循守旧的思维模式。其次,要注重培养居民的创新能力,要为居民创新能力的发挥提供充分的机会,让每一个居民的潜力都得到充分的展现。

二、社区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二:繁荣科学的文化

社区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二是要繁荣科学的文化,这是从内容、价值体系、管理体制及方法等方面进行定位。

从内容上看,繁荣科学的文化,不是指繁荣狭隘的自然科学文化,而是指要繁荣反映整个人类社会的包括自然规律、社会现象、人类精神等在内的知识与价值体系等文化。在社区教育中,既要崇尚自然科学,对社区居民进行科学知识教育和职业培训教育,又要重视社会科学,进行人文社科知识教育,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顾明远先生认为,要特别强调文化的人文精神,认为“失去人文精神的创造成果,不能称之为文化,或者只能称之为‘垃圾文化’、‘文化渣滓’。”[8]日本社区教育非常注重人文社科知识的教育,这一点尤其值得我国学习。

从价值体系上看,繁荣科学的文化,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社区教育当然也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进去:其一,在社区教育中,要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并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保持社区教育的科学方向。其二,在社区教育中,要注重让居民树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注重理想信念教育,让这种理想与信念深入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凝聚社区居民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其三,在社区教育中,要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宣传,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及形势政策教育。其四,在社区教育中,要特别注重让居民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承接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反对低级、腐朽、庸俗的文化,使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从管理上看,繁荣科学的文化,社区教育必须有科学的管理体制,这是繁荣科学的文化的体制保障。目前我国社区教育基本管理体制是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为主体。“政府主导就是目标导向、政策引领、法规保障、规划统筹、信息指导、督导服务与经济资助等行政作用的发挥。社会主体,指的是社会力量应成为社区教育发展的主体力量,而不是一般性的社会参与,更不是听命和依赖。”[9]具体而言,我国大多数社区教育都采用了“委员会”这种体制形式,社区教育委员会属于半行政、半社会行为的中介性教育管理服务组织,在这种管理机构中,既有各党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的力量,又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各社会团体的力量,即是以党委为领导,政府进行统筹,教育部门主管,其他部门协作,整个社会支持,社区具体实施,所有社区居民参与。这种管理体制比较符合中国的国情,在上海、北京、成都等地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从体制上较好地保障了社区教育完成繁荣科学的文化的任务。当然,在我国大多数地方都还存在着严重的多头管理,实际上却没有主管机构和主管部门的问题,甚至有的地方还没有成立专门的社区教育管理机构,使科学的文化得不到系统和有效的传播,当然也就更谈不上繁荣了。

从方法上看,繁荣科学的文化,社区教育应做到以下两点:其一,要树立大教育观,整合社区内的教育力量。整合社区教育资源,是建立学习化社区、迈向学习化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繁荣科学的文化的重要方法。世界各国都非常注重社区教育中各种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如美国的社区学院非常看重资源的共享,特别是设施的共享,积极参与当地的工商企业界协同合作,民间团体也积极投入到社区教育之中,另外,美国所设立的21世纪社区学习中心及社区科技中心,都充分体现了社区中不同主体的参与,体现了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性与开放性。其他如日本、韩国社区教育中等都非常注意整合当地的学校、图书馆、博物馆、民俗馆、纪念馆等教育资源。其二,要贯彻双百方针,以各种教育形式进行社区教育,这是繁荣科学的文化的重要载体。社区居民身份多样,年龄跨度大,文化水平也相差甚远,因此,在社区教育中必须针对群众的不同情况,以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我国不少社区中开展的理论讲座和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拳剑、腰鼓、骑游、、外语等各种兴趣班及沙龙,以及举行大型文化节等活动,都是较好的社区教育形式,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也收到了繁荣科学的文化的效果。

三、社区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三:繁荣大众的文化

社区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三是繁荣大众的文化,这是从社区教育的对象和范围上进行定位,强调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大众性即民主性。所谓大众性,也就是人民性,体现了民主意识和群众观点的统一。具体来说,社区教育繁荣大众的文化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含义:

首先,以社区居民为本是社区教育中繁荣大众文化的基本理念。以社区居民为本意味着“以社区中的每个人为本”和“以社区中一切人为本”的统一。一方面,教育要以毎个人为本,这里的每个人包括社区内的每个成员,强调了社区成员作为个体的存在,凸显了人的个体性。另一方面,教育应以社区中的一切人为本,强调了社区成员作为“类”的存在,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全民性特点,孔子主张的“有教无类”和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夸美纽斯主张的“把一切知识交给一切人”的“泛智”教育都是这一思想的朴素体现。

其次,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要是社区教育中繁荣大众文化的出发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最高准则。“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表明,人民群众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民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应有的重视。我国的教育方针从“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到“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再到“为人民服务”,具有深远的意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社区居民的有些文化需要,如对教育公平的需要、提高社区文化建设水平等方面的需要是共同的,但社区居民作为一个集合概念,由不同的个体和不同的群体组成,这些个体和群体的处境和社会地位很不相同,占有的社会资源也不同,因此,他们的教育需求也就不同。要繁荣大众的文化,真正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民主性,就必须从所有社区居民的需要和利益出发,特别要注意照顾利益相对受损群体和社会底层群体的需要和利益。这一点经济较发达地区做得较好,而在我国广大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社区教育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当然也就谈不上繁荣大众的文化。

第三,社区居民是社区教育中繁荣大众文化的价值主体与评价主体。“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是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10]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是其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我国曾经在很长时间内把社会当成教育的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以社会甚至只以社会的政治或经济来作为评价教育的标准,人的因素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现在人们普遍摒弃了那种极端的社会价值主体论和社会评价主体论,强调人在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对社区教育繁荣大众的文化如何的评价中,社区居民是其价值主体与评价主体。社区居民是社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他们作为教育价值的创造主体,当然就应该是教育的价值主体。古希腊普罗泰戈拉指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也就是说,人是衡量万物的评价主体。社区居民作为社区教育的价值主体,是最有资格成为社区教育的评价主体的,邓小平同志就一贯坚持人民作为价值主体与评价主体的一致性,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一个根本观点。

此外,社区教育在繁荣大众文化时,要特别注意正确认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国内外有不少分别对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进行批评的理论,其主要观点认为大众文化是一种低俗文化,而精英文化则是一种脱离大多数人的文化。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大众文化来源于人民群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能把之片面地视为是低俗文化;精英文化对于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是我国文化中的精华。在社区教育中,我们应不断促进大众文化向精英文化转化,使大众文化不断提高品味与质量。同时,大众文化是精英文化产生的基础,我们应不断繁荣大众文化。

综上所述,繁荣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社区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更好地实现这一任务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地思考。

参考文献:

[1]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3-4.

[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60.

[3][6][日]小林文人,末本诚,[中]吴遵民.当代社区教育新视野——社区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国际比较[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38,245,269,7.

[4][8]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17-18,29.

[5][9]陈乃林,张志坤.社区教育管理的理论与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6,45.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篇7

关键词:文化市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与成熟,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与强大,文化越来越成为提高全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因素。同时,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也促使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此情况下,加强文化市场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从而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有着卜分重要的意义、就如何加强文化市场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谈几点看法:

1.加强文化市场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而文化则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市场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必须巩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十七大”精神武装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头脑,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时代风尚,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在新时期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到足够的宣传和普及,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切实把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积极探索用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文化市场建设的主力军主动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积极有效地改进文化市场建设策略,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加强文化市场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建设和谐的文化环境.培育文明的时代风尚

和谐的文化环境是发展文化市场的重要前提,没有和谐的文化环境也就谈不上和谐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全国人民要想团结进步,就必须有和谐的文化做重要支撑。而和谐文化则体现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发展上。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沿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了.我们的社会自然也就正气多邪气少了。同时.我们还应该重视城乡、区域文化的协调发展,着力以各种方法和形式丰富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文化生活,要特别注重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要以街道为单位,积极组织进城务工人员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发现和培养一批有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表演能力的进城务工人员参予文化活动,从而使进城务工人员融入到城市文化群体中。另外,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发挥网络的优势,在人民群众中,特别是青少年群体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增强社会各阶层的诚信意识,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教育;开展道德模范评比活动,让道德模范发挥有效的榜样作用。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做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动员社会各界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市场建设才有意义,才能真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3.加强文化市场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以弘扬中华文化为主。建设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有着深厚的根基,五千年的发展进程,五千年的深层积淀.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然而,做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是不是真正了解中华文化,是不是认识到了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了呢?这恐怕还有些值得探讨的问题那么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民众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培养下一代的传统文化意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的丰厚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好本地、本民族的文化典籍的发掘整理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而这方面的工作做好了,文化市场建设也就做好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也就不是一句空话了。

4.加强文化市场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

新的时代必然会有新的要求,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尤其如此。那么我们要想搞好文化市场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必须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从内容到形式、从体制到机制、从传播手段到传播媒体的全面创新。同时还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特别是文化产品,要更多反映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应该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的全面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积极营造有利于出精品、人才、出效益的良好社会环境。应该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从而繁荣文化市场,推动社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5.加强文化市场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做好文化市场这块大“蛋糕”。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篇8

出版、教育与文化发展

出版和教育是一对“孪生子”。出版从诞生那一天起,无论是古代出版还是现代出版,就与学校和教育密不可分,至今如此。对于文化而言,教育是手段和过程,文化则是教育的结果。

1 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宗旨是培养人性

这一点在人类早期文明中可以找到其根据和根源。苏美尔人留下的楔形文字原始文献表明,其学校的最高宗旨是培养人性。这一教育思想被后世所继承。

2 人性的本质特征是文化

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本质性的东西,也是人类一个群体和一个个人区别于其他群体和个人的最本质的东西。人类的根本符号是文化。文化构成了识别个人、识别民族的符号标志。人没有了,精神可以永存;文化没有了,民族不复存在。文化是个人和群体的最本质的特征。

3 文化的核心是世界观和价值观

“文”字应该包含两层意思:其一,它是以人为核心的,是人所特有的{其二,它所表达的是向善、向美的东西。“化”字可以理解为两个人对面而立相互比照,互相以对方为镜子,来学习和吸收对方好的东西。所以“文”和“化”加在一起,就是用美好的东西来感化人和教化人。西方的“文化”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友善、和谐共处的关系。无论汉字中“文化”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英文中“文化”(culture)强调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两者都高度地上升为一种抽象的价值观。

文化发展出版当先

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首先是出版的大发展大繁荣,出版业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必然起到先锋作用,这是由出版业的特性和规律决定的。

1 出版把握着文化产业内容的源头

文化产业是内容产业,内容构成了文化产业一切产品形式的核心价值。图书出版几乎是所有文化产品形式中最初始化的形态。

2 出版:另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

中国有句话叫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读万卷书的同时,去行万里路,即通过参与社会和生产活动获得教益,才能产生自己的思想,产生自己的力量。所以说,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并行的。

发展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树立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书的内容是为其所传播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服务的,其所传播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才是核心。这不仅是出版产业的规律,还成为整个文化产业的规律。出版导向要符合出版产业乃至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离不开出版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出版的大发展和大繁荣不能违背这个规律。

3 “走出去”的真正内涵在于让思想“走出去”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要让中国文化和中国思想在世界上产生重要影响,让中国的学术在世界上赢得应有的尊严和享有应有的一席之地。

内容价值最大化是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内容在出版业乃至整个文化产业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至少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内容就是市场

强调内容为王,就是强调市场为王。内容是出版和文化产业的核心,是我们存在的依据和价值。内容的思想性最终体现为价值观,所以内容是为价值观服务的,或者说是价值观的载体。

2 内容创新是延续生命的法宝

内容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反映时代精神,哪怕是“历史资料”也不要忘记其现实或时代价值。如果说内容是我们的生命线,内容创新就是延续生命的法宝。

3 把出版产业打造成真正的内容产业或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篇9

小学教师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心得体会

小学教师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10月15日起至18日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将审议有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件。分析指出,这是自十七大以来,中共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也是继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中共决策层再一次集中探讨文化课题,其战略部署和政治意义备受关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是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全力以赴做好工作,推动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中国也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等历史命题,全会此时提出文化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全会将文化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提出“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建设“文化强国”“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等、、提法,也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是全会提出,“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明确了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从根本上离不开国民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而这不可能单纯靠市场化的方式来完成,政府有责任向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开幕以来,中心校高度重视,始终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作为目前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来抓,做到早动员、早学习、早贯彻、早落实。学校在第一时间及时组织全体教师收看电视、阅读报刊杂志及浏览网络了解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新闻报道,要求各位党员、教师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讨论、撰写学习心得等方式,结合各自的工作特点和思想实际,学习贯彻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着重把握好党中央作出关于深化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判断、新部署和新要求。大会期间,学校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务必保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质量,领会精神实质,以出色的工作业绩践行六中全会精神。

教师职业平凡而伟大,普通而又特殊。古往今来,教师肩负着传承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推动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重任。在《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文化工作者要成为优秀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做到的品行和人格操守的示范者”。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就是一名文化工作者,作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要培养造就二十一世纪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要在工作中锤炼作风。中华民族历来就有艰苦奋斗的作风。中国共产党历来提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能脱离的。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党的组织工作战线的一员,尤其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一滴水离开了大海,很快就会蒸发掉;一旦脱离了人民群众,事业不会有成就、个人不会有发展。所以,在工作中始终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要在勇挑重担中增长才干。雷锋甘做“革命的傻子”,“雷锋传人”郭明义同样被人们亲切地称作“郭大傻”,他们“傻”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傻”得只做好事、不干坏事,他们的“傻”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经受住群众的检验,他们“傻”得可爱,“傻”得可敬。在工作面前,挑肥拣瘦、避重就轻,扪心自问、岂能无愧?当然,也可能有各式各样的理由,但是,如果都让小算盘管住大道理,国家何能繁荣昌盛?事业何能兴旺发达?我们自己又何能有点滴的进步?沧海横流、人间沧桑——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不避危难、义无反顾,是英雄的潜质;敢挑担子、勇挑重担,有干事的雄心。也只有在攻坚克难中,才能历练非常之才、成就非常之举。也只有经过艰苦环境磨练、重大任务考验,才能在政治上更加坚定,在工作中取得实绩,在成长中突飞猛进。

以上是我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心得体会,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践行会议精神的。为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点滴贡献。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篇10

关键词:群众文化;思考;发展

一、群众文化的主要阵地在基层

个人认为,群众文化的主要阵地在基层,若再细分一点,应该是在社区。社区是我国体制改革、规模调整后的居委会辖区,是最小的一级基层单位,也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生事物。下层建筑决定上层建筑,因此,衡量群众文化的真假繁荣,从社区文化的开展程度便能一眼洞悉。一个文化体系强大、分明的社区,必然是一个优秀的社区。

在深圳不乏这样的社区。社区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进一步细分了行政领域,是目前我国行政级别中最末节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是,正因为其是最末节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一个社区的文化繁荣与否,深刻决定着举国群众文化的繁荣与否。

社区文化是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社区建设的侧重点在街道、居民委员会所管辖的范围之内。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和建设学习型社区目标的提出,社区文化设施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社区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居民的幸福安康;关系到全体中国人共同的福祉。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的灵魂工程,其中整体提高居民的素质是建设文明社区的必备基础性工作,而社区图书建设是提高居民文化素质最有效的途径,必须高度重视。社区图书馆建设是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据了解,目前深圳基本已经达到一个社区一家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对于满足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和精神需求,丰富和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从而构建和谐社区,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群众文化需要不断繁荣

群众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助燃剂,必须始终把推进群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坚持向多元化、持久化、系列化、规模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不断提升文化活动品位,使其达到全面覆盖,从而实实在在地惠及百姓。首先,繁荣群众文化,必须坚持各级行政机构的良性互动,上下结合,通过对群众文化的不断投入,不断增强文化服务大众的生命力,这样的群众文化才能更加深入人心。文化活动的根基毫无疑问是每一个群众,每一个群众是组成群众文化的最末环节,因此,离开群众的文化活动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纵然一时美丽,但终究是海市蜃楼,毫无繁荣可言,毫无价值可言。繁荣群众文化,应该坚持上下各级行政机构互动的工作思路,让专业文化不断相互渗透:城市文化走进乡村,乡土文化走进城市,形成有机互补,从而全面活跃群众文化,构建起多元互动的群众文化新格局。

繁荣群众文化,不能刻板不求变通、融汇,必须坚持古今融合,推陈出新,增强文化品牌效应的推介力,影响力。文化的力量足够巨大,如项羽被困垓下,刘邦命士兵夜唱楚歌,使得项羽军队的士兵内心迅速土崩瓦解,说到底,这是一种深植于内心文化的瓦解。内心文化一旦瓦解,小到轻而易举毁灭一个人,严重直接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了上下五千年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繁荣群众文化,就要善于抓住传统文化中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民俗文化,并且与当代文化相融合,使文化活动既有传统的厚重感,又具备当前的时代感。

繁荣群众文化,必须坚持标本兼治,创演并重,增强文化持久繁荣的内动力。因此就必须做到一手抓演出,一手抓创作;一手抓机制创新,一手抓市场拓展,进一步提升文化活动的创演水平。一是勇攀高峰上档次,二是贴近生活出精品。文化活动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综合体现,必须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跟上时代步伐,保持长久的、旺盛的生命力。

繁荣群众文化,必须坚持政企协作,共同发展,增强文化服务发展的影响力。每一个地方有每一个地方特有的文化渊源,比如深圳这座移民城市,天南地北的人汇集在这里,走在大街上,五湖四海的口音此起彼伏,伴随着深圳跻身于国际化大都市,移民文化大框架在深圳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据了解,深圳有各种地域商会达千家,这种地域商会,对于传播地域文化有着不可磨灭的引导作用,因此,繁荣深圳的群众文化,政府机构便在不断地与这些商会合作。同理,深圳还有不少的地域性公司,意思是说这样的公司,其工作人员基本来自同一片地区,有着相差无几的地域文化色彩。像这样的公司,也是政府机构需要不断加强协作的单位。找到了这种特定的地域文化团体,在创作文艺作品时,便应该做到有的放矢,使之产生对人的心灵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群众文化在新时期更需要蓬勃开展

群众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文化科技的逐步提高和人民生活的日益富足,广大群众的精神需求明显增加,因此,群众文化在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显得更加重要。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文化工作,是每个群众文化工作者应当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的课题。

新中国成立后,在精神同志的指引下,群众文化得到了蓬勃发展。全国各地相继成立艺术馆、文化馆、书城等文化机构,书画、电影、戏剧、歌舞、曲艺等艺术形式相继出现。这一时期,秧歌队、合唱队、曲艺队、业余剧团遍地开花,歌颂共产党、赞美祖国大好河山优秀作品随处可见,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文化工作有了较快发展,优秀作品优秀人才不断出现,群众文化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但是群众文化发展不均衡的状况依然存在。在深圳,这种群众文化不均衡表现在很多方面,首先是过度追求政绩,而罔顾群众文化是一项艰难的持久战,需要一届又一届的领导不断重视。在这方面,宝安区的西乡街道做得非常突出,不但有街道一级机构主办的杂志,还充分利用街道的文化设施,定期举办各种活动,团结街道各文化工作者,使他们对街道有着家一样的温馨感觉。

要使一个地方的群众文化不断繁荣发展,首先需要建立文化站点档案,及时掌握群众文化动态,真实记录群众文化开展情况。再者需要不断深入基层,重点指导,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实践证明,坚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是促进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最有效方法。在这方面,群众文化工作者需要做大量的工作。群众文化的假繁荣是必须警醒的,比如一些群众自发形成的活动场点,活动团体等,常常出现热闹一阵便迅速冷清的现象。追根究底,其原因就是缺乏专业人员指导,无法发展和提高,这就需要工作者们深入基层,“对症下药”,定点、定人、定时间、定责任分头包干,认真指导,使活动经久不衰的开展下去。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均有了飞速发展。人民群众在提高了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在精神上对文化产生了广泛、强烈的需求。因而,现阶段群众文化的涵盖量逐步扩大,渗透范围也越来越广阔,音乐方面由原来单纯的民族音乐扩大为通俗音乐、高雅音乐、乡村音乐等;舞蹈艺术由以前的民族舞蹈发展为芭蕾舞、交谊舞、街舞及各种各样的健身舞蹈(操)等等。这种文化的渗透力十分惊人,从渗透范围上讲,教育、卫生、商业、科技均离不开群众文化;广场、绿地网吧、茶座也成了群众文化活动聚集地;甚至就连墙体广告,车门车厢道闸等也都溶进了文化的含量。

要开展好群众文化,就必须提高群众文化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所以,群众文化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才能将群众文化不断推向繁荣。综合素质包括多个方面:首先要有较好的政治素养,即敬业精神、吃苦精神和奉献精神。其次要有较高的文化底蕴,不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起码也要在自己从事的专业领域有所专攻。再就是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全面的业务知识,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群众文化工作者负担着组织指导的繁重任务。因此,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全面的业务知识。最后,还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使活动能够得到扎实有效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