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表达能力十篇

时间:2023-05-06 18:17:51

口头表达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篇1

二是努力学习和掌握相应的技能、技巧。如在讲课、讲演时,就要做到:(一)准备充分,写出讲稿,又不照本宣科;(二)以情感人,充满信心和激情;(三)以理服人,条理清楚,观点鲜明,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四)注意概括,力求用言简意赅的语言传达最大的信息量;(五)协调自然,恰到好处地以手势、动作,目光、表情帮助说话;(六)表达准确,吐字清楚,音量适中,声调有高有低,节奏分明,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七)幽默生动。恰当地运用设问、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及谚语、歇后语、典故等,使语言幽默、生动、有趣;(八)尊重他人,了解听者的需要,尊重听者的人格,设身处地为听者着想,以礼待人,不带教训人的口吻,注意听众反应,及时调整讲话。

三是积极参加各种能增强口头表达能力的活动。如演讲会、辩论会、班会、讨论会、文艺晚会、街头宣传、信息咨询等活动。要多讲多练。凡课堂上老师讲的或自己在书本学到的知识都尽可能地用自己的话就出来,也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锻炼口头表达能力要有刻苦精神,要持之以恒。只要我们勤于学习,大胆实践,善于总结及时改进,我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一定能不断提高。应如何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一样,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思想的工具,是学好专业、成就事业的利器。对大学生来说,如果缺乏文字表达能力,不会写或写不好读书笔记、工作总结、实验报告,特别是毕业论文等,还不能说学好了专业,甚至会影响自己的事业和今后的前途。

口头表达主要是用语言来影响听者,口语修辞的好坏,直接影响听众的情绪。因此,务必在口语修辞上下些功夫。这就要求语脉要连贯,讲话要富于逻辑,推理论证严密;语法要符合规范,要有口语特点,要用简单句;避免复杂句,杜绝病句;词句要精心修饰,遣词造句要精心安排,口头说明清楚、准确,形象生动。

口头表达能力篇2

【关键词】提高 口头 语言 表达 能力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出现了一个怪现象:许多教师重视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却忽略了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总认为学生在将来走进社会之后,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会随着他们的接触面增加而逐步加强。所以语文教学注重的是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很少有教师重视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学生语文素养的缺失。2011年版的《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与内容部分强调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学会如何与别人交往。下面,笔者就结合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秦兵马俑》一课的教学,谈一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一、在预习中明确学生口头语言表达内容

预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通过预习可以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在引导学生预习时,我们可以明确学生口头语言表达的内容,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知道将要在课堂上表达什么内容,如何表达,从而为课堂上的语言表达作好准备。比如,在要求学生预习这一课时,我就安排了这样一个任务:思考一下,为什么说秦兵马俑是举世无双的?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秦兵马俑的?这样,学生就可以在预习时阅读课文,思考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有条理地用自己的语言来与别的同学交流,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二、在模仿中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在与别人交流时,也许他们能够把一件事情说出来,但是不能够说清楚,说具体,这也是由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欠缺而造成的。学生在表达时只是干巴巴地说出事情,没有其它语言的修饰,这种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只能算作是最初始的水平。要想让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更具体、更形象,更吸引人,我们还要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丰富学生的表达词汇,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编入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的语言表述都是非常精彩的,在课文中有许多表述方法,比如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来吸引学生去阅读。所以,在训练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叙述,说一说自己身边的事。这样时间长了,学生也就掌握了如何用具体、形象的口头语言来表达自己想说的话了,从而形成一定高度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比如,课文第十自然段先介绍了秦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然后又分别用四个“有的……有的……”来具体、形象化地进行说明。这是一个完整的表述结构,所以在教学时,我也让学生模仿这一自然段的表述格式与语言艺术,介绍一下自己身边的一些人和事。结果有的学生当堂观察班中各位学生的形态,并进行了阐述。有的学生用这一格式来介绍学校的花草树木,还有的同学通过回忆用这一表述方式介绍某一次学校或班级集体活动时的情况。这样让学生在模仿中形成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表达出来的语言都能用上一系列的修辞手法。

三、在观察中养成学生口头语言表达习惯

编入各个版本语文教材的课文,许多都配以插图,它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但是对于这一重要的教学资源,往往被许多语文教师所忽略,在带着学生学习课文时,很少有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看插图来理解课文的,都是直接带着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就字解字地感悟文本。这种教学方法虽然最后也可以让学生对文本有较好的理解,但是这种理解往往是在教师的帮助与引导下完成的,它缺乏学生的自主观察与理解。如果利用课文插图,让学生在没有阅读文本之前,先来观察课文中的插图,相互之间介绍这些插图,看看哪一位同学观察得最仔细,介绍得最具体,然后再回到课文当中,看看课文是如何来介绍这些插图的,与自己的介绍有什么样的区别,自己还应在语言表达方面进行哪些方面的磨炼。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观察与交流插图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在教学时,我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对比学习。首先让学生观察课文中的几幅插图,多媒体再出示课文中介绍的几个兵马俑形态,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这些插图的显著特点。观察时,先让学生观察秦兵马俑的整体规模,然后分别观察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等图片,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说一说这些俑的特点。当学生说出自己的所看所思之后,再让学生阅读课文,看看课文是如何来介绍这几种兵马俑的。通过比较与融合,学生就可以迅速找到自己口头语言表达中的不足,从而明确以后自己口头语言表达时的努力方向。这样,就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口头语言表达技巧。

总之,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我们要不断更新语文教学理念,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探寻并优化教学策略,才能让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魏薇.《小学语文教学法》[M].齐鲁书社.2010.01.

[2]费蔚.《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理论与示例》[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07.

口头表达能力篇3

【关键词】提高认识; 说话活动; 表现习惯

培养学生敏锐、细致、全面、准确进行口头表达不仅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生学好语文,适应将来社会需要的一个重要要求。

因此,在“小语”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这种能力呢?我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 教师提高认识,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前提

处于基础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只强调书面语言的训练、忽视语言训练的倾向,应该将口头语言训练与书面语言训练相提并论。

语文教育心理学表明,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虽然是两个不同的心里过程,但是这两个心里过程是互相沟通的。口头表达对发展学生的书面表达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低年级儿童,口述要比书面表达来得容易,这就要求教师应正确、全面地理解作为训练,不应只限于书面训练,还应进行口头表达的训练。

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前提。

目前,课堂教学中很多情况下是通过听、说的途径来传授知识的。学生听力健全,才能接受和理解教师的知识,然后通过说,表达自己理解的内容。学生表达能力是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上下功夫。

2 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是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

2.1 表达阅读体会:结合阅读教学让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体会。

2.2 表达见解: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识欲望,当学生个体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为每个学生提供表达见解的机会。在讨论中,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而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

2.3 表达观察结果:观察是儿童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观察周围的景物、人物、并把观察结果说出来。

2.4 表达生活:小学生写作素材来自于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让学生从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和语言积淀,进而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2.5 表达想象:儿童的想象力是丰富的,教师应善于利用这一特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养成良好的表现习惯,是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因素

“表现”是人向客观显示自己的存在,是人的基本能力。小学生年龄小,好胜心强,更有自我表现的愿望,尤其是当这种表现成功地受到老师的赞扬时,学生更是喜上心头。教师应根据儿童的这一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上勇于表现自我,养成敢于发问、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敢于在众人前讲话等习惯,克服懦弱、自卑、胆怯等不良心理。那么,教师在课堂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表现习惯呢?

3.1 注意方法指导,引导学生“会表现”:小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掌握知识一样,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不失良机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口头表达训练,使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动情。

口头表达能力篇4

【关键词】数学教学 口头表达能力 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48-01

学生数学口头表达能力是指学生能够勇于提问,合理猜想,积极讨论、分析,言必有据的推理。学生数学口头表达能力具有层次性,即学生数学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总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具体到抽象,有层次地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学生的数学口头表达能力具有综合性。它不可能独立地存在和发展,而与记忆、理解、推理及空间想象等能力互相渗透,互相支持。这说明学生数学口头表达能力不能离开其他能力孤立地进行。

目前,学生数学口头表达能力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旧的教育模式及教育方法,导致学生数学口头表达就是教师提问,学生言必有据的推理回答。缺少问题探索过程,没有提问意识,缺少创新精神;习惯于教师的知识灌输,缺少合理的猜想。应试教育,题海战术,挤掉了学生积极讨论、分析的过程,被教师的讲解取而代之。过分强调了言必有据的推理,导致学生不敢说,说困难。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应重视学生数学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例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针对班级内学生数学水平,设计适当的矫正活动切实很有意义。

例如,在学习《圆》这一节内容时,有这样一道计算题:在RtABC中,∠C=90°,AC=8,BC=6,求此三角形的外心O与内心I的距离。先创设不同层次的问题情景:第一层次,你能用什么方法来求呢?(单纯地解决问题)第二层次,你能用几种方法来求?它们体现了一些什么思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及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教师适当的点拨,得出了很多解法:如综合法、分析法、数形结合法等方法。第三个层次,你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吗?(培养创新能力)。经过学生小组探索,确有一些令人兴奋的结果,有的联想到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设点C为原点,BC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平面,由题意可得点O坐标(3,4),点I (2,2),利用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可得OI的长。这一过程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第四个层次,归纳小结,由各组自己归纳出应该注意的问题或数学思想方法等,找一个代表发言,教师予以鼓励或加以完善。第五个层次变式训练:在ABC中,AB=AC=5,BC=6,求此三角形的外心O与内心I的距离(其层次与上面类似)。从而达到口头表达的目的,当然这只是一种基本的策略,而真正要解决上述问题应注意: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创设学生数学口头表达的教学氛围

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教学环境,根据教学需要,及时进行角色的转换,由学生适应教师的教,转变教师去适应学生的学,配合学生的学。师生之间成为新知识的共同学习者,探索者和倾听者。作为教师应该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要尽可能减少统一要求,容忍学生的不同意见,甚至鼓励学生尝试错误,要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和立场理解学生,特别表扬敢于发言的差生。让学生有足够表现和表达自己思想的勇气和机会,促使学生亲历学习的全过程,使他们能主动积极地动手、动口、动脑、去行动、去讨论,创造性地进行学习,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唱主角的“舞台”。在这种民主、宽容、和谐的环境中,学生说数学能力充分发展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萌发,显现。

二、发散教学内容,丰富学生数学口头表达的教学

今日的数学不再仅仅为未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作准备,数学口头表达能力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面对全体学生,具有层次性和可选择性。根据教材设计一些难度适中具有可研究的开放性问题是实施教学内容开放,发展学生数学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例如,三角形全等教学中,探索图形全等、线段、角相等、线段与线段之间位置关系,面积等,解决的问题越多越好。又例如,设计“无问题”练习,即只有已知条件,而无结论,然后要求学生判断用所学的知识可以从这些已知中推断出哪些结论。这样能使每一个学生从事自己力所能及的探索,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无论程度如何,学生说出一些结论,都会给学生带来快乐,不至于学生问题无头说起,讨论也可以由浅入深。

三、开放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数学口头表达的教学实践

教学没有绝对好和绝对坏的方法,适应特定的创新需要,适应学生特定发展就是好方法。我们所采用的方法,必须能启发诱导学生去思考,扩大他们对学数学的兴趣,帮助他们做他们想做的事。因在提倡对传统教学进行改革的同时,加强对研究法、发明法、小组讲座法等教学方法的使用,并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多种教学方法最优化组合。逐步使由学生提出新问题,课堂讨论,学生解释,成为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四、正确理解数学语言,准确使用数学语言

口头表达能力篇5

关键词:学生 口头表达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8-0173-01

当今的人才市场上,就业竞争异常激烈,其中应聘者必过面试关,为此,口语表达能力已成为衡量人才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就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语文教学上。因此,我认为,我们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 抓好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首先,教师在对课文的分析与讲解时,一定要做到字正腔圆、言简意赅、中心明确、层次清楚,这对学生来说,是最好的讲话示范。学生在听讲中,能潜移默化地受到口语表达的技能技巧的影响。其次,教师要尽可能地在关键处提出问题,恰到好处地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回答,力争切中要害。这种一问一答,无疑是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细微的指导。再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号召对课文内容展开深刻的讨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可谓一箭双雕。最后,朗读、复述更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行之有效的良着:朗读可培养学生发音、断句准确,声音大小、抑扬顿挫到位等的能力;复述可培养学生概括内容、提炼精华、组织语言、流利表达的能力。人们常常用复述方法,在学习中,加深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日常生活中,向别人转述一些事情;工作中,传达文件、指示或会议的主要精神等。不同类型的复述,有不同方面的训练。但不管那一类型的复述训练,都要有具体的要求,教师要给予一定的评点,必要时做恰当的示范。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复述的材料一定要精选,且花样翻新。

二、 抓好在写作课上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写作教学作中,教师可把对学生作文前的指导,变成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教师诱导学生完成审题、立意、选材等环节后,让学生先进行口头作文,讲过之后,思路清了,词语多了,再写就顺手了。讲是为写打好基础,通过讲和写对照,学生就会发现讲时的不足,从而提醒学生下次讲话有意识的注意。

三、 抓好在组织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课外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诗歌朗诵会、演讲会、新闻会等,都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极好机会。事先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其主动的说,大胆地讲,并不失时机地点拨、导演,。尤其是即兴演讲,面对听众,不同的题材,特定的场合,特殊的氛围,又无成型的稿子,这无疑要求演说者有较强的随机应变的能力,迅速地依据语境作出判断,打好腹稿(提纲),否则是讲不好的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感到,要抓好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就必须坚持如下几个原则。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练习为主线的原则。训练学生讲话,需要一定的讲话理论作指导,在教学中适当的介绍一些有关知识是必要的,但必须把学生放到主置上。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讲话创造机会,多设计讲话练习的题材、形式、场面等,并严格要求,严格考核。以使学生在有条不紊的练习实践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要引导学生练习讲好一句话的基本功,其标准是准确、完整、简洁。这对那些“金口难开”的学生尤为重要。这是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的基础。其次,培养讲好一段话的能力。其标准是:有中心、有条理、前后连贯、相互照应,不仅让人听懂,而且还能感人。再次,搞好专项训练,如即兴演讲、复述、口头品评说明等,以达到表达能力提高为目的。总之,不要把学生一开口讲,就给难住,挫伤其积极性。要一步步地提高,渐渐地呈现起色,以增强其信心。

坚持思想教育领先的原则。许多学生对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参与训练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动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可例举社交中因口语表达好坏而导致做事成功与否的事实,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教育学生提高认识。并使其自觉的克服讲话的思想障碍和心理障碍,达到敢说、愿说,进而能说。

坚持以表扬为主的原则。一些学生不爱说、不敢说、不会说,可能有多种原因,教师要常调查,多了解。学生说不好,教师也不要挖苦讽刺,而是要侧耳聆听,耐心品评,见好就赞。让学生在发言讲话上始终有成就感。学生主动发言讲话的积极性上来了,参与的次数就会多,何愁口语表达能力不能提高?

口头表达能力篇6

一、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重述老师讲的算理等。

这种重述的方法尤其适合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因为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对一些知识不容易理解,但教师引导学生先表达出数量关系,加以规范,然后再让学生重述,从而达到使学生再分析类似的问题时会运用这种思维方法的目的。例如,一年级有关应用题的教学,如果教师等到讲求和求剩余应用题时,才对学生进行应用题结构的口头表达的训练就为时太晚。可如果能很好地利用教材内容及早对学生进行应用题结构的口头表达的训练,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数学第一册讲到"3"的认识时就出现了这样的插图:一个圆圈中有两个小朋友扫地,另一个圆圈中又跑来一个小朋友。教师可利用这幅插图让学生看图说话:"有两个小朋友在扫地,又跑来一个小朋友帮助扫地"。学生的这种表述其实就是说出了应用题的两个已知条件,但这不是完整的应用题结构。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提一个问题:"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扫地?"再让学生把条件和问题连起来重述几遍,即"有两个小朋友扫地,又跑来一个小朋友帮助扫地,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扫地?"这样,一个完整的应用题结构让学生认识了,再引导学生说出算式和口答。使学生把形象的图转化成口头的表达,进而抽象到用算式表示出来。如果长期这样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但提高了,而且学生不知不觉就掌握了"求和求剩余"的应用题。

二、学生口头表达数量关系的语言要规范。

数学的特点要求我们在表达数学关系时,语言要简练,要准确,有逻辑性。可是由于学生年龄的限制,知识的浅薄,往往在表达数量关系时,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为了使学生逐步具有用数学语言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口头表达内容作以规范。比如,当学了"长方形的认识"这一内容后,教师出示图形,问:这个图形是长方形吗?为什么?有的学生会这样回答:这个图形不是长方形,因为它有一个角不是直角。教师就在这个学生表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得更完整更规范。教师提问:你怎么知道有一个角不是直角就不是长方形?学生说,因为长方形的特点是有四条边,四个角,并且四个角都是直角。这时,教师趁势引导,说得更完整更规范:因为这个图形虽然有四条边,四个角,但四个角不都是直角,所以这个图形不是长方形。然后让学生按规范好的语言进行理解性的叙述。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就知道了该怎样思维、怎样表达更准确,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打下基础。

三、训练方式要灵活并持之以恒。

口头表达能力篇7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以前我们往往只重视对学生“写”能力的培养,而常常忽视对学生“说”能力的训练。当然这种现象和高考指挥棒的导向有关系。历届高考,只考书面表达能力,不考口头表达能力,致使教师忽略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与使命感,使“语”和“文”严重脱节,学生说话能力低下。

其实,口头语言比书面语言,起着更直接、更广泛的交际作用。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们口头表达能力,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当前现代科学正向着电脑化、信息化的方面发展,而信息的输入、传递,最直接、最迅速、最方便的方式,莫过于有声语言。现代通讯、人机对话等方面。要求人们把话说得准确、简明、达意,那种含糊其词,佶屈聱牙的口语表达,又如何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呢?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训练,是必要的。

再说,目前世界上许多先进国家都非常重视对中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在美国,从小学到中学,听说训练始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日本,听说能力的培养写进教学大纲,作为语文教学必须完成的任务。在西德,语文教学除了通过教科书的讲授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德语书面语和口语外,还专门编写了一些说话训练的辅助教材,如《说话教育》一书就是西德莫显茨·迪斯特威克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以说话训练为主的德语辅助教材。可见重视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在国际上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面对这些跨世纪的建设人材,既要培养他们具有真才实学,又要使他们具备出色的口才,这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

怎样进行中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呢?我认为应注意下列几点。

一、明确说话训练的基本要求

根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说话要说普通话,力求发言准确,吐字清晰,运用恰当的语调,注意句子停顿,控制说话速度,使口头表达的语调、语脉、语流、语速等自然合度,大方得体。因此说话训练要求通过以下四关:

(一)语音关。要求学生说普通话,声音宏亮,口齿清楚,正确地发音吐字,语气连贯,表达清楚。

(二)内容关。训练学生审清话题,明确说话中心,围绕中心进行说话;善于抓住关键性的概念,有的放矢地展开话题和准确贴切地答话;合乎逻辑地论述问题,发表见解。

(三)结构关。要求学生“说话”有头有尾,主旨鲜明,重点突出,思路清晰严密,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这样,才能言之有序,有利于阐明已见,说服对方。

(四)表情关。要求学生说话时姿态自然,大方得体,有表情地说话。并处理好语调急缓,节奏快慢,语气轻重,或激昂低沉、或委婉深沉、或风趣幽默,这些都要根据说话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二、说话训练的方法

口头表达训练的方法应不拘一格,多种多样。

(一)朗读。朗读可使口语得到严格的训练,是说话训练的较好方法之一。安排朗读指导课,讲授朗读常识,要求学生读得响亮、清楚,努力做到准确、流畅、传情。朗读内容:包括课文和课外文学作品,主要是散文、诗歌、小说。形式上可采用个别朗读、集体朗读、领读、跟读、男女对读、分小组朗读、接力朗读、分角色朗读等等。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潜移默化地把一些优美语汇句式,变为自己口语语库中的储备,丰富自己的口语表现力,也可使学生的口齿、声带得到锻炼,从中学到许多说话技巧。

(二)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与对话。这也是口语训练的基本方法。课堂教学中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口头表达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练中学,在练中提高。由机械性、意义性训练,过渡到创造性训练。可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重复性提问,要求学生重复课文中现有语句表达的内容,加深记忆。第二阶段是理解性提问,要求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根据课文内容重新组织,用自己的话来答题。第三阶段是创造性提问,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推理,然后发表自己观点。对学生回答含糊不清的,可采用连续发问,连续回答,重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复述。这种训练方式,是把别人的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复述的材料,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复述的形式有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创造性复述。详细复述适用于较短课文,或课文中某些段落,这种复述可对原文语句作适当变动,但不能改变课文原意,要表达出原文内容的重点和语言风格。简要复述适用于具有完整结构的课文,这种复述可让学生借助于编写提纲、概括段意、列小标题等来理线索、抓重点、略次要,运用原文中关键词语进行复述。创造性复述是增添内容的叙述,有变换人称、变换体裁、变换结构等复述。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开展思维活动,以取得运用知识、发展智力的效果。

(四)看图说话。在说话前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弄清图意,并展开想象,完整地表达。材料可选自课内或课外读物中的插图,最好选那些场面较大、人物较多、寓意较深的画面。也可结合课文,让学生将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中的主要故事情节,绘成几幅图画,学生再根据图画来复述课文。这样既训练了说话能力,又加强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课前三分钟演讲。可以不定专题,不限范围,采用自由命题的形式,让学生在课余准备好内容,每堂语文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作三分钟的演讲。材料可选自各种报刊杂志、课外阅读材料、电视广播、文学作品,或将一些课文改编成讲演稿,或几个同学联合演出根据课文自己改编的小话剧,也可以是耳闻目睹的真人真事,等等。这样的演讲寓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不但使学生得到锻炼口才的机会,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能吸取许多课堂上得不到的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一举多得。

(六)口头作文。教师可选择学生特别熟悉、容易思考和组织的题材,让学生先思考几分钟,列出提纲,打好腹稿,然后当众口头作文,接着大家评议,互相启发,取长补短。这是培养学生在公共场所即席说话能力的好办法,也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七)组织各种比赛。如: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影评、书评、辨论会等。要求学生感情充沛,吐字清楚,语音、语调、语气、语速要有起伏,抑扬顿挫,表情、手势也要恰当配合,以增强说话感染力。

在进行这些训练方式的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创造良好的语境,以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

课堂教学中,灵活机动地设置最佳“语境”,创设一种学生敢于说话,乐于说话的气氛。教师要始终注意调动和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口头表达能力篇8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摘要  时代对于人才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具有较强的交流信息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还须大力开展语文的第二课堂活动。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和热情。要要求同学们平时做好知识和资料的积累。同学们演讲的过程,也是彼此间传递信息的过程。

    关键词  语文  中学生  口头表达能力

    *                        *                          *

    由于世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时代对于人才的需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现代化的信息社会里,时代对于人才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具有较强的交流信息的口头表达能力。我国四个现代化的宏伟事业,需要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具备适应市场经济的交际能力。因此,未来的事业对人才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要善于说话。“能言善辩”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增强竞争能力的重要工具。

    对于初中的学生,提高说的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语言能力,还能活跃思维,提高思考的敏捷度和应变能力。那么,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只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大力开展语文的第二课堂活动,把它纳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的活动之中。

    我们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随着学生知识的增长,他们一般比较重视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而对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缺乏重视。有些同学在课内回答问题时常常出现词不达意,结结巴巴,甚至语无伦次的现象。还有的同学由于缺乏说的训练,致使他们产生自卑的心理,没有站在大庭广众间讲话的勇气,怕说不好,被人笑话,遭人讽刺。当他们有机会走上讲台的时候,出现“怯场”,口还未开就满脸通红,把原来准备好的内容顿时忘到九霄云外去了,无言以对,手足无措,“搁浅”在讲台上。这种令人担忧的现状,使我们急切地感到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我们语文教师当前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和热情。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对人脑思维的一种激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青少年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也有渴望表现自己才华的心理愿望。为了激发同学“说”的兴趣,可向他们推荐“演讲与口才”方面的书籍,利用电化教学的方式组织同学观看各种形式的演讲会、辩论会、故事会的录像带,并且利用“黑板报”和“班级日报”宣传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实践证明这些措施都起到了激发学生说话兴趣的作用。同学们被演讲者的侃侃而谈所打动,为演讲者的语言艺术所感动,为辩论者的思辨能力所折服。同学们说:听一次成功的演讲就象聆听一首名曲,观赏一幅名画,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看着同学们双眸凝视,犹如被磁铁吸引般地听着,想着,表现出精神上的充实与满足,紧张和愉快。这时,我们深深体会到一位名人说过的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成功的奠基石,兴趣是激发“能源”的火焰,一旦被点燃就强烈地爆发为学生的求知欲,同学们从羡慕别人到希望自己也能在大庭广众面前滔滔不绝。此时,所需要的就是老师为他们创造一个能施展才华的舞台和锻炼的机会了。

    几年来,我们利用第二课堂,组织形式多样的说话训练;利用第二课堂组织同学进行讲演比赛,朗诵比赛,故事会,小型辩论会,指定题目的口头作文等多种活动。其中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演讲最能锻炼同学的口头表达能力。

    1、教师应是每次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只有精心安排,耐心指导才会达到预期效果。

    每次演讲,由同学自己选出3—5人的评委,对每一位演讲的同学给予评价,打分。评出前几名优胜者发给纪念品,以资鼓励。不是评委的同学也可以提出不同意见,这样就增加了竞争气氛。台上台下同学们都全神贯注,积极思维,努力做到尽善尽美,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学生演讲前,教师提出基本要求:要说普通话,声音宏亮,语言流畅,中心明确,思想健康,姿势、态度自然。实践证明同学们在演讲中也逐步认识到这些基本要求对口头表达能力的效果所起的重要作用。有的同学说:“演讲时注意声音宏亮,咬字清楚,注意声调高低,节奏快慢,才能获得好的效果。”这就是语言艺术的魅力。在仪态上同学们也意识到应不慌不忙,不卑不亢,自然大方,方能表现出自己的气质,风度和才华,才能更有吸引力,使听众受到强烈感染,留下永恒的记忆。

    对腼腆怕羞、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同学,特别是女同学要多给予鼓励,克服胆怯心理,提高他们讲话的能力和勇气,对她们的每一点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同时向其他同学宣布“政策”,讲得不好,甚至说错了话,也不能讽刺和取笑,允许纠正补充。帮助这些同学迅速越过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实践证明,这些同学不但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性格也活泼开朗起来,为将来参与社会交际作好心理准备。

    2、演讲的深度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近,逐步提高要求。

    最初进行自选题目演讲,内容由同学自定。可以讲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件事;可以讲自己最欣赏的一则名言、警句;或某篇文章对自己的启迪。总之,从身边的生活到社会现象;从历史到未来;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内容无所不有。例如:有的同学在演讲中由唐朝大诗人李商隐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说起,赞美辛勤培育自己的老师,有一份光发一份热,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他们说,每当我看到那跳动的火焰,就似乎感觉到了老师那亲切的教诲在耳边回荡。这些话语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作为老师听着同学们精心准备的演讲,有谁能不为他们的进步而高兴呢?过去一些同学回答问题时的语无伦次、扭扭捏捏,被今天娓娓动听的语言和落落大方的姿态所代替。当然同学们所取得的进步是要付出代价的。为了这台上十几分钟的演讲,在台下不知反复练习了多少个十几分钟。

口头表达能力篇9

关键词:语文;中职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6-0063-01

我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随着学生知识的增长,他们一般比较重视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而对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缺乏重视。有些同学在课内回答问题时常常出现词不达意,结结巴巴,甚至语无伦次的现象。还有的同学由于缺乏说的训练,致使他们产生自卑的心理,没有站在大庭广众间讲话的勇气,怕说不好,被人笑话,遭人讽刺。当他们有机会走上讲台的时候,出现“怯场”,把原来准备好的内容顿时忘到九霄云外去了,无言以对,手足无措,“搁浅”在讲台上。这种令人担忧的现状,使我们急切地感到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我们语文教师当前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和热情。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对人脑思维的一种激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青少年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也有渴望表现自己才华的心理愿望。为了激发同学“说”的兴趣,可向他们推荐“演讲与口才”方面的书籍,利用电化教学的方式组织同学观看各种形式的演讲会、辩论会、故事会的录像带,并且利用“黑板报”和“班级日报”宣传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实践证明这些措施都起到了激发学生说话兴趣的作用。同学们被演讲者的侃侃而谈所打动,为演讲者的语言艺术所感动,为辩论者的思辨能力所折服。同学们说:听一次成功的演讲就象聆听一首名曲,观赏一幅名画,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看着同学们双眸凝视,犹如被磁铁吸引般地听着,想着,表现出精神上的充实与满足,紧张和愉快。这时,我们深深体会到一位名人说过的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成功的奠基石,兴趣是激发“能源”的火焰,一旦被点燃就强烈地爆发为学生的求知欲,同学们从羡慕别人到希望自己也能在大庭广众面前滔滔不绝。此时,所需要的就是老师为他们创造一个能施展才华的舞台和锻炼的机会了。

几年来,我利用第二课堂,组织形式多样的说话训练;利用第二课堂组织同学进行讲演比赛,朗诵比赛,故事会,小型辩论会,指定题目的口头作文等多种活动。其中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演讲最能锻炼同学的口头表达能力。

1、教师应是每次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只有精心安排,耐心指导才会达到预期效果。

每次演讲,由同学自己选出3―5人的评委,对每一位演讲的同学给予评价,打分。不是评委的同学也可以提出不同意见,这样就增加了竞争气氛。台上台下同学们都全神贯注,积极思维,努力做到尽善尽美,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学生演讲前,教师提出基本要求:要说普通话,声音宏亮,语言流畅,中心明确,思想健康,姿势、态度自然。实践证明同学们在演讲中也逐步认识到这些基本要求对口头表达能力的效果所起的重要作用。有的同学说:“演讲时注意声音宏亮,咬字清楚,注意声调高低,节奏快慢,才能获得好的效果。”这就是语言艺术的魅力。在仪态上同学们也意识到应不慌不忙,不卑不亢,自然大方,方能表现出自己的气质,风度和才华,才能更有吸引力,使听众受到强烈感染,留下永恒的记忆。

对腼腆怕羞、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同学,特别是女同学要多给予鼓励,克服胆怯心理,提高他们讲话的能力和勇气。实践证明,这些同学不但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性格也活泼开朗起来,为将来参与社会交际作好心理准备

2、演讲的深度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近,逐步提高要求

最初进行自选题目演讲,内容由同学自定。可以讲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件事;可以讲自己最欣赏的一则名言、警句;或某篇文章对自己的启迪。总之,从身边的生活到社会现象;从历史到未来;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内容无所不有。例如:有的同学在演讲中由唐朝大诗人李商隐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说起,他们说,每当我看到那跳动的火焰,就似乎感觉到了老师那亲切的教诲在耳边回荡。这些话语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作为老师听着同学们精心准备的演讲,有谁能不为他们的进步而高兴呢?过去的语无伦次、扭扭捏捏,被今天娓娓动听的语言和落落大方的姿态所代替。当然同学们所取得的进步是要付出代价的。为了这台上十几分钟的演讲,在台下不知反复练习了多少个十几分钟。

口头表达能力篇10

听、说、读、写是学习语文的四种能力,低年级孩子应注重以教科书为据看着说;以画面为据想着说;以教师提问为据连着说;以电脑、电视为据学着说,真正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有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更是不可忽视。因此,我特别重视低年级孩子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一、以教科书为据看着说

教科书都是根据低年级孩子的生理特点和学习语文的规律来编写的,从一年级的汉语拼音、识字到词语口语交际的编排上,都注意遵循儿童学习语文规律,其中有许多妙趣横生、富有儿童生活情趣的童话故事,孩子们非常爱听、爱读、爱记。根据这一特点,我先把课文故事讲一遍,然后学习课文,在孩子学会字、词、句后,我进行多种方式的读:学习自由读、老师范读、师生PK赛、同桌互读……往往在读中情不自禁地流露出自己的喜、怒、哀、乐,而教师声情并茂的读,以姿助读的形象也深深印在学生脑海里。这样,为孩子的说奠定了基础。这时,再让孩子看着书学着老师的样子把故事讲给周围同学听,同学听后评议,回家讲给家长听,家长在课本上评价。就这样,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既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增强孩子记忆力能力。

二、以画面为据想着说

低年级的孩子,尤其是刚进小学的孩子,都爱画面,这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学中,我抓住孩子这一特点来训练他们的说。一节说话课,我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只乌龟,并涂上颜色,孩子一看,异口同声地说:“老师,你画的乌龟真像。”于是我让孩子仔细看画面,乌龟有什么特点,有几条腿、什么形状、背上有什么?它的头呢?想象它们生活在哪里?孩子们十几分钟后,都能举手说说。徐伟萌说:“乌龟有四条腿、短尾巴、三角形脑袋,爱躲进壳里。还有一条小尾巴,它们会在水里游也会在岸上爬。”以后的课,我又带上春天的画面,让孩子想象这是哪个季节?有哪些动物?告诉我们什么?一会儿,很多小手举起来。周毅轩说:“春天来,草儿发芽了,柳树姐在风中梳理它那长长秀发,小鸭子在水中快活的游来游去,好像在说:“多美的春天啊,小朋友快来玩耍,蝴蝶飞来了,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春天真美啊!”除了说话课,我还让孩子自己搜集喜欢的图画来与小伙伴一起交流,又鼓励孩子作画,画出自己拿手作品,说给同伴听并动手剪下来,把自己的作品贴在日记本上。然后,把自己说的写下来,不会写的用拼音代替、图画代替。就这样,开始了孩子们小学习作的起步――贴图日记。

三、以教师提问为据连着说

一个学期快结束时,孩子们已具备了一定的说话能力,但语言不流畅,句子也不连贯。于是,我设计问题引导孩子说,如复习时,让孩子回答: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你最喜欢哪个老师上课?你在学校快乐吗?你能认真完成老师的作业吗?爸爸妈妈会关心你的学习吗?问题下去后先让同桌互问互答,再点名交流。张博涵同学说:“我叫张博涵,是个小女孩,今年8岁,我最喜欢余老师上体育课,我在学校很快乐,能完成作业,爸爸、妈妈都很关心我的学习,我写日记遇上错字,做数学遇到难题,爸爸都会教我,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用好成绩向爸爸妈妈报喜!”以老师提问为据连着说是一年级新生表达能力的一个飞跃,通过训练,孩子们说话语气流畅、句子也连贯,不再东拉西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