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十篇

时间:2023-05-05 18:17:19

小学二年级数学

小学二年级数学篇1

数学名词谜

孕妇临产 (分子)

汾水长流,好女长游(分子)

再见了,妈妈 (分母)

两边清点 (分数)

北 (反比)

对抗赛 (反比)

附则 (加法)

从重惩处 (加法)

从严判刑 (加法)

途中 (半径)

五十分 (半圆)

从后面算起 (倒数)

减四害方案 (除法)

停战 (和)

成语数学谜语

1 2 5 6 7 8 9(丢三落四)

1+2+3 (接二连三)

3 3 3 ,5 5 5(三五成群)

7÷2 (不三不四)

5,10 (一五一十)

9寸+1寸=1尺 (得寸进尺)

2,5 (低三下四)

150分钟 (时时刻刻)

0+0=? (一无所有)

0+0=1 (无中生有)

关于猜数学谜的一些方法:

一、顺推法

如谜面“1、2、3、4、5、6、7、8、9、10。”打一数学名词。数数与读数的顺序是从小到大的,运用顺推思维方法,谜底为“正数”。同理,谜面“10、9、8、7、6、5、4、3、2、1”的谜底为“倒数”。

二、逆推法

谜面“0000”打一成语。“0000”缺“1”,否则是“10000”,谜底为“万无一失”。

三、加法

谜面“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打一《三国》人名。运用加法的思维方法,“千+里+草头=董;十+日+卜=卓;人名:董卓。”

四、减法

谜面“白”——打一自然数。运用减法思考:“百-一=白”,谜底为“100-1=99”。

五、除法

谜面“七十二小时。”——打一字。运用除法思考:一日24小时,72÷24=3(日),谜底为“晶”字。

六、交集法

谜面“夜间有,白天无;梦里有,醒来无;死了有,活时无;多则有两个,少则无半个。”——打一字。运用交集法思维:“夜、梦、死、多”这两个字中都有一个相同的偏旁部件“夕”,所以谜底为“夕”字。

小学二年级数学篇2

关键词: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

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数学学习是极其抽象和陌生的,所以老师要设法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一个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一个实效性很高的教学模式。

一、深化教材研究,突出学生主体作用

教材作为教学的依据,对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只有深刻理解教材,才能明确哪些是基础性问题,用怎样的方式进行提问。它不仅要做到掌握教材结构的重点、系统性、难点,在融会贯通、掌握透彻的情况下,还必须站在学生的层面思考、体会,并且感受学生的学习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指导学生思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自新课标实施以来,学生主体地位被推到了重要位置,所以在练习中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建立公平、平等的教学环境,在师生交流、合作的过程中,走进学生心里,尽量减少心理压力与障碍,同时这也是转变教学形式的重要方法。对于练习课,我们可以利用多种形式进行练习,具体如:学生判断、比赛等,对于获胜的个人与小组用星星或者小花作为奖励,督促学生。

从二年级学生总体特征来看,和社会接触的机会少、数学知识有限,所以在教学中,数学老师应该整合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另外,对于二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特征,可以加强实践,不断提高实践能力。

疑问作为思维的源泉,在小学二年级教学中,很多老师只将解答看成是训练,所以应答始终是被动的,教学效果也不太理想。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在设置问题时,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引导、鼓励解疑、质疑,然后才能提高分析、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应该主动改变教学观念,通过打造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敢问、善问的能力与习惯,同时这也是数学老师承担的重大责任,一直都是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通过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去问、想、思。为了让学生学会提问,老师应该有意识地加强训练,做好示范工作。例如,在角的认识中,不仅要掌握角的名称,还要明确角度大小与边没有任何关系,这样学生就能快速明白角的边是射线,与角度大小无关,长此以往,就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思考与解决、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加快小学二年级教学改革

(一)改革传统教学方式

在小学二年级教学中,为了提高学习热情,数学老师应该整合教学工具,为学生创设情境。如,在学习厘米与米时,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测量教室;在学习元角分时,可以模仿超市,让学生扮演收银员与售货员,这样不仅能巩固知识,还能加强知识应用。另外,还有小邮递员、医生等,在学生参加这类活动的同时,不仅为学生带来了满足与快乐,同时也是打造和谐的主体活动与客观环境的保障,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爱上数学,老师必须具有亲和力,从言行举止上让学生减少紧张心理,同时这也是让学生乐学、愿学的重要方法。在课堂上,通过鼓励性语言,在尊重学生的同时,让学生敢于发言和提问,这样就能不断培养发散思维,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

(二)明确学生习惯

对于二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所以很难控制言行,甚至让老师深陷尴尬的境遇。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建立融洽的关系,老师应该想方设法理解老师与学生是平等的,让学生试着提出和教材内容相关的问题,并且在生活中积累经验,通过观察学生生活,创建学习方案。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确数学蕴含的信息,在爱上数学后,才可能推动数学应用范畴。这种新形势的数学教学,不仅要求对相关问题关注,同时对提高思维体系和解答能力也有重要作用。

(三)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作为最有力的行动支配,在小学教学中学习兴趣更多的源于学习氛围,所以在教学中,老师应该主动为学生搭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氛围,通过生动有趣的“步白”,提升学习兴趣。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的语调、风格、情调、语速是数学教学成功的关键,由于语言始终贯穿教学,所以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活用语言,努力为学生创建有趣、生动的数学课。

小学数学作为数学启蒙的关键时期,对学习兴趣以及后续长期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二年级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活用现代教学方式,从学生兴趣、年龄、性格出发,创建教学情境与氛围,通过调动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确保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小学二年级数学篇3

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74人,大部分家住龙湖花园。家庭学习环境良好,家长有一定辅导能力的约占50%,其余学生全靠课堂教学进行数学学习。上期考试结果,及格率100%,优生率49%。总体来看,学生在10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的计算方面基本达到教学要求,但少数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仍需提高。在数学知识的应用方面,学生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但一部分学生欠仔细、灵活。在数学的学习习惯上,听课习惯、作业习惯都有一定进步,但学生在学会审题上还需要培养和训练。

本期教学内容:以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为教材。

教学要求: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l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建立学好数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2、口算的分阶段要求:

────┬────────────——┬─────────────——

│ │ 单元结束时 │ 期末 │

│ ├─────┬──────——┼──────┬──────——┤

│ │平均错误率│ 速度 │平均错误率 │ 速度 │

├────┼─────┼──────——┼──────┼──────——┤

│ │ │ 绝大多数达到 │ │ 绝大多数达到 │

小学二年级数学篇4

探索计算万以内数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估算意识,并能运用估算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确定,形成习惯。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一)数与代数教学内容

1、表内除法

仍分成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两段编排分散难点,让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时间。

2、万以内数的认识。

仍分两段:1000以内数的认识、10000以内数的认识,但更强调培养数感。

3、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

(2)增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和估算

4、量的计量

建立质量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克和千克。

5、数学广角(排列组合、推理)

继续探索稍复杂的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

·如图形的排列呈现形状和颜色的循环变化。

·一个数列每相邻两项的差组成新的数列是等差

第 1 页 数列。

6、解决问题

结合所学的知识,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单独安排一个单元。

(2)结合各部分知识的教学,安排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

·结合计算教学内容进行。

·结合其他教学内容安排例题或练习。

(二)空间与图形

图形与变换(包括:平移和旋转、锐角和钝角) (三)统计

(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仍然让学生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四)实践活动(安排了剪一剪和有多重两个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编排还处于一个开始阶段,对实践活动的认识也各不相同,究竟什么样的活动才叫实践活动,应该怎样开展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分哪几个层次,在教材上应该怎么呈现,这确实是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的。就目前,我们认识的水平而言,我们认为可以分两个方面,一是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如“生活中的数学”。二是单独安排,大体上可以分

第 2 页 这样几个层次:1.在活动中巩固数学知识。2.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3.体会课题研究的过程。我们的实践活动,一定要让学生活动起来,在活动中体会、应用数学知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剪一剪”、“有多重”,属第一个层次,主要是通过活动,让学生一方面巩固数学知识,这些活动有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做的,由此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的指导思想,以现代教学理论和心理学为依据,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适应数学学科特点与儿童特点,教与学,因材施教。

二、教学内容

1、数据收集整理

6、有余数的除法

2、表内除法(一)

7、万以内数的认识

3、图形的运动(一)

8、克和千克

4、表内除法(二)

9、数学广角

5、混合运算

10、总复习

三、教学目标

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能用乘法口诀求商。能认读万以内的数,正确计算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会用除法解决问题,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在图形中找规律。

三、方法措施

学生易对具体、生动、鲜明的形象产生兴趣,在教学中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解、记忆、应用能力。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迁移,全面教学与分层教学相结合。

教材分析

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的数的组成,会比较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数的大小,近似数。了解除法的含义;能熟悉地用乘法口诀求商。辨认锐角、钝角;认识质量单位,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活动感受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教学的实际应用。

本册教材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利用各种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现实的数学探究活动以及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将这两个单元整合起来,学过《表内除法》后,学生已熟练地掌握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在表内除法中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自己探索,练习所有的表内除法题的计算方法。这样安排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理解,迁移能力,还可以省时。

培养学生的辨别、分析及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及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培养学生的互相合作、独立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一共有22名学生,全是农村子女,家长对教育教学不够支持。在升二年级时从上一个年级降下来5个差生,然后在城关一小和二小读完一年级后转来了3名差生,再加上到我们班入学时学生年龄改小到六岁,我班升二年级时一个差生都没留级,本班大多数学生学习环境比较差,种种原因,这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只有向困难挑战,努力工作吧。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 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第一周 3.3---3.7 一、数据收集整理 (3) 3

第二周 3.10---3.14 二、表内除法(一)(14)

1、除法的初步认识

4

第三周 3.17---3.21 1、除法的初步认识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4

第四周 3.24---3.28 四、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整理和复习 4

第五周 3.31--4.4 单元测试

三、图形的运动(6)

4

第六周 4.7--4.11 三、图形的运动

3 清明休一天

第七周 4.14---4.18 三、图形的运动

四、表内除法(二)(10) 4

第八周 4.21---4.25 四、表内除法(二) 4

第九周 4.28--4.30 四、表内除法(二)

五、混合运算(5) 4

第十一周 5.5---5.9

五、混合运算

4 劳动节放假三天

第十儿周 5.12--5.16 六、有余数的除法(6)

4

第十三周 5.19---5.23 六、有余数的除法

七、万以内的认识(10)

4

第十四周 5.26---5.30 七、万以内的认识 4

第十五周 6.2---6.6 七、万以内的认识 3 端午节休一天

第十六周 6.9---6.13 七、万以内的认识

八、克和千克(2) 4

第十七周 6.16---6.20 九、数学广角——推理(3) 4

第十八周 6.23---6.27 十、总复习 (4) 4

第十九周 6.30---7.4 期末考试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3一:指导思想:

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两个班共有学生共67人,其中甲班34人,乙班33人,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活动,大部分学生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一小部分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有的学生乐于计算,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有点麻木,不注意审清题目意思,急于动手,以至于粗心大意,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因此,本期需要更加的严格要求,多动手,多思考。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

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

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

1、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通过购物等活动,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和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让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4、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混合运算要有一定的顺序;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

5、引导学生掌握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第二、四单元:表内除法

1、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应用。

2、使学生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第三单元:图形和变换

1、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直观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借助三角板辨认以上三种角。

2、通过观察、测量、比较、归纳,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3、使学生能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4、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平行四边形。

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1、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万以内的数,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实际操作,具体感受大数的实际含义,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数感。

3、通过“拨一拨”等教学活动,认识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

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第六单元:克和千克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千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第七单元:加与减

1、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引导学生探索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

3、引导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八单元:统计

1、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2、引导学生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

3、使学生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能做出简单的预测,能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4、让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广泛运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1、表内除法;

万以内数的认识;用数学解决问题。

2、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

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六:教学具体措施:

1、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注意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

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7、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七:教学进度安排:

内容 课时

解决问题 6

表内除法(一) 13

图形与变换 5

表内除法(二) 9

万以内数的认识 8

克和千克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8

统计 3

找规律 3

复习 7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4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们的学习习惯已经养成了,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责任心也非常强,部分学生的书写仍旧比较潦草,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必须要改进,同时要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信心学好数学这门学科。

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变动情况

1.降低了难度。

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2.完善结构体系。

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首先及时安排了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三)编排特点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

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

6.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

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4.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6.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7.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8.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9.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2.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除法。2、万以内数的认识。3、用数学解决问题。

难点: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五、教学措施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3.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4.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5一、教材分析

本册包括以下内容:1、有余数的除法 2、时、分、秒 3、认识方向、测定方向 4、认识万以内的数 5、分米和毫米 6、两、三位时的加法和减法7、角的初步认识 8、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了解你的好朋友 9、期末复习。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能认真完成作业,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也有一些学生上课纪律欠缺,他们上课不愿意动脑,不举手发言,作业质量也不尽如人意,成为班级中的后进生,对于这些学生,改正他们的学习习惯是关键。

对于上学期的知识掌握尚可,同时也存在着个别人计算不过关、走进生活题说理不清、变化题不懂思考方法等问题。通过本册知识的学习,锻炼他们的思维、口头叙述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时刻。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通过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体会余数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余数的含义;

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知道余数一定比除数小,会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式题,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钟面的观察,认识时间的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并能说出钟面上所显示的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通过学具操作,认识1000以内的数,知道千以内的数位顺序,知道千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会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能根据数的意义口算整百数加整百数(和在1000以内)以及相应的减法,整百数加整十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4、通过自主探索,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会用竖式计算和在1000以内的加法以及相应的减法式题,会口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和超过100)以及相应的减法,会估算一些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式题,会对加、减法的计算进行验算。

5、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相差关系,能应用加、减法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6、联系乘法含义,理解“倍”的概念,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7、在现实情境中,初步掌握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运用乘法和加(减)法正确解答一些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8、联系生活经验,在观察和操作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一些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并描述物体的长度。

9、联系对东、南、西、北的已有认识,进一步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运用学过的方位词合理描述现实情境或简单平面图上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能看懂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要求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10、联系一些典型物体的面,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有顶点和边,知道角是有大小的,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在方格纸上画出角。

11、会对同一组数据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

知道填表格和描方块都是呈现统计结果的方法,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判断、联想和预测。

(二)、情感与态度方面。

1、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意义与作用。

在教师的组织下,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2、初步具有认真思考的习惯,在教师、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努力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基本求商方法。

2、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及验算方法,发展估算的策略。

3、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难点:

1、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2、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比较角的大小

五、教学措施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吃透教材,学习资料,更好地发挥教材的作用。

2、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教学乘法口诀,从编儿歌再编口诀,降低口诀的难度。

3、在课堂中适当穿插一些数学日记,通过寻找其中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4、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争取做到自己能学懂的知识,让他们自己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具体教学时,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充分利用思考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动脑筋钻研问题的兴趣,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开发智力上有促进作用。

六、课时安排 共计62课时, 各单元课时安排如下:

1、余数的除法-------------

———-5课时

2、时、分、秒------------------

--8课时

3、认识方向-------------————

-2课时

、测定方向-----------------——1课时

4、认识万以内的数---------------

-7课时

5、分米和毫米---------------

——-3课时

6、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12课时

7、角的初步认识-----------------

-2课时

8、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11课时

小学二年级数学篇5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城西小学分部 蒋守珍 一、本册教材主要内容有:

1、认识乘法 2、乘法口诀(一) 3、认识图形 4、认识除法 5、口诀求商 (一) 6、厘米和米 7、位置与方向 8、乘法口诀与口诀求商(二) 9、时、分、秒 10、观察物体 11、统计与可能性 12、期末复习

二、班级情况分析

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能认真完成作业,也有一些学生上课不遵守纪律,他们上课不愿意动脑,不举手发言,作业质量也不尽如人意,成为班级中的后进生,对于这些学生,改正他们的学习习惯是关键。

1、经历求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在相同加数的个数比较多时,乘法算式比连加算式简便。

2、使学生理解1-6乘法口诀,并能用口诀计算乘法和解决实际问题。

3、使学生知道图形的边,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感受图形的变换。

4、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能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5、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后,不再需要通过平均分的操作寻找得数,而是用口算求商

6、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能运用。

7、7~9的乘法口诀、用口诀计算一位数乘一位数和相应的除法。

8、看看、数数、算算,了解钟面上的大格和小格。初步形成1时、1分的观念。认读钟面上的时间。

9、 感受“秒”,认识秒与分的关系10、使学生掌握初步的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

10、整理事件里的信息,用方块图表示数据;感受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初步体会可能性

四、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乘除法的计算及解决问题

难点:1、 认识并使用常用的单位厘米、米

2、 东、南、西、北等方向的认识

3、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物体

4、时、分、秒的认识

五、教学措施

1、对学生严格要求,加强学生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2、利用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分析,从而轻松掌握所学知识。

小学二年级数学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 二年级 教育 创新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经常采用灌输方式和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方式,这是因为部分教师认为小学数学特别是小学一二年级的数学,逻辑性知识很少,多数是认识性的知识,只是对数字、运算方法的认识,背会九九运算法则就能解决数学考试的大部分问题。部分老师学历、资质、经验、观念存在缺陷。大部分小学学校认为小学数学是一门简单的基础学科,不需要多高学历和教学经验足的教师,普通教师都能做到知识的传授。不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逐渐淡漠,有些甚至开始厌恶数学。

1.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法的特点

一二年级的数学虽然简单,但是这是对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开始,工作做得好,对学生今后学习数学具有浓厚兴趣和能力功不可没。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多数教师认为,知识传授了教学目的就完成了,殊不知小学数学知识内容不多也容易掌握,应当以培养做人和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为目的。授之以鱼不授之以渔,在人生启蒙阶段,遇见好老师,对一生的学习、生活都有帮助。

2.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1)情境教学。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情境,从而将数学寓于情境中,如在乘法运算教学中,老师从生活实际出发举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数学就在生活中。如在乘法运算中,可以举出以下例子:教师:今天我们大家统计一下自己所住小区所住楼房的住户数,如小明家住的那栋楼房共有四个单元,每个单元有十户人家,那么大家算算小明住的那栋楼有几户人家?再算算自己家住的楼有几户住户?或者教师在加减乘除运算中可以举出更贴切实际的例子,如运用多媒体动画展现出日常陪家长买菜情景,当售货员找零时,暂停动画,让学生们计算,从而能加深数学运算,同时也明白数学加减乘除不仅仅是数字的运算,而是实际应用的工具。通过声音、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展现出不同的情境,使那些出于爱动年龄的学生融入情境,从而跟着老师思路走。

(2)多种形式教学。

教师采用游戏,分组合作讨论,动手、动脑、动口的操作等形式,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内容,让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如对图形圆绘图方法中,让同学们自己动手自由发挥,通过尝试各种方法快速、简便地画出圆,从而引出圆规画圆的优点与原理,经过自己动手主动发挥,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释放了同学们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走向讲台,给每个学生充分的展现机会,对学生每一次的进步都要进行肯定认可,特别是那些内向的孩子,通过这种形式也有利于对学生性格的培养,使学生感受到展现自己的喜悦。小组合作讨论和共同探索,没有标准答案,让学生探索生活中一个数学实际,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发现数学的奥秘,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逻辑分析能力,也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关系建立,学生通过小组探讨,学会了合作,培养了合作精神。

(3)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兴趣源自于快乐的学习氛围,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为学生们创建快乐有趣的数学课堂学习氛围,用有趣生动的例子来引导学生进入到本堂课的学习过程当中,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说话风格、语调、语速、情调等语言处理效果是成功完成数学教学的关键,因为语言贯穿于整堂课教学的始终。教师尽量采用灵活、生动、有趣、易懂的语言来进行讲课,用语言来营造出一堂生动、盎然有趣的数学课,使学生期盼每一堂数学课的到来,对数学学习充满期待。

3.创新数学教学方法的优点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通过这种新颖的数学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一举两得。通过数学探索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生对知识掌握更加牢固。采用不同教学形式等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很快将新学到的知识融合到自己的认知体系之中,这样得到的知识学生掌握牢固且印象深刻。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也增强了,体会到了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都是很有利的。传统的讲述法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老师处于主导地位。新的教学方法创新后,学生从学习的被动地位变为主动地位,学生主动积极探索学习,变为学习的主体,数学基础打得更牢固。

小学二年级数学篇7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更关注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怎样创设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乐意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呢?我在实际课堂中是这样做的。

一、提供生活化的数学内容让学生乐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二、组织富有探索性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愿学。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积极主动的和富有挑战性的过程。因此,在课堂中我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学习。

三、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诱导学生好学。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织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发挥数学的形象性、趣味性、艺术性、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渲染气氛,诱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

四、在评价的激励中使诱导学生想学。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应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老师的教学活动提供自主的空间,评价具有激励、调控、导向功能,但不恰当的评价也会抑制误导的不良作用。因此,一种恰当的评价策略对引导学生的情意发展至关重要。

小学二年级数学篇8

70-25= 4300+2700= 800-540= 80+720=

900+700= 18÷5= 25÷5= 9×9=

15-4×3= 24-9+17= 30÷(15-9)= 8×9+12=

二、填空(25')

1、五千四百零八写作( ),这是一个( )位数。

2、6个千、4个一组成的数是( ),10个一百是( )。

3、和2300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4、由1、8、0、3组成的四位数是( ),最小的四位数是( ),它们的位都是( )位。

5、把7999、9908、10000、8957、9889这几个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 )>( )>( )>( )>( )。

6、填上正确的符号或数。

4cm=( )mm 9692-17 999m1km

40dm=( )cm 24052400+5 40+10001400

7、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块橡皮长30( ) 课桌高8( )

小明身高1( )20( ) 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 )

三、计算。(18')

1、列竖式计算并验算(6')

39+35= 1278-244=

6100-2984= 803+7457=

三、脱式计算。(6')

(66+6)÷8 70-36÷9 3000-(175+825)

四、操作题。(10')

图中有( )个直角,用符号表示出来

( )个锐角

( )个钝角

五、解决问题。(35')

1、光明一至六年级学生为“希望工程”捐款情况如下表所示:

(1) 哪个年级捐款最多?哪个年级捐款最少?相差多少元?

(2)五、六年级共捐款多少元?

(3)四年级比二年级多捐款多少元?

小学二年级数学篇9

1、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 )的方向画( ),就画成一个角。

2、4×8表示( ),它的乘法口诀是( )

3、线段有( )个端点,过两点可以画( )条线段。

4、1米=( )厘米 17米-8米=( )米

5、图钉的长大约1( )。一棵大树高12( )。

6、尺上从( )刻度到( )刻度是3厘米。

7、36=( )×( )=( )×( )

8、3×3表示( )个( )相加,3+3表示( )个( )相加。

9、括号里能填几?16>4×( ), 10 350厘米 > 3米 ( )

5、角的两条边越长,角越大。 (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1、所有的( )大小都是相等的。

A、角 ; B、直角

2、有10米长的绳子,第一次用去4米,第二次用去4米,还剩( ) 米。

A、10?4?4=2米 ; B、4+4=8米

3、读作3乘4的算式是( )。

A、3+4; B、3×4; C、4×3

4、300厘米比3米( )。

A、长; B、短; C、同样长。

四、计算。

(1)直接写得数

8 × 2= 9 × 3= 7 × 9=

6 × 5= 48?22=

17+28= 6 × 7= 8 × 7= 35+19=

71-50= 30-6= 72-8= 30+43= 45+7=

5 × 6= 68+9= 50-31=

5 × 7= 1 × 1=

3 × 4-6= 52-(8+9)=

6 × 8+19=

(3)、在( )填上+、-、×。

24( )6=18

4( )5= 20

6( )4=24

25( )5=30

5( )5=25

2( )2=4

(4)、列式计算

(1)、6与7的积减去19的差是多少?

(2)、6个8相加的和加上15是多少?

(3)、两个因数都是5,积是多少?

五、应用题

1、妈妈买了4米白布,花布是白布的3倍,买了几米花布?

2、商店里有8个红气球,蓝气球是红气球的2倍,蓝气球和红气球一共多少个?

3、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看了4天,每天看5页,还剩20页。这本书有 多少页?

4、有10朵花,插在2个花瓶里。一个花瓶里插4朵,另一个花瓶里插几朵?

小学二年级数学篇10

1、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20÷4=(   ),读作( ),其中20是(),除数是(   ),商是()。

2、3个5相加得( ),你用的乘法口诀是(   )。比36多19的数是( ),比50少16的数的( )。

3、18÷6=( ),你用的乘法口诀是( )。这个算式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一份是( )。

4、32÷8=( ),你用的乘法口诀是( ),这个算式表示32里面有( )个( )。

5、21除以3得到7,写成( )÷( )=( )

6、

一共有( )个,   ( )×( )=(   )

( )×( )=( ) ( )÷( )=( )

7、2的5倍是( ),再加17的和是( )。

8、8的2倍是( ),这个数比20少( )。

二、判断对错,对的打“√”,错误的打“×”。

1、

这幅图表示平均分。 ( )

2、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 ( )

3、36÷6=6,30÷5=6,这两个算式用的是同一句口诀。 ( )

4、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

5、把2×3=6,写成6÷2=3,6÷3=2,是对的 ( )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把番号填入括号内。

1、 可以列式为( )。

A、3×3=9 B、10÷2=5 C、10÷5=2

2、把8个梨,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4个,列式正确是( )。

A、8×2=16 B、8÷2=4 C、8÷4=2

3、

小红的圈法表示的意思是( )。

A、4个4相加 B、16里面有4个4

C、把16 ,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4个 。

4、 5

可列式为( )

?

A、15÷5=3 B、15÷3=5 C、5×3=15

5、54—(8+22),计算时先算( )。

A、括号外的 B、括号外的 C、依顺序算

四、直接写出算数。

4÷1= 1×5= 5÷5= 2×3= 50-25=

60+15=2×4= 3×4=   10÷2= 3÷3=

14÷2= 12÷3=   15÷3= 27+8= 16-7=

16÷4= 15÷5= 20÷5

五、列竖式计算。

67+8-29 56-17+45 80-17-39

52-28+18 47+23+762-8+36

六、列式计算。(每题3分,共15分)

1、被除数是24,除数是4,商是多少? 2、18里面有几个6?

3、把20平均分成5份,每一份是多少?

4、30减去2乘4的积,差是多少?

5、3个3相加,再加上12,和是多少?

七、解决问题。(每题5分,共30分)

1、一本故事书90页,小明第一天看15页,第二天看39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用两种方法解答)

2、同学们去春游,一年级分成5个组,平均每组8人,二年级去了45人,两个年级一共去了多少人?

3、三年级的同学一起去跳绳,一共有21人参加,每组3人,他们可以分成几个组?

4、妈妈用20元钱买5斤苹果,她买7斤要多少钱?

5、一个盒子装6个乒乓球,5个这样的盒子能装多少个乒乓球?18个乒乓球能装几个盒子?

6、认真仔细看图,先提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再列式计算。

①问题:   ?

②列式:

③答:

八、附加题。

1、根据口诀,分别写出两道乘法和除法算式

( )×( )=() ( )×( )=()

( )÷( )=() ( )÷( )=()

2、根据除法算式的意义圈一圈。

15÷3=5

3、看图,写算式。

?米?米?米?米?米?米

=

36米

4、把12米长的圆木锯成3米长的小段,每锯一次用4分钟,一共需要多少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