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设计方案范文

时间:2023-04-12 12:37: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论文设计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论文设计方案

篇1

1.1界定景观轴线

园林景观跟其他类别的景观不同,园林景观注重的是意境的创建,为此轴线的方式没有确切的规定。但是,界定轴线的主要目的是确定空间组织的逻辑次序,以便于满足景观的性能需求,创造出该场合应该拥有的环境氛围。

1.2梳理空间内涵

梳理空间的内涵是整理景观所承载内容的设计准则。唯有清晰的景观涵盖内容,空间组织才能够很好的发挥出来。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景观所涵盖的内容梳理清楚,然后依据相关方面的内容为其设定最佳状态下的空间形式。对存在互相交错或者能够相统一的空间进行编排整理,可以形成较为清晰的空间形式。

1.3区分空间等级

梳理空间内涵后会发现这是一个巨大的景观列表,如果想要在特定场地内部同时包含很多的内容是与现实状况不相符的。为此,一定要明确景观空间的级别。这一原则的目的是能够有效处理园林景观创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确认空间等级的逻辑联系,以此才能够清晰地运用场地,科学地开展空间的组织,在必要的时候以牺牲某一方面的准求,确保总体景观体系的逻辑关系。

2尺度适宜性

2.1减少人为压力

在现实的工作中,人们对园林景观的回应是弱化和避让。这种形式是对现有的自然环境和发展秩序的一种尊重。就大尺度的压力,我们运用谦虚谨慎的态度弱化景观的创造方式。科学地协调关系,以谦虚的心态、修正的尺度弱化园林景观的压力。

2.2遵从场地功能

一定数量的尺度纬度和空间感知经验是园林景观空间中必不可少的。考虑到空间和尺度之间的关系,在此便引出了景观的协调度和恒定尺度。景观中的恒定尺度指的是在遵从硬性公用景观的准求而出现的特定尺度,协调性的尺度能够发挥调和和过度的作用,遵从景观的性能是针对协调性尺度和恒定尺度相互间的联系提出的,协调性尺度的景观是恒定尺度景观之间的连接媒介。唯有处理好协调性尺度景观,才能够使得景观的整体性得到展现,满足于景观延伸的准求。

3视觉艺术性

3.1引用自然之美

引用自然之美存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借助自然山水之美;二是借用自然本质之美。借助自然山水是源于景观层次的改造目的,把秀美的山水当做景观层次引入到里面,给人以视觉感的空间延伸。引用自然之美,是重视美的涵义,其实更在意的是接近大自然的美学。引用自然之美是在挖掘自然景观资源,可以以一种美感赋予景观更大的胸怀,凭借这种方式把大地理尺度的自然景观与人为创作的景观连接起来。

3.2创造界面之美

视觉形式美的中心是界面之美。景观中的竖向界面通常直接决定了景观空间的格局特点,通常顶界面是完全开放的。底界面的形式美对景观空间整体美感有着直接的影响,小面积底界面通常会对受用者直接的视觉感受,而竖向界面方式直接影响着人们对视觉美感的认知,这主要是由于对于那些比较单一的底界面与开放的顶界面,侧界面则更为丰富的表达形态的不断变化和情感。

4环境生态性

4.1尊重生态价值

环境生态型准则中重点是生态价值观的确立。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价值观是自始至终都要遵从的理念,生态价值观念跟人的社会准求、艺术和美学美丽同样重要。从方案的构想到具体细节的展现,都与生态价值紧紧相连。尊重生态价值是观念的一种展现方式,但是并不能够单凭借观念去处理景观当中的现实矛盾,生态价值是一种支配性的准则,让人们无时无刻都保持一种对自然环境的理解和尊重。

4.2接纳生态基质

我们特别愿意去接纳一些完美的园林生态基质,同时变成我们景观设计的重要性线索。在当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有很多有关大地理尺度景观的生态基质、蓝带、灰带等景观理念,这些景观诠释着景观设计大环境概念的完美无瑕。

5结束语

篇2

电站的消防分为建筑消防及机电消防两大部分。建筑消防主要采用消火栓,并在相应生产场所配置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地下厂房消防主水源取自全厂低压供水系统,建筑消防与机电消防管网均从该系统接至水轮机层、发电机层、安装场、地下副厂房及主变副厂房各层,每层均布置不等数量的消火栓,保证同时有两股水流能到达任意着火点。另在地面副厂房设置一个容积为250m3的消防水箱作为地下厂房消防的备用水源及低压技术供水管路检修时消防水源。消防水箱的水源来自下水库,通过补水管路补水。地面副厂房消火栓的主水源取自消防水箱,通过消防水泵与消防管网连接,并在顶层设置一个容积为12m3的高位水箱及一个消防稳压设备作为备用水源;并在厂房两侧设有消火栓接头,用于连接水罐消防车该消防车主要用于地下厂房主厂房安装场、主变运输洞、上水库和下水库范围内的救援工作,随时听候消防指挥中心的调遣。机电消防的主要对象为中控室、发电电动机、主变压器、SFC变压器、低压电缆洞、电缆层等,按照可能出现的火灾类别,机电消防对象中严重危险的有:中控室、计算机室、电缆层、电压电缆洞及出线场等;中危险级的有:主变压器室、400kV厂用变压器、SFC变压器室、发电电动机等。因此,消防设计中在中控室、计算机房、继电保护室、线路保护盘室及柴油发电机房等设置了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在电缆层、低压电缆洞及出线洞等设置了超细干粉灭火系统;在发电电动机、主变压器、SFC变压器等设置水喷雾自动灭火系统。以上三大灭火系统与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通风排烟系统共同组成了电站的消防系统。

1.1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电站共分为4个报警及联动分区,如图所示,分别为:地下厂房分区、上水库分区、下水库分区及地面副厂房分区。地下厂房分区设置1台报警控制器及联动控制柜,主要监测范围为主厂房、副厂房、主变开关室、主变副厂房及出线洞等,联动控制布置在该区各处的通风空调系统、自动灭火设备、地面排风楼及消防电梯等;地面副厂房分区设置1台报警控制器及联动控制柜,主要监测范围为地面副厂房各电气设备室,联动控制布置在该区通风空调系统、自动灭火设备、消防供水泵等;上水库及下水库分区各设置1台报警控制器,主要监测各自区域内的闸门启闭机室、值班室等。图1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分区地面副厂房分区、上水库分区、下水库分区分别与地下厂房的火灾报警控制中心通过光纤相连组成网络化系统,中控室值班人员可以通过设置在地下副厂房中控室内的消防报警控制中心实现对各个分区的火情监视,发生火灾时统一指挥和集中控制。在地面副厂房中控室内也设置了一套消防控制中心,可复显全厂火灾报警系统信息,联动地面副厂房分区内消防设备,通过模块控制启动地下副厂房消防设备。

1.2气体自动灭火系统

电站设有4套气体自动灭火系统,防护的区域分别为:①地下副厂房中控室、计算机室、继电保护盘室;②主变副厂房线路保护室;③地面副厂房中控室、计算机室;④地面副厂房柴油发电机房。①~③区域采用固定管网式全淹没组合分配系统,由灭火管网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管网系统主要包括气体储存钢瓶、启动器、减压装置、选择阀、喷嘴及气体输送管道等;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灭火控制器、继电器模块、保护感温感烟火灾探测器等,系统的控制方式有自动、手动和紧急机械手动操作方式。如图2所示,在自动工作状态下,气体灭火系统可自动完成防护区内的火灾探测、报警、联动控制及喷气灭火整个过程。即:某一防护区发生火灾时,当一类探测器报警后,防护区的警铃动作,通知保护区内无关人员撤离事故现场;当两类探测器都同时报警后,防护区内外的蜂鸣器及闪灯动作,系统进入延时状态,并关闭通风空调等相关设备;延时结束后,在8s内向防护区喷射浓度为8%的七氟丙烷灭火气体,并使其均匀布满整个保护区进行灭火。柴油机房采用无管网气体灭火系统,起火时,在10s内向柴油发电机房喷射浓度为8%的七氟丙烷灭火气体进行灭火。

1.3超细干粉灭火系统

超细干粉灭火系统主要应用于地下副厂房电缆夹层、主变副厂房电缆夹层、低压电缆洞、出线洞,沿缆桥架的走向进行配置。系统采用热引发启动方式,当防护区内环境温度达到灭火装置设定的温度(68℃左右)时,自动启动灭火装置进行灭火;或当连接在灭火装置喷头间的热敏线遇明火后,连锁启动多台超细干粉灭火装置实施灭火,并将喷放动作信号反馈至全厂火灾自动报警主机。

1.4水喷雾自动灭火系统

水喷雾自动灭火系统主要用于发电电动机消防、主变压器消防、SFC变压器消防。消防水源均取自机组低压供水管网沿1号、4号机尾水洞取自下水库。发电电动机消防环管布置在定子线圈上、下端部,在环管上均匀布置40个喷头,每台发电电动机总的消防用水量约为80m3/h;主变压器及SFC变压器均采用固定式水喷雾灭火装置,在消防供水管路中设置雨淋阀组;每台主变分别采用100个喷头,消防水量约为404m2/h;每台SFC变压器设置31个喷头,两台SFC变压器消防用水量约为125.3m2/h。在这3个部位相应位置均设置有火灾探测报警装置,当火灾时,可自动、远方手动或现场手动操作进行水喷雾灭火。

1.5通风排烟系统

电站为封闭式地下厂房,通风防火和事故排烟设计非常的重要。电站设有三大排风排烟系统:

1.5.1主/副厂房排风排烟系统

排风系统在母线洞夹层,设置2台混流风机;主厂房排烟系统设在副厂房顶层,设置2台排烟风机;排烟系统的补风引自交通洞的自然风,在主厂房发电机层吊顶上设置两排排烟口,排烟口间距为15m左右。副厂房的排风排烟系统设置在主厂房顶层。当主/副厂房发生火灾时,主副厂房通风系统停止运行,启动主厂房排烟系统经设在主厂房吊顶上的排烟口进行消防排烟,同时启动副厂房楼梯间及消防电梯前设置的正压送风系统。烟气经过排烟/风平洞至排风竖井,再经上部排风平洞至全厂总排风机房排出厂外。而当母线层、水轮机层发生火灾时,通风系统停止运行,实施灭火措施后,通风系统重新启动转为事故后排烟。排烟时,烟气经过母线洞,由母线洞管道层内设置的排风及排烟风机进行排烟,经上排水廊道至排风竖井,再经上部排风平洞至全厂总排风机房排出厂外。

1.5.2主变洞排风、排烟系统

排风系统设在主变洞右端与通风洞相连位置的通风机室,安装有2台箱式离心风机;主变副厂房顶层安装有1台排烟风机作为主变搬运道的事故排烟,以利于火灾时人员疏散。主变洞内主变室、GIS层、电缆及管道层、SFC变压器室、主变副厂房等均为事故后排烟,排风排烟共用一套系统,当主变洞内发生火灾时,通风系统停止运行,实施灭火措施后,通风系统重新启动转为事故后排烟。排烟时,先排入主变洞排烟机房,汇总后经排风竖井、上排风平洞、全厂总排风风机房排出厂外。

1.5.3出线洞排风排烟系统

该系统设在出线洞末端风机室内,设置2台轴流风机作为出线洞排风兼事故排烟。出线洞采用自然进风、机械排风的通风方式,从主变运输道进风,从地面排风机房排出。当出线洞内发生火灾时,通风系统停止运行,同时关闭进风口及防火阀,实施灭火措施后,通风系统重新启动进行事故后排烟。蓄电池采用免维护密闭式铅酸蓄电池,发生火灾时会产生有害气体。因此蓄电池室设置单独的送、排风系统,排风直接排至主厂房排风道内,同时设置测氢监测装置,当室内氢气浓度超标时,自动启动送、排风系统进行通风。

2讨论分析

电站的消防系统根据国家有关的标准规范进行设计,整个消防系统基本能满足电站的消防要求,但在电站的消防设计中使用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优化逃生通道及救援通道,关注桥式起重机消防,有助于完善消防系统,降低电站建设及运行维护成本。

2.1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

电站有丰富的水资源,而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所使用的灭火介质正是水。在10MPa以上压力形成的细水雾遇火后迅速汽化,可吸收大量的热,降低燃烧表面的温度,同时,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将整体覆盖燃烧区域,使燃烧因缺氧而窒息,具有高效冷却、快速窒息的双重灭火机理。由于细水雾的直径相当的小(约为10μm~100μm),喷放后可长时间悬浮在空中,需长时间才能汇聚、凝结,很难在电极表面形成导电的连续水流或表面水域,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可有效扑救带电设备火灾,如:柴油发电机房、变压器室、中控室、计算机室、电缆隧道等。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安装时费用会高一些,以本电站为例,大概需要人民币300×104元,但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用水量仅为水喷淋灭火系统的1%,可极大的减少地下厂房的开挖量及消防水箱、高位水箱的容积;此外,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采用不锈钢材质,寿命长,可靠性高,几乎不存在设备更换问题,且在备用状态下为常压,可极大的降低日常维护工作量及维修费用。从长远来看,使用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可提高灭火效率,减少土建开挖费用,降低电站运行维护成本。

2.2逃生通道与救援通道

发火火灾时,电站逃生通道有两条:一是交通洞,为城门洞形,宽8m,高7.50m长1116m,靠近地下厂房安装场的洞口设有防火卷帘门;另外一条是通风洞,宽7.50m,高6m,长1012m。救援通道主要是交通洞,由交通洞进入安装场,从安装场连接消火栓对主厂房及地下副厂房各层进行灭火。呼蓄电站地下厂房中控室设在地面副厂房5楼,即发电机层上一层。当中控室起火时,现场人员可以跑下发电机层,经过1号~4号发电机组,从安装场进入交通洞到达安全区域。与此同时,接到救援命令后,消防车从交通洞进入安装场进行灭火;消防车上的水用完后,在主变运输洞调头,再从交通洞返回。由此可见,当地下厂房中控室发生火灾时,逃生通道与救援通道都为交通洞,在紧急情况下,有可能造成交通洞出入混乱,使消防车及消防队员不能迅速接近火灾点并实施灭火,错过有效控制和扑救火灾的最佳时期,以致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在后续电站设计中应保证交通洞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采取一些新的方案,如:将中层排水廊道设计为另一逃生通道,或在交通洞相应区域设置汇车道等,保证人员安全撤离与消防车、救护车等进场救援两不误;此外,在电站运行过程中,应加强应急疏散通道的管理,注重人员逃生技能的训练。

2.3桥式起重机消防问题

电站主厂房装有两台QD250/50t—21.5A3型桥式起重机。其中一台桥机由于变频器出现故障,导致电阻器异常发热,桥机电气房内部温度升高,烧坏电气柜风扇、电气房内空调外壳等塑胶制品,幸好发现及时,才没引起火灾事故的发生。此外,桥机电源电缆绝缘损坏及电缆接头松动或进潮气等都会导致绝缘击穿产生电弧,而“电气装置故障产生的危险温度、电火花、电弧等可能构成引燃源、引起火灾和爆炸。”因此,必须对桥式起重机的消防有足够的重视!除了在桥机上按照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干粉灭火器外,在电站消防设计中,发电机层及安装场相应位置消火栓喷出的水柱应能到达桥机最高点进行灭火。在电站运行中,当桥机停止作业时,应关闭桥机电源,将桥机停放在安装场上方,并在安装场上方设置感温感烟探测器及监控设备。

3结语

篇3

SCADA网络系统的升级。根据SCADA系统和主网络模块的接口形式进行程序接口分析,制定主网络推送设计图形,对相关的通信信息、数据传输内容、网络配电系统进行合理的校验和分配,从而实现综合性的电站模块网络系统的自动化升级。置入负控系统模块,进行自动服务模块运行,对不同的安全级别的模块数据进行耦合,筛选需要提取的数据信息,对不需要的信息进行退位式清理。

二、配电网的配置管理方案

1.配置网络动态监控管理过程。根据输配电中相关的绘图模式进行设备运行交接模式分析,对相关设备属性和流程步骤进行规程化管理,配备节点和角色,保证供电部门的设计绘图、人员的设计审核标准符合相关的配电运行过程。通过配电试运行完成复审阶段,将自动化设备运输节点内容进行入库分析,提交调度管理员相关的设计图纸,制定合理的设计分工验收步骤,完成最终有效化的设计确认。

2.配电网络模式的结构分析。根据输配电网络模式的相关变电站图形,制定合理的数据静态网络拓扑管理模式,实现设备之间的配电网络连接,保证输配电系统的直观供电配比过程,采用合理的电区网络规范规程,对相关的输配电网络分布情况进行标注,抱孩子呢个整体输配电网络系统中相关的各个节点可以配送有效电路。

三、智能配电网设计方案

根据SCADA网络系统进行全网的电力网络模式控制管理,加强数据的有效化采集和分析过程,制定全方位的综合性数据分析过程,从而保证全局化的各部门之间数据共享管理模式。制定合理的用电调配管理系统,采用网络数据调控的方式完善数据电网的快速化规划和管理,制定合理的电网故障排除和控制系统,配备良好的网络发令控制调度平台,实现综合性的只能配电网路输送。

1.根据用电的调度情况进行配电调整。按照实际的全网线路规划情况进行主线和配线的设备承载调控,设定相关的用户故障率,加强对用户数量的宏观调整,根据用户的不同电量需求设定合理的电价标准,分析不同输配电程度可以保证的正常供电需求,从而实现快速的经济价值调动管理。及时进行耗电损耗程度分析,设定良好的用户信息观察控制方面,保证对供电损耗信息合理的统计,实现高性能的输配电分析。

2.设计用电故障抢修管理方案。根据网络系统的相关设计过程制定合理的输配电设计方案,对配电线路和网络拓扑结构进行分析,保证输配电数据实时更新,及时停电抢修通知,防止因为停电造成信息的中断,影响整体供电系统的快速发展。采用合理的网络拓扑配电输送控制过程,对相关的网络拓扑结构进行补充形式的备用方案设计,一旦发生大面积停电,可以采用备用方案,在短时间内完成主要输配电线路的畅通,在保证基本电力运行的情况下,再逐级进行电力维修,从而防止因为突发性大面积掉电,造成系统的瘫痪,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输配电网络系统的恢复。

3.设计输配电网络管理平台。根据输配电网络设计的管理平台,对相关的网络用电进行内部部署,制定移动服务终端访问管理平台,逐步提高服务终端、移动终端、网络终端三者之间的通信服务管理模式关系,建立快速、系统的电力设备移动运行过程,从而实现高效系统化电力输配电调度过程,对输配电中相关的通信服务网络进行规划,设定网络电话、网络视频资料传输管理模式,大幅度的提升输配电网络调试的工作效率,从而逐步调整输配电的网络结构,制定新的输配电系统管理平台,实现快速的网络拓展运行。

4.输配电网络系统的自动化识别过程。根据输配电网络正常运行的标准数据系统进行定时的检测,通过检测报道回馈到系统终端,工作人员通过系统数据统计平均值,分析和研究相关的输配电日产量。在输配电过程中,一旦发生输配电系统问题,系统数据会第一时间发生报警功能,痛过网络终端检测系统反馈给相关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及时应对各类情况,启动辅助方案,从而保护配电网的正常供电效果。

四、结语

篇4

1.1系统开发工具的使用

在Web的数据库中实现对信息的查询,现在在食品厂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Web界面操作过程不复杂,而且Web界面能够支持多种协议,而且数据传输的效率很高,其说明语言来对数据进行定义,而且能够自动地建立数据模型,数据获取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数据的储存比较安全可靠,而且不会造成数据的丢失,使数据保持高度的完整性。在使用Web数据库对自动查询时,要采用Access2000作为辅助软件,通过使用PS进行设计。

1.2系统的任务分析

基于Web的食品设备查询软件的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信息,一个是作为信息查阅者的客户的信息,还有一个是信息提供者的信息,对于用户而言,运用Web的查询系统能够对设备的信息进行查询,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及时诊断设备的故障,及时地进行维修。而且,食品设备的制造厂家也可以运用这一系统实现对该设备信息的,让用户通过直观地方法了解食品设备的使用方法。

1.3系统设计的思想分析

基于Web的查询系统的设计能够实现在用户不连接网络的条件下对设备使用信息的查询,而且用户可以在任何地方对设备的运行状态查询,不用亲自到设备放置的地方查询,而且运用此查询系统能够实现与生产厂家的沟通,在Web查询系统中通常使用的是B/S模式。

1.4基于Web查询系统的实现

Web查询系统可以在没有连接网络的情况下实现查询,但是该系统必须在能够对网页支持的条件下实现查询功能,只有能够实现上述的条件,用户才能够运用网页实现直观的查询。用户在使用Web查询系统时需要运用统一的浏览器,而且系统要是最新的,系统要是Win-dows98的平台。只有满足以上的条件,而且要确保计算机的内存足够大,才能够实现Web查询功能。

2机械工业食品装备的腐蚀问题和腐蚀性结构的设计

2.1机械工业食品装备的应力腐蚀

应力腐蚀是机械装备在应力的作用下产生的腐蚀现象,当食品装备发生腐蚀现象时,装备的应力主要分为残余应力、热应力和结构方面的应力,当食品进行加工时很容易出现残余应力,当装备对食品进行加热和冷却处理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热应力,当装备由于在生产食品时发生剧烈的振动而导致零部件松动时,会产生结构应力。对食品装备的设计应该防止应力过于集中,在对食品装备的结构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控制好食品装备的最大应力,可以采用流线型设计的方法,这样能够使装备的应力能够均匀的分布,防止死角的出现。在食品装备焊接的地方,一定要将应力分散,如果焊接处的断面是不同的,应该采取对接的方法。如果食品装备结构的厚度不同,则不能焊接在一起,以免因为厚度不同不能焊接牢固。在对薄板面和后板面进行焊接的时候,会导致应力过于集中的问题,这时,可以采用K形焊接的方法。

2.2机械工业食品装备的缝隙腐蚀

机械工业食品装备的缝隙腐蚀指的是设备结构内部由于强化作用发生的腐蚀问题,装备的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如果存在缝隙,当杂物进入到缝隙中时,就会导致金属的腐蚀。在防止机械工业食品装备发生缝隙腐蚀问题时,在进行焊接时,尽量避免采用螺栓,尽量将焊接后出现的缝隙填充,避免大量的杂物进行缝隙中造成装备金属材质的腐蚀。在对食品装备进行焊接的时候,要将焊接的部件尽量焊接完整,在对容器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将容器内的液体排出,保持容器的干燥。在焊接的时候尽量不要使用阴极较大的材料,如螺栓,不同材质的金属部件不能直接进行焊接,应该垫上一层绝缘的材料。

3结语

篇5

摘要:随着城市开发用地日益昂贵,加上私家车增多,车库需求量大大增加。为尽量节约开发用地,新开发的社区车库基本都设置到地下,这样做好处很多,既可人车分流,又增加了小区的宁静和安全。因此,地下停车场屋顶花园就成了必然趋势。在地下停车场屋顶可以建设绿地、进行广场绿化。其顶层的绿化系统同屋顶花园一样,也都包括荷载、阻根防水、蓄排水和种植层等,但是一般来说地下建筑顶层荷载比较大,覆土较厚。这样地下停车场屋顶花园可以选择较大的乔木和大量的灌木用以绿化,可以设置水池、喷泉和一些大型设施,这些要素的使用使得阻根防水更为重要。

关键词:地下停车场屋顶花园、生态性、荷载、阻根层、防水层、(蓄)排水层、过滤层、基质层下面我将从构造、种植、铺装、水景、园林小品五个方面谈一下地下停车场屋顶花园:

一、构造(由下向上)

①结构层

②保温层

③找平层

④找坡层

⑤防水层

⑥阻根防水层

⑦(蓄)排水层

⑧过滤层

⑨绿地种植池池壁施工

⑩园林小品施工

11铺装园路施工

12基质层

13种植植物

14部分铺设表面覆盖层

层次特点:

1、结构层:宜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20的现浇钢筋混凝土作种植屋面的结构层。安全是第一位的,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就把荷载作为建筑设计的一项内容设计进去,并根据地下停车场屋顶花园的种类、功能设计适度的荷载。除考虑屋面静荷载外,还应考虑动荷载,即非固定设施人员数量流动、植物生长空间、外加自然力等因素的荷载量。一般情况下,地下停车场屋顶要求提供350Kg/㎡以上的外加荷载。如果每平方米具有500千克以上荷载的地下停车场屋顶,园林设计师的用武之地就大多了,可以设计凉亭、花架、池塘,匹配有乔灌花草,创建一个人见人爱的休闲乐园。下面简要提供一些与地下停车场屋顶花园相关材料荷重参考值:

表1植物材料平均荷重和种植荷载参考

植物类型

规格/m

植物平均荷重/Kg

种植荷载/(Kg/㎡)

乔木(带土球)

H=2.0~2.5

80~120

250~300

大灌木

H=1.5~2.0

60~80

150~250

小灌木

H=1.0~1.5

30~60

100~150

地被植物

H=0.2~1.0

15~30

50~100

草坪

1㎡

10~15

50~100

注:选择植物应考虑植物生长产生的活荷载变化。种植荷载包括种植区构造层自然状态下的整体荷载。

表2其他相关材料密度参考值

材料

密度(kg/㎡)

混凝土

2500

水泥砂浆

2350

河卵石

1700

豆石

1800

青石板

2500

木质材料

1200

2、保温层:宜采用具有一定强度、导热系数小、密度小、吸水率低的材料(挤出聚苯泡沫塑料保温板、硬泡氨保温材料等)做保温层。

3、找平层:为便于柔性防水层的施工,宜在保温层上铺抹水泥砂浆做找平层。找平层应压实平整,充分保湿养护,不得有疏松、起砂和空鼓现象。找平层是铺设柔性防水层的基层,其质量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4、找坡层:宜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轻质材料,如陶粒、加气混凝土等做找坡层,其坡度应为1%-3%。

5、防水层:应采用具有耐水、耐腐蚀、耐霉烂性能优良和对基层伸缩或开裂变形适应性强的卷材或涂料等做柔性防水层。目前国内主要的柔性防水层:①油毡或PEC高分子防水卷材粘贴而成的防水层②用聚胺脂等油性化工涂料,涂刷成一定厚度的防水膜而成的防水层。

地下停车场屋顶花园防水基本要求:

⑴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与施工应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⑵地下室应采用“外防外贴”或“外防内贴”法构成全封闭和全外包的防水层。

⑶对地下室的变形缝、施工缝、诱导缝、后浇带、穿墙管(盒)、预埋件、预留通道接头、桩头等细部构造、应采取加强的防水构造措施。

6、阻根防水层:由于一切植物根系都是向下的,多植物的根具有极强的穿透力。中国古代在北京紫禁城修建时,就用铅锡金属板作为阻根防水层。由于地下车库顶层绿化会种植一些大乔木,所以阻根防水就尤其重要。

阻根防水层是能够防止植物根系穿透并起防水作用的一个构造层次,其接缝应采用焊接法施工。阻根层材料有物理阻根材料和化学阻根材料两种。现在国内常用的阻根防水材料:HDPE土工膜、LDPE土工膜、PVC卷材、TPO卷材、PSS卷材。

7、(蓄)排水层:(蓄)排水层是将过滤的水从空隙中汇集到泄水孔并排出。在阻根防水层上应铺设具有一定空隙和承载能力以及蓄水功能的塑料排水板,橡胶排水板或粒径为20-50毫米的卵石组成的(蓄)排水层,便于及时排除多余的积水。目前屋顶绿化排水层主要是铺设(蓄)排水板,间或在边缘铺设卵石、陶粒等。排水板的主要优点:受压强度高、可代替传统的陶粒、卵石排水方式;排水迅速,在屋面上不会形成积水,有利于植物生长;排水层厚度和重量小,减轻了屋面的荷载;排水板中设计的凹槽,有贮水功能,可以双向调节;可具有多向性排水功能;透气性好;兼有抗植物根刺穿功能。排水板的主要材质为高密度聚乙烯(PE)、聚苯烯(PP)的塑料制品。

8、过滤层:是设置在种植介质层与排水层之间起过滤水作用的一个结构层次。为防止种植土的流失,应在(蓄)排水层上铺设200-250g/㎡聚脂无纺布等作为过滤层。流失的种植土会损害排水层,堵塞排水管道,造成植物死亡,严重的将造成屋面积水,从而引起不可想象的严重后果。

9、绿地种植池池壁施工;10、园林小品施工;11、铺装园路施工,将在后面章节详细描述。

12、基质层:种植介质是屋面植物赖以生长的土壤层,应具有自重轻、不板结、保水保肥、适宜植物生长、施工简便和经济环保等性能。其厚度可根据种植植物的品种而定。基质厚度:草本植物15-30cm厚;花卉小灌木30-45cm厚;大灌木45-60cm厚;浅根乔木60-90cm厚;深根乔木90-150cm厚。

表3常用基质类型和配制比例参考

基质类型

主要配比材料

配制比例

湿容重/(Kg/㎡)

改良土

田园土,轻质骨料

1:1

1200

腐叶土,蛭石,沙土

7:2:1

780-1000

田园土,草炭,(蛭石和肥)

4:3:1

1100-1300

田园土,草炭,松针土,珍珠岩

1:1:1:1

780-1100

田园土,草炭,松针土

3:4:3

780-950

注:基质湿容重一般为干容重的1.2-1.5倍。

13、种植植物;

14、部分铺设表面覆盖层;将在后面章节详细描述。

小牛:

2010-03-1619:10:50[举报]四、水景设计:

“水,活物也,其形欲深静。”地下停车库顶层绿化中水景的运用是相当普遍的。动态的水能给人以千变万化,充满灵性的流动之美,静态的水给人一种清洁纯净的美。水在花园中“灵魂人物”的地位是别的元素不可替代的。但是在顶上使用水的同时,安全因素也同样重要。因为水重量大,花园中尽量用浅水(一般100—600毫米深),用黑色材料铺设于水底,给人一种深不可测之感。池岸边的天然石块要尽量放置在柱子、梁等承重较大的位置上。

五、园林小品设计:

园林中的设施及小品是必不可少的,如花池、座椅、亭、花架、景石等。它们能够长久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增加顶层空间的使用率、舒适性,也能够提供观赏性。但是要考虑荷载问题:①采用与屋面结构相适应的平面布局形式,将亭、花坛、树池、石头等荷载较大的部位设计在承重结构或跨度小的位置上。②采用结构找坡、分散荷载、控制种植槽高度(一般为100-300毫米)和蓄水层深度。③构筑物尽量采用轻型材料,桌、凳选用空心结构等。

六、结束语:

世界上第一个地下停车场屋顶花园是美国旧金山的联邦广场,建成于1924年,由蒂西莫·弗莱格设计建造。建成后成为旧金山最成功的商业中心区。从1924到现今,国内、国外建成大量地下停车场屋顶花园。它是一种融建筑艺术与绿化艺术为一体的综合的现代技艺,它使建筑物的空间潜能与绿色植物的多种效益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和充分的发挥,是科学兴绿、艺术兴绿、城市绿化发展的崭新领域。

参考文献:

王仙民,屋顶绿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王向荣,林箐.景观设计的生态性.

谢浩,朱仁鸿.屋顶花园的防水与施工.建筑技术,2004.

叶林标,防水设计与施工.北京屋顶绿化协会简报.

王仙民,屋顶绿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王向荣,林箐.景观设计的生态性.

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3.

篇6

1.1彩平绣

彩平绣是家纺装饰刺绣的常用的基本针法,是利用各种彩色绣线绣制各类图案花纹的刺绣技艺,具有绣面平服、技法丰富、针迹精细、色彩鲜明的特点,在家纺图案装饰工艺中应用广泛。彩平绣的色彩变化通过针法的自然变换与衔接,以线来表现家纺丰富的色彩变化、明暗层次关系,使平面效果的图案产生立体视觉感,生动性、逼真感更加显著。图案色线搭配重叠、并置、交错产生的色彩效果,尤其是采用叠针与套针来表现图案色彩的细微变化凸显渲染渐变效果[3]。该刺绣针法针脚整齐、疏密适宜,适合家纺的图案有各种花瓣、花叶和花梗等,但要注意的是针脚虚线的部分不可过长,以免家纺用品使用时钩丝和洗涤时变形,如图1-a所示。

1.2贴布绣

贴布绣也称补花绣,是一种通过剪、贴、拼、凑和绣等技法将其不同面料剪贴绣缝在家纺上的装饰形式。其传统技法是将贴花布按图案花型要求剪好,粘贴在绣面底布上,在贴花布与绣面底布之间衬垫棉花等物,使图案隆起而有立体感[3]。贴好后,再用各种刺绣针法锁边,在完成了基本刺绣之后再绣上去的,常常以图案切片的形式出现,尺寸足以完全覆盖住需要贴布绣的区域,当织物从绣框上取下来之后,靠近贴布绣的边缘剪掉多余的部分,如图1-b所示。家纺贴布绣图案多以图案块面为主,风格大方,在造型上富于变形夸张,在色彩艺术方面,强调明快质朴,绣工粗细兼备,常常被设计师用于儿童家纺图案设计中。

1.3十字绣

十字绣也称十字挑花,是一种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传统刺绣方法,其针法比较简单,即按照家纺面料的经纬定向,将同等大小的斜十字形线迹排列成设计所要求的图案。十字绣的纹样造型简练,结构严谨,常呈现对称式布局的图案风格。具体方法是按布料的经纬方向定向,以同等距离的针脚宽度作“×”字的跳针绣制,既可作为单独针法绣制,也可与其它针法混合使用[4]。图1-c为十字绣。十字绣广泛用于家纺图案的平面装饰效果,写实风格的纹样,题材多样,有自然花卉、风景人物、卡通形象等。

1.4丝带绣

丝带绣是利用不同的染色技术和材料制作出来的丝带,其色彩艳丽柔美,光泽绚丽,花型丰富、花纹醒目,在家纺床品花型设计中,利用各种丝带的幅度与量感来表现装饰效果,是一种新颖别致的家纺图案装饰形式。丝带绣不但色彩繁多,有各式不同宽度的缎带选择,对缎带进行折叠或收缩,抽碎褶固定制成花卉造型,绣制出来的家纺花卉图案栩栩如生,立体感强烈。丝带绣是随着纺织品原材料的发展而流行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老工艺产品,新型是指其使用的原材料为新型纺织品材料,而老工艺是指其针法仍为平绣,在电脑绣花机上使用盘带绣配件,固定丝带素材的中心的手法来进行盘带绣。传统丝带绣在欧洲装饰工艺中有“洛可可”绣之名,在家纺产品图案设计中主要用来表现花卉题材的纹样,如图1-d所示。

1.5抽纱绣

抽纱绣是家纺刺绣针法中很有特色的一个类别,其针法源于手工刺绣,根据设计的图案不同外形的位置,绣制的方法是在事先设计好的抽丝范围内,用剪刀或小刀切断其两端纬线,但不能破坏其经线,然后用针挑去被切断的纬线,于是料面上就剩下经线部分了[4]。这时用绣线进行有规律的编绕扎结,编出透孔的纱眼,组合成各种图案的不同纹样。抽纱绣装饰具有独特的网眼效果,秀丽纤巧,玲班剔透,给人以一种清爽、雅致的通透层次感。见图1-e。抽纱绣由于其刺绣技法有一定难度,抽纱绣图案题材大多采取为简单的几何线条与块面,在一幅刺绣作品中作精致细巧的点缀,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通常也是床罩、桌布的边缘图案的表现手法。

2家纺图案现代刺绣工艺分类及其技法特征

2.1雕孔绣

雕孔绣用布底绣花的主要刺绣针法,绣法与传统锁扣眼针法相似,又称锁针,也称“镂空绣”,是一种有一定明显特征、技法有一定难度、装饰效果又十分精致的刺绣针法。现代家纺产品中的雕孔绣基本都是在通过机械绣花机来完成的,生产效率高而且图案花形效果别具一格,见图2-a。特点与民间的剪纸相似,雕空绣在绣片上雕镂去除多余的布底,使图案面积呈现立体、通透、明暗相衬的视觉效果[4],花片铺满整个绣面,犹如满树花开,雕孔绣图案一般用在家纺产品的床罩、桌布等边缘部位。

2.2亮片绣

亮片绣起源于埃及,以珠光亮片等有机物为主要材料,通过针线有规律穿缀亮片,管珠等,钉缝在家纺用品表面上而成。亮片绣是在家纺图案的表面堆积成特定的纹样,由若干亮片和针迹构成,并由指定形状大小相同的亮片串连成一条绳状物料,然后在已经加上亮片绣装置的平绣机上进行刺绣而成,见图2-b。珠片绣造型丰富、装饰精美,使图案视觉效果散发珠宝般的光泽和魅力,由于受到人体舒适性的限制,亮片绣通常应用于家纺产品的床罩,桌布等图案上,通过室内灯光的映射效果,来提升现代家纺布艺装饰美感和吸引力。

2.3植绒绣

植绒绣属于平绣的一种,是在各种棉、绸和缎等家纺面料上,以平绣针法用丝绒绣出的一种新型绣品。在普通平绣机上生产,需要安装植绒绣绒针,刺绣的原理是利用植绒针上的勾把绒布上纤维绒勾起植于另一布料上,绣制成品之后的外观类似在布上种植了一层绒线,所以称为植绒绣。植绒绣通过预留不同的切线长度,由设计师根据家纺花版图案,设计出长度不同的三维造型,凸现清晰图案轮廓,同时植绒绣具有柔中带刚,质感坚挺,手感柔软细腻,富有弹性,耐水洗,耐揉压的特征,见图2-c。植绒绣以一种特有的精美效果来表达设计师的意图,灵活地应用到各种家纺图案设计中,适合运用于图案块面状图案位置。

2.4水溶绣

水溶刺绣是现代新型刺绣工艺一种,工艺原理是以水溶性非织造布为底布,用粘胶长丝作绣花线,通过机械平缝刺绣机绣在底布上,再经热水处理,使水溶性非织造底布溶化,留下有立体感的花边。水溶图案绣在水溶纸上,绣完后在高温炉里把水溶纸熔掉,此类花样到最后是没有底布只有针迹的花样,见图2-d。水溶花样版和普通花样版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机器上完成以后还得经过一道“高温水煮”的工序,使用的针法处理不同于普通花样制版,电脑刺绣水溶花边的花形种类繁多,绣制图案精巧美观,针法均匀整齐,形象逼真,富于强烈的艺术感和立体感,家纺图案水溶绣工艺的荷叶花边、镶边、饰带花边等应用十分广泛。

2.5拉毛绣

属于现代新型刺绣工艺,装饰效果为了表现某些动物或物体的毛茸质感,采用拉毛绣是比较理想的针法,广泛地应用于家纺产品动物图案的材质方面,见图2-e。拉毛绣在绣制过程中的并没有产生毛茸质感,只是刺绣后整理过程中依据动物或物体的形状施以长针绣,该针法运针时,针迹要密一些(0.8~0.5mm),针脚略显大一点,绣好后用“拉毛果”顺着线迹方向轻轻地拉,用力要均匀,不可将绣线拉断,直到拉出毛茸茸的质感为止。

2.6立体绣

立体绣是在表现家纺图案装饰效果某些具有立体感的图案纹样时,除运用色彩、光线等效果外,还可用海绵、腈纶棉和细碎尼龙等弹性原料,衬垫在某些图案下面,给人以一种立体视觉效果,见图2-f。立体绣具体绣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根据具体图案先放上一块海绵或腈纶棉,再蒙上一层尼龙纱或雪纺、涤棉之类的面料,在图案周围加以细包,然后将外周剪去,即留下富有立体感的花朵或卡通动物。另一种绣法是将某一图案先蒙上一层面料,四周细包留一空口,用小镊子将碎花或细碎原料塞入其内,将其图案填高,然后封口,让图案造型高于家纺面料,使图案具有丰富的立体层次感。

3结语

篇7

风机吊装平台由浮箱标准箱模块拼组而成。设计时考虑了主吊机与辅助吊机的放置与作业位置、风机部件的存放、辅助器具的放置等。吊装作业时可考虑先进行风机塔筒吊装,再进行机舱与发电机吊装,最后进行轮毂与风机叶片组装及吊装作业。轮毂与风机叶片组装作业时如果空间不够,可在局部加拼浮箱模块对平台进行局部扩展。浮箱风机吊装平台主尺度为75m×40m,由84只浮箱标准箱模块构成;其中主吊装平台是徐工650t履带吊作业平台,由64只浮箱模块构成,承受荷载最大,取其进行结构分析。锚定方式采用投锚固定和锚桩固定相结合。投锚固定采用四爪锚或者犁锚,对平台整移进行基本控制;锚桩固定可以对平台水平位移精确控制,同时桩可以在固桩架中上下移动,适应潮位的变化。

2浮箱模块设计

浮箱模块为全封闭箱形结构,主尺度为:沿通道纵向长2.5m,沿通道横向宽12.5m,模块高度1.8m。浮箱纵向与横向均采用铰接接头连接,每个浮箱重量约为140kN。浮箱由6mm钢板构成主体框架,通过边缘角钢焊接在一起,甲板下和底板上都焊有T型横梁、纵梁、纵肋、横肋;侧板和端板焊有角钢型水平肋、T型竖肋和竖梁。模块内部由横向隔舱板分隔为两个水密舱,一侧模块端板以及横向隔舱板上开设有人孔以便维护与维修;为了提高箱体坐滩承压能力,在模块内部横向设置3道承压桁架;为了纵、横向传力纵总强度需要,模块内部与接头相连的纵、横梁截面设计的较大,其它肋骨设计则以局部强度控制,其截面比纵、横梁的截面小,模块甲板及底板以纵、横梁与肋骨组成正交异性板结构。模块壳板材料为CCSB,内部结构材料为Q345,单双支耳连接件材料为30CrMnTi。

3浮式吊装平台结构分析

利用大型结构分析软件ANSYS对主吊装平台坐滩承压工况和浮游工况进行了仿真分析,为平台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构分析时考虑到吊装平台结构庞大,采用了ANSYS结构分析中有限元子结构法,能够较好地模拟拼装式吊装平台这种特殊拼装式结构。吊装平台为临时性结构,以下结构分析中的容许应力均根据《军用桥梁设计准则》(GJB1162—91)选用。

(1)坐滩承压:根据技术参数要求,采用温克勒弹性地基模型,地基承载力为0.02MPa。吊装作业时,考虑吊臂方向和风机、塔筒的重量,经计算得平台承受的最大荷载为8000kN。浮箱模块子结构、吊装平台母结构,吊机的两个履带作用在30号和42号子结构上。经计算分析,最不利的浮箱为30号子结构。浮箱内部各部件的最大应力及最大接头力。内部结构最大应力为104.42MPa,小于Q345的弯曲应力292MPa。平台的最大沉降量为48.59mm。

(2)浮游工况:此工况为生存工况。由于水很浅,总体分析中浮游工况只考虑静力分析,平台承受的最大荷载为8000kN。浮箱模块子结构建模、吊装平台母结构,母结构由64个子结构组成,吊机的两个履带作用在30号和42号单元。经计算分析,最不利的浮箱为42号子结构。浮箱内部各部件的最大应力及最大接头力如表1所示。由表1中知,内部结构最大应力为134.07MPa,小于Q345的弯曲应力292MPa。平台的最大吃水为573.05mm,静载吃水为311.11mm,总吃水884.16mm,则干舷为915.84mm,满足要求。

(3)考虑到施工拼组大面积作业平台需要,浮箱连接纵横向均采用单双耳。为了模拟分析接头的受力情况,采用ANSYSWorkbench软件分析,分析时考虑接头间隙、连接部件之间的接触特性以及弹塑性影响,采用Solidworks分别进行单双支耳的建模,然后装配建立实体模型并导入Workbench中,单支耳模拟结果,双支耳模拟结果,耳孔边缘有应力集中现象,均小于30CrMnTi的屈服应力1176MPa。在销中亦有应力集中,最大等效应力为1301.1MPa,小于30CrMnTi的局部承压应力1412MPa,因此接头的设计是合理的。

4结束语

篇8

一、消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1消防信息化的范畴

消防信息化是利用先进可靠、实用有效的现代计算机、网络及通信技术对消防信息进行采集、储存、处理、分析和挖掘,以实现消防信息资源和基础设施高程度、高效率、高效益的共享与共用的过程。

消防信息化建设的范畴包括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系统建设及应用、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运行管理体系建设和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等内容。

1.2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全国消防通信网络从逻辑上分为三级:一级网是从部消防局到各省(区、市)消防总队以及相关的消防科研机构和消防院校;二级网是各省(区、市)消防总队到市(地、州)消防支队;三级网是各市(地、州)消防支队到基层消防大队及中队。对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直辖市,二级网和三级网可合并考虑。每一级网络所在机关均应建设本级局域网。

1.3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安全保障体系是实现公安消防机构信息共享、快速反应和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安全保障体系首先应保证网络的安全、可靠运行,在此基础上保证应用系统和业务的保密性、完整性和高度的可用性,同时为将来的应用提供可扩展的空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1)保障网络安全、可靠、持续运行,能够防止来自外部的恶意攻击和内部的恶意破坏;

(2)保障信息的完整性、机密性和信息访问的不可否认性,要求采取必要的信息加密、信息访问控制、访问权限认证等措施;

(3)提供容灾、容错等风险保障;

(4)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尽量为网络应用提供方便,实行全网统一的身份认证和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5)建立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

二、消防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

2.1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定义

从狭义的保护角度来看,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资源和信息资源不受自然和人为有害因素的威胁和危害;从其本质上来讲就是系统上的信息安全。

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到计算机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

2.2网络系统的脆弱性

2.2.1操作系统安全的脆弱性

操作系统不安全,是计算机不安全的根本原因。主要表现在:

(1)操作系统结构体制本身的缺陷;

(2)操作系统支持在网络上传输文件、加载与安装程序,包括可执行文件;

(3)操作系统不安全的原因还在于创建进程,甚至可以在网络的结点上进行远程的创建和激活;

(4)操作系统提供网络文件系统(NFS)服务,NFS系统是一个基于RPC的网络文件系统,如果NFS设置存在重大问题,则几乎等于将系统管理权拱手交出;

(5)操作系统安排的无口令人口,是为系统开发人员提供的边界入口,但这些入口也可能被黑客利用;

(6)操作系统还有隐蔽的信道,存在潜在的危险。

2.2.2网络安全的脆弱性

由于Internet/Intmnet的出现,网络安全问题更加严重。可以说,使用TCP/IP协议的网络所提供的FTP、E-Mail、RPC和NFS都包含许多不安全的因素,存在许多漏洞。

同时,网络的普及使信息共享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信息被暴露的机会大大增多。Intemet网络就是一个不设防的开放大系统,谁都可以通过未受保护的外部环境和线路访问系统内部,随时可能发生搭线窃听、远程监控、攻击破坏。

2.2.3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的脆弱性

当前,大量的信息存储在各种各样的数据库中,而这些数据库系统在安全方面的考虑却很少。而且,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必须与操作系统的安全相配套。

2.2.4防火墙的局限性

尽管利用防火墙可以保护安全网免受外部黑客的攻击,但它只能提高网络的安全性,不可能保证网络绝对安全。

2.3基于消防通信网络进行入侵的常用手段分析

由于消防工作的社会性,消防信息化建设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强化为社会服务的功能,积极通过网络媒体为社会提供各类消防信息,如消防法律法规、消防知识等,促进消防工作社会化;在网上受理消防业务,公布依法行政的有关信息,为社会提供服务,增强群众对消防工作的满意度。在利用网络提高工作效率和简化日常工作流程的同时,也面临许多信息安全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2.3.1内部资料被窃取

现在消防机关上传下达的各种资料基本上都要先经过电脑录入并打印后再送发出去,电脑内一般都留有电子版的备份,若此电脑直接接入局域网或Intemet,就有可能受到来自内部或外部人员的威胁,其主要方式有:

(1)利用系统漏洞入侵,浏览、拷贝甚至删除重要文件。前段时间在安全界流行一个名为DCOMRPC的漏洞,其涉及范围非常之广,从WindowsNT4.0、Windows2000、WindowsXP到WindowsServer2003。由于MicrosoftRPC的DCOM(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块)接口存在缓冲区溢出缺陷,如果攻击者成功利用了该漏洞,将会获得本地系统权限,并可以在系统上运行任何命令,如安装程序,查看或更改、删除数据或是建立系统管理员权限的帐户等。目前关于该漏洞的攻击代码已经涉及到的相应操作系统和版本已有48种之多,其危害性可见一斑;

(2)电脑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差,系统配置疏忽大意,随意共享目录;系统用户使用空口令,或将系统帐号随意转借他人,都会导致重要内容被非法访问,甚至丢失系统控制权。

2.3.2Web服务被非法利用

据统计,目前全国各级公安消防部门在因特网上已建立近100个网站,提供消防法规、危险物品基础数据、产品质量信息、消防技术标准等重要信息,部分支队还对辖区内重点单位开辟网上受理业务服务,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基于网页的入侵及欺诈行为也在威胁着网站数据的安全性及可信性。其主要表现在:

(1)Web页面欺诈

许多提供各种法律法规及相关专业数据查询的站点都提供了会员服务,这些会员一般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才能正式注册成为会员,站点允许通过信用卡在线付费的形式注册会员。攻击者可以通过一种被称为Man-In-the-Middle的方式得到会员注册中的敏感信息。

攻击者可通过攻击站点的外部路由器,使进出方的所有流量都经过他。在此过程中,攻击者扮演了一个人的角色,在通信的受害方和接收方之间传递信息。人是位于正在同心的两台计算机之间的一个系统,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它能在每个系统之间建立单独的连接。在此过程中,攻击者记录下用户和服务器之间通信的所有流量,从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或有价值的信息,对用户造成威胁。

(2)CGI欺骗

CGI(CommonGatewayInterface)即通用网关接口,许多Web页面允许用户输入信息,进行一定程度的交互。还有一些搜索引擎允许用户查找特定信息的站点,这些一般都通过执行CGI程序来完成。一些配置不当或本身存在漏洞的CGI程序,能被攻击者利用并执行一些系统命令,如创建具有管理员权限的用户,开启共享、系统服务,上传并运行木马等。在夺取系统管理权限后,攻击者还可在系统内安装嗅探器,记录用户敏感数据,或随意更改页面内容,对站点信息的真实性及可信性造成威胁。

(3)错误和疏漏

Web管理员、Web设计者、页面制作人员、Web操作员以及编程人员有时会无意中犯一些错误,导致一些安全问题,使得站点的稳定性下降、查询效率降低,严重的可导致系统崩溃、页面被篡改、降低站点的可信度。

2.3.3网络服务的潜在安全隐患

一切网络功能的实现,都基于相应的网络服务才能实现,如IIS服务、FTP服务、E-Mail服务等。但这些有着强大功能的服务,在一些有针对性的攻击面前,也显得十分脆弱。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攻击手段。

(1)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

攻击者向系统或网络发送大量信息,使系统或网络不能响应。对任何连接到Intemet上并提供基于TCP的网络服务(如Web服务器、FrP服务器或邮件服务器)的系统都有可能成为被攻击的目标。大多数情况下,遭受攻击的服务很难接收进新的连接,系统可能会因此而耗尽内存、死机或产生其他问题。

(2)口令攻击

基于网络的办公过程中不免会有利用共享、FTP或网页形式来传送一些敏感文件,这些形式都可以通过设置密码的方式来提高文件的安全性,但多数八会使用一些诸如123、work、happy等基本数字或单词作为密码,或是用自己的生日、姓名作为口令,由于人们主观方面的原因,使得这些密码形同虚设,攻击者可通过词典、组合或暴力破解等手段得到用户密码,从而达到访问敏感信息的目的。

(3)路由攻击

攻击者可通过攻击路由器,更改路由设置,使得路由器不能正常转发用户请求,从而使得用户无法访问外网。或向路由器发送一些经过精心修改的数据包使得路由器停止响应,断开网络连接。

三、消防信息化建设中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对策

3.1规范管理流程

网络安全工作是信息化工作中的一个方面,信息化工作与规范化工作的根本目的一样,就是要提高工作效率,只不过改变了规范化的手段。因此,在实行信息化的过程中,管理有着比技术更重要的作用,只有优化管理过程、强化管理基础、细化管理流程、简化管理冗余环节、提高管理效率,才能在达到信息化目的的同时,完善网络安全建设。

3.2构建管理支持层

信息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实施自始至终需要单位最高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包括对工作流程再造的支持、对协调各部门统一开展工作的支持、对软件普及和培训的支持。在实际工作中,应当建一个“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各部门部长担任成员,下设具体办事部门,具体负责网络建设和信息安全工作,这是一种较理想的做法。但要真正发挥其作用,促使信息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需要领导的重视,更重要的是需要负责人有能力充分协调与沟通各业务部门开展工作,更要与其他部门负责人有良好的协调配合关系。

3.3制定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法规建设,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是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必不可少的措施。如制定人员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审查;组织管理上,避免单独作业,操作与设计分离等。

3.4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

就当前消防信息化建设的程度来看,网络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局域网服务、Web服务和数据库服务上。应当避免与Internet连接直接接入,而是配置一台安全的服务器,整个局域网通过这个上网,这样上网的终端在Internet上是没有真实IP的,能避免大多数的常规攻击。对基于Web服务的网上办公、电子政务,应当安装经公安部安全认证的网络防火墙,由专人负责,尽量少开无用的服务,对系统用户的数量和权限做严格限制,并可采用授权证书访问或IP限制访问,增强站点的安全性。在数据库方面,现消防部门主要应用Microsoft的Access,此数据库的网络功能主要基于ASP、PHP等动态网页平台来实现,通过SQL查询语句与页面进行交互,在保证系统不被侵入、数据库不能被直接下载的前提下,数据安全主要由页面查询语句的严密性来保证。除Access之外,应用较多的是Microsoft的SQLServer和Oracle,这两套数据库系统的网络功能很强大,其安全性首先需要一个专业的数据库操作员,对数据库进行正确的配置、限制数据库用户的数量、根据用户的职责范围设定权限、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定时备份数据库,保证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篇9

振动型二维切削即切削土壤的方向有两个—刀具推进方向与垂直于刀具推进方向,而振动垂直于刀具推进方向。铲刃在插入土体过程中产生的阻力可以应用土力学的原理加以分析,铲刃阻力FN可推导表示为FN=Fγ+Fq+Fc式中Fγ—土壤自重引起的阻力(N);Fq—土壤水平方向单位面积压力引起的阻力(N);Fc—由土壤粘聚力引起的阻力(N)。土壤在振动时强度发生变化,并具有与静态时不同的破坏机理。对于振动切削减阻原理,国内学者的说法各有不同。笔者认为,振动将能量以波的形式传递给土壤,土壤内能增加,从而破坏了土壤粒子与粒子之间粘聚力,土壤松碎发生流变稀释。因此,由土壤粘聚力引起的阻力Fc大大降低;设想对于完全沙化的土壤,刀具在推进过程所受到的阻力主要为沙土包裹刀具所产生的摩擦力(即土壤自重引起的阻力Fy),振动对阻力的减小影响甚小;而土壤水平方向单位面积压力引起的阻力Fq主要为与刀板连接的刀架与土壤接触引起的阻力。因此,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土壤松碎程度的增加,切削阻力也会相应减小。国内从能量守恒的角度对二维振动切削的研究还较少,振动使牵引阻力减小,所引起的功率的减小会因振动频率和振幅的增大产生的振动功率所抵消,笔者称之为振动减功机理。旋耕同样可以使土壤剥离,但功率消耗巨大。因此,根据土壤成分,调节振动的频率与振幅,使土壤剥离的同时达到合适的松碎程度,从而得到最低的消耗功率,可作为振动减功机理的研究方向。

2刚柔混联机构

刀架下端与机架的连接采用板簧连接。采用连杆代替板簧连接,刀板的运动同样可以实现;但对于土壤中不可预测的切削情况,连杆机构使刀板与土壤硬物不可避免地刚性接触,容易损坏刀板,而且连杆结构很难承受高频振动与转动;相反,采用板簧作为柔性部件连接,刀板在和土壤硬物接触时会发生跳脱现象,提高了刀板在切削过程中的柔性,同时板簧依靠自身柔性能承受高频振动。对于实际工程问题,严格来说属于柔性多体动力学问题,但为使问题简化,往往将其简化成刚体动力学问题。然而,对于具有较大柔性的构件对机械系统的影响又不能不考虑,因此对于刚柔耦合多体系统模型的研究非常必要。本文在对刚柔混联机构建模仿真时将板簧作为柔性体,其他构件作为刚性体处理,可更准确地得到机构的运动情况及刀板的运动轨迹。

3建模仿真及结构优化

3.1ADAMS柔性体模块ADAMS推出的ADAMS/Flex模块能够实现同时包含刚体和柔体的机构动力学分析。同时,作为一款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其求解器采用多刚体动力学理论中的拉格朗日方程方法,建立系统动力学方程,对虚拟机械系统进行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输出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反作用力曲线。本文采用直接在ADAMS/View中建立柔性体的MNF文件,然后用柔性体替换原来的刚性体的方法建立柔性体。

3.2几何模型的建立以及导入

首先,在三维建模软件Pro/E中建立系统简化模型的各个组件,简化模型(见图2)用偏心轴代替转轴与偏心套的组合,偏心距为4mm;然后,在装配环境下进行装配,以确定各组件间的相对位置,以parasolid(*.x_t)格式保存副本;最后,打开软件ADAMS,以相应格式导入刚才保存的文件。

3.3添加约束、材料和载荷

机架与ground固定副连接,偏心轴与机架、刀架与偏心轴均采用转动副连接,板簧与机架、板簧与刀架均采用固定副连接;为偏心轴与机架的转动副添加驱动;为模型部件附加相应的材料。板簧材料为60Si2Mn,弹性模量E=206GPa,切变模量G=79.38GPa,泊松比μ=0.29。启用重力,在刀板上添加水平方向的切土阻力和竖直方向的振动阻力。利用ADAMS/AutoFlex模块设置相应的参数,建立板簧的柔性体模型来代替原来的刚性体。

3.4仿真

设定驱动转速n=21600d*time(即3600r/min)定义刀具推进方向(即水平方向)为x方向,垂直于刀具推进方向(即竖直方向)为Y方向。刀板上的MARKER_38点在Y、X方向上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3和图4所示。由图3和图4的仿真结果可知:刀板在竖直方向的振幅由偏心轴的偏心距决定;刀板在水平方向上的振幅为50~60mm,振动强度大且不稳定,不符合振动型二维切削的要求,因此结构需要优化改进。

3.5结构优化

优化方案:将板簧与刀架的固定副连接改为转动副连接,如图5所示;然后进行仿真,效果如图6和图7所示。结构优化后刀板上的MAKER_39点在Y、X方向上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6和图7所示。由图6和图7可知:刀板在Y方向上的振动与结构优化前相同,即由刀板竖直方向的振幅由偏心轴的偏心距决定;刀板在X方向的振幅在2.25mm左右且振动平稳,满足振动型二维切削的要求。

4结论

篇10

1.1空调的计算冷热负荷

在潍坊市气候条件下,节能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设计冷热负荷相对稳定,空调总冷负荷2640kW,空调总热负荷1650kW,冷指标为91W/m2,热指标为57W/m2,每年的空调负荷具有很强的规律性。

1.2既有建筑技术改造方案

1.2.1地埋管换热器地下热平衡分析地埋管全年吸热量Q取热=1473.69MWh,散热量Q散热=1872.8MWh。在考虑了机组的耗功量后地埋管换热器的散热量与取热量的比值要明显高于建筑物所需的冷负荷与热负荷的比值。地埋管的年累计放热量与取热量不平衡率为21.3%,地埋管侧的峰值排热负荷为3201kW,峰值取热负荷为1144kW,两者相差较大,如果按照冷负荷设计钻孔井数,钻孔费用较大,综合考虑冷热负荷平衡及钻孔费用,可将一部分冷负荷采用原有模块式空气源热泵机组承担,不仅可以减少钻孔数目,还可以平衡冷热负荷。由上述冷热平衡知:总排放热量为1872.8MWh,总吸取热量为1473.69MWh,不平衡率为21.3%,如果全部采用地源热泵工程满足冷负荷,地下的温度变化总体呈上升的的趋势,不满足地源热泵工程设计规范要求。

1.2.2初步设计方案根据调研数据的显示,系统原有40台模块式空气源热泵机组,单台供冷量为60kW,为了最大程度地满足冷热负荷的平衡,同时避免钻孔数目的过多,减少水泵能耗,该技术改造方案定为1台螺杆式热泵机组+19台原有模块式空气源热泵机组,原有模块式空气源热泵机组保持原有位置不再变动,既节省了设备迁移费用,又节约了总机房面积,热泵机组及钻孔数目根据冬季负荷确定。冬季热泵机组提供全部采暖负荷,为保证地源侧冷热负荷平衡,夏季供冷以地源热泵机组为主,模块式空气源热泵机组只在部分月份、部分时间段开启,可通过控制冷水机组的运行时间完全满足地源侧冷热负荷平衡。

1)岩土热物性参数测算。根据工程所处的地质状况以及以往工程经验,岩土的导热系数预估为1.66W/(m•℃),体积比热1.993×106J/(m3•℃)。在方案确定后,应进行现场测试,即在不同位置选定2~3个测试孔,进行热响应测试实验,然后利用参数估计法计算当地的地下岩土导热系数及比热。

2)地埋管换热器设计参数的选取。采用地热换热器设计模拟软件—地热之星GeoStar(V3.0)对该工程建筑进行优化设计计算。选取垂直双U型埋管,因钻孔较深,土壤取散热能力较浅层大,换热能力强,通常是土壤浅层的5倍以上,并且所需占地面积较小[2-3]。由于该地的地质构成主要为泥沙与岩石,钻孔难度适中,每米钻孔费用相对较高,每个钻孔内设置双U型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系统的初投资。同时根据该工程周边可利用的钻孔空地面积有限,采用双U型管,可大大减少钻孔的占地面积。工程设计的基本参数为:钻孔回填材料采用的高性能回填材料,导热系数为1.82W/(m•K);进入热泵循环液的最高/最低温度分别是:33℃/4℃;De32的双U型管,钻孔直径为150mm;系统运行寿命设计为20a;岩土平均导热系数为1.66W/(m•℃),容积比热容约为1.993×106J/(m3•℃),岩土的初始温度为15.2℃。

3)地埋管换热器的长度设计计算。根据工程设计的基本参数,采用设计计算软件对建筑进行地埋管长度的设计计算。经过计算,所需的总地埋管换热器的钻孔长度约为33000m,每个钻孔深度为100m,共需330个钻孔,钻孔行列间距均为5m,所需钻孔面积为8250m2,建筑周边条件能满足钻孔面积的要求。

4)地埋管布置形式设计。对于地源热泵空调工程,竖直地埋管换热器宜分组连接,且每组不超过换热器总数的10%。因此根据钻孔设计布置情况,以6个钻孔或4个钻孔组成一个水平环路就近通过钢塑转换接头与分集水器连接,室外分集水器之间由水平主干管连接,水平主干管采用同程式连接方式。地埋侧水平管路采用地埋敷设方式,水平支管敷设深度为2.0m,水平干管敷设深度为1.5m。钻孔间的设计间距为5m,钻孔的直径为150mm。地源热泵系统模拟在设定好以上参数的条件下,对整个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进行了10a的模拟计算,得到的温度曲线不仅为该系统的可行性提供了热平衡依据,而且对工程设计及运行管理也有一定的指导性作用。地源热泵系统运行10a期间的循环液进出热泵的月平均温度变化曲。以看出,在运行1个采暖与空调周期后地下岩土温度变化幅度很小,但由于地埋管的年取热量略微小于年释热量,所以地下的温度变化总体上呈缓慢上升的趋势。该项目可采用如下措施:适当增加冬季空调运行时间;可适当地增加地埋管各钻孔之间的间距,降低埋管间的热干扰,增大蓄热体,有利于地埋管向周围岩土中释放热量;间歇运行,有利于地温的恢复在夏季气温较低时,可以间歇性地运行或停止部分热泵机组,使地下岩土蓄热体有较长地温恢复时间,提高换热温差,延长系统在高效率点的运行时间。空调冷热源机房位于原有机房内。

2经济性分析对既有建筑的地源热泵系统与原有的空调系统

进行了经济性对比如表8所示。计算结果表明:地源热泵系统增加的初投资大约为567.5万元;系统运行按20a计,地源热泵系统可比模块式空气源热泵机组加集中供热系统节省运行费用1336万元,系统投资回收年限为8.5a。

3系统能效分析及节能量计算

每个月相对于原有的集中供热+模块式空气源热泵机组空调系统。年可节约319.78吨标准煤。现有系统全年耗能量为1949.6MWh,改造后系统全年耗能预计为918MWh。与原有空调形式相比,采用地源热泵+模块式空气源热泵机组改造方案后,5结语地源热泵系统改造项目的总投资为567.5万元,地源热泵系统运行后将带来显著的环境效益。改造项目采用新方案每年节能量为319.78吨标准煤,相当于每年减少CO2排放量797.2t,减少SO2排放量2.4t,减少NOx排放量1.24t,减少碳粉尘217.5t。节能改造项目并不是一味地追求节能,而不考虑投资成本,该项目在确定方案时,综合考虑了现有的周边能源情况及既有建筑物内冷热源情况,最终方案确定为地源热泵机组与原有模块式空气源热泵机组结合使用,该方案具有以下优势:

1)可以减少原有设备的拆迁、迁移费用;

2)在平衡地埋管侧冷热负荷的同时,可以降低钻孔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