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人才培养十篇

时间:2023-05-04 13:11:59

大健康人才培养

大健康人才培养篇1

[关键词]创新 大学生 心理健康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B 844.2 [文献标识码]A

创新人才通常被定义为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合理的能力结构和健全的创新人格,能以创新思维打破常规,创造新成果、新技术或新方法,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国著名学者黄楠森定义,创新人才最根本的品质是具有自觉的创新意识、缜密的创新思维和坚强的创新能力[1]。俞国良教授也认为,创新人才主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三方面[2]。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实施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过去数百年,我国经济的落后在于科学技术的落后,而科学技术滞后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创新型人才的缺乏。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3]。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应该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对800名男性成人进行30年追踪研究发现,800人中,成就最大的20%与成就最小的20%两组之间最明显的差异,不在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的差异,而是在心理素质上差异。因此,创新人才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一、国内外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创新人才的理解一般从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能力结构等层面进行界定,他们大都强调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对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重视已有一段历史。

20世纪40年代,美国创造学与创造工程之父Alex Faickney Osborn[4]在其公司发起创新研讨,并于1953年和帕内斯教授在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学院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创造学系。到了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J・Guilford的《创造性才能》和《创造力与创新思维新论》两本著作的问世使创造性人才研究成为一个热门课题。麻省理工学院强调学生必须先打下牢固的科学技术基础和人文知识基础,再培养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英国的大学有着自由教育的传统,其教育目标是培养绅士与合格的社会成员。19世纪,英国教育家John Henry Newmon曾说过,绅士就是学会思考、推理、比较、辨别和分析,情趣高雅,判断力强,视野开阔的人[6]。英国的两所古典大学,牛津和剑桥深受纽曼大学理念的影响, “探测、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励个人的创造性精神”被作为大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高水平人才。至2001年,牛津大学就已经为英国培养出4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25位首相[7]。

德国的大学人才培养受洪堡的“完人”与雅斯贝尔斯的“全人”教育理念影响,培养“完人”和“全人”成为其大学教育的目的,即培养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学术人才和高级专门人才。

在中国,早在20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在《第一流教育家》一文中提出:“要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人”。但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却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同志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的讲话发表以后才开始的。在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形成了两种主要观点,一是以创造学家庄寿强提出的“知识层次模式理论”为代表,他认为知识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专业知识,第二类是与专业只是相关的知识,第三类是与专业知识相距较远的知识[8];二是以殷石龙的创新主体基本知识结构理论为代表,其主要观点是知识结构多层次论[9]。

二、心理健康教育之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国内诸多学者认为评判心理健康的两个方面在于适应环境与发展自我,其中发展自我更为重要,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自身的创造力。心理健康教育为创新能力的形成提供必要的认知、人格等心理条件,创新能力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表现与基本内容。通过心理健康的学习,能让大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创新过程中正确的对待挫折与困难。创新意识是创新过程中的起点,产生创新意识更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前提。而心理健康的低下可能会抑制创新意识的形成。正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只有满足了低层次的需求,才能继续向高层次的需求努力,而低层次需求的缺乏也会成为实现高层次需求的障碍。心理健康教育还能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灵活多样,能够启发人从不同的方面观察事物的发展状态以及分析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能提高人们思维的灵活性。心理健康教育更能有助于塑造创新人格。人格的形成既有先天遗传因素,又有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而此时的非智力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健康教育能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自我情绪的调节,保持乐观的心态,增加适应环境的能力。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四有新人的素质教育中,要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10~11]。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只有近30年的历史,存在着水平低、结构不够完善等弊端。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由于认知上的偏差,许多高校都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导致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史不是很长。相比较而言,国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早,已达到成熟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体制完善,对心理辅导人员的培训也非常的重视。尽管我国教育部曾下发许多文件,要求各高校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但由于思想上的认识模糊不清,实践方式上更是存在诸多偏差,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只存有形式,应付上面的工作。有些高校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思想教育混为一谈,在本质上就存有很大的偏差。吴晓雷认为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过于重视调查、实验等实证研究,忽视访谈、个案、作品分析等质的研究,研究对象过于集中化,倾向于对新生,贫困生扎堆心理辅导,理论与实践研究联系不够[12~13]。针对以上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促进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1) 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资格认证制度

只有具备心理学相关专业学历并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经考核合格,并取得心理健康教育任职资格证书者才有资格被聘任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目前这项工作还没有受到广泛重视。

(2)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系统的课堂讲解,到具体实践指导、组织一系列活动,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价值,克服自卑感,培养他们对创新活动的正确认知,激发他们对事物的兴趣与欲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稳定创新目标,激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欲望,从而树立创新信念。

(3) 形式的多样化

在传授心理课程时,可以让学生与老师之间存在一定的互动环节,不仅仅局限于老师讲解,学生被动的听取。可以学生讲解,老师引导,以讨论的形式或者辩论赛的形式会更让人们记住所学的知识。还可以通过心理短剧、情景模拟以及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引起学生参与进来的兴趣。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大学生产生深刻的心理体验。

(4) 改变观念,增强意识

这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摆正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高校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教育,高校的目的是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心理健康教育不是高校教育的点缀品,而是必须品。陶行知曾说过:“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我们对于健康的理解不该仅局限于生理上的健康,而应该是生理和心理共同完全安好的状态[14]。心理健康教育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的科技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高校肩负着创新人才培养的神圣使命。因此,高校应该改变观念,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开展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楠森.创造人才的培养与人学[J].南昌高专学报,2000(1):5-7.

[2]罗登辉,吴帅锋,王桢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育[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11):259-260.

[3]马德秀.寻找人才培养模式突破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6(11):20.

[4]田德新,张喜荣.美国创新人才培养机制[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3):85-87.

[5]J.P.Guilford.Traits of Creativity[M].New York:Harper & Publisher,1959:142-161.

[6]陈建成,李勇.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9(1):14-18.

[7]王英杰,刘宝存.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创新教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10-13.

[8]彭宗祥,徐卫.大学生创新创造读本[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

[9]殷石龙.创新学引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1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N].人民日报,1999-06-16(1).

[11]江昕,朱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人才培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5):55-58.

[12]吴晓雷,冯维.我国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果与问题探讨[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110-111.

[13]江立成,魏婷.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3):1-6.

大健康人才培养篇2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了杭州地区的7家健康体检中心、5家健康管理公司、6家健康保险公司作为调查机构,对各机构主管及营销管理人员共200名开展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0份,回收率95%,其中有效问卷180份,有效率为90%。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开展现场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当前市场对健康产业营销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及健康产业营销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情况。问卷各条目得分统计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非常重要为5分,重要为4分,一般为3分,不重要为2分,非常不重要1分。

1.3资料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使用率和构成比描述;单因素分析采用秩和检验。

2结果

2.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2.2健康产业营销管理人才市场需求情况 2.3.1知识需求情况

“健康产业营销人才所需知识重要程度”各条目得分呈偏态分布,采用中位数进行描述,得分最高的为健康保健知识、医学基础知识、营销学知识。得分最低的3个条目是法学知识、其他相关知识及经济管理知识,见表2。在所有知识中最重要的三项选择中,选择健康保健养生的为137位,占总人数的76.1%,其次是医学基础、营销学知识,如表3。

2.3.2健康产业营销人才素质要求 2.3.3机构选拔健康产业营销人才的最重要影响因素 2.4健康产业营销人才培养工作中应加强领域

目前健康管理营销人才培养工作中应加强领域的情况详见表5,被调查人员普遍认为健康产业营销人才培养工作中应加强的领域为健康管理及养生方面的知识培养(67.2%)、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62.8%)、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及协作精神的培养(45.6%)。

3讨论与建议

健康产业涉及医药产品、保健用品、营养食品、医疗器械、休闲健身、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多个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5]。健康产业营销人员除具备一般市场营销人员必备的素质外,还要具备健康管理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以适应营销专业化的要求。健康产业营销专业应该培养适应健康产业发展需要,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型、应用型和复合型的高素质营销管理人才。

3.1健康产业营销管理人才市场需求潜力大

本次调查中96.7%的人员认为市场对其营销人才有需求,大部分机构迫切需要毕业生。因此,健康产业营销专业的设置是符合市场需求的。健康管理产业营销人才培养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只有个别高校开设了健康管理专业,针对健康管理产业的营销人才培养没有可以借鉴的模式和经验,对于其培养目标和课程架构的设置还需要调研和讨论,需尽快制定并修订完善,其培养方案要符合健康产业尤其是健康管理产业市场对营销人才的要求,以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3.2专业课程设置要突出健康产业的需求

新兴的健康产业对营销人才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健康产业营销人才是复合型、专业型人才,不仅要具备营销管理和经济法律知识,还要具备医学和健康管理方面的知识技能。本次调查显示,健康产业营销人才最重要的是能力素质、其次是专业素质;“健康产业营销人才所需知识的重要程度”评分最高的为健康保健养生知识,其次是医学基础知识和营销学知识。健康产业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在专业平台课程基础上,需要系统地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健康管理学的知识;熟悉市场调研、服务营销、企业管理理论等方面的理论。健康保健养生知识被认为是健康产业营销人才最重要的知识体系之一,借鉴医药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建议设置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两大知识体系,增加健康保健养生及健康管理知识体系[6]。

大健康人才培养篇3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对策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国间竞争变得异常激烈,只有持续创新才能在经济、军事和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获胜,创新的关键在于大量具有过硬创新素质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才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高校要发挥培养创新人才的职能,为早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当代创新人才的涵义及特征

当代创新人才要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灵活的创新思维和高水平的创新能力,才能够创造出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创新成果,因此创新人才是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其主要特征为:1)创新人才不愿墨守成规,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对事物的敏锐洞察力。2)有别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习惯,创新人才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学习习惯。3)创新人才具备个性化、求新求异的思维方式。4)创新人才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勇于面对困难、解决困境。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增强创新人才的创新意识。心理健康教育强调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尊重、积极关注的态度给予大学生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的空间,发掘并培养其潜在的创新意识,激发其创新动机和欲望,在创新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不断强化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创新内化为一种自觉自愿的习惯,乐于创新、乐在创新。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创新精神。创新是有风险的,创新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会有困难和失败的挫折,因此发挥创新精神也要正确对待创新道路上出现的失败。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课堂讲解、团体辅导、心理干预等形式引导大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正视和应对失败,教育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解析失败的原因,从失败中汲取有益的经验教训,走出失落的低谷,将失败转化为成功的阶梯和创新的源泉。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激发创新人才的创新思维。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课堂讲授、心理辅导、个体咨询等多样的教育形式,帮助大学生解除困惑,在身心愉悦、心情舒畅的状态下,学生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发散思维等更容易被激发出来,使其养成勤于动脑、求新求异的科学思维习惯,加深对事物内在规律性的理解,将大脑中的感性和理性知识进行分析、重组和升华,善于捕捉灵感,有意识的进行创新。

4)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创新人才的创新能力。心理健康教育从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入手,培养高校学生求新求异的创新思维,鼓励大学生运用聚合、发散、辩证思维等思维方式进行创新活动,通过不断的训练逐步培养出较好的创新能力。并积极引导大学生对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进行归类并重新组合,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提高创新能力的水平。

5)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塑造创新人才的创新人格。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课堂讲授、团体辅导、心理疏导等形式引导大学生学会释放心理压力,合理宣泄、转移和升华负面情绪,增强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开阔的心胸和积极乐观的性格,通过发挥自身的智慧和潜能勇敢面对并战胜困难,促进其创新人格的形成和塑造。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一)转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理念,更好的服务于创新教育

创新性教育尊重人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提倡独立思考与创新意识,鼓励大学生通过创新性活动应对挑战、在危机中发现机会。人的行为不可避免受观念的制约,因此,教师更要转变教育理念,尤其是在转变那些如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进行辅导与纠正等错误观念,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鼓励学生掌握一些创新思维、创新心理素质培养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强化课程设置,构建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需要一套合理和完整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方面要体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实施多元化、个性化培养,因此,课程体系的设置一方面要体现综合性,保证通识课程的数量,另一方面还要体现出时代性,尤其要重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多开设一些如创造心理学、创造力开发、创新心理素质培养、择业与就业的心态调整等课程,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强化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式的内容,培养创新素质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要重视和强化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方式的内容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用尊重、积极关注的态度给予大学生发挥积极、主动性的空间,发掘并培养其潜在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主要包括发散思维、聚合思维以及辩证思维和批判思维等多样的思维形式。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创新思维方式,帮助他们动态、多角度的把握事物内在的规律性,不断锻炼和提高思维能力。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课外活动,全面提升创新心理素质

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课外活动,使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锻炼和提升创新心理素质。如开放大学生心理测评系统,让学生通过测评科学、客观的评估自己的能力。测评后,心理健康老师定期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或团体心理辅导。通过课堂教学与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一起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解除大学生在创新方面的困惑和心理困扰,鼓励学生通过自我体验开发心理潜能、乐于创新。

(五)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高创新素质的教师

教师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施和引导者,其言传身教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教师队伍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学生素质的高低,因此将全体教师的创新能力凝聚在一起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心理健康教育在这方面也要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宣传、引导和营造创新氛围,激发教师学习创造心理学、创新教育等相关知识,改进教学方式,科研与教学并重,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教学工作的根本任务。

四、结论

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关键,高校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发挥好培养创新人才的职能,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个体咨询、团体辅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积极运用校园网络、校报、校内广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大力弘扬创新精神,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营造良好的氛围,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程美华等.浅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2]王凌锋等.实施"积极"创新心理素质教育,拓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

大健康人才培养篇4

1产业学院的发展现况

1.1产业学院的功能定位

(1)人才培养为根本。高职教育“育人”这一本质属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人才培养是产业学院的出发点和落脚点[5]。产业学院通过行业企业的实质性参与,构建一套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课程体系、教学及质量体系,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创设了更大可能。(2)技术创新新阵地。产业学院应当承载行业、企业技术升级与创新的阵地功能,学校科研人员要改变学科体系影响下的传统科研观,变学术性研究为直接面向行业、企业的研发需求的科技项目,与企业科技人员协同攻关,推动企业技术革新。(3)行企培训新平台。产业学院应充分发挥其产业资源和教育资源深度融合的优势,组建包括行业、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和学校专任教师的结构化教学团队,为行业、企业员工乃至社会待就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就业创业以及转岗培训,从而帮助企业员工实现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1.2产业学院的办学模式

随着产教融合的不断深入,产业学院作为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深入对接的实体机构,形成较为典型的几种模式:一是学校与政府主管部门共同建设产业学院,此类产业学院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目的是推动地方经济的整体发展。二是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建设产业学院,此类产业学院的目的通常是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和升级。三是学校与龙头企业共同建设产业学院,这一类型也是目前高职院校建设最多的产业学院类型,目的主要是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1.3传统产业学院存在的问题

人才培养目标单一,过于强调“订单式”的人才培养,这样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虽然能够很快适应某一岗位的工作要求,但产学协作研发功能不强。教学和生产过程中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是产业和教育两个社会实体之间的纽带,传统产业学院研发合力不足,没有达到行业企业预期的技术创新,这样的校企合作教育不完整也不长久。另外,产业学院被设置为独立的“二级教学单位”,有独立的人、财、物等资源配置和固定的专业,单位间的边界加大,增加了沟通合作的障碍。

2医药类高职院校面向大健康领域建设新型产业学院的必要性

2.1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到2030年,我国健康产业规模将显著扩大至16万亿元。张车伟等[6]根据其设计的预测方案计算得出了更加乐观的结果,到2030年健康服务业的总规模将达29.1亿元。大健康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服务型、复合型、创新型、实践型以及研究型人才助推健康产业的转型升级[7],这就要求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培养大量优质的健康产业技术技能型人才。

2.2学校人才培养与大健康产业人才需求的适配度不高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20多年,但效果一直不显著,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8]。以大健康产业中医疗卫生领域的护理人才培养为例,笔者通过对江苏省内已开展医教协同共育人才的二级以上医院走访调查发现,虽然职业院校和医院通过医教协同合作共培护理人才,人才培养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用人单位认为即使是现有共培方式下培养的学生,入职后仍然需要进行系统规范化培训,才能胜任岗位工作,医院需要为此付出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成本。

2.3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学校科研助力

从微观层面上讲,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就是健康产业相关行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产业学院的重要功能之一是校企双方协同开展应用型科技研发,一方面发挥学校科研优势,将学校的研发工作对接产业关键技术,运用学校的人才资源和科研平台,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将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成产业生产实践,从而推动企业乃至区域产业技术的发展。

3医药类高职院校面向大健康领域建设新型产业学院的困境

3.1体制机制约束之困

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从实践层面将大健康产业划分为医疗产业、医药产业、健康养老产业、保健品产业和健康管理服务业五大领域,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医疗产业中占主导地位的公立医院,因为体制机制的问题,并不完全享有独立招聘员工的权限,各级医院需遵循各级卫生主管部门的统一招考要求选聘人才,这就为校院共建产业学院、联合开展招生就业工作带来了困难。此外,我国的产业学院发展仍处于探索期,其建设缺乏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标准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没有统一标准,制度建设、运行机制不健全,导致校企合作长期以来流于表面和形式,缺乏长远规划、长期保障和可持续发展性[9]。

3.2共建企业参与之困

产业学院中参与共建的企业多为行业龙头企业或股份制的集团公司,拥有巨大的人才储备需求和雄厚的资金支持。和其他产业相比,大健康产业有其特殊性,以医、护、技人才的主要用人单位医院为例,地方医疗水平发展并不均衡,在技术和资金上具有优势和主导地位的通常是公立“三甲”医院,但其参与产教融合的内在动力尚显不足。因公立“三甲”医院有明显的行业地位优势、福利待遇优势,加之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研究生、本科、高职不同培养层次的医药类院校毕业生对其趋之若鹜,从表面上看,这类医院并不存在人才缺乏的问题,但在用人时却又会陷入了一种不缺人用、人不好用的怪圈。随着“互联网+”和传统健康产业的融合,远程医疗、数字化健康系统、健康信息服务、智慧养老等新兴健康服务产业蓬勃发展,对复合型高素质健康人才求贤若渴,但这些企业并非医药卫生类职业院校的传统对口就业对象及合作单位,虽然企业和学校的合作意愿强烈,却因校企之间信息传递障碍,找不到合适的合作对象,仅能通过试探式的尝试和偶然性的社会活动发掘合作对象。

3.3高素质健康人才培养之困

“健康中国”战略对服务人的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健康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时代的新要求,如何对接大健康领域产业发展急需,通过产教融合,创新产业学院协同育人模式,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构建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是摆在医药类高职院校眼前的现实困境,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

4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大健康领域新型产业学院建设路径

4.1大健康领域新型产业学院办学模式

“三螺旋理论”强调高校、政府、企业之间在动力驱动下,螺旋主体的组织边界彼此渗透并交叉融合,创新主体打破自身组织边界壁垒,知识链、产业链、政策链交叉融合、协同运行[4]。大学、政府、企业之间建立官、产、学联盟是“三螺旋理论”发展到组织阶段的必然选择。大健康领域新型产业学院需要肩负起服务区域健康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任,因此医药类卫生高职院校需精准把握区域健康产业链的发展情况,在政府主导和政策引领下,依托学校重点专业群精准对接产业链,根据医院、社区和健康服务企业不同的现况和需求探索尝试不同的办学模式。一是学校和地方医联体合作,共建产业学院,医联体是由三级公立医院牵头,联合其他若干家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等,通过成立协作联盟或组建医疗集团而形成的利益、责任共同体。学校与医联体共建产业学院能够使专业群精准对接地方医疗卫生产业链,发掘产业链中的人才洼地和科研需求,共育医疗卫生人才,共研医疗卫生技术难题,提高地方医疗卫生水平。二是学校和区域内优质健康产业集团合作,共建产业学院,使专业群精准对接区域健康服务产业链,比如和大型药业集团、养老产业集团或健康产品制造集团等合作,推动地区健康服务产业的发展。

4.2大健康领域新型产业学院体制机制建设

产业学院是高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积极尝试,因此大健康领域新型产业学院应探索构建基于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形成稳定有效的产业学院决策体制、管理模式、管理权力分配机制及管理制度保障体系。此外,应明确学校和产业学院之间管理机制,既赋予产业学院独立运营的资格,同时在财务管理、人事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建立监督机制,学校领导和产业学院管理层定期会晤,沟通交流产业学院运行情况。在大健康领域的新型产业学院运行机制方面,可参照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的运行机制,探索向行业企业倾斜的校院或校企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度、人才培养方案协同审批制度、课程设置标准和课程开发办法以及教学资源协同开发的制度,还应构建校院或校企人才共育机制、师资共培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实习就业共推机制、协同创新机制等保障产业学院顺利运行。

4.3大健康领域的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4.3.1构建产学研训创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教育是产业学院的根本任务,但如果将产业学院只定位为深入对接职业岗位开展教育教学,产业学院则失去其作为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实体的意义。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创新创业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因此需要构建产学研训创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育高素质人才。产学研训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相应的平台支撑:(1)生产性实训教学平台,校院合作、校企合作,医疗机构和企业提供工作项目、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理念、高技术员工等生产资料,学校投入教学场地、教学设备、教学管理方法、专任教师等教学资料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景中实现理论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的整合提升和吸收内化。(2)技术研发服务平台,打造健康科技服务站,将医疗机构和企业在医疗或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科技服务站合作攻关的科研项目,专任教师和医疗机构及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研发,学生以科研助手的身份参与其中,在解决医疗机构和企业科技问题的过程中,校院、校企共同为社会培养具有科研素养的健康人才。(3)院企员工培训平台,通过建立示范性员工培训基地,为医疗机构和企业员工乃至社会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员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医疗机构和企业的软实力。学生作为未来的员工,院企员工培训平台也为他们提供了零距离接触行业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机会。(4)学生创新创业平台,离开了行业、企业实体项目的创新创业,就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建立创新创业平台,将医疗机构和企业的工作项目引入进来,开展创新创业训练,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培养高水平创新型健康人才。4.3.2制定基于岗位群需求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在对职业教育课程进行开发时,首先应将职业标准所包含的情感、知识和技能分成基础模块和岗位模块;其次将基础模块和岗位模块进一步细化,确定各自的子模块;再次确定每个子模块包含的具体课程[10]。大健康领域新型产业学院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应基于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产业链的岗位群需求,设置三层分立、层层递进的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底层为基础课程模块,具体可分为产业概论课程和专业群平台课程两个子模块。前者开发关于产业发展趋势、医院及企业文化、技术现状与前沿科技等相关课程,便于学生规划职业生涯;后者则是夯实学生专业群通用知识、通用素养、通用能力的培养;中层为岗位核心能力课程模块,根据医疗机构、企业的岗位群调研结果,围绕培养岗位核心能力设计相关课程,课程设计时要充分融入岗位典型工作案例、企业生产项目、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强化面向医疗机构及健康服务企业关键岗位的核心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高层为岗位互通课程模块。基于学生的兴趣和职业规划的个性化差异,开发一定数量融合“1+X”证书的专业群选修课,专业群内学生交叉互选,实现课证融通。4.3.3打造多元混合的结构化教学团队多元混合的结构化教学团队体现在两个层面上,第一个层面是行业一线专家和校内专任教师混合组成的结构化教学团队,行业一线专家拥有丰富的岗位典型工作案例和实践能力,缺乏教学经验和课程开发能力;专任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课程开放能力,然而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相对欠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专任教师和行业专家组合成教学团队合作教学,专任教师主讲理论知识、行业专家侧重实践能力,各自发挥所长,通过合作,也可促进双方欠缺能力的提升,形成双师型教学团队。第二个层面是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学人才混合组成结构化教学团队,大健康背景下的健康产业是涉及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多层次健康的产业链,不仅注重疾病的治疗,还要兼顾人民群众全生命周期的疾病预防、保健、护理和康复等需求,因此,需要大批具有广度医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此外,随着“互联网+”、智能制造的不断深入,对健康人才的人工智能开发应用、大数据分析处理等能力的需求也日渐凸显,组建由不同专业领域教学人才混合的结构化教学团队适应了大健康领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4.3.4构建大健康新型产业学院办学质量督导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大健康新型产业学院办学质量评价和督导评估制度,定期抽查和监督学习者的技术技能、职业道德和就业质量。实施大健康新型产业学院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构建质量评价机制,评价的主体包括行业、企业、学校、学生、家长等多个方面。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教育质量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绩效考核、表彰奖励。

5结语

大健康人才培养篇5

【关键词】学校卫生保健;健康教育教师;课程方案;本科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大力培养健康教育专业人才,目前已形成了国家形式的健康教育课程认证和职业标准[1],而我国长期以来缺乏受过系统专业培训的学校健康教育师资。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上海第一个为中小学校培养健康教育教师(早期称为卫生保健教师)的本科专业在上海杉达学院卫生教育系开始招生,至今已招收3届4年制本科学生217名。本文拟在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基础上,以中小学校健康教育人才需求和岗位任务调研为依据,以核心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构建学校健康教育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设计方案。

1学校健康教育人才需求分析

11学校健康教育人才数量严重不足

我国《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各中小学校应按照学生人数600∶1的标准配备学校卫生保健人员。2013年一项针对上海市学校卫生保健人员配备情况的调查显示,仅有26%~55%的学校能达到这一要求,而且现有学校卫生保健人员中有近半数由学科教师兼任,并无专业教育背景[2-3]。2011年马迎华等[4]对我国学校卫生专业人员的现状调查也发现,全国大多数学校都达不到600∶1的比例要求。中小学卫生保健人员匮乏是制约我国学校健康工作顺利发展的瓶颈问题。

12学校在职健康教育人才质量堪忧

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健康工作的实施主体(学校卫生保健人员)素质不高,年龄老化,面临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现状。2012年上海市对1478所中小学校的普查结果显示,现有1844名学校卫生保健人员中,有医疗卫生专业背景的仅占503%;本科学历的占304%,专科学历的占425%,专科以下达171%;31~40岁的占335%,41~50岁的占304%[5]。2002年我国出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将体育课程名改为“体育与健康”后,体育教师兼任了部分学校健康教育的职责,但因专业特长的限制并不能全面负责起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6]。现有学校健康教育人才的专业素养和受教育背景难以支撑学校健康促进工程对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

13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现状令人担忧

以2013年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对17个区县1557所中小学校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学生体质测查结果为例:学生体质健康综合指标高中学段低于初中学段;力量、耐力素质指标随学段上升而呈下降趋势;超重及肥胖检出率达到20%以上;视力不良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加速上升[7]。1995年上海就启动了“中国/WHO健康促进示范学校”项目,开始试行在学校推进健康促进计划。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巨大差距。鉴于以上情况,上海市教委、卫生计生委等五部委联合提出培养4年制本科层次的学校卫生保健教师,并将学校卫生保健教师定义为“具有一定医学相关教育背景,取得教师资格,在学校从事卫生教育教学和提供日常学校卫生保健服务的专业人员”[8]。国际范围内通常将发挥上述职能的人员称为学校健康教育教师,本着接近国际通用名称的原则,本文以“健康教育”取代文件中的“卫生保健”一词。

2学校健康教育人才岗位核心能力界定

根据国家《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及上海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学校健康教育及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工作领域,结合对上海市区县教育局和中小学校校长的走访,拟定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师岗位任务,以岗位任务为基础分析胜任岗位要求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

21核心能力框架

学校健康教育专门人才的工作任务是多层面的,其核心能力界定为:①基础性能力,即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提供学校健康服务、管理学校健康环境的能力;②发展性能力,即考虑发展性任务对能力的要求,如设计健康教育课程、组织实施学校健康促进项目等;③支持性能力,学校健康教育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其主体人员应具有相应的信息利用、人际协调和组织管理能力。上述三大能力要求互相依赖、互为条件。基础性能力是学校健康教育岗位基本职责所需的基本能力,表现为专业素养;发展性能力是较高层次的职业能力要求,表现为发展潜力;支持性能力作为一种支撑条件,是形成基础性能力和发展性能力的重要基础,同时在基础性和发展性能力形成过程中,支持性能力也将获得持续发展。三大能力要求及其相互关系见图1。

22人才培养目标

鉴于以上对学校健康教育人才岗位核心能力的界定,本专业培养目标可描述为“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健康教育及其相关学科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学校健康教育、健康服务、健康环境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3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专业课程设计方案

31课程模块设计

在上述三大核心能力框架下,运用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的课程设计思路,构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模块。其中,基础性能力课程模块中,健康服务类课程主要有人体解剖生理学、疾病学基础、儿童生长发育、儿童营养、健康评估、儿童青少年卫生与保健、预防医学、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与突发急症的处理等;健康教育类课程主要有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发展心理学、儿童认知与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基础、健康教育教学设计与评价、健康教育教材教法、健康教育研究等;健康环境管理类主要课程有学校卫生学、食品卫生与安全等;医院和医疗机构见实习14学分,中小学校见实习13学分。支持性能力课程模块中,主要课程有卫生统计学、健康教育文献检索与利用、社会心理学、班级组织与管理等,在课程教学的同时开展健康教育专题活动及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综合利用信息和资源、有效组织健康教育相关活动的能力。发展性能力课程模块中,以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为必修课,以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方案和毕业论文为实践抓手,促进学生发展规划、设计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和组织实施健康促进项目的能力。

32构建课程方案的原则

321医教结合原则

即医学(含公共卫生学)与教育学结合,这是构建学校健康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首要原则。其中“医”为内容根本,“教”为方法手段。我们认为在课程顺序上宜先有基本内容,再进行方法、手段的学习和训练。健康服务类课程(医学类)开设时间宜稍早于健康教育类课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健康服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再学习健康教育方式与途径,使教育教学方法的训练与教育内容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实战中体验专业价值。

322能力渐进原则

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一个渐进过程,因此课程体系中设计了有层次递进的能力训练系统。早期的课程教学中通过案例讨论、情景模拟,训练学生分析和解决学校健康问题的能力;中后期结合相关课程、社会实践、见实习、志愿者服务等,开展健康教育专题活动,使学生获得在实际场景中自主开展健康服务和健康教育相关活动的能力。这种有层次、有序列的课程和实践教学设计,可帮助学生逐步从感性认识、简单项目尝试、综合任务训练的系列过程中获得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

323分类设计原则

从学生角度出发,按照知识与能力发展的不同领域,将所有理论与实践课程分为3类:知识与技能类课程、综合训练类课程、发展潜力类课程。横向设计上,3类课程宜齐头并进,相互依存,共同贯穿于整个专业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迁移在学生能力发展中的作用;纵向设计上,每一类课程内部宜从简单到综合,从一般到专业,从模拟到实战,逐步深入,表现出层次性和阶梯性,以更好地契合学生认知和能力发展的规律。

324综合评价原则

即课程教学及人才质量的评价标准应包含多重要素。知识与技能、职业能力、发展潜力、服务社区等均应作为重要的评价要素。学校教育历来与家庭、社会密切相关,学校健康教育人才不仅应能够利用和整合资源服务于学校健康,也应能以学校健康教育的资源与成果回馈社区。2016年7月,教育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9],今后学校健康教育与社区健康教育的融合是必然趋势,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应具前瞻性眼光。

33落实课程方案的挑战

本科层次学校健康教育在我国尚属首开专业,没有现成的教学计划和大纲可参考。3类课程内容分别来自于临床医学领域、师范教育领域、公共卫生领域,如何选择适合本专业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深度,如何整合课程内容是教学方案设计中的核心问题。本课程方案设计充分考虑了“能力为本”的理念,努力以多层次、多角度的能力训练课程和项目设计帮助学生发展以胜任力和发展潜力为目标的能力水平,但实际运行中可能受到现实条件的限制。例如,综合能力训练课程中的“健康教育专题”,理想的教学状态应该是依托学校健康促进研究团队或疾病控制与预防工作团队,在实际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项目中完成教学活动。要实现这一教学状态,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是寻求合适的研究团队合作或发展专业教师的研究实力,二是考虑如何在研究项目中嵌入教学活动,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本研究在充分考虑中国现阶段国情的基础上,以上海区域性人才需求为基础,借鉴发达国家在健康教育人才培养领域的经验,构建了以“医教结合”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获得了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项目和上海市教委专项资金的支持,以期在“十三五”期间建成示范性学校卫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作者:侯晓静 冯震 楼建华 王志红 单位:上海杉达学院卫生教育系 上海杉达学院护理系

参考文献

[1]卢永,李英华,程玉兰.美国健康教育职业标准的发展与应用[J].中国健康教育,2011,27(11):865-867.

[2]史慧静.从工业化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实践看我国学校卫生保健人员队伍建设[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2):1764-1767.

[3]史慧静,谭晖,李广,等.上海市中小学校卫生保健人员队伍现状和专业培养需求[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2):1771-1774.

[4]马迎华,胡芳,吕晓静.中小学学校卫生专业人员配备标准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7):771-773.

[5]上海市教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卫生教师队伍培养的可行性报告[R].上海:上海市教委,2012.

[6]张一英.学校健康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2):217-218.

[7]上海市教委.2013年上海市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公告[EB/OL].(2016-08-23)[2016-08-26].http://www.tzjk.net/news.aspx?id=118.

大健康人才培养篇6

关键词:实境耦合;育人模式;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9―0071―03

一、育人模式内涵与特征

育人模式就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教师、学校及相关参与群体,为实现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所形成的相互促进、协调统一的关系与组织构架[1]。当前我国高校育人模式的主要特征体现在:重视智育和德育,忽视实践技能培养;以满足部分学科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为育人方向,缺乏整体育人观念;逐步建立了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但育人的理念、方法、模式等有待完善;部分高校尝试通过外部教育力量(政府、企业等)的引入建立新型的育人模式,来帮助高校育人目标的实现。

二、“实境耦合”模式对于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意义

我国高校传统的教育模式过多强调了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侧重对学术问题的研究,而忽视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需要集高校、政府、企业等多家单位的资源优势,建立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用人单位等利益相关者的协同培养机制。但长期以来,受高校传统办学理念和封闭的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实施[2,3],这样的教学背景下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实践能力羸弱、创新思维不强是必然结果。

“实境耦合”模型是为实现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用人单位、学校多方合作的基础上,以实践过程为导向,把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的育人模式。它强调进一步整合多方优势教育资源,是一种理论和实践高度结合的优化合作培养模式[2]。 “实境耦合”育人模式的本质是“协同创新”培养方式,“实境”指的是真实的工作环境与职业情境,强调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下进行教学与实践活动。“耦合”指学校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用人单位协同一致、互动共赢的合作,强调学校与社会各个层面的互动合作。

该育人模式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育人以满足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把育人目标与教学评估引入政府、行业的规范体系,建立人才培养支撑体系。二是建立多元化的学习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政府主导、企业融合、科研院所协作、用人单位评价等不同领域、不同手段深度参与学生培养[4],加强在育人环节中的实践训练,突出为学生提供职业目标导向的个性教育[5],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实境耦合”模型的内涵解释与理论框架

“实境耦合”培养模式是由政府主导、企业融合、高校创新、科研院所协作、用人单位评价五大部分组成,该模式为共同的培养目标所形成的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交互合作机制。政府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提供政策、平台、经费支持;公司企业与相关产业作为学校的校外教学实践基地,接纳学生进行认知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工作;高校为学生提供实验平台、必要的师资和学术环境;科研院所、专业机构等以联合培养、项目合作等方式为研究生提供项目研究与实践机会;用人单位则为毕业生提供工作岗位、职业技能评估、个人发展评价,以便进一步完善修订人才培养方案[6]。

本文设计的“实境耦合”模型理论框架示意图如下:

四、“实境耦合”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杭州师范大学健康管理学科是浙江省首批实施“实境耦合”育人模式的试点学科。该学科强调在培养人才过程中,以社会迫切需求为培养导向,主动与政府部门协同,融合企业的生产理念,共享企业、科研院所的人才资源、服务技术和研究成果,培养政府倡导、企业需要、社会满意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一)政府主导(Government guide)

1.形成政府跨部门联动机制,准确预测人才供需求,科学制定研究生培养的宏观政策。对政府来说,需要做好对研究生人才的宏观调控,不能单靠职能部门,必须形成跨部门的联动机制[6]。比如,究竟需要多少人才、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应当由政府多部门联合确定。同时,根据社会和产业发展要求,确定相应的人才结构,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政策和管理办法。

2.建立健康管理研究生信息库,动态跟踪学生素质变化、使用与配置状况。政府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研究生综合信息库,包括研究生基本信息、技能等级、专业水平、学习背景、工作经历、绩效和工作成果等[7]。同时,还需及时更新他们的相关信息,这样就为政府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与发展规划提供了翔实的依据,从而有助于提高决策水平。

3.鼓励多方力量参与育人工作,积极构建健康管理专业的新型培养模式。杭州师范大学作为浙江省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试点高校,将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转变传统教学机制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政府部门应鼓励医疗机构、健康管理企业、健康科研机构等多方接纳研究生实习,增加研究生专业实习实践与教学经费,敦促高校、企事业单位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提供人、财、物的扶持。

(二)企业融合(Industry integration)

1.企业人才需求的融合。健康管理研究生培养目标与健康保险公司、健康管理咨询企业、健康体检机构等企业的实际岗位知识和技能需求相结合,学院每月不定期地与省内外卫生行业领域的企业、健康管理相关企业进行全面的交流,及时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修正学校的培养方案和方式。此外,该专业积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模式[8],双方互相利用资源和优势,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如图2所示。

2.企业课程教学的融合。对于专业性强、实践阅历要求高的课程,聘请了企业专业人士进行授课,并结合企业运作实际进行企业案例教学。委派没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保持专业知识的前瞻性和实用性,并磨炼了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承担科研课题的教师,学院规定其必须参加研究生或本科生的教学,做到“产学研”紧密结合。

3.企业导师培养的融合。该专业面向部分健康管理企业遴选硕士研究生导师,把符合条件的企业高管、技术人员纳入到硕导队伍中来,协助校内导师培养专门人才。同时,高校课程的设置要应需求而变化,邀请企业内的专业人士对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修正和更新。企业也应根据自身需要,设立一些校企合作研究的科研项目,由企业提供研究经费,高校派遣教师进行合作研究,研究成果由双方共享。

(三)学校创新(School innovation)

1.学校导师制度的创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贯彻“双导师”制度。即一名研究生由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培养完成,校内导师为主导导师,主要承担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培养,包含研究生的个人培养计划制订、课程建设、学位管理、毕业论文的选题、指导、审核与评价、学位论文答辩的组织工作等;校外导师为辅助导师,主要承担研究生的专业技能培养、现场调查和实习就业等指导工作,协助校内导师做好研究生培养工作。

2.学校培养方式的创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导师组优势的基础上,强调将研究生课程学习、科学研究、自主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教学应采取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邀请校内外公共卫生、健康管理领域的学者、教授,于每周三中午举行学术沙龙seminar,旨在让研究生了解和掌握目前国内外的学术动态和前沿信息;研究生自发组织开展的读书报告会,通过检索、查阅国内外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在读书报告会的平台上,把总结的最新科研成果通过PPT讲解的方式展示给同学们。

3.学校课程体系的创新。该专业根据自身特色与优势,探索出“课程+项目”的新型教学培养机制。注重教学实践基地、实验与实训教学课程、实验师资队伍等方面的投入,通过“课程+项目”的形式,设立课程教改项目基金,让更多的老师和研究生参与到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中来;在学院层面开展面向研究生的实践技能操作比赛、学生创新创业技能比赛、办公技能大赛、辩论赛、“挑战杯”竞赛等活动,寓教于赛,在比赛中提高技能和水平。

(四)科研机构协作(Research institutions cooperation)

1.科研机构的技术协作。杭师大健康管理学院与浙江省卫生信息中心、浙江省数字医疗卫生研究院、浙江省老年健康护理中心等科研机构开展了广泛的科研合作和技术交流,内容包括科研合作项目的现场协作、关键技术的研发、适宜技术应用的评价等,为双方开展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科研平台与技术支持。

2.科研机构的人才协作。杭师大健康管理学院与宁波市鄞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杭州疗养院等机构在提升人才队伍水平方面的合作较为显著。双方互派人员到对方单位进修、国家继续教育项目的培训与实施、定期开展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的学术讲座等,旨在进一步提升双方人才队伍的职业素养,强化技术服务与人文关怀并重的服务意识[9],促进人才队伍的良性发展。

3.科研机构的成果协作。科研机构能够为高校提供合作研究的技术研究成果,高校则把科研成果转化成最新的教育、教学内容,因此,这些科研机构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摇篮,成为卫生管理与健康管理行业领域技术创新、成果孵化和转化基地。目前,有多家科研机构已启动了今年的培养计划,为健康管理硕士提供大量的实习机会,并从学生中选拔优秀人才留院工作。

(五)用人单位评价(Employer evaluation)

1.“四评一对照”考核方式。健康管理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一般包括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管理企业等不同类型单位。这些单位在毕业生工作满一年时,往往采取“四评一对照”的考核方式,对毕业生的职业适应性、职业态度、服务技能、服务对象满意度等四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即“四评”;同时根据毕业生“四评”结果,对照毕业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意见建议。

2.“帮带式”教学管理关系。用人单位和高校在研究生实习和见习环节中已形成了“帮带式”关系,即用人单位每年派专人负责研究生实践教学、毕业实习及质量跟踪,与健康管理学院教务科、研究生办公室及时互通学生见习、实习事项,定期与研究生导师进行业务联系和合作指导。学院则要求学生定期向导师和教务部门汇报实习、见习情况,了解学生动态,根据其实习表现评判其专业实习的学分,并把评价结果反馈给实习单位。

[参考文献]

[1]赵婀娜.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让最好的学生“冒”出来[N].人民日报,2012-11-23.

[2]史忠健.从“教学外置 社区耦合”到“实境耦合”――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模式的形成与发展[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4).

[3]王芳.产业对接背景下校企共同培养人才的耦合管理模式[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4]杨同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学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

[5]谢安邦.构建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2013(05).

[6]王雄.高校德育工作隐性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04).

[7]肖敏.建立研究生教育三维质量保证体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06).

大健康人才培养篇7

1队属疗养院实施差异化战略的意义

通俗地讲差异化战略是指一个企业设法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乃至经营理念、管理方法、技术等有别于其他企业,从而赢得用户,赢得市场,在竞争中获取有利地位。由此不难看出队属疗养院实施差异化战略是需求必然。

1.1队属疗养院面临的困难(1)传统模式影响。计划型任务式疗养模式长期主导疗养院工作,队属疗养院更不例外,模式单一,传统定式运行状态已经生根,对军地人员吸引力不大问题日益凸显。(2)思想观念影响。队属疗养院发展信心不足、愿望不强烈、观念不解放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保障意识、保障手段、保障成效与任务需求不匹配问题日益凸显。(3)人员状态影响。队属疗养院医务干部多是临床医疗专业出身,疗养专业人员匮乏,缺少疗养康复、心理等重点学科带头人,在人才牵引核心竞争力上引领作用不强问题日益凸显。(4)管理机制滞后影响。队属疗养院编制少、科室设置全、摊子铺得大、技术分类多、内部岗位竞争性小,人才、资源难以优化聚焦,导致特色不突出、品牌难形成,发展后劲和参与市场竞争存在明显后劲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

1.2队属疗养院的现实需求(1)使命编程所趋。我院是某部唯一编制疗养院,队属性质,指令性疗养任务面宽、人员广、层次多且日趋繁重。上级党委机关需要我们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找寻一条有别于其它医疗机构的发展方式,更好地为官兵促进健康服务。(2)自身发展所趋。广大官兵作为疗养院建设的“主人翁”和发展的主力军,心理需求更深地融入军事变革和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深化内涵建设、特色建设、品质建设、形象建设着力打造区域性一流疗养院,已成为全院共识,极大地催生了我院差异化战略思路的形成。(3)市场竞争所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极大地影响、制约和激励着疗养院的发展。满足军地不同层次人群的健康需求,扩大市场影响力、占有力,更需要实施差异化战略。

2队属疗养院实施差异化战略构想

2.1差异化战略目标秉承“立足海天保打赢,紧盯前沿搞创新,拓展职能催奋进,整合融合领路径”的总体工作思路,在主要业务、主导品牌核心竞争力上实施差异化战略,积极职能拓展,为官兵健康保驾护航,又在附加服务上实施差异化战略拓展空间,解决生存发展、锻炼队伍、培养人才的问题,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2.2差异化战略内容从使命任务属性而言,以满足疗养官兵健康需求为目标,以健康成就战斗力为标准,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维护和健康管理为重点,有利于突出自身保持竞争优势的策略。就市场竞争而言,针对不同层次人群及时有效的提供多元化的疗养康复医学保健服务,提高满意度和忠诚度。就长远发展而言,突出“借势、造势、乘势、顺势”思维模式,整合及优化资源、突出团队特色的综合实践能力,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文化创新、机制创新。

3几点思考差异化战略目的是实现核心竞争力,形成官兵和社会都呼唤的高品质卫勤服务产品。

3.1注重品牌建设,提升影响力(1)树立品牌策略。持之以恒地将自身品牌价值传递给军地疗养人员,使品牌享誉军内外,追求目标的“不完全替代性”,完成顾客导向、市场导向和大众口碑叠加效应。(2)牢固确立品牌价值。突出“长三角”两小时经济圈地域优势,精心设计蕴涵吴越文化、灵山佛学、影视文化、生态科技、现代农业与湖滨疗养因子结合的景观疗养,充分发挥“吴哝细语”特色,突出“温情”服务,形成特定的疗养形象。(3)不断扩大品牌优势。依据不同疗养对象,实行不同标准路径的个性化规范服务[2]。把宣传推介、沟通交流、服务体验、参与互动环节融入疗养节点让受众者获得不同的感受。

3.2突出实践特色,完善支撑力(1)找准差异化结合点。从疗养康复形式、内容、服务、形象、管理着手,紧盯区域空白和弱项,对传统优势项目如太湖湖滨景观治疗、健康体检等不断增添新的内容,保持先进地位;对基础较好有发展潜力的项目如健康管理、亚健康诊治等“治未病”体系加大扶持力度,争创优势领先;对有广阔疗养康复市场的专科和有技术优势的相关学科组建“联合体”实现“聚合裂变”。(2)突出科研创新异动。瞄准疗养一流学科动向,突出地域文化、疗养因子、干预措施的综合效能,积极发展网络化、模拟化、智能化新技术在疗养康复、心理调适、健康管理实践中的作用,努力迈出向信息化条件下卫勤保障模式转变的实质性步伐。购置添加国民体质测试系统、人体成分分析系统、心理评估系统、健康管理系统和音乐心情氧吧、心理宣泄、中药薰蒸、拓展训练等逐步建成亚健康诊治中心[3]。(3)着眼学科建设异化。发挥资源优势,整合疗养康复相关科室技术,突出“一站式”服务建设,“一卡通”管理建设,形成疗养康复、亚健康诊治、健康管理、心理调适等多个中心联合体,把“健康加油站、健康训练营、健康和谐园”沁入品牌、链接宗旨,把疗养院打造成具有极强健康人文内涵的健康促进基地,实现军事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大健康人才培养篇8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加大专业建设改革力度,产学合作教育结合紧密,突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专业建设日趋完善,成为我院的特色专业。 1深化校企合作,走紧密型产学结合之路 1.1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始终牢固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核心,以行业、企业为依托”的校企合作办学理念,努力寻求校企合作,坚持走产学结合的办学道路。成立了以安徽省运动医学行业、相关企事业和各运动训练管理中心专家为主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专业建设会议,全程参与本专业的建设。 与安徽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安徽省重竞技运动管理中心等5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进行办学及人才培养的全面合作。09届订单培养毕业生占本专业毕业生的34.5%。依托康复保健的相关行业和部门建立了安徽省武术拳击运动管理中心、安徽省田径游泳运动管理中心、安徽省体操击剑运动管理中心、安徽省射击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安徽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等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专业建设委员会和合作单位的专家在专业定位和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建设与改革、“双师”队伍建设、学生专业实习、学生就业等方面与我院进行了紧密型的合作,建立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形成了紧密型产学合作教育的局面。 1.2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三块并重,二层深入”的教学理念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三块并重”即“主干课程”、“实验实训”、“职业资格证书”三块同步要求,同步进展,主干课程强调实验实训,尤其在专业技能课程教学进程中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为目标安排教学内容,使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资格证书教育环节紧扣,将能力培养主线贯穿全程。“二层深入”即实训实践、实习实践环节层层递进,抓落实,促质量,逐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学以致用,学能致用。 通过对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深入分析,经过几年的探索,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了知识、能力和素质相结合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一条主线,三个循环,二个阶段,三个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个循环:即实训、见习和毕业实习环节层层递进。 二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前5个学期,按照专业培养方向,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全面的基本素质。 第二阶段即最后一个学期,主要在校外实习基地和一些准用人单位进行,以毕业(顶岗)实习的形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形成综合实践能力。 同时培养较高的职业素质,提前融入职业角色。 三个方向:即把就业岗位定位在运动保健、康复治疗、公共健康指导三个方向,突出专业设置的针对性与适应性。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大力推行现场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做一体化等教学模式,努力探索“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投入了大量资金,着重进行了实验室和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完善。依托校内外的实训、实习基地,从第二到第五学期,每周进行至少6学时的专项技能训练,将学生按小组分到各优秀运动队、康复机构等实训基地。在学校学习以理论学习为主,技能训练为辅,在实训基地以技能训练为主,理论学习为辅。整个过程以专业技能的训练作为主线,将学生的道德修养教育与企业文化教育、专业理论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特点。 1.3开发校本教材,建设双师队伍 加强产学合作教育,与运动管理中心、康复治疗部门等合作单位共同开发了《运动伤科推拿学》、《运动伤科推拿学实践指导》、《运动解剖学实验指导》等体现专业特色的校本实训教材和《运动解剖学》、《康复护理》、《创伤急救学》等专业核心课程,使课程教学真正体现出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 与行业、企业之间通过人员互兼互聘开展了广泛的合作。聘请合作单位的技术专家为兼职教师,主要承担专业技能课的教学任务。定期请专家给师生开办学术讲座,就业指导和成才教育,对学生实行以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为目的的技能培训,指导专业实习实训,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专业教师积极为体育行业、康复机构开展技术服务、培训,加强了专业教师与行业技术人员之间的业务交流,为教师创造了提高业务能力的机会,促进了“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 2以专业技能为核心,构建以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 2.1构建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针对安徽省体育行业和康复治疗市场的需求状况,结合我院的办学特色,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较全面的体育保健与康复治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服务竞技体育并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全民健身、康复保健等方面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确定为专业培养目标。 坚持以对岗位职业能力的分析来构建课程体系。 专业指导委员会通过定期的调研、讨论,不断修订、完善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培养目标,按照运动保健技能、康复治疗技能、公共健康指导技能三个培养方向的要求确定三个子模块内容,进而形成专业技能模块,再由专业技能模块开发出专业基础模块、综合实践模块、基本素质模块、职业素质拓展等四大课程模块,由此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本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选择内容,基础课突出应用和适度,专业课强化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p#分页标题#e# 实践教学体系由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论文四个重要环节构成,与理论教学体系有机结合,相互渗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线,几年来不断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较大幅度地调整了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课的结构,如将较综合的《运动医学》细化为《运动医务监督》、《营养学》和《运动处方》。 2.2实施“双证融通,一教多证”教育 将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相关职业资格、技术等级的培训鉴定相衔接,进而形成了专业特点突出、教学效果良好的“职业资格”与“学历教育”相结合的教学过程。如要求在《运动伤科推拿学》课程结业时必须达到相应的技能考核标准,同时还可考取保健按摩师中级证书;《营养学》课程结业时,学生可考取公共营养师资格证;体育技术课结业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考取健美操、跆拳道等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已毕业的三届学生中,85%以上的学生在拿到毕业证的同时取得了按摩师证、营养师证、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一个或多个职业资格证书。这些证书的获取,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层次,扩大了学生的就业选择余地。 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实施,使教学过程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更加紧密,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资格证书”教育又促进了核心课程的建设,使《运动伤科推拿学》、《运动解剖学》等核心课程依据职业岗位的需求,不断进行教学改革,进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设计。 3不断改革,打造特色 3.1立足体育行业,服务竞技体育 以“立足体育行业,面向康复保健市场,培养高技能人才,服务竞技体育,服务大众健康”为指导思想,在我院积极推进“教科训一体化”的建设中,充分利用独特的教学资源为竞技体育做好服务。 专业教师为安徽省奥运会冠军邓琳琳、摔跤奥运亚军许莉等提供了医疗保健服务,为备战全运会的运动训练队担任队医。 这些服务工作的开展,为安徽省竞技体育“奥运夺金、全运突破”目标的实现做出了贡献。 通过学生的顶岗实习,连续几年承担了安徽省举重队、体操队、跳水队等多个运动队运动员的推拿按摩与运动恢复,及运动创伤的康复与治疗工作,既培养了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也促进了竞技体育的发展,实现了“双赢”效应。 3.2面向康复保健市场,体医结合,培养“一专多能”的技能型人才 我们立足体育行业,认真探索体育与医学之间的内在联系,灵活把握培养目标,根据独特的资源优势,将本专业建设成为了不类同于康复治疗学专业的、体育与医学结合的特色专业。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突出“体医结合”和“以中医传统保健康复为核心的中西医结合”两条主线。在医学知识和技能方面,重点放在传统医学上,如推拿学、针灸学等;在体育学科方面突出健身体育、保健体育、康复体育、娱乐体育等各种体育锻炼方法。 将相应的技能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选择、师资队伍的建设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学生具备人体科学、体育科学、传统医学、运动医学和保健康复医学的知识和技能,充分体现了“服务竞技体育,服务大众健康”的专业教育理念。 开设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伤科推拿学》、《运动医务监督》等一批“体医”知识交叉与渗透的特色课程,使本专业的学生在运动创伤的防治、运动性疲劳恢复、人体运动机能评定等知识和技能方面特色明显。 运动保健、康复治疗和公共健康指导等多方向的课程体系设置突破了传统的体育院校窄口径的人才模式,使学生成为“体医结合,一专多能”的复合技能型人才。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显示学生就业面宽,发展空间较大。 自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进康复医学以来,康复治疗技术这门新兴的技术专业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成长活力。同时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全民健身运动的日益火爆以及现代疾病、人口老龄化和伤残人口的增加都急需一大批具备专业能力的体育保健与康复人才。而懂得医学知识的人不一定了解体育运动的有关原理,了解体育运动的人又缺乏医学医疗知识,体育院校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医学与体育的有机结合,它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将弥补这一空白。

大健康人才培养篇9

关键词:建设发展;社会市场;健身指导;休闲保健;康复保健

一、专业基本情况

(一)历史沿革

1998年7月,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由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原专业目录“体育类”中的“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和“体育生物科学专业”依照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调整合并为一个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2004年12月,国务院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中使用体育保健专业这个名称,专业代码为:660304;并在随后颁布的《本专科专业对应表》中规定体育保健专科专业对应本科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二)培养目标与要求

体育保健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为全民健身运动、专业(职业)运动的个人、单位包括各种运动队、运动俱乐部和运动训练基地等提供保健指导和卫生服务以及为家庭、社区以及各种保健、康复行业机构(部门、企业)从事医疗、保健及相关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要求学生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并忠诚于民族和祖国,有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继承民族光荣传统,发扬先辈进取精神;在德、智、美、体、劳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自我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综合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能自发地、自觉地服务于民族,服务于祖国,服务于社会。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运动人体科学(包括体育生物科学与体育保健康复学等)的完整体系、民间传统医学(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基础知识以及体育运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理解“健康第一”这大众体育观念的基础上,能运用保健理论指导体育健身,运用保健方法服务于体育健身,能把体育运动作为有效简便的方法运用于保健和康复。熟悉保健的广泛领域,能综合医药卫生、体育运动等多学科知识应用于体育事业、保健事业。

二、专业建设发展与社会市场需求的情况

(一)社会市场对体育保健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

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要以人们更高的生活质量为基础,同时,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的实施,使大众健身和保健康复市场中的专业技能人才需求空前高涨,并逐步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国家社会安定,文化教育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改善,消费结构优化,体力活动减少,多种慢性病和亚健康体质越来越困扰着人们,健康教育和促进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人们迫切需要体育保健专业人员的专业服务和指导,进行科学健身与合理康复来提高健康水平。

竞技体育中,现代运动训练的特点是运动负荷越来越大,运动技术难度增大,运动疲劳和运动损伤已成为影响优秀运动员提高成绩的制约因素。因此,运动康复和运动营养在科学训练中越来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08年奥运会以来,我国各省市体育局相继建立或筹建体育医院(运动康复中心),专业运动队急需高水平的体育保健和运动康复专门人才,为运动员进行伤病康复和体能恢复,以保障运动员的训练质量和身体健康。

按照卫生部的有关标准,康复治疗师人数应为康复医师人数的两倍。有关部门统计,现今我国康复治疗师人数不足万人,今后十年内相关人才缺口在几十万以上。目前,国内从事体育保健、养生康复、膳食营养指导等相关的职业者少之又少,竞技体育部门从事训练恢复的专业人才也十分缺乏,对于整个行业和市场而言,体育保健相关人才在就业市场上供不应求[1]。

(二)体育保健专业的开设情况

原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的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等6所体育高等学府和部分地方体育院校,设立体育康复保健专业(现为人体运动科学专业)都有10年以上的历史。随着《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的颁布而规范了体育保健专业的名称后,各地体育院校、高职高专的体育系,甚至有些医学院校都纷纷开设了这一专业。但笔者所在的四川省,所有高校中只有阿坝师专开设有以“体育保健”为名称的专业,本科学校开设的是“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而其它高职高专均没有这一专业,个别学校的社会体育专业有“体育保健、康复”这一培养方向。可见,社会市场对体育保健专业人才的需求很大的同时,而专业的开设与发展存在不平衡。

三、面临问题与解决方法的探讨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

1.社会认可度不高

受民众对该专业的认识不足以及就业体制僵化的限制,体育保健专业毕业生招生就业渠道不够通畅。在体育院、系开设体育保健专业,其可行性是经过充分论证的。高等院校对人才的培养应该是多方位、多渠道和多层次的,大量培养体育保健专业的人才不但是医学院校的义务,也是体育院、系的责任,在体育院系开设体育保健专业会更具有专业特色。但自体育保健专业建立后,多数民众对它并不十分了解,甚至有部分人根本不知道有这个专业的存在。在相当一些人的潜意识中,虽然知道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但一谈及保健康复,都认为是医疗卫生部门的事,培养该方面的专业人才也应该是医学院校的责任,体育院系设置体育保健专业似乎不合常理。这些错误观念无疑会对体育保健专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提高民众对本专业的认识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2]。而高职教育的工作者往往喜欢盯住“保健”这个词,将其理解为“医疗保健” 并作为依据而把体育保健专业按医学专业模式培养,这样又无法得到社会市场的认同,使专业建设面临学生就业困境。

2.专业毕业生没有医疗卫生职业的资格认证

虽然现在许多部门和单位十分缺乏体育保健专业的专门人才,但真正具有这方面专长的人才却难以被录用。国家卫生部根本就不允许非医学专业学生取得如医师资格证、康复治疗师资格证等医疗卫生职业的认证。所以,由于没有准入通行证的限制,该专业毕业生较难进入医疗卫生部门,即使能够进入,也不能获得处方权;所以只能在医师、康复治疗师的监督、指导下进行一些相对简单的、辅的康复理疗操作,如:按摩、刮痧、拔罐和熏洗等,这给他们的印象是:一辈子都当徒弟。由于工作缺乏思想性、创新性以及可让工作者持续发展的职称制度保障,时间稍长便使人产生厌倦并对前途出现迷茫情绪,于是造成了体育保健专业学生毕业就业后从事康复保健工作却很快就转行的现象[3]。相当数量的医疗单位为了升级的需要而设立康复科室,却受重视程度往往不高,或限于编制原因而成为单位的“政协”,鲜有接收具备专业知识的康复专业毕业生,更何况是非医学性质的体育保健专业毕业生。[4]

(二)对策探讨

1.明确专业目标定位,构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体育保健中的“保健”是“保卫健康”之意,在医学中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而本身却包罗万象,环境、医药、营养、体育运动等等都与保健密切相关[5]。体育保健专业的培养方向包括康复保健、休闲保健与健身指导这三大方向。而这其中康复保健(或称康复理疗)方向不应作为专业发展的分支,除非这个专业在医学院校中开设并被卫生部门认可为医学专业,否则会让毕业生置于“无证上岗、非法行医”的尴尬与无奈中。社会市场对休闲保健与健身指导人才有极大需求量,没有必要让学生去挤医疗工作的路子,何况这不是体育保健专业学生强项。而且,休闲保健(含康乐服务)与健身指导工作给员工提供了更多的个人业务水平提高、职位上升的空间,使人在工作中更容易获得成就感。

作为普通高等院校专业,会有一套比较成熟而完整的培养模式,其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相对固定,,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培养体系,而且有着可资比较的中外培养体系框架。但作为高职教育,并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附属,而是高等教育的另外一种形式、类型。因此,体育保健专业必须要有自身特色的培养体系,不能做成本科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压缩饼干,或是仅仅将原有的学科课程简单重组。如果因学生“专升本”或筹划本专业“升本”的需要而套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培养体系,拚弃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宗旨,把体育保健专业当成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预科”或“简版”来办学,势必对学生就业带来极大负面影响[5]。

2.优化专业课程组合,人才培养切合社会市场的需要

阿坝师专体育保健专业课程大体上可分类为体育健身类、体育生物科学类(与基础医学科目整合)、医学类(含传统医学)、体育保健与康复综合类以及体育保健相关应用类(如体育营销、医药营销、体育管理、医疗保险等),这五大类课程构成了专业知识体系的框架,涵盖了专业培养的主要方面。优化课程组合,特别强调增加体育健身类与体育保健应用类选修课程的数量,让学生根据需要选择与自己人生规划更为相符的课程。如,体育健身类应开设与社会健身密切相关的《休闲体育学》、《太极运动》、《武术基础》、《健身操》、《健美运动》、《体育舞蹈》、《户外运动》、《网球运动》、《高尔夫球运动》和《轮滑运动》等课程;而与体育保健专业学生就业相关的应用类课程如《卫生经济学》、《体育经济学》、《医疗保险与工伤保险》、《医药商品与市场营销学》、《体育营销学》、《医药市场调查与卫生统计学》、《医药营销策划》、《医药广告学》、《商贸与物流》、《卫生管理学》、《体育管理学》《职业卫生学》、《儿童少年卫生学》、《老年卫生与护理》和《公共关系与社交礼仪》等也应开设为选修课。体育生物科学类(即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类)课程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营养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等学科,也可以根据需要把基础医学中的《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临床营养学基础》和《医用物理学》等整合到上述的体育生物科学类课程中,减少课程科目数量,避免教学内容重复,实现资源共享[5]。

3.加强职业资格的培训,以岗位要求为标准

加强职业资格的培训,其指导思想就是更加注重以岗位能力为本位开发课程体系,使构建的课程体系所实施的技能更加接近企业的岗位标准,接近用人单位的标准[5]。我们学校把体育保健综合应用类主要分以下几个小模块:康复保健类、休闲保健类、营养健康类以及运动人体科学应用类。康复保健类的课程主要有《推拿学》、《反射疗法学》、《中医筋伤与康复疗法学》、《运动创伤学》和《全科医学》等;休闲保健类的课程主要有《芳香保健学》、《美容彩妆与美体护理》、《休闲保健学概论》和《康乐服务与经营管理学》等;营养健康类的课程主要有《营养学》、《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学》、《中医养生学》和《预防医学》等;运动人体科学应用类的课程主要有《体育测量与评价》、《运动训练与竞赛的生物学监控》、《生理机能评定》、《健美运动基本原理》、《传统体育养生学》和《康复体育与运动处方》等。这些课程特别加强了与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相结合,为学生获取社会体育指导员、保健推拿师、足部按摩师、反射疗法师、保健刮痧师、营养师、健康管理师、芳香保健师和康乐服务师等相关职业技能资格提供了保障。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导,构建基础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体现技能和理论紧密结合,着眼于职业岗位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社会体育大量需要懂得科学健身的专业人才,体育保健专业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这要求教育工作者深入探讨在专业发展中出现问题的解决办法。体育保健专业的学生的就业是不应仅局限于某些事业单位和升本,他应有自身更广泛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应摈弃传统的就业观念,要做到哪里能发挥个人才能就到哪里去。(作者单位: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基金项目:阿坝师专校级青年课题(ASC09-09)

参考文献:

[1] 黄昀,李杰,蒋寅.关于体育高专体育保健专业教材特色化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694(18).

[2] 王乃茹,黄辉.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保健专业课程设置及就业前景的调查分析[J].现代企业文化,2009,132(20):195-196.

[3] 覃荣周,王琪林.成都休闲保健服务行业的市场分析[J].商.2012,(16):169.

大健康人才培养篇10

2015年12月,哈医大(大庆)健康产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无忧草公司合作共同成立了大庆市家邦健康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家邦健康”依托哈医大(大庆)深厚的医学专业背景、雄厚的师资力量,在一路摸爬滚打中独辟蹊径,按照打造中国首个完善的健康照护服务体系的战略目标而前进。面对国内健康服务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局面,“家邦健康”审时度势,顺势而动,以引进北京无忧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先进的管理理念、成熟的运营模式,探索出以培养人才,企业服务人才,人才壮大产业的战略之举,开始跃上一个做大做强的新平台。

据了解,北京无忧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中国专业、高端的母婴健康护理机构,是母婴健康生活理念的倡导者和践行者。经过10几年的发展,该公司已经成为一家提供母婴护理技能培训、招工就业指导、高端月嫂等几十项专业化的服务与产品的综合性的母婴护理专业机构,并被中国月嫂协会评为全国月嫂及母婴护理行业金牌机构。良好的合作模式让大庆家邦健康公司已走出龙江,迈向全国。通过“2016中国护理管理大会”的契机,大庆家邦健康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理念及服务项目推向了全国。

目前,“家邦健康”已与沈阳娘子军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福建瑞泉护理服务有限公司进行母婴护理等项目的合作,并与湖南、四川、重庆等部分医院及瑞泉分公司达成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