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的培养目标十篇

时间:2023-05-04 09:17:05

篮球的培养目标

篮球的培养目标篇1

关键词 男子篮球 后备人才 培养体制

一、前言

十多年来,我国篮球职业化进程不断深入,中国男子篮球联赛(CBA)的开展水平不断提高,许多高水平外援的不断引进给中国篮球锦上添花。但是中国男篮国家队的水平却不升反降,特别是2013年亚洲锦标赛上半决赛负于中华台北,创造了男篮38年来的最差成绩更是引起了全国范围的轰动,甚至“中国男篮已经沦为亚洲二流”的观点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球迷接受。对比联赛的火爆和国家队成绩的不尽人意,很容易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国男篮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出了问题。

纵观当前世界篮坛,无论是凭借超强个人能力雄踞霸主地位的美国还是信奉集体篮球理念以团队合作成名的西班牙、阿根廷,篮球水平高的国家在人才梯队建设上都花费了大量精力。后备人才的培养直接关系到本国篮球能否保持长久生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中的“举国体制”也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健全而逐渐表现出问题,人才梯队的断层直接导致我国篮球新老交替缓慢,国际比赛成绩每况愈下。

本研究重点探讨如何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借鉴世界篮球先进水平国家后备人才培养经验,提出改进我国男篮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策略,以期对中国篮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二、当前我国男篮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后备人才数量匮乏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篮球运动在我国更是在街头巷尾开展火热,但是真正注册篮球运动员数量很少,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篮球人口比例远远低于世界高水平篮球国家甚至比不上有些亚洲邻国。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篮球投入产出比较低,培养一名职业篮球运动员需要大量投入,而即使打上职业比赛收入水平较高的也只是少数运动员,多数职业篮球运动员的薪资水平并不能回报长期以来的专业训练所花费的物力财力,因此,篮球后备人才的缺乏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2、人才梯队结构不合理

篮球运动是一项团体运动,球场上前锋、后卫、中锋又可以细化为5个位置,每个位置的运动员身体素质和技战术特点都有明显不同,而由于中国篮球近些年来的中锋传统,王治郅、巴特尔、姚明、易建联等高水平大个子球员的成功使得后备人才选拔上出现过度重视运动员身高忽视球员技术水平的现象,其直接后果是我国长期以来后卫线上的表现始终为人诟病。此外,我国人才培养体系虽然有大学生篮球联赛、俱乐部青年队、篮球学校等,但是对CBA的人才输送规模仍然有限。当前我国篮球成年队伍有近50支,而青年队只有30支左右,可以说,后备人才梯队结构的不合理已经成为中国篮球持续发展的瓶颈。

3、青年球员技术水平较低

由于选材理念的偏差,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普遍较低,技术动作粗糙,同时由于缺少比赛锻炼临场经验也很匮乏,主要表现在正式比赛中容易紧张、技术动作不熟练、犯规多、对抗能力差等。相比于欧洲篮球技术先进国家球员,我国球员在场上能打的位置很单一,缺少“万金油”似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一段时间以来,孙悦作为身高2.06米能在小前锋、得分后卫、控球后卫三个位置调动的球员深受教练员的喜爱。调查表明,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一年的正式比赛数量仅在10场左右,比赛锻炼效果不佳,而作为篮球最为发达的美国,其中小学篮球运动员一年的参赛数量一般在40场上下,以赛代练,水平提高很快。

4、青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较差

相比于欧美运动员,亚洲球员在身体上很难占据优势,虽然经过科学训练能够很好提升运动员体能状况,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篮球运动员特别是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方法陈旧单一、训练手段缺少变化创新、训练设备陈旧,体能训练效果较差。特别是在上肢力量和无氧耐乳酸能力上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训练情况不理想。国际篮联比赛需要40分钟的高强度对抗,但是我国运动员的体能状态一般只能保持25分钟左右的竞争力。

三、创新男篮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策略

1、多维培养目标的建构

多维培养目标的建构既要求在培养后备人才时重视将篮球学校、俱乐部青年队、大学生篮球联赛与成人职业篮球要求相结合,又要求运动员篮球技术水平训练与文化课、道德建设相结合。统一培养目标,明确后备人才培养的思路,根据举国体制与市场经济的特点,融合俱乐部篮球与篮球学校的优势,共同服务于培养和输送篮球后备人才的目标。

2、促进篮球人才管理多元化

当前我国篮球发展趋势应与日渐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坚定走职业化道路,转变政府在篮球管理工作中的职能,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下政府管理部门对于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垄断。在篮球人才培养管理过程中要更加重视俱乐部和学校教育的作用,明确各行为主体的权限和职责,促进各方在后备人才培养中的良性互动和互补,提高篮球人才的知识文化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将政府退出机制与体育管理部门放权相结合,明确市场经济体制下篮球运营和人才培养的主体。改革中国篮球协会的职能,在竞赛和后备人才培养中寻找平衡,不断将人才培养工作引向市场、引入竞争机制。

除此之外,完善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体制还需要合理分配资源,统筹建设训练测评体制;改革赛制,通过比赛促进篮球后备人才整体水平的提升。

四、小结

我国男篮后备人才培养在当前面临着人才数量匮乏、梯队结构不合理、人才技术水平粗糙、体能较差等主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多元化的管理模式、改革赛制、合理分配资源等。

参考文献:

[1]张宁.我国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的症结分析与重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3, 06: 76-80.

[2]闫军, 王晓春, 吴敏, 王小安.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9, 02, (02): 37-39.

篮球的培养目标篇2

关键词:篮球运动 学生 社会适应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4-0261-02

初中篮球运动教学是八年级下学期、九年级上学期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团队性强、直接对抗性强、规则性强运动项目教学。篮球运动以投篮为中心,围绕着如何激励活动者能将篮球更快、更准、更多地投进篮筐和破坏对手投进篮筐而展开的。自篮球运动创建百余年来,国际篮球组织及各国篮球界人士不断研究探索,提出了种种新观点,出现了多种新技术、新战术,使篮球运动内容更丰富,活动更富于魅力,深受学生喜爱。教育部颁发的《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课程价值第三条中指出,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在初中篮球运动中,充分挖掘个人与群体、合作与竞争、尊重与关心等教育资源,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道德,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组建篮球练习队,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和团队意识

1.组建篮球练习队

进入八年级,第一次篮球课,应在以往了解学生情况的条件下,固定男女4支篮球运动队。男女比例理想状态下,每对10人。队内选定队长、副队长、教练员(兼任)、裁判员(兼任)、记录员(兼任)。就好比生本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小组一样。

2.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每次篮球课、篮球运动训练都以团队的成绩,作为学生平时成绩。学生自己取队名、呼号,培养小小篮球队内文化。其目的是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3.培养团队精神

要培养积极上进的团队精神,使班级篮球队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朝着一个目标努力;对团队的个人来说,团队要达到的目标即是自己必须努力的方向,从而使团队的整体目标分解成各个小目标,在每个队员身上都得到落实;每一个队员自觉地向团队中最优秀的学生看齐,通过队员之间正常的竞争达到实现激励功能的目的。这种激励是要能得到团队的认可,获得团队中其他队员的认可。

二、篮球基本功练习,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刻苦钻研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篮球基本功训练是篮球运动的基础。包括控制球训练,运球训练,传接球训练,投篮训练。虽然这些项目绝大多数是个人技术,但是,在练习时,每次每项练习,都以班级篮球练习队为基本单位。

1.形成自我管理机制

如控制球,每人每次控制多少个,控制效果如何,传接球采取两人双手传接上篮、3人绕8字传接球上篮来回多少次等,由队长控制,记录员记录。在练习队内发现人才。队内自主选定篮球运动比赛中锋、后卫等。

2.基本功训练除传接球需要配合外,都是个人训练

把个人训练与集体成绩结合起来,培养队员互相帮助、督促训练。

3.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在个人技术练习中,非常枯燥,非常艰苦,只有具有克服困难、不屈不挠意志品质,才能完成训练任务。在练习中可由以制造多种困难的复杂局面,设置各种障碍,增加各种精神压力,加大各种难度的练习等等,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战胜困难的精神。

三、攻防基础配合练习,培养学生规则、合作、责任、诚信意识

配合练习分为进攻基础配合,如传切配合、掩护配合、突分配合和策应配合;防守基础配合,如挤过、穿过、绕过、换防、补防配合、夹击配合、关门配合等。这些项目进入到队与队之间的进攻与防守,对抗性增强,也是锻炼学生能力的极好机会。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在对抗中没有规矩就无法判断是非输赢。规则意识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都必备的一种意识。

1.讲解裁判规则

让学生分清楚哪些动作是犯规的,裁判是什么手势,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哪些物品运动员能带上场,哪些不能带,指甲应仔细剪好,以防划伤队员。重点讲解侵人犯规、掩护犯规、蓄意犯规、违例、技术犯规、违反体育道德风尚、取消竞赛资格犯规等。

2.事先进行诚信教育

犯规队员要正正当当举手等等。要用职业运动员的实际事例教育学生在运动中保持诚信。

3.培养学生合作共事能力

篮球运动主要靠配合,个人技术虽然重要,但是团队对抗,没有配合就没有胜利。从运动员来说,需要高于矮的配合,快与稳的配合,勇猛与机制的配合;从攻防基础配合来说,离不开队友的配合。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牢固树立战术配合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共事、合作共赢得意识。

4.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篮球运动中,每个队员责任在肩,守土有责。防守,要做到防线不被突破;进攻,要突破一切防线。在运动训练中,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四、个人防守练习,培养学生拼搏能力和创新精神

个人防守练习如抢球、打球、断球、抢篮板球等,身体对抗非常剧烈,必须要有敢于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敢于近身拼抢的狠劲;培养学生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蛮劲;培养学生不畏强者敢于亮剑的精神;培养女生女子篮球男篮化巾帼精神;培养学生在规则意识下敢于创新的精神。

五、基本技战术练习,培养学生大局意识竞争智慧

在现代篮球运动中,主要依靠球员技术运用的单打独斗和主要依靠全队的战术配合(包括掩护、策应、突分、传切等基础或局部战术配合)来创造各种内外线空位的投篮机会以及保证个人技术的充分发挥,这两种情况客观存在。但是战术配合还是占有压倒性的多数。在篮球训练与教学中,战术配合的培养是长期的。战术配合比技术更重要,技术不会,可以学会,但如果缺乏正确的战术配合,运动员就会失去行动上的指南,就不能合理地运用技术。战术配合被人誉为运动场上的“活灵魂”,是运动员高度智慧的结晶。无论是区域联防,还是人盯人防守,还是其他战术,都充满了智慧和大局意识。是对学生进行这方面教育的好教材。

六、篮球比赛,增强学生体育道德意识和应变能力

在篮球练习中,要有计划的组织班级队篮球比赛,通过比赛,增强学生运用篮球运动技能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比赛中,学生面对的是队友、对手、裁判、观众。

首先,必须对学生进行篮球运动体育道德风尚教育。重点要教育学生尊重队友、尊重对方、尊重裁判、尊重观众。做到不伤对手,公平竞争,配合队友,勇于奉献,服从裁判,敢于担当,尊重观众,文明参赛。

其次,坚定地贯彻教练员的战术意头。不说是教练员水平高些,仅仅从旁观者清这一古训上看,非常有必要落实教练员的战术。不能各行其是。

篮球的培养目标篇3

关键词:高中;篮球运动员;团队精神;培养

篮球运动是现代化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体育运动,篮球比赛也是各大学、中学体育运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中篮球比赛是高中体育竞技不可缺少的一项运动项目。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要想在篮球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就要求高中篮球团队更加的努力,不仅要加强身体上的锻炼,也要加强团队精神的培养。

少年期(11、12岁—14、15岁,初中阶段)

特点:

①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

②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仍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并出现反省思维;

③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所发展,但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

④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可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

⑤产生成人感,独立意识强;

⑥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

⑦道德行为更加自觉,但自控力不强。

青年初期(14、15歲—17、18岁,高中阶段)

特点:

①生理上、心理上、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

②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出现辩证思维;

③社会高级情感有了深刻发展;

④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

⑤意志的坚强性与行动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高中篮球运动员。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

二、团队精神概述

团队精神概念:所谓团队精神,是指一个团队所有成员共同认可的一种集体意识、价值追求、纪律。凝聚力和意志品质等的综合体现,是彰显团队所有成员的士气和目标,推动团队不断向前发展的精神力量[1]。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团队精神在各个领域占据着很高地位。

三、培养高中篮球运动员团队精神的意义

随着高中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高中篮球运动员身高、体能、技战术等的不断提高,高中篮球运动员团队精神在篮球比赛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篮球是一项集体运动,单靠一两名运动员的单打独斗是很难取得理想的结果的,要想取得比赛的胜利离不开团队的合作,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达到“1+1>2”的效果[2]。高中时期学生正处于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身体和心理发育已基本上完成。对于高中球员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大部分球员对于团队精神这方面理解的还不够透彻,还没有看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谁能在篮球比赛中把团队精神发挥的比较好谁就可能取得胜利,所以说在高中篮球比赛中,在团队精神这方面做得好的将可能占很大优势。

四、影响高中篮球运动员团队精神的因素

(一)篮球教学理念的偏差

近年来,高中在发展篮球运动员体能、身体素质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在篮球运动员团队精神方面还存在缺陷。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结构特点的影响,高中篮球教练员的注重程度在个人技战术方面远远超过培养团队精神方面。其次,高中阶段对篮球的教学不是很重视,大部分教练在篮球团队精神的培养方面仍停留在说教上,甚至有其他代课教师占用篮球课。

(二)自身素质的影响

现在的高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都有独特的性格表现,性格孤僻、过于自我,缺少团队合作的意识。另外,现在的独生子女生活在一个琳琅满目的物质世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外界沟通的越来越少。这对高中篮球运动员团队精神的培养都有严重的影响[3]。

(三)教练与运动员的感情投入

在高中篮球队中教练是一个球队的灵魂,是一个球队的支柱。一个球队的个人战术、集体战术的培养、团队精神的培养都需要教练有意识的投入[4]。

在高中生眼中教练相当于自己的老师,甚至比老师还有威信。教练在球队训练时间和在训练业余时间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教练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着整个球队。因此,要想训练队员的团队意识,就要求教练首先要有培养团队精神的意识。

(四)高中篮球运动员的心理和生理状况

高中阶段是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处于半幼稚和半成熟阶段,都具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于培养运动员团队精神有一定的阻碍。高中生在言行举止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甚至独来独往,影响到队员们融入一个团队。教练在让球员执行针对团队精神的训练时可能会遇到不完全遵守的情况,因为高中生有一定的逆反心理。

培养篮球运动员的团队精神需要队员们共同的努力,不同身高、性格的队员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奋进。高中时期处于青春发育的末期,身体机能和各器官基本上都已经接近成年人的水平,这就需要队员们相互磨合才能更好地融入一个集体。当然,一个球队的队员的身高可能都不一样,这就需要教练根据各自的身体情况结合各自的技术进行位置的合理安排。

五、培养高中篮球运动员团队精神的方法

(一)赞扬球员和球队

高中生都喜欢被赞扬,特别是自己的老师或教练。赞扬能够增加个人信心,增加团队信心。适当的赞扬每个球员,使每个球员建立起自信,使每个球员认识到自己的优点。适当的赞扬整个球队,使整个球队认识到球队的优点,使每个球员充满活力。

教练赞扬队员的时候要注意方式,高中生的心理情况比较复杂。教练可以在单独和队员谈话的时候赞扬其最近的表现。教练也可以选择在每次训练或比赛后的例会上赞扬其表现,让队员发挥自己在场上的优势,以及继续加强优势的锻炼。高中生都比较争强好胜,但在团队精神方面不能表现的很好,教练可以根据高中生的这点心理赞扬球队的每个球员加强团队合作。

(二)培养共同目标

高中生都有很大的理想,喜欢设定目标,目标是球员和球队的压力也是动力。教练应给球队设置一个长期目标即培养运动员的团队精神。并把这个大目标分成若干个小目标,然后一一突破,一一实现直至在赛场上运动员的一举一动都能体现出团队精神。在小目标实现之时,教练给予适当奖励并鼓励球队向下一个目标奋进。高中生喜欢攀比,拿自己的技术和其他球员比较,教练需要有意识的引导球员,以培养团队精神为最终目的加强各自的技战术训练。在实现自己技战术提升的同时,培养了团队精神。

(三)建立适当的沟通机制

高中生的性格比较古怪,一个球队的球员肯定内外向兼有。有的喜欢和别的队员交流,有的喜欢自己独来独往。一般外向型球员和队员们喜欢与教练和队员沟通,这一类球员能够加强整个球队团队之间的合作,而内向型球员喜欢自己和自己交流,不容易融入球队。

要想使球队的球员能够更好地融入到一起,教练就要了解球员的情况,了解球员的性格。教练要不断的和球员进行沟通,球员之间也要进行沟通,以便于球队之间都了解对方。

培养高中篮球运动队的团队精神,建立溝通机制必不可少。训练时能沟通,比赛时要沟通,生活中也要沟通。赛场上的沟通方式很多,语言上、行动上都可以。赛场上的沟通能够使队员在比赛时很好的发挥团队精神的力量,对技战术的执行也有很大的帮助[5]。场下的沟通也很关键,因为只有都相互了解对方才能更好地培养团队精神,因此,需要组织相关活动,增加队员们的场下沟通机会。

(四)安排特定的训练

要训练高中篮球队的团队精神,只做到以上几个方面显然不够。最重要的是对于团队精神要有特定的训练,在训练场上和训练之余都可以进行锻炼。例如:在技战术方面可以进行固定的两人、三人、五人练习,最后达到全队在技战术方面都能够体现团队精神的气息。

在生活方面的训练也很重要,教练可以安排一个队的球员生活在一起,从生活方面锻炼球员之间的默契,以便于球员们把生活中的默契运用到比赛场上。

(五)加强思想教育

运动员的技战术实力是取得好成绩的基础,但运动员首先是有思想有感情的社会人,在比赛的过程中除了要具备专门的运动体能,技术技能,战斗素养外,还需要保持适宜的情绪状态[6]。

高中生的思想变幻莫测,在不同的环境下思想可能变化很大,这就要求教练要注意高中篮球队员的情绪变换以便做好思想工作。

思想是一个人行动的指挥官,积极的思想是完成一件事情的前提。怎样能够做好高中生的思想工作很重要,因为这可能影响到其在训练和比赛时的发挥。教练要以培养团队精神为前提,对每个队员进行思想教育。

团队精神是运动团队整体创造良好成绩的精神支柱和可靠保证,在日常教学与训练中可以通过加强青少年篮球队员精神的思想教育来培养,多元化教学方法的采用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满意感,从而提升团队的整体凝聚力[7]。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型体育项目,思想教育可以使队员们的思想更加接近,可见做好思想工作的重要性。

六、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高中生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有着特殊的行为和思想活动。培养高中篮球运动员团队精神是一个球队增强实力不可或缺的一方面,篮球团队精神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球队的训练和比赛,团队篮球作为影响球队成绩的重要因素,是球队教练员重点关注的对象,无论是比赛还是训练,都要求全体队员和睦相处,队员间有非常好的协作能力,所以这需要教练和球员们共同的努力。现在人们常喊:“团结就是力量”。可见,培养高中篮球队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对高中生进行团队精神强化是非常重要的,团队精神属于意识性问题,所以运用简单的说教方法很难达到强化效果,更多地应在各科学教学中渗透团队精神的内容,篮球课作为体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团队精神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篮球运动对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二)建议

第一,加强对青少年业余篮球运动员的思想教育。

第二,多组织丰富多彩的业余篮球训练活动。

第三,教练应运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培养高中运动员的团队精神。

第四,保持一致性,包容个性。

篮球的培养目标篇4

关键词: 篮球运动 团队精神 培养方法

篮球运动要求全队是一个相处融洽、互助互爱的群体,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队伍的整体作战能力;为了更好地提高篮球运动队的整体作战水平,我们要加强篮球运动队的团队精神培养,使篮球运动进一步发展。以前的篮球太不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只是根据教练的战术进行比赛。而有时队员之间的矛盾会导致教练的战术难以运用,队员的相互不配合是最主要的因素。所以培养篮球运动队员的团队精神非常必要。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大量资料,研究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及培养方法。具体方法为在学校的图书馆里查阅书籍,以及通过上网查阅资料。

1.2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篮球专业队的队员进行调查,采用文献资料法进行整理。

2.结果与分析

2.1篮球团队精神培养取决于团队的领导者和活动组织者

作为团队的领导者,首先要严格按相关程序办事,体育运动是一个程序性很强的活动,严格执行相关程序,是营造良好氛围、团结协作、培养和建立大团队精神的基础,更是整个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活动的组织者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科学的活动规则和监督约束机制,它是比赛圆满举行的必要条件,也是培养团队精神的保障。首先要建立有效监督和约束机制,营造团结奋斗的氛围,使团队队员配合默契,“心有灵犀一点通”。还要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尊重每一位成员,让每一位队员都学会包容、欣赏、尊重其他队员的差异性,使全体队员产生团结感,树立共同目标,共创未来。

2.2在竞争中培养队员的团队精神

培养队员的竞争意识的目的是让队员熟悉这种环境,使之在篮球比赛上能很快适应这种环境,取得良好的成绩。而我们往往忽视一点:竞争意识的培养,在竞争中培养队员的团队精神,如果应用得当,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获得比赛的胜利。合作与竞争的关系贯穿篮球运动的全过程。同时,作为一个集体项目,篮球运动要求运动员具备与同伴进行合作的精神,个人的胜负与集体的成败相联系的事实在客观上促进了这种合作关系的形成,不可忽视的是,篮球运动还要求运动员与对手合作,尊重对手的行为会得到赞许,否则为了获利而做出危险动作除了会被判罚外,还可能失去个人信誉。在篮球运动中,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表现得非常明了,对促使队员树立合作与竞争的精神具有积极作用。

在篮球比赛中运用这种培养方法,能较好地增强比赛效果,有效培养队员之间的团队精神,对队员之间合作能力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较明显效果,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培养。

2.3篮球队员心理健康的培养

篮球队员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及人格,从而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情绪稳定、意志坚强、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性好、开朗乐观的人。具体表现为: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主动与人交往;处理事情时分清轻重缓急,事先周密思考,不致产生事后后悔的心理矛盾;善于消除自己不良的情绪,善于纠正自己非理性的观念;不断调节自己的目标,使其与自己的能力相适应;善于独处。虽然大多数时间我们集体在一起,但总不能长久在一起,必要时独自一人应不感到寂寞和自怜,养成自我称赞、鼓励的习惯。

3.篮球运动中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在激烈竞争的篮球比赛现场,例如NBA,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巨星云集的球队有时候会输给朴实无华的球队,为什么?这无非就是团队精神的问题。巨星云集的球队有时仅靠最出色的一两个人单打独斗,而球队中的其他人却没有给予有力的支持,球队成员之间配合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每个成员的表现都很优秀,但由于没有形成团体,没有共同目标也难逃失败的命运,反之,那些朴实无华没有超级球星的球队因为拥有很强的集体精神,所以依靠集体的力量战胜实力、经验、技术都比自己强大的对手。对于集体运动项目来讲,一个人的成功不算成功,只有集体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团队精神的强弱直接影响了一支球队战斗力的强弱。具体而言,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团队精神是组织实现目标的精神支柱

共同的价值观是组织的灵魂,一个没有团队精神的组织就如同一个没有灵魂躯壳,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是无法取得长足的进步的。团队精神是看得见摸不着的精神气息,表现为一种精神面貌,是一个组织冲锋的号角,鼓舞着全体成员向着组织的共同目标努力奋斗。

3.2团队精神能改变一个组织的精神面貌。

一个具有团队精神的球队,其团队成员往往有高涨的士气,而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环境则有利于激发团队成员的集体精神,使得球队成员密切配合,相互关照,取长补短。一个没有精神的球队,因为彼此间的相互猜忌,相互拆台,内耗往往会使整个球队元气大伤,从而使团队失去战斗力。

4.篮球运动队的团队特点

篮球运动是一个集体运动的竞技项目,球队一般由队员与候补球员组成,成员为五人,候补球员不能超过七人。一个专业的球队应该明确每个球员的分工,依据个人的优势及强项安排适当位置,使得每个球员都能发挥特长。

一个球队要发挥出各个球队成员的优势,必须把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位置,比如谁负责防守,谁负责进攻,这些都很有讲究。而且,团队成员之间配合的默契程度的高低是球队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为团队精神如同向心力,将所有团队成员紧紧地团结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共同向着球队的整体目标前进。

篮球运动中存在合作与竞争,这伴随篮球运动的全过程。篮球运动本身就是双方以投中对方的球篮为目标的竞争,这种竞争既是集体间的又是个体间的对抗。篮球比赛自始至终都存在这种关系,这种竞争包括球员之间精神、心理、智力、体能、技能等方面的全面较量,这对培养团队精神既有联系又有影响。篮球运动队队员应摆正心态,最终取得比赛的胜利。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1.1影响篮球团队精神的诸多因素:篮球团队意识的作用意志薄弱,好逸恶劳个性张扬,缺乏篮球团队意识在比赛中的作用。篮球团队意识的概念是指整体配合协作的意识,包括团队的目标、团队的角色、团队关系、团队运动过程等。

5.1.2心理健康的培养。篮球队员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及人格,从而努力成为情绪稳定、意志坚强、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性好、开朗乐观的人。

5.1.3团队精神的培养可以使人齐心协力,人们可以朝着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努力奋斗,人们要实现的目标即是自己努力的方向。

5.2建议

5.2.1篮球队团队精神是球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所以我们重点关注团队精神的培养。如何更好地提高团队精神是重中之重。

5.2.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关键是要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尊重而不能回避队员对其自身利益和个人能力的认识,注重他们个性的发展,尊重和注重体现在为他们尽可能地创造或提供集体的“温暖”,找到集体配合的乐趣,从而调动他们主动配合的积极性。

5.2.3使队员把个人能力与利益置于集体之中,队员的团队精神会得到更好的培养,更有利于推动现代篮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世青.浅谈篮球运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6(1).

[2]李爱民.关于篮球运动认识过程的分析探讨[M].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6(3).

[3]张金山.康兴华.论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育[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7,10(3).

[4]王琮.闫艳萍.注重团队精神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M].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3).

篮球的培养目标篇5

【关键词】高校 篮球运动 攻防意识 意识培养

1 引言

在进行篮球运动的过程中,培养篮球攻防意识成为体育界最为关注的问题,因为在篮球运动场上篮球攻防意识无不充分地证明了其存在的必要性,以及有待加强培养和深化锻炼的必然性。篮球的攻防意识的培养在学生训练中也起着主导作用,攻防意识的提高可以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相应的提高和发展,我们在训练教学中可以运用对攻防意识的培养对学生的训练方法做相应的完善,攻防意识与技战术相配合,使运动员的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从而达到训练的目的。

2 研究对象

通过篮球运动员的正确篮球意识阐述并研究如何培养篮球专项学生篮球意识。

3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整理大量文献资料,了解篮球意识对运动员综合运动水平的影响因素。

(2)观察法

通过对篮球专项学生的训练观察篮球意识对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影响。观察篮球专项学生在实际训练中视野的范围的大小和技术的衔接能力。

4 结果与分析

(1)篮球意识概述

“篮球意识”是指篮球运动员在从事篮球实践活动中,经过大脑在积极的思维运作过程中,对某种机制的训练培养逐渐形成的一种正确反映篮球运动规律的特殊机能和能力。它是篮球运动员长期在篮球理论知识不断深化理解和在篮球实践活动的认识加深的过程中,提炼积累起来的一种正确心理和生理机能的反射性活动。

(2)培养浓厚的篮球兴趣

培养浓厚地篮球兴趣是培养篮球意识的前提,没有兴趣篮球意识也不存在。所以兴趣是以需要为基础的,是推动篮球专项学生进行篮球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因素。例如;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单项技术竞赛,如画三人进攻配合图,在理解了战术配合的路线、配合时机和配合变化等之后,学生根据进攻配合图进行练习,明确其他队员所处位置及移动路线,当进攻战术配合成功时,学生对所学的配合产生浓厚兴趣增强了自信心,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3)篮球基本技术的训练

在篮球的技术训练中,不是孤立地练基本技术,而是在贯穿篮球意识培养的过程中,把基本技术训练和培养篮球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潜移默化地把学、练与用、变结合起来。

教师要引导篮球专项学生自我设计“对抗因素”,创造“对抗条件”,从而不断通过自我熏陶,根据不同情况制造假象,争取主动。在激烈的攻守过程中,利用篮球技术动作的幅度、速率、节奏、方向位置和真假的变化,来调和、迷惑对手,从而在比赛中主动制造战机,提高攻击效果,增强在篮球实践活动中实践应变技术的能力。例如;篮板球是很多篮球队的薄弱环节,篮板球训练应是经常性的重点训练项目之一。

(4)篮球运动中观察、分析判断能力的形成和培养

培养观察能力是培养篮球专项学生形成正确“篮球意识”的重要条件。篮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对任何一项技术动作的要求与运用,都取决于能否周密地在瞬间内做出正确的观察、判断。为此,在篮球技术训练的初期就必须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视野训练。在技术训练中,要考虑有助于扩大视野的技术动作。如:运动员至多利用余光照顾到球或者不看球,视野的重点是观察场上全面移动情况,特别注意观察,这对运用应变技术,战术的能力是极其重要的。

(5)培养战术意识,深化战术配合,强化篮球攻防意识

个人战术意识的迁移是培养战术意识的关键。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或实践的影响,例如,队员在进行持球突破时,教练员要求队员观察场上情况;如果没有防守人补防,突破队员直接突到篮下投篮;如果在突破中有防守人补防,突破队员及时把球分给同伴投篮。这样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了队员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配合意识。

在战术训练中强化“投篮意识”。在练投篮时,要求运动员的动作要简练,快速,准确。要强化他们出现机会必须投篮的意识,并能在复杂情况下,激烈对抗中合理地运用各种技术,与对手斗智斗勇用眼神,动作的真假变化,使对手产生错觉,从而自如地投篮,提高在强对抗比赛中投篮命中。

在训练中除了要进行个人防守能力和协同外,在意识的方面也应该同时提出各种要求:积极地进行抢位防守的意识;失去球权后,立即进行防守的意识;打破固定看人界线的意识;对待球人的防守,应根据进攻队员的特点,机动变化,采取措施,起近防守,做到防投,影响控制对方传球和借机抢断的意识;对无球人的防守包括:强占断球路线,随时准备断球意识;护送的意识;队形机动变化意识;抢篮板球及反击意识。

5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篮球意识的培养与提高,必须与技术、战术、素质、智力多方面结合起来才行。篮球的攻防意识在篮球意识的整体目标中处于主导地位,它能客观地反映出一个篮球运动员在篮球运动事业中的潜在实力,在体育与运动学中篮球专业上的一种高要求的素质。贯穿于培养篮球攻防意识的历程中,这种攻防意识无不充分地显露了篮球运动员基于理论和实践活动上的综合素质。因此,篮球运动员对篮球意识的形成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是相当重要而且必要的。篮球意识的培养与提高,必须与技术、战术、素质、智力多方面结合起来才行。

(2)建议

在训练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既要动手又要动脑,大力发展观察力和思考力;训练时要狠抓基本技术,结合实践,加强对抗性训练,在复杂,困难的条件下锻炼运动员的意识、意志和实战能力。逐步培养和提高队员的篮球攻防意识,是极为重要且完全可能的。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循序渐进,按客观规律办事,就一定能够增强学生的篮球攻防意识,为其以后的篮球运动生涯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腾朝阳.论篮球比赛中个人进攻战术行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9(4):54-57.

[2]朱越彤.现代篮球运动攻击性防守综述[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1):59-61.

[3]潭朕斌,论篮球运动的攻防综合性对抗规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3):33-35.

[4]郑尚武.现代篮球进攻战术理论体系的构建[J].体育学刊,2005,12(1):114-117.

[5]王建国,李清玲.篮球快攻战术概念的重构与诠释闭,2005,28(8).

[6]杨霈廷.科学技术论[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7]李伟民.体育课程与教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2.

[8]李冰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8.

篮球的培养目标篇6

【关键词】快乐体育 地方院校 篮球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1-0068-02

一 快乐体育

快乐体育是指从情感教学入手,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身体教育和人格教育为目标的体育教育思想,它重视爱的教育、美的教育与各项运动所独具的乐趣,强调学习兴趣与创造学习。它不仅把运动和情感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而且视为直接目的。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受国外快乐体育理念的思想影响,我国传统体育教育方式受到了冲击,从中小学到大学体育教育中,逐渐认识到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更能使师生开展互动教学,在快乐和兴趣中使枯燥的体育技术、技能、动作要领等训练得到弱化,使学生更能用轻松的心态面对训练和学习。

快乐体育理念从运动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不同学龄时期的学生的特点进行研究,分析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的手段和方法,在教学中,把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群体协作、目标教学等方面积极鼓励和引导,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师参与到快乐运动当中,游戏中形成和谐的师生教学氛围,达到快乐与教学的完美结合;快乐体育理念包含教育性、趣味性、情境性、激励性、实效性等原则,着重师生情感交流与互动,讲求师生的协同教学,尤其注重亲身体验与感受。同样,逐渐促进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终身运动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 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一刀切,忽视个体塑造和培养

一般地方本科院校在整体办学思想中,秉承服务区域、面向基层、突出特色的办学总体思路的比较多,具体在篮球教学中就是为周边省、市、县、乡培养基层体育工作者,实施全民健身运动。从这个层面讲,篮球教学意义深远。一直以来,一般地方本科院校都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的体育运动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基层体育更多的讲求基本技术、动作要领和规范、规则、场地设施、运动与保护、运动生理等方面最基础的理论。地方学院篮球教学中,面对服务基层的导向性目标,注重对篮球动作要领的讲解和教学,无可厚非。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就被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所掩盖和忽视,一个老师经常要在课堂上同时带几十名学生上课,很难对学生个性培养带来针对性的教学,没有办法形成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更不可能形成长期有效的个性培养机制。单一的一刀切的方式,使学生动作和技术整齐划一,篮球的个性化培养无从实施。

2.篮球课成绩模式化,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惯有的教学思想下,成绩说明一切,成绩就是硬道理的观念深入人心。篮球技术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的课业成绩。

三 篮球教学中的快乐体育

1.学生的主体地位

地方院校篮球教学中,能够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此作为出发点,以培养面向地方基层体育教育为方向。在教研活动中制定切实可行、符合地方院校软硬件教学设施的教学目标,并按照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学生进行篮球专项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认识自身优势和不足,明确自我学习的阶段性成果,树立良好的心态,努力达到自我奋斗的目标。在篮球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基本功训练的同时,在教材设计上,针对学生将来大多服务地方的培养目标为就业导向,从篮球各个层面的专业化技术角度进行人才培养。同时对于身体条件出众,具备十分潜力的学生,实行送出去的方式进行培养,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地方及省大学生篮球比赛,用实战来检验教学,同时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2.篮球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爱

地方院校在篮球教学中,更要注重对学生篮球兴趣的培养。教师们深知兴趣对于篮球教学的重要推助力作用。在教学中,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采取了胜利教学法和快乐教学法两种方式来调动学生对篮球的兴趣。胜利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设置不同的教学环节,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身体素质,进行同类分组,在根据各个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制定各自有优势的篮球比赛规则,让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自豪感。在胜利中树立信心,不断的成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快乐教学法就是在篮球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各式各样的篮球游戏,如增加球感练习的两人三足夹球练习,单人背球匍匐竞速,类似4人一组的“溜猴”游戏等等。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快乐篮球理念下,可提高地方院校整体教学水平,在教育教学方法、师生和谐关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作用,在今后的篮球教学中,将进一步挖掘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快乐体育、快乐篮球带到课堂,带动区域篮球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健康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振华、周静.倡导“快乐体育”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J].甘肃科技纵横,2006(1)

[2]彭秋发、孙占学.一般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研究[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篮球的培养目标篇7

关键词:高校 篮球 理念与路径 转换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4-0041-03

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善大学生人格、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促进体育能力的形成以及完善心理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篮球课是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主干课程,是大学校园中开展最为普及并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课程之一。目前,在高校,不论必修课还是选修课,篮球都是报名人数众多的课程。但由于传统的篮球教学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技能水平的提高、重视学生的篮球比赛成绩,忽视了篮球本身的文化特质以及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因此,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也束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何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要,确立新的教学理念,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与路径,建立以理论、实践、规则相融合、比赛教学为主线的教学环境,强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从而提高篮球教学质量和效果是本文着力探讨的。

1、高校篮球教学理念的转换

1.1 从单一的知识技术传授向兼顾大学生心理生理以及能力同步发展转换

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求知欲特别强,敢想、敢说、敢做,较少受传统习惯势力的束缚,表现在他们不受旧思想、旧观念、旧思维方式的束缚,善于改变思维方向,从新的角度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篮球教学活动必需从学生参与篮球运动过程得到愉悦性心理需求作为切入点,兼顾学生生理与心理同步发展的基本需求,逐步提高大学生主动参与篮球运动的意识和需求层次,是实现篮球教学过程顺利畅通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开发篮球集合作、娱乐、竞技于一体的功能,满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希望结交新朋友,交流情感的社会性需求。引导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转化。在这个过程中,应主动减少篮球技能的重复学习与体验。同时,在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内容选择等方面,要与学生需求、兴趣相贴近,使知识学习、技术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过程,符合学生心理与生理的同步发展。

1.2 从拘于有限的课堂练习向培养大学生终身参与篮球运动的意识转换

篮球运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终身锻炼意识,而且对学生的合作能力、竞争意识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都有积极的影响。首先,篮球是一项集体性的运动,既然是集体项目,就需要有合作,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也锻炼了学生的协调交往能力。另一方面,追根溯源,篮球还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游戏,最初以简单的比赛形式出现,逐渐发展成为一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竞技运动,深受大学生喜爱。因此,在教学中,应将篮球运动作为文化和具备教育功能的载体,充分挖掘篮球文化的内涵,将篮球文化与篮球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宏观认识,使大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客观、准确地了解篮球运动的内涵,了解篮球运动所包含的教育功能、强身功能、健心功能和娱乐功能,进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能力,丰富篮球情感,使学生在学习丰富的篮球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能熟练的将篮球文化知识转化为力量。如果单纯强调传授技术和提高素质,过分注重学生篮球技能的好坏及比赛的成绩,既违背了篮球运动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游戏,也不能满足学生对篮球运动的需求,更无法实现终身参与篮球运动的培养目标。

1.3 从注重篮球技巧向发挥篮球教育功能,塑造学生完善人格转换

在篮球教学中,要发挥篮球的教育功能,引入教育内涵丰富的教学内容,在重视大学生运动技能掌握和基本素质提高的同时也要重视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需要,使学生在感受篮球运动愉悦的同时,领略篮球文化和篮球教育促进人格成长的无穷力量。篮球运动在某种程度上是一项较少犯错误的游戏,一场比赛谁犯规少、谁出现的失误少,谁将可能赢得这场比赛。因此,篮球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应把培养学生养成“正确习惯”作为教学重点。通过篮球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素质培养和文化熏陶,使学生明确在篮球运动中要遵守体育道德,哪些行为、思想是正确的,哪些方面的失误可以造成比赛形势急转直下,并教会学生判断犯规、违例的标准和减少失误的方法。将篮球知识学习、技能掌握、素质培养与学生体育道德、社会公德教育等有机结起来,即要通过篮球的教育功能重视培养大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意识,又要重视培养大学生实现科学锻炼和系统锻炼的能力与方法,逐步提升大学生适应和融入未来社会的综合能力,进而实现学生人格的成长。

2、高校篮球教学质量提高的现实路径

2.1 融篮球技术与战术教学于一体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很强的对抗性竞技项目。篮球比赛又是集技术、战术、规则、身体、心理、体能的统一。因此,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在篮球教学中一开始就要培养学生整体的战术意识,让学生了解篮球比赛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对比赛所需要的技、战术进行全面的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在讲授篮球技术的同时必须同理解技术的攻防目的、对抗中技术运用的时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掌握技术的同时也具有战术意识。基于这样的考虑,在篮球教学中,应将技术教学与战术学习密切结合,相互提高,在战术学习的背景下练习技术,使技术学习的质和量,随着战术学习的深入而不断提高要求。传统的篮球教学大多是直线式的、程序化的。比如:先介绍基本站立姿势、各种跑得练习、高低运球、传球、投篮……最后,在技术学习的基础上学习战术,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进行。其教学特点是将教学内容组成一条较完整的前后相联系的直线,避免教学内容不必要的重复。缺点在于,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不利于将学科发展的前沿成果尽可能快地反映在教学内容之中。如果一味从局部教学入手,反而会破坏了学生的战术意识和“球感”。而技术战术融合学习更有利于照顾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尽可能早地将学科发展的前沿成果反映在教学内容中,使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逐渐加深,有利于更好更快地提高篮球技能。

2.2 融篮球技术与规则教学于一体

在一般的篮球教学中,实践方面的内容较多,许多大学生都认为篮球课程是一门室外课程,是技术课,从而忽视了篮球理论及规则的重要性。从现有体育课的篮球教学中也可以了解到,大多数体育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篮球技、战术的提高,而忽视了篮球技和战术与篮球竞赛规则的结合。其实真正会打篮球的既懂技、战术又了解篮球规则,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全面而深刻理解篮球运动的内涵,只有熟知了篮球竞赛规则,才能更好地欣赏、参与篮球运动、组织篮球比赛,充分享受篮球运动带来的快乐,为未来的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在篮球教学中,不但要注重学生专业性的篮球技、战术学习,还要把相应的理论知识、竞赛规则的学习,通过课前讲解和训练过程中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穿插讲解与学生在教学比赛中的个人体会、理解完美融合。达到对规则的真正理解和掌握。学生在篮球活动中形成的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为、交往合作、竞争会迁移到日常社会生活、学习、工作中去,这有利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2.3 融篮球教学与教学比赛于一体

新时期高校篮球教学应当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以兴趣为先导,努力提高在对抗中运用技术、战术的能力,建立以提高学生综合体育素质为中心的教学目标。但传统的篮球教学,大多以单个动作学习为主,对于篮球的相关技术组合很少进行详细的讲解与训练,而且在教学中也缺乏对各方面技能的运用及队员之间的合作、竞争、创新意识的培养。往往训练课上动作做得很熟练,一到比赛场上就容易失误,还有些同学,一遇到防守就紧张、掉球、不发挥,学习的技术动作在比赛场上不能合理的应用。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篮球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将篮球教学比赛作为载体,培养学生从整体层面认识比赛的能力,即在教学过程中将每一项需要讲解的动作、技术等都纳入到比赛整体中去分析。比如,在学习投与突、投与传等技术组合动作时,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思考,如何掌握对抗规律,从而提高运用及应变的能力。通过老师恰当的指导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对符合自身需求的技术进行创造性的改变。然后,以实际的比赛场景作为载体,来鼓励学生以其自身的独特技术来应对各种赛场变化,继而达到对于学生应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实际的应用中实现对于自身个性化技能的优化整合。同时,篮球教师还要侧重在团结协作方面加强对于学生的鼓励和表扬,营造自主、合作、竞争、愉快的学习氛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引导学生构筑起完善的合作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4 融篮球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于一体

高等学校的篮球教学,应当将篮球视为一种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意志力、行为规范、思维方式、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运动技术等进行全面教育的过程,良好的体育道德观念是引导学生积极地从事篮球学习的思想基础。因此,在篮球教学中可以人为的创设一些困难场景,比如:当个人的突破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增加防守人数以提高个人攻击力,比如二防一、三防二等;为了提高学生的耐挫折能力,在教学比赛中,故意将其中一方的比分落后,在被动的情况下如何反败为胜等等,创设的这种场景,学生一定易于接受且可行性强,经过反复的练习,使队员在困难、被动、失利和多种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能够具有随机应变,化弊为利,转败为胜的能力,并时时鼓励队员,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去达到预定目标,从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敢顽强、拼搏进取的精神,逐步形成永不放弃的坚强意志。通过在篮球运动和比赛中渗透体育道德、社会公德教育,对意志品质、情绪、适应能力都有很好的锻炼与发展,通过增设困难练习,使得同学之间互帮互学,体验多种心理状态,亲身感受竞争以及学生之间的配合能力、自我情绪的调整等等,逐渐学会自我心理调整,让学生在篮球运动中找到自信与快乐,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德育教育,实现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

篮球的培养目标篇8

【关键词】学生为本;高中体育;篮球教学;策略

前言

篮球教学作为高中生较热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自新课程标准实行以来,篮球教学质量逐渐受到了高中学校的高度关注与重视,积极促进篮球教学与体育教学的有效融合,从而更好地提升高中生的身体素质。

一、高中篮球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学生身体、心理素质不达标。学生体能是影响篮球运动的主要因素,相对来说,一些家庭条件较落后的学生没有较强的身体素质,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充足的营养摄取,加之高中阶段的学习较紧张,很多学生都忙于学习,忽视了日常锻炼,所以他们的身体素质难以满足篮球运动标准需求。其次,教学方式传统。现阶段,我国高中体育教学选取的仍是较为落后的教学方式,具体表现于:体育教师在某教学活动开展之前,会向学生讲解训练任务,演示相应的简单动作,学生则结合教师动作加以模仿训练。可见,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影响了高中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又影响了高中生参与篮球活动的积极性。最后,教学目标单一。不少高中学校将教育、引导学生了解与把握基础的篮球技能视作篮球教学的主要目的,忽略了学生合作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培养。通常,体育教师在演练完之后,部分学生可以自由联系,而学生没有较强的自控能力,缺乏教师的教育与引导,学生难以完成基础教学练习任务,从而影响了学生对篮球技巧的掌握。

二、以学生为本的高中篮球教学策略

1.创新教学方式及发挥体育教学优势。从教学方式角度而言,首先教师需要采取互动式教学方式。其次教师需要全面应用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最后,教师需要采取“以赛代练”教学方式。2.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及培养学生篮球运动意识。首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生身体、心理素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篮球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学生的实况的制定适宜的训练规划。如,在开展篮球运动之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进行热身运动,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或者可以经常性的开展一些比赛活动,让学生身体在比赛过程中得以运动,心情得以放松,以促使学生身体状况与心理状况提到较高水平,学生综合素质得以大幅度提升。其次,培养学生篮球运动意识。第一,教育与引导学生了解基础篮球技巧,以保障篮球运动技能的提升,所以教师既需要认真剖析篮球运动所有的基础技术,又需要有目的性地介绍易产生错误的动作;第二,强化“无球”技术练习,“无球”技术练习较灵活,基于教师的指导,学生可以随意进行练习,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篮球技能;第三,在充分了解与掌握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开展比赛项目,以培养学生篮球运动意识,并在比赛中注入活力,以提升学生的运动热情,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求。3.树立全面教学目标及创新评价方法。从教学目标角度而言,在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提升的根本在于树立良好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理念。高中学生自主意识较强,在教学时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相应方式使学生充分融合至篮球学习之中,如篮球游戏与篮球比赛等,学生在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里学习篮球技巧,在剧烈篮球比赛中提升学生的协作能力。从评价方法角度而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与接受能力,单一评价方式难以较为全面的评价全部学生,对于基础较差学生而言,单一评价方式会打击他们的信心,所以,教师需要应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以学生为本的高中篮球教学策略制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即提升篮球教学实效、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因此高中篮球教学实效的提升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师需要树立合理的教学观念,学生需要提升自主学习意识,学校需要提升篮球教学资金投入力度,从而真正促进高中篮球教学整体质量的提升,以及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金平.新课改下高中篮球教学的有效方法探讨[J].时代教育.2013(05).

篮球的培养目标篇9

摘 要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及实际情况,采用调查及走访等形式,就当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培养篮球后备人才的现状,分析了体育运动学校、教育局试点校、传统项目学校和二、三线队伍在培养篮球后备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养篮球后备人才的新思路与对策。

后备人才的培养是体育事业兴旺发达的前提条件。近年来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界及有关人士对篮球运动成绩滑坡的原因议论纷纷。其原因之一就是缺乏高水平的篮球运动后备人才。在国内许多重大的篮球比赛,如城运会、青年锦标赛等也暴露出青少年选手明显乏人,虽然,中国篮球运动的改革已有十几年了,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篮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及国家对其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为此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运动梯队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探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及篮球运动发展道路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 篮球 后备人才 发展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询有关文献资料,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运动发展和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中普通存在的问题。

(二)访谈法

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界的一些专家和部分教练员、裁判员的询访。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运动发展的现状以及他们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与篮球运动发展的设想。

通过对运动员(学生)、专家、教练员、裁判员发放问卷,并对问卷进行统计,找出他们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与对策,进行综合信息的整理,作为本文的研究结果。

二、研究对象

(一)体校篮球班

(二)篮球试点学校

(三)传统项目学校

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后备力量培养体制不完善,后备力量匮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运动员后备力量培养体制是从20世纪60、70年代形成的,称之为“举国体制”。即以体委负责的体育运动学校、业余体校为中心来培养不同年龄和不同水平的篮球运动员,优秀运动员输送至体工队。不可否认,在“举国体制”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运动逐渐发展,水平提高很快,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篮球运动员,并在1963年的全国女篮甲级联赛中一举夺冠。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所引起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对现有的体制带来更大的冲击,从而暴露出后备力量培养体制本身存在的弊端和引起的后果。

(一)体育局系列的困惑

1.近几年来,受“奥运战略”和“金牌战略”的影响,为了集中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重点扶持自己的优势项目,一些地区将投入多,产出少,效益低的集体项目砍掉,篮球就是其中之一。这样,自然埋没了很多有发展前途的运动员,对没有被砍掉篮球队的地区而言,则缺少了竞争对手,减少了锻炼的机会,也就没有提高的发展。

2.省、军队体工队自己培养的运动员从14、15岁进入青年队,经过几年的训练,队员的技战术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但是队员的文化学习不系统,知识贫乏,影响了全面能力的发展,高水平的成材率较低,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

3.集中体校队员的文化学习差,学习与训练的矛盾比较突出,如果队员不能升入到青年队或专业队,则由于缺乏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而有可能被社会拒之门外,只有一个孩子的家长不愿意将孩子送到体校学习,体校生源受到影响。

4.由于每个地区只有一所体校,在这个地区就很难有竞争对手,对抗比赛的机会很少,不能通过比赛来检查训练效果和提高强度,训练水平难以提高。

(二)教育系统的困惑

1.中小学篮球场馆少,器材不全,教练员水平不高,基础训练水平低,比赛少。这样从为数不多的中小学篮球比赛中挑选到基层体校训练的运动员质量不高,且数量有限;同样也不能向大学输送高水平的篮球运动员。

2.中学和大学之间出现断层,真正的大学生篮球队水平不高,不少高校招收的是省、市队,青年队的退役队员或没有发展前途的淘汰队员,这无疑是一种重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更不用说篮球水平的提高了。

可见在“举国体制”下,以上因素的存在抑制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水平的提高,阻碍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运动的发展。

四、结果与分析

(一)体校篮球班面临的危机

体校一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培养篮球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体校大多自成体系,学生文化课学习难以得到妥善解决。从表1可以看出,最为突出的学生文化学习成绩差,被淘汰者大多数无法继续升学,由此造成家长不愿意让子女到体校学习。

通过对体校篮球班学生将来成为运动员的态度调查,见表2,可以看出体校生源危机的直接根源,严重阻碍了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而且社会反响也越来越激烈。

(二)篮球传统项目学校眼前的困惑

目前的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大多数是实行以体育部门为主,教育部门为辅的管理形式,在其自身的传统项目上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但基于目前学校体育现状、存在的问题是人、财、物。而从表3可以看出,体育经费短缺是多年来影响篮球传统校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篮球教练数量少,专业知识低,不能适应篮球竞技速度发展的需求,难以保证篮球训练的质量。还有训练场地、器材严重不足,也影响着篮球训练的质量。

(三)篮球试点校存在的问题

试点校的创建,应当说是学校课余运动训练的一大发展。从理论上分析,它既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竞技运动水平,又有利于解决学生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问题,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因而具有强大的社会吸引力。然而在实践中却遇到了不少问题。从表4看出,学生运动员文化课学习负担较重,因而从目前情况看,训练效果不甚理想,成才率不高。

(四)体教结合中出现的忧虑

培养优秀篮球后备人才需要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共同配合,这已经形成了共识。然而从表5中可以看到体教结合调查中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忧虑数字。反映出训练与读书的矛盾,影响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

(五)篮球二三线队伍建设不健全

从表6中可见,有79.5%的专家,83.8%的教练员和81.3%的裁判员认为部分省市篮球运动的二三线队伍建设不健全。其原因:第一是受奥运战略的影响,集体项目资金受到压缩。第二是职业化改革重点在一线队伍,而基层队伍的资金仅有一小部分。第三是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及人们价值取向的偏见,父母不愿让子女参加篮球训练。第四是训练条件难以改善,训练水平得不到发展。第五是由于二三线队伍建设的薄弱,使二线队伍质量下降,严重地影响了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

五、发展对策

(一)建立优秀教练员、运动员与后备人才联系制度

让省级以上的教练员、运动员与基层训练后备人才的单位建立定期的联系制度,将有利于后备人才的加速培养。其好处有:(1)高水平的示范作用;(2)促进作用;(3)宣传作用;(4)有利于发现人才,及早培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篮球已经实行俱乐部制,实行联系制度的困难会很大。因为是制度就有一定的强制性,所以要采用一定的行政措施,国家调控和市场机制相结合,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运动发展的动力。篮管中心可制定具体措施方案,由省队主管单位监督执行,每年将实行情况上报监管中心。

(二)建立篮球后备人才培养输送奖励基金制度

一个优秀运动员的成长过程是漫长的,要经历几个阶段,几个教练员的培养。为了鼓励使他们成才的各个阶段教练员所做出的成绩,应该设置奖励基金制度。这不仅可以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工作,努力培养更多的后备人才,而且能使广大教练员认识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有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

(三)充分发挥中学、大学办篮球队的积极性

当前,要求对篮球后备力量的培养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培训基地数量并不现实,单靠体育运动学校,青年队等系统培养也是不够的。应当充分挖掘现有训练体制的潜力,并充分发挥中学、大学办篮球队的积极性,加快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速度和提高培养的质量。

要利用学校的优势,扩大篮球传统项目学校数量,开辟培养篮球后备人才的新途径。调动和发挥大中小学培养篮球后备人才的积极性,一是要继续发挥政策作用,二是要适当增加经费投入,前者最为重要。当前,从管理政策上扩大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和大学高水平篮球队的数量,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必要性表现在:社会需要,中学和大学向省级以上输送的后备人才培养。可能性:(1)当前具备办高水平篮球队的中学、大学增多。(2)中学逐步实施素质教育,这为中学设立高水平篮球队提供了较为宽松的环境,有利于体育后备人才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3)人们的观念逐步变化,有利于学校运动队的发展。当前,运动员获得的高薪和在广大球迷中目中的地位,都将进一步刺激并改变人们的观念。观念的更新有利于篮球后备人才的成长。

为了保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运动水平的持续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应逐步改进篮球运动员的培养模式,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由过去的“举国体制”变为国家和社会共同的渠道、多形式的培养体制,根据篮球的特点,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有计划的进行长期培养。增加官办和私办的篮球学校、篮球俱乐部,鼓励和支持“广汇小飞虎训练营”式的民间篮球团体,形成篮球人才群,人才链,人才梯队(如图1)。

(2)增加对篮球重点小学、中学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投入,篮球资源的配置由靠计划转变为靠市场。寻求社会的赞助,增加比赛机会。形成“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训练网,为职业俱乐部有偿输送运动员,为国家队输送优秀的篮球运动员打下良好的基础。

(3)体育院校有较强的师资,较好的设备和科研条件。建议在重点院校成立高水平篮球班,并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为职业俱乐部和国家队输送全面的人才。

(4)体育系统的运动学校和业余体校在培养篮球后备人才方面,现在仍有一定的优势,但需积极寻求教育系统的帮助,解决好文化学习与训练的矛盾,解决好体校生源和运动员的退役问题,加科科学文化训练,严格管理。

参考文献:

[1] 陈国瑞等.我国篮球后备力量培养的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1(1):44-47.

[2] 白喜林.对篮球后备力量培养体制的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1998(2):49-50.

[3] 邓秋霞.中国篮球现状与后备力量分析[J].南京体院学报.1997(4):29-30.

[4] 李敦杰,刘太山.对我国篮球后备力量培养的几点思考[J].篮球综合信息.1998(3):37-39.

篮球的培养目标篇10

中学阶段是学生生长发育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养成锻炼习惯及培养篮球基础的关键时期。但从中学学生的体育运动来看,不论是体育课还是课外活动,篮球运动一直是男生的主场,女生往往是球场边的看客。个人肤浅的认为应从初中女生的身体、生理、兴趣特点以及接受能力出发,适当调整或修改篮球规则,注重女生篮球教学的方法创新,培养初中女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大部分女生对篮球的兴趣,使之更好地与学校体育衔接、为学生服务。

1. 调整教学策略,激发女生对篮球兴趣

1.1 调整或简化篮球规则。

篮球规则是篮球竞赛的法则,也是参加篮球竞赛的人员必须遵守的比赛规定、技术标准和行为规范。篮球规则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加公平、公正,提高比赛的观赏性。但是,如果简单地把规则套用在一个初中阶段初学篮球的女学生身上,效果不是很理想。相反,如果把规则适当地调整,就能够激发她们对篮球的兴趣,有利于篮球运动在女学生中的开展。

1.1.1 适当降低篮筐的高度。

目前,不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几乎所有篮球场的篮筐的标准高度都是3.05米,没有为不同年龄段或男、女性别的不同而去调整。面对如此高的篮筐,对最基本的投篮都很有难度,这不符合女生活动的需求,也抹杀了她们的学习兴趣,使女生成为体育课欣赏男生表演的看客。篮框高度影响了此项运动的发展与普及。只有降低高度,才能适应中学生的身体特点,更加符合初中女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对事物的认知规律和体育教学“面对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同时也可以增强她们的自信心,培养成功感,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从而推动女子篮球在中学的普及和发展。

1.1.2 适当缩小篮球的大小。

现在篮球的标准在篮球大小方面还是制定出了相应的标准,青少年用球跟标准男子用球相差度为130~150克、5~6厘米,但仅从初中女生的生理特点、力量及手的大小,跟标准男子在力量,手指大小以及手指的力量的差距还是很大。而手的大小也直接影响着对篮球的控制、球性的强弱。另外,许多学校在篮球的采购方面,没有更多的替女生考虑,往往购买的都是标准用球。这样就直接限制了女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影响了学生的篮球兴趣,久而久之,女生对篮球望而却步。

1.1.3 在教学比赛中适当放宽规则。

初中体育教学在传授一定技能技术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兴趣,是体育教学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对于绝大多数初中女生来说,她们对篮球不论在技术方面还是在理论认识上,都算是一个初学者,她们对篮球的接受能力较差,对篮球比赛的理解也很肤浅,又没有较好的技术基础。所以,在教学、比赛时,如果严格按照篮球裁判法则去执行比赛,那么比赛就很难进行下去,而且很容易使女生丧失兴趣。所以,女生进行篮球比赛时规则完全可以放宽,比如可以两次或者多次用球,可以走3步等。这样就很容易使女生的比赛开展起来,而比赛最能锻炼学生团结协作品德,也是培养女学生对篮球产生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

1.2 以游戏为教学手段,激发女生学习兴趣。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中学阶段的篮球教学是在篮球的实践活动中,以让学生自主的去感受和体验其特征价值和乐趣为主线,不过分追求其技能细节。篮球运动源于游戏,是篮球运动技术教学游戏化的基础。游戏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篮球课的兴趣。游戏化教学就是把某些篮球运动技术按游戏的法则编成各种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技术动作的一种教学方法。一个好的游戏安排可以使一些平时不爱动的女生对篮球产生兴趣,可以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和提高学生兴奋性的作用。采用游戏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较快地掌握篮球运动的各项技术与技能,对篮球教学工作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首先它将篮球运动技术进行准确的讲授和简单的基础练习,然后将各种技术的练习方法按难易程度排序,编排成对抗性的游戏,让学生们在游戏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去逐渐熟练地掌握技术。所以,教师在备课时,不管是备教材还是备学生,都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不断地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女生对篮球项目的学习兴趣,让她们在欢乐愉快的氛围中“动”起来,“玩”起来,并在动和玩中掌握知识、学会方法,获得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2. 提高初中女生对篮球兴趣的作用

2.1 提高篮球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篮球规则调整后,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篮球运动,提高兴趣。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的兴趣是促进女子篮球这项运动的根本。投篮命中率是篮球比赛中学生认为最精彩的部分。面对统一标准的篮筐,较大的篮球,由于男女身高、身体素质存在着差异,使她们没有男生那样娴熟地运球、过人和较准确的投篮。对规则的严格执行,又使她们无法流畅的进行篮球比赛,从而使女子篮球失去了男子篮球的精彩和激烈。进球难度较大,学生得不到成功的体验,学习兴趣更是得不到应有的提高,从而使体育课变得枯燥无味,以至于女生对篮球敬而远之、只当看客。只有多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才能让孩子们找到自信,培养兴趣。

2.2 培养篮球兴趣,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篮球运动不但受到广泛青少年的喜爱,同时也是锻炼身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篮球运动是集跑、跳、投和力量、柔韧、速度、协调、智慧等一系列的综合性运动项目,对中学生身体健康发展非常有益。篮球规则的调整和教学方法的改变,目的就是使女生能积极参与的同时,增强其身体素质,愉悦身心。初中男生在体育课中几乎都能积极地参与各项体育锻炼,而女生则往往有种“望而生畏”的心理,消极地对待体育运动。久而久之,女生的身体得不到锻炼,身体素质也达不到要求。所以要对篮球规则调整,改变篮球教学方法使女生积极参与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她们不怕挫折、不怕失败的精神,懂得与人合作、与人分担,以此陶冶情操和身心得到较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