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心得体会十篇

时间:2023-04-12 08:24:23

计划生育心得体会

计划生育心得体会篇1

今年,县委提出在全县开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定信心、转变作风,促进工作落实,加快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大讨论活动,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解放思想,加快发展为目的,以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查找、自我提高为主体,利用一切时间认真学习规定篇目文章,加深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作为一个受党教育多年的共产党员,自己在学习和实践中体会到国家的昌盛,党的壮大,必须依靠全国各族人民长期艰苦奋斗,更需要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头在本职工作岗位上与时俱进,有所作为,带头在社会生活中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挥无私奉献精神,为社会大环境的根本好转多做贡献。

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为全国人民勾画了“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新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动员令。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积极参与党组织的学习教育活动,从思想上、作风上转变自己,是这次学习的重点,也是每个人在工作、学习、实践中不可缺少的,是把党员的思想和力量凝聚在以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先遣队和排头兵,用青春的臂膀担负起新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使命。

这次的学习是我们每个人在工作、学习、实践中不可缺少的,是自身需要认真学习的神圣的责任,是一种精神境界,也是成为终身的追求。我们所处的是基层工作,必须全面地、系统地学、深入地学,更重要的是坚持、认真、深入领会,时常提醒自己学习,是对工作的提高,明确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思想,正如说的“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积极精神,克服消极的自由主义。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襟怀坦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无论何时何地,坚持正确的原则,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作不疲倦的斗争,用以巩固党的集体生活,巩固党和群众的联系;关心党和群众比较关心个人为重,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这样才算得一个共产党员。”这次的作风转变,是对全镇机关干部的一次检验,学习讨论的机会。本人积极参加,认真学习和领会,深受教育。认真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最现实,最生动的教材。

通过学习教育,不断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提高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抓住根本,不断变化的形式中掌握方向的能力,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四中全会指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执政兴国的历史重任,必须加强全党的团结,加强党同人民的团结,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全党同志一定要自觉维护大局,倍加珍视,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学习的目的全于运用,运用是更重要的学习。衡量理论学习有没有取得实际成效,既要看到思想认识上是不是有新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工作作风、纪律作风的转变,自觉改造自己的世界观,进一步加强首先情操的修养,团结同志,正确对待。在本职岗位上自觉灶为民尽责,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计划生育心得体会篇2

对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化作了吴

大观艰苦奋斗默默奉献的一生实践。爱国爱党,无私奉献是吴大观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遗产。学习吴大观同志,就要学习他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学习他的事业至上为之奋斗终生的崇高精神境界,学习他不计名利勇于奉献的高尚品德。

他拥有跟着党走的坚定信心。吴大观同志的一生可以说是全部献给了党和人民的航空发动机事业,他对事业的热爱与追求,离不开对党的忠诚和坚定的信心,这种信念他一生都没有动摇过

他拥有为国为民的高尚品质。吴大观同志一生矢志报国,始终不忘自己是中国人,时刻牢记时代赋予知识分子的责任。他拥有宽广的胸怀,敬业勤奋,奉献社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工作中,他要求严格,事必亲躬。他还心系群众,奉献社会,为“希望工程”等捐款近10万元。难能可贵的是,他清正廉洁,从不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他拥有奋斗不止的人生境界。吴大观同志用一生演绎了这样一句为世人耳熟能详的话: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在他位居高位时,自己只要动动嘴就行了;在他退休以后,本应该去安享晚年。但他却没有坐亨其成,他一心想着还能为这个社会做多少贡献,创造多少财富。他对人民、对国家、对党和事业无限的忠诚,这一点是我们所有人最应该学习的。

计划生育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价值

1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价值体现

1.1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核心价值在于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不仅在于解决好人民群众在计划生育中遇到的困难,为育龄妇女提供结扎,上取环,手术后遗症等技术服务,更主要在于满足人民群众围绕生育、不育、节育所产生的个人身心问题、家庭和睦和幸福生活问题。优质的服务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随着中国经济不断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计划生育服务也有了新的需求。在计划生育服务中,只有拓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标准,才能满足人民对计划生育服务的需求。计划生育这种公共服务需求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自我完善,提高服务质量和标准,也是中国综合国力增强,社会公共服务保障得到提高的表现。

1.2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有助于中国梦的实现

计划生育服务是一种社会公共服务,在社会公共服务中提高服务质量,强化优质服务,是人民群众主人翁地位的体现。通过优质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计划生育以及与之相关的个人需求和家庭需求,这有助于中国梦的实现。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是人民生活富足,各种需求得到满足,并且集中体现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实现优生优育对家庭和睦和个人幸福有直接影响,生育问题在家庭中是一个关键问题,通过计划生育的优质服务化解家庭中因为计划生育而产生的矛盾,这有助于人民实现幸福,实现个人以及家庭的中国梦想。

1.3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是提高国民普遍素质的保障

开展优质的计划生育服务,实现优生优育,扩大计划生育公共服务范围,提供全面具体的公共卫生协助,有助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通过计划生育公共卫生服务,进行普遍的医疗干预,帮助适龄妇女提高计划生育方面的大众知识,做好婚前检查,促进生殖健康,对孕妇进行,孕前教育指导、孕期综合保健、产后护理和母婴健康指导等服务使每个家庭都能生育出健康的孩子,全面提高中国的人口素质。优质的计划生育服务,可以实现对群体性的儿童疾病进行干预,还可以针对具体家庭的遗传病史进行综合分析,制定科学的对治方案,提高新生儿的整体素质。通过优质的计划生育服务,控制人口数量,把更多的家庭资源和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可以使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得到最大化的物质保障。

2 提升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价值的主要环节

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开展具有深远意义,因此在有关部门和各级领导的给予重视和支持的基础下要从实际出发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计划生育服务价值的提升应该稳步、全面、长久的开展,可以着重从以下五个环节着手:

2.1 加深优质服务进程

近几年,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普遍加深了对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价值的认识,为计划生育服务站的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加深工作思路创新、促进工作方法科学化进程,才能从根本提高计划生育服务质量,提升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价值。加深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进程既符合人民群众利益,又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各级计划生育服务站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优质服务建设活动作为主要目标,深化优质服务建设进程,切实的做到转变传统服务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各地计划生育服务站的情况不同,对于一些优秀建设单位的方法和思路只能借鉴,而不能照抄,要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研究再进行部署。

2.2 规范计划生育服务

计划生育各级领导和从事服务的技术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国务院颁布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正规化、规范化管理和服务。目前一些服务站依然存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服务操作流程不规范等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就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群众的需求。各级人口计生委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监督落实工作,可以采取考核评估制度检验计划生育服务站是否真正做到工作流程规范化。

2.3 吸收高素质人才

就目前情况看,我国计划生育管理队伍和技术服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导致整体素质偏低,不能满足高品质服务的需求。领导干部不仅是管理“人”更要管理“技术”,因此必须具备必要的相关医学知识才能胜任。为了保证计划生育服务整体质量的提高必须吸收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将掌握专业知识、懂管理、了解计划生育工作重要性的高质量人才吸收进计划生育系统。改革人事制度,为具有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更多机会,采取人才聘用与培养促进计划生育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

2.4 提高现有服务人员素质

以高素质人才作为榜样,全面提高计划生育队伍的整体素质是一项长远的工作。如何提高现有服务人员素质呢?通过正规的理论知识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结合实际工作需求制定培训计划,为了保证培训质量可以定期考核。理论知识的培训可以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及相关配套文件为主,技术培训要具有针对性,主要内容为相关临床检验操作、上取环操作等为主。

2.5 提升整体服务意识

计划生育服务既然被称之为“服务”就要具有与之相应的服务意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价值在诸多方面得到体现,因此作为一名计划生育服务人员必须时刻意识到,服务质量体现的不只是个人的工作态度,还有提供服务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服务意识。优质服务指的并不只是提供专业技术,而是全过程的高品质服务,最终目的是满足育龄群众的需求,因此计划生育工作者开展工作时要做到以人为本。

3小结

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有助于集中家庭和社会资源,实现优生优育,扩大计划生育公共服务范围,提供全面具体的公共卫生协助,提高全体国民的综合素质。在社会公共服务中提高服务质量,强化优质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在计生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也是人民群众主人翁地位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齐玉玲.浅析开展以人为本的计划生育综合服务[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1999(11).

[2] 李欣欣,石人炳.略论我国农村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J].人口与经济,2010(05).

[3] 王博识.关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几点思考[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8(06).

计划生育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卫生 计划生育 管理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与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息息相关,卫生工作更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卫生与计划生育工作能否做好是关系到社会安定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保障社会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不过在当前的卫生与计划生育工作中,一些部门中存在效率低下、人浮于事、漠视人民利益的官僚作风,一些同志在具体的工作中不注意工作方式,将人民群众视为被支配和管理,可以用来谋取某种个人利益的资源,这严重违反了党和国家执政为民,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最高宗旨的根本思想,使得人民群众在卫生与计划生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利益受到不必要的损失,造成了人民群众中的不满情绪,而这一切问题都在于我们工作队伍当中的某些同志没有摆正思想,没有将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工作的指导和方向,这一方面使得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在开展过程中效率低下,容易出现漏洞和问题,一方面也会导致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损失,在群众中造成不好的影响,破坏社会团结和和谐秩序。而怎样改进我县卫生与计划工作的工作质量,提高我县计生委的执政水平?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把“让人民满意”作为工作指导的理论依据

党的十六大报告当中曾经提出:要全面建设我国的小康社会根本在于让社会形成民主安定和谐的秩序,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和谐相处的局面。一个稳定、健康、和谐的社会是我们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而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政府工作中体现执政为民的思想与工作方针,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民为本”,要在具体工作中体现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具体的政府工作总要体现为了群众、服务群众、依靠群众的宗旨。笔者认为从党中央提倡的以民为本思想作为我县卫生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方向指导,在具体工作方法与措施上进行调整,通过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批评,“让人民满意”,来改进我县的卫生与计划生育工作质量与工作水平是最为可行的方案。以下本文将从几个方面阐述当前卫生与计划生育工作中容易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从调整管理措施,改革工作方式出发探索提高卫生与计划生育工作质量与获得群众支持与满意度的工作策略。

二、当前我县卫生与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不够重视,工作态度不端正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超速增长目前已经成为世界范围的重要问题,卫生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涉及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因此工作内容十分繁复,而且随着人群年龄的增长,婚嫁适龄人口的不断出现,卫生与计划生育工作还是一项常抓常新,永无止境,一刻也不能松懈的工作。虽然我们的工作队伍中不乏专业人员与工作能力突出的同志,但有些同志没有形成对卫生与计划生育工作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在日常工作中采取遇到问题消极躲避,处理问题能拖就拖的工作态度,甚至在工作之外搞副业,将卫生与计划生育工作视为领取死工资的谋财之道,这样就从思想上偏离了正确的工作态度,必然会导致工作质量低下,工作中出现各种问题。

2、官僚作风,行政效率低下

我们的工作队伍当中还有一些人存在陈旧的封建等级思想,一些同志不当地把人民群众视为被支配和被控制的对象,将自己视为人民群众的支配者与管理者,在卫生与计划生育工作中摆官老爷架子,以手中的权力压人,处处为人民群众设置障碍,这样就会导致卫生与计划生育工作行政效率低下,不公正待遇,损害政府的形象,计生委的形象,在人民群众中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3、工作方式简单粗暴,不注重群众感受

计划生育工作由于面对的是全体人民群众,因此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这需要负责同志具有高度的耐心和责任心,而目前我县的卫生与计划生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一些同志不注意工作方式,只追求效率,在对待群众上简单粗暴,没有充分顾及群众的感受,使得人民群众对我县卫生与计划生育工作产生不满情绪,同时也偏离了党和政府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宗旨。

三、调整我县卫生与计划生育工作方式的策略

1、端正认识,以正确的工作态度面对工作

认识到卫生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端正思想,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方向是做好卫生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根本前提,作为一项国家与政府重要工作领域的负责人员,首先要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对于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以高度的责任性和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态度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这样才能真正将工作做好。

2、摆正位置,端正工作作风

作为国家政府部门,首先要清晰地认识到政府机构服务于人民的职能性,要纠正陈旧的封建思想,纠正一些同志不当地将政府工作视为官府,将为人民服务视为管理和支配人民群众的错误认识。要树立卫生与计划生育工作当中执政为民的思想与工作方针,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民为本”,要在具体工作中体现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具体的卫生与计划生育工作要体现为了群众、服务群众、依靠群众的工作作风。根据党中央提倡的以民为本思想作为我县卫生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方向指导,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批评,“让人民满意”,这样才能有效改进我县的卫生与计划生育工作质量。

3、急群众所急,把工作做细

卫生与计划生育工作涉及到的内容繁多,管理的范围广阔,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时候如果负责人员不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在很多细节上容易出错误,一些行政措施可能有利于本单位人员,而会造成群众办理手续上的障碍,在卫生与计划生育工作中要注意站在群众的角度上来看待卫生与计划生育工作,让人民满意,重视人民群众的真实感受,及时地调整工作中不恰当的细节,让各项政策与制度更有利于人民群众方便,快捷地解决问题,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做好卫生与计划生育工作。

四、结语

卫生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关系到我县的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团结,对于卫生与计划生育工作措施改进的研究是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让人民满意”角度对于我县卫生与计划生育工作方法的改进意见是建设性的,具体还需要在具体工作中进行实效方面的验证,只有不断改进卫生与计划生育工作质量,提高卫生与计划生育工作水平,才能将我县的卫生与计划生育工作推向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陈冰心;谈公益事业单位员工队伍建设[J];管理观察;2014年12期

计划生育心得体会篇5

随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开展,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因独生子女意外死亡、伤残或患重大疾病导致在养老保障、精神慰藉、健康护理、应急救助等方面面临许多现实困难。为关爱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深化幸福家庭创建活动,保障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基本权益,三道河子镇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格局,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关爱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良好氛围。

1 开展关爱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活动的基本经验和主要做法

三道河子镇结合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解决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完善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拓展了优质服务的内涵,搭建了人口计生工作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新平台,形成了计划生育和生育关怀相结合的新格局,促进了人口问题的统筹解决。在关爱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工作中,三道河子镇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宣传倡导、政策推动、统筹协调的工作模式,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在经济上扶助、精神上慰籍、生产上扶持、生活上关怀、医疗上保障、就业上优先,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关爱体系,使特殊家庭真切地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关爱,温暖了孤独的心灵,坚定了生活的信心,激发了爱党爱国的热情,增强了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

一是抓准了最应该得到关爱的群体。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做出了贡献,他们为响应计划生育号召而牺牲了家庭和眼前的利益。现在,他们在精神上的伤害,生活上的困难,理应得到政府的补偿,得到社会的关爱。三道河子镇敏锐地抓住这一特殊群体,从精神、经济、生活等方面实施全方位的关爱,深受群众的拥护和社会各界支持。

二是融入了关注民生的大局。三道河子镇政府将关注民生与落实基本国策有机地结合,把关爱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工作作为民生工程之一,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提出了具体的切实可行的优先、优惠和扶助政策,加大了对响应计划生育号召的群众的奖励扶助力度,切实保障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的合法权益。

三是构建了人口计生工作齐抓共管的新平台。在关爱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工作中,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各界主动参与,政府机关、群众团体、非政府组织、部队、企业、学校、个人、志愿者等都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形成了在精神上、生活上、医疗上、就业上等各个方面予以帮扶的全方位的服务网络,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爱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浓厚氛围,为实现人口计生工作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构建了新平台。

四是完善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关爱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对他们实施救助和帮扶,从单纯的经济扶助,延伸到关怀生活、医疗保障、照顾子女就学、就业,使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关爱。

五是创建了“三结合”、“五关爱”深入开展的新载体。关爱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丰富和拓展了人口计生工作“三结合”、“五关爱”活动的内涵,赋予其新的内容和理念,体现了结合实际、抓住重点、突出特色、创新方法的工作思路,使之更加具体和务实,有效地推动了“三结合”、“五关爱”活动的深入开展。

六是塑造了人口计生部门的良好社会形象。关爱计划生育特殊家庭顺应了人口计生工作的发展规律,是一项德政善举,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符合建设诚信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宗旨,促进了人口计生工作由行政制约为主向依法行政、思想政治教育和优质服务转变,得到了党委、政府的重视、社会的认可,受到了基层的欢迎、群众的拥护,得民心、顺民意,树立了人口计生部门良好的社会形象。

2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新阶段、新任务我们清醒的认识到,现在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繁重任务没有改变。一是中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没有根本改变;二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地位没有根本改变;三是群众生育意愿和生育政策之间的矛盾没有根本改变;四是人口和计划生育作为天下第一难的工作性质没有根本改变。现在,人口计生工作的难点更多了,主要存在“四个难”。一是出生缺陷预防难。二是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难。国际正常值为103-107。三是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服务难。流动迁移人口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构成巨大压力,也增加了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的难度。四是综合解决老龄化问题难。目前,三道河子镇 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越来越多,未富先老,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社会保障面临空前压力。

3 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关爱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工作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随着这项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入,必将有力地促进人口计生工作实现“四个转变”,推动三道河子镇人口计生工作迈上新台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3.1 工作思路由单纯控制人口数量为主向在稳定低生育水平基础上,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

3.2 工作方式由注重人口计划为主向人口计划和生育关怀并重转变。

3.3 工作方法由行政制约为主向建立利益导向机制转变。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进行优待和补偿,使他们在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惠,生活上有保障,教育引导群众树立科学进步的生育观念,激发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

计划生育心得体会篇6

今天召开的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奖惩暨创建全国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动员大会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我们认真回顾总结了年全市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对年工作进行了排部署,同时,对一些先进典型进行了颁奖,对工作落后的两个乡镇进行了通报。市政府和各县(市、区)、市直相关部门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刚才,市长做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如何做好今年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强调三点意见:

一、正确把握形势,增强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同经济社会发展一样,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市累计少生190多万人,有效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去年以来,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中心,使我市计生工作在攻坚破难上有了新突破,在亮点培育上有了新特色,在优质服务上有了新提升,在基层基础上有了新加强,在社会宣传上有了新深化,在争先创优上有了新硕果,圆满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下达的各项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任务。同时,我市还被推荐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申报单位;成功创建为“国优”县,并荣获“国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先进单位”称号;市被确定为“全省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示范单位”;县、区顺利跨入“省优”县区行列。我市先后2次在部级、5次在省级人口和计划生育有关会议上做典型发言。国家人口计生委副主任在去年10月份莅考察调研时对我市人口计生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我们可以欣慰地说,去年一年全市人口计生工作发展有进步、事业有成就、省内有地位、全国有形象。在此,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大家,并通过大家向全市为人口计生工作做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仍然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刚才,同志在讲话中也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查找,我感觉这些问题主要有:一是人口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还存在不协调的因素。我市的人均水资源量、人均耕地面积都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二是现阶段我市人口计生工作发展形势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现实要求之间还有一定差距。我市正面临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人口出生率居高不下,同时,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等,都成为影响我市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协调的重要因素。三是工作方法水平上的滞后与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新要求、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我市有的地方抓工作不够主动,落实人口计生工作没有到位;有的被动应付、工作落后的局面没有改变;一些部门履行齐抓共管的职责仍然缺位,综合治理的格局还没有真正形成。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在下步工作中采取措施,着力加以克服和解决。

当前,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发展态势良好,尤其是去年我市被省推荐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申报单位,这是我市人口计生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的难得机遇。全市上下一定要对创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活动高度重视,牢牢把握机遇,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强化全意识,建立健全保障人口全的决策机制;强化人均意识,坚定不移地实施“一高一低”发展战略;强化使命意识,综合治理影响人口全的热点、难点问题;强化创新意识,加快建立和完善新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制,树立必胜信心和决心,努力把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明确工作重点,推动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现新发展、新跨越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的人口计生工作要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中心任务,以创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为动力、为抓手、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在工作中,我们要抓好以下四项重点工作:

(一)立足根本,坚持把稳定低生育水平放在首要位置。当前,控制人口增长仍然是人口计生工作的一项核心任务。稳定低生育水平,重点在农村,难点在流动人口,切入点在人口大县和工作薄弱的乡镇。虽然,我市连续十几年稳定在低生育水平,但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强有力的行政手段和社会制约措施来实现的。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把控制人口数量、稳定低生育水平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基础工作,加强宣传教育,转变群众婚育观念,强化对后进单位的重点帮扶,强化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堵塞管理漏洞,加大对党员干部和社会公众人物违法生育问题的治理力度。今年要全力做好在职职工生育情况清查登记工作,建立党员、干部、职工生育情况数据库,对查实有违法生育的党员干部一律不得提拔任用,不得评先表彰。同时,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教育和经济等手段,在巩固提升村为主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依法行政、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为稳定低生育水平提供保证。

(二)关注民生,完善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完善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让人民群众切实得到实惠,不仅是人口计生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的基本内容,同时也是保障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发展权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抓手,更是新时期我市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长久之策。年以来,经过全市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我市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框架体系初步建立。去年,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发〔〕29号),确立了“721”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发挥好利益导向政策的作用,突出既定政策的贯彻落实,对于法定和市委、市政府规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必须全面兑现,决不能失信于民。同时,各有关部门在制定普惠政策时,要注意与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相衔接,特别是在生活保障、社会救助、征地补偿等方面,在注重提高受惠面的同时,应充分体现对计生家庭的优先优惠,真正让计生家庭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得实惠、生活上有保障、社会上有尊严,努力营造计划生育自治、自主、自觉的良好氛围。

(三)突出特色,全面推进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构建村居文化发展平台,使乡村人口文化大院、人口学校成为基层法制宣传、科普教育、技能培训、文化娱乐、生殖健康服务主阵地。要构建健康促进平台,继续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紧紧围绕“生育、节育、不育”三大方向,实施“品牌”推动战略,努力打造“生殖健康、优生促进、婴幼儿早教、老年护理、公共服务”五大品牌。要构建信息服务平台,打造数字化计生,提高人口科学管理水平,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持。要构建民主自治平台,在计划生育群众自治方面不断探索新方法,总结新经验,再造民主管理新亮点。要构建人口发展公共管理平台,为加快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互通、管理互补、服务互动、责任共担”的区域“一盘棋”格局打下良好基础。要构建便民服务平台,全面推进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政务公开,提高依法管理水平,提升群众满意度。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下我市计划生育“一站两中心”建设问题。“一站两中心”建设是我市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市创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的重要举措,已列入今年市政府重点建设项目,今年要加快进度,希望有关部门、有关区要积极推进,确保年完成施工建设任务,使新的“一站两中心”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职能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四)求真务实,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当前,面对严峻的人口形势,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全市人口计生系统党员干部一定要居思危,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得有丝毫懈怠,不得有半点松劲。要把责任牢记心中,把工作抓在手上,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毫不懈怠的作风、坚韧不拔的毅力,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艰苦奋斗,将各项工作做得更好。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创造一流业绩。要狠抓工作落实,切实把心思凝聚到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同时,各级政府要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人口计生干部,为他们开展工作、履行职责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三、进一步加强领导、严明责任,为实现人口计生工作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关系民族发展,关乎人民幸福,责任重于泰山。各级各部门要以对党和国家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狠抓落实,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提供坚强保障。

一要党政主导,摆上位置。各级政府、各部门都要紧紧围绕“为人民造福”来思考人口问题,切实把人口计生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听取汇报、亲自调研督导、亲自协调解决问题,要着重解决好组织保障、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必备条件,真正做到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协调各方力量,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在财政投入上要足额预算,均衡拨付。各级政府在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中,要进一步加大对人口和计划生育的投入力度,要按照中央《决定》提出的“一个高于、四个确保”的要求,逐步健全稳定增长的投入保障制度,形成良性循环,满足人口计生事业发展需要。

二要统筹协作,齐抓共管。人口计生工作涉及面广,必须进一步完善各级人口计生工作领导机构和协调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和任务,加强对成员单位履职情况的督查和考核。各级人口计生领导小组要切实发挥统筹协调职责,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分析形势,研究问题。人口计生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能,加强调查研究,提出建议措施,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要进一步落实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法人的单位负责制,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综合评估、互通信息、搞好协作,特别是在宣传教育、流动人口“一盘棋”、出生缺陷干预、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应对人口老龄化等方面,各部门要做到互促双赢,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综合施治的强大合力。

计划生育心得体会篇7

1986年和1992年颁布的“国家教育政策”(Govt. of India, 1986&1992)把普及初等教育所取得的成就放在优先地位。印度《宪法修正案》第83条规定,6-14岁的儿童享有受教育权(Sadagopal, 2002: p. 1)。在全民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印度在宏观和微观方面都实施了很多有关全民教育的计划项目(Mukundan, 2004)。这些计划项目关注初等教育入学人数和在读人数的增长、学校出勤人数的提高以及受教育者尤其是女童接受教育的强烈需求。而且,不仅在邦和地区内部盛行关注学生出席人数和学生所取得的成就,对于学生成绩相对较低等问题,邦和地区政府也都给予了特殊关注。

为了加快普及初等教育的步伐,印度政府在2001年成立了由总理任主席、人力资源开发部部长任副主席的“国家初等教育代表团”。在邦一级也成立了由各邦行政长官组成的类似代表团。一些计划和项目经过多年的实践后,为制定符合宪法授权的教育目标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这些计划和项目包括人力资源开发区域拓展教育项目(AIEP)、初等教育课程更新项目(PECR)和社区参与教育发展活动项目(DACEP)。70年代和80年代制订了通向全面发展的初等教育项目,近年来还有Andra Pradesh邦初等教育计划(APPEP)、Bihar邦教育计划(BEP)和Lok Jumbish邦初等教育计划(DPEP),等等。除此之外,还制订了由中央资助的免费午餐计划,保障在全国范围内提供诸如教室、黑板等最基本教学用品计划,教师教育发展计划以及其它一些非正式的教育计划。

比较1950-1951年与1999-2000年国家对初等教育所做出的努力可以看出,自从1950-1951年国家启动经济和社会计划的重大举措以来,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1950-1951年

1999-2000年

2,100,000所小学有5,380,000名教师

6,420,000所小学有1,919,000名教师

13,596所小学高年级学校有85,496名教师

198,000所小学高年级学校有12,980,000名教师

小学生注册人数超过19,154,000名(注册率达到42.6%) 小学生注册人数超过1,136,120,000名(注册率达到94.9%)

小学高年级注册人数31,200,000名(注册率为12.7%)

小学高年级注册人数420,650,000名(注册率为58.8%)

[资料来源:国家教育研究机构(NCERT),2005年,第3页]

另外,印度政府还在以下几方面采取了措施:聘用了30多万名教师、建造了20多万座校舍,建立了400多个区级教育培训机构,在271个地区实行了初等教育计划,使退学率由1960-1961年的65%减少到1999-2000年的40.3%。

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进一步巩固以上各种计划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所获得的成绩,印度政府在2000年颁布了全民教育计划(SSA),全民教育计划的目标是加速初等教育普及化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全面的、覆盖了全国各区的小学和小学高年级层面的项目。全民教育计划以为社区提供有质量保证的初等教育为使命,旨在提升学校系统的运作能力。由于一些邦没有资金来源,无法建立像Andra Pradesh邦初等教育计划(APPEP)、Bihar邦教育计划(BEP)、Lok Jumbish邦初等教育计划(DPEP)等这样的教育项目;另一些邦即使有教育资金,但那些居住在城市贫民区的人们无法从这些教育计划项目中获益,实施全民教育计划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全民教育计划的内涵、目标与基本特征

(一)全民教育计划的内涵

全民教育计划是:为普及小学教育而提供的一个清晰的时间框架;针对全国对基础教育质量的需求而做出回应;通过基础教育为促进社会公正提供机会;使村教育委员会以及地区教育研究机构、学校管理委员会,家长与教师协会,母亲委员会,村(组)自治委员会以及其它基层组织有效参与小学管理;表达在全国普及小学教育的一种政治意愿;中央、邦和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合作;为邦政府制定初等教育政策,并在实践中得以实施提供机会;同扶贫机构和民政部门一起,使全民教育计划体现在教育部门的规划中,并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二)全民教育计划的目标

全民教育计划的具体目标包括:在教育担保中心的帮助下,在偏僻地区建立学校,从而使所有偏远地区的适龄学生在2003年前重返校园;到2007年所有儿童接受完整的五年小学教育;到2010年所有儿童接受完整的八年小学教育;强调“生活教育”,关注小学教育质量满意度;2007年在小学阶段、2010年在初中阶段弥合性别和社会阶层的差距;到2010年力求不让一个小学生辍学。

(三)全民教育计划的基本特征

全民教育计划的基本特征包括:中央和邦一级的机构改革以提高效率和改善由上至下的政策传达体制;持续的财政支持,即中央与邦政府长期的财政支付比例在第九个五年计划(1997-2002)达到85∶15,第十个五年计划(2002-2007)达到75∶25,以后将达到50∶50;通过村教育委员会、地区政府研究机构以及其它一些诸如妇女组织等地方团体的有效参与,由社区决定与学校相关的教育事务;以国家教育研究培训机构、国家教育计划管理机构、国家教师教育机构、邦教育研究培训机构、邦教育管理与培训机构以及地区教育培训机构为主导,加强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小学教育质量;社区对所有实施情况的监督有着极强的透明度;社区把居住户作为基本单位,采取自下而上的方法制定计划;计划制定的一个主流是对女童的教育给予关注,并对教育落后地区的女童教育有专门的论述;注重使在宗教和语言上占少数的族裔接受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教育贴近生活,关注“生活教育”;认识教师角色的重要性,并关注教师人力资源发展的需要;为制定地区小学教育计划(DEEP)做准备,并能体现出政府部门以及非政府部门的投资情况。

二、全民教育计划的实施机制和管理结构

实施全民教育计划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是使目前的教育结构和机制更灵活、更有效,建立一套完整的全民教育计划实施机制,从而能够为所有学龄儿童提供有质量保证的初等教育。现有教育组织从国家到最基层都有责任实施全民教育计划。不同层面的组织结构包括:

(一)国家层面

国家层面的组织机构包括:1、总委员会,在印度总理领导下,由人力资源开发部(HRD)部长任副主席。2、执行委员会,由人力资源开发部部长领导。3、初等教育局,由初等教育局秘书领导,并配备7-8名主任、副秘书、教育顾问等。4、学术和技术支持委员会,由国家教育研究培训机构(NCERT)、国家教育计划管理机构(NIEPA)、国家教师教育机构(NCTE)以及印度教育顾问有限公司技术支持小组等组成。

(二)邦一级层面

邦一级主要负责全民教育计划的实施及管理。通常邦政府利用现有不同层级的教育组织结构开展工作,这些组织机构包括:1、邦总管理委员会,由邦行政长官领导。2、邦实施委员会,印度的每个邦都设有邦实施委员会。除一两个邦有独立的邦初等教育计划外,其它各邦都建有并在实施邦初等教育计划。邦实施委员会由秘书长、教育秘书以及教育专员领导。3、邦项目办公室,通常由教育部长、邦公共教育指导主任领导。然而,在设有初等教育计划的邦,可以利用初等教育计划项目办公室实施全民教育计划。4、学术和技术支持,由邦教育研究和培训委员会(SCERT)、邦教育管理和培训机构(SIEMAT)以及人力资源小组提供,在一些邦设有专门的研究机构。

(三)地区一级层面

1、在地区一级层面建立了由Zila Parishad区的行政首长、主要执行官员以及区地方法官领导下的地区项目计划实施协会。2、教育官员对初等教育全民计划的实施负责,而在实施邦初等教育计划的一些邦,地区项目办公室也参与初等教育全民计划的实施。3、学术和技术支持,由区教育机构、区人力资源小组以及其它专业机构完成。

(四)街区一级层面

街区教育官员负责街区全民教育计划的实施。在每个社区划分不同的街区,已经成立了或正在成立的街区人力资源中心(BRC)负责提供学术和技术上的支持,并负责对不同领域的职员进行培训,同时负责为小组人力资源中心(CRCS)以及学校提供学术帮助。

(五)小组一级层面

大约10-12所学校组成一个小组。像街区人力资源中心(BRC)一样,每个小组已经成立或正在组建在人力资源协调中心(CRCC)领导下的小组人力资源中心(CRC)。小组人力资源中心通常设在小学校内,并有一间专门的办公室。它负责了解、调查全民教育计划活动的实施情况,并为学校提供面对面的学术帮助,组织开展教师经验交流的学术论坛活动。

(六)村、学校一级层面

在学校的日常事务管理以及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运转等方面,村教育委员会(VEC)、Panchayati Raj村研究机构(PRJ)、学校管理委员会(SMC)以及家长与教师协会(PAT)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全民教育计划实施的有关条款、标准及规定 在讨论制定全民教育计划实施的有关条款、标准及规定之前,有必要在以下几方面给予重视:第一,每个区应拟定区初等教育计划,参与全民教育计划的制定,其中包括每个区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和将要采取的干预措施,以确保初等教育质量。第二,地区对邦政府提供的财政预算有优先使用权。第三,所有由国际上和其它机构提供的资源应体现在计划中。第四,对财政预算的评估应与全民教育计划所涉及的条款紧密相关。

为实施全民教育计划所制定的条款和有关规定,体现在满足普及教育的需要、保证入学人数、控制辍学人数以及提高初等教育质量等方面。1、成立新学校。邦政府条款规定,应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一所步行在一公里范围内的学校,并在大约有300名人口的居住区内建立新学校;如果有足够的小学生源,应提供一所小学高年级学校和两所小学校。2、提供可供选择的教育服务设施。在居住区内建立“教育担保中心”(EGS),负责管理15-20所学校范围内达到入学年龄又不能入学的学龄儿童。指派一名兼职教师管理运作此中心。如果学龄儿童的人数超过40名,那么可以再指派一名兼职教师。这样的中心如果经过2到3年的成功运作,可以转制为一所小学校。“教育选择和革新中心”以提升地段人口的教育水平为目的,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社区的需要,开展如“弥补小学缺失课程计划”、“重返校园计划”等革新项目。3、教师聘用。在小学每40个学生配备一名教师。这项条款对偏远的宗族部落地区,可适当放宽条件;在小学高年级组每个班应配备一名教师;如果因为入学人数的增加而需要聘用新教师,应首先得到邦政府的批准;除了全职小学教师外,如果邦政府仍然急需教师,可聘任兼职教师;在每个区聘用新教师之前,应合理安排现有的教师。4、提供免费的教科书。所有的女童、计划内的适龄儿童以及部落地区的儿童都应得到邦政府提供的免费的教科书。如果政府没有提供免费教科书,那么每个孩子每年可以得到150卢比的补偿。5、教学设备。为新学校提供10000卢比的资金;为新成立的小学高年级学校和已经成立的但没有加入“最低教学设备保障项目”的学校提供50000卢比的资金。6、给予学校拨款。每一所小学和小学高年级学校每年能获得2000卢比的拨款,用于更新功能失调的学校设备和购置图书。7、给予教师拨款。每所小学和小学高年级学校的每位教师每年可获得500卢比的拨款。8、教师培训。有三种全民教育计划所期望的教师培训形式:一是所有的教师能够接受为期20天的在职培训;二是为未经过培训的在职教师提供为期60天的知识更新培训;三是为新教师提供为期30天的上岗培训。此外,如果当地根据实际需要、具有正当理由而希望得到其它形式的培训,可以列入计划中。9、科研、评估和监督。每所学校每年用于与初等教育相关的各个不同层面的科研经费1400卢比,比如创新活动、学校发展以及一些微观计划等项目的开展。10、社区领导培训。计划中提到,每个村可以有8人获得为期2天的培训,并可提供每天30卢比的资金。这样的培训可以由地区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举办。11、特殊教育的需要。全民教育计划条款规定,每年为每个残疾儿童提供1200卢比,使他们能够接受教育。12、革新。全民教育计划条款规定,提供给每一个地区的每一个革新项目1500000卢比的资金,主要用于儿童早期护理和教育、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儿童教育、女童教育、小学高年级的计算机教育等四方面的研究。13、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教室、新校舍以及饮水设备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对改善学校、街区以及村组的公共设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有的村和学校一级的建设工程,都在当地社区的协作下完成。此外,每年每所学校还将获得5000卢比用于修缮学校设施。

四、为提高初等教育质量所做出的努力

印度政府已经意识到,到目前为止这个计划关注更多的是为儿童提供初等教育、初等教育的入学人数和防止辍学等方面,而在某种程度上对教育质量尤其是教学效率和学生取得的成绩缺乏关注。因此,在关注入学人数、防止辍学等方面的同时,应把重点放在提高初等教育质量上。为此,全民教育计划提出了一个针对教育质量做出的完整的、全面的计划,提倡通过分权和社区在学校管理和实施中所具有的灵活多变的特点,对学校进行干预。这就意味着干预和实施计划,一方面要关注初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必须携起手来,通过共同的努力来提高入学人数和防止辍学人数增加。

对全民教育计划有关条例的探讨表明,对提高教育质量的各项活动,政府在机遇和财政等方面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可以总结为:1、改善学龄儿童校内外的学习环境,例如改善饮水设施和修缮厕所等条款。2、主要通过合理的教师流动、新教师以及兼职教师的聘任等途径,确保学校所需教师的人数。3、通过重建和改革与教师实际需要相关的教师培训制度,增强教师的工作胜任力。4、为了切实提供基于需要的教师培训,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建立地区人力资源中心和小组人力资源中心,并深入教学第一线为教师提供帮助和指导。5、计划中实施的课程改革与2000年由国家教育研究机构(NCERT)根据地区实际适当修改后而提出的“国家学校教育课程改革框架”相适应。(确保女童和所有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儿童享受免费的教材资料,邦和地区一级也要根据环境和实际需要,为特殊教育群体提供保障)全民教育计划号召在地区级层面实施课程改革分权计划。6、关注“生活教育”,使教育贴近生活。7、确保一些有活力的专业机构加入到计划中来,例如国家教育研究培训机构(NCERT)、国家教育计划管理机构(NIEPA)、国家教师教育机构(NCTE)以及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等。8、通过为学校和教师提供适当的帮助,提高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水平。9、强调儿童从早期到小学高年级这一阶段的教育。10、为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初等教育质量,特别是加强对教育质量的相关干预,全民教育计划提出了在各个不同层面推行教育改革的设想。11、重视科研、文件和评估特别是对学生的评估。12、对全民教育计划的监督指标已经得到认可。国家教育研究培训机构提出了对计划进行监督的战略性指标,国家教育计划管理机构提出了对质量进行监督的适用性指标。在监督过程中,由经邦一级政府认证的专业机构给予帮助和指导。

由于效率和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是满足不同地区教育需求的决定因素,全民教育计划在效率和创建完善管理信息系统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分权的计划和实施需要能够提供各个不同层面的不同信息,以确保在各个层面上都形成良好的功能机制。

五、结论

通过努力,全民教育计划最终试图创建一个全面的、完整的、确保初等教育质量的计划,把让6-14岁的儿童接受教育作为计划中的一部分,还规定了改善学习环境,加强教师工作胜任力和对他们进行一线教学指导,进行课程改革,在教育学、教育科研以及革新活动等方面的改进与提高等内容。

全民教育计划强调如何使目前的教育管理组织结构更有意义、有效率以及更加灵活多变。目前,在邦和地区层面已经形成了具体实施全民教育计划的组织结构:邦教育研究培训机构,地区教育培训机构,地区人力资源中心以及小组人力资源中心等,它们在提升初等教育质量方面发挥了作用。

全民教育计划为每个区提供机会,使他们可以用自己的视角制定初等教育计划和实施地区干预。每个区制定的初等教育计划条例(DEEPs),就是针对其不同情况所给予的支持与关注。条例规定了建立新学校,为学校提供设备保障,保证专兼职教师人数,为所有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和女童提供免费的教科书,为教学提供资金和资料,提供保证学校发展的拨款等内容;同时提出了全面的教师培训、教研和监督计划,开展革新项目并对项目进行管理,对社区领导进行培训以及为残疾儿童提供一体化教育等要求。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计划还规定了校园建设、地区人力资源中心和小组人力资源中心的办公楼建设以及教室、厕所、饮水设施等方面建设的内容,并设立基金用于维护学校建设。

尽管这个项目到目前为止得到了承认并对难以触及到的群体给予充分的重视,但今后仍应在“怎样实施”和“如何实施”上给予更多的关注,加强各个机构和个体的能力建设,包括计划的制定、项目的实施和监督,特别是对不同层面的分权管理;同时确保教育担保中心能够吸纳不同层面的儿童,确保他们能够通过与全日制小学的学生们相当的教育革新项目接受教育。因此,要加强对这些机构和中心的有效的、持续的培训,以提高他们对社会需求的胜任力。

为分享共有资源和专业知识,需要加强网络工作机构的建设,因为资源和知识的共享可以更直接地帮助学校、教师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全民教育计划融各方努力与各项计划于一体,是一项重要的战略性计划。因此,需要尽最大努力,对不同层面的政府机构和村级机构进行合作和干预,尤其在地区一级,要促使地区间的项目官员们在创造力、创新力以及团结协作等方面发挥作用。

注释:

①India, Government of. ( 1986a) . National Policy on Education. New Delhi: 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②India, Government of. ( 1986b) . Programme of Action. New Delhi: 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③India, Government of. ( 1992) . Programme of Action. New Delhi: 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④India, Government of. ( 1993) . Report of CABE Committee on Decentralized Management of Education. New Delhi: 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⑤India, Government of. ( 2004) . Sarva Siksha Abhiyan: A Programme for Universal Elementary Education; Manual for Planning and Appraisal. New Delhi: 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⑥Mukundan, M.V. ( 2004) . Educ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a Case Study of India' s Kerala State. Shenyang: Liaoning People' s Publishing House.

⑦National Counci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Training( NCERT) . ( 2005) . Modules on Quality Dimensions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Under SSA. New Delhi: NCERT.

计划生育心得体会篇8

新型婚育文化与城市文明的关系。新型婚育文化的本质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它包括文化、习俗、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文化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是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建设城市文明,在抓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建立起一种适合于城市居民的文化观念。一旦这种文化观念能够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其广泛、稳定而持久的影响。

新型婚育文化是生育观念、婚育习俗、生育行为的综合产物。包括文化、风俗、法制、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等内容,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婚育文明要求人们在恋爱、婚姻、家庭及生育过程中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现代婚育观念、科学生育方法和社会道德规范,自觉履行公民合法的婚育权利和义务。因而,婚育文明是城市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文明在居民婚育、节育、不育等方面的具体表现。所以,在城市文明建设中,必须坚持把生育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与培养新型市民、建设文明家庭相结合,以富在社区、乐在社区、美在社区为重点,使广大市民真正过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享受婚育文明与城市文明给市民带来的实惠。

城市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的内涵。通过在城市社区广泛深入开展,男女平等、优婚优孕、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生男生女顺其自然、女儿也是传后人、男性参与计划生育、计划生育丈夫有责等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成为社会主流风尚,市民树立起适应城市建设需要的婚育思想观念和婚育文明意识。晚婚晚育是从结婚和生育的时间上对人们提出的要求;优婚优孕、少生优生是从生育的数量和质量上对人们提出的要求;男女平等是从夫妇和子女性别在社会和法律地位上对人们提出的要求;生男生女顺其自然是从生育性别规律选择上对人们提出的要求;女儿也是传后人是从遗传和财产继承方面对人们提出的要求;男性参与计划生育是从男性成员在社会和家庭中参与计划生育上对人们提出的要求;计划生育丈夫有责是从丈夫实行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方面对人们提出的要求。通过建设城市新型生育文化,实现城市婚育文明。

满足市民需求,找准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市民喜的是实的,烦的是虚的,盼的是服务。计划生育工作开展多年来,之所以能够日益深入人心,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拥护,靠的就是实实在在的优质服务。少生、优生,成才已经成为广大育龄市民的第一需求。围绕满足市民需求,大力开展优质服务,在服务中开展温馨化、面对面的宣传教育,是城市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的切入点。

围绕优婚、优孕、优生、优育,社区、街道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为广大育龄妇女提供上门综合服务,把宣传、政策服务送到家,城市文明建设建到哪里,计划生育服务就延伸到哪里,新型婚育文化建设就到哪里。以点带面,全面开展婚育新风与城市文明建设同行。一是开展优婚优孕、优生优育知识的咨询,向市民发放宣传品、宣传单和宣传挂图,向广大适龄青年大力宣传婚前检查的好处。澄清对婚检的模糊认识。在社会上营造“婚前查体好处多”,“婚前不查体,害人又害己”,“婚检早干预、生活无忧虑”的良好氛围。二是开展产期保健教育服务。为育龄妇女和孕产妇提供孕产期保健指导服务为孕妇、产妇提供卫生、营养、心理等方面的咨询和指导以及产前定期检查等医疗保健服务指导。三是开展优生优育教育服务。充分利用社区“五期教育”培训班,大力宣传优生优育知识;社区、街道计划生育服务站设立咨询服务热线,为市民及时提供咨询服务;社区、街道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在药具随访、产后随访、术后随访服务中负责进行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做好优生优育宣传教育工作。四是开展育儿护理教育服务。为产妇提供科学育儿、合理营养、母乳喂养等知识的指导教育和儿童卫生保健服务。五是开展幼儿早期教育服务。六是开展产后随访服务。对母亲生育孩子特别是生育女孩的给予探望慰问,让生育女孩的母亲心中感到温暖,在家庭有地位,在社会上感到光荣。对育龄妇女生育后无人照顾、服务跟不上的,由社区、街道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或育龄妇女小组长负责照顾。七是采取多种形式对城市下岗、失业母亲和城市特困母亲进行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上门开展现场技术指导、服务,切实帮助解决生活过程中的技术难题。通过开展服务,满足市民需求,架起计生干部与广大市民联系的桥梁,拉近与市民的距离,在服务中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在服务中落实管理措施。

以开展活动为载体,抓好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的结合点。一是与开展关爱女孩、关爱母亲套餐行动相结合。大力开展以关爱女孩生命权、推进出生人口性别比平衡,关爱母亲生育、推进少生成才工程,关注母亲健康、推进建设文明幸福家庭,关注母亲生活、推进妇女地位提高,关注母亲子女入学、推进生育政策引导,关注母亲权益、推进男女平等为主要内容的“关爱女孩关爱母亲套餐行动”,加快实现由控制人口数量向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转变,由管理主导型向优质服务型的转变,营造有利于女孩生活、成长的环境。二是与落实奖励扶助政策相结合。建立人口福利基金,落实计划生育优惠奖励扶助政策,帮助独女户、二女户和计生困难家庭发展经济,解决养老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完善对计划生育特困家庭进行救助的长效机制,确保让计划生育特困家庭得到救助。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少生快富典型、符合二孩生育政策终生只要一个孩子的家庭和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在社会上营造“计生家庭有困难,政府救助度难关”,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听党的话不吃亏,计划生育得实惠”的良好氛围。三是与完善网络载体相结合。健全社区、街道计划生育队伍,形成一个自上而下完整的网络体系,发挥系统内的人才优势和阵地优势,向广大群众宣传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知识。要运用远程教育网络这一现代教育手段,组织广大育龄妇女学知识、学文化、学习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提高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渗透力。四是与开展计划生育经常性工作相结合。向育龄市民宣传落实长效节育措施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计划生育义务。要按照“首选长效、注重实效”这个原则,引导育龄市民自觉落实长效节育措施,提高长效节育措施率。既要向群众宣传实行晚婚晚育的好处,也要向群众宣传实行晚婚晚育是每个公民的义务,积极引导育龄群众自觉实行晚婚晚育。要加大入户宣传的力度,要掌握方式方法,按照分类,根据育龄群众普遍的心理反映,采取算对比账、说服教育、典型引导等办法,把履行计划生育义务变成市民的自觉行动。五是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要把“计生国策早知道, 婚育新风润万家”活动的工作目标纳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通过妇女双学双比、巾帼建功活动、创建文明城市、文明街道、文明单位等形式和载体,把城市新型婚育文化建设活动引向深入。

广泛动员市民,把握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的着力点。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是市民,市民需要教育,教育就靠宣传。广泛动员市民,让市民宣传市民,让多数人做少数人的工作,形成计划生育工作与广大市民同期共振,是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的着力点,也是人口计生工作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大力开展“计生国策早知道,婚育新风润万家”活动。市民力量在于组织动员,市民工作在于告知管理。建设新型婚育文化,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行动起来,让“计划生育我的责任”“计划生育我的义务”“计划生育我的权利”深入人心,让市民在充分享有计划生育权利的同时,自觉履行计划生育义务,尽计划生育的责任。让市民切实感受到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是对国家负责、对家庭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只有少生才能快富,只有优生才能幸福,才能创建人与社会的和谐进步。

“早”就是把宣传教育放在计划生育工作的首位,任何工作都要坚持宣传先行,只有让市民早知道、早了解、早明白,市民才会理解,才会支持。让广大市民早知道计划生育权利、义务和责任,必须充分相信市民,紧紧依靠市民,广泛动员市民,吸引市民参与,发挥市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人,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让广大市民知道实行计划生育是计生法规赋予的责任,是社会资源环境要求的责任,是对家庭成员和个人幸福的责任,不尽计划生育责任就要受到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制裁,就要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落实节育措施、接受健康查体都是公民应履行的义务,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晚婚晚育奖励、计划生育服务等都是公民应享有的权利,充分享受权利的前提是自觉履行好计划生育义务。通过开展这项活动,让每个人切实感受到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是对国家负责、对家庭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让市民在充分享有计划生育权利的同时,自觉履行计划生育义务,尽计划生育的责任。把工作重心下移,与市民离得越近,工作就越实在、越有效。

计划生育心得体会篇9

**位于**南部,幅员面积2602平方公里,辖31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256个村(居)委,1927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65万人,已婚育龄妇女13万人,建立了市乡村(居)计生协会组织291个,发展会员70150人,全市34个乡镇(街道)的100%的村,97%的村民组实施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组建了“诚信小组”6939个,协会中心户6939个,参加村民自治的成年村民174366人,育龄群众参与率达63%,其中已婚育龄妇女参与面达75%。近年来,各级计生协会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创造性地开展协会工作。市协会在1989年、1995年两次评为“全国模范协会”,在1998评为“全国100个先进县级协会”,还被国家人口计生委评为“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单位”。1986年以来,**市人口计生工作及有关单位先后14次获得了部级的表彰。年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市。“服务计生”、“诚信计生”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同。

一、“诚信计生”模式

“充分自愿,高度自治”,即育龄妇女在互相信任的前提下,通过“双向选择”,由5到10名左右的育龄夫妇自愿组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诚信小组,通过组员推选产生诚信小组长,小组成员分别在《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诚信书》上签字,从而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运行机制。对没有组合到诚信小组的育龄妇女,列入村委会直管的重点服务对象,由村组干部、共产党员分别联系到人。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优惠政策,诚信小组的计生户,可免费享受各项优惠政策。在此基础上,市人口计生委、计生协会还制定《诚信小组长(协会中心户长)》工作手册,使村民自治形式的诚信计生工作更加规范。

二、主要作法

(一)将协会中心户嫁接到诚信小组。在行政管理时期,村级协会的载体(组织细胞)是“协会中心户”,这个载体多半是按就近的原则组合,还带有行政色彩。自从实行村民自治后,群众参与计划生育的载体是“诚信小组”,并打破了就近原则由群众自愿组合,之前的“协会中心户”随之解体。但市协会通过实地考察发现,一些“诚信小组长”是以前的协会中心户长,这说明我们的中心户长有“先天”的群众基础。为此,我市计生协会与人口计生委商量,采取“合二为一”的嫁接方式,将“协会中心户”嫁接到“诚信小组”,使诚信小组长与中心户长融为一体。成为了“生育上互帮,生产上互助,三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的多功能中心户。通过中心户的带动,协会的育龄夫妇在遵守计划生育政策的同时,积极参与产业结构调整,落实致富项目,使人口与计生工作与农村经济建设、农民增收致富有机结合起来,诚信小组的作用得到拓展,成为了村级民主政治建设的最基层细胞组织,此举得到国家计生协会刘汉彬副会长的高度赞赏。

(二)协会会员在村民自治中唱主角。由于“诚信小组长”的产生不是官方意志而是群众推荐,这些领头人最能了解群众的疾苦,最能代表人民的意志。在组建“诚信小组”时,由于我们的“中心户长”本身就深得干部群众的信任,加之他们有文化、威望高、组织能力强、勤劳致富的带头作用也作得好,顺理成章地被群众公认为“诚信小组长”。他们也不负众望,认真履行了群众赋予的光荣使命,并积极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管理,成为广大村民的主心骨和当家人,是我们基层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镇**村一组以陈仕贤为首的7姐妹组合的“诚信小组”,她们比的不是看哪个多生娃,而是看谁家的子女有出息、种养殖业赚头大、腰包装的钞票多,谁也不甘示弱;姐妹们成天议论的是自己的切身利益,有哪些该享受的权利政府还没有落实。陈仕贤就成了她们的代言人,借参加村民代表会议或接触乡村干部的机会,反映姐妹们的意见,成为姐妹们的主心骨,成了基层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这些就是全市6939个计划生育“诚信小组”的缩影。

(三)协会组织参与基层民主管理。为使协会在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我市各级协会着力把握好“四个环节”,体现群众在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中的主体地位。

1、建章立制环节。协会参加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制定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计划生育村规民约》,并建立健全有关工作制度,确 保章程的落实,体现了以人为本、依法自治的原则;突出了计划生育协会的参与及其带动、宣传、服务和监督作用;明确了村(居)委会干部和村民的职责、权利、义务,使之成为全体村民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由此确立了协会参与计划生育等村务活动的合法地位和重要作用。

2、民主选举环节。抓住今年协会换届的契机,把威信高、有知识的能人选入理事会,增强理事会的决策能力。常务理事会把“五老”、勤劳致富的带头人、私营企业业主、当地的知名人士、热心于计生协会的人士组织起来,把真正有威望、有能力、敢为群众讲话、为村民办实事的人选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群众代表。

3、民主管理环节。一是听取村委会对计生工作的年度报告;二是对村民自治工作情况进行民主评议;三是参与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四是向村委会反映群众的需求及建议,为村委会制定实施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五是向群众传达党和政府关心“三农”问题的方针政策,通报村委会为民办实事的执行结果。

4、民主监督环节。村协会成立监事会,监督村委会定期实行“村务公开”。监事会由6-9人组成,其成员由村协会1-2人,社干部1-2人,协会中心户长4-5人组成。主要任务:一是每半年召开一次民主评议会,对村委会工作进行民主评议。二是每季度审核一次村务公开的内容,并督促村委会的村务公开内容真实、合法、透明;三是收集反馈社情民意。其形式(1)每年召开一次座谈会征求意见;(2)每年向村民发放一次需求调查表;(3)上门征求意见;(4)公开举报电话。对征求群众需求进行归纳总结,对征求到的意见提出解决措施,并及时提交和督促村委会解决落实。四是监督政府对参加村民自治村民的承诺是否履行和群众是否按承诺书中的内容认真履行。五是全程监督每年的奖扶制度和一次性奖励、独生子女中、高考加分政策对象的资格审查认定工作。六是表彰奖励协会中心户(诚信小组)。

(四)协会办项目促发展,调动群众参与村民自治的积极性。为充分发挥协会的服务功能,关注群众关心的劳动脱贫、劳动致富,各级协会在帮扶群众办项目及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断加强与群众的情感联系,并以此为调动群众积极参与村民自治的突破口。

去年,**乡计生协会在丛林2社租用30亩耕地,投资3万元建起蔬菜种植基地,种植良种萝卜、青椒、南瓜,年收入5万余元。作为全乡协会项目的示范点,乡协会专门从湖北聘请了专业技术员唐仕贵现场指导种植技术,并对口联系了**盘溪口蔬菜批发市场、万盛、涪陵蔬菜批发市场,解决销售难的问题。使协会这个项目基地真正成为了培训基地、销售基地。整个项目吸收协会会员120余人种植,销售,有200余名协会会员接受了种植技术培训。带动辐射了300余名协会会员、育龄群众发展经济。

如今全市已有24个乡镇计生协会以帮助群众勤劳致富为目的,由协会牵头开发项目,形成了“以项目为核心,以会员中的致富能手为骨干,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链条,以市场为导向“的格局,建立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把群众由分散性统一到规模性,由单一性统一到群体性,引导群众致富奔小康。协会项目真正成为了带动区域和计划生育户经济增长的载体。

(五)进一步落实优先优惠政策,增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内在活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是一种载体和手段,其内容要与计划生育中心工作紧密相联。我市计生协会紧紧围绕群众求知、求富、求健康的需求,建立健全各项计划生育奖励政策及优先优惠政策,帮助群众增收致富,积极开展妇幼保健、优生优育、生殖健康服务及预防性病艾滋病教育,努力提高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

1、积极开展“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的行动。从1997年启动实施至今,已滚动救助了贫困母亲176人,其中发展种植业80户、养殖业85户、加工业6户、经商5户。经市幸福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评估,被救助的176名贫困母亲的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从当初的不足800元增长到多元,其中有80%达到当地中等水平、有15%达到当地中上水平、有5%迈入小康水平。

2、开展了流动人口意外伤害保险业务。从入秋以来,各级协会帮1万多名流动人口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业务,投保金额已达24万余元。近2年来,我市有17人获得了保险公司的赔偿,理赔金额6万余元。由于保险公司守信用,流动人口自愿参加保险业务。

3、对参加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家庭出台优惠政策。各乡镇为进一步深化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纷纷结合实际,整合部门资源,出台优惠政策。**乡对参加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诚信小组的家庭,发放村民自治“诚信服务卡”,公开作出服务承诺。持卡人可享受由人口计生、卫生、民政、教育、农业、国土、林业等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在建房、劳动就业、医疗保健、子女入学、扶贫救济、法律援助、技术培训等方面出台的13项优惠政策。

落户三泉镇的卧龙潭渡假村、银杏园渡假村等50余户景区业主和外来务工经商的流入人员纷纷申请成立三泉镇业主和外来人员计划生协会,自愿参加村(居)民自治,享受计生优惠政策。通过利益导向和全方位的位质服务,让村民感受到实行村民自治的好处,自愿参加计划生育村民自治。

二、主要成效

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是一项带有长期性、战略性、方向性的重要工作,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完善和发展。我市的初步成效具体体现在:

(一)群众真正成了计划生育的主人。各级计生协会以自己独特的群众工作优势,把拥护和支持计划生育的积极分子组织起来,形成了一支善于做群众工作的生力军。坚持以村民自治为切入点,逐步形成了多数人做少数人工作的大格局。大家通过“诚信小组”自我管理,政府行为变为群众自治,群众真正成了计划生育的主人,对计划生育的政策和知识主动学习了,对计划生育的事主动关心、过问了,对违反计划生育法律的人敢于检举揭发了。如:**乡高石村三社一“诚信小组”的几个会员群众,不仅及时向村社干部提供该组组员梁秀英计划外怀孕,还亲自动员其做了补救手术。我市还通过“诚信小组”督促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按期寄回孕检证明,了解相关信息,流出人口以“不为难在家的姐妹们”的朴实想法,信守《诚信书》,使流动人口这个管理难点,在“诚信计生模式”的自治下迎刃而解。

计划生育心得体会篇10

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社会地位的提高、群众需求的不断增长和计划生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上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这将直接影响着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当前,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计入了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这对新时期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对宣传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做好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就必须要转变思路,深入探索,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科学的婚育观做出积极的贡献。(中国)本文就新形势下创新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当前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创新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整体思路。

一、创新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不同时期的工作目标,需要不同的宣传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环境,也需要不同的宣传教育模式。从当前人口与计生工作的各种变化和要求来看,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必须不断创新,主要意义如下:

1、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内在要求

一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教育宣传工作提出新要求。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教育宣传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的宣传教育工作中,要以“八荣八耻”为指引,在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中体现“八荣八耻”的要求,推动社会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教育宣传工作提出新要求。各级人口与计生部门要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注基层,抢抓机遇,创新思路,发挥作用,充分利用多种载体宣传载体,深入开展各类活动,强化宣传教育,让基层农民群众逐步树立起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三是新形势、新任务对教育宣传工作提出新要求。目前,我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实际情况是人口众多,就业以及资源环境压力巨大,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显现,地区间人口发展也不平衡,人民群众的新婚育观还未建立等。因此,坚持宣传教育为主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方针。

2、适应生产生活方式变革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前那种集中式的宣传已经无法适应基层人民群众的个性化需求,简单化、形式化的宣传手段无法适应群众逐年提高的文化品位。而且,传统宣传教育的传播速率也难以适应当今群众的快速生活节奏。这就要求创新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使之与时代相适应。

3、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工作要求

在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工作中,计划生育的管理体系、工作环境、保障机制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创新宣传教育是适应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需要,必须认真加以实施。

二、当前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一是抓宣传教育的意识不强,对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和积极性不够。不少乡镇同志甚至是领导同志,认为计生工作重在结果,宣传教育可有可无。即便当回事,至多也就是贴贴宣传画,挂挂宣传横幅而已,缺少新意,不能够吸引人。由于宣传教育工作缺乏能够量化的考核指标和考核方法,并且短期内难以显现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难以立竿见影。加上考核时,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有意无意地使基层干部陷入宣传无用的误区,导致了宣传教育工作说在嘴上、写在文件里,落不到实际工作中的局面。

二是随着撤乡并镇,行政区划、服务半径增大,而乡镇计生干部大幅度精简,加之村民居住既散又远,给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如我区的金清镇,地盘大、人口多,工作难度自然提高。如果计生工作人员敬业精神不强的话,工作的开展与成效的取得,就会打了折扣,受到影响。同时,农村税费改革后,基层宣传教育经费不足,宣传教育设备陈旧、落后,难以发挥乡、村人口学校主阵地的作用。

三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干部队伍素质,以及宣传教育内容、方式、方法与群众日益增长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知识需求不相适应。随着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子女的普及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子女的期望值不断提高,优生优育的意识增强,同时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因而,对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和生殖健康知识的需求迅速增长,并呈多样化、多元化,而基层计划生育干部由于受文化程度、知识结构等因素的制约,难以满足群众的需求。加之宣传教育的内容单调、形式老套、方法陈旧、手段简化,缺乏针对性、实用性、主动性和亲和力、吸引力,出现了群众组织难、开展教育难、坚持活动难的现象。另一方面,30年来的计划生育工 作改变了人们“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但是“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近年来,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生育旺盛期的已婚育龄妇女都想来个“儿女双全”。违法生育行为虽触犯了法律法规,但在道德上不能受到相应的谴责,发生违法生育夫妇并不觉得可耻。

四是基层计生宣传队伍不稳定,工作决策和措施不能落实。这种状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乡镇级计生宣传队伍不稳定,主要表现在思想不稳定。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乡镇计生工作人员的身份发生了变化,由事业编制变成了社会人,乡级计生专干失去了归属感;同时,由于经费投入不足,乡镇计生工作人员待遇普遍偏低,工作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二是村级计生干部队伍不稳定。目前村级计生工作比较难做,工作难度大,工资待遇比较低,很多村级专干都不愿继续从事计生工作。种种主客观因素决定,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只能重视,不能忽视。因此,迫切要求加快建立与新时期相适应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新机制。

三、创新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基本思路

在我们长期坚持的计划生育“三为主”工作方针中,宣传教育为主是第一位的,因此,宣传教育既处于首要地位,又处于基础性地位。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要采取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措施,而这所有的措施,都要借助宣传教育,才能顺利有效地运行。针对当前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应采取我们应采取何种行之有效的、具体的对策,来指导和推动计划生育事业健康发展,使这号称“天下第一难事”的计生工作办成、办好,办得让人民满意?

1、倡导按需教育理念

按需宣传教育是指按照群众的需求进行宣传教育。以往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主要是向群众灌输思想,是一种与计划生育部门为中心的宣传教育,结果是将宣传教育的内容硬塞给群众。这种宣传教育不符合群众的实际,也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格格不入,自然得不到群众的欢迎,更难以实现宣传教育的目的。如今,在宣传教育理念上创新,就应当确立按需宣传教育的理念,变“我要宣传教育”为“要我宣传教育”。这一变动使两种宣传教育出现了本质区别。一种是“以我为主”,另一种是“以群众为主”。应当把基层群众的意愿和观点作为评价宣传教育效果的核心,作为体现宣传教育人员成绩的标准。开展按需宣传教育,就要在宣传教育的内容等方面切合群众实际,满足群众的现实需求。在宣传品制作上向群众喜闻乐见转变。改变过去以印制计划生育宣传单为主的方式,力争多印制一些群众喜闻乐见、印象深刻、乐意保存或相对保存时间较长的计划生育宣传品,结合本地特色打造宣传精品。如计生扑克、计生围裙、计生年画、计生挂历、计生书画,打上人口计生烙印的工艺草编,将有宣传人口计生政策内容的相声、小品、电视剧宣传光盘等,免费赠送给群众,在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学计生,在言谈话语中讲人口,进一步提高人们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基层群众的实际需求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除需要获取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避孕节育知识外,基层群众还迫切需要致富信息及技术等。所以,基层宣传教育的内容与形式等要不断创新,更加拉近与群众和生活的距离。

2、丰富宣传教育内容。

在宣传内容上向易懂易记上转变。改变以往填鸭式教育为主宣传人口计生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方式,在宣传内容上谋创新、促效果。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和计生专职人员的创作积极性,将中央决定、人口计生政策、法律法规等重点内容浓缩改编为群众易懂易记的顺口溜、三句半、诗歌等形式,进一步提高人口计生宣传的品位和影响力;深入挖掘典型单位和典型人物的先进经验和先进事迹。一方面轰轰烈烈地表彰奖励,一方面大张旗鼓地宣传报道。让人们从表彰奖励和对先进工作者、少生快富带头人、默默无闻关爱女孩先进人物的宣传报道中体会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体会到我国30年少生4亿人口的来之不易和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必要性,体会到党和政府对实行计划生育人员的关心和爱护,体会到计划生育惠民政策和利益导向机制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从而逐渐自觉转变生育观念,根据国家和生育政策生育合理数量的子女,为国家的繁荣稳定和长治久安做贡献,为自己走少生快富之路夯基础。在具体内内容上:一是法规政策宣传必不可少。国家及地方出台的政策法规总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维护了政策法规的权威性,就维护了整体利益。大力宣传法律、法规,特别是当前计划生育政策及有关政策出台的背景,使广大人民群众知法明理,树立人口的大局意识。二是处罚条款及措施要重点宣传。比方说,社会抚养费的征收,要让社会抚养费征收的计算结果,具体到村、年度、胎次、金额,有计外生育的村,可以具体到人,并做到家喻户晓。三是激励政策要突出宣传。目前,我国已经探索实行了一系列计划生育惠民政策,包括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少生快富”工程、特别扶助制度、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制度、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制度、计划生育保险、“生育关怀行动”、“幸福工程”等,通过宣传,让这一系列计生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四是先进事迹与典型案例要广泛宣传、深入宣传。对于计生系统的先进事迹,特别是贴近群众先进事迹要大张旗鼓的宣传。对于一些典型案例,要公开曝光,全面宣传,要让群众逐步形成违法生育可耻的道德观念。

3、建立健全宣传教育经费制度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保障人口安全,健全人口计生工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健全人口计生经费投入正常增长机制,逐年增加财政投入,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经费及各项奖励优惠政策、技术服务机构基本建设和队伍建设、经常性工作、基本技术免费服务等经费的落实。加强计划生育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在奖励优惠资金发放以及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和使用中的违纪违法行为。要通过完善制度,做到基层宣传教育投入和人口计生工作投入同步增长,并保持逐年增加。要保证开展宣传教育必须的经费和必要的宣传设备。在坚持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渠道和多元化的宣传教育经费保障体制。

3、加强基层计生宣传教育队伍建设

新形势下,要加强对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干部的队伍建设,从而为提高宣传教育工作整体水平提供组织保障。一是加强基层工作机构队伍建设。要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机构和人员稳定,不得随意撤并和改变机构性质,各乡镇计划生育办公室至少要有1名公务员。要选好配强村(社区)计生专干,实行“县管、乡聘、村用”的用人机制。二是充实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力量。要稳定乡镇(社区)计划生育服务机构队伍,配备必要数量的专职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且有宣传能力的工作人员。三是强化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建设。市、县(区)计划生育协会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群众团体,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享受同等待遇,并逐步充实和加强工作力量。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团体在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选好、配好各级计划生育协会负责人。加大计划生育协会工作经费投入,将协会工作经费及相关专项经费列入同级计划生育事业经费,由本级人口计生部门统筹安排。四是提高人口计生干部待遇。要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充实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配强领导班子。把工作难度、工作绩效与个人评先评优、提拔任用挂钩,深入开展“双推优”活动,切实提高县(区)、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的政治待遇。近年来,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基层计划生育系统中的老同志更需要更新知识,新同志也需要系统地进行学习,尽快熟悉业务,进入工作角色。与此同时,随着宣传媒体的不断更新,宣传任务也在不断拓展,宣传教育工作的内容方法需要不断发展。

4、着力倡导家庭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