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家庭教育十篇

时间:2023-04-10 16:01:52

城乡家庭教育

城乡家庭教育篇1

【关键词】 学前教育消费;教育公平;统筹城乡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学前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入,近年来西安城乡居民家庭用于学前教育的消费支出总量及其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不断升高,学前教育总体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在平均数字快速增长的背后, 西安城乡居民家庭学前教育消费的差距也在逐步拉大,严重影响了城乡基础教育的公平,成为西安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瓶颈。

一、西安市城乡居民家庭学前教育消费差异对比

通过随机抽样,笔者对西安市10区3县的20个样本幼儿园行了走访,其中农村幼儿园7家,县级幼儿园6家,市级幼儿园7家。通过向这些幼儿园部分大中小班学生家长发放问卷,了解这些家庭在幼儿基本教育(幼儿园费、保教费、学习用品费、餐费)和拓展教育(特长班费、家教费、玩具费、图书音像制品费)等方面存在的消费差异,得出以下结论:

1、城镇家庭学前教育消费水平远高于农村家庭

从幼儿家庭学前教育消费支出总量来看,市级幼儿园学生家庭的学前教育消费支出人均1789元/月,县级幼儿园学生家庭的学前教育消费支出人均752元/月,农村幼儿园学生家庭的学前教育消费支出人均216元/月,城镇家庭学前教育消费水平远高于农村家庭。从幼儿家庭学前教育消费支出负担来看,尽管农村幼儿园学生家庭的学前教育消费支出远低于城镇家庭,但其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却高于城镇家庭,说明农村幼儿园学生家庭学前教育负担最重。

2、城镇家庭学前教育消费结构优于农村家庭

从幼儿家庭学前教育消费支出结构来看,市级幼儿园学生家庭的学前教育消费支出结构更为复杂,除了幼儿园费、保教费、学习用品费、餐费等基本教育支出外,还包括特长班费、家教费、玩具费、图书音像制品费等拓展性教育支出,且拓展性教育支出高达城市幼儿园学生家庭学前教育消费支出总额的43.7%。县级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学生家庭拓展性学前教育消费支出的比例则明显偏少,消费结构也相对单一,主要以基本教育支出为主。

3、幼儿园性质对城镇家庭学前教育消费影响更显著

从幼儿园性质来看,市级公立幼儿园学生家庭的基础教育支出水平明显要比私立幼儿园学生家庭的基础教育支出水平低。在拓展性教育支出方面,市级公立幼儿园与私立幼儿园学生家庭相对一致。幼儿园性质对县级幼儿家庭学前教育消费的影响相对较弱,无论是基础教育支出还是拓展性教育支出,县级公立幼儿园学生家庭和县级私立幼儿园学生家庭基本保持一致。对农村幼儿园学生家庭而言,幼儿园性质对其学前教育消费支出基本没有影响。

二、西安市城乡居民家庭学前教育消费差异的成因

1、家庭因素

家庭收入是影响西安市城乡居民家庭学前教育消费的重要因素,城镇居民家庭由于平均收入相对较高,因此其在幼儿学前教育消费方面的支出也更高,且拓展性教育消费占学前教育消费总支出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长显著增加。调查显示,在城镇地区,收入越高的家庭,其学前教育消费支出水平也相应较高,两者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这一正相关关系在收入与拓展性教育消费之间更为显著。此外,家庭文化背景也是影响城乡居民家庭学前教育消费支出的重要因素,文化层次越高的家庭在幼儿学前教育领域的投入力度也会越大,城镇居民由于文化程度相对较高,教育理念更为先进,因此在保障子女基础性教育的同时,也更关注拓展性教育的投入。

2、体制因素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的分级办学制度将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分配给了地方,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和责任主要由乡镇一级政府和农民负担,成为加剧城乡学前教育不公平的重要原因。[1]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乡镇一级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虽然高于县级和市级,但在经费数额上却远低于县级和市级。基础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地区幼儿园在数量、规模、设施和师资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城镇地区,客观上导致农村学前教育消费水平低于城镇地区。此外,在现行的幼儿园等级评级制度下,高等级的城镇幼儿园可以凭借资源优势提高收费标准,而农村幼儿园大多难以达标,因此收费也相对较低。

3、市场因素

受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失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等因素的影响,西安城乡文化消费市场呈现出明显的供需不平衡态势。从市场供给角度看,越接近城市中心,商业经济越是繁荣,用于学前教育的文化消费产品和服务种类也就越多,费用也更高昂,而农村地区由于商业经济发展落后,文化消费品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可供农村学龄前儿童家庭选择的学前教育消费产品和服务相对较少。从市场需求角度看,城市地区居民经济实力相对较强,学前教育理念更为先进,普遍将学前教育视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因此对学前教育相关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而农村地区除了基础性教育外,对拓展性教育的需求并不旺盛。

三、统筹西安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大农村学前教育研究力度,普及学前教育理念

与其它教育阶段相比,学前教育投入有着更高的回报率,并且能够放大其他阶段教育投入的收益,因此,最佳的投入模式应当是对年龄越小的受教育者投入越多的教育经费。[2]然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农村地区严重缺乏对幼儿教育的认知,导致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投入相对其回报率严重不足。因此,必须整合科研资源,建立完善的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研究机制,从农村社会经济实际着手,因地制宜,探讨适合农村地区幼儿家庭需要的学前教育发展模式;同时,积极在乡镇和农村地区宣传科学的学前教育理念和思想,在普及学前教育重要性,提高农村幼儿家庭学前教育投入积极性的同时,义务帮助家长和幼教工作者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和学前教育方法。

2、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鼓励民间资本到农村投资办园

学前教育办学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是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受客观经济条件的影响,学前教育始终处于我国政府财政结构的边缘,加上分级办学制度的影响,势必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造成消极影响。因此,各级政府及教育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 不断加大对学前教育的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尤其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补偿力度,积极将学前教育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并按财力增长比例逐年增加;同时,要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到农村投资办园,通过保证合理用地、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鼓励民间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在农村地区投资兴办幼儿园,不断改善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环境。

3、均衡城乡幼教资源,优化农村学前教育市场供给

教育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是人们对教育提出的理想和目标,[3]教育资源的合理均衡配置是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的重要内容和前提条件。然而,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城市幼儿园在经费、师资、办学条件和教育机会等领域占有的资源远远超过农村地区,成为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失衡的重要瓶颈。因此,必须积极优化调整学前教育资源在城乡间的配置,以城乡幼儿教育供求均衡为导向,不断加大学前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的倾斜力度,特别是新增基础性教育经费要优先用于农村地区;同时,加大对农村地区学前教育产品和服务供给市场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村前教育产品和服务多样化发展的同时,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学前教育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4、完善学前教育监督机制,实现城乡一体化管理

良好的督导机制是农村学前教育步入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轨道的重要保障。[4]相较于城市幼儿园,西安农村幼儿园以民办居多,且在办学资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和办学质量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城市幼儿园,导致管理难度加大,不利于农村学前教育的规范化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将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建立相关区域和部门分工负责的管理机制,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提供良好区域发展环境;同时,做好学前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建立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将城乡公立和私立幼儿园统一纳入管理范围,广泛开展城乡幼儿园结对互助活动,强化城乡幼师资源的长效流动机制。

【参考文献】

[1] 周燕,杨瑞华.影响城乡学前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的制度因素分析―以广东省为个案[J].学前教育研究,2010(05).

[2] 严冷,冯晓霞.学前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入的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09(07).

[3] 孙柳青.走向学前教育均衡―从幼教资源配置角度看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D].曲阜师范大学,2010(04).

[4] 李少梅.政府主导下的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05).

城乡家庭教育篇2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各级各类城市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人口在不断增长;同时,城市和乡村结合部(城乡结合部)的面积也在逐年增加,人口更呈现出一种稳步上升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涌向这一区域,这里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中学生群体:即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构成的中学生群体。此外,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福州与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的经济联系日渐紧密,越来越多的人走出福州,走向全国各地,一些学生也因此成为留守儿童,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这种流动性对中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适应性都产生了影响,甚至成了阻碍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当然,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有很多,如:社会环境、学生个体差异、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家庭教育等等,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不足或失败都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严重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孩子的身上有父母的影子”,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孩子学校教育的顺利实现乃至一生的发展。

关于家庭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一直是国内外教育界广泛关注和研究的对象。近年来,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研究者指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将给孩子一生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家庭气氛的安定和睦、融洽温暖、民主平等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个性;反之,孩子就更多地显示出适应性差、神经质、依赖性、情绪不稳定等特征。”

位于城乡结合部学校的学生大都是来源于城乡结合部,这些学生大多数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他们学习基础十分薄弱,厌学现象比较严重,心理素质较差,思想品德方面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帮助这些学生走出困境,把他们培养成思想品德高尚、心理健康、学习优秀的人才,是位于城乡结合部的每个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基于这一现状,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我校(主要指高中部)流动性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来探讨对城乡结合部学校流动性人口子女进行学校教育的对策。

一、流动性人口家庭教育现状分析

我们学校是一所位于城乡结合部的省二级达标中学,对高中部来说,每年招收高一新生约360名,现有高中学生1000多名,其中流动性人口子女达400名。达40%,调查结果显示:在这些学生家长当中,只有27%的家长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41%的家长高中毕业,而有32%的家长的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有的甚至是文盲。

这些流动性人口子女都面临家庭教育缺失的严重问题,其突出的表现为:有些流动性人口子女并没有和父母在一起生活,他们与父母之间的亲子交往表现为空间上的远距离、实践上的不确定性和短暂、交往方式的非面对、内容上的简单重复和情感交流的缺失。有些流动性人口子女虽然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但这些父母大都为农民工,平常忙于生计,对子女的教育疏于管理,家庭教育极其薄弱。总之,这些流动性人口对孩子的教育存在较多误区:

1.以分数论“英雄”,重考试分数,轻学习能力

许多家教最明显的误区之一,是把分数当成智力发展水平的唯一尺度,也当成孩子学习能力强弱的尺度。有些家长自身文化程度较低,对子女抱有很大的希望,每天下班回家只问成绩,其他啥都不管,而且也不能正确地分析不同阶段的成绩,常听有些家长说:“我孩子小学每门都90分以上,到了高中怎么这么差了?”后来通过老师的解释才免去回家对孩子的棍棒教育。

2.放任自流,自由成长

这类家庭的父母不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入学后,教育的任务就交给了学校和老师,做家长的只要能保证他们吃饱、穿暖,供给他们上学的钱,就尽到了做父母的责任和义务;有的家长自身素质较差,对孩子起不到言传身教的作用;有的家长受“金钱热”的影响,认为“知识不重要,只要孩子将来能赚钱,就能立足于社会”,更有甚者,整天忙于自己的生意,对子女的学业不闻不问,甚至不惜牺牲孩子的学习时间让他们也参与到自己的“捞钱”活动当中。正是在这些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孩子逐步形成各种心理障碍,从而阻碍学习进步和健康成长。

3.惩罚多于表扬,滥用惩罚,损害孩子身心健康

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只懂惩罚:讽刺、挖苦和体罚,认为这样才能使孩子不再犯错。对孩子优点往往轻描淡写,甚至视而不见,对孩子缺点却揪住不放,只看见孩子缺点,导致惩罚多于表扬。其实惩罚是极不利于孩子自我成长的,是一种极为消极的方法。孩子因学习问题多次遭到惩罚,就会厌恶学习、回避学习。孩子犯错误是应该原谅的,父母和老师应该正确引导,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并给予更多的帮助、鼓励,而不是用讽刺、挖苦甚至体罚来代替教育。

二、学校教育对策探讨

面对城乡结合部的高中流动性子女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种种误区,我们应当倡导全社会共同努力,促进健康、文明、科学的家庭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形成。但这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因此,作为城乡结合部的学校探讨对这些学生的学校教育对策是一项急不可待的任务。经过几年努力和探索,我们认为应当积极构建以学校为主体、教师积极领衔组织的“学校―家庭―社区”和谐、互动的教育环境。

1.提高认识,正确归因

作为城乡结合部学校的教师,由于学生学习基础薄弱,教师的艰辛努力常常得不到满意的回报,致使他们容易产生教育教学“反应和职业倦怠”。我们经常听到同事抱怨“这样的学生没法教了,这样的家长太难缠了”等等,这些都是教师职业倦怠的强烈信号。必须承认我们的教师长期在这样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已产生了或多或少的职业倦怠。在城乡结合部学校,虽然学生的来源我们无法选择,但可以选择的是适合这些学生的施教方法。首先,应提高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教师的职责就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给予流动性人口子女更多的关怀,最大限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其次,要引导学生对自己在学业上的成功与失败做正面归因。

2.发挥期望效应,营造成功氛围

教师期望效应的实质就是“爱、期望、信任”效应,它要求教师对学生抱有爱心、理解和信任,达到情知统一,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城乡结合部学校,这里的学生所缺少的正是对他们的“爱、期望、理解和信任”。因此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我们应当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积极正确地运用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效应,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充满成功的学习氛围。

城乡家庭教育篇3

学前教育个人投资城乡差异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学前教育对促进个体发展具有较高的个人收益率,对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弱势群体与其他群体差距也具有积极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资讯的发达,城乡教育差异逐渐出现缩小的趋势。但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环境存在差异,加之受个人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制约,学前教育个人投资状况在城乡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教育个人(家庭)投资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包括经济投资和精神投资两部分。其中经济投资包括支付学习等方面的费用,损失机会成本(失去目前挣钱等方面的机会);精神投资包括精力、时间等方面的给予。狭义的个人(家庭)教育投资,是指子女在经济尚未独立期间所受到由家庭支出费用的各级各类教育。本研究取其狭义的概念,通过在江苏省扬州市城乡地区开展问卷调查,着重了解城乡不同家庭在学前教育的财力物力投资方面的现状,获悉其投资方向、投资金额、投资层次,为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可行建议,也为引导学前教育家庭理性投资、构建合理学前教育个人投资体系制定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当前学术界对中国城乡主要存在三种划分方法:一是城市、县镇、农村(乡村);二是城市(包括县镇)、农村;三是城市、农村(包括县镇)。本研究采用“城市、农村(包括县镇)”这一最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划分方法,在江苏省扬州市市区范围内随机抽取了幼儿家长100名,在扬州市宝应、仪征、高邮三县内随机抽取了幼儿家长100名,开展问卷调查。其中城市地区收回有效问卷92份,农村地区有效问卷83份,总体回收率为87.5%。

1.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学前教育个人经济投资状况调查》问卷,共分基本信息、教育观念、投资行为三个部分,总共18题。

1.3研究方法

将回收问卷进行审核编码,利用spss11.5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类型以单变量描述性统计、t检验和相关分析为主。

2研究结果

2.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的描述性分析

3.2学前教育个人投资观念的城乡比较

在调查问卷中有设计个人主观经验的学前教育投资必要性、当前投资状况、投资依据,投资期望和投资收益的调查。被问及学前教育投资是否有必要时,城市地区有94.5%的人认为较有甚至非常有毕要,农村地区该部分的比例为88%。被试的家长中,认为当前自家对孩子教育投入过少的,城市有14.1%,农村有4.8%;认为还可以的城市占52.2%,农村占55.4%;而投资太多的城市占33.7%,农村占39.8%。而从投资收益来看,城市地区认为不理想的占22.8%,较理想和很理想的比例均占23.9%,而对收益还没有概念的家长占到29.3%。在这个方面,农村地区认为投资收益不理想的占33.7%,较理想的占12%,很理想的占25.3%,对收益还没有概念的占28.9%。

3.3学前教育家庭收入和教育投资的关系

3.4学前教育个人投资不同金额分配的城乡比较

3讨论与分析

3.1投资现状上,1/3的家长反映投资过重,收益不明显

“入园难,难于考公务员;入园贵,贵过大学收费”。学前教育的高消费已成为时下社会的一个话题。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均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家庭反映,当前学前教育投资过重。而与此同时,家长也同样反映,目前学前教育投资的收益不理想的,城市为22.8%,农村为33.7%,而对目前投资的收益没有任何概念的,城市为29.3%,农村为28.9%。学前教育投资有着隐蔽性、迟滞性和非抵押性等特点。目前不少科学研究已证实,投资学前教育的回报要高于其他领域的教育投资。因此家长们认为教育投资过重,一个是社会显示,另一个也反映了不少家长也没有清楚认识学前教育的特点,以致产生了投资过重、投资收益不明显的主观偏见。

3.2投资水平上,家庭收入影响投资比重,城乡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消费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对教育投入的重视程度也更为明显。家庭收入是进行家庭教育投资的基础,研究发现,城市与农村不同地域中,家庭收入高则投资金额高,两者呈高度正相关。但城市、农村不同收入家庭中,学前教育投资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此数据表明,学前教育投资在不同地域、不同收入家庭中得到同等程度的重视。

3.3投资层次上,不同地域环境影响投资分配,城乡存在差异

城市化的发展使城市、农村的差距逐渐缩小,但差距依然存在。城市、农村不同地域家庭除收入上的差距以外,在地理环境上相比,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以及人口文化素质等方面均高于农村。这也导致了虽然农村家庭有高收入,可以为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但是由于地方条件受限,不能便利地让孩子购买各种书籍影视资料,参加各种学习辅导、才艺培训等。调查结果显示,在为孩子购买书籍影视资料,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情况送礼两项上,城市和农村均存在显著差异(0.005*

3.4投资对象上,城乡两地均存在“重子女投资轻家长教育投资”的问题

提高学前教育个人投资,人们普遍理解为即是对学前儿童教育的投资。其实不然,子女只是家庭中的意愿,只是教育投资的对象之一,家长也是家庭的主要成员,也应该是教育投资的重要对象。但是,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和农村教育投资的重点几乎全部放在孩子身上。许多家长不愿意参与社区学校或家长学校组织的家长教育活动(除非这些活动与孩子学习有直接关系),既使这些教育活动是免费的。已有研究表明,家长受教育程度对子女的受教育水平呈高度正相关,(关于城市幼儿家庭教育投资问题的思考)家长的文化修养与行为举止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是一群共享特定物理、心理空间的个体所组成的具有独特性质(情感、忠诚、持久关系)的自然社会系统,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和症状往往是由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不良交往模式或者不良的家庭结构引起、维持和发展的,通过改变家庭成员之间的不良交往模式或者家庭结构可以改变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和症状。因此,不注重自身的教育投资,在孩子身上的投资效益会大打折扣。

3.5投资行为上,城乡学前教育个人投资盲目性大,农村地区尤其严重

个人与家庭目前就学前儿童的投资依据来说,“主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进行投资,城市地区有33.7%,农村为30.7%;出于“自己对孩子的期望”进行投资的,城市有25%,农村24.1%;考虑到“经济状况”进行投资的,城市29%,农村32.5%;而承认“随大流”投资的,城市为12%,农村为13.3%。因此,当前在学前教育投资中,依然存在不少盲目投资的现象。盲目性的投资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不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与发展需要,二是其从众心理与虚荣心导致。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教育投资,有一大部分是过度消费和无效投资,既浪费了金钱,也对儿童日后学习兴趣的培养、厌学情绪的产生存在一定影响。

4建议

4.1倡导政府介入,确定城市和农村不同的投入机制

为实现城乡幼教统筹均衡发展,城市应实行政府支持、举办者投入、社会捐助、家长缴费的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农村地区的幼儿投入机制要侧重于以政府的财政投入为主,家长交费为补充的经费投入机制,并逐步加大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性投入中幼儿教育经费的比重。

4.2理性投资,做到合理取舍

学前儿童由于其生理、心理未成熟,需要家长代其做出决定。因此,教育投资具有长期性与间接性的特点,家长需充分认识孩子的个性特点与发展需要,切忌将个人意愿与主观情绪强加与孩子。家长要与孩子耐心沟通、共同决策。以此同时,个人投资也常常受到家庭实际条件的限制,如经济收入、社会环境等。个人与家庭进行教育投资的同时也势必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到量力而行。理性的投资与合理取舍才能为孩子创设最优异的教育机会,实现最优的收益回报。

4.3平衡投资主体,幼儿家长共同成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和家庭的物质基础越来越丰富,对多数家庭而言,家庭教育的物质投入已经不是问题。但学前教育个人投资不仅仅是对学前儿童的投资,而是对家长、儿童双方共同的投资。家庭教育投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家庭成员的发展和家庭的和谐,家长只有注重对自己的教育投资,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身受教育水平,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树立正确的子女教育投资理念,进而更好地引导和教育自己的孩子。

参考文献:

[1]邱芸.学前教育个人投资动因与决策分析[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2,(4):113-114.

[2]曾彬,卢清.关于城市幼儿家庭教育投资问题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4,(6):8-9.

[3]张瑜.关于城市幼儿家庭教育投资问题的思考[J].内蒙古教育,2009,(1):20-21.

城乡家庭教育篇4

(一)从农村到城市的主流择校趋势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村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逐步提高,他们享用优质教育资源的欲望也逐渐增强。很多家长把在教育投入做为首要的投入,他们舍弃了离家较近的小学,通过花钱走关系把孩子送到教育资源比较优质的重点学校。从而就形成了一道“农村包围城市”的风景线。对于小学而言,虽然孩子的自理还处于半封闭状态,但家长还是选择了择校。他们受家庭条件所限,不能像富裕家庭一样在城里买房子到县城上学。在这时他们的选择是让孩子到中心小学就读。根据对一所乡镇小学的调查显示:有接近36%的家长选择到本乡镇的中心小学就读。原因是在这所中心小学,无论是教学的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都是相对比较优异的,可以保证孩子的特长得到全面发展。对于家长而言既让孩子满足了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且又在本乡镇离家不是很远,便于照顾孩子。因此,在农村选择到本乡镇的中心小学的择校方式,也是农村择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学的择校更是严重,根据我们对一所乡镇中学的调查,发现有近68%的适龄中学生择校。他们的情况如下:家庭条件中等,孩子成绩一般的,就把孩子送到了县实验中学。家庭条件稍好,孩子成绩比较优秀的就把孩子送到了市级学校。家庭条件比较富裕的,家长就想尽办法把孩子送到省城重点中学。

(二)从乡镇到乡镇的择校趋势

除了从农村到城市的主流择校趋势外,在乡镇中学还存在着另外一道风景线。那就是学生在不同乡镇之间的择校。他们的家庭情况不是很好,但又不甘于在一所教学水平比较落后的乡镇中学。于是他们便选择了到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比较优异的中学上学。因为对他们而言,如果到重点中学上学,肯定要花很多钱,家庭很难承受。而择校到另一所乡镇,既可以减少经济开支,又可以保证一定的教学质量。这种择校方式,既满足了一部分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要求,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到重点中学的择校现状。减轻了重点中学的压力。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教育问题。那就是造成了乡镇中学的两级分化,有的乡镇中学学生越来越多,而有的却是越来越少。根据对一所乡镇中学的调查表明,2001年一所乡镇中学的学生数量接近3000人。到了2009年,学生的数量不足300人,简直就可以用“凄惨”一词来形容。因此,学生在乡镇中学之间的择校现象已成为农村一道典型的风景线。

二、消除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择校风的策略

虽然世界各个国家都存在择校现象,但是,从我国的国情来看,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择校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致使农村学生不得不做出的无奈选择。因此,消除这一择校现象是我国义务教育必须密切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实施力度

从全国人口的分布来看,13亿人口中就有8亿是农民,农民人数占到总人口的60%多。那么,要想提高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就必须提高农民的素质。然而,在城乡二元教育体制下,农村义务教育的实施力度还远远低于城市义务教育。农村教育发展不足,甚至滞后,使得总体的效果不佳。要消除这种情况,国家就必须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实施力度,最关键的是要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支出。另外,有效改善农村教师流失严重、校园设施改善等问题也需提上日程。因此,要切实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必须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投入和制度保障。

(二)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基础上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城乡教育差距严重是我国长期实施的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政策引起的。以前的政策追求的是效率,是教育水平的提高。但它忽略了教育的公平,也就是忽略了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在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教育政策更应该处理好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兼顾效率和公平。尤其是,义务教育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和公共产品,应该先实现教育公平,在教育公平的基础上要实现教育效率的最大化。对于农村学生来讲,他们应该享有与城市学生同等的教育资源和同等的教育机会,这是他们获得良好成长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择校是他们对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一种无声的抗议,而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是消除他们择校行为的根本出路。

城乡家庭教育篇5

我校现有教职工348人、学生5000余人,其中66%的教师和70%的学生来自9所农村学校。为实现融合教育,我们主要是从城乡教师、城乡学生和城乡家校这三个方面入手,全力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教师在融合中感受幸福

搭建互动平台,融合教师感情 学校通过青年教师演讲暨才艺比赛、篮排球友谊赛和教学全能及课改课比赛等活动,达到了城乡教师共同关心、共同创造、共同提高的目的。

开展户外活动,培养教师情感 学校给每个教研组发放一笔活动经费,用于联络教师之间的感情。这一做法取得了比预期还要好的成果,在游玩、学习、慰问中教师们彼此拉近了心的距离,增进了友谊。

丰富周末生活,增进教师情感 学校鼓励教师间经常往来,每到周末,城区的教师和乡下的教师总会主动互邀,形成良好的情谊氛围,也丰富了周末生活。

学生在融合中体验快乐

融合生活,注重学生情感的均衡发展 学校采取了先单后混的编班策略。在吃饭的时间,学生和老师在同一个食堂,一起排队,同桌吃饭。食堂中的温馨标语、餐饮小知识和电视节目则使学生在就餐时有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这样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城乡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养成了学生的文明习惯。在解决“吃好”的同时,学校又进行了“住好”的探索。做孩子生活的父母,做学生教育的良师,人性化的管理,亲情化的服务,让学生在寝室中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同时,我校开展文明寝室的评比活动,让城乡学生在共同住宿中,彼此增强认识,在日积月累中逐步缩小彼此之间的差距,真正融合到一起。

融合行为,注重学生知行的均衡发展 学校推行养成教育,开展为期十天的军训,并编印校本教材――《养成教育手册》,开展班级评星和学生评星活动。学校还非常注重营造良好的教室文化。打造英模特色班,营造向英模学习的教室文化氛围,班牌全部用英模的名字来代替。同时学校开辟班级花卉基地,挂牌管理,开展优秀花卉基地评比活动。

融合学习,注重学生知识的均衡发展 学校由传统的老师“教”转变为学生主动的“学”,更加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学校还开展了一系列的德育实践活动。如成立了国旗班、小号队、篮球队、集邮协会、提琴戏剧班等兴趣小组。

家长和学校在融合中实现双赢

以“校园开放日”为契机,促进城乡融合 教师开展访万家活动,教师“三进”(进社区、进村庄、进家庭)调研活动。“三进”调研活动要求每个教职工走访10至15户家庭,宣传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政策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了解学生在家的思想状况、家庭情况、成长环境等,和家长共同探讨指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建议和措施;征求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等。此外,每个分校都组成调研组走进社区、村庄和每个学生家庭送政策,开展城乡融合教育专题调研活动,使学校在办学行为、收费等方面的政策更透明。

我校先后开展了开门评课、开放德育、开放寝室、开放食堂等一系列活动,让家长参观学生的习字展,观摩学生的才艺表演、武术表演等,与学生共进午餐,体验学校生活。借此途径,进一步实现城乡家长的融合。同时家长在集体开放的活动体验中加强了家长之间的了解,实现了更进一步、更高层次的城乡家长的融合。

以“百万家庭网上行”为桥梁,促进家校融合 我校首创网上家长学校,实施“百万家庭网上行”计划。通过这个渠道,使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育方法和家长学校的活动报道进入千家万户。同时,我校还经常收到家长向学校提出的宝贵建议。网络联系平台使家校联系更频繁、更紧密了;网络使学校教育效益大增,使育人工作产生的效益最大化。

以“爱心校园”为阵地,促进师生融合 学校以建设“爱心校园”为主体目标,设立了“爱心屋”,行政领导轮流值班,教师与学生经常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如创设情境与学生谈话,为留守儿童过生日,开通亲情视频等。此外,我校还在校外聘请了“爱心妈妈”来帮助孩子们更好的生活和学习。为了更好地使学生在初中阶段健康的成长,学校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体系。在袋中收集学生发展过程中最满意、最喜爱的作品样本,如身高、作业、作品等,做到图文并茂,富有趣味,让捧着自己美丽成长足迹的学生爱不释手。

城乡家庭教育篇6

关键词 普通高中教育 城乡差距 经济原因

人类社会正逐步从工业经济时代走向知识经济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据世界银行测算,依靠普及教育、知识扩展、技术进步等因素带来的劳动者素质提高而形成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发达国家中已达49%。目前我国显著的城乡教育差距束缚了教育自身的发展,也大大降低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通过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导致城乡普通高中入学率差距的原因,以期找到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和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1 城乡普通高中入学率差距

我国城乡普通高中入学率(即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存在巨大差距,城市从1985年的40%提高到1999年的55.4%,而同期农村却从22.3%下降到18.6%,二者的差距由1.8倍扩大到3倍,绝对差距扩大了19个百分点。而在许多省区内部,差距更大。1999年,城乡差距超过3倍的省区达15个,超过4倍的有5个。安徽和贵州两省的差距达到3.6倍,湖北省达到3.9倍,山东和河南两省则分别达到4.4倍和4.5倍。

2 城乡普通高中入学率差距的经济学分析

下面将从普通高中教育的两个方面———需求和供给的角度,探讨导致城乡普通高中教育入学率差距的原因。wWW.133229.CoM为了简化分析,作如下假定:同龄学生的智力水平不存在差别;相同学历层次和相同成绩的学生对社会的贡献是一样的。本文所讨论的城乡差异只限于同一个行政区域里的城乡,比如一个省内。

2.1 需求分析

教育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的学费标准下,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由于假定相同学历层次相同成绩的学生对社会的贡献一样,分析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忽略社会需求上的城乡差异,而集中讨论家庭个人在对普通高中教育需求上存在的差异。影响家庭个人对普通高中教育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家庭的社会经济背景、学费支出的高低和个人投资收益率等因素。

从总体上讲,家庭个人对教育的需求与家庭的财富数量和收入水平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富裕家庭对教育特别是较高层次教育往往有着极其强烈的需求,而贫困家庭对教育的渴望则往往因经济上的贫困难以形成现实的需求。另外,父母的职业和所受的教育也往往会影响个人对教育的需求。一般来说,受过高等教育,从事科技和专业服务的父母更相信知识的价值和力量,更希望并支持子女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特别是母亲的受教育水平,对子女的教育投资存在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农村家庭收入水平和财富水平较低,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普通高中教育的支付能力较差。父母所受的教育水平也很低,所从事的工作是传统的农业生产,他们对自己的孩子往往没有更高的期望。孩子完成义务阶段的学习之后,如果自己不坚持要读下去,父母很少有鼓励他们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

普通高中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相对于义务教育而言,学费较高,目前的情况是:同一地区里城乡普通高中教育的学费按规定是一样的,在笔者所调查的n市,农村普通高中学费甚至比城市的要高一些。如果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话,统一的学费标准并不会引起城乡家庭对教育投资需求上的差异,但城乡收入水平存在差异,如果这个学费标准对城市家庭是合理的话,对农村家庭来说就有点太高了。这样就降低了他们对普通高中教育的投资需求。

人们放弃其他投资而在教育(主要是非义务教育)方面投资,归根结蒂,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或其他收益。如果教育投资的收益率较高,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就会增加;如果收益率较低,人们对教育的兴趣就会下降。而教育投资个人收益率大小取决于个人承担的教育成本与一生中由于受某级教育而增加的收入的现值的比较。城乡普通高中教育的学费相同,即投资于普通高中教育的直接成本相同。然而,教育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还包括间接成本,即机会成本,农村学生的这一成本高于城市学生。

以上这些原因都使得农村对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低于城市,城乡在对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上存在着严重的差距。

2.2 供给分析

教育供给是指在某一时段内,教育机构提供给青少年受教育或培训的机会。教育的机会主要由政府、个人和社会团体提供,教育机会的提供量一般取决于经济承担能力的大小,取决于教师资源的配置等因素。

城乡普通高中教育供给上的差异我们从附表中也可以直观地看出,城乡普通高中教育机构不仅存在着硬件设施上的巨大差距,在软件配置上也存在着巨大差距(见附表),主要表现就是农村普通高中的专任教师数量和学历层次、能力等方面都要低于城市的这一水平。2000年全国普通高中的专任教师有75.69万人,其中农村普通高中的专任教师只有10.4万人。并且,在农村普通高中里任教的教师学历水平、业务素质普遍比较低,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新颖。

社会团体和私人对教育的供给主要是建立民办学校,这样的学校一般分布在城市,并且学费高昂,难以形成对农村学生的有效供给。

2.3 均衡分析

将城乡普通高中教育的供求曲线放在同一坐标系中讨论,我们会发现:

说明:横轴oq表示城乡普通高中教育的供求数量;纵轴ot表示城乡普通高中教育的学费水平;du、dr分别表示起初城乡对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du′、dr′分别表示变动后城乡对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su、sr分别表示起初城乡对普通高中教育的供给

起初,城乡对普通高中教育的供求达到均衡时,城乡的普通高中教育学费(直接成本)相同,农村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学生数量qr低于城市qu。在学费相同的情况下,为了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一部分农村学生将向城市转移,这就使得城市对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水平提高, du曲线外移,比如到du′的位置,同时,dr左移到dr′的位置,此时城乡普通高中教育的均衡价格出现了差异,城市普通高中教育的均衡价格tu要高于农村普通高中教育的均衡价格tr,事实上,政府对普通高中教育的价格是实行价格管制的,城乡普通高中教育依然按统一标准征收学费,如果这个学费水平低于tu太多,城市普通高中教育供不应求的状况就会恶化,城市的生均教育经费将急剧降低,教育质量趋于下降,这是与我们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相违背的。因此,新的管制价格将低于tu,但接近于tu,这样一来,普通高中教育的直接成本升高,就会使得相当一批家庭困难的学生选择不接受普通高中教育,这就使得普通高中教育入学率的城乡差异越来越大。同时,由于农村普通高中教育存在着供大于求的状况,生源不足,办学效益一落千丈,最终必然导致设在农村的普通高中教育机构纷纷关闭,或者迁往城市,最终使得普通高中教育机构越来越向城市集中。

3 城乡教育差距的不良后果及对策建议

3.1 不良后果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的直接原因是工农业生产率存在严重的差距,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城乡在教育的质和量上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特别是非义务教育。劳动力是生产中唯一具有能动性的要素,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将极大地推动生产的发展。在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中,劳动仅被视为土地的附属要素,能动性根本没有发挥出来。同时,由于这种教育差距的存在,使得城乡居民的文化素质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在劳动力市场趋于完善的过程中,必将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这样一来,农民收入在满足自己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外,便没有多余的资金用于农业生产的追加投资,使农业越来越陷入一种简单再生产的低水平陷阱里,最终必然损害整个国民经济的有效运行。

3.2 对策建议

(1)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增加政府对农村中等教育的供给。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加快发展农村的中等教育,要安排资金重点支持农村一批基础较好的普通高中改善办学条件,保证农村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农村教师的流失,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使更多的农村学生有机会步入大学的校门进行深造,从而增加农村家庭个人对普通高中教育的收益期望,刺激他们对普通高中教育的投资需求。

(2)积极推进农村教育教学的改革,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紧密联系农村实际,大力发展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使农村学生在难以取得更高学历的情况下,能够学到扎实的技术,同样享受到教育所带来的利益,增加农村学生接受中等教育的收益率,从而刺激农村对教育的需求。

城乡收入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从根本上说来源于城乡教育上的差距,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后的教育的投资将有助于农业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变目前农业生产落后的局面。同时,也有助于增加农村劳动力适应产业结构转变的能力,为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根本的保证。

参考文献

城乡家庭教育篇7

[关键词]心理营养 城乡结合部 家庭教育 中学生心理问题

城乡结合部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土地利用方式混合、城市与乡村人口混杂,性质既不同于典型城市、又有异于典型农村。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特别是对那些典型的有心理缺陷的“问题学生”,根据萨提亚家庭治疗理念,从家庭入手,分析学生的成长经历,发现这些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由其童年的心理营养缺失造成的。城乡结合部家庭具有其特殊性,家庭教育存在诸多问题。研究城乡结合部的家庭教育及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对于改善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乡结合部家庭教养方式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所必需的时间和精力不足

一部分家庭由于经济状况不佳使家长被束缚在辛苦劳作、养家糊口的经济活动中,每天工作10几个小时,早出晚归。有的家长晚上要10点多才能回家,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家庭教育所必需的时间和精力严重不足。

(二)学龄前将孩子交由他人抚养

一些家长把教育的义务片面理解成是让孩子衣食无虑、尽可能的满足孩子在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就可以了。所以相当一部分家长,在孩子出生后不久,便把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或一些亲戚长辈抚养,孩子的日常教养责任也转移给父母或亲戚长辈。

(三)只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

有些家长对自己的生活状态不满意,把改变生活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应试教育使家长把分数看成几乎是唯一评价学生的标准,一旦孩子达不到家长的要求,就会被责骂甚至挨打,教育孩子的方法过于简单、粗暴,孩子与家长缺少正常的情感交流。

二、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心理问题实例分析

案例:小A,女,初中二年级学生。教师反映:该生经常违反学校制度,打骂同学,并与社会上不良青年经常来往。对学习不感兴趣,不认真听课,不完成作业,旷课逃学、上网吧打游戏等,属于问题学生。家长反映:该生在小学阶段无论是学习还是品行都很优秀,到了初中突然出现了一些问题,开始不听家长管教,与父母顶撞,偷拿家长的钱,多次离家出走,当与家长冲突严重时,要跳楼自杀。

用萨提亚的理念来分析小A的心理问题及行为偏差根源,在小A不足8个月时,中断了母乳喂养,交由爷爷、奶奶抚养。0-3岁,由父母提供的心理营养(爱和安全感),在这个成长阶段内小A缺少母爱和父爱,安全感没有建立起来。4-5岁,主要由父亲提供的心理营养(认同、肯定、鼓励),在这个成长阶段内小A仍然缺少母爱和父爱,她会缺乏自信心。6-7岁,孩子要向榜样学习如何处理和解决问题。这时,小A尽管与父母在一起生活,但父母解决问题的方式有问题,母亲是指责,父亲是打骂。父母是孩子的模范,所以小A学会了用指责、打骂的方式解决问题。在小学阶段,孩子往往屈于父母的压力,在行为上没有表现出偏差,但到了青春期,随着孩子的长大,心理上的问题引起的行为偏差就会突显。

三、解决方案及引起的思考

下面通过解析小A的辅导过程,探讨城乡结合部类似的中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对小A的辅导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一)舒缓学生情绪。因为小A在成长过程中,6岁前的心理营养没有被满足,与父母一起生活后,她会继续寻求,但是父母不懂得如何补偿孩子未被满足的心理营养,与孩子也没有建立起情感连接,造成亲子关系紧张,长期以来在孩子心理积累了很多负性情绪。

所以我根据小A喜欢玩游戏的特点,采用沙盘游戏技术,在陪伴孩子玩沙游的过程中,逐渐帮助她把积压的负性情绪进行疏导和宣泄,稳定了小A的情绪。在此过程中并给予小A无条件的接纳,使她感受到了老师对她的爱。

(二)对其家庭进行指导,这个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第一步,与父母交流,使其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转变父母的教子观念,引导父母,不要只是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把家庭教育的重点放在孩子健康人格的培养上。

第二步,改善亲子关系。指导父母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并帮助她的父母学会用语言和肢体语言向孩子表达爱,例如对孩子说“我爱你”,与孩子拥抱等。还可以做家庭亲子沙盘游戏,来改善亲子关系。(逐渐补偿0-3岁缺失的心理营养)

第三步:指导父母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多使用肯定和鼓励性的语言,尤其是父亲的肯定与鼓励更重要。例如:指导父亲愿意欣赏并发自内心的对孩子说:孩子你很棒,你让我骄傲,你这样做我很高兴等。(逐渐补偿4-5岁缺失的心理营养)

第四步:指导父母与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互动模式,以温暖、理解、民主的家教方式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解决问题的典范。

通过对小A的心理辅导以及对其父母进行家庭教育辅导,小A有了奇迹般的变化:与父母关系明显改善,学习努力,尊敬老师,再也没有打骂同学及其他一些不良行为的现象发生。

通过这个实例我们了解到,在七岁之前给足心理营养,对形成健康的人格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工作上有以下几点思考,以促进城乡结合部家长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一)学校的心理辅导工作与家庭教育工作结合起来。加强对学校管理人员、班主任等心理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心理方面的知识,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能够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同时积极开展家长委员会及家长学校活动,例如,家庭教育知识讲座,成立由心理老师带领的家长互助成长小组等,在活动中向家长渗透心理学知识和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的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

(二)利用社区、妇联、民间团体等社会力量,开展家庭教育宣讲进社区活动,在社区中传播新家庭教育理念,以促进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提高。

参考文献

城乡家庭教育篇8

城乡结合中小学德育工作措施途径人们常说的“城不城,乡不乡”,是指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区域,城乡结合部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社会环境相对复杂。然而为求学而聚集在此的未成年人思想认识比较肤浅,不善分辨是非,易于接受新事物及影响,形成各种不同的行为习惯。就拿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交通路中学来说,我校的大部分生源来自城乡结合部,还有一部分是来自农村和外来做生意家庭的子女,在语言、行为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良的习惯,随手扔垃圾、破坏绿化、语言举止不文明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城乡结合部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城乡结合部未成年人道德现状及产生原因

当前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精神面貌总体上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已日益深入人心,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蔚然成风,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已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社会道德风尚有了可喜的变化。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学生的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以我为中心”的自私行为;是非美丑不分;协作精神比较差;环保意识薄弱;不讲信用、欺骗说谎;不爱护公物、尊老爱幼;意志力薄弱;讲排场、追时髦、随意浪费;耐挫力比较差;厌学等。

1.区域环境因素

城镇周边地区流动人口多,人员复杂,人际关系淡漠。网吧、茶馆、美容屋、KTV等场所引来大批三教九流的人群,有奸诈狡猾的小商小贩,有好吃懒做的女郎,有不择手段谋取钱财的小偷小盗,有好逸恶劳的地痞流氓。经过长期的耳闻目染,中小学生就养成不思进取的不良习气。

2.家庭教育滞后

城乡结合部的家长素质参差不齐,绝大部分家长不注重对子女的正确教育,同时也不具备正确、科学教育孩子的素质和方法。有的家长挣钱意识强,教育孩子意识差,整天只顾向“钱”看,而对孩子的品德、学习不闻不问听之任之。现在的独生子女多,家长过于娇惯、溺爱,要钱给钱、想啥是啥的习惯导致孩子意志薄弱,好吃懒做,唯我独尊。有的家庭贫困,而这些家庭的家长素质又不高。对自己的子女不能正确引导,以致他们的子女自卑、狭隘,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而导致不健全的心理。还有因家庭的变故,如父母不和、离异、重组等对孩子的教育带来不良影响。再者,留守儿童缺乏家庭的温暖,缺乏父爱和母爱,给孩子的心灵带来极大的创伤。

二、做好城乡结合部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对策

1.净化社区环境

学校、社区、公安等要密切配合,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关闭学校周边的网吧、游戏厅、娱乐场所,取缔黄、赌、毒。建立符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文化、娱乐设施,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和劳动,开展有益的文娱活动。丰富中小学生的文化生活。

2.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让家长参与管理

家庭教育在城乡结合部中小学生德育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交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行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学校要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与社区密切合作,办好家长学校,开好家长会。广泛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取得一致性,共同管理,密切配合,共担责任。

3.充分发挥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学校是城乡结合部小学生的品德教育的主阵地。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并且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有效地开展德育教育。老师应充分利用已有资源进行德育教育,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学校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师素质,以适应新形式下学生的成长。

(1)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德育队伍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言行。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学校要求全体教师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认真贯彻《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热爱每一个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制定和完善班主任考核制度,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把班主任这支德育队伍建设好,让其真正发挥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2)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首先是要重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不断改进《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机地结合起来,教会学生做人。同时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也要不断渗透品德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人物的精神,学习具有学识渊博、实事求是、勇于创新、自觉守纪、不怕困难等优秀品质,培养其自觉、果断、诚实的意志品质。

(3)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学校要把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文明诚信教育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有机统一、相辅相成。学校还要把品德教育与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优化环境意识,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等。

(4)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方法

对农村的学生应培养其自制能力,要有抵御外界干扰和不良风气侵蚀的能力。针对城市学生应培养其独立生活、善于思考的能力和坚强持久的意志品质。同时,对不同学生应因材施教,如对轻率、马虎的学生,应培养其冷静、沉着、细心;对怯懦、腼腆的学生,应培养其大胆勇敢;对半途而废的学生、应培养其有恒心、有毅力;对冲动的学生,应培养其学会克制,对心胸狭窄的学生应培养其大胆、宽容等。总之,教师应想方设法改变小学生品德方面存在的不足,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三、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自我教育

城乡结合部的中小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既要有教师、家长、社会的共同教育,还必须要发挥其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觉立大志,树立远大的目标,明白持之以恒才能成功的道理。知道成功的人首先要有好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自觉克服不良习惯,战胜自己的信心。正确对待成败,做到胜不骄、败不馁。逐步形成取舍性对待品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对不良风气坚决抵制。

城乡家庭教育篇9

虽然在农村教育中,家庭因素是一个短板,但是,公平基础教育更加重要。从多个调查研究和理论书籍中我们可以发现,农村家长的普遍素质水平与城市家长相比是有差距的,农村家庭的物质条件也远远比不上城市。父母教育水平影响子女教育水平。20世纪末的常识和经验研究(Behrmanetal.,1997;CaseandDeaton,1999)中表明,子女教育和父母教育水平正相关,即父母教育水平越高子女教育水平往往也越高。可是,在这种相关关系中又包含了很多因素,比如遗传性因素以及教育本身的外部效应、个人的选择性婚姻行为(BoulierandRosenzweige,198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因素(BrownandPark,2002;Loken,2010)、父母在子女数量和质量之间进行权衡的行为(Lietal.,2008)等等。在此文献中也发现,在控制了前面几种因素的影响后,父母教育水平对子女教育水平影响的原因有遗传原因(自然作用)和由于教育本身通过家庭教育引起的外部性作用的结果(抚育作用)。文中也对这两种原因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如上文所说以及其他文献中查阅可知,在仅有较少政策干预的条件下,遗传(自然原因)和家庭的社会经济水平(抚育作用)在子女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上发挥了主导作用,那么我们可以说,公平的教育政策对于儿童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平衡作用。在中国农村上世纪70年代的基础教育普及政策的基础上,李玉能和齐豪成为在我国首次在控制了自然原因(父母教育的遗传因素)的条件下,尝试分析了我国农村父母教育的抚育作用。自1971年起,在农村地区开始实行政府颁布的基础教育普及政策,此计划要求五年内农村地区小学教育完全普及,初中和高中教育在有条件的地区得到普及。虽然在1971年以前,农村仅仅有少部分人受到了初中以上的教育,但是在此次基础教育普及政策实施之后,农村中受到初高中教育的人数大幅增长。入学数由1965年的101万人上升至1977年的1955.6万人,招生数从1965年的4.4万人上升到1977年的666万人。这一政策对于父母教育的影响给我们发掘了一个方便的工具变量,以更好地研究中国农村教育的抚育作用。

李云森和齐豪再次对此领域进行了探讨,他们在使用教育普及政策作为父母教育的工具变量,也就是排除了父母教育的遗传性因素后,发现父亲、母亲的教育对子女的影响程度不同。在子女接受十年以上教育时,母亲教育对子女有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显著水平为10%),但父亲教育的影响并不显著。分样本的估计结果则显示,教育的抚育作用主要在文化资产较少、时代家庭成分为中农以下的家庭中发挥较大作用。这表明,提高父母的教育水平不一定就能提高子女的教育水平,教育的抚育作用和家庭的文化资产水平也是有一定关系的(李云森和齐豪,2011)。通过此项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农村学生家长教育水平虽然是一个短板,但是教育普及政策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等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于是公平的基础教育对于农村显得尤为重要。

2农村基础教育应当与城市基础教育处于平等地位

现在的农村基础教育已经一定程度的城镇化,采取撤乡并镇的策略,撤销原本的乡、村小初学校,在较大一些的镇级单位合并学校录取周边村的学生。这种策略与原来相比显得更加公平,但实际上,仍有很大弊端。而最重大的弊端就在于,城乡教育本质上依旧不公平。对于中国这样引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仍旧多于城市人口,农村基础教育仍当引起更大的重视。但事实是,在现在这个农村城市二元对立的局势下,国家教育明显偏重城市。

(1)从培养目标来看,农村基础教育是整个农村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它的培养目标可以说直接决定了整个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农村基础教育的教育模式以及教育内容,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决定广大农村子女及其家庭的命运。现在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2.3%而到2050年左右农村人口将降到20%左右,因此我国当前的农村基础教育应该为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服务,也就是为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服务而不是漠视甚至阻挡这一进程。而恰恰在农村,上大学成为城市人是很多学生和家长的愿望,对城市的向往是他们努力地动力之一,那么在农村教育中,我们应当去满足这样的愿望。但是,中考高考这两个指挥棒明确的表现出城市倾向,考试中有强烈的城市气息,农村教育却有很强的乡土气息,这对于农村学生显然是不利的。2003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将农村教育教学列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对于《决定》中方针以及相关已有的教育政策进行解读,我们可以知道,农村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体现了很明显的留农倾向。也就是说农村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农村建设培养人才。可以这样说,目前的这些农村教育政策正是城乡二元割裂的定势思维的体现(《从“二元割裂”走向“一体化”——再论农村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周晔)。

(2)从政府投入来看,城乡之间对于基础教育的投入有显著差异。沈百福的研究中显示,我国2001年生均教育经费城镇小学与比农村小学相比高出86%,城镇初中与农村初中相比平均高出93%(生均教育经费是指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教育事业费和教育基建费);同时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城镇小学与农村小学相比平均高出71%,城镇初中与农村初中相比平均高出68%(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和预算内教育基建费);与此同时,城镇小学的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高达是农村小学的3.39倍,城镇初中则高达农村初中的3.24倍(预算内教育经费中包括教育事业费和教育基建费,在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中,可以分为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个部分,其公用部分简称预算内公用经费其多少直接反映了教育经费的紧张程度)。此外,在这明显的城乡差异中,中央财政仅仅承担了不足2%的义务教育经费,省级则承担了11%的经费,而其余将近78%的经费都由乡镇两级承担。农村义务教育对于乡镇政府显然是一笔极大的支出,很多地区甚至无法承担。

(3)从师资队伍来看,农村师资力量比城市薄弱很多。落后的农村与城市相比,生活水平、工资待遇、硬件条件等显然要差很多,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教师也期望有更好的发展,因此就造成了农村教师的严重流失和缺少年轻教师等问题。在农村,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公办教师不到50%,大多是乡聘、村聘的。由于国家对农村和城市学校建设的投资不均衡,导致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恶劣,教师待遇差,工资低,民办教师(代课教师)“亦农亦教”,许多骨干教师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因此现在我国为了教师资源公平,采取了教师流动制度。虽然在目前国内城乡教育差距颇大,令人担忧的情况下,教室流动制度对于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有一定的好处,城市和乡村之间教师的双向流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农村地区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素质低下的情况。可是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农村教师的流失率很高,尤其是乡镇教师以及县级高中教师(乡镇教师流失率占其专任教师总数的8.4%,县级高中教师则占4.2%)。现今,“城—乡教师流动”指的是城市教师前往农村学校支教,达一年以上。而乡—城教师流动”则指农村教师前往城市学校进行交流达一年以上,并且最终返回农村学校。其中如若农村教师前往城市学校后没有返回农村进行任教,则称为教师流失。在目前情况下,教学任务、经费、食宿等条件的有限性限制了“乡—城教师流动”的实施。同时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导致“城—乡教师流动”不能很好地施行:首先,很多省区尚且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制度,同时对于这种流动的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其次,城市教师作为十分优秀的教育资源,浪费严重。现在城市中优质学校的建设大都以其师资队伍的力量强大来展现自己的实力,而因师资力量低下出现多种问题的农村学校只能望其项背,城市教师前往农村给予支援的潜力极大。再次,城市教师往往超编,农村教师则结构性不足。基于此,我国当前考察教师流动应该更多地关注“城—乡教师流动”。把“城—乡教师流动率”(即到农村学校支教一年以上的城市教师人数与城市教师总数之比)提高地位,作为教育督导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让它成为检验地方各级政府教育资源配置合理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孙彩平,许丽英,2006)

城乡家庭教育篇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庭教育工作出现了两个发展的转折点。第一个转折点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家庭教育由民间主导转变为政府主导。研究认为,中国家庭教育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标志是1980年第一个家庭教育团体―北京市家庭教育学会成立。15年后到1996年,全国妇联、教育部颁布第一个家庭教育五年计划,即“九五”计划,其后3年配套颁布了《家长学校工作意见》、《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检查评估,标志着政府出面承担起主导家庭教育工作的责任。这是家庭教育发展中第一个转折点,由民间主导转变为政府主导。从此,家庭教育工作逐步走上政府主导、行政管理的发展轨道。

第二个转折点,从1996年起历经16年,以2012年家庭教育“十二五”规划为标志,家庭教育工作的发展由“重点发展”转变为“普及发展”。“十二五”规划制定的家庭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构建基本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推进完善基本家庭教育公共服务,提升家庭教育科学研究和指导服务水平。”以上三个方面目标,其核心是“构建基本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我认为,提出这个目标,是全国妇联七部委对家庭教育三十多年发展态势的一个判断,即三十多年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主要建在省、市两级,广大农村的服务空白较多。这种主要在城市等重点地区发展的倾向,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必须要转变到构建基本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这是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由局部转向城乡全覆盖的历史性转变。“十二五”规划的这个战略性决策,又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

我国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

中国家庭教育未来发展的格局,需要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我们已达成“构建基本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共识,即政府主导、社会组织为主体、企业参与,这种三方互动合作的格局。这就是现代社会三大组织支柱,政府、社会、市场共同发挥作用。因此,社会组织、民间社团在家庭教育领域里,是有充分的发展空间的,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将来,还有第三个转折点,大概到“十三五”甚至“十四五”,在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后,要由“数量基本全覆盖”转变为“以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为主”的新阶段。

“家庭文化”重在传“道”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对人类真正的研究不是人的研究,而是文化的研究。”可以说,对家庭教育真正的研究不是“教育”的研究,而是文化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文化是家庭教育的灵魂。

家庭教育,实质上是“家长教育”,是“双亲教育”。教育家长什么?或者说,给予家长什么?我认为,有两个层面,一个是“道”,另一个是“术”。实践中,教授的更多的往往是“术”,即教育子女的方法、窍门和技巧。如孩子做作业拖拉怎么办?这是家长的需要,家庭教育工作应当满足这种需要。但是,家庭教育工作不应当停留在这种需要上,而应当“引领”家长。“引领”家长关注和认识家庭教育的“道”,这是家庭教育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