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诗歌十篇

时间:2023-03-22 07:35:01

英文诗歌

英文诗歌篇1

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是专业方向的重要课程,它通过对英美文学中的重要作家及其景点作品介绍,增强学生的语言功底并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兴趣。然而,长期以来,高等院校的外国文学课程在诗歌教学上都是一个难点,传统的诗歌教学模式和传统文学研究一样,以诗歌作品的文本欣赏为中心,主要限制在诗歌文本内部的欣赏上,如措辞、修辞、创作手法独具匠心之处等等。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很难让学生提起兴趣,而且对于外国文学中的古代诗歌,更容易在学生和文本之间造成隔阂,让学生对作品的认知程度不深,更谈不上有开阔眼界、提高综合研究素质的作用,文学教学也就失去了其意义。而改变这种现状,真正使文学课学有所用,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基础和文学素养就成为当务之急。英国古代叙事长诗《贝奥武夫》是现存故英语文学中最古老的作品和流传至今的欧洲最完整的一部史诗,也是欧洲最早的方言史诗,在语言学方面是珍贵的文献,所以在高校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课程设置里是重要的构成部分。《贝奥武夫》的现存手稿在公元5世纪时已开始口头传诵,约8世纪时成书[1]18。由于古英语语篇完全不同于现代英语,语法构成上也极其晦涩难懂,所以一直以来都很难被中国学生理解、喜爱并重视,因此如何让学生喜欢并愿意去深读史诗的探讨也是历来高校英美文学课程之热门话题。在课堂上,《贝奥武夫》诗篇中古英语的语法构成以及其生涩的词汇让学生望而却步。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将《贝奥武夫》与《诗经》进行比较,以唤起学生的研究兴趣。当最开始谈起《贝奥武夫》,学生莫不茫然,但老师转而谈起《诗经》时,全班却兴趣盎然,纷纷大声列举其中脍炙人口的名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2]43气氛煞是火热,既然学生对《诗经》如此熟悉并热爱,那两者之间的比较必然是可行并有效的。在教学中,对《贝奥武夫》和《诗经》的比较可以从其故事主题、语言意象、主要思想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首先,《贝奥武夫》是以斯堪的纳维亚的英雄贝奥武夫(Beowulf)的英勇事迹构成主要内容,讲述关于勇士贝奥武夫与怪物格兰道尔搏斗,使其断臂而死。怪物之母为子复仇,又被他追踪杀死。他做了国王后,一次火龙来犯,他挺身斩龙,伤重而死。人民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1]23。也就是说,《贝奥武夫》这部诗作即是一部英雄史诗,描述渲染的是人民心中的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他为民杀敌,从而深受他的人民爱戴。而与之相反,中国的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收录的是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诗歌,其中“风”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包括今天山西、陕西、河南、河北、湖北(齐、楚、韩、赵、魏、秦)十五个地方的民歌。何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27其实就是普通人民的生活歌息和爱情追求,也是“风”的代表。何谓“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也就是奴隶春耕、采桑、纺织、田猎、造酒、贮藏和准备过冬等一年四季的全部劳动生活[2]28,所以《诗经》中大多都是社会性的群众性的作品,而这些群众性的作品反映的就是当时社会以农业立国的特征和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的生活作息的社会总体概貌,可以是说提供了当时社会的一幅全景画面[2]46。这不免就给学习者提出了问题:为何同为某个民族最古老的文学形式,都是诗歌体裁,但是英国的诗歌却是关于英雄的史诗,而中国的诗歌是歌颂普罗大众芸芸众生的爱情故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众文学”?其实带领学生一起追根溯源,我们会发现找到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也不难,即是人们平素所称的“黄色文明”与“蓝色文明”之分带来的区别[3]。“黄色文明”和“蓝色文明”指的是以各自文化生成所依赖的地理环境基础的差异为依据而划分的内陆型文化和海洋型文化的中西文化双方[4]18。

中华民族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三面连陆一面靠海的地理环境使中国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从而使自身文化保持很强的稳定性和历史延续性。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因此诞生于半封闭大陆自然环境的儒家伦理,教诲人们重土轻迁,安贫乐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使人们在久远的传统中沉淀了一种封闭的惰性心理和惯性思维方法,眷恋家园故土,提倡清静无为[4]22。故此,生活圈子的狭隘与封闭,人与人之间接触的固定性和长久性便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己和周遭的圈子里的人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部分,所谓中国古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因此,在我们最古老的诗歌《诗经》当中记录的便是关于这个封闭环境当中普通百姓的平常生活故事。而在“海洋型文化”发源的西方,西方文明史其实就是一部海上冒险史,西方社会海上航运的冒险生涯,使西方人时刻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尖锐对立和激烈冲突,因此西方人自古就相信天人相分,在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支配下,自古以来西方社会就把自然与人区分并对立起来,自然仅是被人认识、利用、征服的对象,强调人的独立自主和积极进取,追求自由意志和独立精神[5]109,西方古代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窥出“和谐来自斗争”,普罗泰哥拉则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些都是人与自然孑然分立的鲜明写照。在《贝奥武夫》诗篇当中,自然和社会就是那个半兽半人的格兰道尔,人类就是贝奥武夫,两者只有进行残酷的斗争,才能为人们取得和平幸福的生活。因此在现代社会,西方人也更富有直面挑战、急功近利的特征;在人际关系上,西方更崇尚个人的意志自由和人格独立,重视私有财产的获取和保护,整体意识和集体观念淡薄,而东方则是典型的集体利益至上的传统教育[5]188。

两者进行一番比较之后,我们会发现,看似风牛马不相及的事物,其实背后深藏着联系和妙趣,而通过对“英雄史诗”和“市井爱情”的比较,学生对英语诗歌的兴趣莫不被激起,并且对《贝奥武夫》也有了全新的了解和深刻的记忆。因此,实践证明,在英语诗歌教学过程中,可以对东西方的文学中的诗歌作品对比分析,在外语文学学习者的母语文学作品中找到相对应的代表性的作品,并与所学目标文本进行比较分析,增加学生与两种文本文化之间的互动沟通,可以提高英美文学诗歌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研究素质。

英文诗歌篇2

关键词:比较文学;中英;爱情;诗歌

一、比较文学视阈下中英诗

歌跨文化影响因素同样属于诗歌艺术领域,中英爱情诗歌之所以在内在关联性之上存在种种不同,本质原因正是跨文化因素的深刻影响。以英国为代表的主要英语国家都是起源于海洋文化的岛屿或半岛国家,如英伦三岛,在其本土文化发展及其后来向外扩张占领一个个殖民地的过程中,海洋都是其开疆拓土的主要路径甚至唯一通道。于是海洋成为其区域文明、民族文化最核心的组成甚至主导,而在与喜怒无常的大海争夺生存权、控制权的历程中,勇往直前、热爱冒险、敢闯敢拼渐渐成为了欧美地区最主要的民族个性,并且对其包括诗歌在内的各项艺术领域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具体来说,英语诗歌创作往往直抒胸臆、简单直白,情感浓烈到一目了然、无所掩藏,且绝大多数在形式上长短不一,虽在每句结尾处常以相同韵律的词结束,但整句用字数量相对随意等。反观中国,几千年农耕文明为主的大陆文化属性诞生了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华夏文明,“喜怒哀乐之未发”、“发而皆中节”的“中庸之道”贯穿了儒家文化始终。“君子戒慎乎其所不暏,恐惧乎其所不闻”的谨小慎微决定了中国古典诗歌对格律近乎苛刻的要求,无论五言或七言,古典诗歌在字数上讲究完全一致,在韵律则要求对仗工整。即便是以长短句闻名的宋代,词的创作也受制于严格的上、下阙规制。于是,诗歌作者在表情达意时也就含蓄多过奔放、委婉甚于直接。

二、中英爱情诗歌的相似

(一)擅长比喻、夸张等众多艺术表现形式

诗歌与散文或小说等其他文学艺术形式最大的差异之处在于其只能在短小的篇幅内表达足够丰富的情感诉求,这决定了诗歌中的艺术表现形式必须远超日常生活的平淡无奇,才能充分表达创作者内心强烈的艺术冲动。而这便使中英爱情诗歌在创作过程中极其擅长比喻、夸张等非同寻常的表达方式。比如《上邪》中“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五种自然界不可能出现的奇异现象成为了“乃敢与君绝”的条件。而这些非自然现象呈现出逐层递进状态,不仅一个比一个异常,且让深陷爱恋中人特有的情感绝对化特点一览无余,可谓夸张到无与伦比。而这在拜伦《雅典的少女》中也有类似的表达,“雅典的少女啊!在我们临别以前,把我的心,把我的心交还。或者,既然它已经和我脱离,那就,那就留着它吧!把其余的也拿去。请听一句我临别前的誓言: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

(二)大量意象的充分使用

诗歌创作中要使用比喻或夸张等表达方式就离不开大量意象的运用,各种相关或无关的意象组合而成了诗人心目中理想的意境。比如秦观在《鹊桥仙》中用到了“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其中的“云、星、银汉、风、露”等都是寻常生活的意象,将其组合到诗歌中,“云、星”对应的“巧、恨”暗合了古人在历七夕节日有“乞巧”的习俗以及“牛郎织女鹊桥会”的神话故事。诗人借此赞颂牛郎织女坚贞的爱情,并在最后点明了自己“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爱情观。同理,在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中也有诸如“金色的水仙花迎春开放”、“如繁星灿烂,在银河里闪闪发光”等,这正是诗人心中对爱情的神往,“每当我躺在床上不眠,或心神空茫,或默默沉思,它们常在心灵中闪现,那是孤独之中的福祉”。

三、中英爱情诗歌的不同

(一)表达风格的不同处

这一点其实可以从若干年前一位外国友人以图示法展示东西方文化差异性窥见一二。当时这位外国人以从A到B之间的线路状态展示东西方人意见表达的不同。西方人是从A到B间的一段直线,中国人则是在A和B之间出现一团乱麻似的线路。类似的道理,中英爱情诗歌表达风格也存在这种不同。中国诗习惯于隐晦含蓄且曲折的表达,英诗则有一说一、直白清楚地全盘托出。比如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漫漫长江万里长流永不停歇,而一头一尾的“我”和“君”首先在物理距离上已远隔重山不得相见,便愈发衬托出心头情丝绵绵无处倾诉的悲苦。而无法相见的情感落差惟有凭借共饮一江水稍得慰藉。如此丝丝缕缕的深情厚意偏偏只以一种近乎淡漠的含蓄表达出来,貌似压抑克制,却反而给予观者以无尽想象的空间和机会,将情到深处的浓烈从诗人转到了观者一端,妙不可言。同时,正因初始表达的隐晦,又给了后续“只愿君心似我心”以厚重的铺垫,让“不负相思意”被前半段的淡漠描绘得反而激烈与坚定起来。而在与此类似的情况下,英诗则直截了当得多,观者往往只需要跟随诗歌字面意思阅读理解即可。比如泰戈尔的《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中类似的相爱却无法相守的表达则采取了层层递进的直白描写,首先从“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开始,接着“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而是,爱到痴迷,却不能说我爱你。”然而是逐渐深邃、恳切甚至哀痛的“想你痛彻心脾,却只能深埋心底”、“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明知道真爱无敌,却装作毫不在意”、“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直至最终的“鱼与飞鸟的距离,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这是一种起于痛苦终于绝望的爱情直白,读来令人仿佛产生了切肤之痛。

(二)意境营造的差异性

中国传统诗歌在意境营造上与西方诗歌最典型的差异之处当属其虚实相间、虚从实来,这里的“虚”是意,“实”为境,正如同传统中国画中常常有大量“留白”存在一样,中国传统爱情诗歌格外注重营造意境,明知是虚幻,然而观者却又确可感知,由此形成“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状态。比如元慎《离思》中“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以实物的描绘托情。“沧海”源自于《孟子.尽心》,用在此处的字面意为见过沧海之广阔无垠后,其他的水就失了气度。巫山是长江三峡著名的高峰,宋玉曾在其《高唐赋序》中称巫山之云为神女所化,胜过世间一切美颜。故而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在这里代表人世间致胜之美,此诗中指代的正是元慎夫妻情深已经到了堪比沧海与巫山的程度。由于已经拥有过如此美妙至极的爱情,故而当遭遇丧妻的落差后,巨大的冲击自然会让生者对俗世间的其他美色再无心肠,于是有了“取次花丛懒回顾”,且为了抚慰极度的伤痛,诗人不得不以“修道”为由聊以,转移一些丧妻后无法解脱的悲苦之情。而英诗则在意境营造方面略显逊色,虽然可以在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爱人或爱情的热切向往与追逐,但在表相的情感冲击之下,似乎其间可供观者回味之处稍有不足。比如爱尔兰的叶芝在《当你年老时》描绘了一幅真正的爱人会在年老色衰后依然怀有真爱之心的图景:“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四、比较文学视阈下的中英爱情诗歌鉴赏策略

在比较文学视阈下鉴赏中英爱情诗歌应当注意兼顾爱情诗歌产生的社会、历史、宗教等综合性背景。比如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从古至今都受到宗教的深刻影响,故而其社会发展史中遵循一夫一妻制度,而文化层面的男女地位也相对平等,因此英诗中有不少男性追求女性、倾慕和颂扬爱情的形式与内容。比如拜伦在《雅典的少女》中所写“我要依偎着那些定情的鲜花,它们胜过一切言语的表达,依偎着爱情的一串悲喜,我要说: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欣赏这类爱情诗歌时,常常带给人喜悦、激动甚至振奋的体验。但在众多中国传统爱情诗歌中,表达离愁别绪的形式与内容则占了相当比重。比如“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则显然侧重于女性被动的等待。这显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地位低下的问题,其在爱情与婚姻中缺乏自主选择权,而是不得不受制于“三从四德”的禁锢与约束。因此这类爱情诗歌往往相对沉郁和压抑,在欣赏时需要有所分辨。

五、结束语

爱情诗歌作为以诗言志、以歌抒情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诚然会具有相当的共通性与关联性。然而东西方漫长的历史演进也必然会在各自区域内爱情诗歌的内在属性方面烙印上质的差异。在比较文学视阈下研究中英爱情诗歌既要了解二者同样作为诗歌艺术内在的共性特点,也要充分把握其受到各自传统区域文化深刻影响而存在的独特个性。这不仅是为认识中英爱情诗歌在形式、结构、内容、状态诸方面存在的相似与不同,更是为了通过对诗歌的比较进一步开展跨文化的研究和学习。对已经进入全球化的当代人来说,这种跨文化的比较文学研究有助于人们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品评诗歌艺术,并通过比较文学视阈下中英爱情诗歌的异同分析提升艺术鉴赏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黄诗海.从内容与表现手法论中英古典爱情诗之诗学差异[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4(28)06:12.

[2]陈兰玉.中英古典爱情诗歌比较[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13:2.

[3]魏阳莉.浅析古代爱情诗中的女性形象[J].北方文学(上旬刊),2015(8):27.

[4]聂珍钏.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外国文学研究,2015(21):7.

英文诗歌篇3

    【关键词】英汉诗歌;翻译;文化意境;传达

    文学翻译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意境的传达,诗歌翻译尤其如此。因为诗歌翻译乃文学翻译的极高境界,翻译文学中之极致,诗歌极具丰富的文体特征和艺术内涵,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着人类最丰富的情感和世间最复杂的意象,这种情感和意象便构成了诗歌所特有的文化意境。诗歌中的意境通常为一个民族所特有,代表着这个民族的独特的精神风貌。所以,诗歌翻译在讲求音美、形美的同时,最重要的是传递它的骨髓所在,即诗歌的“文化意境”。

    一、英汉诗歌有着不同文化意境

    一首好诗,往往是意中有境,境中有意,读后沁人心脾,耐人寻味,译者应对原作心领神会,译者与作者神思契合,力求浑然一体,否则,译者只拘泥于原文表层结构,译文必然貌合神离,韵味全无。因此,绝不可把译诗看作语言表层结构的机械移植过程,必须深入深层结构,发掘原诗的真实意境,并使之以原有的神韵再现于译文中。

    1.诗歌的意境首先体现在不同民族的文化词的运用上。例如,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南浦”被赋予了某种离别的情境,而“风”,“月”,“燕”,“笛”,“秋水”,“婵娟”,“梅”,“菊”等字词,它们也都被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其独特的联想和情趣是西方人难以理解的;同样,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文中的一些词汇对于我们来说也比较陌生,“westwind”、“castle”、“shepherd”、“lamb”等词语,所给予我们的意象也与英美人的本意不同。英国诗人雪莱的名诗《西风颂》中的“westwind”代表温暖和煦,给世界带来新生,而在我们的文化中,只有东风才被赋予如此的意义和意境。

    2.在诗的整体韵味上,一般来讲,英美人作诗是对思维内容及其过程的逻辑展现,推崇清晰、确定和单纯;而中国诗歌,如冯友兰先生曾提到过“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余”(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强调了我国诗歌的含蓄无垠。明朝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道:“凡作诗不宜逼真,如朝行远望,清山佳色,隐然可爱,其烟霞变幻,难于名状,及登临非复奇观,唯片石数树而已。”这说明了诗歌意境犹如欣赏山水,清淡、质朴、刚柔相济而又神韵悠长,诗意在可言与不可言之间,也有了可解与不可解之会。例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孤帆”,“远影”,“碧空”之间没有任何关连词,直接拼在一起,画面感极强。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读者可凭它们之间的联系去想象和补充。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意象,而汉字的组合往往能取得一副动感画(motion pecture)的艺术效果。

    与汉诗现比,英诗的意象表达更加率直清晰,意象间的语法关系逻辑性更强。虚词一般不能省略。请看拜伦的一首诗。

    Adieu adieu! My native shore

    Fades o’er the waters blue

    The night-winds sigh,the breakers roar ,

    And shrieks the wind sea-mew.

    Yon sun that sets upon the sea

    We follow in his flight.

    Farewell awile to him and thee,

    My native land-Good Night!

    这几行诗语言浅显率直,诗人把故乡拟人化(personification),与之轻声慢语话别。诗的逻辑关系严密,意象间关系确定,意象深沉阔大,不露痕迹。

    二、 英汉诗歌翻译时易出现的文化障碍

    1.诗歌翻译中常见的文化障碍,往往并非出于原诗晦涩难解,而是望文生义。着名翻译家杨宪益和夫人戴乃迭在谈到英国翻译家亚瑟·威利翻译的《诗经》(The Book of Songs)时,称其译作有很高的学术水平,不愧为翻译杰作,但也指出,他把《诗经》翻译得像“英国诗歌”。比如,译作把周朝的农夫塑造成类似欧洲中世纪田园诗中描叙的农民的形象。另外,译文中使用了“castles”和“clergymen”等词,这和中国文化中的农夫形象相去甚远。

    2.许多醇美的名篇佳作经过翻译,不仅破坏了原诗中浓浓的意境,而且容易导致南辕北辙的文化错位,在越来越多的文化交流活动中,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例如,马致远的着名小令《天净沙·秋思》的首句“枯藤老树昏鸦”,试比较一下它的几个译文:

    译文1:Crows hovering over rugged trees weathered rugged with rotten vine the day is about done .

    译文2:With red vines hanging on old branches,

    Returning crows croaking at dusk,

    译文3:Dried vines,an old tree ,evening crows,

    译文4:Withered vines,olden trees,evening crows,

    原诗句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除了将3个苍凉的意象并列外,无任何多余的

    笔墨,精练隽永,各意象之间的方位和逻辑关系在原诗中没有明示,乌鸦是盘旋还是栖息在老树上?亦或是在枯藤上?枯藤是缠绕着树干还是树枝?乌鸦正归巢吗?它发出了叫声吗?这些结论留待读者依自己的认知语境推理得出正如司空表圣《诗品·含蓄》中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不着”者,不是指一个字也不“着”,而是不多“着”,好比用形象来表达情意,只讲形象,不用一字来点出情意,就像图画上的空白,音乐中的休止,别有一番韵味。前两段译文都将其显化,堵塞了读者的想象空间,其独特的语境效果也就无法实现;后两段译文在这方面则做得较好,传达了原诗含蓄的文化韵味。

    三、英汉诗歌翻译中文化意境传达的原则

    1.诗歌很美,往往就是因为它的用词,以及透过语义系统所表达出来的意境。

    如刘方平有一首诗《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于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Jenyns把它译为:

    In the depth of night the moonlight floods one side of the house of men,

    The GreatBear has dropped crosswise and the Southern Dipper is aslant;

    This evening one really feels that the spring air is warm,

    For the first time the sounds of insects penetrate my window of green gauze.

    原诗是说诗人十分敏感,一听到虫声就知道春气回暖,但译诗却把“今夜偏知春气暖”改为“今夜偏觉春气暖”,使观察敏锐,见微知着的诗人的面貌大大褪色。可见,在翻译之前,必须先理解原诗的意思,对原诗的语言进行分析,不仅要从语义,还要从语法、语音、修辞等方面进行分析。

    2.翻译应最大程度地传达诗歌的意境,把某一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神髓原汁原味地展现出来,达到文化传达的目的。英国诗人、翻译家德南姆认为,译诗必须保留“火焰”,即原诗的活的灵魂,诗歌翻译应崇尚异化,异化策略是最大限度地展示原语文化风采的一种策略。采用这种策略的译作力图保持原文的语言和文化特点,让译语读者感受异域风情,感受到另一种文化的存在及其独特的魅力。虽然采用这种策略的译作有时会增加阅读难度,却力图最大限度地传达文化信息,进而促进文化交流。

英文诗歌篇4

关键词:语法 衔接手段 对比研究 诗歌

一.引言

自韩礼德和哈桑在《英语中的衔接》中提出衔接理论以来,对语篇衔接手段的分析研究已经成为语篇分析的主要内容之一。韩礼德和哈桑把英语的语法衔接手段分为四大类:照应、替代、省略与连接。汉语的语法衔接手段也可大体分为这四类。许多学者认为,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其所采用的衔接手段的种类基本相同,但其具体使用频率存在差异。而在不同类型的语篇中,英汉两种语言所使用的语法衔接手段也有各自的特点。本文选取了部分英语诗歌及其译文为研究对象,试图从中浅析英汉语法衔接手段的使用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二.研究结果

英汉诗歌语篇基本上使用相同的语法衔接手段,但英语诗歌语法衔接手段的总数要比其汉语译文高。据统计,英语诗歌语篇中为348个,而汉语则为227个;其中,英汉诗歌语篇中的照应、省略和连接手段使用的频率都较高,而替代则运用很少。同时,受语篇自身特点的影响和制约,英汉诗歌语篇在衔接手段的使用上有各自的特点。

1.照应(见表1)

表1

照应是指用代词等语法手段来表示语义关系。总的来说,英汉诗歌语篇的照应手段的使用频率都比较高,英语诗歌照应手段占全部语法衔接手段的47%,汉语则占26%。但英语诗歌语篇使用的照应手段比汉语中多,尤其是人称照应和指示照应。

(1)人称照应

在所选取的诗篇中,英语运用了较多的第三人称照应,汉语则较少使用。看下面的例子:

①“She opened her eyes,and green they shone,clear like flowers undone.”

译文:“她张开双眼,碧绿清澈,双眸闪烁,像初开的花朵。”

②“No time to turn at Beauty's glance,and watch her feet,how they can dance.”译文:“无暇回眸美丽秋波,观赏双足舞出偏偏舞姿。”

上述例子可看出,当英语诗歌中运用人称照应手段连接语篇时,汉语译文中常用省略或是词汇衔接手段来连接上下文。

(2)指示照应

英语诗歌中大量地使用了定冠词“the”来进行语篇的衔接,但是汉语中没有定冠词“the”的对等词。因而翻译成汉语时采取了其他手段来代替定冠词起到衔接的作用。例如:

①“I too am part of that ocean my love,We are not so much separated,Behold the great rondure,the cohesion of all,how perfect!”

译文:“我的至爱,我也是沧海一栗,我们离得并不遥远,看哪!这壮美的海洋,汇聚一切,完美无比!”

②“...,And straight was a path of gold for him,and the need of a world of men for me.”

译文:“笔直的金光之道在他面前延伸,那正是我所期盼的男人世界。”

上述例句中可看出,当英语诗歌用指示代词“the”来连接语篇时,汉语常用“这”或“那”等指示代词来代替定冠词的连接功能。

2.替代

替代指的是用替代形式去替代上下文所出现的词语。诗歌中,汉语使用替代手段比英语中少且使用频率都非常低,基本上没有动词性替代和小句性替代,只出现了少量的名词性替代。在选取的英文诗歌中,共出现了3处这样的名词性替代,而译文则未出现。这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

首先,口语及非正式文体的替代形式比书面语言和正式文体多些。替代手段可以使语言简洁、活泼,避免句子显得累赘、节奏缓慢。它可以满足会话中所需的经济性原则,因而较多地使用在会话中,诗歌中则较少使用到。其次,诗人为了达到表达某种强烈的情感以及适应诗歌韵律的需要的目的,往往会频繁采用重复音韵、词语和语言结构的模式。

3.省略

省略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替代——零替代。分析发现,英文诗歌所使用的省略手段共出现了30次,对应的译文使用的省略手段为64次。可见,英语诗歌语篇所使用的省略手段要少于汉语。如下面的例子:

①“He takes the lead in summer luxury,he has never done with his delights;for when tried out with fun he rests at ease beneath some pleasant weed.”

译文:“那是蝈蝈在奢华的夏日领唱,它的欢乐乐此不休,一旦唱得疲倦,他就在草叶上享受自在的歇息。”

②“Now we have met,we have looked,we are safe,return in peace to the ocean my love.”

译文:“而今我们相遇了,我们彼此凝视,我们安然无忧,我的至爱,平静地回归大海吧。

上面诗句可看出,英语诗句中所使用的省略手段要少于译文。由于西方语言重形合,句子结构须遵循严格的语法规则,主语一般情况下不能被省略。而汉语则以意合为主,只要意义能准确地表达出来,省略的时候就不必考虑语法与逻辑。汉语中最常见的省略就是主语的省略,有时甚至会出现一连串没有主语的句子。

4.连接

连接是表示逻辑意义的连句手段。对比分析发现,在这15篇英文诗歌中共出现了95次连接手段,占全部语法衔接手段的27%,其中运用的“and”这一连接词最多。而在译文中则出现了36次,占了16%。看下面的例子:

①“We stopped in the colonnade,and went on in sunlight,into the Hofgarten,and drank coffee,and talked for an hour.”

译文:“我们在柱廊下躲避,等太阳出来又进了霍夫加登,喝咖啡,闲谈了一个小时。”

②“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And be one traveler,long I stood,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译文:“金黄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很遗憾我额父爱两条路都涉足,作为一名旅行者,我久久地伫立,极目远望其中的一条路,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可以看出,当英语运用大量的连接词“and”连接语篇时,译文常常将其省略。诗歌本身充满丰富想象力,有时思维的跳跃性很大,因而对于重形合的英语来说需要通过大量的连接成分来体现语篇中的逻辑关系。而重意合的汉语,其句子流散疏放,主要通过语义上的关联性来使语篇达到连贯。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语法衔接总数上,英语诗歌语篇明显高于汉语诗歌语篇。英语诗歌常使用照应和连接两种语法衔接手段,而汉语诗歌则常使用省略和照应两种语法衔接手段。同时,两种语言的语篇语法衔接手段所呈现出的各自的特点也受到语篇类型的影响。因而在对比分析英汉语篇衔接手段时应当充分考虑文本类型,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2]郭嘉.英美诗歌精品赏析[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3]黄国文.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研究[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王健坤.功能语言学理论与应用[C].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1.

英文诗歌篇5

关键词:衔接;诗歌;照应;省略;词汇衔接 Cohesion and Literary Style Exploration of English Poems --!>

Abstract:Cohesion theory has been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an intact theoretical system through three developing periods. This thesis applied Halliday and Hasan’s three traditional cohesive devices such as reference, ellipsis, and lexical cohesion to the analysis of English poems. The thesis applies cohesion devices to English poems, and analyzes the stylist of English poems. On the one hand,it aims to verify cohesive devices selected for analysis to English poems, on the other hand, it aims to probe into the stylistic values of English poems.

Key words:cohesion; poem; reference; ellipsis; lexical cohesion

1.Introduction

Generally speak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hesion theory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 the enlightening perio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heory, and the developing period. From Jakoboson’s earliest study of cohesion theory in the 1960s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cohesion theory in 1976 by Halliday and Hasan with their co-authored book, Cohesion in English, published, from Hasan’s revised theoretical model in 1985 to the theoretical models of Hu Zhuanglin in 1994,Zhang Delu in 2003, and Liu Shisheng in 1998, the categories of the study of cohesion theory has been extended ranging from cohesion within the text to cohesion beyond the text, from the angle of Functional Grammar to the ones of pragmatics and cognitive linguistics.

2.Halliday and Hasan’s Cohesion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nalysing English Poems

2.1 Reference

In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Halliday and Hasan mentioned that some items in every language have the property of reference. Halliday and Hasan define reference as “the relation between all element of the text and something else by reference to which it is interpreted in the given instance” (Halliday and Hasan, 2001: 308). We classify reference into three main types in terms of grammatical realization: personal reference, demonstrative reference and comparative reference that are endophora proposed by Halliday and Hasan (Halliday and Hasan, 1976/2001:3). We will chose personal reference and apply it to the analysis of English poems.

Let us see one splended poem by American poetry Edwin Arlington Robinson.

Richard Cory

Whenever Richard Cory went down town,

We people on the pavement looked at him:

He was a gentleman from sole to crown,

Clean favored, and imperially slim.

And he was always quietly arrayed,

And he was always human when he talked;

But still he fluttered pulses when he said

“Good-morning, ” and he glittered when he walked.

And he was rich—yes, richer than a king—

And admirably schooled in every grace:

In fine, we thought that he was everything

To make us wish that we were in his place.

So on we worked, and waited for the light,

And went without the meat, and cursed the bread;

And Richard Cory, one calm summer night,

Went home and put a bullet though his head.

This poem described Richard Cory, the gentleman who owns so many glories and people respect him so much. It is vital that nowhere Richard is mentioned except by third person pronouns, “he”’, “him”. Whereby it arouses the reader’s ponderation on the use of the personal reference. No doubt, through the use of third person pronouns, we can explore that the author and the general people both deeply respect Richard. It exists gap between the gentleman and the general people, they regarded him as everything, he is a perfect people even richer than a king, and he is just the people that everyone wants to be. But he eventually suicide. He stands the position too high, and no one knows his pain even no one chat with him. He exists like a god in the world. The exertion of the third person pronouns extrudes the reachless gentleman’s loneliness and tragedy fate.

2.2 Ellipsis

Poetry is the most condensed form of all literary genres. Therefore, ellipsis is one of the design features of poetic discourse (Wang Shouyuan, 2000:163). The poets may employ ellipsis to achieve some stylistic effects. Ellipsis is a special case of substitution that is a replacement of one item by another. Halliday and Hasan regarded ellipsis as the omission of an item. “It can be interpreted as that form of substitution in which the item is replaced by nothing” (Hlliday and Hasan, 1976/2001:89).

Ellipsis is frequently applied in English poems such as 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 :

I will arise and go now, and go to Innisfree,

And a small cabin build there(1), of clay and wattles made(2):

And I shall have some peace there, for peace comes dropping slow,

Dropping from the veils of the moring to where the cricket sings;

There midnight’s all a glimmer, and noon a purple glow(3),

And evening full of the linnet’s wings(4).

The poet depicts some peace of 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 away from London’s gray pavements in this poem. Whereby he shows his homesickness of his homeland, Ireland and his wish that Ireland may win its freedom by using the implied meaning, “inn is free” , of the word “Innisfree”. All the clauses from (1) to (4) are typical examples of verbal operator ellipsis, with the first two ones comitting both the tense and the voice and the last two ones omitting only the tense. The elliptical elements can be filled in the full forms as follows:

(1) : a small cabin (is) built there

(2) : (is) made of clay and wattles

(3) : a purple glow(s)

(4) : And evening (is) full of the linnet’s wings.

From the above forms of these clauses, we can assert that the missing elements can easily be recovered from certain context. However, the attempt to supply the elliptical parts will destroy the unity and the harmonious rhythm of this poem and make it highly redundant. The use of verbal perator ellipsis can achieve musical effects. On the phonological level, it makes the poem more rhythmic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 of poetic rhythm. For instance, “build” that should be “is built” in the full form rhymes with “made” that is supposed to “is made” in the complete form. Those elliptical forms make the poem more musical, which is distinct from the other literary texts.

2.3 Lexical Cohesion .

Lexical cohesion is ‘phoric’ cohesion that is established through the structure of the Lexis, or vocabulary, and hence at the lexicogrammatical level (Halliday and Hasan, 1976/2001:318). Lexical cohesion embraces two different though related constituents: Reiteration and Collocation.

2.3.1 Reiteration

Reiteration is the most direct form of lexical cohesion. It embraces both the exact reiteration of the same lexical items and partial reiteration of the same lexical items, i.e. the occurrence of a related item that may be anything from a synonym or near synonym of the original to a general word dominating the entire class.

Reiteration frequently appears in Lord Randal

‘O where hae ye been, Lord Randal, my son?

O where hea ye been, my handsome young man?’—

‘I hae been to the wild wood; mother, make my bed soon,

For I’m weary wi’ hunting, and fain wald lie down.’

‘Where gat ye your dinner, Lord Randal, my son?

Where gat ye your dinner, my handsome young man?’—

‘I dined wi’ my true — love; mother, make my bed soon,

For I’m weary wi’ hunting, and fain wald lie down.’

‘O I fear ye are poison’d, Lord Randal, my son!

O I fear ye are poison’d, my handsome young man?’—

‘O yes! I am poison’d ; make my bed soon,

For I’m sick at heart, and I fain wald lie down.’

Reiteration in Lord Pandal includes the complete reiteration of the words and phrases. Such vast numbers of reiteration seem to lead to the redundancy on the surface. However, these seemingly redundant words have the implication that the affectionate mother loved her son deeply. Through the dialogue between mother and son, it is clearly to see that the young man gets hurt, “make my bed soon , I fain wald lie down” reflect the young man’s hurt. At this time, he rely on his mom and bed. The abandant reiteration in the poem vividly portray the lively scene in the affection family.

2.3.2 Collocation

Halliday and Hasan define collocation as “a cover term for the cohesion that results from the co-occurrence of lexical iterns that are in some way or other typically associated with one another, because they tend to occur in similar environment: the specific kinds of co-occurrence relations are variable and complex, and would have to be interpreted in the light of a general semantic description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Halliday and Hasan, 1976/2001: 289). Let us see this poem by John Keats:

To Autumn

Season of mists and mellow fruitfulness,

Close bosom-friend of the maturing sun;

Conspiring with him how to load and bless

With fruit the vines that around the thatch-eves run;

To bend with apples the mossed cottage-trees,

And fill all fruit with ripeness to the core;

To swell the gourd, and plump the hazel shells

With a sweet kernel; to set budding more,

And still more, later flowers for the bees,

Until they think warm days will never cease,

For Summer has o’er-brimmed their clammy cells.

Autumn in this poem is personified and is considered in a state of activity. All the things the poet described is related to autumn, mist, mellow fruitfuness, maturing sun, apples cottage-trees, ripe fruit, flowers for the bees, hazel shells, sweet kernel. The different things symbolized autumn go toghther and outline an active autumn. When we read these words, an imagery typical autumn appears. Here the use of lexical collocation makes the poem blend into a harmonious whole and the theme is more extruded.

4.Conclusion

Halliday and Hasan’s reference, ellipsis and the lexical cohesion are applied in the paper and it is realized that reference and ellipsis as certain features of English poetry language can achieve some stylistic effects, and contribute to explorate the literature style of English poems, and develop the poetic theme at the semantic level and foreground the features of the poetic structure at the syntactic level. Therefore, the use of reference, ellipsis and lexical cohesion in poems not only bestows the musical quality to the poems but also makes the poetic structure condensed. With the popularity of linguistic research on English poem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will be paid to the text structure of English poems and its cohesive and coherent devices. More cohesive devices in English poems will be found.(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Bibliography

[1] Halliday, M.A.K. & R.Hasan. Cohesion in English [M]. London: Longman. 1976.

[2] Halliday, M.A.K. & R.Hasan. Cohesion in English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ch Press. 2001.

[3] Halliday, 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ch Press. 2000.

[4] Halliday, M.A.K.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ai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英文诗歌篇6

《当你老了》

When you are old and gray and full ofsleep,

当你老了,白发苍苍,睡思昏沉,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this book,

在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look your eyes had once,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回想它们过去的浓重的阴影;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grace,

多少人爱你年轻欢畅的时候,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or true;

出于假意或真心地爱慕你的美貌,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you,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face;

爱你老去的容颜的痛苦的皱纹;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躬身在红光闪耀的炉火旁,

Murmur, a littlesadly, how love fled,

凄然地低语,爱为何消逝,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将脸隐没在群星之中。

2、《these things can never die》

《这些美好不会消逝》

--Charles Dickens/查尔斯.狄更斯

The pure, the bright, the beautiful,

一切纯洁的,辉煌的,美丽的,

That stirred our hearts in youth,

强烈地震撼着我们年轻的心灵的,

The impulses to wordless prayer,

推动着我们做无言的祷告的,

The dreams of love and truth。

让我们梦想着爱与真理的。

3、《windflowers》

《风飞花》

Windflowers, windflowers

风飞花,风飞花,

My father told me not to go near them

父亲对我说别走近它

He said he feared them always

他说他总有些害怕

And he told me that they carriedhim away

他说他迷恋过它

Windflowers, beautiful windflowers

风飞花,美丽的风飞花

I couldntwait to touch them

我急切地要抚摸它

To smell them I heldthem closely

贴近脸颊闻久嗅

And now I cannot break away

如今我已无法自拔

Their sweet bouquet disappears

它的.芳香犹如水汽

Like the vapor in the desert

沙漠中蒸发

So take a warning, son

所以,孩子,听句劝告吧

Windflowers, ancient windflowers

风飞花,古老的风飞花

Their beauty capture every young dreamer

美丽迷惑了每个年轻的梦人

Who lingers near them

久久的徘徊在它的身旁

But ancientwindflowers, I love you

而我爱你,古老的风飞花

4、《Sweet And Low》

Sweet and low, sweet and low,

Wind of the western sea,

Low, low, breathe and blow,

Wind of the western sea!

Over the rolling waters go,

Come from the dying moon, and blow,

Blow him again to me;

While my little one, while my pretty one, sleeps.

Sleep and rest, sleep and rest,

Father will come to thee soon;

Rest, rest, on mothers breast,

Father will come to his babe in the nest,

Silver sails all out of the west

Under the silver moon;

Sleep, my little one, sleep, my pretty one, sleep.

轻轻地,柔和地,轻轻地,柔和地,

西方吹来海风;

轻轻地,柔和地吹拂,

西方吹来海风!

西边吹来,月色朦胧,

吹过波涛汹涌;

吹得他回家呵,

亲亲睡着的宝宝,可爱的宝贝。

睡吧,休息;睡吧,休息,

爸爸一会儿就来;

睡吧,睡在妈妈怀里,

爸爸一会儿就来;

从西方归来,扬起银色风帆,

映着银色月光,飘洋过海,

来看宝宝——安睡在家里;

英文诗歌篇7

关键词:英语诗歌 大学英语 策略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认为:“所有的诗歌佳作都是内心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诗歌是英文体裁中与小说、戏剧并驾齐驱的文体,是文学艺术的最高形式,也是最优美凝练、最容易引起人们共鸣的文学作品体裁之一。然而诗歌鉴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远未受到足够的重视。陈光乐曾坦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诗歌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但它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长期被忽视。

大学英语课堂中进行英语诗歌教学益处有二:其一,从语言习得的角度来看,它能增进语言学习者对英语语言(如词汇、句法)的领悟深度和宽度。其二,诗者,文化之载体也。学生在学习英语诗歌时,不仅仅在习得英语语言,还在接触各种异域文化。英语诗歌阅读作为大学英语阅读的一个补充,其意义和作用在大学生英语学习上是不可忽视的。以下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从英语诗歌引入教学具体的实施策略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学内容的甄选以及教师的授课准备

诗海无涯,所选诗作皆沧海一粟而已。不同的诗歌在情思的表现上各有胜境。在选材上最重要的是能引起学生兴趣,既要注重经典和永恒,也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课堂操作。同时,诗歌在课堂的利用性也要考虑,要是有音频资料效果会更好。由于每个学生的水平、爱好和兴趣不同,对诗歌也会有所偏好,在选材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去找喜欢的诗歌,教师可在此基础上有选择的挑选或轮流使用。

此外,教师在授课前,首先要摒弃先入为主的想法。要准备好和学生平等的交流,倾听不同的声音和阐释,引导整个班级形成一种民主的学习气氛。美国语言学家克拉伸(S.D.Krashen)情感过滤假说认为语言学习应在学习者处于“不设防”、低焦虑状态下进行。在诗歌诠释中,教师不应是权威,在诗歌活动中应该履行一种组织者、鼓励者、合作者、解难者的角色,激发学生的诗歌欣赏兴趣,领略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

二、教学活动的设计

(一)诵读

诗歌语言作为精炼的抒情语言,尤其强调其音乐性。诗歌语言的音乐性表现为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和诗歌外在韵律的完美结合,主要是通过节奏、韵律等手段把内在的情绪波动外化表现出来。英诗中的押韵方式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同时,出于情感表达的需要,诗人会采用重复、回环的手法,使诗歌语言的轻重、缓急、强弱、高低、长短所带给人的一种张驰交错的特殊美感。正如英国“湖畔派”诗人柯勒律治所言:“心灵里没有音乐,决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诗人。”让学生情感饱满地反复吟诵一些精致、婉转悠扬的诗歌,体会其中的音乐美、情感美、意境美,体验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从而对英文诗歌以及对英语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此外,让学生诵读英语诗歌是一种对诗歌结构、意象、声调、词藻等的再认识,对于开发学生的语言领悟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很有裨益的,也是一种对诗歌的形式意义和美感获得体验的很好的活动。

(二)多种形式的讲授相结合

教师可以播放由专业人士朗读的诗歌的音频,该步骤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也是学生练习英语听力很好的素材。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可以对诗歌的意义和形式如音韵、节奏和韵律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诗歌的文本可以和音乐很好的结合起来。诗歌语言讲究音韵美和节律美,是富有音乐性的语言,英国十八世纪诗人蒲伯(Alexander Pope)曾多次指出声音在诗歌中的重要性。他在《论批评》中发表了“The Sound must seem an echo to thesense.”(声音应是意义的回声)的著名观点。例如在讲授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当我死去时》这首诗歌时,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诗乐结合,“有意识的追求甜美优雅的旋律,追求每个字的音乐价值。”

笔者给学生播放了由罗大佑的第一首创作曲,由这首歌给与灵感,徐志摩翻译的《歌》,当我死去的时候亲爱/你别为我唱悲伤的歌/我坟上不必安插蔷薇/也无需浓荫的柏树/让盖着我的青青的草/淋着雨也沾着露珠/假如你愿意请记着我/要是你甘心忘了我/在悠久的昏暮中迷惘/阳光不升起也不消翳/我也许也许我还记得你/我也许把你忘记/我再见不到地面的青荫/觉不到雨露的甜蜜/我再听不到夜莺的歌喉/在黑夜里倾诉悲啼。借助这首中文的歌曲,学生也不难感受到罗塞蒂诗歌中想要展现的冰冷忧郁的唯美意境。

有些英文诗歌也可以和图画相结合。例如在赏析意象派短诗《红色手推车》时,老师可以让学生用纸和绘画工具,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用图画表达出来。这种有新意的讲授方式不仅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也使得卡明斯想要表达的清新明快的图景更加让人难忘。

(三)比较鉴赏诗歌

西方一些比较文学的研究者曾经指出:不同民族的文学在平行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殊途同归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文学作品中的确有所反映,中西的诗歌虽然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底蕴,但我们从中还是可以寻找到彼此的影子。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性的让学生去比较一些中西方的诗歌。例如中西方的爱情诗,哀悼诗,离别诗,中国古代山水诗和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或者可以比较一首英文诗歌不同的翻译版本。学生通过这样的练习,也可以更好的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共通和差异之处。

三、结语

英诗是英美文学宝库中最为璀璨的明珠。诗歌引入大学英语课堂,学生练习了书面和口头语等多方面的英语素质,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和引导,并注意教学手段和方法,使诗歌鉴赏成为课堂上不可或缺的语言实践活动,从而将我们的大学生培养成将我们的大学生培养成为“专业的、人文的和世界的”人才。“路漫漫其修远兮”,在此共勉。

参考文献:

[1]陈光乐.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4 (4):31-32.

英文诗歌篇8

关键词:英语诗歌鉴赏;朗读听赏;审美体验

一、诗歌鉴赏课的理论依据及教学现状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在其课程目标中对中小学诗歌教育提出了要求,例如,三级能背诵一定数量的英语小诗或歌谣;七级能够理解和欣赏一些经典的英语诗歌;八级了解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等。

二、诗歌鉴赏课的特点

与传统的诗歌教学课相比,英语诗歌鉴赏课应具有以下特点:

1.诗歌鉴赏课重在体悟文本内涵

诗歌鉴赏课旨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进行诗歌理解,这也是为了克服概念化教学、肢解课文式教学的弊端。学生在整体把握诗歌文学形式的总体特色后再对诗歌的细微之处进行研读,这样既能于整体“观望庐山”,又能于局部“深入桃源”。

2.诗歌鉴赏课旨在产生审美体验

诗歌鉴赏课在生成的过程中必然产生审美体验。有了审美的体验,学习就有了兴趣,从而达到好之、乐之的效果,进入忘我的境界。

3.诗歌鉴赏课讲究情感体验

诗歌鉴赏课特别讲究兴趣的激发与情感的沁润。教师必须能够真情投入、激情引导。这些用来赏析的诗歌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当,在于一石能够激起千层浪。

三、诗歌鉴赏课的实践探究

笔者将结合人教版选修六Unit 2 poems自己的一堂英语诗歌赏析课,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英语诗歌鉴赏。

1.在朗读听赏中玩味诗歌

朗读听赏是学习的一扇窗户。在听赏的基础上,朗读者在极短的时间内运用各种感官活动对诗歌的节奏、韵律、语调、重音、句子的停连等做出判断,并用有声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将诗歌中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志趣表达出来。

(1)听音乐,感受诗歌的节奏美

笔者以一曲Jingle Bells的英文歌曲作为导入,这首歌改编自英文诗歌,所以,将歌词呈现的同时配以音乐的伴奏,学生能够非常直接地感受到诗歌的节奏,英文歌曲的强弱节拍也直接让学生听出了诗歌中语音语调的强弱变化。

(2)巧用各种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在引领学生赏析诗歌的同时,一定要让学生亲自朗读,才能真正感受到诗歌语言的魅力。在欣赏雪莱著名诗句时,让学生单个朗读,尤其是一名平时具有朗读功底的学生来读,同学们都会感受到诗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带给他们的正能量。可以让男同学来集体朗读莎士比亚著名的十四行诗。十六七岁的孩子们,正处于激情四射的青春期,在他们高声朗诵爱情诗句的同时,他们那压抑许久的荷尔蒙释放出来的神秘力量真的向在座的女同学展现出了男声雄厚的力量和充满磁性的声音,诗歌背后的情感自不待言。

(3)展开想象,领略语言的意境美

在诗歌创作的环节,可以让学生通过听一段音乐后展开联想,创作一首五行诗。学生靠想象力创作出来的诗歌居然和歌曲所传达的意境是如此贴切,让教师生出一番感叹:不是学生没有能力,而是我们不给学生展示能力的机会!

2.在丰富的活动中分析诗歌

(1)诗歌与音乐相结合

诗歌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现形式。埃・爱伦堡在说明诗歌的特征时说,诗是“音乐和有趣思想的结合”,在朗读泰戈尔诗的同时,配以著名的轻音乐kiss the rain,可以让学生更感动于诗歌的情感,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诗歌与图画相结合

刘易期在《诗的意象》中是这样定义意象的:“就是一幅以词语表现的画。”组织诗歌欣赏的时候,笔者在难以理解主题的诗歌旁边都配备了帮助学生理解的画面,如“O Wet Pet”世界上最短的诗,三个单词学生很难想象描述的主体,如果配以鱼缸里悠游的金鱼图片,难点便不攻自破。

(3)诗句翻译

诗歌以最精练的语言表达了最丰富和微妙的情感,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尽而意无穷。让学生先由简单的英译汉开始,逐渐增加学生学习英语诗歌的信心。课后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还可以让其试着将中文经典诗歌翻译成英文。

(4)诗歌写作

诗歌鉴赏作为语言的感知和输入,务必要设计相应的活动进行产出。将诗歌鉴赏和诗歌写作适时结合,不外乎是理想的选择。笔者在赏析完若干首诗歌后,随即挑选了简单的五行诗让学生将所学应用起来,并将之前赏析诗歌调动起来的热情充分释放。

3.在近距离的真实中感知诗歌

在学生的印象里,英语诗歌似乎离他们很遥远。笔者为了帮助学生改变这一印象,提高他们对英语诗歌的兴趣,在诗歌鉴赏的选材方面选择了离学生生活比较近的一些诗歌素材。如,学生生活话题、励志话题等。在诗歌写作部分,更是围绕学生身边的话题展开,如结合学校的图片、班级里有特色的学生照片为素材进行诗歌格式展示。

著名美学专家朱光潜说:“诗比别类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可以说,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英语诗歌也是一样,以其高度凝练的语言,细致严谨的结构,描境状物,抒情言志,赞美讽喻,达人策己。在或唱或吟中,师生的意志得到磨砺和完善,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

英文诗歌篇9

关键词:高中;英语诗歌;意义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014-01

英国著名批评家马修・阿诺德认为,文学艺术是人类“最好思想之最佳表达”,甚至可以代替宗教,起到匡世救时之用。而众所周知,诗歌是文学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同样,英语诗歌更是英语文化和思想的最完美载体,同时又是一块具有精炼语言表达力和强烈艺术感染力的文化瑰宝,它承载着英语国家的丰厚语言知识、风土人情和传统习俗,渗透着英语民族大量的思维方式、文化意识和价值取向。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英语诗歌教学在以“听说读写”工具性为目标的高中英语教学中被抛到无人问津的角落,其积极助推英语教学的作用却被忽视,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

目前,随着世界范围内对人才所具有的国际视野,世界胸怀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求的增高,国内外教育改革对外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育目标。英语课改随之向纵深化方向发展,英语诗歌的教学才日益受到关注。我国《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中学生应该具备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作品的阅读量,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各自的艺术特征,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因此,让学生通过诗歌这一高雅的文学艺术形式来拓展英语学习的途径和提高英语学习水平将是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在高中阶段加强英语诗歌教学越发显得刻不容缓,其意义如下:

一、诗歌的美学价值能激发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

根据人本主义教育学理论,学习动机分为两类:一类是内部动机,即学生的学习动力来自自身,如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等;另一类是外部动机如为了获得奖励或避免处罚等。就学习动力而言,人本主义心里学家的代表人物马斯洛说:“健康的儿童是乐于发展、前进,乐于提高技术与能力,乐于增强力量的。”

而诗歌作为“所用语言最美、给人印象最深、效果最佳的”艺术表述事物方式,用它独特的形式美,比如分行、押韵配有清楚的尾韵,特有的节奏感等给人以美的享受。另外,诗歌文体的语言简短、精练,还富有韵律性,充满音乐美和意境美。这特别适合学生独自朗读和合作演绎,学生在大声朗读的同时会得到视觉、听觉、感觉的享受,更会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对语言的热爱和求知欲。

二、诗歌学习能满足高中学生情感发展的需要。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学说,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他将其分为五个层次,好象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个体的认识发展的需要,同时要看到学生个体是会思考、有感情、能活动的具有独立人格的有机体,特别是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希望得到尊重和情感的疏导的青春阶段。他们渴望满足被爱和被尊重的需要。而诗歌是最好的表现情感的方式。正如爱伦・坡曾认为的:完美的诗歌是使情感找到它的思想,而思想又能找到它的语言的地方。诗歌教学,是可以将枯燥的知识与学生个人情意紧密相联系的最佳方式。它可以在满足他们情感需要的同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势必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被激发出来了,那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三、诗歌学习还能满足高中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分析,高中学生思维逐步成熟,喜欢挑战。有内涵的诗歌作品更能激起学生的的学习欲望和探究的决心。而且由于学生的个性、生活环境、学习经历的不同,不同的学生就有着不同的学习需要。诗歌作品因其语言、结构和内容上的特点,总有喜爱诗歌的学生希望能在语言学习的同时能学会如何理解、欣赏甚至写作诗歌。因此,在语言学习中教学应该满足学习者的愿望和需要,使这一部分学生能在诗歌的学习中得到语言学习的乐趣,并得到成就感。

另外,英语诗歌有助于学生读写水平的提高。而对英语学习者来说,阅读英诗原著是提高英文水平,了解英美文化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大体而言,文学作品有四种体裁:散文、小说、戏剧和诗歌。其中,诗歌在整个文学届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在剖析英语诗歌的同时,会体验到语音、语法、书写形式、意义等的常规与变异,从而形成英语的认知结构,进而从愉悦的审美体验中去把握语言的变化规律,从而有效地促进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技能。

四、英文诗歌有助于了解多民族文化,提高人文素养

英文诗歌篇10

关键词: 诗歌 节奏 审美倾向 语法特征

中国和英国同为诗歌大国,历代名家辈出,都书写过辉煌的篇章,滋养了各自民族的心灵。汉语和英语由于表意语言和表音语言的巨大差异,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因此汉语的诗歌和英语的诗歌在题材、艺术特征等方面,既有相似之处,又颇有不同。诗歌集中体现了一门语言的特点和审美情趣。英语诗歌的学习,毫无疑问,将加强大学生对于英语语言的认识,获得美的享受;并且在对比中,从他者的眼光,获得对汉语诗歌的新认识。

一、诗歌有助于加强对英语节奏的把握

汉语和英语在节奏上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一差异,对学生把握英语的节奏造成了极大的干扰。在教学中很容易发现,学生可以准确地读出一个个单词,但是很多都难以利用节奏,把孤立的单词和短语连贯起来,读出地道的句子。他们在一个句子中各个单词音节轻重的把握上缺乏自觉的意识,让习惯于捕捉重读音节的英美人听起来很别扭,造成沟通的障碍。这一现象,早已为有识之士所共见。诗歌作为一种具有高度音乐性的语言文学形式,能够在学生学习节奏这方面提供优美而高效的学习材料。

汉字是单音节,一个字一个音节,比如四言诗是一句四个音节,七言诗一句七个音节。而英语的单词在音节上有多种情况,有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如果我们把音节看做每一句诗歌的基本单位,最容易给学生造成障碍的就是一句中哪些音节应该重读,哪些音节应该弱读。英语是一种重音语言,不仅有词重音,一个单词中只有一个重音或者外加一个次重音;还有语句中的重音,单词的发音在语句中会因为不同的情况有所改变。比如can,很多学生以为can和can’t的区别在t上,所以把t读清楚就好了。然而事实上,在肯定句中,can作为单词是弱读,发音是[k?藜n],can后的动词才会重读;在否定句,can’t是重读单词,发音才是[k?Vn],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是以can是否重读、字母a的发音是什么来区分肯定句和否定句的。因此重音对于分辨词性、句子长短及句意表达都具有重要作用。这些意识的缺乏,给学生的口语表达造成很多的障碍,潘文国就指出:“英语的多音节词呈呈现轻多重少的格局……汉语中的每个音节都有声调,不易弱化,多音节语流重音显得较多,所以中国人在讲英语的时常有过多使用重音的倾向。”

英语诗歌,尤其是古典格律诗,其节奏的基本形式是以轻重音构成的“音步”。音步讲究轻重音节的搭配,常常把多音节词截断,形成不同的格式,比如扬抑格、抑扬格等,再搭配不同的长短,比如四音步、五音步、八音步等。这些格式和步数相互组合,形成有规律的重复,使诗歌具有了节奏和音乐性。

以莫文蔚和李健的歌曲而广为青年学生所知的When You Are Old为例,全诗为三节,共十二行,以抑扬格五音步写成。我们来看看第一小节: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每一句五个音步,每个音步先轻后重,好比音乐中的弱起。一行五个轻音五个重音交错,非常整齐,极富节奏感。学生可以通过打拍子的方式朗读诗歌,感受英语诗歌完全不同于汉语诗歌的音乐美,并从中开始发展出一种自觉的意识,留意和学习句子中音节的轻重情况。

二、诗歌有助于理解英汉语不同的审美倾向和语言特质

文学最早的形式是诗歌,诗歌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艺术偏好和精神特质。汉语诗歌与英语诗歌相比,最为突出的就是它的抒情性和主观色彩。《诗经》、《楚辞》就具有强烈的抒情性。王昌龄在《诗格》中说“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王夫之的“情景说”指出“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虚景,景总含情”,以及王国维的名句“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都深刻反映了中国诗人的写作风格和美学思想。那就是在描绘外物和自然的时候,不是追求对现实的再现,而是借景抒情,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英语诗歌则不然。西方最早的诗歌是叙事诗,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内容宏大,善于铺陈,直率深刻,与汉语诗歌占主流地位的短小抒情的诗歌迥异其趣。而且与汉语诗歌优美、含蓄不同的是,英语诗歌贯彻了西方文学中“摹仿自然”的传统,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物我两分。徐行言就指出:“对自然具象的描摹构成了西方艺术的传统。从古希腊,经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无数的艺术家都在尽其所能地丰富和发展写实技艺,以便更逼真地描摹现实的场景。”因此,英语诗歌所包含的意象,通常客观直白,精细朴质,没有汉语那种朦胧模糊的美,甚至有时候会书写一些怪诞丑恶的形象,反映真实的现实世界。这一点,让很多初读英语诗歌的学生很不容易接受,这就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欣赏英语诗歌所体现出来的一些不同于汉语诗歌的优秀特质;英语诗歌题材更加广泛;喜欢描写狂暴的自然和悬崖峭壁等,充满对力量的崇拜和阳刚之气;诗歌中的意象精准周严,充满理性之美。

比如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雪莱的《西风颂》。该诗的第五部分是这样的:Drive my dead thoughts over the universe/Like withered leaves to quicken a new birth!/And, by the incantation of this verse,/Scatter, as from an unextinguished hearth/Ashes and sparks,my words among mankind!/Be through my lips to unawakened Earth/The trumpet of a prophecy!O Wind,/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不同于汉语古典诗歌的婉约和简洁,这首诗的描写率直而豪放,充满着强烈的情感,最后一句所传达的哲理抚慰了多少失意的灵魂,让他们重燃生活的热情,鼓舞他们勇往直前。

三、诗歌可以加深对英汉语不同的语法特点的理解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汉语是“超等词汇的典型”,倾向于使用词汇工具,少组织性,是典型的语义型语言;而英语所属的印欧语是“超等语法的标本”,有最多的组织性,是典型的语法型语言。英汉语在这方面的差异,对于学生克服母语的干扰,从理论的高度加深对于英语这门语言的认识非常重要。但是这些内容在讲授中,学生很容易感到抽象、难以理解。在教学中如果以诗歌为学习材料,就非常具体了。以许渊冲翻译的《静夜思》为例:Before my bed a pool of light,/Can it be hoarfrost on the ground?/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对比原作和译文,第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增补了主语。原诗自始至终没有出现吟诵的主体,而在译文中出现了my和I这样的词。根据赵元任的观点,汉语是“话题-说明”的结构框架,只要语义能够沟通,有上下文的提示,话题可以省略,有较强是随意性,因此我们在汉语诗歌里看到大量的无主句。英语有着严密的句法结构,一个句子必须有一个主语、一个谓语,并由一致关系联系在一起,人们不是依赖语境,而是依赖一个句子中的内在结构去理解句子,因此不可以随便省略,有很大的强制性。因此,译文中是必须要补充主语的。第二个明显的地方是原句看不出动作发生的时间,有可能发生在过去,有可能发生在写作当时。译文把时间处理为一般现在时。第三行的两个动作“举”和”望”,译文把“举”译为“looking up”,属于现在分词做伴随状语,把“望”译为“find”,属于谓语动词。从此处可以看出,汉字由于缺乏形态变化,需要借助词汇手段去表达动作发生的时间,而在诗歌里面不会经常用这些词汇手段,因此造成时间上的模糊,这在英语里是不被允许的,必须由译者自行判断去把原诗的时间落实。另外,汉语没有英语中一个句子只能有一个谓语的强制要求,在出现多个动词的情况下,译文中必须决定由哪一个动词充当谓语,其他降为非谓语。

由此可以看出英语的特征是精准、严密、一丝不苟,这里面包含逻辑的精神。读惯汉语诗歌的学生,刚开始会感到英语诗歌在描写情感和自然方面过于直露和确定,没有汉语诗歌那么婉约优美、沁人心脾。经过老师的引导,让他们理解由于英语的句子更多依赖形式的连接和内在的结构,也就是把内在的思维进行外在形式的表达,不容易发生理解的偏差,更有利于交流和传承,这也是西方科学能够获得长足进步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一理性精神,也赋予了英语诗歌一种朴素刚健的美。在学生写英语句子的时候,会更加留意句子在形式上的连接和表现,克服母语思维的干扰。另外,汉语诗歌由于经常缺主语,动作发生时间也不交代,因此朱徽曾提出汉语诗歌的“意象往往超越时间空间,将诗人一时一地的个人体验化为普遍的恒常经验,而英语诗歌中的意象,由于其时空关系和语法关系都比较清楚,常常就缺乏这样的功能”。再加上抒情诗的发达,那些诗歌名篇,常常超乎了时空的存在,让每一个读者都感到这首诗在抒发自己此时此地之情,有着强烈的代入之感。汉语诗歌这种独特的美和意象的堆积,也曾深深影响过英语诗歌,促进了英语诗歌的发展。

综上所述,诗歌作为一种凝练精粹的语言艺术,不仅能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获得美的熏陶,而且能集中体现一门语言的特征,通过诗歌的学习,能让大学生理解英汉语的不同之处,从理论上加深对英语语言和母语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潘文国.英汉语言对比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