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表教学反思十篇

时间:2023-03-23 18:39:09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篇1

在活动中做人文的数学

 

作者:宋煜阳   录入时间:2004-6-17  阅读次数:2203 

 

 

《有趣的钟表》一课沿顺“猜(猜钟表)——赏(欣赏钟表图式)——做(自制钟面)——认(认识整时)——用(安排时间)”的教学流程,向我们展现了新课标理念下“数学是活动的数学,数学是人文的数学,数学是快乐分享的数学”“学数学,做数学”的崭新视角,是我们值得学习思考的一节好课。具体可从以下几个角度予以解读与领悟。

一、 在活动中做数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是数学活动的数学,是师生、生

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学习该课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许多有关钟表方面的生活经验和独特个性体验。教师充分利用这一教学起点,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勾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进一步回忆,并在交往互动中归纳提升原有的认知经验,从而在原有的认知体系中逐步自我建构,丰富、厚积自己对钟表的感性与理性认识。主要体现在两个版块:

版块一:对钟面的认识一般可通过两种教学行为来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行为一,可组织学生看钟表,教师演示介绍钟表,得出钟表的相关特征;教学行为二,即实录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大胆引导学生借助于已具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自己制作一个钟面。这对于尚未完整认知钟表的低年级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更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进一步探底的教学策略。也正是这种挑战,激发了学生自我展现的兴趣和增强了进一步自我探索的意识。在这一制作过程与交流过程中,可能没有教学行为一将钟面知识归纳整理得系统与完整,但学生在独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里,不断完善修整自己的想法,主动地把自己修整、他人汲取的经验自主纳入原有的认知体系,充分体现了自主建构的过程。这或许正是做数学的魅力所在吧!当然,教师并未盲目“放手”,而是通过“要想做钟面,先想一想钟面上都有些什么,然后说说需要一些什么材料”适度引导提示有梯度展开活动的,从中也将教师自身“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角色得以落实与体现。

版块二:对整时的教学,教师并没有作空洞手把手的说教,依然组织学生“初认”“拨认”“互认”系列观察操作,互拨互认等个体、小组活动进行展开,依然由学生凭借自己的经验交流互补,教师最后适时适度点拨小结突出重点,学生的个性得以凸现,心灵得以飞扬,真正体现了寓教与乐,真正贯彻了以人为本做数学的基本教学理念。

二、 在欣赏中互享人文的数学

《有趣的钟表》一课,每位教师不会忘却惜时思想教育。然

而,要做到渗透而不不露痕迹,要做到自然而不做作,由学生发自内心感受与评判,是颇有难度的。课中教师巧妙地通过欣赏互动环节处理,将这一情感价值观目标高效达成。如“你们知道下午离校地时间吗?看来大家都很遵守学校作息时间”寥寥数语把守时教育在貌不经人的表扬语中有机渗透;又如“能不能给自己安排一个有意义的周末?”“你认为哪个同学安排最合理”“我相信,通过大家精心安排,你们的周末一定过得非常有意义,在这里,我祝每一位小朋友周末愉快”成为该课的小结环节,在小结中,教师亲切的问候与祝福,清新自然,无不打动学生的心灵,无不体现出教师的人文关怀呵护……

数学是一种文化,是一份生命历程的交流。教师组织学生将自己最喜欢的时刻介绍给大家,学生个性化思想就得以流淌,童心得以分享,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快乐的分享,使课堂成为一片自我心灵倾泻的情感地带。

当然,在欣赏之余,总要思寻不暇之处。笔者认为,尽管学生通过认钟表、做钟表活动,学生学得主动顺畅,并不代表所有的学生认知体现建构顺畅,某种缺失或许并未从教学中暴露出来。教师不妨出示一些反例(比如不完整乃至错误的钟面)让学生纠错,激发其心理冲突,将制作钟表与修整钟表连成一条线来处理,或许学生认识会更深刻更系统。另外,在认识整时教学中,教师分初认——再认——观察展开,从学生反应来看,在欣赏再认环节,学生已经具备归纳方法的火候,但仍安排同一层次的观察后再归纳,似乎有层次感不强之嫌。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篇2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小学生在参与数学基本活动中,经历探究、思考、抽象、猜想、推理、反思等过程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智慧、情感与观念等内容组成的有机组合性经验。其中,既包括认知的经验,动作技能性经验,也包括情感的经验,意志、观念等层面的经验,其核心是“如何思考”的经验:建立自己的数学现实和数学学习的直觉,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在“烙饼问题”的学习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积累如下数学活动经验:树立数学问题来源于现实问题又抽象超越现实问题的观念,学会恰当的数学表达和表示的认知经验,感悟规律或模型的认知经验,优化的观念和有序思考的认知经验等。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把握教学的下列四个“细节”至关重要。

一、“教学目标”让数学基本活动验的积累“指向明确”

“烙饼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优化”内容的例2(见图1),通过讨论烙饼时怎样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问题解决过程中优化思想的应用。

基于上述对本节课所要落实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

1.知识、方法目标: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在既定规则下,烙饼最短时间与饼的张数和烙熟一面所用的时间是有关系的、有规律的,帮助学生理解其规律。

2.数学思考目标:使学生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使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优化过程,培养学生有序思考、运用优化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数学表达和

表示。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以上三方面教学目标都指向学生统筹优化的思维方式经验的积累。知识方法方面指向烙饼的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系;数学思考指向让学生经历烙饼的过程,通过多种方式的活动体验积累运用优化思路或方式解决问题的经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着眼于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思维方式。

二、“链条结构”让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层层深入”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四个“链条”:一、学生独立思考,暴露、激活原有经验;二、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碰撞生成经验;三、教师引导梳理,归纳、积累再生经验;四、学生自主解题,发现、积累新的经验。

在本节课中,“链条”一是呈现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解决“怎样烙饼”的问题,调动学生乘法、加法等运算经验和生活经验。“链条”二是通过借助烙饼学具交流、分享烙饼的三种烙法,使不同烙法的经验互相碰撞和彼此启发,从而让不同的学生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都有新的经验生长出来、积累起来。“链条”三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回头看”,运用分类、对比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到不同烙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将学生的感性经验提升为理性经验。“链条”四是解决4~10张饼如何才能尽快吃上饼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归纳烙饼快捷烙法背后蕴含的规律,新的经验进一步得到提升。四个“链条”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图2说明:

就经历的过程而言,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需要教师通过设计有价值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独立思考,充分暴露学生的原有经验;在此基础上同伴间合作交流,让头脑中的经验进行碰撞,生成经验(正确和错误经验并存,形成认知冲突);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引导学生对既有经验进行筛选、整理、优化和提升,实现经验的改造或重新改组,形成再生经验,促进学生的经验上升到更高水平,让模糊的清晰起来,让片面的完善起来,让错误的正确起来,让零散的结构化起来。

三、“提大问题”让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有大空间”

提“大问题”就是教师把琐碎的问题用概括性较强的语句集中呈现,而这里的“概括”和“集中”又是学生可以接受的。在“链条”二教学环节,教师首先以“大问题”的视角出示活动建议,学生参考活动建议进行小组活动,以下是课堂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先思考到这里。刚才老师看到很多同学已经对这个问题能够结合自己原有的理解初步作出了答案,接下来请大家以4人为一个小组,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进行交流。先请一位同学读一下活动建议。

教师课件出示活动建议:

1.请同学们以4人小组为单位在组内交流分享你的解题方法。

2.为了便于大家分享介绍,帮助大家理解烙饼的方法,老师为每个组准备了三张饼的学具,在透明的塑料袋里,如果需要你可以拿来用。

3.边分享边思考:怎样烙,爸爸、妈妈和我才能用最短的时间吃上饼?

学生读完活动建议,教师介绍学具袋,告诉学生如果你觉得需要就可以拿来用。教师巡视,发现并回应、解答学生在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已经经历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对此问题原有的经验已经被激活。此环节既给学生自主交流的空间,让学生互相讨论如何解决问题,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学会寻求帮助与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四、“动态操作静态化”让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有影可循”

在数学课堂的学习中,操作活动的方式经常会见到,但操作之后,学生能在头脑中留下的印记又会因人而异。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需要有将动态的操作静态化的意识和策略。本节课我尝试将操作活动中的关键环节和内容留存在黑板上,为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留下“影子”。以下是课堂实录:

师:为了让学生看得更清楚,教师把刚才所有同学们汇报的烙饼过程用同学们喜欢的画图或者汉字标注的方式在黑板上记录下来。

师:如果烙3张饼,用时9分钟是如何烙的呢?

【教师板书】

9分钟:每一次锅里都是2张饼同时在烙,即两张两张地烙。具体如下:

1正 2正 3分钟

1反 3正 3分钟

2反 3反 3分钟

列式:3×3=9分钟

12分钟:先2张一起烙,再单独烙第三张饼。具体如下:

1正 2正 3分钟

1反 2反 3分钟

3正 3分钟

3反 3分钟

列式:3×4=12分钟

18分钟:一张一张地烙。具体如下:

1正 3分钟

1反 3分钟

2正 3分钟

2反 3分钟

3正 3分钟

3反 3分钟

列式:6×3=18分钟

师:同学们看一下,原来烙饼问题看似很简单,其实还有不同的烙法。现在回应一下我们的要求,怎样能让爸爸、妈妈和我尽快吃上饼呢?

生齐:9分钟的烙法能尽快吃上。

师:现在大家考虑一下,烙饼问题中9分钟的烙法、12分钟的烙法和18分钟的烙法这3种烙法之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产生时间的差异?

生齐:因为9分钟的烙法每次都烙2个面,12分钟的烙法有烙1个面的还有烙2个面的,18分钟的烙法每次都只烙1个面。

师:非常好!如果我手里有一口锅,9分钟的烙法是锅里一直都有2张饼,锅利用得很充分,也就是一直不让锅歇着。12分钟的烙法是一开始两次的时候锅利用得很充分,但是烙第三张饼的时候就不充分了。那现在再看看18分钟的烙法呢?

生齐:每次都不充分。

师:所以时间就被白白地浪费掉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烙饼用时9分钟、12分钟、18分钟这三种情况,通过比较得到18分钟是效益最小的,进而把动态操作静态化。在对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强烈地感受到9分钟烙饼方式的价值和意义,优化问题解决办法的经验得到了进一步积累、巩固和加强。此外,在这个过程中,恰当的教学表达也体现出了自身价值。教师通过三种过程表达和过程表示,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表示的不同方式方法,从而积累恰的数学表达和表示的认知经验、优化的观念和有序思考的认知经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让学生意识到,没有过程表示和过程表达问题就不能很好地得到解决,这个经验的积累对于学生而言也非常重要。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篇3

关键词:设计;教学情景;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005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总结出六步教学法,即:情景导入、出示目标、自主学习、精读点拨、当堂检测和小结拓展。作为教学法的第一步,情景导入当然非常重要。但笔者注意到,设计完整的教学情景却是情景导入的基础。在课堂上设计一个完整的教学情景,可以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会观察、分析、归纳、总结、想象、推理,发展想象力,形成创新思维,产生创新能力。

教学情景的设计是否恰当,会直接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一个好的教学情景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以培养学习兴趣为前提,以激发学习主动性为目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数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很多人认为能学好数学只是少数人的能耐。正是这种片面的认识和感觉,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把这种片面的认识和感觉从学生的思想中消除掉,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们可以设计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情景:某学生早上起床后,上洗手间需要5分钟,洗漱需要5分钟,煮鸡蛋需要10分钟,怎样安排,可以让所用的时间最短?有的学生把所有时间加起来,要20分钟;有的学生认为先上洗手间,再煮鸡蛋,同时洗漱就可以节省5分钟时间,用15分钟就可以完成;有的学生认为先煮上鸡蛋,再同时上洗手间、洗漱,只要10分钟即可。到底哪种意见最合理呢?学生各抒己见、陈情摆理、兴趣高昂,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数学、使用了数学,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好处。这样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强烈地感觉到,数学课上学的东西就在自己的生活中,缩短了学生与教材的心理距离。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联,在模拟的情景中学习数学,学生学得轻松有劲,对数学的兴趣也就培养起来了。

二、以观察为基础,强化感受性

人们通过形象的事物认识世界,观察是获得感性认识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在观察中发展想象力。那么,怎样在教学情景中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呢?设计教学情景要有层次:1. 要结合教材内容,选择明确的感知目标。对于数轴的教学,选择“温度计”为感知目标。因为温度计在结构上有:(1)有刻度,(2)有零度,(3)当温度上升时,温度计的液面往上走;当温度下降时,液面往下走。这三方面的特征与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相一致,所以选择温度计为感知目标是非常明确的,非常有利于学生形成对数轴的感性认识。2. 要安排好观察的次序。在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时,首先观察结构外观,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数轴上的单位长度、原点;其次要观察温度计液面越往一个方向走,温度越高,越往反方向走,温度越低,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数轴的正方向;最后观察温度计显示温度的方法,每个液面位置对应一个温度,不同的液面对应唯一不同的温度;反之,不同的温度对应唯一不同的液面(即液面的位置与温度是一一对应的),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数轴上的点与数的一一对应关系(即一个点对应一个数,反之,一个数有唯一的一个点表示)。利用这个具体的模型,在具体的情景下,学习数轴应该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这样安排观察层次,认识会逐步加深,感性认识会逐步丰富。3. 设计启发性问题,及时提问,促使学生展开联想,拓宽思维。此时,学生对温度计的认识基本完整,但日常使用温度计的长度是有限的,这与直线无限延伸不一致,这时应设计一些启发性问题。大家知道,平常的35摄氏度、22摄氏度,我们可以从温度计上直接读出来,但是500摄氏度能否在温度计上找到刻度呢?若温度计足够长呢?若把这“足够长的温度计”看作一条直线,不就可以在这条直线上表示数吗?回答了这些问题,有效地打开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得到了发展,数轴的意义就形成了。通过这个教学情景,学生经历了观察活动,学会了怎样观察、怎样获得感性认识,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掌握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只有掌握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我们才可以用新的方法和新的技术来支配这一事物。

三、以发展思维为核心,着眼创造性

教学情景的设计要有利于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知识、能力、智力、情感等因素,整体和谐统一,着眼点是发展思维能力,尤其是思维的创造性。比如:笔者给学生讲“喝茶”的故事:请远道而来的朋友喝茶,烧水用15分钟,取茶叶用1分钟,洗茶叶用1分钟,洗茶杯用1分钟,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这个朋友喝到茶?在这个教学情景中,用到的知识是加减法,难度不大,而且是天天的生活常事,所以知识、能力、智力、情感都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而学生的情绪高涨,思考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思维处于最佳状态。大多数学生认为用16分钟即可,但有一位学生却提出与别人不同的答案:17分钟。大家惊讶,他的理由是:他的家乡喝茶用开水洗茶,再用茶水洗杯,因而茶叶、茶杯不能同时洗。大家对他的独到见解鼓掌认同。他没有盲目跟随别人,而是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发现事物独特的一面,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他思维的火花,是创造精神的体现。这正是我们认识世界所需要的创造性思维。由此可见,教学情景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无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若学生力不能及,畏难而退,教学情景的设计就没有任何意义。思维的基本过程是对一个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归纳、综合、判断、推理和概括的过程。数学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有了好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不仅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在学习新知识时,更能举一反三。可见,教师引导学生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应充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延伸拓展,并能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让学生形成创新性思维。

总而言之,利用教学情景进行教学是全新的教学模式,我们要充分发挥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作用,为教学服务、为教育服务,尽快培养出创新型人才,从而为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篇4

课例描述:我们一直在不断探索有效的教研活动形式,从“磨课教研”到“同课异构教研”,直至“校本教研”。这次的校本教研活动,结合了我校的课题,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的形式贯穿全过程。本课主要观察学生如何在模拟真实的任务中学习掌握英语。下面是对该课的剖析描述。

一、磨课反思——成就个体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学素质,我们发挥教师的集体力量开展磨课教研活动。首先,童老师对本课做出了个性化的诠释,构思出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所有参与者讨论执并形成如下共识:①教师要做到目标分层,能调动各层次学生积极参与。②通过图片的展示和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让学生了解“水和森林资源”的重要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诱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内驱力,提高参与度。③最后让学生完成两个任务,即talk about importance of water and forests resource和suggestions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对于C层次学生来说有难度,需要教师的主导作用。(说明:全班总人数52,其中A层次好生12,B层次中等生19,C层次学困生21。)最后,正式上课前,提前一天在授课班级作了如下问题调查:Q 1:What are sandstorms?回答正确32人、错误20人;Q 2Where and when do sandstorms occur?回答正确26人、错误26人;Q 3:Do you know the relations between trees, water and sandstorms?回答正确10人、错误42人。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sandstorm略知一二,对relations between trees,water and sandstorms的关系也感兴趣,但大部分学生很难能用英语表述“水、森林与沙尘暴”的关系,尤其是对“沙尘暴”还认识不够。为此,我们建议老师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尽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展示新知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探究、合作中建构知识,体验英语,提高学习兴趣和活动参与度。通过如此磨课,及时调整了教学策略,提升了教学水平,走上了校本研究之路。

二、案例研究

(1)课堂观察的背景:主要观察方法的选择:课堂教学实录,各层次学生投入状态观察表及汇总表,各层次学生反馈情况记录表及汇总表,各层次学生问答类型分析表,课堂教学时间分配统计。

(2)观察结果记录及诊断分析:a.主要课堂教学过程时间分布:热身1分钟,复习3分钟,呈现6分钟,操练12分钟,练习10分钟,应用13分钟。b.师生课堂教学行为时间分布:教师讲解10分钟,师生问答8分钟,学生独立活动12分钟,学生合作活动16分钟。

从以上记录可以获知,执教者教学结构合理有序,其中,复习简洁,新知的呈现过程下得工夫不够,知识的展开过程占用了大部分时间,学生互动合作、自主学习的时间比较多。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但是,要减少A层次学生的提问,挖掘B层次学生的潜力,鼓励C层次学生的参与。同时也发现,整节课只有26人得到了回答问题的机会,3个层次的学生回答机会相差较大,今后要注重拓宽学生主动学习的广度。

学生课后所谈论题目的反馈统计情况:topic 1:The importance of forests resource正确44人、错误8人; topic 2:The importance of water resource 正确48人、错误4人;topic 3:Suggestions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正确40人、错误12人。

从以上反馈情况可以看出,老师能做到以生为本、目标到位。大部分学生能用英语表述“水和森林资源”的重要性,但表述自己“如何保护好环境”还有欠缺,学生词汇还不够,影响了他们学习和参与的深度。“石本无火,相击乃成灵光,”我们用课堂观察技艺对课堂进行了课例研究。有效地开展了团队学校。

三、课堂反思——取得双赢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篇5

【摘要】数学高效课堂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交往过程中二者达到双赢的途径。因此,在理解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含义下,探析教学中高效课堂的建构价值,从而提出高效课堂的策略对现实的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文章的价值诉求所在。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内涵;价值

学无涯,教无止。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当前理论与实践者一直关注的事情,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也是课改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诉求。但真正的有效课堂其内涵是怎么样的?又如何架构这样的有效课堂呢?这些都是建构数学高效课堂要思考的事情,也是最关键的事情。教师只有思考清楚,理解透彻,有效的策略才能真正落实到实处,使教学真正走向学生。

一、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构内涵分析

(一)理论价值应有之意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直是教师奉行的指导方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除要关注自身的教以外,还要关注学生的学,这是教师的主要职责,也是教学理论下的应有之意。以皮亚杰的认知主义为代表,我们可以得出学生的学习是需要自我的主动建构,只需要自我的动脑和动手,然后通过“动作”“图式”的方法表征出来。如对时间“秒”的认知,首先是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秒,然后将生活经验与理论知识相联系,这才能有效地完成课堂任务或教学目标。

(二)高效课堂自我之意

高与低相对,高效的反面则是低效,而高与低最后的评价指标应是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生的情感体验两个方面。小学课堂一般在45分钟左右,且在这短短的45分钟时间里,让学生能够快速地掌握一些间接性的知识,从“无”到“有”,从“不会”到“会”,从“不懂”到“懂”,不仅是认知的生长,还是情感的生成。因为高效的课堂要求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是学生情感的共鸣者,既传授知识又对话学生。这些都是高效的数学课堂的自我之意。

(三)新课程改革之意

在新课改如火如荼地进行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一直是课改围绕的热点话题,也是课改方案的制定、理论的探讨、实践评价的依据标准。近年来,我们一直反对传统法的教学模式,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天下”,这样的“天下”缔造是需要教师的“引”的。教师的“引”是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提升,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有所获,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感觉到知识的实用性。这同样意味着对当下“热热闹闹”的课改课堂提出一个标准,课改的课堂不是徒有其表。让学生有所获,建设高效的课堂是新课改之意。

二、在教学中追求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价值

吃透教材,巧设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共同活动,教师的教对于学生来说,又居于主导地位。因此,我认为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首先要把教材吃透,要掌握教材各部分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及教材里每一道例题和练习题的编者意图。对这些,教师只有仔细琢磨,深入钻研,做到胸中有书,才能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同时,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还要研究教材内容与生活的最佳结合点,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知。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去合作探究,掌握新知识,也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怎样教学的问题。

案例:秒的认识

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学生反馈:

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法进一步类推。

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

此次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有效地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并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最后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三、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非常强的学科,知识之间联系非常紧密,任何新知R都是在已学过的旧知识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师只有掌握教材的系统性,教学时才能做到瞻前顾后,利用前面的知识为后面的新知识做好铺垫,才能让课堂有效,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一)抓住数学概念本质的知识,建构学生数学思维

如:单位“1”这个概念,不仅对分数的理解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而且在以后全部分数应用题、百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中,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因此,在学习分数乘法时,必须让学生彻底理解这个关键的问题。这样,在学习“工程问题”应用题、百分数应用题时,学生就不会感觉理解困难。很明显,单位“1”是贯穿分数、百分数这部分内容始终的一个最重要的概念。因此,教师在分数部分教学一开始就要紧紧地抓住它,通过种种形式让学生透彻地理解单位“1”的意义。

“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时、分和会读、会写几时几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知识性目标相对简单,但单位时间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那样可以借助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上例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1秒、几秒及1分的时间观念。在教学设计中,教师注意抓住如下几个环节。第一,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事情所需时间,在头脑中建立表象,在估测其他事情时可借鉴作比较。当然,除了在学习“秒的认识”时可以这样做,建立其他数学概念也可运用这样一些做法。这样的教可以使学生既在掌握“秒”的知识中学习,又可以在知识的迁移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一种方法思路。这是高效的数学课堂应有之意。

(二)要了解知识引申变化的情况,适时引导学生

教师只有理解得深,才能深入浅出地教。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是授业和解惑,是学生的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对疑难问题是否清楚,主要是看教师对知识是否能正确、深刻地理解了。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对所教学的内容一定要做一番认真的研究、分析,以达到透彻理解,熟练掌握,才能在课堂教学时做到深入浅出。如:在四年级教学“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一节时,为了让学生透彻理解小档愕囊贫引起小数变化的道理,可先提出四个“为什么”,引导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自己进行探究,学会弄懂,找出每个问题的答案,搞清它们的来龙去脉。(1)为什么一个小数中的小数点位置一变,小数的值就变了呢?(2)为什么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就变大了呢?(3)为什么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就变小了呢?(4)一个小数的小数点每移动一位,小数大小的变化为什么是十倍的关系呢?课前教师对这部分内容做了研究,理解得比较透彻,在课堂上才能引导学生深入浅出,点拨到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关注学生的自我反思与评价,加强练习

在上述“秒”的活动练习方式上,教师既可以让学生抓住课堂教学的填空练习方式,如“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小明跑100米要用19( )”,还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真实感受,如跑步比赛。师:“让我们一起到紧张激烈的运动场上去看看。50米决赛刚结束,你能通过钟表的显示,说出运动员的成绩吗?从这张成绩表中,你能看出什么?”除在专门性的有目的的设计下让学生感受外,还可以抓住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启发学生学会寻找生活中的数学,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学习。如下课铃声响了,教师可以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时间,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学生整理,教师报时)。这样的学习过程完全可以留给学生自己。每个学生都有自我的反思与评价能力,当然教师要学会去发现、去运用这种能力,让其变成自我高效课堂建构的一种手段。如教师在教学完某一知识点后,可以留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能够逐渐学会反思自我,尝试着“三省吾身”。对于教师已经讲解过的练习,学生不仅要尝试着举一反三,逐渐养成自我检验的习惯,还可以借助这一过程提升自我的思维能力,建构良好的知识表征和思维链条。

总之,高效的课堂不是教师一人的“独角戏”,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合力而成的。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关注小学数学知识本身的学科体系,也要学会灵活地运用教学策略,建构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促成学生智慧的成长。

【参考文献】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篇6

一年级学习了“认识钟表“,主要是认整时和半时,在这个基础上本期教学让学生认识几时几分。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这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和习惯。通过两学期的学习,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时间能够正确的认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培养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也为后续对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很难理解。因此,认识时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认识半时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5:30的认读正确率非常低,有学生误认为是6:30;在认识几时几分中认读10:50正确率更低,许多学生认为是11:50。

学生的错误引发了笔者思考:学生在认读具体时刻时到底在思维上有何困难?是什么原因导致以上错误的发生?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时间?

钟表上的“数”与“刻度”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钟表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认识时间思维上的难点之一。因为钟面上“表盘”是个复杂的结构系统,一个钟表是能同时表示“时”“分” “秒”的三套刻度系统的组合体。这三套刻度系统重叠,使用了同一“位置”来确定,许多学生很难理解。譬如,当时针指向“1”刻度位置时,表示1时,而当分针指向“1”刻度位置时,表示5分。当秒针指向“1”刻度位置时,它又表示5秒。

与“直尺”相比,度量时间的“钟表”比较特别。首先,直尺有起点“0”。刻度线与相对应的“数 ”是一一对应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的而钟表上的12个时刻度是均匀排在圆周上的,1―12各个数首尾相连,没有明显的起点,因此学生静态地认识钟表时总是“无从下手”,如:读10:50时刻时,需要学生通过时针位置产生此时时针从刻度“10” 向刻度“11”运动,且已非常接近刻度“11”的表象,从而认识到现在已超过10时,快接近11时了。然后,从分针的位置进一步得到现在已10:00过去50分了或离11:00还差10分。因此,若学生无法动态地认识时针和分针,那他就很难在钟表上正确认读具体时刻。其次,时间相邻单位的进率是60,与10进制相比,学生比较陌生。

对钟表上表针顺时针旋转的认知是认识钟表的关键所在,也是学生认识时间思维上的难点之二。

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整体把握这一教学内容,围绕认识表针运动、认识时、分刻度和认读时刻三个层次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实施“动态演示,比较联系”这一核心教学策略。

教学设想一:

1、请你观察钟面上的分针和时针,它们是怎样走动的?(通过观察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知道分针和时针转动的方向就是顺时针旋转的方向)

2、你能拨一拨手中的学具钟吗?看看时针、分针是怎样转动的?

钟面上“有什么”是学生对钟表的直观显性认知,是认识钟表的开始。而对时针、分针走向的认识是钟表认识的深入,是教学的重点所在。首先,在实际操作中让学生形成时针转得慢、分针转得快的初始表象。然后,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发现时针、分针都从小刻度到大刻度一圈一圈转,初步建立顺时针旋转的直观认识。

教学设想二:

1、钟面上除了1-12这12个刻度之外,你还观察到了什么?这些“小格”表示什么意义呢?(通过让学生仔细地观察,发现每个大格中有5小格,初步感知分刻度)

2、动态演示,让学生认识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

教师利用教具钟,从12:00开始慢慢拨动分针走5“小格”,让学生边关注分针转动边数1分、2分……5分,知道分针从刻度“12”转到刻度“1”正好是5分,这是认识分刻度的开始。然后,教师从12:05拨到12:20,让学生继续关注分针的转动,通过“看”和“数”发现分针每走1“大格”表示5分,初步感知分刻度的特点。

3、直观操作,让学生体悟时针、分针转动的联系,理解1时=60分。

从12:20继续5分、5分地转动分针直至回到刻度“12”。学生在边看边数的活动中得知分针转动一圈是60分。同时在分针一个“循环”的转动过程中学生逐渐发现时针也在转动,而且分针转动一圈时针正好转了1“大格”,很自然地建立起时针、分针转动的相互联系,为沟通时、分刻度,理解1时=60分作好了铺垫。

教学设想三:

分针和时针是永不疲倦的兄弟俩,它们不停地顺时针旋转着,你知道这个钟面是几时几分?(课件呈现5:15钟面)

1、学生尝试认读,思考这个时刻与学过的5时、5时半有什么联系。

2、动态演示、前后联系,认识5:15。

出示教具钟(学生熟知的5:00),慢慢拨动分针,让学生观察表针走动,分e在刻度1、2、3上停顿问:分针走了几分,现在是几时几分?

因为一开始是5时,现在分针走了3“大格”经过了15分,所以现在是5:15。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时针慢慢离开了刻度“5”靠近刻度“6”。

教师顺势拨动分针到5时半,问:5:15与我们学过的5时半有什么联系?

通过对时针、分针位置变化的观察,让学生发现5时半的时针比5:15的时针更靠近刻度“6”.从而认知到5时半比5:15更远离5时而接近6时,5:15再过15分就是5时半。在直观动态支持下学生通过与5时、5时半的联系,不断丰富对5:15这一时刻的认识。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篇7

一、当经验丰富时――开放

绝大多数孩子都知道钟面结构。那么,面对认识钟面的教学,我们是漠视孩子们已有的经验,还是开放我们的教学时空呢?

片段一:

师:什么可以告诉我们时间?

生:钟表。

教师出示学具钟。问:你了解钟表的什么?

生1:我知道钟面上的4时半。

生2:钟面上的时间我都认识。

教师看学生回答未说到时针和分针,进而启发:谁来帮钟表自我介绍一下?

(学生答不上来。)

教师换个角度问:钟面上有些什么?

生:钟面上有长针、短针。

学生终于说到了长针、短针,教师挺高兴,马上在多媒体上演示了学生的发现,继而巩固学生发现的成果。

片段二:(谈话)今天早上老师6时起床,你是什么时候起床的?你怎么知道这个时间?

教师出示一个没数字和针的“钟面”。问:老师这儿有一面钟,你仔细看看,和你在生活中见过的钟比较,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1:这个钟面很奇怪!

生2:钟面上的数字没了。

生3:钟面上的针也不见了。

师:这样的钟还能用来表示时间吗?

生(笑着说):不能。

师:那么,谁能帮忙把那些淘气的数和针找回来?

(学生踊跃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空白的钟面上逐一补上相关的数、时针、分针……)

可以看出,在引导学生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分针时,“片段一”让学生对照学具钟“帮钟表自我介绍”,由于学生平时经常见到钟,使得“介绍钟面”的挑战性不够,趣味性也不浓。“片段二”在处理这个问题时,不是将一个完整的钟面摆在孩子们面前,而是将一个“缺失”的钟面呈现出来,这个钟面和平时所见钟面的巨大反差,极大地引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所以“修补”钟面自然激发了他们的浓厚的兴趣。两者都是教学认识钟面,区别在于一个用完整的钟面,另一个用了空白的钟面。前者无视学生的已有经验,依照教师的预设展开教学,而后者则充分利用学生已经熟悉钟面这个经验。学生有了“再创造”的平台,都想一展“聪明才智”,结果是你提供得越少,他们发现得就越多。

二、当经验稚嫩时――开发

虽然认识整时的孩子占60%,但基本上都停留在能简单认读的层面上,缺少方法的提升。面对学生粗浅的经验,我们的做法是苦心经营,还是着力开发呢?

片段一:

师:(出示放大的钟面,显示7时。)小朋友东东早上起床的时间是几时,你知道吗?

生:7时。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我看到时针在7上嘛。(没说到分针指着几。)

师(启发):分针指着几啊?

(在教师反复强调“长长的分针指着几”之后,学生才注意到分针所在的位置。)

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让其他学生跟着说,并且板书。教师再出示3个不同整时的钟面,让学生说出分别表示几时,然后概括整时的共同特点。

接着,介绍整时的另一种表示方法,然后巩固。

片段二:

师:有个小朋友叫豆豆,他是怎样度过他的一天的呢?(多媒体动态显示豆豆起床时闹钟指示的时刻是7时。)

师:豆豆是几时起床的?

生:7时。

师:你能先在学具钟上拨出7时,再说说你是怎么拨的吗?(全班同学认真地拨钟,然后展示。)

生1:我是这样拨的,时针指着7,分针指着12。

生2:我是这样拨的,时针指着12,分针指着7。

生3:他们俩拨的不一样……

师:谁拨对了呢?

小朋友们争论开了。一个孩子激动地指着多媒体上的那面闹钟说,你们看,那面钟上的7时就是时针指着7,分针指着12!(很多学生表示认同。)

接着,教师又请学生拨出豆豆上课的时间(9时),中午吃饭的时间(11时),并让学生展示交流。

师:闭上眼,在脑子里“拨出”豆豆放学的时间(下午4时)。怎么拨?

小结:告诉大家,现在你会拨几时了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是几时,时针就对着几,分针总是对着12。

出示豆豆起床时电子表显示的时刻,介绍整时的另一种表示方法,然后练习。

掌握认识整时的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两种教法都从学生早上起床的情景展开。教学“片段一”时教师不了解学生对认整时的经验还很肤浅,还不能将整时与分针、时针的指向建立起联系。所以,当学生答不出时,教师只好“苦口婆心”地反复强调。与之相反,教学“片段二”时教师没有强调时针指着几,分针指着几,而是让学生自我探究发现。由于学生有拨出7时的任务驱动,都想成功地拨出7时,因而就同时关注时针和分针的指向,由此经历了抉择正误的思维过程。这样,学生眼、口、手、脑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对整时的认识就实实在在。可见,当学生还缺少学习经验时,我们要做的就是设法启动孩子们的多种感官,尽可能让他们实践操作、体验感悟、争论思辨,只有这样,他们的认识才会积极、主动、深刻。

三、当经验缺失时――开启

认识钟表的终极价值就是帮助儿童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而这个恰恰是儿童经验里最为匮乏的。在我们帮助孩子们积累最初的经验时,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片段一:

多媒体演示(配乐动画):随着太阳渐渐升起……落下……月亮升起来了……时针随分针飞快运转的钟面,每转到一个特定的时刻,就停一会儿(显示情境),让学生说说这是几时?东东在做什么?然后再接着飞快地转到下一时刻……

师:时间过得真快,东东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咱们也要学习东东,安排好自己一天的生活,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因为,时间是一去不回的。你看到一天里时针转了几圈?

生:转了两圈。

师:同样是7时,为什么一个是在起床,另一个是在看新闻联播?

生:第一个是上午的7时,第二个是晚上的7时,不同。

小结:为了准确地表示时间,要在前面加上上午或下午。

片段二:

回顾豆豆一天的生活:出示一幅幅静止的情境图。

师:回想你自己做某一件事情的时间,估计豆豆可能是在什么时间做这件事?

学生回答时,教师适当提醒学生:猜晚了几时,猜早了几时,直到学生能准确答出做某件事的时间。

讨论一天中2个7时的问题。

进行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教育。

“片段一”的配乐动画着实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可多媒体只用了3分钟的时间就把一天一夜的时间全放完了。一天一夜的时间真的过得这么快吗?回到教材,理解一下它的编排本意。因为时间和时刻是非常抽象的概念,所以教材借助于情境图,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参考,意在让他们能借助情境,并将此情境与时间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使他们逐渐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做什么事大概是什么时间,继而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培养孩子时间观念的目的。由于动态演示的目的不明确,未能突出需要重点认识的时刻,所以当学生尚未建立起正确时间观的时候,“片段一”的做法不容易让孩子们建立起正确的时间观,“片段二”呈现静止的情境图,通过回忆的方式,在“估计”中感知时间,在静思中确认时间。由于儿童原本的经验(时间观念)几乎是零,我们不能忽视这个认知实际,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他们自己去探究,否则,给学生的只可能是一些“死”知识。

数学教学中只有直面儿童的经验,才能准确把握儿童的学习“起点”,也只有准确把握儿童的学习“起点”,才能促进儿童对知识的有效建构,从而实现儿童的长远发展。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秒的认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233-02

小学生的思维模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在小学数学秒的认识这一章节知识教学过程中,为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教师应当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心理特征与年龄特点,在课堂上创设有趣生动的教学情境,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亲身经历为结合点,引领他们通过观察和体验来学习知识。

1.创设情境设置疑问,感受秒的存在

在小学数学秒的认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对象的身心特点创设情境设置疑问,让学生初步感受秒的存在。设计教学语言引入:同学们,大家喜欢猜谜语吗?老师提示你们猜,它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也是中国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每当过节时,孩子们都会穿新衣和得到压岁钱,知道是什么节日吗?他们回答:春节。教师继续:现在过春节时我国有一个节目是春节晚会,在辞旧迎新的时刻令人激动,并运用多媒体播放春节晚会中倒计时的视频片段:10、9、8……3、2、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用的是什么单位吗?学生回答:秒;提问:大家之前学习过哪些时间单位?回答:"时"和"分";提问:在春节晚会中为什么不用"时"或"分"做单位呢?回答:因为倒数的时间太短。教师总结:说的真好,刚才倒数的时间很短,所以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大家就一起来认识秒(板书课题:秒的认识),引出新知识: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秒也是一种时间单位。然后,教师设计疑问:对于秒你们了解多少?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们会说道:1秒很短、1分钟有60秒、滴答一下就是1秒等。

2.认真观察仔细探究,建立秒的概念

钟表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在小学数学秒的认识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采用观察探究模式。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各种样式的钟表,问题: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自己思考再与同桌讨论,看看哪些表可以用来计量秒?用课件出示一个电子钟表的图片,钟面上显示的时刻为16:3025,提问:谁会读出这个时刻?要求W生一起读出:16时30分25秒。在认识秒针环节,教师可在课件中出示一个机械钟面,让学生拿出学具钟表,问题:钟面上哪根针是用来表示秒?它叫什么针、是什么样?大家讨论,总结:钟面上最长最细走得最快的就是秒针。同时配合课件:闪动秒针且标出"秒针",提问:秒针有什么特点?大家跟着秒针的转动1秒1秒的数,要求学生说出秒针如何计时,回答:秒针走一个小格就是一秒、秒针走一个大格就是五秒。然后,教师可带领学生一起体验1秒有多长,组织语言:刚才秒针走l小格是1秒,那么1秒究竟有多长呢?播放多媒体课件:钟面上秒针走1小格,同时发出"嗒"一声。大家说说秒能够作什么?学生回答:可以翻一页书、站起来、呼吸一次等,从而帮助他们建立秒的概念。

3.应用新的数学知识,巩固秒的认识

在小学数学秒的认识教学中,要想帮助学生更好的吸收与学习这部分内容,教师需关注知识实践应用环节的教学,通过引导他们应用新学习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师先组织语言:同学们,你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后要尝试运用它来解决问题,大家来比一比谁掌握的更好,设计题目: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填空,人们每天要需要睡眠8( )、步行60米需要1( )、跑步100米大概需要15( )。接着,教师应当让学生动脑思考: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多长时间?那么分针和时针呢?创设情境:今天早晨小明和小刚吵架了,原因是小明绕操场跑一圈用了58秒,小刚跑一圈用1分3秒,他们都认为自己跑得快,那么到底谁跑的比较快呢?让大家当一次小裁判,重点交流小刚到底用多少秒。教师总结:你们真是太聪明了,现实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数学知识,数学问题也来源于生活,这就需要你们合理地灵活地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时间生活中。然后再设计生活中和秒有关的数学问题,诸如:火车晚点8分钟是晚点多少秒?小华7:20从家中出发,7:22到学校,那么他走了多少秒?等,借此巩固学生对秒的认识。

4.总结

在小学数学秒的认识教学活动中,教师需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以教材内容为前提认真制定教学规划,注重引领他们主动学习,不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自主形成数学学习能力和提高数学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王允.小学数学"秒的认识"的教学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篇9

一、计算机媒体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运用电教多媒体展示,以直观形象的画面、生动准确的解说、优美悦耳的音乐,表现出活泼的动画效果,可以提高儿童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时,引入课题后,用多媒体演示几个反映古代生活的画面:牛耕图、生活图、测量图、刘徽像、法国皇宫,并配合古筝伴奏解说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的伟大创造,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激发了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

二、计算机媒体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教育家赞科夫曾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更要注意从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多采用形象、直观的方式,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多媒体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进行正、反比例比较的教学时,用微机显示下表:

表1

路程(千米)

5

10

25

50

100

时间(小时)

1

2

5

10   20

表2

速度(千米/时)

100

50

20

10   5

时间(小时)

1

2

5

10

20

引导学生观察表1的特点时,再在表1下部链接“速度”一栏(显示红色),学生求出速度填入表中,得出了“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的结论;然后用闪动的箭头引导学生观察“路程”和“时间”这两种量的变化特点,完成对表1的分析。

学生在微机的提示下,还可以自学探索出表2中“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的结论,以及“速度”和“时间”这两种量的变化特点,从而总结出正、反比例的异同。运用多媒体的辅助运动、闪烁、对比,可以及时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计算机媒体的运用,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在进行重、难点知识的教学时,利用多媒体辅助,可以帮助学生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如教学行程问题时,使学生明确两人行走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教学的难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教科书里静止插图变成可随意控制的活动画面,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小强和小丽同时从各自家里走向学校,走完1分钟所走的路程后两人同时止步。提问:1分钟后,两人走了多少米?学生回答后,引导发现两人1分钟走的路程正是二人的速度和。同法操作两人2分钟、3分钟、4分钟所行行走的路程。每走一段停2秒钟。

由于电脑画面的动静结合,刺激着学生的感官,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融化了知识的难点,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发现了小强和小丽的速度和×时间=路程这一数量关系。

四、计算机媒体的运用有利于练习的及时反馈,从而培养学生的自纠自学能力

每一个人都渴望获得成功,都希望自己的劳动被认可,小学生更是如此。因此,及时地对学生的练习结果加以评价,不仅是教师工作的需要,也是学生自身的要求。传统的批改作业耗时费力,效率极低,而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快捷性、方便性克服了这一弊端。

例如微机显示题目:一块长方形土地,它的面积是60平方米,这块地的长和宽分别可能是多少?

学生思考后,将答案记录在练习本上,教师限定时间,然后调出本题全部的正确答案(配音乐),可能是:

长20米,宽3米;长15米,宽4米;长60米,宽1米;长30米,宽2米;长12米,宽5米;长10米,宽6米。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篇10

案例一:《连乘应用题》

师:请同学们看这道例题——王阿姨在超市买了6箱矿泉水,每箱18瓶,每瓶矿泉水2元,请你帮王阿姨算一算一共要付多少钱?

【接下来的教学非常顺利,分步算式、综合算式纷纷出笼。】

师:我刚才巡视时发现有这样的列式,我们来看看——

2×6=12(元)12×18=216(元)

生(大家):不对,不对,这是错的。

生1:不对,2×6,2是表示每瓶矿泉水2元,而6是表示买6箱,它们相乘

没有实际意义。

生2:我也赞同他的说法。

师:是呀,做连乘应用题时虽然可以交换因数的位置,但要有实际意义,不要象这样列式,要记住!

生(写算式的那个学生):我反对大家及老师的说法,其实这个算式是有意义的。

【此时教室里一片寂静,教师正处在尴尬状态,沉思片刻。】

师(笑):你能把理由说给大家听听吗?

生:2×6表示每箱中先抽出一瓶矿泉水,6箱就抽出了6瓶,6瓶不就是2×6=12(元)吗?那每箱有18瓶就是要抽18次,所以再用12×18=216(元)。

【停一会儿,全班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惊奇):对呀,这当中算法完全正确,我要向你学习,同学们也要向你学习。

案例分析:

课堂中老师的“笑问”,促进了孩子的积极思维,摆脱了尴尬,避免了教学上的失误,更重要的是通过欣赏,培养了学生敢于“挑战权威”的创新意识。苏霍母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这些信息“价值不菲”,那可能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我们应该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从而激活其他学生的思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让智慧闪耀光芒。

案例二:《认识钟表》

某位教师在执教《认识钟表》时:在初步认识完钟面上各部分名称后,安排学生四人合作,在空白钟面上贴上分针、时针和十二个数字。学生们开心地动手粘贴。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发现一个学生懒洋洋地拨弄着纸片,便走过去问:“你怎么了?”该生噘着嘴说:“老师,我觉得不会看这种钟表没关系,我有电子钟表,以后长大了就买手机,看手机上的时间。”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交头接耳,有的甚至说对呀对呀。老师一下子愣了,是啊,数学知识的价值如何体现?

于是,老师随机提出一个话题:咱们班的同学个个是小能手,随着科技的发展,钟表会越来越先进,请你设计一个未来的钟表,比一比谁设计的最先进,最有创意。学生在老师的提议下纷纷开动脑筋,小组讨论,设计出了形态各异、功能不同的钟表。

其中,有个学生设计的是一口挂在建筑物上的数字大钟,教师问:“请同学们观看这口大钟,挂在大楼上效果怎样?”学生都说不太好,因为远远望去看不清楚钟面上的数字。教师说:“随着电子表等先进钟表的产生,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但是一些传统的钟表仍然有其用武之地。”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们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的场所都适用于数字钟表,还是很有必要学习指针钟表的。

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