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飞机的自我介绍十篇

时间:2023-03-21 04:53:32

航天飞机的自我介绍

航天飞机的自我介绍篇1

仔细研读2011年版课标,我们发现,要想上好语文课,就必须在课堂上扎扎实实教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怎样以课文为例子,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我们必须思考、研究和实践的课题。因此,语言味应是语文课的主味、本味。学习语文,必须学习语言,学会言语。

根据这样的教学理念,两位教师执教《航天飞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课时,不约而同地把课后作业题——“根据课文内容,为航天飞机写一段自我介绍”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这样一来,教学的内容比较集中,教师有足够的时间指导,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练习,能真正实现“一课一得”。但由于对学情把握的不同,对文本研读细致程度的不同,对学生主体作用认识的不同,两位教师进行了不同的教学设计,教学效果也不一样。

【教学设计一】只为“阅读”的阅读教学:品读课文与学习语言相割裂

一、复习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航天飞机》。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航天飞机的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认识航天飞机奇特的外形

1.学生自读,找描写航天飞机样子的词句,用“___________”画下来。

2.师:原来航天飞机长得这么奇怪啊!

(1)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介绍一下吗?

( )的翅膀( )的脑袋( )的机尾

(2)你会连起来说一说吗?

他____,____,____。

3.教师补充介绍:最大的航天飞机长约50多米,有7间教室那么长,有5层楼那么高。大约有200多头大象那么重呢!

听到这里,航天飞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用一个词来说。(庞然大物)

4.小结:航天飞机是个庞然大物,有三角形的翅膀,尖尖的脑袋,方方的机尾,外形真奇特。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航天飞机的特点和本领

1.师:看到这样奇特的外形,普通飞机问智慧老人:“这是什么呀?”请你当智慧老人来回答。

2.学习智慧老人说的第一段话。(“他比你飞得更高更快……”)

(1)你从哪些句子体会到航天飞机飞得更高更快?

(2)再读两句,学着智慧老人的样子夸夸航天飞机。

师:航天飞机飞得可高啦!你能飞两万米高,它却能飞几十万米高。

师:航天飞机飞得可快啦!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普通飞机要飞四个多小时,我却只需要七分钟。

(3)师:航天飞机飞得更高。普通飞机在天上飞,我们能看得到;航天飞机呢,肉眼根本看不见。谁来读一读,看谁飞得高?

(4)师:航天飞机飞得更快。谁用朗读来体现?

(5)(出示地图)补充介绍:东海之滨是我国的最东面,帕米尔高原是我国的最西面,这两处地方相距4000多千米。这么远的距离,普通飞机飞行要“四个多小时”,航天飞机只需要“七分钟”。听完老师的介绍,谁再来读一读?

3.学习智慧老人说的第二段话。(“航天飞机的本领可大了!……”)

(1)自读,说说航天飞机有哪些本领。

航天飞机能( ),能( ),还能( )。

(2)提问:“释放”“回收”是什么意思?

(3)师:想亲眼看看吗?(出示航天飞机用机械手释放、回收人造地球卫星的简单动画)

此时此刻,想对航天飞机说什么?

(4)师:航天飞机的本领可不止这些。(出示资料,教师补充介绍其他本领)

四、学习自我介绍

师:普通飞机到航天飞机家做客,你能代替航天飞机进行自我介绍吗?

1.根据教师的提示进行介绍。

大家好,我是航天飞机。我有( )的翅膀,( )的脑袋,( )的机尾。我飞得又高又快。普通飞机只能( ),我却能( )。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普通飞机要飞( ),我却( )。我的本领可大了!我能( ),( )。

2.用自己的话练习介绍,注意用上补充的资料。

【点评】

以上教学设计中安排了一些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比如介绍航天飞机外形和本领时都有循序渐进的句式练习,学习自我介绍由填空式句子的辅助到放手让学生自由练说,看得出教师有一定的言语训练的意识,想帮助学生学到一些语言表达的技巧。但由于教学设计指向的只是文本的“阅读”,只着眼于学习文本内容,学一些知识理解层面的东西;又缺少精细化的言语训练指导,只安排了与阅读教学割裂的自我介绍的流程,缺少循序渐进的扎实的训练,学生在课堂上不可能懂得自我介绍的要点: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清晰流畅等,也不可能学会本课介绍的方法:选用课文内容从外形、特点、本领三方面来介绍……

这样的教学设计,虽然教师知道要以课文为例子学习语言,心中有“学习自我介绍”的核心目标,但由于没有围绕这个核心目标进行“品味语言、习得语言”为重点的教学设计,品读课文时为读而读,学习语言时为练而练,品读课文、学习语言都是支离破碎的。品读课文与学习语言的互相割裂,造成了语言味在语文课堂的缺失,也使学习过程缺少了一点扎实、一份真实。

【教学设计二】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品读课文与学习语言相融合

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老师很高兴和你们一起上课。初次见面,老师先来个自我介绍。我姓徐,来自晨光实验小学,今年教三年级,是一名语文老师。

听了老师的介绍,你了解了哪些信息?你们也能向老师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吗?

二、复习导人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课文主要介绍了航天飞机哪三部分的内容?(生答)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看看作者是怎么把航天飞机的外形、特点和本领介绍清楚的。

三、略读第二自然段,通过感悟外形的奇学习抓特点写外形的方法

1.师:请大家自读第二自然段。你觉得航天飞机长得怎么样?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三角形的、尖尖的、方方的”这三个词把航天飞机的外形特点写得多形象啊!(指读)

小结:介绍外形时,作者先告诉我们航天飞机是个庞然大物,然后抓住了三角形的翅膀、尖尖的脑袋、方方的机尾三个有特点的部位来介绍,条理清楚,语句生动,一起读一读。

2.师:航天飞机的外形真奇特,你会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吗?

3.师:看到这样的航天飞机,普通飞机充满了疑惑,充满了惊讶,他想:——(接读)

四、研读第三自然段,通过细读智慧老人的话学习先总后分介绍事物的方法

1.师:于是,“他找到智慧老人,想——问个究竟”。为了把航天飞机介绍清楚,智慧老人一共对普通飞机说了两段话。这两段话分别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2.学习第一段话。(“他比你飞得更高更快……”)

(1)航天飞机到底飞得有多高?

①作者用几十万米这个具体的数字写出了航天飞机飞得高的特点。读好这个词。

②再读一读这句话,作者还用了什么方法让我们感受到航天飞机飞得高?(和普通飞机作比较)怎么比的?谁也来帮他们比一比?(指名读句子)

(2)你从哪儿体会到航天飞机飞得快?

①(出示地图)补充介绍。

②四个多小时?我们一起来算一算。如果早上七点钟开始飞,十一点多才到,要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呢!

③七分钟有多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

④作者把航天飞机和普通飞机作了比较,让我们感到了航天飞机飞得更快的特点。(齐读)

(3)小结:这段话,智慧老人先总的说航天飞机比普通飞机飞得更高更快,然后把它们作比较,又列出了两组数字,让我们体会到航天飞机飞得更高更快的特点。让我们合作着读一读。

3.学习第二段话。(“航天飞机的本领可大了!……”)

(1)自己边读边想,他有哪些本领呢?

(2)他的本领就是释放和回收人造地球卫星。“释放”卫星就是把卫星送入太空,“回收”卫星就是把卫星捞回机舱。

(3)第三句就具体介绍了它回收卫星。读读想想,作者是怎样把这个本领介绍生动的?

把航天飞机当作人来写,多有趣啊!边做动作边读。

(4)小结:这段话,智慧老人先总的说航天飞机的本领可大了,然后用形象化的语言进行了补充说明。我们也合作着读一读。

4.总结:智慧老人对普通飞机说了两段话,每段话都是先用中心句概括地说,然后再进行具体介绍,条理多清楚啊!我们再连起来读读体会体会。

五、根据课文内容,学习自我介绍。

1.师:学到这里,你会根据课文内容,为航天飞机写一段自我介绍吗?可以从哪几方面来介绍自己呢?(外形、特点、本领)

2.师:外形刚才已经介绍过了,谁再来试试?

点拨:你们选用课文中的关键语句,把航天飞机的外形说得多清楚,而且先介绍翅膀,再介绍脑袋、机尾,说话很有顺序。

3.师:接下来,我们用同样的方法介绍自己的特点和本领。在介绍时,可以学习智慧老人的方法,先总的说一说,再用几句话具体介绍。

(1)这段话是介绍你们飞得高飞得快的特点的,你能仿照课文先说一句中心句吗?

(我比普通飞机飞得更高更快。/我飞得又高又快。/我飞得可高可快啦!)

(2)这段话是介绍你们的本领大的,你也能说一句中心句吗?(我的本领可大了!/我的本领特别大。/我的本领可不小哦!)

(3)中心句想好了,后面的具体介绍我们分头行动。一、二大组写特点,三、四大组写本领,比一比哪组写得又快又好,说得清楚明白。来,打开语文书,选用书上的关键词句进行介绍吧!

4.师:航天飞机们,外形、特点、本领都介绍过了,能根据老师的提示,完整地说一说吗?

大家好,我是航天飞机。我长得____。____。(外形)我____。____。(特点)我的本领____。____。(本领)你们认识我了吗?

【点评】

以上教学设计,为了达到帮助学生学习“根据课文内容,为航天飞机写一段自我介绍”的目标,从课前谈话“师生自我介绍”的无意识接触,以介绍外形为示范的教,到以学习智慧老人的介绍方法为模仿点的总分段落的说写练习,再到完整的一段话的自我介绍,教学循序渐进,训练环环相扣,课堂弥漫着浓浓的“语言味”。

(一)选用课文内容的技巧适时点拨,品出本真的“语言味”

“无话可说”是三年级学生言语表达最大的难点。教科书编者充分考虑到这样的学情,在布置课后作业题时友情提醒:“根据课文内容,为航天飞机写一段自我介绍。”通过和编者对话,教师明确了学生为航天飞机写自我介绍时的基本抓手是课文内容,学生只要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正确选用书上的词句进行介绍,不必自己找米下锅。

如此定位之后,学习第二自然段介绍航天飞机的外形时,引导说出“航天飞机的外形很奇特,有三角形的翅膀,尖尖的脑袋,方方的机尾”后,教师立即小结点拨:选用课文中的关键语句,把外形说得多清楚。但同时也指出,“翅膀、脑袋、机尾”三个部位的前后顺序不能打乱,因为这样有顺序的介绍才有条理,让人听得明白。指导介绍特点、本领时,也给予方法指导:打开语文书,选用书上词句进行介绍。如此一来,学生明目张胆地“抄书”,把书上的语言大胆地“借”到自己的习作中,使“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自我介绍”的言语训练真正落到了实处。

(二)总分构段方式的学习循序渐进,练出浓郁的“语言味”。

“言之无序”是三年级学生言语表达的通病。为了帮助学生在介绍时理清言语顺序,学习文中智慧老人“先总说后具体介绍”的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总分构段方式是中年级品读段落的重难点,也是段落仿写训练时的一个巧妙抓手。学生在《北大荒的秋天》一课中初次接触,重在初步认识,明白表达一个意思可以这样先总说再具体叙述:在《东方之珠》一课中再次出现,重在引导认识运用总分结构的妙处:条理清晰、意思明了;本课是第三次出现,重在以文为例学习运用,明确应该怎样先总说再具体叙述。

因此,以上教学设计围绕“学习总分构段方式”,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循环往复的训练。学习第二自然段,通过“航天飞机的外形怎么样”的总问题,引导学生找出词句、诵读积累、练习介绍,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触“先总后分”的构段方式,并尝试运用。学习第三自然段,通过“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引导学生找中心句,再体会,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真真切切地看到了总分结构,品析了运用总分构段方式的妙处。学习自我介绍时,让学生试着说说中心句,再选用文中语句具体介绍,实实在在地练习了“先总后分”的构段方式。经过一次次的言语实践,学生慢慢触摸到了总分结构的内核,渐渐掌握了总分构段方式的秘妙,消极语言变成了积极语言,“死”的知识变成了“活”的能力。

【总评】

语言是怎么习得的?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仅仅靠自读自悟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师必须适时引领学生关注,使学生对好的语言有一定的敏感力:必须巧妙引导学生品味,使学生对语言好在哪里有一定的鉴别力:必须扎实指导学生运用,使学生知道如何借用才恰到好处。其中,言语实践训练是重中之重。

教学设计一,只为阅读,走的还是“教课文”的老路。教师认认真真教课文,逐字逐句品读、研读、美读,唯恐遗漏。对语言文字的训练虽然有所涉及,但只是零零碎碎的“点”的练习,没有大张旗鼓的“面”的铺陈,对学生言语能力的提高缺少有效的指导作用。

航天飞机的自我介绍篇2

“是岂足以救国者,吾闻军用利器,莫飞机若。誓必身为之倡,成一绝艺,以归飨祖国,苟无成,毋宁死。”——冯如

7月22日,在中航工业一飞院,同学们首先参观了中航一飞院展室,并观看了中航工业《辉煌甲子》宣传片,全面了解了我国飞机设计从曾经的测绘仿制外国机型到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艰辛历程,感受到了航空人“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伟大爱国情怀。随后,同学们与一飞院飞豹航模队展开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接触小型无人机,并欣赏了精彩的航模表演。

“5、4、3、2、1,起飞!”伴随着一阵轰鸣,飞机腾空而起,急速上升……这里是一飞院飞豹航模队在进行现场航模表演,为科学营的同学们呈现一场视觉的饕餮盛宴。直升机模型的旋转升降、固定翼飞机模型的编队飞行,飞豹航模队的年轻人们一一展示了他们自主设计的各类模型。各种惊险刺激的飞行动作引得现场欢呼不断,人群中不时发出“太棒了!”“再来一个!”的呼喊声。

下午,同学们聆听了航空高级技术专家史永强的“大型客机发展介绍”专题讲座。

“有朝一日,巨鸟会从山后飞起,全球将为之震惊,整个宇宙也将充满它的声音。”——达·芬奇

7月23日,同学们走进中航工业西飞,亲身体验飞机的研制、生产过程,领略中国制造的风采。在展厅中,讲解员通过沙盘、图片及仿真模型为同学们详细介绍西飞承担的各型号飞机。展厅中各式各样的仿真飞机模型立刻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大家好奇地向讲解员询问飞机的详细情况,当听到这些飞机都是西飞制造,并且大家将会在厂房内见到真实的飞机时,同学们不禁欢呼起来。参观完展厅,同学们便迫不及待地乘车前往生产车间,观看飞机的生产装配过程。数控加工中心,几十米长的数控机床正在对巨型零件进行精雕细琢;总装线上,一架架战鹰在工人们灵巧的双手中,羽翼渐丰,展翅欲飞;试飞站现场,排排战鹰整齐列放,发动机轰鸣不断,接受地面的各项测试;国际合作601厂房,国际航空部件从这里产出,“中国制造”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同学们认真聆听,仔细观摩,并不断向志愿者提问,希望能了解更多有关飞机制造的知识。

“航空报国是使命而不是荣誉。”——罗阳

7月24日,同学们来到中航工业试飞中心——这个为祖国战鹰试飞的地方。在试飞中心,志愿者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位“用生命擎起了舰载机起飞”的英雄——罗阳。罗阳的事迹,是优秀共产党人的缩影,是科技工作者的榜样。同学们认真地听着罗阳事迹的介绍,从他的精神世界中丰富营养,从他的无私追求中增添动力,从他的价值取向中坚定方向。

来自唐山一中的赵云鹏说:“罗阳走了,但是罗阳的精神光芒永存。他的报效祖国、甘于奉献、不断拼搏进取的科研精神,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一定会记住他的话——‘航空报国是使命而不是荣誉’!”

“我已经要去见马克思了。看着外面的蓝天白云,我就想,天空多么美,多迷人啊!我是看不见我们自己的大飞机装着我们自己的发动机飞上祖国的天空了,但我相信总会有那么一天……”——吴大观临终前说

7月25日,同学们来到了航空发动生产基地——中航工业西航,参观了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展厅和航空发动机生产现场,观看了电影《吴大观》。

在西航,同学们认识了一位老航空人——被誉为“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的已故航空发动机专家吴大观。吴大观对事业执著追求,对名利从不计较、甘为人梯的精神,让师生们备受感动与鼓舞。来自咸阳彩虹中学的魏聪同学眼中含着泪说:“观看影片《吴大观》,让我又一次得到了心灵的洗礼。纵观吴大观的一生,他爱党、爱国,致力于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他毕生执著于航空发动机事业,为我国的发动机研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热爱人民,乐于奉献,淡定豁达;他淡泊明志,志存高远,大爱有成;他用一生,奏响一名共产党员的赤子之情、爱国之歌、奉献之曲。这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不光能激励航空人,对我们这些学生也非常重要,增强了我们奋勇向前的信心。”

“让祖国的蓝天不再寂寞。”——黄山(科学营营员)

参加本次科学营活动的青少年,都是来自各学校选拔推荐的品学兼优的中学生,其中也有一些是来自农村、老区的学生。

航天飞机的自我介绍篇3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提出,犹如为成都打开了面向西部通道的大门。”陈仲维告诉记者。据他介绍,长期以来,成都一直是通过东向单通道模式发展外向经济,这意味着如果要出口,企业不得不把货物通过公路、铁路、水路等方式,从成都运到东部港口,再通过港口再分拨到世界各地。反之进口时亦这般复杂。走这条线路不但周折反复,而且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因此,企业要将生产基地设在成都,产品远销就要付出比沿海企业更高的成本。这也导致成都一直以来很难培育出大企业。

而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货物便也可以走西部通道,向西分流,成都未来就有望贯穿东西,成为一个大的交通枢纽,连接欧洲、中东、东南亚甚至是美洲。可以说,成都迎来了区位结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大机遇。

交通枢纽建设先行

“成都应该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核心极,为周边区域发展提供驱动力。这样的城市需要强大的交通辐射能力。成都在这方面具有优势。”陈仲维介绍,在研究如何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时,成都决定将发展交通枢纽建设作为先行工作。

在成都的构想中,交通战略亦有内外之分。市域交通以轨道和快速路构成的交通网为主;城际交通以建设全国第四大航空枢纽、第五大铁路枢纽、西部高速公路枢纽为目标;国际交通则以航空和铁路为主。

公路方面,到2015年,成都将实现城际公路货运班线总数达300条以上,班线网络覆盖全国各大、中城市,形成西部功能最完善的公路物流枢纽。

航空方面,近年来成都在国际航线开通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从2004年以来,新开通了阿姆斯特丹、伦敦、法兰克福、墨尔本、阿布扎比、多哈、东京、吉隆坡等19条直飞客运航线,直飞客运航线数量达到23条;并且新开通了9条国际及地区货运航线,国际及地区直飞客、货航线总数达32条。2013年成都新增4条国际直飞客运航线,分别直飞墨尔本、法兰克福、多哈、伦敦,进一步拉近了与世界的距离。成都正向中国第四大航空枢纽迈进。

“今年成都计划还将开通美国、俄罗斯等直飞客运航线,同时加密欧洲、中东以及亚洲等客、货航线。”陈仲维介绍,按照每年新开通2~3条直飞航线的目标,到2015年,成都国际及地区直飞客、货运航线数量力争达到36条以上,形成连接欧、美、澳、亚主要城市完善的国际航线网络。

与此同时,铁路发展更成为成都打通欧亚贸易通道的重中之重。

“蓉欧快铁”纵贯经济带

陈仲维介绍,去年4月26日从成都发出的“蓉欧快铁”,是目前国内到欧洲最快的铁路货运班列。“蓉欧快铁的正式运行意味着四川构建了一条崭新的国际物流大通道,一定程度上逆转了四川所处内陆的区位劣势。”陈仲维介绍。

“蓉欧快铁”从成都青白江集装箱中心站出发,经宝鸡、兰州到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直达波兰罗兹站,线路全长9826公里。“蓉欧快铁”从成都至罗兹运行时间为14天,成都出口货物经“蓉欧快铁”到波兰罗兹后,可在1~3天内通过欧洲铁路、公路网络分送至欧洲任何地方,

“我们的终极目标是缩短到10天~12天,就算冬季也不停运。”陈仲维介绍,蓉欧快铁已经具备相当的辐射能力。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推进,成都作为该经济带最南的城市,必然将在欧亚大陆货运物流上发挥更大的辐射作用。

航天飞机的自我介绍篇4

4岁的时候,妈妈带我去参观了美国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在那一望无垠的发射场上,我仰望着那些高高矗立的发射架,看着各式各样的火箭和航天飞机,觉得非常的神奇。穿过组装大厅时,我看到许多科学家在忙碌地组装、调试太空舱,觉得十分的神秘。更让我震撼的是巨型环幕电影上展现的火箭隆隆发射飞向太空的壮观场景和航天员登上月球的神圣场面……这一切都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迹。从那时起,我就幻想着长大了也能像那些科学家和宇航员一样,造我们的飞船,飞向神秘的太空,去无边浩瀚的宇宙中探索奥秘。怀着这样的梦想,我走进了中关村一小。

我真幸运!就在我小学一年级的那个金秋10月,我们中国科学家自己制造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载着航天英雄杨利伟叔叔飞向了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当我在电视上目睹这一切时真是开心极了。这可是我们中国自己造的啊!更让我激动和兴奋的是,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叔叔后来还来到了我们学校,给我们讲述了他们实现航天梦想的艰苦历程,并亲自授予我们班级“宇航中队”的旗帜。由于我在“宇航杯”数学竞赛中取得了一等奖,我还亲手从杨利伟叔叔手中接过了获奖证书。那一刻,我幸福极了,而我心中的飞天梦想也更加强烈了。

航天员叔叔们说,飞向太空只是我们中国人飞天梦想的第一步,以后我们还要登上月球,探索火星,飞向宇宙的更深处……还有许多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实现。只有从现在起努力学习知识,将来才能担当起这样的重任。在他们的鼓舞下,我们学校的少先队员也提出了向可敬可爱的航天工作者学习,学习他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宇航精神。并下定决心要在宇航精神的引领下发扬中关村一小少先队员的学习精神:特别有恒心、特别有信心、特别有耐心、特别要专心,努力学习,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做有志有为的中国少年。

是的,理想是要靠我们现在一点一滴的辛勤付出才能最终实现。我现在能做的就是长知识、长身体,让自己在各方面全面发展。我刻苦学习,每个学期都达到了全优。数学是我的最大兴趣,因为卫星和宇宙飞船要精确地按照轨道运行,离不开数学的精密计算。我如饥似渴地汲取着数学知识,多次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今年暑假,我参加了“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解题能力竞赛,获得了全国一等奖!英语也是我的爱好,离开了它,就无法看懂国外先进的科学资料,也没法和外国科学家交流了。我现在的英语水平已经达到了“北京市英语水平考试”的二级,这可帮了我的大忙!今年夏天,妈妈的朋友艾斯特一家三代从美国来到北京观看奥运会,我自豪地当了一次小主人。我用英语向他们介绍我的学校,介绍北京,介绍奥运会,还给他们弹奏了我最拿手的钢琴曲。艾斯特老奶奶拉着我的手说:“中国的小学生真棒!”

别以为我只顾学习,就不锻炼身体了。在学校我可是运动场上的小健将。要实现飞天的梦想,没有强壮的身体可不行。我的强项是短跑,每年都代表学校参加海淀区和北京市的比赛,我还获得过海淀区短跑冠军呢!同学都称我为“中关村一小的小刘翔”,不过我知道,和刘翔大哥哥比我还差得很远!

和航天员叔叔们一样,成绩的背后是艰苦的付出,是在挫折中坚持不懈、不断克服困难的结果。有的数学题很难,每当绞尽脑汁还做不出来时,心情真是既烦躁又沮丧。这时我总是用宇航精神来激励自己,“特别能攻关”的宇航精神练就了我的钻研能力;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体能训练非常的辛苦,经常还有伤病的困扰。“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宇航精神磨练了我的意志。记得四年级刚开学的那天,在课后的短跑训练中我不慎把左手摔成了骨折,石膏绷带缠了三个多月。那段时间可困难了。背不了书包,翻书、写字也很困难,睡觉时经常从睡梦中疼醒。有时候真想哭。拆了绷带后,为了参加马上到来的海淀区运动会我又恢复了训练。几个月没有练习跑步了,刚开始的几天腿疼得几乎迈不开步,回到家里骨头跟散了架似的。当时我真不想再练了。爸爸一边帮我按摩一边对我说:“要想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样一点苦就会难倒你吗?”我也想起了航天员叔叔在训练中的种种艰难:令人头晕目眩的转椅,重力达 10磅地球重力的离心机和长期处于绝音室的训练等等,他们的艰苦程度实在令人难以想象。和他们相比,我这点困难算什么呢?我咬牙坚持了下来,最终在运动会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航天飞机的自我介绍篇5

从整个大会情况来看,中国正在成为全球通用航空领域最为重要的新兴市场。比奇、赛斯纳、穆尼等公司都非常看重中国市场,希望抢占这一巨大的新兴市场,并获得最大商机。

2012年中国通用飞机数量由2011年的1154架增长到1316架,增长率为14%,增长速度领先全球。目前,中国通用飞机保有量仅为1300余架,相比于美国的23万架,其市场空间潜力巨大。

比奇北亚区销售总监刘自强告诉记者,“美国通航飞机的数量大概有20余万架,而中国才有1000多架,这是由于我们受到了诸多限制;特别是空域不是很开放,而人员,不管是专业人员、飞行员还是机务都非常缺乏。很多专业人员说,现在航空领域是中国几大工业发展的一个‘处女地’,今后通航的发展空间非常大。只要国家能在空域方面给我们航空人更大的空间,航空业就会有更大的发展。”

低空开放只是时间问题?

对于中国的通航产业来说,解决上述问题就成了关键因素。而在这些问题之中,低空资源是重中之重。在中国,空域资源是国家资源,应当在国家的统一管理下使用。目前,民航可用空域约占整个空域资源的2成多,仅能使用航路、航线和民用机场附近空域。而随着通航产业的蓬勃发展,通航飞机也加入到了空域资源的竞争行列中来,这就使得空域资源显得尤为紧张。

要解决通航发展中的空域资源瓶颈就必须打破原有的空域资源分配模式,站在整个国家的高度,重新划分空域资源,协调军用、民用、通航用三方的利益。如今,国际上有先进和成功的经验可供我们借鉴,国际航空业发达的国家通常采用体制改革、静态划分和动态协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国家空域资源管理。实践证明,客观公正地改革空域管理体制、划分国家空域类别和建立空域灵活使用机制,能够有效推进空域管理现代化进程,逐步改善军民航协调效果,全面提升空域使用效率。

而对于通航产业来说,有自己的特点,通航飞机更多要求的是低空域资源的改革和开放。低空空域一般指不影响运输航空航线的空域,美国规定3000米以下为低空,许多国家认同这一标准,将低空交通与地面交通同等看待。

2010年8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出台的《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低空空域开放将按试点、推广、深化三个阶段逐步推进改革。即2011年前,在沈阳、广州飞行管制区进行改革试点,2011年至2015年底前在全国推广试点,2016年至2020年进一步深化改革。据了解,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已扩大到整个东北地区、中南地区以及唐山、西安、青岛、杭州、宁波、昆明、重庆等地,即“两大区、七小区”,试点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空域面积的31.6%。

综上所述,对于低空域的改革和开放,从国家的一系列动作来看,到完全开放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通航飞机:引进、合资还是自造?

通航产业在解决了航线问题之后,紧接着该解决的便是飞机的问题,用什么样的飞机来飞?是制造还是引进?一下子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最直接的问题。同时,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样是困扰中国通航产业发展的瓶颈。

2012年底,中国的通航飞机共计1316架;美国与我们国家的国土面积相当,却拥有23万架通航飞机,我们的缺口很大。就国内通航市场来看,解决飞机的问题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从国外直接引进成熟、安全、可靠的机型,买回来就能用;二是与成熟有经验的制造商合作共同设计制造,这是双赢的买卖;三是收购国外知名品牌,获取最大收益。

在自主制造方面,比较典型的就是水陆两栖“海鸥”300飞机,以及我国首款能提供私人使用的4至5座商用、公务型飞机“小鹰”500。对于双赢的买卖,总有互相伸手的买家,与外国合资设厂生产飞机的不在少数。2005年,由滨州大高航空城有限责任公司与奥地利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DA40D型飞机制造项目,在泰山顶上举行了隆重签字仪式,2006年山东滨奥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最近,中航工业石飞与赛斯纳也合作在石家庄设立飞机制造公司,赛斯纳高级副总裁史邦利介绍称,合资公司的营业执照已经拿到,基本上公司已处于运营状态,第一架飞机10月就可以正式交付。而在收购国外知名品牌方面,中国的企业家也频频出手,中航工业通飞收购西锐、河南美景集团收购穆尼,等等。这些举措均显示了中国企业对于通航发展的信心。

人才及配套亟待完善

有了空域资源、又解决了飞机的问题,人才在通航产业链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中国飞行员缺口巨大,熟练的机务、地勤等工作人员也十分匮乏。谁来飞通航飞机?谁来保障?如何培养出安全可靠的飞行员又成了一个问题。

在国内,比较有影响力的飞行员培训机构有这么几家:中国民航大学、中俄直升机学院、天翔航空学院等。中国民航大学党委书记景一宏在向记者介绍培养飞行员时指出,该校每年可以培养飞行员300人左右,他们还将继续建立飞行学院,这一计划目前正在考察阶段。按照中国民航局的规定,每一个飞行员必须要有20个小时高性能飞机的飞行时间;为此,民航大学朝阳飞行学院购买了比奇“空中国王”C90GTX飞机专门作为飞行员培养的教练机。

同时,中俄飞行学院院长梁吉安向记者介绍了该学院的优势,他说:“我们的优势第一个在于有俄方这种特殊的支持背景,有技术上的支持、装备上的支持和资金上的支持,是一个国际上很专业的航空团队。团队人员都是在飞行培训领域有过两三年以上从业经验的基础团队,主要的核心成员均从事了30年以上的航空培训专业,不管是在民航还是军航。中俄飞行学院相关人员对通航市场有着长期的直接感受,也更加便于去开发市场。”

除了飞行员的紧缺,与飞机的相关配套也是一个必须完善的环节。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设立了全国首个通航维修专业,今年9月正式招收国内首批通用航空机型维修专业学生。此外,赛斯纳在通航大会的客户见面会上也提到,将提供全方位的客户支持。史邦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中国国内有接近40架飞机投入使用;特别在石家庄有了合资公司之后,我们也会增加国内对飞机维修保养的相关支持。”

航天飞机的自我介绍篇6

在投资通航的企业中,有些选择做运营商,有些选择建设和运营机场,有些选择做飞机销售和,有些选择做飞行培训,还有些选择做俱乐部甚至是公共服务,对于一般的企业,能做好其中的一项就很不容易,但是华彬从起步就囊括了以上所有的业务。

华彬方面表示,华彬集团的航空板块一起步就做好了“全方位”的规划,华彬集团投资通用航空产业是由于近些年社会公众、政府机关对通航的关注与大力支持,并且在中国通航产业有一定的发展,此时的通用航空市场会有很大的商机。

运营商八面玲珑

华彬航空板块下最核心的部门是运营商——华彬天星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目前华彬天星旗下机队拥有18架航空器,型号包括贝尔206B3、贝尔407GX、贝尔l429、罗宾逊R44、赛斯纳172、赛斯纳182、赛斯纳208水上飞机等。同时还拥有一支专业的通航服务管理团队,平均年飞行量在4000小时左右。据华彬天星负责人介绍,“目前华彬天星正在投资建设阶段,正处于通航发展的初期,并且正以完善、稳健的步伐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对于一个刚成立不久的通航运营商来说,华彬天星的机队规模非常可观,并且在未来几年还有大规模扩大机队规模的计划,当然进一步扩大的机队一定不只是北京基地的,在全国范围内扩张将是其发展的必然方向。

据了解,作为美国贝尔直升机公司授权中国区销售,华彬天星已交付航空器近10架,并且有近60架的储备订单。从华彬天星的机队构成来看,这些订单中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是被他们自己消化的。

华彬天星运营的航空器以直升机为主,业务覆盖了通航作业、旅游观光和商务包机等众多领域。据华彬天星负责人介绍,客户预约包机和航空旅游在飞行前一天的12点之前申请就可以。目前北京低空空域管理采用管制、申报审批的方式管理。因受北京空域以及周边复杂的军、民航空域条件,获取更大的空域可能性不大。华彬天星负责人表示:“希望得到军方、民航的更多支持,创造更多有利的条件。北京市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中心,而通用航空的发展不但可以带了交通方面的便利性,对于旅游等相关经济的发展会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自建机场如虎添翼

通航机场建设和运营是华彬航空板块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华彬天星机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修缮了荒废已久的密云机场,并作为华彬航空板块的运营基地。密云机场位于北京市密云县穆家峪镇,距离北京市区60千米,总占地面积约1100亩。该机场主要由总部运营基地、直升机5S展示中心、航材储备中心、会员机库、航油储备中心、飞行培训中心、航空器维修及交付中心构成。主要运营直升机和小型固定翼飞机的通航服务,同时为高端客户提供全方位FBO飞行保障服务。目前华彬天星是唯一进驻密云机场的航空公司,未来他们也希望引入其他的航空公司。

密云机场800米跑道能够起降喷气机以下的小型固定翼飞机及直升机,同时,我们从塔台的监视器里看到,密云机场拥有非常宽阔的空域,面积几乎是北京其他通航机场空域的3倍。这就意味着华彬的飞行培训等空域内业务的容量比其他机场大3倍,如果其他机场一天可以容纳3人的飞行训练,密云机场则可以接受9人。

据华彬天星介绍,目前公司的飞行培训学员招收情况近乎饱和状态。学员主要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为私人飞行员、飞行爱好者、企业老板,他们的学习主要目的是自驾;另一部分是为通航企业、民航运输提供专业飞行员的培训体系。飞行学校他们是以整体的训练课程为基础,另外我国现有的35家训练机构则是以建设训练经历、飞行经历的培训方式,训练方式不同,但训练标准、执照是相同的。就目前来看训练机构的优势在于时间的灵活性、课程定制化、一对一训练。但训练与飞行学院是一致的。在全国35家的培训机构中,华彬天星是唯一一个具备飞机的私照、商照、教员执照和直升机私照、商照、教员执照及仪表等级全部训练课程的教育机构。

此外,密云机场的FBO客流量正处于逐年上升的态势,近些年来,商务和私人直升机的业务量逐步增长这也成为公司核心业务之一。目前,密云机场有两架飞机进行托管服务。

直升机的起降点需要通过地方政府、空军、作战部队、空管、民航当局的批准后才能建设,而直升机的野外临时选址也需要得到批准,并且是一次性使用。华彬天星的负责人表示,长期的楼顶起降点需要按照军方批准和民航规定建设,而老板们将自己的私人飞机停放在自己楼顶上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公共服务合作双赢

航天飞机的自我介绍篇7

体重64公斤的马军没有意识到,他的轻轻一跃,已经创造了历史。

能够像鸟儿一样在空中自由飘浮是人类的一个古老梦想,供职于某空气动力研究基地低速所的科技人员马军,很可能就是实现这个梦想的第一位中国人。

这是一次“非正式”的试验。马军戴着借来的摩托车头盔,穿着从仓库里找出来的抗“非典”专用防护服,轻轻跃进一座直径5米、8层楼高的立式风洞中,每秒约45米的稳定气流立即把他稳稳地托在半空中。当他张开手脚,身体就飘得高些,收回手脚就低了下来;手一动就可以左右旋转,并能随时立即停住。

风洞中巨大的噪声淹没了人们的欢呼,飘浮在空中的马军只看到他的同事兴奋得涨红了脸,纷纷拍手拥抱。

这是2006年3月30日,四川盆地西北部金灿灿的油菜花正在盛开。

一个星期后,4月7日,八一跳伞队和空降兵某研究所首次在立式风洞中开展真人实地跳伞试验,获得成功。

中国自主研制、建成于2005年9月的第一座立式风洞,承担了这项有历史意义的试验。这座位居亚洲第一的风洞,直径和最高风速两项指标虽然均居世界第二,但单位时间气流量居世界第一,在自动化程度、测量手段、环保等方面都属世界领先水平。

专家称,试验结果证明,立式风洞设备与试验技术已经完全配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够满足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需要。

风洞是空气动力学最主要的试验设备,其数量和质量最能直观反映一个国家空气动力方面的水平与能力。空气动力技术则是关系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技术。

“有什么样的风洞就可能有什么样的飞机,”著名风洞设计专家刘政崇说,“风洞的价值首先体现在航空航天事业中。”

火箭、返回式卫星、航天飞机、载人飞船等航天器,如果没有经过风洞试验,就无法确定外形结构,可能一个也生产不出来。每一种新型风洞的诞生,都孕育着航空航天飞行器的升级换代。

中国人的第一次“美妙飘浮”

由于国外的风洞对中国人都是严密封锁的,所以几乎能肯定地说,马军在那个下午的美妙飘浮成了中国的第一。

中国的风洞建设,在钱学森、庄逢甘等老一代空气动力学家的倡导下起步,数十年来完全依靠自己摸索。每座风洞的建设几乎都面临过国内的原材料和很多关键设备达不到技术要求的情况,面临过投资不够的尴尬,然而中国的空气动力人却用相对较少的投入建成了位居世界前列的风洞群。

还是在风洞设计建造初期,低速所的高级工程师李德祥就和同事们在网上下载了法国人在立式风洞中飘浮的视频。那段视频他们不知看了多少遍,大家几乎是一边想像着在空气中飘浮的感觉,一边看着自己的立式风洞一天天“长大”。

2006年春节刚过,李德祥和同事就迫不及待地要试验一下是否可以“吹”人。“那真是非常刺激,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李德祥说。

作为课题组的带头人,李德祥要第一个冒险。他让同事们拉住他的身体,然后把头伸进了风洞,“脸上的肌肉被吹得不断抖动,就像成龙电影里的镜头。”他们立即决定,借摩托车头盔。

第二步,抓住手把身体放进去吹,试验结果是大家决定找出抗击“非典”用的防护服。

第三步,人进到风洞里先趴下,用六根绳子把人拉住,然后再把风洞开启。这一次,大家决定让最有“分量”、体重85公斤的崔红芳进去,如果能被“吹”起来,别人就更没问题了。

李德祥说:“这个试验还是有风险的,当时我们都特别兴奋,都想立即亲身体会一下法国人那种飘浮的感觉。”

崔红芳真的被“吹”起来了,美中不足的是,崔在中间像溺水的人一样手脚乱动,“无法控制身体姿态,老往边上跑,然后又被绳子拉回来。”不过,崔红芳的胆大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他们立即用海绵把风洞边缘包了起来,并想出了用防护网的高招,这样风洞就成了一个大“鸟笼”,任凭人怎么飘也不会被“吹”到外面去。

3月30日下午4时许,曾在运动会上一口气拿了四块金牌的马军被委以重任,第一个毫无依托地去试验自由飘浮。

第一次,由于马军的手张得太开,一开机就“吹”起了五米多高,李德祥赶紧指挥减速停机。第二次,马军就能够通过伸缩手脚控制高低。

接下来就成了马军的个人表演时间,他不再需要事先趴在风洞里,而是等风洞开启后跳跃进去。虽然李德祥跟他事先约定不要做任何附加动作,但马军还是十分有把握地做了一个空中前滚翻并一举成功。此后他一发不可收拾,无师自通地能够自由左右旋转并随时停住。

随后,就有了八一跳伞队和空降兵某研究所在立式风洞中的首次试训。

跳伞训练效率提高70%

4月7日,空降兵某部排长刘文生携带基本战斗装具跃进风洞,在每秒46米的风速下,成功模拟空中出舱、自由坠落等一系列技术动作:接着,八一跳伞队的专业运动员先后完成了两人空中拉手360度、空中筋斗、四人拉手换位等跳伞训练科目,中国首次立式风洞模拟空中跳伞试验成功。

空降兵某研究所所长李振波则告诉记者:“立式风洞对于我军空降兵创新训练手段和方法,提高训练质量和效率,降低训练成本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他介绍说,立式风洞对于空降兵训练事半功倍,首先训练时间可以不受限制,跳伞者的感受则与实际跳伞并无二致:动作纠正上比较直观,在空中是用高倍望远镜看,下来之后才能讲评,在风洞中就可以随时纠正。“在部队平时需要两三年上百次实际跳伞才能完成的训练科目,在这里一个星期到十天就完成了。”

在立式风洞中,当垂直气流达到一定速度,人以一定姿态进入该气流,无需任何工具就能飘浮起来。上世纪60年代起,一些国家已开始将立式风洞用于跳伞训练,美国空军1992年专门建造了一座用于空军飞行员训练的立式风洞。在韩国、意大利、瑞典等国家,都将风洞环境用于特种作战部队空降训练使用。

据有关专家称,这次试训证明,立式风洞能使跳伞训练效率提高70%以上。

参与了4月7日试验的八一跳伞队大队长黄鸣介绍说,国际跳伞比赛有三个传统项目:定点、特技、空中造型。美国人在造型项目上30年来一直居于霸主地位,原因就在于他们的运动员有条件在风洞中进行训练。

26岁的女队员裴昱是这次参与试验的八一跳伞队队员中年龄最小的,但她已经两次获得集体定点项目世界冠军。她还清晰地记得2003年10月到韩国访问时,韩国跳伞队训练用的立式风洞只让参观,却不让试训。她没有想到,中国这么快就有了自己的立式风洞,而且比韩国的先进。

裴昱告诉记者,风洞中的感觉跟实际跳伞时空中的感觉十分相似,“有了这样的训练手段,我们在特技和造型两个弱势项目上就敢于和世界强队挑战了。”

助力航空航天事业

然而,在空气动力研究人员看来,人体空中坠落特性试验和跳伞训练,可能是立式风洞的特殊功能中排在最末位的。

“风洞的作用体现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今年65岁的刘政崇从事空气动力学研究有40多年,他介绍说,在国防方面,早在1932年,瑞士人就用风洞开展炮弹的飞行试验,现代导弹武器在飞行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在风洞中模拟,鱼雷和潜艇的生产,风洞试验也是第一关。

风洞发展历程跟军事工业的发展历程相配合,立式风洞出现于上世纪40年代,最早叫尾旋风洞,主要用于新型飞机的研究。同时,立式风洞还用于载人航天返回舱回收着陆稳定性、直升机垂直运动特性等多项研究,对航空航天科研至关重要。

刘政崇介绍说,1966年至1970年的四年间,美国空军因尾旋事故损失军用飞机226架,平均每周一架,1974年至1976年的两年间,美国各类民用飞机共发生尾旋事故723起,平均每两天一起。立式风洞正是用于开展飞机尾旋特性研究的最主要手段。

美国人在1927年建成了一个大型风洞,经几百次的试验后发现,在飞机上安装一个重量很轻的整流罩,轻易就能使飞机时速提高20英里,使美国空军年度预算节省了500万美元。这一数字是建设风洞的兰利中心组建13年来的投资总和。此后整流罩在飞行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也是通过这座风洞,对当时飞机上普遍使用的固定起落架进行试验后发现,其阻力竟然占40%,于是收放式起落架开始广泛应用。1948年,美国人根据风洞试验,使飞机第一次突破了“音障”。

中国风洞建设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中国的立式风洞虽然比国外晚建成数十年,但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钱学森40年前规划的风洞,目前已基本建成。今后10年还将有多座风洞开始建设。

专家称,中国的风洞建设正进入一个加速发展时期,而这正是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呈现加速发展的一个体现。

事实上,如果没有自己的风洞,我们自主研制航天器和飞机需要拿到国外去做试验,对于一些关键性的数据,试验方可能比我们了解得还多。

风洞体现国家综合实力

刘政崇告诉记者:“在风洞中,让风吹起来容易,然而能让风吹得满足科学试验的要求却是难上加难。风洞的设计建造依托于国家的综合国力。”

据介绍,建设一座风洞,在制造、材料、控制、电子、机械、水、气、电等领域需要用最新的技术,也需要强大的能源支持,莫斯科航天动力研究院做一个风洞试验,用电量达七亿千瓦,整个莫斯科的电力网都要受到影响。同时,还需要空气动力学学科本身有一定的人才储备。

风洞建设周期长,投资数额往往数千万至数亿元,且效益滞后,其重要性不容易为人们所认识。中国的一些大型风洞,建设时间长达数十年。

在空气动力方面,美国和俄罗斯是当今世界的两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400余座工程型风洞,俄罗斯125座、美国120座、欧洲80座、日本16座、加拿大5座。中国有30座左右,其他国家和地区10座左右。

除了国防科研领域,风洞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也开始凸显。

“小到一个运动员的头盔,大到即将兴建的京沪高速铁路列车,都需要在风洞中反复试验才能定型生产,减灾、大气污染的扩散规律、列车和飞机的降噪等都需要在风洞中进行试验研究。”空气动力研究基地副总工程师唐志共介绍说。

航天飞机的自我介绍篇8

机器人——一种高科技产品,是人类的好助手,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活。那就让我来介绍一种新款机器人吧!

Asimo,是广州本田最新研发的机器人,它身高约130厘米,全身穿得翔一个宇航员一样,宇航服上写有它的名字:Asimo,和本田的英文名:HONDA。宇航服的面罩里有它那两颗又大又圆的眼睛,眼睛通过一些电路可以测量到人的身高。它的记忆力非凡,只要人们说一遍自己的名字Asimo就可以清楚的重复一遍,它还可以介绍车子的性能。。做以些其它机器人认为很复杂的动作。

昨天,我和爸爸去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见到了Asimo正在推荐本田汽车,介绍了本田汽车的一系列功能。介绍完毕后,它还演示路上、下楼梯,跑步等一系列功能,最后,它还跟小朋友们跳舞了呢!

Asimo是最厉害的机器人,是科技的结晶,是世界飞黄腾达的目标!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制造比它更厉害的机器人!

航天飞机的自我介绍篇9

【游戏准备】

1.对祖国山河、风土人情、文化概貌的了解。

2.对宇宙外太空的初步了解。

【游戏过程】

1.转换身份。要想给外星人送礼物,可急不得,得先转换自己的身份——当个航天科学家。所以,在作文的开头,不妨写一段话亮明自己的“特殊身份”,向读者朋友们介绍你自己。这样安排,也使下文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今年过节要收礼。今年过节要收礼,收礼就收“飞天U盘”。这U盘大家应该都用过,里头能装载许多东西,就像是一个“百宝箱”。而这“飞天U盘”就是专门为外星人准备的,搭载着航天器送到外太空的。作为专门连接中国人民和外星人之间友谊的“飞天U盘”,里头大致应该装载着这三方面的内容:

其一,对外星人的友好问候,最好是一封简短的书信。

其二,对中国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物产等大概情况的介绍。

其三,提出留存在你心中的、关于外星人的种种疑问。

特别要说明的是第二部分的介绍,大家可以广泛地依托材料,充分地利用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到的原始材料,经过自己的阅读、理解,然后进行整理、归纳,概括地写进文中。这过程就是一次很好的机会,锻炼大家对原始材料的加工能力。

3.有头还要有尾。好啦,礼物算是送出去啦,可是还有个问题要注意,如果外星人要回礼,你又该怎么接收呢?咱们办事情也好,写文章也罢,都要注意合理、完整。所以,在作文的结尾,不妨设计一个你和外星人的“接头方式”,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接待来访者。兴许有一天,你的作文发表了,还真有外星人和你会面呢!到时,可不要出现叶公好龙的尴尬局面哦。

【何老师唠叨两句】

在开始写作前,小伙伴们应该大致了解接受礼物的对象—外星人。大家可以通过资料,也可以和同伴交流,相互共享信息。知己知彼,才能更好地沟通交流嘛。

飞 天 U 盘

陈劲言

20年后,我成为了一位航天工作者。前几天,我刚接到一个任务:给外星人送一份礼物—一个装满资料的U盘。于是,我忙开了。

U盘的第一部分内容是一段慰问的话。内容如下:

亲爱的外星朋友们:你们好!

我是一名航天科学家。受中国人民的委托,我制作了一份礼物,希望能让你们对地球,对中国有一些了解。地球人一直想了解外星球的情况。我相信你们也同样想了解我们。你们收到这份礼物后,请像我们一样回送一份礼物—外星球的介绍。或许我们能成为朋友呢!如果将来条件允许,我们可能会去你们的星球做客。当然,我们也欢迎你们来地球、来中国游玩。

期待着你们的回音!

中国航天科学家:陈劲言

第二部分内容:对中国的介绍。我先把中国各地的资料装了进去,然后,又把各个博物馆里收藏的文物、化石等图书资料装进去,接着是中国的珍稀动物、特有动物资料。还有中国的各地划分、气候、饮食、习俗,古时候历朝历生的大事,一些有名的书籍、音乐、行业类别、人民生活总体情况……当然不能忘记加上地球人的照片—百余张笑脸图。

接下来我向外星人提了几个问题:1.你们的星球在宇宙的哪个位置,你们清楚吗?2.你们的科技发展到什么程度了?3.你们的星球上是有生命的人多,还是机器人居多?4.你们想过与外星球人联系吗?……

航天飞机的自我介绍篇10

航空业,一个与人生命安全紧密相关的领域,注定身处其中的人来不得半点儿虚假、浮夸。在航空领域工作了20年的陈琪,身上那种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在与记者的交流中展露无遗。

无心插柳结缘航空

结缘航空,是无心插柳;接触公关,是半路出家。让记者颇感意外的是,早年陈琪曾是一名专业运动员,跳高、垒球是其长项。陈琪的职业生涯,很多都源于“机缘”二字。

上世纪90年代初,在华的外企都在大量吸收中国雇员,英国马可尼(中国)有限公司也在招兵买马。这是一家专注航空制造的公司。当时,陈琪的一位好友收到了马可尼的面试通知,由于她临时有重要的事情,为了不爽约,陈琪勉强答应代自己的好友去应付一下,结果一轮面试下来,马可尼表现出录用的意向。“直到这时,我才觉得不能跟人家开玩笑了。认真思考了一下,还是停下自己手上十分感兴趣的工作,正式加入马可尼公司。” 陈琪说。 她这一待就是11年。也正是这一“无心插柳”,让陈琪从此进入了航空制造领域。

在马可尼,陈琪最初的职位是秘书。由于出色的工作能力,不久之后,就开始负责项目管理,以及跟政府关系相关的工作。陈琪告诉记者,“那时候,我们每年都会邀请中方的相关项目领导去英国做培训,包括上课、参观工厂等活动。”虽然没有全面接触公关工作,在马可尼的这段经历也为她后来从事政府事务工作积累了很多经验,熟悉了很多与政府沟通的手段和技巧。

在马可尼工作期间,“机缘”再次翩然而至。克兰菲尔德大学是英国一所著名的大学,该校的国防管理专业一直希望能够招收到来自中国的学生,由于在航空制造领域的工作经历,陈琪在通过了GMAT考试及面试后,便成为该专业的第一位中国大陆留学生,并获得了国防管理硕士学位。

与巴西航空一起成长

2001年,毕业后的陈琪加入巴西航空。此时,巴西航空刚刚进入中国不到一年时间,对于中国市场来说,几乎是一个全新的面孔,因此,传播就显得格外重要。此外,本世纪初的中国航空市场还没有支线航空的概念,因此,对于巴西航空来说,除了宣传公司,还需要在中国市场传播支线航空的理念。

“一切都要从零做起。”陈琪说,最初,身为总裁助理,她主要是协助总裁处理一些工业合作的事情,兼做公司宣传。虽然是兼管,但传播工作仍占据了她40%的精力。直到2006年,巴西航空才决定正式成立一个职能部门,主管公司的对外事务及传播工作,陈琪担任巴西航空大中华区对外事务副总裁。

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航空运输在中国起步较晚,也一直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开展。陈琪告诉记者,在运营、机制、理念上,航空运输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巴西航空进入中国的时候,中国的航空运输市场正在慢慢走向细分化,这对巴西航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时机。中国的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对市场的细分化还处于摸索、熟悉的过程,此时,巴西航空积极与政府部门配合,帮助提供一些国外成熟市场的经验和理念。

如何将有限的资金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经过分析后,巴西航空制定了分步走的传播策略。首先,在航空公司客户能够接触到的媒介上进行推广,提升公司在客户中的知名度。其次,在政府层面进行宣传,因为在中国,飞机采购需要政府批准。第三,在飞机刊物上做传播,让乘客认识、接受。最后,传播网络全面铺开。

从一个最初在中国几乎无人知晓的公司,到如今一提支线航空首先就想到巴西航空,陈琪见证了巴西航空在中国的拓展和成长。她给记者讲了一个小故事:在她刚加入巴西航空不久,有一次去机场坐飞机,在摆渡车上,有位乘客指着一架ERJ145的50座飞机说:“这飞机是加拿大庞巴迪的。”闻此,陈琪便忍不住纠正道,“不是,它是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陈琪说:“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结果却是很明显的。亲眼看到公司的成长,并能够参与其中,实现这种转变,让我很有成就感。”

公关贵在有效沟通

对于中国市场来说,巴西航空是一个新的公司,而对于巴西航空来说,中国也是一个全新的市场。因此,在陈琪的工作中,不仅仅是公司在中国的推广,巴西总部的推广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陈琪告诉记者,巴西航空传统的市场是北美和欧洲,中国公司是其在亚洲的第一个办事处。“他们习惯了西方的合作模式,因此对基于东方文化大背景的‘礼’无法理解,对于中国客户的种种要求不可理解。”

为此,陈琪专门准备了一个100多页的幻灯片(PPT),内容包括中国的文化、历史、价值观、礼节,以及中国航空发展的历史、现状等各种介绍。“每次有同事去巴西出差,都会带上这份PPT,在紧凑的行程中尽力挤出半天时间向他们介绍。”陈琪说,“记得我第一次去介绍的时候,一个上午居然没有讲完,因为他们很感兴趣,互动热烈。”

“有效沟通可以解决绝大部分的问题。”在陈琪看来,很多不和谐的声音都是因为误会和不了解引起的。通过这些努力,巴西总部对中国的文化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再有中国客户去巴西,他们都会按照中国人的礼仪习俗把工作细节想得很周到。

陈琪认为,广告并不是最有效的沟通,而文字、故事、活动、媒体培训、座谈才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在巴西航空期间,陈琪会经常组织对媒体朋友的培训和座谈会,保持通畅的沟通。因此,对于去年8月的伊春空难,几乎没有专业媒体对此有过负面或不实报道,这与巴西航空平时良好的媒体关系是分不开的。

在政府关系方面,陈琪一直强调有效沟通的重要性。“企业和政府的利益并不相悖,关键在于如何沟通。有效沟通完全可以实现双赢。”她说,对于一件事情,政府和企业领导思考的角度、内容会有所不同,因此,与政府沟通时,要换位思考,除了为企业着想,还要考虑政府在出台政策时是基于什么考虑,达到什么效果,并细细体会,最终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也达成政府的目标。

陈琪给记者介绍了一个有效沟通的故事。2002年,巴西与中方准备成立合资公司,不到一年时间双方就完成谈判,没几个月公司的准备工作就已经就绪并挂牌成立,再后来不到一年时间,第一家飞机就下线并成功首飞,这样的速度在国际合作中是非常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