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企业机关工作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3-23 02:33:59

航天科技企业机关工作探索与实践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文化,也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占用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自20世纪精细化管理理念诞生以来,在西方国家的政府管理、企业治理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的精细化管理研究开始于改革开放,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其研究和应用得到加速。2015年国务院了《中国制造2025》,制定了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目标,现代企业也随之迈开了转型发展的步伐。现代企业转型除了不断革新技术,还需要同步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而精细化管理作为提高效率、创造价值的先进管理理念,将越来越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笔者从航天科技企业机关管理工作的角度,从纵向的精细化任务考核及横向的精细化监控方面做了一些精细化管理的尝试与探索,并进行了部分实践与总结。

一、精细化管理的历史和必然性

1.精细化管理的研究历史。(1)精细化管理的理论基础精细化管理最先由美国FrederickW.Taylor于1911年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提出,20世纪50年代,日本在企业管理中广泛应用并普及了精细化管理。70年代至今,欧美发达国家逐步建立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精细化管理制度和流程。精细化管理理论逐渐从最开始的科学管理发展成质量成本管理、PDCA循环管理、六西格玛管理,以及精益生产的管理理论。精细化管理的范围从最初的车间现场管理延伸到生产系统的各个方面,甚至贯穿于整个企业管理。(2)国内外精细化管理的状况国外精细化管理的应用兴起于二战之后的日本,日本企业为了获取生存,在提质增效、精细管理方面做了大量探索,精益生产方式首先在汽车制造工业上得到应用并取得成效。精细化管理需要对生产组织和生产流程进行调整、细化和优化,同时进行大量的基础数据建设。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促进了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迅速推进和实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的精细化管理逐渐融入了国际社会并保持同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证ISO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业务流程及内控制度,并通过信息化手段不断规范和提升管理效率。近年来,航天科技企业的管理工作也在不断探索和进步,在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科研生产的“零缺陷”管理、“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工作流程优化等方面作出了许多新尝试并取得了众多成果。2.现代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1)国企建立现代化管理制度的需求现代企业为了更好地融入信息化的社会经济,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逐步推进,国企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的需求尤为迫切。而精细化管理作为先进的组织生产管理方式,逐渐成为新的要求和趋势。精细化管理基于流程管理,是卓越绩效管理的基础和保障;精细化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能够促进企业人员更好地履责履职;精细化管理还能有效提升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降低公司运营成本;同时,先进的信息化、数字化技术也为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手段和途径。(2)航天科技企业转型发展的需求当前国家全面进入新时代,又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形势,航天科技企业更应担负起国家科技创新的历史使命。“十四五”开始,国家将进入“两个100年”的历史交汇期,众多企业又站在了新的起点,努力抢占世界科技战略制高点,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成为新的历史要求。2010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了“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十八大以来,航天科技企业按照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要求,正在向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转型,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作为公司愿景与目标。

二、机关工作精细化管理探索

机关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不直接参与科研生产,但决定了企业的竞争能力与发展方向。企业的发展战略管理、人力资源与绩效管理、财务与风险管理、研发与技术管理、生产组织与流程管理、企业文化与品牌管理都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机关管理能力决定了企业未来发展的水平和潜力。机关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可以从完成任务考核以及业务执行效率2个方面进行规划和设计。1.精细化管理的闭环考核。建立机关工作精细化的纵向任务考核管理,需要制定明确的机关管理工作目标,并强化对各项目标的过程闭环考核,从策划、考核、评价几个方面对机关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提出建议。图1为机关工作的精细化纵向闭环管理示意图。(1)精细化管理策划的目标导向精细化管理工作需要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性,机关工作的任务目标可以来自企业单位的战略规划,机关建设部门或战略绩效考核部门需要对文件进行详细分解,各机关业务部门也要结合中心工作目标进行详细策划。在各项工作策划明确受控后进行分置,以强化规划文件对工作的牵引指导,突出机关精细化管理工作的目标导向。(2)精细化管理考核的结果导向为了突出机关工作中的结果导向,需要在机关管理过程中加强对计划执行情况的定期监督,为了保证监督的有效性,可以将过程监督的结果进行公示并纳入考核。在精细化的管理过程中,通过详细的工作策划,将每条工作计划的每个环节分解到各部门以及对应的时间节点,再通过信息化手段从不同维度统计到各部门、各月份以及季度/年度的任务节点数。通过合理的考核方案设计,对各机关部门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如计划分解率、按时完成率、累计完成率等,通过对计划信息的精细化管控,突出机关工作的结果导向。(3)精细化管理评价的价值导向通过精细化管理得到反映机关工作结果的数据,还需要对此作出客观评价,评价就需要突出价值导向。传统的管理工作评价对效益的体现形式不尽相同,难以与真实的收入、利润等经济指标数据挂钩。但如果机关管理工作通过降低成本费用、提高工作效率,最终可以体现为有效价值量的增长,其他难以或不能计算经济价值的如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采用定性评价的方法进行价值评判。2.精细化管理的流程监督。机关工作除了具有明确的业务性质,能够对应任务计划,很多时候还具有较为明显的服务性质,工作效果还直接体现在各业务流程的执行效率上。为了提高各机关业务工作的效率,可以对各业务流程进行监督和考核,如图2所示。(1)精细化管理的流程梳理机关工作的业务流程极为复杂,在不进行机构变革、流程再造的前提下,掌握和了解各机关业务流程运行的状态也十分必要,结合各部门的职责定位、岗位编制,有必要梳理各业务流程对应的制度、权限指引等,形成企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手册。企业精细化业务流程的梳理和建立是一项浩瀚磅礴的工程,这也是企业管理走向精细化、信息化管理的必经之路。机关工作的流程覆盖面广,一般可以分为组织、战略、文化、法律、人力、财务、资产、知识、保障等几十类,根据各部门和各业务的特点以及实际工作的需要,再进行工作流程的设置。通过完整的精细化流程梳理和掌握,可以清楚了解各业务运行的规则和状态。(2)精细化管理的流程监督在完成机关工作业务流程的梳理之后,可以对其运行状态进行监督,以督促各业务流程的效率提升,从而提升机关部门的服务质量。在精细化管理的流程监控方面,同样需要借助信息化的手段进行统计。各机关业务部门根据此前要求梳理的具体业务流程,通过信息化系统流转形成具体的业务表单,通过表单信息的统计可以得到每周、每月所有业务流程的执行效率。如果某一时期内,某业务流程的平均执行时间过长,还可以通过统计发现该业务表单在具体各个节点、环节耽搁的时长。

三、机关工作精细化管理实践

1.精细化管理考核实践。近年来,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根据以上精细化管理工作的策划,开发了机关工作任务计划管理系统,对机关年度具体任务进行了分解、下发、记录和考核的在线管理。通过信息系统对机关部门的任务计划进行分解,并对完成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可以得到每月所有部门的计划数、临时计划数,以及各计划的月度调整率、按时完成率、累计完成率等信息,通过适当的权重设计,可以得到该部门的计划执行情况或考核分数。如设置α、β、γ、δ分别为计划月度按时完成率得分、计划年度累计完成率得分、计划调整率得分、计划分解率,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相应的权重系数,α+β+γ+δ=100,考核得分=计划月度按时完成率×α+计划年度累计完成率×β+(1-计划调整率)×γ+计划分解率×δ,以此实现机关工作纵向任务的精细化管理。表1为研究所进行考核公示的信息表。根据计划的完成情况,可以统计得到月度、季度及年度结果,在计划执行闭环考核结果的应用上,可以将其作为部门定量考核的依据,结合其他价值创造、工作质量的定性评价,能够构成机关部门的整体考核体系,如果将其与机关部门组织绩效进行挂钩,则能充分调动机关部门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以此提高机关部门的管理水平。2.精细化流程监督实践。研究所对精细化管理闭环考核工作以及机关业务精细化流程监督工作进行了有意的探索实践。首先对20个机关部门常用的200多个业务流程进行了系统梳理,同时对其进行了信息化的流程改造,将原先的业务流程处理通过电子化的表单流转完成。然后,对以上所有单据进行流程管控和数据采集,可以得到任意时间段内所有业务流程的平均处理效率,也可以进一步得到某一业务流程在每个业务节点部门所消耗的具体时间。通过对上述机关工作业务流程执行效率的公示,对造成工作延误的主要流程进行问题统计。基于解决问题的目的,对部分繁琐、拖沓的机关业务流程进行了更改,对因个别部门、个人原因造成的流程延长进行督促,以此不断提升机关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以及提升机关工作的效率。机关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在未来航天科技企业的发展进程中将凸显其重要性。这是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和运行的需要,更是未来企业管理走上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前提。通过精细化的机关管理工作,能够发现管理工作存在的瓶颈和短板,以此不断改进提升,同时对一些不尽完善的流程进行取缔或再造,让精细化的机关管理工作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作者:王一鹏 张国庆 郑珊珊 董磊 马友峰 单位: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