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文化论文:小议航天期刊与文化的联系

时间:2022-01-30 09:24:08

航天文化论文:小议航天期刊与文化的联系

本文作者:赵鸿天工作单位: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科技期刊的文化历史渊源

生产文化与精神文化相伴而生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可以发现生产与精神文化是相伴而生的。远古的人们在求生存的捕猎活动中,发明了各种简单工具。在生产分工、相互合作及交流中,逐步形成了语言,提炼和总结出了种种知识和经验并传播、传承。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铜器。商代中期以后青铜工具的使用和社会分工进一步实现,促使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甲骨文、金文随之出现并逐步发展。使中国进入了有文献可考的历史时代,文明程度得以大大提高。人类在经历了漫长的农耕农作和小手工作坊式的生产阶段之后,终于迎来了工业革命。蒸汽机、电力、电子和信息时代的先后到来,使人类的想象力像插上翅膀一样,在大自然中矫健地翱翔。理论的系统化、学科的多样化,知识的普及化、组织的社会化为期刊的出现和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学术思想的争鸣、交流和对文献与记载的需求也促进了期刊的应运而生。期刊的出现是学科文化发展的标志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进入17世纪后,以书籍和通信为媒介的科学交流方式逐渐不能适应科学的发展和要求[3]。图书的不便之处在于它不能及时地发表实验和观察的结果,因为出版一本著作往往是在实验者积累了若干研究成果之后才能考虑的。科学著作的出版除了费时长以外,耗资巨大、效果有限。而当时通行的学术通信方式虽然比较及时,但它毕竟是一种非正式的交流方式。这样,就使得许多科学发现、有价值的学说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发表而湮没。因此,需要有一种新型出版物媒介来完成科学交流的使命。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术期刊应运而生。1665年1月法国人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本期刊《学者周刊》;紧随其后,1665年3月英国出版了《哲学汇刊》[4]。不久,在意大利、德国、荷兰、丹麦等国也相继出现了一批科学期刊。到17世纪末,大约有30多种各学科期刊在欧洲各地出版发行。在中国,18世纪末,乾隆年间,随着苏州地区手工业逐渐兴盛起来,使得那里人流密集,各种讲学活跃。当时许多名医,以医会友,聚于一堂,各抒己见,析疑赏奇。我国最早的期刊——《吴医汇讲》也随之而生,对当时江南一带中医学术经验交流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5]。1900年,一本以化学学科为主的期刊——《亚泉杂志》在上海出版[6]。同样,这反映出当时上海地区化学工业的发展情况。它紧跟世界化学界的动态,致力于国人化学基本知识的“扫盲”,积极介绍化学前沿发现,为近代化学在我国的传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航天文化对航天期刊发展的影响

给与航天期刊深厚的底蕴目前,仅由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主管的公开发行的航天科技期刊就达50种左右。其中,绝大部分是20世纪70、80年代创刊的,这也客观地反映出航天事业在那个时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70年代初最早创刊的《飞航导弹》、《宇航工艺材料》、《空间电子技术》、《导弹与运载技术》、《红外与激光工程》、《微电子学与计算机》、《强度与环境》、《现代防御技术》等一批专业期刊随着航天科技的崛起,就像雨后春笋一般纷纷问世[7,8]。应该看到,他们的诞生,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从1956年航天事业创建到第一种航天期刊的诞生走过了10几年的漫长道路。创业初期,伴随着科研活动的开展、科学试验的进行,科技人员需要从成功中总结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在科研院所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定期的交流材料和内部出版物,即正式期刊的雏形。它们的出现本身就散发着航天文化的特殊气质,那就是后来被人们总结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9]。在排除了的干扰之后,航天期刊终于正式登台。创刊初期,从整体上看,办刊条件艰苦;专业编辑人员匮乏;编辑排版手段落后。但是,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赋予了航天期刊强大的生命力。伴随着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上天,中国航天开始为世人瞩目。紧接着返回式卫星的成功回收,地球同步卫星的定点成功,各种战略和战术防御型导弹试验成功等航天成果的不断涌现。在航天成就的鼓舞下,编辑人员不畏艰苦,以航天精神为动力,努力创造条件办好航天期刊,不仅使其发挥出发表文献与交流的功能,同时也形成了航天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术文化。许多老专家亲自为期刊撰稿,他们实事求是的严谨学风为后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一线科技人员也踊跃在期刊上发表实验成果,学术交流蔚然成风。实践说明,正是这样的总结和交流,使得航天科技与管理日臻成熟起来,为航天事业的发展打下了牢固的理论基础。纵览航天期刊,可以将它的文化本质概括为以下几点。(1)科学实践的结晶,理论历练的熔炉,知识与经验的记载。(2)航天精神的体现与见证。(3)企业文化传播与倡导的园地。(4)与外界交流合作的平台。给与航天期刊鲜明的特色深厚的航天文化底蕴使航天期刊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以鲜明的特色呈现在世人面前。外表朴实无华,内容主题鲜明;航天人艰苦奋斗的作风在航天期刊的编辑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20世纪70、80年代,在物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办刊是件十分不容易的事。科研经费十分紧张,仍然拿出一些经费来办期刊,就显得十分珍贵。编辑们懂得,绝不是为了办刊而办刊,而是要让期刊为科研攻关、系统管理服务,要用有限的经费来办出高质量的期刊。为此,编辑们想尽办法。例如:有的期刊封面常常是全年一次印刷,然后每期套印刊期号。这样,既保持了封面统一庄重,又节省了每期分次印刷的费用。还有,为了在有限的篇幅内发表更多的文章,编辑要求作者语言简洁,直述主题。来稿后,编辑认真审读,精心编排,尽量杜绝那些繁赘的文字表述。长此以往,航天期刊逐渐形成了一种朴素而简明的学术风格。内容充实丰富,专业分工明确航天事业是综合的大系统,涉及的领域之多,学科之众,造就了航天期刊的多样性。在50多种期刊中很少有专业学科重叠的现象,即使是相同的领域,而侧重面又有所不同。它们分布有序,覆盖面宽泛。从科学技术到工程材料,从综合管理到质量标准,从军民两用到科普宣传,从国际交流到未来决策,应有尽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航天界面临的共同课题和新兴领域不断涌现。例如:在空间碎片研究、深空探测等方面都是国际航天界越来越关注的领域。目前,我国尚没有这些方面公开出版的专业期刊问世。航天期刊的丰富得益于航天事业的发展,随着航天领域的不断拓展,航天期刊方阵还会不断发展壮大。学术水平较高,撰稿与编辑严谨航天事业是充满高科技和高风险的事业。航天人在科研实践中培养起的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质量问题归零的工作作风和方法也体现在期刊工作中。撰稿人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做学问,以《宇航学报》为代表的一批学术、技术类期刊,载文水平较高,交流价值较大,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编辑工作者严格把关,在编辑过程中严格执行编辑规范,对于拿不准的技术问题,反复与作者沟通,保证不留差错,不留遗憾。

航天期刊对于航天文化的贡献

航天期刊是体现航天文化的园地文化本身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概念,她需要通过各种具体的形式来表现。人们的传统习俗,需要以某种仪式或节日来传承,像清明节、黄帝陵祭拜仪式等等;文学艺术,需要适当的表现形式来体现,如戏剧、音乐、诗歌。作为航天文化的组成部分——航天科技思想,在科研生产实践中,以图纸、方案、标准等形式得以体现;航天系统的管理理念则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条例等形式来实现。航天期刊在固化科研与管理成果上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是其他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例如《:航天标准化》作为专业期刊,定期刊登有关标准的制定、与实行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及时规范和指导这方面的工作,而有关研究、探讨的文章又不断发展和丰富标准化的思想;《航天工业管理》作为管理层阐述管理理念,探讨管理机制的论坛,发表了大量领导讲话、各种规章以及相关的探讨文章,对于系统管理思想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特别是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上水平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航天期刊成为传播航天文化的重要渠道随着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取得重大进展,祖国的航天事业也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不仅工业界的朋友关注,普通百姓也十分关心,都想多知道一些航天方面的情况与知识。一旦有新的型号发射,航天常常成为人们炙热的话题。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出于合作愿望也想多了解中国航天。为了向外界宣传中国航天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原名为《世界导弹与航天》的期刊于九十年代初更名为《中国航天》并增加了英文版。这体现出航天期刊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更加开放的姿态。此后,航天人不断推出新刊或调整出版专业方向,填补航天学科在期刊上的空白。为了更好地普及航天知识,培养青少年对于探索宇宙的兴趣,接受航天文化的熏陶《,航天》杂志更名为《太空探索》。随着神舟飞船将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航天员》杂志应运而生,使航天期刊方阵中增添了以人物为中心的杂志。航天文化的传播通过期刊的渠道深入到千家万户。航天期刊是记载航天文化的档案航天期刊作为连续出版物,不仅能够及时报道最新的动态和当前的进展,为读者提供信息和决策参考;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它可以把历年的文献资料像档案一样保存下来。每年一个合订本,久而久之,一卷卷合订本成为后人查阅历史资料的重要线索。特别是在网络不发达的时期,搞课题研究的人们都有着这样的经历:常常在资料室、图书馆一呆就是数天,从这些文献档案中寻找有用的信息。即时在网络发达的今天,随着期刊电子化,它仍然是研究工作不可或缺的有力助手。而且变得更加便捷、高效了。科研工作如此,管理工作也如此。航天期刊承载了诸多的文化因子,是航天文化的宝藏。

深化航天期刊改革,书写航天文化新篇章

深化改革,做大做强航天期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化,中央对于出版工作提出了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的“三改一加强”要求。[10]报纸期刊在国家宏观指导方针的指引下,加快改革步伐,整合资源,理顺关系,形成更加有利于增强竞争力、融合凝聚力、扩大影响力的出版传媒集团[11]。在深化改革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航天期刊的特点,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改革方案,切实收到实效。航天事业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就拿载人航天工程来说,就可分为航天员、飞船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和着陆场等七大系统,每个系统又包含了许多不同专业学科,与之相应的航天期刊也分布在这些系统学科中,而编辑部都分散在不同的企事业单位或者军队机构中。由于许多期刊专业范围比较窄,读者对象则相对固定,发行量也很有限。面对这样的实际,简单的市场化模式显然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在深化改革中必须发扬创新精神,坚持务实态度,探索和尝试新的模式,因势利导,着力体制机制的转变。同时,还要借鉴其他行业期刊改革的成功经验,积极、稳妥地推动改革向前发展。4.2以航天精神为指引,创造更多的航天精神财富航天期刊是航天文化的一部分。无论是学术期刊、技术期刊,还是综合性期刊、科普期刊,都要以航天精神为指引。首先,要树立大局观,以爱国主义为动力,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来编辑,以严谨务实的态度来把关,以无私奉献的精神来工作。让每一本航天期刊都闪烁出航天文化的底蕴。这样,我们才无愧于中国航天这样的名字。让航天事业在不断取得物质上的发展和飞跃的同时,也收获巨大的精神财富。航天期刊——一个充满航天人智慧的宝库。与其他媒体形式共存,扬长避短求发展卫星电视、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出现,使传统的书本式媒体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其影响主要有几个方面:(1)新传媒快速、及时的信息披露,使期刊对新闻类报道的功能更趋弱化;(2)电视台、网站开办起专门频道,可以让网友随时查看相关内容,对从期刊获得相关知识的依赖性减弱;(3)视频的实时专题采访形式生动、鲜活,使期刊吸引读者的难度加大。那么,期刊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呢?回答是;扬长避短,不断创新。学术论坛航天期刊要明确定位,坚持走专与深的道路。首先,利用自身的地位优势聚集业内专家、学者,请他们为期刊撰稿、审稿、提建议,把刊物办成行业的权威媒体。以高学术水平来提高期刊的被引用率,提高读者对它的信任度和依赖度,使读者把期刊作为他们求证真理、辨别伪科学的利器。其次,要顺应时展潮流,积极开拓期刊的网络版或建立自己的网站,培养读者网上阅读习惯,想方设法提高电子期刊的点击率和阅读量;在此基础上适当减少书本型期刊的印刷数量,降低成本压力。第三,充分发挥期刊的连续出版特性,注重整体规划,使其文献性更加突出。如果读者把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期刊合在一起,就是一套比较完整的学科发展史。这样,期刊的价值就会成倍地增长。提高编辑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文化底蕴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对航天期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满足这样的要求,办好航天科技期刊,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起一支“文武双全”的编辑队伍。要求编辑不光懂得编辑业务知识,还必须具备相关航天专业基础知识。如果可能,最好从有实践经验的科研人员中选拔一批既懂航天专业知识又擅长文字表达的人,经过编辑专业培训来从事编辑工作。如果是文科毕业生,一定要给他们到科研生产一线实习体验的机会,以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同时,要提高编辑人员的劳动回报和学术地位,确定合理的绩效挂钩关系,使他们安心于编辑工作。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新时期,中国的航天事业正在走向国际化的发展道路,航天人在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大型企业集团的过程中,航天期刊以崭新的面貌承担起航天文化赋予它的历史使命。继承和发扬优良办刊传统:在学术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编辑上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在风格上力求创新的时代风范。通过体制机制的变革,编印手段的最新应用,网络期刊的开通,编辑队伍稳定健康地成长,作者群与读者群的进一步拓展等一系列有效举措,使航天期刊做大做强。可以说,航天文化的巨大原动力为航天期刊开拓出了前进的道路;航天期刊的发展又为航天文化不断增添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