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师职称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0 11:38:53

软件工程师职称论文

软件工程师职称论文篇1

 

1.计算机新模式

 

目前我院IT 类专业的特色是把初职称资格证作为合格毕业生的条件;中级职称资格证带动各门课程的学习,以50%以上学生能取得中级职称资格证作为努力目标,深入教学改革,全面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就业能力和就业后的工作能力都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2.实施新模式目的

 

2.1 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零接轨”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水平(资格)考试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信息产业部共同组织的考试,该项考试已于国际接轨,国外IT 行业认可,设三个级别层次,共有20 种岗位资格考试,这些“以考代评”的专业职称考试与岗位能力要求相适应,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我院的培养方案与企业人才的需求相符,使学生走出校园就能上岗,缩短了学生的适应期,降低了企业的培训成本。

 

2.2 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和就业竞争能力

 

我国将相关的计算机软件水平(资格)考试资格证书纳入学生培养方案并由学校组织实施的院校不多。计算机软件水平(资格)考试证书的考试内容与 IT 企业实际工作紧密相关,学生必须通过相关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实践环节的锻炼才能通过考试,获得相关证书。从我院目前学生就业岗位来看,取得中级职称考试证书的学生大部分在深圳、上海、北京等地,就业岗位、就业地点好,起薪3000~5000元;取得初级职称(助理工程师)考试证书的学生就业岗位、就业地点较好,起薪在2000~3000 元;其余的学生就业岗位一般,有的很难就业。

 

2.3 提高学生起点,为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软件水平(资格)考试将资格考试和水平考试合并,采用水平考试的形式,执行资格考试政策,即学生参加该考试通过后即可获得由国家人事部颁发的相应职称资格:初级资格为助理工程师级别,中级资格为工程师级别,高级资格为高级工程师级别。

 

3.实践新模式

 

3.1 构建教学计划核心课程

 

我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专业,为保证该人才培养新模式的顺利实施,我们选择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水平(资格)考试中级资格中的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网络工程师、软件设计师考试内容和考试大纲分别作为三个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制定的依据,设计该专业教学计划中核心课程体系,将初、中级水平(职称)考试内容嵌入式及课程化。

 

按照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集约型、开放型的课程体系的原则,设置平台——模块——课程组三级指标课程体系。前两年按计算机类一级学科打通培养设置课程,主要安排全校性公共必修课、通选课和学科基础课,包括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专业英语等。

 

3.2 教学改革深入化,全面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深化改革,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将实验课程按内容分段、分级,建立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提高型实验、课程设计、IT 企业实习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七层次实践教学新体系,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地加强其实践能力的训练。我院积极筹措资金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我院相继与企业建立了实践实训基地,建立了校院两级实验室、大学生软件创新实践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共计30 多个,这些基地每年能够容纳近200 余名本专科学生进驻实习,完全解决了学生的工程实践瓶颈问题,形成了集实践教学、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为一体的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基地。

 

(3) 加强管理,强化毕业论文(设计)和能力训练

 

加强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一是突出选题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确保综合训练的要求。二是做好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化指导工作。三是严格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实施院、校二级答辩、审核制度,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和水平。

 

(4) 搭建平台,拓展创新人才培养新空间

 

首先让骨干教师参与到企业单位实际项目开发过程当中,然后将实际项目开发流程和实现过程带到课堂分组实践,建立以实际项目为主导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项目教学完全按IT 公司工程项目运作,由指导老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负责管理和指导,设立项目开发部,项目经理、项目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等全部由学生组成,由我院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对学生进行指导,项目完成后聘请企业专家对该项目的质量和功能等进行考评,最后该项目小组对该项目进行展示,接受学院的全体学生的质疑和寻找的挑战。

 

3.3 加强师资培养;

 

为了让我院的师资贮备,我院深入实施IT专业多层次的计算机专业职称资格证书主线人才培养新模式,主要的措施:一是在35 岁以下青年教师中实施“讲师+X 工程师”双师型工程,青年教师必须至少取得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水平(资格)考试中级资格中的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网络工程师、软件设计师的一种资格, 35 岁以下教师全部达到了上述规定;二是我院每年寒暑假安排青年教师到IT 企业参与项目开发达一月;三是专人负责辅导学生软件设计师、网络工程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级别考试工作。

 

4.模式改革的成绩及问题与不足

 

4.1 模式改革取得的成绩;通过以多层次计算机专业职称资格证书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我校在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学生创新意识得到显著增强,学生专业水平和就业竞争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取得一些成绩。

 

(1) 近几年的全国计算机软件水平(资格)考试中我院学生的通过率逐年攀升。在2009 年5 月的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中,我院一本科学生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系统分析师”级资格(水平)考试。 (2)大大提高了我院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3)学生的科研成果丰硕,学生参与项目训练的人数越来越多,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学生的有20多篇,其中核心的5篇。(4)我院在各种竞赛中获得优良的成绩,我院学生在2008 年取得了C、Java 语言程序设计组10 项国家三等奖,16 项优秀奖;2009年取得了C、Java 语言程序设计组3 项国家二等奖、12 项三等奖,15 项优秀奖等。

 

4.2 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 多层次计算机专业职称资格证书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认识不足。还有不少教师对教学计划中根据计算机软件水平(资格)考试资格考试的要求构建教学计划的核心课程的归属性质以及与理论教学的关系认识不一,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造成某些教学任务形成了一定的阻碍。

 

(2)加强教学实践的认识,改善不足

 

一直以来教学方式都是受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的束缚,学校里不少老师都是对教学实践认识不足,不够重视,仅依附于理论知识的教学,武断的认为学生的问题,主要看理论知识来判断,武断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得加强改善。

 

(3) 投入实践教学有待加强改善

 

在教学的基础设施上我院随着学生的人数,教学量等的增大,试验教学基地跟不上需求,给同学实践开展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这些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去完善,使以后的教学工作中采取一定的措施。

 

5.结语

 

综上所述:多层次计算机专业职称资格证书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更好的与社会发展接轨,培养出现在化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出来,以后能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

软件工程师职称论文篇2

1.1偏重理论轻开发能力,人才培养模式滞后

经过我们对软件企业人才需求的调研,目前我国软件人才数量不少,但水平偏低,更重要的是结构失衡。具体表现为,企业希望招聘的高校毕业生具有软件开发岗位所必须具备的实践能力,但很多高等院校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由于教育理念和师资力量本身的问题,偏重于传授知识和技术而轻视了软件开发能力的培养。这种现状导致软件企业从高校招聘的毕业生不能立即进入软件开发岗位,必须经过几个月的职业岗位培训,才能真正胜任开发工作。毕业生到软件开发工作岗位上要经历的适应期和培训期,说明高校培养的软件人才与软件企业的职业岗位存在明显差距,需要高等院校在培养模式、培养计划、课程设置等方面按照软件开发过程和设计开发能力的要求进行改革和完善。

1.2实践条件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各个高校的实验条件经过近几年,尤其是2013年的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实验和实训的条件得到很大提高。校内软件工程的实验环节均能满足教学要求,有条件的高校已经建立了一定的校内实训基地,但实训基地尚摆脱不了之前知识教育体系下的实验模式,所开设的实践项目范围偏窄,模拟课题多,实战课题少,参与建设实训基地的企业热情不高,缺少真实的工作场景。现有的机器数量、配置大部分还是以单台性质的设备和个人计算机为主,满足不了软件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的要求,特别是缺少真实的开发项目和项目开发指导组,难以营建软件企业的软件产品生产环境,不能满足基于软件产品开发过程对实训课程的需要,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1.3教师队伍工程能力偏低,难以支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

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多以高学历、高职称的比例来衡量教师队伍水平的高低。经过多年的师资建设,高校中大部分教师都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他们虽然有较强的学术能力,但是专业实践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却相对缺乏,尤其是新教师绝大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情况更不容乐观。另一方面,由于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各类新技术层出不穷,尤其是软件开发技术和新的开发工具,老教师的技术能力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很难胜任新的软件工程应用开发类课程的教学。这就造成了整个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师队伍工程能力偏低,与软件工程专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很难适应培养软件工程实践型人才的需要。此外,不论学术型还是应用型的高校评价教师的标准都是侧重于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论文数量,使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师在进入高校工作几年后,原来即使具备有开发能力的也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淘汰,无形中引导着教师队伍建设向学术型方向发展,而忽视了工程实践水平的提高。

2CDIO与软件工程专业

从项目或产品的生命周期可知,工程项目、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基本都要经历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这样的阶段。工程项目或产品首先要根据需求进行构思,将科学原理转化为工程项目或者产品开发的计划方案;再根据计划方案进行设计,确定实现工程实施或生产产品的工艺流程、操作程序等的设计方案;然后根据设计方案进行项目的实施或者产品的生产实现;最后是完成项目的运行服务或生产产品的销售、售后服务。因此,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4所大学组成跨国研究,以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所需要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出发,经过4年的探索研究,设计了工程教育模式,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2011年,CDIO区域性国际会议在北京中苑宾馆隆重召开,教育部部长助理林蕙青指出,未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就是“四个更加重视”:一要更加重视高等工程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二要更加重视与行业企业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三要更加重视学生社会责任感、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四要更加重视提高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CDIO工程教育模式有利于解决当前工程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强调个人学术能力而忽视团队协作精神、重视知识学习而轻视开拓创新培养等诸多问题。此外,从国家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的11条通用标准看,每个标准的实现都能够在CDIO工程教育模式中体现,因此在国家大力推进高等工程教育“卓越计划”中融合CDIO的教育理念必将为高质量实施“卓越计划”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在软件工程学科领域,软件工程是应用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以及工程管理原则和方法,根据用户的要求,按照按预算和进度实现软件产品的定义、开发、和维护的工程,是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实用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软件工程研究的对象是软件系统,涵盖软件科学与工程两个方面。软件科学研究的重点在于发现软件可信性、度量和演化的基本规律,以应对当今软件所面临的复杂性、开放性和演化性等一系列重要挑战,是工程应用的理论层面;而软件工程的重点在于综合应用包括科学方法在内的各种软件设计方法,运用各种科学知识,深刻理解设计合格软件产品所涉及的多方面因素,去构建可靠、满足需求的软件产品。IEEE最新的软件工程知识体系(SWEBOK)将软件工程知识体系分解成10个知识域,即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构造、软件测试、软件维护、软件配置管理、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工程过程、软件工程工具和方法、软件质量,这些知识领域贯穿于软件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因此,在软件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中,以软件产品的方案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的软件生命周期为主线,将CDIO工程教育融合到卓越软件工程师的培养中是必要且可行的,有利于培养出软件设计能力、国际交流能力、管理与沟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强的,具有软件工程背景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软件工程技术人才,推动软件产业不断开拓创新。

3融合CDIO理念的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3.1引入CDIO工程教育模型的综合培养理念设计软件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融合CDIO工程教育理念进行卓越软件工程师培养,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将软件工程教育与项目、产品的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生命周期中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紧密结合,以项目或软件产品的生命周期为载体,引入校企合作机制,采用3+0.5+0.5的培养模式。前3年与传统的软件工程教育类似,完成软件工程专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培养。在后面的1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我们称为项目实训,以校外实习参观,校内讲座、实训的教学方式,用已经开发完成的项目或软件产品为例,模拟企业运作进行教学,熟悉项目工程、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将前3年学习的知识融合,在实训中掌握开发工具,以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方式接受软件工程设计能力、开发能力和素质教育的培养。第二个阶段,学生进入合作企业或者就业企业,参与到企业真正的项目开发中,以企业的课题完成毕业设计,在设计中锻炼职业能力。

3.2构建适合CDIO工程教育模型的理论教学体系

坚实的专业基础是学生今后成为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者的保证,也是CDIO培养模式的基石。以软件产品的构思、设计、实施、运行为目标倒推成为卓越软件工程师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去组织理论教学体系。包括软件从业人员所需要具备的良好的数学建模能力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运用计算机进行软件开发所需的计算数学课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等;进行软件开发所需的软硬件系统基础课程: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导论、数据库原理、信息系统基础、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和编译原理等;进行软件设计所需的软件开发类课程:软件需求分析、软件构架、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软件维护;软件工程工具等;软件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的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人文素质系列课程: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法律法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育、团队激励与沟通及全校性选修课程等;软件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的掌握发达国家的技术和了解国际IT文化的外语应用能力课程:基础英语、英语听说、日语基础和专业英语。

3.3构建适合CDIO工程教育模型的一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CDIO工程教育理念是“做中学”原则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的集中体现,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高是设计软件产品能够实施和运行的关键。以产品的运行周期为主线的一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以验证性实验为基础,实现第一层次的基本实践能力培养;以课程设计、实践课程为贯穿专业课程模块的线索,实现第二层次与第三层次的个人能力及团队能力培养;以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实训和毕业设计为载体,实现第四层次的构思(C)、设计(D)、实施(I)和运行(O)综合能力培养。以此形成集实验、课程设计、实践课程、实训和毕业设计一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基于CDIO的“做中学”原则的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向企业派驻科技特派员和聘任企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的“双向聘任制”模式,使软件工程专业与软件企业更为紧密地结合。企业技术人员和校内教师联合建立项目开发小组,让学生通过实际项目研发,体验软件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从业人员角色。在项目研发中进行需求分析、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接口设计和算法设计,编码实现,测试、投入运作等一系列工程实践。以此为学生职业能力训练和教师项目开发锻炼提供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有助于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态度和习惯的形成。“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采用“双向聘任制”模式驱动,专业教师与实践基地软件技术人员间角色转换;科研、技术研发项目与教学课题间的相互渗透。学校将工程实践列入教师教学质量考核的指标,甚至职称晋升的指标,引导教师加强自身工程能力的提高,这将逐步解决困扰软件工程专业发展的教师队伍、实践、实训的难题。

3.4按照知识、能力、素质,规范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保障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顺利实施

培养质量标准,是规定某一个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实现途径、评价方式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它是联系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学活动的中间桥梁,可以确保不同的教师有效、连贯而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对教师的教学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在“卓越工计划”中引入先进的CDIO教育理念,将“卓越工计划”通用标准与软件工程行业标准、企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结合制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以标准规范人才培养是保障卓越工程师计划顺序实施的有效保障。

4结语

软件工程师职称论文篇3

随着新成长劳动力已进入高峰期,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近年增量多、压力大,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通过为毕业生求职提供适当的职业指导方案,设计与制作出一份卓有成效的求职简历是打开求职成功之门的钥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求职简历范文,以供大家参考。

优秀求职简历范文一:姓 名: 性别:

婚姻状况: 民族:

户 籍: 年龄:

现所在地: 身高: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求职意向

希望岗位:幼儿园教师

工作年限: 职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全职 可到职日期:随时

工作经历

xx年3月—xx年7月 xx学院,担任幼儿园教师。主要工作是:1、负责算数、英语口语、体育、音乐、自然科学、绘画等科目的教学工作;2、兼任学校兴趣班的教学工作;3、帮助其他老师进行代课,保证教学工作的进行;4、保证同学在幼儿园的安全,以及教授他们与人友好相处的道理和方法;5、负责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安排、实施,定期举行亲子活动,增加同学们和家长的互动,也增加与家长沟通的机会。

xx年3月—xx年7月 xx学校,担任幼儿园教师。主要工作是:1、负责本班幼儿的安全,严格执行安全制度,防止发生事故;2、负责幼儿的日常教学工作;3、参与幼儿园组织的教师培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4、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按照实际情况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5、辅导幼儿参加一些比赛,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xx大学

最高学历:本科

毕业日期:2004-07

专 业:学前教育

技 能:1.可通过阅读财务报表判断可能存在的风险的重大程度以及企业运营状况;2.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及运作流程,对零售业,建筑业,制造业等行业特点有较好了解;3.熟悉国内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证券从业资格证书;大学英语六级

语言能力

英语水平:优秀

国语水平:优秀

粤语水平:优秀

个人自传

本人绘画、钢琴、数学、英语、围棋等都擅长,能够教小朋友各种知识,对于小朋友具有耐心和责任心,能够保障小朋友在活动中的安全。工作认真负责,每次课程都仔 细备案,不断调整教学方法,积极寻找最佳的教学模式。懂得同家长沟通,了解小朋友在家中的情况,增强与小朋友的沟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爱心,希望 在小朋友的启蒙阶段担任一个称职的角色。

优秀求职简历范文二:姓 名:

性别:男

民族:汉

政治面目:团员

学历(学位):学士

专业:工业电器自动化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XX大街10号

邮编:100007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北京工业大学 1993.9--1997.7 工业电器自动化专业

主修课程:自控原理,电力拖动,电子技术,自动测试系统,计算机组织与结构,计算机硬件及接口电路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C.C++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原理等课程

另:其他培训情况

*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培训,培训科目:Windows NT Technology,Windows NT Enterprise,Networking with TCP/IP on Windows NT,ⅡS4.0 WindowsNT

* 英语 通过国家四级考试,阅读和 翻译 能力较强,曾多次为机械工业出版社 翻译 计算机书籍,并获出版。

工作经历

*1998年5月---至今 XX公司

网络系统工程师

Cisco、IBM网络产品的技术支持

网络系统方案(局域网和广域网)的设计和规划,解答用户的疑问,根 据用户需求提出最佳解决方案;Cisco、IBM网络产品的现场调试和系统维护

客户技术培训,及公司内部的技术交流与培训

网络基本原理及技术:LAN,WAN,TCP/IP,ATM等,以及Cisco、IBM 网络设备调试过程;讲解IBM AIX基本系统管理及高级系统管理、Netview、

NFS、HACMP等

曾经参与的项目

设计,安装,调试“吉林97工程”--吉林省电信综合管理系统ATM网络及主机系统,长沙卷烟厂,锦州合作银行,人民教育出版社信息系统;设计云南省邮电办公信息集成系统,济南广电ATM宽带综合业务网、陕西有线电视宽带网。

*1996年9月---1998年3月 XX公司

系统管理员/工程师

CHINAGBN Internet网络信息中心的系统管理

熟练掌握UNIX(SUN Solaris)操作系统、网络管理并参与组建了CHINAGBN Internet网络中心(包括网络设计,安装系统,联调,维护,网络编程)

CHINAGBN 金桥网六城市网络站点的建设

参与各站点Internet网络中心的总体规划和建设及其与卫星主干网的连接,对主干卫星网、X.25分组交换、Frame Relay、ISDN和DDN及其相关设备有所了解

CHINAGBN Internet网络中心Web系统管理员

个人简介

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认真踏实负责,且具备优秀的表达能力,曾多次主持对用户和内部的技术讲解和培训,获得用户和公司的一致好评。曾在电子工业部“三金工程展风采展示会”上向来宾讲解CHINAGBN专线集团用户解决方案。

自我评价

温和、谦虚、自律、自信(根据本人情况)。

优秀求职简历范文三:姓名:

(男,28岁,本科学历,3年以上工作经验)

婚姻状况: 未婚

民族: 汉族

参加工作时间: 2006-06

身高: 170

现居住地: 石家庄市

户口所在地: 石家庄市

联系电话:0311-88888888

求职意向

期望工作性质: 全职

期望工作地点: 石家庄市

期望从事行业: 计算机软件,互联网/电子商务

期望从事职业: 软件工程师,研发工程师,数据库管理员/数据库开发工程师

到岗时间: 1周以内

期望月薪: 2000元-2999元 (税前)

教育经历

毕业学校: 石家庄经济学院 时间: 2004-09至 2006-06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历: 本科

专业描述: 更加深入学习数据库系统与原理,软件工程,操作系统,数据结构,数值分析,算法分析等相关专业课程。为自己能够深入的开发打下了良好基础。期间深入学习.net有关知识,能够熟练运用c#.net,asp.net(c#)开发基于b/s和c/s的多层结构系统

毕业学校: 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 时间: 2001-09至 2004-06

专 业: 计算机信息管理 学历: 大专

专业描述: 熟悉信息系统开发流程及信息系统的后期管理.能够运用asp编写数据库后台程序,熟练使用sql server 2000,灵活运用sql语言进行数据查询.期间主要深入学习数据库相关理论

工作经验

公司名称: 北京某软件公司

职位名称: 软件工程师 工作时间 : 2009-08至2009-09

工作描述: 为河北移动做bi,主要负责bass的后期维护以及系统升级

公司名称: 石家庄某软件公司

职位名称: 软件开发 工作时间 : 2008-03至2009-06

工作描述: 负责住房公积金数据库维护工具的软件设计与开发

公司名称: 北京某软件公司

职位名称: 软件开发 工作时间 : 2006-06至2008-01

工作描述: 完成gps软件模块的相关设计,编码与测试工作。在美工配合下独立完成网站的开发。

公司名称: 石家庄某贸易有限公司

职位名称: 网站开发与维护 工作时间 : 2004-04至2004-09

工作描述: 主要负责公司网站开发与维护。

自我评价

具备丰富的工作和管理经验,认真踏实负责,具备优秀的表达能力,主持过各种内部技术讲解培训和用户培训,获得公司及用户的好评;具备极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协助公司建立了牢固3级客户关系,建立了公司最具活力的一个团队;具备广阔的知识面,从事过开发、测试、和技术支持等工作。

熟悉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uml)和软件工程相关知识。熟练使用c#,asp.net(c#),

j

avascript/ajax,java,jsp,extjs开发过b/s软件或c/s软件(c#)。

有良好的数据库理论知识,能独立设计数据库(符合数据库范式约束),熟悉sql语句,对sql server / oracle / db2 比较熟悉。

参与过生产型软件系统的需求调研,对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比较熟悉

目前正在研究领域驱动模型设计,.net环境下基于csla的系统设计和.net 3.5 环境下 wcf 的设计,对于.net 和java环境下web service,soa,workflow和 jbpm 有所了解,对hibernate等orm模型及相关技术比较熟悉。

项目经验

项目名称: 数据库维护工具 时间: 从 2008-05至2009-06

项目描述: 针对公积金系统数据库做维护开发,主要完成系统日志查询,系统性能检测和相关业务数据的检测及试算功能。项目采用 jsp/extjs + struts 1 + spring 开发,应用服务器采用weblogic 8 ,数据库随终端用户不同而改变 (oracle / sybase / db2) 责任描述: 从事系统设计,编码,测试与实施工作,完成系统各层次的公用接口设计与实现,比如数据层针对数据库操作的接口,extjs 数据转换公用程序等 。编写项目详细设计,测试报告,bug说明等文档资料

证书:

软件工程师职称论文篇4

【关键词】高职 职称 教师发展 策略

一、引言

在中国,教师职称是一个教师的任职资格与能力的凭证,职称评审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导向与激励之一。因此,科学合理的职称评审标准与晋升制度,将引领教师向着专业化发展方向持续前进。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自1980年初明确提出概念至今也仅有30多年的发展历程,因此,高职教师的职称评审标准至今未从普通高校教师(本科)职称评审体系中完全分离出来,制约了职称评审对于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导向与促进作用的发挥。

二、高职教师职称评审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其为现代社会经济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之路。与此同时,在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本科教育差异化越来越明显的背景下,将高职与普通本科教师职称评审体系分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如,国内职业教育学者俞启定教授曾撰文论述:研制高职教师职称评审新标准应坚持“独立设定、双师导向、分类考量”的原则。河北省于2015年最新印发《河北省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虽强调了师德、教W业绩等的重要性,但仍以论文、课题、获奖等学术成果为主评定,2016年对于外语与计算机的评审要求也有所松绑。从国家到地方职称评审标准在不断修改,但从整体来看,仍与普通高等学校使用基本统一评审条件,未能从根本上达到高职教师工作专业化发展与职称评定的统一与有机结合。

三、职称评审与高职教师发展的错位表现

1.职称评审方向与高职教师个人发展特长的角色性错位。高职教育具有明确的职业属性,因此,高职教师的来源非常多元,高等院校毕业生、企业技术能手、社会能工巧匠等均可成为高职教师。来源不同特长自然不同,而人作为系统中最具主观能动性的要素,高职教师个人发展方向和特长是非常重要的。但在目前职称评审的方向上,过于强调高职教师的“学术角色”,忽视了教师个人发展的“职业角色”。比如:对于一位具有多年实践工作经验的工程师任教高职教师,为了晋升职称,他必然要多花精力去做不擅长的“学术研究”,而丧失了深入发展其实践能力这个优势的更多机会。

2.职称评审内容与高职教师日常工作内容的导向性错位。为了更好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教师日常工作内容本已庞杂,主要有理论教学、实习实训、课程设计、资源建设、专业比赛、企业调研、技术服务等。而职称评审还在课题、论文、成果、获奖等方面做了高标准的要求。日常工作内容与职称评审内容的错位,导致了高职教师综合工作内容的急剧膨胀,人人疲于奔命,均想快速成为千人一面的“全才”,磨灭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热情,高职教师发展个性丧失,职业发展积极性下降。

3.职称评审标准与高职教师继续教育程度的结构性错位。在职称评审标准上,为了便于操作,多使用“硬性的、量化的、结果的”指标衡量,比如:在专业技术工作经历上详细规定讲授课程门数,在业绩成果上描述为所有奖励级别,在论文著作上明确了篇数或字数等。对于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来说,继续教育的经历与程度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这些通常使用“软性的、质化的、过程的”衡量指标。这种标准上的结构化错位将导致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功利性,只在显性的硬性指标“规模”上努力,而忽视隐性的软性指标“内涵”建设。

四、高职教师个人发展策略

1.职称准备与个人特长相结合,分级制定个人发展目标。目前,台湾地区已经开始分教学、实务、研究三类推动“教师多元升等”,侧重教师个人特长发展的多元职称晋升已成为可能。因此,高职教师在职称准备中,一定要保持自身在某一类别中的个人发展优势,尽量在实际教学和职业实践中从问题出发寻找学术研究方向,开展学术研究,提取研究成果,不断维持自身发展的积极性与成就感。根据职称发展级别,结合职称评审条件,高职教师符合实际的制定个人发展目标。比如:助教评讲师,先从上好一堂课开始;讲师评副教授,重点提升教学和实践能力,做好课程设计等。

2.工作内容与评审内容相统一,分类规划职业发展内容。当前已有一些省份尝试试行单独设置高职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因此,高职与普通本科院校职称评审分离已是趋势。因此,高职教师在职称准备中,对于与日常工作关系不紧密的评审条件做到基本达到,对与自身日常工作紧密结合的评审内容进行重点提升。要根据自身所处岗位类别,科学规划职业发展内容。作为普通教师,可以将教学与实践能力提升作为发展重点;作为专业带头人,可以将专业发展与服务社会作为规划重点;作为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将教学管理能力作为提升重点。

3.软性过程与硬性成果相结合,科学设定继续教育实现途径。高职教师要将提升自身内涵与达到职称评审指标相结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将继续教育作为个人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脱产和非脱产方式、内外部培训、线上线下课程等多种方式,结合讲座、观摩、参观、座谈、研讨等多种方法,每一次继续教育进行 “目标-内容-方法-成果”一体化设计,在达到职称评审硬性指标的同时实现教师自身个人专业化内涵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启定,王为民.审视与反思:我国高职教师职称评审标准的套用问题[J].教师教育研究,2013(1):16-21.

[2]雷家彬.高职教师职称评价标准的比较研究 [J].高校教育管理,2016(4):91-97.

软件工程师职称论文篇5

关键词 高职 报关与国际货运 师资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培养的是熟悉通关规则与流程、国际物流运营方式及业务,能熟练掌握报关、报检、国际货代等基本技能,并能熟练运用软件开展报关、报检与货物运输业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必要手段,实训指导教师是学生进行实践性教学的引导者;优质的实训教学质量,需要一流的实训师资队伍做支撑。①

1 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实训教师的能力要求

报关与国际货运涉及到的业务环节众多,手续繁杂,关联性强,要求该专业实训教师具备复合型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1.1 扎实的理论基础

做好实践教学的前提是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该专业涉及到两个大的方向:报关实务和国际货运。报关方向涉及到的理论知识有报关业务流程、相关法律规定、外贸单证填制及商品检验等;国际货代方向涉及到的基本理论包括:各种国际运输方式,货代业务流程及单证的流转等。两个方向涉及环节多,要求专业实训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

1.2 必备的英语和计算机操作能力

报关与国际货运业务涉及到商品进出口以及与国外客户的联系。该专业实训教师需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日常商务沟通,能看懂并缮制英文单证。因此,对实训教师的英语水平有较高要求。现实中的制单多采用电子制单,且校内实训环节多进行软件操作,这对实训教师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有一定要求。

1.3 较强的实训指导能力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实训教师要具备较强的实训指导能力,能胜任与本专业相关的课内、校内实训,顶岗实习的指导与组织。具体地,该专业教师实训教师要具备指导学生进行报关技能训练、国际货运应用能力训练和综合职业技能训练的能力;还应具备指导学生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考证和职业技能大赛的能力。此外,还应具备指导学生进行毕业实习的能力,帮助学生实现毕业后零距离上岗。②

1.4 良好的教学能力和行业敏感性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实践操作要求高,不仅体现在课内实训,还体现在校内综合实训上。课内实训包括以项目为驱动进行的模块化操作等,要求该专业教师具备多样化的现代教学手段。另外,该专业与行业发展联系紧密,对相关政策和业务手段更新,实训教师要反应灵敏。例如,我国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在校内实训阶段,要特别注意出口收汇核销单使用上的变化。

2 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实训师资队伍现状

经过本课题组调研,发现目前高职院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实训教师与学生数量不匹配。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历届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师生比在1:20左右,该专业实训教师与学生的比例更低,达不到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评价方案》的要求。③这一方面使得现有的实训指导教师任务加重,另一方面原本应开的实训课不能开,影响了教学质量。④此外,高职该专业实训师资队伍还存在以下问题:

2.1 实训师资结构失衡

从课题组调研情况来看,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实训教师无论是来源渠道、年龄层次还是学历和职称结构都存在不平衡的问题。虽然提倡建设专职实训教师队伍,但从专业现状来看,实训指导工作主要由理论教师兼任。理论教师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但对相关行业和企业的业务操作了解不深。院校各系部有专任实训室教师,但没有专门针对某一专业。这部分教师多为计算机专业出身,软件操作能力强,但无法解决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专业问题。另外小部分实训教师是企业人员兼任,他们具有丰富的实操技能,但是师资队伍不稳定,也欠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因为实训教学时间集中且工作量大,该专业实训教师的年龄段偏低,起骨干作用的中年教师较少。从学历上看,本科学历的教师占比较大,硕士和博士学历的较少。从职称结构上看,中级和初级职称的实训教师占多数,副高及正高职称的教师只占绝少比例。实训教师的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不平衡,难以满足该专业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2.2 实践技能不强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实训师资队伍中,除了企业外聘或企业兼职的教师,专职实训教师的实践技能不强。如前所述,大部分实训教师由专业理论教师担任。入职以后,虽然部分教师通过自身努力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例如:商务师、物流师等。但是具有“双师”资格,不代表具备了“双师”的能力。由于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企业实践经历,在指导学生实训时,存在“纸上谈兵”的倾向。在实际的报关和国际货代业务中,存在理论与现实不一致的情况,实训教师对此敏感度不高。

2.3 教科研水平不够

高职院校重教学,轻研究。大部分专业实训教师以本科学历居多,教科研能力弱。参与教研项目,有利于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学改进的过程。科研项目,特别是与企业的横向科研项目,对实训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有利,也有利于实时了解相关企业的需求和行业发展动态。但是相比较教研,实训教师的科研能力更弱。

2.4 工作与报酬不相称

笔者所在系部该专业每学期有为期两周的综合实训,内容多,时间长。碰到专业软件操作练习,实训教师需先全班指导,还要单独解答每一位同学的疑问,任务重。与高劳动强度相比,劳动报酬不合理。实训课时相比较理论课时费偏低,这既有实训教师学历偏低的原因,也有重理论、轻实训教师的思想问题。⑤过低的工资待遇和长期得不到系部及学院重视,使得实训教师岗位难以留住合适的人才,实训教师流动大。

3 加强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实训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实训师资队伍主要由实训室教师、理论教师和企业兼职人员组成。针对不同性质的实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内涵建设,本文提出相关建议如下:

3.1 加强专业实训室教师的理论水平

大多数实训室教师对计算机操作较为精通,但非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出身。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实训软件主要涉及报关报检实务、国际货代实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性较强。对实训室教师可进行适当课时的专业课程培训,依据软件内容加强其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在培养期间,可由专业理论教师和实训室教师共同指导学生操作专业软件,让实训室教师尽快熟悉学生在专业软件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对此类教师的理论知识培训,要计入工作量,也要进行培训末测验。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3.2 全方位锻炼理论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

虽然原则上专业理论教师与专职实训教师队伍要分开建设,但在师资紧缺的情况下,实训实践可由部分理论教师兼任。对这类业务骨干,需进行一定程度的实践技能培训,可通过以下渠道进行:

(1)企业顶岗锻炼。教师下企业锻炼,这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对于该专业教师,可由其自行联系或由系部、学院推荐到专业相关企业顶岗锻炼。与该专业联系紧密的企业包括大型物流公司(分设报关报检和货代部门)、外贸企业、货运企业等。由教师根据专业需求自行拟定顶岗锻炼计划,分项目、分时段进行锻炼。顶岗锻炼不是“走形式”,根据顶岗时间,学院要发放适量工资,同时学院和顶岗企业要对教师进行顶岗学习评估,保证顶岗锻炼的效果。

(2)指导专业技能大赛。现在教育部和行业协会举办的专业技能大赛很多,对不同级别的技能大赛,派理论教师轮流指导。不能为了取得名次,每次技能大赛都由个别理论教师包揽,使得年轻教师丧失了学习的机会。对同一专业的不同比赛,要选派不同学生参加,这样可以调动更多同学的积极性。对于竞赛指导教师,系部要给予其工作量的认定。对于获得不同名次的指导教师,要积极给予奖励。

(3)真正落实“双师”职责。现在很多高职院校为了扩充“双师”队伍,鼓励理论教师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等级鉴定,其结果是证书拿到了,实践能力跟不上。为改变这一现状,可对其实际的专业技能进行测评,由学院和企业专家共同完成。达到一定水平的,学院才给予其“双师”待遇。另外,应鼓励理论教师与学生一起考证,比如报关员证、报检员证和货代证等。教师只有经过自我复习考试,才能切身地了解此类证书的考试重难点,在教学和实训过程中,可以更加有的放矢地指导。教师参加考证,学院要支持鼓励,因为教师自己要付出格外劳动(像报关员证,通过难度大),能取得相关证书,不仅是教师的成就,也是学院的荣誉。

(4)鼓励教师多参与企业横向课题。参与企业横向课题,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较好手段。有条件的教师,可以多参与相关课题;没有条件的,系部、学院要想办法创造条件。尽可能地让更多专业教师有机会参与,提高专业教师的普遍科研水平。

(下转第83页)(上接第57页)

3.3 提高企业兼职人员的教学水平

从企业外聘的实训教师远离教育教学,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对这类实训教师需强化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可组织短期培训班,由该专业具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指导,使其了解最新的、最适合该校本专业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学院也可鼓励其取得“教师资格证”,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厅项目2011JGA2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① 曾现峰.建设一流的高职教育实训教学师资队伍[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2):112.

② 田文菡,庞清月.实训教学视角下的高职商务英语师资队伍建设[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5):5.

③ 李立勇,郭萍.高职院校实训师资队伍建设探析[J].教育,2012(7):54.

软件工程师职称论文篇6

关键词 TAFE 会计电算化 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3.049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AFE Mode and Domestic

Vocational Accounting Teaching

CHEN Ling

(Wuhan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Wuhan, Hubei, 430065)

Abstract TAFE in Australia is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world's most successful education system, TAFE curriculum model set a good example for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grams in the worl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AFE, combining teaching experience of domestic vocational Accounting courses, The Article compares the difference in terms of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methods, assessment methods, and learning the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 of TAFE, 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in the country vocational accounting education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TAFE;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comparative study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是全球最成功的培训体系之一,TAFE课程模式为世界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树立了典范。研究TAFE模式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对中国高职会计专业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 TAFE简介

澳大利亚的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即技术和继续教育,是以行业为主导,政府、行业、学校相结合为特征,以质量培训框架体系(Australia Quality Training Framework,简称AQTF)与资格框架体系(Australian Qualification Framework,简称AQF)为保障,以培训包(Training Packages,简称TPs)为统一培训标准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TAFE体系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是行业引领,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之所以高效在于以行业组织制定的培训包中的能力标准来组织培训,这能真正解决企业的实际需求;第二是全国通用,资格框架体系中规定TAFE学院提供八级资格证书,学生修完各级资格证书中规定的所有能力单元,即可获得相应级别的全国范围通用的资格证书;第三是客户导向,即提供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能灵活地满足客户各种需求。

2 TAFE模式与国内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比较

TAFE学院与国内职业院校的课程涵义有所不同,TAFE学院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指的是在澳大利亚职业资格框架下,以行业组织制定的“财务金融服务培训包(FNS10 Financial Services Training Package)”中的会计行业能力标准和会计三级、四级证书为依据,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的多个能力单元的组合。澳大利亚会计电算化课程模块共包括三个能力单元:FNSACC406A―建立和操作会计信息系统(set up and operate a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system),FNSBKG405A―建立与维护工资管理系统(Establish and maintain a payroll system)和FNSORG301A―固定资产管理(Administer fixed asset register)。不同能力单元具有相同的能力标准格式,主要包括能力单元代码、单元名称、单元描述、单元运用、能力要素及相应的行为标准、所需的技能、知识和评估指南等内容。会计电算化课程模块也可叫做MYOB,因为该模块的三个单元都需要用到同一财务软件―― MYOB软件。国内职业院校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是指一门具体的课程。两者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差别:

2.1 教学内容

TAFE学院课程教学内容是根据行业制定的全国统一的能力标准来确定的。建立和操作会计信息系统能力单元,主要涉及公司账套的建立、初始设置、各项业务的会计处理、银行对账、各种账表的打印输出以及对整个会计信息系统的维护等内容。建立与维护工资管理系统能力单元,主要涉及的内容有:建立工资管理系统、准备工资记录簿、年假、长假及病假等的工资核算、工资入账处理和相应报告的打印与输出等。固定资产管理能力单元包括固定资产卡片的建立、固定资产折旧等内容。国内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内容视各院校使用的财务软件版本不同,稍有差异,但大体都包括建账、基础设置与初始化、账务处理、出纳管理、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和报表管理等内容。两者教学内容都是围绕财务软件主要功能模块展开的,基本上无差别。只不过作为TAFE学院课程设置依据的能力标准是由行业制定,并由全国行业协会负责每三年修订一次,实现职业教育和企业需求无缝对接。而国内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内容是由各院校自己确定,无统一的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另外由于经费的限制,学校教学版软件的更新不可能与企业版软件升级同步,容易造成知识脱节。

2.2 教材

TAFE学院会计电算化课程选用的教材首先是对MYOB软件的介绍,接着就是分功能模块进行的详细讲解。与国内会计电算化教材相比,它省掉了繁琐的理论解说,直奔课程的核心――技能培训。

2.3 教学方法

TAFE学院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从第一节课开始,就要求学生使用MYOB软件,广泛采用问答启发、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展示竞赛和任务作业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从实际的操作中学习和掌握软件。国内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还是以教师演示――学生操作的信息单向流动的传统讲授方法为主,讲授过程中会运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任务作业等教学方法。

2.4 考核方式

能力本位是TAFE体系的主要特色,其培养目标在于学生经过培训后能够达到行业的能力标准,所以对学生的评估不仅仅着眼于知识的考评,更注重实践考核,强调学生的操作能力。TAFE考核分为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两部分,对理论的考核要求比较松,对实践能力的考核比较严格,一般为现场实际操作,评估者根据其速度、操作中的应变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考核通过者可获得相应的全国通用的职业资格证书。国内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考核主要是实践操作,但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有些学校采用平时学习情况与期末实训大作业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有些学校也会与软件公司合作,如通过参加全国信息化工程师考试方式来进行考核,通过的学生可获得相应的全国信息化工程师证书(NCIE证书)。但是由于NCIE证书并不是职业资格证书,社会认可度不高,推广起来比较困难。

3 对中国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启示

首先,借鉴澳大利亚行业参与教育的经验,结合市场需要制定统一的受到行业企业广泛认可的会计电算化岗位能力标准,各学校再按照能力标准进行会计电算化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开发,同时要注意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修订能力标准,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是与社会需求同步的,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更好适应企业会计电算化岗位要求。

其次,教师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需要和教学环境的前提下,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来传授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教师在必要时为学生指明重难点和进一步学习的方向,让学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锻炼技能。

最后,TAFE课程是以行业标准来制定评估标准,实现了学生与行业的零距离。目前中国没有一套详细的可以指导教学和考核的职业资格标准,课程内容也不一定与行业发展同步。因此,中国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应逐步建立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评估体系,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软件工程师职称论文篇7

关键词:实践与探索;软件技术

一、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不足

第一,与社会需求脱节。由于绝大比例的高等职业院校因为缺少实际生产运作能力,很难对学校自身的教学效果和学生专业技能的实际掌握情况进行及时检验与反馈,以方便后期的进一步优化。高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与企业的实际生产实践活动脱节,即便有很多的高等职业院校采取多种手段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但是由于硬件或软件的不达标,其与企业的实际生产实践活动存在着较大差距,需求与培养信息不对称等诸多因素引发的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不一致。第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每年高职院校的招生人数都在不断增加,师生比不协调。对于一些比较新兴的热门专业,真正与专业对口的教师相对比较少,而教师没有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及时更新,这样就无法保证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在高职院校兼职的教师,主要来自合作企业,有着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但是教学方面理论知识不足,缺乏教学经验,同时具备专业技能与教学能力的人才少之又少。[1]第三,校企合作程度不足。高等职业院校现在目前较常见的是校企合作办学方式,与企业间开展冠名班、订单班等形式合作办学,但是与企业的很多合作深度不够,校企合作还处于学校唱独角戏的阶段。企业为教育提供的资源、环境和技术支持不够,学生学习过程没有将知识学习、技术训练、岗位实践完全融通,“校内学习、企业顶岗、基地实训、技能培训”还是孤立存在,教学内容和实践技能衔接度不够,跟不上企业对员工技能的要求,需要校企共建“岗学交替”的教学环境,设计“产学并行”的训练流程,将校内外学习、训练融为一体,企校共担“岗学交替”的教学任务[2]。

二、构建“工学交替、能力递进、学岗直通”的现代学徒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学院与惠普-济宁基地研讨,明确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为软件技术专业核心工作岗位,分析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获取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参考Java软件开发工程师、惠普软件测试工程师职业认证标准,确定专业核心课程,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实施“工学交替、能力递进、学岗直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基础扎实、技术一流、素质优良”的惠普软件开发、测试工程师。第二,构建的思路。探索软件技术专业与惠普基地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企业主选、师傅主导、实岗育人、多元评价”的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培养产业链中具有工匠精神的软件开发领域技术技能人才[3]。第三,构建路径。其一,通过校企互培共育,建成专兼合理的教学团队依托济宁市软件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理事会,惠普公司20多名具有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的兼职教师参与专业教学,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以上教师占比30%以上,专业教师与惠普工程师互嵌,双师共育,建成一支结构合理专兼一体的教学团队;其二,校企共同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通过学院与惠普-济宁基地研讨,明确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为软件技术专业核心工作岗位,分析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获取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参考Java软件开发工程师、惠普软件测试工程师职业认证标准,确定专业核心课程,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其三,校企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共建教学资源针对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标准,校企共同开发现代学徒教学重点课程,以开放校企合作教材为切入点,逐步吸收消化企业化项目、案例资源,共同建设立体化的教学资源,以满足“学徒”多样化学习的需要。完善制度规章,为现代学徒制教学保驾护航。

三、结束语

学院以山东省信息产业职业教育集团为载体,与惠普-济宁国际软件及人才产业基地实现校企“双主体、全过程”深度融合: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培养目标与岗位需求对接,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教学项目与工作内容对接。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项目化管理,构建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运行机制。我们将不断探索实现一个既符合学校教育规律,又适应企业岗位人才标准的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推进高职现代学徒教育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1]朱翠苗.“岗学交替、轮转互动”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探索—以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为例[J].软件,2016(37):8.

[2]姜超.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困境与挑战[J].高教学刊,2016(19).

软件工程师职称论文篇8

关键词:结构计算设计软件设计制图

计算机是知识、经验和思维的替代品。纵观当今世界,这种非常令人不安的观点正在结构工程师中逐渐蔓延。人们似乎越来越愿意相信计算机使他们能对工程作出正确的判断,而根本不去想一想,如果没有计算机同样的工作需要哪些必要的知识和经验。按百分比计迅速增加的工程师相信,解决工程问题的专业知识就是怎样使用计算机以及计算机本身的专业知识。在结构工程界,把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当成能胜任工作的证明,作为一种观点正在象传染病一样到处蔓延。大量的结构工程师确实相信,他们仅仅简单地依靠计算机就可以“解决”工程问题了,而没有认识到高质量的工程只能是渊博的工程理论知识,大量的经验,以及艰辛的脑力劳动相结合的产物。

问题是过分强调自动化技术是以削弱实际知识为代价的,过分强调也演变成了不学习实际知识的借口。从教育和实践两方面来看,如此过分强调计算机带给朝气蓬勃的年轻工程师们一个错误的信息,工程学习和工程实践就是轻松地使用菜单和用计算机生成五颜六色的图画。

在工程设计环境中利用信息自动化技术有很严重的负面影响,信息自动化技术象一样能轻易地诱使大脑相信其虚幻的安全性,知识性和能力。在这些自动化技术实现其真正的价值以前,设计工程师必须不依赖计算机,而用学识和经验去解决工程问题。非常不幸,我们变得如此依赖于计算机,以至于正在迅速丧失不依赖计算机进行计算工作的技能。

与那些只有依赖计算机才能“解决”工程问题的人讨论问题时,一个称职的结构工程师什么样的痛苦和挫折没有经历过?这些人(不要把他们跟真正的工程师混为一谈)已不再有能力,或者从来没学过,不依赖计算机解决工程问题。从根上他们不懂得,计算机不可能记录有关模型、分析和设计的一些技巧。可以这样认为,除了具有快捷的计算速度以外,计算机程序只是一些离散的知识。这些人没有认识到,知识已经远远超过了有限的计算机指令所能编程的界限。真正的工程知识是经验,直觉,灵感,领悟力,创造力,想象力和“认知”的巨大综合体,它超越了任何计算机程序和程序员对结构工程的“理解”。恰恰相反,这些人认定世界是一个巨大的有限元模型,而计算机能够并且也应该自动地建立模型,进行分析,完成设计,打印出最终结果。“工程师”能做的,仅仅是区分规格和需求,给顾客开发票,牟取利润,并且迅速找到新项目。

今后,只有越来越少的工程师能独立地(即不依赖计算机)找出结构工程问题的正确解答,这种对计算机的依赖性将会带来巨大的麻烦。随着对计算机的依赖程度的不断上升,谁来解决工程问题?是那些没有或只有很少的结构工程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程序员,或是有其他专业学位而不是结构工程学位的程序员来做?计算机现在不是,也永远不会是解决工程问题的源泉。只有合格的工程师才能正确地解决工程问题。如果结构工程师们继续制造这样的氛围,在结构工程实践中,首先靠计算机,而不是靠有学识、有创新和有丰富经验的结构工程师本身,就能够解决大部分结构工程问题,那他们就是自欺欺人,也欺骗了他们的服务对象。

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结构工程师发现了一种既非常有效又方便的方式去为顾客服务,它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学习或理解结构工程模型,分析和设计的细节。这种“方式”就是计算机。工程师们现在的行为方式符合宇宙的自然规律,即用最低的能量消耗前进。现在,越来越多的结构工程师对自动化技术的响应就是让计算机工作,同时让自己不再去操心细节了。

现代工程具有复杂的理论细节,依靠计算机的工程不能,根本不能,让人们学习有意义的经验。现代计算机的运算范围和速度,太容易使工程设计变得毫无生气。试问,有谁能抵抗激动和解脱的感觉--不用太多的艰辛就能求解成千上万个方程?又有谁能抵抗诱惑--让自动化技术来“解决”工程问题?真正的结构工程师,不用计算机就能工作的真正的结构工程师就有这样的抵抗力。这些真正的工程师看到了实质,计算机是一种很不完善的工具,它只能处理大量信息。以光速执行的指令大多是没有经验的程序员编制的,它们的可靠性值得怀疑。在计算中,对于受动力载荷的作用的曲壳结构发生非弹性变形时,不正确的结果一样可以在屏幕显示,它们的等应力图看上去也是如此这般地赏心悦目。这样下去,只要手上有计算机软件的使用说明,就可以用计算机得到结果了。或者更方便,只需在图形用户界面上选择合适的菜单,就得到结果了。事实上,如果“靠相互交谈来探讨怎样分析梁和柱,靠双手找出闭合解”会更有利。

也许有人推测,以上论调只能证明本文作者从根本上是反计算机的,或是他没有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美好的未来,或是他对那些在神奇的创意中利用这种技术的专家不屑一顾。然而,并不仅仅是这样。即使认识到计算机的潜力,工程师也对危险熟视无睹。结构工程是对安全性吹毛求疵的职业。在世界各地,结构的特性是由结构工程设计的质量决定的。由于在实践中采用了计算机,越来越多的结构工程师正在制造以幻想为基础的信仰系统,正在发展难以置信的危险期望。随着这一趋势的延续,工程失效的威胁也会按指数形式增长。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工程公司都期盼CAE/CAD软件能将结构工程设计程序完全自动化。现在,越来越多的结构工程师希望在解决问题时他们只需区分类型和条件,让CAE/CAD程序自动生成必要的数学模型,完成复杂而重复的分析和设计过程。最后,由制图工具完成生产图和施工图。在这种环境中,结构工程师唯一的责任就是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评价最后的设计“结果”。这种设计方式注定是灾难性的。数不清的软件开发商为满足市场的需求,不断开发和推销注明有各种用途的软件。于是,不那么称职的工程师就相信了广告,即使用这种软件只要投入很少的人力就能进行工程设计。

软件开发商经常被要求改进结构分析和设计软件,以使用户在不详细了解技术细节的情况下就能够使用软件。例如,这些用户要求开发商创造出不用阅读使用手册的环境。因为高质量的结构工程软件的用户参考手册包括软件的技术细节,限制范围,以及计算所依据的理论和假设,结构工程师们不愿意使用这样的高质量软件。现实是,结构工程师们不希望了解细节。他们所希望又愿意购买的是窗口界面,这种界面能让他们处理信息见得到,然后把结果以彩色图表形式展示。最好还有动画功能,还可以用漂亮的图表打印数值结果。而对于是否能可靠地检测重特征值;或在用反映谱进行分析时是否用了足够的模态;或非线性索单元的理论是否正确;或分析结果对网格的形状和单元的选择是否敏感;或部分固定端刚度是否确切等等方面,如今使用计算机的工程师表示,他们几乎不考虑这些细节问题。

不少人认为他们没有时间,或没人付给他们费用去关心细节。越来越多的结构工程师都持这样的看法。但是,他们确实相信,依靠计算机他们的设计能够达到顾客要求。为什么不能如此简单地相信???/!!!输入数据,然后击键,就有了结果。而且,这种方式几乎没有人力消耗。

当然,计算机技术本身并不坏。然而,问题的核心是结构工程计算中计算机的使用方法,以及滥用计算机不断增加的趋势。在道义上资深工程师和工程管理人员有义务特别强调工程实践中知识,专业技能,以及经验的重要性,而非计算机使用者的“性别”。在结构工程实践中,仅仅关心“怎样”使用计算机是不够的,了解“为什么”这样设计才是关键。专业的结构工程师必须重视手工求解的原理,基本原则和提炼模型,识别计算结果中的错误,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判断计算结果的有效性。对计算机要又敬又畏,对计算结果应持批评态度,尊重工程实践经验,通过工程实践(而不是通过“世界的有限元分析”,或是靠过分的简化去满足那些不合格的结构工程软件的限制条件)学习工程。强调从那些资深的或更有经验的结构工程师(即数量急剧减少,但仍记得不依赖计算机,怎样解决工程问题的真正的工程师)那里学习结构工程。只有通过训练专业工程师,而不是通过训练技术员(即计算机操作员),结构工程界将完全能担负起服务大众的责任和义务。

到底该不该如此担心计算机的不当使用?担心那种怠惰?担心工程界默许这种危险作法?虽然计算机对人类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但如果结构工程师们继续象现在这样破坏性地使用计算机,这些价值就得不到实现。

有什么办法才能使结构工程界改变过分依赖计算机的情况?不再滥用计算机?这些都没有简单的答案。然而,所有称职的,经验丰富的资深工程师都有机会用危险的计算机这一思想去影响年轻人。一个真正的工程师所需要的是不依赖计算机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经常怀疑计算机;在没有深入的论证以前决不使用计算机的结果。在被工程师证实正确之前,假设计算机提供的结果是错误的。在用计算机求解之前,必须先“知道”答案。不崇拜计算机,而崇尚知识和经验;提倡全面了解工程理论和实践中的所有细节;避免为那样的雇主工作,他们仅有的学习机会是通过计算机学,而不是通过有实践经验的真正工程师的深入训练。

计算机不可能,而且永远不可能,成为人类知识,经验,远见,灵感,创造力,独立思维,以及自古以来的勤奋的替代品。虽然在结构工程实践中计算机是非常有价值的工具,但是结构工程师必须认识到对工程学的细节(即原理,方法,标准,道德等等)的全面了解,比懂得怎样在计算机屏幕上游逛不知道要重要多少。警告实际工程师,如果没有计算机他们的结构工程知识不足以胜任工作,他们也没有资格使用计算机(如若不然,那不仅是不道德,而是犯罪)。

所有称职的,经验丰富的工程师都意识到,好的计算机程序造就不出称职的结构工程师,而只有称职的工程师才能使用好的计算机程序。可悲的是,虽然上面的结论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但它并不是今天计算机应用的现实。因此需要让危险曝光,并实现和完善保护措施。

不幸的是,计算机时代的现实是,所有(即无一例外)商业应用的计算机和计算机软件都受制于许多因素,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工程软件作出结构工程问题的正确解答的能力。更值得注意的是,当不正确的结果产生时,它们通常并没有“错”到立即被识别出来的地步。更进一步,有时结果有重大错误,但如果工程师对“正确”的结果是什么直觉也没有(无论是因为无知,还是缺乏经验),也就不可能意识到结果的错误。计算机的危险在于,很多工程师假设(并且几乎所有的工程师确实希望)计算机总是产生“正确”的结果。这样的假设和希望常常会使工程师对潜在的和经常的错误放松警惕性和敏感性!

软件工程师职称论文篇9

关键词:软件;服务外包;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2-0387-02

Application-oriented Software Services Outsourcing Training Model to Explore

GAO Shu-ting,YUAN Chun-xia,GAO Guang-ya

(Henan Agricultural Professional College, Zhengzhou 451450, China)

Abstract: Software service outsourcing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our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high-end services indus? try, however,alent problem become the bottleneck of restricting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the demand for software services outsourcing talent structure, level, ability, and points out the current vocational training institutions in the software servic? es of the existence of institutions, teachers, teaching resources and other issues, then explore the vocational colleges training model of soft? ware service outsourcing industry.

Key words:software; service outsourc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l of teaching; training Person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信息产业结构已经向软件和服务外包方向发展。软件外包是一个新兴事物,最大的特点是绿色,无污染,技术含量高,符合我国产业更新升级的大趋势,已经成为我国发展向国际市场的现代服务业的新机遇。然而,随着软件外包产业的迅速兴起,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各个国家和地区软件外包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高职院校怎样为企业培养出符合软件外包行业特点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已经成为目前重要而迫切的研究课题。

1软件服务外包

软件外包是指发达国家的软件企业将合意或者部分非核心软件开发业务,通过外包的形式给人力成本相对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的优秀软件企业进行开发,从而自身能更专注于其核心业务。而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部分业务通过合同方式发包、分包或转包给本企业之外的服务企业,以提高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效率的一种生产组织模式。软件服务外包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和研发中心外包三大类型。

2软件服务外包人才需求结构

在软件外包项目开发过程中,接包团队一般由项目经理、项目组长和项目成员构成,人才需求结构呈“金字塔”型,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

低层是程序员,也称“软件蓝领”,约占56.5%,主要工作是听从项目组长的指导,根据设计方案编写代码。这个岗位要求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外包软件开发、设计、测试和项目管理的专业技能。这一层次的人员需求量最大,缺口也最大,是软件外包产业发展的基础。

中层是项目组长,也称“软件白领”,约占35%,主要工作是准确了解客户需求,对软件项目进行系统分析,协调各种资源并掌握项目进度和质量控制。这个岗位的要求是人员具有丰富项目实践经验,较强的沟通和决策能力,解决外包项目的具体问题,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这一层是软件外包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高层是项目经理,也称“软件金领”,约占8.5%,主要工作是参与软件外包市场竞争和市场开拓。这个岗位要求人员既懂管理又懂业务,具有开拓能力,了解国际上先进的软件技术、项目管理经验和行业专业知识,能够紧跟世界前沿技术动悉国际化企业运作模式,掌握国际标准和规范,熟悉对方的文化。这一层次的人员需求量最少,但所起的作用最大。

目前中国软件产业稀缺的是“高精尖人才”与“实战型人才”,但长期以来,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普遍沿用传统学科式体系的教学思想和课程框架,这种培养模式是无法打造“软件蓝领”即“实战型人才”的,根据这一现况我校及时对计算机类软件专业的培 养方向进行了重大转型,把对学生的培养重点定位在应用型的软件外包初级人才上。

3校企合作双向教学模式

与企业合作,不仅可以使学生直接接受到企业标准化的培训,还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动向,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质量,并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就业,进而达到促进专业更快更好发展的目的。

一方面,高校破除落后的、封闭的办学观念,主动与企业联系,根据企业生产的特点和企业岗位标示增设或变更课程屋基玉雕放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要求的办学理念,按企业需求设置专业、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和章程体系、联合教材开发、联合建设初衷基地、软件类教师和软件服务外包专家的互聘、确保高校的教学实施和企业生产经营的无缝对接。

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高校在科研和人才综合能力、人才素质平头上的优势,从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尽心尽力为培养企业“准员工”,让高校在技术升级、人才储备、提高竞争力方面而为企业源源不断地输入动力。

4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教育对人才培养模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培养质量。就目前调查分析,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缺乏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

1)高职院校的教师一般是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进行教学的,教师没有“做项目的经历”和“承接项目”的经验,不可能紧跟行业发展将行业所需的技术经验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这是高职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中比较突出的问题。

2)现在高职院校中学科教育元素偏多,职业活动元素不足,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软件工程品质保证、项目规划和管理、I T职业素养和行为优化等方面的培训。

3)在学习中学生缺乏以项目或工程为中心系统的能力训练,学生难以把零散的理论知识集成起来,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4)教师在学校相对封闭,软件技术每年都会有重大技术革新,实际是教师很少能在课堂上讲授的IT技术能追踪市场的实际需求,也就很难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软件外包人才。

5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建议

参照我国建设新型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1】,以及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学生自身的特点,本课题针对校企合作方式下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方案提出以下建议:

1)优化课程结构,更新管理模式。在教学方面,高校应当注重学生交际与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不仅停留在表层,同时在设计培养计划时,应该考虑到课堂与实践教学的学时分配比例恰当,正解处理原有实践课程与实训的关系,避免理论脱节或实践重复。

2)特色专业的设置。包括课程的设置和专业授课方式的设置,在实践课时的设置应该达到理论课的36%以上,另一个特色就是注重学生操作能力锻炼,增加一些实用课程以丰满专业,使得该专业课设置上完全顺从企业导向。

3)开设服务外包行业语言课程。发达国家是外包行业的主要发包国,可能的话开展双语教学,既可以缓解社会上“专业+技能”的综合性软件人才奇缺的现状,也可以拓展高校人才就业渠道,提升人才的就业层次。

4)落实实训环节。培养软件外包服务人才能力的有效手段就是实训,强化在校期间的动手实践能力训练,接受企业提供的真实项目。校企共同管理学生,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文化素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的职业道德,打造“一专多能”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

5)创建校企合作双向培养软件人才实训基地。学校借助与行业协会,与省内外多家企业建立产学研究伙伴关系和实训就业基地,学校投入机房等场地和教学设施,企业投入培训师资,从项目案例、企业文化、企业内部机构设置体系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训。

5学院在办学过程中需要采取的措施

1)学院的教学能够对市场的需要做出迅速的反应。教务处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能够对企业的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满足企业需求,可以采取“1+1+1”的教学模式,1年基础课程学习,中间的1年是专业课的学习,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最后1年是以实训与实习为主,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在课程与内容上进行合理的调整。

2)外包学院的师资要能够满足实用性人才的需求。外包学院的教师队伍实现“引得进来,走得出去”。学校必须让真正能够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企业人员走上讲台,同时也要为教师创造机会与条件,使教师能够到企业去实习锻炼,接受企业管理文化的熏陶,能够胜任学生实训的教学工作。

3)开展深度的校企合作。保持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大力开展与国外外包市场和商业活动的交流,邀请外包客户来做业务学术报告,随时更新知识内容,根据产业发展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指导教学的改进和完善。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必须引进企业项目资源,结合企业师资,完成校内企业实训中心的建立,最后形成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以校内实训为主的实践训练体系,从而保证学生最终的培养质量。

6结束语

随着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数逐年不断的增加,就业困难的问题将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而中国的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需求一大批优秀的软件人才。我国软件服务外包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高校人才的培养模式的制约,建立校企合作双向教学培养模式,使学生具备了软件外包行业要求的基本能力,很好的处理课程与未来职业岗位需求的关系,使得毕业生能够受到企业的欢迎,就业问题也就能够解决。

参考文献:

[1]教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杜卫新,王慧才.高职工学结合“2 + 1”人才培养模式下顶岗实习的实施与管理[J].职业技术教育,2009,30(20):49-50.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李红梅,卢苇,张红延.提高软件人才培养质量产学合作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J ].南京大学学报,2009,45.

[5]傅建球,张瑜.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建设研究[ J ].工业技术经济,2010,9(5):35-38.

[6]陈平生,陈兰生,沈华峰.基于校企合作的软件外包人才培养平台的建设[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93-96.

软件工程师职称论文篇10

摘要:教育信息化要求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WordWonder单词测试软件就是将信息化应用于辅助英语教师测试单词。该软件是笔者针对英语教学过程中单词测试出现的问题而设计的,供英语教师课堂使用,旨在通过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和外部动因来提高单词测试的有效性,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词汇。 

关键词:信息化;软件;单词测试 

一、引言 

21世纪,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的生产生活及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各国普遍关注教育信息化在提高国民素质和增强国家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要求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學手段和方法现代化。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即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本文中的单词测试软件是基于教学经验和需求研发的一款用于辅助教师测试单词的教学软件。 

二、单词测试软件的理论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Jerome Seymour Bruner在其代表作《教育过程》中强调内在动机,他认为对于学习材料的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机。他在书中提出了几个试验性的建议:“增加教材本身的趣味,使学生有新发现的感觉”、“学习动机在旁观年纪必须防止被动状态,必须尽可能建立在唤起对所要学习东西的兴趣的基础上,它的表现必须保持广泛性和多样性”。美国著名教育专家、游戏设计师Marc Prensky在Digital Game-Based Learning一书中同样强调动机的重要性,他指出成功学习的必要条件就是动机,只有有动机的学习者才会不断学习。内在动机(或内在激励)指的是任务本身的兴趣或愉悦带来的动机,这存在于个体内部而非依赖于任何外部力量的驱动。内在动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被社会心理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所关注。被内在动机激励的学生更愿意进行这项任务,并且在任务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外在动机(或外在激励)指的是从事某个活动的行为是为了取得外部收入,外在动机来源于个体的外部,如金钱、分数、强迫、惩罚等。竞争总体上也属于外在动机,因为它鼓励人们打败其他人取胜。 

三、传统单词测试的问题 

单词学习是英语学习中重要、基础的一个环节。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A.Wilkins说过:“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然而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发现,单词是学生学习英语中很大的障碍。目前有很多单词背诵相关的APP可以供学生在手机上进行学习,但学生通常只能短时间记住,很快就会忘记。单词的背诵中并没有注重用法,而且不少学生没有很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即使在大学,在英语课堂中测试单词也是一个必要环节。传统单词测试的内容主要是听写,其方式单一、枯燥、无趣,长期采用这种方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大都临时应付,单词记忆效果不明显,教师的批改任务也很大。学生在传统单词测试方法中找不到学习的内在动机,虽然教师会采取计分或计入平时成绩等外在动机,但是收效甚微。目前需要一种在课堂上测试单词的方法,能够很好地激励学生学习单词。 

四、WordWonder单词测试软件 

针对传统单词测试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设计了WordWonder单词测试软件,该软件获得了广东省高等教育组计算机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优秀奖。该软件有以下特点:(1)增加了学习本身的趣味性,提高了学习的内在动机。首先,它采取团队或单人游戏的方式,测试过程可以是同学之间合作,也可以是单人守擂游戏。现在大部分学生对游戏的兴趣远超过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将学习过程设计成游戏,增加了学习本身的趣味性,让学生有一种新发现的感觉。其次,它的测试内容多样,有视频、音频、图片、例句、词组、单词,而且测试形式多样,有填词、听写、英汉互译、看图猜词等,不再是单纯的听写单词。(2)增加了外部动机。软件中设置了自动奖惩功能,通过不同组或者不同学生之间的竞赛,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游戏当中。(3)该软件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教师之间可以实现题库资源共享、奖惩措施共享等。(4)该软件操作方便,题库及奖惩措施等的编辑操作简单,自动计时计分功能方便教师操作。 

单词测试软件的操作界面如下图所示。在图1左侧的题库列表中,可以选择测试内容;右侧的分组和时间限制均可以通过下拉列表操作,也可以不选分组,点击红色按钮即可操作测试单词。图2为单词测试界面。图3为自动奖惩界面。 

五、单词测试软件总结及展望 

在WordWonder单词测试软件的设计和开发中,我们注重解决教学课堂中传统单词测试的问题,将信息化和英语教学相结合。软件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设计内容丰富,测试形式多样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内部动因,测试单词中的奖惩措施作为外部动机激发了学生学习单词的兴趣。WordWonder单词测试软件在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试用及推广。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该单词测试软件适用于人数不超过30的小班教学中。该软件不仅可以用来测试单词,还可以测试听力、翻译等内容。在未来的开发中,我们会加入更多的测试内容,使其真正成为英语课堂教师的助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美]杰罗姆·S·布鲁纳.教育过程[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82,89. 

[2]贾积有,陈霏,陈宇灏,丁竹卉.从聊天机器人到单词测试和课程管理——“希赛可”只能英语教学系统的进一步研发[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6):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