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产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09:01:20

软件产业

软件产业范文篇1

关键词:软件产业美国爱尔兰软件公司

软件产业具有快速增长和软件服务的需求增长迅速的特点,大多数软件公司都实行全球化运营战略,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的软件产业的跨国运营策略呈现向发展中国家倾斜的态势。一般来说,美国、日本、德国和意大利等国政府并没有为本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特殊的倾斜政策,而是更多地依靠市场调节的作用,依赖企业自身的研发(R&D)投入。与之相比,法国政府比较重视软件的研发工作。而英国、爱尔兰、印度、巴西等国家的软件产业发展则受益于本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本文以美国软件公司在爱尔兰的跨国发展为例,分析了软件产业的跨国运营策略,以期对我国软件业的发展有所借鉴。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软件公司,尤其是产业中的一些重要公司一直渴望拓展他们的全球化业务,在美国软件公司的全球化运营战略中,由美国软件跨国公司领导的爱尔兰软件产业是一个尤为重要的中心点,这与爱尔兰政府引进外资的政策密切相关。

传统上,爱尔兰是以农牧业为主的国家,资源并不丰富,经济比较落后,现有的产业只服务于本地小型经济或为发达的英国经济发展提供原材料出口。1973年,爱尔兰加入欧盟,开始进入欧洲市场。从打开国门到加入欧盟,虽然爱尔兰经济增长获得了较大的提升,但基本上是跟随欧洲发展的潮流,到20世纪70年代初,整个国家还没有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

爱尔兰是个小国,不可能发展重工业,因为无法建立大型的生产基地;不能发展汽车制造业,因为没有这么大的市场。爱尔兰政府起初只是努力吸引更多的外资,并且对各类产业领域都一视同仁。由于给予外商低税收的优惠结果很奏效,因此,政府逐渐开始有意识地选择吸引比较有希望的领域进行投资,软件产业即是其中之一。

1993年,在爱尔兰运营的外资软件公司出口总额达277.4亿美元,其中美国公司占60%,约166.4亿元,而同年美国软件出口总额为252.6亿美元。可见,从爱尔兰出口平台出口的软件是美国软件产业整个出口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O’Riain(1999)的研究表明:美国软件公司从爱尔兰出口的产品至少占他们从美国出口产品的50%,如果仅仅考虑美国出口到欧洲的产品的话,这一比例将更高。因此,爱尔兰是美国主要的软件公司在产业跨国运营上的一个中心点。

美国软件跨国公司在爱尔兰的运营策略

美国在爱尔兰运营的软件跨国公司可以划分成三种主要类型:聚焦制造业、物流、本地化、移植、测试服务的公司;提供系统集成、销售与咨询、定制开发的公司;致力于专用软件开发的公司。这三个领域从表面上看存在明显不同,从整体上看对产业的贡献也有很大的差别。表1列出了按上述三种主要类型分类的、在爱尔兰运营的跨国公司情况。

(一)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软件业务外移

从表1可以看出:以“制造业、物流、本地化、移植、测试”为主营业务的公司中包括许多20世纪90年代世界最著名的软件产业公司,且绝大多数是美国软件公司,占91%。这12个公司尽管雇佣人员达3018名,但从其所从事的业务领域来看,实际上许多是装配工和打包工,并非是软件技术雇员;在爱尔兰从事“系统集成、销售与咨询、定制开发”的跨国公司规模比从事“制造业、物流、本地化、移植、测试”服务的公司规模小得多,只有6个公司,总雇员数为955人,其中美国软件公司占66%,而这一业务领域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在“专用软件开发”领域,美国软件公司只占50%。该领域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从上述三个领域美国软件公司的数量和雇员数量的对比可以看出,美国软件跨国公司在爱尔兰的主要业务定位在各类软件服务领域,而不是软件开发领域。反映出美国软件跨国公司在产业的发展上,采用了将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的业务移到本国之外去完成的策略。

(二)将爱尔兰视为美国软件产品出口欧洲的平台

美国软件产品销往欧洲市场的最大障碍就是“本地化”。软件的“本地化”业务是针对特殊的国家和语言市场对现有软件包进行客户化的过程,主要是进行文本翻译,也可能涉及数据格式和字体格式的改变,以及软件在其他特殊文化方面的问题。爱尔兰政府引进外资的政策之一是为跨国公司提供一个低税收鼓励和补助金政策,这就为跨国公司提供了一个超越国界的友好“场所”,软件商们投资的目标当然地选择了利用爱尔兰政府提供的设施和优惠政策把爱尔兰变成一个美国软件产品出口欧洲的平台。美国的软件产品在爱尔兰经过“本地化”后销往欧洲各国。

据OECD2000年的统计,爱尔兰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软件产品出口国。全球排名前10位的软件公司在爱尔兰都设有分支机构,欧洲市场销售的PC打包软件超过40%产自爱尔兰。

(三)控制软件核心技术外流

美国软件跨国公司在爱尔兰从事的最主要的业务之一就是软件产品的“本地化”。这些世界顶级软件公司有些从未考虑过在爱尔兰进行产品改进和开发的问题,例如Lotus、Oracle。大部分公司主要是受控于母公司的全球化发展战略而始终没有能力超越“本地化”的业务领域。也就是说,美国软件跨国公司在爱尔兰的业务领域与其母公司的产业发展战略有直接关系,许多在爱尔兰从事软件“本地化”业务的管理者认为:要使跨国公司在爱尔兰或在美国之外的其他任何地方,将从事的软件业务定位在产品开发领域需要“永恒的努力”曾有人说:“美国随时在注意王冠上的宝石,他们不能让它们丢失。他们害怕失去控制,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最主要的问题。虽然起初美国总部可能担心爱尔兰的技术能力,实际上是控制问题,并不是有关技术的问题,即美国人要掌握开发的控制权,公司里存在的是以美国为中心的态度。我们的工作小组有一个愿望,希望与爱尔兰主要的软件公司在十分尖端的领域进行合作开发,但设在加利福尼亚的总部很不情愿,他们也有另外的战略考虑,美国公司的想法影响了他们的决定不能顺利进行。”

这一点从母公司的紧迫心理也可得到印证,Microsoft的首席技术官(CTO)NathanMyhrvold曾感慨:无论产品有多好——离彻底失败总是只有18个月。德国的企业解决方案公司SAP的监事会主席DietmarHopp也有同感:即使是在成功的时候,也总是偏执地担心有人会在通往市场领导地位的高速公路上突然超过自己。

美国软件跨国公司对爱尔兰软件产业的影响

美国软件跨国公司在爱尔兰的运营策略对爱尔兰软件产业的发展是积极但有局限的,既带动了爱尔兰软件产业的起步和发展;同时,就软件产业的核心技术而言,这种积极的影响又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一)积极的推动作用

1.爱尔兰软件产业得以起步和成长。美国软件公司在爱尔兰的投资,直接带动了爱尔兰软件产业从零起步。他们所做的贡献在于,一是基于统包式服务(turnkeyservices)发展次供应商,二是印刷软件手册。这两个领域的显著发展成为爱尔兰软件产业起步的突破口。

软件跨国公司在“系统集成、销售与咨询、定制开发”领域的运营,为一些从跨国公司或供应商中以资产分派的形式产生的新公司(spin-offcompanies)带来了机会,新公司在爱尔兰的成长惟独以软件跨国公司的承包合同为基础。这些公司倾向于从最基础的业务做起,并扩大到完全统包式的运营方式,从而为整个生产过程承担责任。在爱尔兰,由于更多的软件跨国公司对次供应商基地的成长进行投资,统包式服务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五年当中从0增长到1.5亿美元。在“本地化”领域,有一些爱尔兰独资的翻译局成长了起来,他们为在爱尔兰从事“本地化”业务的跨国公司提供完备的翻译服务。这些公司的部分创立者也为软件跨国公司工作,因此,公司的业务相对受到软件跨国公司业务的影响。

为了减少对软件跨国公司业务的依赖,爱尔兰的软件公司中也出现了一些成功的商业实践运营模式。例如,一家爱尔兰独资的软件公司,其创立者们过去曾为一家在爱尔兰从事“本地化”服务的软件跨国公司工作,他们利用自己为软件跨国公司工作积累的经验进行新的商业实践:凭他们的天赋将自己变成已开发软件的再出版商。该公司利用他们与国际上的联系建立市场,在做好“本地化”工作的基础上,对美国软件公司为国际市场生产的产品进行再出版。他们设法成功地避免了依赖供应商关系,在事实上拥有了自己地方化的软件产品,并就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了谈判:在软件产品销售中,按每一份复制品给原开发商支付版税。这样,该公司就不仅仅是为软件跨国公司的需要以次供应商身份提供产品服务了。爱尔兰的软件公司在美国软件跨国公司提供的次供应商基地投资中获得了一定的经验和发展机会。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就软件手册印刷来看,一方面,美国软件公司越来越依赖于以外部采购作为一种发展战略,即利用外部的规模经济将成本潜在地转嫁给供应商,这种倾向在一段时期里有加强的趋势。例如,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Lotus和Microsoft,几乎在本公司完成他们所有的工作;而建立于1990年的Oracle公司和建立于1995年的Novell公司,尤其注重用外部采购的方式完成他们的所有工作,而他们只是在总部的经营中协调与供应商的关系。由于跨国公司从来不在自己的公司里印刷他们的软件手册,因此软件手册的印刷在爱尔兰有机会成为一项获益的产业。另一方面,一些爱尔兰本国的公司在印刷产业的新技术领域大量投资,使得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短短五年中,投资额由900万美元增加到1.35亿美元,并几乎完全是按照软件跨国公司的质量要求进行的,印刷系统在爱尔兰有了安装基础。因此,爱尔兰在软件产业引进外资发展的过程中,印刷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2.爱尔兰高层次软件开发队伍获得成长机会。尽管在爱尔兰从事“系统集成、销售与咨询、定制开发”的软件跨国公司的规模比从事“制造业、物流、本地化、移植、测试”服务的公司规模小得多(表1),但他们从事的业务对产业雇员来说更有教育价值。从事系统集成或定制软件开发项目有可能接触一些新技术,能为今后从事更广泛领域里的开发积累经验。

对爱尔兰本国的软件人员来说,最重要的是在从事特殊平台或语言的工作中有机会获得一些宝贵的经验。例如,IBM提供的有关AS400,以及其他IBM平台的经验、Amdahi使用的是各种面向对象的方法等等。显然,在这些公司里掌握了这样技术的爱尔兰雇员,具有进入其他公司承担关键开发任务的潜力。依靠这样的公司,或许还有机会介入项目的管理技术。因此,这些公司聚焦的业务领域对资历较浅和中等资历的爱尔兰软件开发人员,以及项目管理者来说,在技术上的进步大有帮助。但必须看到,美国软件跨国公司为爱尔兰在这一领域提供的机会极为有限。

此外,爱尔兰的一些大学毕业生想方设法进入软件跨国公司是希望有机会移居国外,从而进入软件跨国公司的美国总部加入其核心开发队伍,这种事在爱尔兰的确偶有发生,当然这也是对新兴的爱尔兰软件产业来说是培养本国具有实践经验软件开发人员的最好机会。

3.爱尔兰本土软件公司找到了战略发展方向。由于美国软件跨国公司的母公司出于全球化战略的考虑,对其子公司在爱尔兰的运营主要限定在最缺乏尖端技术的软件产品的“本地化”领域,迫使爱尔兰本国的软件公司逐步认清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即将软件产业的发展定位在软件产品开发的高技术层面。他们将自己看作是通过促进爱尔兰的业务在为国家经济发展的计划尽责,所以他们要求在爱尔兰的软件产业业务中进行更尖端的工作,并在金融、财政和商务软件、基于计算机的训练、通信软件,以及系统软件和开发工具等技术领域进行有益的尝试,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表2)。

表2表明:有40.6%的爱尔兰本国公司从软件产品开发中获得他们总收入的50%以上,而从软件服务中获得他们总收入50%以上的公司占37.3%,总的来看,爱尔兰本国软件产业在更大程度上定位在软件产品开发领域,而不是软件服务领域。

(二)推动作用的局限性

就学习效应而言,“制造业、物流、本地化、移植、测试”领域对软件产业的贡献很少。在爱尔兰,受雇于“本地化”服务领域的雇员不太可能转向本国的开发公司,因为他们在“开发圈”以外。如果定位“本地化”服务的软件跨国公司撤离爱尔兰,将会对爱尔兰产生巨大的影响,总体上将完全改变软件市场的状况,因为会出现大量的剩余人员,而从事软件开发业务的公司又不会雇佣他们,因为他们过去一直在从事产业中低端的工作。而美国软件跨国公司在爱尔兰的投资主要是这一领域,爱尔兰软件产业的发展又依赖于美国软件跨国公司,爱尔兰本国在产品技术领域基于美国软件跨国公司的创新和技术积累受限就成为必然。

软件产业范文篇2

软件业的融资体系

软件业的发展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支持,特别是其发展的高风险性,限制了银行等信贷资金的投入,为此,国家必须考虑在规划软件业的融资制度安排时,能拓宽融资渠道,广泛引导社会各类资金介入软件业,这是促进软件业快速、规模化发展的起点和关键。

目前,依据投资介入企业的时期不同,可供选择的投资形式主要有:种子基金、创业基金、风险投资、上市融资和引进外资等。

(一)种子基金

对软件业来说,资本并不是第一需求,只要有发展前景好的项目,风险资金就会跟进,但由于早期软件创新项目投资风险大,盈利前景不明确,以盈利为目的的资本介入较为谨慎,需要公共基金介入加以支持。此时,设立专项软件种子基金对于启动软件项目至关重要。

种子基金主要由公共基金组成,数量有限,基金运作应采用有偿使用为主的运作方式。种子基金的增值运作对于软件业发展意义重大,在运作中可以不断扩大基金规模,促使软件业进入自我促进的良性循环。

对于公司创新项目,可采取按项目公司总投资额比例配套资金,以低息或无息方式投入,这种投入原则上以引导投入为主,重点是支持创新成果的前期预研。对于社会新创新项目,由于其初期资金困难,要委托业内专业评估机构对其审核,具有发展潜力并且符合产业规划的大比例支持,项目收益后以股权或者贷款的形式回收,同时直接或者委托专业机构介入项目管理。对于能产生巨大社会效益和行业效益的个别项目或者政府招标项目,种子基金可以无偿全部或部分注入,但是对项目要加强管理,做出有助于行业发展的非经济性约束条件。

(二)创业基金

主要用于创新项目、新创企业的发展和成熟期,一般置于创业服务中心或者企业孵化器的框架下运作。创业基金以政府投资为引导,大范围吸收社会闲散资金、风险资金等共同形成。一般来说,政府不适宜全额出资构件企业孵化机构,一方面限于财政预算,政府投入从数量上难以满足大范围的软件企业孵化要求,另一方面也难以形成真正意义的孵化机构企业化运作,并且导致被注资企业预算软约束而投资低效。

基于初创软件企业高成长性和高风险性的特点,使得银行贷款的风险和收益不对称,最终导致初创企业贷款难度大。孵化机构对入孵企业的资金注入,可以采取以创业基金为企业担保贷款的形式间接融资,扩大基金使用规模,也可以直接注资,持有孵化企业股权,同时提供管理等系列服务,降低入孵企业经营风险,达到基金的收益和风险相对称。

为从政策上鼓励孵化机构的企业化组建和经营,在追求机构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达到促进软件业发展的目的,对于企业性质的软件孵化机构在政策上应视为软件企业给予优惠。

(三)风险投资

风险基金的构成以社会资金为主体,政府基金引导参与为主,带动整个软件资本市场的发展。软件业要想扩大规模,参与国际竞争,需要大量资金注入,仅仅依靠政府资金支持和企业自身资本积累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在风险资金筹集方面应起到引导作用,以一定财政资金为基础,降低软件业投资风险,广拓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带动企业的多方面融资。

风险基金采用征股和募股的形式吸引资金,市场化运作,形成有政府资金参与的多层次、多形式风险投资公司,资金运作参照国际惯例。建立一个良好的资本市场环境,通过风险投资的市场化行为,软件企业可能会在短期内获取其发展所需的大量资金。同时,风险投资的市场化选择也能够保证软件行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国家应在软件业发达区域建立软件业风险投资体系,组建多层次科技开发银行,以财政拨款为主,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建立软件风险投资公司,企业化运作;开发风险投资保险业务,降低软件业投资风险,并在政策上给予优惠。

(四)其它方式

上市融资。软件企业上市不仅能提高企业知名度,扩大行业影响,规范企业管理,筹集发展资金,更重要的是通过股市资本运作,顺利实现风险资金的退出和员工持股计划的最终实现,从政策上鼓励软件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对于有上市要求的公司,要不分所有制性质,在许可范围内优先提供服务。

引进外资。推出优惠政策吸引国外先进软件企业投资我国,优化软件业市场和法制环境,创造引资软环境,同时积极在硅谷等发达区域建立联络处。宣传自己,主动积极招引资。

软件设计与开发

软件设计和开发越来越多的为软件工程所替代,作为工程来看待,就会涉及一系列管理规范,投入?产出、产品分类以及产品标准等系列问题。

(一)行业管理问题

软件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和指导,但目前存在多头主管的局面,运作效率较低,建议集中相关主管部门职权,专门成立一个软件发展委员会组织,主管软件业的发展与规划,负责协调与相关部门的关系,妥善处理软件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充分发挥软件行业协会功能,首先应对现有协会加以改造,使其成为一个为保护行业利益,规范行业行为而自发组建的自律性民间机构,其活动经费由协会会员共同承担,领导成员也由会员选举或指定产生。协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运作,面向协会会员负责,对行业行政管理机构不承担义务,这点是保证软件行业协会健康发展的核心。

软件行业协会主要进行软件行业的市场调查、信息交流、咨询评估、行业自律、知识产权保护、资质认定、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工作,目的是规范软件企业行为和促进软件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要加强统计功能,如定期统计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故障率等企业关心的信息。

软件协会也接受行业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承担政府委托的工作,所产生费用可由政府相关部门在经费上适当予以支持。

另外,行业协会有义务帮助每一个协会成员,定期向行业主管部门上报行业的发展情况,代表软件业反映企业的问题及呼声,同时组织企业落实国家的产业政策,就行业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定期、不定期向协会成员行业协会研究报告,传达政府及其它部门重要政策法规。

行业协会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承担制定行业标准,软件业不同于传统行业,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就会为产品的集成和企业的交流造成障碍,制约行业的发展,另外,从长远看,没有行业的产品标准,消费者对软件产品质量难以辨别,最终会造成劣币驱走良币的局面。标准的制定是多方面的,从早期的企业调研、软件制造、后期服务,到提供给用户的应用标准和测试结果标准,这样一套统一标准也有利于企业认证,符合行业长远发展的利益。

(二)软件生产规范性问题

我国共有软件企业2000多家,但大部分规模偏小,基本还处于手工作坊阶段,从长期看,既极大制约了企业发展,又使得产品在技术上缺乏深度、缺乏拳头产品和后继产品,难以和国外企业竞争。

解决生产规范性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在企业内推行ISO9000和CMM标准,相关部门在政策上给予引导,资金上给予支持,以这两个标准为依据,形成具有我国管理特点的软件工程管理,参与国际竞争。故规范性生产至关重要,以印度为例,其软件产业飞速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其重视软件质量建设,目前。全球CMM认证企业中印度就占了一半左右。

(三)人才培训问题

人力资源是软件业最重要的投入要素,更是软件业创造价值的源泉,总体来看,我国软件业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同美国、印度等地相比也都有较大差距。数量不足,制约了软件业的大规模发展,又造成了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的状况;质量不高则直接制约着软件产品的生产能力和先进性。

适应软件业人才的多层次性,软件业人才培训也应是多层次的。软件高级管理人员,特别是针对软件合同管理和项目管理的人才在我国较为缺乏,建议由相关部门出面邀请国内、外专家,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加强业内培训,允许有条件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加强实用软件管理、分析和设计人才的培训,采取多形式产、学、研结合,促进软件硕士点、博士点建设。面向业界需要,调整高校培养模式,加强软件设计、开发的工程化方法教育。大力提倡和推行行业内职业教育,鼓励社会职业培训机构,如ICCP的发展,多形式、大批量培养面向应用的程序员。

就人才使用方面,可考虑降低个人调节税,推行员工持股建设,多方面支持,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软件业。另外,要加强创业环境建设,以孵化器等形式吸引国外人才、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积极参与国际软件人才交流。

软件产品

软件产品按应用层次可分为系统软件,中间件和应用软件。目前,我国还没有自己独立产权的有影响力的操作系统,从长远看,软件业的发展必将受制于人,由于开发系统软件需要大量的人、财、物投入,并且市场风险较大,应形成由政府牵头,以多家企业参与共同开发,成果共享的形式开发有独立产权的系统软件。我国软件业发展应以应用软件为主,应用软件开发进入壁垒低,是发展我国软件业的中坚力量。目前,我国应用软件仅占国内市场30%的市场份额,出口量更小,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中间件近年来已在软件领域形成了巨大产业,据国际数据中心(IDC)研究显示,预计到2020年,中间件全球销售额将超过70亿美元,构建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中间件将达40亿美元。中间件作为基础软件的后起之秀,近年刚刚起步,目前我国同国外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在我国有条件实现跨越式发展。由于软件产品在设计、开发过程中的区别较大,在制定政策时也不应一刀切,而要更多的有针对性的提出促进其发展的措施。

软件业的配套服务机构

软件业是一个开放系统,其发展离不开配套产业的发展与繁荣。目前我国软件业的配套产业还不完善,单纯给予软件业加大优惠,结果是由于其发展环境的制约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政策效率的低下。

鼓励相关“四技”企业即技术培训、技术支持、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将其视为软件业给予优惠。技术培训解决了软件业的人才输入问题,适应软件业需要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而技术支持和服务则为软件产品顺利走向市场,更好的服务于消费者奠定基础。咨询企业与软件企业相分离,更有利于保证软件产品质量,实现软件业内的公平竞争。同时软件业的发展也需要大力培育软件标准公司和软件测试公司,充分发挥其分工优势,给行业规范性提供技术支持。

为鼓励融资,要鼓励面向软件业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投资银行,风险投资企业,管理咨询企业,孵化机构等的发展,最终形成以软件业为主干,诸多服务、支持企业为支干的有一定规模的软件产业群,主、支干互为促进,互为依靠共同协调发展。

软件产品的市场开发

软件业的最终发展还是要靠市场。下面主要从软件流通企业、软件版权以及盗版治理、软件进出口、政府购买和软件测试基地几个角度作简单阐述。

软件流通企业是软件、厂商和消费者的桥梁,特别是由于我国软件大部分企业规模偏小,自销能力有限,如何充分利用软件流通企业的销售技术优势,使产品顺利走向市场,实现资金回流,对于我国刚刚起步的软件业意义重大。培育一大批软件流通企业,给予其比一般商业企业更大的支持和优惠对于软件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困扰软件业发展较大的问题就是软件版权保护问题,我国现在软件版权登记周期由六个月缩短为两个月,但是由于相应机构疏于支持而流于形式,而版权登记制度是打击盗版市场的基础。当前我国软件盗版屡禁不止,成为软件市场的致命伤,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相关部门出于短期利益,缺乏打击力度,从软件业长远发展看,需要进一步调整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惩罚性手段,建立专业执法队伍,整顿盗版市场,规范市场秩序,提高软件业创新的积极性。

软件产业范文篇3

为深入贯彻省市有关加快发展软件产业的会议精神,全面实施“城市化、产业化、数字化、生态化”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区域软件产业发展,现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坚持加快发展,努力打造软件强区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区域“城市化、产业化、数字化、生态化”为战略支撑,以产业规模集聚和品牌培育为发展重点,以自主创业与招商引资为主要手段,加快推进软件产业发展。力争到2010年,我区软件与系统集成销售收入达到200亿元,软件出口2.2亿美元;软件从业人员达4万人,经认定的软件企业达到80家,其中超亿元软件企业达到15家、超千万元软件企业20家;软件产业建筑面积达50万平方米。

二、培育知名品牌,切实形成优势产品群

在积极巩固现有产业优势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政府、能源、制造、金融、教育、交通等行业应用软件,密切关注数码、游戏等新型领域,大力发展嵌入式软件,切实加大对工业自动化软件、软件外包、电力自动化软件、电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支持,不断提高电力自动化应用软件、电信系统应用软件技术水平和国内外市场份额,努力形成制造业信息化软件等特色。积极鼓励和支持我区软件企业积极参与中国优秀软件产品推荐活动,加快培育软件品牌并形成优势产品群。

在加快推进江苏软件园吉山基地建设的同时,坚持以建设软科学园为目标,积极吸引和凝集各类企业的研发中心、管理中心、金融管理中心、各类研究院入驻创业,切实按照软件研发、智力开发与建设软件社区多措并举的要求,努力打造国内外知名的软件产业基地品牌。

三、实施政策扶持,做大做强软件企业

在切实落实国发[*]18号和苏发[2005]17号文件等文件中有关软件产品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及研发费用税前列支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区本级出台软件产业扶持政策如下:

(1)加大对软件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中列出专项,重点支持区内软件产业的发展。

(2)积极吸引境内外著名企业来区创办软件企业或分支机构。凡在区内注册登记并从事研究开发、生产、经营的软件企业,经认定后,按照《关于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若干政策》给予十万元一次性奖励。对通过CMM/CMMI认证的企业给予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通过系统集成资质认证企业给予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3)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支持软件著作权登记和软件产品登记。对通过著作权和软件产品登记的软件产品,其登记费用由政府部门予以补贴。同时,积极做好政府采购正版软件和系统集成服务进入政府采购目录等工作。

(4)降低软件企业的注册门槛,放宽企业住所和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对于从事软件开发的企业,其申请者已取得合法使用权的住宅,经社区管理机构和业主委员会同意,不受物业使用功能的限制,可作为企业住所(办公场所)予以登记;对于住所与生产场所分离的企业,若在同一机关登记可实施住所和生产场所同时申请登记;对于发展到一定规模的软件企业,可以向软件园区转移,并充分享受软件园区的公共服务资源。

(5)积极鼓励软件从业人员自主创办软件企业和软件服务业,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和海外留学人员以自有技术成果在宁创办软件企业。每年从新办企业中择优选出若干优秀创业项目,予以奖励扶持;区政府每两年表彰一次的优秀科技人员中,软件从业人员应占一定的比例。

(6)鼓励软件培训机构来我区设立针对软件企业急需人才的培训机构,鼓励相关培训机构与我区软件企业联合培训软件人才,鼓励职业技术学院等社会办学力量开展软件工人培训,积极引进国内外软件人才培训机构和师资并与之合资合作。对于培训规模与质量达到一定标准、毕业生在我区企业就业情况较好的相关培训机构,区政府将予以补贴。

(7)建立与完善软件产业风险投资机制,积极鼓励和扶持风险投资公司来*设立风险投资基金。

(8)积极支持和帮助企业申请国家、省(市)的资金支持。区科技局等有关部门在今后安排各类科技发展资金时,将有重点地向软件和集成电路等产业倾斜。

(9)建立完善的技术市场等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技术交易和有关政策咨询服务。

四、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考核和统计体系

(1)建立与完善软件产业发展组织领导机制。成立由区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和园区领导参加的区发展软件产业领导小组,建立并落实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软件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软件发展办公室(在区科技局内),负责协调日常工作。

软件产业范文篇4

各街道办事处、各相关企业:

为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软件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市软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文件精神,推动软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现开始*年度*市软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请各有关单位和企业严格按照通知要求,认真做好项目申报工作,于*年7月26日前将书面材料4份和电子版送交区信息产业局。

联系人: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软件产业范文篇5

一、充分认识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软件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也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大力发展软件产业,能够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于*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建设和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普及,*省软件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发展规模和技术人才优势,*省已成为国内软件产业大省。但总体上看,*省多数软件企业规模偏小,开发生产工程化、产业化程度低,与传统产业的结合还不够密切,参与国际化竞争的能力差,对外来企业、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吸引优势不明显等等。全省上下要切实提高对软件产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集中主要力量,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扶持力度,把软件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努力开创*省软件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根据《*省软件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省软件产业要坚持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政府为引导的原则,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围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这个重点,以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满足经济发展需求以及改造传统产业为主攻方向,促大育小实现规模化,扩大开放实现国际化,提高管理水准实现工程化,优化开发环境实现集约化。

(二)发展目标。“*”期间,软件产业要努力形成产业规模优势。电子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普遍应用,软件产业的总体水平在国内居前列。软件市场销售额达到300亿元。建成齐鲁、青岛、烟台、威海四大软件园区和*省软件中间件产业化基地;发展壮大10家大型软件企业;培育20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著名产品;软件出口额超过2亿美元;软件专业人才结构得到优化,并基本满足发展需求。到2010年,初步把软件产业建设成*省信息产业中的重要支柱产业,成为*国主要的软件生产和出口基地,把*建成软件产业强省。

三、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

为实现*省软件产业的发展目标,要认真分析当前阻碍软件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坚持政府引导与企业自主发展相结合,扩大国内应用市场与开拓国外市场相结合,人才的培养、引进与企业创新机制建设相结合,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形成一批有带动作用的软件骨干企业,推进*省软件产业的整体发展。

(一)鼓励应用,内需拉动,促进软件产业的发展。发展软件产业必须坚持以应用为主导。要贯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方针,在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大力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鼓励和引导软件企业与*省的机械、化工、冶金、纺织服装、建材、轻工等传统支柱产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走出一条传统产业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促进服务业大力采用软件产品和服务。积极培育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推进全省信息化进程,把信息化建设与信息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拉动软件产业加快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行业信息化、数字化城市等全省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要优先为省内软件企业提供应用市场,并积极组织实施一批软件产业化示范项目。

(二)加强软件产品的科研开发。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建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结合的软件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省内软件园区、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外国企业联合设立软件研究与开发中心。

集中力量发展一批对软件产业和国民经济建设有重大影响的重点软件产品,突破一些关键技术,提高*省软件产业自主开发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重点支持研究开发软件中间件、数据库、嵌入式软件、网络安全软件、重点行业应用软件、工业自动化软件、企业信息化应用软件等。推行软件开发过程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重视标准化建设和质量体系建设,推广应用软件构件和复用技术,提高企业工程化管理能力,实现软件工业化生产。

(三)深化改革,鼓励竞争,形成一批软件骨干企业。深化体制改革,整合软件产业资源,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软件产业发展规律的企业成长机制。引导软件企业通过改组、联合、兼并以及上市发行股票等多种方式,整合资源优势,壮大企业实力,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以行业应用为重点,发展专业性产品和增值服务,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行业特点、产业优势、规模效应和品牌形象的龙头企业。支持和发展系统集成、集成电路设计、网络服务、信息系统咨询和维护、外包等信息服务业,培育专业化的软件服务企业。鼓励各行业内的软件开发部门转变经营机制,走社会化、专业化、企业化的发展道路。

(四)加快省级软件园区建设。在大力支持国家重点软件产业基地-齐鲁软件园的基础上,选择有条件的市建立省级软件园区。要发挥各级的积极性,将有限的资金和人力资源集中起来,创造良好的产品开发和经营环境,产生聚集效应,形成相对集中的软件产业基地,扶持、培育大批软件企业。“*”期间,全省重点建设齐鲁软件园、青岛软件园、烟台软件园、威海软件园四大软件园区,形成以国家重点软件产业基地?D齐鲁软件园为龙头的“一园三地”发展格局。其他市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也要积极支持和培育软件产业的发展。

(五)加快软件产业的国际化步伐。发展软件出口是*省软件产业加快成长的重要途径。要加大软件产业对外开放的力度,积极发挥软件行业协会和进出口商会等中介机构的作用,引导企业加强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思想以及资金和人才,提高软件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科研开发能力。通过承接委托加工项目、鼓励软件出口实现与国际接轨,提高出口软件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逐步把软件出口拓展到应用服务、系统工程承包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要特别注重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以及著名软件生产国美国、印度、爱尔兰的合作,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及人才成本优势,开拓海外市场。

(六)面向市场,培养人才,为软件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营造使用人才、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的良好环境,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发展软件产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培养、引进和使用并举的方针,加强制度创新,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通过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快建设软件产业的高素质队伍。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把软件人员培训纳入智力引进计划,在智力引进项目中,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软件人员参加培训。

四、主要政策措施

继续全面深入贯彻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精神,认真解决制约*省软件产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为软件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各有关方面要充分发挥作用,通力合作,加大对软件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一)加大对软件产业的资金投入。

1.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企业投资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融资体系,加大对软件产业的投资力度。有关部门与省财政共同安排的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科技三项费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电子发展专项资金等可用于软件产业发展的资金,通过结构调整,适当向软件产业倾斜。省财政每年可视财力情况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作为软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支持软件产业发展。省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重点园区的发展建设。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软件企业和列入省以上新产品计划的软件产品,可享受《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规定的财政专项资金扶持政策。

2.积极引导和推动软件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多渠道、多形式进行融资。促进建立软件产业风险投资机制,鼓励和支持国内外对*省软件产业的风险投资。省高新技术投资基金要把软件产业作为重点投资对象。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对*省软件企业采用信用担保方式提供信贷支持。大力培育和支持优势软件企业采用发行债券、在境内外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发行可转换债券以及实施资产重组等方式筹集资金。鼓励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及人才优势的软件企业以高新技术、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出资入股,无形资产作价总额占企业注册资本的比例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可由投资方自行确定。

(二)优先采用国产软件产品和服务。

1.积极推荐、评选*省优秀软件产品,并列入政府采购目录。政府机构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采购省优秀软件产品或省外企业在省内投资(合资、参股)企业的软件产品。企事业单位购进软件,凡购置成本达到固定资产标准或构成无形资产,可按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进行核算。内资企业和投资额在3000万美元以下的外商投资企业,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其折旧或摊销年限可以适当缩短,最短可为2年;集成电路生产企业的生产性设备,内资企业和投资额在3000万美元以下的外商投资企业,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其折旧年限可以适当缩短,最短可为3年。

2.鼓励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参与*省的信息化建设。今后,由政府投资的信息化项目必须采取招投标方式进行,其中用于购买软件产品和服务的资金原则上不得低于总投资的30%。政府机构和预算拨款的事业单位购买涉及国家安全的软件产品,采用政府采购的方式进行。软件安全产品经国家信息安全认定机构认定后,方可在本省销售。鼓励将软件用于企业技术改造,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改造项目所需的款项,可申请省技术改造贷款贴息和软件产业发展资金。

3.实行软件企业、系统集成企业资质管理制度。尽快建立*省信息化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心和监理认证中心,在全省实行信息化工程招投标和监理制度。建设单位在招投标时要重视承建单位的施工能力和服务能力。凡省内重大信息化项目,承建单位必须能够提供本地化服务。

(三)加大对软件出口的扶持力度。

1.以“一园三地”为基础,将*省沿海地区建设成为国内主要的软件加工出口基地,吸引国外企业在*省兴办软件加工出口企业,鼓励与国外软件企业或软件人员通过资产联结开拓国外市场。基地内软件出口企业可以开立经常项目下的外汇账户,账户的收入范围为经常项目下的外汇收入,支出为经常项目下的外汇支出及经批准的资本项下的外汇支出。

2.对经认定的软件生产企业进口所需的自用设备,以及按照合同随设备进口的技术(含软件)及配套件、备件,不需出具确认书、不占用投资总额,除国务院国发〔19*〕37号文件规定的《外商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和《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可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3.为支持软件产品出口,凡注册资本达到50万元的软件企业,均可获得自营进出口权。支持软件企业到境外开设分支机构,并在设立和办理手续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协助。对软件出口企业参加专业性较强的国际型展览会、新市场开拓等活动的,从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中给予支持。

4.鼓励软件出口型企业通过GB??T19000-ISO9000系列体系认证和CMM认证。符合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使用范围的企业,获得国家认可的认定机构组织认定的GB??T19000-ISO9000系列体系认证和CMM二级认证及以上的企业,认证费用由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给予补助。

(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1.选择10个产品市场前景好、管理水平较高、创新能力较强的软件企业列为省内重点支持的骨干企业,从政策、资金、采购、上市等多方面进行重点扶持,促其加速发展,成为带动*省软件产业快速发展的龙头企业。“*”期间,以中创软件、浪潮软件等骨干企业为重点,支持其优先发展。骨干企业通过积极开展外包服务,形成软件开发、生产的产业链,带动中小软件企业共同发展。

2.选择一些条件较好的企业建立国家和省级软件工程研究与开发中心,重点承担软件研究开发任务。近期要重点支持建立省软件中间件产业化基地,加快软件中间件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加速软件人才队伍建设。

1.高等院校要加强计算机、软件等专业建设,培养社会急需的高层次软件设计、开发和管理人才。以办学条件好的重点中专学校为基础筹建1-2所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形成培养“软件蓝领”的人才培训基地,满足软件工业化生产的需要,扩大就业。鼓励境内外高等院校、教育机构、著名软件企业合作办学或建立软件职业培训机构,培养高层次的系统分析、设计和管理人才。允许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经所在单位同意,通过专职、兼职形式创办或受聘于软件企业,进行软件产品的研究和开发;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聘请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做兼职教授、研究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可与软件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允许在校研究生创办软件企业并保留其一定时期的学籍。

2.凡获得国外长期(永久)居留权或已在国外开办公司(企业)的,经身份认定后,按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注册,注册后可享受本省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其他留学人员经身份认定,按内资企业登记注册后,可享受有关的优惠政策。鼓励留学人员携带软件加工项目来*省从事软件产品开发和生产经营。保证留学人员来去自由,个人所得的合法收入汇出自由。

3.对在软件开发成果产业化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企业以实物形式给予软件人员的奖励部分,准予计入企业工资总额。对软件企业进行股票期权制的试点,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4.对软件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简化出入境审批手续,实行“一次审批,一年内多次出国有效”的方法。软件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因工作业务需要经常往返港澳,可申请办理多次往返港澳签证。

软件产业范文篇6

关键词:复制硅谷;软件产业集聚本质;软件产业供应链与产业链比较

1美国硅谷地区软件产业集群实证研究

硅谷开明的意识、开放的环境、活跃的人才流动使得人们有机会学到更多新的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了地区的经济活力。硅谷知识流动频繁。伴随着人才的流动,知识,尤其是创新性的高新技术,在硅谷区域内由政府、学校、研究机构、公司以及一些培训机构之间建立的复杂网络关系中不断地产生、流动、传播和再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硅谷的发展,成为了硅谷迅猛发展的“血液”。硅谷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11950年代以前:硅谷软件产业创新集群的形成阶段

到1950年代硅谷已经完成了演化的第一阶段即软件产业创新集群形成阶段。其基本的特征是:(1)集群单元已经形成。这个集群单元就是以惠普公司为主导的若干关联企业和大学等机构有机结合所构成的集合体。(2)聚集条件已经具备。一种适应于使硅谷发展成为创新型集群的基础设施、技术基础、制度基础以及文化基础均已基本形成,聚集功能开始产生。

1.21950——1980年代:硅谷软件产业创新集群的成长阶段

从1950年代至1980年代硅谷已经完成了演化的第二阶段——软件产业创新集群的成长阶段,其基本的特征是:(1)外部企业和相关机构大量涌人的同时,集群内大量企业衍生,使硅谷技术创新集群规模迅速扩大。(2)风险投资体系不断完善,创业条件不断得到优化。

1.31980年代到现在:硅谷软件产业创新集群的成熟阶段

1980年代到现在硅谷进入了演化的第三阶段——软件产业创新集群成熟阶段。其基本的特征是:(1)软件产业创新集群各方面的功能已发育完善,配套的功能齐全,企业创新倾向更加突出。(2)企业之间的横向与纵向协作关系不断地建立和完善,创新网络更加完善,产业链条更加发达,整个技术创新集群发育成了一个网络型的价值链群。(3)企业进入和企业衍生的速度减缓,经济内在联系更加高度互动。

2复制硅谷的理论支持

硅谷的巨大成功给世界很大的启发,一般认为软件产业由于资源依赖程度低,对区位指向因素的依赖性不显著,因此这种软件产业集聚易于复制,理论界也认为复制硅谷,在世界其他地方重建一个“硅谷”(软件产业园区)是可能的。理论界对硅谷的复制学说重要基于以下几点:

2.1基于要素学说的理论

Castells和Hall在总结硅谷成功的经验时,指出硅谷高技术活动的要素:与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紧密联系;把政府的空间防卫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一个非联盟的产业传统;当地风险资本的存在;一个完善的通讯网络。他特别强调市场机制对硅谷发展成功的影响。Larson和Rogers观察到,硅谷成功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诀窍、风险资本、工作流动性、信息交换网络、学习性企业和基础设施等。在这些因素中,刺激企业家孵化风险企业的是风险资本和其它基础设施。

2.2环境要素投入的理论

钱颖一认为,硅谷是由一种非常分散的决策过程造成的奇迹,而非是计划得到的。从制度的角度分析,分散的决策、个人的积极性、创造力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政府只是一种辅助作用。吴敬琏提出应为硅谷式科学园的创业活动创造有利的制度和环境条件。中国创业企业的栖息地应当具备四个基本要素:高素质专业(技术和商业)人才的集聚、广阔宽松的创业空间、良好的法治环境、充裕的资金供应。徐康宁认为,创建中国的硅谷,需要从资金途径、人才途径、制度途径、环境途径几个方面人手,尤其需要加强制度要素和环境要素的投入。

2.3基于制度的创建形成理论

蒋春燕和赵曙明发现硅谷的成功源于企业和行业之间广泛的联系,而不仅仅是企业集中所产生的集聚优势。一个国家的技术基础体现在其管理人员、工程师和研究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上,也体现在行业的整体领先性和企业之间密切的关系网络上。张剑文认为,硅谷效应不仅仅是元素问题,更重要的是有一种将这些元素结合并产生强大生产力的对接办法,这种办法就是美国的经济制度和企业文化,如果在制度方面硅谷化,将比仅简单地复制硅谷的组织结构和元素构成,达到更好的境界和技术高度。

3复制硅谷实践的困惑和理论解释的困扰

硅谷的巨大成功和带来的巨大的积聚效应,溢出效应使世界各国爆发了复制硅谷模式热潮,一时各国纷纷建立自己的“硅谷”,“硅岛”,“硅湖”,“硅山”等,但是大多没有达到复制硅谷的预期目标相。在产业集聚的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复制硅谷模式远比复制其他产业模式要困难的多,培养和扶持高新技术创新能力的难度超出了人们的初始预期,软件企业的地理集中,并没有自动产生一个创新中心。

从要素的角度来说,产业应该集聚在资源禀赋丰富,交通便利和劳动力成本低的地方,但世界最早成功的软件集聚地并不具备上述条件;软件产业属于智力型产业,对于知识结构和科学技术的要求较高,对于高科技技术人才的需求高,对于自然资源的要求低,对区位指向因素依赖性不高,因此具有产业要素流动性强的特征,流动性要素相对自然资源不可迁移要素来说,在不同地域移植的是可能的,也就是说从理论上来说软件产业积聚是易于复制的,但实践的结果显示了相反的结果;波特教授在国家竞争力理论中强调国家和区域政府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发现,很多软件产业最初期就是由国家发起和推动的,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建立在大学和科研院校云集的地方,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设施配备,但只是地理上的集中却没有形成如硅谷般的技术创新中心;从制度的角度来说,而国际上许多软件产业集聚模式的“移植”都是在同一种体制下,既市场经济制度下进行的,但多数没能移植成功,可见经济体制理论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市场制度并不是软件产业集聚的充分条件。

面对这种种困惑,我们有必要从理论的角度找到软件产业集聚的真正本质,对于不同地域的不同的语言环境、文化传统、区位优势、经济制度、政府规制等角度出发,找到适合该地域本身的软件产业集聚发展的路径。

根据实践经验,软件产业的集群效应大于传统产业的,其创新性和外部性也远优于传统产业。软件产业集群与传统的产业集群是有所不同的,而对于软件产业集群特征的认识,在理论界还不成熟,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还不丰富,因此对软件产业集群机理的深入研究是理论研究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任务。

4软件产业积聚的本质研究

4.1软件产品积聚:逻辑分析的起点

软件产业集聚首先是软件产品(或者服务)供给和需求的集聚。软件产业集聚是软件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的汇集点,是对软件产品绝对数量庞大、所占分额较大的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一个概括,也是对软件产业的不平衡布局,集聚在极少数地区的一个概括。

4.2软件产业集聚的本质分析

所谓“供应链”的说法很多,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美国的史迪文斯(Stevens)认为“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哈里森(Harrison)进而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执行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络。”该概念重点强调了供应链的战略伙伴关系问题。供应链理论摆脱了现实企业组织边界的限制,强调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合作和交流,生产部门被细化成了专业分工的组织,企业致力于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将其他的非核心的零件或产品委托其他企业生产,采取“业务外包”(outsourcing)的模式,形成所谓的“虚拟企业”(VirtualEnterprise)或者“扩展企业”(ExtendedCorporation)。这种合作和紧密联系正是产业积聚的动因和促进因素。

软件产业集聚区输出其产品和服务参与市场竞争,而产品和服务与其说是由软件企业供给的,还不如烁是由供应链供给的。软件产业集聚不再仅仅是软件企业的集聚,其本质是软件产业的供应链集聚,多个软件企业通过供应链实现核心技术和信息的共享,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整合。同时,由于区位优势,成本优势,创新优势等原因,多条软件企业供应链逐渐形成集聚,同时积聚内部的供应链形成交叉的网络结构,最终成为软件产业集聚。

另外一个与供应链相关的词是产业链。所谓完整的产业链就是指产品的研发到原料采集、运输、半成品、成品生产,到产品进入分销渠道,最终到达消费者,实现产品的市场价值的整个过程,包括新产品的R&D,调研产品市场信息,产品生产流程控制,品质管理和投放市场,所有这个过程涉及生产者和生产活动的组织和利润分配。本文认为产业集聚并不是产业链的集聚。产业链以生产过程为基础,一个生产过程就是一个产业链,无法描述产业集聚的内部状态。

参考文献

[1]刘友金.硅谷技术创新集群演进及其阶段性特征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3):83-86.

[2]CastellsM.,HallP.TechnopolesoftheWorld:TheMakingoftheTwenty-first-centuryIndustrialComplexes[M].London:Routledge,1994:22-26.

[3]LarsenK.,RogersM.SiliconValley:Theriseandfallingoffofentrepreneurialfever,creatingthetechnopoles[M].Massachusetts:Ballinger,1988:31-37.

[4]钱颖一.硅谷不是计划出来的[J].开放导报,1999,(10):7-11.

[5]吴敬琏.中国怎样才能有自己的“硅谷”[J].经贸导报,2001,(9):11-17.

[6]徐康宁.中国硅谷产生的条件与途径[J].中国软科学,2000,(6):101-106.

[7]蒋春燕,赵曙明.“拷贝硅谷”能否成为中国高科技园区的发展之途[J].生产力研究,2001,(1):107-113.

[8]张剑文.克隆硅谷[J].中国中小企业,1999,(3):101-106.

[9]盖文启,王缉慈.论区域的技术创新型模式及其创新网络[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87-93.

[10]朱光海,张伟峰,冯宗宪.拷贝硅谷:一种聚集网络理论解释[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7):44-48.

软件产业范文篇7

软件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优化产业结构、加速经济崛起的先导性产业。为进一步促进我省软件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发展思路和目标

“**”时期我省软件产业的发展思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方针,以提高软件企业创新能力、增强软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中心,重点扶持一批有核心技术的软件企业和良好市场前景的软件产品;加大软件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嵌入式软件系统,不断增强系统集成能力,提高软件服务业水平,促进软件外包、出口;继续改善产业发展环境,鼓励资源整合,发挥行业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加快公共平台建设,努力打造行业发展支撑体系,促进软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目标:培育一批骨干龙头软件企业,到“**”末,形成一批具有品牌优势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秀软件产品,具有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骨干企业20家,其中5亿元以上企业6家,全省软件产业销售收入100亿元,年均增长35%。

二、发展重点

1.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在加快现有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配套体系,提高园区综合服务功能的同时,打造一批新的特色园区。汽车电子软件园:以奇瑞、江汽等自主品牌汽车整车生产为依托,加强汽车电子软件产品研发,提高汽车电子软件本地化配套水平;出口外包软件园:对园区软件出口或外包骨干企业给予政策上的重点扶持,促进软件外包人才培训中心、外包业务服务中心等中介服务平台建设,将合肥逐步建成软件“出口加工区”。嵌入式软件园:以提升传统产业和满足数字家电、移动终端发展需要为目标,建立较为完善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支持一批能形成规模效益的嵌入式软件生产企业加快发展。高校软件园: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设立高校软件园,培育由产学研项目派生出的产业化项目,并接受合作单位入园发展。

2.优先发展面向重点行业的应用软件。包括工业制造、数字广播电视及家电、汽车、交通、电力、农业、通讯、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行业领域的应用软件系统。

3.加快发展语音产业。发挥科大讯飞国际领先的语音技术优势,将我省建成国内最大的语音软件研发生产基地。创建国家语音技术工程实验室,组建语音平台、语音数码、无线增值业务、口语评测及语言学习等研发中心,实现语音产品开发、生产的系列化、工程化。

4.着力构建软件技术支撑平台。推进软件构件库、软件工具库、软件综合服务与管理平台、软件开发实验平台、软件测试与安全评估平台建设。

5.重点发展为本省信息化服务的软件产品。配合“861”行动计划、“数字安徽”建设,为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提供软件技术、产品和服务支撑。

三、政策措施

1.加强对软件产业发展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建立由省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为召集人,省信息产业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省商务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统计局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省软件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协调、解决软件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2.加大对软件产业发展的投入力度。省财政将逐步加大省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投入,重点支持软件产业的发展。省级科技、企业技术改造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向软件产业倾斜,支持软件产业发展。鼓励社会资金投资软件产业。

3.加强软件园区建设和管理工作。合肥、芜湖市要加强合肥软件园、芜湖软件园管理机构的建设,切实为园区内软件企业的发展做好服务。鼓励特色软件产业园区发展,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建立省级软件园区的申报审批制度,对于获得批准的省级软件园,省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省级其他相关专项资金将给予支持。

4.鼓励支持软件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建立和完善国家和省级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鼓励软件企业建立技术中心,构建软件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结合的软件技术创新平台和支撑体系。对财务核算制度健全、实行查账征税的软件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技术开发费,按规定予以税前扣除。软件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在按规定实行100%扣除的基础上,允许再按当年实际发生额的50%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企业年度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当年不足抵扣的部分,可在以后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中结转抵扣,抵扣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软件企业20**年1月1日以后新购进的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和设备,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下的,可以一次或分次计入成本费用,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其中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应单独管理,不再提取折旧;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上的,允许其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或年数总和法实行加速折旧,具体折旧办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软件企业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转化职务科技成果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科技人员个人奖励,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5.加强软件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建设示范性软件学院和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加强对高层次软件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鼓励省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软件企业开展国际交流活动,积极组织从事软件教育的大学教师出国培训,在省管专家中适当扩大软件人才的比例。加强软件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鼓励软件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软件人才培训。对企业当年提取并实际使用的职工教育经费,在计税工资总额2.5%以内的部分,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6.支持软件企业建立智力、技术、管理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机制。建立股票期权等激励制度,通过奖励股权、出售股权和技术折股等方式,稳定优秀人才,确保软件企业的长远发展。

7.鼓励以软件技术成果投资兴办软件企业。技术成果经评估确认后,其作价出资额可占到企业注册资本的35%;比例超过35%且作价金额超过100万元的,须经投资各方约定;登记注册资本在50万元以下的,其注册资本中高新技术作价的部分,经全体股东确认,可不经评估直接注册。

8.鼓励、引导各行业软件开发部门转变经营机制,走社会化、专业化、企业化的发展道路。积极开展软件产业化试点工作,支持汽车、机械、电力、建筑建材等行业的软件开发和信息技术应用服务部门的软件产业化。大力发展与传统产业结合,符合传统产业改造需求的软件产品。

9.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认真落实鼓励软件出口的有关政策,支持软件企业通过服务外包、工程承包、项目承包、开拓国际应用服务市场等多种方式,扩大软件出口,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大力吸引境外企业来我省兴办出口型软件企业。对软件出口企业,按现行外贸出口促进政策的有关规定予以支持。进一步完善软件出口管理办法,按现行出口退税政策对软件企业给予优惠,软件企业可享受便捷通关等服务。简化软件从业人员出入境审批手续,实行一次审批、年内多次有效的办法,方便其赴境外培训、考察和开展国际业务交流活动。对通过CMM(能力成熟度模型)、CMMI(能力成熟度集成)认证的软件企业,从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和省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给予不低于认证费用30%的补助。

10.鼓励采用国产软件产品和服务。政府采购优先使用国产软件产品和服务,涉及国家安全的系统必须使用国产软件和设备。对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建设项目,在质量、性能、服务等同等条件下优先购置、使用本省软件产品和软件技术,优先享受省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在实施省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工程中,对使用本省软件产品和服务的单位,从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给予一定补贴或贷款贴息。

11.大力培育和规范软件市场。继续开展软件正版化工作,各级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必须使用正版软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软件侵权盗版行为,规范软件行业市场秩序。

软件产业范文篇8

面临当前这种严峻形势,走国际化道路是带动软件产业的重要途径。加快软件产业国际化进程,既可以在国内市场提高与跨国公司同场竞技的能力,保证在不断增长的国内市场中占据更大的份额,也可以进入庞大的海外市场。国际化有助于全面提高我国软件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软件企业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可以了解软件产业的前沿技术和软件产业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了解国际软件市场上的客户需求,有效提高软件开发的针对性;完善质量保证体系,规范软件开发的运作机制,提升我国软件企业管理水平;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和造就一批我国的高水平国际型软件人才;最终将拉动我国软件产业水平的全面升级,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国际化是我国软件产业生存、发展的现实选择,是软件产业化发展的本质的、内在的要求,有助于全面提高我国软件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将为我国软件企业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我国软件产业在走向国际化道路的过程中急需处理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1、提升创新意识,坚持自主创新,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加强国际合作与竞争,实现更高层次上的自主创新。

(1)要坚持自主创新,真正找到一个有自己特色的“技术创新点”。

这里套用一句老话——“创新”才是硬道理,“模仿”不是创新。软件产业是“求新”的产业。技术和市场变化迅速,机遇稍纵即逝,软件企业必须持续创新,否则就会被淘汰出局。“人无我有”是创新,“人有我优”也是创新。创新不会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当市场出现同类产品时,只有不断的创新提升,以创新带动产品升级,才能与竞争者拉开距离、保持优势,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中国的软件产业绝对具备自主创新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然而也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我们的民族软件产业才能走上良性、健康的成长之路,进而带动整个中国软件产业实力的真正提高。

(2)加强产业合作,实现共赢。

在国际合作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共识,十年前有人在议论“狼来了,中国软件产业怎么办?”,“以市场换技术”等话题。今天我们都明白了市场换不来技术的道理。只有参与国际合作、国际竞争,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惠互利,为我所用”,才能提高国际竞争力。

对于国内企业之间的合作,我们尚未找到很成功的道路和范例。根据产业统计,国内有大小软件企业13000多家,成一定规模的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亿元人民币)不到200家。这说明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乏竞争力和抗风险的能力。企业间如何加强合作是十分复杂的问题,加上中国传统的“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思想,更增加了合作联合的难度。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软件产业要想和国际化接轨,必须做到以下四点:第一,从产业链的角度,以高、中、低端划分,形成以大带小、以强带弱的企业链条,这样做到优势互补、各有所为;第二,以区域合作的角度,形成区域合作共同体,例如已经开始形成的京津冀软件合作共同体、泛珠三角区域软件行业合作联盟、华东长三角地区软件行业合作联盟,根据区域内经济特色,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区域内经济的发展,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第三,根据自愿的原则,通过收购、重组或兼并实现强弱联合,这也是当前的一种趋势,用友、中软等公司在这方面有非常成功的案例。第四,要努力加快完善软件技术创新体制,推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建立产学研互动创新的体制,面向产业化、市场化的项目,支持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联合,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实现集成互动创新。

(3)要在软件组合上实现创新。

开发核心技术产品固然重要,但是利用成熟的软件产品实现组合也十分重要,要在软件组合上实现创新。比如美国IBM计算机的配件没有几件是美国生产的,基本上都是来自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只要能生产出最后产品,适应市场需求,在国际上能够有较大的市场竞争力,能够创造更多的效益,就是巨大的成绩。开发核心技术软件和培育一个有竞争力的国际品牌一样重要。

2、要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为软件企业“走出去”提供支持和服务,帮助开拓国际市场。

(1)造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一粒种子,从生根、发芽到茁壮成长,必须有合适的土壤、充足的阳光和水分。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也需要在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热情和创新能力的环境中,才能不断成长、脱颖而出。

要改进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若要着力吸引和培养创新人才,就要改革完善鼓励科学创新和核心技术创新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在研究机构、大学和企业中建设卓越的科学和技术创新基地,在加强政策引导的同时,充分尊重科技人员的创新自主权,尊重创新探索的自由。要进一步改革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创新管理,鼓励竞争合作,完善监督评价,提高创新活动绩效,并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探索营造良好的国际交流合作环境。

针对科研管理及成果评审制度落后、不正之风和浪费严重等现象,要尽快建立与创新型国家相匹配的科技管理体制和科技评审制度,加大投入,争取海外学子回国服务,营造科学、民主、公平、公正的科技创新氛围。

(2)培养创新型人才要从教育入手。

基础教育对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基础教育要克服单纯灌输式、加时加量式的教育方法,提倡鼓励青少年与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改变将一切可以讨论的命题变成呆板的选择题的考试方法。改变小学生讲话就念老师代起草的充满套话稿的八股气。鼓励讨论,鼓励切磋碰撞,鼓励殊途同归的探索与另辟蹊径的尝试。鼓励在学习中掌握规范,尊重规范,同时也鼓励从小有主见,敢想问题,敢发言。

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学应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出努力,高等学校应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创新体系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此,首先要改变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和科研的结合,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活力;其次要增强创新思维的训练;再次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最后还要着力创新人格的塑造。

(3)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

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培养敢于创新的氛围,敢想外国人没有想到的;要培养敢干的风气,做前辈和外国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要敢于支持创新,敢于承认创新成果,特别是理论成果。

在创新的问题上,谁也不愿失败,但谁也避不开失败。宽容失败,不怕失败,才能促人踏心实干。倘若急功近利,今天投入了,恨不得明天就成效显著、立竿见影,则往往事与愿违。倘若急于求成,看到失败就气急败坏,则必会令人心灰意冷。倘若心浮气躁,搞短平快,欲一鸣惊人,最终也只会适得其反。苛求成功,无异于给人戴上“紧箍咒”,于无形中造成对创新的压力,导致人们因循守旧,裹足不前,甚至不择手段投机取巧,仿造假冒。“科学是讲求实际的,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承认失败,允许失败,宽容失败,才能倡导一种锐意创新、勇担风险的价值观,才能提供一种开放包容的文化精神,才能营造一种摈弃浮躁、踏实创新的社会氛围。宽容失败,不是要纵容不负责任、无目标的行为,而是要激发人们的挑战精神和战胜各种困难的勇气。把失败变作铺路石,永葆创新的激情,向科学高峰不懈登攀,最终必有收获。要通过政策引导和舆论宣传,在社会上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创新不可能总是成功。要建立创新人才的保护机制,对取得成绩的,要大力鼓励;暂时失败的,也要给予理解和支持,从而调动他们的创造力。

3、要注意保护知识产权,严厉打击软件盗版等违法行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进一步整顿和规范软件市场秩序,为中国的软件产业向国际化接轨扫清障碍。

(1)企业要注重自有知识产权的创造。

企业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没有创新,企业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础。企业创新说到底就是要利用自己的特点和技术力量,努力创造和开发新产品,以保证长期稳定地占领市场。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努力创造自己品牌,开发出一些只有自己企业才能生产的特色商品,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二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创造与自己的生产和经营密切相关的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同时要特别注意商业秘密的保护;三是走出企业自己的特色,利用企业的信誉和文化理念,创造独特的知识产权,不断地在新产品研究开发方面下功夫,力争以产品特色、产品优势、优质服务等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2)企业要深入学习和了解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知识,学会运用法律方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一般来说,经营比较好的企业大多数都拥有一定知识产权。比如酒厂可能需要注册一个有意义的商标,可能拥有相当好的、有特色的配方,可能拥有酒瓶外观的优秀设计方案,可能是拥有一个稳定的销售网络等等,这些都可以列入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因此,企业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弄清楚对不同的知识产权采取那些不同的保护措施,是实行专利保护,还是商业秘密保护,或者实行商标保护。同时,企业内部一般要有专人或者有一个专门部门,来负责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企业应该注意这方面的工作。否则,一旦商标被其他人抢注、商业秘密泄露或者遭遇不正当竞争,就会感到束手无策。

(3)企业要遵照法律和政策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也要受到相应的法律保护。

应该说,不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也不让别人侵犯自己的知识产权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原则。但企业往往在市场运作和产品营销的过程中,并不了解自己是不是实施了不正当的竞争,或者对方是否采取了不正当竞争的手法。这一点对于企业来说是很重要的,如果不了解这一点,企业就很难运用法律的办法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如对方企业在竞争中可能采用了压价排挤对手的行为、也许采取了利用行政手段限制竞争的方法、或许还采用了损害他人商业信誉等不正当竞争方法,造成了自己的企业在经营产品上的困难,甚至失去了已经开拓的市场,对企业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就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或者运用法律的办法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软件产业范文篇9

一、促进软件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一)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自治区自年起设立软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软件产业公共平台建设、产品研发、技术攻关、人才引进、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等。软件企业可申请“五优一新”产业支持资金、科技攻关资金、高科技产品出口支持资金、高科技人才引进资金等专项资金,相关部门要及时项目申报指南,把扶持政策落到实处。

软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创新财政扶持企业发展资金投入方式的意见》(政办发〔〕210号)规定执行,到期收回的资金继续支持发展潜力大、有市场前景的软件产业项目。

(二)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对具有市场前景的自主知识产权软件创新产品项目,根据实际发生费用和经济效益给予一定比例的项目补助;对已取得商业贷款且市场前景看好的项目,根据其贷款总额,按1年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给予贴息补助,期限原则上为1年。支持企业与区内外大专院校联合成立软件研发机构和软件项目课题组,对研发机构或课题组的科研课题,科技三项费给予优先支持。

(三)支持企业提高综合竞争力。今后凡通过CMMI、CMM4、CMM5等相关国际标准认证的企业,除按《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政发〔〕20号)规定的奖励标准奖励外,对其中通过CMM4、CMM5以上认证的软件企业,给予适当认证费用补贴。

(四)鼓励企业开发优秀产品。自年起,对获得国家部委认可并在一个行业系统内推广的优秀软件产品,给予企业不超过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获得“中国优秀软件产品”称号的企业,给予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获得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财政厅组织评选的“优秀系统集成企业”、“优秀软件企业”和“优秀软件产品”荣誉的企业,给予适当奖励。

(五)鼓励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凡我区软件企业,其软件产品和服务进入区外市场的,对市场推介、展会等费用给予一定的补助;对实施国际市场开拓活动并取得实际效果的企业,除享受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支持外,自治区再给予适当补贴。

(六)大力推进“两化”融合。重点推进软件与现代网络融合,与传统产业融合,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对在“两化”融合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企业,根据融合工程总费用和经济效益,给予一定奖励。

二、加快夏软件产业园建设步伐

(七)加强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从年起,自治区高新技术园区建设专项资金每年安排一部分资金,对夏软件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补助。自治区财政厅会同相关部门负责向国家相关部门申请软件产业园建设资金,重点扶持园区内公共软件开发平台和软件孵化器等项目建设。

(八)优化软件企业用地政策。符合高新技术条件的国内外和自治区级骨干软件企业,要在园区自建办公用房或研发中心的,其土地价格可享受工业用地优惠价格;要求租赁的,根据投资额及纳税额,对其办公用房租赁费用给予补贴。

(九)鼓励软件人才建功立业。海外留学人员及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高校毕业生来园区领办和创办软件企业,自获利年度起5年内,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由分享市县财政通过预算列支的方式,用于支持企业发展。企业人员薪酬和新招聘员工的培训费可按实际发生额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

(十)强化服务功能体系建设。在夏软件产业园试点,建立服务园区投融资、产权交易等市场,实现非上市企业的资本流动,逐步形成知识产权、投融资、产权交易、人才服务、企业孵化和品牌推广等功能齐全的园区服务体系。

三、改善软件产业发展的投融资环境

(十一)优化企业投融资环境。各金融机构要大力支持软件企业做强做大,对市场前景好的软件企业,要参照高新技术企业的标准,给予优惠利率信贷资金支持。夏担保集团、银川市中小企业担保中心等重点担保机构,要加大对软件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产业化项目融资贷款担保支持力度。自治区对落实支持项目的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给予一定的费用补贴。允许经过认定的软件企业以知识产权、股权质押等方式获得担保贷款。条件具备时,在产业园区建立软件产业风险投资绿色通道。

(十二)完善优化进出口政策环境。对企业进口所需自用软件制造设备,执行国家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政策;支持软件出口及信息服务外包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和营销服务机构;金融部门要通过提供出口信贷等方式,支持软件产品出口和信息服务外包。

(十三)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国发〔〕18号)文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做好退税工作,减化兑现程序,缩短兑现时间,提高兑现效率。该项优惠政策退出后,视国家出台的相关优惠政策,再执行新的政策。

四、推进软件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十四)拓展人才培育模式。鼓励校企、校校合作等模式多渠道培养软件人才。加快夏软件学院可行性论证步伐,条件具备时成立夏软件学院。鼓励在软件企业建立高校软件专业教学实习基地,缩短人才的供需路径。支持企业高中级管理人员和高中级技术人员参与国内外技术交往,企业参加自治区组织的境外考察及学术交流活动,可享受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等专项资金支持。

(十五)促进人才引进和培养。自治区人才引进与培训专项资金要支持软件企业引进、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系统分析和设计人才。对做出突出贡献或取得重大成绩的软件行业人才,可授予自治区“新世纪313人才工程”证书,并给予适当奖励。

(十六)鼓励就业培训或职前培训。对高校应届毕业生和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经过职前实训或培训后被我区软件企业录用、签订2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规定办理各项社会保险的,按每人不超过4000元的标准,给予用人企业费用补助。

五、创造良好的软件产业发展外部环境

(十七)以信息化带动软件产业。各地、各部门和各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项目要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选择施工企业要考虑有无软件开发资质,有无持续、快捷服务能力,有无后续建设水平。信息化建设要带动软件产业健康发展,软件产业要推动信息化建设向深层次迈进。

(十八)加大对软件的投资比例。财政性资金建设的信息化工程,用于购买软件产品的资金原则上不得低于总投资的25%。鼓励行政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在信息化建设中,与区内软件企业合作开发软件产品或开展服务外包,对形成成果的给予一定奖励。

(十九)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净化市场,打击盗版,保护知识产权,为软件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二十)充分发挥协会服务作用。要充分发挥夏信息产业协会在技术创新、信息沟通、资质认定、项目评审等方面的作用,掌握软件产业发展现状及各项优惠政策落实情况,及时向政府反馈有关情况,促进软件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软件产业范文篇10

第一条为了加快*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根据《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按照其有关部门规定,经认定的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企业,除享受《若干政策》、国家及本市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外,同时执行本政策规定。

第三条本市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企业的认定机构和认定程序,由市信息办会同市计委、市经委、市科委、市外经贸委、市教委、市财政局、市质量技监局等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第二章软件产业

第四条由市政府安排5亿元软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软件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软件项目、软件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并为相关国家项目提供匹配资金。

在上述资金中,专门设立风险种子资金,与国内外各类创业基金、投资公司、上市公司等建立风险投资机构共同投资软件产业。

第五条市经委、市科委、市信息办等有关部门和区县政府每年从其掌握的各类科技发展资金中安排不低于25%的资金,用于支持操作系统、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平台、开发平台、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统、大型应用软件系统等基础软件和共性软件项目的研究、开发。

第六条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建立的各类科技风险投资机构要加大对软件产业的投资力度;鼓励其他科技风险投资机构对软件产业进行投资。

由市重组办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的工作。

第七条凡在沪注册并缴纳所得税的企业用*年*月*日以后企业税后利润投资于经认定的本市软件企业,形成或增加企业资本金,且投资合同期超过5年的,与该投资额对应的已征企业所得税本市地方收入部分,由同级财政给予支持。

第八条浦东软件园、*软件园、国家信息安全基地和*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内的软件企业,当年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超过10%的地方收入部分,由同级政府在专项资金中支持相关园区、基地,用于园区的建设和发展。

第九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简化审批手续,对软件企业的设立实行登记制。

第十条由政府投资的项目,软件系统价格在50万元以上的,采取招投标方式进行。

政府机构和预算拨款的事业单位购买涉及国家安全的软件产品,采用政府采购的方式进行。

软件安全产品经国家信息安全认定机构认定后,方可在本市销售。

第十一条有关部门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盗版行为,并配合司法机关维护知识产权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

各级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必须使用正版软件。

各级财政在每年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用于政府机构和预算拨款的事业单位购买正版软件。当年不购买正版软件的,予以调减相应预算。

第十二条本市建立软件产品出口的互联网专用通道。通过专用通道出口的软件产品,经海关确认后,可按有形贸易方式进行收付汇核销和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第十三条企业进口软件再开发后出口的,经海关核准,对该进口软件采取适当保税措施或按加工贸易办法办理。

第十四条经认定的软件企业,按有关规定享有软件进出口经营权。

市外经贸委、市经委等部门和*实业公司所属各海外公司要支持软件企业到境外开设分支机构,并在设立和办理手续等方面对这些企业给予指导和协助。

第十五条对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设计人员的奖励,经市信息办报市政府批准,免征个人所得税。

企业以实物形式给予软件人员的奖励部分,准予计入企业工资总额。

第十六条软件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经评估验资后,可作为无形资产追加本企业的注册资本金。

第十七条软件企业人员出国,可实行一次审批、一年内多次有效的办法;需要经常派员往返香港的软件企业,可申请办理多次往返香港的手续;无行政主管部门的软件企业人员出国(境),经市信息办确认,可以通过因公渠道办理出国(境)手续。

第十八条高等院校要加强计算机、软件等专业建设,允许在校学生转向软件专业,允许在校学生到企业从事软件开发,对成绩突出者,可给予学分。

高等院校在与软件专业相关的课程教学中,实行“双语”教学。

第十九条鼓励境内外高等院校、教育机构、著名软件企业合作办学或建立软件职业培训机构,培养软件人员。

软件人员的培训,纳入本市智力引进计划。在智力引进项目中,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软件人员参加培训。

第三章集成电路制造业

第二十条新建的芯片、掩膜、封装、测试等集成电路制造及相关项目,经认定,属于技术先进、市场前景好的,由地方财税比照鼓励外商对能源、交通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给予扶持。

第二十一条将新建的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项目,列为市政府重大工程项目,对其建设期内固定资产投资贷款的人民币部分,提供1个百分点的贷款贴息。

第二十二条对新建的集成电路芯片生产项目,自认定之日起3年内,免收购置生产经营用房的交易手续费和产权登记费;免收该项目所需的自来水增容费、煤气增容费和供配电贴费。

第二十三条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场等单位建立全天候预约制度,为集成电路企业进出口货物设立特快专门报关窗口,提供10小时内取、发货便利。

第二十四条由市重组办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企业在境内外上市的工作。鼓励集成电路企业参与上市公司资产重组。

支持上市的集成电路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增发等方式,扩大规模。

第二十五条本政策规定中第七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对软件产业的有关政策,亦适用于集成电路企业。

第四章集成电路设计业

第二十六条由市科委制定专项资助计划,安排经费建立IP库(集成电路设计构件库),并构建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平台,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提供EDA设计服务和性能、质量的评测认证。

鼓励电子整机产品生产企业与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联合开发新产品。

第二十七条境外企业向国内企业转让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等使用权或所有权,其中技术先进的,经同级财税部门核准,免征预提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