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专业毕业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10 21:40:01

工民建专业毕业论文

工民建专业毕业论文篇1

民办高职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参与指导物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来看,民办高职学生论文普遍存在以下问题。自己东西少,抄袭严重现代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下载各种信息的便利。从网络上搜集毕业论文相关资料成为可能,这样造成学生大量下载资料,大篇幅引用,而自己的见解非常少。复制率大往往造成毕业论文整体质量不高,严重制约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这对民办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有消极影响。内容不规范,不符合要求一些学生的毕业论文尽管是自己独立完成,但是内容和结论,大多是课本或期刊早就存在的东西,这样造成文章内容陈旧,毫无新意。例如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引用的物业管理方面法律或条例大多是上世纪90年代的,近年来的物业管理法律或条例被引用的不多。学生论文整体布局不规范,缺少论文组成要素,尤其是参考文献书写不规范,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重点内容不突出,有些论文还存在“跑题”现象。师生交流少物业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安排在最后一学期,在理论上讲时间比较充裕,然而实际上这一学期学生大多在单位实习,甚至有少数学生还在外地实习工作,因此教师很难当面给予他们针对性指导,师生之间交流互动少。交流的主要方式是邮件或QQ,这样论文中存在问题难以解释清楚。只是在答辩前几天,学生才主动和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这样造成教师难以在短时间内给予有效指导,所发现的往往只是毕业论文中的小问题,这对论文整体质量提高没有太大作用。

民办高职学生毕业论文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民办高职学生毕业论文选题要和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一致。但是,目前民办高职学生毕业论文基本上采用普通高校毕业论文模式,强调毕业论文的学术性和理论性而忽视实践性。这样毕业论文就不能充分体现民办高职专业的职业性和岗位性要求,也不能体现民办高职学生的专业特长。由此,造成毕业论文选题普遍偏离民办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凸显不出民办高职教育特点,也没有顾及民办高职学生实际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学生撰写论文的困难度,也给学生草草了事、大面积抄袭他人论文提供了理由。民办高职院校生源因素目前,民办高职院校生源主要来自应往届高中毕业生,甚至有些生源来自初中毕业生。在现行高校招生体制下,民办高职院校往往处在高考录取最后一个批次,在这一批次中学生分数比较低,知识基础较差,具体表现在这部分学生文字处理能力较差,逻辑思维能力不是很高,概括、归纳、总结及提炼能力欠缺,很难把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观点表达出来。因此,民办高职学生撰写理论性毕业论文存在很大难度,一些学生为了毕业,只能抄袭、找人论文,应付了事。此外,民办高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部分学生对进入民办高职院校学习心里不满意,没有个人职业规划,因此学习缺少兴趣和能动性,在毕业论文上表现为不主动联系教师,对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不能完全理解,甚至少数学生根本不理会教师的修改意见,原封不动上交论文。民办高职学生毕业论文管理因素民办高职学生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然而,学生在最后一个学期把精力大多用在找工作或毕业实习上,放在毕业论文上的时间和精力很少。在整个毕业论文期间,指导教师只能通过邮件、QQ、电话等方式与学生联系,不能面对面交流,这种方式使得指导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往往是学生难以理解教师的意图和要求,事倍而功半。此外,民办高职学生没有开题报告这一过程,学生往往不知道自己该搜集哪方面资料,教师也不能提前了解学生撰写内容。指导老师因素民办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不稳定,师资水平不高,具有指导毕业论文经验的教师比例不高,也是影响民办高职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原因。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待遇普遍不高,不能激起其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兴趣,表现为不能认真对学生毕业论文提出修改意见,往往是草草了事;民办高职院校师生比例失衡,教师承担繁重教学任务,一个教师指导几十个学生的毕业论文,在时间有限情况下,教师不可能对每篇毕业论文给予针对性指导;专业教师缺乏,不能对学生毕业论文进行专业指导,往往是非本专业毕业教师指导本专业毕业论文,教师根本不能提出建设性修改意见;有些专业教师自己都弄不明白,更不可能有效指导学生。

提高民办高职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措施

针对民办高职学生毕业论文主要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现提出以下几点措施,以求对症下药,提高民办高职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拟定符合民办高职教育特点的毕业论文主题选题是毕业论文第一步。要根据民办高职教育特点及民办高职学生实际水平,尽可能做到毕业论文主题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论文篇幅适中,不必要求面面俱到,重点突出、结论合理就可以。毕业论文题目拟定要和本专业骨干教师一起研讨,这样可以确保毕业论文主题质量,避免出现偏差。严格毕业论文管理工作首先,抓好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这一环节可以安排在学生寒假前完成,避免和学生实习、找工作的时间冲突。通过开题报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完成选题,拟定写作大纲,并帮助学生完成参考文献搜集工作;其次,做好毕业论文中期检查。这个阶段重点检查学生毕业论文初稿,针对初稿提出格式、专业知识以及撰写内容方面修改意见,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需要修改的部分;最后,做好组织答辩,此时教师要配合学校毕业生答辩安排,严格审查学生论文,确保毕业论文质量。严格指导教师管理民办高职院校队伍在师资水平、教师专业结构以及师生比等方面不像普通公办大学那样合理。因此,为了确保毕业论文质量,必须严格指导教师管理。可以通过培训让没有专业知识背景和经验的教师具备指导毕业论文能力;必须要求指导教师具备应有责任心,认真对待所指导的每一个学生;尽量让骨干教师协助指导年轻教师,避免毕业论文出现专业知识上的错误。

工民建专业毕业论文篇2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实用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民办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文化基础较差,但是活泼好动,动手能力较强。因此,民办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教学模式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扬长避短,因材施教。

1民办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生源特征和学生特点

近年来,民办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招生规模逐年锐减,招生越来越困难,生源质量也越来越差。报读民办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包括普高生,中职生,学生总体学习成绩偏差。随着生源越来越紧缺,为了保证学校发展,民办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一再降低入学门槛,学生整体文化水平偏低,素质参差不齐。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兴趣不足,迟到、旷课频繁,课堂上睡觉,玩手机,“抬头率”不高。

2民办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建议

民办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特性直接影响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为培养民办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高素质应用型的人才,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必须实行适合此类学生特性的教学模式。传统课堂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不适合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活动,必须采用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激起学习兴趣及学习的主动性。

2.1全程实习实践

将实习实践贯穿于物流管理专业的整个学习阶段,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设置与理论课程相结合的实习实训课程。大一进行参观实习,比如参观仓库,配送中心,港口码头,物流园,国际物流装备与技术展览会等等,让学生首先对物流有一定的基础认识;大二开展与物流专业主干专业课程相适应的课程实训和课程实习,比如运输与配送管理课程配合企业物流沙盘实训、企业物流管理课程组织学生到生产制造企业参观生产流程等等;大三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企业顶岗实习,结合顶岗实习的工作经历完成实习报告;最后针对具体企业存在的真实问题,撰写完成毕业论文。

2.2建立校企共享型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的宗旨是培养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2018年2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制定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明确指出,职业学校要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参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对学生毕业后的市场适应性,企业的人才储备及教师知识背景的丰富,学院的持续发展等都有重大意义。目前民办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形式有共建校外实习基地(顶岗实习模式),“订单”合作模式,工学交替模式,教学见习模式,产学研模式等。但是大部分并没有在人才培养方面,课程设置方面,实习实践方面及产学研方面真正深入合作,主要实施的是订单班和共建校外实习基地(顶岗实习模式),而且就这两方面的合作也存在诸多现实的困难。一方面,在物流行业中,很少企业能同时接纳一个班四五十个学生统一到企业集中实训一周以上,企业满足不了学校的实训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家境普通比较富有,学生个性独特鲜明,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很广,每一届学生毕业后很少会有十个以上的学生去同一家企业就业,校企合作的订单班效果很难实现,学校满足不了企业的人才需求。学校校企合作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企业校企合作的目的则更多的是考虑利益,学校与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目标不一致,单纯的订单班和实训基地模式实际上并不能持续。目前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条件投入严重不足,且实训的设施设备陈旧,完全跟不上行业发展的步伐。随着智慧物流时代的来临,物流设备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大型的物流企业每年花费高达数亿元的资金用于物流设备的更新换代升级,任何民办高职院校都不可能凭自身能力与物流技术发展同步持续更新物流实训室。建立校企共享型实训基地将是民办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的新模式。民办高职院校可以同时引进多家企业,共同投资,建立校企共享性实训基地。企业投资或者学校向企业租赁最新的物流设施设备,供学生实训及培训考证。学校和企业对物流专业实训基地进行统筹安排,共同开展课程开发、实训、培训、考证、技能大赛、科研等业务,实训基地还可以用于企业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或者持续学习培训,甚至对社会开展培训服务。同时,各企业可以开展企业内部认证培训,将参与认证的学生培养成本企业的储备人才,促进校企合作的持续深入发展,促使共享实训基地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共享资源,学校可以借助企业的资源派送教师下企业实践,企业可以借助教师的专业知识进行研发创新,帮企业解决一些实际的科研难题。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对学校对企业都是双赢的结果。

2.3物流技能竞赛常规化

物流技能竞赛,一方面可以考察学生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等。物流技能竞赛代表着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现实要求,通过物流技能竞赛倒逼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及改革,并将技能竞赛作为一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主要形式。目前开展的物流技能大赛,有政府组织的,有行业协会组织的,还有企业组织的。政府跟行业协会组织的物流竞赛,都需要先进行方案设计,再进行操作完成。民办高职院校由于在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设施设备投入少,致使比赛中使用的大部分设备都是教学中没有使用过,甚至没有见过的。这使得民办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很难参与政府跟行业协会组织的物流竞赛。企业组织的物流竞赛大部分是线上比赛,或者线上线下相结合,主要是物流专业知识及综合模拟经营,民办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可以广泛参与。但是,学校不认可这类比赛的成果。这使得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参加物流技能大赛。民办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要真正在教学中融合物流技能竞赛,首先可以举行物流管理专业的校内赛,在专业现有的资源条件下,利用一些企业开放的物流技能竞赛平台,广泛开展校内的物流技能竞赛。其次,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共享物流实训室,根据现有的部级技能大赛的赛项,配置物流实训室的设施设备,将物流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结合当前开展的技能大赛项目进行项目化教学,逐步构建从课堂到校级竞赛到市级竞赛到省部级竞赛到部级竞赛的技能竞赛体系。再次,还可以组织结合合作企业真实运营情况的学生竞赛,提高企业的品牌知名度,促进课程教学的多样化,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各门物流专业课程也可以结合课程知识开展一些课堂竞赛,增强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并能学以致用。

2.4融入游戏教学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内容本身比较枯燥乏味,民办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活泼好动,将游戏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掌握课程的理论知识。比如,在企业物流管理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做“汉堡游戏”,让学生了解精益生产的相关知识点;“囚徒困境”游戏则让学生理解了供应链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及畅顺沟通的重要性。实践证明,游戏教学使课堂变得轻松丰富,深受学生的喜爱,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5毕业论文真题真做

很多民办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都要求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但是对于毕业论文的标准非常模糊,要求也很粗糙。有些院校把毕业论文安排在第五学期学生去顶岗实习之前完成,且只是作为一门课程作业来完成,对是否分析解决了实际问题并不考核,很多学生都是东拼西凑堆砌完成要求的字数,这样的毕业论文毫无意义。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毕业论文目的在于加强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也应该紧密联系实际,真题真做。对于民办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一方面,物流教研室可以组织物流专业的老师下企业调研,根据企业的实际问题采集真实的研究题目,组织学生选题并完成论文。另一方面,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有安排至少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可以安排毕业论文与顶岗实习同期进行,学生可以在顶岗实习的工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形成毕业论文的选题,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及工作环境分析问题,进而改进工作中的问题,完成毕业论文。同时,企业的指导老师参与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及答辩指导,确保毕业论文真正能联系企业实际并服务于企业。

3结论

作为一门实用性操作性极强的学科,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必须与企业需求一致。但是,由于民办高职院校由于资金等资源有限,使得民办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充满了艰辛与挑战。如何通过教学改革使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够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是每一位物流管理专业的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就目前民办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吕贵鑫,冯卉苒.民办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468.

[2]梅阳寒,李笑勉,罗冬初,陈雪梅.多维度的校企资源共享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实践探——以东莞安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校企合作为例[J].探索,2018(3)

工民建专业毕业论文篇3

【关键词】交通工程 毕业设计 质量

本科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常规性教学工作,是检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校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证明,毕业设计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实际能力、毕业后的就业以及学校的社会影响。

1.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我校交通工程专业经过50多年办学经验积累,形成了鲜明的专业定位与办学特色。目前形成了总图设计与运输工程和交通工程两个专业方向,其中总图设计与运输工程专业方向办学历史悠久,基础积淀厚实,在全国有重要的影响。该专业方向主要研究工业与民用建筑场地的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管线综合设计运输系统设计和绿化美化设计,专业综合性强,研究内容涉及面广,是我国唯一的总图运输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在全国具有唯一性。交通工程方向于2003年开始招生,培养交通规划、设计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与以前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就业范围拓宽。总图运输专业方向的本科毕业生不再局限于工业设计院,近年来分配到民用设计院的学生比例不断增加,而工业与民用设计院的总图运输设计的侧重点有明显不同。②两个专业方向相互渗透。为了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重创新”的高级专门人才,我校交通工程专业搭建了许多平台课程,充分满足两个专业方向的学习。目前90%以上的交通工程专业方向本科毕业生在总图运输岗位就业,如何确保交通方向的毕业生能胜任总图运输设计工作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③过分依赖指导。大部分学生过分依赖教师指导,毕业生独立工作能力较差,设计成果创新之处极少,这样不利于今后走向社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开展科研和工程设计活动。

为了改变目前的现状,满足社会需求,急切需要研究如何提高交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

2.提高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的对策。

2.1 科学选题。根据我校交通工程专业的专业特色,在确定课题时强调专业性、实用性、代表性和综合性,严把选题关,力求使学生受到全面锻炼。

2.1.l 选题性质。选题尽可能做到与社会生产实践、科学研究项目和实验室建设相结合,以增强学生参与社会和生产实践的意识,了解交通工程专业在国家基本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从而正确引导学生的专业定位、择业观念,不断提升专业素养。由于交通工程专业属于应用性较强的工程技术类专业,因此工程应用类型的选题占较大比例,目的在于强化基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训练,锻炼学生专业基本功。同时应增大科学研究类选题的比重。通过撰写毕业论文,一是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二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撰写专业学术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2.1.2 选题内容。交通工程专业具有涉及领域广、实践性和综合性强等特点,结合本科生的就业方向,各年度的选题内容广泛,覆盖的知识面较广,几乎涉及到各大个行业,如钢铁行业、化工行业、电力行业、建材行业等,根据近几年学生的就业去向,还增设了民用方向。同时要保证选题难易程度适当,要根据每届学生的具体隋况,调整题目的难易程度和工作量。在对2009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中,有22.8%的学生认为难或较难,61.4%的学生认为难易程度适中,15.8%的学生认为易或较易。

2.1.3 选题方式。选题先由指导教师提出,经教研室充分讨论和教研室主任审阅并签字后上报学院,经分管教学院长批准签字后,方可列入选题计划。指导教师根据批准的选题计划,编写任务书。选题计划和任务书确定后及时向学生公布,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兴趣,申报选择意向。

2.2 注重指导。在毕业设计中,指导教师是整个毕业设计的组织者。从毕业设计的准备工作、任务布置到设计指导,指导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作用。首先,指导教师应结合自身具有的实际设计和研究工作的经验注重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教给学生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其次,让学生进行必要的毕业设计资料文献搜集和阅读及相关知识的储备,充分与学生交流,与学生共同制定设计主攻方向、研究路线和设计进度,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找到毕业设计的恰当切入点,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再者,注重指导的方式与方法,毕业设计应强调创新性,避免越俎代庖式具体的指导。在指导2009届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中,要求学生记录工作日志,实行每周汇报制度,每位同学介绍自己一周的设计情况,并在每张图纸完成后,组内的学生互相评图,找出不足,并进行总结,收到了良好的成效。这种方式不仅及时督促了学生,而且为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搭建了交流的平台,同时还大大地锻炼了学生的组织整理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3严格管理。

2.3.1 保证出勤。考勤实行三级管理制度,一是指导教师对学生实行考勤制度,保证学生出勤率;二是学院教学办及督导组对指导教师和学生实行抽查,要求指导教师每周指导次数不少于4次,指导实践每次不少于2小时;三是学校教务处和督导组实行中期检查,对教师的指导情况和学生的设计进度进行检查。

2.3.2 设计成果管理。在毕业设计结束后,指导教师和学生按照学校及学院的相关规定提交毕业设计教学资料,由专人负责建立教学档案,指导教师在规定的时间进行自查,总结经验,同时教务处组织专家对毕业设计成果进行全面考核。

工民建专业毕业论文篇4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培养目标;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80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6-0808-04

民族传统体育是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确定民族传统体育学为体育学下的二级学科,纳入了学科发展的轨道。1998年,民族传统体育出现在国家教育部新修订的本科专业目录上,自1999年开始招收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生。这为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丰富体育文化,培养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作为民族传统体育,国外没有现成的经验,国内的理论研究视野多局限于项目和技术,缺乏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支撑和宏观上的把握。十年过去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学科体系建设仍然处在经验阶段。表现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的主干课程是武术学科,武术学科研究的内容又多为技法。

为了使民族传统体育学成为传承民族体育文化,弘扬民族体育精神的载体,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完善奥林匹克运动的载体。必须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进行深入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民族传统体育学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武术学院毕业并参加工作的往届毕业生、武术学院2003级应届毕业生、2005级在校大学生、在校学生的家长。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本文收集的资料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 教育部关于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方面的指导文件:2) 开设民族传统体育学部分高校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等教学文件:3) 2000年以来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相关研究成果。

1.2.2问卷调查法本文根据调查内容所需设计四类问卷:调查对象是如上“调查人员”栏所述四类人员。共发放问卷450份。其中往届毕业生50份,回收38份:2003毕业生85份,回收79份:武术学院在校2005级学生100份,回收89份:学生家长45份,回收36份。问卷进行了新度、效度检验。

1.2.3逻辑分析法本文依据对民族传统体育培养目标为逻辑起点,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学时分配等相关问题进行依次递进的逻辑推理。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问题原因和解决对策。

1.2.4数理统计法将回收的问卷进行分类统计,并在SPSS上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民族传统体育培养目标的设定

2.1.1确立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

2.1.1.1我国当前政治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对高等人才的需求我国正处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革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99年6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规定》,明确指出我国素质教育的宗旨和目标就是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当前形势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学生必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健康人格的铸造和人文素养的提高。

2.1.1.2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有人指出中国高等教育: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底蕴不够: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科视野和学术氛围局限:过重的功利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和扎实的基础训练受到影响: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抑制。

人文素质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1) 具备人文知识;2) 理解人文思想;3) 掌握人文方法;4) 遵循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真谛所在,是人文素质的核心。人文素质缺乏会影响大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对工作的创造能力、对问题的洞察能力、对事物发展的前瞻能力、对问题的分析、判断、解决的能力。而文化素质欠缺,文化根底肤浅,正是当代学生素质缺陷的突出表现。

考察世界高等教育,有两种典型的模式:1) 以美国为代表的通才教育,2) 以原苏联为代表的专才教育。在信息时代,“方法教育”尤为重要。方法教育的实质在于学习技巧的提高与学习的有效性的增强,在于对资料卡、图书馆、计算机、信息网的充分利用。

文辅相教授提出教育的第3种模式:“普通教育――专业教育――‘临床’教育”的构想。这种基本模式的设计基点在于要正确处理好以下三对关系

普通教育与专门教育的关系,实行专业性教育与综合性教育相结合,让专业人才的成长建筑在较宽知识面的基础上。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实行现代科学教育与现代人文教育相结合,让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建筑在较高文化素养的基础上。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关系,实行理论与实际结合,让人才的培养不囿于书本和学校的范围。

2.1.1.3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特性对其培养目标的要求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几千年形成的民族文化在体育领域的缩影,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身体活动形式、内容、风格、偏好等。随着国家地位和民族威望在国际社会中迅速提升,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开始走上了全面振兴的道路。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为当前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源,它所承载民族自身内在的信仰、思想、文化素养的追求,或者说人文精神、文化底蕴是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生存的重要文化标示。弘扬民族体育文化,充分挖掘其教化功能,振奋民族精神正是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优势和特色,这一点是确立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立足点。

2.1.1.4社会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培养学生的实际需求状况由于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设置包括三个专业方向:武术方向:包括套路、散打:民族民间体育:体育养生。

2.1.2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及目标确立

2.1.2.1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培养目标存在问题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建院1958年。1998年以前,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为了解决武术师资、教练员和科研人员。根据社会对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需求,民族传统体育学于1997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批准,被设为体育学下的4个二级学科之一;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新修订的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将武术专业拓宽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北京体育大学民族传统体育(前身为武术学科)的本科学生培养目标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表1)。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目前民族传统体育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具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能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存在问题是:过窄的专业技术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忽视了民族传统体育的特殊地位和功能;与遵循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创新的人才培养要求相背离。这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和扎实的基础训练,并且与社会发展对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需要相脱节。

目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实际就业与培养方向存在差距。

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学培养的学生就业定位在运动训练和学校体育教学两个方向。然而,近三年的就业形势表明,毕业后从事专业运动训练的学生人数占毕业总人数不足2%;毕业后从事教学的学生人数占毕业总人数不足20%;从事公安的学生占到15%以上,有不少学生选择了自谋职业。而且,通过在校学生及其家长的调查显示。有45%左右的学生和38%的家长希望毕业后从事公安工作;有30%的学生和35%的家长希望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只有8%的学生希望从事教练员工作。这种培养方向和就业实际的差距一方面来自于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培养目标的单一性,另一方面来自于高校扩招后高等教育普及化所带来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综合性、高学历的现实状况。

2.1.2.2民族传统体育培养目标定位综合上述分析,本文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培养目标应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培养基础扎实、知识全面,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和科学精神、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掌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实际工作能力较强:从事民族传统体育以及相关领域教学训练、管理、社会健身咨询与指导以及安全机构等工作,承担弘扬和传播民族体育文化精神的“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

2.2民族传统体育培养规格及其能力2.2.1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培养规格及存在问题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2003年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培养规格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武术、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受到这些方面的技术、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组织教学、训练、科研、竞赛、裁判、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武术、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的技术技能;具有在本专业领域进行教学、训练、指导与管理的基本能力;熟悉国家所制定的与本专业有关的方针、政策与法规;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发展动态;掌握有关本专业的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目前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没有体现素质教育和人文修养的理念;在知识和能力结构上,没有体现本科教育厚基础、宽口径的知识结构,而是过分强调专业技术;在技术上有过多依赖竞技体育的倾向而缺乏对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不具有本专业特色能力,缺乏社会竞争力;没有体现一专多能的社会需求,能力结构单一。

2.2.2民族传统体育培养规格定位作为高等教育有机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学生理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文化素质: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学习世界优秀文化遗产,掌握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加强文学、艺术等诸方面的修养,必须达到高等教育标准,能够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核心是做合格的大学生。

思想政治素质: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核心是做当代合格的中国人。

道德素质:遵循社会公德和较高职业道德的素养。核心是做高尚的公民。

业务素质:一专多能,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核心是做合格的高层次劳动者。

身心素质: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人际交往好、适应环境能力强。核心是做具有强健体魄的人。

综合素质:既要具备专业特长,有鲜明的个性,又要知识面宽,全面发展。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保持可持续发展。

因此,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培养规格应定位为:

本专业学生必须有较高的政治素养、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主要掌握武术、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接受相关技术、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组织教学训练、组织竞赛、管理、社会指导及相关领域的实践能力。

毕业生应补充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对人文学科、社会学科基本知识有一定了解;初步掌握继承和弘扬民族体育文化精神的理论与实践能力;掌握一定法律、公安领域相关知识,为从事国家安全机构工作打下基础。

2.3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体系2.3.1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体系历史回顾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了几次大的课程改革,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课程结构有所改革,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但就大的框架和体系而言,基本上仍然延续了50年代初的模式。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包括:

1) 公共必修课。共30学分占到总学分的18.18%,其中外语为16学分、计算机为2.5学分、政治思想教育为10学分、军事理论为1.5学分、法律基础为1.5学分。

2) 专业必修课程。目前包括体育学概论、应用写作、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教育学、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中国文化概论、运动训练学、科研方法概论、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和专项训练。共70学分,占 43.75%。

3) 限制选修课(一)。包括传统武术各拳种、中国武术史、武术基础理论、中华体育养生概论、古汉语、体育社会学、中医基础理论、体育测量与评价、可视化程序设计以及中国式摔跤、体育养生、、木兰扇、舞狮、短兵、太极拳、散打、跆拳道等专业技术课程。共28门课,选够25分,其中必须包括10学分学科知识。

限制选修课(二)。分为运动训练方向和体育师资方向。前者包括运动训练方法、运动生理机能评价、运动员科学选材、疲劳恢复与营养、运动员生理机能生化评定、运动员心理咨询与训练、运动生物化学、运动技术分析与诊断。后者包括现代教育理论、学校体育学、体育舞蹈、田径、篮球、乒乓球、体育游戏、体育保健、教育心理学、足球、体育教学基本技能。选够10学分。这类课程主要是为将来择业准备的教育。

4) 任意先修课。共15学分,占9.39%。

5) 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与学术活动三部分。共10学分,占6.25%。

完成全部计划共160学分达到毕业标准。

2007年计划虽做了相应的调整,但基本格局没有变化。

2.3.2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1) 目前许多全国重点院校都推行“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方针。在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在高年级进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逐步推进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学分制。而北京体育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方向课程几乎占据了77%。这严重偏离了目前加强基础淡化专业的方向,尤其受竞技体育的影响太大,通识教育严重匮乏,更像是职业教育。

2) 除了公共基础课所涉及的跨学科的内容外,民族传统体育跨学科的课程少之又少。现有的课程存在重复设置现象。例如,运动训练极其相关学课课程多处重复;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武术基础理论、中华体育养生概论存在重复设置;中国体育史、中国武术史存在重复设置现象。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之间存在重复设置想象。术科类的重复设置现象也相当严重,套路类的专项训练与竞技武术中的长拳、太极拳、南拳、刀枪剑棍术有大量重叠、而传统武术也包括这些内容。专项训练中以散打为主、副项包括短兵和跆拳道,而限制选修课也有这些课程的设置。

3) 学科建设不够完善,缺乏支撑民族传统体育学的主干课程。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学对外的主干学科有:体育学、历史学、中医学三门,主要课程包括: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中国武术史、中国文化概论、武术理论基础、传统体育养生学、中医学基础、专项理论与技术、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心理学。这显然存在明显不足。

主干课是指对专业建设和发展能产生重大影响的核心课程,是对实现培养目标能起主导作用的专业必修课和公共必修课。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设置中缺乏支撑本学科的主干课程。当然,这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民族传统体育学科起步较晚,学科建设由不成熟到成熟有一个过程;另一方面,基础理论研究严重滞后,影响了本学科发展。再者,尽管学科成立已经有十个年头,有近80所高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但是缺乏学术交流的平台,没有相关的专业学术刊物。没有权威单位领导,各自为政,重复办学现象严重。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发展。

2.3.2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体系改革方案首先,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文素养。通过增设通识教育中哲学类、文学与艺术类、历史类课程;专业理论中国武德教育课程;跨学科拓展课程公安基础理论类课程;公共选修课程中的人文社科课程。即全面,又灵活全面培养综合素质和加强人文素养。

其次,淡化竞技,突出技能培养。适当减少运动训练方向的课程和学时比例,增设提高学生技能的课程尤为重要。例如,通过专项教学与训练,在保障专项训练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学生教学、训练能力的培养,增加假期社会体育指导环节,扩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增强才干。

增设公安类基础理论课程有利于增强学生与法律有关社会学知识;针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特殊性,有利于进行预防犯罪教育,防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针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就业方向的引导,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目前,毕业的学生中大约有20%左右的学生毕业后从事公安、特警、等相关工作,而且随着公安院校的转型,未来到公安系统就业的人数有增加的可能。

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主干课程的最终形成。目前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缺乏主干课程。通过增设武德教育、武术文化学等相关课程无疑丰富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体系的内涵,为民族传统体育主干课程的形成奠定基础。

凸现学科体现特色。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课程改革中增设武德教育、武术文化学等相关内容正体现了继承、传播和弘扬民族精神。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1) 当前民族传统体育的培养目标缺乏当代教育理念:过重的功利导向,没有体现本科教育厚基础、宽口径的知识结构;与社会发展对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需要相脱节;没有体现民族传统体育在培植和弘扬民族精神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2) 在培养规格上,没有体现倡导素质教育和人文修养的理念;在知识和能力结构上,过分强调专业技术的提高:在技术上又过多依赖竞技体育而缺乏对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不具有本专业特色能力,缺乏社会竞争力;能力结构单一,没有体现一专多能的社会需求。

3) 目前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设置存在重复设置现象:学科建设不够完善,缺乏支撑民族传统体育学的主干课程。

4) 应增设哲学类、文学艺术类、史学类、公安类基础理论和武德教育课程。

5) 淡化竞技,突出技能培养。应适当减少运动训练方向的课程和学时,增设提高学生技能的课程。

6) 在学院范围内有目的的引导开展社团活动,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校内课程与校外学习相结合,拓展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3.2建议1) 成立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会等学术组织,搭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的平台,研究民族传统体育培养目标的定位和课程设置等相关问题。

2) 成立专业民族传统体育学术刊物,构建学术交流平台。

参考文献:

[1] 刘靖,刘同为.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与发展现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6(2):41-42.

[2] 叶伟,王晓东,徐伟军.试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及其运行机制的改革设想[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27(3):314-316.

[3] 王飞.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专业课程理论基础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07.

[4] 姚重军.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之探讨[J].甘肃科技, 2002,(12):5-6.

[5] 吕丽萍.浅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7,(2):31.

[6] 姜凤云.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7,(16):133-134.

[7] 王润斌.略论民族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交互影响[J].山西体育科技,2006,(1):36-37.

[8] 马旭君.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重塑的诠释[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6,(4):29-30.

工民建专业毕业论文篇5

关键词: 民办高校毕业生 胜任力模型 就业竞争力

自1999年扩招以来,每年的毕业生人数都在大幅增加。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显示,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2008年仍然有100万没有找到工作。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559万,比2007年增加64万,2009年更突破600万。[1]逐年增加的大学生人数,给应届大学毕业生增加了许多就业压力。此外,毕业生还要承受着前几年积压下来的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的“三峰叠加”的压力,严峻的就业形势使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弱势文凭”在激烈的竞争中更是处于不利的地位。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民办高校毕业生总希望在较短时间内找到自己满意并且能体现自我价值的工作,这就需要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企事业单位到学校来招聘时,他们总是通过各种测试来判断学生是否适合他们招聘的岗位,看谁才是最适合的。其实这就是单位根据就业岗位,在诸多充满就业竞争力的大学生中挑选最具胜任力的一种判断。因此,对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变现存用人观念中的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促进人才的合理使用;还能帮助民办高校毕业生认清自身的努力方向,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一、胜任力的相关理论背景

(一)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由竞争力理论延伸而来,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又称为就业竞争能力、就业竞争优势,是用人单位具备的应对变革与激烈的外部竞争,并且取胜于竞争对手的能力的集合。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仅是一个毕业生求职择业的能力,而且是他在就业岗位上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其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稳定的职业能力。[2]所谓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选择和从事职业所需要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就是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即全面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能力。

(二)胜任力及胜任力模型。

“胜任力”问题是当代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组织行为学、教育学等学科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上世纪70年代,作为心理学派系(The Psychological Approach)的代表人物,McClelland首次提出胜任力(Competency)概念,他认为胜任力是与出众的工作绩效因果相关的一系列知识、动机、社会角色、自我形象和技能的集合。[3]希望用管理胜任力指标来代替传统的智力测验,由它来预测工作绩效,由此构建胜任力模型。

胜任特征模型(Competency Model)是指承担某一特定职位角色所应具备的胜任特征要素的结构化组合。胜任特征模型包括的3个主要要素,即胜任特征名称、定义(界定胜任素质的关键性特征)和行为指标及等级(反映胜任特征行为表现的差异)。[4]这些胜任特征常用水中漂浮的冰山来描述。这就是胜任力模型的著名的模型理论冰山模型(Iceberg competency model),各种胜任力特征被描述为水中飘浮的冰山,知识、技能属于表层特征,漂浮在水上,容易发现;社会角色、自我概念、人格特质和动机/需要,属于深层特征,隐藏在水下,且越往水下,越难发现。深层特征是决定人们的行为及表现的关键因素。

自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胜任特征模型逐渐从欧美发展、延伸,成为帮助企业从实现组织目标,提高业绩的角度出发,提高人员选拔、培养、调用、提升等方面的先进管理工具。胜任力模型以前主要应用于管理岗位,关注绩效管理和职位发展。[5]如今胜任力模型应用已覆盖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如行政人员的发展、招聘和遴选、薪酬管理、绩效考核、职业生涯发展、工作设计、组织设计、培训和发展、培训需求分析和继任计划。通过胜任力模型可以判断并发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组成因素中,引起大学生未来就业绩效好坏差异的关键因素,从而成为改进与提高大学生未来就业绩效的基点。

二、胜任力模型对培养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意义分析

随着社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注越来越密切,讨论如何培养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研究已经很多,大多数的对策建议聚焦于怎样提高大学生的工作技能,培养多方面能力,降低过高的职业预期,加大政府对大学生就业支持的投入力度,等等。但缺乏对大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导向分析基础,研究如何培养、提升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对现实社会大学生培养发展和高校人才培养、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将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理论意义。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总体状况,普遍认为“难”,这其中包括民办高校,目前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所引起的民办高校大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问题研究,是一个引起全社会讨论关注的热点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那刊卫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6]

国家对就业问题高度重视,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也应该得到高度重视,只有拥有高质量的教学和高素质的毕业生,民办高校才会有良好的声誉、市场前景和生存条件。同时,大学生就业在很大程度上也关系到社会和谐问题,如果找不到工作,或者感觉实际工作与期望相去甚远的大学生达到一定数量,势必会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给社会发展带来潜伏性危险。在这样的背景下,构建培养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优势的胜任力模型,有助于有效描绘大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成长发展过程,促进民办高校毕业生作出准确的职业定位。

(二)实践意义。

建立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胜任模型,对学生、学校、教育研究者都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1.对学生个人而言,通过胜任模型,分析出就业竞争优势中的组成因素,可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及时调整其内心对就业过程中压力的心理准备程度,对个人各方面技能的调动做好准备,争取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心仪的工作,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另外,现在有很多单位感觉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求职者众多,却少见从能力、知识、态度和情感各方面都非常适当的应聘者。因此,要促进大学生就业,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重要环节是探索大学生成功就业的个人因素,能够用量化的指标进行测评,进而能进行干预。

2.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由于学校不具备公办名校的实力和声誉,在求职的起点上已经输了一程,在企业对人才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的今天,如果毕业生们自身能力、综合素质不突出,没有相对竞争优势,在求职的时候就会处于明显的劣势。厘清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找出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将有助于民办高校培养目标的明确。尽管民办高校相比普教阶段更多侧重于素质,但对于素质培养的目标并未形成明确的看法。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建立使得对每个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量化评价成为可能,可以由此开发出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培训教育方法,促进大学生就业。

3.对于教育研究者而言,可以协助他们形成一套连贯的民办高校大学生能力培养理论。近几年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素质明显提高,大部分民办高校大学生都具有相关自学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但没有针对大学生最终就业时应具备的深层次特质如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动机等作出具体的培养规定,而这些深层次特征正是能够区分出高绩效就业的主要因素。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可以克服这些弊端,可以通过测量胜任力分析出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组成因素。

三、基于胜任力模型培养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优势的策略

根据胜任力素质模型,结合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特点,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文献分析、开放式调查问卷和理论分析,对在校大学生、已成功就业的大学生、高校管理人员、高校教师和企业招聘员进行调查,我们构建出民办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模型(图1),提出民办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策略。

图 1

(一)培养扎实的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的培养,是胜任力理论模型其他各个要素的支撑,民办大学生是民办高校培养出来的从事专业性较强工作中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专业知识应是其知识结构的核心部分,也是科技人才知识结构的特色所在。这就要求大学生对自己所要从事专业的知识有一定的深度,不仅要有量的要求,而且要有质的要求,对概念体系、理论体系、研究动态等都要有深入的了解,同时要兼顾其他知识领域。

(二)培养丰富的技能储备。

技能(skills)是指个体运用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即个体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民办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学科文化素质,生理心理素质,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精通自己的专业,掌握基本的外语、计算机应用技能,同时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应变能力,适应社会的人际交往能力,等等。近几年,用人单位在挑选人才的时候,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相关知识领域中的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是企业首先看中的方面。

(三)培养良好的职业认知能力。

自我概念是指对自己身份的认知或知觉,自信心、主动性、创造精神、奉献精神等。民办高校毕业生较公办本科大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能力不断增强,自身定位较为合理,就业期望值相比一般本科生略低。根据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一项调查:44.32%的学生薪金期望值为1500―2000元/月,33.53%的学生表示只要符合当地一般情况即可,22.15%的学生薪金期望值为2000元/月以上;学生的就业区域意向,希望在省会城市的24.37%,地区级46.21%,地区和省会城市兼选的占14.87%,还有14.55%选择县级城市或者乡镇就业。[7]

从对择业的层次来看:据调查显示[8],民办普通高校毕业生选择“基层技术与管理”、“营销”和“基层员工”的总共为77.6%,其中基层技术与管理类是27.9%、营销类是19.2%、基层员工类是30.5%,而选择主管和经理项的分别只占4.0%和3.8%,大部分同学把就业岗位定在基层。这种良好的职业认知能力优势,令民办大学毕业生正确地评价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正视择业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承受得住更大的挫折和失败,为培养其相对就业的竞争优势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四)培养合格的职业品质。

特质是指身体特征的行为方式,如善于倾听别人、谨慎、诚实守信、责任心、工作的主动性、竞争能力与适应能力等。大部分民办高校毕业生,在入学前受到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因此同其他在职人员相比,具有更高的可塑性及很强的学习能力,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比较强。56.25%的单位认为民办高校毕业生“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熟悉工作较快”,只有9家单位感觉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一般,适应工作时间较长”,占比6.25%;在工作适应方面,69.69%的毕业生能较快适应工作岗位,没有毕业生始终难以适应。[9]同公办高校毕业生相比,他们性格更加外向,思维更加活跃,动手能力更强,人际协调能力、思考能力、处理问题能力较好,工作起来更加有激情动力,个人价值观与企业文化更易融合,荣辱感更强。

(五)培养准确的职业价值取向。

动机是指决定个人外在行为的内在思想,学生学习的动机、成才的目的形成了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联系了民办大学生就业竞争要素结构的其它所有要素,在就业竞争素质要素结构中起主导作用。学生的其他素质要素都以职业价值观为中心,凸显其“价值同心圆”的核心理念作用。职业价值观是学生在认识和评价职业价值和职业价值关系时所持的根本观点,它主要解决“干什么值”的问题。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在职业活动中的直接作用可以通过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动力,即为什么而学习知识,以及毕业求职后的乐业敬业、忠诚态度、责任感等方面得到体现。

以上这些知识、技能、能力的开发、培养会增加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竞争能力的作用效果,是他们在求职过程中价值实现与提升的催化剂。

从胜任力模型建构研究发现,由个体的深层次特征到表层的具体知识和技能,重塑的可能性逐渐增强,各竞争优势重塑所花费的时间也是由长至短。所以一方面,学生在校期间就要开始注意培养自己未来的胜任力素质,锤炼专业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进行品行特质修炼;准确定位,塑造良好的职场形象;充分利用大学资源,增加自己就业筹码。另一方面,民办高校的培养计划要从学生进校即开始,有针对性地及早进行,根据社会、企业、职业的发展趋势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不断地修订和完善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计划,使学生的知识体系、专业素质、专业能力等方面适应社会、企业、职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月金.金融危机波及高端劳动力大学生就业寒意袭来[EB/OL].http:///Show News.asp?D_ID

=809.

[2]王瑞萍,楼旭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及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国教师,2007,(S1):160.

[3]VAKOLA M,SODERQUIST K E,PRASTACOS G petency management in support of organisational chang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2007,28(3/4):260-275.

[4]时勘,王继承,李超平.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评价的研究[J].心理学报,2002,34(3):306-311.

[5]RANKIN N.The DNA of performance:the twelfth competency benchmarking survey[J].Competency & Emotional Intelligence,2005,13(1):2-24.

[6].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C].北京,2007年10月15日.

[7]楼锡锦,陈立明,陈艳.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优劣势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6,(2):324.

工民建专业毕业论文篇6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体系

在当前社会发展还不能实现劳动者充分就业的大环境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处于相对弱势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更是难上加难,健全和完善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成为民族院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校改革建设、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必须面对并切实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形成、发展及现状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在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大背景下实现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对高等教育制度促进的结果。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1999年的20余年中,高校的招生和分配是以国家计划的方式靠行政手段去实现的,考上大学就等于端上了“铁饭碗”、进行了“保险箱”,上学不缴费毕业有工作,考大学成了年轻人“奔前程、谋发展”的主渠道。这期间,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从1990年代初开始我国高校相继进行了教学、管理、人事、分配等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国家在宏观调控学科专业设置、招生计划、教育教学质量等前提下,逐步扩大了高校办学自主权。毕业生就业工作由单一的国家分配逐步向国家分配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并举,实现毕业生自主择业目标过渡。

这一阶段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主导大学生就业工作主流,国家包干分配的旧格局被打破,学生有了自主择业的主动权,也增加了毕业自己找工作的压力。1999年开始高校招生制度打破公费自费界限实施并轨招生,所有学生缴费上学,招生规模迅速扩大,高等教育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跨越。与之相适应,从本世纪初开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也进入了完全自主择业的新阶段,大学毕业生作为普通劳动者参与人力资源市场的竞争,国家包干分配就业的时代宣告结束。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而逐步建立成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必然受到社会进步和经济文化发展大势的影响。同时,不同地区、不同类别、不同层次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内涵、载体乃至效力均有差异。就民族院校而言,主要有以下特征:其一,学科设置重文史轻理工,社会学、民族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类的优势学科也是高校学科建设中的长线学科,受专业口轻限制,毕业生就业路经少,社会需求量不大,呈现典型的学科设置与社会需求结构性矛盾;其二,民族院校的性质决定了招生政策和人才培养过程的特殊性,一是与其他普通高校相比,民族院校必须以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承担少数民族享有接受高等教育权利的指标性重要责任,特别是地方民族院校,2000年以前生源地域严格限制,生源构成以本行政区域考生为主,后虽有不同省区兄弟院校对等调剂计划招生的实践尝试,但扩大生源地依然困难重重,限制了民族院校改善生源结构的愿望。二是历史的客观的原因造成少数学生与汉族学生的差距,落实国家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相关政策必然导致少数民族生源质量的参差不齐,这种政策性差异的结果是民族院校生源构成的复杂性和学生基础的相对弱势,从而进一步影响学校教育培养和就业指导工作。第三,中国各民族分布的格局告诉我们,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要来自边疆、山区、牧区、农村,因此,贫困和落后的所有特征都会在少数民族大学生身上得到体现,等等,这种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弱势不可能经过大学学习而消除。从这些特征中不难看出,民族院校要把传统文化不同、风俗习惯各异、宗教信仰多元、家庭经济贫困、知识基础较弱的各民族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具备专业技能的建设者,要比其他普通院校付出更多的努力,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相对弱势群体,他们求职就业的道路同样比同时代大学毕业生要艰辛得多,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适应民族大学生的特殊需要,民族院校在构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探索中也体现了自身特色,即:充满人文关怀的帮助和扶持贯穿就业指导工作始终,其工作任务、服务目标与其他类别院校基本相似,不同的是民族教育工作者对各民族学生的那份真情。到目前为止,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雏型已现,内涵尚待进一步充实。

(一)思想认识方面

在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关乎学校生存发展大局的今天,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师生广泛共识。思想观念上也确立了公平竞争自主择业的意识,就业指导工作也已成为学校工作的重要方面,上至学校党政领导,下至各民族师生都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其中。但从就业观念的视角看,接近六成的毕业生仍以传统的观念来左右就业意向,当公务员、进事业单位仍是毕业生求职的主要取向,从一个方面证实了不少毕业生“有业不就”的重要主观原因。

(二)就业意向方面

学生就业意向和期望值日趋理性。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2009届毕业生抽样调查结果显示:69%的毕业生愿意到基层工作,58%的毕业生表示愿意考农村中小学教师特岗和村官岗位,80%学生选择及时就业,客观反映了民族院校学生主要来自边疆民族地区、农村、牧区及内地高寒山区的结构、就业去向及就业态势。也就是说,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愿意回家乡就业,而且对具体工作岗位也无过分的要求和挑剔,他们迫切希望及时就业、自力更生。验证了民族院校为边疆民族地区培养合格建设者、接班人的客观事实。

(三)信息平台构建方面

学校建立了以网络、报刊、广播、电视为载体的信息收集平台,并形成了较为规范的信息制度。从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2009届毕业生抽样调查结果看,63%毕业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16%的学生主要依靠报刊等媒体广告,13%的人通过朋友介绍,还有8%的同学完全依赖学院就业信息宣传栏来获取信息。说明网络和媒体是大学生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建设完善就业信息网络和动员报刊媒体资源为学生服务,既是学校信息化建设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新体系建设的需要,也是毕业生谋职求岗的最基本的技术需求。在获取信息过程中,约有65%的学生是积极主动、广开门路寻找就业信息的,而另外35%的学生则处于等待学校提供帮助而不能主动收集就业信息的被动状态,反映出学校教育及就业指导的不足。

(四)组织保障方面

一是民族院校均已建立就业指导工作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工作经费基本能够满足就业指导工作的需要;二是搭建了政府主导、用人单位和学生为主体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供需洽谈平台;三是疏通毕业生考公务员、考村官、考企事单位工作人员扶持服务渠道,为学生考试提供相应服务;四是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为载体,辅之于学涯设计、心理健康咨询、创业计划等内容,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五是出台导向性激励规章,引导毕业生向基层、艰苦行业就业等等。应该说,在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的环境和政策中,各高校各尽其能做了大量创造性工作,为促进民族大学生就业构筑的基础性保障。

(五)长效机制形成方面

首从先教育教学改革人手,着眼于毕业生能力素质拓展和提升,对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模式、传统教育教学方法手段等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改革和创新,从源头上把住人才培养的质量关;其次,及时跟踪毕业生就业去向,客观分析人才培养规格质量与社会需求结构性矛盾,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几十年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为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显露出其局限性。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打铁要靠本身硬”,只有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帮助学生主动收集就业信息,才能指导学生客观准确地把握就业创业的基本形势与政策,才能构建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新体系。

二、完善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是前提,实践是关键,科学发展是主题。学习实践活动能否取得实效,不仅受学习的态度、深度的制约和影响,更取决于科学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换言之,科学发展目标的实现,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分析、解决现实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实现真正的科学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教书育人事业的进步都有其自身的规律,要真正实现学校各项工作的科学发展就必须遵循规律、实事求是。面对日趋激烈的毕业生就业竞争局势,面对毕业生择业、创业过程中强烈的知识和技能渴求,面对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和使命,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为学生应对社会竞争提供有力的知识和能力保障体系

在影响大学生求职或创业成败的因素中,虽有学校知名度、专业需求度以及学生的社会关系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但决定性因素还是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公务员、事业单位、金融保险系统、电信通信、电力、烟草、生物化工等高薪行业岗位,等等,被人们普遍认同的“好单位”都是凡进必考,不仅有学历门槛、专业方向等限制,对求职者的性别乃至五官形象也有要求。但竞争的激烈程度依然残酷,几十分之一、几百分之一,甚至是几千分之一的录取率只能由超级雄厚的知识积累和鹤立鸡群的超强实力来支撑。对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来说,知识和能力是其闯荡社会、应对市场竞争的硬功夫。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取向就应该为学生提供知识和能力硬功夫。因此,加强学科建设、调整专业结构、改革育人模式、改进教育教学手段、提升师德师风、培养良好的校风学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都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民族院校科学发展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的实际问题。

(二)形成并完善学生能力培养训练体系

纵观当代大学生求职、创业的表现,适应力、竞争力、创造力不强是普遍的共性特征,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实践教育、能力培养的严重缺失。因此,学校在确定教育思想、定位培养目标时,必须把学生能力培养和实践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一方面,要教育学生走出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树立与时俱进、与时代要求合拍的新观念,筑牢社会主义劳动者意识,把“象牙塔”中的“天之娇子”引导到现实社会的人力资源大军中,成为真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实践教育环节,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制定并实施实践教育计划和方案,加大实践教育投入,让学生多有机会走出校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风雨中成长,切实解决大学生眼高手低、高分低能的问题,努力避免“大学毕业生到技校回炉学技术”的尴尬局面;再一方面,切实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及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规划学业生涯、规划未来人生,引导每个学生都明明白自学习、踏踏实实锤炼、健健康康成长、勤勤恳恳立业。

工民建专业毕业论文篇7

 

一、民族院校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选题大而空泛,与实践严重脱节

 

好的毕业论文选题,是论文成功的一半。不少学生缺乏正确的选题方法,选题随意,选题范围重理论轻实践,或好高骛远、求大轻小。例如,金融专业的同学前几年喜欢选诸如“加入WTO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研究”等,去年甚至有同学选“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还有些同学选题犹豫不决、随意换题,不少老师都抱怨学生选题不和导师商量,当导师不同意时甚至随意从网上直接下载论文,结果不但影响了选题的质量,又不利于导师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创新与分析问题能力不足

 

金融学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也应遵循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思路,即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实践中,不少学生只为交差过关了事,不仅相关文献阅读十分有限,如有的参考文献几乎都是网上转载的各类文章甚至博客文章等,笔者甚至发现有个别同学的参考文献竟然是学院自己办的内部杂志上的文章,既不权威又不准确,有的参考文献几乎都是几年前出版的教材等,对于文献调查等基本收集资料的方法不会运用。同时,论文写作过程中又缺少相关的调查和实证分析,要达到深入分析,甚至要有所创新自然就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三) 论文结构不合理、语言表述欠规范,极个别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表达能力有限

 

按照我国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相关要求,笔者所在高校也制定了毕业论文管理的相关规定,但不少学生却达不到这些要求。例如,笔者所在学校在论文评阅环节要求:(1)内容:立论正确,方案设计、论证、计算正确;内容完整充实,论文结构合理;结论正确;工作量足、难度适当。(2)水平:有独特的见解与创新,或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对所学专业知识有较好地运用;取得阶段性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或应用价值。(3)格式:全文格式、中英文摘要、参考文献完整且符合要求;语句通顺、条理清楚、逻辑严密;数据、图表完整,图纸规范。而不少学生在论文写作中,或者出现头重脚轻,即前面的概念、发展历程、问题现状等罗列较多,而后面的原因分析和相应的对策部分十分简略;或者是另一极端,前面的分析介绍简短,而后面列出的建议对策动辄十几条,甚至有的问题分析和后面的建议几乎没有直接关系,论文质量堪忧。笔者还遇到过极个别的少数民族学生,汉语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比较有限,完成规范的毕业论文有相当的难度。

 

二、影响民族院校金融学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原因分析

 

造成民族院校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论文写作中投入精力十分有限

 

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又遇上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从四年级上学期开始直到毕业,除了考研的同学外,大部分学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找一个理想的工作上面。而一般毕业论文撰写正好是这段时间。而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都知道,毕业论文成绩对找工作并没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大部分学生对论文并不重视,投入的时间十分有限,甚至个别学生在答辩前两三周才与指导老师联系,论文写作的质量自然无法保证与提高。笔者每年指导的学生中,总有个别同学忙于实习或各地找工作,要等到最后才与老师联系,考虑到就业的压力等老师往往无法严格要求学生。笔者所在学院的老师还发现,对毕业论文投入较多精力的学生,往往是那些工作落实得较早的学生,自然毕业论文也写得比较规范;那些工作一直没有落实或落实较晚的学生,很难把主要精力和时间花在毕业设论文撰写上,论文选题和质量自然存在不少问题。这在二本院校中应该不是个别现象,尤其是民族类高校。

 

(二)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指导投入不够

 

影响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指导教师投入精力的多少。毕业论文指导一般从学生选题、拟订论文提纲、收集资料到规范写作、反复修改等过程中都要给予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指导。而现在高校教师本身也存在攻读学位、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等压力,再加上论文指导的报酬通常都不太高,因而面临指导动辄10来个学生的毕业论文,实际分摊到每个学生身上指导论文的时间、精力必然相当有限。如笔者所在的学院,老师平均指导的学生通常在10个左右,甚至有些学院的个别教研室老师指导学生有时多达15个以上,教师的指导任务相当繁重。尽管毕业论文早就布置下去,但学生往往集中在最后时间才联系导师,这时在正常的教学、生活之外,导师的指导工作量突然增加。所以,包括笔者在内的不少老师也是希望论文只要过得去就行,论文质量的提高缺少相应的激励机制。

 

(三)学校对毕业论文答辩等管理流于形式

 

与国外高校的“宽进严出”不同,国内高校多年来普遍实行“严进宽出”原则,只要学习成绩、学分修够了,很少有高校在学生临近毕业之际在毕业论文环节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对论文自然采取东拼西凑的态度,毕业论文答辩也就只能流于形式。尤其是现在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反过来使学校在论文质量把关和就业率压力之间偏重就业率的提高,自然就会更加放松论文答辩及其管理环节。因为高校每年都面临一次就业率的排名,甚至第二年招生指标、招生计划等的变化都与就业率直接相关,论文质量的提高也就被忽略了。如笔者所在的高校,毕业论文成绩=评阅成绩(60%)+答辩成绩(40%),且答辩成绩不能低于60分,但在答辩中,即便对极个别答辩学生想给低分,考虑到就业形势以及民族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文化基础等综合因素,最后往往也是手下留情。

 

三、完善民族院校本科毕业论文管理的一些建议

 

在面临持续的严峻就业形势下,民族类高校毕业生质量的提高需要各方的努力。

 

(一)学校要加强论文质量的全过程管理

 

民族类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培养模式和办学条件,努力探索切实有效的毕业论文质量管理途径,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提高。如保证一定的经费投入,适当提高导师指导毕业论文的报酬,努力提高教师积极指导论文的积极性;又如,近年各省(市)教育厅(局)对毕业论文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抽查和评优等,在职称评聘、教学工作量计算等方面向毕业论文工作有所倾斜;再如,进一步落实毕业设论文写作与实践的联系, 加强民族高校与民族地区生产部门、企业之间开展协调工作,为学生论文选题、写作等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另外,民族类高校有些汉语水平确实较差的学生,可否采取其民族语言写作和答辩,至少不要和其他高校一样搞一刀切,真正发挥论文写作环节对学生的能力考察和提升功能。

 

(二)毕业论文的指导与写作应早作准备

 

针对目前就业与论文写作的冲突,毕业论文的指导与写作也应宜早不宜迟。如果前面几年的学习中没有思想准备和材料积累,仅在几个月乃至最后一学期或一年的时间里,要完成从选题、研究到写作的全过程,确实很难指导或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如在专业课学习阶段,就应先学习一些指导论文写作的有关论著,提高文字修养;还要选读一些本专业的优秀论文,从中学习写作经验和了解学术动态;掌握做简单的文献综述的方法和基本格式等;对本学科领域中自己感兴趣的某些专题或方面,有意识地积累资料,为论文写作进行各方面的准备,还可适当缓解导师集中指导的繁重任务。

 

(三)学生要正确认识论文写作与就业之间的冲突

 

客观地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学生没有就业压力,可专心致志做毕业论文;而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学生应聘时若已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则工作会落实得较早、较容易。而毕业论文的写作,正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和基本要求。所以,学生应正确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否则对其就业、毕业论文完成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工民建专业毕业论文篇8

关键词:民营高校教育山东协和职业学院

0引言

中国民营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营院校在满足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民营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层次、多类型的需求,同时,也赢得了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企事业单位的一致认同,尤其是家长和学生的认可。但是,目前我省民营高校也存在规模偏小,队伍不稳等不足。本文通过分析现代民营高校发展现状,确定其整体优势和不足,探讨如何提高民营高校综合竞争力。

1民营高校的成功案例——以“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是有盛振文先生于1993年创办;2005年,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医学类高等专科教育评估,成为山东省第一所通过两部委医学评估的高职院校。WWW.lw881.com学院注重内涵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断加强教学改革,形成浓厚的教研科研氛围。学院自创办以来,取得了良好的办学业绩,得到各级政府及社会的肯定。学院积极参与社会各项活动,采用各种形式回报社会,学院本着“在回报社会中育人,在服务社会中发展”的思想,从2005年至今,在山东省卫生厅、教育厅、济南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免费培训乡村医生9000余人,得到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1.1特色的办学思路:自创办以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建设人民满意的高校为己任,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坚持“诚信办学、质量立校、专家治校、名师执教”的办学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以育人为本位,走出了一条加强内涵建设、改革创新、树优势特色品牌,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学院注重品牌建设,志在把学院建设成名校。经过协和人近20年的艰苦努力,如今的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已发展成为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先进、学校管理规范、专业门类齐全、环境条件优美的万人大学,成为师生温馨的家园、精神的港湾、心灵的驿站、感情的枢纽、生活的基地、学习的课堂、成才的摇篮、发展的平台。

1.2学院以学生为本,坚持就业导向,工学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较早引入了“零距离”办学思路,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所谓“零距离”办学:一是所设专业与市场“无缝隙”结合,使培养的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实现“零距离”对接,即学校“零距离”办学;二是学生与岗位“零距离”,学校加大实验设备投入力度,实行校企合作。学生培养采用2+1模式,学生在学校2年的时间学习理论知识和实验室实训,最后1年进行教学实习,在实习过程进行顶岗实习,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即学生“零距离”上岗。

1.3校内实训,校企合作:学院与联想集团共同举办的联想lcse认证活动在学院正式开课,学生们将有机会到联想集团实习和工作。为提高学生的实训能力,学校先后与济南市中心医院、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济阳县人民医院等87家单位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并与联想集团、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山东省商业集团、舜耕山庄、江苏启东计算机厂等十几家企业建立长期的教学、订单式培养等项目的校企合作关系。

1.4订单教育,就业保障:学院根据多年成功就业经验提出了1-6-1就业工程,1指就业是学院发展的生命线,学院的整体发展以学生的就业为核心,6指就业工作的六个结合:长短结合、学能结合、院院结合、推拉结合、人人结合、校企结合。1指新生入校即签订“推荐就业协议书”。以学业连着毕业,以毕业连着就业,是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独特的就业模式,学院不仅开设就业指导课,还定期举行就业培训和就业能力指导。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建立了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推荐体系、服务体系。每年举办大型供需洽谈会,并根据需求组织小型专场招聘会,先后与全国数百家大型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并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将用人单位请进校园,把工作机会送到学生身边”的做法,让每一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面对面交流,不出校门就能了解职场动态和业界需求,解决就业问题,此举为供需双方带来了极大方便,获得了广大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1.5教学质量监控:学校注重教学质量,把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生命线。在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对教学质量的监控。每学期都对教学秩序进行多次检查,同时还在每个班级的学生中设立学生信息员,及时反馈教学的过程。

2发展策略和建议

2.1高等职业教育要走特色办学之路

特色,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生命力所在,特色就是战斗力,特色就是竞争力。可以说,失去特色,在某种程度上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是服务的一种特殊形式,也应讲究“个性化”。

建立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无论从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方面,还是从实现不同类型学生的充分发展方面,都有其必要性与迫切性。

特色鲜明的办学思路是民营高校竞争力之一,任何一所高校都可以在自身的办学层次上彰显其办学特色,培养人才不同于制造业可以标准化生产,民营高校需要采取差异化策略,努力在本层次办出独特的风格,才能赢得相对稳定的竞争优势。同时,以开放的姿态明确“特色办学”思路,对国民经济的迫切发展也有着现实的意义。

2.2高职教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培养人力是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务,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就业是民生之本,当然也是学生的人生之本,所以,要积极认真地抓好这个工作,把好就业关。如果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老百姓巨大的教育投资得不到回报,老百姓“望子成龙”的愿望难以实现,人民群众对扩招的感激之情就会变成对政府的“抱怨”之声,也会影响高等教育的形象。

其次要着重解决好定位问题,要增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关键在于高职教育本身要准确、科学定位高职高专教育的定位,就是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千百万高技能人才。办学方向及评价标准要向以就业为导向转变,资源的配置更要向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优势“学校倾斜”。“订单式”人力培养模式是指学校,用人企业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力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理论实践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产学训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专业就设什么样的专业,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社会紧缺人力为导向,快速地培养一批社会急需的人力。按企业的需求,按市场的需要,面向市场,面向经济,面向社会,以就业为导向来进行学校的教学改革。

2.3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要通过产学结合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可以用聘用制的方式聘请企业中退休的高级别的工程师来校任教,从企业中聘请处于生产第一线的工程师当兼职老师,同时可以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去学习和实训,来加强学校“双师型”队伍建设。

其次,通过产学结合推行双证书制度。学生毕业时同时拥有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主要是要提高他的就业竞争力,也就是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

第三,通过产学结合,扎实推进各项教学基本建设。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基本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文化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生产实习指导教师。教师的专业结构与普通院校不同,学科门类非常庞杂,并且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专业设置不断调整,要求教师的专业结构也做出相应调整。由于专业覆盖而较宽,高等职业教育中对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要求更为复杂。具体体现在:首先,一个教师应该胜任本专业中的多门课程;在教学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教师不仅要能胜任在专业教室上课,还应能带好本专业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小制作等。其次,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基本上定位在生产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因此,教师本身应具有很强的专业应用能力,或称之为专业实施能力。

2.4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发展的灵魂,它不仅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凝聚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还有利于培养综合素质的人才。因此,学校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首先,为师生提供理性的思考和精神的滋养,应具有鲜明的思想性,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其次,学校要建设教师文化,教师是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丰富教师的文化生活,使教师对学校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将这种文化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学生。再次,校训是校园文化的灵魂体现,对于民营大学来说史是个性精神的表现,民营高校要把校训作为学校形态文化,凸显大学精神,指异大学文化的构建。例如协和学院的校训是:明道、优术、德慧、双修,充分体现了学院的文化建设的内容。

3结束语

民营高等教育是国办高等教育的有益补充,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是我国的民营高校发展历史还不长,与国有高校比较,在办学经验、办学层次上还处于初始阶段,包括“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在内的民营高校仍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在探索中成长,在实践中发展。只要各民营院校积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找准“优、独、民(优化教育资源、独立办学、采用民营机制)”定位,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用足资源、用活机制、独立办学形成自己的品牌与特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建立毕业生与学校改革的互动机制,为国家培养适用对路的合格建设人才,民营院校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工民建专业毕业论文篇9

我校的办学目标是办一所受当地人民尊重的教学应用型大学,学校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着力推进人才培养方式转变。食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推动农业发展、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根植于食品行业产业,最后服务于此行业。因此,培养能很好适应企业和行业发展需求的食品行业应用型人才是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根本目标,也是社会的根本需求。同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具有应用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这决定了毕业论文(设计)在其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学校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二、存在的问题

(一)选题的问题

当前,我专业的毕业论文选题与实践结合较少,大多为基础研究,与企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脱节,导致学生毕业后显现出实践能力不足、学不能致用的问题,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论文选题创新性不足,常常进行一些重复性研究,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现象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二)学生的问题

学生的重视度不够,进行毕业论文的主观能动性差,积极性不高。许多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只是为了获取一纸毕业证书,而未能认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对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实施过分依赖导师的指导,并且大都追求短时间内完成,因此,在完成毕业论文过程中敷衍了事,严重的还出现抄袭及伪造数据现象,这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写作能力及陈述能力都未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培养,学生就业后用人单位不满意。

(三)导师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增大,学生数量显著上升,相对而言,指导毕业论文的导师明显不足。我校教师担任毕业生导师,大多带有6~9 名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同时还带10 个左右的低年级学生进行学生科研活动,工作量较大,容易造成教师毕业论文工作疲软现象,对学生毕业论文要求降低,导致学生对待毕业论文的态度不端正,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下降。

(四)培养模式问题

现阶段我校毕业论文还是沿用传统的培养模式,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基本上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学校实验室完成,学生的参与感不强,且研究的内容与就业后遇到的实际问题常常脱节,使用的检测设备有一些已被行业淘汰,使学生感觉从毕业论文学到的东西不实用,造成学生逐渐丧失对毕业论文的兴趣。

(五)管理机制的问题

我校把毕业论文工作安排在第八学期。然而,这一学期正好又是学生择业的重要时期,同时研究生也要外出参加复试,时间的冲突给毕业论文的完成带来很大影响,分散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极大程度地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三、基于应用型师范院校食品专业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措施

(一)学生前期教育及创新意识培养

第一,学生入学后,开设入学教育、讲座等活动,增强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重要性的认识,让学生了解食品科学研究的价值。第二,针对大二及大三学生开设毕业论文相关课程及讲座,让学生了解如何选题立论、查找文献、引证论据等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和常识,为论文的写作奠定基础。第三,创新是毕业论文的灵魂。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从学生进校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体验科研氛围;大力支持学生自主科研,创造良好的条件,调动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毕业论文的高质量完成奠定基础。第四,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这样的工科专业,过硬的实践能力尤为重要,也是我校转型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在验证性实验中,严格要求学生,规范学生实验操作;增加综合性实验项目,以做中学、学中思、思中练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及操作能力均得到锻炼;开展专业性实践活动和实训课程,进一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为学生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师责任意识

培养导师是学生毕业论文的掌舵者,是毕业论文质量好坏的关键影响因素。加强导师对毕业论文的责任意识,有利于杜绝学生抄袭、剽窃、杜撰及伪造数据等行为的发生,让学生树立严谨治学的精神,养成良好的科研作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培养模式改革

根据社会需求及学校办学目标,建立多元化的毕业论文模式。一方面,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建立校内校外联合培养机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要积极搭建企业平台,聘请企业专家为校外导师,毕业论文选题来源于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毕业论文的实施主要由校外导师指导,以生产第一线为主战场论文的写作及后期工作以学校为主战场,由校内导师指导;校内校外导师定期沟通,确保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毕业论文选题来源于教师科研项目,毕业论文选题和实施方案由导师和学生共同拟定,培养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其次,鼓励学生组建科研团队,自主科研。对于获得校级立项的项目,学生可以此研究内容作为论文选题,提前开展毕业论文工作。学院委派1 名具有丰富教学及科研经验的教师给予指导,毕业论文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从试验设计到方案的实施均由学生完成,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期间,选拔优秀项目推荐参加市级以上大学生科研竞赛。

(四)选题机制改革

选题的好坏决定着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因此其在毕业论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每年年初向校外导师、校内导师收集论文选题,经过专家论证后,于春季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将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践性,且适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选题立题,为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查阅文献,设计方案,为论文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五)毕业论文管理机制改革

毕业论文从设立选题到论文答辩完成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毕业论文的开题工作安排在第六学期的期末,论文的实施安排在第七学期,进行自主科研的学生可根据项目的进展申请提前完成毕业论文研究工作。为保证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建立健全毕业论文管理机制,对每个环节进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论文进展情况,并不定期开展教研室自查及学院互查工作,以督促毕业论文按期保质完成。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建立信息互通的沟通机制,并制定学生进入企业的管理办法,教导学生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保质保量完成论文工作,并能解决一定的企业技术问题。

(六)毕业论文考核体系改革

传统的毕业论文考核体系已不适应新的毕业论文培养模式,因此,毕业论文考核体系亟待改革,根据不同的论文选题来源,毕业论文考核方案不同。对于进入企业的学生,毕业论文成绩由校外导师评阅成绩、校内导师评阅成绩及答辩成绩等三部分构成,各占比重为30%、30%、40%。对于参与教师科研的学生,毕业论文成绩由导师评阅成绩、评阅教师成绩及答辩成绩等三部分构成,各占比重为30%,40%,30%。对于科研立项的学生,毕业论文成绩由指导教师成绩、评阅教师成绩、答辩成绩及科研成绩等四部分构成,各占比重为20%,30%,30%,20%,其中科研成绩包括、专利申报、竞赛奖项等实质性成果。

工民建专业毕业论文篇10

【关键词】无棣县 毕业生 就业

1 基本情况

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2000年之前,大中专毕业生的分配由政府下达指令性分配计划,实行统分统配。据统计,1997-1999年,无棣县共接收大中专毕业生1180人,已安置毕业生1056人,待安置的毕业生124人(1999年度中专毕业生中只对省级优秀毕业生进行了安置),毕业生就业率达89.5%。

2000年起,毕业生分配制度开始改革,除了对大专以上毕业生继续下达指令性分配计划外,对中专毕业生则改为政府下达指导性计划、进行双向选择就业。到2001年,统分统配的毕业生分配制度被彻底打破,全面实行指导性计划就业,毕业生主要通过进入人才市场、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落实就业。2000年至2007年回生源地报到的毕业生人数为2376人,落实就业人数1208人,就业率50.84%,比1999年的就业率89.5%低了38.7个百分点。2000年至2007年人事部门收集的全县各类用人单位对大专以上毕业生的需求数仅为836人,为实际报到人数的35.2%;而对中专生的需求不到10%。

从2000年以来的就业成功率看,无棣县大中专毕业生回生源地就业的形势已十分严峻,近五成的毕业生毕业即意味着失业,这对投入了巨大教育投资甚至是举债供孩子上学的毕业生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人才市场对人才配置功能发挥不到位。目前无棣县人才市场虽然硬件设施建设基本完善,但政府主导的有形人才市场功能不够完善,人才市场功能发挥还不到位,“要人才找市场,要工作找市场”的观念淡薄,企业和毕业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平台。本地的民营企业缺乏储才意识,重使用,轻培养,等到缺人时才想到招人,招不到人才,就到同行中去互挖。每年初下发的人才需求征集信息,多数企业都不填报,回收率不到20%,让人才市场也难以有针对性地建立本地人才信息库为企业服务,导致本地人才大量外流。

(2)大中专毕业生培养和使用脱节,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不对称。大中专院校对社会人才需求了解不够,专业设置重复,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毕业生素质和能力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毕业生人才资源浪费和紧缺同时存在,造成一方面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纷纷抱怨就业难;另一方面企业招不到适合自己需要的人才,纷纷抱怨招人难。如市场营销、计算机专业类毕业生相对饱和,文秘、法学类专业毕业生出口主要是考公务员,而招考公务员的数量有限且文秘、法学类毕业生也不占绝对优势,因此,就业有一定难度。

(3)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许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大城市、机关、事业工作才显得体面,没本事的才到小城市、小企业工作。而毕业生自己也不愿回本地就业,能在大城市、大单位工作在同学面前也显得自己有实力、有面子,这在无形中为毕业生就业竖起了一道门槛。还有些毕业生没有好的轻松的工作不去,宁愿呆在家里由父母养着,而不去自食其力。从毕业生就业流向看,虽然机关、事业、国有企业每年招考的毕业生数量不多,但还是吸引着众多毕业生前来报考。

(4)企业就业环境与毕业生期望存在差距。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普遍较高,少时的独生子,求学时的城市生活,精神、物质追求高,艰苦创业、吃苦耐劳能力差。无棣县的工业企业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工资水平偏低,大部分企业提供的月工资都在800—1200元之间,而周边发达地区普通工人月工资已提到1500元以上。加之个别企业既不为毕业生办理人事关系,又不签订劳动合同,也不为他们办理各种社会保险,更谈不上为毕业生长远发展进行规划。据统计,目前在民营企业工作,但没有建立人事关系的毕业生达50%以上。加之毕业生本人对人事关系、人事档案意识淡薄,毕业生不到当地人事部门办理报到及人事档案托管手续人数逐年增加,1998年国家对大中专毕业生不统一分配以来,无棣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已积压的毕业生“无头档案”达三千余份,其中,办理人事的只有400多人。

3 对策措施

(1)优化就业环境,加强宏观指导。一是要加强领导,对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亲自过问,各部门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抓好落实。二是出台鼓励毕业生回乡创业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培养、激励力度,奖励重才、爱才企业,形成良好的全社会重才、爱才、育才环境。三是进一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教育引导企业严格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办事,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四是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着力营造亲切、温暖、宽松、民主、和谐的工作环境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尽最大努力满足毕业生精神上、生活上和创业成才上的需要。

(2)加大宣传力度,促使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我县毕业生就业的优惠政策,宣传在经济建设第一线及农村基层作出贡献的毕业生奋斗成才、艰苦创业的优秀事迹,帮助毕业生摆脱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自主创业意识,引导他们把注意力放在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上。确立“只要有用武之地,无论是城市或农村,无论是机关、事业或民营企业,照样能成才,能为社会作贡献”的观念。

(3)规范用人制度,引导企业树立合理的用人观。机关、事业单位坚持“凡进必考”制度,空缺岗位要从专业对口的毕业生中考试、考核择优录用。对企业要引导他们树立合理的用人观,要有长远的人才培训规划,要舍得对人才培养的投入,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人才资本投资是效益最好的投资、是振兴企业之本”的观念。人事劳动部门要督促企业与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交纳各种社会保险。从政策、保障上创造毕业生“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让人才既有可干的事业,又有晋升的空间。

(4)加快经济发展,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关键。要依托培训机构和骨干企业,加快毕业生实(见)习基地建设,缩短毕业生与社会需求差距。要出台扶持毕业生就业优惠政策,让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农村基层就业或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成为就业的主渠道。

(5)搭好平台,努力实现毕业生供求信息的有效对接。一是要加快人才劳动力有形市场的建设,提供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使政府的导向、企业的需求和毕业生的所求有一个直接的沟通渠道。二是要加强人事服务,建立简便、快捷的程序,为毕业生解除后顾之忧。三是要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信息服务。要建好人才数据库,及时收集、人才供求信息,办好人才交流会,加快发展网上人才市场,形成全社会“要人才找市场,要工作找市场”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 梁松,史本山.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评价与公司绩效[j].软科学,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