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桥工程师职称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3 01:46:19

道桥工程师职称论文

道桥工程师职称论文篇1

在私营企业、港澳台侨独资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以及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和在市、县人才交流中心实行人事的专业技术人员,均可申报评审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基本条件

1、助理工程师(初级职称):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本工作满半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一年以上;中专、高中、初中毕业后担任员级职务三年以上。

2、工程师(中级职称):大学本科毕业后,担任助理级职务满三年以上;专科毕业后,担任助理级职务满四年以上;中专、高中毕业后担任助理级职务满五年上。

3、高级工程师(高级职称):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级职务工作5年以上;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大学本科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5年以上。

三、材料要求

为了保证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凡涉及申报对象的学历、专业年限、考试成绩、任职年限及本人的工作能力和主要业绩、奖惩情况,须由申报单位核实后,按规定的要求提交以下主要材料:

1、《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表》(中、初级一式二份)、附件表(一式一份);

2、上一年度的《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

3、专业论文和业务工作总结;

4、其它能反映本人工作能力和重要业绩的相关材料;

5、《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能力测试合格证》;

6、一寸免冠彩照5张、身份证复印件2份、最高学历证书复印件2份。

四、评审专业类别

道桥工程师职称论文篇2

一、陇桥学院旅游管理教学模式改革的现状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以下简称“陇桥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是建院初期最早设立的本科专业之一,目前已为甘肃省内外旅游企事业单位输送了大批的旅游管理专门人才。建院以来,旅游管理专业一直将培养有理论、懂管理、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定位和奋斗目标。在以往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中,也发挥了自身优势,摸索出一整套较母体院校不同的培养模式。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加大了实践学时,开设专门的模拟实践课程,在校外建立专门的教学实践基地,与省内多家著名旅游企业建立了长期协作联系,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二、陇桥学院教学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

教学模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意味着通过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方法的转变和教学内容的讲授要培养何种规格行业劳动者的问题。旅游行业需要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人才,这种人才分层需求呈现金字塔状,这对旅游管理高等教育提出了人才培养差异化的要求。因此,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应以行业需求为出发点,以培养具有良好道德情操和专业技能的旅游管理与服务人才。针对学生而言,突出学生的实操能力、服务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对于学校而言应注重学生自学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三、陇桥学院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

1.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针对陇桥学院办学定位和甘肃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应充分体现密切人才培养和现代旅游产业的对接,实施“学院+企业”的模式,即课程体系构建中应摒弃原有教学体系的牢笼,强化实践环节。专业课程体系模块采用“面向专业群的职业通用能力模块+面向多个职业岗位(群)的多个方向职业专项能力模块+面向多个职业岗位(群)的职业拓展能力模块+职业技能专项实训和综合实训及顶岗实习模块”的课程体系框架,运用“课内(模拟实践)+校内(竞技比赛)+校外(顶岗实习)”的三结合式完善实践环节,完善培养方案。

2.优化师资队伍

陇桥学院在教学模式改革中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创新理念和实践能力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陇桥学院应本着“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师资培养渠道,积极探索学校与行业、产业与部门联合培养教师的途径,具体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解决:其一,派教师到对应的旅游企业挂职,使之成为“双师型”教师;其二,聘请旅游企业的高管或者骨干员工进入学校做指导教师(也可作为实训课程教师);其三,可以选派青年教师外出进修,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理念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增强教学中的学生参与和互动环节,从而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3.创新教学模式

根据目前行业需求和学生就业实际,陇桥学院在强化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中应当突出基础性、强调工具性、体现发展性,按照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实际要求创新教学模式,强调“一般能力培养与职业能力培养”适当结合,引进“一体两翼”模式。在教学实践中,除了要注重旅游管理中的景区规划与管理、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和导游服务等基本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软件使用能力和外语能力,培养综合素质高、业务技能强的“一专多能型”的旅游管理专业技能型人才。

4.校企合作,互利共赢

在实践教学中,陇桥学院在加强校内仿真实验室建设的同时,应积极推进校企合作,通过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完善实践环节,形成“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道桥工程师职称论文篇3

关键词: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工学交替

工学结合模式是指职业院校学生在学习期间,以学校学习和企业顶岗劳动的形式相互交替进行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1]。这种培养模式具备三个特点: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②以就业为导向;③提倡探索精神[2]。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创新的一项重大突破。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以下简称“路桥专业”)从2005年开始进行省级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围绕教学模式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思考,专门进行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半工半读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的课题研究,努力形成有职业教育特色尤其是学校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

一、启动半工半读、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改革试点

2007年我院路桥专业与中交第二航务局(以下简称“二航局”)合作,启动“半工半读、工学交替”教学试点。“半工半读”实验班、“工学交替”实验班的组建主要是从2006级路桥专业的学生中,按照学生自愿申请、系部审核批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半工半读”教学模式,是学生在学校接受理论教学与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半工”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半读”。半工半读实验班实行“1.5+1.5”教学模式(一年半时间在学校、一年半时间在企业),工学交替实验班实行“1.5+1+0.5”教学模式(一年半时间在学校、一年时间在企业、最后半年回到学校)。为了保证实验班的顺利开课,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寒假期间组织骨干教师对“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实验班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构,增大了学生专业实践的时间。

060118班31名同学成为我院路桥专业第一批“半工半读”(1.5+1.5)试点学生,一年半在学院内完成理论学习的任务后,在中交二航局昆广高速铁路的工地进行为期一年半的毕业实习。060113、060117“二航班”进行工学交替“1.5+1+0.5”新模式,完成一年半的校内专业基本知识学习后,分赴中交二航局京沪高速铁路施工工地、哈大高速铁路施工工地完成现场顶岗实习一年,再回到学校巩固提高专业知识半年。通过运行实践,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更好地践行了“做中学、做中教”,加大了与企业的融合力度,有利于学生就业。2008年开始,半工半读教学模式开始在学院其他专业推广使用。

二、形成多样化的半工半读教学模式,适应不同企业的需求

根据交通行业道路桥梁施工企业需求和湖北省气候特点,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探索了三种教学模式:“顶岗实习模式”“半工半读模式”“工学交替模式”。针对不同学生和不同企业的需求,合理安排“工”和“学”的时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满足不同的企业灵活多样的需求。同时对四种教学模式各自的优势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对比(见上表)。

三、加强管理,严格督导,搞好协调,保证教学质量

1.制定半工半读实施管理办法

制定一套半工半读实施管理办法,内容包括学生申请半工半读的程序和学院的审批程序,学生申请半工半读必须具备的条件,半工半读协议的签订与协议的格式,半工半读的成绩考核方法与管理,学生在工地现场的管理,学生的毕业与就业等。

2.加强现场教学管理

制定一套教师在工地现场教学的方法和教师现场教学的管理制度,针对工地现场教学的时间安排、课程安排、授课形式安排、授课人员安排等都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比如现场授课教师可以是学院委派的专职教师,也可以是学院外聘的专家或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建设项目实际情况、学生的需求和课程的特点等统筹做出合理的安排。

3.学生管理实行“四管制度”

为加强施工现场对学生的管理,推行“四管制度”,即“学院主管、企业监管、学生自管、家长协管”。学院主管是指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加强实习工地巡视检查,配合学院学工处、教务处、系部做好学生管理和实习指导工作;企业监管指聘请企业能工巧匠担任学生实习指导教师,配合管理学生;学生自管指充分发挥班委会和团支部的作用,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家长协管指对实习期间违纪的学生,及时通知其家长,使家长协助学院和企业对学生加强教育和管理。

4.加强教学督导

为保证各项工作的落实,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专职督导员和道桥系教学督导员,负责检查督促各半工半读教学班的现场教学、学生管理工作,协调教学中的有关问题。

道桥工程师职称论文篇4

一、工作完成情况

(1)今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工地配合:重点的三个工程是晋城丹河快线“1+3”项目一期工程、东中环北延上跨北涧河桥、电子街高架桥工程,其次是东中环北延建设工程。

最难的是晋城项目,疫情最严重的二月初开始便往返于太原-晋城,三月份和绿化专业多次给领导汇报方案,五六月份配合概预算专业完成项目公司财务部门的概预算对比分析报告,七月份雨季由于晋城地质情况比较复杂,施工单位没有及时防护,导致边坡出现了一些问题,多次去现场踏勘,和项目组共同研究解决方案。每周四晚上的例会一直延续到八月份,今年大概有两个月的时间在晋城出差。工作节奏一般是每周两天往返晋城,剩下的时间在解决晋城的问题。这些问题诸如防洪下游堵塞、村民阻挠排水管线接入、一体化泵站设置、电力箱涵高程调整问题、沟槽回填材料变更、土石方比例变更、各种管线打架、管位调整、村道衔接、新增江淮军工厂道路设计等等,这些问题均会同各专业一起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基本都得到了解决。12月12日配合高铁开通,丹河快线已临时通行。目前在配合项目公司完善变更洽商等。

丹河特大桥、深沟桥、东中环北延桥因为施工单位铁三局、中交有踏实负责任的技术总工和可靠的队伍,加上咱们设计人员和施工单位沟通顺畅,解决问题比较及时,总体配合的不错。丹河特大桥、深沟桥已经完工,东中环北延桥桥面铺装已完成,挂索也接近尾声。电子街桥唐槐产业园区董主任对施工、监理管理严格,咱们设计也是尽力配合,随叫随到,设计人员多次到现场结合各种管线情况解决梯道设置问题,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梯道变更设计。目前整个项目加入箱梁架设阶段,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2)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马练营西路(龙城大街——龙城北街)建设工程、经园路(南十方东街——南十方沟南辅路)建设工程可研、施工图。项目虽然小,但完成的效率和质量不错。这里要感谢项目组人员刘云壮、时禹在我出差时候替我承担了很多。东中环北延二期方案一波三折,目前完成了专家评审,修改版方案已报局里。

(3)作为审核审定主要完成了原平市相关项目、阳光路、阳光东路、多福南路等工程。

(4)七月份院里人事调整,感谢院领导和大家对我的信任,我又多了个工作角色:所总工。思想上压力不小,为了能够尽快适应新岗位,我对照所总工的职责认真研读,对照每一项要求想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四个月过去了,具体完成的工作如下:

配合所里内审员做好内审、外审工作。

完成院里技术处的要求,对建审问题进行回复,并完成道路桥梁设计相关问题报告。配合技术处完成高新企业申报工作。

配合院里完成对重大工程安全隐患的排查。

作为督导员提醒大家专业技术学习。

组织大家积极参加论文比赛、创新比赛和方案汇报比赛。

作为所总工这个角色,我觉得自己做的远远不够,还需要不断的学习,掌握更多知识和技能,为每项工程能够设计的更好贡献自己的力量;多多关注行业前沿动态,分享优质资源;为大家争取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共同提高设计水平。

(5)党支部的工作主要内容如下:

组织开展二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完成简报;记录“三会一课”笔记。配合院党办整理资料,建立台账,随时备查。作为管理员对三晋先锋信息进行完善。作为学习强国督导员按照院党办要求按时提交积分表。

二、主要学习培训内容:

参加了鸿业路易2020设计软件操作及三维技术讲座;注册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

三、发表的论文:“城市桥梁美学设计实践应用”获得三等奖。

四、个人职称:今年顺利的通过了正高级工程师职称的评审。

道桥工程师职称论文篇5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师素养;提高措施;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037-02

一、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2010年教育部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该计划就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在“卓越计划”的指导下,各工科院校纷纷制定相关专业的培养计划,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命脉的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也不例外。道路专业主要培养国家交通运输网建设中急需的,能够从事公路、城市道路、机场工程、桥梁及隧道工程等方向的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的高级人才。道桥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而其中教师的专业素养最为重要,2012年总理在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就强调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有高水平的教育”。因此,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尤其是道桥专业年轻教师的专业素质迫在眉睫。

二、道桥专业教师现状

随着国家对道桥专业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更好的提高道桥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创新性及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成为当务之急,其中,教师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而通过调研可以发现各工科院校年轻教师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达不到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的要求。总结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基本教学能力欠缺。一个合格的专业课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设计能力、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的能力等。而通过调研可以发现工科专业尤其是道桥专业年经教师的教学能力有所欠缺,虽然有一肚子的理论知识和经验,但是上课时不能很好地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讲课时往往不能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合理地把握好,经常是一节课上完了,该讲的重点或者知识点还没有涉及。究其原因:一是对上课不重视,再有就是工科院校毕业的年轻教师本身语言表达和文字组织能力比较弱,又没有经过专门系统的教育教学知识训练。因此,年经教师尤其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在学好理论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学习掌握一些上课的技巧及培养锻炼自己的教学能力。

2.年轻教师缺乏现场经验,实践能力较低。各个学校道桥专业类教师尤其是年经教师多数都是学校一毕业就来到学校当老师,很少有企业背景,其相关的理论知识掌握的比较好,但缺乏实践经验。尤其是近几年来到学校的教师,很多教师虽然是硕士或者是博士研究生毕业,在研究生期间也从事了很多与本专业相关的一些工作实践,但大都是蜻蜓点水似的去工地待上一个月甚至更短,而一般的道桥工程工期比较长,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是不可能掌握全面的实践经验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实际操作或者施工现场内容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也就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年经教师的实践能力及专业技能,提高年经教师的专业素养。

3.知识结构比较单一。道桥专业的年轻教师虽然在学校期间也参加了相关的研究课题,但这些研究课题大多是为毕业论文服务的,内容大多是围绕着某一个问题,有一定的深度,但是大多比较单一化和专一化。以本人为例,在研究生期间从事的是沥青混合料相关性能的研究,所以对沥青路面的设计、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路用性能等方面的内容比较熟悉,而水泥混凝土路面相关的内容就很少涉及,这样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将水泥路面这方面的知识讲清楚,就必须多学习。

三、道桥专业年轻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措施

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及体会,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道桥专业年经教师的专业素质。

1.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作为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力求采取通俗易懂,清晰明了的教学语言,对于一些比较难懂的知识点,不能照搬教材、念教材,要用自己的话,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学生进行讲解。这样学生才会乐学爱学,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及新型实验设备在道路及桥梁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2],这就要求我们专业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专业新知识,掌握行业最新动态,学习行业的最新知识,以便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学生专业学习的引导者,而不至于成为时代的落伍者。目前,道路与桥梁技术飞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标准也层出不穷,而现有的专业课教材更换比较慢,有些内容已经不适应实际的需要,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尤其是年经教师首先应该了解行业动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及时将最新的技术标准和施工工艺教授给学生。

3.专业课教师应具有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道桥专业各种专业课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所以,年经教师必须具备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各专业课之间的联系。以道桥专业“路基路面工程”和“道路建筑材料”两门专业课为例,道路建筑材料课程中涉及到的一系列建筑材料的工程特性,就在路基工程及路面工程施工中得到具体应用。因此,专业课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一门课,一个知识面,不能仅停留在上好一门课的思想认识上,要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光要有“一技之长”还要“多才多艺”。另外,专业课教师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多参加各种与本专业、乃至本学科相关的一些学术活动或报告,有机会的话走出去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或培训,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及专业素养。

4.增加实践经验,多和工程单位施工单位联系,努力提高自己的工程素养。道桥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专业课讲授过程中必须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而目前的现状是大多数年轻教师虽然是硕士甚至是博士研究生毕业,理论基础比较扎实,但实践动手能力普遍不强。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课教师就必须多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生产活动,多去施工现场或者实验室进行试验,这样在实际讲课过程中,才能将一些现场施工要领讲解的更生动、更详细,在实际试验操作过程中为学生做好示范作用。以“道路勘测设计”专业课为例,教材上虽然将各种路线的选取,横纵断面的设计讲解的非常清楚,但如果专业课教师自身没有从事过相关的工程设计甚至勘测等工作,在实际讲课过程中,也就只能照本宣科,这样就提高不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质量可想而知,而如果是从事过相关工作的教师来讲的话,就能将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融合到平时的讲课过程中,这样将自己的感性认识与课本中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将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来的学生也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想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年轻教师可以在平时的工作中多和施工单位联系或者利用课余时间进入相关施工单位或企业从事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同时积极争取承担工程设计、检测试验和咨询等技术服务项目。

道桥专业本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从而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作为年轻的专业教师,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不断参加各种施工实践,不断加强课程建设与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树青.对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5):53-57.

道桥工程师职称论文篇6

牛刀初试露锋芒

楼敏从兰州铁道学院刚毕业时,恰逢宣杭铁路破土动工。宣杭线是国家重点工程,工程量大、工期紧、管段长,技术人员却不多,可以说是一根针穿几条线,任务很繁重。同时,工地的工作、生活环境也十分艰苦,住的是单位租的广德农村的破旧民房,工作场所就是几十公里尘土飞扬的现场线路。初到工地那会儿,个子小巧、带着眼镜、斯斯文文的她很难让工地的“大老爷们”狠心将她“发配”到一线。楼敏却将此作为一个学以致用的好平台,正好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建筑行业。她觉得光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身临其境,了解事物的本质和真相。因此,楼敏谢绝了领导、同事们的好意,横下一心决定“现场取经”。白天,她和管现场的男同志们一道换上雨鞋,提着塔尺,扛着脚架,背着仪器,穿梭在荆棘密布、植被茂盛的灌木丛中,奔走在尘土飞扬、凹凸不平的便道和工地,对每层路基、每个桥墩、每座涵洞进行测量和监控,与黄砂、钢筋、石灰、水泥交“朋友”。晚上,还要整理内业资料,旁站值班也是家常便饭。工地一干就是八年,同事们惊奇的发现当年那个文文静静、稚气未脱的女学生不见了,站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名肤色黝黑、眼睛明亮、见解独到、雷厉风行的技术干部。爱一行,才能钻一行。因为敬业,使她在本职工作有所突破和创新。一线的八年为她后来从事科技创新奠定了扎实的基本功。

大胆实践求突破

1998年,楼敏调往机关测试中心管理全公司的试验工作。当时单位承担着义乌南门大桥的施工。按照要求,结构物施工前,必须先委托当地质监部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出具权威证明后方能投产。那时的义乌市质监站还不具备C25以上混凝土试配能力,业主则要求把材料送往杭州,到省质监站进行试配。她灵机一动,考虑到单位计试中心的试验能力已不亚于省质监站,于是多次上门说服业主将该工作放在单位进行。按行规来讲,施工方提供的关键试验报告往往不被建设方所接受。为消除各方疑虑,她领着项目试验人员及时进行试配,并邀请质监站旁站监督,通过科学规范的操作并提供出可靠数据,最终得到了业主的许可。不久,业主又提出压缩工期的要求,她又大胆向业主建议,使用外加剂和外掺料加快混凝土施工。她与部门人员通过几十次反复试验、分析和论证,不仅使配合比符合现场需求,而且通过改良,节余了水泥用量,为企业降低了的成本。该配合比投产应用后,成品混凝土内实外光、质量稳定,得到了业主和质监站的一致称赞,并在其他标段推广应用。1999年,义乌南门大桥被中铁建总公司评为“优质样板工程”。人们往往对习惯的事物有依赖性,接受新的事物就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给科技创新带来了难度。她通过大胆实践,积极与业主们加强交流和沟通,使科技成果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以不断改进和提高。

勇于创新树品牌

道桥工程师职称论文篇7

    《“诺曼底”号遇难记》是法国着名作家雨果的作品。作品记叙了“诺曼底”号客船在被撞沉没过程中人们互救的动人场面,是一部人道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文以载道,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这是教育者的天赋之责,应当而且必须履行。但进行什么样的教育、达成什么样的结果,却是有客观标准的,不是简单地“我有激情”、我想怎么教就怎么教能够成就的了。这位老师的问题,我认为就出在对于《“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德育点的确立不够准确上。

    老师在执教过程中,一直在努力塑造老船长“舍己为人”的“英雄”形象。那么,这个“舍己为人”的定位准不准呢?从文中看,“为人”,是老船长遇难施救的基本动力,相信也是他平日一贯秉承的做人信条。但“为人”就一定要“舍己”吗?老船长从事情的一开始就做出了把别人救出而自己献身的决定了吗?

    我们试着从他与机械师洛克和大副奥克勒福的对话中找找答案。老船长与洛克的对话内容是这样的:“炉子怎么样?”“火灭了没有?”“机器还转不转?”而当他得知一切都已被海水淹没没有复苏的可能时,他才下令大副保护人员离船并有权开枪打死那些不遵守秩序的男人。从中可以看出,老船长“为人”是真,但却绝对不是从一开始就决定“舍己”。因为他知道,只有自己好好地活着,乘客和船员的安全才能有保障!自己牺牲得再悲壮,船上的人如得不到救助,也是枉然!那么,课文所揭示的不是人物“舍己为人”品质又是哪方面的品质呢?

    其实,雨果在小说里早有明确交代。文章结尾老船长是站在“舰桥”上随船沉入海底的;船被撞的危机时刻,老船长也是站在“舰桥”上指挥救险的;就连文章的开头,作者也作了精心安排:老船长在“舰桥”上小心翼翼地驾船。雨果为什么要反复提及“舰桥”这个物象?“舰桥”在这里指什么?一切都再明白不过,这里的舰桥指“工作岗位”。老船长不是神,他是一个人,一个普普通通的船长!他的脑子里不一定想过要当英雄,但却有一个不渝的信念——坚守岗位,忠于职守!联系现实,解放军的岗位职守是什么?练兵打仗;教师的是什么?教书育人;学生的呢?好好学习!这才是我们应该开展的道德教育,一种采于文本、源于生活、看得见摸得着、符合儿童现实境遇、活生生的道德教育。学生学赖宁做无谓牺牲的担心现在看来已无必要讨论,因为老船长“舍己救人”的立论从根子起就不能成立!

道桥工程师职称论文篇8

【关键词】技术应用型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导师制 五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099-02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明显特点是能在生产一线岗位群上 “会操作、能顶岗”,因此备受用人企业欢迎。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高职模式培养的人才体现出了交叉学科融会贯通能力差、综合素质不高、专业技术应用知识不扎实的缺陷。如何在保持高职教育“拿来能用”的传统办学优势,为企业培养合格一线技能人才的同时,以发展的眼光为企业产业升级培养“会操作、懂技术、能管理、善开发”综合素质能力较高的本科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任务是广西乃至全国的教育大事。本文试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611”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

一、“611”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背景分析

2014年3月25日,鲁昕副部长在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开办高素质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明确职业教育要培养出更多符合企业产业升级后要求的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等级层次划分,如本科教育、专科教育,明确培养哪个层次的人才;现代教育思潮趋于按职业划分,即鼓励及扶持职业教育。以后的专科学校可以办本科、本科学校也可以办专科,目标只有一个:培养出更多符合企业产业升级后要求的人才。2014年4月8日,广西教育厅发文指导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联合办本的试点工作征集意见,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桂林理工大学合作开办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方向)应用型本科,借助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交通行业背景及60多年的路桥专业办学优势,借助桂林理工大学优秀的师资队伍及成熟的教学管理模式开办“6+1+1”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复合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二、“611”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理念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基于“校企一体、任务驱动”的改革理念,依托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的机制体制,积极开展“校中厂、厂中校”的校企合作模式,全面实施“校园工场”建设的项目过程化教学模式,通过与广西正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及广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广西路桥工程总公司等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服务产业为发展目标;构建了校企合一的生产型教学平台,通过真实的生产任务,实施融教学与生产一体的现场教学,创新了“校企一体、任务驱动”的工学结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校企合作深度发展形成 “广西正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进驻校园的成果,依托正高公司作为主体,使得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观摩学习工程检测、材料试验的方式方法,融汇到具体课程实训教学任务中,实施“校企一体、任务驱动”的务实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师参与广西正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具体生产任务,形成教师与企业员工身份合一,加强专业素养、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时刻关注国内工程施工、设计、检测等领域的发展动态,为培养现代化技术应用型人才做好师资队伍建设。

三、“611”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五位一体”的教学理念

通过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平台,依托广西路桥工程总公司等行业理事单位的支持,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顺利开展与行业企业的调研活动,商讨应用型本科的课程设置、教学进程、专业技术应用、岗位技能、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并多次请教桂林理工大学教务处、招就办、规划处及土木建筑学院相关人员、领导,借助桂林理工大学的优秀师资及成熟的四年学制教学,本着为企业升级提高更高、更好、更专业的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理念,务实创新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新型的行之有效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工程师培养模式,即学校课堂与施工现场合一、理论教学与职业素质要求合一、技术应用能力与岗位工作任务合一、职业能力培养与生产活动合一、教学质量评价与项目验收质量标准合一;体现技术应用型本科在保障学生的岗位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交叉学科学习能力、专业综合素质;达到“用工有标准、在校即员工、拿来就能用、发展后劲足”的培养目标,更好为企业服务、为广西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展开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实行“611”的教学时段模式,即主要通过五个阶段8个学期进阶式学习实现人才培养,其中1~3阶段是各类学科知识学习培养,第四阶段在进入第七学期后,课程安排全部为专业选修考查课,旨在加强学生在检测、设计、材料开发等具体领域的专业技术水平,这样学生在上课之余可以有精力规划自己的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进入第十周即开展导师制专业综合实训。最后一个学期由导师推荐到设计院、施工单位、业主单位、监理单位、科研院所顶岗实习,也就是说学生在最后两个“1”的一年时间里基本是学生与导师一对一的学习状态,务实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

第一阶段:第一学年的第一、第二学期主要以校内基础教育教师和专业基础教育教师为主体,让学生掌握大学生应当掌握的基本素质与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应当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在人才培养上务实创新的改革:依托广西正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形成把企业搬到学校,建立“校中厂”,实现“学校课堂与施工现场一致”;在道路材料试验课堂实训上,专职教师与正高的工程师一起参与实训指导,把正高公司真实的生产项目引入教学,实现“职业能力培养与生产活动一致”的培养目标。

第二阶段:第二学年的第三、第四学期进入专业课程学习,这个时候很多学生会感到迷茫,不知道将来是做现场施工还是做勘测设计或是公路检测、桥梁加固或监测等等。这个时候依托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的完善体制建设成果,请路桥分会下的“专家流动工作站”的行业专家到学校举行行业发展论坛讲座,为学生传道解惑。形成浓厚学术追求氛围。本年度人才培养创新点是依托 “校园工场”依山傍水的得天独厚的仿真路桥实训场地,以校内专业教师为主,辅以理事单位广西勘察设计研究院及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的工程人员及行业专家,通过专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3公里里程的公路设计任务,加强勘测、设计、概预算及相关专业软件的应用能力,实现“技术应用能力与岗位工作任务一致”;第二学年在已完成工程测量、工程制图、CAD、道路材料试验的课程后,以赛促学,开展4个专业技能大赛,并规定每个人必须报名参加其中一项技能大赛,请“专家流动工作站”的专家库成员做评委,以行业标准评定学生成果,加强职业技能锻炼及学生竞争意识,客观反映教师教学水平,实现 “教学质量评价与项目验收质量标准一致”。

第三阶段:第三学年的第五、第六学期已经进入专业学习的关键阶段,学生在2年的学习中形成了对专业发展的各自见解,学术追求上形成新的困惑。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与理事单位长效合作机制,继续加大力度促进高端专业学术交流,继续请行业专家到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学,介绍工程新工艺、新技术及新材料发展方向,开拓学生专业发展观。在教学上务实创新处: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与广西八桂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及广西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 “企业工程技术中心”为载体依托,拿出2家合作企业的工程项目,通过到施工现场参观学习并由合作单位专家讲解在建项目的检测内容、仪器操作、检测方法、软件操作分析数据及现场检测的要点难点,在真实的试验检测现场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材料试验与检测能力,并加强学生的专业软件的应用能力培养。第六学期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及执业资格考证的引导,依托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广西唯一获得公路水运检测人员(检测师)继续教育资格单位的优势,结合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14位获得检测工程师执业资格认证并获得交通部授权的培训人员资格,在对全区检测人员及检测师继续教育的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检测员考试认证资格,进行“双证认证”培养过程,切实全面地实施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双证认证”人才培养模式。

第四阶段:第七学期会以校外专家为主,请“专家流动工作站”成员作为兼职教师到校对施工安全、项目管理、公路养护管理与维护、竣工资料编制与整理、工程案例分析与质量防护等课程实训内容进行指导。第七学期的课程安排全部为选修性质,学生在上课之余可以有精力规划自己的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教学进程上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引导性双向选择导师制专业综合训练人才培养阶段。好的师傅才能带出好的徒弟,进入第十周开展导师制选择,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利用行业背景下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多名路桥专业教师拥有或参与合作建立的勘测设计公司、检测工作室、工程咨询公司的优势,结合在理事单位获得交通土建类高级工程师及以上职称的“专家流动工作站”专家组成一支懂生产、会设计、能教学、熟规范、知行情的行业专家导师团队。这个黄金团队的兼职指导教师在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机制体制下不会是挂名指导,专家们会按照理事会合作章程招收徒弟并带到相关企业、工地、设计院所布置综合实训任务;校内教师也会让学生参与项目建设从而使得学生提高职业技能、做到吃苦耐劳的职业道德素质、提升专业技术应用能力。

第五阶段:第八学期的毕业顶岗实习建立在第七学期专业综合训练中“导师制”已经形成的师徒关系,学生可以一直追随师傅加深对某个领域的专业学习,也可以在勘测设计、桥梁设计、工程施工技术、工程检测、施工监理、材料开发等领域重新到理事单位学习新的一门专业技术,这个灵活性及可行性既能保证学生学习的灵活多样性,也充分体现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办应用型本科的优势地位。

综上所述,务实创新建立行之有效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全面推行“校企一体、任务驱动”为特色“五位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系统科学的职业能力和专业应用技术培养,形成知、行合一保障措施,保证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萧成勇.透视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及其价值观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5(24)

[2]顾晓春.应用技术型高校创业教育的对策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1(20)

[3]蔡广聪.CIPP评价模型下高职院校专业产业化服务研究[J].广西教育,2014(4)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2014JGZ169)

道桥工程师职称论文篇9

关键词:沧州职院 “双师型”教师 培养策略

作者简介:张艳霞,女,河北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外语与艺术设计系,副教授,硕士在读。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课题《沧州职院“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研究》(课题编号JJS2008-59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4-0167-01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发展较快,沧州职业技术学院也不例外。随着人才观、质量观的改变,社会要求学院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更多高质量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则对这个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一定的制度和条件作为保障。

一、打通培养渠道,保证“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数量

把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教学工作并且常抓不懈,使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合理。

1、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生产第一线锻炼。学院应根据总体计划安排,结合教师的具体情况,分期、分批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顶岗工作和挂职锻炼,深入实训基地,以解决青年教师专业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提高青年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名师带动,培养“双师型”教师。在校内选定师德水准、学历水平、智能结构、教学能力等方面较优秀的教师,通过传、帮、带,培养青年教师。根据青年教师的专长和具体特点,制定提高计划,明确指导教师和被培训教师的责任,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

3、制定激励机制,正确引导教师自觉提高。为使沧州职院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必须制定一套适合高职发展的内部管理体制,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与调整上,引入竞争机制,实现量化和科学化管理,体现政策的导向性和激励性。

4、加快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步伐,做到“引聘结合”。要注意吸收企业优秀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到职业学院任教,加快建设兼有教师资格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双师化”教育理论是指导“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基础

1、“双师化”教育理论的涵义。“双师化”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是指学生接受的教育,既要学习必要、够用的理论知识,又要获取工程师所具有的技术应用能力,以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的需要。狭义的“双师化”是以所设专业为单位,根据教师各自的优势,有些教师以理论教学为主,有些教师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主。

2、“双师化”教育理论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近年来沧州职院在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调整专业,以增强办学的适应性。“双师化”的观念能用整体的优势弥补个体的不足,它能利用整个社会的人才资源来补充内源的不足,使高职院校能根据各自的条件不同,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进行“双师化”教育。

三、建立兼职教师队伍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手段

兼职教师应是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于改善师资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院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从总体上看,在聘任制度、队伍建设、管理措施等方面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1、淡化雇佣关系,把讲课费工资化。兼职教师与学校基本上是“雇佣关系”,这些教师的层次良莠不齐,与学校的关系也较松散,人员组成也不稳定,短期行为较严重。学院应与校外兼职教师签订长期聘任协议,按月发放应得工资,使兼职教师把自己当成学校的一员,与学校荣辱与共。

2、重视感情投入,增强向心力。学院领导要经常与兼职教师沟通,加强感情投入,对他们加以关爱。在新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制定、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征求其意见,使他们感到学校的对兼职教师的信任和重视。

3、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兼职教师到高职院校从事教学工作出于多种想法,有的想圆多年的教师梦;有的想实现自身价值;有的想借此增加一部分经济收入。但不能只靠经济手段来刺激兼职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必须进行人性化管理,动之以情,以诚相待,与他们交朋友等,从而使兼职教师能主动为教学工作服务,提高教育质量。

四、制定激励措施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

1、建立“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机制。高职院校要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学校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学校要建立“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设立双师教师激励机制,在岗位津贴发放,职称聘任、住房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促使更多的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2、建立继续教育的培训制度。一是提高学历层次,依托全国50个重点职业教师培训基地和普通高校现有的100多个师资培训基地,坚持在职培训为主,对学历不达标教师限期达标。二是强化技能培训和技能考核。

3、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学院应设立师资培训专项基金,保证师资培训计划的实施。根据双师发展规划,每年按一定比例增加经费投入。

五、改善教师工作环境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条件

1、减轻教师教学工作强度,为其创造取得第二系列职称的工作时间。这就要求学院安排好教学计划,可以利用调整出的空闲时间,把教师送到对口生产单位进行短、中期锻炼。

2、创造校内外实践机会,为教师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职称提供条件。通过项目开发等活动,使教师由单一教学型人才向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一体化的“一专多能”型人才转变。鼓励教师参加本系统、本行业技术职务的评审,并从时间上、财力上予以保障,让更多的教师能够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术职称。

3、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积极性。一是建立教师奖励工资制,运用经济杠杆和奖罚制度来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以此激发他们的自主性,二是创造条件,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院可以向教师提出挑战性的任务,给他们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

4、构建“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立交桥”,启发教师自觉地加强自身素质。为教师达到双师素质搭建桥梁,校外与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和大型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校内建立教师轮训制度,启发教师自觉加强自身的双师素质。

参考文献:

[1]姜振鹏.“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浅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6).

道桥工程师职称论文篇10

“以交通的汉语拼音字母‘J’‘T’为主要设计元素进行变形组合,形成‘环绕地球、不断向前拓展的高速公路抽象线条’,寓意通过发展教育来支持交通发展,从而又使教育依托交通的发展得以发展。这是我们学校校徽的设计理念,也是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毅说。该校从2008年起,把“二结合一融通”作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其中,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汽车专业群、物流管理专业就是该校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出的三大金牌专业。

“淡进旺出”双循环,适应行业特性育“专才”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一直以来是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路桥与港航工程学院的金牌专业之一。路桥施工具有周期长、线路长、施工作业面大、材料不能重复利用等特点,因此学校在培养该专业学生时根据专业需求和工程项目,实施了施工季节性“淡进旺出”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桥施工 “旺季”安排学生生产实习,“淡季”安排学生校内学习。

“淡进旺出”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工程建设项目为载体,以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以基本能力培养、生产性专项实训、顶岗实习为主要教学形式,教学活动校内外交替进行。

张毅院长告诉记者,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在第一、二学年,完成职业基本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学校实施从单一技能训练到综合实训的教学过程;在第三学年的教学安排中,考虑江苏施工的季节性特点,利用7月至11月施工旺季,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第一次顶岗实习,利用12月至2月施工淡季学生返校进行专业能力提升、职业技能鉴定以及专业拓展学习;次年3月施工旺季时,学生再次返回企业进行第二次顶岗实习。

“该专业依据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和企业季节性特点,制定了‘1+1+0.25+0.75’的分段培养模式,其中前两个‘1’指的是学生在第一、二年在学校学习,而‘0.25’指的是在第三年学生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在学校,‘0.75’指的是第三年学生有四分之三的时间在企业。”张毅说。学生在企业用工旺季时,连同专业导师一同进入企业的相应岗位,由企业内训师和企业师傅开展适岗内训,工作即学习。学生在企业用工淡季时,连同企业师傅一同进入学校学习理论和技能课程。这样的举措不仅有效解决合作企业用人的季节性需求,还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师技能水平。

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与企业双方共同承担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学校与企业还利用远程互动平台,创建学生成长电子档案,强化师生交流。企业导师团队以及院系导师团队通过远程活动平台学习或者工作任务,上传行业发展动态,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共同研讨工程项目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学校管理者也能及时了解师生动态,真正实现校企双主体、一体化育人。

项目化课程教学,为“汽车后市场”育“专才”

有资料显示,“汽车后市场”是汽车产业链中最稳定的利润来源,国内企业虽然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但是目前该行业的人才质量参差不齐。为此,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汽车专业群面向“汽车后市场”制定了项目课程化教学模式,培养一批实操能力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汽车专业群包括汽车运用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整形技术等专业。该专业群通过校企双方合作,共同开发项目化课程、共同编写教材、合作培养教师、共建实训中心,实施“任务驱动,实境教学,教中学、学中作,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建立全新的教学评价体系。汽车专业群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理实融合、学做一体、赛训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项目化课程从2009年9月开始实践至今,有效解决了专业群毕业生的适岗性和职业发展需求等核心问题,效果良好。

汽车工程学院以汽车专业群各就业岗位所必须掌握的汽车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目标,结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要求,采用课程校企双负责人的形式,与企业共同开发出了《汽车发动机机械维修》《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维修》等10门项目化课程,重建了基于项目化教学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完成了每门课程的课程标准、整体设计、单元设计、校本教材、学习工作单、多媒体课件、精品课程网站等,形成了立体化教学资源库。

项目化课程教学实施“一主一辅、班级轮转”的教学运行模式,专业群内学生被分成10个班级,分别进入10个将教室、实训室、实习车间一体化配置的理实一体化学习站,每个学习站集中学习4周(80课时),完成一门项目化课程的学习和考核后,轮转到下一个学习站,用一学年(40周)的时间完成所有项目化课程学习。这些项目化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采用了主、辅讲双教师负责制和轮转式教学运行模式。每门课程由主讲、辅讲两名教师共同负责,主讲教师全面负责课程的建设与实施,辅讲教师协助进行实践教学、教学组织、教学管理,参与教学评价。

与此同时,汽车工程学院还与著名汽车企业合作,本着共建共享的原则,共同建成了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培训中心、长安福特华东培训中心等6个校企合作培训中心,导入一汽大众TPQ技术培训班、丰田T-TEP班、丰田F-SEP班等12个企业订单班教学资源,嵌入企业文化,整合和利用企业教学设备、工艺标准、培训内容和评价方式,聘请企业培训教师参与教学;核心能力平台和岗位技能平台课程全面推行“理实融合、学做一体”,企业兼职教师全程参与教学过程,岗位技能课程导入订单班教学资源,在丰田、福特、标致、大众等培训中心进行,保障项目化课程体系实施。

“岗、课、证”融通,为物流业育“专才”

岗、课、证融通,即课程设置源于岗位技能和资格证书要求,课程内容融入行业标准和职业要求,课程目标满足岗位需求和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物流管理专业于2001年开始专门培养具有全面扎实的现代物流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2004年,我们进行了助理物流师证书的认证工作,实施了课证融通;2006年开始,在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建设过程中,物流管理专业开展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岗、课、证融通课程体系课程构建的研究与实践。”张毅表示,岗、课、证融通课程体系明确了专业定位、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

在制定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物流管理专业对接物流行业,深入物流行业企业调查行业和企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人才的需求状况、岗位工作职责、工作任务、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在职人员进修需求、毕业生就业岗位等,将学生个人目标、企业需求和学校教育目标有机结合,从过去的偏重技能,转变为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并重。

目前物流行业缺少专业型人才,很多物流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对于具有岗位技能的学生十分看重。岗位技能的提升关乎着学生的未来就业,物流管理专业因此积极探索并实施“3321”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三个循环、三方评价、两个融合、一个贯穿”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第一个“3”即通过三个循环实现学生从“入门”“入行”到“入职”的转变;第二个“3”即学校、行业、企业三方对人才培养水平进行三位一体的评价;“2”即知识技能培养和职业素质培养融合,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和行业文化融合;“1”即把校企合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职业基础模块学习校外实习基地职业角色体验职业通用能力模块、职业核心能力模块学习校外实习基地轮岗实训职业素质拓展模块学习物流企业顶岗实习”的模式,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

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训能力。物流管理专业从2008年开始实行轮岗实训,学生轮岗实训指导教师由校企共同安排,轮岗实训的每个岗位均有相应的校企指导教师共同负责培训指导。在学生轮岗实训中,专业课教师既是班级管理者,又是实训的指导者;企业部门主管既是企业的员工,又是学生的实训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