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通信工程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9 14:00:03

信息与通信工程论文

信息与通信工程论文篇1

1工程硕士信息素质教育的不足之处

1.1课程设置不够理想从内容上看,课程的实用性、前沿性不强,课程设置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形式上看,由于工程硕士是一种在职教育,因此在课程安排上,除在学校本部教学点上课外,同时更多会在校外教学点(或基地)集中授课,从而往往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从教材上看,其在前沿性、实用性方面尚有欠缺,甚至部分教材内容较陈旧,针对性差。

1.2信息素质能力参差不齐由于工程硕士在生源的年龄、职业背景、工作年限以及大学阶段受信息素质教育情况等不尽相同,信息素质现状表现出明显差异性。[1]有的在大学阶段学习过《科技文献检索》等相关课程;有的接受过信息素质的相关内容培训;有的仅会使用百度等搜索引擎查找资料;而有些年龄较大的在职工程硕士甚至对信息素质相关内容一无所知。总体来看,工程硕士对信息的敏感意识普遍不强,信息素质能力参差不齐。

1.3表现出较强的学科专业性工程硕士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联系紧密,职业需求的目标性强,对学科专业知识的需求明确。同样,工程硕士的信息素质教育也表现出明显的学科专业性,他们对本工程领域的信息表现出了极强的需求倾向。这在年龄偏大、已具有丰富的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实验经验的在职工程硕士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1.4应用性是根本要求工程硕士教育是为了培养其掌握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某一工程领域或工程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实施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就连学位论文都要有工程技术背景。因此,基于工程实践的应用性是工程硕士信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1.5对信息源需求的多样性解决工程实践难题就是创新的过程。在这个工程中,占有信息并将其融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一方面可以通过与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同行交流,获得同行专家的经验、理论指导等来解决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正式途径获取信息,尤其是获取规范标准、专利文献、科技报告等,通过吸收消化将其变为自己的知识,实现创新的目的。可见,工程硕士所需信息源不仅仅是图书馆购买的各类文献,他们需要的信息类型和获取信息的途径要广泛得多。

2对学位论文教学的调查

工程硕士生要兼顾工作、家庭及学习,负担很重,时间不够用,这个矛盾贯穿整个学习过程,是个突出的问题。特别是表现在学位论文环节。学位论文是指完成一定学位必须撰写的论文,其对格式等方面有严格的要求,是研究生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可以说是研究生本人带有总结性的学习成果,也是研究生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然而,在现实的工程硕士学习中,学位论文环节的矛盾特别明显。我们从上海交通大学夏天娟的论文《工程硕士培养质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2]中可以看到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工程硕士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学位论文选题认为“困难”和“有点困难”的超过一半,认为“较容易”和“很容易”的共约占40%。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首要条件就是必须要与自己的工作实际相结合,同时要求学位论文要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和创新性。如何把握工程硕士论文的理论性、创新性及实用性,是导师、学生及管理部门普遍感觉到困难的问题。

2.2学校导师的作用反映学校导师对论文指导“有作用”和“很有作用”的人数约占90%,远高于企业导师。在双导师制中,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是有明确分工的,学校导师对学生的学位论文负主要责任。但是由于工程硕士生是在职攻读学位,学校导师与其联系和交流的时间有限。

2.3学位论文成果在企业的应用学位论文成果在企业“已应用”和“正准备应用”的分别为51.7%和5.6%,共占近60%;而“由于计划改变,单位近期不一定用”的约占30.9%;“其他”为11.8%。企业为工程硕士生学位论文研究提供实验支持,同时学位论文成果应用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这对工程硕士生和企业是双赢的结果。

2.4学位论文对自身工作能力的提升学位论文写作在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环节。46.4%的调查对象认为完成学位论文对工作能力提升“有帮助”,认为“很有帮助”的占17.5%,可见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学位论文使自身的工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3工程硕士信息素养教育体系

为了使信息素质教育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能做到保证学生学业的完成,同时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我们提出了基于学位论文的工程硕士信息素养教育运行机制,其贯穿于工程硕士教育的整个过程。

3.1合理实用的课程设置

3.1.1教学内容信息素养教育要培养工程硕士终身学习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课程设置上,一方面应当考虑到工程硕士的生源变化,其在知识结构、素质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大不同。比如早期的工程硕士生要求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开设课程,如今的学生在本科时已掌握了这些知识和技能,不再需要此类课程。另一方面,虽然基础理论不会变,但在信息爆炸的网络环境下,随着信息更新速度加快,实用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教师应当跟进这些新变化,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必须是高度浓缩的精华,是对信息素质教育具有指导性、总结性作用的难点和重点。

3.1.2人员结构和教材图书馆应该请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授课,同时他们还应协助校内导师共同指导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为工程硕士提供参考文献来源,指导他们熟悉各种资源,最终使学生能够熟练获取和提炼符合需要的信息。对于教材建设,在国家主管部门的倡导和支持下,各工程硕士专业领域都在积极进行,很多培养院校也很重视工程硕士的教材改革。另外,研究生的教学也不可以只局限于教材本身,还应鼓励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补充一些讲义,及时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反映最新研究成果的参考资料。

3.2利用网络实现教学辅助

3.2.1建立学生交流平台工程硕士生是在职读书,在校时间很少,又来自不同的工作单位,学生与老师之间、同学之间面对面交流时间少。利用网络建立沟通交流平台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可以开发针对不动层次、不同学习阶段的信息素质教育课件,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信息素养及专题讲座,使之成为大家互动交流、相互学习、自主学习的平台。为此,本馆自主研发了网上“自导式”信息用户系统、文献检索课“自导式”教学系统,提供针对不同用户的自助式学习系统,方便了广大师生。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孤立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自主学习,由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2.2利用学科导航模块列举信息源在图书馆网站的显著位置设置学科导航模块列举信息源。列举信息源要做到求全、求专、求精的高度统一,不能拘泥于图书馆已有的或仅仅是著名的数据库、网站等,要杜绝孤立地讲解具体数据库的使用、具体文献类型的特点等做法,应对各类资源进行分析、比较,按照评价标准作出客观、科学的评价,总结使用各类资源时要注意的问题;重视总结如何选择信息源,针对不同的问题,懂得从哪里获得最佳信息,强调信息吸收利用能力的培养,综合比较信息的筛选、分析、整理等各种方法,强调培养将搜集的信息批判性地转化为自己知识的能力及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3网络信息咨询工作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完善,高校图书馆进入网络时代。信息咨询工作应全面了解掌握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的特点,了解工程硕士的需求,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和馆藏资源优势,将传统的纸质文献、电子资源、网络信息资源加以结合,以网络技术(可以通过QQ、邮件、电话等方式)为手段,依托网络信息平台,努力提高信息咨询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工程硕士。

3.2.4利用网络课堂开展专题讲座图书馆应该采取讲座、培训等方式完善工程硕士的检索技能。由于工程硕士是在职教育,图书馆可以利用网络课堂来解决该项问题。利用网络课堂开展的数据库培训专题讲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决定听课时间,对于某些内容感到难懂的,一次没有掌握,可以再次选听,直到学生认为自己完全掌握检索的技巧。一般来说,图书馆应该开设“开题讲座”、“课题查新”、“信息分析”、“毕业论文写作”等专题讲座来满足工程硕士在学习的不同阶段的信息需求。

3.3加强导师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指导

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要求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不同于大多数工学硕士的学位论文标准,其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和应用价值,内容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或其中的一部分,或工程技术类或应用基础研究。在选题阶段,多数工程硕士生感到选题困难,这主要是因为工程硕士生的经验和知识面比较有限,如果这时导师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工作内容以及所在企业的生产实际,帮助学生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提炼,有利于形成适宜的学位论文课题。此外,应该加强工程硕士与学校导师的学术交流活动,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工程硕士生参加导师所指导的工学研究生的研讨等活动。

3.4学位论文模拟教学法

教师应在讲授文献检索课程的最后,设计一个比较复杂、与学生所学工程领域尽量相关的问题,作为具体教学案例,整个查找信息的过程应围绕解决这个问题来进行。让学生面对一个全新的课题知道如何制定检索策略,如何巧妙地综合运用所拥有的信息资源。教学内容应涉及信息检索的各个方面,如同时讲授一次文献的获取、科研课题检索实例及策略技巧等,使工程硕士阶段能够具备综合而全面的信息检索技能。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样一种由全面到具体、由总体到个体的教学思路,对工程硕士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3.5信息道德的培养

作为信息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道德,也是信息素养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即培养网络信息利用者的信息道德意识与道德责任感,使其养成文明的信息习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培养其信息道德判断、选择的能力和道德自律精神。与传统伦理相比较,信息道德更加注重“慎独”[3]。在网络环境下,既要做到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的鉴别能力,又要做到道德自律,要结合现实中有关知识产权争端或学术不端行为的案例和报道,强调信息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信息与通信工程论文篇2

[关键词]应急信息源;可信度;研究范式;工程化思维;WSR方法论

D0l:10.3969/j.issn.1008―0821.2017.06.004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7)06―0024―07

信息化社会火箭般发展速度,使得各类信息与知识数量暴增,以各种形式呈现在民众面前。应急信息源,即针对突发事件的信息载体。突发事件一般有突发性、伤害性、不稳定性、扩散性和传染性等特征,提高应急信息源的可信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信度”(Credibility)是指能够相信的程度,心理学、信息科学、市场学、图书情报等不同领域对信息可信度的研究重点与角度各不相同,大量文献调研发现,可信度的两大核心内容分别为可信赖和专业性。在图书情报领域主要应用于信息利用与传播领域,用户是否利用、传播信息的重要判断标准之一即为信息可信度。依据信息传播过程,应急信息可信度研究可从信息源、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三方面着手。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中要求推进“数字工程”进程,切实提高应急信息管理服务水平和能力,工程化情报学思想应运而生。笔者引入工程化思维理念,也即将研究体系构建过程中所需要的流程、原始数据、工具方法和专家智慧等进行工程化构建,以促进应急信息源可信度研究体系的构建能更加完善和规范。

Eifini spiliotopoulou等研究发现,库存决策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区域管理人员提供的需求预测信息可信度;Toro,Richard A等研究智利国家空气质量信息系统通过Beta监测来测量反应颗粒物信息的可靠性;薛传业等以甬温交通事故为背景,构建突发事件中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的信任模型,结果表明,来源可信度将正向影响公众对突发事件中社交媒体信息信任度;汤志伟等以汶川地震为例研究发现,网民对政府、媒体信息的信任度高于普通网民,抗震救灾、灾后重建时期的信息可信度远高于地震前的网络信息;彭志华等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确定公共危机中网络新闻可信度影响因素有:网民使用程度、依赖程度和知觉易用性等。

本文引入工程化思维,借鉴WSR系统方法论,依据应急信息源的特性,做出工程化应急信息源可信度研究体系构建范式分析,并构建WSR三维结构图,最后总结出应急信息源可信度研究体系综合图,为日后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切实提高应信息源质量,增强应急管理的能力。

1理论基础

1.1工程化思维与情报学科的融合

系统工程是资源、技术、社会、伦理等多种要素的集成与最优配置,包含由投资者、工程师、经济学家、管理者和实施者共同组建的利益共同体。而情报学科的研究需要各种数据资源、文献资料、工具方法、逻辑思维、经济、社会文化、管理等多种要素,也是一个需要投资者、学科带领人、研究员、助手各个角色的集体活动。工程化,是指将经验、技巧和知识等进行理论、规范化,构建一个可重复创造有价值产品的最优体系。工程化思维的宗旨是灵活地解决系统工程问题,不仅将系统工程变为现实的桥梁,也重视人文、社会等相关方面的协调发展。研究应急信息源的可信度,将会面临截然不同的理论研究路线、不同学科的知识,如何将这些知识和研究者们的巧妙集合,形成新的研究体系,如何综合配置各个学科体系,高效、准确地对应急信息源可信度进行辨别、计算和评估,提高应急信息源的质量,提高应急事件管理能力,则需要有效的方法论的指导。工程化思维下的应急信息源可信度研究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庞大的知识体系的搭建,也即将相关的理论、知识、方法和研究逻辑进行系统化,构建一个有组织、可重复创造新知识的研究体系。因此,在应急信息源可信度研究体系构建中融入工程化思维是有据可循的。

1.2工程化思维下的应急信息源的特征

信息源,也即信息的来源。在图书情报领域,信息源是所有成果的源泉,以及经过民众智慧和劳动加工后的成果。应急信息源是指在应急事件发生后的相关信息源,其包含两个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指应急事件的大小、发生时间、区域范围、频率、速度等特征参数;社会属性指主要指可能引起的社会经济损失和影响。应急信息源是应急事件的属性、特征和内容的体现,反映应急事件发生后所呈现的事态状况。阮光册认为危机信息源具有记录性、突发性和系统性;葛洪磊总结应急信息源的特征有:动态性、不确定性和广泛性;相丽玲等总结出舆情危机信息源的传播广泛性和多级衍生性。

据此,论文总结工程思维下的应急信息源有如下特征:

1.2.1用户需求为主导

应急信息源将根据用户需求的变化而调整。面对具有伤害性、传播性等特征的突发事件,用户将产生强烈的信息需求意识与需求行为以做出急判断和反应,因此以用户需求为主导的应急信息源可信度研究具有实质性的意义。若用户信息需求发生转移,应急情报工作者的工作内容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此时的用户需求则是在发挥其主导作用。

1.2.2系统复杂性

应急事件往往是涉及自然人文社会等诸多方面的突发事件。事件发生后,相关信息很难全面、具体呈现在民众面前,且不同类型的应急事件持续时间、涉及区域不定,并在一定时间内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应急信息源亦会随应急事件而变化,也将涉及不同领域、职位的广发民众,不易控制和管理,具有一定的系统复杂性。

1.2.3重要性

应急事件发生后,应急信息会进行一定的传播,且应急信息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其信息源可信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据霍夫兰证实,应急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传播效果就越好,亦利于社会各阶层对应急事件的管理和决策,也利于广大民众积极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做出有效应急行为,切实减少应急损失,因此,应急信息源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在应急信息源可信度理论路线的研究在三维结构中体现为“物理维”。基于前面的论述,应急信息源可信度可以从“权威性”与“客观性”两个方面着手。英国百科全书认为,能够对别人的思想、行为产生变化的内容或在困境中需要求助的人或事物,均是具有“权威性”的体现;不受其他因素干扰的表述、解释或事实,即具有客观性。美国斯坦福大学劝服技术实验室的Fogg在测评网站信息可信度时利用显著性和解释性理论,分别在:信息内容、参与者的参与度、使用评价、对内容的认知与判断等方面来体现不同网站可信度的显著性,用解释性进一步判断网站内容是否可信。应急信息的与表达,一方面需要确定的目的,作为客观事实向公众通报应急事件相关信息,为其应急行为与应急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另一方面要确定信息阐述过程中是否明确表明其客观立场,除上述两个方面,还需要考虑应急信息的时效性、完整性与其质量性。

Storyful是一个于2010年成立致力于突发事件信息源可信度验证的网站,是目前为止全球最可靠最专业的信息源可信度检验网站。它拥有一套完整的社交信源服务链:监测一核实一授权一交易。该网站利用自身设计的Newswire对信息实时监控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媒体上的各种类型的信息,并将可能存在可信度问题的信息交给人工编辑。编辑依据不同的信息形式、内容与类型,根据自己的经验与知识结构,采取相应的方式对相关内容进行核实与验证,来判断其真伪性。在此过程中,编辑将根据核实进程为相关信息内容进行分类,如“确认”、“无根据”,方便对信息进一步处理。人工编辑重点核查3点:时间、地点、目击者身份。编辑团队会审核上传人的历史记录,有过不实信息记录者将被记入黑名单。此外,编辑团队还会利用Google街景、卫星图等数据库数据进行地点信息的核实,随后进行内容与逻辑分析。该网站之所以被公认为目前最权威的信息源可信度验证网站,源于其对各类社交平台信息源可信度的准确判断与分类。其核心竞争力不是体现在自身研发的技术与相关工具,而是人工编辑的经验与智慧,也即Little提出的“人工算法”。

3.2应急信息源可信度学科知识研究

应急信息源可信度的研究不是某单一学科需要研究的问题,与图书情报、传播学、计算机理论和通信工程等相关学科均密不可分,在三维结构中体现为“事理维”。笔者以“Emergency”、“Information”和“Reliability”为关键词,对查找结果进行分析,得到Web 0f Science类别和研究方向部分记录如图4、图5所示。

根据图4、图5显示,应急信息源可信度研究方向主要有:工程学、网络通信、计算机科学等,研究学科主要有电气电子、电子通信、计算机信息系统、公共管理、环境科学、软件工程、管理学、物理学、图书情报等方面。按联合国科教组织编制的学科分类将以上涉及学科分类,涉及的基础学科有:数学、逻辑学、物理学、社会科学等。

不同的学科领域对信息源可信度的研究内容与侧重点也迥然不同。从现代新闻学可信度研究的发展史来看,可信度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内容、信息源于传播媒介3个方面,但这其中存在一定模糊概念,有学者认为信息源是属于传播媒介可以归为一类。在营销沟通领域,信息源可信度重点考察用于商业用途的信息对消费者的说服作用。而在实际购买交流中,并没有实际方便可用的方法来检验交流中的具体内容,当人们购买后并认可某一产品后,在其脑海中便会对该产品的信息源产生一定的信赖,对其可靠性结合自身经验有了一定的认知与判断,由此可见,信息媒介仅仅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不能模糊地与信息源归为一类。在计算机学科领域,主要研究如何通过相关算法对信息可信度进行验证、优化和评估,如马伟瑜利用优化的PageRank,依据网站从属关系、连接结构、主题内容等来计算网站提供信息的可信程度。在图书情报领域,学者对以社会化媒体为载体的某一类信息可信度的判断较为关注,如吕亚兰等在国内外网络健康信息质量评价相关研究基础上,建立以用户为评价主体的公众网络健康信息可信度评价指标体系,为公众网络健康信息查询和选择提供决策依据;查先进等运用信息质量和信源可信度双路径模型研究微博环境下用户的学术信息搜索行为,认为用户对行为的态度改变收到信息质量(中枢路径)和信源可信度(边缘路径)的影响;朱宁等学术信息的特性,确定影响判断学术信息可信度的因素,有文献来源、作者相关信息、参考文献综合比较信息等。当然,各个学科并非独立发展,很多研究将会综合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攻克思维和技术上的难题。Walthen和Burkell基于心理学与信息交流学的相关理论构建迭代模型指в没判断信息可信度,整个过程分为3个步骤:用户通过对信息源(如网站等)进行版式、色彩、图表、信息组织等方面做整体评估,其次对其信息内容做准确性、时效性等方面的判断,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与经验对其可信度进行最后判定。

3.3应急信息源可信度工具方法与应用研究

应急信息源可信度工具方法与应用研究凝结研究者的智慧结晶,其思维逻辑过程体现每一个研究的工作内容和思维程序,体现在从无到有,从单薄到丰富的过程。整个过程每个环节不一定单独进行,可能不同环节重叠在一起,也可能多次循环进行。专家的智慧是科学研究的核心,体现在研究方法中的每一步。WSR方法论是情报工程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其工程化思维强调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相结合,也强调相关工程技术方法的集成。在研究论证过程中,可借鉴相关工程技术方法,构建专门的应急信息源可信度分析模型和平台,使得研究者充分发现潜在的信息与规律,更全面地构建应急信息源可信度研究体系。应急信息源会因突发事件和用户需求而呈现复杂性、系统性和多变性,其可信度研究可更为细化多元。海量应急信息源中蕴藏着巨大的挖掘和研究价值,需要不断评估与完善,及时修正研究过程中的问题,以不断完善研究体系,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基础,最终旨在引导广大民众科学、有效地对相关信息进行判断,合理决策。Meola提出情境评估模型,建议用户使用3种不同的技术去测评信息可信度,分别为:推广审评过去的相关信息资源,如利用信息中介告知用户如何获取高质量、健康的信息资源;利用对比法比较所获取的相关信息与过去同期的相比是否一致;最后通过查找多个不同网站去多角度验证信息的方法来最终判断信息的可信度。Wathen研究影响用户对信息可信度的因素,并在“信息表面评估一信息可信评估一内容评估”的逻辑层面构建信息评估体系来协助广大民众更好地判断信息可信度,以满足民众的需求。Lucassen和Schraagen以用户为中心,通过用户对信息源的初步判断、自身的知识体系和综合素质组合形成信息信任模型,从信息的基础内容、信息的表达特征和信息源特征3个维度构建3s模型指导用户对信息可信度的判断。

综合以上论证,总结出应急信息源可信度研究体系综合图,如图6所示:

信息与通信工程论文篇3

 

信息素养是人们的一项基本生存技能,它形成了终身学习的基础,[1]是人们成为信息化社会中独立的终身学习者的关键。信息素养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信息素养主要表现为: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敏锐的信息意识及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收集、整理、评估、利用、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良好的信息协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信息免疫能力及信息伦理道德修养;将所获得的信息用于问题解决,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开发能力。[2]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应该也不可能脱离专业课程的教学。为了获得最佳的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必须实现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整合,即实施专业信息素养教育。专业信息素养教育是基于学科的专门信息素养,是高等教育各专业课程体系的前提和基础。[3]

 

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实施信息素养教育,培养物理学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是非常有效的一个现实途径。对于物理学专业学生而言,信息素养是物理学专业素养、文化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交集。[4]在物理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将信息素养的培养要素有机融入教材、认知工具、网络以及各种教学资源中,在各个教学环节渗透信息素养教育,以满足大学生对海量信息的迫切需求,进而更好地实现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5]

 

一、基于毕业论文写作的信息素养教育目标——以物理学专业为例

 

作为物理学专业学生重要学习环节的毕业论文写作,是一种重要的专业实践教学形式,是全面发展学生信息素养的一个有效途径。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高等学校物理学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指出:“论文内容可以是理论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综述、调研报告或应用开发。论文应具有完整性和一定的系统性,对所研究的问题应有比较充分的调研,分析具体,结论可靠。提交的论文应符合通常科技论文的规范和要求,内容基本正确。对论文的评价重点是学生的学风、对知识的综合掌握、应用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

 

因此,结合物理学专业特点制订毕业论文写作的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科学合理的信息素养教育目标,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将信息素养能力纳入自身能力建设中,使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随着专业知识的增长而得到不断的强化,并最终成为保障其终身学习的一种能力。[7]

 

对于物理学专业学生而言,基于毕业论文写作的信息素养教育的总目标是在发展学生物理学专业素养的同时,促进信息素养的发展,使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具体的信息素养教育目标:一是使学生掌握信息检索策略,学会运用专业数据库,具备检索物理学专业信息的良好能力;二是使学生学会批判性的运用所获得的信息,并选择有益信息融入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价值体系,会在所获取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初步的学术创新;三是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遵循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和信息道德;四是在答辩过程中能够有效的传递、交流信息。

 

二、基于毕业论文写作的信息素养教育策略

 

毕业论文写作中的信息素养教育是基于物理学专业情境的学习过程。这种渗透式的专业信息素养教育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物理学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面,发展学术素养,全面提升信息素养。

 

1.通过论文选题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

 

物理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可以是教师科研项目的组成部分,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由选题。例如,与教师科研项目相关的毕业论文题目:一维三原子链的晶格振动分析,一维线性谐振子薛定谔方程的数值计算,相互作用带电粒子运动轨迹的数值模拟与分析,航天器变轨过程分析,光学涡旋的产生及衍射特性,数字全息显微技术研究,光学实验中的图像处理与应用,等等。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可以增加科研实践机会,拓展物理学专业知识视野。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时,要综合考虑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和专业能力,并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选定论文题目。学生可以从科学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难点问题,以及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中自主选题,也可以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选题。无论如何选题,都是以大量信息为基础的,充分利用信息,善于捕捉为己所用的信息,了解课题的学术意义、学术创新和国内外最新进展,就会大大拓宽研究思路。[8]

 

在论文选题过程中,课题检索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课题检索,有助于学生掌握各种物理学专业数据库的检索途径、方法和技巧,如学会熟练运用中国知网、超星数字图书馆、万方数据库、维普等中文数据库的使用方法,了解SCI、EI、ISTP、EBSCO、IOPP、Science Direct、SpringerLink、IEEE Xplore等外文数据库的使用方法。这样可以督促学生自觉主动地利用图书馆的各类馆藏文献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学会课题检索,掌握文献检索知识,丰富信息知识,巩固所学物理学专业知识,使学生的专业信息能力得到发展。

 

2.通过文献综述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在确定好论文题目之后,学生需要进一步进行文献的检索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指在全面掌握、分析与课题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该课题在一定时期内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述而形成的论文。文献综述一般要对研究现状进行客观的叙述和评论,以便预测发展、研究的趋势或寻求新的研究突破点。[9]

 

在文献检索过程中,教师要指点学生注意文献资料的新颖性、价值性和真实性,引导学生科学合理的筛选、评价所获取的信息资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内容,并将收集到的文献资源进行分类,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在此基础上,应充分利用所获取的信息,完成文献综述。当然,本科生的文献综述只要能够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述评即可。文献综述的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第一,充分了解课题的全面情况,把握课题的发展规律,熟悉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从事该课题工作的主要学者的成就和水平;[10]第二,可以培养学生熟练运用信息检索工具的能力以及根据主题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第三,文献综述对参考文献的要求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士学位论文的规范要求;第四,文献综述可以有效减少学生的抄袭现象,便于对学生进行信息伦理道德教育。

 

3.通过毕业论文写作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毕业论文的写作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系统的物理学专业知识,还需要学生具备复合型的知识结构、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扎实的文字功底。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学生要充分利用所占有的各类信息资源,运用各种创造性思维,在综合归纳材料、分析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见解。

 

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论文写作的各个细节,如要让学生掌握科技论文的结构:一是论文前置部分,包括封面、题名、中英文摘要、目录;二是主体部分,包括引言、材料和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结论、致谢、参考文献;三是附录;四是致谢。在开始论文写作前,要列出论文的写作提纲。写作提纲要提纲挈领、主次分明、组织合理。在写论文的主体部分时,要注意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文字通顺、衔接自然、用语符合技术规范,图表清楚,格式规范。论文中的论据应该真实可靠;论证要合情合理;论述要具有科学性、专业性、创新性;结论与全文观点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4.通过论文答辩评价学生的物理学专业信息素养能力

 

论文答辩是毕业生在规定时间内展示自己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主要结论,由答辩委员会就论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缺点及修改意见的过程。论文答辩是学生展示、交流毕业论文成果及学业成就,检验学生信息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论文答辩可以全方位检验学生对所写论文的认知程度,对物理学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能力,运用论文观点回答问题的应变能力,以及对文中创新点的解释能力。

 

三、结论

 

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课程学习的有机整合是发展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最佳途径。物理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是基于物理学专业情境的学习过程,是专业素养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的有机整合。通过毕业论文写作,可以丰富大学生的信息知识,拓展信息视野,锻炼信息能力,培养信息道德。因此,毕业论文写作既是一种重要的专业实践教学形式,也是全面发展学生物理学专业素养和信息素养的一个有效途径。

 

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把信息检索、信息获取、信息评价、信息创新、信息交流、信息伦理等内容渗透到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如文献查阅、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文献综述、论文提纲与结构、论证方法、实验研究、数据处理、图表处理、论文撰写与排版、文献引用等。与此同时,指导教师自己也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不断优化教学,探索出适合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师自身也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信息能力,发展信息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共享各类信息,充分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

信息与通信工程论文篇4

[论文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 选题方向 研究趋势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选题方向分析

近年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发展非常迅速,其中,硕士研究生已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的重要力量之一。硕士研究生在完成基础课和管理类必修课学习后,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志愿可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物流工程等领域选择研究方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学习。

本文依据《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该数据库是目前国内相关资源最完备、高质量、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至2010年11月1日,累积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文献87.5万多篇,文献的来源是全国530多家硕士生培养单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本文统计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00年——2010年论文选题的主要方向,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榆索控制条件。“发表时间”输人从2000年1月1日一2010年10月l8r:t,“学位单位”输人模糊,“优秀论文级别”输入不限,“作者”及“作者单位”输入模糊。第二步,输入内容榆索条件。“主题词”输入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方向,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等,点击“检索文献”。第三步:按文献分组排序方式选择文献。文献分组点击“学科专业”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即可。其统计结果如图1:

从图可以看出,物流、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是2000年~2010年管理科学与t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说明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出现这种格局的原因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和国家的信息化战略已得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界的重视,并日.在企业信息化、决策支持系统和政府信息化等方面已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在物流管碑研究方向中,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的发展、以信息技术构建传统物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系、物流系统优化的工具化与工程化、物流金融的合作与创新是研究热点。在项目管理研究方向中,供应商和项目外包管理项目成为焦点,高级管理层更加接受项目管理和项目群管理的价值,在金融危机之后要追求项目的项目组合管理得到重视。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向中,心理契约与员丁绩效、组织公平感与组织绩效是研究热点。

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趋势分析

根据以上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选题向的分析,可以看出:

1、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

由于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管理变革,管理科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等方向。信息技术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信息技术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以及这些学科在信息的管理、传递和处理中的应用,相关的软件和设备及其相互作用等方向。当今世界,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所以信息技术和知识资奉的发展,不仅丰富了管理科学的研究内容,也给管理科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2、管理科学与一f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由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生产与流通的变革而产生了如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服务管理等研究领域与-向。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学者在营销与运作的整体优化、多渠道供应链管理、综合物流等方向已做出了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并且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的热点。

3、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知识经济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作为一种新的资源的观念已经逐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知识管理成为最为关注的话题。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企业必须不断获得新知识,并利用知识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知识管理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等。在未来几年知识管理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知识本身的特征;知识管理效益的定量分析;新知识产生知识在企业间的传播机制;个体知识与组织知识的相互作用关系。

4、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越来越侧重系统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探索管理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复杂系统管理理论基础包括: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从线性到非线性非线性理论,其中的非线性理论涉及到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混沌动力学以及分形理论;从他组织到自组织;从时间的可逆性到不可逆性;从简单性到复杂性;从复杂系统到复杂网络;从硬系统到软系统方法,这里主要指的是钱学森的综合集成方法;从单元系统到系统集成。例如,运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从组织内部的各组元间以及组织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中寻找组织发展和进化的动因和规律,以使组织能适应社会、经济及技术的迅速发展。

5、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低碳管理方面发展

信息与通信工程论文篇5

    r>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14-02

    信息安全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涉及计算机及网络安全的各个方面,是一个直接面向工程、面向应用的专业领域。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掌握信息安全领域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具有良好专业素养,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可以从事计算机、通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金融等领域的信息安全高级专门人才。自2001年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新开设了信息安全专业开始,信息安全专业已经发展了十年。经过近些年来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是由于信息安全专业发展的时间较短,教学体系尚不成熟,许多问题,诸如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和课程建设等,尚在研究、摸索阶段。而且,由于各个高校的特色专业各不相同,因此在进行信息安全专业建设时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因此,研究主要从学科设置、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改革等几个方面进行。

    一、信息安全专业特点

    信息安全是一个涉及面相当广泛的领域,而且其内涵在随着信息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大。归纳起来,信息安全专业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多学科交叉。涉及到计算机、通信、电子、数学、生物、法律、管理等多个学科;理论联系实际。能够把掌握的理论知识熟练、灵活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专业素养高。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而且要有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素养。这样才可能到一些很重要的部门承担信息安全工作;系统工程。鉴于“七分管理,三分技术”的木桶原则,绝不可忽视法律、管理、教育的作用;整体性和底层性的特点。从整体、底层硬件方面系统采取措施才能比较有效地解决信息安全问题。

    二、教学体系建设

    1.学科设置。信息安全的内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不断的延伸,从最初的仅对信息进行保密(保密性)发展到防止信息被篡改(完整性)、可用性和抗抵赖性,从而涉及到攻、防、测、控、管、评等多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施技术。所以,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科设置也随着其研究重点和应用领域的不同而不同。目前,在学科设置方面,信息安全仅仅是高校自设的二级学科。大多数高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将信息安全设置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或者信息与通信工程的二级学科。设置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之下的,以计算机和网络知识为重点;而设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之下的,一般是以通信和密码学作为教学的重点。也有一些高校将信息安全作为数学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以数学、物理等基础知识为其侧重点;有的高校把信息安全专业办在安全工程系,以安全为教学内容的重点。例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将信息安全专业设在了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下,充分利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特色专业发展信息安全专业,培养通信保密方面的专业人才。

    2.专业课程设置。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考虑信息安全专业的交叉学科特点,提出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要求覆盖的领域知识面宽。美英等国在课程设置方面比较有层次性。有的院校将课程分为两类课程,即基础课程和特色课程。基础课程开设了密码学、操作系统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管理与评估、数据库安全、网络攻防技术;特色课程开设了安全编程技术、信息犯罪、网络协议安全性分析、计算机/网络取证、无线网络安全等。而有些院校将课程分为技术、管理、安全三大核心或者是技术、策略、健康和管理四大核心。而在国内,由于信息安全专业作为二级学科开设在不同的一级学科之间,因此课程设置差别很大。如“数字信号处理”“编码理论基础”“随机信号分析”“通信原理”“信息网络基础”等科目则使得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更倾向于密码学和通信安全;而“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嵌入式系统”“Windows分析与应用”等科目使信息安全专业培养定位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之上。许多高校根据自身的传统优势学科,发展相应的信息安全专业。例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将课程设置为基础课程、计算机课程和专业课程。基础课程保持了如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随机信号分析、信息论基础等通信专业的基础课程,而专业课程设置了信息安全数学基础、密码学和网络安全技术,同时还在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等方面设立了一些计算机方面的   课程。这种三类课程体系的设置保证了学生可以从事信息安全、通信、计算机方面的工作,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满足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就业,规避就业风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由于具有良好的数学和算法分析基础,因此信息安全专业课程包括了“算法设计与分析”“组合数学”“网络计算和高效算法”“计算数论”和“计算机数学”等基

    础性的课程。这些课程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学习密码学、入侵检测、信息论等专业课程,而且对学生的进一步深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上海电力学院结合自己特色明显的电力专业,在设置课程体系时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主,同时兼顾电力信息技术、电子、通信、数学、物理、电力信息网等课程。

    3.实践教学环节。在信息安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中,一定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不仅要有合理完备的理论课程体系,还需要建立良好的实践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掌握理论知识,掌握基本信息安全技能。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由于信息安全实验大多比较复杂,所需要的计算机设备也较多,而目前的教学条件通常很难满足大量学生并发进行实验。因此,有的高校采用虚拟实验。虚拟实验可以有效减少实验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这一点对于要频繁进行恶意代码实验的信息安全实验来说至关重要;而有的高效积极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工程实训项目和毕业实习基地。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的合作,采取共建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方式,积极与相关单位建立固定的合作关系;有的高校将信息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按人文社会科学实践、自然科学实践、工程技术实践及综合实践四类规划;有的研究针对信息安全的专业实验设置了基础验证性实验、综合性试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基础验证实验约占总学时的40%,内容与理论课内容相衔接,且相对固定;综合性设计实验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一门或多门课程的知识,针对特定问题进行设计,提高综合设计能力。   4.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方面,研究针对信息安全专业知识更新快、教材知识相对滞后等特点,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提出“参与式”的教学手段。首先提出具体问题,然后推荐一系列参考资料,教师从研究思路和关键问题上给予引导,最后请学生将自己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在课堂上进行阐述。这种互动式教学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针对实践性很强的入侵检测技术课程,如果按通常的注入式模式进行教学,学生还是不能建立网络攻防的完整体系。但是参与式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学到更多他感兴趣的攻防内容,从而在理解和掌握入侵检测系统知识和技术后自主搭建入侵检测系统、进行扫描攻击实验,查看和分析“入侵检测系统”的数据。而针对密码学这种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除了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重点是结合实际应用来进行阐述。例如RSA算法在网上银行,数字证书等方面的应用。还可以通过举例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研究者还提出将工程化思想融入课堂教学。教师给出一个需求,并对需求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和知识点进行联系;然后结合知识点进行问题设计,最后要求学生选用一种仿真工具进行实现。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体会软件工程中的一些系统开发思想,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另外,一些研究者比较强调的是无论使用哪种教学方法都需要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到互动。还有一些研究者提出开展信息安全专业工程硕士教育,因为计算机和通信专业的本科生工作之后从事了信息安全领域的工作,这些工作人员具备计算机和通信方面的专业技能,但是对信息安全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进一步的教育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

    5.师资队伍建设。信息安全专业虽然与传统计算机、通信、电子有相通之处,但也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具体要求。所以,信息安全专业的教师要涉及到信息学科的多个领域及物理等基础学科,同时还要了解最新的信息安全技术,关注最新安全动态,当然较强的动手能力也是必备的。因此,信息安全专业教师的在职培训、出国研修是很好的进修途径。另外,可以考虑以区域为纽带,建立信息安全交流平台,实现共享机制,请信息安全方面的大家、名家做一些讲座,培养优秀的信息安全教师。

    6.教材建设。目前信息安全方面的教材很多,但是参差不齐。有的教材写的过于专业,重理论、轻实践。和实际结合紧密的典型案例很少,甚至几乎没有。信息安全事件一旦发生,学生无法运用现有知识完整解释安全现象;有的教材操作性很强,但是理论性不够通俗,这样学生还是不能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另外,由于没有系统、完整的信息安全领域   教材,课程标准之间、教材内容之间重叠现象非常严重。不但与传统课程内容有重叠现象,而且专业课程之间也有明显的重叠现象。例如,网络安全课程中涉及到了入侵检测和病毒方面的介绍,与入侵检测和病毒原理课程相互重叠。又比如在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与评估中有关于标准的介绍,而在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中又涵盖了相关内容等。因此,迫切需要有

信息与通信工程论文篇6

关键词:信息经济学;合作学习;问题导向学习;案例分析法

信息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性学科,从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开始了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90年代中期信息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单独列于应用经济学专业目录下。随着信息经济学理论与内容不断地丰富与完善,我国许多高校面向经济管理专业与信息管理专业本科与研究生开设信息经济学课程。近年来,我国信息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对于信息经济学教学改革的研究却十分有限,为了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使学生能切实有效地掌握课程的内容、并能学以致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与研究。

教学的定义在百度百科中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因此教学工作包括“教”与“学”两方面,教师如何教,学生怎么学才能达到最好的掌握知识的效果,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而信息经济学学科本身,实际存在着体系松散、内容抽象的特点导致了信息经济学课程无论是教还是学都是一个难题,如何从宏观角度把握学科的总体框架,从微观角度掌握具体的应用,就需要我们结合课程设置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教学的新思路。

1 信息经济学“教”与“学”的难题

1.1 信息经济学研究内容丰富,教学体系松散

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罗万象,现将国内主要研究代表人物的观点整理后概况如下:国内用博弈论来研究信息经济学的第一人张维迎在他的著作《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中提到的信息经济学内容有:非合作博弈理论、委托理论、逆向选择和信号传递。这些都是从博弈角度展开的研究。经济学家乌家培将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信息的经济研究、信息经济的研究、信息与经济间关系的研究;从讨论不确定性、风险和信息三个最基本概念开始,逐步开展对委托与激励、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信号发送与信息甄别、搜寻与信息系统选择等四类信息经济学基本理论的讨论,最后,在些基础上对信息市场与信息经济理论进行讨论,形成从理论到实践的回归。陈禹教授认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有五个方面:研究市场信息经济效用、研究信息系统经济、研究信息经济与信息产业的理论和测试方法、研究信息社会的经济理论、研究国际信息经济理论,特别认为市场不确定性理论、统计决策理论、技术不确定性理论及信息社会假设和信息竞争优势假设构成信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之一。武汉大学的马费成教授将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归纳了四大方面:信息商品与信息市场、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研究、经济活动的信息因素研究、经济学与信息科学的理论方法相互交叉和融合的研究。这四个方面基本囊括了信息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强调了信息产业、信息经济结构与规模,信息经济与信息产业的发展战略与发展条件。

纵观以上信息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在学科体系上的相对松散,针对信息管理专业的本科生而言,由于缺乏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基础,又要求具备相当的数学功底,如果侧重某一理论进行讲授会使学科体系缺乏完整性;如果面面俱到,那么每个部分就只能介绍最主要的理论和方法,缺乏连贯性。因此想要在有限的课时里全面掌握信息经济学的结构体系,是有很大的难度的。

1.2 信息经济学教学方法的落后

适用于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除了教师在课堂上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很多教师都会结合学生与课程的特点采用案例分析法,课堂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对比学习法等,而信息经济学课程在相对较少的学习时间里,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将信息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掌握基本理论的最佳途径。信息经济学的传统教学方式互动性较少, 学生往往是被动的接受知识,通常是老师讲的多,学生学的少,从而导致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都有挫败感。案例教学法尽管是经济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但就信息经济学而言,即使使用有时也难以找到切题的案例;同时,就有的教学内容本身来讲,例如博弈论等抽象的数学模型,本身就难以转化为生动的实例;再例如信息经济测度理论,就更难以用实践加以说明。同时学生也会迷茫于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和意义,教学可想而知会偏离预计的目标和效果。

2 信息经济学“教”与“学”的新思路

美国康奈尔大学管理学院的教授罗伯特·弗兰克在接受《商业周刊》采访时说:“你只需要掌握五六个基本的经济学概念,生活中的所有相关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这也会使你对这门学科产生更浓厚的兴趣。”结合信息经济学课程内容的特点,面对信息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教”与“学”两方面尽快找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一方面达到教学目标,普及信息经济学的知识,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摆脱这门学科在高校学科建设中面临的困境。因此从应用性角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地掌握基本概念与知识,是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掌握学习方法的根本手段。以下从应用性角度介绍几种教学方法。

1)合作学习(CL)。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的合作学习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主要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信息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师生间的互动,也要提高学生间的互动性。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以小组的形式由学生合作完成,在此期间,遇到问题可与老师与同组成员进行时时交流。

2)问题导向学习(PBL)。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目前一种新的学习方式,透过简单的生活实例,藉由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目前许多医学院校的医学教育教改都朝著这个方向来进行。在信息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利用PBL 教学法,教师与学生的角色都发生了变化。教师成为了引导者、指导者,引导学生们参与到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学生们的态度也变得积极主动,学习意识不断的增强,遇到具体问题可以自主探究与分析,能够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而且在解决问题之后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真实可靠地评价。PBL 教学方法集合了团队合作、小组讨论等方式,根据所学理论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分析实际经济现象,为学生们提供了自我学习、自我实现的平台。

3)案例分析法(CAM)。案例分析法(Case Analysis

Method),又称个案研究法是由哈佛大学于1880年开发完成,后被哈佛商学院用于培养高级经理和管理精英的教育实践,逐渐发展今天的“案例分析法”。哈佛大学的“案例分析法”,开始时只是作为一种教育技法用于高级经理人及商业政策的相关教育实践中,后来被许多公司借鉴过来成为用于培养公司企业得力员工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使用这种方法对员工进行培训,能明显地增加员工对公司各项业务的了解,培养员工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公司的凝聚力。 这是经济学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教师选择相关案例进行解释说明,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扩展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美国康奈尔大学管理学院的罗伯特·弗兰克教授通过康奈尔大学开办的“严谨写作”项目获得启发,在他教授的“博物经济学”课程中要求学生把自己想到的经济现象写下来,并用经济学方法进行分析,形成短为考核依据之一,这些短文也成为他日后课程中的案例。这样做的目的是从根本上让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通过这些事例和解释来加深对经济学的理解,打破了经济学学习的枯燥,使学生能兴趣盎然地学下去,成为经济学的“粉丝”。

4)引路者(Pathfinder)。“引路者”是美国图书情报学教学单位在讲授“参考工具书”课程时设计的一种辅的综合练习。“引路者”就是为读者获得某一专题研究资料指明途径。具体地说, 这一练习是在课程开始后不久即由学生各自选定一个专题, 在随后的一个学期中, 要求学生跟随课程进度围绕其选题, 步步深入地检索各类工具书, 并在课程结束时整理成书面的专题检索报告, 这种报告可作为引导对此专题感兴趣的读者深入查检文献的指南。 信息经济学的教学过程可以借鉴“引路者”的思想,要求学生在学习之初就有一个目标,并在学习一段时间之后,自行拟定一个选题,通过丰富相关理论与知识的内容,灵活运用经济学方法来解释其中的经济学奥秘,最后形成一相关报告。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与教师时时互动,并将阶段性任务在课堂或是以小结的形式定期总结汇报。

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教师在教授书本知识的同时,更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3 结语

提高信息经济学的“教”与“学”的水平,还有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从“教”入手,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自身经济学理论基础的学习,成为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具备深厚经济学功底的高水平专业教师,保证信息经济学知识教授过程中的完整性, 勇于改革与创新,完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学校应该给予教师更大的学习空间,积极组织教师进修深造,与兄弟院校加强合作与往来,加大专业知识以及教学方法的培训力度。让教师掌握各种教学方法的基本规律、基本方法与步骤进而引导学生学习。

信息经济学是一门崭新的学科,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教”要有特点,有水平,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有效应用,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能主动的探求其中知识的乐趣;学生的“学”要积极,有成果,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理论与知识,灵活高效地运用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并能通过报告与短文的形式成为自己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方厚政.信息经济学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方式探讨[J].中国信息界,2012(03):52.

[2] baike.省略/view/296035.htm[2012-6-22].

[3] 乌家培,谢康,肖静华.信息经济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 ]陈禹.信息经济学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5] 马费成.信息经济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6] 曹文文,路剑,王印华,刘妍. 信息经济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8(35):794.

[7] 罗伯特·弗兰克著,闾佳译.牛奶可乐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8] baike.省略/view/1367636.htm[2012-6-22].

[9] 范晓男,戴明华,孙晓程.论PBL 教学方法在经济学各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以计量经济学课程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0(8):67.

[10] baike.省略/view/3041024.htm[2012-6-25].

[11] 华薇娜.在文献检索课程中贯穿“引路者”练习的实验及其意义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7,15(2):59.

信息与通信工程论文篇7

1 信息安全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

信息安全是一门涉及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等应用学科,法律、管理、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因此,信息安全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从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的角度来讲,涉及到软件技术、信息安全技术、通信技术等,还与安全服务、安全管理以及公共信息安全等密切相关,因此,信息安全技术具有高度综合性的特点,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与管理密切相关。因而,对信息安全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相对较高。

1.1信息安全人才需求的类型

第一类:信息安全技术人才。这类需求来源于以信息安全产品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岗位有:系统工程师、研发工程师、软件工程师、数据库程序员、业务流程分析师、Window内核开发程序员、软件测试工程师、产品规划工程师、技术文档工程师、病毒分析工程师、数据集成工程师、网络安全高级人员等。除信息安全产品系统集成商外,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领域也需要大量的信息安全技术人才。由于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为安全服务付费,因而安全服务的人才缺口更大。安全服务涉及到安全咨询、安全管理、风险评估以及安全集成等, 既需要能够提供咨询服务、风险评估的高端人才, 又需要能够进行安全集成、工程实施的技术人才。

第二类:信息安全管理人才。企业的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保护需要建立专门的信息安全管理部门及信息安全管理人才来保证企业的生存和正常运行。从国家利益的角度,需要一批信息安全技术标准人才。以前我们国家的企业主要是跟从型, 很少参与标准制定,知识产权大棒使得我们最近屡屡吃亏。在国际上信息安全领域的标准才刚刚开始重视,单从国内来看, 真正符合安全标准需要的人才非常少,安全标准职业也是今后安全领域的一个热门需求职业。

第三类:公共信息安全人才。主要来源于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和国家安全系统,为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国家重要部门和安全系统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以保障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安全。因此,这类人才需要具备法律和信息网络犯罪侦察技术,具备电子安全对抗技术。

第四类:信息安全专业技术教育人才。主要来源于高等院校,许多高校非常重视信息安全学科的发展,从信息安全专业的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正在形成,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专业教师。

1.2信息安全本科专业学生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要求

(1) 素质要求

信息安全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纯技术问题,与管理、法律、道德和文化相关,因此,信息安全本科专业学生应具备较高的素质,特别是应当具有较高水准的道德素质。学生的素质主要包括:文化素质、思维素质、能力素质、创造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等。虽然这些素质要求是信息安全专业学生最基本的要求,但我们特别强调专业特色的要求,对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而言,创造素质是指学生具备分析和处理变化多端的信息安全事件的基本素养,善于发现分析和处理问题的途径,能够采取适当的应变对策,而不固守书本知识。道德素质是指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律意识和法律意识,因为本科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防御技术,但反过来,不掌握好攻击技术,很难学好防御技术。如果学生滥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危害社会,后果是非常危险的。因此,特别强调学生的道德素质。

(2) 能力要求

① 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和一定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运用外语的能力。

② 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硬件系统、操作系统、网络系统等基础理论,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③ 掌握模拟和数字电子线路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分析方法、实验技能与方法;掌握信息系统、设备的基本原理,掌握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的理论和技术;重点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技术,掌握信息安全的研究、设计、开发和应用的基本方法;具有对典型信息系统进行分析、设计的初步能力,具有在信息、信息过程和信息系统中进行信息安全分析、设计、研究、开发和应用的初步能力。

④ 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从事科研的初步能力。

2信息安全专业知识体系

信息安全学科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数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学科。因此,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应以计算机专业、通信专业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设置专业课程。除通识基础课程(外语、数学等)外,计算机相关课程有:离散数学、高级程序语言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及接口技术、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和Internet技术、网络程序设计等。通信相关课程有:通信系统导论、数字通信原理、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电信网络、电磁场理论及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等;信息安全专业相关课程有:信息安全导论、信息安全数学基础、密码学、操作系统安全、计算机病毒、网络安全、信息隐藏技术和电子设备的电磁防护等。

3信息安全本科教学计划及实施

3.1本科教学计划

我校实行的是“学分制”的教学模式,共设置有学校定课(必修和选修课)、学院定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实践环节、课外必修项目和课外选修项目七大模块。学校定课程模块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专业课程的设置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从知识、素质和能力三个方面,建立一切为了学生,适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学新体系。以我校2005级教学计划为例进行说明。

学校定必修课(基础公共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体育、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工程识图、现代经济管理基础。

学院定必修课:电路与电子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电路与逻辑电路、离散数学。

学院定必修课(专业基础课):计算机组成原理及接口技术、数据结构、信息安全数据基础、数字通信原理、密码学。

限选课:信息安全导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导论、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信息论与编码、数据库概论、电子商务概论、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学科前沿、电子设备的电磁防护、网络安全、信息隐藏技术、DSP芯片原理及应用、电信网络、电磁场理论、单片机及嵌入式系统。

任选课:计算机病毒、操作系统安全、windows编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Internet技术、典型数据库系统、算法分析与设计等。

实践环节:密码学实验、网络安全实验等。

课外必修项目和课外选修项目:军训、军事理论、形势与政策、社会实践、讲座等。

3.2教学计划的实施

教学计划从时间上按以下三个阶段进行实施:

第一阶段是以理论教学为主的公共基础知识的学习,重点是夯实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是宽口径的专业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既加深对专业技术基础理论的掌握,又初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第三阶段是以工程实践训练为主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毕业设计训练,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个性发展、创新意识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教学计划的实施过程用图1来描述。图中的三个圆盘分别对应教学实施过程的三个阶段。

图1 教学计划的实施过程

4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理论知识学习偏多,实战演练编少。信息安全专业是一个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工程应用占有很大的分量。从教学计划可以看出,信息安全攻防编程、工程应用实战、产品应用实训等比较薄弱。从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虽然学历普遍较高,但大多以理论见长,软硬件产品开发经验不足。

(2) 实验室建设亟待加强。目前,学院拥有一个能容纳50人的信息安全专用实验室,能开出的实验大多为软件仿真,属演示型实验,只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学生经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加强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和技术的掌握程度,但是,这离真实网络环境和实际的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的要求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3) 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脱节的矛盾将长期存在。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虽然这是一个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但我们认为这是合理的、正常的。本科毕业生不等于是人才,只有在实践中经过锻炼能够派上用场时,才能称得上是人才。在大学期间,只能打下扎实的基础,这不同于高职院校,它没有明确的职业类型。大学教育在理论上、思想观念上往往是超前的,它担负着引领时代和未来的历史使命,不可能为某个具体的企业或事业单位培养“规格”的人才。用人单位还需进行适当的培训才能正式上岗。学历教育与培训应相辅相成,互相补充,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信息与通信工程论文篇8

〔关键词〕信息素质;信息素质教育;文献检索课;学科馆员

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经过20多年的发展,教学实践和理论探讨都取得丰硕的成果,其内容和形式有了较大的深化和丰富。1984年原国家教委决定在高等院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1992年,原国家教委以高教司(1992)44号文件的形式,印发了《文献检索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文检课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各自专业及相关专业文献的基本知识,学会常用检索工具与参考工具书的使用方法,掌握获得与利用文献的基本技能,增强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2002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应积极“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文献检索课程的内容向信息素质教育方向演变,由单一的信息检索技能培训向信息意识、信息道德教育和信息能力培养,并分化出了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各高校出现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科、医科、药学、工科等学科特色的信息素养课程。信息素质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也日渐丰富,如:新生入学教育、定期专题讲座、院系专场讲座、文献检索课、与学科课程整合等信息素养教育形式;有案例教学法、实验教学法、专业文献阅读与研讨模式、项目驱动和专业整合――基于科研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自主学习模式、情境教学模式、网络交互式教学(在线教育)模式等。

1 开设学科特色的信息素养课程是信息素质教育逐渐成熟的表现和发展的必然结果依据《2008中国大学评价》,对具有代表性的前百名中国高校的图书馆进行网络调查,发现一些高校已开设了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文献检索课程,大致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科、医科、药学、工科等。开设本科专业选修课程的高校,如山东大学图书馆设有人文、社科、医学选修;清华大学图书馆设有化工、理科、工科选修;南方医科大学图书馆设有理工、文科、医学、临床医学选修课。由于研究生层面开设的专业课程较少,华东师范大学针对文科博、硕士生开设了“数字信息资源检索(文科班)”,理工科开设了“数字信息资源检索(理科班)”和“科技查新基础与实践”。西安交通大学开设了“医学文献检索”研究生选修课。仅有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将选修课明确为生物学、材料学、外语等专业限选,并且根据专业或侧重点不同,课程名称分别称为“信息检索与利用”“文献检索”“科技文献检索”“情报检索”等[1]。

在信息素质养教育的教材中,论述学科(专业)信息素质教育的教材数量不少,门类众多。笔者在“读秀学术搜索”数据库中检索发现,2000年以后出版的以文献检索或信息素质教育命名的教材有174种,其中有68种为学科(专业)信息素养课程的教材,涉及的学科(专业)有医药学、化学化工、环境、电力、法律、军事、音乐、体育等,这还不包括以文史、社科和理工、自科命名的教材。而通过对文献检索课或信息素质教育课程的研究论文调查,我们发现论述学科特色的信息素养课程的文章也并不鲜见,其中论述较多的专业是医学、化工等专业。这些都说明学科信息素养的教育已被许多高校图书馆重视,并已经开始实施了一些有益的教学探索。这种探索的深度和广度可能并不统一,可能是专业信息素养培育的整体课程体系的构建,也可以体现在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学习之中,或者是文献检索课程中专业内容的局部充实。

学科信息素质教育之所以逐渐引起大家的重视,是信息素质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应该说,出现学科特色的信息素养课程是信息素质教育逐渐成熟的表现。目前在高校开设的信息素养课程大部分体现为通识教育,不能充分体现学科专业特点,也不能充分体现不同用户层次的专业需求特性。这种现象与各高校所设专业门类众多,各学科资源具有自己独有的特征的现状不相适应,并且,也无法满足信息素养课程的授予对象多层次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一、二年级的本科生、高年级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方式各不相同,如果以“一本通”的教学内容和模式“以不变应万变”,显然无法满足众多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是本科三、四年级学生和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学习已有一定基础,他们对获得专业相关信息有较高的期望值和兴趣点。在学习信息素质教育课程过程中,他们可以了解和自己专业有关的基础知识以及有关的检索工具,在学科问题的解决中深刻地感受信息检索知识对学科专业学习的作用,有助于真正提高信息素养,从而在以后的毕业班论文写作和科研活动中大显身手。脱离学科专业的信息素养教育,其实用性、趣味性和教学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信息素质教育有多种形式,既有新生入学教育、定期专题讲座、院系专场讲座等灵活的“游击”教育形式,也有开设专门信息素养课程的“正规部队”。从内容上、受众面上来说,后者更能达成系统的、全面的信息素养教育效果。近几年来,一些高校图书馆在学科信息素养课程教学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有的在课程内容上突出专业特色,有的与学科教师合作开展嵌入式教学。笔者认为,由于目前我国的教育理念、方法和管理体制等和西方的差异,欧美基于研究式学习的图书馆员与学科老师合作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在我国有些水土不服,在教学实践中鲜有大规模的应用及成熟的成功案例。而高校文献检索课已开设20多年,以此为基础发展基于学科的信息素养教育,优化信息素养课程,更易取得明显的成效。

2 学科馆员是承担学科信息素养课程教学的最佳人选在高校,以院系为单位的学科与专业成为划分用户群最自然、最基本的依据。在相同学科领域中的用户,有着相近的知识结构、科研环境、研究倾向,对于学科知识与服务有着相对集中的共同需求。继清华大学图书馆1998年率先建立学科馆员制度以来,国内众多高校图书馆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等相继开展了此项工作。目前,国内已有100余所大学实行学科馆员制度,包括重点大学和部分地方高校,由学科馆员负责对口院系(学科或专业)的信息服务工作[2。从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等方面来看,学科馆员是承担学科信息素养课程教学的最佳人选,是图书馆信息资源与服务统一的理想实现者。

2.1 信息素养教育是学科馆员的重要职责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主要职责包括:(1)联络与沟通;(2)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3)咨询服务;(4)用户教育;(5)建立学科网络导航;(6)跟踪科研课题,提供全程服务等[2]。

如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清华大学图书馆明确规定学科馆员职责有“开办相关图书馆讲座,解答深度课题咨询,逐步提高对口院系师生的信息素养”。武汉大学图书馆的学科服务项目之一为“为对口院系师生提供利用图书馆的指导和培训”。

国外学科馆员的职责中,信息素养教育更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学科馆员一方面对教师进行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指导,同时与教师合作,开展基于学科主题的信息素质教育。如美国康奈尔大学(CUL)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四大职责被鲜明地概括为“CRIO”,分别代表:Collection(C)――馆藏建设;Reference(R)――参考咨询;Instruction(I)――教学培训;Outreach(O)――院系联络。该校学科馆员承担相关学科的教学培训任务。用户教育形式主要有:与教师合作授课(Course-related Sessions)、讲座(Workshops)等。陶森大学的“高效信息利用课程”(Using Information Effectively,简称UIE)是该校学科馆员与学科教师共同开发的、服务新生的通识课程[3]。

从以上可以看出,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针对用户开展信息素质教育都是学科馆员的主要的工作职责之一。

2.2 学科信息资源是学科信息素养课程与学科馆员服务共同的核心内容1992年,美国图书馆协会给信息素养下的定义是“信息素养是人能够判断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的能力”。在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信息的了解是第一位的,以此为基础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的能力。欧美国家制订的信息素养标准中,美国的ACRL标准、澳大利亚的ANZIIL标准、英国的SCONUL标准以及国际图联组织的IFLA标准中,用户有效、高效地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4]。

在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中,了解不同信息资源的知识是最为基础、核心的部分。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学校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文检课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各自专业及相关专业文献的基本知识,学会常用检索工具与参考工具书的使用方法,掌握获得与利用文献的基本技能,增强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高校的文检课在培养学生通用信息素养能力的同时,还要与学生的专业课程相结合,着眼于专业信息素养能力的构建。对本科生、研究生的专业信息素养能力培养,必须首先使其了解本学科信息的范畴、类型、常用的信息资源,对本学科文献的内容做出有效的评价并对其中的举证做出判断,才能随后根据课题选择利用相应的学科资源,完成本学科学术论文的写作等。

在学科馆员的工作任务中,对于学科资源的了解、开发、利用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清华大学图书馆的网页上,关于学科馆员的工作职责有8项,其中“深入了解对口院系的教学科研情况和发展动态,熟悉该学科的文献资源分布”、“参与对口学科的资源建设,提供参考意见,推动对口院系与图书馆合作订购资源”、“试用、评价、搜集相关学科的文献资源”直接与学科信息资源相关。由于清华大学是我国最早设立学科馆员的高等学校,对学科馆员的定位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主流思维。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国内很多高校图书馆在制定学科馆员职责的时候,都不同程度地借鉴过这些条款,有关工作职责的描述与此类似。

由于学科馆员在工作中必须经常接触、研究相关学科资源,对于学科信息资源的品种、数量、分布等比较熟悉,从而有助于学科信息资源的教学内容的专业性和深化。学科馆员担任教师可以全面把握专业信息资源,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或深入或浅显地讲解各类型的学科信息资源,包括综合数据库中本专业资源、专业数据库、专业网站,讲授不同学科文献的编制特点,对学生专业密切的数据库重点讲授,对授课学生所学专业不密切的数据库做一般介绍;检索学科特点明显的数据库对相关专业学生讲到讲透。对于研究生等到学科基础较好的群体,可以更为深入地展开学科资源的讲解和讨论。

2.3 学科服务实践有助于加强学科信息素养课程的实用性,保证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学科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是在反复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信息素养课程的特色之一就在于其实用性。而学科馆员的工作任务之一是帮助院系教师查找学科课题的相关信息。他们长年战斗在学科化服务的前沿,积累了丰富的学科信息检索实践经验和心得。从检索课题的提出,到检索技术的运用、检索结果的修正输出,直至对检索者心理的了解,对于整个检索过程的循序渐进,他们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在教学中容易做到对课题的合理设置、对案例的信手拈来、对过程的解析讲述。

将学科特色融入信息素质教育,是一种基于资源的、问题驱动的、探究型的学习。从学生的角度看,面向不同专业学科的学生,联系不同学科的实际,从课题分析、找出隐含概念、确定检索词、检索语言的表达方法到检索策略的调整,教师结合具体学科课题实例分别讲解训练,使学生通过学科问题的解决,深刻地感受到信息检索知识对学科专业的学有帮助。事例的相关性和直观性,容易激发学生的检索欲望和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教师的角度来讲,以生动丰富的检索实践为基础,教师可以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的有益探索,如案例教学法、专业文献阅读与研讨模式、项目驱动法、自主学习模式、情境教学模式等,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2.4 工作对象的同质性有助于教学与服务的互动

学科馆员的工作对象主要是对口院系的教师、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学科信息素养课程的授课对象是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两者的工作对象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重合。

研究生教育注重对某一专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而信息素质是开展学术研究必备的基础能力。研究生必须具备更加全面和专业的信息素质,才能更好地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科研任务。因此,在研究生中开展学科信息素养教育十分重要。本科高年级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已经基本完成,他们对所学的学科有了相当的了解,不少学生已经确定了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研究方向。此时开设学科信息素养课程,可以实用性为特点,以和专业紧密结合的学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作为教学主线,贯穿信息检索课程全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学科馆员一方面履行着用户信息素质教育的职责,另一方面与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用户群体建立了紧密的联系,让学科馆员即使在学科信息素养课程结束后,仍然在学生以后的学习中扮演着信息顾问和导师的角色,同时,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学科馆员可更真切地了解用户的需求,从而调整学科馆员服务的方向和方法,还可以研究生为助手从事一些学科资源开发工作,深化和拓展学科化服务。

通过培养院系学生,学科馆员与院系的学科教师的联系更加紧密,彼此信任度增强,由此可以做一些教学改革的尝试,探索与院系教师的合作教学、嵌入式教学、在线教学等,从而增强了学科信息素养教学的活力。

3 学科信息素养课程的改革探索

目前,承担信息素养课程的教师,来源比较广泛。由于开设的文献检索课专业性不强,各高校图书馆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不同,教师们来源较多的是参考咨询部,也有来源于采编、流通等其他业务部门的。较为常见的情况是,信息素养课程的教师不一定是学科馆员。当然,对于只针对低年级本科生开设文献检索通识课程,这样还是可行的,但对于马上面临论文写作、毕业求职的高年级本科生以及从事学科研究的研究生,课程内容中增添学科或专业内容就必不可少了。为此,建议各图书馆文献检索课的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渐做出改革:

3.1 因地制宜设计信息素养课程加入学科特色的改革进程,将学科信息素养教学纳入学科馆员工作的管理范围根据本馆实际情况,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安排学科馆员承担对口的学科信息素养课程,让学科馆员发挥专业优势和检索实践优势,提高检索教学的实效。目前,学科馆员有兼职与专职、集中与分散几种管理模式。在某些学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相对集中在参考咨询部。这种情况比较适合安排由学科馆员承担对口院系的学科信息素养课程教学,但同时要注意各学科馆员工作量的均衡安排问题,将学科信息素养课程的开设纳入学科馆员的工作范畴之中,并制订相应的考核措施,以保证教学工作发展的活力。对于学科馆员分散在各部门的图书馆,可以在部分学科馆员中试行此项改革,条件成熟时再行推广。

3.2 积极倡导信息素养课程的个性化,鼓励课程教师教学中的特色表现各图书馆应重视文献检索课程中的专业性和针对性,提倡文献检索课教师的在授课内容和教学形式上的个性化。在讲授综合性通用数据库检索的基础上,对专业性数据库根据报道文献学科的不同按专业分别讲授;讲解不同学科文献的编制特点和检索特点,学科特点明显的数据库应对相关专业学生讲到讲透;选取和专业相关的检索实例讲解和演示。对文科、理工科、管理类学生讲授内容应有所区别,如在讲特种文献的时候,理工科就应该重点讲科技报告、会议文献、专利文献、技术档案、产品样本、标准文献和学位论文,而文科就是会议文献、学位论文、政府出版物和档案文献。在讲常用中外文检索工具时,理工科重点讲三大检索《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文科讲《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讲授信息利用等内容应结合具体学科课题实例,联系不同学科的实际,从课题分析、找出隐含概念,确定检索词、检索语言的表达方法、检索策略的调整等方面讲解训练,从而激发学生的检索欲望,使学生产生综合思维和立体思维方法[5]。

3.3 加强教学方法的研讨和探索,并通过一定的管理考核手段规范教学进程,保证学科信息素养教学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虽然学科信息素养教学提倡个性化教学,但各教师仍需遵守一些共同的教学标准和规程,保证教学质量。在制订规程之前,提倡各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多方试验、互相观摩、研讨教学内容和形式,形成课程要求、环节设置等方面的共识,并逐渐形成内容和形式上共性和个性并存的学科信息素养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李金芳.论以学科馆员为主体的专业信息素养教育[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6):1-2.

[2]马玉玲.中美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的比较分析[J].情报资料工作,2010,(4):107-110.

[3]吴晓慧,王晶,卢庆田,等.中美高校学科馆员服务比较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3):196-201.

[4]张晓娟.信息素养:标准、模式及实现[J].图书情报知识,2009,(1):17-23.

[5]王泽琪,周凤飞.体现本科专业特点的信息检索课程教学内容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3):95-97.

[6]涂颖哲,唐艳春.图书馆用户信息素养与专业课程整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0,(11):22-26.

信息与通信工程论文篇9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的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信息系统规划、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工具与技术解决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以及运行维护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具备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维护工程师工作岗位所要求的技能。传统的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注重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概念、方法等基础知识讲解,学生由于缺乏项目开发的实际经验而难以理解。传统的实践内容涉及到多种软件工具的使用,内容安排零散而不成体系,学生无法掌握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实际工作流程。因此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将理论教学贯穿于具体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工作过程中,并设计完整的实践项目使学生参与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整个过程。

2.课程教学中的现有问题

2.1 理论教学枯燥

本课程理论教学知识点多且覆盖范围广,涉及到信息系统的概念、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多种方法、系统分析设计报告的编写规范、软件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等。课程讲授的理论、方法、模型技术都十分抽象。大量抽象的理论知识,如果使用传统灌输式的讲解方式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感觉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主体的能动性[1]。高职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能力往往比对操作技能的掌握能力弱,因此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学效果欠佳。

2.2 实践教学零散

目前很多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教材缺乏配套的较完善的实训教材,无法让学生全面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方法和过程。实训通常设计为使用若干种辅助系统开发的CASE工具,粗略讲解每种CASE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设计几个组织结构图、业务流图、数据流图、用例图、类图、活动图等练习[2]。实训安排和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工作流程不匹配,实训内容零散不成体系。通过实践教学,学生仅仅掌握了几种CASE工具软件的简单使用技能,但没有按照软件工程的方法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全过程,没有经历一个系统从需求分析、需求转换成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最终形成表达用户需求的信息系统模型的流程,因此并没有真正具备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能力。

CASE工具实训主要是练习使用Microsoft Visio、Rational Rose、PowerDesigner等工具软件辅助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3]。高职院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进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综合能力,强调实验过程中分析方法、设计方法的实际运用,不要求学生进行过于复杂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学生参与分析与设计的信息系统一般是小型系统,所要完成的任务相对简单,采用大型的软件分析设计工具如Rational Rose、PowerDesigner等过于复杂,需要更深层次的专业知识,不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和使用。并且多种软件分析设计工具的使用也使得课程的实践环节缺乏连贯性,往往导致每种工具的使用技能都没掌握牢固。

2.3 理论与实践脱节

在整个课程的理论教学中通常以讲授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和过程为重点,实践教学中通常以讲授CASE工具的使用为重点,目的在于让使学生掌握信息系统规划、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工具与技术解决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以及运行维护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教学效果与课程目标差距很大,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学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对于系统分析与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无法融会贯通,并在实践中灵活应用;另一方面实验环节的设计与理论知识的讲解不能一一对应,实验内容不能有效地服务于课程理论知识。学生的感受是抽象的理论知识需要死记硬背,实践操作时又找不到合适的理论方法的支撑[4]。

3.课程项目化教学探讨

3.1 课程内容构成

随着上海农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加大,职业能力较强、与工作岗位对口的职业教育人才由于实际针对性更强将成为农业信息人才的需求重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对培养具有农业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的农业信息复合型人才有重要作用。针对本课程知识抽象性强的特点,结合高职院校农业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调整课程内容体系结构,设计两个农业相关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项目。

以第一个“农业生产管理”项目为引导,使用项目任务组织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序化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情境,针对此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每个环节进行教学和实训。以第二个“农产品库存管理信息系统”项目为强化,设计工作任务,完成对该信息系统详细的分析与设计工作。第一个项目设计得较为简单,主要是以该项目为载体进行理论教学。第二个项目设计比第一个项目复杂,侧重于实际工作任务的分解与实施。两个项目由易入难,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过程进行了两轮,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理论知识和熟练掌握相关技能。

课程内容覆盖信息系统项目开发中的几个重要环节:项目可行性分析与项目计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通过以上工作过程的分析,将项目分解出多个工作任务过程,按学习情景(学习项目)的教学顺序描述教学内容。以72课时为例(其中包含实训36课时),具体项目及任务内容及课时分配如表1所示。

3.2 实践教学设计

实践教学的总体设计思想是:工作任务确定实训内容,工作岗位确定任务分工。项目一是理论教学的主要载体,做为入门级项目的实训注重基础技能的掌握,实训环节要求每一个学生独立完成;项目二是理论在实践中的进一步应用,做为提升级项目的实训注重岗位技能的掌握,实训环节要求学生成立项目组定岗进行。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过程实际是一个建立信息系统逻辑模型与物理模型的过程,基本采用图形方式表达所建立的模型。这种方式可以提高模型的可视化效果,便于与用户交流,分析原系统中存在问题,验证用户的真实需求,为最终建立满足用户需求的信息系统提供基本的模型与规范,也为用户提供验收信息系统的依据。因此,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过程中利用相应的开发工具,可以提高信息系统开发的效率,提高系统开发的质量。使用Microsoft Visio提供的常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模型的模板能绘制Gantt图、组织结构图、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框图、UML图、数据库模型等,利用这些模板可以快速建立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模型。Microsoft Visio与微软的其他软件有良好的兼容性,可以直接将生成的图表为网页文件或将图表插入到Word文档中,也可以在Word文档中打开Visio对图片进行编辑修改。另外,该软件操作界面简洁、操作方法方便、图形修改便捷,使用拖放式建立标准图形,功能数据与图形的有效结合能方便在进行模型建立时提供更多的信息。因此,选用Microsoft Visio做为实训环境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综合能力。

以36课时为例,具体实训内容、实训目标、实训安排如表2所示。

3.3 考核方式研究

本课程的传统考核方式是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理论进行笔试,对CASE工具的使用进行机试。这种考核方式只考核了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进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综合能力和信息系统分析方法、设计方法的实际运用能力。因此需要对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具体方案如下:

(1)实训文件与实践报告相结合

每次实训课要求学生提交相应的实训文件,课程结束要求学生将所有实训文件归纳整理后形成“农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报告”和“农产品库存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报告”,既可以考核每次实训的结果又可以考核项目的完成情况,深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的掌握。

(2)个人考核与团队考核相结合

项目一的各次实训及最后的系统分析与设计报告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考核实训文件和实践报告的完成质量,检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理论基础在实际中的应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过程需要项目组成员的团队合作,因此课程也需要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的培养。在项目二的实训过程中,让学生组成项目组,以项目组为单位进行实训和提交实践报告。课程结束时让每个项目组的学生进行讲解和答辩,根据其讲解和答辩的情况实施组间互评,结合教师评价来确定该部分考核成绩[5]。最终,将项目一的个人考核与项目二的团队考核结果加权平均做为课程的考核成绩。

信息与通信工程论文篇10

在香农提出信息论之后,信息论给人类经济与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变化。《信息论基础》已经成为电子信息类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信息论是学生理解与通信专业有关的专业课的基础,为此,国内外高校都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本科生开始《信息论基础》课程。

为了提高学生在专业技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南京邮电大学很早开设了《信息论基础》的教学工作,2006年,该课程评为江苏省二类精品课程。作为一名新教师,我选择了曹雪虹老师主编的《信息论与编码》 [2]作为上课的教材。参考书是傅祖芸老师编写的《信息论-基础理论与应用》[3]以及王育民老师编写的《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4]。本文主要讨论了本人在该课程讲授过程中的体会以及改进措施。

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是引言部分,第二章主要是讨论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第三章在试卷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课程教学的改进措施。第四章是总结部分。

1 教学体会

在一学期的《信息论基础》的教学工作,通过与学生的接触和交流中,我的教学体会如下:

1.1 明确本课程的具体目的和重要性,能够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论基础》的课程目的包括:掌握信息论的基本概念和定理;理解用随机统计方法研究信息及其传输的实质;了解用信息理论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信息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信息论是其它通信相关课程的数学理论基础;信息论是信息科学和技术的基本理论,信息科学大厦的地基; 信息论是高层次信息技术人才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

1.2 通过电子网络资源,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为了上好本课程,我们借助于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在南京邮电大学的校内课程网络资源上,我们建立了《信息论基础》的电子资源。另外我们还给学生介绍了不少校外和国外的关于本课程的学习资源。比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的信息论国家精品课程;MIT开放课程;stanford的信息论课程等。

1.3 通过加强课堂讲授的效率和课外的学习辅导,能够提高学习效果

为了提高课堂讲授的效率,我非常认真的备好每一次教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课程安排。为了解决学生课外学习中的难题,我认真批改每一次布置的作业,除了在课上讲授作业批改上出现的问题外,我要求自己每次上课提前30分钟到教室给学习答疑。另外我还鼓励学生通过Email跟我交流学习上的一些难题,提高学习效果。

2 改进措施

本部分将在课程考试中所反映的问题的基础上,从中找出问题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我们对该课程试卷进行了分析,考试成绩比例分布如表1所示:

为了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在试卷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的改进措施:

1)继续提高课堂讲授的效率,采用课堂讲授与课外电子网络资源相结合的办法,提高学习效率,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通过树立学习典型,并采用学习互助小组的形式,帮助在课程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努力做到大家共同进步。

3)增加对作业辅导的时间和次数,提高学生运用本课程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