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五数学知识点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22 14:00:32

必修五数学知识点总结

必修五数学知识点总结篇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与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大纲(试用修订版)》)相比较有很大的变化。下面从基本理念、体例结构、目标定位和内容标准等方面分别介绍。 一、基本理念上的特点 国家数学课程教材改革工作主要围绕两大方面展开:一是对现行数学教学大纲及部分教材进行修订,主要精神是:删减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增加探索和实践的内容,强调数学教育要与社会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二是研制面向21世纪新的数学课程体系,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制订的新《标准》和实验教材已在全国各省(市)实验区开始实验。现行的《大纲(试用修订版)》是在1992年5月形成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基础上修订并于2000年3月出版的。《大纲》的修订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思路,借鉴和吸收了当时正在制定的新数学课程标准所体现的理念和做法,精简、调整(增加、降低)部分教学内容,适当控制了教学难度,加强了情感教育,优化了教学方法,改革了评估方式。《大纲(试用修订版)》的出版对改善面上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更好地体现数学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推进素质教育,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标准》基于国际数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国内数学教育改革的优秀成果,提出了涉及数学课程价值、数学学习目标、数学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以及评价等方面的许多新理念。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八个方面:1.充分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2.改变了过去小学数学以知识的积累为取向的课程体系,建立以构建学生身心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目标的课程体系;3.重组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分学段规定了数学课程的具体标准;5.注重了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变;6.提出了数学活动应注意的策略;7.改革了评价的方式和应达到的目的;8.强调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和影响作用。《标准》从《大纲(试用修订版)》增减知识的逐步调整转向对小学数学知识的重新组合;更加注重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情感、态度和方法的培养;从《大纲(试用修订版)》以知识的传授、继承为重点转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从过去注重终结性评价方式转变为注重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方式。《标准》和《大纲(试用修订版)》相比较,具有理念新、起点高的特点,对新世纪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学制、课时的变化 (一)学制 现行《大纲(试用修订版)》是五年制、六年制两种学制并存,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分年级编排;《标准》整体考虑了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内容,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其中小学阶段的六年分为第一、第二两个学段,将不再分五年制和六年制,这样不仅规范了义务教育学制,而且使数学教学和教材编写具有一定的弹性。 (二)课时 现行《大纲(试用修订版)》中五年制和六年制的周课时安排如下:

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五年制总课时是980课时,六年制总课时为1015课时。《标准》中九年的数学课时比例占总课时比例的13%~15%,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小学阶段数学周课时和学年总课时的安排情况如下(见下表),小学六年合计数学总课时在780~980之间,与《大纲(试用修订版)》规定的课时相比略有减少。减少的课时增加到艺术、体育和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上。

三、体例结构的安排 现行《大纲(试用修订版)》的体例结构:(一)前言;(二)教学目的和要求;(三)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四)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五)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分五年制与六年制两种);附录(关于教学要求用语的说明)。 《标准》的体例结构:(一)前言;(二)课程目标;(三)内容标准(按学段分类安排);(四)课程实施建议(按学段分类提出)。“前言”分总述、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三个组成部分。总述部分全面深刻地揭示了数学的内涵、地位、作用和制定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出发点。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的发展变化、应用范围的拓展,成为人们交流信息的有效手段和普遍适用的技术,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既是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最终目标。 “基本理念”部分鲜明地突出了数学课程的特征,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今天人们对数学的认识,不仅仅把它作为提高思维能力的有力手段,而应该作为一种文化素养来看待。数学内容、思想、方法乃至数学语言、符号已广泛渗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当代计算机的发展又给数学的应用提供了一种现实的可能。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是组成人类现代文明的一种文化。而《大纲(试用修订版)》只是将原来的表述“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改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因此,《标准》对数学的认识比《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表述更详细也更具体。“基本理念”部分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作了规定,要求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强调学生数学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多元化,学习数学的方式要实现由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到加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转变。对教师的数学教学活动要求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基础上,让学生有充分的探索活动机会,真正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获得数学活动经验。这为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因为负担的轻重主要取决于学习者的主观感受,数学学习对学生具有内在吸引力,“负担”就早已成为“过眼烟云”。学生成为了数学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的角色就是真正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基本理念”中涉及了评价的改革。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同时还要求建立多元化的评价目标、方法,“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基本理念”中还对信息技术给数学教育产生的影响予以充分注意,强调“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学习资源,改变学习方式,使之成为探索性数学活动的强有力的工具。 “设计思路”部分介绍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学段划分、目标的解释、学习内容和实施建议的说明。目标解释从知识技能和过程性目标两个方面进行,使用了有关的行为动词并对操作定义予以了具体说明;过程性目标体现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方面的要求。对学习内容的四个领域进行了说明,强调学生的教学活动,对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列出了主要表现的内容。 四、教学目标定位 在现行《大纲(试用修订版)》中,教学目的列了三条: (1)使学生理解、掌握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最基础的知识; (2)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大纲(试用修订版)》关于“教学目的”从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教育三个方面提出,将过去的“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改为“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思维的外延更宽,不仅只培养逻辑思维,还有直觉思维、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第3条还增加了“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注重了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的人格教育。在教学要求方面对上述目的结合教学内容给予了具体的说明,也增加了一些体现新的教育理念的语言,但整体上看,教学目的还基本上局限于知识与技能范畴。 《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按“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分别阐述。将课程目标设置为“发展性领域”和“知识技能领域”,并把发展性目标放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之前。发展领域目标包括对数学的认识、情感体验、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四个方面。具体讲,要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对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联系、数学的文化价值、数学知识的特征及探索过程有所认识;使学生的兴趣及动机、自信与意志、态度与习惯等方面有所发展;使学生在定量思维、空间观念、逻辑推理方面有所发展;使学生对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意识方面有所发展。一个中心,就是要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标准》在分段目标的制定和内容标准的确定上都是围绕这一中心展开的。《标准》在总体目标中阐述了“知识与技能”同“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辩证关系,强调它们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学段目标中还对这四个方面分学段给予具体阐述。 五、内容标准的重组 现行《大纲(试用修订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上根据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适应社会和儿童发展的需要,选择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学生能够接受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作为必学内容。同时也考虑了我国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和学校条件的差异,适当安排了一些选学内容。修订时对部分教学内容作了具体的增、删、减等工作。如根据乘法的意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将3个5可以写作3×5,也可以写作5×3。3×5读作3乘5,3和5都是乘数(也可叫因数)。除法的含义不给出“第一种分法”和“第二种分法”等名称。将重量单位改为质量单位,整、小数应用题计算步骤不超过3步,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计算步骤不超过2步。四则混合运算步骤不超过3步。几何图形的学习顺序改为:立体—平面—立体。三角形内角和由过去的选学内容变为必学内容。量的计量和统计知识适当提前学习。将珠算作为一种计算工具介绍,不要求用珠算运算,增加了实践活动。低年级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高年级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简单的社会问题安排实践活动。所有这些变化只是对知识的局部增减和调整,其内容结构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这里将五年制或六年制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分为七大类,归纳如下: 1.数与计算 整数 小数 百分数 2.量与计量 质量单位 时间单位

必修五数学知识点总结篇2

将合科教学的“社会”科改成“历史”、“地理”两科,分开进行教学。对于未实施五年一贯制的小学,其课程按教育部1952年2月5日颁发的《“四二”旧制小学暂行教学计划》,开设语文、算术、自然、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工8门课程。1952年3月18日,颁发试行《中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初中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外语、中国革命常识、时事政策、体育、音乐、美术等13门课程;高中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社会科学基本知识、共同纲领、时事政策、外语、体育、制图等13门课程。可以看出,建国初期经过改造、吸收和借鉴后的学校课程结构较为单一,所有课程均为必修课和分科形式。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三:一是建国初对有科学文化知识人才的急需直接决定了学校课程以系统科学文化知识传授为主,课程结构必然以学科课程、分科课程为主。二是对以往的旧课程否定较多,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只继承了以往中小学课程中分科目的部分,丢弃了民国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学课程中的选修课制度。三是受到了苏联当时教学计划只有必修科没有选修科的影响。这实际上一方面反映出在建国初期学习苏联时就已出现脱离中国实际的问题的端倪,另一方面则体现出建国初期在改革旧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漠视中国国情、薄待传统的“左”倾情绪,造成了对以往教育过多的否定。

“劳动化”特点的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课程结构(1953—1965)

1953年,我国提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伟大历史任务,并着手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国家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几乎每年都重新颁布中小学计划。具体有1953年7月颁发的《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1954年2月颁发的《小学“四一制”教学计划(修订草案)》;1954年7月颁发的《1954—1955学年度中学各年级各学科授课时数表》;1955年9月颁发的《小学教学计划》;1956年6月颁发的《1955—1956学年度中学授课时数表》;1956年3月颁发的《1956—1957学年度中学授课时数表》;1957年6月颁发的《1957—1958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1957年7月公布的《1957—1958学年度小学教学计划》。1953年中学课程在1952年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主要变化是初一增设了卫生常识,但由于教材编订跟不上,教育部很快又通知暂不开设。而且,取消时事政策;总课时减少170课时。1954年,鉴于学生学业负担太重,教育部对中学课程作了新的调整,主要是减少课时和削减课程科目:(1)初中取消外语课。(2)削弱政治思想教育,取消共同纲领,改设政治常识。(3)教学时数初中一、二年级由1953年的每周30、32课时降为29课时,初三由每周32课时降为31课时;高一由每周32课时降为30课时。1955年7月教育部专文下发《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所以,1955年教学计划体现这一精神,进一步下调课时,初中一、二年级每周课时降为28课时,高一由32课时降为31课时,高二由30课时降为28课时。1956年是中学课程作出重大调整的一年。首先,开始注意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建国之后,国家建设需要大量科技人才,我国的课程改革重心一直放在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程的改革上,如加大课时,重编教材,增加科技新成果在教学内容上的反映等。一段时间,忽视了对学生劳动技术教育。一方面,缺乏劳动教育,使全面发展教育失于偏颇;另一方面,这也严重脱离了中国教育实际。

当时社会,中学毕业生不升学而就业的是大多数。中学只有升学目标而未兼顾就业,使学生缺乏就业准备。到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到1956年,国家开始关注中学就业问题,并于1956年7月下发《关于1956—1957学年度中、小学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的通知》,课程中要求普遍加设实习,初中增设工农业基础知识。其次,改语文为汉语和文学两门学科。这是机械照搬苏联的结果。苏联课程中是俄语和文学分科。学习苏联,我国于1953年起也酝酿分科,1956年下学期起正式分科教学。1957年甚至进一步取消了汉语课。语文分科造成的消极后果是削弱了作文教学,语文课成为纯粹文学课,课文选材只限于纯文学,政论文、应用文等全部被排除在外。整体来看,这五年的学校课程结构变革体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仍然具有苏联化倾向。二是注意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加强生产劳动观念和劳动能力的培养,小学增设手工劳动课,中学增设生产技术教育课程。三是重视科学教育,当时学校教育为了向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技术人才,学校课程呈现出一种科学知识中心的价值取向,一方面增加科学知识使之课程化,另一方面又给予科学课程较多课时。如小学1955年比1954年每周课时减少2节,但自然科却增加了1课时。高中物理1953年高一(修订草案)规定2课时,后调整为3课时,1956年比1955年在二年级每周增加1课时,三年级增加1.5课时。

社会主义改造计划提前完成,我国于1956年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从1958年开始进入第二个五年计划,全国范围开始了工农业生产的“”,社会急需大量劳动技术人才。当时的教育方针确定为“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贯彻这一方针,培养社会急需的劳动技术人才,学校教育要加强劳动教育,教育部分别于1957年7月和1958年3月,颁发了《1957—1958学年小学教学计划》和《1958—195年度中学教学计划》。[2]其中,制定中学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是:第一,初中各年级每周教学总时数最高不超过30小时,高中各年级最高不超过31小时。第二,保证语文和数学两科有充分的教学时数。第三,不减少物理和化学两科的教学时数。第四,适当减少历史和地理两科的教学时数。第五,注意各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配合。

1963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讨论试行全日制中小学工作条例草案和对当前中小学教育工作几个问题的指示》,批转下发了这两个条例,其中,《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共40条(简称《小学40条》),《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共50条(简称《中学50条》)。它们系统地总结了建国13年来,特别是1958年后二三年的教育经验与教训,对中小学教育的任务、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生产劳动、教师等都作了全面、具体的规定。在课程结构方面,按规定,为更好地适应各类高等学校的需要,发展学生的志趣和才能,高中阶段在保证学好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校的师资、设备等条件,酌设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制图、历史文选、逻辑等选修课程。高中三年级学生,可以根据志愿和爱好,任选一门或两门。选修课程不进行考试。这一规定在新中国课程历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对摆脱苏联早期单一课程结构模式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学校课程结构变化的特点是:(1)形成了劳动化课程。中学教学计划规定了参加劳动的时间,并开设了“生产劳动”科和“体力劳动”科。取消“农业基础知识”课和规定的14天农忙假。规定学校应有14~28天体力劳动,另规定初中和高一、高二每学年应有6天参观时间,以使各科知识与生产劳动更紧密相结合。在小学,也在农村小学(包括大中城市的郊区和小城市的小学)五、六年级增设农业常识,每周各1课时,全年68课时。农村小学原则上不设手工劳动课,但有条件的小学也可开设。(2)恢复外语教育在课程中的地位。“计划”认为外国语是“吸取各国科学成就的重要工具,在中学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所以,要加强高中外语教学。[3]这具体表现为高一外语由原每周4小时增为5小时,并加强课堂练习机会。另外,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应在初中开设外语科。增加外语科所占用的课时,通过减少语文、历史、生物和生产劳动的课时解决。(3)重视理科课程轻视文科课程。减少历史、地理课时,初中二、三年级和高中由每周3小时减少为2小时;只在高一开设经济地理,每周3小时。增加生物、化学教学时数,初一、初二、高一生物均增为每周3小时,初三化学增为3小时。在初一算术中增加珠算和簿记的教学内容,所需教学时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厅、局研究决定。#p#分页标题#e#

“”时期“三机一泵”式学校课程结构(1966—1976)

1966年8月8日,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的决定》,吹响了“”的冲锋号。该决定第十条规定“教育改革”的革命任务是“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改革旧的教学方针和方法”。“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在各类学校中,必须贯彻执行同志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学制要缩短。课程设置要精简。教材要彻底改革,有的首先删繁就简。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也就是不但要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的斗争”。[4]“”期间,教育受到严重破坏。学生停课也闹革命,复课也闹革命,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冲击。学校大量的文化课被砍削,剩下的也贯穿了大量政治色彩,由教师和老贫农合上,把算术课上成政治课。片面地强调课程的实用性。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改为工农业基础知识课,认为这样做可以紧密联系实际[5],只讲三机一泵(拖拉机、采油机、电动机、水泵)和四大作物(三麦、水稻、棉花、油菜)等。这样的课程结构过于强调生产知识而忽视基础知识,使所培养的人在基础学历上未达到一定高度,难以发展、难以深造。

改革开放以来逐渐走向丰富的学校课程结构(1977—1998)

“”结束后,国家的重心放在了经济建设上,全社会力图谋求一种稳定有序的发展道路。在学校教育上,迫切需要改变无序混乱的状态,亟须培养大批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使学校教育教学走上正规。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10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要求中小学学习年限各5年,从而结束了全国形式各样的学制规定。规定小学开设8门课程,包括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小学三年级增设英语,小学四年级增设政治和自然常识。规定中学设置14门课程,包括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生物、农基、生理卫生、体育、音乐和美术。这套课程方案是对“”前处于无序状态的全面恢复与纠正,显现出了尊重学科地位、看重科学知识、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趋势。针对1978年颁布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1981年国家又修订颁发了中小学教学计划,要求小学实行5年一贯制,开设11门课程,把原来的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

语文仍然是一门课程,但分列为讲读、作文与写字三个部分。增设了地理、历史与劳动。中学有五年制和六年制,都设14门课程,只是把原有的农基课改成了劳动技术课,另外,在六年制偏重文科的重点中学中加了每周四节的选修课。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我国社会越来越需要更多专门优秀人才,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课程如何走向现代化、如何与世界科学文化技术的发展相适应、如何为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人才。这些都对学校课程结构提出了挑战,从国家教委到教育研究者,以及学校的办学者,都开始对学校课程结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不久,国家教委就组织人力进行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制订工作,并于1986年10月公布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将学制确定为五四制和六三制两种,在课程设置中五四制仍然在初中保留了选修课,还在初中增设了四节课外活动。在六三制中取消了选修课,也增加了课外活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方面大胆突破,打破了单一学科课程体系,增加了活动课和地方课程。课程结构的灵活使多样化的课程实施成为可能,从而满足社会对教育多样化的需求。1992年国家教委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继续将课外活动作为与学科课程并列的课程纳入课程设置表,并采用文件的形式将活动课的名称正式确定下来,由此,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正式成为中小学课程的组成部分。在增设活动课程的同时,各学科的比例也得到适当的调整,适当降低语文、数学、外语的周学时的同时,略微增加了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课程的学时,适当提高了体育、美术、劳动课的学时比例。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基础教育办学实践中出现了一批主动变革的学校。如南京师范大学附中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针对我国普通中学课程结构单一,所有学生都学习同样的课程,无个性特点的问题。经过半年多的学习、研究、论证,1980年11月,他们提出了一个由必修课、选修课、劳动技术教育课三部分构成的课程模式,1984年起又增加了社会实践课。最终形成南师大附中四类型高中课程模式。[6]上海市大同中学从1987年秋开始,在新入学的高一年级进行了历时三年的高中课程结构改革实验。[7]该实验的目标是:改革课程单一化的结构,改变教学划一化的做法,改变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状况,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课程结构,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个性得到健康发展。该实验的基本策略是:减少必修课时,增设选修学科,加强课外活动,形成由必修课、选修课和课外活动组成的课程结构。实验最终形成一些基本认识,一是减少必修学科课时,增设选修学科,加强课外活动,有助于实现使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目标。二是由必修课、选修课和课外活动组成的课程结构,显示了较好的整体效应。三是关于三类课程课时的配比问题,实验确定必修学科60%,选修学科25%,课外活动15%。该项试验实质上从形式上探索了高中阶段课程结构的构成,确立起了必修、选修和课外相结合的课程结构。此外,还有杭州拱墅区实验小学等一批学校开展课程结构改革的实验。

总的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课程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改变了多年来只设“学科课程”、“必修课程”的单一课程结构模式,增加了“选修课”、“活动课”等,课程结构走向多样化、丰富化。同时涌现出一些课程实验,以重视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和个性化发展为出发点,构建了新的课程模式,形成了个性化的课程设置,为学校课程结构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这些都体现出学校课程结构改革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多方面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结构改革的出发点。#p#分页标题#e#

走向多样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的基础教育新课程结构(1999—)

必修五数学知识点总结篇3

关键词: 电气安装与维修 项目教学法 操作技能

项目教学法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任务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电气安装与维修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电工电子赛项的一个比赛项目,经过近两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各中职学校电类专业的必修课程,由于该课程涉及知识面较广,学生容易对电气识图、安装工艺、PLC、步进伺服等重点知识掌握不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课程教学经验并结合比赛特点,采用项目教学法实施教学,收到了良好效果。

项目教学法在电气安装与维修课程教学中一般按照以下五个教学阶段进行。

一、明确项目

由教师提出电气安装与维修课程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一)教学目标:通过对电气安装与维修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电气识图、安装、维修基本技能和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得融会贯通。

(二)项目选择:首先项目结合比赛要求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其次,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水平选择合适的项目,最后,能够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项目成果。因此,根据课程特点与比赛要求教学共设五大模块十大项目,即识图、安装、配线与接线、故障排除、参数设置与功能调试五大模块,电气识图、器件安装、线管、线槽、金属桥架敷设、电源配电箱、照明配电箱、电气控制箱接线与控制、设备参数设置与功能调试和机床线路故障检测与维修十大项目。

二、制订计划

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出项目具体计划,确定实施的步骤和内容。

(一)设备类型:YL-156A电气安装与维修实训考核装置

(二)项目、任务及课时

三、实施过程

确定学生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然后按照已确立的项目有步骤、有目的地进行。在具体实施中关键要向学生讲清实际操作时的要点、难点。例如在讲解电源配电箱、照明配电箱和电气控制箱安装时,结合实际重点讲清按图纸尺寸安装的要求与技巧,并让学生尝试几种不同的安装方法,从而掌握用时短效果好的安装方法。

四、检查评价

在电气安装与维修课程的项目教学法中宜采用过程评价,过程评价是在教学项目实施过程中由学生做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学生对评价的意见及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改正方法。

五、成果展示

电气安装与维修课程项目实施结束后,要对学生的成果进行展示,重点分析安装规范、速度快、整形美观、运行良好的小组,达到资源共享、小组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提高的目的。

六、总结与应用

最后让学生对电气安装与维修课程项目教学的过程、结果做思路和技巧总结,思路总结帮助学生明白项目完成的最佳思考方法,找到自己理论上的不足,技巧总结帮助学生找到既快又规范的操作技能。

实践证明,在电气安装与维修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完成项目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通过检查评估和总结等反馈环节,学生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以较大提高。

参考文献:

[1]曾庆乐,周玲.项目教学法在电气系统安装与维修课程中的运用.科技信息,2010.

[2]吴海燕,李锦全.项目教学法在电气安装与维修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无线互联科技.

必修五数学知识点总结篇4

一、基本理念上的特点

国家数学课程教材改革工作主要围绕两大方面展开:一是对现行数学教学大纲及部分教材进行修订,主要精神是:删减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增加探索和实践的内容,强调数学教育要与社会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二是研制面向21世纪新的数学课程体系,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制订的新《标准》和实验教材已在全国各省(市)实验区开始实验。现行的《大纲(试用修订版)》是在1992年5月形成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基础上修订并于2000年3月出版的。《大纲》的修订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思路,借鉴和吸收了当时正在制定的新数学课程标准所体现的理念和做法,精简、调整(增加、降低)部分教学内容,适当控制了教学难度,加强了情感教育,优化了教学方法,改革了评估方式。《大纲(试用修订版)》的出版对改善面上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更好地体现数学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推进素质教育,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标准》基于国际数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国内数学教育改革的优秀成果,提出了涉及数学课程价值、数学学习目标、数学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以及评价等方面的许多新理念。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八个方面:1.充分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2.改变了过去小学数学以知识的积累为取向的课程体系,建立以构建学生身心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目标的课程体系;3.重组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分学段规定了数学课程的具体标准;5.注重了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变;6.提出了数学活动应注意的策略;7.改革了评价的方式和应达到的目的;8.强调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和影响作用。《标准》从《大纲(试用修订版)》增减知识的逐步调整转向对小学数学知识的重新组合;更加注重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情感、态度和方法的培养;从《大纲(试用修订版)》以知识的传授、继承为重点转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从过去注重终结性评价方式转变为注重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方式。《标准》和《大纲(试用修订版)》相比较,具有理念新、起点高的特点,对新世纪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学制、课时的变化

(一)学制

现行《大纲(试用修订版)》是五年制、六年制两种学制并存,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分年级编排;《标准》整体考虑了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内容,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其中小学阶段的六年分为第一、第二两个学段,将不再分五年制和六年制,这样不仅规范了义务教育学制,而且使数学教学和教材编写具有一定的弹性。

(二)课时

现行《大纲(试用修订版)》中五年制和六年制的周课时安排如下:

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五年制总课时是980课时,六年制总课时为1015课时。《标准》中九年的数学课时比例占总课时比例的13%~15%,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小学阶段数学周课时和学年总课时的安排情况如下(见下表),小学六年合计数学总课时在780~980之间,与《大纲(试用修订版)》规定的课时相比略有减少。减少的课时增加到艺术、体育和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上。

三、体例结构的安排

现行《大纲(试用修订版)》的体例结构:(一)前言;(二)教学目的和要求;(三)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四)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五)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分五年制与六年制两种);附录(关于教学要求用语的说明)。

《标准》的体例结构:(一)前言;(二)课程目标;(三)内容标准(按学段分类安排);(四)课程实施建议(按学段分类提出)。“前言”分总述、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三个组成部分。总述部分全面深刻地揭示了数学的内涵、地位、作用和制定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出发点。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的发展变化、应用范围的拓展,成为人们交流信息的有效手段和普遍适用的技术,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既是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最终目标。

“基本理念”部分鲜明地突出了数学课程的特征,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今天人们对数学的认识,不仅仅把它作为提高思维能力的有力手段,而应该作为一种文化素养来看待。数学内容、思想、方法乃至数学语言、符号已广泛渗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当代计算机的发展又给数学的应用提供了一种现实的可能。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

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是组成人类现代文明的一种文化。而《大纲(试用修订版)》只是将原来的表述“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改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因此,《标准》对数学的认识比《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表述更详细也更具体。“基本理念”部分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作了规定,要求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强调学生数学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多元化,学习数学的方式要实现由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到加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转变。对教师的数学教学活动要求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基础上,让学生有充分的探索活动机会,真正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获得数学活动经验。这为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因为负担的轻重主要取决于学习者的主观感受,数学学习对学生具有内在吸引力,“负担”就早已成为“过眼烟云”。学生成为了数学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的角色就是真正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基本理念”中涉及了评价的改革。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同时还要求建立多元化的评价目标、方法,“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基本理念”中还对信息技术给数学教育产生的影响予以充分注意,强调“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学习资源,改变学习方式,使之成为探索性数学活动的强有力的工具。

“设计思路”部分介绍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学段划分、目标的解释、学习内容和实施建议的说明。目标解释从知识技能和过程性目标两个方面进行,使用了有关的行为动词并对操作定义予以了具体说明;过程性目标体现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方面的要求。对学习内容的四个领域进行了说明,强调学生的教学活动,对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列出了主要表现的内容。

四、教学目标定位

在现行《大纲(试用修订版)》中,教学目的列了三条:

(1)使学生理解、掌握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最基础的知识;

(2)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大纲(试用修订版)》关于“教学目的”从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教育三个方面提出,将过去的“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改为“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思维的外延更宽,不仅只培养逻辑思维,还有直觉思维、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第3条还增加了“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注重了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的人格教育。在教学要求方面对上述目的结合教学内容给予了具体的说明,也增加了一些体现新的教育理念的语言,但整体上看,教学目的还基本上局限于知识与技能范畴。

《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按“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分别阐述。将课程目标设置为“发展性领域”和“知识技能领域”,并把发展性目标放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之前。发展领域目标包括对数学的认识、情感体验、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四个方面。具体讲,要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对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联系、数学的文化价值、数学知识的特征及探索过程有所认识;使学生的兴趣及动机、自信与意志、态度与习惯等方面有所发展;使学生在定量思维、空间观念、逻辑推理方面有所发展;使学生对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意识方面有所发展。一个中心,就是要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标准》在分段目标的制定和内容标准的确定上都是围绕这一中心展开的。《标准》在总体目标中阐述了“知识与技能”同“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辩证关系,强调它们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学段目标中还对这四个方面分学段给予具体阐述。

五、内容标准的重组

现行《大纲(试用修订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上根据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适应社会和儿童发展的需要,选择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学生能够接受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作为必学内容。同时也考虑了我国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和学校条件的差异,适当安排了一些选学内容。修订时对部分教学内容作了具体的增、删、减等工作。如根据乘法的意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将3个5可以写作3×5,也可以写作5×3。3×5读作3乘5,3和5都是乘数(也可叫因数)。除法的含义不给出“第一种分法”和“第二种分法”等名称。将重量单位改为质量单位,整、小数应用题计算步骤不超过3步,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计算步骤不超过2步。四则混合运算步骤不超过3步。几何图形的学习顺序改为:立体—平面—立体。三角形内角和由过去的选学内容变为必学内容。量的计量和统计知识适当提前学习。将珠算作为一种计算工具介绍,不要求用珠算运算,增加了实践活动。低年级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高年级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简单的社会问题安排实践活动。所有这些变化只是对知识的局部增减和调整,其内容结构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这里将五年制或六年制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分为七大类,归纳如下:

1.数与计算 整数

小数

百分数

2.量与计量 质量单位

时间单位

面积单位

体积单位

人民币单位

3.几何初步知识 基本图形的认识和周长、

面积的计算

体积计算

球体的初步认识

线与角的认识与量度

4.代数初步知识 用字母表示数

简易方程(ax±b=c,ax±bx=c)

列方程解应用题

5.比和比例 比的意义和性质

解比例、比例应用题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6.应用题 基本应用题

复合应用题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包括工程应用题)

7.统计初步知识 简单的统计表

数据的收集和分类处理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上述内容均按年级分单元编排,且每项内容相对独立。

《标准》在各个学段中,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内容结构如下:

新《标准》将现行《大纲(试用修订版)》教学内容中的“量与计量”并入“空间与图形”之中,更加重视量与量的单位的实际意义,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不再设“应用题”教学单元,并且减少了复杂应用题,用算术方法解的反叙应用题作为思考题出现,降低了要求。将小学应用题教学与运算教学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建立数学概念、原理和方法的过程中理解和解答应用题,发展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和运算意义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算术应用题独立成章,过于注重问题的类型和固定解法,对问题的实际背景并不关注,并且“人为”编造痕迹明显、技巧性过强,对于小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和生活并没有决定性作用,极易导致数学学习上的大量“问题儿童”,使教学进入恶性循环。《标准》大力精简了缺乏实际背景和技巧性过高的算术应用题;选择了现实的、真实的、有趣的和具有探索价值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提倡运用图画、表格、文字等多种形式创设问题情境;要求问题有一定的开放性

,条件可以不充分,答案可以不惟一。

《标准》进一步删除繁杂计算和应用价值不大的内容,如较大数目、多位小数和带分数的四则运算。笔算加减原则上只要求三位数以内,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对于大数的意义要求结合现实素材来感受,并能进行估计。这是因为随着时代

的发展,计算机(器)技术的普及,日常生活中已很少用笔算的方式对大数目进行计算,繁杂的运算训练不仅对学生适应未来生活没有帮助,而且还会影响他们的数学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使积极的情感体验受阻。计算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在第二学段里增加“负数”内容,要求在熟悉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小学两个学段都强调重视口算,加强估算,第一学段是提倡算法多样化,第二学段里鼓励算法多样化。强调避免程序化地叙述“算理”和机械训练应用题。

《标准》加强和改善了传统的几何学习内容。小学阶段主要是通过观察、操作和探索等实践活动来认识和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包括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重视在测量过程中学会根据现实问题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重视估测的作用,将学生的视野拓宽到生活的空间,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模型制作、图案设计和推理方面的能力。

《标准》特别强调学生通过数学学习的经历,收集、整理数据,有效、清晰地表示数据,并做出合理的推断和恰当的决策。对这一处理信息的全过程给予了较多的笔墨,多次阐述其内涵,这是一种适应学习社会化、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一种积极反映,所以“统计与概率”部分增幅较大,对第一、二学段都提出了具体标准。现行《大纲(试用修订版)》中“统计初步知识”从五年制三年级和六年制的四年级才开始安排。《标准》除保留原来的统计图表的内容外,增加了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初步分析的内容。

现行《大纲(试用修订版)》在“实践活动”的安排上要求“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数学实践活动”。《标准》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这种新的学习形式,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强调与他人合作并发挥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目的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分别以“实践活动”和“综合应用”安排内容,实践活动的课时比例与现行《大纲(试用修订版)》相比,从量上有提高,从质上有变化。

六、课程实施的建议

现行《大纲(试用修订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提出了主要侧重教学方面的一些建议,并在“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中分别阐述具体的要求。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有以下6个方面:

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2.重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3.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4.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6.改进教学评估方法。

必修五数学知识点总结篇5

(一)在把握旧教材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研究新教材。

在座的各位很多都是有多年高中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对高中的生物知识体系的把握已经相当到位,这是我很羡慕的地方。当然也有一些和我一样是从初中教学半路出家的,或刚参加工作的老师,我们才刚刚步入高中的教学,虽然我们的理念是全新的,但对高中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性不够,这是我们欠缺的。旧的高中教材三本书(必修一、二,选修全一册)从知识的角度来看,体系是相当完善的,应该是备课时要参考借鉴的书。因此我认为在备课时,不仅要吃透新课标,还要把旧教材拿来做一个对比,对教学内容做一些适当的补充修改。

如必修二开篇的《减数分裂》,新教材对整个减数分裂过程的阐述与以往完全不同,并不是按照的形成过程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两条线来叙述的,而是先在第1课时介绍两次分裂的时期和特点,第2课时再出现生殖细胞的形成和各时期的细胞名称,并且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没有图示,也没强调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我认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给学生们补充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图解,让学生自己发现与形成过程的不同之处,再以图表归纳总结。以往的教学中,我们还要归纳减数分裂过程中的DNA和染色体的变化曲线,这个环节也要补充到教学设计中,对于学生理解减数分裂的过程有帮助,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研究题目,充实教学内容,完善授课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严格按照新课标的理念来指导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所以我们的目的不应该是为了考试而教,学生也不应该是为了考试而学,但不可忽视的是新课程的教学最后的终结性评价还是高二非选修班学生的学业水平测试和高三选修班学生的高考,平时学得再轻松,考试不能通过,这样的教学还是失败的。到目前为止,我们手上只有一本课程标准,当然它是我们进行教学的核心依据,但我经常在想这两次考试怎么考?我现在任教三个班,一个非选班,两个选修班,对于非选班我的教学依据就是课程标准,不再增加任何多余的教学内容,但选修班我适时的补充一些知识,到底什么样的知识需要补充?我充分地研究了课本配套的两本练习册《学习评价手册》和《实验》。在备课时,研究教材后,我会先把两本习题册做一遍,如果发现一些知识点课本上没有涉及,但习题上却出现了,对于这样的知识点,在选修班我是进行补充的。

如必修三《人体的稳态》中有关“免疫对人体稳态的维持”,在新教材中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作用机理并未强调感应阶段、效应阶段、反应阶段。而《实验》P8的第4题填图题中却出现了这样的说法,很多课外的习题书上也有不少题目和三个阶段相关,所以针对选修班我在课堂上仍然做了适当的补充。

(三)更新对教材的认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新课程中增加了许多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新进展、时代性强的新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尽快更新“相对老化的知识结构”。高中生物增加了以前没有学过的知识,比如必修一第五章中提到的“细胞凋亡”、必修二第五章生物进化中有关分子进化速率的计算、必修三第二章“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等。还有一些内容原本只出现在老教材的“课外阅读”部分,现在课本中教在正文中占据了一定的篇幅,如必修二第五章生物进化中的“中性突变”学说,必修三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等内容,这就要求我们要加深对这一部分内容的研究。我的做法是首先阅读课本、教学指南,吃透教材内容,研究题目,发现其蕴含的知识点,并借助网络进行知识扩展与储备。如在“细胞凋亡”一节中书上提供了正常细胞、凋亡细胞和坏死细胞的DNA电泳图。我在对DNA分子的电泳作资料收集时,在网上获得了三种细胞的DNA电泳的动态图,于是收集下来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帮助他们获得更为直观的感性知识,从而有助于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四)设计教学案帮助学生进行课堂学习。

我们这一类学校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上课极易分神,更不愿意做笔记,所以我在进行必修二教学的过程中,尝试进行了教学案的设计。我们玄武区从去年起就开展了“四边”活动,即教师边导边教,学生边学边练。我的教学案设计的主旨就在于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边听课边思考,边学边练。在“教学互动”环节中我尝试配套教材的“积极思维”、“放眼社会等栏目设计一些填空题、图表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学阅读或小组讨论,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如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学习过程中,针对“2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设计了一个自学阅读题,帮助学生认识到自由组合定律与分离定律间存在的关系,并充分理解2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图解中蕴含的丰富内容。再如对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染色体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我设计了具体的题目,把教材上枯燥的文字叙述转变成遗传图解的形式出现,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填写,既巩固了前面所学的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图解的书写原则,又构建了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品质。

(五)注意练习和测检的分层设计。

必修五数学知识点总结篇6

摘要: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多,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碰撞事故随之增加,事故车的维修也越来越重要。内地汽车4S店需要大量车身修复专业的人才,因此,在内地中职学校开设汽车车身修复专业已刻不容缓。本文从开设车身钣金修复的必要性、内地与沿海地区的差距、内地车身钣金修复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等几方面进行探讨,摸索出一条适合内地学校开办此专业的道路。

关键词:内地中职学校;车身钣金修复;专业建设;探讨

据统计,国外事故车维修占汽车维修总量近70%,而我国的总体比重在30%左右,有些维修站可能达到50%左右。中国的汽车维修趋势与国际趋势一致,事故车维修日益增多,在整个汽车维修领域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国外汽车维修行业主要朝着钣喷专修店方向发展,而我国绝大多数是综合性汽修厂。今后汽车维修行业会出现更多专业汽修企业,事故车维修企业的维修水平也应得到迅速提高。事故车修复的关键是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没有专业技能人才的企业,其事故车维修质量是不可能提高的。

一、内地开设车身钣金修复专业的必要性

1.车身钣金修复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内地的汽车钣金维修工,特别是老一批车身钣金维修工大多是中专以下学历,还有很多是师傅带徒弟带出来的。现在这种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已经跟不上时展的需要,专业的汽车钣金教育已迫在眉睫。

2.车身钣金修复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的汽车钣金维修知识

大多数车身钣金维修人员对汽车的基本知识了解不足,汽车车身结构不同,则维修方法不同;汽车车身板件金属材料特性不同、部件的力学性能不同,其维修方法也不同,因此应根据相关车身知识进行修理。

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在内地开设汽车车身钣金维修专业十分必要。开设此专业可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改变此行业师傅带徒弟的模式,从而提高内地车身钣金维修质量,促进内地车身钣金修复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内地开办车身钣金修复专业与沿海的差距

1.起步时间晚

内地开办此专业是在2007年左右,而沿海或其它地区(如广东、天津、北京)大概在2000年就已开办,所以相较沿海和其它地区,单在开办时间上,内地就已落后一大截。

2.缺乏专业的钣金人才

制约汽车钣金维修教育的瓶颈是专业人才的缺乏,这主要源于理论与实践的脱离。目前,真正在汽修一线工作的人员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而理论知识丰富的人员却不在一线真正从事具体维修工作,因此现在缺乏的是既懂理论又有维修实践经验的人员。

3.资金和设备不足

开设车身钣金维修专业所需设备资金投入少则几千,多则数万,如购买大梁校正仪和车身电子测量系统总共要三、四十万,其它的车身修复工具虽然价格不贵,但需量较大,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耗费的材料价格也不菲。沿海学校可与很多企业合作,但内地企业在这方面的合作相对较少。所以资金和设备是制约车身钣金修复专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三、车身钣金修复专业的教学模式

我校采用一学期教学模式,以一学期时间为一个周期。在该学期中,学生不仅要掌握汽车车身修复技术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学会钣金维修的实践操作技艺。

1.理论知识教学

学校制订了适合自身办学特点的教材,该教材内容涵盖汽车车身板件的拆装与调整、汽车车身钣金修复工具的使用、汽车车门板件的修复工艺、汽车车身板件的焊接技术、汽车车身测量技术和汽车车身校正技术六大模块。就理论学习而言,学生要掌握汽车车身结构知识、汽车车身材料及性质、汽车车身拆装调整;汽车车身钣金工具的认识与使用;车门板件修复工艺知识;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电阻点焊、钎焊的理论知识;汽车碰撞分析、汽车车身测量工具的认识与使用的知识;汽车车身校正分析、汽车车身校正设备的使用等知识。

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些理论知识才能在实践中完成车身板件的修复工作。没有理论知识的储备,要想完成修复工作简直天方夜谭。理论教学每学期108学时,皆安排在每天早上头两节课,因为在此时段学生的注意力比较集中,理论教学的效果比较好,可为之后的实践课打下理论基础。

2.实践操作教学

理论学习后,在实践教学前还安排了体能训练课程。车身钣金修复是一个需要吃苦的行业,对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学生若不进行体能训练,很可能在实践中或以后的工作中吃不消。为了锻炼学生的体能并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特此安排半小时的体能训练课。

在半小时内学生要进行定时一千五百米跑、蛙跳、马步、下蹲、静站、俯卧撑等项目的训练,训练完毕后再进行实践课的教学。

实践教学分为车身板件拆装调整、钣金修复基本工具的使用、车门板修复工艺、二氧化碳焊技艺、电阻点焊技艺、车身测量和车身校正技艺几大模块。在实践教学中把学生分为五个小组,每组四到六人,指定一个组长,由组长负责分配任务和监督本组同学的学习。在教学中应以任务来引导学生学习,比如一张车身板件上有一个大的凹陷,则可让学生按照修复工艺对此凹陷进行修复,修复后对其进行检查,如果合格就进行下一项的学习,若不合格就重新修复,直到合格为止。学生既要从中学会凹陷的修复工艺,又要学会与小组成员协调配合,这样的教学更适合企业的需要。

四、教学完成后的考核和教学效果

在一学期的教学完成后,要进行理论和实践的考核,其中理论考核包括期末考试、中级工考试和从业资格证的考试,这几类考核覆盖面比较广,涉及教学中所学的全部知识。实践考核主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境况安排内容,如车身板件拆装调整、钣金修复工具的使用、车门板件修复、车身板件焊接、车身测量、车身校正等,考试时由学生从中随机抽取两道题进行考核。只有理论和实践同时合格才予颁发证书,唯通过这样严格的要求,才能保证培养人才的质量。

我校培养的车身修复专业的学生就业情况良好,通常在五月中旬就被招聘一空,很多同学在置信、丰田、本田、奥迪、奔驰、宝马都有不错的发展。

总之,内地中职学校要以汽车行业需要大量专业的车身修复技术人员为依据,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宗旨,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加速汽车车身修复专业的建设,培养出有良好职业素养、能直接上岗的应用性技能人才,从而满足汽车行业对车身修复专业人才的需要。

必修五数学知识点总结篇7

【关键字】建构主义;数学;自主;实践

G633.6

传统的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为主的过程。随着国内外对教育的不嘀厥佑肷钊胙芯浚产生了许多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教育理念。其中,建构主义理论对学习的含义和学习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根据这一理论的指导思想,我在数学教学中通过任务驱动、多元交流、架设桥梁、积极实践等多种教学措施来改进教学的效果,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

一、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的构造过程,即主体借助自己的认知结构去主动构造知识。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自主学习。通过任务驱动,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挥主体的作用。

比如,在讲数学必修五第二章《数列》时,这一章的重点和难点就是让学生掌握等差数列及等比数列的性质、公式以及求和公式,从若干数列中归纳总结规律。教学时如果直接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公式的方式,容易造成学生的理解程度不高,记忆效果不佳,运用不够熟练等问题。因此在教学时,我通过布置课堂任务,让学生们自主探究,发现规律。例如我给出一个等差数列的若干项,让同学们依次求出前四项、前六项、前八项的数值,同学们能够迅速的发现规律并给出答案,这时候我再问“那么第155项的数是什么呢?”同学们不可能把前面的155项都列出来再计算求和,我提醒同学们去总结等差数列前n项求和的计算公式从而解决问题。最终,在同学们的探究总结下,大部分的同学都归纳出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Sn=a1*n+1/2*n*(n-1)*d。然后我再给同学们疏理一遍推导过程,让同学们加深记忆。

在上述教学中,我通过任务驱动,充分的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而获得更深的理解与感悟,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元交流,深化思维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教师在教学时,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学生看到那些与他观点不同观点的基础,即合作学习。为了贯彻这一思想,在教学时,我通过采用多元交流的方式,开展讨论与交流活动,与同学们合作探究问题,从而获得新知。

教师应当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我在讲课时,通过有效的问答,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引导同学们主动的学习与探究。比如我在讲必修五《解三角形》这一章节时,同一道题可能会有很多种解题方法,当同学们有不同的见解时,我会邀请他到讲台来给大家分享和讲解。我在对解三角形中的最值问题进行讲解时,我对大家进行提问:“在解决三角形最值问题时,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利用对称变换、利用二次函数与利用圆的性质这几种策略那个更为通用及有效”。同学们就此问题展开了思考与讨论,通过比较若干三角形的最值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虽然最终意见不能统一,但同学们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对这类问题的解题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解读,起到了很好的复习效果,加深了同学们的理解。

在上述教学中,我通过设置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与讨论,与学生有效的交流互动,有助于学生的知识构建,深化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与思维,契合了构建主义理论合作探究的思想。

三、架设桥梁,顺势而导

在学生建构学习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新的认识活动的基础。因此,我在对新的知识内容进行教学时,我通过架设桥梁,顺势而导,完成新旧知识的过渡与衔接,让同学们对知识形成深入的领悟。

比如,在讲必修五《不等式》这一章节时,对于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式要变号这一性质,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这一知识点,对其进行熟练的运用,我首先带领大家复习了有理数比较大小这部分内容,例如5>3,然而-5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我按照构建主义理论的指导,对学生的知识构建起到组织引导的作用,让同学们对新旧知识进行有效的构建,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高效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四、积极实践,升华素养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认识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完成的,建构活动是具有社会性的,因此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获得知识是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教学时,我通过引导同学们积极实践,让他们对知识形成深入的认知,升华数学的素养。

比如,在学习完必修五《解三角形》这一章节的知识内容后,为了让同学们在实际的生活环境中体会解三角形这一数学思想的应用,我安排了让同学们动手实践的学习内容。例如学校锅炉房的高度无法用皮尺直接量出,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一高度问题呢?在完成这一实习作业时,同学们首先需要进行理论的分析,

如果所示,AC为锅炉的高度,首先需要选两个点B、D,测量出BD之间的距离,其次需要利用学校的经纬仪器设备对∠ADC和∠ABC进行测。∠DAB=∠ABC-∠ADC,AB=BD*sin∠ADC/sin∠ADC,AC=AB*sin∠ABC,最终求得AC的高度。同学们在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实际测量,求解,进一步巩固了解三角形这部分的知识,使自身素养得到了升华。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安排实习作业,提高了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了运用数学的意识和数学实践的能力,充分贯彻了建构主义理论的思想,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在于通过老师的引导、合作与交流,让学生主动去构建知识,掌握并在实践中运用。建构主义理论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思想,用它来指导教学,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必修五数学知识点总结篇8

关键词:高考化学 专题复习 整合

一、做好必修与选修内容的整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考试大纲的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说明》)对知识内容层次这样要求,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化学问题。对化学学习能力这样要求,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提取实质内容,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无论从知识层面还是能力层面来看,化学知识多而散,要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快速准确地解决化学或与化学相关的问题,必须进行知识整合。必修内容是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起到巩固和提高的作用,为学习选修内容作必要的铺垫,是真正为了提高全民科学素养,选修是为了尊重学生学习兴趣和需要,是必修内容的补充与拓展,为化学各个领域培养人才开设的。可以尝试将必修与选修知识进行整合,例如必修2第二章与选修4第一章可以整合到一起,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的,质量和能量均是守恒的,能量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化学能不仅可以转化为热能,也可以转化为电能,前者可以用盖斯定律解决,后者可以运用原电池、电解池原理解决。

二、做好每一章内知识块的整合

为了减少学生复习量,提高复习效率,可以将每一章内知识点整合,如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共有三节,分别是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主题是化学物质及其分类,很清楚主题就是学生复习时要构建的小专题、小网络。简单来说,化学物质的分类旨在为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给一条主线,探究总结出一种方法,即课本第25页“实践活动”中第3个问题中框图中的规律。更深程度上思考,重在培养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或不同的角度对化学物质分类结果就有不同不是绝对的,化学反应的分类也一样,没有物质的分类方法,化学反应的分类就很难。

三、做好每章之间知识点的整合

对于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和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方程式中的有关计算,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例,让学生形成思路一:要计算微观粒子数,先要计算出这种物质的量,然后搞清楚构成这种物质中粒子间的关系;进而从物质中粒子数的计算过渡到各类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中,思路二:上下单位只要相同,左右单位相同或相当,就可以大胆地去列比例关系式,计算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电子转移数、反应热、转化率和环境PH值等,这样不仅有助于上述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梳理,而且把课本中零散难懂的计算进行了有效的归纳和总结。

四、做好学科之间的整合

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提高效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开发新能源,解决此问题仅凭扎实的化学学科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物理、生物等其他学科丰富的知识储备,这就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学科内学科间的知识整合。例如介绍电解原理,可以将化学学科中的电解质的电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和物理中的电流的形成整合在一起,阴阳两极上离子的放电顺序的判断是基础,电流的形成(外电路通过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内电路即电解槽中阴阳离子通过定向移动也形成电流)和方向的判断是关键。

五、做好检测试题筛选、检测、评价和教材挖掘之间的整合

必修五数学知识点总结篇9

摘要:在北宋以前,期许成为圣贤的人不在少数,但就整个社会而论,还没有形成一个普遍的风气,以圣贤自居的做法也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但北宋的欧阳修扭转了这一局面,欧阳修具有浓重的“圣贤情结”:第一,他热衷于对“圣贤”之道的体认和阐释;第二,他有着浓重的自觉比拟圣贤的文化心态;第三,尤其重要的是这种“圣贤情结”表现在他一生的实践中,他在“立德”、“立言”和“立功”等方面都堪称典范。欧阳修所具备的这种“圣贤情结”有着深刻的认识价值:它充分表明了宋初以来,中国知识分子主体意识的再次高扬;在欧阳修“圣贤情结”的影响下,众多知识分子坚定地认为成为“圣贤”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他们认定自己通过努力完全有成为“圣贤”的可能;另外,欧阳修散文简约明白风格的形成也与他有意识地追摹圣贤经典风格有相当大的关联,甚至影响到了宋代众多“拟圣派”作家的出现,这可以看作是欧阳修“圣贤情结”对其散文创作,乃至于宋代散文风貌的形成最直接的影响。

关键词:

欧阳修;圣贤情结;表现;影响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3)03008205

元代的罗壁曾说:“(宋人)论治必首三代,论人必希圣贤,论文必本六经。”[1]他从三个方面概括指出了宋人学术的特点。其实,“论人必希圣贤”是其他两个方面的基础,因为所谓“三代”是圣贤的时代,所谓“六经”自然是指圣贤的经典,也就是说,追摹圣贤是宋代学人法三代、本六经的基础,其中北宋的欧阳修更具有明显的学拟圣贤的倾向,我们称之为“圣贤情结”。所谓“圣贤情结”就是指某人具有一种持久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要求当事人不再满足于只作一个有道德操守的谦谦君子,而是以心目中的“圣人”为榜样,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无限可能地接近“圣人”的标准,在道德表现、生命价值实践等方面达到极至,以便让自己能够具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力量,待肉身在这个世界上消亡以后,英名流芳千古。而欧阳修这种“圣贤情结”对当时的士风、理学的形成以及散文创作等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以下试论述之。

一、欧阳修以前的“圣贤情结”

我们这里论述的“圣贤情结”也并不是欧阳修的专利,按陈植锷先生的论述,有意模仿圣人口气和体例撰写著作从孟子就已经开始了[2]210。在孟子之后,直到晚唐,期许成为圣贤的情结就根植于儒家传统文化中。在中国历史上,想要成为圣贤的可谓代不乏人,汉代的扬雄曾经模仿《论语》作《法言》,又模仿《周易》作《太玄》,这很明显是拟圣之作,王充在《论衡・对作》中说:“扬子云造《玄》,二经发一台下,读于阙掖,卓绝惊耳,不述而作,材疑(拟)圣人,而汉朝不讥。”[3]隋末唐初的大儒王通,钱钟书先生称他为:“自命儒宗,以河汾上继洙泗者。”[4]他作《中说》等书,刻意模仿圣人口吻以及著书范式,以至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说:“摹拟圣人之语言,自扬雄始,犹未敢冒其名。摹拟圣人之事迹,则自通始。”[5]相对而言,魏晋南北朝是个思想解放的时代,但还有如刘勰那样以“宗经”、“征圣”相标榜的士人,中唐的韩愈,醉心于所谓“道统”的建设,自己以圣人的嫡传者自居。他排出一个从三皇五帝到孔丘、孟子再到自己的道统传承序列,他所谓的“道统”其实就是一个历代圣贤的排行榜。

但有一点我们应该注意到,古往今来,期许成为“圣贤”的人,确实不在少数,但就整个社会而论,还没有形成一种普遍的社会风气,他们以圣贤自居的作法也没有得到社会普遍的认可,如对王通的学拟圣贤作《中说》,后人便有疑问:“文中子的拟儒派,今所传《中说》、《元经》等都是他的孙子在唐初所伪造,借以装点祖父门面的。其书处处模仿四书五经,大言不惭,而辞意尘下,比扬雄还不如。”[6]再如宋代名僧契嵩就对韩愈《答崔立之书》中之“作唐之一经,垂之于无穷”一语深为不满:“昔扬雄作《太玄经》,以准《易》故也,而汉诸儒非之,比之吴楚僭号称王者也。今韩子辄言作经,何其易也?使韩子德如仲尼,而果成其书,犹宜待他辈或后世酋之为经,安是预自称之?虽其未成,比之扬雄亦以过僭矣。”[7]

到晚唐、五代,情况又发生了变化。由于时代等方面原因,人们的自信力严重下降,不要说整个社会,即便是个人想要成为圣贤的希求也明显减弱,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圣贤又一次被披上了神圣的外衣,成了人们心目中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如皮日休的《鹿门子》中就表现出了类似的观点。有人问皮日休:“圣人皆可修而至乎?”他说:“圣人,天也,非修而至者也。夫知道,然后能修,能修,然后能圣。且尧为唐侯,二十而德盛;舜为鳏民,二十以孝闻。焉在乎修哉?后稷之戏,必以艺;仲尼之戏,必以俎豆,焉在乎修哉?盖修而至者,颜子也,孟轲也。若圣人者,天资也,非修而至也。”[8]至此,“圣贤”又一次远离士人,重新变成了人们顶礼膜拜的偶像,这种状况直到北宋才大有改观。

二、欧阳修的“圣贤情结”

随着宋代一统天下,生产力发展、推尊儒术以及推行佑文政策等方面原因,期许成为“圣贤”的愿望又一次在宋代知识分子心中萌动,尤其是在仁宗庆历前后,士人们成圣的心态更加膨胀,欧阳修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我们可从三方面分析这一问题:

第一,在理论上欧阳修热衷于对“圣贤”之道的体认和阐释,这正如钱穆先生说:“庐陵虽疑经辨伪,不喜言心性,而庐陵胸中自有一番古圣人及所谓古圣人之道者在。”[9]欧阳修坚定地相信,只有成为圣贤,才能实现不朽,他在《与张秀才第二书》中说:

君子之于学,务为道。为道必求知古,知古明道,而后履之以身,施之于事,而见于文章而发之,以信后世。

这里所提到的“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就是人们经常谈到的“三不朽”, “三不朽”其实就是古人对理想中圣贤的要求,欧阳修在《杂说三首・并序》等文章中对“三不朽”有进一步的论述。他认为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是因为:“其精气不夺于物,则蕴而为思虑,发而为事业,著而为文章,昭乎百世之上而仰乎百世之下,非如星之精气,其毙而灭也。”在他看来,人的“精气”正是德、功、言三者的结合体,它能够“蕴而为思虑,发而为事业,著而为文章”。

对于三不朽中的每一项,欧阳修又分别有更为详尽的论述:立德是成为圣贤的先决条件,五代遭逢兵祸,道德沦丧,至宋初余波未尽。在这种情况下,他力主以道德名节严格约束自己,在《论包拯除三司使上书》中说:“夫所谓名节之士者,知廉耻,修礼让,不利于苟得,不牵于苟随,而惟义之所处,白刃之威有所不避,折枝之易有所不为,而惟义之所守。其立于朝廷,进退举止皆可以为天下法也。”进而明确提出了“道德内乐不假物”的观点(《答圣俞》),认为君子无论是穷愁还是顺达都应该坚持道德操守,决不动摇。

除了立德以外,作为文人,欧阳修对“立言”也非常重视。他在《苏氏文集序》中这样写道:“斯文,金玉也,弃掷埋没粪土,不能销蚀,其见遗于一时,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而物亦不能掩也。”在欧阳修看来,文章是让作者不被历史长河淹没、声名永驻的重要手段之一,正所谓:“立言之士,莫不自信,其欲以垂乎后世。”(《易童子问・第三》)

欧阳修尽管认同文学的重要性,但他平时并不喜欢以“文士”自居,因为欧阳修清楚地知道,自己要成为圣贤,就要在“立言”、“立德”之外尽量做到“立功”。即如他在《永州军事判官郑君墓志铭》中所说:“惟君子有诸躬而不可者,不待自言而传也。”他自己也曾明确表示:“大抵文学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10]曾国藩就准确地把握住了欧阳修注重立功的心理,他说:“古之善为诗、古文者,其功夫皆在诗、古文之外。若寻行数墨以求之,索之愈迫,则去之愈远矣。余好读欧阳公《送徐无党南归序》,乃知古之贤者,其志趣殊不愿以文人自命。”[11]

第二,欧阳修的“圣贤情结”还表现在他的文化心态上。这种文化心态是指他对自己有能力比肩圣贤高度的自信,并在意识中存在着自觉比拟圣贤的心理状态。

相对而言,欧阳修对于“立言”是绝对有自信的,甚至是相当自负,例如,他在给梅尧臣的诗中写道:“文会忝子盟,诗坛推子将。”明确表明自己在当代文坛上是不可动摇的盟主。

欧阳修在建功立业等方面也表现出了高度的自信和自重,常以成大事、立奇功期许。他在《石曼卿墓表》中就明确表述了自重之士正是成大事、立奇功的必要条件:

宁自混以为高,不少屈以合世,可谓自重之士矣。士之所负者愈大,则其自顾也愈重;自顾愈重,则其合愈难。然欲与共大事,立奇功,非得难合自重之士不可为也。

除自视颇高、绝对自信以外,欧阳修还时常以圣贤姿态自命,他将自己作《五代史》与孔子作《春秋》相比:“昔孔子作《春秋》,因乱世而立治法,余述《本纪》,以治法而正乱君。”(《先公事迹》)不但如此,欧阳修有时甚至也以圣人经义的传承者自命,以天下人的引路者自居:

学士大夫磨牙淬爪,争相出力以致之危害,太师不之顾,曰:“我道,尧舜也;我言,孔子、孟轲也。而天下不我从,将焉往?”(《欧阳文忠公文集》附录卷一)

这圣贤的语气和“舍我其谁”的精神竟与孟子毫无二致!这种超乎寻常的自信,以及对自己学说影响力的绝对认同,正表现出了欧阳修在传圣人之经、立一己之说方面唯我独尊的心态。

第三,“圣贤情结”还表现在欧阳修一生的实践中。他一生严格要求自己,以“立德”为第一要旨,他极力指责那些有才无德的“小人”,如他多次攻击李淑等人。他撰写《新五代史》,其中立《死节传》、《义儿传》、《杂传》、《一行传》等类别以分忠奸,用议论的方式,直接评说传主的德行,有着明确的整饬道德的用意。

在立言方面,欧阳修更是孜孜不倦,终成一代文宗,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被谥“文师”称号。欧阳修在“立功”方面,更有可圈点之处,他在四十多年的为官实践中,一直以建立功业为最高追求。尤其是庆历年间,他成为庆历新政的中坚人物,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连续上奏章近七十篇,并撰《朋党论》等文斥责小人,声援范仲淹。欧阳修在关乎国济民生的各方面都竭尽全力表达自己的主张。在农业方面,他提倡以农业为本,主张开垦荒地,增加粮食储备,重视水利建设;在军事方面,他主张精简军队,增强军队的战斗力,巩固国防;在流通领域,他提出了“诱商为上,制商为下”的观点,活跃市场,促进钱货流通。可以说,作为政治家的欧阳修,他始终致力于不朽功业的建立,是北宋时期政坛上的一颗明星,这正与他的“圣贤情结”密不可分。

总而言之,欧阳修在理论阐述、文化心态以及实际行动中,都表现出了较为浓重的“圣贤情结”,“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相州昼锦堂记》)是他的终极目标。正如梁启超先生在评价欧阳修时指出的那样:“他在唐五代空气沉闷以后,能够有自觉心,能够自成一家之言,不惟想做司马迁,而且要作孔子,这种精神是很可嘉尚的。”[12]

三、欧阳修“圣贤情结”的影响

必修五数学知识点总结篇10

一、了解测试性质,明确目标要求

命制优质试题,编制优秀试卷,首先要了解测试性质。性质不同,功能不同,测试的目标要求也不同。测试依据性质的不同一般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形成性评价测试、阶段终结性的水平测试和选拔性测试。

形成性评价测试即反馈测试,它是以检查学习效果为目的的测试,其特点是反馈性和评定性,绝对测试和相对测试并用。在广大中小学教育教学中,主要表现为单元测试、期中测试、期末测试等。这种测试一般与教学同步随机进行测验。试题侧重考查学生当时所学的新知识,命题的侧重点是新学的基础知识,适当考查一些基本能力。一般不考查或少量考查综合性题目和综合性能力,题型不追求完整,主要是根据新知识内容的需要进行设计。

阶段终结性的水平测试即资格测试,它是以检查是否达到既定目标而定的测试,其特点是标准性,多用于绝对性测试。在广大中小学教育教学中,主要表现为模块测试、学业水平测试、毕业测试及其模拟测试。这是一种有“量标”的综合性测试,测试有一定的能力、知识和题型的标准要求,命题要参照“量标”进行。它不仅考查所学的知识,还要考查学生的能力和觉悟。命题以中、低档题为主,一般不需要多少高难题,命题侧重点不是拉开学生分数的档次,而是要求相对稳定,符合“量标”要求。

选拔性测试即竞争测试,它是以区分考生成绩从而有利于比较目的的测试,其特点是区分性,多用于相对性测试。在广大中小学教育教学中主要表现为中考、高考、学科竞赛及其模拟测试。这是一种综合性的测试,目的是拉开学生档次,为高一级学校或组织选拔人才。考前规定知识范围和能力要求,但命题以中、高档题为主;试题不是以知识立意为主,而是以能力立意为主,在新课改理念下,越来越强调以“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来立意命题。试题要稳中求变,具有生活化、创新性、综合性等特点。

二、研读命题依据,拟订命题计划

考试大纲、课程标准、课本、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和要求,是命题的主要依据,命题教师要认真钻研,把握其内容和精神,做到明确考核目标,把握重点难点,理清知识脉络,领会政策要求,以确保考试的信度和效度。

命题教师还应在研读命题依据的基础上拟订命题计划。命题计划是科学编制试题、周密安排考试内容、便于命题有章可循的蓝图。它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编制试题的原则和要求,说明考试的内容范围、方法目标、试题类型、考试时间、编制试题和组配试卷的要求等;二是规定试卷中试题的分布,即具体考试内容中各部分试题的数量分布和所占比例。其中第二项内容需要通过制定命题双向细目表来具体实施。

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一般的,该表纵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内容,即知识点;横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能力,或者说是在认知行为上要达到的水平,在知识与能力共同确定的方格内是考题分数所占的比例。因此,这种命题双向细目表具有三个要素:考查目标、考查内容以及考查目标与考查内容的比例。表中所列的各种能力水平的依据,是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B.Bloom)关于教学认知目标所分为由浅到深的六个层次,即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前一类是后一类的基础,后一类比前一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制定命题双向细目表,能够确保试卷有较宽的知识覆盖面;确保试卷的质量,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制定双向细目表的一般步骤是:第一,明确知识要点。要认真分析考试大纲、课程标准、课本等,把相关的知识点找出来。可将各单项的细小知识点合并归类,组成大的知识块。通常把新授的、经过一定训练的内容,作为检测重点。第二,确立能力水平层次。即确立各知识点属于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哪一种。第三,排列各部分所占比例。排出分值、题型、难易度。第四,汇总与调整。汇总考查内容、考查目标、难中易的比重等,依据汇总情况,分析整个测试在能力水平方面的要求,是否符合测试目的、考纲要求、学生情况等,并做出相应调整。

三、实施命题过程,科学命制试题

实施命题过程,科学命制试题一定要遵循命题计划,按照命题双向细目表来进行。试题分原创性试题和非原创性试题两种。在一份优秀的试卷中,应主要是原创性试题,也可以有少量的、典型且优质的非原创性试题。

命制原创性试题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从立意到情境。即根据已经确立的考查目标和要求,搜寻或编制与考查内容相关的文字、图象、表格、数据、事例等材料,并把这些材料进行整理和编辑,形成问题情境,然后根据情境进行有效设问,使其具有特定的测试功能。另一种是从情境到立意。即根据已有的典型、稀缺素材确定可以考查什么,然后进行编辑、设问,从而形成试题。这两种命题模式各有其特点,根据笔者的经验,一般是当命题者一定要考查某个内容而对素材没有什么特别要求时,优先考虑前一种命题模式;当某个素材很有价值、典型、稀缺时,优先考虑后一种命题模式。在一份试卷的编制中,往往是两种模式相结合。

四、审查选编试题,组卷形成初稿

试题审查的主要内容有:是否符合考试的目的和性质;内容范围和层次分布是否符合编制计划;有没有科学性问题;题文是否完整、明确、简练;有没有相互暗示的答案等等。审查结果大体上有四种情况:完全合格,通过审查;大体合格,需要稍做修改;部分合格,必须修改;不够合格,应该淘汰。命题者应根据不同情形做相应处理。最初入围的试题数量应多于编题计划,以利于筛选、择优和淘汰。

试题审查和选编基本完毕之后,命题者就要着手进行组卷。组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根据已经确立的试卷难度进行组卷。组卷的依据是已经命制出来的试题、命题双向细目表、考试大纲、课程标准、课本等。第二,逐题推敲试题的陈述表达、具体解答方法;第三,必须检验试卷的难度、区分度是否合适,并估算不同水平的学生答卷所用的时间。第四,考点板块中高赋分值试题是否为成题。第五,逐项对照命题双向细目表的要求列出所有偏差,并修正、调整。

组卷形成初稿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数字、文字、图形、标点、字母等是否有错,包括题图是否对应、图形是否标准、字体是否一致、标点是否正确等。第二,试题难易交替或梯度分布,注重利用试题难易的合理控制激发学生解题的兴趣和信心。第三,答题的空档预留适当,且不产生答题的不良暗示。第四,选择题正确选项的设置应体现随机性,避免出现AAAAA、BBBBBB、ABCDDCBA等带有规律性的形式。第五,注意题干阅读量的大小控制和合理分配,避免出现阅读量偏大或偏小的题目集中出现。第六,版面设计科学、规范、美观,便于学生读题和答题。

五、检查修改初稿,提升试卷质量

初稿形成后,命题教师应反复检查、修改、完善,从而提升试卷质量。此阶段的检查、修改、完善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试卷质量。质量是试卷的生命和根本。命题者应注意检查试题的表述是否正确,有无科学性问题;试题实际的考查要求与命题双向细目表中预估的要求是否符合,是否超出考试大纲、课程标准、课本等命题依据的范围;试题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预设难度是否相符合;试题的设问和表述是否符合该类试题的编制规律;试题是否具有典型性、全面性、时代性。命题者应在检查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修改、完善,确保试卷的质量。

试卷结构。结构是试卷的骨架和形体。命题者应注意整份试卷考核的知识点分布是否合理,各知识板块、单元权重比例是否恰当、协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课本等各层次要求的测试题分数比例是否合适;“三维目标”考核的比重及分布如何;试卷的总体难度和考试目的是否吻合,试题难、中、易的分数比例是否合理;题型结构是否合理,比例是否协调;题量是否适中;试卷总体结构是否科学、规范、美观、大方、简洁、生动。命题者应根据具体情况,从以上这些方面整体优化试卷结构,提升试卷的质量。

试卷特色。特色彰显试卷的价值和魅力,一份优秀的试卷一定是很有特色的试卷。试卷的特色体现在学科特点、命题理念、考查方式、题目类型、设问角度、试题风格、材料选用、情境设置、语言表达、版面设计、评分标准、应用效果、推广价值等多个方面。一份优秀的试卷最鲜明的特色往往是其中的几个方面,而不一定是全部。命题者要结合学科特点、命题计划和命题者自己的命题风格,检查每道试题和综观整份试卷,看应有的试卷特色是否得到彰显,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调整,使试卷突出特色,体现价值。

六、试答整份试卷,适当调整完善

试卷编制好后,必须试答整份试卷并做出适当调整完善,以保证万无一失,实现优质。这一步应注意试答的时间、试答的主体、试答时应注意的方面和试答后的调整完善四个方面的问题。

试答的时间一般有两种情形:一种是试卷编制好后立即试答;一种是试卷编制好后隔几天时间再试答。笔者更为主张第二种做法。因为试卷刚刚编制好时,命题者对试题是非常熟悉的,不用认真看题目也可以做出答案来,达不到试答的应有效果,同时,命题者也可以借此机会进一步修改完善试卷。当然试答试卷的时间可以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有所不同。

试答的主体往往包括命题教师、其他教师、部分学生。命题教师对试卷最为熟悉,也知道哪些方面最需要注意、检验,通过自我体验、感知和反思,发现问题,完善试卷。其他教师没有参与试卷的编制,对试卷比较陌生,试答的结果比较客观,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发现问题,提出修改、完善的建议。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让部分学生试答试卷。学生试答试卷更为真实、客观,反映学生的水平和问题,统计结果更为可靠。让学生试答试卷,要注意试卷的保密性,试答学生非此试卷的应试主体,学生的学习水平和代表性,学生试答的认真性、严肃性。

学生试答试卷一般只需要认真答题,感知试题的难易程度、答题时间即可,由命题教师对学生试答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命题教师和其他教师试答试卷,总体上是要注意方方面面,但一般此过程主要注意四个方面:注意试题的科学性,看是否有“争议性”题目;注意题目之间的相对独立性,防止不同试题之间重复、类似和有相互提示的现象出现;注意试卷的难度和区分度,要达到应有的目标范围;要注意题量和答题时间,学生用于实际考试的时间往往为教师答题时间的两倍左右。

试答完毕之后,命题者一定要根据试答的具体情况,其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建议,做出调整完善。

七、编制参考答案,确定评分标准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是试卷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份优秀的试卷要有科学、简明、富有逻辑性的参考答案和合理、恰当、具有可操作性的评分标准。有的命题教师把这一任务放在命题过程中完成;有的命题教师将客观题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的制定放在命题过程中完成,主观题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的制定单独进行;也有的教师不管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所有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的制定都放在最后。笔者以为,这几种做法都可以,这是个人习惯问题。但不管怎样,都要编制参考答案,确定评分标准,而且最后都要细化和统筹。下面就编制参考答案和确定评分标准应注意的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编制参考答案应注意这几点:第一,参考答案要确保科学性、明确性。第二,有多种解释或多种解题方法的题目,要尽量给出各种不同的解释或解法。这在计算题、证明题、英汉互译题、解答题、探究题中很常见,编制答案时不要怕麻烦。此外,在阅卷时发现有的考生用了参考答案中没有列出的思路或方法解题,只要正确合理,也应当收集到参考答案的修订版中。第三,参考答案要给出题目的解答要点或解答步骤。这样做不仅有利于评阅,也有利于赋分。第四,如前所述,选择题的答案应避免出现AAAAA、BBBBBB、ABCDDCBA等带有规律性的情形。第五,编制参考答案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是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阅卷的误差,特别是阅卷人主观因素造成的误差。

确定评分标准应注意这几点:第一,每个题目的满分分值应与题目考核知识点的重要性、题目拟考核的学习能力水平和题目的解答难度相适应。这几个“度”是在命题时就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第二,在参考答案详略得当的前提下,合理设置赋分点。具体地说,就是赋分点要放在解答的关键要点和关键步骤上。同时,注意这些要点或步骤所赋分值要与这个要点或步骤的重要性相适应,不能出现次要内容分值高于关键内容分值的现象。第三,赋分值一般为整数,最好不要出现小数分值。第四,评分标准可以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如,什么情况下可以酌情加分,什么情况下该如何给分等。第五,确定评分标准一定要注意其可操作性。

八、积累实测数据,总结经验教训

试卷编制工作完成后,命题教师还应根据自己的计划、经验和学生的水平等,对试卷的难度、区分度、学生和同行的认可度做出预估,对学生的得分情况、错题情况及其原因做出预估,对考试的效果和目标达成情况做出预估,并做以简要记录。等考试实施后,采集和分析实测数据和情况,看其与之前的预估情况吻合程度如何,有何差异,并分析其具体原因。这样,就为将来命题留下了十分可贵的实验数据以作参考,有利于准确把握未来命题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