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19 03:15:46

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总结

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总结篇1

【关 键 词】 高中有机化学;课程整合;教学反思

今年是重庆市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第6年,我校的课程改革实践从最初的“摸着石头过河”逐渐转化为反思、总结与提升的新阶段。作为一线教师,从最初的努力理解新课程理念以适应改革,逐步发展为思考如何将新课程理念与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等现实要求相结合。

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板块,在高考中约占化学总分四分之一以上,在整个高中化学教学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现行的高中化学新课程中,有机化学被分成两个部分,即《化学必修2》和《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二者在内容设置、教学难度要求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

在《必修2》涉及有机化学的单元中,教学内容以典型有机物为切入点,在初中学过的常见有机物的基础上拓展学生对有机化学的整体认识。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时限制,必修模块中的有机化学内容没有完全展现有机化学自身内在逻辑体系,没有强调官能团的概念,更没有根据官能团对有机物进行比较系统分类整理。在这个学段的教学中,教学内容基本上是沿着“物质、性质、用途”这样一条思路对所选取的代表物质进行介绍。由于较少涉及有机物类别概念,这种教学流程与无机化学中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必修模块的教学内容主要针对未分科前的高一学生,属于化学课程中的“通识教育”阶段,教学内容紧贴学生的生活经验,如天然气中的甲烷、白酒中的酒精、食醋中的醋酸等等。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一方面普遍感觉比较简单,入门相对容易;另一方面,由于削弱了对知识进行有深度的总结等方面的要求,必修部分的知识对于将来选择理科的学生来说显得比较细碎,知识往往停留在识记层面而难以实现理解基础上的体系化。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的教学对象是理科生,因此在教学难度、教学目标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提升。这种变化对于引导学生比较系统、深入的学习有机化学知识当然是非常必要的,但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却存在一定的尴尬,因为如果按照新课程的排布顺序,《选修5》的教学时间是高二下学期,即学完《必修2》的一年后。此时教师往往因为学生已经将有机化学知识基本遗忘而不得不先组织复习,甚至将必修板块的有关知识重新再讲一遍。这样的现状不仅导致时间上的浪费,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消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以上问题,包括我校在内的很多学校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比较常见的做法是将《选修5》的教学时间提前到高二上学期,与《必修2》直接串联,希望从时间上缩短有机化学知识在必修与选修之间的距离。但《选修5》中涉及到化学平衡和价键理论等方面的知识基础需要做必要铺垫准备,否则会对教学带来一定的障碍。所以有机化学知识的衔接不只是教学时间的简单调整就可以完成,需要有意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校化学教研组做了大量的尝试和研究,具体而言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经验:

1. 贯穿一条主线――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

有机化学强调“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研究方法,这应该是有机化学板块教学设计中始终要关注的核心问题。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地强化这个由个别到一般的基本思想,为后续的各类有机物的学习搭建科学的理论平台。

如在《选修5》的“烷烃和烯烃的结构和性质”的教学中,我们从回忆学生已经学过甲烷、乙烯等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入手,推演出烷烃和烯烃的结构和性质的差异,归纳同系物在性质上的递变性。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就是让学生意识到“结构决定性质”是今后研究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体会分析有机物的官能团推测物质性质的方法。

2. 充分利用探究型实验,切实做好教学衔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的授课方式,提倡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型实验教学模式对提升教学质量大有裨益。在选修模块的教学中,可从学生较熟悉的相关实验入手设计探究实验,以创设认识冲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必修模块学生已经学习“苯的溴代和硝化反应”,知道苯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而在选修阶段学习苯的同系物的化学性质时可先让学生推测甲苯可能有哪些性质,再通过借鉴苯的相关实验自主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在“甲苯与酸性高锰酸钾的作用”探究实验中,可以利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引导学生考虑甲基和苯环的相互影响,使学生从官能团相互影响的角度加深理解结构对性质的影响。

3. 利用信息技术,以“慕课”“微课”等形式活化教学衔接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教学的形式更加多样和灵活,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强调互动性和趣味性,以“慕课”“微课”等为代表的网络化教学资源日益成为学生课余拓展学习的热点。在“慕课平台”建设方面,我校化学教研组着力于开发研究性学习、生活化实验开发和探究实验选修课等多种主题的系列网络教学资源,丰富化学学习的“第二课堂”,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尤其在有机化学部分的教学中,通过丰富而具有综合性的课题学习,提前帮助学生熟悉相关化学理论,引导学生联系必修与选修知识体系。

综上所述,必修模块是选修模块的学习基础,选修模块是在必修模块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灵活的授课方式,帮助学生将两个模块的知识进行合理的衔接与整合。

【参考文献】

[1] 王东. 必修与选修中有机化学的学习角度与方法[J]. 文理导航(中旬),2013(z2).

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总结篇2

关键词 程序设计课程;IT课程;ICT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2-0155-04

Comparative Study of Implementation of Programming Course in IT and ICT Curriculum//Liu Jia, Li Yong

Abstract By analyzing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Guide in Hong Kong as well as the Chinese Mainland High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the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this article contrasts the target setting, curriculum status, content and assessment of Programming course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High School IT Curriculum and the Hong Kong High School ICT Curriculum, consulting and investigating the inadequaci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by the Chinese Mainland High school Programming courses, and putting forward some relevant proposals

Key words programming cour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Author’s address Guangdong Country Garden (IB) International School, Foshan, Guangdong, China 528312

1 香港高中ICT课程概述

为接轨世界主流教育制度,香港于2009年开始实施新高中课程改革,将过去源于英国的三二二三学制改为美国及加拿大等国所采用的三三四学制,即3年初中、3年高中及4年大学本科课程。新课程将学科按学习领域分为中文、英文、数学、科学、科技、人文学科、体育及艺术,学生除修读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数学以及通识教育4个核心科目外,还要修读2~3个选修科目以促进全面发展。资讯及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CT)是科技学科领域下的5个选修科目之一。

2 中国内地高中IT课程与香港高中

ICT课程模块结构

中国内地高中IT课程(以下简称IT课程)作为必修课在普通高中开设,包括必修与选修2个部分,共6个模块,每模块2学分。必修模块是“信息技术基础”,选修部分包括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初步5个模块,学生至少选修其中的一门。由于“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与数学课程中的部分内容相衔接,建议在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或以后开设。

如图1所示,香港高中ICT课程(以下简称ICT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部分由信息处理、计算机系统基础、互联网及其应用、基本编程概念和社会影响5个模块组成,学习期为一年半。选修部分有4个选项,包括数据库、数据通讯及建网、多媒体制作及网站建构和软件开发,学习期为一年。其中必修部分第四个模块“基本编程概念”和第四个选修项“软件开发”属于程序设计的范畴。

IT课程与ICT课程各选修模块是必修模块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延伸,各模块即自成体系,又紧密联系构成统一整体。

3 课程目标设置的对比

3.1 课程总目标

IT课程与ICT课程都将总目标划分为3个维度:IT课程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ICT课程三维目标是知识和理解、技能、态度与价值观。二者虽表述相近,但仔细分析可以看出,IT课程的目标除涵盖ICT课程的目标之外,还有对学习过程、方法和情感的关注。笔者认为IT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目前为止最科学、最适合中国高中课程的。

3.2 程序设计课程目标

如表1所示,相比之下,《ICT课程与评估指引》对于程序设计课程目标的描述比《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更加详尽。而且ICT课程将整体目标划分为两个层次:必修部分重点放在设计解决方案即算法上,目的是借此帮助学生理性分析,使用系统的逻辑思维去制定解决方案,而不仅是编写程序而已。至于如何用语言实现则是后续选修部分需要考虑的问题。另外,选修部分还重视对于一个问题多种算法的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可以看出,虽然IT总目标设置合理,但当细化到程序设计课程时,则没有充分注意到过程和情感等目标的设置。

4 课程地位的对比

4.1 IT与ICT课程的地位

IT课程以广东碧桂园学校中国部高中课程为例,详细课时安排如表2所示。

IT课程在高中一年级第二期开设,学习内容为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开设15周,每周2课时,总计30课时;高中二年级在“算法与程序设计”和“多媒体技术及应用”中择其一选修,开设15周,每周2课时,总计30课时。其中程序设计课程总计32课时,包括必修部分第四章第一节2课时和选修部分“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30课时。

ICT课程按照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与香港考试及评核局共同编订的《ICT课程及评估指引》规定,课时安排如表3所示。如表3所示,课程为期3年,加上校本评核30小时,总时间为270小时。其中程序设计课程时间为95小时,再分配校本评核按照课时比例计算出的12小时,总计107小时,按每课时40分钟换算,则ICT课程总课时为160.5。

IT课程“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作为必修开设,而ICT课程仅作为选修开设,可以看出内地比香港高中更注重信息技术课程。但若从课时长度看,换算为每课时40分钟,IT课程总时数为60课时,远远小于ICT课程的405课时。可见中国内地虽然强制开设IT课程,但也存在课时不足、深度不够等弊端。

4.2 程序设计课程的地位

尽管IT课程中程序设计内容总课时为32,占总课时的53.3%,而ICT课程为160.5,仅占总课时的39.6%,但是由于IT课程选修和必修部分课时比例为1:1,而香港ICT课程选修和必修部分课时比率为11:5,这样的对比显然不够科学。然而IT课程中程序设计内容集中在选修部分,使得程序设计课程在二者中都处于同等地位,相对于IT课程与ICT课程的整体比较,程序设计课程的比较更具有说服力。笔者从IT与ICT课程的必修部分中程序设计课程的比重入手分析,发现前者与后者的比例分别为6.67%与12.1%,可以看出程序设计课程在ICT课程中的地位更高,如表4所示。

5 程序设计课程内容对比

5.1 IT程序设计课程内容框架

IT课程“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由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程序设计语言初步、算法与问题解决举例3个主题组成。由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本模块实施提出的建议不够详细和充分,笔者以粤教版《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材为例,配合广东碧桂园学校中国部高中IT课程的实施情况,分析课程内容及比重,如表5所示。

5.2 ICT程序设计课程内容框架

《ICT课程与评价指引》建议的课时安排如表6所示(BPC是Basic Programming Concepts的缩写,SD是Software Development的缩写)。

5.3 IT与ICT程序设计课程内容的对比(表7)

1)IT和ICT程序设计课程内容结构大致相同。从内容上看,除了各部分比例有差异之外,IT和ICT程序设计课程内容大致都涵盖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算法设计与实现、编程语言、综合实践和评价等部分。不同的是,ICT课程加入了系统开发的内容,提供学生开发软件的基本概念及程式编写更深层的概念,这部分内容可以提升学生的逻辑和批判思维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思考,独立地设计和解决问题。

2)IT程序设计课程内容设置较薄弱。由于IT课程总课时较少,相应的,程序设计课程的课时便无法与ICT课程相提并论。例如,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1个课时,相比之下ICT有6个课时;综合实践也是IT课程较为薄弱的环节,只用1个课时大体介绍完整的系统是如何实现的,不够深入。然而,IT程序设计课程最大的问题还在于算法的设计与实现部分,只有7个课时。学生只是简单从狭义上学习了穷举、递归等算法,无法接触到算法的精髓。ICT课程则利用必修部分30个课时重点对广义上的算法,即生活中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行讲解,选修部分才学习具体算法的实现,粗中有细,更为合理。

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科学的精华,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还改变了原来低效的学习与思考方式,这才是程序设计“一劳永逸”的功用。在中国内地,程序设计课程的重要性还没有被普遍认可。建议IT课程加强算法设计与实现的教学,帮助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问题对象,通过跟踪逻辑流、探究和评价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方法,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系统地批判性地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暂时教会一门编程语言,教会几个程序而已。

3)二者程序语言内容占比重最大。从表7观察到,程序设计语言的课时比重在IT课程中为60%,在ICT课程中为51.3%,都占总课时的一半以上。由此可见,无论IT课程还是ICT课程,都把程序语言的教学看做重中之重,这是合理也是科学的。很多学者强调程序设计的教学应该将重点放在算法的设计上,但这绝不能因为总体课时受限而以牺牲程序设计语言教学的方式加以权衡。因为学习算法最终依托于具体程序的编写,如果只有大体的结构框架而不编写程序来实现的话,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4)编程语言的选择。IT和ICT课程指导文件中对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都没有明确规定。但中国内地目前现有的5套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算法与程序设计部分使用的都是VB语言,而香港至2009年只有朗文出版社的《新高中资讯与通信科技》一套高中ICT课程教材,使用的语言是Pascal。语言的选择虽不能严格规定但要选最优,笔者认为Pascal是最好的选择。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普遍使用的编程语言就是Pascal,它的语法简洁、明快,结构化和模块化鲜明,无可视化界面,减少对算法设计的干扰。

5)IT与ICT课程的评价方式有很大差异。《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ICT课程与评估指引》中也指出评估最重要的功能是致力于促进学校效能及有效监察学生的学习进度。可以看出,二者都充分认识到评价除了要评估学习成果外,还要提供反馈、调节教与学的过程、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评价方法中都建议将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结合使用。

但是,IT课程在实施时并没有贯彻这个原则,而是仅仅用1个课时在学期末以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课程实施中,很少有教师使用过程性评价,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填写教材每章结尾的本章学习评价,意义不大。

相比之下,ICT课程的评价体制更系统,分为两个部分:校内评核和公开评核。校内评核采用课业、笔试、专题研习和口头提问等方式进行。公开考核分为公开考试和校本评核,公开考试占80%,试卷多采用结构式试题;校本评核占20%,包括一份专题项目习作、中五公布题目及评核安排,由任课教师根据习作完成全过程学生的实际表现,包括目的与分析、构思与实施、使用资讯及通讯科技技能、测试与评估、结论与讨论、文件编制、创意以及计划管理,进行评分。可以看出,ICT课程的评价方式更加立体化和多元化,有机结合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方式,减少评价对公开考试的过分依赖,可以更加真实可靠地反映考生的实际能力和表现。IT课程应当借鉴ICT课程,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

6 小结

程序设计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在高中开设好程序设计课程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绝不应该把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简单地等同为用语言编写程序的枯燥训练。本文希望通过对内地、香港IT与ICT课程中程序设计课程实施的对比分析,可以引起内地教育界对程序设计课程建设的关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uncil and the Hong Kong Examinations and Assessment Authority.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Guide (Secondary 4-6)[M].2007.

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总结篇3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同质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9-0087-02

一、引言

同质化最初是经济学方面的概念,是指同一类型中不同品牌的商品分别在性能、外观以及营销手段方面相互模仿,最终逐渐趋同的现象,在商品同质化基础上的市场竞争行为称为“同质化竞争”[1]。

在中国高等教育体制中,专业课程一般包含专业相关学科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等必修课程,以及专业限定选修课及专业任意选修课,其中对于选修课与必修课的设置及管理每所高校均有一定的设计和规定。针对培养应用型人才高校的专业课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分析解决本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必修课是必须学习掌握的课程,此类课程是保证培养专门人才的根本。专业选修课指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及专业受教育程度的限制,有选择地进行学习的课程。但一般来讲必修课是选修课的基础,对不同专业,选修课的课程性质内部转换。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同质化的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同质化大环境影响下,高校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存在同质化现象。同质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促进教育的普及与均衡。但是,过度的同质化必然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影响到其健康可持续发展[2]。

二、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同质化的表现与影响

(一)教学模式同质化

教学模式一般概括为在某种教学思想或者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作为结构框架来看可以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以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是通过教学模式作为活动程序体现出来的。教学模式同质化在某种意义上促进了教育的大众化与均衡,但也忽视了学习者对知识的需求差异,不能因材施教。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教学模式的同质化,具体表现如下:

1.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代表传统教学模式的起源,他们提出的是“教师中心,从课中学”理论。这种教学模式包括四个阶段:教师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阶段(明了);把新知识与旧知识相互联系起来阶段(联想);教师作出概括和结论阶段(系统);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即答问和作业)阶段(方法)。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进行研究“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只考虑如何把问题讲明白、讲透彻,而忽视了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的问题,不考虑教学的对象,忽视学生个体差异[3]。除此之外,传统教学模式还注重以课堂教学为主,强调教学必须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居于主体地位,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学生学习成绩的检查和评定等,都由教师决定。目前,车辆工程专业选修课与必修课基本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从教师如何去教这个角度来进行阐述,学生如何学这个方面往往被忽略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很难发挥出来。

2.教学手段的同质化。现代科学技术的新理论和新成果越来越受到重视,逐渐被引用到教学当中来。电脑等优越的科技成果在高校中基本得到普及应用,提高了教学条件的科技含量,教学条件得到充分利用。在车辆工程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教学手段上,教师普遍采用多媒体,讲授内容更加直观,但要求教师在设计课件的时候必须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但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导作用是多媒体无法取代的,而在现实中部分教师过多地依赖多媒体,有时整节课学生看到的就是教师在讲台上操作多媒体课件,操作着键盘和鼠标,知识点讲解也不深入,板书少也没有重点,从而形成一种现象“只见电脑不见人,只见投影不见文”。同时,学生的双眼整节课只看屏幕,容易疲劳分神,从而在心理上感觉课程比较单调(过去教师讲课的传统单调走向新的现代化单调),这并不是现代化成果应用的初衷。

(二)教学内容同质化

不同专业方向、同一性质的课程内容方面同质化严重。而高校中不少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均存在同质化现象,形成此类现象的原因:教师主要讲授基础知识、工作原理等,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改善方法:(1)通过学科前沿知识联系实践使教学内容得到丰富,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2)教师可以将自己相关的研究成果引入课堂,课堂教学得到有效的延展,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也会得到激发。(3)目前高校教师一般课前几分钟到教室,下课即离开,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非常少。所以平时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讨论,学生的综合素养会得到提高。

(三)教学评价同质化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4]对于专业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最终评价,由于现代化工具增多,避免学生抄袭,几乎很少开卷或者采用开放性题目作为最终考察,一般都是采用闭卷考试。每门课最终成绩是由考试成绩和课堂教学评价按照一定比例累加生成。课堂上一般都要点名,让学生做习题,全勤并不能体现出一堂课的成功。成功的一堂课既要教师课前精心设计准备好每一句教学语言,而且更要有师生的互动交流,还需教师关注课堂教学细节,及时有效地提醒学生纠正存在的错误。对于考试试卷的同质化而言主要表现为题型基本采用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目、简答题和计算题,几乎考的都是书本上面的知识,创新性的考试题目在试卷中犹如凤毛麟角,即使试卷中出现类似题目学生也几乎不会解答。

有效的改善措施如下:在课堂上加入研讨、辩论、演讲、竞赛、模拟实践等;充分考虑课程特点,对所教授内容进行多角度阐释,优化知识结构,避免内容枯燥空泛化,同时充分利用自身教学经验,使学生听懂、领会并能灵活运用知识。

总之,对待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同质化的改善,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其次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改革,最后是进行教学创新。老师作为授课的主体应该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人文知识,并且明晰教学规律[5]。高等学校要实现教育模式三方面转变:第一,改变“传道授业”的教育思想,树立培养学生创新性的教学观念;第二,转变以学科专业为重点的教育思想,树立全面化知识的教育思想;第三,转变以学生学习成绩为追求目标的教育思想,树立三全育人的教育观念,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选修课的学生是学生自愿选择的,人数会或多或少,不固定,比起必修课,选修课应该具有更大的机动性和拓展性。因此选修课应该鼓励学生有选择地学习,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同质化成因分析与对策

首先,课程体系设置相似,教学定位不清晰是课程教学同质化的重要原因。高等教育同质化大环境下,各类高校相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大同小异,导致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存在同质化倾向。课程体系设置应该与本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紧密相关,而且要充分反映出本系人才培养注重的基础和特色。

另外,同一专业不同方向的培养目标趋同性强化了课程教学的同质化倾向。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应该是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培养目标应该包涵培养人才的类型和详细的培养规格的确定。不同层次的高校缺乏明确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缺乏特色,规格单一、层次偏高、类型模糊而且培养模式趋同[6]。

最后,教学评估体制导致课程教学评价同质化。高等教育评估的同质化导致了课程教学评价的同质化。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的核心也是评估标准,价值选择的不同,教育评价标准的制定就会有差异。针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教学评估制度应该区别于综合型、研究型大学,其主要承担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从事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和生产中存在的实践问题的研究与探索,所以此类高校的课程教学评价也应该立足于工程应用,评价指标实现多样化。

四、结论

在高等教育出现同质化大环境的影响下,高校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也存在同质化现象。本文针对培养应用型人才高校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存在同质化现象,分析总结其同质化表现为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同质化,通过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现教学创新来改善专业选修课与专业必修课同质化。总结导致产生同质化的三方面原因,并且提出了相应对策。

参考文献:

[1]程娓娓,周元宽.我国高校同质化相关研究综述[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17(1):14-18

[2]刘晴婧,于长志.我国高等教育过度同质化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1,(05):9-12

[3]胡志峰.浅谈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J].飞(素质教育版),2013,(12):320-321

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总结篇4

[关键词] 药物作用的分子基础;选修课;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7-177-02

选修课是医科大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新时代复合型人才。我校自1996年开始开设选修课作为本科课程体系的完善和教学内容的补充[1-4],选修课包括语言与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与信息类、文体与艺术修养类及医药与生物技术四大类。从完善学员知识结构角度出发,并结合自身药物分子设计的学术背景,我们自2010年开始面向各专业开设选修课《药物作用的分子基础》。该课程属于医药与生物技术类,共30学时,目前已经讲授四期,深受学员好评。本资料从课程意义、课程内容、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对本课程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总结。

1 课程意义

近些年,随着医学、分子生物学及结构生物学等学科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到分子层面,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有助于深入理解药物作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同时也是新药合理设计的基础。在医科大学原有的必修课程体系中,药理学和药物化学的内容中均包含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内容[5-6]。但受学时数所限,在实际授课中药理学往往侧重于药物较宏观的作用规律,药物化学则往往侧重于药物分子本身在机体内的变化过程。因此,开设一门聚焦于药物与机体在分子层面相互作用的课程显的很有必要,它将成为原有必修课程的补充和纽带,同时也能为医学、药学及化学等学科架起一个桥梁。

2 课程内容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设定本课程为从分子层面阐明药物分子在生物体内产生作用的原理,揭示药物分子与其靶点结合以及相互作用的内在规律的一门课程。它包括总论部分和个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主要介绍药物与机体的作用过程、药物靶点的分类、药物靶点相互作用理论及药物与靶点相互作用力等基本理论。而个论部分按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外周神经系统药物、解热镇痛与非甾体抗炎药、循环及消化系统药物、抗肿瘤药物以及抗生素等分门别类的对其作用分子基础进行介绍。在具体课堂内容的选择上主要掌握以下原则。

2.1 注重广度

选修课主要目之一是开拓学员视野,因此课程内容更注重其广度而非深度。在讲授本课程时尽可能的向横向拓展,注重与相关学科知识的交叉联系。由于选课的学员来自医科大学不同专业,且有的为低年级学员,因此在介绍某些本课程专业知识之前,应该先对相关基础知识进行介绍和回顾。而对于本学科较难的专业知识要进行提炼精简,尽量做到通俗易懂,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2.2 结合前沿

分子生物学及结构生物学近些年的快速进展,使得很多药物分子层面的作用原理都都到阐明。该领域研究属于学科发展前沿,很多成果近些年才报道,因此在准备教学内容时要多查最新文献了解最新进展,但同时也要注区分相关内容是否已经受到学术界公认。另外,很多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是一个长期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对该过程的详细介绍,来起到启发学员思考的作用。

3 教学手段

3.1 运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员理解

本课程内容涉及药物分子与药物靶点分子的相互作用,往往比较抽象,且有时涉及的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呈现方式,学员不容易理解。多媒体技术对于本课程就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呈现方式,它就是以计算机为平台将数据、文字、图像、图形、视频和声音等处理技术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生动而有效的一种信息系统[7]。比如我们在介绍最新的作用于酪氨酸激酶的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时,我们借助动画就可以形象的将酪氨酸激酶如何通过将ATP上磷酸转移到底物蛋白从而活化它的动态过程展现出来,这样学员就非常好理解药物是如何通过结合于ATP结合位点来起到阻断激酶功能的。

3.2 采用讨论式授课,启发学员思考

选修课主要目的除了开拓学员视野,还有就是活跃学员的思维。而活跃学员思维的一个很好的教学手段就是采用讨论式的授课方式。在本门课程中我们常会给学员介绍随着对药物作用机制认识的深入开发新型的药物的整个发展过程,有很多环节都适合让学员参与谈论。比如,我在介绍抗代谢抗肿瘤药物的时候,首先给学员详细的介绍了嘧啶类抗代谢药物的发现及其作用分子机制,并以此引入代谢拮抗的概念,这个时候就让学员参与讨论,如果是他们身处当时的历史年代将会如何思考,很快有学员提出开发嘌呤类抗代谢药物,甚至有学员能想到叶酸拮抗剂,该讨论就起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4 考核方式

选修课与必修课有所不同,它更强调的是增加学员知识面的广度和宽度,鼓励学员思维的活跃性和创新性,因此如果还采用与必修课相似的闭卷考试的方式就显的不和时宜。通过征求包括学员在内的多方意见,综合考虑后我们选择了综述报告形式作为本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学员可以就某一个药物或者某一类药物的发现、发展及其作用机制特别是分子机制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总结提炼,最终形成一个PPT报告,而本门课程最后一次课作为综述报告会。学员的报告主题可以源自课堂,也可以源自自己兴趣爱好。同时为了帮助学员较好的完成考核,在课程中间我们还给学员做了一次“如何撰写综述和制作PPT报告”的讲座。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这样的考核方式很能调动学员的参与积极性,不但让他们能更积极主动的去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锻炼了他们查阅资料、归纳总结及口头表达的能力,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这几年选修课《药物作用的分子基础》教学实践,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高的过程。今年的课程刚刚结束,我们又发现虽然采用了包括动画在内的多种不同方式来表现药物与靶标分子相互结合,但对于相关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学员来说仍觉的有些抽象。而其实我们科研中常用的分子模拟软件平台Discovery Studio是能直观呈现该作用过程的一个工具。我们考虑在明年课程中安排学员上机实际操作一下该软件,加深学员对药物靶标相互作用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秦超,许劲松.基于C-S模式的军医大学选修课管理信息系统[J].管理信息系统,2000(9):29-31.

[2] 刘娜,郑灿辉,周有骏,等.药物化学课堂录像摄制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112-113.

[3] 黄宝康,秦路平,张宏,等.《野生植物资源学》选修课程的教学策略[J].西北医学教育,2010(6):1169-1172.

[4] 贾敏,韩婷,张巧艳,等.军校《插花艺术》选修课开设的实践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3(1):99-100.

[5] 李端.药理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5.

[6] 郑虎.药物化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7.

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总结篇5

关键词 高职院校;果树栽培学;教学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1-0029-02

Problems and Reform Countermeasures of Teaching of Fruit Cultiv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AO Shi-cheng ZHANG Miao

(Xinyang Agricultural College,Xinyang Henan 464000)

Abstract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teaching practice were summarized. The reform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from deepening understanding,increasing practice courses,reforming teaching and examination methods,etc. It’s expected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training quality of talents in high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Fruit Cultivation;teaching reform;countermeasures

果树栽培学是高职院校林业技术、经济林、果树、园艺等专业的主干课程[1-5],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灵活性等特点,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素质及其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都必须走出教室,教学工作必须紧密结合当前的生产实际,面向生产搞教学,把果树栽培的技能培养贯穿于学习的始终。“整形与修剪”这一章内容,是《果树栽培学总论》中实践性最强的章节之一,从教学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来说,这一章很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也是笔者从事果树栽培学教学近20年来在生产中最容易遇到、老百姓咨询最多的内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快速、准确地掌握果树整形修剪的技能,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工作中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1 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方式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掌握基本理论和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专门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与生产实际联系起来。尤其是“整形与修剪”这一实践性非常强的章节。而很多任课教师受传统学历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不够重视;教学中习惯于“课本上整形、黑板上修剪”,教学方法非常单一;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1.2 教学过程与生产实践严重脱节,实训条件不完善

果树栽培学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任课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由于种种原因,自身缺乏生产实践经验,对果树整形修剪的认识也不深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与生产实践严重脱节。同时,学校办学经费不足,实训条件不完善。“整形与修剪”这一章内容的实训,要求学校有一个树种齐全、管理规范的实训基地。很多农林类高职院校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办学经费不足,实训基地建设不完善,实训场地不足,造成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1.3 认识程度不够

在现行各种版本的果树栽培学教材总论中,“整形与修剪”这一章内容都占了很大的篇幅,甚至在各论中讲述的各个树种的栽培技术中,也用很大的篇幅讲述如何进行整形修剪。在生产中,很多果农对整形修剪的认识也存在片面、不正确的现象;其过分强调整形修剪的作用,甚至认为其不容易掌握、很神秘。过去很多教师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对这一问题的处理也很模糊。这些都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整形修剪对果树栽培是很重要的,凌驾于其他的管理环节之上。

2 改革对策

2.1 提高学生对果树整形修剪的正确认识

“整形与修剪”这一章的内容,不管任课教师如何组织教学,都必须让学生对果树的整形修剪有一个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一点至关重要。

2.1.1 明确果树的整形修剪在果树年周期中诸管理环节中的地位。果树栽培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项管理要配套进行,仅依靠某一项管理是不现实的。果树栽培在生产实践中有一句俗语:“品种是基础,肥水是关键,整形修剪、病虫防治等是辅助”。也就是说要想生产出优质的果品,选择适宜的品种是最基础的,肥水管理在果树各项管理当中是最关键的。在适宜品种的基础上,加上科学的肥水管理,配合整形修剪、病虫防治等管理才能够达到丰产优质的目的。整形修剪只是果树年周期管理中的一项内容,其作用只有在肥水管理、病虫防治等科学配套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

2.1.2 准确把握果树夏季修剪(生长期修剪)和冬季修剪(休眠期修剪)的关系。对果树来讲,尤其是对结果期以前的果树,夏季修剪和冬季修剪必须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随着生产的发展,尤其是高度集约的设施栽培模式的出现,夏季修剪在某种程度上显得比冬季修剪更为重要。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对这一问题没有给学生讲解透彻,加之生产实际中果农的错误做法,造成了学生只重视冬季修剪,而忽视了夏季修剪和冬季修剪的配合。

2.1.3 清楚认识整形修剪的目的。整形修剪的最终目的是“多产果、产好果”,不能为了整形修剪而进行整形修剪,避免机械造形。在生产中必须认识到:一是并不是所有的果树都必须修剪,有些树种在生产管理中可以简化修剪甚至不剪;有些树体比如过去粗放管理,就不能按照标准树形的要求修剪,只要解决树体通风透光问题使之能结果即可。二是随着生产的发展,简化修剪是一个趋势。三是根据栽培的目的不同,整形修剪的方式方法也发生变化,比如以观光旅游为主要目的的果园主要以营造风景为主,兼顾产果,整形修剪上就要求整齐、美观。

2.2 精简理论授课时数,增加实训时数

现行版本的果树栽培学教材,“整形与修剪”这一章内容所占的篇幅都很大。近几年选用的教材版本也是这样,如果按教材授课,就会增加理论教学时数,减少实训时数,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在进行这一章理论授课时要压缩理论讲授内容,把部分理论内容放在实践教学时结合实训讲授。例如,将教学安排为:整形修剪基本理论及常见树形(课堂教学)2学时,常用修剪技术及综合运用(课堂教学)2学时,实训4学时,合计8学时。当然,仅4学时的实训时数是不够的,学期末还要安排教学实习。

2.3 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现代职业教育要求教师的教学过程要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突破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职业教育模式。要走出去,让学生的校内学习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进一步使教学活动同生产实际零距离。该章节的教学组织中,笔者通过任务驱动的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手段上,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具有信息量大、直观、图片影像声音齐全等多种优点。“整形与修剪”这一章内容理论内容多且非常抽象,教学难点是整形修剪的原理、作用,教学重点是常用树形的特点及培养过程、各种修剪的具体方法。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用课时多且教学效果不理想,多媒体课件教学特别适合这样的章节。在教学准备中,利用图书、网络等途径尽可能地收集教学素材,包括文本、图片、动画、视频等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通过多媒体课件,把生产实际的现场内容搬进课堂,用大量的图片和影像资料来说明抽象的问题,使教学变得生动、直观,减少了板书,提高了效率。在实践教学方面,首先充分利用校内现有实训基地,积极联系管理科学、规范的果园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其次在组织实践教学时,科学设计实训内容和实训过程,把这一章的实训内容分成“整形”和“修剪”2个主任务模块,然后把主任务模块再细分为多个分任务,在实训中依次完成分解的小任务,避免了盲目性,提高了实训效果。

在教学方法上,改变过去填鸭式教学,积极采用互动式、启发式、情景式等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收到了积极的效果。就这一章的教学内容来讲,可以通过参观校外果园,对修剪前后的情况对比,让学生自由讨论、评价管理者修剪的优缺点,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产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参与相关的科研课题,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完成科研项目,不仅能够通过合作集思广益加强交流,开阔学生的思路,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也可以通过布置课外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调查,从而得出结论。总之,通过差异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增加个体学习的参与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2.4 改革考核方式,增加实践技能考核的含量

考核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方法,但如何使考核更科学,更能够检验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就必须科学设计考核的方式。长期以来,很多高职院校还停留在笔试的方式。这种规范化的试题对于检验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但对学生技能掌握的的检查就有所不足。因此,改革评价内容和考核方法势在必行。为提高学生对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视程度和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创新,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法是考核改革的重要途径。这门课程的考核一般要把学生的总评成绩分成3个部分:平时成绩占20%,包括出勤、作业、平时表现等;笔试成绩占40%;技能考核占40%。技能考核一直是按模块进行考核,整形与修剪按一个单独的模块,结合校外实习进行考核。考核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在进行技能考核时,至少给学生2次机会,争取人人过关,使他们能真正掌握。通过改革考核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改变其平时不努力、考试靠突击的不良现象,使其真正重视专业素质的培养,为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结语

通过对“整形与修剪”这一章教学的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果树栽培学”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随着果树生产的日新月异,新的品种、栽培模式、栽培技术不断出现,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引进新的技术、新的理念,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教学与生产实际真正结合起来。要达到这一点,首先要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随着知识更新的加快,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宽广的知识面,而且要及时了解本学科发展最前沿的新知识。其次学校要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使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实践的机会[6]。果树栽培学的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优化的过程,这样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真正培养出具备从事果树栽培管理和经营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4 参考文献

[1] 郗荣庭.果树栽培学总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3:239-263.

[2] 代志国,高庆玉.果树栽培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75-76.

[3] 河北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学总论[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4] 辽宁农业学校.果树栽培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

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总结篇6

【关键词】教学管理;选修课;研究分析;目的意义

一、课题研究背景

当前还有部分高职院校采用非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在课程设置中尚无选修课开设的先例,也就是学生在公共基础课学习和专业课学习的过程中都无差异性,学生无法在学习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开展自己的兴趣学习,对就业方向的选择都无更好的认识,因此在当前状态下研究选修课的开设办法有其必要性。以我院为例如何在非学分制教学管理条件下,为开设选修课提供有效的措施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二、选修课的目的与意义

1.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

随着知识的发展,知识在不断走向分化、深化、细化的同时也不断地交叉、渗透、融合。知识的不断分化与整合使传统的学校课程很难反映人类知识的当代成就,滞后于知识的发展。必修课的数量与内容总是有限的,它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受到一定的限制,而选修课则可以弥补必修课的不足,它一方面可以对必修课的内容进行拓展或深化,另一方面,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技能、特长。

2.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个性

由于遗传、环境、教育与个体主观努力程度不同,学生个体之间总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他们在知识经验、能力基础、家庭背景、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过去必修课一统天下的僵化格局,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开设丰富多样富于弹性的选修课,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其潜在能力和个性特长的充分发展。

3.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办学模式的多样化

由于必修课数量、内容、范围有限,在必修课一统天下的格局之下,不可能实现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只有选修课才可能既在科目设置上有一很大的灵活性,又在科目的组合与内容拓展上有很大的自由度。因此,开设多种多样的选修课,是形成学校特色和办学模式多样化的重要途径。总之,将必修课与选修课优势互补、动态平衡,充分释放各种课程的潜在功能,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聪明才智,为现代社会输送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

三、非学分制教学管理条件下开设选修课需要解决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选修课的开设与原有课程设置的关系

为将选修课的开设融入在各专业教学计划中,可根据各专业教学安排的需要,将教学计划调整,分别在第二、三、四、五学期开设60至120学时的选修课,并限定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课时。其他原有课时为必修课,每学期总学时在原教学计划中减少60学时,变为选修课学时。选修课只能缓考,不安排补考和重修,可在下一学期中重选,毕业前要完成至少240学时的选修课方能毕业。

2.选修课的组成

学院选修课分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两大模块。公共选修课:由学院教务处根据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学院教学改革方向,结合学院办学的特色与优势,进行统一规划、组织和建设,面向学院全体学生开设。原则上每门公共选修课的总学时为30或60学时,所需学时不符的课程可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学习难度和考核要求,作为公共选修课开设。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由各系部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的需要、专业特色和优势进行规划和建设,由各教学单位向相关专业的学生开设。专业选修课的设置遵循必要性原则,与已有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内容重复或相近的不得另设。

3.选修课的教学时间

选修课一般安排在周一至周四的5、6或7、8节课集中进行。公共选修课教学时间一般为每学期第3周至第17周。专业选修课的具体教学时间由分院自行安排。鼓励专业选修课程集中安排在前半学期(1―9周)或者后半学期(10―18周)开设。鼓励符合条件、教学效果好的专业选修课实行滚动开课,如在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都集中开设。

4.选修课的审核

公共选修课的开设实行申报制度,凡学院教师开设公共选修课程须履行申报手续,符合申报资格。允许相同的课程由不同教师同时开设,以促进教学建设。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研究的进展和行业动态需求,不断开设新课,实行专业选修课程负责人制。连续两次选课人数未达到开班人数者,该课程停开两年。

参考文献:

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总结篇7

【关键词】机修钳工;高技能人员;培训

一、机修钳工高技能人员培训现状分析

以往,针对机修钳工所组织的高技能培训中,更多地是借鉴学历培训教学方式,教师在台上授课,学生听讲,学生被动地跟着教师学习。课堂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同时由于机修钳工培训内容的抽象性强,很多学员反映,教学中有很多内体难以理解,捉摸不透,教学培训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传统的教学内容方式较为陈旧,落后,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员学习中存在的难以理解吃透的问题较多,因此,机修钳工的高技能人员培训活动需要实现改革与创新。

机修钳工高技能人员培训现有教育培训体制受到工业社会标准化、大批量生产效应的影响。在培训的过程中,要求所有的学员在同一时间需要完成相同的学习内容与任务,忽视了学员的个体差异,忽视了学员接受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区别。培训采用同一内容,统一的理论授课方式,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墨守成规的教育培训体制导致的结果是资源的浪费,是人力财力的浪费,培训效果不理想。新形势下,这种培训方式已不能适用于现代企业生产发展的要求,机修钳工高技能人员培训要能够在满足现代企业生产需要的基础上进行人员培训教学模式的创新,以真正培养优秀的高技能钳工人才,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服务。

二、机修钳工高技能人员培训创新的实践探索

(一)依据现实需要确定教材

要保障机修钳工高技能人员培训的效果,必须要有高质量的教材作为保障。要开发出高质量的教材。相关研究人员,必须要能深入到工厂企业中开展调研活动,要积极了解现在企业生产维修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了解机修钳工在维修过程中的技术重点和难点,要根据调研情况组织教学内容,设置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编写。所编写的教材内容,提纲要明确,理论要点要突出,实践性要强。相关人员要虚心向公司的相关工程师及相关专家请教,力图突出机修钳工的技术重点与难点。另外,相关人员要通过调研,把企业中的一些老工人在维修过程中所总结的维修经验总结出来,能够把这些经验有效地编写到教材中去,还需要能够设置一些案例,对相关重点理论内容进行阐述。这样,才能保障教材内容质量。教材编写要能够有感性材料,有维修实践经验内容,有理论深化内容和综合技能应用内容,要保障内容的整体性和联系性,能够把一些工程实例贯穿到理论内容的讲解过程中去,保障教材内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基础内容与提高内容的合理配比。要能够遵循技术应用能力形成的规律进行内容的的升级,使内容体现出由浅入深,有由低到高的层次来。要通过层次化的,多元化的内容设计,保障教材的质量,通过优秀的教材更好地服务机修钳工高技能人员的培训活动。

(二)教学方式的创新

传统的教学是以理论讲解的方式为主开展教学活动中,这种方式的实践性差,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很多学员反映课堂上有很多问题是把握不准的,对一些理论性的知识也是一知半解,这样,教育培训的效果很不理想。要实现机修钳工高技能人员培训效果的提升,创新培训教学,必须要重视对教学方式的创新。要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在课堂上,可以先用实际问题作为引导,引导学生关注分析实际问题,然后,让学员学习有关知识的应用,学习一些比较抽象的理论,使学员能够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问题,这种方式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的针对性强,对于提升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学员有效学习具有积极的作用。比如,教师在培训中可以先引入实例,大型压力机,其主液压缸柱塞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划伤问题,要求学员能够考虑柱塞材料成本等问题,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进行修复。这种实际问题提出后,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各种修复方法。然后,教师可以对学员所提供的各种修复方法进行理论阐释,使学生能够从各方面比较各种修复方法的优劣,从而选择最佳的修复方法。这种教学方式就是从实际,到理论分析,再回归到实际问题的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能实现统一,能够提升教学的效果。

(三)突出互动教学模式

在教学模式选择中,互动教学模式可有效地实现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结合,能提升学员探究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课堂培训中,教师要重视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

在机修钳工高技能人员培训中可以采用互教、互学、互研的方式授课,教师引导学员积极发现生产实际中,发现自己在维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够通过互相探讨研究的方式,通过多方积累资料,查找资料的方式,解决问题。另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设置一些维修问题,使学生能够通过互助合作的方式讨论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培养学员的综合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的维修专业素养与能力。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维修常见丝杆弯曲的问题,引导学生阐述自己的维修方法,教师对不同的压力校正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选出最优方法。通过这种互动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吸取他人之所长补自己之所短,有效丰富学员的维修知识与技能。

(四)加强课程研发

加强课程研发也是有效提升机修钳工高技能人员培训效果的重要举措,在课程研发中,教师要要求学员能够结合自己的维修实践,总结维修经验,以论文的方式对机修课程进行总结研究。要求学员要能够应用所学知识技能,按照知识点和技能点,对零件修复实例进行阐述研究。通过这种方式,使学员对零件损坏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对修复的各种方式进行研究。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学员的修复技能,丰富学员的修复经验。

总之,开展机修钳工高技能人员培训活动,对于提升机修钳工人员的个人素养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培训活动,学员可以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学员可以把自己平时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问题展示出来。通过有效地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总结维修方式。通过培训,学员对问题的认识更深了,并能够掌握各种机修技能,这种培训对于学员的个人发展,对于企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总结篇8

一、提出的背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转变教师教学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程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目的之一就是尊重地方差异、学校差异,体现课程的针对性与适应性,鼓励学校根据自身的客观现实确定教育思想,形成学校个性。课程是一个学校奠定特色的基础和保障,任何学校特色都需要一定的课程作支撑,没有一定的课程支撑,学校特色是难以形成的。

新的课程体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着眼于生命的未来。本课题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突出教师的导师作用,给予教师宽松和谐的教学空间;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给予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舞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突出课程的校本性,在国家法定课程的基础上,开设各种类型的选修课,这些课程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对知识进行灵活多样的拓展与深化;突出校园生活的丰富性,通过社团活动、电影展播、诗歌朗诵、主题活动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校园不仅成为学生汲取知识的源地,而且成为学生涵养自己、升华自己、一生牵系的精神家园。

课题组通过多种途径深入调研后认为,国内外很少有人对这个课题进行专门的研究,有的只是一些零散的、不成体系的探讨。我们的这个课题则是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纵向提升他的知识水平,横向提升他的自身修养(包括文学、数理、音乐、美术、体育、社会伦理等)。

二、研究目标:转变师生教与学的观念,为特色学校奠基

围绕“1+3”课程体系建设构建学校特色,通过“1+3”课程的研究与实践对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学生个性发展、课堂教学效益、学校文化品位提升起促进作用,从而形成学校的特色。“1+3”课程:“1”是必修课的设置。必修课是国家的法定课程,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升学深造的主阵地。“3”是指选修课的设置,包括选修1、选修2、选修3。选修课体现的是校本课程,是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包含了即将实施的新课程,更是学校着眼于未来、创建生命校园、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1+3”课程的研究与实践促进学校特色构建,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促进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建立利用“1+3”课程体系促进学校特色构建的研究范式。另一方面,该成果在社会的推广使用,为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技术。为了真正落实目标,我们制定了《基于学案教学的“五一”课堂教学模式》,突出课堂教学的主动探究、预设与生成,突出思维的培养,突出讲和练的结合。

一个问题的引领:针对学生自学缺少方向而低效、课堂时间有限、教学目标需明确等问题,教师通过分析教学内容,结合重点和难点,浓缩枝节问题和次要问题,选择一个恰当新颖的切入角度,提炼出一个中心问题,引领学生自学思考的方向,激发学生自学的热情。在自学之前提出一个核心问题的基础上,倡导学生根据自己自学的结果,提出更多的问题。

一个思考的空间:给学生一段宁静的时间,结合学案,让学生自我学习,深度思考,结合自己原有知识,重新建构新知识。自学的过程中应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为下一步质疑和交流作准备。

一个交流的平台: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结合教师的问题,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质疑探究,分析总结,师生在交流中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对规律的总结。教师在预设的基础上,强调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三讲”和“三不讲”,突出知识的高效生成。教师是设计者,更应是组织者、引导者、匡正者、升华者和梳理者。

一个练习检测的契机:练习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是知识内化的途径;在练习中能发现问题,在练习中能培养思维。练习一定要紧扣课堂内容,突出经典性,突出梯度性,强调检测功能。

一个规律的精练总结:突出一课一得,用精粹的语言归纳本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强调规律的总结,让每节课都成为一个提升的阶梯。总结意识可以强化教师教学设计的目的性和学生学习的总结性。

三、实践与探究:构建“1+3”课程体系,践行科学的育人观

1.选修课三个层次的梯度划分

选修1是基础层,是对必修课所学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既可以从对知识的横向,即相关联知识的延展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对知识的理解需要孜孜以求的摸索,也需高屋建瓴的俯视与旁征博引的左右勾联;还可以从对知识的纵向的探究中把握知识和规律的产生历程,从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索的勇气。

选修2是提高层,是浓缩的知识板块,是术业有专攻的各种专家的大讲堂。在这个讲坛上有对高考的精辟分析与应对之策、有对文学名著的精彩点评,有对时事热点的深刻剖析;主讲人可以是我们的老师,可以是知名专家,也可以是我们的学生。

选修3是开放层,是丰富学生生活,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业余爱好的空间。在自由的空间里,在课外的活动中,学生的情操会得到陶冶,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参与,自主探索,自主发展,个性会得到张扬,创新精神会在心中扎根发芽。有各科的竞赛辅导,有学生的社团活动,有各种科技小组的考察,还有书法、艺术等培训,以及党政工团安排的各种活动。

2.选修课各个层级的目标落实

选修1要求:针对部分学生,注重基础知识,落实扎实原则。

选修1以学生报名为主,各科教师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根据学科进度,选择选修课题,选择主讲人,至少提前一周公布,接受学生报名,根据报名情况安排讲课地点、听课人数、讲课次数和讲课时间,提前公布下发名单,告之学生。选修1主要利用每天的下午自习课。例如学习了诗词中衬托的手法,就可以进行诗歌“衬托”手法的相关训练。

选修2要求:针对全体学生,专题知识讲座,内容系统充分。

选修2根据情况利用报告厅转播,整个年级或学校全体学生听课。年级或学校选择学有专长的教师或者学生,精心准备,就像“百家讲坛“式的讲座,通过海报等形式提前公布。选修2主要利用每周六或周日的时间。例如学习了古典诗词单元可以开讲《纳兰性德研究》,学习了散文单元可以进行《余秋雨散文艺术手法分析》的讲座。

选修3要求:对象为有兴趣和有专长的学生,术业专攻,目标超越。

选修3需要在学期初,各备课组长和各相关部门需要把活动的内容和主持人至少提前一周上报,经过审查后公布,供学生选择报名,然后安排时间地点活动。例如学校生物活动小组在学期初就应确定不同的活动计划,春天观察草木的开花、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冬天观察动物的冬眠等。

3.选修课各个层级的互补设计

“1+3”课程中的1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关注学生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追求知识与技能的基础性、全面性、系统性、完整性,为学生的一般发展奠定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基础。“1+3”课程中3里面的选修1所要达到的目标是:通过对相关联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加深对课本知识的巩固和深化。选修2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专题知识讲座,内容系统充分。选修3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对象为有兴趣和有专长的学生,术业专攻,目标超越。必修课和选修课相互依存,共同完成对学生从知识到思维到价值观到个性的培养。必修课是基础平台,选修课是科学延伸,可以让学生通过这样的课程真正构建出共性和个性齐飞的天空。

4.选修课各个层级教法的差异

依托“核心课堂”的概念,必修课和选修课进行差异性教学,必修课突出教师学生主体的高效课堂的构建。选修1是从必修到选修的科学延伸,强调分层教学,强调对知识的巩固和拓展,因此突出教师的恰当引领和根据教学实际的规律总结。选修2是知识板块的大讲堂,因此注重知识的密度和教师讲解的生动性,教师需要大量占有知识,旁征博引,吸引学生。选修3是各种课外小组的活动,突出探究性和实践性,需要教师营造探究的氛围,激发探究的兴趣,讲解探究的方法,提供展示的舞台。

四、价值与成果:构建课程体系,转变教与学的观念

1.科学的课程体系的形成

必修课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开设。选修1根据各个年级的不同学科分层开设,每天下午的两节课打乱班级界限,根据各个学科选修人数划分授课地点进行授课,形成具有学校特色和学科特点的课程整合体系。选修2是各个板块和各个方面知识拓展的大讲堂,每周六上午通过报告厅针对整个年级和全校授课。选修3,主要是利用周六、周日或实践周,开展各种社团和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例如承德一中选修1已经形成覆盖各学科和各学段的由必修课到选修课的延伸拓展的课程内容;选修2已经形成60多个讲座系列,例如高中学法指导、环保知识讲座、名特教师讲座、特长学生讲座、校史、文明礼仪、语言哲学、家政知识、心理教育、饮食与健康、书法讲座、音乐欣赏、青少年安全教育、青春期教育等;选修3现在已经有8个社团和26个课外活动小组,开设的课程有校外实践活动、法语课、韩语课、日语课、创新实验、健美操、柔道、武术等。

2.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

按照过去的课程体系,教师是课堂的主人,教师主宰着课堂的流程,而新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必修课上突出交流与合作;在选修1中突出学生自由选择课程,完成对必修知识的拓展;在选修2中可以领略到不同的“专家”对各方面知识的多种解读,开拓视野,活跃思维;在选修3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主动探究、发现。新的课程体系以及相关联的教师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变化,就为学生主动学习、全面学习、个性化地学习提供了机会和可能,而这样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和学习途径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视野的开拓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在选修2中涌现出许多学生“专家”,例如程鑫同学的《纳兰性德诗词研究》系列,王森博的《余秋雨散文研究》系列等。在选修3中许多学生通过小组研究,撰写了各类研究报告和小论文,张瑞海、闫宇航、郎朗三同学报送的《滦平县付营子乡转山湖风景区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设计方案》在2000多篇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河北省科技创新一等奖。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学校的6名学生获得创新信息技术大赛省一等奖,学生李志获“CCTV希望之星英语大赛”全国第三名。

3.教师角色的变化

过去,教师扮演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教师成了真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随着新课程体系的实施,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决策权力日益增加,其角色也开始发生积极的变化。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成为课程的研究者、设计者和评价者,因此,课程体系的建构是促进教师个性张扬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手段。在建构新的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教师完全靠单一的讲授式教学肯定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选修这个教师课程的学生肯定少,这就会不断促使教师真正适应课程和学生的需求,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学校有九人次获省评优课一等奖,31个省级课题相继结题,又有三个省规划课题立项,在各类杂志上400多篇,为我校今后“1+3”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有力支撑。

4.提出“核心课堂”的概念

我校首先创建了“双主一体”教学理论,它的主要内涵是:教师教和学生学是双向的、互动的关系,问题和答案不存在明确的归属,教学过程的动机和兴趣来自双方对解决问题的需要。“双主”性原则是对教师传统单向传递知识论的根本动摇;“一体”性的观念和实践在于,把教学的目标和对象当作一个整体,把教学的各要素看作整体的部分,把每一部分、每一时段、每个环节看作整体目标的一个要素,进而形成长期性教学目标的总体设计,学科完整体系指导下实现具体目标。“一体”性体现了对所学知识的整合、重组的关联性、前瞻性观念,并依据这种理论提出核心课堂价值观念。“核心课堂”的基本概念是:(1)“核心课堂”的教学目标:满足需求、有效高效。(2)“核心课堂”的科学观:可行性、正确性、合目的性。(3)“核心课堂”的价值观:确定性、恰当性、经济性。(4)“核心课堂”的原则:独立性、选择性、系统性。

五、优化学校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学校的决策和教师的培养

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总结篇9

关键词:化学;教学;科学素质;培养;方法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现代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化学教学如何适应这一要求,根据学科特点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呢?本人通过教学实践体会到了以下几点:

一、要注重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些变化

(一)注重化学课程目标体系的变化。

以往的化学课程过分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忽视了学生运用方法解决问题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课程要求的“统一性”掩盖了学生的差异,导致不同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难以获得良好的发展。新的化学新课程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方面较全面地阐述了课程目标,更好地体现了对高中生科学素养的具体要求,对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注重化学课程结构的变化。

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是高中化学课程的明显标志,它为志趣和潜能不同的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化学课程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

(三)注重化学课程内容的变化。

高中化学从课程内容上力求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人文性。传统的化学课程内容过于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严谨性”,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学生的学习与未来需要分离。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四)注重化学课程学习方式的变化。

与传统高中化学课程的“接受”式学习相比,新课程积极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内容标准的“活动与探究建议”栏目中设置了大量的探究课题,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调查咨询、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结合有关的线索做出假设和猜想,自主设计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方案,借助模型、图表、反应式和定量方法等描述化学变化过程,使学生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二、要了解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观念滞后。

目前,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想、内容体系缺乏深入的了解,仍然在以往课程的框架下进行思维,难以避免以往知识系统、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对新课程的不利影响。依赖教材、教参和教辅资料的现象仍然还比较严重,缺乏对教材进行深度加工的能力,忽视身边生动的、有价值的其他教学资源,难以引导学生去领悟化学新课程的内涵。因此,必须体现在有理论指导下的一系列实践活动之中。

(二)评价方式应存在误导问题。

考试作为评价的重要形式,在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同时,一定程度上起着调控教学的作用。由于各地高考方案的不确定,一定程度上也强化了部分教师这样一种观念:只要过去考过的或以后有可能考的内容,必须要教给学生。因此,课程设计的思路、学生学习的方式、学生学习的时间主要集中在验证“考”的假设上,教学中出现了“一步到位”的现象,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混合使用,各类习题和测试的标准偏离了正常“轨道”。

(三)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课程按必修、选修设置,充分考虑到目前高中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个别差异,循序渐进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打好进一步学习化学选修课程的基础。然而,现实教学中有的教师将新课程必修的基础要求与传统课程相提并论,不仅加大教学容量,教学方法上也沿袭过去“重复演练”的做法。学生难以走出传统的课堂,自主实验、结合社会调查等方式学习化学离现实还有一定距离。教学资源缺乏,特别是实验条件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学习方式的变革,影响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这种状况任其发展,影响化学知识的学习。

三、新课改必须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一)课时与容量的关系。

在新课程改革前提下,新教材涉及的化学知识不少,但课时却大大缩减了,怎样处理教学内容与课时的关系呢?教师必须摆脱传统的观念,准确把握内容标准的深、广度,确定教学的重点。

(二)知识学习与探究活动的关系。

根据模块课程要求编写的高中新教材对知识呈现方式作了较大的改革,容易直接感受到教材对探究活动的重视,其中有一些结论没有直接说明,而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和推理过程自己归纳总结。对于陈述性知识固然可以“系统地”教给学生,但学生通过假设、观察、实验、交流、推理、归纳等过程所获得的知识更富有“含金量”。

(三)必修教学与选修教学的关系。

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体系中,必修和选修课程是有序展开并互相依存的,必修、选修内容随意穿插将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实践证明,在必修阶段,循序渐进,给学生更多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爱化学,对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化学选修课程是极为有利的。在必修基础上,学生必须选修至少一个课程模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选修课程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衔接教学的内容,既不能对必要的知识“置之不理”,也不能随意地延伸。

(四)“教教科书”与“用教科书教”的关系。

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总结篇10

新一轮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样的功能定位,凸显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指导思想。新课程实验重建了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从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管理直到课程评价等方面,都作了重大的调整。

新课程的结构特点

新的高中课程结构分三个层次。上层为学习领域(语文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综合实践活动),学习领域下设学科科目(如语言与文学领域下设语文、外语科目),科目下设模块(每个科目都设有若干必修模块和若干选修模块)。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构成了新的高中课程的基本结构。

新课程与旧课程的变化

一是课程结构发生了变化。旧课程单纯由各种学科构成,对课程缺乏有效整合,而新课程建立了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组成的课程结构,将使课程进一步适应社会需要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此外,新课程将研究性学习列为学生的必修课程,新增加通用技术课程,将进一步要求学生加强社会实践和社会思考,学有一技之长。

二是实行学分管理。新课程要求学生每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以防止学生过早偏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以获得若干学分,学分由学校认定。学生通过三年学习,共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在选修Ⅱ中至少获得6学分,总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

三是实行选修制,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如语文学科,在必修1至必修5的基础上,设置了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选修系列,并划分成先秦诸子选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言文字应用、文章写作与修改、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等十几个模块供学生选择。增加选修课程,体现了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和尊重差异的课程理念,有利于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四是实行模块制和学段制。模块主要是围绕一个主题而形成的,具有相对独立性。模块的设置,有利于学校适时调整课程内容,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学校的教学组织方式也将变得灵活生动。新课程实行学段制,即将每学期分为两段安排课程,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每个模块的内容通常可在一个学段内完成。

新课程实验工作的主要任务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为核心,坚持新课程实验的正确方向,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因地制宜、鼓励创新。新课程实验绝不是简单地换换教材,也不只是机械地执行《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而是一个充满探索、创造和制度重建的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肩负着很重的任务。

一是探索建立与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通过推进基于模块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新课程实施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形成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研究原有班级编排与教学班并行的新型教学组织和学生管理形式。

二是探索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提高国家课程的执行能力以及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与管理能力。

三是探索建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发展性评价制度与教育质量监测机制。按照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建立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制度。按照《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制定符合素质教育方向、有利于高中新课程实施、具有江西特色的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