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务劳动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05 00:02:03

家务劳动总结

家务劳动总结篇1

【关键词】习惯;思想;量化;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三口之家,成为中国家庭的主要结构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对后代劳动意识的培养也逐渐发生着变化。多数家长不愿自己孩子身上再次发生自己曾经经历的苦难,因此,对孩子过于保护和娇惯,让很多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孩子成为家庭中的“小太阳”、“小皇帝”。

近年来,有人曾对长春等附近城区、近郊三十多所小学一至六年级,近二百个班一万多名小学生,以及二十所初、高中的一至三年级,近一万五千名学生进行“参加家务劳动”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参加家务劳动最多的是近郊农村小学,但也只占总数的32%;城市小学只有25%左右;初中、高中的学生更少的可怜,只有10%的学生会参加一些家务劳动。这些孩子在家劳动的内容,中学生以帮助家里搞搞卫生、整理内务最多,占总数的58%;其次是买粮买菜的,占总数的21%;排在第三位的是做饭,占总数的10%。他们做家务劳动的时间分别是,小学生平均每天劳动时间为十分钟,星期天平均不到一小时,每周平均不到两小时。由于初、高中学生参加中考和高考任务,劳动时间远远赶不上小学生的劳动时间。

从统计上看,无论是劳动内容,还是劳动时间,孩子们在家里参加家务劳动太少的情况已十分惊人,有相当多的孩子在家里根本不参加劳动,天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孩子们参加家务劳动如此少,主要是一些家长和学校对孩子参加家务劳动的意义认识不够,没有正确理解参加家务劳动对孩子们品德形成、身体发育、学好功课的关系。有些家长对孩子总是娇惯溺爱,怕由于家务劳动会累坏了孩子们的身体;有些家长一心指望孩子能念书升学,怕干家务劳动会耽误了他们的学习;有些家长甚至认为:只要孩子能学习好,将来能考上大学,做家长的哪怕天天给孩子们倒洗脚水,也会心甘情愿。

一、参加家务劳动,对培养和教育好孩子,有着重要作用

俗话说“娇惯成逆子”。从古自今,无数事例证明:对那些不让孩子做家务劳动,一心盼望孩子们早日成才的家长来说,这样做的结局只能是事与愿违。因此,对于家长来说正确对待孩子参加家务劳动,引导和鼓励孩子参加家务劳动,对于培养和教育好孩子,有着重要的作用。

1.家务劳动可以使孩子养成勤劳的习惯,增强他们刻苦学习的意志。我国著名革命领导人曾说过:“我四五岁就在妈妈身边学着帮忙做事,到八九岁时不但能挑还会背,连种地的活都参加。正是由于我从小受过生活的磨练,后来在漫长的革命斗争中,才不怕困难并能克服困难。”;他在后来的回忆录中还写道:“我应该感谢我的母亲,是她教会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又给了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从身上使我们感悟到:母亲给予他的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可见,家务劳动对于一个人的成才、立业有着多么重大的作用。

2.家务劳动有助于孩子从小养成动手操作的技能、技巧和习惯。常言道:业精于勤,手是越用越巧。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凡是在家里没有接受过任何劳动经验的学生,不管国家机关如何努力教育他们,也不会获得熟练技巧,而会遇到各种失败,成为不好的工作者。”由此看来,家务劳动是生活的小百科全书,劳动与手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另外,对于整天忙于课业的孩子来说,从事必要的家务劳动也是一种积极的休息过程。

二、现实生活中合理安排孩子的家务劳动

既然劳动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怎样去安排孩子的家务劳动呢?

1.注重思想意识培养。从家长本人做起,帮助孩子提高对家务劳动意义的认识,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在日程上有计划、合理的安排下去。把安排孩子参加家务劳动同安排孩子的学习、作息时间统一起来。计划安排后,家长要做适当督促,帮助孩子坚持下去,形成习惯。

2.注重量化劳动强度,因地制宜。让孩子做家务劳动,要注意力所能及,因人因家庭条件而宜,不能损害孩子的健康,避免形式主义。孩子上学阶段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也是一种劳动,家长如果把过多、过重的劳动压给孩子,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身体健康。但也不能把孩子参加家务劳动当作一种点缀,搞形式,这样也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家务劳动总结篇2

——关于劳务经济的调查报告

为了贯彻县委,县政府劳务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促进劳务经济大发展,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当好参谋,县老促会、县劳转办、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县党政主要领导、主管领导的领导下,在各乡镇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在各级老促会、劳转办、劳动局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利用10个月的时间,采取重点解剖,专题调查、总结典型经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县劳务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劳务经济发展现状

在10个月的调查过程中,我们重点解剖了10个村,对制约发展劳务经济的六个问题,进行了反复深入的专题调查,总结了40多个各类典型经验,进而对劳务经济发展概况、特点、作用、给农村带来的变化,所取得的成效进行综合分析,分述如下:

(一)劳务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

县委、县政府及各乡镇党委、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把促进劳务经济发展,作为城乡统筹发展,振兴县域经济的战略产业来抓,作为县乡村三级干部的一号工程来实施,使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良性互动,跨跃式发展的良好态势。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劳务经济成为主导产业。一是从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规模上看已形成了一支产业大军。2004年转移农村劳动力41744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5.8%,2005年转移农村劳动力4.8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6.6%。二是从劳务收入拉动人均增收比例看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04年劳务总收入达到1.2亿元,拉动全县农村人均收入650元,已占农村人均收入的28.5%。分别比2003年增长30%和62.5%,2005年实现劳务收入1.6亿元,拉动农村人均增收860元,分别比去年增长33.3%和32.3%。三是从劳务收入占农村收入的比例看已成为各乡镇的主导产业。2004年劳务收入1.2亿元。占农村总收入的18%,占种植业收入的31.4%,占养殖收入的167.7%,占第二三产业的105.23%。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劳务输出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产出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快步奔小康的重要举措。

(二)劳务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根据调查材料分析,目前劳务经济呈现出以下特点。1、劳务输出人数大幅度上升。2004年比2003年上升了20.8个百分点,2005年比2004年增加了10.8个百分点,发展速度加快。2、劳务输出从事的行业较多。可分四种,一种是纯外出打工,有的从事工业、建筑、交通、社会服务等40多种工种。第二种是自己闯出做生意。有的去外地开超市或去俄罗斯、南韩、日本等国家做生意。第三是兴办企业,有的外出打工挣钱后在外地直接办工厂,企业、公司等。第四种是移地开发,有的去三江开发种水稻,有的去天津养奶牛,有的去俄罗斯种菜。3、劳务输出形式不断活化。一是政府组织送出,二是中介组织推介,三是依靠信息引出,四是依靠亲友带出,五是依靠能人或经济人领出,六是自己独立闯出。从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办公室2005年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报表看,农民自发转移的占44.81%,政府组织输出和中介组织及经济人组织输出的占55.19%。有组织输出比重超过一半以上。4、劳务输出地域不断拓宽。劳务输出人员已经从乡内、县内、省内向省外、国外不断扩大。从劳务输出地域比例看,乡镇内输出占0.9%,向外县内占12.9%,县外省内占24.8%,省外国内占51.3%,国外占2.05%,一半以上的农民务工人员在省外、国外50多个大城市务工。5、劳务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县、乡主要领导把辟建劳务基地,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亲自考察、联系。先后在北京、上海、大连、广州、青岛、烟台、昆山等50多个城市,在俄罗斯、日本、南韩等10多个国家等辟建劳务基地398个,60%以上的劳动力是通过劳务基地转移出去的。6、务工人员趋于稳定,时间不断延长。从全县解剖的10个村的劳务输出情况看,一年到三年的占输出人数的29.84%,三年以上的占42.14%。7、劳务输出的妇女劳动力人数明显增多。2004年转移的农村妇女劳动力只占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数的10%。2005年转移农村妇女劳动力达14528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数的29.6%,比去年增加了19.6个百分点。8、打造一批典型和名牌。据劳转办掌握全县有40多个典型单位,260名劳务输出个人典型。我县叫响的有从事建筑、绿化、养殖、保姆、保安、缝纫等劳务品牌。9、小富置家,大富兴业已成趋势。很多外出打工农民挣到钱,由穷变富。**乡常青村**去莫斯科打工挣回了钱在城里买了门市楼,购买小轿车。有的打工仔挣到钱后在外办公司,当大老板,如**乡**在哈市创办齐峰实业,有固定资金700万元,注册资金400万元,年纳税100多万元。也有的回乡创业。如**乡**村**,外出打工淘金,回乡投资300万元创建“黑土星”米业,年产值1000多万元。

(三)劳务经济作用和取得成效

1、劳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作用突出。劳务输出已成为全县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2004年全县劳务收入人均收入增收650元,2005年劳务收入人均收入增收800元。有526户农村贫困户和1573人通过劳务输出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部分村屯劳务收入达到小康水平,如上集民族村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全村人均收入超万元,家家达到小康户水平,消灭了贫困户。

2、劳务经济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通过劳务输出,一方面使土地集中在有经验的种田能手中经营,提高了种植业的效益。另一方面促进了非农产业的发展,改变了在农业中,种植业一统天下的局面。据2004年全县农民收入构成情况统计分析,2004年劳务收入12067万元。占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8%,二三产业占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6.1%,畜牧业占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0.4%,种植业总收入只占全县农村总收入的一半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出现多元经济并举的格局。

3、劳务经济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改善了生产条件。由于劳务经济的发展,使农民逐步富裕了,手中有钱了,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标准化作业能力。如上集镇天放村几年来投资557.5万元,打电机井212眼,架高压线路3000延长米,修桥涵73座,有农业机械343台套,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

4、劳务经济促进了土地流转,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推动了土地的合理流转,由一家一户传统种植转为规模化经营。**乡**村有劳动力310人,劳务输出219人,占劳动力的70.65%。5442亩土地由原来的一个劳力耕种17亩,增加到一个劳动力耕种59亩,增加3.47倍,土地基本集中在部分种田能手中,这样既推动了土地规模化生产,又实现了走一户富二户的目的,全村人均收入达4855元。

5、劳务经济促进农民综合素质提高。外出打工农民不仅富了口袋,而且富了“脑袋”。农民走出了家门,跨出了省门,冲出了国门,看到了纷繁万变的大千世界,从而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树立“要想富、出劳务”外出打工光荣,创业致富有功的新观念。许多打工农民不仅赚了钱,而且学习了外地的致富经验,学习法律知识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学到了很多技能和本领,增强了市场意识和创业发展的信心。人们反映:外出打工人员接受城市工业文明的熏陶,回来穿戴讲究、说话文明,象变了一个人似的。有的人还由“打工仔”变成了“小老板”。实践证明外出打工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和就业、择业能力,造就了一大批优秀农民。

6、劳务经济促进农村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各级领导把劳务经济作为一项产业来抓,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每年将有4万多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劳动力资源开发,土地有效流转,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农民通过打工富裕了,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谈论更多的话题是多挣钱、快致富、讲科学、学技术。家庭和睦、邻里互助、尊老爱幼、文明向上尉然成风,杜绝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农村潜在不安定隐患发生,促进了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

7、劳务经济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各级领导干部通过抓劳务输出,为农民发家致富服务,为外出打工农民送信息,找门路,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解除后顾之忧。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帮农民之所需,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广大农民对党的政策更加拥护,对领导干部更加信任,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了。

8、劳务经济的发展加快构筑和谐社会建设。农民进城务工,有效地缓解了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的压力,减少人多地少的矛盾,解决了农村“半年忙碌半年闲”问题,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农业现代化,使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合理配置,收到最大效益。同时,农民工进城务工也促进了城市工业及各项事业的发展,加快工业反哺农业进程,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农民融入城市,有的已成为城市居民,促进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二、劳务经济工作的基本经验

在调查研究过程中,使我们深深感到:多年来,特别是近两年来发展劳务经济成功的实践,既提高了各级党、政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也使我们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其基本经验有如下六点。

(一)深化思想认识,切实加强领导。长期以来,有的领导思维方式是就农业抓农业,就粮食抓粮食,眼睛光盯着那块土地,或者忙于领导事务。对劳动力转移,一些干部是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放任不管,带管不管。一些部门认为与己无关,针对上述问题,各级领导采取了有力措施加以解决。一是认真学习中央1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工作的通知》、《农业部关于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工作的意见》和省市有关文件及领导讲话。二是组织领导参观考察。县委书记**亲自带领主管领导、有关部门和乡镇领导去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青岛等劳务基地考察访问。三是搞好调查总结典型。全县总结了一大批典型,在**镇召开劳务输出现场推进会,推动全县发展劳务经济。四是召开劳务经济工作会,表彰先进,带动中间,推动落后。今年2月20日,全县召开了劳务经济工作电视会议,在全县500个自然屯,建立1500多个分会场,3万多干部群众参加会议。五是通过算劳动力转移收入帐,看发展劳务经济重大意义。通过上述方法,使各级领导认识到,劳务输出是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真正把劳务经济当成产业抓。在此基础上调整了工作思路,实现“三个转变”:由抓土地产出率向同时抓劳动生产率转变,由抓自然资源开发向同时抓劳动力资源开发转变,由抓经济结构调整同时向抓农村就业结构调整转变。真正把劳务经济列入了日程,纳入总体规划,强化措施,各级干部不仅重视在思想上,而且是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分解在责任上,体现在效益上,树立抓劳务就是抓增收,抓富民,抓发展的思想。工作中与经济工作齐抓共管,并举并重。

(二)加大宣传力度,转变思想观念。在农民中程度不同,存在温饱既安不愿走,老守田园不想走,怕担风险、无技术不敢走的问题。部分农民受传统观念束缚,认为打工不是正经人干的,女孩子怕出去学坏。特别是“一免两补”和粮价上涨等因素影响,对出外打工积极性不高,甚至个别有回流现象。县乡党政领导根据上述思想问题,采取了如下措施加大了宣传力度,调动了出劳务的积极性。一是组织宣传队、报告团深入全县500个自然屯,巡回宣传发动,大张旗鼓宣传。二是县乡召开工作会议,总结表彰大会,宣传先进典型事迹。三是通过新闻谋体跟踪采访报导外出务工的**农民,先后制作了《离土创业**人》、《走出一步天地宽》、《务工典型精粹》等电视专题片,在县电视台连续播放,并多次被省市电视台采用。四是组织在外打工成功典型进行现身说法,春节期间组织打工者深入村屯宣讲,针对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宣传。五是坚持先宜后难分类发动的方法。对一些容易发动的户采取宣传发动和干部包屯、入户工作就可以发动出去,对那些无技能没门路,身体弱、岁数大、头脑差和一些懒散户迟迟走不出去的,由乡村干部包户逐人发动。如**村等采取此办法发动出的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71.2%。六是制定宣传优惠政策。县委专门制定出台了土地流转、中介服务、证照办理、生产生活帮助,回乡创业等12个方面的优惠政策,进行大力宣传,从而调动各级干部和务工人员积极性。七是帮助农民算好三比帐:一算收入帐,通过对种地与务工收入对比、投入对比、风险对比,使农民认同认可;二算政策帐,种地有政策,打工也有政策,使其解除后顾之忧;三算效益帐,让农民知道劳务输出既富百姓、又富财政、既富口袋、又富脑袋、既有甜头、又有奔头、挣回的是收入、改变的是身份、转换的是观念,影响的是几代人。从而树立起要想富出劳务思想,推进了思想解放,营造了外出打工光荣的氛围。

(三)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务工人员的素质。培训工作落后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它既影响劳务输出的成功率,又影响土地流转的速度。为此,县里在五个方面抓了培训工作。一是抓阵地培训,二是抓岗前培训,三是抓岗位培训,四是抓职业培训,五是抓订单培训,六是抓源头培训。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原技工学校、职业高中、电大站等九所培训学校合为一所,成立了**县农民职业技术学校。去年,该校培训农民工7401人,其中技能性培训3001人,引导性培训2400人。由于县乡、村层层动手,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培训工作,提高了素质,增强了就业竞争力,所以输出劳动力比较稳定,固定人数较多。据全县10个重点村劳务输出调查统计,转移时间在三年以上的占输出人数的42.14%,其中固定人数占长期输出人数的92.17%,提高了农民工的实际效益。

(四)加强基地建设,搞好管理服务。劳务输出最初是农民自发转移,散兵作战,领导自流,无人管,服务滞后。针对上述问题,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各战线分管领导和各部门、各乡村都把辟建劳务基地,实现规模输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采取领导干部走出去对接选基地,利用能人创基地,轮流驻在抓基地,网上洽谈建基地,把用工单位请到县、乡进行用工对接建基地,利用中介组织,劳务经济人搞对接,利用亲情、乡情、友情搞对接,利用驻外机构搞对接等形式,千方百计抓好基地建设。全县已在北京、上海、大连、天津、俄罗斯、日本等建立劳务基地398个,有60%的劳动力都是通过劳务基地转移出去的。同时加强对基地管理和服务。确定专人,成立劳务输出联络组织。一是对民工进行安全、法律知识及生活常识教育。二是负责务工人员工作联络,依法签定用工劳务合同。三是保障劳务人员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四是搜集和掌握劳务信息及时向家乡传送。如**乡**村在大连**集团建立劳务基地。由村长**亲自带队出去务工,做到“六统一”、“四满意”。六统一即:统一动员组织;统一办理相关证件;统一座车到用工单位;统一协调签订用工合同;统一结算务工工资;统一化解矛盾纠纷,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四满意既:各级领导满意;用工单位满意;务工人员满意;务工人员家属满意。

(五)利用能人,发挥示范引带作用。各级领导坚持多输趋动,千方百计活化了输出形式,重点发挥了能人作用。据统计全县已发展能人260多人,为发挥能人作用,各地采取以下六种办法鼓励培养帮助能人。一是成立协会吸纳能人。县劳务协会吸纳40多名能人为会员,各乡镇劳务协会将这些能人都吸纳为会员。二是总结表彰能人。春节前后县、乡、村分别给回乡过春节能人披红戴花,鼓励多往外输出劳务。三是组织培训能人。召开能人参加会议,组织学习、培训、充电,征求能人意见,鼓励多为家乡做贡献。四是选派一元村官锻炼能人。全县76个行政村、劳务输出一元村官达98人。五是扶持有困难能人。如**村**在延吉开始作豆腐,村里主动借5000元钱,鼓励大干事业,现在村投奔他们去作豆腐或作生意的250多人。六是经常联系能人。千方百计与能人联系,随时掌握能人情况,让他们经常往家乡反馈信息。这些能人利用地域熟、人缘好、路子宽、联系广、能量大、信誉好优势,发挥示范引带,中介协调、服务管理、信息反馈作用。全县劳务输出能人一年向国内外输出1万多人。如**村**先后带领72人到莫斯科做小商品批发生意,每人年收入7万元以上。**村**在天津静海发展养奶牛1000多头,固定资产300多万元,有1000多名农民举家搬迁到天津养奶牛。吉长村于顺利创办建筑公司。带领300多农民工在外搞建筑,每人月收入1500多元。

(六)搞好后方服务,当好农民工后勤部。农民工外出后在家的土地怎么种?家里有事怎么办?遇有天灾病业谁来管?各地主要采取四个办法:①保护农民工的土地承包权。允许和鼓励其采取转让、转包、出租、互换、托管、等方式将承包耕地进行流转。②成立互助组。对由自己耕种地,缺少劳动力的可由乡村组织出面,从留守家庭的实际出发,在民主、自愿的原则下,组织邻居、亲属、朋友等组成互助小组,互助合作,以适应农时,解决突击性农活人手少干不了的问题。③建立临时服务队。由村党支部、村委会出面组织协调,把闲散的劳动力组织起来,在农活比较集中的季节,搞有偿服务。④利用“党员服务区”、“老促会联络员”解决外出打工者家中大事小情。做到大事小情问一问,天灾病业访一访,具体杂事管一管,象对亲人那样对待外出打工人员留守家庭,使其走出去的放心,干活的顺心,在家留守的安心。

三、发展劳务经济的建议与对策

近几年来,劳务经济虽然呈持续发展趋势,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但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还是发现了许多普遍性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薄弱乡、村、屯还原因不一,程度不同的存在着,领导认识不到位,组织引导宣传发动不到位,基地建设市场对接不到位,职业培训不到位和管理服务滞后等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县委、县政府制定的规化和近期部署,研究分析劳动力转移的形式,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总结在实践中出现的新经验,推动劳务经济大发展。为此,提出如下建议和对策。

(一)扩大总量提高质量,树立劳动力转移新思路。通过调查咨询看,当前国际、国内市场对劳动力需要量大,要求素质高农村富余劳动力有着巨大的潜力。一是劳务经济工作发展不够平衡,一些乡村存在薄弱环节。二是从劳务输出男女比例看,妇女劳动力占输出劳动力的29.6%。三是每年都有一批初、高中、大中专毕业生毕业,增加了一些新生劳动力,四是大型农机具更新配套,机械化程度提高,可解放出一大批劳动力。从调查情况看,劳动力素质较低,外出农民工中高中毕业者仅占10%左右,初中毕业者占30%,小学毕业占50%,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文盲或半文盲,并且80%的人没有受过相关技能培训。在劳务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就业门路窄,从事的大多为简单体力劳动,很难找到岗位相对固定,收入相对较高的工作。因此,我们要树立劳动力转移的新思路,按照县十一五规划要求,以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坚持扩大总量与提高质量,创名牌相结合,坚持就地兼业转移与离土转移相结合,向小城镇转移与向大中城市转移相结合,向国内转移与向国外转移相结合。实现六个转变:即由省内向省外,北方向南方,国内向国外转变;由靠体力谋生向靠技能、智能型转变;由临时性、季节性向固定性、常期性转变;由男劳动力一枝独秀向男女并驾齐驱转变;由无序向有序、有组织方向转变;由打工仔向当老板、干大事、创大业转变。

(二)进一步加大学习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外出打工光荣的氛围。一是组织训练一批劳务输出宣传报告员,深入村屯开展大张旗鼓的宣传。二是利用春节前后组织农民工中能人巡回讲演,现身说法,典型引路。三是大力推广先宜后难,分类发动,提高输出总量的经验。四是党团员和各级领导干部带领群众出劳务。选派干部外出打工,搜集务工信息,探索打工门路,建立劳务基地。五是修改完善宣传劳务输出优惠政策,调动干部和广大务工人员积极性。

(三)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各级领导和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政府扶持、齐抓共管、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按需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抓好转移劳动力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工素质,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在培训的阵地上。要利用九校合一的**县农民职业技术学校和**等各乡镇劳务输出培训基地进行专业培训;在培训重点上。要以初高中毕业生和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在培训手段上。要采取职业培训、源头培训、订单培训、定点培训、岗前培训、跟踪培训、下岗再就业培训等。在培训内容上。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主要以家政服务、餐饮服务、宾馆服务、保安员、建筑工、电动缝纫工、机械维修工、物业管理等专业为主。在培训方式上,一是请进来,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专家教授,技术人员讲课。请用工单位来讲课。二是送出去。广泛与省内外知名院校搞好联合办学,联手培训初高中毕业生。三是与用工单位对接联合培训,送到用工单位进行专业或岗前培训。四是成立讲师团。到乡村农户进行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四)积极引导土地合理流转,促进劳务经济发展壮大。土地流转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富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劳动力转移的快,就会促进土地有序流转。因此,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合理流转,加快劳动力转移。目前可采用以下形式:一是办农机作业合作社,土地连片耕作,分户管理;二是积极引导农民按自愿的原则,主动作好离土农民的土地流转工作,推进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三是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农民以土地入股,组成股份合作社或联合体,按劳计酬、按股分红;四是有地无机户与有地有机户自愿组成互助组,互利互惠,提高劳动效率,使更多的农民投入到劳务输出大军中,为农民增收创造一种长效机制。

(五)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做好更新配套工作。解决农业机械化程度低、老化、不配套问题,才能把捆在土地上的劳动力解放出来。一是增加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更新老式机械。二是购置先进、现代、高效、配套农机具,全县要达到1000台套,现已新购置120台套大型农机具,继续加大购置量。三是加强现有农机具管理,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四是加强新农机具、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五是田间作业要求用大马力拖拉机,连片作业,标准化耕作。目前全县已投资1000万元,购置80马力以上的大型拖拉机50台,大型联合收13台,配套农机具120台件。要充分发挥这些和原有的农机具作用。要坚持自愿、民主,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落实好对农民田间作业优惠10%的政策。加强农机合作社管理,充分发挥其效益。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解放更多劳动力,外出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六)辟建外埠基地,拓展劳务输出空间。千方百计巩固老基地,不断开辟新基地。一是要实行领导对接辟建基地。各级领导要把辟建基地、考察劳务用工市场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象抓招商引资那样抓基地建设,每个乡镇村都要建立几个稳定的输出基地。特别要求把“长三角”、“珠三角”和境外劳务输出做大做强。二是要开展中介联络辟建基地。充分发挥各类中介组织和劳务经济人桥梁和纽带作用,采取市场化运作手段,加强与外地中介组织、劳务市场和用工单位洽淡对接,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形成劳务人员长期稳定的就业格局。三是要鼓励能人带动辟建劳务基地。通过亲戚带亲戚,朋友带朋友、乡亲带乡亲走出去赚钱。四是依托各级各类驻外办事机构辟建基地。发挥其窗口导向作用,派驻“劳务大使”,积极谋求更大的输出数量,更多的就业岗位。五是依托劳务品牌辟建基地。品牌是信誉,品牌就是市场,通过品牌经营,带动劳务经济向广度和深度拓展。靠品牌声誉和诚信度巩固基地建设成果。

(七)以劳动部门为主,建立多元化社会化输出格局。一是要强化政府组织在劳务输出主导地位作用。发挥各级劳务组织领导体系和信息服务网络体系的整体功能,有组织有计划地把农民工向外输出。二是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村经济人和劳务输出致富能人的积极性,利用他们的信息灵、渠道广、地缘熟、信誉好的优势带动劳务输出,动员各业能人牵头组建各类劳务输出专业协会、联合会等。三是要大力挖掘亲缘、友缘的潜在优势,广泛动员农民工主动投亲靠友,依靠外埠亲友的力量把劳务输出去。四是要鼓励有技术专长的能人到大城市、开发区独立闯出去,站住脚后带动乡村民工输出。五是要积极鼓励民间和社会群团组织参与劳务输出“主战场”。支持相关部门、经济实体、群众团体、社会组织以及相关干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民间能人领办创办劳务中介组织,开展劳务输出。形成以劳动部门为主,中介组织支撑的多元化、社会化劳务输出工作格局。

(八)强化民工管理,实行全面全程服务。一是要加强劳务基地管理。政府对辟建的劳务基地要加强管理,主动引导农民工在自愿、民主的原则上成立民间劳务组织,经常与政府、企业、民工联系,做好各方面服务,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解决务工中实际问题。二是做好社会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可减少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降低农民外出就业的成本。为外出就业农民工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要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档案,掌握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分布与就业状况。向农民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和政策咨询,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三是作好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等方面的歧视性规定及不合理限制。对进城就业农民和城镇居民一视同仁。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就学和计划生育等问题,切实维护农民进城就业的合法权益。进一步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建立工资支付监控,欠薪保障,企业劳动保障诚信等制度。及时处理农民工劳动争议案件,支持工会组织依法维护农民工的权益,做好农民工工伤保险工作,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支持农民工自主创业和返乡创业。严禁对农民工的各种不合理收费和乱摊派。加强农民工的司法援助,严厉查处随意延长工时、克扣工资、使用童工等违法行为,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四是继续搞好后方服务工作。继续推广已有的经验,认真解决农民工家地怎么种?大事小情谁来办?家人天灾病业谁来管等问题,当好农民工后勤部。

家务劳动总结篇3

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前提和基础。为准确掌握我区当前用工状况及培训需求,分析判断当前就业形势,切实解决单位用人需求问题,确保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芙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__年3月在全区重点企业开展了一次用工需求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区企业用工总体环境较好,从业人员流动率较低,用工需求总量较大,并呈逐年增长趋势;但用工需求与劳动力供给存在结构性失衡,企业用工难问题日益突显,就业压力持续加大,就业形势复杂,存在招工、求职“两头难”现象。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重点调查方法,重点调查单位为全区境内第二、第三产业的工商企业(不含行政机关和社会团体)、产业活动单位和规模个体户(年营业收入在200万以上的个体户)。共抽取重点调查单位7873家,进行入户调查,收回有效调查问卷7870份。

被调查的__户企业,企业法人单位__家,占总数的78%;产业活动单位—企业法人单位分支机构1245家,占总数的16%;规模个体户__家,占总数的6%。

企业类别比例所涉及的行业有1、工业;2、建筑业;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4、批发和零售业;5、住宿和餐饮业; 6、房地产业;7、金融保险证券业;8、现代服务业。其中工业有441家,占总数的6%;建筑业220家,占总数的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50家,占总数的4%;批发和零售业有__家,占总数的15%;住宿和餐饮业有393家,占总数的5%;房地产业有302家,占总数的4%;金融保险证券业有270家,占总数的3%;现代服务业有__家,占总数的60%。

行业比例图被调查的__户企业,从业人员共__万人,规模最小的2人,最大的5500,上年度离职人数2.9万人,从业人员流动率9.6%。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就业人员为__人,占总人数的12%;现代服务业就业人员为__人,占总数的62.9%。

被调查企业预计__年用工需求4万人,其中现代服务业占67%;批发和零售业占10%。

万人,用工需求率为12%。从__年需招用人员职业(工种)要求来看,用工需求人数集中在一些重点职业(工种),主要为第二产业中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和第三产业中传统服务业企业,其中现代服务业和批发零售业需求尤为凸显,分别为23730人和2541人,占全区企业需求的77%。

(二)岗位薪酬在不断提高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拟定__年新招用员工平均月薪为2758元,其中在3000元以上的占到45.8%,2500-3000元占__%,20__-2500元占7.2%,1500-20__元占26.7%,1500元以下占14.9%。__年较__年月薪有所提升,且出现了很多高薪职位,有48.8%企业在2500元以下,有__%企业在2500元以上。可见,__年很多企业都在积极提高薪酬,招揽各地英才。

(三)企业普遍出现“招工难”

目前急需招聘的企业存在用工缺口的工种主要集中在销售、服务、业务、技术型、普工等相对灵活型就业人员,尤其是技能人才缺口较大,而高级技工更是成为人才市场的香馍馍。而像管理人员、行政人员、项目经理、文员、it人员、司机、医护人员等需求量相对较小,从几人到几十人不等。

调查结果显示,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和传统服务业企业所需的服务员、普工、技术人员、高级技工、业务员、销售员等行业,求职人员越来越少,招聘的难度越来越大,有的企业甚至一年四季都在招聘服务员、普工、技工等。

三、原因分析

(一)外来务工人员总量在减少。对于服务员、普工、技工等求职人员,他们主要来自于进城务工的农村户籍人员。随着市、县、镇、乡各级政府的大力发展经济,不断的 招商引资,引进了大量的外资或合资企业办厂,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从劳动力的就业成本看,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机会成本大幅度提高,这主要出于农村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另一方面,求职者生活成本不断上升,这主要出于物价上涨速度过快,增加了求职者在城镇的生活支出。与农村相比,城市的生活成本更高,且城市薪酬待遇不占优势,大量求职人员选择在家就业。

(二)新成长劳动者要求在提高。新求职人群70%以上都是“80后”、“90后”的农村新青年,他们逐渐成为企业用工的主体。相比于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在学历和技能上都有一定程度提高,与父辈相比,他们大多有着中专或高中文化,他们普遍对普工和动手类的岗位不感兴趣,求职方向多集中在管理类、文员等劳动强度相对较小,工作环境相对较好的岗位,除工资薪酬外,他们更加注重对职业前景的选择,想谋求一份体面、稳定有保障、能长期规划的职业,对工作环境的要求更高、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更高。

3、技术人才供求结构失衡。技工、高级技工等技术型人才缺口较大。随着我市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几乎所有行业的熟练技工、高级技工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这主要是由于人们的成才观念和教育改革滞后于市场需求变化。从成才观念来看,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加上目前独生子女多,人们仍将读大学、当“干部”作为最主要的成才选择,选择读职业技术学校的不多。而目前普通高等教育学校的部分专业和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方式还未能完全与市场需求相衔接,远远满足不了用人单位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部分劳动力择业观念存在“三高一低”的现象,即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大部分毕业生一般不愿从事艰苦行业和车间一线技能工作,也是造成一线技工、熟练技工的大量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关于充分开发我区人力资源的几点建议

随着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企业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已经逐步显现。能否为企业提供需要的技能人才,已经成为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人力资源,不断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为我区产业高端化发展夯实基础,实现劳动者充分就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

一是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扩大就业总量。发展经济是促进就业的根本途径,要通过加快经济发展不断扩大就业容量。在经济发展的全局中要把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形成经济发展与就业促进的良性互动。总体布局上,在保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注重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含量和利用人力资源的经济产业和生产服务领域,通过经济增长拉动就业;要素投入上,在增加各要素投入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通过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来促进经济增长;目标导向上,切实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变成促进就业持续扩大的过程,把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变成对就业拉动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芙蓉区作为“湖湘之心、中部标杆、全国一流”的省会中心城区,要充分发挥经济在全省率先发展的领头羊优势,进一步培育产业集群,突出发展二、三产业,做大支柱产业,创造更多的、更有吸引力的就业岗位,打造三湘第一就业热土,形成人才积聚效应。

二是落实就业优惠政策,促进就业稳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积极的就业政策,在对象范围上,把省内外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全部纳入区就业工作总体规划,只要到区内就业,实行与本辖区户籍劳动者同等的就业政策和就业服务。要结合芙蓉区区情,在全面落实国家六补一贷(职业培训补贴、技能鉴定补贴、社保补贴、见习补贴、岗位补贴、职业介绍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更加积极的促进就业的社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财税政策、投资政策、金融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要打破“城镇劳动者”、“农村劳动力”身份界限,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失业统计及失业监测体系,促进城乡统筹就业。

三是建立就业工作机制,强化就业管理。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度、工作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加大考核力度。要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完善街道、社区就业服务平台,并实现区级公共职业介绍服务平台与省、市人力资源市场联网,与各街道、社区就业服务平网,实现数据共享,使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在公共就业服务的任一窗口都能享受到方便快捷的对接服务。要建立全区人力资源和就业、失业情况数据库,及时准确反映城乡人力资源状况、就业和失业人口的总量和结构,为政府准确判断就业形势、制定和调整工作对策服务。要建立就业服务项目负责人制度,开展从用工需求调查、分析、培训、人力资源招聘、上岗状况追踪的一条龙、一站式服务。要按照专业化、制度化、社会化的要求,建立职责明确、上下畅通、动作协调的就业工作体系,要不断完善就业管理服务队伍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政治思想和业务能力,为就业工作开展提供组织和人才保障。

四是开展就业专项活动,提供人本服务。要谋突破、思创新、重策划,按照“天天有岗位、周周有活动、月月有市场”的要求,开展系列就业专项服务活动。一月为就业援助月,利用两节期间,慰问困难对象;二月到四月为春风送温暖月,为农村劳动者提供维权、政策咨询、培训、就业服务等;四月到五月为就业岗位直 通车月,在各街乡举办大型招聘会,将岗位送到最基层;六月到八月为培训月,利用暑假的空档期,为高校学生提供各类培训;九月为高校毕业生服务月,为离校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对登记失业、家庭或就业困难的毕业生提供就业援助;10月到11月为人力资源月,举办秋季大型招聘会,为企业用工牵线搭桥,帮助各类城乡劳动者实现就业。12月为调研分析月,对企业、市场、用工单位进行随机走访,为全年用工状况进行总结分析,为来年企业用工提前做好资源储备。

五是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提升技能水平。要创新培训方式,完善培训机制,进一步增强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根据市场需要,组织“定单式、对接式、储备式”培训,着力培养实用人才,最大限度地满足用工需求。重点加强初高中毕业生中未能继续升学的新成长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农村进城劳动者和在岗职工的职业技能培训,紧贴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培训规模,根据市场培训盲点,创新思维,拓宽培训工种;切实抓好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者和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培训,组织开展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培训和创业意识培训。不仅局限在现有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还要推及跟随务工人员而来的家庭成员培训,如面对男性务工人员密集的地方,推出家庭服务员、月嫂等有针对性的女性家属培训班等。积极引导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进入街道、社区,形成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培训平台,并对接省、市培训机构,形成完整的职业技能培训网络。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引导企业加大培训投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扩充培训能力,做大做强培训市场。

六是协调劳资双方关系 和谐就业环境。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加大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建设力度,巩固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进一步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大力开展推进集体合同的“彩虹计划”,大力宣传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定期组织人力资源市场薪筹调查,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人工成本信息,为企业制定合理的工资分配制度提供有效指导。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建立直通企业的协调维权网络,加强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劳动纠纷联动机制,依法严厉打击恶意欠薪等劳动用工领域犯罪行为,进一步提高劳动报酬争议调解仲裁效能,限时处理集体劳动争议,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工作,督促用人单位改善劳动条件,加强人文关怀,促进劳动者体面就业,快乐就业。

充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打造芙蓉就业热土,形成经济发展与就业促进的良性互动,显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确保工作到位,必须要有以下“保障”:

一是组织保障。要明确政府促进就业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全区就业工作联席会议机制,防止政府职责部门化。《就业促进法》规定:扩大就业是县级以上政府的重要职责,但是,目前很多就业的指标只考核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基层街道社区。如“城镇新增就业”指标考核直接下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再到街道社区,而实际上,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是否达到目标任务,首先取决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企业能否增加就业岗位,其次才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就业服务工作质量。为此,要尽快建立健全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定期研究就业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各联席单位要互通信息,互相支持,加强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建立以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各方力量广泛参与的组织保障体系,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投入保障。要加大各级财政对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重点加大对促进就业、社会保障和劳动保障执法监察等工作的投入,形成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目标任务相适应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和激励机制。在促进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方面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点产业发展建设资金中,建立就业发展专项资金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协调使用机制,在国家就业资金有效使用的基础上,应结合区情,加大本级财政投入力度,弥补国家就业促进资金在使用项目、使用金额上的不足。以职业技能培训补贴为例,国家就业资金培训补贴的最高标准为1000元,而要真正实现技能与岗位对接,1000元培训补贴还有待提高,在国家政策未能突破之前,需要地方解放思想,增加投入。

家务劳动总结篇4

[关键词]中小企业;就业;劳动供给;二元经济结构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5-0037―06

一、引言

中国未来5-10年发展的主要矛盾或者说最大风险不是金融问题导致的金融危机,而是失业率的居高不下,甚至扩大(汤敏,2004)。近年来包括未找到工作和下岗工人在内的城镇人口失业率已经超过7%e。未来中国需要消化的就业人口不仅包括现存的及未来的下岗工人,还包括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新增就业人口,另有1.3亿待消化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农业增收放缓、户籍制度改革启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可能更大规模地进入城市。这势必造成一个巨大的劳动力供给增量,从而对经济和社会造成巨大压力和挑战,并可能导致社会风险,甚至出现“坏的市场经济的情况”。而目前中国的现实是,各地都仍以“增长优先”为主要模式,GDP增长速度为主要目标,经济结构越来越向资本密集化发展。从短期来看,资本密集式的生产能创造出较高的经济增长。但长期来看,这种附带大量失业人口的增长方式会导致收入两极分化和大规模贫困人口的存在,使由社会购买力支持的国内消费严重不足,内需长期低迷,由此所造就的强大的生产能力只能靠出口才得以维继。但世界市场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吸纳也是有限的,这从最近国外不断对中国的产品进行反倾销的事件中可以得到验证。总而言之,高增长低就业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如何在维持中国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提高中国的就业率,这是一个至关重要而又富有挑战的问题。从就业理论的角度看,凯恩斯就业理论和菲利普斯曲线所倡导的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较高的通货膨胀的办法,并不能很好地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这一点,已被事实所证明;供给学派和货币主义的通过低税率和自由市场降低失业率的政策在中国不可能得到全面的实施和贯彻;理性预期学派认为财政和货币政策对就业和经济增长是中性的,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工资对劳动需求变动不起作用,这些理论对中国就业问题的解决不具有政策涵义;内部人一外部人模型、隐含合同理论和搜索一匹配模型,从微观和信息的角度解析就业和失业,对如何解决中国就业问题并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现代经济学所分析的减少失业的理论当然并不是一无是处,之所以在解决中国就业时显得无所适从,是因为中国特殊的二元经济结构。从劳动经济学关于失业的分类来看,总量性失业是中国失业的最主要形式,结构性失业也比较严重,摩擦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在中国相比而言,表现得并不明显。

国外的统计和研究都表明,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最好载体。从最新的统计数据上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在解决中国就业问题时的作用也正在显现(见表1)。在下文中,笔者将解释这个问题,即为什么中小企业可以带来大量的就业?然后,再分析为什么中国更需要中小企业来缓解就业压力,即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独有的特征所形成的劳动力的无限供给。

二、中小企业蕴含着大量就业机会

很多研究都认为,中小企业蕴含着大量就业机会,发展中小企业对减少失业有很大帮助(林汉川,2001;莫荣,2001;陈乃醒,2005)。而各国的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中小企业是就业的主体,世界各国中小企业在吸纳就业人数方面都占据着相当的比重(见表2)。而在为什么中小企业的发展这么有利于就业这个问题上,目前的研究多通过经验和统计数据分析得到,缺乏理论方面的探究,本文拟从理论和中国现实的角度来解释为什么中小企业可以带来大量就业,归结其原因,可从三个方面来说明。

(一)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的特征决定其能容纳更多劳动力

中小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它能容纳劳动力就业多的经济学原因在于它的资本有机构成比大型企业低得多,无论是在制造类产业,还是在服务类产业,中小企业多半是劳动密集型的,这是由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一单位劳动占用资金或资本少,技术装备程度低,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不高,能容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这样一来,发展中小企业解决就业问题的成本就比较低。据统计分析,在中国,大型企业创造一个就业岗位需投资22万元,中型企业需投资12万元,小型企业只需投资8万元,同样的投资,中小企业创造就业是大型企业的近2倍或3倍,所以发展中小企业在就业方面有倍增效应。如果以同等产值计算,中小型工业企业吸纳的就业容量是大型工业企业的1.43倍。

目前中国的中小企业多半集中在纺织工业、食品加工业、传统手工业等制造业和批发业、零售业、居民服务等服务业,这些产业绝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的,同样也是对劳动力的需求最多的行业(见表3)。从所有制关系和企业形式看,中国的中小企业多数是私营企业,有限公司也是中小企业的主要表现形式,而这些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是最多的(见表4)。就中国的国情现实来说,资本相对劳动更为稀缺,按照比较优势的理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中小企业,更适合中国国情,也更能缓解目前中国日益加重的就业压力。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劳动密集型产业会转化为资金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业,或在新的物质基础上形成新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中小企业吸纳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不仅体现在总量方面,更体现在增量方面。中小企业新增单位产值使用劳动力(就业弹性)明显高于大型企业。根据估算,近几年来,中国国民生产总产值的劳动就业弹性一直在下降,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产值的的劳动就业弹性急剧下降,而中小企业产值的劳动就业弹性却是上升的,在中国目前超过75%的新增城镇就业岗位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相对于大企业而言,创办中小企业对经济资源的占有更少,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小企业由于机制灵活,即使在经济危机时期,也同样能够吸纳劳动力就业。在经济繁荣时期,大企业的工作岗位和某些福利待遇一般要比小企业稳定,但到了经济不景气或在采用了新技术后,大企业往往可能解雇部分职工或停止招收新职工,而中小企业却能及时转产,为劳动力市场提供量多面广的就业机会。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英等国家的大公司不断裁减员工,但是这些国家的失业率却没有上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那里的中小企业非常具有生命力,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就业。

(二)中小企业与服务业的结合使其就业潜力无限

中小企业能较好地与服务业结合,带来大量的劳动就业。研究资料表明,中国第三产业就业弹性最大,理应是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李红松,2003;贾民,2004)。根据钱纳里模型,在均衡的工业

化过程中,就业的主要增长部门是制造业以外的服务部门,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560美元上升到2100美元的过程中,初级产业的就业比重由50%左右下降到20%左右,服务业由30%上升到50%,而制造业则由12%上升到18%,社会基础设施部门由8%左右上升到129%中国2001年制造业就业比重已达16.13%,进一步发展制造业解决就业的空间不大,而发展第三产业解决就业具有相当广阔的空间。

而中小企业点多、面广、经营灵活的特点与第三产业提供服务的特征非常吻合,因此,第三产业中大多为中小企业。从国际经验来看,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就业的有力举措。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业水平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与美国服务类中小企业大量增加有密切关系。2003年,中国台湾中小企业共有114.6万家,服务业有94.4万家,占全体中小企业比重的80.95%。从投入产出效果看,每投资100万元可提供的就业岗位,重工业是400个,轻工业是700个,第三产业是1000个。据国家统计局测算,中国第二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平均增加就业岗位仅为17个,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增加就业岗位达83个。目前中国第三产业发展很不充分,从业人员比例偏低。就业人员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而且还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2004年,中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30.6%,而美国则高达74%,印度也已达50%。这也意味着中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潜力很大。第三产业将成为中国今后扩大劳动就业的新的主要途径。

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是第三产业发展的转折点。中国2003年人均GDP已达到1000美元,第三产业将会出现高速发展的势头。随着现代科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和方便快捷服务的需要,也为服务业开拓了广阔的市场。这些都为从事社会服务业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市场机会,如家庭服务、物业管理、餐饮服务、文化娱乐、社区四保(保安、保养、保绿、保洁)等。这些服务型行业已吸纳相当数量的就业者(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下岗职工和农民工)。据不完全统计,在提供新增就业机会方面,上述中小企业约占85%以上。在生产服务业领域,中小企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如物流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将呈上升趋势,物流中的许多环节,如物品配送、连锁经营、初步加工、产前产后服务、仓储运输,都需要一般的劳动力,物流是集物品配送、仓储运输、电子商务等业务于一体,需要各种知识和技术水平的劳动者。此外,中国还应在教育、文化、体育、邮电通信、金融、保险、信息咨询、中介组织等社会服务业方面放开限制,在拓宽经营空间的同时,拓宽就业空间。

(三)由中小企业而形成的企业家精神使就业成为创业

在熊彼特(J.Schumpeter,1934)看来,企业家具有一种适应市场挑战不断进行创新活动的品质,企业家精神的本质特征是创新,这里的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未有过的有关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系统。具体来说,这种新组合或创新包括五种:引进新产品(或改进现有产品质量);引进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实现企业的新组织形式。彼得・德鲁克(Drueker,P.F,1985)认为,企业家精神包含着冒险、信任、责任、创新等内涵。企业家认为变革是常规,通常企业家们本身并不带来变革。但是企业家始终在寻求变革,对变革作出反应,并把变革作为机会来利用,这就是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定义。米勒(Miller,1983)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冒险、预见性和剧烈的产品创新活动。这些活动有助于推动组织成长和利润率的增长。中国学者汪丁丁(2002)认为企业家精神有三个要素,除了熊存在的乡镇企业和个体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这种小型经济的模式逐渐培养起浓厚的企业家精神,这种“大家都创业”的氛围和环境使得该地区涌现出无数各种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给当地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同时也使企业家本人获得了丰厚的财富,这样,又会进一步激励人们创业。形成的结果是,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好于其他地区,同时吸纳了大量的外地劳动力。

虽然企业家精神的培养是需要很多条件的,但创业的平台和环境是最重要的,而中小企业就是这样的平台和环境。企业家精神一中小企业一经济活力三者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闭合圈,它们带来的结果是健康的市场、快速的经济增长和扩大的就业机会。这是因为小企业创业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合伙就可以办一个小型企业。一个人只要有一定可用资源(如一技之长等),只要有一定的企业家精神,就可以创办小型企业。这不仅能够解决本人的就业问题,而且还能或多或少地为社会创造一定的就业机会。

三、中小企业能够缓解中国目前的就业压力

对目前中国严峻的就业形势而言,发展中小企业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常规性的促进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并不能很好地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即使我们把发展的目标从“增长优先”转到“就业优先”上来,也没有更好的更具体的措施来缓解就业压力。这是由目前中国的转型时期的特殊国情决定的,中国目前庞大的就业人口是在农村隐性失业显现出来后形成的,即使中国经济能保持高速增长,总量劳动需求仍不能满足突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就业。下面的论述将更加有力地证明这一点。

在现代经济理论中,对个人劳动的经济学分析,一般以“劳动供给的后弯曲线”为代表,即劳动供给是工资率的函数,随着工资率的上涨,劳动供给先是增加,但到了某一工资率及相应的工作时间之后,劳动供给则随着工资率的上升而下降。在中国“后弯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并不能说明问题,这是由以下两个原因决定的:(1)在经济发展中国家(如中国),通过劳动力市场所配置的人力资源在劳动力资源总体中所占的比例是比较小的。换言之,没有通过工作而获得货币收入的劳动供给可能是无限的。这样,在现代经济理论中通过“闲暇”而抽象掉的非市场工作的劳动供给(尤其是其中的家庭经营与劳动),在经济发展理论中就不应被忽视。在彼特提出的创新精神之外,韦伯提出的敬业精神和诺斯提出的合作精神都是十分重要的。三者共同构成企业家精神,而缺少其中任何一种都不能称为具备了“企业家精神”。由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得知,企业家精神是与企业紧密相连的,企业家精神的一个最重要的体现是创业,而创业的载体就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创业、发展过程就是企业家精神形成的过程。

中小企业有助于培养企业家精神,而企业家精神的培养有助于劳动就业。因为有创业才能有更多的就业,只有存在着大量的创业者,才能为广大的劳动者拓宽就业渠道,才能使各种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对中国而言,如果没有创业,仅凭原有

市场的拓展和政策的优化不可能容纳如此巨大的劳动力,众多的失业人口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并成为社会的负担。而企业家精神是创业的内在动力,中小企业是承载企业家精神的载体,丰富的企业家精神会激励人们更多地创业,而创业会带来庞大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这在很多研究中都已经得到证明。

企业家精神和中小企业创业是相互促进和加强的。企业家精神可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创立,而中小企业的发展又可以强化这种企业家精神。如中小企业之所以在美国兴旺发达,与美国社会所广泛推崇与企业家相关的美国精神直接相关。美国一般把新办企业者统称为企业家(entrepreneurs)。因此,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新增企业数量多少实际上就是新增企业家数量。不论新办企业是否成功,只要敢于利用一切机会和可利用的资源来创办企业,就是企业家。而且在学术界和高层管理人员,甚至在普通民众的视野中认为美国经济是否具有活力,能否持续增长,就业率是否降低,取决于每个时期的企业家数量。通过多年大量跟踪分析,美国小企业管理局认为美国人创办中小企业动因,除了希望能够自主发展事业、获得投资回报、以及在原有企业工作的一些能人因为工作受到挫折而进发出来的企业家精神外,还包括通过开发新产品产生新的商业机会,并被一些人率先发现,以及受政府实施政策措施的激励等。这些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使美国经济无论在什么样的困难环境下,总是不断培育出能够克服这些困难的企业家,推动经济从一个循环走到另一个更高的循环。在经济良性循环中实现更大规模的创业和就业。在中国江浙地区,先前大量这里,非市场的劳动供给,不仅仅局限于生产家庭消费品的劳动供给,而且应该包括更为重要的一部分,即为市场生产产品,并以之换取货币收入。可以指出的是,这种存在于劳动力市场之外的非市场劳动供给,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农村的家庭劳动供给,从结果看,具有以下特征:其收入将普遍地或一般地低于市场劳动供给收入。根据迈克尔・托达罗的研究,拉美、亚洲和非洲的传统农业具有共同特征:以家庭农场作为基本生产单位,它可容纳2人~4人工作。而这种非市场劳动供给的收入相当微薄,可以认为,维持生计仍然是第三世界农业的主要目标。一般而言,所谓劳动力供给的市场指向是非农产业。农业与非农产业的技术、制度、规模的性质不同,构成了经济结构的“二元性”。刘易斯认为,正是由于这种二元性,使不同产业的平均收入相差至少30%。按照这样的收入水平的落差,个人的劳动供给显然倾向增加,但是,受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进程以及劳动力素质水平的制约,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将被迫在低收入水平上“享受”闲暇。(2)就欠发达经济而言,既然劳动供给倾向于被迫“享受”闲暇,那么,这种闲暇“享受”总效用极可能是负的,从而,增加劳动供给而减少对闲暇的被动性享受,所带来的结果表明:一方面增加了货币收入,一方面减少了被迫性闲暇也会增加总效用,换言之,欠发达经济中的剩余劳动力的劳动供给的增加,只会导致替代效用,而没有收入效应。甚至,收入效用和替代效用呈同方向变化。

以上分析同时表明,在经济发展中国家,对个人行为最大化的约束是财富的约束。由此,劳动力的供给行为将不是传统经济理论中在收入与闲暇之间进行理性最大化为目标的选择,而是追求最大限度的稳定的货币收入流。这一点,在目前中国仍然是适用的,虽然某些地区曾经出现过“民工荒”。从总体上看,中国劳动力供需矛盾仍然来自于劳动力供给总量过大,而劳动力需求总量不足。以经济活动人口代表实际劳动力供给,就业人数代表实际劳动力需求,2003年中国实际劳动力供给76075万人,而实际劳动力需求总量仅为74432万人,就业缺口为1643万人,这其中还没有包括处于隐性失业的农民。从动态发展看,中国劳动力供需矛盾表现为劳动力供给增长速度,与劳动力需求增长速度的不一致。1978-2003年间,中国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增长速度逐渐拉开,就业缺口总体上处于扩大趋势。一般认为,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劳动力需求增长)存在着较高的一致性,然而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未相应引致劳动力需求的强劲势头,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总体仍然很低,均在0.20以下,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拉动作用显得十分乏力。这种情况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1)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一直比较快,但由于中国经济总量基数小,而处于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就业人口众多,较快的增长速度不足以容纳如此多的就业,而且这种增长,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地区上,其实都是不均衡的:一些资本投入巨大的大项目推动了经济的增长速度,而更具活力和就业潜力的中小项目却没有得到重视;东部地区由于有招商引资的优势,加上蓬勃发展的个私经济,经济增长速度快于中西部,拉动了整体的增长。(2)中国招商时只注重国外资本的大项目投资而忽视中小项目的形势依然没有得到大的改观,而原本的有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开始危机四伏。本来低廉的劳动力价格是中国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然而这一优势也禁锢了中国劳动密集产业的升级。这两者导致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不高。

以上对中国就业问题的解释,隐含存在一个交集部分一中小企业。大量的中小企业的创立和发展是扩大中国就业容量、缓解劳动总量需求不足的最直接的办法,而通过发展技术升级和改造的劳动型密集中小企业会大大地提高中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总之,由于中国特殊的经济二元结构,决定了中国的劳动供给在公平工资的劳动市场中呈现供给无限性。而扩大就业容量的最好办法是发展中小企业。

家务劳动总结篇5

关键词:劳动力迁移;劳动力迁移政策;农村经济

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力从工资较低的地区迁移到工资高的地区,从工作机会少的行业和地区迁移到工作机会多的行业或地区,是劳动者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结果,也是劳动力资源实现合理配置的必然要求。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城镇建立了以“统包统配”为主要特征的劳动力资源配置制度,农村则通过严格的户籍制度基本限制了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向城镇的转移。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劳动力迁移政策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镇的迁移。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的迁移已成为中国经济的普遍现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缓解了农村就业矛盾,优化了农村就业结构,极大地促进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同时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了条件。

一、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政策的演变

1958年以前,中国还没有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农村劳动力基本上可以自由迁徙。1958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以国家主席令形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对户籍管理的宗旨、户口登记的范围、主管户口登记的机关、户口簿的作用、户口申报与注销、户口迁移及手续、常住人口与暂住登记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标志着全国城乡统一户籍制度的正式形成。这个条例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限制城市间人口流动,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构筑了一道高墙,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模式”因此而生成。此后,中国一直实行以户籍管理为基础的严格的劳动力迁移政策,把城乡居民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严格控制农村人口迁入城镇。公安部为此还具体规定了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即“农转非”)的内部控制指标,即每年从农村迁入城镇的“农转非”人数不得超过现有非农业人口的1.5‰。

1978年以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的普遍推行,在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快速发展的城市经济也产生了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使农村劳动力流入到城市成为可能。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政策发生了变化。“农转非”对象逐渐扩大,控制指标有所调整,控制办法得到改变。中央政策从宏观战略层面已经开始允许甚至鼓励农村劳动力到就近的城镇就业。1984年10月,国务院《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明确鼓励农民进入集镇务工、经商、办服务业,规定凡在集镇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和家属,在集镇有固定住所,有经营能力,或在乡镇企事业单位长期务工,准落城镇常住户口,口粮自理。之后,政府又进一步允许和鼓励农村劳动力的地区交流、城乡交流和贫困地区的劳务输出,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迁移进入了一个较快增长的时期。

为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2006年3月,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扩大当地转移就业容量;积极引导东部相关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等。这项举措明显地改善了农民外出务工环境,农民外出务工规模进一步扩大。2006年农村常住户中外出务工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达到21%,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常住户中外出务工人数增加530万人,比上年增长5.3%;农民工月工资水平比上年增长9.9%。

二、劳动力迁移政策的演变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影响

(一)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农村非农业从业人员比重提高

中国人口基数大,农业人口众多,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改革开放以后,农民获得了自主进行择业和进城务工的权利,农民外出务工的规模逐年扩大,促进了乡镇企业为代表的中国农村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据农业部统计,2006年乡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46810亿元,比2001年增长1.1倍;实现利润总额14735亿元,比2001年增长1.5倍。2007年中国乡镇工业增加值达47800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46.5%,乡镇企业增加值已占农村社会增加值的68.68%,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l509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9.13%,成为支撑农村经济最坚实的支柱。

根据农业部数据显示,1983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人数为34690万人,其中农业劳动力为3164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91.2%;非农劳动力人数为304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8.8%。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全国农业普查数据,1996年末,全国农村从业人员为56085.58万人。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村户数21455.74万户计算,户均从业人员数为2.61人;其中,从事农业人员为42441.19万人,占75.67%;从事非农业人员13644.39万人,占24.33%。2006年末,全国共有农业生产经营户20016万户,比1996年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时增长3.7%。在农业生产经营户中,以农业收入为主的户占58.4%,比10年前减少7.2%。2006年,农村非农产业就业人员占农村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从1978年的7%提高到29.2%,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了条件。

(二)缓解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矛盾,农村劳动力结构趋于优化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特别是1992年之后,中国农产品供求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加上政策环境逐步改善,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迅速增加。1992-1995年,平均每年转移540万人左右。1995-1997年,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受此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增幅下降,平均每年转移360万人左右。1998年以后,伴随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步伐,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又开始大幅度增长,1998-2004年年均转移380万人,年均增长约4%。

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迁移,不仅缓解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矛盾,也优化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根据第二次农业普查结果,2006年末,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中男劳动力占50.8%,女劳动力占49.2%。农村从业人员中在第一产业从业的占70.8%,在第二产业从业的占15.6%,在第三产业从业的占13.6%。从文化程度来看,农村居民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从1985年的35%提高到2006年的61%。农民外出务工以从事第二、三产业为主。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在第一产业从业的劳动力占2.8%,在第二产业从业的劳动力占56.7%,在第三产业从业的劳动力占40.5%。

(三)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1978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33.6元,到2007年达4140.4元,比1978年增长近30倍,年均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7.1%。随着外出务工农民数量的增加,在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中,以农业收入为代表的家庭经营收入比重呈现下降趋势,而以外出务工收入为代表的工资性收入比重却稳定上升,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2007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596.2元,比1985年的71.71元增长21.3倍;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也由1985年的18.0%上升到2007年的38.6%,上升了20.5个百分点。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主要是由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增长推动的。1997年以来,农民外出务工收入一直呈两位数增长,在工资性收入中占有突出地位。2001年,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占工资性收入的比重为36.5%,到2007年,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占工资性收入的比重已经达到40.8%。乡镇企业支付职工工资达l3706亿元,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收入l44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8%。

随着农村社会化、商品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以及工资性收入的比重的提高,农村居民以实物收入为主的状况逐步被货币收入所替代。2007年农民现金收入达4958.4元,比1980年的113.12元增长42.8倍,货币收入率提高到85.6%,比1980年的52.3%提高了33.3个百分点。农民收入货币化程度提高,可支配能力增强,必将推动农民收入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使农民的生产、生活消费越来越多地纳入到全社会的市场经济循环中来,进而促进农民增收步伐的加快。2007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224元,比1978年的116元增长26.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6.4%。2007年中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1%,比1978年的67.7%下降了24.6个百分点。其中,1983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首次下降到60%以下,农村居民整体进入温饱生活阶段,到2000年又下降到50%以下,农村居民整体过上了温饱有余的生活,正由温饱向小康迈进。

(四)促进了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发展,增强了农业和非农业之间的交流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迁移也有利于冲破长期以来中国城市搞工业、农村搞农业的二元经济格局,开拓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有数据显示,中国城镇化水平已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07年的44.9%。据统计,2000年中国流动人口有12107万人,占总人口的9.56%,其中从农村流出的有8840万人。2008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041万人。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国人口130628万人中,流动人口为14735万人,其中,跨省流动人口4779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流动人口增加296万人,跨省流动人口增加537万人。全国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56157万人,占总人口的42.9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74471万人,占总人口的57.01%。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6.77个百分点。

与西方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同的是,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既有流出又有回流的动态过程。中国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的主体始终处于一种流动状态,并未成为输入地稳定的移民,其中绝大多数仍将返回到输出地,即农民工的“回流”。外出劳动力的“回流”,能促进农村物资投资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扩大对农田基建、农机购置等的投入,有利于农技推广和农民技能的提高。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回流”,也把诸多先进技术、经营管理的新经验、生活新理念带回家乡,增强了农业和非农业之间在信息、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并能对家乡农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打破农村的封闭状态。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EB/OL].stats.省略/tjfx/ztfx/jnggkf30n/, 2008-10-17.

2、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stats.省略/tjgb/nypcgb/qgnypcgb/t20080221_4024636 55.htm,2008-02-21.

3、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stats.省略/tjgb/rkpcgb/qgrkpcgb/t20060316_402310923.htm,2006-03-16.

4、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关于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快速汇总结果的公报[EB/OL].stats.省略/tjgb/nypcgb/qgnypcgb/t20020331_15504.htm,2001-08-29.

家务劳动总结篇6

【论文关键词】劳动价值论;知识性劳动;价值创造;总体工人

1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特别是信息技术和智能自动技术在几乎所有领域对人类劳动的不断替代,人类劳动正面临着一场革命,即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劳动开始被排除在经济过程之外的现象。美国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认为建立在新技术基础之上的劳动革命实质上是人类劳动结束的进程。并预言,一个多世纪后,在多数工业化国家,很可能不需要劳动了。…美国的约瀚·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说:“在信息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劳动价值论诞生于工业经济初期,必将被新的知识价值论所取代。”因此,正确认识新科技革命下知识对劳动价值的作用,进而正确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知识性劳动与价值创造

社会生产发展的历史过程,就是认识知识、积累知识并将知识应用于社会生产的历史过程,知识经济及其物化的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马克思认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这种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来源于社会的分工,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

知识是属于人的一种对象性的具有客观内容(信息)的意识形式。它不是人脑天生固有的,而是人通过人脑的意识思维活动对相关对象的观念掌握。知识作为人类认识客观事物一种能量的产物,是人类劳动的结晶或劳动成果,而不是人类劳动本身。这种结晶作为“一般人类劳动”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价值实体”。

知识经济最基本的特征表现为:劳动是创造、创新性的智力劳动,或称为知识性劳动,这种劳动是创造价值的主要源泉。知识性劳动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知识的形成和掌握需要更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往往表现为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例如,教育是对劳动者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的投资,而生产知识劳动者包括管理人员、工程师、高熟练程度的工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劳动都是这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第二,知识性劳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在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社会效用和它创造价值功能的时间是一致的,社会需要的瞬息万变和知识更新周期的不断缩短,使知识性劳动并不是一次性投入,而需要劳动者不断的学习,不断获取已有的更新知识成果。

第三,技术、信息日益成为生产中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在知识产品的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已经不再是被称为生产资料的的设备和工具,而是人的知识能量,它们成为劳动者的资本。正如马克思所言:“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消耗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直接劳动在量的方面降到微不足道的比例,……同一般科学劳动相比,同自然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相比,……却变成一种从属的要素。”

3知识经济下“总体工人”内涵的扩展

马克思明确提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过程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在一起了。”这表明,劳动既是体力也是智力的支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化而实现的。历史证明,也正是这种分工促使了科技文化的迅速发展和劳动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也是作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而发挥作用的。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创造价值的劳动不仅仅局限于直接的物质生产领域和物质产品的生产现场,劳动创造价值的方式也进一步社会化和复杂化,大量的知识劳动、科技创新劳动发生在与物质生产间接有关的社会化过程中,承认这些劳动创造价值并没有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而是对劳动价值论的深化认识。

4服务业与商品价值的创造

第三产业包括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产业,主要是指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的第三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均呈现经济服务化的势头。服务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也迅速提高,到20世纪90年代,高收入国家的服务业从业人数已上升到总就业人数的60%~70%,其中美国已超过70%。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论是针对物质形态的商品生产而言,他在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比例关系时,把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全免掉了。我们认为这是与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论有关的。在研究物质生产问题时,把非物质生产问题舍弃掉,着重对物质生产领域的问题进行研究,正是《资本论》中运用的抽象法使然。

既然经济结构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劳动价值论也应该与时俱进。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应该延伸到非物质生产领域,延伸到各种服务劳动中去。笔者认为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者的劳动也同样包括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同样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其具体劳动就是某项具体服务,抽象劳动则凝结在具有社会使用价值的服务中,如理发师的抽象劳动凝结在具体理发服务中,教师的抽象劳动凝结在具体的教学中。同时也要认识到只有对社会生产有益的服务劳动才创造价值,诸如航运、物流、旅游等,而对社会生产及社会风尚无益甚至有害的服务,诸如贩毒等虽然为某些人提供了服务,但不创造任何价值。

家务劳动总结篇7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知识性劳动;价值创造;总体工人

1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特别是信息技术和智能自动技术在几乎所有领域对人类劳动的不断替代,人类劳动正面临着一场革命,即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劳动开始被排除在经济过程之外的现象。美国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认为建立在新技术基础之上的劳动革命实质上是人类劳动结束的进程。并预言,一个多世纪后,在多数工业化国家,很可能不需要劳动了。…美国的约瀚·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说:“在信息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劳动价值论诞生于工业经济初期,必将被新的知识价值论所取代。”因此,正确认识新科技革命下知识对劳动价值的作用,进而正确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知识性劳动与价值创造

社会生产发展的历史过程,就是认识知识、积累知识并将知识应用于社会生产的历史过程,知识经济及其物化的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马克思认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这种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来源于社会的分工,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

知识是属于人的一种对象性的具有客观内容(信息)的意识形式。它不是人脑天生固有的,而是人通过人脑的意识思维活动对相关对象的观念掌握。知识作为人类认识客观事物一种能量的产物,是人类劳动的结晶或劳动成果,而不是人类劳动本身。这种结晶作为“一般人类劳动”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价值实体”。

知识经济最基本的特征表现为:劳动是创造、创新性的智力劳动,或称为知识性劳动,这种劳动是创造价值的主要源泉。知识性劳动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知识的形成和掌握需要更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往往表现为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例如,教育是对劳动者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的投资,而生产知识劳动者包括管理人员、工程师、高熟练程度的工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劳动都是这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第二,知识性劳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在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社会效用和它创造价值功能的时间是一致的,社会需要的瞬息万变和知识更新周期的不断缩短,使知识性劳动并不是一次性投入,而需要劳动者不断的学习,不断获取已有的更新知识成果。

第三,技术、信息日益成为生产中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在知识产品的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已经不再是被称为生产资料的的设备和工具,而是人的知识能量,它们成为劳动者的资本。正如马克思所言:“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消耗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直接劳动在量的方面降到微不足道的比例,……同一般科学劳动相比,同自然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相比,……却变成一种从属的要素。”

3知识经济下“总体工人”内涵的扩展

马克思明确提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过程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在一起了。”这表明,劳动既是体力也是智力的支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化而实现的。历史证明,也正是这种分工促使了科技文化的迅速发展和劳动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也是作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而发挥作用的。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创造价值的劳动不仅仅局限于直接的物质生产领域和物质产品的生产现场,劳动创造价值的方式也进一步社会化和复杂化,大量的知识劳动、科技创新劳动发生在与物质生产间接有关的社会化过程中,承认这些劳动创造价值并没有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而是对劳动价值论的深化认识。

4服务业与商品价值的创造

第三产业包括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产业,主要是指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的第三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均呈现经济服务化的势头。服务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也迅速提高,到20世纪90年代,高收入国家的服务业从业人数已上升到总就业人数的60%~70%,其中美国已超过70%。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论是针对物质形态的商品生产而言,他在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比例关系时,把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全免掉了。我们认为这是与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论有关的。在研究物质生产问题时,把非物质生产问题舍弃掉,着重对物质生产领域的问题进行研究,正是《资本论》中运用的抽象法使然。

既然经济结构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劳动价值论也应该与时俱进。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应该延伸到非物质生产领域,延伸到各种服务劳动中去。笔者认为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者的劳动也同样包括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同样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其具体劳动就是某项具体服务,抽象劳动则凝结在具有社会使用价值的服务中,如理发师的抽象劳动凝结在具体理发服务中,教师的抽象劳动凝结在具体的教学中。同时也要认识到只有对社会生产有益的服务劳动才创造价值,诸如航运、物流、旅游等,而对社会生产及社会风尚无益甚至有害的服务,诸如贩毒等虽然为某些人提供了服务,但不创造任何价值。

家务劳动总结篇8

加快劳动力转移步伐

—某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研

要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全面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农民增收,加速小康社会进程中,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推动城镇化进程是关键。

一、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现实需要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调整农村就业结构,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大战略。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跨区域流动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农民工已成为我国新一代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既为城镇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促进了城镇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又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渠道,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但随着农业技术进步,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农业和农村内部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减弱,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农村社会治安的稳定埋下了隐患。当前,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农民增收,成为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二、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特点

(一)发展现状

我县是一个典型的热区农业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增长较快,至2004年9月,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2500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高速增长,使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任务更加艰巨。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始终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来抓。通过加大劳务输出宣传力度,逐步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加大劳动力培训力度,多方寻找用工信息,加强信息反馈和跟踪服务等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全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

至2004年9月止,全县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524人(累计数),占全县剩余劳动力总数的52.2%,仅2004年1至8月,全县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616人,其中,境外3人,省外456人,省内430人,县内2727人。

(二)主要特点

1、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于加工业和服务业。从转移的行业和领域来看,加工业和餐饮、批发零售等服务业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全县6524名外出务工人员中,从事加工业和服务业的人员居多数。

2、省内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地区。因受农村富余劳动力素质、就业机会和就业观念的限制,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于省内。全县6524名外出务工人员中,在国外实现就业的有7人,占总数的0.1%;在省外实现就业的有1652人,占总数的25.3%;省内州内实现就业的有4865人,占总人数的74.6%。

3、兼业性的短期转移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以兼业性的短期转移为主。农忙务农,农闲外出务工经商,转移的时间长短因家庭劳动力的多少与外出务工收入的高低密切相关。在县内务工的人员大多属于此类。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转移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逐步得到了提高,但从整体来看,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还很低,与劳务市场的需求不相适应。全县6524名外出务工人员中,高中、中专以上学历者有755人,占总数的11.6%;初中文化有5069人,占总数的77.7%;初中以下学历者有700人,占总数的10.7%。

(二)有组织转移的劳动力比重不高。目前由于我县劳动力市场还不完善,中介组织也不够健全,加上组织引导工作不到位,使得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形式比较单一,通过政府部门、单位及中介机构组织输出的比重小,经过亲朋好友介绍或自主转移的外出务工人员占有很大比例。特别是在县内实现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多是自发的、分散转移,由劳动部门和其他机构组织转移的人员所占比例不高。

(三)从业结构单一,层次低。从全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所从事的行业看,大部分选择批发零售等服务业及加工制造。从业结构简单,就业面狭窄,且层次较低,外出务工人员多集中在以手工操作为主,技能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作量大,工作条件差,报酬低。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发展不平衡。受就业观念和经济纯龅挠跋欤馗飨缯蚺甯挥嗬投ψ乒ぷ鞣⒄共黄胶狻>孟喽月浜蟮纳角缯蚺謇投ψ平峡欤媒戏⒋锏陌忧缯蚺謇投ψ坡V?004年9月,农村劳动力转移快的乡镇已达1189人,而转移慢的乡镇只有108人。

四、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分析

(一)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综合效益差。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受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及历史传统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县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城镇化水平低,2003年,全县城市化水平仅为22.47%,低于全州23.82%的水平,导致城镇集聚和辐射功能弱。加之,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增加,使得城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延缓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

(二)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发展乡镇企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载体。但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乡镇企业进入了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的转折阶段,处于“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机制有所弱化,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减弱。

(三)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全县5976名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中,高中、中专以上学历者只有719人,仅占总人数的12%;初中学历者有4946人,占总人数的82.2%;初中以下学历者有311人,占总人数的5.2%。受过专业技术培训,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则更少。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低素质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使得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领域和转移面越来越窄,转移难度加大。

(四)农村劳动力市场和中介组织发展滞后。从目前情况看,由于我县劳动力转移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劳动力的就业渠道不通畅,各种劳动力专业市场和职业中介组织不完善,为农民外出务工服务的信息反馈、中介服务和管理工作薄弱。加之,由于务工信息宣传传播方式单一,渠道不畅,农民不知道哪些地方有就业岗位,需要劳动力,对劳动力的素质有何要求等,外出务工还存在一定盲目性。

五、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一)加快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二次创业”,推动工业化进程,吸纳富余劳动力。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加速工业化进程,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按照“两结合、一提高”的要求,加快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二次创业”步伐,依靠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加大结构调整和改制力度。进一步抓好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建设,引导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从传统单一的服务行业中突破出来,转向创新性、开发性的农产品精深加工、贮藏保鲜、包装运输上来,竭力开辟发展的新途径和新领域。把企业做大做强,吸纳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

(二)加强小城镇建设,推动城镇化进程。通过城镇化的发展带动产业的发展,促进中小城市规模升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要充分利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省、州把元谋作为次级城市发展的重要机遇,科学布局,合理规划,逐步建成以县城为中心,重点城镇为区域经济次中心,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建设体系。最大限度发挥城镇辐射和集聚功能,不断开辟新的就业领域和岗位,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同时,改革小城镇户籍制度,放宽农民迁入小城镇居住的限制,允许农民自主进城定居,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创造条件。

(三)培育劳动力市场,加快信息网络建设。要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目标,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网络互联、资源共享、分级使用、分步实施”的原则,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起统一、完备、规范的现代劳动力市场,保证劳动力流动的灵活性,使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要加快县、乡两级信息网络建设,畅通信息来源渠道。充分发挥外出务工人员点多、面广、信息渠道宽的优势,努力建成政府、中介组织和个人相结合的多元化信息渠道网络。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加强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等在内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和完善保障就业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四)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要根据劳务市场需求变化,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充分利用县职业中学、成人技校和各级各类专业技术学校现有资源和设备,以技能培训为主,相关经济、法律常识培训为辅,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专业技术特长、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劳动者,不断提升元谋劳务品牌,增强元谋民工的竞争能力。制定和完善农村教育长远规划,从抓好基础教育入手,落实好农村教育“两基”工作,提高农村后备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层次,从根本上改变低素质、低层次的格局,使未来的劳动者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劳动者。

家务劳动总结篇9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服务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大。正确认识服务劳动的性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划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不应以是否是物质生产为标准,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服务劳动也是生产劳动。服务产品是一种用来交换的非实物劳动产品,是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商品。服务产品的价值是由生产服务产品的服务劳动创造出来的。

在现代经济的三次产业结构中,服务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升,发达国家大多已超过60%a,有的甚至高达70%以上,中国服务业发展落后,且起步晚,目前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也已超过33%。服务业在促进各国经济发展和吸纳就业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认识服务劳动?服务劳动是不是生产劳动?创不创造价值?成为理论界长期讨论的话题。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一、服务劳动是否是生产劳动

经济学说史证明生产劳动范畴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由于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人们对生产劳动内容的界定也就不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产劳动的认识是逐步深化和发展的。

最早对资本主义生产劳动进行探索的是重商主义者,他们的出发点是如何使一国的财富增加。早期重商主义者直接将货币看作财富的唯一形式,把贸易当作产生财富的源泉。晚期重商主义者继承了他们先驱的主要观点,但是他们已经意识到财富的生产是来自主体的活动即工业和商业。事实上,在重商主义者眼中的生产劳动,仅仅是能够赚取黄金货币的商业劳动。比重商主义稍晚,在法国出现了重农学派,他们在什么是生产劳动的问题上与重商主义者持对立看法。他们“把劳动的一定形式即农业看作创造财富的劳动,不再把对象本身看作裹在货币的外衣之中,而是看作产品一般,看作劳动的一般成果了。重农主义创始人魁奈说:“君主和人民绝不能忘记土地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只有农业能够增加财富。这两个学派在生产劳动问题上的看法,各有其不同的历史局限性。跟他们相比,亚当·斯密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前进了一大步,他突破了特定劳动形式的局限,提出了劳动一般的观点。“他抛开了创造财富的活动的一切规定性,干脆就是劳动,既不是工业劳动、又不是商业劳动、也不是农业劳动,而既是这种劳动,又是那种劳动。但斯密的理论也存在着局限,斯密认为:“制造业工人的劳动,可以固定并且实现在特殊商品或可卖商品上,可以经历一些时候,不会随生随灭。”而“家仆的劳动,却不固定亦不实现在特殊物品或可卖商品上。家仆的劳动随生随灭,要把它的价值保存起来,供日后雇佣等量劳动之用,是很困难的。在这里,斯密混淆了生产劳动和物质生产以及非生产劳动与非物质生产的区别。

马克思对生产劳动的分析采用了从一般到特殊的分析方法。在分析劳动过程时,马克思考察的是生产劳动一般,他撇开了各种特定社会形态,说明凡是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就是生产劳动。劳动过程“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而在对特定社会形态进行考察时,他说:“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因此,在考察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时,马克思进一步分析了生产劳动特殊,即与特定的历史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生产劳动。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实质是雇佣工人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对于资本家来说,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区分不再依据是否生产实物产品,而是依据是否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只有那些能为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的“直接同资本交换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而不管此时劳动生产的是实物产品还是非实物产品。如果劳动同某种收人相交换,却并不创造剩余价值,那么,即使劳动创造了实物产品,也只能是非生产劳动。因为对于资本家来说,这种不能为他带来剩余价值的劳动是毫无实际意义的。马克思指出:“劳动的物质规定性,从而劳动产品的物质规定性本身,同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之间的这种区分毫无关系。例如,饭店里的厨师和侍者是生产劳动者,因为他们的劳动转化为饭店老板的资本。这些人作为家仆,就是非生产劳动者,因为没有从他们的服务中创造出资本,而是把自己的收人花在这些服务上。因此,同一种劳动既可以是生产劳动,也可以是非生产劳动,关键取决于它是否使资本增值。“例如密尔顿创作((失乐园》,他是非生产劳动者。为书商提供工厂式劳动的作者,则是生产劳动者。”可见,区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并不是以物质生产作为界限的,并且,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也并非特指某种具体的劳动形式,而是只要是能够生产出新价值的劳动都应该是生产劳动。因此,能够生产出新价值的服务劳动也是生产劳动。

此外,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带来的巨大变化是深化认识生产劳动性质的现实依据。当今世界,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产业结构的变化显著,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服务劳动在社会总劳动中的比重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倘若我们仍把创造价值的劳动局限于物质生产领域,就会得出非常荒谬的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的劳动不是生产劳动、不创造价值。这显然有悖于现实和历史发展趋势。

二、服务是不是商品

服务劳动生产的是无形产品,我们称这种产品为服务产品,也可称之为“服务”。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服务是不是商品,关键看它是否具有上述属性,而不在于它是否以实物形态存在。

首先,我们分析服务是否为劳动产品,是否具有使用价值。有人认为,服务虽然是人类劳动但却没有实物产品。那么,作为劳动意义上的服务到底生产了什么?这种劳动的成果如何体现?其实,这种产品虽然看不见摸不着,生产出来的同时即被消费了,但它仍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第一,从服务劳动的投人看,有投人就必有产出,就必然生产出服务产品;第二,服务产品具有满足人的某种物质或精神需要的功能,是构成社会财富的重要内容,财富是与使用价值相等同的;第三,从消费者的消费后果看,有消费后果必有消费对象,既然有消费对象存在并被消费,就必然有这种对象被生产出来。那么,服务业的产出是什么呢?服务业的产出就是服务这种无形产品。这种产品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实是一种客观存在,只不过在它生产出来的同时就被消费了。

其次,分析服务产品是否用来交换,是否具有价值。在服务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交换确实发生了。消费者消费了服务产品后支付了费用;生产者收回货币,交付了服务产品,双方实行的是等价交换。确实,从服务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来看,服务生产完成后,消费者双手空空,什么也没有,这是因为服务产品已被他消费了。那么,服务作为交换的对象,是不是只是取得了“商品的形式”,有价格而无价值呢?马克思认为,商品之所以有价值,“仅仅由于它们是人的劳动的表现……不是因为它们本身是物,而是因为它们是社会劳动的化身。服务正是这样一种“社会劳动的化身”。只不过这种社会劳动不是“化身”在实物上,而是“化身”在非实物的无形产品上,“化身”在一种流动的运动着的形式上。马克思明确肯定这种价值的存在,例如在《资本论》第2卷中,他就认为不生产“使用物”的客运劳动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其实,衡量服务是不是商品,不在于它是否有形,是否能同提供这些服务的人分开而存在。马克思在谈到裁缝和歌唱家的劳动时说:“某些服务,或者说,作为某些活动或劳动的结果的使用价值,体现为商品。相反,其他一些服务却不留下任何可以捉摸的,同提供这些服务的人分开存在的结果,或者说,其他一些服务的结果不是可以出卖的商品。马克思此话的真正含意是指裁缝一类的服务提供的商品是一种能同自身分开存在的结果—将衣服做好了(注意,不是做好了的衣服)这样一种结果。这种结果由于能同裁缝自身分开而存在,因此,裁缝在提供这种服务时,不需消费者在现场,而是可以在这种服务完成以后,把这种服务的结果提供给消费者就可以了。消费者也完全可以在裁缝的这种服务完成后,对这种服务的结果进行消费和评价。如果这种结果不合格,消费者可以拒绝为此支付货币和拒绝消费,这种结果也就不能成为商品。因此,这种服务是其结果而不是过程表现为商品。而歌唱家一类的服务却不能象裁缝一样提供一种同自身分开存在的结果,而只能提供一种不能同自身分开存在的服务的过程。消费者必须在歌唱现场进行消费,而不能象消费裁缝的服务一样,等歌唱完了以后才对歌唱的结果进行消费。马克思在这里把服务分成了两种类型:一类是服务的结果体现为商品的服务,象裁缝一类的服务,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服务的结果在服务过程的最后时点上产生,服务过程和服务结果不具有同一性。对于这一类服务,生产过程不需消费者的参与,生产结果即服务结果可以体现为商品。而另一类是服务的结果不体现为商品的服务,如歌唱一类的服务,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服务的结果是在服务过程的每一个时点上产生,服务的结果就是服务的过程,两者具有完全的同一性,消费者必须参与生产过程。因此,对于这一类服务,其生产过程体现为商品。

由以上分析可知:服务是一种用来交换的非实物劳动产品,是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商品。

三、服务劳动创不创造价值

对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国内学者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20世纪$0年代初期有人认为,服务有价值,但不是服务劳动创造的,而是来自物质生产部门的价值转移;服务性劳动不形成价值,服务生产价格是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价值以类似生产价格形成的方式转化而来的;服务收人不是服务劳动者创造的,而是通过国民收人的再分配由物质生产领域转移过来的。90年代以来情况虽有所改观,但仍有不少论者认为服务劳动不创造价值,至少不是所有服务劳动都创造价值。如有的认为“对第三产业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不应简单地做出全称判断”;还有的则认为第三产业部门的价值不是由服务劳动创造的,而是由第三产业部门的非劳动要素创造的,传统的劳动价值理论容不了三次产业理论。这些观点都是值得商榷的。

家务劳动总结篇10

关键词:建筑行业;劳务分包用工;优劣势分析;专业工程分包;总承包企业;劳务工人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0-0171-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0.084

自1984年我国建筑行业进行改革以来,迄今已有三十年的历程。我国建筑劳务用工制度在这三十年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固定用工到自主招收农民工,国家推行建筑劳务基地化建设,再到以劳务分包公司代替包工头。可以说,劳务分包用工是近些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用工形式,在建筑行业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建筑劳务分包作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的根基,对整个建筑市场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已经有相当多的总承包施工企业选择由劳务分包公司实施劳务作业。但如同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样,劳务分包这种用工形式也有其优势和劣势,经过多年的发展,也逐渐形成了一些自身的特点。

1 劳务分包的界定

劳务分包是分包的一种,在建筑行业中相对于专业工程分包而存在。2001年建设部颁布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中将建筑业企业资质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三个序列,从行业法规的角度首次提出了“劳务分包”一词。2004年建设部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首次对劳务作业的分包进行了明确界定,它是指“施工总承包或者专业承包企业将其承包工程中的劳务作业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劳务分包企业完成的活动”。

依据《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和《建筑劳务分包企业管理暂行规定》,建筑劳务分包企业是指“从事木工、砌筑、抹灰、石制作、油漆、钢筋、混凝土、脚手架、模板、焊接、钣金、架线、水电暖通安装等十三个类别劳务作业的企业”。建筑劳务分包企业是劳动密集型组织,由管理人员和劳务班组(作业队)组成,其不能脱离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而单独存在。按照目前建筑业组织结构优化调整的目标,劳务分包企业是“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三大序列金字塔结构中的塔基,它是以提供建筑劳务分包为目的的分包。

2 劳务分包用工的优劣势分析

劳务分包用工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数量急剧增加。劳务分包用工之所以发展迅速,是由其独有的优势决定的。

2.1 劳务分包用工的优势分析

2.1.1 从总承包企业的视角看。建筑行业劳务分包这种用工方式对于总承包商来说其最大优势在于它提升了用工的灵活性。通常而言,劳务分包使得总承包商仅在劳务作业施工期间支付相关费用,在不需要的时候则不用支付相关费用,从而使得劳动力的成本变成可变的,而非固定的。这种用工的灵活性对建筑行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众所周知,建筑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具有波动性的特点,这种波动性是因总承包企业工程项目和产品结构的变化而引起的。建筑产品和劳动技能都不是单一的,因此,建筑施工需要的劳动技能非常广泛。而劳务分包这种灵活的用工方式正符合建筑行业施工的需求。总承包企业可以不需要直接雇佣大量劳动力,通过劳务分包公司就可以满足劳务作业施工的需求,这样就避免了与劳务工人直接签订劳动合同,摆脱了劳动力招聘和解雇的法规约束。此外,劳务分包用工还有利于总承包企业降低劳动力成本,不仅降低了总承包企业直接雇佣劳动力而产生的成本,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避免了相关法律法规对雇佣劳动力约束所产生的成本(企业在雇佣工人一段时间之后,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要求,要赋予工人一定的权益,比如社会保障、带薪休假等,这些都会大幅度增加总承包企业雇佣劳动力所产生的成本)。

2.1.2 从劳务工人的视角看。对于大多数建筑工人(农民工)来说,长期稳定的工作是无法实现的,甚至没有这种可能性。现实中的选择往往是要么定期受雇于劳务分包企业,要么在临时的劳动力市场上作为个体劳动者寻找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定期受雇于劳务分包企业就会有明显的优势。尽管临时工的日工资会高一些,但是工人们更喜欢正式工的状态,因为正式工能给工人带来一种社会团体的感受、一定程度的社会保障以及获得劳动技能的机会。因此,劳务分包这种用工方式能加强工人群体之间的紧密关系,为劳务工人带来一定的安全感。此外,劳务分包这种用工方式有利于农民工权益的保护。有资质的劳务分包是以合法的经营方式进行经营,吸纳农民工也是受劳动合同约束的,劳动关系更加稳定,农民工的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保护。很少有被无故拖欠和克扣工资的问题,即使是特殊原因引起的拖欠,也因责任界定清晰而受法律保护,从而维护了农民工的权益。在青岛市调研过程中发现,青岛市近些年来几乎没有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上访事件。青岛市通过实施“两个规范”管理(建筑劳务分包资质管理和建筑劳动用工合同管理)、“双报”管理(建筑项目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支付网上月报)、“双卡”管理(建管亲情卡和爱心工资卡管理)等措施,以及实行建筑业“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管理,确保了农民工的工资能够足额按时发放。

2.2 劳务分包用工的劣势分析

上述优势是劳务分包用工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的原因所在,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劳务分包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劣势,突出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2.2.1 从总承包企业的视角看。总承包企业有时会对劳务作业施工失去控制,进而影响到工程质量。劳务分包企业向总承包企业提供劳务时,总承包企业需要对劳动力施工进行监督,来提升工程质量。笔者认为,总承包企业可以选用与其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劳务分包企业或者通过劳务分包企业雇佣专业技能人员来对工程质量进一步加强控制。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总承包商可以通过劳务分包用工获益,而且对建筑工程质量没有任何负面影响。

2.2.2 从劳务分包企业的视角看。劳务分包企业不仅要缴纳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还要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为农民工购买医疗、养老、失业保险等,劳务分包企业一旦成立就必须支付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这就意味着劳务分包企业与个体“包工头”竞争不具备优势,劳务分包企业只能是微利,支出成本远远高于其他劳务组织形态(施工企业自有劳务班组和包工头队伍),因此,在目前激烈的劳务市场竞争中还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

3 我国建筑行业劳务分包用工特点总结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建筑市场,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带动了中国城市建设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建筑施工以总承包为首、专业承包企业为主干、劳务分包企业为依托的组织框架正在逐步形成过程中。随着市场竞争激烈化程度的加大,建筑施工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业主对建筑施工质量及进度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出于有效控制成本、不断增强自身竞争优势、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考虑,劳务分包今后在建筑行业的影响力将会不断扩大。劳务分包用工是近些年来建筑行业兴起的一种新的用工方式,其运作简单、便于操作,是生产过程细分的一种较好的模式,符合现代建筑行业规模化大生产的发展需要。从总体趋势上来说,随着劳务分包有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和规范,劳务分包的优势会进一步得到提升,劳务分包企业取代“包工头”队伍势在必行,是建筑劳务市场发展的大方向。培育并形成一批合理流动、专业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劳务分包企业是建立农民工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有利于遏制转包、挂靠、违法分包、“包工头”式用工的混乱现象,对于促进建筑行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3.1 用工形式是建筑行业用工制度变迁的重要因素

在我国建筑业用工制度经历了几次明显的变迁,从固定用工到自主招收农民合同工,农民合同工的不稳定性又加深了用工制度的改革,国家推行了建筑劳务基地化建设,稳固了施工一线的作业人员――农民工。最后一次制度变迁使用工模式向更加正规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以专业的劳务分包公司代替包工头。在整个制度变迁过程中可以发现,用工形式才是我国建筑劳务用工制度变迁的最为重要的变量。

3.2 我国建筑劳务分包用工制度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从2001年我国开始发展劳务分包以来,至今已有11个年头,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可以说,我国建筑行业劳务分包制度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劳务分包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数量逐年增多,劳务分包市场已初具规模。目前,劳务分包制度正逐步由治理整顿进入到规范发展阶段。我国政府和建设主管部门对建筑劳务分包高度重视,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建筑劳务人员供需矛盾突出,劳务人员年龄结构呈老龄化趋势、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的背景下,政府为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和企业用工行为,改善务工人员就业环境,强化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建立劳务分包制定、发展建筑劳务企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山东省调研过程中了解到,2005年山东省劳务分包企业275家,占山东省建筑企业总数的4.7%。截至2012年,山东省劳务分包企业已经增长到约2741家,占山东省建筑企业总数的比重已达到25%。青岛市建筑劳务分包走在了全国的前列,2012年青岛市有劳务分包企业380家,占青岛市建筑企业总数的32.5%。这些数据都进一步表明,我国建筑劳务分包制度建设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3.3 我国建筑行业劳务分包用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3.1 劳务分包用工带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劳务分包对推进建筑业的良性发展、细化社会分工、提高建筑施工企业效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总承包商可以不用直接雇佣大量劳动力,避免了与劳务工人直接签订劳动合同,避免了劳动力招聘和解雇的法规约束,总承包商通过劳务分包商就可以满足劳务作业施工的需求。

3.3.2 劳务分包用工促进了我国城乡居民的充分就业。对于大多数建筑工人(农民工)来说,长期稳定的工作是无法实现的,甚至没有这种可能性。现实中的选择往往是要么定期受雇于劳务分包商,要么在临时的劳动力市场上作为个体劳动者寻找工作。而受雇于劳务分包商的劳动者比临时在市场上找工作的个体劳动者具有优势,而且能加强工人群体之间的紧密关系,为工人带来一定的安全感。客观上来说,劳务分包这种灵活的用工方式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城乡居民的充分就业。

3.3.3 劳务分包用工推动了社会进一步关注农民工群体。近年来,通过劳务分包用工这种灵活的用工方式吸纳了大量的农民工群体从事建筑业的工作,同时拖欠农民工工资、侵害农民工权益的现象屡禁不止。这些客观事实进一步引起了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极大地推动了政府和社会对于农民工群体的普遍关注。

3.3.4 劳务分包用工加强建设等主管部门的合作。当前对于建筑行业农民工的管理主要由建设部门来完成,建筑行业的农民工签订建筑行业的劳动合同,而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范畴。然而,在实际实施劳务分包的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劳动关系领域的问题,包括劳动合同、劳动争议、劳动者权益保护等多个方面,促进了我国住建部门、人社部门、工商部门等之间的合作。

3.4 我国建筑行业劳务分包用工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我国建筑行业劳务分包发展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劳务分包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我国劳务分包制度配套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建筑劳务分包秩序尚缺乏有效的监管,劳务分包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进行规范劳务作业分包的需求。建筑农民工的基本权益尚未得到有效保障,劳务分包企业与农民工缺乏规范的劳动合同约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建筑农民工培训和技能鉴定也缺乏有效的资金保障,建筑农民工社会保障福利待遇存在“真空”。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政府部门要继续完善我国建筑劳务分包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加强对建筑劳务分包市场秩序的有效监管。大力扶持劳务分包企业的发展,建立建筑劳务用工信息数据库,调剂劳动力的供需平衡。切实维护和保障建筑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多渠道筹措培训资金,建立农民工培训基金,广泛开展建筑农民工培训和技能鉴定,提高建筑农民工素质。此外,还要建立健全建筑业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解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加快建筑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的步伐。

3.5 导致当前困境的政策、企业和务工人员等原因

政策层面,现行法律法规规定与建筑市场现状不协调是阻碍劳务分包企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政府对总承包企业用工监管的力量有限,政府很难实施有效的监管,对劳务分包市场的劳务交易、合同备案监管很难全部覆盖。而且,目前也缺乏扶持劳务分包企业发展的政策,税收没有优惠,不利于劳务分包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企业层面,由于“包工头”承揽劳务作业尚未得到有效禁止,在行政监管不到位的地区,总承包企业与“包工头”私下交易的现象仍然存在,这就导致了劳务分包市场秩序混乱。部分劳务分包企业存在“空壳运转”的现象,严重制约了建筑劳务分包的规范发展,扰乱了建筑劳务分包市场的秩序。而且,企业规章制度不健全,经营管理粗放,也制约了劳务分包企业健康发展

务工人员层面,愿意从事建筑劳务的人数正逐步减少,尤其是许多新生代农民工不愿意进入建筑行业,凡是能靠其他途径生存下去的,没有人愿意做建筑工人,这就不利于建筑行业劳务分包的发展。农民工整体素质不高、权益意识比较淡薄,与劳务分包企业签订合同率低,双方没有建立起稳定的劳动关系,会影响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不利于其向产业工人转化。

3.6 目前总承包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压力比较大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目前政府对劳务分包企业的管理相对比较薄弱,主要还是针对总承包企业进行管理,相应的责任划分不是特别清晰。比如,一旦发生拖欠工资或安全问题等,多数情况下首先要追究的总承包企业的责任,而劳务分包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较少,权责不统一。一家企业的相关负责同志提到,希望政府用客观的方式来判定双方的责任。比如,工地上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则应该首先由安全局对事故级别和原因进行定性,如果是由于总承包方管理不善而引发的事故,则由总承包企业承担责任,如果是由于工人自己或劳务分包企业原因引发的事故,则应由劳务分包企业来承担责任。

针对目前总承包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权责不统一的现象,笔者建议,要明晰总承包和劳务分包企业的责任和义务。总承包企业必须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用工管理,建立劳务作业管理制度。对因工程项目违法分包、非法用工、劳务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的质量、安全问题以及劳务纠纷引发的,总承包企业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劳务分包企业也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劳务分包企业应对所属施工队和劳务作业班组进行直接有效的管理,杜绝施工队和作业班组挂靠的现象发生。

3.7 建筑农民工转化为产业工人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近十几年,我国城乡之间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不断拉大。在今天的中国,沿海与内陆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极其悬殊。为了生存,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力不得不背井离乡,踏上艰难的外出打工之路。但城乡二元制的体制壁垒依然根深蒂固,他们和城市之间隔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被阻隔在城市之外。

很多建筑农民工已经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了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他们已经很少从事农业劳动,农业收入也只占他们家庭收入的很小比重,但他们依然没有办法彻底摆脱农民的身份,依然没有办法在城市里找到一个可以安置自己家庭的空间,依然没有在城市长期定居的可能性。建筑工人和农村联系更为紧密,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农忙季节返乡从事农业生产,对农民的身份也最为认同。

建筑行业今后的一个发展趋势就是将农民工转变为产业工人,以有效解决当前建筑业农民工供给不足的问题,然而,在将建筑业农民工转变为产业工人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发挥好我国各种公共资源的作用,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建筑农民工生活的良好氛围,加快建筑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尽量留住农民工在建筑行业就业,以满足建筑行业用人方面的实际需求。同时,还要高度重视行业农民工培训工作,为进入建筑业的农民工提供就业培训,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和技能水平,从而促进建筑农民工与社区居民的交往,进而加快建筑农民工向产业工人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封金财,王炳生.施工企业劳务分包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建筑经济,2008,(4).

[2] 段培鹤.施工企业劳务分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经营管理,2009,(7).

[3] 贺建中.是任重还是道远――对完善劳务分包市场的思考[J].施工企业管理,2005,(7).

[4] 严晓东,倪伟.对我国建立建筑劳务分包制度的思考[J].建筑经济,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