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初级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9 01:08:48

建筑初级论文

建筑初级论文篇1

[关键词]建筑学职业素质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体系

[作者简介]李慧勇(1977-),男,山东聊城人,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李军生(1955-),男,山东蒙阴人,聊城大学副校长,教授,主要从事建筑设计教学与管理工作;程兴国(1980-),男,山东聊城人,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城市规划研究。(山东聊城252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度聊城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筑设计初步”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31101)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7-0132-03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业一直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这就需要我国的建筑学教育肩负起前所未有的发展使命和社会责任。但是,我国传统的建筑学教育在对建筑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与社会需求存在着较大差距,学生缺乏职业化的素养,适应职业岗位时间较长,一般得有老工程师帮带1~2年。我们的建筑学教育要符合建筑教育职业化的要求,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有实践应用和职业适应能力的创新性、应用型复合人才,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对笔者主持的聊城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筑设计初步”课程的教学体系进行了总结,旨在探讨建筑学专业基础教学中如何把“职业化教育”思想灌输于建筑学的启蒙教育之中,使建筑设计初步成为建筑学专业的“专业入门”及“职业入门”的课程,为培养未来的建筑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建筑设计初步教学体系的反思

建筑设计初步是建筑学本科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教学体系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建筑学专业的认识以及学生能否掌握好基本功,培养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建筑观和养成科学的工作方法。基于该课程在建筑学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国内各建筑院系历来都将其作为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贯穿于教学当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几乎所有的建筑院校都对该课程进行了改革,有的全面更新,有的局部调整,各有特色。目前较常用的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

1.以基础表达技能为主的基础训练型教学体系。这一类型的建筑设计初步课程由建筑初步理论课和练习作业两部分组成。(1)这种教学体系的理论课主要是“填鸭式”的讲授。理论课主要包括建筑构成要素、建筑基本属性、建筑构图原理、中外著名建筑简介等。课程涉及面广,内容十分庞杂,几乎是整个建筑学专业在校所有理论学习的缩影。然而,和这些庞杂的内容相比,学习课时却很紧张,学生的学习过程基本只能是感性熏陶。在教学方法上,整个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围绕着教师展开,以教师讲、学生听为基本特征。教师的教起主导作用,掌握并控制着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学生是观众,是“徒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缺乏信息反馈和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互动相对单一,缺乏有意识的职业素质要求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的设计。(2)这种教学体系的作业训练部分主要是基本表现技能的训练。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绘制线条图、建筑识图和制图、字体练习、渲染技法等。训练作业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形式造型的基础,或是风格、观念主导的形式主义,或是摹仿、诱导的造型拿来主义。基本采用“以画养技”的方法,老师定范图,学生临摹,以此增进学生感性认识和基本功。这种做法造成学生主动创造很少,过分依赖感性的“悟”而缺少理性的“导”。另外,这种教学体系使作业练习和理论教学联系松散、严重脱节。在一年级内,通过这种教学体系的教育,学生对建筑学专业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从而导致学生很难树立起初步正确的建筑观,对建筑设计初步与建筑学之间的关系也不能自觉。这和“专业入门”及“职业入门”要求相差甚远。

2.以建筑设计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认知型教学体系。这种教学体系的教学组织理论基础就是认知心理学。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因此,这种教学理论的认知主体是没有任何建筑学专业知识的大学新生,认知对象是基础性的建筑学专业内容,信息加工是建筑表达。该种教学体系把“认知”看成组织课程教学的关键。该型课程体系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认知过程,使学生比较顺利地进入专业领域,并为后续的建筑学专业学习打下全面而扎实的基础。这种教学体系的教学目的由重点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修养和自我悟性转向理性培养,由侧重手工技巧训练向侧重创造性、建筑思维方面训练。课程教学体系上以一系列的小建筑设计为主线,附带理论课和基本训练课,让学生更早地进入“专业角色”。学生在学会初步识图和认识建筑后需完成一系列单项分解的小设计,表现技法和一系列小设计同步训练,取消了单独的理论课,理论课主要结合设计教学同步进行。

这种教学体系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一是现在建筑学刚入学的学生美学素养低、空间体验能力弱和动手能力差尤为突出。一年级就把建筑设计全面引入,造成学生很盲目,带来一定的难适应性。二是教师在辅导学生时要费力地讲解许多复杂的到高年级才会学习到的建筑技术问题,无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建筑设计。三是计算机的普及、运用和互联网的发展,引发了建筑学自身、建筑学与社会之间乃至社会生活及社会结构等方面的根本性变革。计算机的精度和效率有着手工所无法比拟的优势,由此计算机绘图与数字虚拟空间的应用大量替代了传统的手工图纸与模型,造成了建筑表达基本技能的训练有所削弱。四是由于理论课融入各个设计之中,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内容,因此对各个学生的辅导讲解缺乏系统性,标准不一,教学结果不甚理想。

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自2007年开始招收建筑学本科,办学伊始,学院就明确了建筑学专业的发展思路与人才培养目标,即“广泛吸收国内外重点建筑院校建筑教育的有益经验,并着力加强与地方传统建筑院校在教学上的交流与合作;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注重专业教育的整体结构和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与职业技能的培养,注重多学科的渗透以及建筑理论的发展前沿,强化以建筑学为核心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教育,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和发展潜力”。教学团队针对以上两种教学体系进行反思,在教学体系上进行了新的探索。我们认为,课程设置应和最终的职业素质要求结合起来,阶段要求应和最终要求一致,应从职业能力培养角度上探讨建筑设计初步的课程体系改革。我们明确提出建筑设计初步的教学核心目标是:创造建筑师职业语境,使学生初步认识建筑、建筑设计。

三、职业化导向下的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教学体系

针对我们的核心教学目标,结合以上两种教学体系的优缺点,将其有机融合、取长补短,教学团队制定了建筑设计初步的教学体系:通过建筑形态设计基础训练,加强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并结合建筑方案设计的基本步骤、内容和方法,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功能与形式、空间与形态的基本问题,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小型建筑方案设计的创造能力;结合注册制度对职业建筑师的要求,适当增加建筑制图的标准化要求,并在建筑表达技能方面得到基本的训练,为后续的专业设计课学习奠定基础。该教学体系以强化“职业化教育”的教学理念为导向,将建筑设计初步课程归结为三大教学内容体系和五大知识模块结构(详见134页图)。具体教学方法和教案设置如下:

1.理论、表达与实践一体化。建筑教育以培养职业建筑师为目的,而作为一名合格的建筑师,应该具备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1)以设计原理的基础理论为专业知识主线。从建筑设计初步的第一节课“建筑认识”至最后一个课程设计训练环节“建筑设计入门”,以设计原理的理论教学贯穿于整个建筑设计初步课程始终。建筑设计初步课程结合课程设计训练的讲课,系统讲解相关设计原理,包括形态构成的概念,建筑形式的基本要点(点、线、面的变化)、形式与空间,空间的组合关系,流线与空间序列,空间构成规律。教学中强调对适用、经济、技术、美观诸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组织的理解;将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贯穿到学生各个课程设计训练中去,并随着课程设计对象综合性的不断加强,而不断加深学生对设计原理的深入理解。(2)以设计的过程与方法训练为专业知识主干。通过贯串第一学年的“形态构成基础”课程训练系列教学,了解建筑设计的步骤与基本方法,是设计基础教学的重点。通过涵盖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及空间等形态设计训练作业,借助于模型等偏重操作训练的作业以及建筑方案设计训练的作业,强调展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造能力、艺术追求和思维灵感,从而帮助学生把富有灵感的想象集中于对建筑本体的认识,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建筑形态与先进理念。(3)以建筑表达手段的训练为专业知识支撑。通过对平面与立体空间构成的表达、概念设计模型和构成模型的制作,钢笔、水彩等建筑表现画的练习以及建筑抄测绘制等方面的操作,培养学生掌握对中小型建筑设计对象的表达能力,直接支撑和帮助学生在基础训练中,对设计对象在头脑中的图像思考和对设计对象的形象表达。

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教学计划的组织,根据建筑学专业教学大纲规定,建筑设计原理讲授、设计与形态设计基本能力的训练,以及建筑表达这三大部分内容相辅相成,平行进行,统一组织在第一学年的两个学期之中,这样的教学计划和组织方式有利于理论理解和形象设计结合,促进脑与手相连,逐步支撑起学生全面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建立全面的建筑设计观,培养与此相一致的综合设计能力、研究能力和创造性。

2.突出职业素质的实践教学。建筑设计初步课程的实践教学占有一定比例,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验证,也是实现课程教学思想的保证。建筑设计初步是一门非常注重实践性的基础训练课,教学过程应该始终围绕渐进式的设计作业组织,提倡基本理论、方法的讲授和教学讨论密切结合的专业教学思想,通过实际作业在理论意义上的讨论和对设计对象的不断修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实践教学内容。在突出教学实践过程的设计性特点的同时,根据各个阶段不同设计作业教学要求的侧重点的不同,设计渐进的、有针对性教学目的的、具有有效的表达方法与手段的实践教学训练。从单项到综合作业,以创造型实验设计完成教学目标。为此,在三大教学内容体系和五大知识模块结构的基础上,整个课程体系按先后顺序又分为线条构图练习、平面构成练习、立方体构成练习、建筑测绘与表达等7个实践训练子项。这7个实践训练子项结合课程体系的综合性特点,注重模块系列的时序性、模块单元的完整性、模块时段的可塑性、模块内部子项的多样性,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体系。(2)实践教学中协作精神的培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进行协作性实践,部分设计训练分组合作,可年级内跨专业、跨班级合作,许多单项课程训练也采用与校外联合教学的方式,从而调动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3)实践教学方式。全面的建筑设计观的培养建立,必须要在因素多变的设计训练中进行才能深入有效,使得综合能力的培养成为建筑设计初步课程实践教学的主干,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成为关键。实践教学采取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教师课堂指导为辅的组织形式。我们采取的教师指导方式,包括:互动式指导——“因人施教,培育个性”,针对每个学生在作业与训练中出现的问题,与学生进行互动式教学指导手段,鼓励学生提问和对问题进行讨论,在作业过程中,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相互交流;开放式讲评——注重引导学生相互评图,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和分析与判断能力,打破师生的一对一交流,加强评图手段,进行小组评图、年级公开讲评,实现开放式交流。

通过几年来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基本达到研究性、创造性、综合性的教学效果;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研究性、探索性、学习积极性,加深了对艺术的感知力、对事物的洞察力以及社会文化的敏锐感;在同一目标下,学生的学习可以有多种选择性,课堂形式及教学方式丰富多彩;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学生之间交流广泛,拓展了学生的知识结构。

四、结语

面对建筑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建筑学基础教育改革也应该与时俱进,以职业化素质为导向,准确定位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有实践应用和职业适应能力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专业人才,使建筑设计初步课程真正成为建筑教育的“专业入门”以及未来建筑师的“职业入门”。

[参考文献]

[1]刘甦,赵继龙,仝晖,等.面向区域创新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7).

[2]邸芃.建筑学专业职业化教育模式研究[A].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中央美术学院,荷兰代尔夫特技术大学.2007国际建筑教育大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建筑初级论文篇2

关键词: 文化建筑设计; 风险识别; 风险评价; 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 TN911?34; TM4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6)07?0107?05

Abstract: Since the potential risks and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of the cultural building design project are ignored frequently, the risk management of building design project for C cultural center i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studied by means of project management and risk management the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On the basis of Delphi method and expert interview method, the 39 risk factors of the project are perfected and determined by collection, induction and modification. The risk evaluation grading table of risk influence degree and risk possibility was designed and quanti?fiably graded with expert grading method. The probability influence matrix is used to quantitfiably evaluate the grading data after reliability verification. The project was successfully carried on and run. The occurrence of risks is avoided, and the project management level is improved.

Keywords: cultural building design; risk identification; risk evaluation; risk management

0 引 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各个城市对内在文化的迫切追求,而文化建筑正是可以承载历史、人文精神的一个载体,展现城市的精神风貌和人民的精神文化,备受各界关注。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激烈的设计竞争,公司内部为了实现利润的稳步增长和保持行业的领军地位, 往往忽视了潜在的风险,项目过程中不断出现问题[1]。

在目前国外的研究中,风险的识别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AHP),风险列举法,系统分析法,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表格与问卷调查识别法,风险因素预先分析法,影响图法和其他图形方法,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等这几种[2]。通过大量文献对国内外工程项目风险的识别、分类、指标体系构建及风险评价理论总结可以看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研究愈趋透彻和详细,总体呈现出三个发展趋势:从工程整体风险研究逐步转入工程各阶段风险研究、从定性研究逐步倾向定量研究、从理论研究逐步深入到实证研究[3]。

国内外目前对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主要偏重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较少,大部分偏重于对工程项目整体的研究,对建筑项目设计环节的研究不多,尤其对某一类型建筑项目设计阶段的风险(如文化建筑)的研究更为稀少,对于风险管理策略方面,大部分偏重站在中立第三方的角度分析建筑设计风险问题,以设计企业(乙方)角度上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希望通过文献理论的学习,借鉴一定的方法,以设计企业的角度,根据实际经验,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识别出C文化中心建筑项目各个设计阶段的风险因素并进行量化评价,对其中的重大风险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方法[4]。

就以上问题,从建筑设计公司角度出发,以C文化中心建筑设计项目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以及项目的实际情况,通过识别项目的风险因素,评价出项目的风险等级,针对其中的关键风险,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经验相结合,运用风险管理的工具,通过加强风险控制、规避风险等手段,优化C文化中心建筑设计项目的风险管理,降低项目运行过程风险的发生,提高项目组对项目的管理水平[5]。

1 管理理论及项目背景分析

文化类建筑与其他公共建筑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赋予了文化品位和历史的内涵,承载着城市精神理想和城市历史渊源,属于高雅建筑的范畴,是一座城市的地标。

本文站在乙方(设计公司的角度上),将完整的文化建筑设计阶段作为一个项目整体,按照设计的内容和时间进度将项目分为三个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文化建筑设计阶段内容如图1所示。

1.1 文化建筑设计项目风险现状和特点

文化类建筑作为一个特殊的设计类型,具有较强的历史性、艺术性、特定功能性以及文化的承载性。因此与一般的建筑设计相比,文化建筑设计无论是在前期招投标还是后续的设计阶段都相对谨慎和复杂,文化建筑设计风险除了具有一般建筑项目的风险之外,还具有一些特殊的特点[6]:不具备同质性,对设计师的要求更高;对企业名誉影响重大;社会性较强,公众接受度风险不确定性大;利益方更为复杂,风险因素来源众多。

1.2 文化建筑设计项目风险管理

识别风险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只有准确识别出项目潜在的风险,才能进一步展开后续的评价和应对工作。目前风险识别最常用的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情景分析法和事故树法等。其中使用德尔菲法的好处是能发挥出专家们的作用,充分表明自己的意见,集思广益,准确击中问题,同时又避免了集体会议中碍于情面不好发表不同看法的情形发生。建筑设计项目的风险评价主要有专家评分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决策树法等几种。

1.3 C文化中心建筑设计的项目背景

本文研究的公司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开展建筑设计项目的大型国有企业之一,面对日趋激烈的建筑设计竞争市场,公司确立了规范的经营利润考核机制,开始现代化企业管理。公司建筑设计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一般采用“平衡矩阵型组织结构”。C文化中心是某市近两年的省级重点项目,自立项前就受到社会上的广泛关注。通过优中选优的建筑设计,彰显C市的历史底蕴、时代精神和现代城市文化内涵,体现世界水平的前瞻性及独创性,创造一个功能合理、设施完善、国内一流、面向世界的高雅艺术殿堂。

1.4 C文化中心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针对公司是否继续参加C文化中心投标进行部门讨论。经过会议分析,关于C文化中心项目得出了如下几条看法:业主要求高,公众接受度难掌握;招标竞争残酷;投标成本难负担;自负盈亏经营模式恐没有优秀设计师参与;时间紧,任务重。

在以上初步讨论结果的基础上,决定采取一些方式和手段,对C文化中心建筑设计项目从初始投标到设计结束各阶段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具体的风险评估,根据评估出的项目风险程度决策是否参与投标,如可以参与投标,则对投标准备工作及假设中标后设计深化后续阶段的开展初步筹划一些措施,做到未雨绸缪,心中有数,稳扎稳打,争取一举夺标,承接项目顺利完成。

2 项目风险识别

2.1 项目风险识别

专家调查法包括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SWOT技术、访谈法等,其中最常用的是德尔菲和访谈法。德尔菲法是一种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各个专家只能与调查者联系,专家横向之间不得讨论,通过反复的填写问卷,收集、归纳、整理、修改的循环过程,最终使专家们的意见达成共识,形成风险识别结果。在本文的研究中,尝试将两种方式结合起来,第一阶段采用德尔菲法,形成初步风险识别结果,第二阶段进行专家访谈,对识别的结果进行进一步筛选确定。

2.2 德尔菲风险识别问卷设计

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包含性别、职称与从业年限,用于宏观掌握问卷填写者们的个人情况和层次分类,了解大致的范围,降低被调查人自身原因带来的主观影响;第二部分是调查的问题。考虑到德尔菲法的工作量、公司的忙碌程度以及不同职务岗位对调查问题的认知程度,问卷主要发放给公司中对经营业务参与较多的相关部门领导层20人,如项目部的专家主要选取各个项目部中的正副职,即项目经理;专业院的专家主要是各专业工作室的中层领导或优秀设计主持人。依此类推进行逐轮收集意见,最终使各专家对问题的看法趋同。

2.3 项目风险识别成果

经过第一阶段的德尔菲专家意见调查以及第二阶段的专家访谈工作,最终形成的C文化中心建筑设计项目风险因素一共有39个,部分清单如表1所示。

表1中:编号栏中,S代表方案阶段(Schematic Design),P代表初步设计阶段(Preliminary Design),C代表施工图设计阶段(Construction Drawing Design)。确定方法栏中,A代表通过德尔菲问卷和访谈确定的风险因素信息,B代表根据文献资料以及自身工作经验确定的风险因素信息。

通过风险因素清单可看出:

(1) 按照识别方式划分:通过德尔菲问卷和访谈确定C文化中心建筑设计项目风险因素信息30个;根据文献资料以及自身工作经验确定C文化中心建筑设计项目风险因素信息9个。

(2) 按照设计阶段划分:C文化中心建筑设计项目方案阶段存在风险因素17个;初步设计阶段存在风险因素11个;施工图设计阶段存在风险因素11个。这初步表明在C文化中心建筑设计过程中,方案阶段的风险远多于其他设计阶段的风险,需要重点关注。

(3) 按照风险源划分:C文化中心建筑设计项目客观环境存在风险因素2个;业主方存在风险因素11个;设计方存在风险因素25个;其他方存在风险因素1个。初步表明在C文化中心建筑设计过程中,项目团队自身的风险因素远多于其他项目相关方,因此对自身的风险管理要高度重视。

3 项目风险评价

3.1 项目风险评分表

本次评估的风险因素清单为了便于受访者思考和填写,按照C文化中心建筑设计的三个设计阶段予以了划分,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两个维度对每项风险进行评分。可能性代表风险发生的概率,影响程度代表风险对项目经济效益、持续运营、企业形象等方面带来的损失。评分采取了Likert5级量表形式,分值越大,风险越高,如表2所示。

为了验证C文化中心建筑设计项目风险因素评分表的可信和可靠性,本文利用SPSS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信度检验。评分表样本数据的总体Cronbach [α]值为0.948,超过0.9,可信度极高;局部Cronbach [α]值也均超过了0.6的最低限,证明评分表具有可接受的信度水平,对于39个文化建筑设计风险因素变量度量的有效性和可信性,各个因素之间存在内在一致性,皆为影响文化建筑设计的风险因素,满足研究的需要。

在确认了评分表风险因素的一致性之后,由于评分表采取的是专家五级量表打分方式,存在着个人主观性,因此为了判断评分数据的客观性,本文采用肯德尔和谐系数法验证多位专家评分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按照[α=0.05]的检验水准,评分表中风险影响程度总体、发生可能性总体及各设计阶段二维度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析结果[P]均小于0.05,可认为各个专家对风险影响程度和发生可能性的评定结果具有较大的一致性。

3.3 项目风险因素的量化评价

概率影响矩阵将风险发生可能性和风险影响程度两个维度作为判断标准,通过专家对这两个维度的五级量化打分,将风险发生可能性与风险影响程度的乘积作为风险值,按照风险值的大小划分低风险、中等风险和高风险。根据行业风险评估的一般规律,在专家评分权重为1的情况下,设置风险值>12为高风险,[12≥]风险值>8为中风险,风险值≤8为低风险。

经过数学计算以及风险值等级的设定,整理出C文化中心建筑设计项目风险因素风险值评级表如表4所示。

根据表4统计结果,可得到C文化中心建筑设计项目风险地图。风险地图如图2所示,其中高风险10个,中风险20个,低风险9个。

由图2可见,左下角偏蓝绿区域为低风险区域,此部分风险可由项目部承担,继续进行观察,暂不增加控制措施;中间黄橙色区域为中风险区域,此区域的风险可以适当采取控制并补充制定各项控制措施;右上角偏红紫区域为高风险区域,要重点控制并补充制定各项控制措施,确保控制和预防此类风险并优先安排实施各项防范措施。

在C文化中心建筑设计项目全部风险因素风险值评级表的基础上,将各项风险因素按照设计阶段和风险源两种属性分类,利用平均数统计法,将不同分类的风险因素风险值合计进行算数平均,求得结果如表5所示。

通过表5可知,C文化中心建筑设计项目的整体风险存在两个特点: 第一,从项目不同设计阶段看,方案设计阶段的风险值大于其他两个设计阶段,并且在三个设计阶段中,风险值的大小随着设计进程推进逐渐减小,即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第二,从风险源分类看,设计方因素占25项,风险值平均分为第三位,其他方存在风险因素1项,风险值平均分为第四位,业主方因素占11项,风险值平均分为第二位,客观环境因素占2项,风险值平均分为第一位。这种结果表明,风险数量多的风险源,平均风险值不一定是最高的,风险数量少的风险源,风险值不一定是最小的,需要结合企业内外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从表6十大高风险因素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宏观来讲,目前C文化中心建筑设计项目的高风险(即关键风险)存在三个特点:

(1) 从风险因素看,前十大高风险因素的风险值得分远远超过其他因素,可以作为C文化中心建筑设计项目风险管控的重点研究对象。

(2) 从设计阶段看,前十大高风险因素中方案阶段占5项,初步设计阶段占3项,施工图设计阶段占2项,方案阶段因素数量>初步设计阶段因素数量>施工图设计阶段因素数量,且风险值得分最高的因素也是方案设计阶段。

(3) 从风险源来看,设计方因素占5项,业主方因素占4项,客观环境因素占1项。设计方因素数量>业主方因素数量>客观环境因素数量。

3.5 项目的风险分析结论

通过对C文化中心建筑设计项目关键风险评价情况宏观和微观综合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1) 对风险防控要有重点,有侧重性。C文化中心建筑设计项目的风险因素繁多,在经营工作无法对所有风险都给予同等程度重视的条件下,公司应着重关注其高风险部分,将最重要的前几位关键风险进行预警,做出正确的判断,放入项目管理的重心,有侧重点的对存在的关键风险进行防控,改善项目管理,降低风险发生。

(2) 方案设计阶段是风险防控关键阶段。方案设计阶段不论在风险因素数量还是平均风险值上都大于其他两个设计阶段,说明方案阶段是C文化中心建筑设计项目风险最多发且风险级别最高的阶段,是全设计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这与项目实际情况相符。

(3) 外界市场环境和业主风险对C文化中心建筑设计项目影响较大,但设计团队对项目的管理漏洞也较多,要认真重视。

4 项目的风险管理对策

在对C文化中心建筑设计项目风险进行量化评价之后,可直观的确定出C文化中心项目关键风险的内容和排序、普遍分布于何设计阶段、风险最大来源方等信息。但项目永远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只能尽可能通过施行一些应对手段来防范和控制。针对C文化中心建筑设计项目风险评价出的结果,项目部有倾向性的在项目重点风险领域采取策略控制风险,力求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保障,这也是风险评价的最终目的。

依据实际工作经验以及C文化中心建筑设计项目特点和经营管理现状,利用重点项目扶持金和公司鼓励政策、谨慎打造团队成员,杜绝外包,组织专家进行投标前综合会审、进行全面合同评估、实行高层领导对项目严格管理,严控图纸审核审定质量、全程应用BIM技术、上线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设立方案沟通制和定期内部协调会等风险自留、风险预防的手段对C文化中心建筑设计项目的关键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对项目风险进行防范应对,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减少损失程度。

5 结 论

本文以C文化中心建筑设计项目的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结合我国文化类建筑设计项目的现状和特点,将文化建筑设计的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分析了C文化中心建筑设计项目的背景和存在的现实问题,并运用项目管理和风险管理理论,对C文化中心建筑设计项目的风险进行了识别、评价,并制定了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

通过德尔菲法和专家访谈法,识别出C文化中心建筑设计项目的39个风险因素;其次,在专家打分的数据基础上,利用概率影响矩阵对评分数据进行量化评估,评价出C文化中心建筑设计项目需要重点关注的前十大高风险;最后,运用风险自留和风险预防等手段对C文化中心建筑设计项目的关键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减少损失程度。

参考文献

[1] 王春浩.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类型及风险管理对策研究[J].科技咨询,2012(14):149.

[2] 李海鹏.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建筑工程设计风险研究[J].四川水泥,2015(2):322.

[3] 聂东伟.浅析建筑工程设计风险分析及管理[J].才智,2011(26):31.

[4] 陈双.关于建筑工程设计风险分析及管理研究[J].群文天地,2013(2):231.

建筑初级论文篇3

关键词:实践课程体系;城市规划思维;空间与尺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106-03

城市规划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国内城市规划专业课程设置中实践环节占总学分的比例一般在33%以上[1]。学生通过广泛的实践,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形成城市规划的思维方式及专业素养。实践环节贯穿于五年制教学过程中,一般包括基础训练(美术、工程制图、建筑设计等)、专项规划设计(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设计等)、综合规划设计(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实践综合(工程实践、毕业设计等)等环节。我校城市规划专业办学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不断的自我完善与创新有力地提高了专业的教学质量,毕业生具有很强的吃苦耐劳精神、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工程实践能力,并在服务于社会的过程中收获了良好的声誉。专业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对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使城市规划教学体系的不断更新与进步。

一、实践课程体系设置现状

我校城市规划专业五年制教学中,低年级阶段进行专业基础训练,高年级阶段进行专业设计训练(图1)。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期间的“专业技能基础”课程有美术、徒手画、建筑初步、测量等;大学二年级及大三第一学期的“专业设计基础”课程有建筑设计Ⅰ、建筑设计Ⅱ和建筑设计Ⅲ等。第六学期开始“专业设计”,包括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城市工程系统、绿地景观系统等专项规划设计,及居住区规划设计、村镇规划设计、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综合性规划设计。

这一实践课程体系基于建筑学背景,并涵盖了城市规划设计各个层面,内容完整,是国内城市规划专业通常的设置方式。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其中隐含了一定问题,并对学生专业学习过程及城市规划能力产生着消极的影响。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城市规划并没有贯穿于五年制的全部教学之中。在低年级基础教育阶段,几乎沿用了建筑学专业低年级基础课程体系,没有把系统的城市规划专业知识融会于其中。具体表现为:其一,在低年级阶段,第四学期之前,学生很少接触到城市规划专业知识的学习,几乎没有认识到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的不同。只有大学入学的“新生教育”和大学一年级16个学时的理论课《城市规划导论》,对城市规划专业、城市规划内容体系进行了很简单的介绍,显然不够充分。所幸我校实行了专业教师作为学生导师的“导师制”,导师在课堂以外针对专业进行指导并布置作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其二,大学一年级的“专业技能基础”如美术、测量、工程制图等,几乎没有针对城市规划做专门的训练,学生很难清晰理解这些基础课程对规划专业学习有什么作用。学生没有通过这些课程的训练建立起城市不同空间与尺度的概念,没有建立起城市实体空间与抽象数据之间的转化能力,而空间与尺度的概念对于城市规划何其何等重要。其三,建筑设计Ⅰ、Ⅱ、Ⅲ的教学中,主要针对小型建筑如别墅、图书馆、幼儿园等进行设计。学生按照老师给定的任务书,对建筑的平、立、剖和形体进行设计,而学生对于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不甚了解。居住区规划设计是学生进入到高年级的第一个规划设计,教学中发现,在给定学生一份规划场地的控规图则时,很大一部分学生竟不知道如何识图!他们在分析老师提供的基础资料进行规划构思时,第一反应是根据用地面积和容积率去推算可能的建筑总面积及人口数。以上三点导致了学生对城市规划知识体系认识的片面,对城市规划专业认识的偏差,以及城市规划系统思维方式的缺乏。这也造成了学生由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时候对宏观的、强调逻辑思维的城市规划专业学习衔接困难。

二、实践课程体系的改革

认识到以上问题,对专业实践环节的设置进行了思考:城市规划专业五年制教学应该紧紧围绕城市规划学科开展,不管是设计基础课还是理论基础课,必须把系统的城市规划专业知识融汇于低年级教学之中,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正确的城市及城市规划认识论,以便学生从多方面更好地理解城市和城市规划,只有在低年级阶段解决好“城市规划是什么”的问题,才能为高年级解决“城市规划怎么做”的问题奠定基础。

基于以上思考及大量调研、交流资料,对现有实践课程体系进行适当修改,修改集中于低年级的专业基础训练阶段(图2)。

第一,设立“城市规划思维训练”这一实践教学环节,将现有的课程如测量、规划模型制作、建筑设计Ⅰ等融入这一环节,同时增加一些新的课题。具体落实到两门课程即“城市规划思维基础训练”和“城市规划思维综合训练”,分别在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完成。“基础训练”设置六个子课题即空间与尺度、小建筑测绘、外部空间测绘、城市空间解析、“类城市空间”设计、数字与城市空间[2];“综合训练”设置四个子课题即城市认识方法、城市规划社会调查方法[3]、子系统规划[4]、城市空间认知与改造(图3)。通过这种设置让学生建立起一贯的城市规划思维方式和城市空间与尺度的概念。

第二,对“专业设计基础课程”的建筑设计Ⅱ、建筑设计Ⅲ的教学内容和指导思想进行适当调整(图3),改变只针对建筑本身设计的教学,将建筑设计融入城市规划之中。教学组织上,给定一个具体地块,给定该地块的上位规划,让学生进行深入的现场调研分析,参考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内容,制定给定地段的相关城市规划管理条件,并在规划管理条件的限定下制定建筑设计任务书,完成小型建筑设计。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明白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的等指标的由来,明白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建筑设计的具体指导,懂得城市规划是一种公共政策。

三、结语

通过实践课程体系的改革,将各个实践环节纳入城市规划系统之中,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并有效组织教学,让学生从一开始形成城市规划的思维习惯,建立起城市空间与尺度的概念,避免学生在思维方式及知识体系上出现“跃迁”而前后衔接困难。这将有助于学生城市规划能力的培养及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万民,李和平,李泽新.城市规划专业教育改革与实践的探索[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2]王琛,吴锋,段德罡.“数字与城市空间”――城市规划思维训练环节1[J].建筑与文化,2009,(5).

[3]张晓荣,段德罡,吴锋.城市规划社会调查方法初步――城市规划思维训练环节2[J].建筑与文化,2009,(6).

建筑初级论文篇4

就建筑领域而言,建筑文化的日益丰富及其品位的不断提高,对建筑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代呼唤建筑师要奉献建筑创作“精品”,而高文化品位的建筑创作必来自于高文化修养的建筑师。如何培养和造就这样的建筑师自然成为建筑学教育界关注的问题。我们认为高文化修养的建筑师取决于建筑学教育和建筑科学的更新,其中最为核心的是在建筑学科中突出建筑文化的再教育,以“建筑文化”为基本内容来提高建筑师综合文化的素质和修养,而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的教学整合恰好有益于此。

1国内建筑学教育现状剖析

1.1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

我国建筑学专业基本设置在理工科院校,而其专业特点是具有艺术类性质并包含文科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素质的差异较大,特别是少数学生的学习目的只停留在实用技能的学习,导致学生只注重方案设计、表现图绘制,而忽视建筑文化的研究与思考。这种现象反映在对建筑历史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理解不深刻;建筑方案设计因没有深刻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经不起推敲。

1.2教师授课方面的问题

讲授建筑历史需要多方面的知识,讲授课程时教师还应触类旁通。讲授一个时期、一个地区的建筑内容,首先应该对其所处时代、地区、自然条件、历史沿革、文化、、政治、经济等内容加以叙述,这些与建筑有关的客观环境背景直接影响着建筑的最终结果。建筑历史涉及古今中外多方面的内容,反映在教学过程上表现为单一教师不能精通全部内容,需要各门课程教师在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共同努力使课程内容相互联系、融会贯通;需要建筑设计老师有丰富的中外建筑历史知识和建筑文化知识。

1.3教学条件方面的问题

深入了解建筑历史光靠书本的内容来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建筑历史课程的教学特点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要求作到尊重历史、尊重史实,所以教学中需要辅以大量的图片资料及实物;建筑设计课中需要列举古今中外建筑,由于现有图书、图片资料、实物教具奇缺,尚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从而使教师授课单调乏味,学生学习时感到内容空洞、难于理解。

2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整合的目标

①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创作的共性思考方法和设计原则。以了解建筑历史、设计基本原理为主要目的,对建筑思潮、流派、共性设计原则进行剖析,培养学生真正理解“理论源于社会、源于生活”这一真谛,掌握建筑创作的共性思考方法和设计原则。②通过积累建筑历史知识并初步掌握观察、分析建筑的方法以培养学生具备建筑师的基本素质。③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获得清晰、准确的感性认识。

3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整合的具体实施方案

①一年级“建筑初步”中辟有“中国建筑的过去与现在”及中外建筑史基本内容专门章节,教学中的建筑空间构成中引入“中国建筑空间构成”。②二年级在“建筑设计”课程中设置“传统建筑形态”课程设计,强调在平时学习中积累和认识古典建筑的造型语汇。③三年级开设系统的“中、外建筑史”等建筑史课程并进行古建筑考察与测绘实习。④四年级建筑设计是“一体化”整合的,集中体现为以“历史、文化、生态、技术”等为主题。⑤五年级建筑设计以讲座的方式进行“东西方文化比较与建筑创作”,使学生融汇贯通,最终建构有自身文化精神的中国建筑理论框架,在创作中走出自己的路子。

4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整合实施的效果

4.1在课程安排中增加一定数量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包括建筑测绘、模型制作等。学生在理性认识建筑内容的同时,增强了对建筑的感性认识。学生进一步熟悉了所学的知识,使理论内容具体化,了解建筑的空间组合方式、构件搭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好地完成建筑设计从而达到了整合目的。

4.2通过多媒体课件、制作模型、开展课堂讨论等方式,增加信息量,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这种方式使学生充分的了解了建筑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利于学生建筑理论观点的建立,并加深了对建筑历史理论体系的认识。

4.3教师在设计课上,除了培养学生的空间创造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外,还根据设计的内容讲授相应的建筑理论知识。建筑是生活的容器,建筑来源于生活,每一种建筑都有着它起源、发展的历史和一定的文化内涵,也有许多关于建筑里生活着的人的故事。这样,设计能力与历史修养在理论与实践上得到了统一与融合。

4.4开设实验课程,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选择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建筑,制作一些复原模型,加深了对知名建筑的印象,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空间想象力。

建筑初级论文篇5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从事建筑环境控制、建筑节能和建筑设施智能技术领域工作,具有空调、供热、通风、建筑给排水、燃气供应等公共设施系统、建筑热能供应系统和建筑节能的设计、施工、调试、运行管理能力和建筑自动化系统方案的制定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建筑物理环境和建筑节能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建筑设施智能技术的调试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并初步具备这方面的工作能力。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建筑设计研究和规划管理部门、工程建设公司、设备制造企业、运营公司等单位从事供热、通风、空调、冷热源、净化、燃气等方面的规划设计、研发制造、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及系统保障等技术和管理工作。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宽,就业前景好。每年有近30%的毕业生被免试推荐或考取硕士研究生。本专业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应包括:流体力学、热湿交换理论与设备等;

2.较系统地掌握建筑环境工程、建筑设备工程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并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3.具有一定的室内环境及设备系统测试、调试及运行管理的能力;

4.初步掌握室内环境及设备系统的设计方法;

建筑初级论文篇6

【关键词】高层建筑多强度等级混凝土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表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通过实验得出的,我国采用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作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标准尺寸试件。用非标准尺寸的试件进行试验,其结果应乘以折算系数,换算成标准立方体强度:200mm×200mm×200mm的试件,折算系数为1.05;100mm×100mm×100mm的试件,折算系数取0.95。

按照《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注》GB/T50081-2002,制作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在标准养护(温度20±2)℃、相对湿度在95%以上)条件下,养护至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极限抗压强度,称为混凝土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以fcu表示。按照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在立方体极限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95%强度保证率的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称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MPa计),fcu,k表示。

依照标准实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作为混凝土强度等级。

按照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普通混凝土划分为十四个等级,即: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例如,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是指30MPa≤fcu,k

影响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因素主要有水泥等级和水灰比、 集料、 龄期、 养护温度和湿度等有关。

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为了满足柱轴压比以及截面尺寸不能过大的要求,使得柱混凝土设计强度高于梁板的设计强度成为必然,而且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大,两者的差值会越大。 在施工中为保证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确保满足设计要求,使得梁柱节点处的施工难度增大。

一、工程情况

某住宅小区是由A、B、C三栋高层建筑组成,其中A、C栋为地上30层,B栋为地上32层,地下1层,裙楼3层,框剪结构。 总建筑面积126000m2,建筑高度112.915m。该工程设计为多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其中竖向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分别为C50、C45、混凝土强度C40、C35、C30、C25,梁板结构混凝土强度为C25。

二、多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方案

当柱、 核心筒墙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2级时(10MPa)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柱、 核心筒墙混凝土随同梁、 板一起浇注。 但考虑到梁柱节点处的混凝土强度如果取用梁、 板的混凝土强度,可能会引起柱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不足,以及地震作用下节点核心区的抗剪承载力不足,可相应采用加插短筋(柱主筋数的0~50%)的方法进行补强。 整个方案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当地下室外墙与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柱和核心筒体与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级差大于2级以上时,在柱、 墙梁底向上10mm~15mm处设置水平施工缝,柱、墙混凝土分两次浇筑。 第一次先浇筑柱和核心简体混凝土到梁底面向上15mm处;第二次浇筑混凝土前,在梁柱核心简体距离柱边梁上设置钢丝网片,应在支梁侧模前做好此工作;浇筑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顺序为:先核心筒体区梁、 柱、 墙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其次浇筑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分次浇筑),再浇筑梁、 板混凝土(分次浇筑)。必须在梁柱节点高区混凝土和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初凝前浇筑梁板混凝土。 为避免梁、板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流入柱、 核心筒墙高强度等级混凝土范围,以及防止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流淌过远,造成浪费。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在柱、 核心筒墙、 梁板节点处四周确定合适的距离(600mm)加设钢丝网。

三、混凝土浇筑方式及流程

混凝土的施工可根据一次浇注方量、浇注种类、 混凝土供应情况、 气温、 机械及人员等情况,每个自然层采取分两次浇注或一次性浇注的方法。 其具体方式及流程如下:(1)主体结构中每个自然层作为两个施工段:浇筑柱、 核心筒墙混凝土(混凝土浇至梁底向上15mm处)安装梁、 模板,梁板钢筋工程+浇筑梁、 板混凝土。 (2)每个自然层作为一个施工段,即柱、 核心筒墙、 梁、板混凝土一次性浇筑。 混凝土浇筑顺序:浇筑核心筒墙浇筑柱混凝土浇筑梁、板混凝土。

四、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确定各强度等级混凝土配合比

施工单位应提前对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提出各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技术指标(混凝土加缓凝剂,初凝时间不小于8h等)。 同时应要求实验室考虑在满足强度等级及可泵性的条件下,对柱子混凝土,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 减少水灰比、 减少含砂率、 减少坍落度、 增加石子含量,并对粉煤灰和外加剂的用量作相应的调整。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按照相应技术要求进行试配制。 试配后制作试块,测量坍落度、初凝时间、 终凝时间,到28天进行强度试验。试验各项指标合格,开出各种配合比单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按配合比投料搅拌混凝土。 每次搅拌的混凝土要求沙、 石料同一产地,水泥同一厂家同一批号,外加剂同一厂家生产的产品。

2、混凝土坍落度选择

在施工现场必须加强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输送监督和调度工作。 根据浇筑部位的不同选用不同强度等级及不同坍落度的混凝土,控制好浇筑进度,确保强度等级不同的混凝土在初凝前整体浇筑完毕。 同时在现场,应对每车混凝土都进行坍落度检测。

3、混凝土的运输与浇注

混凝土运输应以最少的转载次数和最短时间,从搅拌地点运到浇筑地点。 其混凝土的延续时间不宜超过相应的规定。

作为拦截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方式,钢丝网片的设置与梁板钢筋绑扎同时进行,位置位于在梁上距柱边距离600mm处,钢丝网片应绑扎牢固,能够抵抗混凝土浇注时的冲击力。 浇筑时,先浇筑柱、 核心筒墙的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区;后浇筑梁板低强度等级混凝土区,浇筑混凝土的原则允许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流至梁上距柱边距离600mm,超过钢丝网片,不允许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流入柱、 核心筒墙区。 对少量通过网眼渗入梁底的冷浆要及时处理干净。 当采用输送管输送混凝土时,应由远而近浇筑;同一层的混凝土,先竖向结构后水平结构的顺序,分层连续浇筑;当不允许留施工缝时,区域之间,上下层之间的混凝土浇筑停歇时问,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梁板的混凝土采用二次振捣法,即在混凝土初凝前再振捣一次,增强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交接面的密实性,减少收缩。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 梁、 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 “赶浆法” 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阶梯形浇筑。 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推进。 和板连成整体高度大于1m的梁,允许单独浇筑。浇筑时,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慢些,梁底混凝土充分振实后再下二层料。用 “赶浆法” 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实后下料,梁底及梁帮部位应振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浇筑此混凝土时,宜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并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

4、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应及时,使其不会因温差和强度等级不同而产生收缩裂缝。 浇水次数以能使混凝土面层保持湿润状态为准,特别是梁。 除了板面浇水外;还应在板下梁侧浇水养护,并尽可能推迟梁侧模的拆模时间。 防水抗渗混凝土养护期不少于14天;一般混凝土养护不少于7天;后浇带混凝土养护不少于28天。

参考文献:

[1] 鲍永宏. 高层建筑中混凝土施工的技术特点及实例[J]. 科技经济市场, 2006,(08) .

[2] 李志伟. 浅论高层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09,(01) .

[3] 韩铁军, 刘学科, 刘少福. 高层建筑多强度等级混凝土施工技术[J].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09,(08)

[4] 钟焕标. 论析建筑工程项目中高层建筑混凝土的施工[J]. 广东科技, 2010,(08)

建筑初级论文篇7

【关键词】建筑初步 工作室化教学法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247-02

1.研究背景和目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市场蓬勃发展,亟需大量的建筑设计技术人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于1993年创办了建筑系,十几年来建筑系紧扣职业教育这个主题,培养出了一大批建筑设计的技术人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专职教师的年轻化和双师化,带来了建筑行业的最新的信息和技术,校外兼职教师来自建筑设计企业的比例增加,具有职业资格的占大多数,这使得培养的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对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定位是“助理建筑师”,就业后能较好地理解建筑设计师的创意,并能把设计方案草图绘制成各种表现要求和各设计阶段深度要求的图纸,协助设计师完成整个项目设计。“建筑设计基础――建筑初步”是一门重在基础设计能力培养的实践性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建筑工程识制图技能及建筑形态与空间分析与表达技能,并逐步学会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问题,为其它后续课程如《建筑设计与原理》《综合设计》打下必要的专业基础。

2.主要问题分析

目前建筑初步课已经成为“上海市精品课程”,并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校内实训基地、网上课堂以及配套教材,也参与市级和校级各类教学改革,如笔者所负责的上海市优秀青年科研基金项目“高职院校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整合研究”已经顺利结题并获得专家一致好评;另外,该课程有一支高学历、年富力强的双师型教学队伍,包括副教授2名、讲师3名,团队不定期地与国内外优秀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交流,如英国博尔顿大学、德国汉堡国际传媒艺术与新媒体学院、日本日建工科专门学校、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等。

尽管经过了建筑系师生的共同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职教理论指导,由于与就业市场的结合和互动还不够紧密,由于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分析还不够深入,因此建筑初步课还存在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

虽然本专业在培养对象、教学时数、市场定位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特点,但由于职业教育起步不长,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没跟上,因此还是借鉴本科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数的限制导致最后就成为“压缩饼干”,教师也选择性讲解和任意删减内容,而没有认真研究每个知识点的技能培养目标。

(2)教学方法较单一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知识基础和学习态度等方面都还比较欠缺,因此,老师就更应该在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能自觉地学习;而目前的这种通过板书讲课的形式不会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可能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因此,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关乎教学成败的重要手段。

(3)效果反馈不及时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对部分知识的学习效率比较低,有的内容需要反复讲解才可能理解,因此,如果在教学时不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单方面按照教学进度来执行,就可能事倍工半,问题越积越多,最终就导致学生放弃这门课程,因此如果多和学生沟通、进行模拟实际工作场景的技能测试、阶段性的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查,出现了问题马上解决,就会大大地提高教学质量。

3.基本思路

目前高职教学领域探索总结的“工作室化教学法”,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紧扣职业能力培养这个总目标,培养出大批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设计人才,这对于其他专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工作室化教学法”精髓在于以“项目”作为开展和组织教学工作的基础,围绕项目建立课程内容、教学场所、教学方法、评价方法、教学团队,并模拟“工作室”的场景组织教学。

由于建筑初步课是一年级的专业基础课,不像二三年级的设计课那样可直接以实际工程项目为基础,因此需要对每个“项目”进行特别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始终围绕“基础技能培养”这个教学目标从四方面入手进行。(1)分析当前建筑市场的基本走势、就业岗位的人才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对基础技能进行深化,确定每个“项目”的具体技能培训目标。(2)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分析各课程的关系,打破课程之间的传统界线,通过“项目”来整合各课程的内容。(3)研究高职高专学生特点从而因材施教,建立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4)基于课程中各“项目”的实际需求而进行“双师型”团队建设。

4.教学设计

4.1“工作室化”课程内容

首先从基础技能培养这个目标出发,把课程内容大致分成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两个板块,然后根据“技能培训为主、理论知识够用”的原则将基本技能再分为“识图与制图能力、方案理解能力、方案理解和表达的综合能力”。基于三大技能目标,进一步确定五大“项目”,即建筑抄绘、建筑测绘、建筑形态与空间基础、建筑形态与空间分析、建筑形态与空间表达(图1),并根据每一个“项目”制定若干教学单元,分层多维地进行技能训练。这种以“项目”为引领的思路,使得各教学单元之间既相对独立,又有较强的关联性。

4.2“工作室化”教学场所

(1)校内实训基地

目前建筑系已经建成了“建筑仿真实训室”、“建筑主体与模型制作实训室”“建筑图文实训室”、“环境控制技术实训室”、“建筑构造实训室”,正在建设“装饰构造实训室”、“建筑施工实训室”、“建筑法规与施工图标准实训室”、“艺术实践创新基地”等。在此基础上,下一步工作就是结合建筑初步课各“项目”的需要,重点建设“建筑主体与模型制作实训室”,形成“工作室化”的教学场所,使这门课教学摆脱理论的枯燥,增加学生参与的兴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校外“工作室”

建筑系的教师团队中有一批“双师型”的教师,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企业工作的背景,同时在校外又都有自己的工作室,因此,可以将“项目”的部分教学单元搬入教师工作室内,经过教师工作室的仿真实习,使学生能进一步掌握了岗位需要的知识,实现了与岗位的近距离接触,同时又能积累岗位经验,为以后的顶岗实习作准备。另一方面,目前建筑系已经与多家设计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如现代设计集团、同济大学设计集团、远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等,每学期建筑系将派出学生到实习基地集中实习,基于这样的条件,可以在每个“项目”的后期搬入到这些单位进行。

4.3“工作室化”教学方法

在将课程内容分成若干“项目”后,接下来就是需要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将传统的板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是可以更多的直观展示和课程相关的图片和录像,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学习的内容,信息量比传统的板书教学更大;而板书的优势在于其针对性和自由性,可以随时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统一的指导和讲解。两者结合将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2)小组讨论法。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任务编排,如建筑测绘与经典建筑分析是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完成,也培养学生互相交流、相互协作的能力。

(3)师生点评法。通过教师点评和学生互评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对于自己的工作有更客观深入的认识,同时老师根据反馈结果,也可以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和调整教学进度。

(4)直观教学法。对于重点教学单元,如平立剖面、空间限定等内容采用三维动画或者实体模型,加深学生的直观、感性认识。

(5)虚拟工作室法。通过建立网上的适时在线答疑系统和网上教学论坛,建立讨论平台,较好地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及时沟通交流,释疑解惑。

4.4“工作室化”评价方法

在每个“项目”结束后,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综合评价学生的成绩。(1)邀请企业教师,根据实际工作场景下的制图标准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2)由于每个“项目”下设置若干教学单元节点,因此根据每个教学单元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3)模拟实际工作状态,根据学生的日常工作态度和出勤率进行评价。

综合确定各项目的权重值,然后在学期末将成绩叠加来评定学期总成绩,这改变原先笼统的计分方式,使得对学生的评价更为客观公正。

4.5“工作室化”教学团队

根据建筑初步的课程特点,鼓励教师成立专业设计工作室,为工作室化教学提供场所,也为学生的创业提供样板,并积极寻求学校的政策支持,提供公司注册场地。其次,需要与学校人事处协商,对具备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行业的优秀人士,给以灵活的教师聘任协议,使团队中具有更多更优秀的企业兼职教师,发挥设计企业兼职教师的实践经验。最后,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安排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合作教学,使得他们能够取长补短,相互学习。

5.总结与展望

本课程探索首先分析建筑初步课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然后从问题入手,通过对“工作室化教学法”的认真学习,抓住“以项目为引领”这个精髓,并以此为指导从五方面进行课程框架设计。

参考文献:

[1]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编写组.“工作室化教学法”讲义[C]. 上海: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2012.

[2]荀勇,程鹏环,王延树,吴发红.高等工程教育――德国工程技术教育的研究与实践[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建筑初级论文篇8

【关键词】建筑;设计;基本方法

根据人工科学基本原理以及建筑与建筑设计的基本特征,我们可以初步建立一个建筑设计方法的体系(类似于Piaget所称的“运演结构”)。这个体系的主要方面包括:设计对象、设计环境、设计主体、设计程序、设计工具、设计评价指标。本文将对这几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1 设计对象

我们的设计对象,具体地说,就是设计任务书所要求的单幢或成组的建筑物(连同建筑所占场地及室外空间)。例如就居住建筑而言,它可以包括Habraken大层级系统中的“邻里一街坊一住房一房间”等几个层次,也可以是其中一部分,其它建筑类型,可以是群体的(如大学校园、工厂、商业中心等),也可以是单体的,以服务于某一建筑目的为界。

抽象一些,或“拔高”一些地说,设计项目(不论是新建、改建、扩建)的任务不仅仅是创造新的建筑物(群),还必然包括对原有环境的改造,从而创造新的人造环境。

2 设计环境

人工物有“外部”及“内部”环境”。建筑的“外部”环境,包括自然和人文等外部条件。这种外部环境,既是设计的制约条件,又和设计的建筑物(群)共同成为设计的对象。

“内部”环境,就是“人工物自身的物质和组织”。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师被授权可以支配某些土地、材料、资金、能源、劳力等物质资源,把这些资源作为建筑的“输入”,经过设计创作,转变为建筑的组成部件或设备系统,这些部件及系统,就是建筑的“内部”环境。因为设计师可以动用的资源,不论在数量或种类上都是有限度的,所以它们和外部环境一样,也是设计的制约条件。

建筑设计的实质,就是合理地选择和利用允许的物质资源(输入)来组成建筑的“内部”环境,并改造原有的“外部”环境,产生新的“外部”环境。这种新的内外环境,就是设计的产出。

3 设计主体

我们的时代是社会分工空前发展,已经进入了“角色复杂化”的时代。古代的建筑匠师已被不仅分解为设计师及施工师,还分为建筑师、结构工程师、设备工程师、估价师等;与此同时,“业主”与直接用户也已分离,许多建筑的“业主”并不是它的用户,甚至也不代表用户的利益;另外,政府社会的干预也增加了。

尽管参与方很多,应当肯定:设计的直接主体,只能是设计师,只能以他(他们)为中心,否则就会陷入混乱及无人负责的局面,我们在这方面有过沉重的教训。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设计师”本身也需要有两个层次,即:“个人”设计师与“社会”设计师。

“社会”与“个人”设计师的分离也是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前者处理的是建筑的众多共性问题,而后者的主要任务是发扬建筑的个性。没有前者的劳动,就难以保证各类建筑的安全与质量,同时,也将使“个人”设计师把大量时间与精力耗费在一些重复性的劳动中,从而削弱他的创造性。一般来说,“社会”设计师应当从有经验、有较高水平的“个人”设计师中产生。

4 设计程序

这里所说的设计程序不是通常基建程序中的阶段划分,如:设计任务书初步设计施工图招投标等;而是指设计构思形成过程中的方法程序,其基本点如下:把“建筑”认识为一种层级系统,包括“掩蔽物一产品一文物”三个分层次,对这三个层次综合及分别地进行设计与思索。区分这三个层次,主要是从方法学的需要考虑的。因为三个层次可以分别属于不同的“问题类型”,从而采取不同的解题方法。设计师可以支配一定数量的物质资源以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些资源包括土地、材料、资金、能源、劳力五大类,其中资金是最综合的一项,因为土地等其它资源,都要通过资金去购买。因之,尽管其它这些资源也各自有一定的限制(如国家规定用地、耗能及材料指标等),设计师理所当然地最关心的是资金的限额。在这一总费用限额内,设计师首先要付出为保证必要安全度所需要的第一层次费用,再利用余额(即第二层次费用)去实现一定的设计效益。

5 设计工具

在建筑设计师的队伍中,从事结构、设备设计的工程师和估价师所使用的工具,已经从计算尺发展到袖珍计算器及各种大小型计算机,而建筑师所用的,却主要地仍然是笔和纸。这一点也并不奇怪,因为从思维性质而言,工程师大量地是通过逻辑思维进行设计的,而建筑师则侧重于形象思维。说明了笔与纸对建筑师的构思起了很重要的反作用。这种情况正在改变,特别是80年代以来,计算机在应用图形学方面的巨大成就,使它日益成为形象思维中的有力工具,也为它在建筑设计中的全面使用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甚至可以预料,在不久的将来,建筑设计将由“人脑”发展为由“人电脑”的综合设计为主体。

6 设计评价指标

建筑设计师的创作劳动时刻离不开评价。在设计开始前,他要对过去的类似建筑结合本建筑所处的环境与文脉进行评价;设计过程中,他需要多次地对正在形成中的方案作评价;设计及建造完成后,他又要对自己的创作物作使用后评估,并听取他人的评论。这种评价,也往往取决于问题的类型性质,它又把我们带回层级系统。对于明确性或类明确性问题,它的评价准则及方法也是确定性的。

7 结束语

从以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从方法学的角度,把建筑划分为由“掩蔽物一产品一文物”三个层次组成的层级系统,分别达到“安全一效益一文化价值”的目标,有利于按照不同的问题类型,采用相适应的解题方法;设计师必需是建筑设计的主体,在设计师中,又可区分“个人”及“社会”设计师,前者的作用是发挥建筑的“个性”,而后者则是改善建筑的“共性”;设计师为实现目标,被赋予一定的物质资源。为了合理地使用和支配这些资源,他(们)可以运用总费用以及第一、二层次费用的概念去进行“成本计划”或“成本控制”;在对设计进行评价时,应分别及综合地运用实证型及现象学的方法;计算机在形象思维领域中的应用已有突破,为它在建筑设计中的工具作用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建筑初级论文篇9

一、企业资质年检的基本情况

本次资质考核的范围是我县在2013年12月31日以前取得的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资质的所有建筑业企业。我县共有建筑业企业76家,应参加本次考核的企业共有76家,其中房屋建筑总承包企业23家,专业承包企业44家,劳务分包企业9家,包括1家装饰装修企业。本次考核采取网上上传资料和报送书面材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照相关原件对网上资料和书面材料进行了认真核查,重点检查企业的人员情况、2013年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以及是否纯在违法违规等不良行为。

我县参加本次资质考核76家企业共有70家合格,6家不合格,其中23家总承包企业有21家考核结论为合格,2家企业因注册人员达不到资质等级要求暂定不合格;44家专业承包企业有42家考核结论为合格,2家企业因注册人员达不到资质等级要求暂定不合格;9家建筑业劳务分包企业有7家考核结论为合格,2家企业因达不到资质等级要求暂定不合格(省县万达劳务分包有限公司、省县华隆劳务有限公司);有6家企业未按时在网上提交年检考核资料;有1家企业把资质证书丢失省县金旭钢结构有限公司,通过调查正在补办中。

二、资质年检工作部署

1、根据市局的工作部署,为扎实有效地开展本年度资质考核工作,我们组织有关人员和企业分管经理认真学习建设部关于资质新标准的一系列文件,分析领会《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关于印发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实施意见的通知》、《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实施意见》等有关文件所规定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为本次的资质资格检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014年5月26日召开县局主管科室、主管资质工作人员、施工企业负责人和分管经理参加的全县建筑业企业资质年检会议。就全县的资质年检工作进行了部署,并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至此,我县建筑业企业资质年检工作正式启动。

3、为保证此次资质年检的工作顺利实施,成立了以分管局长为组长的建筑业企业资质年检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企业资质资格检查工作制度、工作承诺、工作程序等相关内容。会后,各施工企业积极行动,并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三、资质年检工作的内容

依《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实施意见》等有关文件所规定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严把资质资格检查工作的“四严”守则,为充分体现“客观、公开、公平”的审查要求,严肃认真地做好资质资格检查工作,坚持“书面报送材料要与原件一致,原件与企业实际一致”的检查原则。紧扣《资质标准》,重点审查企业的2014年资质考核情况表;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资质证书;企业注册建造师证书,中、高级技术人员职称证(劳务分包企业需提供技术工人职业技能岗位证书),并附有缴纳养老保险的花名册及发票;2013年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指标情况,主要包括企业净资产、建筑业营业税和工程结算收入;企业资质标准对应的机械设备发票;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金、净资产;安全许可等。

四、资质年检存在的问题

1、在缴纳养老保险方面,多数的企业参保的养老保险人员数量不足;

2、在办理安全许可证方面,个别企业未及时办理;

3、资质标准要求的有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证书方面多数企业人员健全,少数企业存在不足现象,个别职称证书还存在重复使用现象;

4、建筑业行业统计报表及2013年月度网络快报表大多数企业都能按规定时间进行上报,少数企业未能按时上报。

5、在设备、厂房等方面,大多数企业提供了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设备购置发票和房屋、厂房产权或房屋租赁合同等相关证明,但部分企业未提供房屋、厂房产权或房屋租赁合同等相关证明。

五、今后工作计划

在今后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实施意见》要求,认真地做好资质审查工作。

1、在资质初审工作中认真坚持“网络报的材料和书面报送材料要与原件一致,原件与企业实际一致”的审查原则;

2、紧扣《资质标准》,重点审查企业的注册资金、净资产、注册建造师、经济和工程技术人员等有关资料;

3、认真查看企业法定代表人任职文件、身份证明;企业经理和技术、财务负责人的身份证明、职称证书、任职文件等相关资料;

建筑初级论文篇10

【关键词】:基本矛盾、主要矛盾。

TO THE OUR COUNTRY STAGE IN ENTRY-LEVEL IN SOCIALISM BASIC SELF-CONTRADICT, MAIN SELF-CONTRADICT KNOW AGAIN

Abstract:Under the new history term, according to a request of 16 greatest reports, social basic antinomy request in stage in entry-level in socialism, democracy legal system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s with the request that political setup reform, the request that political civilization developme have the necessity from develop the self-contradict theory in stage in entry-level in perfect socialism theoretically, deep turn to the our country stage in entry-level in socialism basic self-contradict, main self-contradict cognition.

Key words: Basic antinomy, primarily self-contradict

在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基本矛盾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由于没有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只提供了一些认识的原则和方法,而没有作出具体的阐述;毛泽东同志结合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第一次较为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理论,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总的来说,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他在这个问题上是有得也有失的;邓小平同志则在总结社会主义事业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基本矛盾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虽然阶级斗争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它已不是主要矛盾。由于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当前的主要矛盾、基本矛盾,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基、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认识无疑是符合当时中国实际的,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政治文明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我认为现在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认识应该有新提法,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政治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

一、是党的十六大报告的要求

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呼吁:“同志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列地在党的报告中出现是第一次,反映出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政治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全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还应该包括政治文明。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认识显然是与十六大报告以前的形势相适应的,即注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没有提及政治文明,很显然这与现在的实际情况不相符。新的历史条件下注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要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即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基本矛盾补充完善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政治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是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要求

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促进作和阻碍作用。如果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则会促进生产力的进步、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进步、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也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范畴的关系。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跃居世界第六位,成绩的取得大部分来自于经济本身的发展潜力,政治文明对于经济的发展作用表现得很有限,甚至现在成了阻碍生产力、经济基础进步、发展的障碍。所以,为了更好地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势在必行,而且还要处理好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人类文明系统的各个部分及其发展从来就不是孤立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相适应、相协调,才能真正得到发展。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或影响着其他两个文明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其他两个文明的发展水平。就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而言,一方面,政治文明的发展要以物质文明的发展为基础,另一方面,物质文明的发展需要政治文明提供制度支持和政治保障,需要政治文明为其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就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来看,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政治文明为其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基本的政治方向和必要的政治保障,政治文明的发展则需要精神文明提供思想引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政治文明建设是互相依赖的,如果脱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去抓政治文明建设,就会使政治文明建设失去基础和依托,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要想真正开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必须在加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并使政治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有序地发展。

三、是民主法制发展以及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邓小平说过没有民主不是社会主义,没有完善的民主也不是社会主义。完善的民主制度主要体现在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二一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尤其要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维护社会稳定。完成改革和发展的繁重任务,必须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将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推向前进。

政治体制改革要想完成上述任务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基本矛盾认识不全面、不站在时展的高度看、不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方法论是不行得,有必要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基本矛盾补充完善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政治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

四、是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

文明的政治,不能自立于人类政治文明的大道之外,而应当与人类政治发展的总趋势一致起来。倘若没有这样的进程,中国现在不可能是一个“共和国”,而仍然会是一个封建皇权国家。但也正如许多文章所说,“由于长期封建社会的影响”,或者由于“用封建主义反对资本主义”的一些做法,以致封建主义的遗风仍然可谓举目皆是。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因子,和有违人类政治文明大潮的蒙昧、野蛮因子,区分起来未必能够一步到位。

人类有着丰富的政治文明成果。近代以来,世界政治文明从观念和制度层面得到全面的刷新。人类观念的进步和文明理念的传播,在观念层面,民主、平等、自由、人权以及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得到确立,而特权观念、等级观念、人治观念则在一般意义上成为政治落后腐朽的标志。在制度层面,规范、完善的民主政治制度,与之相应的权力运行机制、监督制约机制被越来越多的民族和国家所采用,而专制、独裁、极权则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至少在观念上被否定。

人类观念的进步和政治文明的发展如此迅猛,以至于不同的政治状态被赋予了不同的褒贬属性。众所周知的是,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词,无论在哪里都被认为是好的,而专制、独裁、极权、特权等词则如同一种罪名,没有人乐于认领。这是世界政治文明的成果,是世界政治文明在一般观念上走上了近代化道路的一个证明。中国也在这一进程之中。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明确写入中共十六大报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也好,并非与当代世界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全然不同的凭空创造,而是建立在对人类全部政治成果充分吸收的基础之上,继承人类文明的所有优秀成果,才能创造出人类文明的更高形态。就目前状态而言,“初级阶段”的定位,不仅适用于判断中国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水平,也适用于判断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水平。这意味着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有着相当长远的路要走。

综上所述,“政治文明”的中国出现,可以理解为在经济和文化迅速发展的态势下,启动政治更新进程已是众望所归。为了人的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开辟一个全新美好前景,为了更好的加强政治文明建设,促进中国经济、政治、文明的全面发展,全面提升中国综合国力的,在对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基本矛盾的认识上很有必要补充、完善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政治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 党的十六大报告原文。

2、《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论述专题摘编》。

3、《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1987年2月-7月)。

4、毛泽东1957年1月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

5、《列宁全集》第33卷。

6、《斯大林选集》上卷。

7、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理论的贡献。

8、十六大报告重点内容摘录。

9、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范畴的现实价值。

1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日报)。

11、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规律(南方网)。

12、关于《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全文)。

13、从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论”到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

14、张闻天:成就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石仲泉。

15、论封建残余政治文明建设的障碍及其肃清对策--学习十六大报告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