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感言十篇

时间:2023-03-15 20:39:06

记者感言

记者感言篇1

今天是第14个中国记者节,也是我踏入这一行以来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记者节。虽说进入宣传部已两年有余,大多都是干着和新闻沾边的工作,也算是半个“业余记者”(之前我一直这样自称),可是却一直不敢对外说自己的职业是“记者”。

2013年4月19日,由于部内人事变动,我被任命为白银日报驻白银区记者站负责人,尽管这是一个没有级别的头衔,尽管记者站只有我一个人,尽管还是干着以前的日常工作……可是,至少在我心里,从那一刻起,我觉得自己才真正踏入了记者这一行业。

坦诚地说,在进入宣传部之前,我对“记者”这一行业的概念完全是陌生的。最直观地感受就是央视媒体的几个较喜欢的记者兼主持人。如白岩松、柴静、鲁健等。那个时候觉得记者这个职业很是风光。进入宣传部后,我接触的最多的就是我们白银区广电中心的一帮兄弟姊妹。他们在白银区就算是记者,阿杜就是这个圈里的名记。 除了广电一群人,我工作上的伙伴还是就是《白银日报》的一群真正记者。刚开始跟领导活动,只要别人提“记者”我的第一反应都不是指我们,而是指报社和市电视台的人。

慢慢地在这个行业干得时间长了,大家都熟络起来,圈子也在渐渐扩大。对记者这个行业也有了更深地了解和感触。他们发现并颂扬人间的真善美,他们鄙弃并揭露社会的假恶丑;他们不能像其他上班族一样朝九晚五规律作息,他们经常是在和朋友聚会的饭桌上亦或是周末陪家人休闲时被通知立刻赶往采访现场;他们很少拥有鲜花和掌声,甚至有时候会被泼冷水、拒之门外……但是不管怎样,他们是一群为了梦想而不断追求、不停奔跑的人。如阿杜所说“因为热爱、所以奔跑;因为奔跑、更加热爱!”

记者感言篇2

关键词:新闻采访 非语言符号 运用

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要与形形的人打交道,因此,人际交往能力对他们的工作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从初中开始关注新闻,高中开始不断写新闻,期间也跟随一些记者进行过实地采访,在中职学校从事《口语交际》教学工作。我观看的电视节目中,访谈类节目、新闻联播、文艺演出类的居多。所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对一些新闻记者的采访观察,针对非语言符号在新闻采访过程中的运用问题,我做了如下的总结:

非语言符号在我们的日常采访中大概可以分为体语(人体表情、姿态和动作)、辅助语言(与语言相伴随的音量、音质、音速和功能性发声)、服装饰物、人体距离。

一、体语在新闻采访中的运用。体语主要分为人物表情、姿态和动作

(一) 首先分析人物表情。

1.有句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这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因为神态是人物表情的最重要因素,通过眼神可以形象地表达人的喜、怒、哀、乐等各种心情。在表情和神态的运用方面,央视主持人董倩有独到之处。

2.人物表情也体现在嘴部,嘴的张合,甚至张开的大小、形状都会表明记者不同的心情。记者在娱乐场合采访时,笑容肯定会多一些。在采访学者时,一般都是微笑加点头,表示对被采访者观点的肯定与默许,表示自己在仔细聆听。当然,说到一些有意思的话题时,记者大笑是在调节采访氛围。但是在学者面前,记者很少开怀大笑,这样会显得对被采访者不太尊重,可能也会与学者喜静的氛围不太融洽。当然也不能排除个别学者的喜好。

(二)动作。环境的变换,要求记者在运用语言符号的同时,必须加上与之配合的非语言符号。记者若到农村采访农民时,应先打招呼,可以主动搬来凳椅与主人一起就坐,以示记者的随意、亲切;若到有一定级别或有身份人的办公室采访时,应轻轻敲门或轻轻按铃,开门后经主人允许才进入,落坐时应向主人表示感谢,接茶杯时应用双手……适当的动作不仅有利于记者的思维更清晰,而且能够增强镜头感。

(三)姿态。在日常采访中,记者应该站立着或坐在采访者的对面,上身稍微向前倾,以示对对方的尊重。所有的体态语言都能表达出一个记者起码的礼节和修养。如果记者去采访一位学者,到了学者家中,翘着二郎腿,甚至很随意地很可能引起学者的反感,最后,本想说的话都不愿意说了。这无疑证明记者的采访是失败的。相反,我们在《鲁豫有约》中,每次见到鲁豫,都发现她的坐姿很典雅——两腿搭在一起向右侧倾斜,这就无形中让被采访者感到她玲珑的姿态和独特的气质。所以,我们看到鲁豫的访谈节目中充盈着和谐的氛围。

二、辅助语言。辅助语言主要指与语言相伴随的音量、音质、音速和功能性发声

(一)音量。在不同的场合,记者采访时的音量是不同的。如果在室内,比如采访一位老革命战士,他的声音一般是较低的,这样也表示对老人的尊重。而一般在隆重的活动现场,比如要采访一位观看心连心艺术团演出的人,旁边是热闹的演出,这时记者肯定就会把音量调大。音量的大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不会有负面影响,反而会增强现场的热闹、欢庆氛围。

(二)音质。采访不同的人,尤其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记者发音的音质要有所区别。采访小孩子的时候,记者要带有童音的音质,这样更能让小孩子有种亲近感。如果一位女记者要去抗洪救灾现场采访抗洪救灾的战士,他就不能像在家中跟老公说话那样温柔,音质中一定要带有一些阳刚、硬气。

(三)音速。记者在紧急的采访情况下,音速一般是比较快的。比如在救援现场。因为快的音速会给人一种危急感,所以在采访老人时很少用到。同时,因为小孩儿的语言理解能力可能还不够高,所以采访小孩儿时音速也是较慢的。

(四)功能性发音。很多记者在采访时,为了给被采访者安慰与鼓励,在点头的同时,都小声地发出“嗯嗯…”的声音。很多记者才采访过程中,听到被采访者的回答,他们都不做答,只是发出“呵呵…”的笑声、“啊…”这样惊讶的语气等非语言性的声音。

三、服装饰物

(一)服装。有句话说,记者就像一条变色龙。这不仅仅说记者在不同地方、采访不同职业的人时,角色要随之改变,而且指他们的服装也要随之变化,也就是说,记者的穿着要适合他的采访对象和采访环境。记者能否在最初的几分钟内以自身形象获取采访对象的信任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第一印象有助于双方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有助于采访活动的顺利进行。对方先看到的是你的外在形象,除了天生的外貌之外,得体的着装、和蔼的态度可以使对方对你产生好感。

(二)饰物。有些记者也许家里比较富裕,带着很粗的金项链、金耳环,甚至还有金手镯。如果她要去山区采访当地儿童的学习、生活环境,由于山里的孩子们几乎没见过这样的贵重首饰,所以记者在采访的时候,孩子们肯定将很多注意力集中到她的饰物上,这样就可能会影响她的采访效果。

四、人体距离,或者说是记者的态度

记者感言篇3

在新闻报道中。记者都渴望能使用激发读者情感的语言,让新闻感动受众,而在新媒体不断涌现的时代。新媒体的传播风格强化了这种渴望。而它往往出现这样的结果:记者选择的语言及事实比事件本身还生动、令人兴奋。记者尤其是年轻记者迫切希望自己的语言生动富有创造性。这种激励会使他们的语言和报道脱离了激发他们灵感的现实。

新闻写作要求是用事实说话,语言是用来准确地、生动地传播事实。新闻要按新闻的规律办事。事实是新闻写作的基础,是激发记者灵感的现实,新闻报道就是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报道新近出现的事实。记者写新闻就是选择、叙述事实,通过归纳、鉴别、组合,让事实呈现出本来的面目。

事实只有用语言加以陈述才能被延展于空间,进入传播领域。用语言陈述事实是新闻写作的最基本形态。新闻写作是用事实说话。用语言陈述的是事实,而不是情感、判断和价值。新闻要提供大量的事实,让受众从中得出概念、结论、判断。记者通过深入采访,细致观察,对事物、事件、事态有一个概念性的把握,即事实。记者要坚守自己的把握。用精确的语言把事实外显出来。这一过程中。记者的情感、渴望、判断通常不可遏制地生发,从而放大了语言对事实的陈述。导致新闻失实。

新闻写作不管是为报纸、网站还是广播、电视的新闻写作。都要求记者各尽所能,把获得的信息与艺术性融为一体。新闻用事实说话。但应说得准确而又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这就要求记者既要运用写作技巧和方法,又要遵循新闻写作要求。

一、准确真实

准确与真实密切相关。准确是新闻写作最基本的要求。新闻要求真实。不得夸张,更不可像小说那样虚构。为实现行文目的,记者应全面掌握真实情况,不可蜻蜒点水般得到的点滴信息,不得主观臆想补充发挥。新闻必须真实,保证记者写作选择的词语准确。若缺少准确的语言。记者就无法使报道与事件相符合。新闻写作的准确。不仅是选择恰当的词语,也是记者对事件、人物的深入采访,对事实仔细核实。新闻写作的准确性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要素必须准确。构成新闻写作的基本材料,必须真实准确,确有其事。不然就会出现虚假新闻。

(2)再现的环境、条件、过程要准确,写作中的具体新闻事实要真实,完全符合客观实际,包括新闻写作中的新闻人物的话语、动作和一些细节描写均要真实。新闻写作要写得生动,一般表现在对细节的处理上。新闻记者为让细节生动,使用各种技巧,如不注意,就会出现新闻写作失真。

(3)引用的资料必须准确。这些资料主要有数据、史料、背景、题材等,新闻写作中,引用的资料若出现差错,也会影响新闻真实性。

(4)新闻写作准确不仅体现在单个新闻事实上,还体现在对新闻事件全面的把握上,要避免片面性、绝对化。

二、简洁、清晰

受众阅读报纸、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浏览新闻网站,是为了尽快获取信息。所以,要求新闻的写作简洁、清晰,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传达清晰的事件信息。不使用你在书报中见惯了的隐喻、明喻或形象化比喻:凡是可以用短词的地方决不用长词;凡是可能删去一字。就尽量删去;可以用主动语态的地方就决不用被动语态:如果能想出对等的日常词汇就决不用外来短语、科学词汇或套话。

新闻写作要通过文字展现事件和人物的现场动作、过程和场景。很多时候。记者面对已经发生的事件,必须经过深入的甚至艰苦的采访,在脑海里复原事件的过程和细节,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然后,通过语言将事件和人物展现出来。因而,新闻的写作要多用动词、名词,句子越短越好。让语言富有节奏感,可读性强。

三、动感视觉化

新闻要有画面感。新闻写作要视觉化。记者要把自己想象为电视纪录片的制作人。文字要像电视镜头一样,呈现出事件和人物的细节,这有很强的现场感。要求记者掌握仔细观察的技巧。

《走进特写报道》的作者鲁曼尔认为,记者在进行观察的时候必须高度集中精力。然后仔细分析所观察到的东西。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并不是总能知道什么样的细节可以在写作的时候用得上,记者要尽可能地搜集全部的细节。记录下被访人正在想什么、说什么、听什么、问什么、穿什么和感觉到了什么,力求做到一切精确。写作的时候,应根据需要选取细节,让文字视觉化、文字动起来。

四、富有人情味

许多年以后。我们能记住的一般是那些富有人情味的新闻。充满人情味的新闻,不仅告诉受众事实的真相,还能感动受众,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带来情感的冲击。新闻应该怎样写作才能富有人情味,讲故事,讲人的故事,而不是使用华丽的辞藻,更不是不可遏止地抒情。一个报道的精彩故事,即使是用最平常的手法写出来,也要比只讲究文法与用词有趣得多,真正使作品生辉的是报道的内容。

美联社特写新闻部主任德希尔瓦说:以说故事的方式向人们提供的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因为这种方式让人轻松,让人觉得有趣。以这种方式整合过的新闻素材会更加有效地吸引受众。受众接收到的不再是干巴巴的事实罗列,而是真实的生活。

要想写出一个好故事,记者必须在写作中构建事件的主角、难题、过程和结局。主角如是人物。新闻写作就要通过一系列的技巧展现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人物性格是通过他的日常行为和对话表现出来的。新闻一定要对人物的行为进行详细的描写,通过记者的描写,让读者仿佛亲眼所见。写作中尽可能使用对话,真正的对话是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谈话,而不是他在接受采访时与记者的对话。

主角一般都面临着一个或一些难题,主角面对难题怎么处理。结局如何。因此。新闻写作就能构筑一个好的故事。感染人,充满人情味。最重要的一点是。新闻作品要感人,记者必须做到感情全部投入。所写的东西必须真诚与坦率。

记者感言篇4

一、记者要具备娴熟的现场驾驭能力

娴熟的现场驾驭能力是完成现场报道的必要基础,能力体现在能够从头到尾把握采访的进程,避免被动,争取主动。要做到有效地现场驾驭,记者口述要生动、形象,情景交融。

记者口述在现场报道中占有相当比重,它是整个报道的血肉,具有衔接、过渡段落和音响的作用。在采录现场报道的过程中,记者口述首先要围绕主题绘物描景。进入采访现场后,记者要迅速进入状态,注意观察并抓住现场主要特点,然后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清晰的口述,把现场所见、所闻、所感真实生动地刻画出来,让听众了解新闻现场环境气氛和记者所处的位置,以唤起听众经验范围内的记忆储存,使之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描绘现场时,记者不要将口述完全放在自然风光上,要紧紧围绕新闻事件的主题进行。

二、提问是记者采访获取新闻事实的重要途径

记者提问技巧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采访方案、报道意图能否顺利实现。有效的提问,有助于开掘新闻事实的价值,使其报道的思想观点得以具体化、深刻化。因此,在新闻现场,记者的提问要单刀直入,问题要简洁、明确,小而具体,以便于谈话人直接讲出报道所需的内容。这也就要求记者能够从采访中获得的大量新闻背景、新闻事实中理清头绪,抓住中心,选取最能体现新闻主题的某件事、某个人进行采访。在看似简短的采访中,把大量的信息传给听众。

三、现场音响要真实清晰,具有典型性

在选用音响时,无论是主体音响、环境音响还是背景音响,都要注意它的典型性,即选择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最具代表性、最能说明问题、最具有现场感的音响。恰当选用现场音响,如现场机器声、敲锣打鼓声……会对听众的听觉形成立体“笼罩”,产生空间感、立体现场感,使现场报道更具有身临其境、耳闻目睹的强烈效应。

由于广播新闻一瞬即逝、过耳不留的线性特点,决定了其既不能像报纸那样用书面语言,也不能用电视的跳跃式语言,而应该是通俗、生动、简洁、优美,琅琅上口,通俗易懂,这是最起码的要求。现场播报选择的词语,既要语言生动形象,又要顺口顺耳,让整个新闻更真实、可感、生动。

所以,现场播报所用的语言应该是“为耳朵写话”。这既是对广播语言特点最简要的总结,同时也是对广播记者最基本的要求。广播新闻口语化总的要求是:念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使人一听就明白。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广播稿应是“意思明白通畅的稿件,人家不必花费力气就可以了解,而且决不至于发生误会”。这是我们需要牢牢记住、时时去做的。

广播是听觉艺术,记者的普通话虽不要求像播音员一样字正腔圆,但必须咬字准确,发音清晰,让听众一听就懂。内容方面,记者首先要有话要说,不能张口结舌,不知所云。其次要言之有物,能说到点子上。将受众最想知道的内容一一说到。最后,结构合理详略得当,准确精辟地说明问题的实质,记者也要尽量破除专业化语言带来的负面影响,用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语言进行报道。

记者感言篇5

关键词:新闻发言人 模拟演练 “保真”

新闻发言人模拟演练的组织特点是要最大限度地做到演练流程、案例材料和会场景等三个环节“保真”,让学员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新闻会的个中真味,让受训者在体验中提升新闻水平。

一、演练流程“保真”

为了增强真实感,在新闻会(记者招待会)模拟训练中,新闻发言人的登场、、提问等流程要做到“保真”,即与真实新闻会现场无异。完整的新闻会演练一般分为五个环节,时间控制在90分钟以内。主要包括:参加新闻人员登台落座,会主持人介绍新闻会背景以及参会人员(5分钟);新闻发言人进行新闻(10分钟);记者提问与问答(45分钟);观察团补充提问并评分(10分钟);专家点评并答疑(20分钟,这是模拟演练相比真实的新闻会特意设置的教学环节)。

二、背景材料和案例材料“保真”

一般而言,根据新闻发言人工作内容,模拟新闻发言场景设计为两类:突发事件新闻会和例行记者招待会。无论是哪一类,用于模拟的背景材料和案例材料均要最大限度的“保真”:即根据企业单位的时间、舆情环境和事件设计编撰而成,甚至可以采取真实案例进行演练,保证符合政策方针、契合业务特点,从而使得情景逼真,让受训者发言技巧、媒介素养和业务熟稔度得到全面提升,实战效果更明显。

在设计演练目标的时候,要把握新闻会和记者招待会演练重点的差异。通常,模拟新闻会,主要模拟突发事件案例,结合企业单位舆论热点,考察新闻发言人对当前单位面临的舆论生态和媒体环境的把握,着重在发言人的媒介素养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培养上;模拟例行记者招待会,主要模拟单位面临的真实舆论环境,考察新闻发言人对企业业务和内部环境的把握,以及新闻发言人应对记者、设置议程和引导舆论的实战技巧,着力点在培养发言人综合媒介素养,引导舆论环境的能力。

三、会场布置“保真”

第一,根据现场条件,准备新闻会演练背景板,或者制作幻灯片(PPT)背景,如图示意。第二,布置新闻会主席台。根据发言人小组人数设置主席台,一般发言人小组5-7人(包括主持人、发言人、辅助发言人等)。第三,一般情况,主席台下第一排安排为参加会模拟记者席,第二排为观察团席位。第四,设立演练点评专家席位和工作人员席位。在记者席侧前方设立点评席位。第五,如有条件,设置直播摄像,将演练现场投影至大屏幕,增强现场感。有的培训基地,为了让学员身临其境,在布置上下足了功夫,譬如现场设有多台液晶显示屏、镁光射灯、专业声控台、新闻台等各种布景,让受训者真正感觉到“新闻发言人不好当” 。第六,如有条件,配备现场直播视频回放设备,辅助演练专家点评,并让参演人员回顾总结。

四、其他事项

第一,学员分组与任务分配。一般,在演练前两天将参加新闻发言人培训演练的学员分组(分为发言人小组、记者小组、观察团小组等)。新闻发言人小组成员根据参与的演练话题,分配角色,准备新闻材料,设置议程与主题,并回答记者提问;记者小组成员,从新闻采访角度准备问题,目的是在会上给新闻发言人小组制造压力。观察团小组要观察和评价新闻过程中新闻发言人小组和记者小组的能力和表现,并给出相应评分。

第二,提前下发案例材料。将案例材料至少提前两天下发给学员阅读并准备。案例材料尽量“保真”、详实、全面。

记者感言篇6

我们常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都有韵律,语文老师在文言教学中要加强对诵读的要求。首先,要了解“诵读”的重要性。进入初中,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往往会把文言文当做“半个外语”来学习,所以要抓紧抓好这个时期的朗读训练,诵读先入于口,再入于耳,然后聊于心。学生在一读一听中,便可以直接迅速地感知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语感由此而来。

其次,要讲究“诵读”的方法。“诵读”的初始阶段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可以就某一段或整篇进行“诵读”,在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正确断句。文言文的诵读若能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程度,对于下一步的“译”有很大帮助。关于诵读的方法,叶圣陶先生特别提到了“范读”和“美读”。他指出,教师在范读的时候,要“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读的方式要多种多样:教师范读、领读,学生默读、轻吟、朗读,齐读独咏,可读全篇,亦可读某几段、某一段,某几句、某一句。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语调,进而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背诵,整篇文章记熟了,其中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记住了,古人说话、写文章的语气语调、方式方法也就品味出来了。

第三,整体感知文章思路。即努力探索作者为文之用心,特别是要弄清楚文中各个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还可以交给学生一些朗诵背诵的技巧,如古人行文中常用的结构修辞法(含对偶、对举、衬托、排比、设问等)、骈句、韵文等来帮助记诵。

2.“品味”是值得体会、品味语言和感情

这是建立在读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内容与形式进一步的把握,是语感培养中酝酿蓄势的重要过程。文言文留给我们的不仅有古人的语言精髓,还有古人的思想印记。譬如《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本思想;《桃花源记》中陶渊明对“大同世界”生活方式的理想追求。文言作品中流露出的作者的思想情感、生活态度、人生追求等人文思想必然会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情趣、艺术修养等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要让学生在读中品,在品中读,带领学生“披文以入情”。

其一,抓关键词来品。叶圣陶曾以读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指出这两句诗中的关键词是“直”和“圆”。抓住了对这两个字的品味,“旷远、荒凉、静寂”的大漠宛然就在我们面前了。这里并没有任何表面特征的分析,人们就能自然而然地感悟到诗中所描写的画面。在品味关键词的过程中,对那些有一词多义、一次多用现象的实词、虚词,以及过去课文中曾出现过的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联系、比较,品出在现有语言环境中的味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其意义、用法进行归纳、整理,找出规律,以利于知识的迁移和培养。

其二,牢记文言句子的特殊形式。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五种文言句式及一些固定格式要记牢。下功夫牢记较典型的特殊句式,是培养学生文言语感见效最快的方法。

其三,揣摩、了解作者的心境,体会、品味作者的情感。任何语言文字,如果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情感,都是苍白的。课堂上,教师适当以点拨式的词语教学带动整个文言文的教学,在品读字词句的过程中去把握思想内容,品味作者情感。

3.“练习”指的是在熟读和品位的基础上进行的训练

练习贯串于文言文学习的始终,既是熟读与品位深化、强化的过程,有时语感培养的内化与迁移的过程。

记者感言篇7

一、从山水美景中读出作者情怀

柳宗元山水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他的永州八记,不是客观描摹山水景色,而是蕴藏着深厚的思想感情。这与他的人生遭际密不可分。在本课的教学中,一般的老师都会涉及作者的身世,会分析投射到这些景致中的作者情感。但是,孙老师没有满足于这一点,而是把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整个“永州八记”中,把对《小石潭记》的感悟放在与《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和《小石城山记》的比照中,以此参悟作者的情怀,感受这些文章中共有的情感,即借助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自己怨愤悲凉的心情。这样的拓展开阔了学生思考空间,也得以对柳宗元的人生遭际和感情有了更加具体丰厚的理解。

二、从文本言语中读出文学本色

本设计第一部分,就是要让学生从细微处体会作品的构思。这个做法值得肯定。紧扣住小石潭之“小”,让学生从五个方面来体会作者是如何集中笔墨写“小”这个特征的。这锻炼了学生分析归纳等能力,更重要的是,经由这样的阅读思路,久而久之,学生会认识到,文学作品如何通过具体的手段,怎样集中表达作者眼中所见、心中所想的。换言之,学生会感觉到,文学作品通常不是由论断式或者陈述语言来直接地表达的——因为结论性语言或者陈述性语言不易展现具体的文学感受,在文学作品中其表现力是非常有限的,而经由文学的形式和语言所展示的文学世界,内涵和意蕴则更加丰富和复杂。

三、从平淡处读出深层意蕴

对《小石潭记》最后一段,许多读者的确会忽略过去,觉得是游记之类文体的一般交代而已。而孙老师在看似可有可无的语段中,引导学生分析感悟其中的奥妙。让学生明白,这个段落是本文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没有它就会影响文章结构的完整性和主题的深刻性。

这份设计,我有以下三点建议:

一、尽量避免教学设计的碎片化倾向

就语文教学而论,什么是理想的或者说比较理想的教学设计?我认为,至少是,教学设计在确立了主脑以后,一脉贯通,收尾相连,集中展开,不枝不蔓。这个主脑可以是文本的某一个特色,或者是思想的,或者是写法的,等等。就本设计而言,四大块教学内容,似可收纳进分析文本结构,感悟作者情怀,品味文本语言,体会情景交融的表达艺术的教学目标中,但四块之间的组成显得比较松散。

在我看来,如果第一板块,着重研究文章哪些内容体现出小石潭之小,那么接下来就似乎应该深入探讨,为什么作者要着力渲染小石潭之小,也只有这样,“《小石潭记》着一‘小’字而境界全出”的结论也才有了落脚点。如果就景物论景物,作者完全可以着力写水潭之水的清澈,写成“清水潭记”,或者写这个水潭全石为底的特征,写作“全石底潭记”,或者取这个水潭地处偏僻的特点,写作“幽潭游记”,作者之所以选择小石潭之“小”,与境界全出的“境界”应该是密切相关的。

我觉得,依照本设计的教学目的,就以由“乐”到“悲”的情感流程作为整节课教学的主线,四大块教学内容都可以纳入一个有机的整体中。

二、拓展比较的着眼点应该在哪里

就相类似的文学作品间的比较而论,我们要着力让学生体会的主要不是相同之处,而应是不同之点。也就是同样是作者在被遗弃于永州大地之时,所表现在八篇散文中的情感应该是基调相同或者相似,但具体的情愫、情感的侧重点应该是有别的。每一个作为经典的作品,都应该有作者对生活的具体和特殊的震撼和反应。尽管《小石潭记》与教学设计中所引用的三篇文章,确实都寄寓作者的不幸遭遇,倾注他怨愤悲凉的心情,但这是底色,各篇的情感特色则是明显的。《小石潭记》着力渲染空无人迹、清幽寂寥、凄:冲寒骨的景况,表现作者被遗弃、被埋没的忧伤和凄苦之情无法释怀;《始得西山宴游记》借西山的高峻气势和宏大境界,表达偶识西山之喜和暂且沉醉之乐;《钴鉧潭西小丘记》则以丘喻人,直接写被抛弃之苦和受冷落之感;至于《小石城山记》,则向苍天发出了“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的质问和内心的困惑。

三、文学作品理解不要过于坐实

记者感言篇8

新闻发言人是说服者,记者是说服对象。在这个说服的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并不是发言人作为说服者可以决定和把握的,但是发言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增加在可控因素上的胜算,减少在不可控因素上的失误。

1.说服者的因素

说服者的影响力取决于他/她的权威性、可信性和受欢迎程度。

权威性越强,说服效果越好

实际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有多位新闻发言人的会上,记者总是喜欢向那些位高权重的主要领导提问,在报道中也更愿意引用他们的话。

增强自己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可以让新闻发言人得到更多人的信服。政府机构、企业集团在设立新闻发言人职位的时候,也应该考虑任用专业程度高、具有专家资格的权威人士。

可信度越高,说服效果越好

说服者的可信度高,会产生比较好的说服效果。说服者要把自己的利益与自己所陈述的问题分开,如果让人认为说服者会从自己所倡导的事情中获益,其可信度将会受到质疑。

政府的新闻发言人在发言的时候,要多站在人民的角度解释问题、阐释观点,政府政策对人民的好处,从而把自己的利益与自己所陈述的问题分开,让政府和人民贴得更近,提高自己的可信度。

越受欢迎,说服效果越好

如果发言人深受记者们的喜爱,那么他/她的说服效果就会比较好,比较容易让记者们改变态度。国务院总理、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各国记者中的口碑都很好,除了因为他们是国家领导人,权威性和可信度高之外,他们还有共同的特点就是深受记者们的喜爱。

什么样的人更受人欢迎呢

首先是漂亮的人。人际交往中存在一种“美貌效应”,外表漂亮的人更容易受人欢迎,更容易获得信任,在说服方面也更有优势。因此,发言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这不仅仅是礼貌和尊重,更是为自己赢得信任的制胜妙招。

其次是有魅力的人。人格魅力强的人,吸引力很强。新闻发言人的言行举止虽然被严格地限制,但是依然有发挥的空间,而且越是有魅力的发言人,越是能够博得媒体的青睐。

第三就是亲切的人。人们往往容易改变态度,使自己与自己相似的群体取得一致。新闻发言人亲切一些,人情味儿多一些,可以缩短与记者的距离感;明确地表示出与记者相同或相似的立场、利益、观点等,也会有助于发言人获得记者的信任。

2.说服信息的因素

说服信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态度差异、信息恐惧感和信息呈现方式。

适度的差异可以增强说服效果

刻板印象是媒体的痼疾,媒体一旦产生偏见,是很难改变的。所以当发言人所的信息与记者的原有态度有极大差异时,更应小心,不要一次性地给记者太多信息,不仅重点不突出,而且记者也难以接受如此巨大的反差,容易出现歪曲的、质疑的报道。

好的做法是把信息一点一点地喂给记者,可以多次,每次逐步增加补充新的信息,让记者们的态度改变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发生突发事件的时候,发言人更要抢先消息,掌握主动权,让记者不得不跟着发言人的信息走,避免产生过大的态度差异。

适度的恐惧可以增强说服效果

新闻发言人一般比较少使用恐惧诉求,因为他们面对的群体——记者——可以说是相当不怕恐惧的一群人,而且是越有恐惧越兴奋的一群人。但记者们也有特别惧怕的事情,那就是得不到信息,得不到信息意味着无法发稿,也就没有工资。发言人可以抓住记者的这一心理,对不合作的记者实施“信息惩罚”,对合作的记者给予“信息奖励”,增强自己在与记者交往中的主动权。

恰当的信息呈现方式可以增强说服效果

为记者准备新闻通稿很重要。新闻通稿不是简单发言稿,也不仅是背景资料的介绍,而是发言人自己心目中完美的新闻稿件,符合新闻报道的要求,新闻价值突出。它可以明确地告诉记者,什么信息是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帮助记者在复杂的信息中摘取精华。发言人的言谈话语结合新闻通稿的文字力量,会帮助发言人更有效地说服记者。

发言人可以针对不同的记者,选择不同的交流方式,同样的话,既可以在会上说,也可以在面对面的谈话中说,也许说的内容都一样,但是方式不一样,给记者的感觉也会不一样。

3.被说服者的因素

被说服者的人格特性、心情、卷入程度、自身免疫情况和个体差异等,都会影响被说服者对说服信息的接受程度,影响最终的说服效果。

了解说服对象的可说服性

职业的特点决定了记者要保持独立的精神,否则难以担当舆论监督的重任。

因此,新闻发言人不要奢求记者完全被自己说服,记者在新闻报道中为了力求公正,总是会把不同的声音和观点呈现出来,只要他们呈现得比较多的是发言人的观点,那就好了,就说明记者事实上已经对发言人的信息给予了认可。发言人既要充分准备有利于自己的信息和观点,也要给记者一些其他的信息,这样听起来比较客观,也符合记者的判断,会增加他们的信任感。

心情愉快的人更容易被说服

有研究表明,心情好的人更容易被说服。如果发言人能够让记者的心情保持愉快,那么将有利于发言人说服记者。幽默的发言人往往能够博得记者的好感,也更容易说服记者。

在*年底国务院新闻办当年最后一次新闻会上,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武提前到场,与每一位参会记者握手寒暄,表示感谢和慰问,让记者们感到十分温暖。这样的举措不仅拉近了发言人与记者的距离,而且非常有助于树立发言人的良好形象,增加发言人的说服力。

巧妙利用卷入程度

卷入程度越深,态度改变越难。这个技巧可以被新闻发言人双重利用。

在危机处理过程中,要减少记者的卷入,这样可以降低改变记者态度的难度;如果记者卷入过深,很有可能就不再理会发言人的信息,而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去调查报道,发言人就失去了主动权。因此发言人必须要在第一时间抢先,并持续地向媒体提供信息。

反过来说,当有些事情是新闻发言人希望记者们报道的,可以通过增加记者的卷入程度,让他们有机会丰富自己的报道,可以减少他们的误解,树立正确的态度。国新办、教育部等新闻办公室经常会组织记者团到各地采访,其目的就是提供机会,让记者们深入地去了解事实,增加对某些问题和事件的关注和报道。

避免说服免疫力的产生

过多的预先说服会让被说服者产生免疫力,使得说服变得难以进行。频繁使用的招数缺乏变化,也会让被说服者产生逆反心理,抗拒说服。过于强烈的禁止行动也有可能产生反面作用。

作为新闻发言人,切不可用过激的方式限制、阻止记者的采访。记者是吃软不吃硬的,发言人表现得过于强势,记者会更加针锋相对,相反如果表现得稍微弱势一点,可以起到以柔克刚作用。

4.情境因素

有研究发现,当个体对问题了解得很多时,预先警告或暗示被说服者他/她将收到与以往立场相矛盾的信息,会引起抗拒,而当人们对问题了解较少的时候,这种预先警告会有助于态度的改变。

记者感言篇9

1简述新闻采访中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涵义

1.1语言符号的基本内涵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信息传播符号是一种有形和无形的最佳应用。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语言符号是一种重要的媒介,是进行信息传播与情感交流的主要工具,尤其对于记者综合素质的要求,语言符号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语言符号的掌握,是新闻采访记者的基本技能,既要掌握好和受访者的语言沟通能力,也要实现非语言符号的准确拿捏,否则就会给整个新闻采访带来被动局面,从而使新闻采访陷入一定的困境和误区。语言符号氛围声音语言和文字语言,声音语言是一种直接的表达方式,是记者与受访者的语言沟通,文字语言是后期制作过程的文字处理能力,将口头表达的语言通过文字的形式描述出来,形成通俗易懂、新闻趣味、真实可靠的新闻采访节目,达到与观众的理解沟通。通过文字语言对声音语言的补充,更好的形成概念准确,时间精准、事件鲜明的合乎逻辑、规范的新闻文体[1]。

1.2非语言符号的具体表现特征

非语言符号是存在于语言符号之外的一种传播媒介,是对新闻采访记者综合素质的更高要求,是记者对新闻采访过程中各种要素的及时应用能力,如果没有一定的综合素质和应变处理能力,就很难掌控好非语言符号的实际应用。非语言符号是指在声音语言与文字语言以外的为人们的感觉器官接收的各类表象符号,例如人的神态、姿势、服饰、色彩、人际距离、环境景别、音响、画面等。非语言符号是记者对符号本身认识的一种升华,将具体的语言抽象化,通过与受访者的心灵沟通,在察言观色中掌握使用语言的技巧和新闻采访的方式进步,从而避免在采访过程形成被动的、蛮目的、机械化的采访模式,尤其是在特殊采访对象,比如群体采访、高端采访等一些素质高、知识面广的采访对象,运用非语言的能力更是采访的本质要求。

2分析新闻采访中语言符号的有效性和非语言符号的重要性

2.1新闻采访中语言符号的有效性探讨

新闻采访是一种语言的交流行为的全方位应用。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要在全面掌握语言符号的有效性的基础上,掌握语言符号的准确应用。一是构建与采访对象的语言交流模式。在新闻采访的之前,记者要建立事前了解机制,从侧面掌握、了解事件的相关内容,配合受访者在实践中的应用模式,形成语言应用的技术巧妙性,尤其是构建与被采访者之间的良性人际关系,在熟知受访者的身份、气质特点、性格等方面的因素后,开展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语言使用方式,形成对话双方心理认同的语言交流[2]。比如在采访过程中,采访对象收到不同行业、地位的影响,存在受访对象的个体差异性,面对不同的受访对象,就要形成准确的语言定位,摆正自己的位置,记者不能高高在上,尤其是采访弱势群体是,不能有领导的架子;在采访上级领导或者知名人士时,也要做到不卑不亢,记者可以建立一种和受访对象平等的语言环境。二是搭建与采访对象的新闻价值的有效桥梁。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始终掌握好新闻的真实性,因为这是新闻的本质和生命。再熟练掌握新闻采访语言符号的基本技能之后,记者全面认识采访过程中对新闻问题、事实陈述、文字表述等多方面的要素,及时引导对象进入问题的关键,从实际问题出发,达到新闻采访的准确、真实性要求。

2.2新闻采访中非语言符号重要性认识和实践应用

非语言符号对于新闻采访来说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和优势。既包括心理探求能力、也包括对采访对象神态、手势、姿态、心态等可以展示内心情感的非语言符号。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不但要准确理解采访对象的有声语言,更重要的是观察采访对象的无声信号,并且能在不同的场合正确使用这种信号,这种无声的信号就是体态语言,它是用表情、手势、姿态等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辅助工具。对人体各部位的姿势、动作、表情等传递信息哟一个全盘的及时掌握,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从表情语、首语、手势语和体姿语四类不同的非语言符号式加强对采访对象的沟通交流[3]。在具体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要掌握用目光和微笑与采访对象的交流和沟通,并将这种能力应用到现场采访和交流过程中来,构建与采访对象认知、理解、交流等的完美模式,实现记者对新闻线索的有效掌握,通过相互尊重、理解、配合默契的新闻采访非语言符号,并通过这些语言形式来实现对参访对象的鼓励和支持、肯定[4]。

2.3非语言符号的经验升级和体态语掌握

体态语是新闻采访过程急着要因注意的应用方式,也是非语言符号使用的一种技巧性方法。非语言符号的有效使用,是新闻采访记者综合素质的全面体现,主要表现在记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对采访对象的仔细观察,包括眼神、面部表情等基本的表现形态,还包括对采访对象的个人素质、修养、思想、文化内涵、艺术品位等,记者的观察仔细以及应变处理能力,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因此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在日常观察中,一定要尽可能掌握这些知识,才能通过观察对象的身体语言,准确捕捉到对方最真实的情感和深层心理,并适时调整自己的语言和非语言符号,进而实现与采访对象自然、和谐的交流[5]。同时,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可以使用非语言符号来表达自己对事件的一些看法,表明自己对整个新闻事件或者被采访对象的态度,应用体态语言构建向观众传递信息的肢体性语言表述,向社会传达某些信息,从而能更好拉近心灵的距离,构建记者与被采访对象之间的良流氛围,确保新闻采访的质量。

记者感言篇10

【关键词】浅谈;小记者活动;语言表达

当今是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时代,社会需要的是多功能人才,其特点是多才多艺,能够在很多领域大显身手。因此,作为现代人,我们不仅要有新的思想和见解,能用自己的行为对社会做贡献,还要会在别人面前很好地表达,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去感染、说服别人。事实证明,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心态,能够更好的适应所处环境,将来才能有所作为。

一、激发幼儿的创造火花

蒙台梭利认为婴儿从出生开始,不仅是一个生理肉体,同时还是一个精神胚胎,他具有获得自然社会信息与信息反馈的本能。同时他还认为,成人如果不注意培养幼儿对周围复杂环境的认识和语言表达能力,忽视了儿童语言学习敏感期,会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大班孩子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在喜欢的活动中能尽情的表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一次区域活动中,我发现几个孩子凑在一起议论“植物的趣闻”,他们各抒己见对各种植物都有自己“特有的本领”显出了浓厚的兴趣。我觉得:既然孩子们已经萌发了对周围环境、事物关注的敏感性,那我何不抓住这个契机,通过学习活动中教师的关注和引导,进一步扩展提升给予其能力上相对的提高呢。经过商量研究,我将其设计成“当小记者 看大世界”特色活动,旨在这些活动中培养幼儿语言、交际能力。

二、构建幼儿的发展轨迹

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经验,提供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条件。

1.核心理念

多“思”、善“问”、巧“答”

2.阶段目标

初级阶段: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激发幼儿当小记者的欲望。

中级阶段: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锻炼幼儿收集信息能力,增强自信心。

高级阶段: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3.活动范围

家庭幼儿园社区社会。同时扩大孩子交往的人群,其顺序从关注自己、家人关注同伴、保教人员关注社区里的人。

三、丰富幼儿的教育内涵

幼儿园生活对幼儿来说是一种现实的生活,也是一种与有意识的教育目的直接相关的生活,因此为幼儿创设支持性的发展语言的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1.扩展部分

(1)大眼看世界。目标: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培养其想象力、思维力、语言表达能力。

(2)慧眼搜新闻。目标:了解什么是新闻,能将自己收集的信息清楚、大胆地进行表述。

(3)巧嘴提问题。目标:能积极思考,充分展示自己,并从中获得自信和乐趣。

2.渗透部分

“我来做小记者”系列活动

(1)成员招募、确立分工。目的:培养幼儿与人沟通的技巧。

(2)设计记者证。目标:了解记者工作的特点,提高幼儿动手制作的能力。

(3)采访我的同伴。目标:让幼儿从同伴之间的随意聊,到有目的地、有意识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并对它进行收集、归类,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采访我的老师。目标:训练胆量,克服说话时紧张的心理,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5)采访幼儿园里的工作人员。目标:培养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挖掘生活素材的能力,提升自己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能力。

(6)采访家长。目标:能畅所欲言,培养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幼儿自信心。

(7)采访其他(如社区医院等)。目标:尝试主动与陌生人交往,促进社会性情感的发展。

以上小记者的活动我们将其融入幼儿一周生活作息时间表里,每周两次各30分钟。在活动过程中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以问题解决为导火索;以小组和集体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丰富性、持续性、自主性、创造性的活动。

四、提升幼儿的实践经验

(1)小记者活动有机整合不同领域的发展目标,包括认知水平、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等,在活动中不仅能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而且能够培养幼儿分享快乐,共同协作,交流情感等社会及品质。

(2)教师建立有针对性的研究机制,在活动中教师真正成为幼儿学习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有利于幼儿养成更好地主动学习的习惯。

(3)全面、正确的了解幼儿发展的能力,积极、适宜地把握幼儿发展特点及进程,为幼儿提供更开放、动态的语言空间。

大班小记者就像含苞欲放的花骨朵,虽然还没有诱人的“颜色和味道”,但它将深深吸引着幼儿纯洁、善良、积极进取的心灵;小记者活动的开展将会为幼儿开启另一扇表达心声、实现愿望的窗口,成为幼儿关注新闻、关注社会、走向成功的基石。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 语言》,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