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22:08:35

记者

记者范文篇1

当前,对于记者招待会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各类官方机构、各种社会团体的代表或知名人士等为了塑造自身形象重大新闻信息、回答受众关心的问题,便于媒体进行报道而专门为新闻记者举行的会议。另外与此类似,还有新闻会的说法。有人认为记者招待会只回答记者提问,不新闻,新闻会只新闻,不回答记者提问。但是在现实中,记者招待会并非只回答记者提问,也新闻信息。新闻会也回答记者提问并非只信息。由此可见,记者招待会和新闻会区别不大。也有人将二者合二为一,把新闻会作为记者招待会的一种类型。本文所说的记者招待会同样是包括新闻会在内的。

那么记者招待会有哪些特点呢?

首先是权威性。记者招待会的举办主题,都是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等。答记者问的一般都是有关方面担任着重要职务的负责人或能够代表一级组织讲话的人士,甚至是党和国家、单位、部门、社会团体的最高领导人。记者提出的问题代表这群众共同的想法意愿,而不是个别现象和个别情况。答问的内容也是经过有关方面反复研究确定下来的,答问者是代表“官方”立场,也不是个人的意见和看法。

其次是开放性。记者招待会大都是公开举行,且有多种媒体参与报道。有关方面所论及的政策、立场、观点、态度,重要问题和重大事件的经过、细节等,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大众传播工具,为千百万人所了解,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透明度。

二、记者招待会对记者形象的要求及塑造形象的重要性

(一)记者招待会对记者形象的要求

记者招待会因其具有权威性,所以形式比较隆重,规格比较高。记者招待会现场虽然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特定性,但是它所吸引的眼球却不止现场的数十或数百人。尤其是在一些重大的记者招待会上,比如每年两会的总理记者招待会,广播电视几乎都要进行现场直播,那此次二次传播的对象就是数以万计的媒体受众了。因此,这首先对与会的记者的外在形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起码要求穿戴整洁,其次是能突显个性。

与会记者一到会场就会跟不同的对象打交道,会议开始前后与同行们打交道。更重要的是,在争取到发言机会时与发言人打交道。尽管记者提问时间只有那么短短的一分钟左右。但这一分钟左右记者的一言一行不仅完全显露在会场的每一个人眼里,同时也显露在电视机前的每一位观众。这就对记者形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

(二)塑造记者形象的重要性

1、记者形象能传播媒体组织形象。

记者形象是媒体组织的子形象(个人形象)、记者个人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众对媒体的总体评价。媒体组织成员的个人形象是构建媒体组织整体形象的基础。在媒体组织行为中,记者个人形象的塑造与组织形象的塑造是同步进行的,记者个人形象是展示、传递组织形象的载体,而记者往往又活跃在媒体受众视野的最前线,因此只有首先拥有良好的记者形象,才能保证形成积极正面的媒体组织形象。记者的塑造是组织形象塑造中关键的一环,并且是可以控制的一环。只要媒体组织树立这种意识,并有效地执行,就一定会实现双赢。整体是不能忽视细节的,在组织形象塑造中,细节就是记者形象的塑造。

2、记者形象能扩展媒体组织形象。

记者形象不但可以有效地传播组织形象,而且还可以扩展组织形象。前提是记者形象必须在公众面前能非常优秀地展现出来。公众往往对最近发生的对感官刺激强度最大的事物留有崭新的印象。良好的记者形象可以给在场的和间接接触到会场画面的公众留下美好印象,公众进而会以此联想到记者所代表的媒体的整体形象也是良好的。1998年朱镕基亲点吴小莉,让全国人民认识了吴小莉,她的从容、自信与美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吴小莉一炮而红,凤凰卫视也借此迅速地进入了广大公众眼中。

三、记者招待会记者形象及内涵

(一)外在形象

人被认识首先从视觉上开始,人的外在形象是他人接触到个体的第一感知。在记者招待会上。首先被他人认知的就是外表形象,即记者的衣帽服饰和仪容仪表。这是他人跟记者尚未进行言语交流时候首先得到的形象信息。因此,记者首先在服饰上要穿着得体,正规的场合必须穿戴整齐。在规格比较高的记者招待会上,如两会期间召开的记者招待会、国家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记者招待会、各省市政府机关等召开的记者招待会,记者还应该穿着正装。在一些规格不高的记者招待会,记者可以不着正装,但是切忌不可以穿短裤、拖鞋到达会场。

人被认识不单从视觉上进行感知,也从听觉上进行感知。因为人与人之间离不开言语的交流。这种言语交流包括说者和听者的实际互动,也包括单向的,即说者和听者没有进行直接交流的单向。出席记者招待会。记者必须跟到场的包括会议组办方、其他媒体记者、会场的其他人员进行交流。因此记者应该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和姿态动作,做到举止高雅、谈吐大方。这些都是记者跟另一方在进行双向互动。所谓的单向,即记者在向信息方提问时与电视广播受众的间接交流。记者的谈吐举止都被受众尽收眼里、耳里,而受众对记者的评价只有部分会滞后地反馈到媒体单位。而大部分的评价则转化成另外一种以支持或不支持媒体的态度出现的反馈。例如,一位记者因在提问时候声音颤抖、表达不清、举止不雅而令受众对其及其所在媒体产生负面评价,进而表现为不收看收听该媒体的节目。(二)内在形象

出席招待会的记者首先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才会拥有敏捷的思维、敏锐的洞察力和清晰的思辨,才能提出深刻的问题,才能赢得发言人的青睐和公众的认可。或许记者因为所在媒体名声好而得到了提问机会,但是错漏百出或者毫无新意的问题会让人大失所望,形象一落万丈。每年两会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上,公众往往也非常地关注哪家的记者被点名提问了,他们提的问题水准如何。

其次要求记者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让记者在与众多同行交流时表现出独有的自信,良好的精神风貌。同时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造就开朗的性格,从而健谈而沉稳。尤其在获得提问机会时能表达自然流畅,表现出从容的一面。

再次要求记者拥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工作能力是综合多方面的集中体现,如与现场人员的交流沟通能力,对会议主题的准确把握、寻找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在招待会现场最忌讳就是记者一来到会场就一声不吭地坐在角落里等待会议开始。不主动与人交流不但不能很好地让别人了解和熟悉记者所在的媒体,更有甚者,还会影响到媒体的形象。主动与同行交流或许还可以知道对方的写作方向,进而改变策略,另辟蹊跷,创造出更有新闻价值的新闻来。

四、记者形象塑造的原则

(一)内外一体化原则

记者内在和外在形象二者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有什么样的内容,必然有什么样的形式与之相对应,内容的发展决定着形式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因此,内在形象决定外在形象,内在形象是个人形象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外在形象的基础,一个人的内在素质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着其形象的外在表现形式。其次,形式又积极地影响内容,对内容有巨大的反作用。因此,个人在重视内在修养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外在形象的塑造。只有内外有机结合,才能塑造完美记者形象。

(二)个性鲜明的原则

健康鲜明的个性能使记者形象增值。记者形象的塑造应该讲究突出个性,体现自我,展示特有的个人气质。鲜明的个性。特有的气质更容易引起他人注意和记忆。

五、当前记者招待会记者形象之差距

社会学理论认为,社会对每一个社会地位的人都提出了期待要求(理想角色)。而每一个人因所处环境不同对自己充当的角色的理解可能会产生差异(领悟角色),进而在实践中又因人的行为受到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人们不可能完全按照理想角色和领悟角色那样去做,以至实践出来的角色可能会与理想角色和个人领悟角色有很大的差距(实践角色)。

衣着不讲究,外在形象大打折扣。有些记者认为,记者是一种行动相对自由的职业,因此认为穿着可以自然随便。有些记者出席招待会还戴帽子,尤其年轻的记者,觉得那是一种时尚和个性的体现。有些男记者身穿中短裤,脚着凉鞋,这是相当不合时宜的。我们无法想象这样一个形象的记者站在一位头发梳理整齐、西装笔挺、皮鞋锃亮的发言人面前进行采访,那是一幅多么不协调的画面!

会议迟到,留下不守时的印象。有些记者出席会议不准时。会议开始后才灰溜溜地跑进来。新闻工作者因新闻的特殊性本质注定它是讲究时间效率的职业。记者在招待会上,不但严重影响个人形象和媒体形象,甚至还可能错过最有新闻价值的信息。

言行举止不规范,严重损害形象。有些记者一到会场就大声地喧哗,高声谈论会议主题以外的话题。有些记者在会议期间嚼口香糖。旁若无人。记者招待会是特定的场合,记者的这种做法,严重损害了形象。

提问时紧张过度,语无伦次。礼仪不周。有些记者心理素质差,获得提问机会后由于紧张,声音颤抖、表达不清,出现语句重复和字词回读。由于紧张,提问前忘记报上所在媒体单位名称就直奔主题,提问结束后没有说谢谢。这些记者的表现也往往比较引人注意。因为别人想获知这位记者到底是来自哪个媒体的,

提问的问题不够深刻,既没有表现出深邃的思辨色彩,也没有切中要害,就像一碗清水,喝过后索然无味。为什么每年两会总理记者招待会上,外国记者的提问总会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因为外国记者提的问题总是非常的尖锐和深刻,总会切中问题的要害,给人以无限的思考空间,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

六、如何矫正

首先从外在形象抓起,媒体组织要求记者学习公共关系礼仪知识,培养个人良好的外在修养,懂得依据时间、场合、工作性质的变化,合理调整自身的服饰、语言、行为等,努力塑造良好的个人外在形象。因此,对于媒体单位来说,适时地对记者员工进行礼仪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记者范文篇2

关键词:记者招待会:记者形象;形象塑造

一、记者招待会及其特点

当前,对于记者招待会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各类官方机构、各种社会团体的代表或知名人士等为了塑造自身形象重大新闻信息、回答受众关心的问题,便于媒体进行报道而专门为新闻记者举行的会议。另外与此类似,还有新闻会的说法。有人认为记者招待会只回答记者提问,不新闻,新闻会只新闻,不回答记者提问。但是在现实中,记者招待会并非只回答记者提问,也新闻信息。新闻会也回答记者提问并非只信息。由此可见,记者招待会和新闻会区别不大。也有人将二者合二为一,把新闻会作为记者招待会的一种类型。本文所说的记者招待会同样是包括新闻会在内的。

那么记者招待会有哪些特点呢?

首先是权威性。记者招待会的举办主题,都是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等。答记者问的一般都是有关方面担任着重要职务的负责人或能够代表一级组织讲话的人士,甚至是党和国家、单位、部门、社会团体的最高领导人。记者提出的问题代表这群众共同的想法意愿,而不是个别现象和个别情况。答问的内容也是经过有关方面反复研究确定下来的,答问者是代表“官方”立场,也不是个人的意见和看法。

其次是开放性。记者招待会大都是公开举行,且有多种媒体参与报道。有关方面所论及的政策、立场、观点、态度,重要问题和重大事件的经过、细节等,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大众传播工具,为千百万人所了解,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透明度。

二、记者招待会对记者形象的要求及塑造形象的重要性

(一)记者招待会对记者形象的要求

记者招待会因其具有权威性,所以形式比较隆重,规格比较高。记者招待会现场虽然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特定性,但是它所吸引的眼球却不止现场的数十或数百人。尤其是在一些重大的记者招待会上,比如每年两会的总理记者招待会,广播电视几乎都要进行现场直播,那此次二次传播的对象就是数以万计的媒体受众了。因此,这首先对与会的记者的外在形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起码要求穿戴整洁,其次是能突显个性。

与会记者一到会场就会跟不同的对象打交道,会议开始前后与同行们打交道。更重要的是,在争取到发言机会时与发言人打交道。尽管记者提问时间只有那么短短的一分钟左右。但这一分钟左右记者的一言一行不仅完全显露在会场的每一个人眼里,同时也显露在电视机前的每一位观众。这就对记者形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

(二)塑造记者形象的重要性

1、记者形象能传播媒体组织形象。

记者形象是媒体组织的子形象(个人形象)、记者个人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众对媒体的总体评价。媒体组织成员的个人形象是构建媒体组织整体形象的基础。在媒体组织行为中,记者个人形象的塑造与组织形象的塑造是同步进行的,记者个人形象是展示、传递组织形象的载体,而记者往往又活跃在媒体受众视野的最前线,因此只有首先拥有良好的记者形象,才能保证形成积极正面的媒体组织形象。记者的塑造是组织形象塑造中关键的一环,并且是可以控制的一环。只要媒体组织树立这种意识,并有效地执行,就一定会实现双赢。整体是不能忽视细节的,在组织形象塑造中,细节就是记者形象的塑造。

2、记者形象能扩展媒体组织形象。

记者形象不但可以有效地传播组织形象,而且还可以扩展组织形象。前提是记者形象必须在公众面前能非常优秀地展现出来。公众往往对最近发生的对感官刺激强度最大的事物留有崭新的印象。良好的记者形象可以给在场的和间接接触到会场画面的公众留下美好印象,公众进而会以此联想到记者所代表的媒体的整体形象也是良好的。1998年朱镕基亲点吴小莉,让全国人民认识了吴小莉,她的从容、自信与美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吴小莉一炮而红,凤凰卫视也借此迅速地进入了广大公众眼中。

三、记者招待会记者形象及内涵

(一)外在形象

人被认识首先从视觉上开始,人的外在形象是他人接触到个体的第一感知。在记者招待会上。首先被他人认知的就是外表形象,即记者的衣帽服饰和仪容仪表。这是他人跟记者尚未进行言语交流时候首先得到的形象信息。因此,记者首先在服饰上要穿着得体,正规的场合必须穿戴整齐。在规格比较高的记者招待会上,如两会期间召开的记者招待会、国家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记者招待会、各省市政府机关等召开的记者招待会,记者还应该穿着正装。在一些规格不高的记者招待会,记者可以不着正装,但是切忌不可以穿短裤、拖鞋到达会场。

人被认识不单从视觉上进行感知,也从听觉上进行感知。因为人与人之间离不开言语的交流。这种言语交流包括说者和听者的实际互动,也包括单向的,即说者和听者没有进行直接交流的单向。出席记者招待会。记者必须跟到场的包括会议组办方、其他媒体记者、会场的其他人员进行交流。因此记者应该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和姿态动作,做到举止高雅、谈吐大方。这些都是记者跟另一方在进行双向互动。所谓的单向,即记者在向信息方提问时与电视广播受众的间接交流。记者的谈吐举止都被受众尽收眼里、耳里,而受众对记者的评价只有部分会滞后地反馈到媒体单位。而大部分的评价则转化成另外一种以支持或不支持媒体的态度出现的反馈。例如,一位记者因在提问时候声音颤抖、表达不清、举止不雅而令受众对其及其所在媒体产生负面评价,进而表现为不收看收听该媒体的节目。

(二)内在形象

出席招待会的记者首先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才会拥有敏捷的思维、敏锐的洞察力和清晰的思辨,才能提出深刻的问题,才能赢得发言人的青睐和公众的认可。或许记者因为所在媒体名声好而得到了提问机会,但是错漏百出或者毫无新意的问题会让人大失所望,形象一落万丈。每年两会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上,公众往往也非常地关注哪家的记者被点名提问了,他们提的问题水准如何。

其次要求记者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让记者在与众多同行交流时表现出独有的自信,良好的精神风貌。同时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造就开朗的性格,从而健谈而沉稳。尤其在获得提问机会时能表达自然流畅,表现出从容的一面。

再次要求记者拥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工作能力是综合多方面的集中体现,如与现场人员的交流沟通能力,对会议主题的准确把握、寻找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在招待会现场最忌讳就是记者一来到会场就一声不吭地坐在角落里等待会议开始。不主动与人交流不但不能很好地让别人了解和熟悉记者所在的媒体,更有甚者,还会影响到媒体的形象。主动与同行交流或许还可以知道对方的写作方向,进而改变策略,另辟蹊跷,创造出更有新闻价值的新闻来。

四、记者形象塑造的原则

(一)内外一体化原则

记者内在和外在形象二者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有什么样的内容,必然有什么样的形式与之相对应,内容的发展决定着形式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因此,内在形象决定外在形象,内在形象是个人形象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外在形象的基础,一个人的内在素质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着其形象的外在表现形式。其次,形式又积极地影响内容,对内容有巨大的反作用。因此,个人在重视内在修养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外在形象的塑造。只有内外有机结合,才能塑造完美记者形象。

(二)个性鲜明的原则

健康鲜明的个性能使记者形象增值。记者形象的塑造应该讲究突出个性,体现自我,展示特有的个人气质。鲜明的个性。特有的气质更容易引起他人注意和记忆。

五、当前记者招待会记者形象之差距

社会学理论认为,社会对每一个社会地位的人都提出了期待要求(理想角色)。而每一个人因所处环境不同对自己充当的角色的理解可能会产生差异(领悟角色),进而在实践中又因人的行为受到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人们不可能完全按照理想角色和领悟角色那样去做,以至实践出来的角色可能会与理想角色和个人领悟角色有很大的差距(实践角色)。

衣着不讲究,外在形象大打折扣。有些记者认为,记者是一种行动相对自由的职业,因此认为穿着可以自然随便。有些记者出席招待会还戴帽子,尤其年轻的记者,觉得那是一种时尚和个性的体现。有些男记者身穿中短裤,脚着凉鞋,这是相当不合时宜的。我们无法想象这样一个形象的记者站在一位头发梳理整齐、西装笔挺、皮鞋锃亮的发言人面前进行采访,那是一幅多么不协调的画面!

会议迟到,留下不守时的印象。有些记者出席会议不准时。会议开始后才灰溜溜地跑进来。新闻工作者因新闻的特殊性本质注定它是讲究时间效率的职业。记者在招待会上,不但严重影响个人形象和媒体形象,甚至还可能错过最有新闻价值的信息。

言行举止不规范,严重损害形象。有些记者一到会场就大声地喧哗,高声谈论会议主题以外的话题。有些记者在会议期间嚼口香糖。旁若无人。记者招待会是特定的场合,记者的这种做法,严重损害了形象。

提问时紧张过度,语无伦次。礼仪不周。有些记者心理素质差,获得提问机会后由于紧张,声音颤抖、表达不清,出现语句重复和字词回读。由于紧张,提问前忘记报上所在媒体单位名称就直奔主题,提问结束后没有说谢谢。这些记者的表现也往往比较引人注意。因为别人想获知这位记者到底是来自哪个媒体的,提问的问题不够深刻,既没有表现出深邃的思辨色彩,也没有切中要害,就像一碗清水,喝过后索然无味。为什么每年两会总理记者招待会上,外国记者的提问总会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因为外国记者提的问题总是非常的尖锐和深刻,总会切中问题的要害,给人以无限的思考空间,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

六、如何矫正

首先从外在形象抓起,媒体组织要求记者学习公共关系礼仪知识,培养个人良好的外在修养,懂得依据时间、场合、工作性质的变化,合理调整自身的服饰、语言、行为等,努力塑造良好的个人外在形象。因此,对于媒体单位来说,适时地对记者员工进行礼仪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公务员之家

记者范文篇3

a:各位尊敬的领导

b:各位亲爱的朋友

合:大家好!

a:金秋十月应该是一个硕果飘香、梦想飞扬的季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新闻战线的广大编辑记者又迎来这样一欢聚的时刻。

b:是啊,全国第六个记者节伴着秋的收获来到我们身边,在这里我们向奔忙在一线记者朋友们表示深情的问候,祝愿大家节日快乐,祝愿大家金秋安康。

a:亲爱的记者朋友们,放下你今天的手头的文稿,放下你心头的牵挂,把采访本轻轻地放在办公桌的一旁,我们一起劲舞,一起欢歌。

2、朋友王志强

a:朋友,就是同行路上互帮互助永不言弃;朋友是彼此真情的诉说与心贴心的友谊;

b:朋友,是我们在一起奔走在新闻现场的路上,朋友是对同行岁月悠悠往事的不尽回忆;

a:当爱已成往事,回首方知珍惜,

b:当爱已成往事,我们把真诚铭记——

3、当爱已成往事——

4、直上:小鸟,小鸟——

a: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为我们节日增添了喜庆,放飞的鸟儿唱响了时代的欢歌,你听,那轻盈的脚步日渐铿锵,你看,那光芒普照在前行的道路上

5、京剧清唱光辉照儿永向前

b:放飞希望,偶尔释放青春与轻狂;放飞希望,不计得失,因为有朋友的喝彩与鼓掌;放飞希望,我们一同走在把梦想种植在广袤的田野上,请欣赏“服务直通车”栏目外采记者董伟巍带来《希望》——

6、女声独唱希望

a:当希望回归大地,我们驻足新闻事件的现场;当希望收束阳光,我们奔走在回家的路上;回家,我们心头遥远的盼望;回家,我们近在咫尺的距离遥远而又漫长

7、独奏《回家》

b:今天,我们可以暂时不去忙于手头改了七八遍的手稿;今天,我们在同一个时刻享受欢乐的情境;今天,我们相聚,今天我们畅歌。

8、舞蹈印度舞

a:再过几天就是我们邢台电视台建台十周年的大庆了,在这十年里,我们的老前辈用青春为我们创造了奇迹;在这十年里,我们的邢台电视台伴随着观众朋友走过了栉风沐雨的十年。十年里,我们的老中青编采人员互帮互助,十年里,我们的新老朋友相亲相爱,成就了电视人美丽的欢歌——

9、相亲相爱

b:相亲相爱,我们永远是朋友;相亲相爱,我们永远是一家人;相亲相爱,岁月深处的那一缕阳光永远照射在我们新闻事业前行的路上

10、永远

a:新闻事业是一首激情的歌,新闻工作者是动感的音符,我们用青春成就事业,我们用力量拥抱未来

11、现代舞

12、直上:豫剧沁园春

b:同一首歌,是一枚枫叶红透季节的声音,同一首歌,是承载真情歌颂友爱的声音,同一首歌,是秋风衔露备足冬粮的声音;同一首歌,我们为新闻事业托起一颗火热的心;

13、同一首歌

a:又是一个记者节,新闻工作者激浊扬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

a:又是一个记者节,新闻工作者以一颗平常心,写就数载新闻路,履行着神圣的职责;

b:又是一个记者节,我们拔动琴弦释放美妙的音乐,再次祝福记者节日快乐!

a:文艺演出到此结束

b:朋友们

记者范文篇4

一、国内外公民记者的出现

关于“公民记者”这一称谓,国内认为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伴随着公民新闻概念的传播而诞生。1998年,马特•德拉吉的个人网站“德拉吉报道”先于所有传统媒体曝光克林顿性丑闻事件,这使得德拉吉成为全球第一个获得“公民记者”称号的人。传统媒体强调准确和客观,德拉吉则强调真相与迅速,当速度成为游戏规则时,新闻就很难再追求完美了。作为一名公民记者,德拉吉不属于任何人,不被任何人领导,更不用为金钱所左右。他不需要雇佣记者、编辑、秘书、制作和技术人员,在他的公寓里,3台电视分别放着CNN、MSNBC和卫星电视,还有一台电脑,他每天要浏览35份电子媒体,收1000多封邮件,“线民”们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为他提供最新消息。这样,被传统新闻界认为“不准确、不道德”的“德拉吉报道”,却成了不少人了解新闻的首选。2001年的“9•11事件”更确立了它与新闻巨头一样的影响力。那些日子,“德拉吉报道”的访问量节节升高。在2001年9月16日,德拉吉报道首次跻身网站访问量的前20名,一举超过了《今日美国》和《华盛顿邮报》的网站。即便是在11年后的今天,“德拉吉报道”的风采依旧,截至2012年3月22日,其日均访问量仍高达3188万人次。德拉吉曾在博客中写道:“网络使一个电脑迷——比如我拥有了与CEO或国会发言人同样的发言权,人人都变得平等了。”他成了公民记者运动的形象大使,400万的“德拉吉”支持者热衷于业余主义,他们将自己视为精神和道德领域的战士。他们宣称,缺乏教育和资历并没有阻碍他们对真理的热情追求,公民记者比传统记者更能避免偏见、减少挑剔和接近事实。2000年2月22日,韩国人吴连镐创办了一个新闻网站,提出了“每个公民都是记者”的理念,仅在5年之后,“我的新闻”就跃升为韩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媒体之一。对于其成立的初衷,发表在2010年8月1日一篇名为“OMNI为公民新闻开启了一扇窗”的文章中做出了解答——“我们的目的是要展现全世界各个地方发生的事,每一位注册会员都将成为公民记者,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每天面对不同的新闻,这个平台可以将他们汇聚在一起,记录、分享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如今,“我的新闻”在韩国已有数万名公民记者群体。他们每天提供来自各地发生的新闻,从综合新闻、政治经济到电影、体育,几乎涵盖了传统媒体的全部栏目。公民记者可以在承担责任的基础上自由发表言论,每篇报道后面都会有大量跟贴,形成了网站鲜明的个性色彩。同时,“我的新闻”还充分利用互联网即时性、互动性、分众化的特点,巧妙地与传统媒体及在线版本形成错位定位。在“我的新闻”上经常出现,足以影响韩国舆论的重量级评论。在中国,2007年发生在重庆的“钉子户”事件被认为是中国公共新闻的发迹,周曙光被称为大陆“公民记者第一人”。受到世界公共新闻蓬勃发展的影响,中国也陆续诞生了一些为普通民众的话语而设计的网站。

二、公民记者与电视记者的联手

公民记者的出现和发展,对于传统媒体记者尤其是电视记者来说,起到了很好的补偿作用。各式各样的社会事件每时每刻在发生,作为传统媒体的记者不可能总在现场,即便是在最短时间内赶到了现场也往往错过了关键时刻。而公民记者不然,不论他们是旁观者还是事件的亲历者,只要愿意拿起手中的相机、手机将过程拍下来,或是发送一条微博到网上,便为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第一手资料。2012年3月18日,一条“四川某地地震后外界捐助的救灾物资至今尚未开包”的微博引起了网友关注。众多网友质疑:“震后将近4年了,救灾物资却还未开包,难道全国人民的爱心就这样被封存了吗?”随后,《人民日报》、《第一财经日报》、新华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记者纷纷奔赴微博所指的地点——四川省北川县进行调查采访,并随后发表了客观中肯的求证式报道,为公众解答疑惑。此外,在一些传统媒体首先报道的新闻事件中,随着公民记者的加入,事件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公民记者与传统媒体记者的联手,推动了社会舆论共识的形成,一种具有更强参与性的民意显现了出来。2012年3月2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1+1”栏目以《杀医生:我们可能也是凶手》为题做了一期节目(见下图):探讨的是3月23日发生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用刀杀死医生的恶性事件。节目中,主持人白岩松表示,这种事件的发生本身就是对全国医生的一次严重伤害。而更令人寒心的是几小时之后腾讯网的一项调查,“读完这篇文章之后您心情如何呢?”当时参与调查的人数是6161人,而选择“高兴的”居然高达4018人,占到了总人数的65%。网民对于这件事的反馈与态度,引发了电视媒体的关注,也促成了这一报道的核心话题。

记者范文篇5

×各位领导,新闻界的同仁们:

×大家好!我叫××,是××日报社的一名记者,在记者这个岗位上,我已经从事年多了。从当初对新闻一无所知的门外汉,到今天对新闻规律有一定了解的一名记者,六年的新闻生涯给了我第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在从事新闻工作的同时,我也常常思考着一个问题:记者的使命和责任是什么?

×作为一名记者,他首先是一位社会的观察者。

×普利策曾经说过,“社会是航行在大海上的一艘大船,记者就是那船头的了望者。他要为社会负责,为社会守望,发现大船在行进过程种的暗礁险滩,及其运行中的各种毛病,及时的向船长报告,确保大船的安全,保护每一个船员的生命与财产。”

×换而言之,记者对于社会,就象啄木鸟对于大树一样,在观察中不断发现社会肌体上的各种毛病,确保社会健康的发展。我想,这也许就是记者的第一项使命,作为观察者的使命。

×作为一名记者,他也是一名历史的记录者。

×无论是在极地高原;原创:还是在戈壁沙漠;无论是在抗洪一线,还是在火灾现场……在所有重大的历史时刻,我们都能看到记者的身影,记者为历史写下初稿。

×去年的这个时候,全国人民面对非典疫情的步步进逼,拉起了严密的防护网。当时,我和我的同事一起,走进病区,采访了里面的医护人员,了解到许多不为外人所知的感人故事,记录下这场全国最大规模的公共卫生战斗。对此,我为自己是一名记者而骄傲。

×作为一名记者,他还应该是一名文化的传播者——传播文明,传播理性,传播亲情,传播关怀。

×前年,一位刚刚考上同济医大本硕连读的一中学生找到报社,请求报社为她呼吁,帮助她完成学业。这个女孩和她的母亲都特别坚强。女孩的父亲早在两年前就已失踪,母女俩每月只有三百多元的收入,但是母女俩从来不对外人诉说自己的苦处。女孩读书的学费完全依靠亲戚的捐助。在考大学前几个月,女孩唯一的营养品就是姑姑买给她喝的奶粉。这样的一个家庭,当她们看到通知书上每年一万多元的学费时,一下子陷入痛苦之中。

×在报社的帮助下,一家影楼首先捐款一千元给这个女孩。随后,团市委又安排给这个女孩一笔总数二万元的特困生奖学金。当时许多读者来信来电,表示愿意捐助她。直到两个月后,还有读者向报社索要联系方式,打算帮助这个女孩。这件事最让人欣慰的,不是女孩最终得到了帮助没有失学,而是通过报纸的传播,体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我又想起了另一个例子。去年,市第一人民医院住进了一位重伤的农民工。几年前,因为家庭贫困,他和一个带着两个孩子的妇女结了婚。妻子去世后,他独自带着两个继子生活,靠打工养活孩子。在一次拆迁中,这个农民工摔成重伤,请他拆迁的人给了很少的一点钱后,就不知去向。他欠了医院四千多块钱的医药费,从院长到护士们都捐款仍然无济于事。

×照顾他的,只有年迈的母亲和两个十几岁的继子。最困难的时候,三个人吃一份盒饭。两个孩子日夜照顾继父,最后大的一个到上海打工,试图多赚一点钱帮继父看病。稿件见报后,也有不少读者向这个农民工捐款,不过最终还是没有挽留住他的生命。

×但是,很多人却因此记住了这个故事——一个充满亲情的故事。

×作为一名记者,他更应该是一名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优秀的新闻改变人们的生活——

×前两年,一位日本专家拿出他在华三年工作的二十万元工资,捐献给太湖的农村,建造一所希望小学。从此,这个村的孩子不必分散到其他村子里去读书。

×促成这件事的原因,主要是一个挂职干部不停的向有关部门写信,反映当地的实际困难。这些信中的一封,通过一家省级媒体刊登出来,引来了这笔资金。这所希望小学改变的,也许不只是一个个农村孩子的命运,还有他们的家庭。

×一个著名的记者说过,记者的职责就在于深刻的关注、忠实的记录正在发生的历史,揭示历史进程中的瓶颈因素和问题所在,不断地反映社会制度和政策的弊端,以新闻的力量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原创:建设一个公平、文明进步的民主社会。

记者范文篇6

自有社会分工和生产内部的劳动分工以来,职业活动就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一种专门社会职业的新闻记者群体,在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的、不同于其他职业的鲜明特征。改革开放30年来,记者的职业特征和社会角色认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回归新闻记者职业本身,是这一变化的趋势,同时,其他各种关于记者角色的认知仍有存在的空间,呈现一种观点的多样化的状态。从认识一律,到观点多样,相互容忍,可以说,我国在记者角色认知方面进入了一种和谐的状态。

“阶级斗争为纲”思维下的记者角色认知

记者这个社会职业是怎样来的?胡乔木曾基于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而说道:“为什么要有记者?人生活在社会上,为什么会发生记者这一问题?为什么会有这种职务或职业?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生活,其根本问题是阶级斗争,在阶级斗争消灭以后,还有生产问题,所以社会问题根本上还是生产问题。生产斗争以及围绕生产所进行的斗争,产生了种种经验,对于这些经验,有加以宣传的必要,于是,有些人自告奋勇,或被指定介绍这些经验,使世人周知,特别希望与他利益相同的人,根据这些经验办事,这就是记者产生的根本基础。”[1]这种从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简单导出新闻职业传播的说法,无法解释新闻职业为什么仅在最近数百年才形成新闻传播的社会职业,而不是与人类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一起产生。

我国记者关于自身社会角色的认识,基本是从传媒的角色导出来的。30年前,在长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维内,传媒的职能被定义在单一的政治宣传,因而记者自然是党的宣传工作者,而不是一种社会职业。尽管1979年的《辞海》关于“记者”的解释是“从事采访报道的专业人员”,但是在新闻学的教材中,仍然强调记者基本任务是从事政治活动:

“新闻记者是在历史洪流向前冲进的最近处,观察和报道历史前进的每一个脚步,从而参与推动历史更快地前进……他是这个前进大军的积极参加者之一,是一个战士,而且是最前线的一个哨兵。不用说,这种活动是一种政治活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新闻记者被称为政治活动家。”[2]

80年代从事实际新闻工作的人,在他们关于自身工作的文章或书中,也是在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上理解记者的职业特色,强调记者角色的政治性质:

“无产阶级党报的记者是党的调查研究的专业人员,要有一定的政治素质和思想修养,不仅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要努力反映人民的呼声、愿望和要求,帮助党了解情况和掌握政策。”[3]

尽管社会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在思想认识领域,通常会发生滞后现象,以阶级斗争为纲时期形成的观念,不可能很快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跟着变化。既然80年代的新闻改革被视为政治改革的一部分,那么对记者的角色认知,自然很大程度上仍然被视为政治性质的。

记者角色认知的缓慢变化

然而,也是在80年代,让新闻记者角色回归本位的思想开始经常闪现,例如这样的描写:“新闻记者同坐在沙发上沉思的政治家或历史学家毕竟不一样,他是个哨兵,甚至是个侦察兵,他要耳聪目明,机警灵活”,随时搜求最新变动的事实。[4]这个思想很接近马克思关于哲学与报纸区别的论述。马克思写道:“哲学,……喜欢幽静孤寂。闭关自守并醉心于淡淡的自我直观;所有这些,一开始就使哲学同那种与它格格不入的报纸的一般性质——经常的战斗准备、对于急需报道的耸人听闻的当前问题的热情关心对立起来。”[5]

1991年的一本新闻学的书,一方面意识到信息社会的环境变化,另一方仍然局限于在“阶级”、“先进”之类的传统概念之上,赋予记者职业不堪承受的社会义务。该书写道:

“新闻记者,是在世界社会环境发生剧烈变动、国内外政治斗争日益复杂和经济与科学技术文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一定社会的统治阶级或先进社会力量,为了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从事传播和评价事物最新运动状态信息和反馈信息的人才。”“新闻记者是信息时代的骄子,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由于他们及时传播真实信息而使社会充满活力的催化因素。”[6]

1993年版的新闻学教材,开始呈现出对以往记者角色认识的脱离倾向,把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描述为以下七点[7]:

广泛地接触社会生活,以全社会为工作对象和服务对象,了解社会的需要和社会的心理;

思想敏捷,视野开阔,及时把握外界的新的变化;

以独特的新闻手段向公众报道第一手材料;

以社会的新闻传播者面目出现,完成社会教育者的使命;

以巧妙的手法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自觉地表明自己的政治倾向;

落笔成章的写作能力;

有效地运用一切传播技术手段。

在这些关于记者工作特征的描述中,对记者工作特点的要求显得太高了,但是毕竟是记者应该追求的,例如了解社会、思维敏捷、占有一手材料、社会的新闻传播者、写作能力、掌握传播技术。这些都显示了作者记者职业的特征,但是落实到记者工作的目的上,却是“完成社会教育者的使命”和“为一定阶级利益服务,自觉表明政治倾向”,仍然没有摆脱记者凌驾社会之上的态势和从事的是政治工作这种认识窠臼。

梁衡则在1996年说,新闻信息和自然信息不同,它有社会性,是通过大众传媒,传给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看的。“记者姓公,要以公论立论,为公益传讯。”新闻记者总是自觉地关注一个时代的新变动、新情况、新事物,把握时代的最新动荡,做时代脉搏的最直接、最敏锐的感应者。“由于使命的关系,社会给记者一个特殊的位置,他既处在制高点,俯视社会,又处在连接点,摸着事件和人物的脉搏。在前者时,他应表现出冷静、清醒,在后者时,就应热情、积极,他既有一副冷眼,又有一颗热心。”[8]同类的说法也出现在教材里:

“新闻记者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是为公众服务的社会工作者。在整个社会活动中,他们扮演着公众利益的‘守护神’,社会舆论的‘导向人’的角色。”[9]

这些对记者的特征描述已经接近记者的本职内涵,但同时充满一种对该职业的浪漫想象。其实,记者能把现实发生的事实清晰地讲述出来,就很不错了,若记者能够把握时代的脉搏,当“守护神”和导向别人,那各路社会精英和各级党政领导人做什么呢?

1997年版的一本关于新闻职业道德的书,从信息学和社会学角度把记者职业描述为以下四点:

信息的敏感的采集者和传递人;

拥有社会武器的干预者;

塑造社会现状的精神生产者;

十字路口的“社会人”,即记者好像是站立在十字路口的“社会人”,环顾上下左右,倾听八方来音,汇天下之风云,立笔开言,传递时代信息。[10]

在这些关于记者工作特征的描述中,对记者工作的目的的描述,至少摆脱了直接的政治语言,但是“拥有社会武器的干预者”、“立笔开言”,无形中仍然把记者视为一种高于普通社会人群的特权人群。

新世纪对记者角色认知发生的较大变化

2003年发生了很多事件,伊拉克战争爆发后中国电视新闻首次成月地直播战事和报纸规模化地连续报道;中国当局瞒报、谎报信息造成非典疫情蔓延和后来公开信息形成社会合力化解危机;山西繁峙矿难中11名记者受贿失语;全国整顿行业报,数百家新闻性不强的行业报和县级党报停刊,等等,引起了学界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较为集中的研究。同时,这一年起,因繁峙矿难在新闻界持续数年开展“三项学习”运动,首次由官方提出“新闻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精神”等等概念。这些都在无形中提示人们,新闻记者是一种社会职业。新闻专业主义基于以新闻报道与传播本位为核心的价值判断,倡导着新闻记者践行一系列职业规范。

这年以来,来自采写一线的记者在自我角色认知时,强调记者的职业理想首先是记录,其次是影响。他们的认识已经完全回归到记者的职业本身。《南方周末》记者南香红说:

“记者就是一个旁观者,记录是最基本的,影响是记录所产生的,但你不能更多地去奢望和作为,你的作为就是很好地记录,专心地去传达你所关心的命题。”[11]

《经济日报》记者庹震说:

“用我们的笔,我们的镜头,记录着我们国家的日益强盛,记录着人民的日渐富裕,也记录着新闻工作者放入一种职业的幸福。”[12]

2007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张志安采访25位活跃在采访前线的著名记者后发现,在这些记者的职业意识中,更多的记者坚守内心忠诚,追问、记录、表达和传递新闻事实真相,进而启蒙或影响受众。[13]在他们的心中,记者是一个忠实地记录历史,忠实地为社会进步呐喊的崇高职业。[14]

相对新闻学的教材,来自实践一线的记者已经超越了死板的新闻理论教材。例如,2000年的教材还在说:

“我国记者的社会职能,就是通过自己的新闻采访活动,传播新闻信息,传播党的声音,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就是通过自己的采访活动,勇于坚持真理,揭露谬误,敢于反映民众呼声,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我国记者的社会地位,就是社会活动家,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就是广大群众利益的捍卫者和代言人。”[15]

2003年的教材把记者的职业特征概括为以下几点:

能够及时、敏锐地反映社会和时局的变化;

能够与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保持着十分广泛的联系;

作为喉舌、工具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作为舆论的代表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是一种快节奏、高强度的创造性劳动。[16]

这里,社会监测和守望功能放在记者职业特征的首要地位,显示出认识的进步,但是仍然留有较为浓重的以往思维的痕迹。

2006年,一本新的新闻理论教材从信息学、传播学和记者职业的社会性的角度把新闻传播者的角色定位于以下几点:

为受众而产生、存在和工作的职业群体;

信息流通的始点;

反映时代、记录历史的人;

大众和社会的“教师”;

“文化人”;

社会活动的活跃分子和专门家。[17]

这时,回归记者本职的意识开始显现,不过“教师”的比喻仍然显现一定的对记者过高的作用估量。

5.12地震报道中,很多记者表现出很强的职业意识,把最新信息和事实传递出去,把信心传递出去,把希望传递出去,把坚强传递出去,把“以人为本”的理念传递出去。同时,某些记者缺乏基本职业道德的种种做法,也促使研究者们重新审视传媒的基本职责和记者职业理念。

传媒的“四大职能”导出的记者角色认知

正是有了如此漫长的经验和教训,我们才有可能使得关于传媒职能的认识和记者角色的认知回归新闻本位。2008年6月出版的一本新闻理论讲座,引用了黑格尔的一段话:

“科学,作为服从其他部门的思考,也是可以用来实现特殊目的,作为偶然手段的;在这种场合,就不是从它本身而是从对其他事物的关系得到它的定性。从另一方面看,科学也可以脱离它的从属地位,上升到自由的独立的地位,达到真理,在这种地位,只实现它自己所特有的目的。”[18]

显然,黑格尔区分了认识科学(新闻学应该是“科学”之下的一门学科)职能的两种思路。一种思路是从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得到它的定性,例如我们前面讲述的很多关于传媒职能的认识(主要是从传媒与政治的关系定性的)。另一种思路,抛开与其他事物关系的定性,而只从传媒本身来确定传媒的职能。

沿着第二种思路,关于传媒的职能的论述,拉斯韦尔(HaroldLasswell)提出的传媒三项主要职能,以及查尔斯•赖特(CharlesWright)补充一项职能,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同。

第一,对环境进行监测。这一条看起来很简单,不论你是党报党刊,还是自由主义的传媒,监测的范围、内容、角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是所有传媒都有这么一个基本职能。也就是外面发生了重大的变故,如果这个变故涉及到你负责传播的领域,涉及你的受众利益和兴趣,你要及时刊登,向你的受众报告。没有报告,或者报告不及时,就是失职。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叙述。新近发生了一个重大的事实,具有新闻价值,你要不向你的受众讲述这个事实,就是你的失职。这是所有的媒体共有的一个基本的职能。因此,记者的角色当然应该定在监测环境、报告新闻这个基本任务上。

第二,使社会各部分为适应环境而建立相互关系。传媒及时发出信息,目的决不是火上浇油,加剧社会冲突。而是帮助人们及时了解情况,获得新的信息以后,调整自己和外部世界的关系,小到家庭关系、朋友关系、人事关系,大到个人、团体与整个社会的关系。这是传媒的一个社会职能。比如,媒体发表了反对家庭暴力的新闻,那些家庭不和睦的人也许接受了这样的信息,会调整社会最小的单元——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的媒体发表了的讲话或视察活动的报道,实际上是为了建立或协调中央领导人和人民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媒体上刊播广告,实际上建立和调整着厂家和消费者之间的某种关系。所有的媒体,尽管刊播的内容有所差异,但是最后的目的都是这样的,使社会各部分为了适应环境,不断地调整和外部的关系、建立相应的新的关系。

第三,使社会遗产代代相传。这也是所有传媒都拥有的一个职能,往往是无意识的职能。因为你每日每时在播出、刊登新闻的时候,把所生存的社会环境的文化基因继承下来了,同时,可能也把文化的创新记录了下来。各国媒体的文化特征为什么会有很大的差别?原因是传媒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你会每时每刻使社会的文化遗产通过你的发表、播出代代相传。当然,这种代代相传是一种扬弃式的接受和传播。

第四,提供娱乐。当大家接受前三者的时候,如果传媒再相应地提供一些娱乐内容,能够使接受者带有一种比较轻松的心情。传媒的娱乐职能之所以能够在1958年提出来,就是因为二战后全球整体上进入了一个和平时期,尽管局部地区战争不断。这种情形下,人们在紧张工作之余,需要适当的娱乐,得到休整和放松。[19]

在这四种传媒的基本职责中,第一条亦是记者角色的要点。其他几点是由传媒整体运作来体现的。经历了30年,我们已经有条件让记者的角色认知回到简单而艰难的角色认知上。随着社会结构的完善,原来附加给传媒的各种不堪承受的“重任”,以及对记者职业的过高要求,应该由相应的党政部门和社会团体,以及职业教育家、专业学者来承担,记者主要角色,是向公众及时、客观、全面的报告新近发生的事实。这一角色能够担当好,遵循职业道德,让公众满意,就是好记者。

为什么本来简单、清晰的记者角色,会变得如此复杂、多重化?我国千年来“文以载道”的传统,是为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服务的,因而与精神活动相关的所有文化和信息传播,都被赋予无限的政治伦理责任。记者职业虽然是现代的产物,但把它推及到传统的认知上,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再则,我国现在的传媒业,是建立在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宣传工作基础上的,尽管社会早已进入和平建设时期,但是我们对于新闻工作的认知,长期停留在政治宣传的角色上,自然就得从党政机关的角度提出各种任务,把记者当作干部看待,而忘却了记者的本来社会分工和专业是什么。

当然,现在这种认知上的“减负”并不意味着记者没有社会责任了。记者既然是一种职业的岗位,自然应有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的约束,这方面,我们要做的工作很多,因为有些记者连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规范都不懂。在记者角色认知回归以后,全面了解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与规范,成为很现实的问题。我国新闻记者从业人员作为一种职业让社会认同,也需要时间。

[注释]

[1]《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271页。

[2]《新闻记者——政治活动家》,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中外记者成才经验谈》,1988年秋(内部用书)。

[3]《新闻工作手册》,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第590页。

[4]萧乾《老报人随笔》,参见徐向明编:《中外新闻名家名言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5—46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120页,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6]《系统基础理论新闻学》,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第226、228页。

[7]《新闻理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25—226页。

[8]《新闻原理的思考》,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0、212页。

[9]《现代新闻传播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9页。

[10]《新闻职业道德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8—45页。

[11]《记者如何专业——深度报道精英的职业意识与报道策略》,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第185—186页。

[12]庹震《怎样当记者》,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13]同12。

[14]胡新桥,李明文《激情:记者工作的生命》,《当代传播》2008年第5期。

[15]《新闻采访学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3页。

[16]《当代新闻理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583—586页。

[17]《新闻学原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0—205页。

记者范文篇7

当前,各国普遍认识到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国民科学素质的竞争。其中,科技记者在科学普及、提高国民科学素养中也扮演着越来越直接而重要的角色。曾获得诺贝尔奖的白川英树先生认为:“在这个科技迅猛发展的社会里,大众是需要科普知识的,而媒体是传播科普知识的最好的渠道,所以进步的社会需要科学报道和科学记者,这是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标准。”①加强科技记者职业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国家对进一步加强我国科技记者职业素养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2007年6月1日,新华社率先发表了题为“专家建议加强我大众媒体科技传播能力”的报道。同月,中央领导李长春、刘云山先后对此文作出重要批示,明确要求:中央重点新闻媒体带头加强科技新闻的宣传,从采编队伍结构,新闻节目的结构、版面、栏目的安排等各方面全面加强,提高国民的科技意识和自主创新意识。2011年,中央六部委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宣传工作的意见》,对我国目前科技新闻宣传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工作安排都有深入的思考。早在1987年4月17日,时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钱学森在全国科技新闻研修班上发表重要讲话《优秀的中国科技记者要考虑的几个问题》,详细分析了当时我国科技记者政治思想能力不强的现状,并明确提出科技记者职业素养所须具备的条件:懂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大局,懂得现代科学技术事业的全局,懂得我国科技新闻报道的要求,懂得不断学习提高。原副部长滕藤也曾谈到如何提高我国记者的科技素养情况,②同时对当时的科技媒体报道作出基本评估,围绕这些报道特别强调提高记者的科学素养要有个过程,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相较我国中央文件及有关领导对科技记者职业素养的宏观探讨而言,科技记者自身群体也开始了对自我职业素养的研究。很多新闻工作者结合工作环境,从不同视角分析科技记者职业素养面临的问题。吴开流通过探讨我国科技记者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如何使自己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主要就当时科技记者的某些突出的问题进行描述,认为科技记者既要补充相关的社会科学知识,也要在报道科技事业发展新闻的同时关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中的科技问题。③韩松结合我国科技新闻的变化发展,从科技记者的转变情况出发,提出个人看法。金振蓉从科技记者的生存现状入手,探讨科技记者面临的挑战,提出要注意综合素质提高、人文素质培养等方面。董瑞杰对目前虚假或半虚假科技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问题所在的同时,对提升科技记者基本识别力也提出建议。王握文具体阐明了四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李洁尉以四个不同角度对科技记者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开展深入探讨。朱江从“茶水发炎”事件引入对和谐社会中科技记者角色功能的思考,概括认为和谐社会中科技记者要努力成为社会矛盾的疏导者、崇尚科学的实践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念的传播者、和谐文化的建设者。不少科技记者以具体问题为契合点,对科技记者职业素养的研究提出直观的思考。蔡名照把科技记者与其他记者相区别,以亲身与著名土壤专家熊毅教授的交往为例,分析科技记者应具备的三种素质。姚诗煌列举国外科技媒体同行发表的科研成果,用自身参加科研课题为例,阐明掌握科技知识是科技记者提升自身职业素养的有效助推力。

与此相关的是,学界对科技记者职业素养的理论研究,普遍聚焦于创作科技报道的水平质量、评价介绍科普作品等领域。也有一些研究学者对科技记者的职业素养开展过专题研究。吴月娥等曾对媒体科技记者现状及进行了分析,在其开展的“关于科技报道的受众需求”和“科技传媒的现状”两项调查结果基础上,认为目前最大问题是记者队伍呈结构性缺失状态,并就网络领域一些突出问题提出对科技记者素质的五项特殊要求。吴麟也论述过我国科技记者“结构性缺失”现状,以SARS科普文章报道、科技报道的炒作、冷落两极失衡表现及“求怪”科技报道的泛滥等方面,深入探讨科技媒体工作者面临的困境和解决办法。还有一些学者对国外科技记者职业素养进行了考察。吴汝康以美国的科技新闻报道为例,详细介绍国外在科技新闻传播领域方面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金冬雁通过介绍国外科技记者在美国CDC就甲型H1N1流感召开记者会上的互动提问,反映出国外科技媒体部分同行的科学专业素质,以上都为提升我国科技记者职业素养提供了横向同步的对比参考。目前,国内较少专门开展针对全国范围内科技记者职业素养的调查,只选取过一些省市的部分科技记者进行分析。1995年以“播撒科学的种子——科技新闻工作者工作情况调查”为题发表系列研究报告,对部分科技新闻工作者作了六方面研究,通过个案以问卷回答的方式公布了部分调查结果。④2007年北京市科协对部分中央重要新闻媒体和北京市属主要新闻媒体开展为期两个月调查,2008年以“关于中央媒体和北京市主要媒体科技传播能力的调研报告”结题完成调研报告,这是中国媒体科技传播能力的首个初步调查,但只选取报纸、电视台和网络三种媒体开展考察。2009年北京市科技记协再次组成调研组,以“首都科技记者编辑队伍现状及传播特点和建议”为题继续调查,先后发表1个总报告和5个系列分报告,其中包括“报纸媒体科技记者、编辑现状调查及建议”、“通讯社科技记者、编辑队伍现状及政策性建议”、“广播电台科技记者、编辑队伍现状分析”、“电视行业科技记者、编辑队伍现状分析”及“门户网站科技编辑队伍现状分析”等方面。

综合来看,通常是将科技记者与普通媒体工作者交叉起来探讨研究,对我国科技记者职业素养的专项研究较少涉及,在科技记者如何结合业务工作、提升职业素养等方面也缺乏系统的论述,我国科技传播报道的经验教训还尚待深入总结。从长期来看,今后亟待开展对我国科技记者职业素养现状更综合全面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调研我国当前科技记者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科学素质、专业水平等情况,多方位、多角度详细分析我国科技报道的现状及科技报道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从而更科学合理地提出我国科技记者职业素养的可操作提升路径与相关对策建议。

记者范文篇8

关键词:数据新闻、H5新闻、短视频新闻、VR新闻

一、“守正”是根基

“守正”是根基所在。无论世事如何变换,一个时代终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代人终有一代人的担当。“坚守正道,弘扬正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永远的灯塔和制胜法宝。“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传播真善美,揭露假恶丑;引导舆论方向,担当正义使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想。”这是新闻记者的根本,也是新闻记者的责任与担当。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媒体形式如何改变,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纸质传播还是小屏传播,记者应该始终坚守初心与使命,坚守责任与担当,坚守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张首映接受央视《寻访初心》栏目记者专访时说,新闻工作者要充分认识自己身上承担的责任和使命,也就是“不忘初心”,这个初心就是总书记在党的报告中所说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的笔、我们的镜头、我们的屏幕,我们的一切载体,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都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把我们的共和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忘记这个初心,就可以牢记使命,就可以扛起责任,做好新闻舆论工作。”

二、“融思维”是核心

什么是“融媒体”?融媒体就是要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融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容、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宣传理念。这种理念,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就是理念影响着思维,思维决定着导向和行为。所以,思维模式就是撬动能力建设的有力杠杆,同理,树立“融思维”则是新旧媒体融合的核心。传统媒体思维是线性的,呈现出单一、固化的路径与模式;“融思维”则是立体性的,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多角度的融合性的系统思维模式。曾有人形象地比喻,传统媒体思维是“你是你、我是我”;而“融思维”则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甚至于“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不是谁主谁次,而是此长彼长;不是谁强谁弱,而是优势互补。”只有清楚地了解“融思维”,树立“融思维”意识,才能在价值理念层面达到充分融合。传统媒体记者应该在“融思维”的模式下,改革自身传播理念,在关注新闻信息内容及质量的基础上,需要对新闻事件进行内容策划和介质分发,努力提升自身对多媒体信息的整合能力、策划能力以及传播能力。

三、“融本领”是关键

融媒体记者不仅要拥有十八般兵器,还应有十八般武艺。“融本领”要求新闻记者在灵活掌控新闻时效的同时,集多种本领于一体。技术融合、内容融合、渠道融合、组织融合……融媒体时代,只有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在瞬息万变的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新环境、新挑战、新机遇给记者们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媒体记者要转型,就要做到多元化,要学习新思维、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要深入生活实际,参与其中,对所报道的每一个新闻事实都在现场耳闻目睹,同时要打破传统的各种限制,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让主流价值“破圈”,这就需要我们主动适应全媒体的表达形式和语态,让广大老百姓愿意听、喜欢听,从而引起共鸣,形成共识,这就达到了主流价值引领多元舆论的具体目标。

四、“肯拼搏”是耐力

记者范文篇9

关键词:出境记者新闻现场新闻报道

出镜记者是伴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的,是电视新闻行业内部分工细化的产物。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受众具备了更高的心理层面需求,他们已经不再满足关于事实的客观性报道,因此具有“深、广、新”特性的电视新闻成为媒介和新闻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同时伴随着新闻现场的日益复杂,电视新闻记者要频频出镜,以提问者或揭秘者的身份起到一个串联新闻前后的作用,这样出镜记者就应运而生了。

现在电视新闻中的出镜记者有好多都是从主持人或普通记者转过来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主持人都能做记者,也不是所有的记者都适合出镜。出镜记者要具备一定的特质,即提问的技巧和对新闻现场的控制能力和挖掘能力。在有些电视新闻节目中,我们确实看到了优秀的出镜记者为节目增光添彩,但同时也有一些出镜记者缺乏对现场的观察,不能很好的把握节目的进程,表现令人大失所望,最后将新闻的真实性和震慑力掩埋在遗憾之中。

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出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一是对自身情感缺乏适度的把握。

在电视新闻中,我们常看到有的记者态度冷漠,不管发生了什么事、现场的气氛如何,都把自己置身事外,始终保持同一表情。这样很容易造成记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隔阂,被采访者不会把自己看到的或自己知道的告诉记者,很有可能在关键的时候关闭了话匣,最后造成采访的终止,即使勉强进行下去,采访也只是停留在表面。还有一种现象,和上面的情况正好相反。那就是记者在现场很容易被当时的气氛影响,或因为被采访者的不幸遭遇而心生怜悯;或因为遇到不公平的事而悲愤不已;或因为看到了光明的前景而兴高采烈。其实这都不是一个合格的出镜记者应该做到的,记者应该时刻记住自己的职责,做到公平、公正、客观的报道。

二缺乏对新闻现场的驾御能力和判断力。

一名优秀的出镜记者除了要具备镜头感、良好的形象和流利的口才外,还要具备非凡的洞察力以及对新闻事实价值的判断力。有些记者在采访的时候,一遇到突发事件就不知该如何收场,手忙脚乱的应付差使或干脆只见其面,不闻其声。其实这都是记者学艺不精,工夫底子不扎实的表现。在采访前,记者应详细了解新闻事实的背景,在头脑里先形成一个大致的框架,想好采访的角度,这样才能在新闻现场快速准确的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对于一些突发事件,记者虽不能提前遇见,但只要在平时的采访中能多留心,多观察,多积累经验,就不会出现措手不及的现象。

三不能处理好和被采访者之间的关系。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关系,记者和被采访者之间也应该是平等的。在电视新闻中,有些记者在采访领导人时,一味的赔笑脸,说话小心翼翼,对弱势的被采访者却表现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提问也无所顾及,咄咄逼人。作为一名有良知的记者,对待所有的被采访对象都应该一视同仁。对领导要表现出尊敬,不卑不亢,变仰视为平视,对弱势被采访者也要尊重,变俯视为平视。四忽略对被采访者的倾听.

倾听是记者在采访中的一种技巧。记者在采访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你问的问题很可能是被采访者难以启齿的。这时倾听往往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在谈话中记者真诚的倾听会拉近与被采访的距离,他会认为你愿意倾听他的故事、接受他的思想。这种心灵上的沟通,会增强被采访者对记者的信任感,很可能就此打开话匣,那么你距离想要的答案也就不远了,还有可能在谈话中会有意外的收获。

新闻调查的出镜记者王志曾说过:“要成为优秀的,首先必须是职业的。”所谓职业,就是各负其责,你是一名记者,就把采访搞好;你是一名摄像,就把摄像搞好;你是一名编导,就把节目前期的策划和后期的制作搞好。镜头前光鲜亮丽的记者,其实在采访前要下很大的功夫,要对你的采访对象进行了解、要对整件事的脉络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甚至在出发前几分钟或是新闻现场,你都要做大量的功课,大脑不能有一丝松懈。

那么作为一名出镜记者到底应该具备那些基本的素养和能力呢?

首先要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记者所做的一切要和记者的身份相吻合。记者要学会多思考,不能很容易就被人给骗了。思考和判断力的背后是要求记者要有丰富的阅历。你不了解工人,怎么采访工人?你不了解经济犯罪,怎么能解决公司逃税的事件?你不了解国家政策,怎么知道有人钻了政策的空子?记者必须是一个杂家,样样精通达不到,但起码要作到半个专家。这样是对自己负责、对被采访者负责、对广大的观众负责。

其次记者要有控制力。有些采访对象非常的狡猾,越是你想要的东西,可能是他最忌讳说的。像江湖骗术一样,他有可能说了很多无关痛痒的问题,你已经不知道他在讲什么。这时,作为一名记者,你必须要有定力,要有清晰的思维能力,牢牢把握住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主动权被别人控制,那么记者就是一个失败者。得不到我想要的,我就会一直问,还不说,我就再问。不管在什么时候,记者都不能慌,你不能被人给吓住。如果记者都不能独立思考了,还谈什么采访呢?

第三要有细致的观察能力。被采访者此时的情绪怎样?适不适合继续采访?他的神态怎样?有没有说谎?现场的环境怎样?有没有什么异常?细致的观察能力也是记者取得采访成功的关键。如果你的观察力不够,很可能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一个很明显的漏洞,可能因为你的不仔细,从眼前悄悄溜走了。一旦事后发现,你将后悔莫及。最后很可能导致采访的失败。

出镜记者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在一定程度上说出镜记者的新闻品格决定着一个新闻节目的成败。新闻节目与出镜记者之间是互相影响的,好的新闻节目需要优秀的出镜记者、好的新闻节目造就优秀的出镜记者。优秀的出镜记者既要熟练的掌握电视传播的规律,又要具备必要的新闻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节目的节奏,在镜头前淋漓尽致的表现、挥洒自如。记者不单是事件的记录者、传播者,更是社会公信力的代言人、是党和国家的喉舌。在一个个新闻事实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新闻记者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他们是维护新闻真实和社会正义的坚强后盾。记者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尊敬的职业。

参考文献:1电视新闻学作者:叶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

2新闻写作教程作者:刘明华徐泓张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如何做好出镜记者作者:赵玉涛来源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

4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作者:杨洁陈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记者范文篇10

一、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与修养。

作为一名记者,要有宏观意识,要胸怀大局,了解党和政府工作中的新精神和新要求,善于透过事物现象预见其本质和未来,从而挖掘出有社会价值的新闻题材。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已的各项素养。

记者心理素质包括:好奇心理、竞争意识、冒险精神和坚强的意志。这些心理素质是成为一名记者的必备条件。所以,我始终不忘提高自已的心理素质。

为了提高政治素质,我要求自已做到:在思想上和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我认为,记者讲政治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还要做到正确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加强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重视政治理论学习。

作为一名摄像记者,光有较强的政治和心理素质还远远不够,更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于是,我常常利用工作之余寻找各种与业务有关的资料,如《新闻学理论》、《采访写作的方法与技巧》等专业书籍,并不断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坚持每天认真观看各大电视台的新闻栏目,边学边实践,使自已学到的每一点先进技术都落到实处。

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我还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使自已努力做到:重事实,讲真话,主持正义,坚持真理;报道内容健康,有益社会进步;讲究文德,反对以稿谋私;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侵蚀;处理好与同事间的关系等。

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年春天,是我们台管理机制改善的春天,改变了我台以往等新闻、派新闻的被动局面,给所有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平等竞争、平等提高的良好机会。今年八月份,我代表镇妇联参加了市妇联、市建设局联合举办的"建设杯学长霞做时代女性"演讲比赛,并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为我镇和台里争得了荣誉。同时,也提高了我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通过学任长霞,我认识到只有树立优良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才能做一名称职的记者,任长霞精神不仅作为一句口号,更作为一种信念渗透到我的头脑中,所以年也是我收获最多的一年。

三、敢于吃苦,勇于实践。

虽然今年我工作上取得了一点成绩,经过不懈努力。但是成绩只属于过去,将来还需要继续努力,学海无涯,工作无止境,会永远牢记屈原的那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我台新闻工作做出更大贡献。

缺乏对社会的基本了解的人是没有资格做一名优秀的新闻人的记者必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同样一个新闻题材,新闻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有的记者拍得有声有色,有的记者却拍的枯燥乏味,根本原因就在于是否真正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实践出真知""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就是这个道理,一些影响面大、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新闻作品,都是作者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新闻素材,进行了艰苦的调查研究和思考分析才完成的因此,要求自已做到"三勤""两不怕"即"脑勤、腿勤、耳勤"和"不怕苦,不怕累"对得到新闻素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直到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内容为止。

经过拍摄、收集了大量镜头和资料,今年五月。精心策划了镇非公企业工会工作开展有声有色》系列报道,为我镇非公企业工作发展提供了翔实的材料,得到许多企业的好评,也为我镇经济建设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