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02:38:29

记者观察

记者观察范文篇1

运用眼晴发现新闻

我国历来有眼见为实的说法,新闻就是要真实,所以应该用眼睛去观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从而发现实实在在的新闻。

2000年初,我在湖南农村采访中发现,各地在农业结构调整中,除了调减早稻和棉花以外,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大力发展蔬菜生产,一些县市出现一哄而起的大搞蔬菜百亩片、千亩片、万亩片,甚至十万亩片的情况,许多公路旁的田野里掀起了大种蔬菜的热浪,到处搭塑料大棚,下种育苗,插上蔬菜示范田的牌子,给人一种增收就要种菜的感觉,而且这些地方发展的多是旺季大路菜品种,市场相对饱和。看到这个动向以后,我接着采访了湖南省蔬菜办的负责同志,他们也担心在新一轮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中,部分地方盲目发展蔬菜,不看市场需求,弄不好可能出现“小白菜倒在水里喂鱼”、“种苦瓜吃苦果”、“生姜烂在马路旁”的惨剧。为此我写了一篇记者来信,《盯住菜蓝子种好菜园子》(新华社2000年3月29日长沙电)提出“冷思考”,并给农民传递哪些菜可以适当发展,哪些菜不宜盲目扩种的信息。此稿由于来自生产实际,所以3月30日被《人民日报》和《新华每日电讯》等报纸全文刊出,对实际工作产生了定推动作用,受到农业和蔬菜管理部门有关同志的赞扬。平时,我写一些动态新闻也必须观察后再下笔,如《春节市场货丰价稳》、《早稻生长良好》、《湖南市场优质农产品增多》都是眼皮下的消息。

回顾前些年,湖南分社的报道中还有两条用眼睛采访来的典型报道,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条是一位老摄影记者到绥宁县黄双山区去参加森林资源考察时,看到路边的大树被一些不法分子把树皮活活地剥了,让大树枯死,然后再来砍伐,这种肆意破坏森林的违法行为令人痛恨,这位记者立即就将现场拍下来,发往总社,评了好稿。再一篇论文是一个老记者见到湘北农村在给老人祝寿时,将许多100元的人民币用大头针一张一张地撇在一大块花布上,然后两人抬着去喝寿酒,显示“气派”。这种不保护人民币的举动,使我们的记者抓拍了,稿件发往总社后很快编发,并为中央多家报纸采用,成为一张很好的社会新闻照片。以上两稿看出记者的眼力高人一筹,很值得学习。

须知,我们的观察在多数情况下,是眼见为实,不容怀疑的,但是,有时也不尽然。电视里曾播过,有的乡村为了开现场会表扬养牛专业户,把周围农户养的牛,集中到一个专业户家里,弄得户主很为难,事后揭穿了谜底。这些事告诉我们眼见的情况也要当心有假,应防止上当。

看问题要用辩证法

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说过:“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他还《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曾指出:“我们要求把辩证法逐步推广,要求大家逐步学会用辩证法这个科学的方法,……分析的方法就是辩证的方法。所谓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

一些资深记者在谈到如何提高记者观察力时,深刻体会到观察一定要有正确的思想观点作指导,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武器,坚持观察与思考相结合才能去伪存真,见微知著,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抓住事物的本质。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思想活跃,经历了解体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这样一个历史过程,经历了由点到面,一个村一个乡试行,由土到田推广以后,再扩展到一个个县一个个省普及,开初时人们议论很多,有的说可以可以还可以;有的人却前怕狼后怕虎,生怕犯方向性错误,到底行不行,只有到实践中去观察。许多记者到农村走村串户,夜宿车马店,日看禾苗长势,和农民下地干活,看到人们的脸上笑容满面。听到人们齐夸联产联利联心好,打掉了“大锅饭”,“不养懒汉”,只要交足国家的,留下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当年新华社安徽分社记者写的《故乡人的笑声》就是很有说服力的一篇报道,记者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观点出发,用眼见的事实,亲人的精神面貌的变化,纷声绘色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农民由穷变富的风景画,回答了一些人对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责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那段时期,一批记者在第一线写了不少目击记和现场特写,出现了一大批写包产到户的好新闻,至今回忆起来还有滋有味,那种实事求是的作风,一直给后来的记者产生了积极影响。

[page_break]

近年来,我国农村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比较突出的矛盾是农民增收缓慢,部分地方农民负担过重,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损害了农民切身利益的事时有发生。这些都需要记者去深入观察,力排非议,抓住问题的实质,写出有血有肉有份量的报道来,以便弘扬正气。1991年9月的一天,我随当时的湖南省副省长王克英连夜驱车从107国道长沙段到郴州宜章县,一路上察看湘猪运往广东的关卡收费情况,7个检查站所得印象令人惊讶。在湘潭市中路,发觉检查站的人态度生硬,有的检查站专门雇请临时工乱收费,在宜章擅自设立的廖家弯站竟然把未报身份的省政府前来检查工作的处长扣留起来,原因是他不该干涉了空车罚款330元的事,好在同车的省税务局的同志,穿了制服才解了围。经了解这是乡财政的人指使干的。他们乱收费的借口是乡财政完不成任务。在黄沙堡检查站一个防疫员深夜既开票又收款,违反操作规程。经查,当晚罚款收据已开出六张,共收120元钱。平时我们对“三乱”体会不深,真是百闻不如一见,一路上一夜晚观察了许多不该发生的事情。回社后于9月3日我写了《副省长深夜跟踪运猪车》一稿,《湖南日报》于9月4日刊出、《人民日报》于9月5日配发小言论刊用,对乱设关卡乱收费进行了批评。此稿后来被评为首届湖南省委、省政府优秀新闻一等奖。从中我体会到,遇到这种问题,虽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站到地方财政的角度看,只有乱收费才能解决财政困难,所以有的乡干部指使私设收费关卡,乱收印花税。这样做,从全局来看,弊大于利、不利于生猪流通,容易造成死猪,又加重了农民负担。记者只要站在促进生猪流通保护农民合法利益的角度去观察分析问题,才会是非分明,否定乱设关卡、乱收费。多年来,我对农民负担、农村打假除劣、侵占国有资产等一些有争议的问题,都通过现场采访仔细观察,再加分析,听取广大群众的呼声,以大局为重拨开迷雾,判明是非,采写了一些扶正除邪的报道,比较符合客观实际,起到了正确舆论导向的作用。

养成经常观察习惯

三十多年来,我从老记者那里学到了一条经验,出外采访总是喜欢看看市场、访问农家、逛逛商店、瞧瞧禾苗。曾有一位资深记者说过:“集市贸易是一面镜子,它可以折射出当地经济状况。”他又说:“禾苗长势反映当地农业生产水平。”我认为很有见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到湖南邵东县采访,看到那里集市贸易比周围县更红火,在汪塘镇见到许多农副土特产琳琅满目,红辣椒、白萝卜、绿芹菜,应有尽有;生猪、活鱼、土鸡交易活跃;菜刀、剪刀、剃刀、扮手、夹钳、铁锅等小五金丰富多彩,比比皆是,任人挑选,我写了一篇《正当集市贸易应当允许》,有近3千字,发表在《人民日报》上,对当时推动农村改革起了一定的作用。又有一次在桃源县陬市镇采访,上街散步,突然看到此地改革开放初期茶馆恢复迅速,说书的人不少,每个茶馆都热热闹闹,人气旺盛,生意兴隆,我再进一步了解,采访有关人士、茶馆老板和说书人以及听书人,写下了《陬市茶馆复兴记》的新华社专稿,为多家报纸所采用。

再有一次在醴陵县(现为市)采访,见到田野县春耕中出现多处人拉犁的现象,由此深挖,采写了《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出路》一稿,提出农村劳力就地消化的一些建议,向生产广度深度进军包括精耕细作、搞好植树造林、修水利修公路,发展乡镇企业等,使农村劳力排上用场,从而发展农业生产。此稿受到当时中央有关领导同志的赞扬。

记者观察范文篇2

关键词深度严肃定位价值博弈

身处这个经济与文化全面转型、社会变动剧烈、信息传播全面提速的时代,公众每天都遭遇海量的信息。作为媒介,作为公众代言人的记者,不仅有义务去报道那些已哄传街巷的新闻事件、茶余饭后娱乐大众的小道消息,还要去揭示公众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的本质,调查隐藏在表象背后的真相,解读与观察新的社会现象,以求公正与正义。深度报道多角度、深层次的特点决定了其在信息传播中释疑解惑的历史重任。笔者结合山东大学威海新闻研究所新闻调查小组师生在《中国社会导刊》、《记者观察》、《新京报》等新闻报刊发表的数十篇深度报道,以此为例,对深度报道的原理与实践进行探讨。

一、正确理解深度报道

1.海量信息下的公众知情权

传统媒体正受到新媒体的严峻挑战。面对新媒体的快捷、互动、海量信息,传统媒体必须寻找证明自身存在必要性的理由。其中,深度报道和报道深度就是传统媒体难以替代的强项。

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电影、直投杂志、移动媒体……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竞争导致的信息轮番轰炸,让更多的人、更多、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了世界与社会的动向,但海量的信息流入也让公众“乱花渐欲迷人眼”,无所适从,不知应该相信谁。而深度报道作为更全面、更详实、更深刻地揭示事物发展的过去、现在与将来之间的复杂联系,还原各重要元素的细节准确性的报道,已经成为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中公众知情权重要的一部分。

高校新闻专业是一个在观念意识上比较前卫的传媒研究与实践场所,比较媒体而言,它能够摆脱信息的琐碎与功利,更加容易宏观地把握舆论导向,判断各种信息的社会意义、文化背景与新闻价值。因此,在高校新闻专业开展新闻调查,进行深度报道的实践,是训练一支高素质的记者队伍有效的手段与过程。山东大学威海新闻研究所新闻调查小组针对诸多社会问题,深入实际,展开调查,受到了明显的实践效果。

2.娱乐大环境下的严肃、厚重。

新闻娱乐化一是指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注重报道名人趣事、带煽情性、刺激性的新闻、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或者将硬新闻软化处理,寻找时政、经济、法律、国际新闻中故事性强的元素突出描写。二是指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描述,通过描述新闻中有趣的故事、情节、细节,使各种新闻内容衍变为趣味性、戏剧化的新闻。

但深度报道以其思想的深邃与前瞻而成为大众文化日趋娱乐化的今天依然保持其所应有的责任、真实、厚重与严肃的特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深度报道的深度其实是指其特有的新闻深度思想,指在新闻报道客观真实的基础上,鼓励记者从整体上和不同侧面上更深入地报道新闻事物的本质与联系,它不忌讳自我的观点与态度融入报道,但是要用事实说话,要告诉受众更深刻、更接近真相的道理。

案例之一:《皖北乡村“声色”调查》(《记者观察》2006年5月(上)期)是调查小组记者黄玉浩在春节期间参加皖北小梁乡一个婚礼之后采写的报道。经调查发现,流传于皖北一带的的唢呐戏和泗洲戏已经演变成“脱衣秀”,成为当地农民婚丧嫁娶各种礼仪的主要形式。农村文化市场的长年贫瘠,如何丰富农民的文化消费才是解决“声色”问题的根本。种种迹象表明,目前农村的文化消费市场还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体制还不够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所以丰富农民的文化消费、提高农民的文化品味、规范农村文化市场的秩序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务之急。该报道通过乡村中的一场婚礼的“脱衣秀”表演,审视中国当下农村文化诸类状况,上升到一个十分严肃的社会问题。

2.多维视角下的真相与偏见

深度报道是可以甚至必须体现出记者本人的主观看法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从不同深度、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阶段来看这个事物,真相就有了多维视角下的可塑性,真相与偏见一再地靠近,确是两条无限延伸的平行线,无限接近却永无相交的可能,而这正是深度报道存在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案例之二:为了验证“扫大街的大妈都能做北京民办高校的招生”这个行业内公开的“秘密”,新闻调查小组记者编造了这样一个“善意的谎言”:暗访记者化名王刚,假称安徽淮北某职业高中校长之子,因学校曾在春季招收了一批初中未毕业的学生,眼看这批学生今年春季就要毕业,在无法保证其完全就业的情况下,学校号召学生继续学习,进入高等学校深造,所谓的王刚来京联系这批学生春季入学事宜。新闻调查小组记者通过“更接近真相”的途径,以一个学生的视角了解了北京民办高校的乱象(参见2006年2月(上)《记者观察》的《北京流动高校大揭底》)。

一个事件从不同角度观察,有不同的立场、成色。最明显的例子,是对同样一个新闻事件,媒体之间的报道是不同、甚至是冲突的。如果没有原创权,我们就无法从实证的层面辩解真伪,但是记者可以从不同侧面进行展现。

二、深度报道关于选题的角色定位

对于一个深度报道的记者来说,严肃厚重与负责任的角色定位要求其具有更高的自律与自我要求,首先需要了解国家的舆论大环境、政策方针、目前群众的关注焦点、社会重大问题,那么选题的思路如何梳理、定位呢?

1.从小事中揭开大主题

群众无小事,所谓小事的背后总是蕴藏着深刻的社会动因。案例之三:我校新闻调查小组发表在《记者观察》2006年第八月(上)的《高考录取地下交易黑幕》通过少数不法分子的地下交易调查,把矛头指向了高考考生的身份认证制度与高校户籍制度的衔接漏洞。这则深度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案例之四:民工问题关系到新农村建设,是国计民生的大问题。选择典型案例,解剖分析,由点及面,是深度报道的优势。《“民工荒”不荒》(《记者观察》,2006年11月)就是从农民就业这样一个细微的角度来探讨内陆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农民王志胜已经45岁了,文化程度不高,没有什么技能,但他参加春节后政府举办的劳务招聘会,竟被常熟市滨江劳动服务公司顺利录用,当上码头装卸工,月收入六七百元。政府都会对农民进行法律和技能方面的义务培训,通过劳动局宣传员挨村挨户的讲解和宣传,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同时还设立了小额无息贷款为比较困难的农民工提供路费。在农民工积累了足够的资金、经验,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回到家乡进行投资创业,解决更多的农民就业,走出去,回得来,留得住——这就是作为劳动力输出地发展经济的特有模式,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对于某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

2.从“我在现场”到“本刊记者”

所有的记者都追求原创新闻,即我在现场,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能抓住新闻的第一落点,但这并不现实,因为抢第一落点的新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正如不是每个记者都有机会去伊拉克,身临世贸大厦的倒塌等等,随着信息传播的日益发展,新闻的新,其时效性的新,只存在于理论上的可能,每一个新闻事件发生以后,无孔不入的各式媒体都蜂拥而至,“我在现场”的意义将越来越被淡化。

那么如何在海量的信息竞争中能脱颖而出,“本刊记者”则成了救命稻草。正如同样的深度事件,《南方周末》会以人文、感性、关怀、正义的角度来报道,《三联生活周刊》会以白领喜欢的理解方式加以解读,《中国新闻周刊》会更加严肃认真,中央电视台的《记者调查》会质询事件的背后真相,总之,对于新闻事件,更多地要发出“本刊记者”的话语、观点与建议,这是培养深度报道品牌的不二法门。

案例之五: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汀罗镇皂二村农民李俊民,靠回收加工废品为生,一手创办的“爱心家园”以专“捡”流浪汉而出名,自1997年起,十年来他“无偿”收养了近千名流浪汉,其中300多人在其帮助下回到了家。2005年,中央电视台、《南方周末》、新华网等国内数十家媒体争相对其事迹进行报道,而成为媒体“英雄”的李俊民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与争议,一个普通的农民为什么要收养这些无家可归、身患残疾的流浪汉?他拿什么来养这些人,他的经济收入从何而来?如此典型的人物事迹为什么当地政府一直保持低调和沉默?他目前面临什么样的压力与困境?为什么对他的流言蜚语、争议与质疑不断?这群流浪汉的真实生存状态到底是什么样子的?2006年4月27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远赴千里之外的山东省东营市扮成一名流浪汉的寻亲者,与李俊民“爱心家园”里的流浪汉们生活在一起,对他们进行了“零距离”的接触与观察,并对李俊民进行了一次为期两周的暗访与调查。

经过调查小组记者的调查,给李俊民定性为一个有头脑的有善心的农民商人是比较准确的。记者认为李客观上做了一件好事,因为这些流浪汉的生活待遇确实比以前好很多,他还免费至少是相当廉价地使用了这批没有自我能动意识的劳动力,那么他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名得利了,这正是很多人不满的地方,因为传统的观点认为,做好事是必然要贴本的,要奉献的。但记者认为,李颇具市场化的援助机制才是符合科学规律的。尽管诸多媒体报道了“疯人王”李俊民,但作者根据独辟奇径的分析角度还是写出了《暗访山东疯人王》一文(《中国社会导刊》2006年6月)。

不回避热点、焦点、争议点,重大事件上能听到“本刊记者”的声音,是一篇好的深度报道必须要体现出来的。

三、平衡心态下的价值博弈

做深度报道的记者关键要有一颗平和的心,充满公正与正义,要善感敏锐,对新闻事件的诸多要素予以整合,满怀激情却要冷静地驾奴,不会深陷新闻而失冷静客观,这种平衡的心态非常重要。新闻工作者牢固树立的一种态度、一种意识——我们的报道,要“货真价实”,有根有据,不能道听途说,不能为了轰动效应而“炒作”。如果不能冷静、理性地分析事实、开展报道,读者就会怀疑你的可信度,也就谈不上什么权威性、指导性。所以,我们的记者,要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断写出既有新意又令人信服的报道。任何带有偏见与刻板成见作出的报道都不会是好的作品。

案例之六:覃纪虎在深圳打工12年,做了12年义工,5年内献血10600毫升;他曾是深圳市20大杰出义工之一,与丛飞一起成为深圳义工的“名片”;他曾获“全国无偿献血奖”银质奖章,并被人们称为献血英雄。就是这样一个英雄,穷困潦倒,家破人亡,远走他乡,带着多病的女儿四处奔走呼号,面对这样的场景相信大部分人会落下同情的眼泪,但笔者通过他的言行举止更深刻地意识到这一幕社会悲剧的本质——覃纪虎已经严重地依赖与迷信媒体,而忘了面对苦难时的自强不息。(《背负英雄之名的“流浪”者》,《记者观察》,2006年11月)公务员之家

深度报道记者不是“揭黑记者”,不是只关注社会的阴暗面,不是以向别人“泼脏水”来炒作自己的“作秀”记者,一个优秀的深度报道记者以及一篇负责任的报道,必然要平衡把握,综合比较新闻事件的各元素的社会价值,正面的、负面的,最后经过精心的处理来达到最大、最好的社会价值体现,负面新闻正面做,负面新闻起到正面效果,这都是深度报道记者对新闻事件进行价值博弈后的选择。“负面报道”聚焦于那些与现行社会秩序和道德标准相冲突的事件以及一切反常现象。犯罪、丑闻、性攻击、事故以及自然灾害等一类事件往往是它注重的焦点。它的目的不在于歌颂光明或倡导,而在于暴露社会敏感灰暗的一面,以使公众瞩目、警醒和震惊。而这也只是深度报道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但决不是全部。

注释

周海燕:《调查性报道采访与写作》,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记者观察范文篇3

1.海量信息下的公众知情权

传统媒体正受到新媒体的严峻挑战。面对新媒体的快捷、互动、海量信息,传统媒体必须寻找证明自身存在必要性的理由。其中,深度报道和报道深度就是传统媒体难以替代的强项。

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电影、直投杂志、移动媒体……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竞争导致的信息轮番轰炸,让更多的人、更多、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了世界与社会的动向,但海量的信息流入也让公众“乱花渐欲迷人眼”,无所适从,不知应该相信谁。而深度报道作为更全面、更详实、更深刻地揭示事物发展的过去、现在与将来之间的复杂联系,还原各重要元素的细节准确性的报道,已经成为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中公众知情权重要的一部分。

高校新闻专业是一个在观念意识上比较前卫的传媒研究与实践场所,比较媒体而言,它能够摆脱信息的琐碎与功利,更加容易宏观地把握舆论导向,判断各种信息的社会意义、文化背景与新闻价值。因此,在高校新闻专业开展新闻调查,进行深度报道的实践,是训练一支高素质的记者队伍有效的手段与过程。山东大学威海新闻研究所新闻调查小组针对诸多社会问题,深入实际,展开调查,受到了明显的实践效果。

2.娱乐大环境下的严肃、厚重。

新闻娱乐化一是指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注重报道名人趣事、带煽情性、刺激性的新闻、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或者将硬新闻软化处理,寻找时政、经济、法律、国际新闻中故事性强的元素突出描写。二是指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描述,通过描述新闻中有趣的故事、情节、细节,使各种新闻内容衍变为趣味性、戏剧化的新闻。

但深度报道以其思想的深邃与前瞻而成为大众文化日趋娱乐化的今天依然保持其所应有的责任、真实、厚重与严肃的特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深度报道的深度其实是指其特有的新闻深度思想,指在新闻报道客观真实的基础上,鼓励记者从整体上和不同侧面上更深入地报道新闻事物的本质与联系,它不忌讳自我的观点与态度融入报道,但是要用事实说话,要告诉受众更深刻、更接近真相的道理。②

案例之一:《皖北乡村“声色”调查》(《记者观察》2006年5月(上)期)是调查小组记者黄玉浩在春节期间参加皖北小梁乡一个婚礼之后采写的报道。经调查发现,流传于皖北一带的的唢呐戏和泗洲戏已经演变成“脱衣秀”,成为当地农民婚丧嫁娶各种礼仪的主要形式。农村文化市场的长年贫瘠,如何丰富农民的文化消费才是解决“声色”问题的根本。种种迹象表明,目前农村的文化消费市场还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体制还不够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所以丰富农民的文化消费、提高农民的文化品味、规范农村文化市场的秩序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务之急。该报道通过乡村中的一场婚礼的“脱衣秀”表演,审视中国当下农村文化诸类状况,上升到一个十分严肃的社会问题。

2.多维视角下的真相与偏见

深度报道是可以甚至必须体现出记者本人的主观看法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从不同深度、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阶段来看这个事物,真相就有了多维视角下的可塑性,真相与偏见一再地靠近,确是两条无限延伸的平行线,无限接近却永无相交的可能,而这正是深度报道存在的可能性与必要性。③

案例之二:为了验证“扫大街的大妈都能做北京民办高校的招生”这个行业内公开的“秘密”,新闻调查小组记者编造了这样一个“善意的谎言”:暗访记者化名王刚,假称安徽淮北某职业高中校长之子,因学校曾在春季招收了一批初中未毕业的学生,眼看这批学生今年春季就要毕业,在无法保证其完全就业的情况下,学校号召学生继续学习,进入高等学校深造,所谓的王刚来京联系这批学生春季入学事宜。新闻调查小组记者通过“更接近真相”的途径,以一个学生的视角了解了北京民办高校的乱象(参见2006年2月(上)《记者观察》的《北京流动高校大揭底》)。

一个事件从不同角度观察,有不同的立场、成色。最明显的例子,是对同样一个新闻事件,媒体之间的报道是不同、甚至是冲突的。如果没有原创权,我们就无法从实证的层面辩解真伪,但是记者可以从不同侧面进行展现。

二、深度报道关于选题的角色定位

对于一个深度报道的记者来说,严肃厚重与负责任的角色定位要求其具有更高的自律与自我要求,首先需要了解国家的舆论大环境、政策方针、目前群众的关注焦点、社会重大问题,那么选题的思路如何梳理、定位呢?

1.从小事中揭开大主题

群众无小事,所谓小事的背后总是蕴藏着深刻的社会动因。案例之三:我校新闻调查小组发表在《记者观察》2006年第八月(上)的《高考录取地下交易黑幕》通过少数不法分子的地下交易调查,把矛头指向了高考考生的身份认证制度与高校户籍制度的衔接漏洞。这则深度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案例之四:民工问题关系到新农村建设,是国计民生的大问题。选择典型案例,解剖分析,由点及面,是深度报道的优势。《“民工荒”不荒》(《记者观察》,2006年11月)就是从农民就业这样一个细微的角度来探讨内陆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农民王志胜已经45岁了,文化程度不高,没有什么技能,但他参加春节后政府举办的劳务招聘会,竟被常熟市滨江劳动服务公司顺利录用,当上码头装卸工,月收入六七百元。政府都会对农民进行法律和技能方面的义务培训,通过劳动局宣传员挨村挨户的讲解和宣传,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同时还设立了小额无息贷款为比较困难的农民工提供路费。在农民工积累了足够的资金、经验,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回到家乡进行投资创业,解决更多的农民就业,走出去,回得来,留得住——这就是作为劳动力输出地发展经济的特有模式,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对于某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

2.从“我在现场”到“本刊记者”

所有的记者都追求原创新闻,即我在现场,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能抓住新闻的第一落点,但这并不现实,因为抢第一落点的新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正如不是每个记者都有机会去伊拉克,身临世贸大厦的倒塌等等,随着信息传播的日益发展,新闻的新,其时效性的新,只存在于理论上的可能,每一个新闻事件发生以后,无孔不入的各式媒体都蜂拥而至,“我在现场”的意义将越来越被淡化。

那么如何在海量的信息竞争中能脱颖而出,“本刊记者”则成了救命稻草。正如同样的深度事件,《南方周末》会以人文、感性、关怀、正义的角度来报道,《三联生活周刊》会以白领喜欢的理解方式加以解读,《中国新闻周刊》会更加严肃认真,中央电视台的《记者调查》会质询事件的背后真相,总之,对于新闻事件,更多地要发出“本刊记者”的话语、观点与建议,这是培养深度报道品牌的不二法门。

案例之五: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汀罗镇皂二村农民李俊民,靠回收加工废品为生,一手创办的“爱心家园”以专“捡”流浪汉而出名,自1997年起,十年来他“无偿”收养了近千名流浪汉,其中300多人在其帮助下回到了家。2005年,中央电视台、《南方周末》、新华网等国内数十家媒体争相对其事迹进行报道,而成为媒体“英雄”的李俊民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与争议,一个普通的农民为什么要收养这些无家可归、身患残疾的流浪汉?他拿什么来养这些人,他的经济收入从何而来?如此典型的人物事迹为什么当地政府一直保持低调和沉默?他目前面临什么样的压力与困境?为什么对他的流言蜚语、争议与质疑不断?这群流浪汉的真实生存状态到底是什么样子的?2006年4月27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远赴千里之外的山东省东营市扮成一名流浪汉的寻亲者,与李俊民“爱心家园”里的流浪汉们生活在一起,对他们进行了“零距离”的接触与观察,并对李俊民进行了一次为期两周的暗访与调查。

经过调查小组记者的调查,给李俊民定性为一个有头脑的有善心的农民商人是比较准确的。记者认为李客观上做了一件好事,因为这些流浪汉的生活待遇确实比以前好很多,他还免费至少是相当廉价地使用了这批没有自我能动意识的劳动力,那么他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名得利了,这正是很多人不满的地方,因为传统的观点认为,做好事是必然要贴本的,要奉献的。但记者认为,李颇具市场化的援助机制才是符合科学规律的。尽管诸多媒体报道了“疯人王”李俊民,但作者根据独辟奇径的分析角度还是写出了《暗访山东疯人王》一文(《中国社会导刊》2006年6月)。

不回避热点、焦点、争议点,重大事件上能听到“本刊记者”的声音,是一篇好的深度报道必须要体现出来的。

三、平衡心态下的价值博弈

做深度报道的记者关键要有一颗平和的心,充满公正与正义,要善感敏锐,对新闻事件的诸多要素予以整合,满怀激情却要冷静地驾奴,不会深陷新闻而失冷静客观,这种平衡的心态非常重要。新闻工作者牢固树立的一种态度、一种意识——我们的报道,要“货真价实”,有根有据,不能道听途说,不能为了轰动效应而“炒作”。如果不能冷静、理性地分析事实、开展报道,读者就会怀疑你的可信度,也就谈不上什么权威性、指导性。所以,我们的记者,要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断写出既有新意又令人信服的报道。任何带有偏见与刻板成见作出的报道都不会是好的作品。

案例之六:覃纪虎在深圳打工12年,做了12年义工,5年内献血10600毫升;他曾是深圳市20大杰出义工之一,与丛飞一起成为深圳义工的“名片”;他曾获“全国无偿献血奖”银质奖章,并被人们称为献血英雄。就是这样一个英雄,穷困潦倒,家破人亡,远走他乡,带着多病的女儿四处奔走呼号,面对这样的场景相信大部分人会落下同情的眼泪,但笔者通过他的言行举止更深刻地意识到这一幕社会悲剧的本质——覃纪虎已经严重地依赖与迷信媒体,而忘了面对苦难时的自强不息。(《背负英雄之名的“流浪”者》,《记者观察》,2006年11月)

深度报道记者不是“揭黑记者”,不是只关注社会的阴暗面,不是以向别人“泼脏水”来炒作自己的“作秀”记者,一个优秀的深度报道记者以及一篇负责任的报道,必然要平衡把握,综合比较新闻事件的各元素的社会价值,正面的、负面的,最后经过精心的处理来达到最大、最好的社会价值体现,负面新闻正面做,负面新闻起到正面效果,这都是深度报道记者对新闻事件进行价值博弈后的选择。“负面报道”聚焦于那些与现行社会秩序和道德标准相冲突的事件以及一切反常现象。犯罪、丑闻、性攻击、事故以及自然灾害等一类事件往往是它注重的焦点。它的目的不在于歌颂光明或倡导,而在于暴露社会敏感灰暗的一面,以使公众瞩目、警醒和震惊。而这也只是深度报道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但决不是全部。

注释

周海燕:《调查性报道采访与写作》,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杜骏飞:《深度报道原理》,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郭增榕:《深度报道——独家新闻的一个秘诀》,《新闻战线》,2006年第12期。

记者观察范文篇4

1.海量信息下的公众知情权

传统媒体正受到新媒体的严峻挑战。面对新媒体的快捷、互动、海量信息,传统媒体必须寻找证明自身存在必要性的理由。其中,深度报道和报道深度就是传统媒体难以替代的强项。

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电影、直投杂志、移动媒体……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竞争导致的信息轮番轰炸,让更多的人、更多、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了世界与社会的动向,但海量的信息流入也让公众“乱花渐欲迷人眼”,无所适从,不知应该相信谁。而深度报道作为更全面、更详实、更深刻地揭示事物发展的过去、现在与将来之间的复杂联系,还原各重要元素的细节准确性的报道,已经成为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中公众知情权重要的一部分。

高校新闻专业是一个在观念意识上比较前卫的传媒研究与实践场所,比较媒体而言,它能够摆脱信息的琐碎与功利,更加容易宏观地把握舆论导向,判断各种信息的社会意义、文化背景与新闻价值。因此,在高校新闻专业开展新闻调查,进行深度报道的实践,是训练一支高素质的记者队伍有效的手段与过程。山东大学威海新闻研究所新闻调查小组针对诸多社会问题,深入实际,展开调查,受到了明显的实践效果。

2.娱乐大环境下的严肃、厚重。

新闻娱乐化一是指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注重报道名人趣事、带煽情性、刺激性的新闻、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或者将硬新闻软化处理,寻找时政、经济、法律、国际新闻中故事性强的元素突出描写。二是指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描述,通过描述新闻中有趣的故事、情节、细节,使各种新闻内容衍变为趣味性、戏剧化的新闻。

但深度报道以其思想的深邃与前瞻而成为大众文化日趋娱乐化的今天依然保持其所应有的责任、真实、厚重与严肃的特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深度报道的深度其实是指其特有的新闻深度思想,指在新闻报道客观真实的基础上,鼓励记者从整体上和不同侧面上更深入地报道新闻事物的本质与联系,它不忌讳自我的观点与态度融入报道,但是要用事实说话,要告诉受众更深刻、更接近真相的道理。②

案例之一:《皖北乡村“声色”调查》(《记者观察》2006年5月(上)期)是调查小组记者黄玉浩在春节期间参加皖北小梁乡一个婚礼之后采写的报道。经调查发现,流传于皖北一带的的唢呐戏和泗洲戏已经演变成“脱衣秀”,成为当地农民婚丧嫁娶各种礼仪的主要形式。农村文化市场的长年贫瘠,如何丰富农民的文化消费才是解决“声色”问题的根本。种种迹象表明,目前农村的文化消费市场还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体制还不够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所以丰富农民的文化消费、提高农民的文化品味、规范农村文化市场的秩序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务之急。该报道通过乡村中的一场婚礼的“脱衣秀”表演,审视中国当下农村文化诸类状况,上升到一个十分严肃的社会问题。

2.多维视角下的真相与偏见

深度报道是可以甚至必须体现出记者本人的主观看法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从不同深度、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阶段来看这个事物,真相就有了多维视角下的可塑性,真相与偏见一再地靠近,确是两条无限延伸的平行线,无限接近却永无相交的可能,而这正是深度报道存在的可能性与必要性。③

案例之二:为了验证“扫大街的大妈都能做北京民办高校的招生”这个行业内公开的“秘密”,新闻调查小组记者编造了这样一个“善意的谎言”:暗访记者化名王刚,假称安徽淮北某职业高中校长之子,因学校曾在春季招收了一批初中未毕业的学生,眼看这批学生今年春季就要毕业,在无法保证其完全就业的情况下,学校号召学生继续学习,进入高等学校深造,所谓的王刚来京联系这批学生春季入学事宜。新闻调查小组记者通过“更接近真相”的途径,以一个学生的视角了解了北京民办高校的乱象(参见2006年2月(上)《记者观察》的《北京流动高校大揭底》)。

一个事件从不同角度观察,有不同的立场、成色。最明显的例子,是对同样一个新闻事件,媒体之间的报道是不同、甚至是冲突的。如果没有原创权,我们就无法从实证的层面辩解真伪,但是记者可以从不同侧面进行展现。

二、深度报道关于选题的角色定位

对于一个深度报道的记者来说,严肃厚重与负责任的角色定位要求其具有更高的自律与自我要求,首先需要了解国家的舆论大环境、政策方针、目前群众的关注焦点、社会重大问题,那么选题的思路如何梳理、定位呢?

1.从小事中揭开大主题

群众无小事,所谓小事的背后总是蕴藏着深刻的社会动因。案例之三:我校新闻调查小组发表在《记者观察》2006年第八月(上)的《高考录取地下交易黑幕》通过少数不法分子的地下交易调查,把矛头指向了高考考生的身份认证制度与高校户籍制度的衔接漏洞。这则深度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案例之四:民工问题关系到新农村建设,是国计民生的大问题。选择典型案例,解剖分析,由点及面,是深度报道的优势。《“民工荒”不荒》(《记者观察》,2006年11月)就是从农民就业这样一个细微的角度来探讨内陆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农民王志胜已经45岁了,文化程度不高,没有什么技能,但他参加春节后政府举办的劳务招聘会,竟被常熟市滨江劳动服务公司顺利录用,当上码头装卸工,月收入六七百元。政府都会对农民进行法律和技能方面的义务培训,通过劳动局宣传员挨村挨户的讲解和宣传,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同时还设立了小额无息贷款为比较困难的农民工提供路费。在农民工积累了足够的资金、经验,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回到家乡进行投资创业,解决更多的农民就业,走出去,回得来,留得住——这就是作为劳动力输出地发展经济的特有模式,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对于某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

2.从“我在现场”到“本刊记者”

所有的记者都追求原创新闻,即我在现场,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能抓住新闻的第一落点,但这并不现实,因为抢第一落点的新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正如不是每个记者都有机会去伊拉克,身临世贸大厦的倒塌等等,随着信息传播的日益发展,新闻的新,其时效性的新,只存在于理论上的可能,每一个新闻事件发生以后,无孔不入的各式媒体都蜂拥而至,“我在现场”的意义将越来越被淡化。

那么如何在海量的信息竞争中能脱颖而出,“本刊记者”则成了救命稻草。正如同样的深度事件,《南方周末》会以人文、感性、关怀、正义的角度来报道,《三联生活周刊》会以白领喜欢的理解方式加以解读,《中国新闻周刊》会更加严肃认真,中央电视台的《记者调查》会质询事件的背后真相,总之,对于新闻事件,更多地要发出“本刊记者”的话语、观点与建议,这是培养深度报道品牌的不二法门。

案例之五: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汀罗镇皂二村农民李俊民,靠回收加工废品为生,一手创办的“爱心家园”以专“捡”流浪汉而出名,自1997年起,十年来他“无偿”收养了近千名流浪汉,其中300多人在其帮助下回到了家。2005年,中央电视台、《南方周末》、新华网等国内数十家媒体争相对其事迹进行报道,而成为媒体“英雄”的李俊民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与争议,一个普通的农民为什么要收养这些无家可归、身患残疾的流浪汉?他拿什么来养这些人,他的经济收入从何而来?如此典型的人物事迹为什么当地政府一直保持低调和沉默?他目前面临什么样的压力与困境?为什么对他的流言蜚语、争议与质疑不断?这群流浪汉的真实生存状态到底是什么样子的?2006年4月27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远赴千里之外的山东省东营市扮成一名流浪汉的寻亲者,与李俊民“爱心家园”里的流浪汉们生活在一起,对他们进行了“零距离”的接触与观察,并对李俊民进行了一次为期两周的暗访与调查。

经过调查小组记者的调查,给李俊民定性为一个有头脑的有善心的农民商人是比较准确的。记者认为李客观上做了一件好事,因为这些流浪汉的生活待遇确实比以前好很多,他还免费至少是相当廉价地使用了这批没有自我能动意识的劳动力,那么他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名得利了,这正是很多人不满的地方,因为传统的观点认为,做好事是必然要贴本的,要奉献的。但记者认为,李颇具市场化的援助机制才是符合科学规律的。尽管诸多媒体报道了“疯人王”李俊民,但作者根据独辟奇径的分析角度还是写出了《暗访山东疯人王》一文(《中国社会导刊》2006年6月)。

不回避热点、焦点、争议点,重大事件上能听到“本刊记者”的声音,是一篇好的深度报道必须要体现出来的。

三、平衡心态下的价值博弈

做深度报道的记者关键要有一颗平和的心,充满公正与正义,要善感敏锐,对新闻事件的诸多要素予以整合,满怀激情却要冷静地驾奴,不会深陷新闻而失冷静客观,这种平衡的心态非常重要。新闻工作者牢固树立的一种态度、一种意识——我们的报道,要“货真价实”,有根有据,不能道听途说,不能为了轰动效应而“炒作”。如果不能冷静、理性地分析事实、开展报道,读者就会怀疑你的可信度,也就谈不上什么权威性、指导性。所以,我们的记者,要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断写出既有新意又令人信服的报道。任何带有偏见与刻板成见作出的报道都不会是好的作品。(紧转第21页)

(紧接第66页)

案例之六:覃纪虎在深圳打工12年,做了12年义工,5年内献血10600毫升;他曾是深圳市20大杰出义工之一,与丛飞一起成为深圳义工的“名片”;他曾获“全国无偿献血奖”银质奖章,并被人们称为献血英雄。就是这样一个英雄,穷困潦倒,家破人亡,远走他乡,带着多病的女儿四处奔走呼号,面对这样的场景相信大部分人会落下同情的眼泪,但笔者通过他的言行举止更深刻地意识到这一幕社会悲剧的本质——覃纪虎已经严重地依赖与迷信媒体,而忘了面对苦难时的自强不息。(《背负英雄之名的“流浪”者》,《记者观察》,2006年11月)

深度报道记者不是“揭黑记者”,不是只关注社会的阴暗面,不是以向别人“泼脏水”来炒作自己的“作秀”记者,一个优秀的深度报道记者以及一篇负责任的报道,必然要平衡把握,综合比较新闻事件的各元素的社会价值,正面的、负面的,最后经过精心的处理来达到最大、最好的社会价值体现,负面新闻正面做,负面新闻起到正面效果,这都是深度报道记者对新闻事件进行价值博弈后的选择。“负面报道”聚焦于那些与现行社会秩序和道德标准相冲突的事件以及一切反常现象。犯罪、丑闻、性攻击、事故以及自然灾害等一类事件往往是它注重的焦点。它的目的不在于歌颂光明或倡导,而在于暴露社会敏感灰暗的一面,以使公众瞩目、警醒和震惊。而这也只是深度报道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但决不是全部。

注释

周海燕:《调查性报道采访与写作》,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杜骏飞:《深度报道原理》,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郭增榕:《深度报道——独家新闻的一个秘诀》,《新闻战线》,2006年第12期。

记者观察范文篇5

关键词:深度严肃定位价值博弈

身处这个经济与文化全面转型、社会变动剧烈、信息传播全面提速的时代,公众每天都遭遇海量的信息。作为媒介,作为公众代言人的记者,不仅有义务去报道那些已哄传街巷的新闻事件、茶余饭后娱乐大众的小道消息,还要去揭示公众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的本质,调查隐藏在表象背后的真相,解读与观察新的社会现象,以求公正与正义。深度报道多角度、深层次的特点决定了其在信息传播中释疑解惑的历史重任。笔者结合山东大学威海新闻研究所新闻调查小组师生在《中国社会导刊》、《记者观察》、《新京报》等新闻报刊发表的数十篇深度报道,以此为例,对深度报道的原理与实践进行探讨。

一、正确理解深度报道

1.海量信息下的公众知情权

传统媒体正受到新媒体的严峻挑战。面对新媒体的快捷、互动、海量信息,传统媒体必须寻找证明自身存在必要性的理由。其中,深度报道和报道深度就是传统媒体难以替代的强项。

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电影、直投杂志、移动媒体……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竞争导致的信息轮番轰炸,让更多的人、更多、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了世界与社会的动向,但海量的信息流入也让公众“乱花渐欲迷人眼”,无所适从,不知应该相信谁。而深度报道作为更全面、更详实、更深刻地揭示事物发展的过去、现在与将来之间的复杂联系,还原各重要元素的细节准确性的报道,已经成为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中公众知情权重要的一部分。

高校新闻专业是一个在观念意识上比较前卫的传媒研究与实践场所,比较媒体而言,它能够摆脱信息的琐碎与功利,更加容易宏观地把握舆论导向,判断各种信息的社会意义、文化背景与新闻价值。因此,在高校新闻专业开展新闻调查,进行深度报道的实践,是训练一支高素质的记者队伍有效的手段与过程。山东大学威海新闻研究所新闻调查小组针对诸多社会问题,深入实际,展开调查,受到了明显的实践效果。

2.娱乐大环境下的严肃、厚重。

新闻娱乐化一是指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注重报道名人趣事、带煽情性、刺激性的新闻、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或者将硬新闻软化处理,寻找时政、经济、法律、国际新闻中故事性强的元素突出描写。二是指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描述,通过描述新闻中有趣的故事、情节、细节,使各种新闻内容衍变为趣味性、戏剧化的新闻。

但深度报道以其思想的深邃与前瞻而成为大众文化日趋娱乐化的今天依然保持其所应有的责任、真实、厚重与严肃的特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深度报道的深度其实是指其特有的新闻深度思想,指在新闻报道客观真实的基础上,鼓励记者从整体上和不同侧面上更深入地报道新闻事物的本质与联系,它不忌讳自我的观点与态度融入报道,但是要用事实说话,要告诉受众更深刻、更接近真相的道理。

案例之一:《皖北乡村“声色”调查》(《记者观察》2006年5月(上)期)是调查小组记者黄玉浩在春节期间参加皖北小梁乡一个婚礼之后采写的报道。经调查发现,流传于皖北一带的的唢呐戏和泗洲戏已经演变成“脱衣秀”,成为当地农民婚丧嫁娶各种礼仪的主要形式。农村文化市场的长年贫瘠,如何丰富农民的文化消费才是解决“声色”问题的根本。种种迹象表明,目前农村的文化消费市场还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体制还不够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所以丰富农民的文化消费、提高农民的文化品味、规范农村文化市场的秩序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务之急。该报道通过乡村中的一场婚礼的“脱衣秀”表演,审视中国当下农村文化诸类状况,上升到一个十分严肃的社会问题。

2.多维视角下的真相与偏见

深度报道是可以甚至必须体现出记者本人的主观看法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从不同深度、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阶段来看这个事物,真相就有了多维视角下的可塑性,真相与偏见一再地靠近,确是两条无限延伸的平行线,无限接近却永无相交的可能,而这正是深度报道存在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案例之二:为了验证“扫大街的大妈都能做北京民办高校的招生”这个行业内公开的“秘密”,新闻调查小组记者编造了这样一个“善意的谎言”:暗访记者化名王刚,假称安徽淮北某职业高中校长之子,因学校曾在春季招收了一批初中未毕业的学生,眼看这批学生今年春季就要毕业,在无法保证其完全就业的情况下,学校号召学生继续学习,进入高等学校深造,所谓的王刚来京联系这批学生春季入学事宜。新闻调查小组记者通过“更接近真相”的途径,以一个学生的视角了解了北京民办高校的乱象(参见2006年2月(上)《记者观察》的《北京流动高校大揭底》)。

一个事件从不同角度观察,有不同的立场、成色。最明显的例子,是对同样一个新闻事件,媒体之间的报道是不同、甚至是冲突的。如果没有原创权,我们就无法从实证的层面辩解真伪,但是记者可以从不同侧面进行展现。

二、深度报道关于选题的角色定位

对于一个深度报道的记者来说,严肃厚重与负责任的角色定位要求其具有更高的自律与自我要求,首先需要了解国家的舆论大环境、政策方针、目前群众的关注焦点、社会重大问题,那么选题的思路如何梳理、定位呢?

1.从小事中揭开大主题

群众无小事,所谓小事的背后总是蕴藏着深刻的社会动因。案例之三:我校新闻调查小组发表在《记者观察》2006年第八月(上)的《高考录取地下交易黑幕》通过少数不法分子的地下交易调查,把矛头指向了高考考生的身份认证制度与高校户籍制度的衔接漏洞。这则深度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案例之四:民工问题关系到新农村建设,是国计民生的大问题。选择典型案例,解剖分析,由点及面,是深度报道的优势。《“民工荒”不荒》(《记者观察》,2006年11月)就是从农民就业这样一个细微的角度来探讨内陆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农民王志胜已经45岁了,文化程度不高,没有什么技能,但他参加春节后政府举办的劳务招聘会,竟被常熟市滨江劳动服务公司顺利录用,当上码头装卸工,月收入六七百元。政府都会对农民进行法律和技能方面的义务培训,通过劳动局宣传员挨村挨户的讲解和宣传,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同时还设立了小额无息贷款为比较困难的农民工提供路费。在农民工积累了足够的资金、经验,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回到家乡进行投资创业,解决更多的农民就业,走出去,回得来,留得住——这就是作为劳动力输出地发展经济的特有模式,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对于某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

2.从“我在现场”到“本刊记者”

所有的记者都追求原创新闻,即我在现场,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能抓住新闻的第一落点,但这并不现实,因为抢第一落点的新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正如不是每个记者都有机会去伊拉克,身临世贸大厦的倒塌等等,随着信息传播的日益发展,新闻的新,其时效性的新,只存在于理论上的可能,每一个新闻事件发生以后,无孔不入的各式媒体都蜂拥而至,“我在现场”的意义将越来越被淡化。

那么如何在海量的信息竞争中能脱颖而出,“本刊记者”则成了救命稻草。正如同样的深度事件,《南方周末》会以人文、感性、关怀、正义的角度来报道,《三联生活周刊》会以白领喜欢的理解方式加以解读,《中国新闻周刊》会更加严肃认真,中央电视台的《记者调查》会质询事件的背后真相,总之,对于新闻事件,更多地要发出“本刊记者”的话语、观点与建议,这是培养深度报道品牌的不二法门。

案例之五: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汀罗镇皂二村农民李俊民,靠回收加工废品为生,一手创办的“爱心家园”以专“捡”流浪汉而出名,自1997年起,十年来他“无偿”收养了近千名流浪汉,其中300多人在其帮助下回到了家。2005年,中央电视台、《南方周末》、新华网等国内数十家媒体争相对其事迹进行报道,而成为媒体“英雄”的李俊民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与争议,一个普通的农民为什么要收养这些无家可归、身患残疾的流浪汉?他拿什么来养这些人,他的经济收入从何而来?如此典型的人物事迹为什么当地政府一直保持低调和沉默?他目前面临什么样的压力与困境?为什么对他的流言蜚语、争议与质疑不断?这群流浪汉的真实生存状态到底是什么样子的?2006年4月27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远赴千里之外的山东省东营市扮成一名流浪汉的寻亲者,与李俊民“爱心家园”里的流浪汉们生活在一起,对他们进行了“零距离”的接触与观察,并对李俊民进行了一次为期两周的暗访与调查。

经过调查小组记者的调查,给李俊民定性为一个有头脑的有善心的农民商人是比较准确的。记者认为李客观上做了一件好事,因为这些流浪汉的生活待遇确实比以前好很多,他还免费至少是相当廉价地使用了这批没有自我能动意识的劳动力,那么他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名得利了,这正是很多人不满的地方,因为传统的观点认为,做好事是必然要贴本的,要奉献的。但记者认为,李颇具市场化的援助机制才是符合科学规律的。尽管诸多媒体报道了“疯人王”李俊民,但作者根据独辟奇径的分析角度还是写出了《暗访山东疯人王》一文(《中国社会导刊》2006年6月)。

不回避热点、焦点、争议点,重大事件上能听到“本刊记者”的声音,是一篇好的深度报道必须要体现出来的。

三、平衡心态下的价值博弈

做深度报道的记者关键要有一颗平和的心,充满公正与正义,要善感敏锐,对新闻事件的诸多要素予以整合,满怀激情却要冷静地驾奴,不会深陷新闻而失冷静客观,这种平衡的心态非常重要。新闻工作者牢固树立的一种态度、一种意识——我们的报道,要“货真价实”,有根有据,不能道听途说,不能为了轰动效应而“炒作”。如果不能冷静、理性地分析事实、开展报道,读者就会怀疑你的可信度,也就谈不上什么权威性、指导性。所以,我们的记者,要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断写出既有新意又令人信服的报道。任何带有偏见与刻板成见作出的报道都不会是好的作品。

案例之六:覃纪虎在深圳打工12年,做了12年义工,5年内献血10600毫升;他曾是深圳市20大杰出义工之一,与丛飞一起成为深圳义工的“名片”;他曾获“全国无偿献血奖”银质奖章,并被人们称为献血英雄。就是这样一个英雄,穷困潦倒,家破人亡,远走他乡,带着多病的女儿四处奔走呼号,面对这样的场景相信大部分人会落下同情的眼泪,但笔者通过他的言行举止更深刻地意识到这一幕社会悲剧的本质——覃纪虎已经严重地依赖与迷信媒体,而忘了面对苦难时的自强不息。公务员之家

深度报道记者不是“揭黑记者”,不是只关注社会的阴暗面,不是以向别人“泼脏水”来炒作自己的“作秀”记者,一个优秀的深度报道记者以及一篇负责任的报道,必然要平衡把握,综合比较新闻事件的各元素的社会价值,正面的、负面的,最后经过精心的处理来达到最大、最好的社会价值体现,负面新闻正面做,负面新闻起到正面效果,这都是深度报道记者对新闻事件进行价值博弈后的选择。“负面报道”聚焦于那些与现行社会秩序和道德标准相冲突的事件以及一切反常现象。犯罪、丑闻、性攻击、事故以及自然灾害等一类事件往往是它注重的焦点。它的目的不在于歌颂光明或倡导,而在于暴露社会敏感灰暗的一面,以使公众瞩目、警醒和震惊。而这也只是深度报道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但决不是全部。

注释:

周海燕:《调查性报道采访与写作》,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记者观察范文篇6

关键词:媒体发展;新媒体;融媒体;变革

一、引言

媒介作为信息传递、交流的工具和手段,在人类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传播媒介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从单一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新技术向传统新闻业提出了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要适应现在的媒体形式,利用媒介更好地为新闻服务。我们要遵循发展规律,从信息传播的历史中一探究竟。早在远古时代的人类,信息传递是通过一些简单的、来源于身体结构的如声音、表情、打手势等体语来传递。伴随着社会发展以及生活生产的发展,使得传播需求的增大,人们逐步创造出在一定范围内传播方式,如标记、图画等一些象形符号。语言的产生使传播发生了根本变化,随着人类社会生活逐渐复杂,传播的活动也越加频繁与复杂,原有的传播方式有了很大的局限性,于是文字产生了,传播史上进入了文字传播时代。印刷术的发明,为文字的传播创造了发展的机会。直到20世纪初,电子传播工具的发展才使人类进入电子传播时代。进入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传播方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从方式上改变了人类的工作与生活。在新闻方面的突出表现是信息量的急速增长,使得由新闻机构新闻变成由公众选择新闻,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新闻传播事业从单一集中的形式更多地转向多维度的专业化和模块化方面发展,新闻信息传播者不但要成为专业学术精湛的专家,而且还要成为知识广博的“杂家”。相比于传统媒体,互联网是一个高维度的媒介。传统媒体的转型是互联网、智能化和融媒体对新闻业的重塑。重塑让新闻本身定义就在发生变化,从内容属性逐步转向了产品属性,新闻信息的单向传播也逐渐向双向、多向交流发展。从单线叙事,到多重演绎;从被动接收内容,到主动沉浸式体验。在千千万万用户为主体性的新语境下,编辑记者都意识到了随着媒介维度的变化。新闻已经从内容属性逐步转向了产品属性,新闻价值发生着游移,获取信源、核查事实的方式都在这种新语境下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作为一名新媒介语境下的传统新闻记者,如何在新的媒介环境背景中生存和发展?如何做好新闻报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二、坚持内容为王的主导思想

早在1990年,维亚康姆公司总裁萨默•雷石东在决定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内容提供商时,就有过如下发言:“总会有不同类型的传播渠道,但内容永远是根本。”当代的新闻媒体,所有的技术手段运用,最终也还是为了信息内容传播的准确、快捷、丰富、多彩。因此,不同的传播渠道之间的关系并非对立,更非谁取代谁。我们要把传统媒体在内容方面的特点,安放在新媒体中,让具有真实、权威、正能量的优质内容,成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共同价值追求。

三、规范使用社交信源

互联网的出现使媒体多了一条重要的渠道——社交信源。社交信源往往能提供丰富多样的新闻素材,一些热搜机制还能让媒体对热点事件一目了然。新闻记者也需要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和数据分析,与受众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从而对受众群体进行细分,找到目标受众,并向其提供符合个人喜好的、针对性的新闻。绍兴台《全媒体时空》的许多报道线索来自于网络,通常是对主流新闻网站报道的梳理与再加工。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全媒体时空》专门构建了一个以网络、手机作为载体的信息收集平台,不断拓展新的新闻线索渠道,建设新的信息收集渠道后,记者们获取新闻线索的空间得到了进一步拓宽,选用的标准一是真实性强,二是导向没有问题。在经过认真核实,确保新闻来源的可靠性后,第一时间出击,实现新闻的深度报道。

四、做好新闻报道策划

作为新闻记者要通过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内容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比如有一些新闻事件或热点,很多是具有持续跟踪报道的价值,对于这类新闻要做好策划,比如报道的形式、阶段以及频次等,规划适合受众特点和需求,并发展自身的特色及个性化,以适应目前的市场竞争态势。上海广播电视台在2020年武汉疫情暴发之后,于除夕夜即派员跟随全国首批援鄂医疗队赴汉,前后派出四批工作团队,深入武汉抗疫一线,确保了新闻报道的第一手来源,与后方的编辑一起,持续推动“7×24”小时信息流,并推出省级卫视中最大体量的防疫抗疫新闻版面、抗疫短视频全网刷屏、电视新闻与全网传播的联动、打造疫情防控的全媒体权威平台。使得第一季度,上海广播电视台成为晚间收视份额最高的省台,其中东方卫视增幅达到100%。而整个上半年,东方卫视以CSM35城全天收视增幅78.4%、黄金时段增幅119.6%,拿下省级卫视增速第一。

五、数据新闻报道是大趋势

利用政府公开的或其他渠道提供的相关数据解读社会生活,进行数据新闻报道,也是新闻记者需要具备的技能,因为这种报道模式可以让公众更加直观和深层次地了解到身边的社会情况。2014年1月2日头条新闻《大数据看上海公务员招考》,这是《上海观察》与复旦大学社会科学数据研究中心联手,对2006年到2014年这九年间上海公务员招考职位进行了分析,从中得出的一些变化和趋势供读者参考。不到五百字的新闻,就配有5张图表,生动的传达了上海想招什么样的公务员。1月4日即2天后头条新闻《独家!2013上海薪酬报告》又是以大数据的形式呈现信息。2013年,上海什么行业加薪最丰厚?什么行业赚钱最多?新年将近,这也成为不少职场中人关心的话题。《上海观察》从中智人力资本调研与数据服务中心独家获得2013年上海各行各业薪酬报告,通过《不同行业薪酬增长图》《不同行业薪酬比较图》让受众直观的看到各行各业的收入水平,还通过了数据分析披露了企业年终奖的具体情况。根据热门文章排行榜,《大数据看上海公务员招考》《独家!2013上海薪酬报告》都是当周甚至是当月受欢迎的文章。可见《上海观察》这几条数据新闻是相当成功的。

六、搭建多维传播渠道,实现精细化运营

移动端已逐渐成为受众传播和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在强化自有新闻客户端建设的同时,加强与社交平台的合作。目的就是要遵循发展规律,运用所有的当代技术手段,最终实现信息内容传播的准确、快捷、丰富、多彩,以我们的整体合力来成为赢家。近些年来,科技日报社加快推进移动端和PC端的传播渠道建设,“创新中国”“科普汇”“科技头条”等APP相继建成运行;“中国科技网”“中国科普网”“大学生科技网”等网站上线运行;《科普日报》《大学生科技报》《中国财富科技》等报纸改版创新;“全球科技动态”“科报视点”等30多个公众号相继开通,形成了“三端、三网、三报、30+公号”的多维度传播体系。N+平台的应用格局已经落定,建成了报纸、网站、客户端、公众号等多维立体式传播体系。

七、融合时代,利用新技术为新闻报道赋能

目前“机器人写作”在新闻生产中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像新华社的快笔小新、腾讯财经的Dreamwriter、封面新闻的小封机器人等,在报道体育、财经、灾难等格式化的新闻报道方面,有了更多更优质的实践,让记者有更多的时间深耕内容,提供更为优质的深度报道或社评。在融合时代,技术为呈现方式的变革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如,VR、AR、实时流媒体等丰富了新闻报道的呈现方式,给了媒体更多的选择。弹幕直播可以提高媒体与用户的互动性,增强用户黏度。而VR则给了用户一种“以我为主”的独特体验。在2020年召开的两会新闻报道中,新华社率先使用了互动传播的技术:在演播室中,互动采访系统会用全息成像技术采集全国人大代表影音信息,通过5G实时传输到北京,以真人比例进行动态三维重建,与主持人实时互动,最终真正跨越时空,让访谈双方“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在融媒体时代下,我们应更好地利用和掌握新媒体技术,增强内容的互动性、体验性和可分享性以及传播技术的应用,不断研发推出符合新媒体产品形态的新闻产品,吸引受众参与,扩大新闻影响范围。

八、结语

融媒体时代,虽然传统媒体受到新媒体的冲击,但两者肯定会在不断地竞争中融合发展。记者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媒介融合发展的同时对新闻记者的业务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报道风格上,要注重使用IP思维打造作品,因为术业有专攻,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写就不同风格的新闻报道,让新闻更具有品牌属性,可以加强受众黏性,扩大品牌传播影响力。同时,在新的媒介环境下,记者要同时具有播音、主持、编辑导播等多重身份和角色。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中要掌握更多的技能,如文字、摄影、视频拍摄、数据分析等,来提供更多形式的新闻作品。这不仅是开展新闻工作的实际需求,对新闻记者个人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具备跨界发展能力的新闻记者可以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因此,我们应在平时工作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才能,拓宽知识面,提高工作能力,锻炼综合职业技能,从而在新的媒介环境下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M].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8-1.

[2]郑亚楠.理解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发展的历史逻辑[J].奋斗,2019(07):13-15.

[3]满都尔娃.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如何实现角色转变[J].传媒论坛,2019,2(23):48+50.

[4]戎紫冰.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编辑记者技能与素质培养途径[J].科技传播,2014(24).

[5]张弘.融媒体时代自媒体功能与新闻记者的转型[J].传媒论坛,2019(01).

[6]陈召欢.融媒体时代对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要求及应对措施探究[J].记者观察,2020(20).

[7]马芮.融媒体时代对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要求及应对措施[J].西部广播电视,2020(02).

[8]叶伟良.融媒体时代对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要求及应对措施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20(17).

记者观察范文篇7

【关键词】电视新闻报道;现场采访;细节把握;提升

在电视新闻报道现场采访中,对细节的把握是不可忽略的内容,细节的优化一方面可以保证现场采访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另一方面也能让新闻报道本身更加具有感染力,带领受众走进新闻现场。新闻工作者要把握现场采访的细节,从细节本身入手,了解现场采访中常见的动作细节、语言细节及场景细节等。同时也应该提高个人专业能力,从采访前准备、观察能力提升、与采访对象沟通、创新能力与发散思维等方面,积极提升自身的新闻素养,更好地进行现场采访的细节把握,提高采访质量。

一、电视新闻报道中现场采访常见细节

1.动作细节

电视新闻报道现场采访中常见的细节之一是动作细节。现场采访中,记者往往与采访对象有着密切的沟通,在沟通过程中会经常运用肢体语言。在现场采访中,不同职业、年龄的人在动作和着装方面往往有不同的表现,新闻工作者往往可以通过适当的动作与采访人物进行沟通。采访对象本身的动作细节也是现场采访中颇为重要的内容,其眼神、表情、手势等细节,都会传达出丰富的采访信息,在采访过程中需要对动作细节进行重点关注。

2.语言细节

语言细节是现场采访中最重要的细节之一。现场采访鼓励新闻工作者口、耳、眼、手并用,在采访中口发挥的作用是最为明显且突出的,不同新闻工作者的采访风格有所差异,但是在语言细节控制上往往都有一些共通点。新闻工作者在现场采访中需要使用语言技巧将采访引入正题。语言细节的应用能使采访活动显得更加自然,不至于让人感到突兀或者刻意。比如新闻工作者在采访中可以使用暗示和引导性的问题引入或转移话题,当采访现场出现冷场和尴尬等情况时,通过提问来寻找缓解尴尬局面的突破口,让采访对象自然地融入采访活动中。

3.场景细节

场景作为现场采访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也是现场采访中需要有效把控的细节。现场采访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各种类型的事件都有可能发生,新闻工作者想要在现场深入挖掘采访细节,不可忽视对周围场景和环境细节的把控。比如在进行街头采访时,记者可以用两三句话向大家介绍采访现场环境,描述标志性建筑物、人流量、行人特征等,用几句话将观众带入现场环境中。再比如进行地震、暴风、水灾等特殊情况的现场采访时,更需要抓住场景细节,通过树木倒塌、房屋破坏等场景的展现,帮助大家了解灾情具体情况。

二、电视新闻报道中现场采访细节把控能力的提升

1.提升现场采访观察能力

记者在现场采访时需要具备较高的观察能力。深入第一现场极为重要,而在采访现场中想要更好地把握细节,进行有效的观察也极为重要。无论是采访人还是采访事,记者都应该提高自身观察能力,洞悉现场环境,努力挖掘细节。在观察能力提升过程中,新闻工作者需要充分调动口、耳、眼、手的作用,用口叙述,用耳倾听,用眼观察,用手感受,通过对采访对象的深入观察和了解,深入挖掘采访细节,更好地把握现场采访的节奏,从而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

2.充分做好采访前准备工作

前期准备是现场采访中不可忽视的内容,也是采访细节把控能力提升的重要条件。现场采访虽然在采访对象上具有一定随机性,但采访主题往往在采访前就已经明确,为了更好地对采访细节进行把控,在正式采访前,记者需要对本次现场采访的主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比如街头采访中,记者往往需要对该地的地域特点、文化特色、人群分布等相关内容进行调查,以便更好地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并且更好地挖掘细节,顺利完成采访。

3.加强与采访对象沟通交流

现场采访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就是与采访对象进行交流沟通,它是挖掘、把握采访细节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记者并非照本宣科式地完成采访任务。想要更好地把握采访细节,就需要在采访过程中对采访对象进行具体的提问,比如观察到采访对象服饰、语言上的特点,进行提问和引导,挖掘细节内容。与采访对象的深入交流和沟通不仅保证了采访内容的细节性,也完善了采访内容,有时还能取得意想不到的采访效果。

4.培养创新能力与发散思维

对采访细节的把握跟记者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密不可分。现场采访的细节并不会在某一地点等待记者发现,而是需要记者进行深入思考,挖掘相关细节,也需要记者对现场有足够的了解,在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帮助下完成采访工作。比如当记者观察到采访对象衣服上的污渍、划痕等情况后,需要运用发散思维和联想能力,结合采访现场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挖掘细节,保证采访的高质量。

三、结语

电视新闻报道中对现场采访的细节把握是保证新闻报道真实性、完整性的重要条件,新闻工作者应该注重对采访细节的优化。在采访细节中动作细节、语言细节以及场景细节等都是在采访现场需要格外关注的内容,需要提前做好采访前准备工作。要对采访现场进行认真观察,采访过程中应加强与采访对象的沟通,注重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努力挖掘采访细节,圆满完成新闻现场采访工作。

【参考文献】

[1]韩萃.试析电视新闻记者现场提问的技巧[J].传播力研究,,03(22):.

[2]黄海明.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传播特色探究[J].传媒论坛,8,01(15):71+73.

记者观察范文篇8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采访选题;采访准备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为了最大化地还原新闻事件的原貌,对客体进行的观察以及采访、记录的全过程。在新闻工作的采访过程中,新闻选题在采访工作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广播电视新闻的选题工作决定着新闻工作者工作的目标,确定好新闻选题的主要方向,有利于新闻记者顺利地开展新闻采访工作,精准地给新闻采访活动进行定位,指引新闻采访工作的进行,帮助新闻记者挖掘更有价值的新闻报道。

一、广播电视新闻选题主要依据

一般而言,广播电视新闻的选题主要是对事物的特点进行综合考虑、对采访的题目进行准确的定位。广播电视新闻的选题还要具备典型的特征,在当下社会发生的新闻热点中,找到更具代表性的新闻事件,从而能够准确地把握新闻事件内容,拟定好新闻事件的标题。值得注意的是,在广播电视新闻进行采访过程中要选取最适宜的角度,更能体现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更准确地确定新闻的事实以及题目。在进行新闻选题时,要严格地把握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新闻选题的主要依据,对时下新闻产生的时间以及内容进行有效性分析,严格地遵循国家的政策法规,站在国家政策的角度对新闻价值进行重点定位,是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工作的中心环节。

二、广播电视新闻选题的原则

1.避免微观思维的局限。在进行广播电视新闻采访选题过程中,新闻记者要有异常敏锐的观察力和自己独特的新闻视角,减少新闻内容出现同质化的现象,这就要求新闻采访记者在对当下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时,打破微观思维的限制,把自身对新闻事件的观点放置在大的社会背景下,在更深的层面挖掘新闻信息的内在价值,体现新闻事件发生的内涵,在新时代背景下,赋予广播电视新闻更深的历史意义。2.摆脱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工作时,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思维方式,避免进入思维误区,这是保证新闻采访工作顺利开展的内在要素。在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中,多数的新闻记者墨守成规,对于新媒体时代的新闻记者来说,要摆脱传统思维模式的约束,对于新闻事件的关注,不仅仅停留在新闻内容的表象,还要通过灵活的思维,及时地摒弃新闻内容较为体制化的弊端,根据自己的思维经验对新闻事件的准确性进行准确而又公正的判断,避免受到传统思维模式的过度干扰,使得挖掘的新闻内容具有现实价值。3.充分挖掘新闻选题的深度。在进行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工作中,首先,在对爆炸式的新闻热点话题进行选题时,要充分地考虑其中蕴含的重要内容,保证突发的新闻事件能在第一时间传送到受众手中,严格确保新闻事件的时效性,对热点新闻的内在原因进行有力的挖掘,最好是能准确把握事件发展态势。其次,要关注新闻选题的背景,给新闻事件的报道增添色彩,更能激发人们更深层次的思考。最后,对于广播电视新闻记者来说,报道的新闻事件要具有典型性,无论是人物,还是事件发生的内容,涉及的各方面内容都要符合新闻事件报道的各项原则。

三、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准备工作

1.注重日常的观察和积累。对于广播电视新闻的内容来说,如果新闻记者不具备从业的敏感度,根本就不能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就像文学创作一样,新闻记者要具备较强的观察力,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素材的积累,要具有善于调研观察的能力,在实际的采访工作中,深入社会群众的生活中,及时地观察基层群众生活的新动向、新态势、新问题以及新潮流等,及时地反映不同群体之间的社会需求,以及美好的生活愿景,在日常观察和积累中,发现更具有民生价值的新闻报道。2.收集各重大会议的内容及相关政策。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掌握文化、经济、政治等各方面权威内容的是各地方政府相应的管理部门,其对人们未来生活的发展趋势有着重要的影响。政府部门对政策法规制定的内容有着更加精准的理解,能整体地把握政策法规的制定过程以及依据,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如果掌握政府部门在落实政策时的动态以及出现的问题,就能对当下社会民生热点新闻以及某些具体领域的发展状况进行全局的把握,就能把住新时代的脉搏,全面地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3.考察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在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工作具体落实的过程中,不同的新闻机构对新闻报道的侧重点不同,可能在不同的地方还会融入当地的区域特色。在新闻报道前期的准备工作中需要对报道的内容进行全面的考察,依据新闻线索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当下新闻事件发生的线索是对新闻事实进行的有效评估,更是在新闻报道中对新闻内容进行预想,体现广播电视新闻采访选题论证的主要工作内容。对于新闻内容来说,其自身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报道形式、报道角度以及具体的新闻报道的表现手法,都必须经过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全面构思,然后,再依据新闻记者特有的职业素养,对新闻事件采访的内容进行设计展现。

四、结语

在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工作中,明确新闻选题是新闻从业者必须要进行的准备工作,广播电视新闻采访进行准确的选题,有利于新闻采访活动的顺利开展,避免新闻选题工作中出现的不良影响。广播电视新闻记者要从新闻采访的内容、形式以及一系列的表现手法出发,对新闻事件的选题进行巧妙构思,保证报道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曲绍堂.如何做好电视新闻采访[J].采写编,2016,(3):81;

[2]王露.电视新闻采访的选题与策划[J].西部广播电视,2015,(15):85;

[3]冯蕊.浅谈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选题与准备[J].记者观察,2018,(2):10;

记者观察范文篇9

运用眼晴发现新闻

我国历来有眼见为实的说法,新闻就是要真实,所以应该用眼睛去观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从而发现实实在在的新闻。

2000年初,我在湖南农村采访中发现,各地在农业结构调整中,除了调减早稻和棉花以外,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大力发展蔬菜生产,一些县市出现一哄而起的大搞蔬菜百亩片、千亩片、万亩片,甚至十万亩片的情况,许多公路旁的田野里掀起了大种蔬菜的热浪,到处搭塑料大棚,下种育苗,插上蔬菜示范田的牌子,给人一种增收就要种菜的感觉,而且这些地方发展的多是旺季大路菜品种,市场相对饱和。看到这个动向以后,我接着采访了湖南省蔬菜办的负责同志,他们也担心在新一轮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中,部分地方盲目发展蔬菜,不看市场需求,弄不好可能出现“小白菜倒在水里喂鱼”、“种苦瓜吃苦果”、“生姜烂在马路旁”的惨剧。为此我写了一篇记者来信,《盯住菜蓝子种好菜园子》(新华社2000年3月29日长沙电)提出“冷思考”,并给农民传递哪些菜可以适当发展,哪些菜不宜盲目扩种的信息。此稿由于来自生产实际,所以3月30日被《人民日报》和《新华每日电讯》等报纸全文刊出,对实际工作产生了定推动作用,受到农业和蔬菜管理部门有关同志的赞扬。平时,我写一些动态新闻也必须观察后再下笔,如《春节市场货丰价稳》、《早稻生长良好》、《湖南市场优质农产品增多》都是眼皮下的消息。

回顾前些年,湖南分社的报道中还有两条用眼睛采访来的典型报道,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条是一位老摄影记者到绥宁县黄双山区去参加森林资源考察时,看到路边的大树被一些不法分子把树皮活活地剥了,让大树枯死,然后再来砍伐,这种肆意破坏森林的违法行为令人痛恨,这位记者立即就将现场拍下来,发往总社,评了好稿。再一篇论文是一个老记者见到湘北农村在给老人祝寿时,将许多100元的人民币用大头针一张一张地撇在一大块花布上,然后两人抬着去喝寿酒,显示“气派”。这种不保护人民币的举动,使我们的记者抓拍了,稿件发往总社后很快编发,并为中央多家报纸采用,成为一张很好的社会新闻照片。以上两稿看出记者的眼力高人一筹,很值得学习。

须知,我们的观察在多数情况下,是眼见为实,不容怀疑的,但是,有时也不尽然。电视里曾播过,有的乡村为了开现场会表扬养牛专业户,把周围农户养的牛,集中到一个专业户家里,弄得户主很为难,事后揭穿了谜底。这些事告诉我们眼见的情况也要当心有假,应防止上当。

看问题要用辩证法

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说过:“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他还《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曾指出:“我们要求把辩证法逐步推广,要求大家逐步学会用辩证法这个科学的方法,……分析的方法就是辩证的方法。所谓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

一些资深记者在谈到如何提高记者观察力时,深刻体会到观察一定要有正确的思想观点作指导,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武器,坚持观察与思考相结合才能去伪存真,见微知著,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抓住事物的本质。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思想活跃,经历了解体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这样一个历史过程,经历了由点到面,一个村一个乡试行,由土到田推广以后,再扩展到一个个县一个个省普及,开初时人们议论很多,有的说可以可以还可以;有的人却前怕狼后怕虎,生怕犯方向性错误,到底行不行,只有到实践中去观察。许多记者到农村走村串户,夜宿车马店,日看禾苗长势,和农民下地干活,看到人们的脸上笑容满面。听到人们齐夸联产联利联心好,打掉了“大锅饭”,“不养懒汉”,只要交足国家的,留下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当年新华社安徽分社记者写的《故乡人的笑声》就是很有说服力的一篇报道,记者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观点出发,用眼见的事实,亲人的精神面貌的变化,纷声绘色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农民由穷变富的风景画,回答了一些人对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责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那段时期,一批记者在第一线写了不少目击记和现场特写,出现了一大批写包产到户的好新闻,至今回忆起来还有滋有味,那种实事求是的作风,一直给后来的记者产生了积极影响。

近年来,我国农村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比较突出的矛盾是农民增收缓慢,部分地方农民负担过重,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损害了农民切身利益的事时有发生。这些都需要记者去深入观察,力排非议,抓住问题的实质,写出有血有肉有份量的报道来,以便弘扬正气。1991年9月的一天,我随当时的湖南省副省长王克英连夜驱车从107国道长沙段到郴州宜章县,一路上察看湘猪运往广东的关卡收费情况,7个检查站所得印象令人惊讶。在湘潭市中路,发觉检查站的人态度生硬,有的检查站专门雇请临时工乱收费,在宜章擅自设立的廖家弯站竟然把未报身份的省政府前来检查工作的处长扣留起来,原因是他不该干涉了空车罚款330元的事,好在同车的省税务局的同志,穿了制服才解了围。经了解这是乡财政的人指使干的。他们乱收费的借口是乡财政完不成任务。在黄沙堡检查站一个防疫员深夜既开票又收款,违反操作规程。经查,当晚罚款收据已开出六张,共收120元钱。平时我们对“三乱”体会不深,真是百闻不如一见,一路上一夜晚观察了许多不该发生的事情。回社后于9月3日我写了《副省长深夜跟踪运猪车》一稿,《湖南日报》于9月4日刊出、《人民日报》于9月5日配发小言论刊用,对乱设关卡乱收费进行了批评。此稿后来被评为首届湖南省委、省政府优秀新闻一等奖。从中我体会到,遇到这种问题,虽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站到地方财政的角度看,只有乱收费才能解决财政困难,所以有的乡干部指使私设收费关卡,乱收印花税。这样做,从全局来看,弊大于利、不利于生猪流通,容易造成死猪,又加重了农民负担。记者只要站在促进生猪流通保护农民合法利益的角度去观察分析问题,才会是非分明,否定乱设关卡、乱收费。多年来,我对农民负担、农村打假除劣、侵占国有资产等一些有争议的问题,都通过现场采访仔细观察,再加分析,听取广大群众的呼声,以大局为重拨开迷雾,判明是非,采写了一些扶正除邪的报道,比较符合客观实际,起到了正确舆论导向的作用。

养成经常观察习惯

三十多年来,我从老记者那里学到了一条经验,出外采访总是喜欢看看市场、访问农家、逛逛商店、瞧瞧禾苗。曾有一位资深记者说过:“集市贸易是一面镜子,它可以折射出当地经济状况。”他又说:“禾苗长势反映当地农业生产水平。”我认为很有见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到湖南邵东县采访,看到那里集市贸易比周围县更红火,在汪塘镇见到许多农副土特产琳琅满目,红辣椒、白萝卜、绿芹菜,应有尽有;生猪、活鱼、土鸡交易活跃;菜刀、剪刀、剃刀、扮手、夹钳、铁锅等小五金丰富多彩,比比皆是,任人挑选,我写了一篇《正当集市贸易应当允许》,有近3千字,发表在《人民日报》上,对当时推动农村改革起了一定的作用。又有一次在桃源县陬市镇采访,上街散步,突然看到此地改革开放初期茶馆恢复迅速,说书的人不少,每个茶馆都热热闹闹,人气旺盛,生意兴隆,我再进一步了解,采访有关人士、茶馆老板和说书人以及听书人,写下了《陬市茶馆复兴记》的新华社专稿,为多家报纸所采用。

再有一次在醴陵县(现为市)采访,见到田野县春耕中出现多处人拉犁的现象,由此深挖,采写了《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出路》一稿,提出农村劳力就地消化的一些建议,向生产广度深度进军包括精耕细作、搞好植树造林、修水利修公路,发展乡镇企业等,使农村劳力排上用场,从而发展农业生产。此稿受到当时中央有关领导同志的赞扬。

记者观察范文篇10

【关键词】:新闻采访;语言符号;有效性;非语言符号;重要性

长久以来,记者采访水平的高低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采访中技巧的运用成为记者个人的法宝,带上了神秘主义的色彩。新闻采访是记者与被采访对象进行信息交流与分享的动态过程,从传播学角度讲,记者与采访对象交流与分享的是信息符号,声音、语言、文字、图画、手势、姿态、表情等都属于符号。文章拟就这些信息符号在采访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一、采访中的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传播学认为,人类使用的信息传播符号分为两类,一类是语言符号;另一类是非语言符号。语言符号是人类进行信息传播与感情交流的主要工具,包括了声音语言(有声符号),文字语言(写作符号)两部分。语言符号传播的特征是概念清晰,陈述按照时间顺序,推理合乎逻辑规范,富有抽象概括性。非语言符号是指在声音语言与文字语言以外的为人们的感觉器官接收的各类表象符号,例如人的神态、姿势、服饰、色彩、人际距离、环境景别、音响、画面等。非语言符号的意义在于符号自身。表象是具体的,但含义往往模糊容易产生多义性。因此,非语言符号的传播往往无秩序,且多通道,不如语言符号便于控制。

二、采访中语言符号的有效性

新闻采访活动是一种语言交往行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在《交往行为理论》中认为,任何一种话语交往,分析它的语言成分,有如下几类:一是建立人际关系的语言,二是陈述事实的语言,三是表达主观意向的语言。分析一个采访过程,从语言角度入手,同样可以发现三种语言成分。第一,建立人际关系的语言,就是用来确定双方身份定位、形成对话双方心理认同的语言,它受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制约。采访对象属于各行各业,地位有高有低,面对不同的对象自身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比如采访弱势群体不应高高在上,对待领导干部则要做到不亢不卑,在记者主体与采访对象间用语言首先建立起一种平等的语境。第二,真实性是新闻的本质和生命,在采访活动中时刻都得遵守这一准则,包括采访时记者对基本事实的语言陈述。即使是问"有什么看法"等,也得先交代有关情况,指出问题的范围,引导对象进入问题的关键。第三,要实现语言的有效性,取决于提出这些愿望和疑问,发问者是否出自"真诚"的态度,要让对象觉得你的行为完全是出于记者的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感。

然而,要使采访语言有效,以上三种类别的语言必须首先建立在可理解的基础之上,这是成功交往必不可少的前提。可理解性体现在具体的采访活动中,就是记者在措词用句设计问题时,要根据不同采访对象的个性特征、文化修养、思维特点来设计内容和次序,语言要力求通俗易懂,交流方式要因人而异、平易近人。此外,在可理解性的前提下还要满足"适当性、真实性、真诚性"的要求,才能使三种类型的言语行为有效。

三、重视非语言符号在采访中的作用

3.1非语言符号在新闻采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美国现代心理学家通过大量试验得出这样一个结果,"在信息的全部表达中,说话占7%,态度占38%,而表情动作占55%。"此结果反映的是人际交流中最初接触的规律,即人与人之间最初接触时,信息的传播有90%以上是靠非语言方式实现的。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被采访对象与记者往往都是初次接触,被采访对象会根据记者的非语言符号来判断是否接受采访或在多大程度上敞开自己的心扉,所以非语言符号在新闻采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

3.2采访中的非语言符号。在采访中,非语言符号主要指的是体态语言。人类学家霍尔教授说:"一个成功的交际者不但需要理解他人的有声语言,更重要的是观察他人的无声信号,并且能在不同的场合正确使用这种信号",这种无声的信号就是体态语言,它是用表情、手势、姿态等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辅助工具,是一种"伴随语言"。从电视记者通常运用的人体各部位的姿势、动作、表情等传递信息的情况来看,体态语可具体区分为表情语、首语、手势语和体姿语四类。表情语指的是人的面部表情,即通过面部表情来交流情感、传递信息的语言,表情语言是体态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情语中使用最广泛、表现力最丰富的是目光和微笑。在新闻采访中,目光和微笑是电视记者常用的非语言符号,无论是现场观察还是与访问对象交流,或是面对镜头述评播报,记者的目光和微笑都传达着最丰富、最有效的信息。目光能表达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尊重和对采访内容的关注,微笑往往是对被采访对象的鼓励和肯定。

首语是指人体头部动作所传递的信息。手势语是指人体上肢所传递的交际信息。体姿语是人的身体的各种姿态所传递的信息。这三种体态语的使用经常是同时进行的,也可以统称为身体动作。

3.3体态语在新闻采访中的作用。一是表达态度,进行情感交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某种姿态来表达自己的态度,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经常需要利用某种身体动作来表达自己对新闻事件或采访者的态度,通过运用体态语巧妙地向观众,向全社会传达某种信息,表达情感,拉近心理距离,与采访对象之间保持良好的交流氛围,从而使采访工作可以和谐地完成。如《焦点访谈》在1996年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播出的《走进麻风村》中,记者采访时主动与麻风病人握手。这位记者说,"我和麻风病人握手,就是想利用电视这种大众传媒最有效地消除人们对麻风病人的偏见和对麻风病的恐惧心理。"记者的态度和情感在这个小小的动作中得以充分体现,感受到这一切的不仅是麻风病人,还有观众,记者的采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以动作强调语言信息。体态语还可以被用作强调记者希望引起采访对象注意的问题和细节。比如,在提问中,记者可以利用手势动作加强提问的语气,从而使采访对象注意到记者提问的要点;在现场播报评述中,记者也可以利用动作加强播报评述的力度,从而使观众注意到记者播报内容的重点。公务员之家

在日常采访时,记者对人的观察,除了语言行为的观察之外,最主要的观察就是:身体外的和身体的标记、身体的运动、人与人的空间距离,这三个方面都属于非语言符号的范畴,通过观察这些内容,可以得到大量关于人的深层心理动机等情况。记者在观察中,眼神、面部表情等体态语和服饰等无声语言,与有声语言及形体语言,均传达着被采访对象的思想、个性、文化修养、艺术品位,记者观察得是否仔细,直接影响报道的传播效果。因此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在日常观察中,一定要尽可能掌握这些知识,才能通过观察对象的身体语言,准确捕捉到对方最真实的情感和深层心理,并适时调整自己的语言和非语言符号,进而实现与采访对象自然、和谐的交流。

参考文献:

罗以澄.《新闻采访学新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林如鹏.《新闻采访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

任之春,高国立.《采访语言的有效性》[J].《青年记者》,2002,9.

张冠文,邹立森.《非语言符号对新闻采访的影响》[J].《青年记者》,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