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转化措施十篇

时间:2023-03-25 02:37:06

学困生转化措施

学困生转化措施篇1

【关键词】学困生、措施、鼓励

Analysis on poor students transformation

Kuche County No. 10 primary school in XinjiangXian Hua

Fresh China KuCheXian xinjiang the 10 primary school

abstract: how to transform poor students and improve poor students’ scores, it will always the important topic for every teacher. From this paper, it will explore from how to guide students’ intiative, correct study manner and improve learning score.

key words:poor students, measure, encourage

正文:

学困生一般指学习方法或是本身不想学习而导致学习成绩较低的学生。一个班级内学困生所占比例的大小,以及学困生思想、学习变化情况是衡量教学效果的尺度之一。因此,如何引导学困生增强学生主动性,提高学习成绩,始终是每个教师着力研究的重要课题。回顾自己在教学工作的实践中,在学困生身上花功夫最多,学困生进步也很明显,学困生的变化使班级整体素质显著提高。如何转化学困生,根据本人的经验汇总以下几点。

后进生往往具有如下特点:

(1)常不遵守纪律,迟到,旷课,早退时有发生

(2)注意力不集中,心里事多,心潮起伏,无法安心学习

(3)多疑,易受伤害,总有敌对心理

(4)不合群,与同学相处不够融洽

(5)成绩较差,有时总想制造一些小混乱,已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6)挨批评多,得表扬少。

追根溯源,导致后进生出现上述特点的原因中必有其家庭因素,要么是父母离异,或者是父母忙于生意无心照顾儿女,任其发展,或者父母疏于管教,放任自流,导致其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接触太多,不能自拔,或是在学校社会成长过程之中遇到挫折,受到打击,一蹶不振,还有顽皮成性,无心向学者……

一、鼓励学困生做学习的主人

差与不差本身就是辩证的统一,一个学困生在学习上可能差,但在其它方面就不一定差。用[1]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他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个性特点,各自独特之处”。作为教师,就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学生。不失时机地引导和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分类指导。首先,我从思想上不嫌弃他们,做到了既满腔热情,耐心启发诱导,又严格要求,作业因人布置,合理适当。采用了不同的教育方式,从而引起他们主观思想的转变。如智力较好,但由于好动贪玩,不注意听讲的学困生,就对他们进行常规养成教育,帮助他们一星期改正一个缺点;而对那些智力较低,基础差的学生,则进行增强自信心,要勇于战胜困难的思想教育。并及时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有了进步,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励他们不断前进。使每个学困生都明确了学习目的,克服了自卑感,增强了上进心,从行动上表现出是学习的主人。

二、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是转化的关键.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爱――打开学困生学习动机的金钥匙

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重要情感品质。在学困生的心灵深处,也存在着闪光的东西,深沉的爱,可以打开他们那不易敞开的心灵的窗户,这内部的需要和外部刺激的诱因是动机产生的必要条件。对学困生要给予多于正常孩子的关注,是学生从内心中愿意去学。

1、培养情感,使学困生爱学习

情感是学生对学习态度的体验,它反映着学生的学习与需要之间的关系,学生表现的是肯定的情感:愉快、满意、喜爱等,就能主动积极地学习;表现的是否定的情感:厌烦、嫌恶、憎恨等,学习就变得被动消极。因此在对学困生的教育过程中,要牢牢抓住学生的情感变化,积极创造肯定的情感境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我注重关心爱护学生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与对任课教师的态度有直接关系,正如罗素所述:“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2]教师对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就可能产生感动、兴奋、愉悦等肯定的情感,另一方面我从认真上好第一节课着手,反复研讨教学方法在学困生面前表现出一个热爱教育教学工作认真负责,踏实不马虎的形象,以身示教引导学生刻苦学习,使学困生从想学向爱学转变。

2、锻炼意志,养成习惯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自己的目的一种心理活动,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锻炼学生的学习意志有很大的关系。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总要经过一个长期的甚至是艰苦的练习和锻炼的过程。教育无小事,对待学困生身上的缺点、过失,哪怕是微小的过失,也不可等闲视之。“蝼蚁之穴,溃堤千里” [3] 这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应记取的名言;对待学困学生的进步,哪怕是点滴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因为表扬引起的情感效应比批评、惩罚更有作用。

3、交朋友、定计划

班主任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人认为是“敌”“我”的关系,其实,这样来说,也对,也不对,对在班主任和老师与学生之间有敌我之间的冲突,有征服这层含义,不对在于前者没有敌我之间那种拼个“你死我活”的情况。这种关系强调的是冲突、征服与被征服、管理与被管理层面,其实,班主任老师和学生更应该成为朋友,在生活私下交往等等时候多是朋友,在纪律、课堂等多种原则问题上应该是敌我关系。

在对后进生的转化时,私下里应多与他们交朋友,实实在在地了解他们的难处及存在的问题,切切实实地帮助他们,提出改进目标、方法,当他们再犯时应及时给予批评处分,同时应多鼓励他们,取得一点点进步也要及时表扬,让他们感觉到大家庭的温暖!

(二)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的具体措施

1、科学归因,勤能补拙。

所谓学习归因,就是把学习的成功与失败归结于某种原因所致。归因理论认为把学习的成功与失败归结于学生内部可挖因素,易于促使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反之,若归因于外部或不可挖因素则容易抑制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

一般来说,学困后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于:头脑笨,学校教学水平与环境差、知识难等,从这些学习归因现状不难看出,学困生在分析学习归因时,常把归因指向外部因素或不可挖因素,归因于外部因素的学困生不会因学习的失败而感到内疚;归因于内部不可挖因素的常常感到自卑对自己的学习前途失去信心和希望,因此阻碍了学习动机的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师不仅不给予正确的归因指导,反而视学困生干什么都不好,把学困生的学习失败归因于笨,就会使学困生逐渐放弃进取。所以,教师应引导学困生把学习的失败归因于内部可控因素,如主观努力不够、学习方法不当等,告诉他们数学成功的根本归因是“一分灵感加九十九分汗水”。通过引导差生形成科学的学习归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严格要求自己

(一)老师要努力上好每节课

上好课,必须备好课,我在备课时将教材中学生易犯的错误,除了反复讲解外,还编成顺口溜,使他们比较容易掌握难点部分,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地理产生了兴趣。

(二)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所谓学:即知识、学识也。作为一名教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在的知识每天都在更新,而我们做教师的,不能满足于现在仅有的一点点知识。因为,我们现在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现在每天产生的新知识,足够我们学习一辈子了。我们要紧跟时代的脚步,要不断学习。特别是在21世纪,一个风云变化无常的时代,特别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现代,我们教育事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学生的接触面的扩展,媒体的渲染,以及当今社会的风气影响,学生比以前了解得许多、而且也聪明了许多,所问的问题也难很多。因此,我们教师要懂得更多的东西,要不断地学习,才能够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要。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不能满足于现在的知识。

所谓德:即品德、行为也。自古对教师的最好的解释是“教书育人”。一名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任务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人是一门非常厚的学问,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理解的。一名成功的教师,不仅在教学成绩上要有好的表现,尤其是在为人方面,更是体现教师能力的重要准绳。做一个好教师,除了有渊博的知识外,首要的还是“以身作则,以德服人!”“要正人,先正已。”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学生的人生观的榜样,教育是一种以人格塑造人格的事业。学生少年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的品德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发展。“要求别人做的事情,自己首先要做到”这是对教师“德”方面的最基本的要求。

总之,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我们必须保持一颗耐心,一颗恒心,富有爱心,充满关心地关爱后进生,从另一个角度讲,后进生是弱势群体,班主任老师要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们,使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不断成长、成才!

注释与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版,第48页。

学困生转化措施篇2

[关键词] 学困生;转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5-086-2

一、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学生从小学升到初中以后,在数学学习中的“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内部的因素。学生本身存在智力缺陷,无法接受正常的学科知识,这部分学生是先天性的学困生,他们自身存在的问题决定了他们只能是学困生。其次是外部的因素。如教育者的失误,家庭、社会等不良环境影响,有的学生受到环境的不良影响或者遇到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教师和家长们缺乏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教育和心理疏导,在经历多次失败或挫折后,逐步丧失学习信心而成为学困生。再次是学生自身的非智力因素如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情感和价值观等造成的。由于个性差异,有的学生好动、贪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小学学习中就没能打下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基础,到中学,随着数学学科内容难度的不断增加,使这部分学生学习显得尤为吃力,出现课上接受慢,课后无法消化课上知识的现象,进而发展为数学学困生。第四是由于评价标准的单一造成的。学困生是教育评价体系的产物,每个人的智力发展不平衡,有先有后,每个学生所接触的社会环境不一样,他们的认识也就千差万别,每个人兴趣不同,追求的目标也不同,当然会导致他们学习成绩的差别,可是传统的评价体系却用统一的标准--分数来衡量他们,学困生自然会产生。第五家庭因素也是学困生产生的重要因素,家庭不和使孩子缺少应有的爱,感受不到家的温馨,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进而发展为对社会不满,对学校不满,对班级不满,对班中的老师同学不满,学习的动力也就无从谈起。这类学生不仅仅是数学中的学困生,其他学科中都会成为学困生。

二、有效转化数学学困生的措施

(一)发扬教学民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用真爱去关心和帮助学困生。数学学困生多表现为课上反应慢,课后无法独自完成作业的共同特性,他们对数学学习不太关注,反而更关心教师对尖子生的态度并进行比较,导致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对教师产生不满。因此教师无论在课上还是在课下都要多注意学困生的表现,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首先要重视备好“学困生”这一课,充分了解学困生的状况,把握好学困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认真研究他们的思维特点,掌握学困生的认知规律,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语言力求生动形象,教学画面尽可能新颖,教学手段力求多样化,以吸引学困生听课的注意力;教学内容力求有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设问力求低起点,让绝大部分学生回答问题时都能有话说,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调动每一个同学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对于回答错问题的同学,千万不要打击,即使批评,也应婉转表达善意,要保护他们的积极性。要努力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困生在情感上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是转化学困生的根本保证。让他们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照顾和关怀。课下多与他们交谈,关心他们的生活,体谅他们学习中存在的困难,时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他们能把老师做为自己最好的朋友。

(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应设法让学困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学习意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克服思维上的惰性,在教学中,教师讲课要力求通俗易懂,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进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关注学困生学习过程中取得的点点成绩,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在课上只要是学困生回答的问题,一定要鼓动学生通过掌声进行表扬,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做到以表扬鼓励为主,以侧面教育为辅。

(三)建立学习小组,促进学生合作,树立学困生主人翁精神

在数学课教学中力求分层教学,让转化工作落到实处。教师对需要转化的学生心中要有数,课上提问要有针对性,课后辅导要有目的性,抓重点,促局部。布置作业因人而异,把习题系统分类,采取难易筛选,让不同的学生从中受益。 课堂上把简单的题目让给他们做,让学困生也能体验成功的乐趣,作业有目的布置,使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从而达到一定的效果。班内开展“一帮一”,“优帮差”的帮扶小组。教师加以指导。转化学困生要有计划,有目标,有方法,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切不可流于形式。

(四)密切与家长配合,共同营造学困生学习的良好环境

密切联系家长,学校家庭双结合,共同辅差。教师要经常与学困生家长沟通联系,互通信息,及时交流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为进一步转化做好信息储备。同时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好坏也从侧面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如果关系好就会让学困生消除对老师的看法,而主动地亲近老师,信任老师,“亲其师则信其道”,所以对学困生学习的转化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大多学困生都存在着学习习惯不好的普遍现象,而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校需要老师的精心指导,在家则需要家长配合教师监督做好这项工作,所以,与家长关系的好坏也是做好转化学困生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五)改变评价的方式是转化的关键

传统的教学评价观是以分数为标准,以分数的高低或等第论好坏。用这样的尺度来衡量,总有一部分“学困生”无法达到成绩优秀的标准。这种评价方法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不适合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转化“学困生”的同时,也在转变自己的教学观,教师所做的是适合于人才的教育,而不是适合于教育的人才。衡量“学困生”的进步,要让他们自己与自己比,今天与昨天比。允许出现反复,充分相信他们。有进步就应该鼓励,让他知道点滴进步都是努力的结果,有付出就有回报。对“学困生”的评价,要客观,承认差距,不唯分数论,教师评价的尺度,随着“学困生”的提高而提高,让他们既感到有压力,也有希望。实践证明,教师适时的正面评价,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有利于“学困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促进他们尽快转化。

学困生转化措施篇3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

1.小学生自身原因

小学生的心理有严重的不平衡性和动荡性。他们的身体在逐渐发育,但是心理健康问题却得不到重视,导致心理发育晚于身体发育,有较强的不平衡性。同时,小学生在情、知、行、意等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动荡性。比如学习的热情很高,但是容易冲动,克服困难的毅力也不够,有时还会对家长、教师表现出逆反心理。此外,一些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目标不明确,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贪玩没有学习的兴趣,这样他们不会学数学,不愿学数学。

2.教师教学的缺陷

首先,大班模式教学很难顾及到所有学生,致使学困生参与课堂思考的机会少之又少,成为了尖子生的陪衬,这样学困生失去了最佳的学习时机。其次,小学数学教师很少涉及课外教学活动,这让原本在课堂上学不好数学的学困生失去了补习机会。教师没有将学困生不懂的知识在课下弥补,导致学困生知识脱节,使他们不会的问题越堆越多,产生厌学的心理。其次,小学数学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毫无趣味性可言。学生对教师的讲解听之任之,非常被动,不能积极去思考。有的学困生与教师的关系非常紧张,经常扰乱课堂的秩序,教师也毫不留情,严厉处罚他们,形成了师生互不尊重的局面。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针对小学学困生存在的问题,教师要把握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分析产生原因的同时,还要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学困生转化的教学工作。

1.充分地信任学生、关爱学生

爱心是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小学数学教师只有认真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才会让学困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对教师产生信任感,从而努力学好数学,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无数成功的数学教学实例表明,学困生只有“亲其师,信其道”,才会与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使自己逐渐爱上数学,进一步提高数学成绩。教师对待尖子生和学困生要一视同仁,用实际行动关爱学困生的学习生活,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学困生才会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严格要求自己,从而努力学好数学。

2.采用分层教学法,培养学习兴趣

既然小学学困生在数学成绩上与全班平均成绩存在差异,教师就应当根据学困生的特点进行分层教学,这样可以提高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具体的分层教学方法体现在提问、作业、考试等方面分别对待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其中对待学困生的要求应该放低。比如让学困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降低问题的难度,对学困生的回答给予鼓励和评价,如果学生答不出来或者回答错误,教师也要给予相应的提示,让他们不要灰心,鼓励他们在下次回答中有更好的表现。在作业布置和考试当中,教师要注意数学题的合理搭配,把握好基础题和难题的比例关系,兼顾到学困生知识掌握情况。在批改作业或考试卷时,要对学困生普遍存在的错误进行系统辅导。以上分层教学的方法可以迅速提高小学学困生的数学成绩,打消他们对数学的畏惧心理,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最终实现转化的目标。

3.运用新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求知欲

学困生转化措施篇4

关键词:体育学困生;个性;心理;成绩;转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

在现行的教育教学中,初级中学对能考试的各科目的学困生进行一系列的补救措施,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他们的成绩;在高一级的考试选拔中,对体育成绩没有要求。(除体育特长生)体育教学中“体育学困生”是客观存在的。所谓“体育学困生”是指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完成不了体育学习任务的学生。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怎样对“体育学困生”进行转化教育是我们一线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体育学困生”的“个性”心理特点。

中学阶段是学生生理、心理从不成熟到成熟、不定形到定形的关键阶段。他们思想活跃,情绪偏激,要求进步,但组织纪律性差,自控能力也较差;有创新意识,接受新生事物快,善于交往,但不能持之以恒,往往知难而退,缺乏实干精神。“体育学困生”除了具有同年龄青少年一般的心理特征外,还具有以下“个性”心理特点。

1.1体育学习动力不足。他们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目的意义认识不清,对体育的兴趣仅停留在对结果的需求上。

1.2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由于体型、身高、力量大小等原因,导致体育成绩较低,从而使这些学生主动进行锻炼的努力不够,体育成绩提高较慢。

1.3意志品质薄弱。意志品质比较薄弱,缺乏毅力怕苦怕累,对持续时间较长、单调的项目(如:长跑)难以坚持。缺乏勇气,担心练习中出现伤害事故,练习时束手束脚。

1.4性格内向,缺乏自信。“体育学困生”大都有性格内向的特点。在集体活动中适应性较差,有时举足失措,不能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心,往往知难而退。

1.5心理矛盾,情绪不稳。“体育学困生”有自卑、逆反、闭锁、放纵等不同类型的心理特点。他们的自尊心和自卑感常常交织在一起,并时时处于矛盾之中,他们对周围的教师和同学有恐惧感和对立情绪,他们意志薄弱,自制力较差。

2“体育学困生”的转化教育。

2.1尊重信任、正面引导。充分考虑每个“体育学困生”特殊的心理状态,教师在教学中应成为“体育学困生”的知心朋友,以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应该时刻记住,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他们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我们要针对他们不同的兴趣、能力、气质、性格、身体素质等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引导其端正学习态度,克服自身不利因素的困扰,提高自觉练习的积极性。对有自卑心理的学生,要多鼓励表扬,从肯定成绩入手,引导其克服困难。

2.2关心爱护、表扬激励。“体育学困生”在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时,往往付出了极大努力而收效甚微,本身就存在着一种失落感。此时教师应以宽厚、博爱、敏锐之心去理解、关心“体育学困生”,不要轻易给他们戴上“体育学困生”的帽子,要分清情况,不要随意批评,指责;而应对他们倍加关心和爱护,与他们交朋友,经常鼓励引导他们,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怀,集体的温暖,对今后的学习充满信心。切忌损伤他们的自尊和自信;注意表扬和批评艺术,对他们宽容但不能放纵,严格但不能苛刻。要善于发现他们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应及时给以肯定和恰当的表扬,使他们及时了解自己锻炼的结果和进步的情况,从而增强信心,唤起获得成功的愿望,促进他们更好,更快地掌握技术。发挥他们某一方面的兴趣、特长,善于抓住转化的时机,及时进行鼓励,激发他们要求进步的热情;并且要在表扬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要求,在达到要求的基础上再进行表扬,如此循环往复使其不断地进步。

2.3激发个性,要真正相信和尊重“体育学困生”,这是培养和增强他们自主性的关键;教师只有增强自身的民主意识,以平等的身份真正关心每一个教育对象,承认每一个个体都是重要的,都有自己的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才能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并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最终促进他们“个性”的发展。

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竞争能引起焦虑,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人格,激发创造兴趣,锻炼其意志和毅力;而合作,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竞争与合作是激励学生发展的两种机制,它既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又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因此,我们应当鼓励“体育学困生”竞争、协作,放手让他们在各种体育活动中锻炼成长。

2.4因材施教、耐心指导。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时往往会出现许多错误,有的是由于技术概念不清楚,有的是由于身体素质差。有的是心理因素原因,有的是受外界环境影响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在练习中的不同表现,帮助他们分析问题症结之所在及产生的原因,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

2.5在学习同一技术动作或课堂练习时,让体育学困生自己制定目标,适当降低难度,减轻重量或放慢速度要求,使“体育学困生”感到课有所练,练有所获。对此,教师应事先周密考虑,提出合理的练习的重量、高度、远度以及完成动作的标准。在分组教学时应尽量把他们分在一起,这样有利于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增强完成动作的信心。在教学中教师及时地把进步较快,成绩提高明显的“体育学困生”,作为说服教育其他“体育学困生”的依据,并令其帮助其他“体育学困生”练习。在此情况下,能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我也能完成”的信心,比教师的讲解、示范、指导更具有说服力。

2.6个别指导、组队子互助。教师针对“体育学困生”在素质上存在的差异,进行个别指导、课后辅导或布置课外任务,有针对性帮助他们提高。是使他们树立信心,掌握技术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指导他们练习时,态度要亲切,指导要耐心,手段要多样,课上课下结合,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教师的苦心,从而放下包袱,提高练习效果。另外、还可以指定体育骨干或技术较好的学生帮助“体育学困生”,同学之间形成教与学、帮与带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消除他们在教师面前的羞怯与自卑,便于解放思想,投入练习。

学困生转化措施篇5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218-01

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形成大多是随着教材难度的增大,学生对教材的内容理解不了,学习动机不稳定,学习意志薄弱,自制能力差,学习方法不当所引起。我便把那些成绩不理想、学习不主动、怕吃苦的学生称呼为“学困生”。随着“学困生”的增加,“学困生”的转化问题成为英语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研究的问题。在我的教学班里有三分之一的“学困生”,我对他们采取了如下办法。

一、注意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1、接受学困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爱是学生的基本生理需要,特别对学困生而言,平时可能更缺少教师赋予的关心和爱护。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把教师和学困生的关系建立在尊重、平等、理解的基础上,用教师的爱来激发学困生对学习的兴趣。课堂上教师要为他们尽量创造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参与多种教学活动。学困生由于羞怯,心理往往怕开口,我尽量将难易适度的问题去问他们,叫他们到黑板上写有把握的句子或让他们回答简单的问题,当他们回答正确时,我总是满面春风地说“very good”,他们往往因得到这两个字激动,慢慢地学困生开口的习惯养成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大大加强,消除了畏惧心理。为了激发学困生的兴趣,我常结合课游戏,教歌曲,听录音,讲有趣的故事等,让优秀生与学困生搭配起来,采取集体、小组、双人、个别活动训练,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调节他们的情绪,让学困生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2、让学困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激起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从根本上来说,要让学困生能正确认识自我,让他们有机会表现自我,体会到“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的成功感。教师在教学中应借用手势、板书、实物、情景设计、活动等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如讲“Keep The Candle Burning”时,我拿来实验器材,让学生们用7分钟的时间先预习课文,然后合上课本,边做实验,边用英语叙述,那些学困生的情绪很高,注意力也格外集中,我借势引导,鼓励他们叙述,简单的句子能很轻松的说出,难点的句子让优等生叙述,再一齐背诵,再叫学困生回答,他们记忆得非常好,真是速度快,效率高,大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二、根据英语特点,采取科学方法

学困生之所以成绩不理想,不仅仅是他们不够用功,不够刻苦,与其自身的智力意志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很大关系。其中学习方法对他们的成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们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习,还要让他们学会如何学习。学习,不仅要掌握一门学科的基本原理,还要掌握科学的方法。

1、认知法主张动用多种感官,灵活记忆

英语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强调利用认知规律培养外语交际能力。记忆单词是学困生普遍存在的一个困难。教师在教生词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使他们读其音、观其形、明其义,并充分运用自己的观察力和记忆力,而不是机械地死记硬背每个单词。如,讲完单词,教师看单词的数量,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让他们快速记忆,然后比比谁记得多,再比比谁会写得多;还可以让学生把单词编写成一段短文,不仅记忆了单词,还练习了写作能力.

2、强化学困生的听课意识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审斯基曾形象地比喻说“注意是学习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英语教师要加强学生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积极动脑的意识。由于学困生自制力差,上课老是走神。为此课堂上应鼓励学困生勇于开口,大胆表演,不怕出错,努力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或教师有意识地提醒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的内容上面。比如在讲形容词的最高级时,我特意请低、中、高三位学困生说,高个头的说I am tall,在指着中间个头的学困生说 I am taller,最后指着个头高的学困生说I am the tallest of the three,然后让他们以第一人称的口气再说一遍。不仅激发他们的兴趣,还提高了他们的课堂学习效率。

3、让学困生学会做笔记

学困生之所以成绩不理想,是因为他们手懒,不善于做笔记,认为自己听会了,用不着再做笔记。其实不然,当堂记住了,可用不了几个小时又忘了。因此,养成并学会做笔记很重要,记笔记是要有选择突出重点,既不能把教师课堂上讲的内容全部记录,也不能一点不记。对于课文的重点内容,如重点短语重点句型的用法等,做一点笔记是必要的。我们教师对学困生的笔记应该按时检查,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并帮其分析原因;还可让他们准备“改错本”,让他们把错题摘录在“改错本”上,对错误原因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课下反复复习,加深印象,下次再出现就可避免再犯同样的错。

4、反复练习,解决遗忘率的问题

学困生转化措施篇6

【关键词】高中英语 学困生 成因 转化措施

高中英语是高中生的必修课程,而且是高考必考科目,所以其教学质量一直受到教师、家长和学生的高度重视。但是基于英语学科的特殊性,很多学生“入门慢”,甚至“不入门”,导致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严重,加上很多教师对学困生的关注度远远不够,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没有得到及时的帮助,导致有些学生对英语学习彻底放弃,影响了个人的学习生涯。因此,作为一个基层的英语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对学困生的成因进行探析,采取积极有效的转化措施,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热情和自信心,促进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在整体上的共同提高。

一、高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1.学生自身原因。英语课堂上学困生的大量存在,学生自身的原因是内因,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有的学生英语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机,尤其是对于那些各科学习成绩都落后、高考升学愿望不强的学生,学习动机严重缺乏,在英语学习上不愿意积极投入个人精力。其次,有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没有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不懂得同教师、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偏离了正确的英语学习轨迹,影响了个人英语学习的效率。再次,有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体现出的个性和风格与教师的授课方式相冲突,影响了学习效果的提升,也容易导致学生沦为学困生。

2.教师教育素质方面的原因。高中英语教学作为双边教学活动,英语教师教育素质的高度将会对教学质量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但是,有的英语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英语教学观,教学计划和教学措施主要是面向中等生和优等生开展,没有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导致学困生的英语学习始终“跟不上”,甚至学习成绩越拉越大。同时,有的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对滞后,主要是开展单向灌输式的教学,缺乏同学困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课堂教学氛围不够活跃,无法激发出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热情。此外,还有的教师在对学困生进行评价时,多数进行批评和惩罚,没有做到对学困生的有效激励和充分尊重,削弱了学生的英语学习信心和热情。

3.社会环境的影响。由于中国社会正处在高速转型期,加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日益困难,难免会出现一些畸形的思想,如“读书无用论”,“有钱才有一切”等,这会直接导致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上弱化,其对英语学困生的影响尤为明显。同时,很多学校为了提高高考升学率,高中英语教学主要是开展应试教育、精英教育,对学困生的关注度远远不够,没有为学困生的转化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二、高中英语学困生的有效转化措施

1.提高英语教学的趣味化,激发学困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与动机。高中英语学困生的转化,需要教师首先分析学困生的成因,然后从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动机的激发入手,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此,英语教师要实现英语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多使用风趣、通俗、幽默化的语言,创设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能够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避免学困生在英语课堂上“走神”、“开小差”。

2.充分尊重学困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在高中英语课堂上,学困生的比例不小,而且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不能“一刀切”,而是要充分顾及到学困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要对学困生进行合理分组,分别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评价策略。例如,在关于“问路”的英语情境对话教学中,对于学困生,教师要首先保证学困生掌握相应的英语词汇,学会灵活运用“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How can I get to...?”等简单的句式,在此基础上再制定更高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让学困生体验到学习英语的成功与快乐,不断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3.排除学困生的心理障碍,提高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很多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学困生对自己的能力及现状不满,或多或少存在英语学习上心理障碍。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在英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要帮助学生发掘自己的学习潜力,寻找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激励,让学生明白只要在英语学习上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总之,在高中英语课堂上,英语教师不能只让优等生的学习锦上添花,还要更多的关注学困生的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给予学困生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和对症下药,有针对的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让每个学生在英语课堂上都能学有所长、学有所获,实现学习成绩的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玲,袁有社.给力引导,抚平忐忑――浅析高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困策略[J].中学生英语(高中版),2014(01).

[2]张水琴.浅谈改变“英语学困生”的英语学习动机[J].中学英语之友(下旬),2010(10).

学困生转化措施篇7

一、学困生的界定

从生理学的角度出发,每个人的智商及其基本学习能力没有太大的差异,评价每一名学生时,都无所谓的优与差、困与不困之说。所以,对于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与能力的初中学生来说,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达成基本的学习目标,应该不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但事实上,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总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小部分学习成绩非常差的学困生。关注学困生的成长,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责任。

结合教育实践及查阅相关教育文献,我们发现,“学困生”一词主要由以下几种解释:(1)“学困生”是指那些学习成绩差、纪律又不好的学生,其主要表现为对学习不感兴趣,进而表现为自由散漫、懒惰贪玩、孤芳自赏、狂傲不羁等;(2)“学困生”主要指那些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3)“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发展水平正常,但由于生理、心理、行为、环境和教育等原因,致使他们出现知识断层,在正常教育环境中学习效果差,未能达到学校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学生。

综合以上观点可以发现,学困生的几个特点:(1)智力水平正常;(2)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3)无法达到预期学习目标。至于那些因为智力异常(偏低)而致学习困难的学生,则不应归于“学困生”之列。

二、学困生的成因

关于成因,上文在罗列学困生的几种定义时,已有所涉及。下面,我试着对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成因做一下具体的分析。

1、小学教育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为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推行,现在,小学生在完成小学教育阶段的学习后,仅仅通过必要的程序性考试,即可升入初中阶段学校进行学习。基本上可以说,其过程是自然流转的。缺少了优胜劣汰的升学考试,减免了考试对于小学生的必要的学习压力,这就必然导致小学教育阶段的某些教育惰性的产生,这里面既有学生方面,也有小学教师方面。进而,在本阶段教育过程中,小学生本应该养成的某些良好学习习惯,却不见踪影。

例如独立完成作业。我的一些七年级学困生即告诉我,他们在小学时期的作业,基本都是抄袭同学的,极少自己独立、认真完成,至于期中与期末考试中的作弊,则属于常态现象。这种良好学习习惯的缺失,我以为,是造成“学困生”现象的根本原因。

2、家庭教育的缺失及家长对孩子学习的缺乏关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而家长则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虽然家庭及家长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极其重要,但事实上,几乎每一个学困生背后,其家庭与家长,都缺乏对孩子的成长的必要关注。对于在校生,其缺乏关注即表现在很少关心孩子的学习,甚至不闻不问。孩子(学生)的学习,如果没有了家长的重视、管理与督促,即会给孩子造成学与不学无所谓的认识,其成绩自然也可想而知。这种情况下,仅仅靠教师的教学管理,对于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提高来说,是很无力的。 转贴于 这是造成“学困生”现象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3、学生自身良好行为习惯的缺失

这是学困生自身的因素造成的。由于以上两种原因,对于绝大部分学困生来说,几乎均在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方面存在着重大缺失,如上文所举例之独立完成作业、考试诚信。其他,如课上听讲时不认真听讲、小动作不断,课下因为懒惰等原因不会、不愿或不能完成作业,极度贪玩,更加关注学习之外的东西与活动,等等。这种情况下吗,时间一长,本来正常成长的学生成为“学困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三、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初中阶段的学习有不同于小学阶段学习的特点,但仍然是一种基础性的学习。虽然这个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日益增强,却仍然是学习的自觉性与依赖性、主动性与被动型并存。基于此种认识,我以为,在学困生的转化问题上应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树立信心。

这一点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要帮助学生及其家长树立信心,二是老师也要树立信心。关于前者,要使学生与家长双双认识到,学生间的智力差距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大,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学的学生,关键在于学生自己是否知道努力去学习,关键在于家长是否对于孩子的学习有足够的支持与重视。至于后者,老师也要相信并且真的去做、去帮助那些学困生。弃巢之下,安有完卵?呵护之下,才有英才。

2、帮助学生认识学习之苦与学习之累,并去体验学习之乐。

学习中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事情,严谨的思考、大量的练习也是学习中不可少的。这就必然带来学习之苦与学习之累。想一下也很正常,那些知识本不属于你,现在你要去占为己有,岂能不付出一番代价?也要引领学生去体验学习之乐,倘若学生认识不到学习的乐趣,在很大程度上就缺少了学习的动力,任你说得天花乱坠也是不管用的。正是“经得一番风霜苦,方得梅花扑鼻香”。

3、教师要勤于辅导、精心授课,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从源头上避免学困生的产生。

良好的授课过程,会吸引学生的学习,再加上课后的精心辅导,相信初中阶段的那点知识是不会难住有强烈学习欲望的学生的。

4、注重学科思想的训练与教育。

北京某中学有一位叫嵇文红的数学老师,有一次她说:“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教育如此,其他学科的教育也应该是如此。

5、注重对学生学习的诊断。

学困生转化措施篇8

【摘要】

学生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掌握,智力的发展,兴趣、性格的培养,都离不开教师的启发诱导,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调控与强化。因此教师在学困生的转化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由于农村教育的特殊性,家长文化程度不高,转化的重任就落到了教师的肩上,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

学困生转化快乐学习合作交流

当前家长外出打工成为普遍现象,留守儿童中出现了一些学困生,如何转化这些学生,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学生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掌握,智力的发展,兴趣、性格的培养,都离不开教师的启发诱导,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调控与强化。因此教师在学困生的转化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由于农村教育的特殊性,家长文化程度不高,转化的重任就落到了教师的肩上,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更新教育观念,用爱感化学困生,实现面向学困生

爱,是教育的前提,而且这种爱应是真诚的。当同学们与老师产生了朋友般的依恋之情,他就会喜欢你所教的知识。优先面向数学学困生,以此来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那么怎样优先面向学困生呢?教师上课,起点是学困生,重点也是学困生;课堂提问、演示和实验主要找学困生;作业检查、指导和批改学困生优先;教室座位安排满足学困生。让全班的同学来帮助他,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时用努力学习来回报大家。

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学困生转化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对学习起着极大 的推动作用。教师要努力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动机,促进他们转化。

2.1激发学困生的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

教学内容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它就不再索然寡味,而如果将图文并茂、音色俱全的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教学的话,那些即使是单调无趣的内容也常会妙趣横生。因此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对课堂教学中具有活跃性、探索性、社会性和意义性的学习活动很感兴趣。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通过实例来说明问题,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堂学习活动来激发其学习兴趣。例如,在教一年级数学厘米的认识的时候,我让同坐的同学互相量出对方的身高、头围,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学困生在操作过程中,更好的理解了长度的实际意义。

2.2创造条件让学生体味成功的乐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具有无可估量的潜力,但只有在意识中肯定了自己的力量之后,才有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如果学是失败,就会丧失信心,就会产生失败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创设适当难度的提问、板演、讨论和测试的机会,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的思考中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到战胜困难后的愉悦,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增强自信心。例如在教三年级对称图形时,我先让学生拿出小镜子沿着对称轴照一照,然后把镜子里看到的图形画出来。学困生,画的时候如果还有困难我就让同学帮助他。

3.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困生转化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每堂课应使每个学生都达到教学要求,做到“堂堂清”,才可以促进学困生转化,所以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是转化学困生的工作重点。

教学创新,培养学困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讲究教学策略,改变陈旧的、不适应现代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贯彻启发式教学,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学困生开动脑筋,积极参与,大胆实践,在主体参与过程中品尝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数学的动机。比如:在这些与数学知识有关的实际问题,都发生在学生身边,充满了生活情趣,学生很爱参与。曾有人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的思维活动有赖于教师的循循善诱和精心的点拨和启发。因此,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应以启导学生思维为立足点。

4.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提高学困生学习能力

现代教学观认为:开展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能有效地沟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让他们学会用数学的方法去研究现实数学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作为教师要善于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的开展探究性活动。现有教材中大量的“想一想”、“研究性课题”、“阅读材料”、“实习作业”等都是很好的适合学困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素材。自主学习中,教师的主导应是“适当的引导”,把握好“度”是最佳境界: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时间,给予学生充足的实践机会。

5.开展合作交流

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别是新授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如名数之间的化法:5米4厘米=()厘米,可让学生叙述:5米就是500厘米,500厘米加上4厘米等于504厘米。简单的两句话,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使学生掌握思路,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而班级中的学习困难生,也可在同桌的带动下,逐步学会叙述,正确地解答。

6.指导学习方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虽然学习数学也有积极性,且他们并不比其它学生少下功夫,但是他们的数学成绩却总是上不去。其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缺乏数学学习策略,不会对信息进行加工储备,不会反思调控自己的数学认知过程与方法。陶行知曾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会学。”因此,我们对这样的学困生在弥补知识缺陷的过程中,应以数学学习和问题解决为载体,让学生认识数学思维活动的特点,尽可能让他们掌握较多的基本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培养善于灵活应用各种方法的能力。教学四年级上册的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运算时:88×125=?我教给学生的一种算理:88×125=11×(8×125)是根据三年级学过的把一个数分解为两个数的乘积,再运用乘法结合律。我讲述后,又请几名学生复述这种算理并且出了几题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自己说。接着再问,还有比其它的解题方法呢?既让学生巩固这种算理,又再次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转为学生讲,老师听的轻松氛围,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还可以用乘法分配律:(80+8)×125)。学困生经过认真听讲,讲出算理,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7.建立积极的评价机制

7.1重视“学困生”学习上的点滴进步,对在作业或考试中取得进步的同学要大力表扬,而且还给予学习与德育考核方面的加分,并发“表扬信”给家长,要想办法让他们保持坚持不懈的努力状态。

7.2每次测验或一阶段学习结束后,要把后进生分组进行谈话鼓励,帮助树立目标,鼓励他们相互竞争。

7.3制定帮教计划,定期分批确定重点帮教对象,通过树立成功典型以点带面,带动全班“学困生”的学习。

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是小学学困生转化的核心部分,需要我们数学教师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学困生转化的关键在教师。每一位学生都是一颗闪光的金子,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主动帮助学困生,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尽全力转化小学学困生,为培养合格的农村建设人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学困生转化措施篇9

关键词学困生;成因;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08-0004-03

所谓学困生就是这样一类学生:他们智力水平正常,感官上也没有什么障碍,但其学习成绩却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达不到老师所制定的预期学习目标。由于学习成绩落后,学困生往往会表现出特有的心理问题,如自卑、孤僻、封闭、叛逆等。这些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其心理健康,而且对其后续的学习活动、健康人格的形成及师生关系等都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探寻学困生的成因,有针对性地加以教育,于生、于家、于校甚至于国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学困生的表现

每个班级、年级由于各种原因都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学困生。学困生在外貌特征上与常人无异,但若仔细观察,他们在心理及言行上与普通学生有着较多不一样的地方。

一心理特征

从心理学上去考察,学困生都有着比较固定而稳定的心理特征。如自卑、孤僻、封闭、叛逆等。由于在学习成绩上不如别人,现行教育体制又以成绩来评价人的高下,学困生往往形成了比较强烈的自卑心理,他们不敢与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一起讨论学习问题,一起参与其他教学活动,甚至一起聊天等。

二语言表现

学困生多表现为孤僻和封闭。他们不喜欢群体活动,不喜欢说话,自我封闭,不喜欢表达自己真实的心理和情绪,沉默寡言,离群索居,不易接近。

三行为表现

有的学困生在课堂上,身在曹营心在汉,虽然他不说话,似乎也在听课,但他的心根本不在课堂上,老师讲什么他压根就没听。特别是坐在后面的学困生,因为听不懂老师讲课的内容,索性搞自己的小动作,如玩手机、小刀等;或者与周围的同学讲话,即使老师批评了,也只是暂时收敛一下,没过几分钟老毛病又犯了。课后,除了少数比较封闭的以外,学困生都比较喜欢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如足球、篮球、羽毛球或排球,等等,有时甚至已经放学了,他们还在球场上忘我地投入其中,自得其乐。出了校门以后喜欢在马路上成群结队,相互追逐嬉戏,不太顾及公共秩序;有的甚至故意欺负那些弱小的同学,滋扰生事。与课堂上的表现相比,活脱脱一个脱缰野马,放荡不羁。

二、学困生的成因

学困生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只有仔细分析研究他们的起因,才能对症下药,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个人原因

学困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也是由不同的因素造成的。有的学困生是小学基础就比较差;有的是父母关系不好,自己从小就得不到应有的关爱;有的和社会上的三教九流来往密切,受到他们不良行为的影响,等等。

二教师原因

有的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成绩上,观念也有问题。感情上或心理上总倾向于喜欢听话的或成绩好的学生;而对那些不听话的、调皮捣蛋的、成绩不好的学生总是另眼相看。作为学困生得不到老师应有的关心和爱护,其学习积极性得不到保护,其学法得不到及时的指导,成绩自然得不到提高。

三家庭原因

有的家庭,夫妻俩上班忙,疏于对孩子的管教,孩子逐渐远离了学习的轨道,成绩便逐渐走下坡路;有的夫妻关系紧张甚至离异,对孩子不闻不问,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怀和呵护,对学业更是无心专注了;有的夫妻不懂得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动不动打骂孩子,孩子到了初中阶段,自尊心逐渐加强,如果得不到尊重,他们就会产生逆反心理,不接受父母的管教,甚至抵触父母的管教,我行我素,在学习上自然就变成学困生了。

四社会原因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有益的、有害的理念和行为从四面八方涌现出来,呈现在每一个人的面前,对人们形成潜移默化的作用。俗话说,学坏容易学好难。好的东西偏偏难以进入学困生的脑子,坏的东西却在他们面前显得特别有市场。如: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自从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以来,大学生招收数量比以前几近翻了几番,相应地,毕业人数也是逐年以数十万增加,造成了近年来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的局面,甚至毕业就意味着失业。新的读书无用论随之冒了出来。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学困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甚至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再就是,享乐之风的影响。改革开放已有30多年,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娱乐之风、享受之事随处可见。受此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有的学生学会了抽烟、酗酒,甚至打牌。试想,染上这些不良嗜好以后,有谁还有心思去学习?即使原来成绩不错的学生也会变成学困生。

三、转化学困生的思路

一先从心理方面着手

学困生普遍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所以要解决学困生的问题,首先应该解决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如针对他们的自卑问题,可以组织他们开个小会,着重向他们说明,学习成绩不好并不表示他们的智力有问题,也不表示现在成绩差以后成绩也差,更不代表未来没有出息。甚至可以用中外很多在中小学阶段是差生的在成人以后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例子。如爱迪生、牛顿等。所以,完全没有必要自卑,成绩落后是暂时的,只要方法得当,勤奋学习,成绩慢慢就会上去。

学困生转化措施篇10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8(B)―0029―01

学困生的教育和转化问题是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学教育中普遍存在且最为棘手的问题.现如今,已成为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瓶颈。学困生的性格障碍,不仅影响着学生本人的学习.也影响着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如何教育学困生。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重视和加强。

一、调查分析“学困生”的成因。研究转化措施,制定转化方案

对于这类学生.教师首先要了解造成其学习困难的原因,是智力因素还是非智力因素。当然,可能也有人为因素.比如,由于某个缺点遭受教师严厉斥责而产生厌烦情绪;或由于教师的误会蒙受“不白之冤”心理失衡而自暴自弃和产生逆反心理等。这时,作为学校――特别是班主任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及心理品质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和方法,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学困生。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加深了解,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转化措施,让他们树立自信心,重新点燃学习激情。

二、学校要制定适应“学困生”转化的制度和方法.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进

学困生的存在与学校和教师的育人观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学校教育教学如何适应学困生是很有必要的.一是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困生:二是要研究和制定相关的制度,使之与学校其他制度相配套,形成较规范化的教育体系,从而有效促进各年级不同层次学困生的转化与提高。学校要不定期地召开校务会议、班主任会议和学科教师会议。及时了解学困生的各种表现和思想动态,研究对策,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

三、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困生”的转化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必须研究课堂教学中的转化措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这一点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观念是相融与统一的。它不仅需要教师的专业技能。同时要注重自己的人格示范作用,“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道;敬其师,效其行”,教师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会引导、激发、转化学生的蜕变,进而实现“不求人人升学,但愿人人成才”的教育目标。

四、家庭、学校和社会要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困生”的转化与成长

转化学困生工作是一项综合系统的教育工程,要家庭、学校、社会一起抓,因此,如何让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合力是十分必要的。学校要建立家校合作机制,以此加强相互了解和沟通.促进学困生的转化。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把转化学困生工作作为重点,提倡“教师不是选择适合自己教育的学生,而是要创造适合不同学生的教育”。在进行年终考核时,要把教师转化学困生工作作为晋升或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转变培优重于转差的观念。由于中学生已经开始接触社会.社会环境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而转化学困生的工作就显得尤为迫切。因此,家长和学校要教会学生明辨是非,自觉提高预防各种侵害的警惕性,消除对危险的麻痹和侥幸心理,树立自我防范意识,增强自身的防范能力。

五、注重情感渗透。让“学困生”在关爱中不断成长和提高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学困生要倾注爱心.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的桥梁。此外,要尊重学困生,关爱学困生,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对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及时给予鼓励,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兴趣.使他们能自觉学习,自立钻研,能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成长。